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手足口病教育活动总结

初中手足口病教育活动总结

初中手足口病教育活动总结

初中手足口病教育活动总结

当前,正值各类传染疾病发病的高发期,xx中心初中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开展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

一是加大手足口病教育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该病的预防知识。

二是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生晨、午检工作,对学生的发烧发热情况作好详细记录,要做好缺课儿童的追踪管理;

三是认真开展好“每天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四是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倡导“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五是发放《预防“手足口病”常见知识--告学生家长通知书》,并要求学生家长在通知书回执上签名回收。让家长们了解手足口病可防可治不可怕,孩子的健康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家园一起共同努力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普及了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而且增强了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共同打造平安、和谐的美丽校园。

1

(完整word版)手足口病防治培训心得

手足口病防治培训心得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春季常见传染病,以3岁左右的婴幼儿发病率为最高,重症患儿可因多器官功能损害而死亡。手足口病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征,严重危害着儿童的生命健康。为认真做好小一班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我参加了24团医院防疫站组织的手足口病防治培训,现将培训心得阐述如下: 1.培训以《传染病防治法》、《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等为主要内容,详细介绍了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及发病人群特点、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轻型手足口病处理流程、手足口病的消毒隔离措施、重症手口足病的诊断标准与救治措施,突出了实用性,确保了我们幼师熟练掌握手口足病的特征。 2.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应该时刻注意,要把幼儿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切实增强责任心,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并及时报告处置,同时要做到:①提醒家长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以免孩子被传染。(手足口病病毒是可以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的)②注意室内卫生,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的空气流通,孩子的衣服和被子也要经常拿出去晾晒,达到紫外线杀菌的效果。③要督促帮助孩子用洗手液或者肥皂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和外出后,必须认真洗手,避免病从口入。④对孩子的玩具、水杯、毛巾等物品要认真清洗,及时消毒。⑤如果发现有孩子患手足口病,老师应该让其他孩子避免接触患儿,以免相互传染。⑥孩子们每天的活动量大,加上气候干燥,应该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避免因为上火导致口腔疱疹。 ⑦孩子饮用被污染的水或者吃了被污染的食物,都会发生感染,必须注意

孩子的食品卫生,不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的食物。⑧家长、老师每天与孩子的亲密接触是很多的,所以家长、老师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在接触孩子之前、喂饭之前...都应该认真洗手。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了手足口病防治的严峻形势,也基本掌握了手足口病防治的一般常识,为做好小一班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24团幼儿园小一班王军 2018.4.10

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小结

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主题活 动小结(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 多发生于 5 岁以下的婴幼儿,托幼机构是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发病很容易引起聚集,所以此病是幼儿园重点防治的传染病。目前尽管有疫苗,但主要还是针对重症EV71感染的疫苗,同时也没有什么针对性的特效药物,4-9月手足口病处于多发阶段,是流行的高峰期。所以我园开展了以“加强手足口病,提高防控意识”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除了让孩子们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更让家长也共同参与其中,一起培养孩子良好地洗手卫生习惯,使孩子们能健康地成长。 活动具体内容 一、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培养幼儿正确洗手的卫生习惯。 1、开展正确洗手健康教育活动。为增强幼儿的健康卫生意识,让幼儿了解正确洗手的健康知识,由各班老师组织幼儿通过图片讲解,演示正确洗手的步骤,并让幼儿一起跟着老师做做洗手操,通过动动玩玩的实践,从而使孩子们更加直观地学习掌握应该怎样正确洗手方法,并通过有趣生动地讲解,使孩子们明白正确洗手的重要性。 2、我们两位保健员分别对小班的幼儿进行了洗手教育,通过讲故事和观看视频,让孩子们了解为什么要洗手,以及该在什么时候,如何进行正确的六步骤洗手。通过生动的讲课让孩子在一日生活中增强卫生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改正经常将手放入口中等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习惯。 3、结合每月星宝宝活动,在各班中开展“最干净小手”评选活动,对评班级中选出的“最干净的小手”幼儿给予鼓励和奖励。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孩子中形成了讲卫生意识。 二、多途径增长家长科普知识,增强防控意识 在幼儿园保健栏张贴宣传板报;并进行手足口病预防资料发放;通过老师对家长群进行微信推送;六步洗手图互动版,兴起防病热潮,增强家长防控意识,丰富家长防病知识。

