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有用了!常用中药常识

太有用了!常用中药常识

太有用了!常用中药常识
太有用了!常用中药常识

太有用了!常用中药常识

1.感冒常用药

(1)风寒表证: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香薷辛夷苍耳子生姜葱白淡豆豉

(2)风热表证:薄荷牛蒡子蝉衣浮萍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蔓荆子葛根升麻柴胡淡豆豉

(3)暑湿表证:藿香佩兰紫苏大腹皮香薷白扁豆厚朴

(4)暑热表证:青蒿滑石金银花露通草连翘绿豆荷叶白扁豆西瓜翠衣淡竹叶香薷

2.气分实热证常用药:石膏知母寒水石栀子黄芩黄连黄柏竹叶芦根天花粉鸭跖草

3.营分血分实热证常用药(包括热入心包证):水牛角生地玄参金银花黄连连翘赤芍丹皮丹参莲子心连翘心连心麦冬竹叶卷心

4.温毒发斑证常用药:水牛角玄参生地赤芍丹皮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羚羊角升麻紫草番红花

5.湿温暑温证常用药:白豆蔻薏苡仁杏仁藿香佩兰青蒿黄芩滑石通草香薷茵陈厚朴清水豆卷黄连金银花露绿豆荷叶

6.温邪发热、骨蒸劳热证常用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龟甲鳖甲女贞子牡蛎玄参泽泻丹皮熟地黄生地黄知母黄柏

7.咳嗽常用药

(1)寒痰阻肺证:白芥子苏子莱菔子生姜皂角子半夏天南星白果

(2)湿痰阻肺证:半夏天南星白前旋复花橘皮枳壳茯苓苍术厚朴白术香橼佛手桔梗

(3)热痰阻肺证:瓜蒌贝母知母青黛海蛤壳胆南星竹茹竹沥瓦楞子海浮石车前子石韦冬瓜子芦根天花粉前胡四季青鸡矢藤

(4)燥痰阻肺证:知母贝母桑叶沙参杏仁天花粉阿胶百合麦门冬天门冬玉竹百部紫菀款冬花梨皮荸荠

8.肺痨常用药:百合地黄天门冬麦门冬阿胶西洋参知母五味子川贝百部沙参紫菀款冬花冬虫夏草枸杞子黄柏龟板鳖甲仙鹤草白及三七丹皮山栀紫珠血余炭花蕊石郁金

9.喘证常用药

(1)肺热壅遏证:石膏麻黄杏仁黄芩桑白皮地骨皮葶苈子牛蒡子前胡地龙鱼腥草马兜铃枇杷叶金荞麦瓜蒌海蛤壳旋复花白前羚羊角

(2)寒饮涉肺证:麻黄干姜细辛桂枝苏子沉香五味子厚朴肉桂磁石

(3)痰浊阻肺证:陈皮半夏茯苓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旋复花皂荚白前

34.癫证常用药

痰气郁结证:半夏陈皮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皂荚茯苓厚朴远志菖蒲郁金木香香附檀香沉香苏合香麝香安息香

35.狂证常用药

痰火上扰证:牛黄竹沥天竺黄大贝母胆南星郁金白矾茯神远志菖蒲竹茹礞石丹参朱砂黄芩黄

连冰片麝香珍珠生铁落

36.自汗证常用药

(1)肺气不足证:生黄芪白术浮小麦糯稻根须人参牡蛎麻黄根五味子山萸肉、五倍子冬虫夏草

(2)营卫不和证:桂枝白芍生姜大枣龙骨牡蛎

37.盗汗证常用药

阴虚火旺证:知母黄柏生地黄熟地黄五味子五倍子山萸肉白芍龟板鳖甲天门冬酸枣仁柏子仁丹皮地骨皮牡蛎龙骨浮小麦麻黄根糯稻根须

38.鼻衄常用药

(1)邪热犯肺证: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杏仁白茅根丹皮侧柏叶槐花生地大蓟小蓟藕节鲜艾叶

(2)胃火炽盛证:石膏知母黄连栀子黄芩丹皮牛膝白茅根侧柏叶槐花羊蹄大蓟小蓟藕节茜草大黄

(3)肝火上炎证:龙胆草柴胡栀子桑白皮黄芩郁金丹皮赤芍白茅根侧柏叶大蓟小蓟荷叶藕节茜草蒲黄槐花旱莲草

39.齿衄常用药

(1)胃火炽盛证:黄连大黄黄芩白茅根大蓟小蓟侧柏叶丹皮赤芍槐花地榆羊蹄茜草蒲黄紫珠仙鹤草

(2)阴虚火旺证:生地麦冬玄参知母黄柏牛膝丹皮赤芍水牛角屑蓟小蓟侧柏叶槐花藕节地榆羊蹄茜草蒲黄紫珠仙鹤草阿胶

40.咳血常用药

(1)燥热伤肺证:桑叶沙参杏仁玉竹麦冬贝母栀子丹皮黄芩桑白皮鱼腥草白茅根大蓟小蓟侧柏叶槐花藕节茜草仙鹤草生地阿胶

(2)肝火犯肺证:青黛海蛤壳栀子海浮石桑白皮地骨皮黄芩白茅根大蓟小蓟侧柏叶槐花藕节茜草血余炭蒲黄仙鹤草生地紫珠草阿胶鳖甲白薇

41.吐血常用药

(1)胃热壅盛证:黄芩黄连大黄代赭石竹茹白茅根侧柏叶大蓟小蓟槐花地榆荷叶羊蹄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降香白及仙鹤草紫珠棕榈血余炭藕节

(2)肝火犯胃证:龙胆草栀子柴胡黄芩郁金川楝子丹皮赤芍白茅根侧柏叶大蓟小蓟槐花地榆羊蹄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降香白及仙鹤草紫珠棕榈血余炭藕节

