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0道哲学题带答案

100道哲学题带答案

100道哲学题带答案
100道哲学题带答案

第【1】题

哲学是( ).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C

第【2】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C

第【3】题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B.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

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

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正确答案:D

第【4】题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第【5】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正确答案:A

第【6】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正确答案:D

第【7】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正确答案:D

第【8】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和灵魂

正确答案:B

第【9】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

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正确答案:B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11】题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D

第【12】题

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正确答案:A

第【13】题

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C

第【14】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A

第【15】题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B.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正确答案:A

第【16】题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D

第【17】题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

).

A.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否认了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

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

正确答案:A

第【18】题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

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

正确答案:D

第【19】题

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A.唯物主义的

B.主观唯心主义的

C.唯物主义经验论

D.客观唯心主义的

正确答案:B

第【20】题

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

正确答案:B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21】题

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正确答案:C

第【22】题

“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D

第【23】题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正确答案:A

第【24】题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运动的绝对性

B.存在性

C.客观实在性

D.实物性

正确答案:C

第【25】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D.主观与客体的统一

正确答案:C

第【26】题

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的观点.

A.诡辩论

B.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第【27】题

“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

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

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正确答案:D

第【28】题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存在性

B.物质性

C.意识性

D.真理性

正确答案:B

第【29】题

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第【30】题

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

正确答案:D

第【31】题

“司马光破缸”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侯看到一小孩掉进水缸后,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水脱离人.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想问题、办事情要学会抓主要矛盾

B.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C.只要打破常规,有创新精神,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

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D

第【32】题

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辩证关系的原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内因和外因

正确答案:D

第【33】题

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产资产的整体质量.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

).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

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正确答案:D

第【34】题

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第【35】题

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A.异因同果

B.同因异果

C.多因一果

D.一因多果

正确答案:C

第【36】题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正确答案:A

第【37】题

“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

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正确答案:A

第【38】题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

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

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

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正确答案:D

第【39】题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体现的哲理是().

A.要重视外因的作用

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C.要重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要重视外因通过内因作用

正确答案:C

第【40】题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正确答案:A

第【41】题

“一个地区的发展会产生全国效益”强调的是().

A.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B.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

C.整体的性能状态与及变化会影响部分

D.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

正确答案:D

第【42】题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

正确答案:C

第【43】题

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A.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事物的内部矛盾

D.外力的推动

正确答案:D

第【44】题

唯物辩证法否定的“扬弃”是指().

A.全盘抛弃

B.绝对否认

C.全盘肯定

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

正确答案:D

第【45】题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

A.保守和进步关系

B.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C.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D.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确答案:D

第【46】题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

C.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

D.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C

第【47】题

否定方面是指().

A.保持事物自己存在的方面

B.促使事物走向死亡的方面

C.事物内部好的方面

D.事物内部坏的方面

正确答案:B

第【48】题

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是由于忽视了事物的().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正确答案:D

第【49】题

联系是指一切现象、事物().

A.都有共同点

B.都没有确定的界限

C.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都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

正确答案:D

第【50】题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系统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B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51】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正确答案:C

第【52】题

事物的质是指().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正确答案:C

第【53】题

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因果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等同关系

正确答案:A

第【54】题

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

A.概念、判断、推理

B.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C.客体、主体、客体

D.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正确答案:D

第【55】题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角度来看,人类认识发展的动力在于().

A.人类的需要

B.人类的创造力

C.人类的社会实践的发展

D.人类的正确认识路线

第【56】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C

第【57】题

社会基本矛盾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矛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矛盾

正确答案:A

第【58】题

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正确答案:C

第【59】题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人口太多而造成贫穷落后

B.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觉悟及其积极性

正确答案:C

第【60】题

阶级划分().