幼儿园关于手足口工作的总结

幼儿园关于手足口工作的总结本学期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臂部皮疹为主要症状的手足口病(ev71感染)又在蔓延。现在的手足口病毒得到了变异,而且时间战线有所拉长,就连寒冬也挡不住病情的进攻。我们幼儿园面临着预防、抗击手足口的紧急形势。幼儿园的孩子是易感人群,我们很重视手足口的预防工作,结合我园实际,我们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组织教师学习《宁阳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手册》,把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并力求抓紧、抓实、抓好。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极易在短时间内造成流行。上级相关部门也多次开会强调,通过对各级教育部门文件精神的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幼儿园当前的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为切实加强对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我园特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指导、检查、督促全园手足口病防治工作。 沈平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二、认真落实,重在预防 本学期,我园认真落实了早中晚三次体检制度,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在宣传学习关于手足口病文件的教职工会议上特别

要求各位教师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必须对该班幼儿进行晨检,内容主要包括:对入园的每名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幼儿出勤、健康状况,统计出勤率,追踪缺勤原因,统计生病学生。在晨检的过程中如有发现幼儿的早期症状(如发热、疱疹等)以及疑似病例时,必须及时告知学校,学校将进一步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对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期识别。若统计生病学生有异常时将及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卫生部门,以便调查处理。 随时注意打扫活动室及卫生间,我们做到了清洁区和污染区拖把、擦布的分开使用、洗涮和放置;学生的手绢也是分隔放好,很好的避免了相互接触、交叉污染,再者所放位置既保证了通风又可以得到阳光的照射。 所有幼儿都在餐厅吃饭确保了活动室和休息室的卫生,餐后所有餐具在消毒柜里统一高温消毒,确保了卫生。 我们确保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早晨、下午上课前,活动室和休息室都通风换气、消毒半小时以上。 每天下午孩子离园后,我们都会对幼儿所接触的地方用84消毒液进行打扫、消毒。 三、认真做好学校食品卫生、饮水卫生以及环境卫生 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认真做好校园环境卫生,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要求幼儿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要求全园师幼注意各科室、家庭内外的清洁卫生,经常通风换气。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讲座稿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讲 座稿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讲座稿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在学生间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广大师生要关注并了解该病的一般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进一步增强和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夏秋季多发 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 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 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二、手足口病是怎样发生和传播的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 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 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三、哪类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实践中发现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四、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

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小学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加强宣传教育指导儿童和学生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严格执行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和隔离治疗措施。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隔离措施对于确诊且症状明显的患儿应将其隔离留在家中直至热度、皮疹消退水疱、溃疡结痂后方可返校以免引起大范围感染一般隔离时间应为两周。对密切接触者的观察期为7天。对患儿接触的一切物品

手足口病培训小结

手足口病培训小结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春季常见传染病,最近几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蔓延流行,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健康。手足口病是临床上小儿常见的疱疹性疾病之一,全年均可发病,但以3-11月份多见,6-8月为高峰期。这种疾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成人。但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直接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毛巾、玩具、床上用品、内衣等间接传播,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还能通过飞沫传播,也能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而感染,特别在托幼机构及小学校容易引起大面积流行。为了让广大医务人员都能掌握手足口病防治基本知识,根据区疾控中心统一部署,中心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认真开展培训,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2017年3月28日分别对中心医务人员和公共卫生管理所全体人员以及两个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进行手足口病知识 培训,今年的培训是在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之前进行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医务人员通过培训能够提高认识,把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平时工作中时刻注意,增强责任心,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并及时报告。培训人员根据手足口病防制要求,就手足口病的一般可疑症状,传播途径,临床诊断标