(3)气不摄血,阳虚失血证:人参白术黄芪附子灶心土炮姜鹿角胶艾叶阿胶仙鹤草棕榈炭藕节

42.便血常用药

(1)大肠湿热证:地榆槐花槐角黄芩黄连黄柏防风炭枳壳赤石脂三七花蕊石茜草降香

(2)脾胃虚寒证:灶心土党参白术附子炮姜鹿角胶艾叶阿胶白及乌贼骨棕榈炭仙鹤草三七花蕊石

43.紫斑常用药

(1)血热妄行证:生地水牛角赤芍丹皮紫草白茅根侧柏叶大蓟小蓟槐花地榆羊蹄大黄茜草

(2)阴虚火旺证:生地玄参女贞子旱莲草棕榈炭藕节蒲黄茜草紫珠

(3)气不摄血证:人参白术黄芪仙鹤草棕榈炭藕节茜草紫珠

44.胸痹常用药

(1)瘀血痹阻证:丹参川芎桃仁红花苏木降香蒲黄五灵脂山楂益母草三七郁金羊红膻

(2)气滞血瘀证: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降香檀香丹参红花橘皮青木香莪术三棱

(3)痰浊痹阻证:瓜蒌薤白半夏枳实桂枝橘皮生姜

(4)阴寒凝滞证:附子乌头干姜桂枝高良姜荜拨檀香延胡索苏合香麝香冰片

(5)气阴两虚证: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麦冬五味子地黄当归丹参山楂红花降香延胡索

45.心悸常用药

(1)心胆气虚证:人参茯苓白术远志菖蒲五灵脂磁石朱砂珍珠珍珠母龙齿龙骨牡蛎紫贝齿

(2)心脾两虚证: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龙眼肉酸枣仁柏子仁灵芝景天三七五味子

(3)阴虚火旺证:生地玄参麦冬天冬五味子知母黄柏当归酸枣仁柏子仁丹参远志朱砂龙骨牡蛎珍珠母

(4)心阳不振证:桂枝甘草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珍珠母紫贝齿琥珀

(5)水气凌心证:茯苓桂枝白术泽泻甘草附子干姜白芍生姜葶苈子龙骨牡蛎

(6)心血瘀阻证: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延胡索郁金当归桂枝龙骨牡蛎

《中药鉴定学》小常识

《中药鉴定学》小常识 一、 道地药材、进口药材、特殊产地 1.道地药材 四川:黄连、附子、川芎、白芷、川贝母、黄柏、金钱草云南:三七、云南 甘肃:当归、大黄 宁夏:枸杞子 内蒙:黄芪甘草 吉林:人参、鹿茸 辽宁:细辛、五味子 山西:党参 河南:地黄、牛膝、山药 山东:北沙参、金银花 江苏:薄荷 安徽:牡丹皮、木瓜 浙江:玄参、浙贝母、延胡索、麦冬 福建:泽泻 广东:砂仁、藿香 广西:蛤蚧 新疆:紫草 江西:枳壳 2.进口药材 乳香:索马里、埃塞俄比亚 没药:索马里、埃塞俄比亚 血竭:印尼 羚羊角:俄罗斯 沉香:印尼、马来西亚 西红花:西班牙 意大利 德国 法国 丁香:坦桑尼亚 印尼 马来西亚 番泻叶:印度 埃及 马钱子:印度 越南 泰国 白豆蔻:泰国、 印尼

西洋参:美国、加拿大 3.特殊产地 石膏:湖北应城 儿茶:云南版纳 槟榔:海南 二、药材性状“习称” 1.“云锦花纹”何首乌 2.“罗盘纹”商陆 3.“珍珠盘”银柴胡 4.“车轮纹”防己 5.“菊花心”甘草、黄芪 6.“疙瘩丁”白芷 7.“朱砂点”羌活、苍术 8.“蚯蚓头”防风 9.“狮子盘头”党参 10.“金包头”知母 11.“鹦哥嘴”“红小辫”天麻 12.“过桥”黄连 gM 13.“起霜”茅苍术 14.“火炬头”,“连三朵”款冬花 15.“钉头”赭石 16.“怀中抱月”松贝 17.“通天眼”羚羊角 18.“铁线纹”“珍珠疙瘩”山参 19.“马牙柱”合成朱砂 20.“乌金衣” “挂甲”牛黄 21.“虎牙”砍茸 22.“莲花”马鹿茸 23.“血片”“蛋黄片”鹿茸饮片 24.“当门子”麝香 三、药材性状特征 , 1.叶柄残基断面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 (绵马贯众) 2.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 (大黄) 3.断面可见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列成2-4轮同心环 (牛膝,川牛膝) 4.断面可见大理石样花纹(槟榔) 5.药材表面常见发亮得结晶 牡丹皮 厚朴 6.断面有银白色胶丝 杜仲 7.形似毛笔头辛夷 四、药材显微特征 1.草酸钙簇晶 大黄、何首乌、太子参、白芍、地榆、人参、西洋参、三七、川芎、山楂、牡丹皮、槲寄生、吴茱萸、小茴香、栀子、蓼大青叶、丁香、金银花 2.草酸钙砂晶 牛膝、麻黄、细辛、枸杞子、钩藤、秦皮洋金花 3.草酸钙针晶(束) 麦冬商陆(及方晶、簇晶)、巴戟天、苍术、半夏、麦冬、龙胆、山药、天麻、儿茶、广藿香、肉桂 4.草酸钙方晶 麻黄、细辛、甘草、苦参、石菖蒲、枳壳、栀子、鸡血藤、厚朴、黄柏、红花 5.草酸钙柱晶 补骨脂、沉香、肉桂 6.草酸钙棱晶 五倍子 7.草酸钙结晶 防己(细小杆状) 猪苓(双锥八面体形)、西红花、豆蔻浙贝母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一、中医药基本知识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2.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4.五行与五脏的关系: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5.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 6.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7.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8.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9.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10.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1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 华在爪,在窍为目。 12.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 13.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14.气、血、津液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气能 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摂津、津能载气,津血同源。 15.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16.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7.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 18.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 19.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20.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 21.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 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22.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23.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 动血,火易致肿疡。 24.奇经八脉是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25.中医“治未病”包括哪几个方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 答案参照《中医基础理论》,主编:印会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二、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 1.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阳郁厥逆证,肝脾不和证。 2.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 3.四物汤:生地黄、川芎、当归、芍药