A.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的惟一根据是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

C.最根本的是根据取得社会财富的不同方式

D.主要是根据在社会劳动组织所起作用不同

正确答案:B

第【61】题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社会基本矛盾

C.人民群众

D.统治阶级

正确答案:A

第【62】题

A.在生产力发达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B.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C.在人民群众觉悟高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D.在具备了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的国家才会发生

正确答案:D

第【63】题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搞资产阶级自由化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D

第64】题

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进步以().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动力

B.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的矛盾为动力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为动力

D.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动力

正确答案:A

第【65】题

经济基础是指().

A.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的总和

B.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正确答案:D

第【66】题

技术社会形态是().

A.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划分

B.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

C.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程度划分

D.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划分

正确答案:A

第【67】题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

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

正确答案:C

第【68】题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观点是().

A.辩证法的正确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正确答案:D

第【69】题

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归根到底取决于().

A.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他们的意志是否坚强

C.他们的愿望是否善良

D.他们的行动是否果断

正确答案:A

第【70】题

党的群众观点的实质在于坚信().

A.群众运动都是合理的

B.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C.群众都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

D.群众的意见总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B

第【71】题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个观点是().

A.唯物史观

B.英雄史观

C.二元论历史观

D.不可知论的观点

正确答案:B

第【72】题

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

A.政治原因引起的

B.经济原因引起的

C.精神原因引起的

D.科学技术水平引起的

正确答案:B

第【73】题

生产力是人们().

A.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B.征服自然的能力

C.掌握知识的能力

D.解决人际关系的能力

正确答案:B

第【74】题

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由().

A.“理性”的发展所决定的

B.领袖人物的正确领导所决定的

C.大多数人的意志所决定的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

正确答案:D

第【75】题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辩证法范畴上说属于().

A.必然性决定偶然性

B.本质决定现象

C.现实性决定可能性

D.内容决定形式

正确答案:D

第【76】题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A.必然性决定偶然性

B.本质决定现象

C.现实性决定可能性

D.内容决定形式

正确答案:D

第【77】题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A.生产关系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展

正确答案:B

第【78】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

A.搞好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

B.发展生产力

C.搞好阶级斗争

D.逐步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和按需分配的成分

正确答案:B

第【79】题

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程度的高低

B.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合理

C.社会成员是否团结一致

D.基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正确答案:D

第【80】题

对科学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社会生产

B.社会制度

C.文化教育

D.社会意识

正确答案:A

第【81】题

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特征是().

A.人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

B.能影响周围环境的改变

C.人有语言

D.人能在人脑支配下进行活动

正确答案:A

第【82】题

类人猿进化为人类的内在根据是().

A.气候的变化

B.类人猿的生理结构和生活特点

C.类人猿是高等动物

D.制造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正确答案:B

第【83】题

资产阶级所宣扬的“一般民主”的唯心史观基础是().

A.天赋人权论

B.抽象人性论

C.社会契约论

D.三权分立论

正确答案:B

第【84】题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按劳分配制度

B.劳动者的互助合作关系

C.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

D.生产资料公有制

正确答案:D

第【85】题

政体是指().

A.政权的组织形式

B.国家的政治性质

C.国家的经济体制

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正确答案:A

第86】题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根据主要是().

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B.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情况

C.社会的阶级关系

D.生产力发展水平

正确答案:A

第【87】题

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在于它肯定().

A.社会意识是历史的决定力量

B.人类的精神力量

C.杰出个人的重大历史作用

D.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正确答案:A

第【88】题

经济社会形态().

A.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

B.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程度划分

C.是以如何进行产品分配划分

D.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划分

正确答案:A

第【89】题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经济基础

B.生产方式

C.科学文化

D.精神文明

正确答案:B

第【90】题

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

A.直立行走

B.手脚分工

C.抽象思维

D.制造使用劳动工具

正确答案:D

第【91】题

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决定于().

A.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B.它是否同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合

C.它是否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

D.它是否有利于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正确答案:A

第【92】题

区分不同性质国家的根据是().