准,以及手足口病诊治和护理要点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对手足口病的报告作具体要求,一定要填写患儿的学校、班级、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 掌握基本的预防知识,指导群众和患者手足口病的护理和预防常识作了进一步部署。还负责对辖区的小学校和幼托机构做好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指导,并认真开展可疑病例的监测报告。对确诊的病例及时规范进行隔离治疗和疫点消毒工作。 会后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综合考核,参加考核的医务人员共82人全部考核合格。通过这次培训,使全体医务人员都能提高对手足口病防治的意识,能够基本掌握手足口病防治的一般知识,为防治手足口病打下坚实的基础。 营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7.03.29 定义、符号、缩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汇报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汇报 2021年教学质量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朋友们: 在这丹桂飘香、腊梅吐蕊的时节,我们聚首xx中学,共商教育大计、共谋教育策略、共寻教育出路,这是我们作为教育者用来回顾教育活动、反思教育得失的最佳平台。在这里首先感谢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我校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感谢辖区内兄弟校的理解与帮助,同时向xx中学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现场表示感谢。 一、成绩与经验 我们是本着虚心学习而来,与其说成绩与经验,不如说与大家共同学习。应该说,一个好的教育理念能够提升一个地方的教育水平。XX年我校教育质量有了点提升,那就是我校在抓教育教学方面作了一些实用的工作:我校领导集体实行年级包干制,根据年级实际情况并结合教育评估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层层落实到班级、到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其次初三年级教学实行集体备课。 (一)细化教学过程管理,深入课堂教育 为了加强常态课教学的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一直坚持开展“细化教学过程管理,向课堂教学要效益”为主题的常态课教学活动管理。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督导评估的要求,制定了过程管理的实施细则,成立了以教导处牵头、以学科组为单位的听课小组、备课小组以及对教师的教案、学生作业完成质量检查的检查小组。要求听课小组成员每周进入课堂抽查听课,并在听课后对课堂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反馈,认真详细填写好听课评价

表;能围绕“有效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找出课堂的亮点与不足;关注上课老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教师的作业布置、课堂提问等环节是否能注意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后能够主动与上课老师交流,就课堂环节处理、学生作业量、备课情况等方面探讨更有效的做法,真正落实“有效教学”;各备课小组要注重对教学目标的研究,着力研究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在集体备课和教学中注意细节,教学环节的设计、练习的设计反复推敲,使其作用最大化。尤其是在毕业班后期的复习教学中,学校领导邓校长亲自把关,反复斟酌,尽量体现复习教学的全面与重点相结合、计划与实际相结合、连续与阶段相结合,要求老师整理好集体备课资料,拿到三楼办公室认真审查;把集体备好的课带到课堂中去,根据反馈信息进行修订与补充。检查小组定期对阶段内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进行检查;学校教导处汇总、整理并召开会议,交流反馈具体情况,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思考,最终形成报告,为下阶段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宏观小学全体教师发扬团队精神,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围绕教学环节,用自己扎扎实实的课堂教学不断丰富学校“有效教学”的内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XX年我校教育质量的质的跨越。 (二)切实解决教师教育顾虑,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XX年,对于我校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是社会压力凸显、各种矛盾集中体现、突发事件频繁的一年。众所周知,宏观乡虽地处偏远,信息相对闭塞,但宏观乡人民对教育的期望值较高,加上近两年周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给学校带来巨大压力和严峻考验。当然,这也成为了我校狠抓教育教学的一个动力。首先是我校领导的教育理念导向,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座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组4、5、7、9、10、16型和B组2、5、13型,肠道病毒71型。人群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手足口病怎样传播 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被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染性。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

左右,并出现丘疹或疱疹,好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有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的“四不像”特征,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点。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丘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 手足口病的危害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在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丘疹或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怎样护理手足口病患儿 对手足口病患儿要加强护理,注意加强营养、休息,做好口腔卫生,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为宜,避免日光曝晒时间过长,防止过度疲劳引发机体

抵抗力降低,出现心肌炎、脑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手足口病的预防 1、预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 2、手足口病常在婴幼儿聚集场所发生,因此,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要做好晨检,及时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被污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4、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5、该病流行期间家长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幼儿园手足口病工作总结