中药鉴定学重点1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2.走油: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3.显微化学反应:将药材的切片、粉末或浸出物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某些化学试剂后产生沉淀或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和颜色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 4.理化鉴别:利用中药中存在的某些化学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通过化学的、物理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品质优劣的方法。 5.木间木栓:又称内涵周皮。即在次生木质部内形成木栓环带,通常由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组织细胞栓化形成。如黄芩的老根中央可见木栓环。有的根中的木间木栓环包围一部分韧皮和木质部,把维管柱分隔成几个束,如甘松根。 5.内涵韧皮部:在次生木质部中包裹的次生韧皮部。这是形成层活动不规则产生的异常构造。在某段时间,形成层不仅向外也可向内生长韧皮部,但其后又恢复正常生长,致使次生韧皮部被包裹在次生木质部中。如黄芩,华山参,沉香 6.内生韧皮部:位于初生木质部内侧的初生韧皮部。 7.次生皮层:有些双子叶植物的根,次生构造不发达,表皮死亡脱落,栓内层的数列细胞中有的比较发达。 8.后生皮层:有些双子叶植物的根,次生构造不发达,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9两面叶:常为一至数列长柱形的细胞栅栏组织,一般分布在上表皮下方,细胞内含大量叶绿体。 10等面叶:上下表皮内方有栅栏组织或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分层不清晰,形成等面叶。 11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表皮细胞数) 12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13.脉岛数: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14.星点:大黄根茎横切面髓部由异型维管束形成的暗红色星芒状小点,排列成环,木质部在外,韧皮部在内,射线星状射出。 15.云锦花纹:何首乌块根横切面皮部由4~11个类圆形异型复合维管束形成的云朵状花纹。 16.罗盘纹:商陆根横切面的多轮环状凸起的花纹,木部隆起,是由同心环状异型维管束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 17.过桥:黄连根茎上的长而光滑,形如茎秆的节间。 18.铁线纹:人参根上紧密深陷的横状环纹。 19.珍珠疙瘩:人参须根上明显的疣状突起。 20.枣核艼:人参的不定根,较粗,形似枣核。 21.狮子盘头:某些根茎类药材顶端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膨大突起,状如狮子头,如党参,三七。 22.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23.马牙嘴:炉贝外面2枚鳞叶大小相近顶端较瘦尖,开口。 24.虎皮斑:炉贝表面黄白色,较粗糙,常有黄棕色斑块。 25.红小辫:天麻顶端残留的红棕色干枯芽苞,细长皱缩似瓣状。 26.鹦哥嘴:冬麻顶端留有的红棕色干枯芽孢,因头尖色为红棕色似鹦哥之喙而得名。 27.圆底盘:天麻底端圆脐形瘢痕,为母麻脱落的疤痕。 28.蛤蟆皮:天麻表面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形似蛤蟆的外皮。 29. 车轮纹:根或茎类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宽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状如木制车轮。如木通等。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总论 1.中药鉴定学的首要任务是:鉴定中药的品种(真伪)。 2.解决药材品种混乱的途径有:a:实际调查临床用药情况,考证本草记载,b:考察地方药志者民间用药历史,c:规范使用品种,做到一药一名,保证中药品种的准确性,d:以药效为基础,整理中药复杂品种。 3.中药鉴定学的工作重点和影响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中药的质量标准。 4.中药鉴定学的研究的范围是:药材来源、中药鉴定方法、中药质量评估方法、保护和开发药材资源。 5.中药鉴定学的任务是:质量鉴定、品种鉴定、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保护盒利用药材资源。 6.开发和扩大中药资源的途径通常有:挖掘古代本草和民间草药,根据生物亲缘关系和生物活性成分的生源关系研制新药,研究和制定药材规范化生产标准,建立药材优良品种的种子库和基因库,变野生动、植物为家种家养。 7.影响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产地、采收季节、贮藏方法、贮藏时间。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1.我国已知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2.我国最早一部具有药典性质的本草著作是《新修本草》。 3.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著作是《证类本草》。 4.本草著作中,较著名的药用植物学专著是《植物名实图考》。 5.我国16世纪以前对中药学贡献最大的本草著作是《本草纲目》。 6.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方》。 7.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是:中药质量标准鉴定,中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中药鉴定 方法研究,中药标准物质研究。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 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 1.根据药材本身的性质,易虫蛀的是含淀粉多或蛋白质类成分多的药材,含脂肪油的药材, 含糖类成分多的药材。 2.根及根茎类药材一般的采收时间是:秋、冬二季节。 3.全草类药材的一般采收时间是:茎叶生长茂盛时间。 4.皮类药材的一般采收时间是:春末夏初。 5.含黏液质、淀粉或糖类成分多的药材,通常采用的加工方法是:蒸或煮、烫后晒干。 6.药材气调养护的过程中,对库内空气组成进行调节的主要目的是:降氧。 7.药材“发汗”法的目的是:便于切制。 8.药材自身能贮藏的最基本条件是:干燥。 9.木类药材一般采收应在:全年均可。花类药材一般采收应在花苞含苞待放时,叶类药材 一般采收应在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时,矿物类药材全年可挖。果实种子类药材一般采收应在果实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藻、菌、地衣类药材一般采收应在因用药部位不一样,采收情况不一,动物类药材因药材的种类不同而异。 10.药材适宜采收期的确定应考路的因素有:有效成分积累、植物的发育阶段、毒性成分的 含量。 11.在贮藏时易发生“走油”现象的药材是:当归、枸杞子、天冬、桃仁。 12.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是:促使干燥,符合商品规格,保证药材质量,便于包装储运。 13.药材在贮藏保管中常易发生的变质现象有:虫蛀、生霉、变色、走油。 14.加工时需要“发汗”的药材有: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 中药的鉴定