A.政权的组织形式

B.是否存在着民主

C.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正确答案:C

第【93】题

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A.人的直立行走

B.语言和思维

D.生产劳动

正确答案:D

第【94】题

社会存在().

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就是指社会环境

正确答案:B

第【95】题

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

A.全部自然界

B.劳动资料

C.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

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正确答案:D

第【96】题

享乐主义是().

A.现代社会高消费的价值观

B.剥削阶级腐朽、颓废的价值观

C.把生命置于首要地位的价值观

D.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正确答案:B

第【97】题

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应根据他().

A.对社会的贡献

B.能力大小

C.社会地位的高低

D.拥有的金钱财富

正确答案:A

第【98】题

人的价值的最显著特点在于().

A.人在价值关系中既可以是客体,又可以是主体的二重性

B.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客体

C.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主体

D.只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满足自身和他人需要的特性正确答案:A

第【99】题

所谓抽象的人性论是指().

A.一种对人类共同人性的科学抽象的理论

B.否认人的社会性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理论

C.一种否认人的共性的错误理论

D.一种资产阶级哲学独创的理论

第【100】题

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是().

A.泛指人的自由

B.指人们完全认识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获得了自由

C.指人们摆脱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必然性的制约而获得了自由

D.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正确答案:D

生活与哲学 测试题及答案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 命题人:李正 试卷说明: 1.考试范围:《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2.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3.本试题由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组成 第I卷(选择题) 一、每道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道题2分,共60分。 1. 在现实生活中,鸡生蛋,蛋生鸡。但若是要追问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问题时,有人认为先有鸡,有人认为先有蛋,还有人认为鸡和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无所谓先后。当人们对世界“打破沙锅问到底”时,就会形成他对世界一定的总的看法和观点,这种看法和观点( ) ①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②属于世界观范畴③可以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④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A.①②?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 有人认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有人认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两者 ( ) A.是矛盾的,因为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头 B.是矛盾的,因为对实践的追问未必都是哲学 C.不矛盾,前者是从本源来说的,后者是从获取方式来说的 D.不矛盾,说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是因为认识在不断发展 3.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说:“学好哲学,终身受益”。这说明( )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③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之中 ④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4.“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两句话共同说明了哲学的() A.内涵 B.起源 C.任务 D.性质 5. “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每个人皆有他自己的尊贵之处,只是不去思考罢了)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丰富。哲学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要( ) A.正确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D.发挥哲学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6. 哲学是遭人误解最久、最深的一门学问。可以说它不是科学,也可以说它是最抽象的科学。这句话中前后两个“科学”分别是指 ( )

三年级除法脱式计算练习题100道

三年级除法脱式计算练习题100道 二、竖式计算 144÷9= 7×3= 860÷2= 三、脱式计算 824÷4x ÷01+232-3÷6 ÷335-35x20÷9-3x45 22×4+2211×3+410 1÷9+87766×5+774 352÷5=6÷4=220×9= 153×5=7÷6= 64÷2=12×8=440×2= ×11÷9= 405-7=76+8=325÷4= 16÷4+36= 18÷6=300×8=84÷6=+14×3= 二、竖式计算 75÷5=×3= 15÷5=4×5= 74×8= 0÷6=200÷7=121×4= 三、脱式计算 921+7×0×6×2770÷7+660-12×3 64÷8+4540+60×46÷7+3650× 564+24-4565- 5×9-450×80+980 35÷5=2×3=6÷6=27÷3+6= 400÷5=12×3=4÷4=20÷4×6= 350÷5=60×6=68+5=26-36÷6=