篇一:《幼儿园关于手足口工作的总结》 幼儿园关于手足口工作的总结 本学期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臂部皮疹为主要症状的手足口病(ev71感染)又在蔓延。现在的手足口病毒得到了变异,而且时间战线有所拉长,就连寒冬也挡不住病情的进攻。我们幼儿园面临着预防、抗击手足口的紧急形势。幼儿园的孩子是易感人群,我们很重视手足口的预防工作,结合我园实际,我们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组织教师学习《宁阳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手册》,把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并力求抓紧、抓实、抓好。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极易在短时间内造成流行。上级相关部门也多次开会强调,通过对各级教育部门文件精神的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幼儿园当前的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为切实加强对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我园特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指导、检查、督促全园手足口病防治工作。

沈平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二、认真落实,重在预防 本学期,我园认真落实了早中晚三次体检制度,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在宣传学习关于手足口病文件的教职工会议上特别 要求各位教师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必须对该班幼儿进行晨检,内容主要包括对入园的每名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幼儿出勤、健康状况,统计出勤率,追踪缺勤原因,统计生病学生。在晨检的过程中如有发现幼儿的早期症状(如发热、疱疹等)以及疑似病例时,必须及时告知学校,学校将进一步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对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期识别。若统计生病学生有异常时将及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卫生部门,以便调查处理。 随时注意打扫活动室及卫生间,我们做到了清洁区和污染区拖把、擦布的分开使用、洗涮和放置;学生的手绢也是分隔放好,很好的避免了相互接触、交叉污染,再者所放位置既保证了通风又可以得到阳光的照射。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 岱岳区XX年3月24日手足口病疫情上升以来,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患儿日趋减少,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面对手足口病的疫情,区委、区政府、区卫生局、区教育局等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快速反应、有效应对、科学防控,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3月25日区卫生局召开区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工作会议,会议上王笃峰局长传达了卫生部、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全区的防控工作,重点强调了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贯彻各手足口等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落实责任,完善措施,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指出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手足口病、麻疹等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容易在人群密集场所暴发,群众关注程度高,社会影响程度大,波及范围广,防控工作关系民生。二是加强监测,规范报告,提高传染病预警预测能力。三是强化培训,规范诊疗,努力提高传染病救治水平。四是全面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水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五是加强

部门协调,实行联防联控,形成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合力。各级各单位要加强与教育、宣传、农业、工商、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合作,完善联防联控机制,确保防控工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措施联动,要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协同做好联防联控工作。六是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广播、电视、报刊、宣传画册等各种宣传手段,对公众进行健康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4月25日区委、区政府在雷健民副区长的主持下,召开了有区卫生系统、教育系统、乡镇(办事处)分管乡镇长参加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会议,会议上分析了我区的手足口病疫情,强调了手足口病的防控是当前疾病控制的首要任务,对防控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公布了咨询电话,实行责任包干制。在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中,分管区长靠上抓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现场督导,多次召开调度会,协调各部门防控工作的开展。保障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迅速调整了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区卫生局调整了岱岳区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副区长雷建民任组长,区旅游局局长张义岭、区卫生局王笃峰副主任,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指导小组、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负责全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指导小组,负责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理的技术指导及相关标本采集的指导;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负责医疗救护的诊断、

2017年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范文

2017年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范文我省部分地区发生手足口病疫情,为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切实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园按照上级主管部门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幼儿安全。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机易造成叫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较大。为此,幼儿园召开了领导班子成员紧急会议,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使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作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做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严格落实责任,加强督察力度,认真做好各项防治工作,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决不能让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疫情扩散。 二、突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加大宣传及防控工作力度。为加大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宣传及防控工作力度,幼儿园在门口橱窗内张贴了有关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幼儿园园报、悬挂了宣传横幅,园长对全体家长进行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宣传,让家长提高认识,对幼儿加强健康教育。同时,幼儿园还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使全体教职工掌握手足口的防治知识,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全面落实晨午检制度及卫生消毒制度等措施,并对幼儿进行