主管中药师-专业知识-中药鉴定学 第三单元 茎木类中药练习题及答案详解(10页)

中药鉴定学第三单元茎木类中药 一、A1 1、川木通的表面特征是 A、表面棕黄色,有多数点状皮孔 B、表面灰黄色,有横向皮孔 C、表面浅灰棕色,光滑,栓皮易鳞片状剥落 D、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向凹沟及棱线,节多膨大 E、表面灰褐色,有地衣斑 2、鸡血藤横切面的特征之一是 A、髓部偏于一侧 B、木部有红褐色分泌物 C、皮部黄白色 D、无髓 E、髓部大位于中央 3、钩藤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结晶类型是 A、方晶 B、柱晶 C、针晶 D、砂晶 E、簇晶 4、呈不规则块片或长条状。有棕黑色树脂和黄白色不含树脂部分交互形成的斑纹。燃烧时气香浓,有油渗出,该药材为 A、鸡血藤 B、小通草 C、苏木 D、通草 E、沉香 5、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成偏心形半圆形的环,有此性状特征的药材是 A、苏木 B、沉香 C、川木通 D、鸡血藤 E、大血藤 6、横断面皮部呈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黄白色,有细孔(导管),射线红棕色、放射状,有此特征的药材是 A、大血藤 B、钩藤 C、沉香 D、木香 E、川木通

7、川木通的表面特征是 A、表面灰褐色,有地衣斑 B、表面棕黄色,有多数点状皮孔 C、表面灰黄色,有横向皮孔 D、表面浅灰棕色,光滑,栓皮易鳞片状剥落 E、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向凹沟及棱线,节多膨大 8、下列哪项不属于川木通的性状鉴别特征 A、川木通呈长圆柱形,略扭曲 B、髓小,圆形或成空腔 C、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 D、有特异香气 E、无臭,味淡 9、呈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灰棕色,粗糙,有浅纵沟和横裂纹及疣状突起,栓皮有时呈片状剥落而露出暗红棕色内皮。质硬,体轻,易折断。断面皮部呈红棕色环状,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及红棕色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涩。该药材为 A、钩藤 B、鸡血藤 C、苏木 D、沉香 E、大血藤 10、钩枝密被褐色长柔毛,钩的末端膨大成小球的钩藤原植物是 A、毛钩藤 B、华钩藤 C、大叶钩藤 D、无柄果钩藤 E、钩藤 11、显微鉴别沉香切向面,可观察到的特征是 A、木射线条状排列,导管为具缘纹孔,多为短节导管,两端平截,具缘纹孔排列紧密 B、木射线排列成横向带状,纤维,径向壁上有单纹孔 C、木射线宽1~2列细胞,含棕色树脂状物质,导管呈圆形、多角形 D、木射线宽1~2列细胞,含棕色树脂状物质,两端平截,具缘纹孔排列紧密 E、木射线条状排列,导管为具缘纹孔,纤维,径向壁上有单纹孔 12、水浸后有黏滑感。无臭、无味的药材是 A、大血藤 B、木通 C、通草 D、青荚叶 E、旌节花 13、钩藤来源于 A、木通科 B、茜草科

中药基础的知识点整理

中药基础知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 【【【第一节四气】】】 1、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此外,在寒热温凉之外,还有“平性”,“平性”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 2、确定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即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础。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也称寒凉药,多具清热降火、凉血解毒、滋阴退热、泄热通便、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止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也称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暖肝散寒、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通经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3、所示效用 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 寒凉药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火咳嗽、高热神昏、热极生风、脉洪而数等阳热证) 温热药如附子、干姜、肉桂等;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四肢厥冷、脘腹冷痛、面色苍白、中寒腹痛、肺寒喘咳、寒疝作痛、阳痿早泄、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痛、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厥脱等阴寒证)。 注意:应用药物必须对证,如不对证,药物的偏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具体表述 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通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5、阴阳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6、临床应用 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的药物:寒证—热药;热证—寒药 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大寒证(亡阳证),须选大热药(附子、肉桂)等;微寒证(脾胃虚寒证),选温性药(煨姜) 寒热温凉还有程度上的差别,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反伤其阴,当用凉药而用寒药易伤其阳。如治疗寒热错综的复杂病证,则又当寒热药并用。如治疗真寒假热证,则当用热药,真热假寒证,又当用寒药。 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病员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如果生了疗疮、热疗、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黄色、舌苔发黄,或有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

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白皮书的重点)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 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 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3.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 出油样物质。 4.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为异常构造就是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 5.星点:是指大黄根茎中央的髓部有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 6.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皮部有4到11个异常维管束环列。 7.菊花心: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放射状,似菊花心。 8.过桥:味连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 9.晶鞘纤维:韧皮部及木质部纤维,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 10.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 11.芦碗:芦头上的数个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已枯茎痕。 12.艼:人参的不定根。 13.金井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桔梗) 14.蚯蚓头: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15.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成凹下圆点状。 16.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包小瓣,未包部分成新月形。 17.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胞。 18.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的表皮细胞数) 19.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20.脉岛: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 21.脉岛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22.萌发孔:3孔沟(金银花);3个突起萌发孔(红花) 23.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或砂晶,如麻黄。 24.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 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一、最佳选择题 1.依据中药药性理论,清热燥湿药的性味多为 A.苦温 B.苦凉 C.苦寒 D.苦平 E.苦微温 【答案】C 【解析】苦寒的药多能清热解毒或清热燥湿,如黄岑、黄连等。 2.祛湿方剂的组成原则,关于佐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直接治疗兼病的药 B.减缓君臣药毒性的药 C.减缓君臣药烈性的药 D.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 E.君臣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互作用的药 【答案】A 【解析】佐药意义有三,一为佐助药,即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为佐制药,即用以清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强烈性的药物,三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3.以6年生秋季为适宜采收期的栽培药材是 A.天花粉 B.山药 C.桔梗 D.人参 E.太子参 【答案】D 【解析】栽培人参应以6年生者秋季为适宜采收期。 4.确定化合物分子量最常采用的方法是 A.NMR

B.IR C.UV D.MS E.DEPT 【答案】D 【解析】质谱(MS)可用于确定分子量及求求算分子式和提供其他结构信息 5.《中国药典》中,以士的宁为质量控制成分之一的中药是 A.苦参 B.麻黄 C.马钱子 D.连翘 E.地骨皮 【答案】C 【解析】《中国药典》以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为指标成分对马钱子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6.天仙子含有的主要生物碱是 A.东茛菪碱 B.汉防己甲素 C.乌头碱 D.巴马汀 E.药跟碱 【答案】A 【解析】天仙子主要的生物碱有茛菪碱和东茛菪碱等。《中国药典》以东茛菪碱和茛菪碱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7..《中国药典》中,以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为质量控制成分中药是 A.雷公藤 B.肉桂 C.细辛 D.何首乌 E.秦皮 【答案】D

中药学:植物基础知识--花

中药学:植物基础知识--花 编者按:植物的基础知识,属于《药用植物学》的内容,是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础。因此,我们为大家总结了一系列的植物学基本概念,以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知识。 花是种子植物进行有性繁殖的主要器官,是种子植物固有特征之一。从演化的观点来看,花是由枝变态而来的,花亦有花茎与花叶之分。在被子植物的花,花的花梗、花托相当于花茎;花的花被(包括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相当于花叶。花的各部常随植物种属的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其与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比较,这些差异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故花的特征又是植物分类鉴定的主要根据。许多植物的花,如洋金花、金银花、红花等都是重要的中药人在藏族等民族药中,以花供药用的更是特别多。 (一)花的组成部分:花一般由花梗、花托、花被(包括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几个部分组成。 1. 花梗:又称为花柄,为花的支持部分,自茎或花轴长出,上端与花托相连。其上着生的叶片,称为苞叶、小苞叶或小苞片。 2.花托:为花梗上端着生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膨大部分。其下面着生的叶片称为付萼。花托常有凸起、扁平、凹陷等形状。 3.花被:包括花萼与花冠。 (1)花萼:为花朵最外层着生的片状物,通常绿色,每个片状物称为萼片,分离或联合。 (2)花冠:为紧靠花萼内侧着生的片状物,每个片状物称为花瓣。花冠有离瓣花冠与台瓣花冠之分。 离瓣花冠:即花瓣彼此分离的花冠。花瓣上部宽阔部分,称为瓣片,下面狭窄部分,称为瓣爪。属于此种类型的花冠,从基数性划分有:三数性的花冠(如葱)、四数性的花冠(如菘兰)及五数性的花冠(如梅)。从形状上划分有:蝶形花冠(如槐)、距形花冠(如延胡索)及兰形花冠(如白及)。 合瓣花冠:即花瓣彼此联合的花冠。花瓣联合的下方狭窄部分称为花冠管部,上方宽阔部分称为花冠舷部,花冠管部与花冠舷部交会处称为花冠喉部,而花冠舷部外侧未联合部分则称为花冠裂片。属于此种类型的花冠,除亦可从基数性进行划分外,主要是从外形上

中药基本知识

中药基本知识 一、中药基本概念 1.中药 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应用形式的药物. 2.草药 系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遍,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 3。中草药: 实则是指中药和草药的混称。 草药、中草药与中药、本草没有质的区别,为避免混淆,应统一于中药一词的概念中。 4.中药材 是指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的药用部分采收后经产地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 作用:制成饮片,供调配中医处方煎服,或磨成细粉服用或调敷外用,供中药企业生产中药成方制剂或制药工业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的原料药. 5。中药饮片 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辨证施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经净选,切片或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具有一定规格的制成品。最初,饮片是指取药材切片作煎汤饮用之义。 6.民族药 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所习用的药物,其药源与中药基本相同,如藏药、蒙药、维药、傣药、苗药、彝药等。 7。中成药: 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一定的剂型,标明药物作用、适应症、剂量、服法,供医生、患者直接选用,符合药品法规定的药物. 二、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与贮藏 中药的来源,除部分人工制品外,主要是天然的动物、植物和矿物。中药的产地、采收和贮存是否适宜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采收对野生动、植物来说,还会破坏药材资源,降低药材产量。

(一)产地 1.道地药材: 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是指某一特定产区出产的质量优秀,疗效显著,历史悠久的药材。) 2.道地药材的确定: 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 3. 道地药材的分类 1)川药类分布于四川、重庆 川贝、川芎、川乌、川木香、川牛膝、干姜、丹参、花椒、附子、郁金 2)广药类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 广巴戟、广豆根、广陈皮、广藿香、广金钱草、穿心莲、石决明、益智仁等 3)云药类分布于云南的道地药材 云三七、云木香、云茯苓、木蝴蝶、重楼 4)贵药类分布于贵州 天麻、杜仲、吴茱萸、天冬、白及、石斛 5)怀药类分布于河南 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金银花、全蝎、何首乌 6)浙药类分布于浙江 白术、白芍、麦冬、浙贝母、山茱萸 7)关药分布于东北三省 人参、五味子、鹿茸、关黄柏、升麻、防风、桔梗、细辛 8)北药类分布于河北、山东、山西 党参、黄芩、黄芪、甘草、北沙参、远志、阿胶、板蓝根、知母、西洋参 9)西药类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 大黄、当归、枸杞、牛黄、秦皮、银柴胡、藁本