健康教育,引导幼儿正确的吸收方法,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通过在门口橱窗内张贴预防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温馨提示、召开家长会、小喇叭广播等形式,开展“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常通风、晒被褥”等为重点的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传,让家长知道当前的形式及预防知识,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全员参与,全面实施防控。针对当前手足口病发生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幼儿园制定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预防手足口病卫生保健工作要求、预防手足口病晨检登记表,并把有关手足口病知识上传到幼儿园网站上,让教师、家长利用网络进行了认真学习。同时,幼儿园还加大了管理力度,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各班教师按要求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坚持每天对到园幼儿要注意观察精神状态、体温、手足口部是否有散在点状丘疹、水疱等现象,要及时通知家长隔离,送医疗单位进行诊疗。 2、各班教师认真做好缺勤幼儿登记、调查工作。及时了解因病缺勤患儿的诊断情况,发现手足口病或其他传染病时要及时向园领导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为保持活动室空气清新,各班教师每天早上入园、中午孩子起床后各开窗通风20——30分钟。 4、各班每日对生活用具、玩具、餐具、水杯、手巾等物品用84消毒液浸泡、进行清洗消毒;对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活动室墙壁等物体表面每日用84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 5、各班教师教育幼儿养成了吃饭(吃点)前和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引导幼儿用六步洗手法洗手,讲究个人卫生。 6、教师每天按规定带幼儿到室外参加活动锻炼,沐浴阳光。

手足口病培训总结

手足口病培训总结 手足口病培训总结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为认真做好我镇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我院于今年六月十日再次开展了全镇村级防保人员手足口病防治培训会议,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参会人员 参加本次手足口病培训会议的人员有我镇中心卫生院院长XXX 及其全体医务人员、各村防保人员共计15人。 二、培训情况 在本次手足口病防治培训会上,我院防保科负责人陈敏虹对手足口病的概述、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物理学检查、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知识作了详细讲解,并每人发放1份培训材料。院长对本次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作了重要强调:1、把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2、认真做好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登记及上报工作;3、由陈敏虹负责手足口病日报告工作,并做好记录。培训结束后,经过对手足口病知识测试,成绩均在90分以上,说明我镇医务人员及乡村医生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基本掌握。本次培训工作已达预期目的。 手足口病防治攻略

最近的天气阴晴不定,气温忽上忽下,不少病毒开始兴风作浪,儿童手足口病开始接二连三出现在幼儿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儿科副主任医师赵隽提醒,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五十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浸泡三十分钟或者煮沸三分钟。 根据近年来上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监测数据显示,每年4-7月和10-12月为上海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其中夏季高峰4-7月为主要流行季节。 最近的天气阴晴不定,气温忽上忽下,不少病毒开始兴风作浪。记者了解到,近日,儿童手足口病开始接二连三出现在幼儿机构。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多发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如何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儿科副主任医师赵隽解释,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儿以发热起病,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儿病情较重,可出现脑膜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个别EV71感染的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怎么传播的?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汇报/工作计划/卫生工作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ZJ-038756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FMD in kindergarten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范文 今年以来,我省部分地区发生手足口病疫情,为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切实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园按照上级主管部门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幼儿安全。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机易造成叫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较大。为此,幼儿园召开了领导班子成员紧急会议,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使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作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做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严格落实责任,加强督察力度,认真做好各项防治工作,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决不能让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疫情扩散。 二、突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加大宣传及防控工作力度。 为加大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宣传及防控工作力度,幼儿园在门口橱窗内张贴了有关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幼儿园园报、悬挂了宣传横幅,园长对全体家长进行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宣传,让家长提高认识,对幼儿加强健康教育。同时,幼

手足口病培训小结

精品 手足口病培训小结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春季常见传染病,最近几 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蔓延流行,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健康。手足口病是临床上小儿常见的疱疹性疾病之一,全年均可发病,但以 3-11月份多见,6-8月为高峰期。这种疾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成人。但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直接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毛巾、玩具、床上用品、内衣等间接传播,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还能通过飞沫传播,也能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而感染,特别在托幼机构及小学校容易引起大面积流行。为了让广大医务人员都能掌握手足口病防治基本知识,根据区疾控中心统一部署,中心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认真开展培训,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2017年3月28日分别对中心医务人员和公共卫生管理所全体人员以及两个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进行手足口病知识培训,今年的培训是在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之前进行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医务人员通过培训能够提高认识,把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平时工作中时刻注意,增强责任心,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并及时报告。培训人员根据手足口病防制要求,就手足口病的一般 可疑症状,传播途径,临床诊 精品