中药相关专业知识

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 1、有一根茎类药材呈纺锤形,两端略尖。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具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细小木心(中柱),嚼之发粘。该药为 A:知母 B:麦冬 C:百部 D:川贝母 E:浙贝母 正确答案为:B 2、浙贝母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 A:淡绿色荧光 B:樱红色荧光 C:碧蓝色荧光 D:暗紫色荧光 E:棕褐色荧光 正确答案为:A 3、一呈扁圆柱形药材,外皮有横向断裂而露出木部,形似连珠状,此药材最有可能的是 A:地黄 B:胡黄连 C:白芷 D:巴戟天 E:贯众 正确答案为:D 4、下列哪项是石菖蒲不具有的 A: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红棕色物 B: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束及叶迹维管束C: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 D: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有晶纤维 E:薄壁细胞中有菊糖 正确答案为:E 5、黄丝郁金在紫外光灯下断面有亮黄色荧光,内皮层呈明亮的A:红色环 B:紫红色环 C:蓝色环 D:黄色环 E:白色环 正确答案为:C 6、下列药材中不含草酸钙结晶的是 A:人参 B:半夏 C:石菖蒲 D:甘草 E:丹参 正确答案为:E 7、来源于石竹科干燥块根的药材是 A:绵马贯众 B:黄芪 C:延胡索 D:太子参 E:川贝母 正确答案为:D 8、药用部位为鳞茎的药材是 A:山药 B:百部 C:天花粉

D:知母 E:浙贝母 正确答案为:E 9、沉香药材的径向纵切面可见 A:木射线呈横带状 B:木射线呈长梭状 C:木射线细胞纵向延长 D:木射线细胞切向延长 E:木射线细胞纵向排列 正确答案为:A 10、下列药材组织中,哪一种具有异型维管束A:大血藤 B:鸡血藤 C:木香 D:沉香 E:降香 正确答案为:B 11、来源于萝摩科的皮类药材是 A:五味子 B:香加皮 C:秦皮 D:地骨皮 E:桑白皮 正确答案为:B 12、大青叶粉末水浸液有 A:红色荧光 B:紫色荧光 C:乳白荧光医学全在.线提供 D:蓝色荧光 E:橙黄色荧光 正确答案为:D 13、下列哪一项不是连翘的鉴别特征 A:顶端锐尖,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多数凸起的小斑点 B:呈倒卵圆形,略似花瓶,全身被有突起的刺状小点 C:中果皮细胞壁略念珠状增厚 D:呈卵圆形,稍扁,两面各有一条明显的纵沟 E:石细胞甚多,长方形至多角形 正确答案为:B 14、菌陈采收季节不同,习称不同。秋季采收的菌陈习称 A:绵茵陈 B:幼茵陈 C:秋茵陈 D:茵陈蒿 E:滨蒿 正确答案为:D 15、金钗石斛与马鞭石斛显微鉴别的主要区别点,下列哪一种描述正确 A:金钗石斛的粘液细胞中含有葡萄糖,而马鞭石斛则无 B:金钗石斛的粘液细胞中含有淀粉粒,而马鞭石斛则无 C:金钗石斛的粘液细胞中含有草酸钙针晶束,而马鞭石斛则无 D:金钗石斛的粘液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簇晶束,而马鞭石斛则无 E:金钗石斛的粘液细胞中含有油滴,而马鞭石斛则无 正确答案为:C 16、益母草的性状特征为 A:茎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纵沟 B:茎方柱形,上部没有分枝,四面有凹下的纵沟 C: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表面具纵棱线 D: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表面有柔毛

中医中药基础知识

中医中药基础知识 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他是人类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又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其理深不可测,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秦汉时期。 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气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 2、社会自然科学的渗透:如哲学、数学、天文、历法 3、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秦汉时期提出了:气致病,开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先河。 二、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的问世 三、理论体系的确立 《黄帝内经》的成书,实际标志中医理论的确立,它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基础理论,和辩证论治的基础之作,《神农本草》《难经》 历代医家贡献最大的有:王叔和《脉经》皇甫益《针灸》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孙思邈《千金方》等数不胜数。 我们今天主要谈中医基础知识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病因、病机和诊断学的望诊和问诊、八纲辩证、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辩证、三因论宜等。 四、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1、整体观念:是指饰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2、辩证论治:a-症、证、病的关系概念。 辩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病情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症候的过程。 论治:又叫试治,则是辩证分析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辩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 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贯穿中医全过程,又是中医的精髓和灵魂。 四、阴阳:是哲学概念,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是对立而统一的概念。 1、阴阳的对立而制约:对立即相反,制约互相抑制、相互约束。 2、阴阳的互根互用:相互依行、相互为用的关系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临床应用:贯穿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疾病发生规律。 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确定治疗原则,归纳药物的性能。 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 特性: 木:木曰曲直——引申生长、升华、条达舒畅 火:火曰炎上——引申温热、上升的特性 土:具有播种收获的作用——引申为承载、受纳、土为万物之母 金:金曰从革——引申为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 水:水曰润下——引申为寒浮,滋润向下运行的作用。 人与自然界的五行属表