断标准,以及手足口病诊治和护理要点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对手足口病的报告作具体要求,一定要填写患儿的学校、班级、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 掌握基本的预防知识,指导群众和患者手足口病的护理和预防常识作了进一步部署。还负责对辖区的小学校和幼托机构做好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指导,并认真开展可疑病例的监测报告。对确诊的病例及时规范进行隔离治疗和疫点消毒工作。 会后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综合考核,参加考核的医务人员共82人全部考核合格通过这次培训,使全体医务人员都能提高对手足口病防治的意识,能够基本掌握手足口病防治的一般知识,为防治手足口病打下坚实的基础。 营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7.03.29

学校应对手足口病工作总结

学校应对手足口病工作总结 学校应对手足口病工作总结 【内容摘要】 看着xx空荡荡的教室,心里也五味杂全, 一、突发情况的处理, 二、家长工作,孩子发生意外情况时,首先及时和家长沟通并请家长带领孩子去医院检查确诊不耽误孩子的治疗时间, 三、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提前了解学习孩子常见病情,提高对手足口病的危害和防控工作的重视, 2、认真做好班主任工作记录,事情做了不记录会遗忘导致不能及时回馈给家长, 3、班级卫生工作,保持教室空气清新,按时对教室地面、门把手、等物品用84消毒液,接下来的日子,我将继续加大督察力度,对晨午检、卫生消毒、孩子洗手情况等进行严格督察,做好班级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看着xx空荡荡的教室,心里也五味杂全。第九周以后,我们班有三名孩子发生手足口病疫情,第一次应对手足口的我在面对此次病情时也有些慌张。我结合实际对本次应对手足口病工作小结。

一、突发情况的处理当突发情况发生时及时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对患病儿童追踪反馈工作一定要做到位,包括每个孩子患病前去过哪些地方?跟哪些人有过接触?患病后使用过的物品是否已经消毒?在家是否做了隔离治疗?病情进展状况等,了解更多的信息一方面便于学校采取相应的措施,另一方面可快速找到病源对每一个孩子负责。 二、家长工作孩子发生意外情况时,首先及时和家长沟通并请家长带领孩子去医院检查确诊不耽误孩子的治疗时间。当孩子出现状况家长们着急是在所难免的,在与家长沟通时切勿带有情绪化注意沟通时方式方法平复家长的心理。一个班的工作能否得到顺利开展,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 三、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提前了解学习孩子常见病情,提高对手足口病的危害和防控工作的重视。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手足口部是否有散在点状丘疹、水疱等现象。 2、认真做好班主任工作记录,事情做了不记录会遗忘导致不能及时回馈给家长。包括缺勤孩子登记、晨午检记录、班级消毒记录。及时通过电话或者微信向家长了解因病缺勤患儿的诊断情况做好调查工作。 3、班级卫生工作,保持教室空气清新,按时对教室地面、门把手、等物品用84消毒液。对孩子的卫生教育吃饭前和便后洗手

手足口病知识讲座

手足口病知识讲座 手足口病是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人群对手足口病的病毒普遍易感,但以5岁以下小儿为主。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 虽然手足口病目前还没有什么疫苗,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1.、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2、手足口病常在婴幼儿聚集场所发生,因此,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要做好晨检,及时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3、被污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4、预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切断传播途径。5、该病流行期间家长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6.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5.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6.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卫生工作总结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405665717.html,)/工作总结范文/卫生工作总结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 岱岳区20XX年3月24日手足口病疫情上升以来,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患儿日趋减少,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面对手足口病的疫情,区委、区政府、区卫生局、区教育局等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快速反应、有效应对、科学防控,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3月25日区卫生局召开区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工作会议,会议上王笃峰局长传达了卫生部、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全区的防控工作,重点强调了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贯彻各手足口等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落实责任,完善措施,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指出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手足口病、麻疹等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容易在人群密集场所暴发,群众关注程度高,社会影响程度大,波及