中药鉴定学考试重点

中药鉴定学考试重点 横切面的鉴别要点: 1.牛膝:木栓层细胞数列。异常维管束2-4轮,最外一轮维管束较小形成层成环,向内维管束较大,木质部有导管和纤维束,束间形成层不明显。中心木质部成2-3分叉,薄膜细胞含少量草酸钙砂晶。 2.黄连:木栓层为10数列细胞,有时可见未脱落的表皮或鳞叶。皮层较宽,有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另有根迹维管束。中柱鞘纤维呈束。木化并伴有石细胞。维管束外韧性排列成环,随部无石细胞。 3.人参:木栓层由数列细胞组成。皮层狭窄。韧皮部外侧有裂隙,内侧薄壁细胞排列整齐。有树脂道散在,内含黄色分泌物。近形成层处有较多而小的树脂道环列。形成层呈环状。木质部导管多单列径向稀疏排列,木射线宽广,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簇晶和淀粉粒,簇晶棱角尖锐。 4.小茴香:外果皮为1列呈切向延长的扁平细胞,外被角质层。中国皮在接合面部分有两个椭圆形的油管,在背面的每2棱线间各有油管1个共有油管6个。内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细胞长短不一。种皮细胞扁长,含棕色物质。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含众多细小糊粉粒每个糊粉粒包有细小草酸钙小簇晶。种脊维管束由若干细小导管组成。,位于接合面的内果皮和种皮之间 5.薄荷:呈四方形,表皮为一列长方形细胞。外被角质层,有扁球形腺鳞、单细胞头的纤毛和非纤毛。皮层为数列薄壁细胞,排列疏松。四角有明显的棱脊,向内有10余列厚角细胞。内皮层一列,凯氏点清晰。维管束四角处发达。形成层呈环。木质部在四棱处发达,髓部由大型薄壁细胞组成,中心常有空隙。 ? 6.番泻叶:表皮细胞1列,类长方形,常含粘液质,外被角质层,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和单细胞非毛腺。 叶肉组织为等面叶型,均有一列栅栏细胞上表面的栅栏细胞长柱形均150微米,通过主脉,下表面的栅栏细胞较短,靠主脉下方具厚角组织。主脉维管束外韧型,上下两侧均有微木化的中柱鞘纤维束,且纤维外侧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 中药鉴定的定义和任务: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任务:鉴定中药的品质和质量,继承和弘扬祖国医药学遗产,制定规范化的质量标准,扩大和开发中药资源。 ?性状鉴定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水试、火试。 ?中药鉴定学的方法和依据:《中国药典》是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是部颁药品标准。/方法:基原鉴定法、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生物鉴定法,简称“五大鉴定法”?中药材产地加工的主要目的:为保证药材质量,便于临床用药调剂、消除或降低毒性、减少刺激性或其他副作用、便于运输、贮藏,利于药品的标准化。 ?大血藤、鸡血藤的来源及性状的不同点: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横断面皮部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被红棕色射线隔开,呈放射状花纹,排列不规则的细孔。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皮部内侧树脂样分泌物红棕色或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木部淡红色或棕色。 ?白木香三个切面的显微鉴别特征:a横切面:木射线宽1-2列细胞,导管圆形,多角形2-10个成群存在,木纤维多角形,具内涵韧皮部b切向纵切面: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高4-20个细胞,具缘纹孔导管,内多侵填体c径向纵切面:木射线排列成横向带状高4-50层细胞,有时可见纤维 ?大黄来源、主要粉末显微鉴别特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粉末特征:草酸钙簇晶大而多直径20-160um有的190um,导管多为网纹并有具缘纹孔螺纹及环纹导管,非木化。淀粉粒甚多,有单粒和复粒 ?黄连来源及区别: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云连的干燥根茎。味连:多弯曲有分支,积聚成簇形如鸡爪,表面黄褐色粗糙,质坚,折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木部金黄色,中央髓部红棕色。雅连:多单枝,略呈圆柱形,过桥较长,节间明显。云连:多单枝,弯曲呈钩状,较细小形如蝎尾,过桥少有,断面平坦 ?青蒿来源和活性成分: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抗疟的有效成分为青蒿素,含挥发油

中药专业知识一第一章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中药的性能 性能含义确定依据理论基础 四气寒热温凉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与治病证 寒热性质相对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五味辛甘酸苦咸/ 散敛补 泻 药物作用规律高度概括滋味与药效 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 作用;药物作用的归属 药物所治的具体病症(药物的疗 效),药物的特性 中医脏象学说、经络学说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趋向性与病势相 反 质地/气味/性味/效用顺病位,逆病势,气机运行 有毒无毒指药物对人体的伤害、药物治 疗作用的强弱 是否含有毒成分,整体是否呈毒性, 用量是否恰当 伤害性,偏性 性能所示作用不良作用备注 四气寒凉清热、泻火、利咽、凉血、解毒伤阳助寒温热 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中散寒、温经通脉、助 阳化气等 助火伤阴 五味辛发散、行气、活血、芳香化湿、芳香开窍耗气,伤阴 气虚阴亏者慎用 (芳香味:气虚津亏者)甘补虚、和中、缓急 腻膈,助湿,满 中 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酸/涩 收敛固涩(止汗、止泻、固精、缩尿、止带、止 血、止咳等),酸:生津 收敛邪气邪未尽者慎用 苦 降泄肺气、胃气,清泄热邪,通泄大肠;燥湿; 坚阴 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慎用咸软坚泻下,软坚散结脉凝,致瘀滞脾虚便溏者慎用 淡利水渗湿——水肿渗利过度伤阴阴虚津亏者慎用 升降浮沉升浮 发散解表,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升阳举 陷,透疹,开窍(上行向外) 妄用气机紊乱 温升、凉降、热浮、寒沉; 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 降 沉降 泻下,清热,渗水利湿,降逆止呕,息风止痉, 平肝潜阳,止咳平喘,收敛固涩,重镇安神,消 积导滞等(下行向内)

2017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知识点(1)