范围广,防控工作关系民生。二是加强监测,规范报告,提高传染病预警预测能力。三是强化培训,规范诊疗,努力提高传染病救治水平。四是全面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水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五是加强部门协调,实行联防联控,形成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合力。各级各单位要加强与教育、宣传、农业、工商、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合作,完善联防联控机制,确保防控工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措施联动,要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协同做好联防联控工作。六是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广播、电视、报刊、宣传画册等各种宣传手段,对公众进行健康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4月25日区委、区政府在雷健民副区长的主持下,召开了有区卫生系统、教育系统、乡镇(办事处)分管乡镇长参加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会议,会议上分析了我区的手足口病疫情,强调了手足口病的防控是当前疾病控制的首要任务,对防控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公布了咨询电话,实行责任包干制。在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中,分管区长靠上抓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现场督导,多次召开调度会,协调各部门防控工作的开展。保障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迅速调整了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区卫生局调整了岱岳区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副区长雷建民任组长,区旅游局局长张义岭、区卫生局王笃峰副主任,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指导小组、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负责全区手足口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机易造成叫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较大。为此,幼儿园召开了领导班子成员紧急会议,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使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作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做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严格落实责任,加强督察力度,认真做好各项防治工作,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决不能让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疫情扩散。 二、突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加大宣传及防控工作力度。 为加大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宣传及防控工作力度,幼儿园在门口橱窗内张贴了有关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幼儿园园报、悬挂了宣传横幅,园长对全体家长进行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宣传,让家长提高认识,对幼儿加强健康教育。同时,幼儿园还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使全体教职工掌握手足口的防治知识,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全面落实晨午检制度及卫生消毒制度等措施,并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引导幼儿正确的吸收方法,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通过在门口橱窗内张贴预防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温馨提示、召开家长会、小喇叭广播等

形式,开展“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常通风、晒被褥”等为重点的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传,让家长知道当前的形式及预防知识,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全员参与,全面实施防控。 针对当前手足口病发生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幼儿园制定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预防手足口病卫生保健工作要求、预防手足口病晨检登记表,并把有关手足口病知识上传到幼儿园网站上,让教师、家长利用网络进行了认真学习。同时,幼儿园还加大了管理力度,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 1、各班教师按要求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坚持每天对到园幼儿要注意观察精神状态、体温、手足口部是否有散在点状丘疹、水疱等现象,要及时通知家长隔离,送医疗单位进行诊疗。 2、各班教师认真做好缺勤幼儿登记、调查工作。及时了解因病缺勤患儿的诊断情况,发现手足口病或其他传染病时要及时向园领导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为保持活动室空气清新,各班教师每天早上入园、中午孩子起床后各开窗通风20——30分钟。 4、各班每日对生活用具、玩具、餐具、水杯、手巾等物品用84消毒液浸泡、进行清洗消毒;对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活动室墙壁等物体表面每日用84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 5、各班教师教育幼儿养成了吃饭前和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引导幼儿用六步洗手法洗手,讲究个人卫生。 6、教师每天按规定带幼儿到室外参加活动锻炼,沐浴阳光。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优秀工作总结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优秀工作总结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优秀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的 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 感染比例大、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机易造成叫大范围的'流行, 疫情控制难度较大。为此,幼儿园召开了领导班子成员紧急会议, 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使 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作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 项工作做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严格落实责任,加强督察力度,认真做好各项防治工作,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决不能 让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疫情扩散。 二、突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加大宣传及防控工作力度。 为加大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宣传及防控工作力度,幼儿园在门口橱窗内张贴了有关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幼儿园园报、悬挂了宣传 横幅,园长对全体家长进行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宣传,让家长提高 认识,对幼儿加强健康教育。同时,幼儿园还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 次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使全体教职工掌握手足口的防治知识,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全面落实晨午检制度及卫生消毒制度等 措施,并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引导幼儿正确的吸收方法,养成良 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通过在门口橱窗内张贴预防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温馨 提示、召开家长会、小喇叭广播等形式,开展“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常通风、晒被褥”等为重点的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传,让 家长知道当前的形式及预防知识,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