2017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知识点 (1) 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是非常头疼的,很多考生在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来复习、做题,但是考试结束之后都不是很理想,为了帮助考生能够在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试中拿到高分,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2017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用处! 总论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初级中药师 一、含义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药源的应用学科。 简单的讲是一门对中药"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 二、任务 (一) 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 本草记载的药物有近3000种,现今中药品种有13000种。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力求达到一物一名,一名一物。 1、中药材品种混乱的主要原因 (1)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如:益母草,在东北称坤草,浙江叫三角麻,青海叫千层塔。四川叫血母草。 (2)本草记载不祥,造成后世品种混乱如:白头翁记载:凡草之有白毛者,以翁名之均可,故白头翁药材来源达20种以上。|初级中药师 (3)地方用药习惯不同,一药多基源:如:贯众达31种,沙参36种等。 (4)历史沿革,品种变迁例如:白附子历代为毛茛科黄花乌头的块根,近代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用天南星科独角莲的块根。 (5)有意掺假 2、主要途径和措施 A、调查鉴定,(基原鉴定)明确主流产品|初级中药师

B、本草考证,考查地方志等资料 C、规范名称,尽量做到一物一名 D、以活性成分和药效学研究为基础 E、具实正品,大力发展"道地药材"的生产|初级中药师 全国的道地药材有约200种,例如:四川(黄连、附子、川芎);云南(三七);甘肃(当归、大黄);宁夏(枸杞子);内蒙古(黄芪);吉林(鹿茸、人参);辽宁(细辛、五味子);山西(党参);河南(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山东(北沙参、金银花);江苏(薄荷);安徽(牡丹皮);浙江八味(玄参、浙贝母、白术、白芍、杭白菊、延胡索、麦冬、温郁金);福建(泽泻);广东(砂仁);广西(蛤蚧) (二) 鉴定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药的质量鉴定是指对中药真伪优劣的检验。 1、基本概念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 "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中药的品种以及以非药品冒充中药或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的。 "优"即质量优良,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即劣药,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2、影响中药质量的主要因素|初级中药师 栽培条件;采收加工(如茵陈,过去只采幼苗(绵茵陈),后来发现利胆的三个主要成分以秋季的花前期和花果期含量为高(茵陈蒿),所以药典规定两个采收期;金银花以蒸晒法加工绿原酸含量高。产地(广州的广藿香含广藿香酮含量高于海南产的);贮藏时间(含挥发油或有效成分不稳定的药材);运输时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非药用部位超标;人为掺假;药材提取部分成分后再流入市场,如:人参,天麻等。 3、根据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一、中药的采收 (一)中药的采收与品质的关系:要考虑有效成分含量,药用部分的产量。 (二) 各类中药采收的一般原则|初级中药师 1、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特例:浙贝母、延胡索、半夏等夏季采收。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精心整理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浙江:浙贝麦冬白术延胡索白芍温郁金玄参白芷蕲蛇乌梢蛇 东北:人参鹿茸关防风贯众五味子龙胆(关)北细辛升麻威灵仙 云南:三七坚龙胆云连云木香天麻茯苓(云) 江苏:茅苍术薄荷 四川:川芎川乌附子川黄柏厚朴川贝川牛膝川木香麝香半夏黄连(雅) 贵州:天麻、五倍子、天冬 甘肃:当归大黄 山西:党参 海南:槟榔 新疆:阿魏软紫草 内蒙古:黄芪甘草紫草 安徽:牡丹皮木瓜菊花 宁夏:枸杞子 湖南:朱砂 湖北:石膏 块茎—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芨; 块根—天门冬麦门冬山麦冬百部郁金; 鳞茎—百合川贝浙贝; 根茎—香附石菖蒲黄精玉竹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 五味子、蛇床子、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牛蒡子、金樱子、巴豆、补骨脂、苍耳子、地肤子、覆盆子、川楝子、使君子、珂子。

发汗的:茯苓、丹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等 硫磺薰:牛膝、豆蔻、山药、川贝、泽泻、云连、白附片等 加石灰:杭白芍、浙贝、熊胆、青黛等 须暴晒:三七、枸杞子、麦冬等 去外皮:白芍、大黄、三棱、泽泻、粉甘草、桔梗、白附片、防己、山药、粉丹皮、 黄柏、葛根、北(南)沙参等。 莪术、 朴、 麝香、 银柴胡:珍珠盘- 白芷:疙瘩丁- 槟榔:大理石样纹理。 防风:凤眼圈- 桔梗、黄芪、党参:菊花心;金井玉栏。 云木香:菱形网纹。 川木香:丝瓜络状纹理。油头-根头有黑色发粘的油状物。 黄芩:扭曲纵斜纹理。 三七:铜皮铁骨;骨肉分离。 赤芍:糟皮(栓皮易脱落)粉肠(中心粉红色) 地龙:白颈。 僵蚕:镜面胶口。 牛黄:乌金衣。挂甲、染甲、透甲。 羚羊角:通天眼、合把 何首乌:云锦花纹。

大黄:星点。 商陆:罗盘纹。 肉豆蔻:槟榔样纹理。 炉贝:虎皮斑。 蟾酥:遇水后泛起白色的乳状液。 青黛:遇水后不将水染成深蓝色。 海金沙:放于水中能浮于水面,加热后下沉。 乳香:遇水研磨成白色的乳状液。 苦杏仁:遇水共研有苯甲醛香气。 (1.5-2mm), 染水成黄色。 红花、栀子:染水成金黄色。 玄参、地黄:染水成墨黑色。 12-北葶苈子。 沉香:燃烧冒浓烟,有黑色的油状物渗出,香气浓烈。 血竭:少许置白纸上,在火上烘烤,熔化,无扩散油迹;对光透视呈鲜艳红色;火烧可产生刺鼻烟气,应无松香气。 乳香:遇热变软,燃烧有香气,冒黑烟,留有黑色残渣。 熊胆:用火烧可起泡,应无腥气。 麝香:用火灼烧,可见麝香仁初迸裂跳动,后熔化,油滴似珠,香气浓烈四溢。无烧毛肉焦气,无火焰火星,残渣白色、灰白色。 珍珠:用火烧之有爆裂声,并称层片状破碎,碎片银灰色,内外色泽一致,仍有珠光闪耀。 蟾酥:取少许放于锡箔纸上,加热即熔融成油状。 青黛:燃烧可冒出紫红色烟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