510÷9= 194÷2= 16×6=100÷2= 43×8= 125×5=415÷4=453÷6= 三、脱式计算 900- 14×6+900÷ 180-42÷6 12+45×38×0×30+560 45-320-420 240÷6-20×-180 160÷2+230 70 ÷ ×9 65÷5=16×3=820÷4= 102×6= 660÷6= 3×3=0÷2= 0×8= 210÷7= 0×5=96÷3= 120×3= 二、竖式计算 705÷7=1×3=74÷3=70×3= 352÷5=9÷6=4×8=4÷7= 三、脱式计算 400 ÷ +500÷8+64630 ÷ +20280+32× ÷ +168÷ ×8280× ÷5 60×8+17022×4+221 1×3+4100÷2+174 60÷6= 0×5=54÷2=8+2×40= 18×5=00×6=21×3= 4÷7=÷2= 06÷3= 40÷4=56-50÷5= 二、竖式计算 569÷4=8÷7=197×2= 74÷5= 483÷8=0×2=408÷2=0×6=

小学五年级解方程计算题 100道

(x-3)÷2=7.5 X-0.8X=6 9-2x=1 3X-7=26 122X+190=2187X+255=67 (200-x)÷5=30 14X-8X=12 3(x+2.1)=10.5 X÷5+9=21 3.5×2= 4.2+x 54-X=24

7(x-2)=2x+3 73.2-X=52.5 1.4×8-2x=6 3.3÷X=0.3 6x+18=48 (X-2)÷3=7 170X+238=50137X+43=111 22-14x=1210-X=8 16.9÷X=0.3 6.75 -X=1.68

3(x+0.5)=21 7÷X=0.001 x÷5+9=21 89X-43X=9.2 3X+0.7=5 3(X-9)=33 17X+153=169 245X+57=125 (x-140)÷70=4 6×5+2X=44 (x-2)÷3=7 2X+16=19

14-6x=8 6X-6=0 1.8-6x=54 24X+X=50 7.5*2X=15 X-77=144 30÷x+25=85 99-X=61.9 2x+16=19 7X+7=14 x+19.8=25.8 6X-7=12

7x+5.3=7.4 X-3.3=8.9 7(6.5+x)=87.5 3×(X-4)=46 6-2x=11 2X-8=4 3x-8=30 4÷5X=20 20-9x=1.2×6.25 20X-50=50 198X+78=93 131X+199=11

8-7x=1 15+6X=27 42X+110=178 218X+82=254 X-5.7=2.15 X-5÷6=7 26×1.5= 2x+10 7X=49 42x+25x=134 5.3+7X=7.4 7x-9=8 5X+8=19

生活与哲学试题及答案

淄博六中生活与哲学综合试题(一)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 1.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 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 .①② B .②③C.②④ D .③④ 2?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 .心外无物” B .天地为万物之本” C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3?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 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 “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6?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7?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 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qgn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 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 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8?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 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 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 .①②B?②③C.②④ D .③④ 9?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

五年级脱式计算题150道

6.9+4.8+3.1 0.456+6.22+3.7815.89+(6.75-5.89) 4.02+5.4+0.98 5.17-1.8-3.213.75-(3.75+6.48) 3.68+ 7.56-2.687.85+2.34-0.85+4.6635.6-1.8-15.6-7.2 3.82+2.9+0.18+9.19.6+4.8-3.67.14-0.53-2.47 5.27+2.86-0.66+1.6313.35-4.68+2.6573.8-1.64-13.8-5.36 47.8-7.45+8.80.398+0.36+3.6415.75+3.59-0.59+14.25 6 6.86-8.66-1.340.25×16.2×4(1.25-0.125)×8 3.6×102 3.72×3.5+6.28×3.536.8-3.9-6.1

15.6×13.1-15.6- 4.8×7.8+78×0.5232+4.9-0.9 15.6×2.1 4.8×100.156.5×9.9+56.57.09×10.8-0.8×7.09 2 5.48-(9.4-0.52) 4.2÷3.5320÷1.25÷8 18.76×9.9+18.76 3.52÷2.5÷0.4 3.9-4.1+6.1-5.9 5.6÷3.59.6÷0.8÷0.4 4.2×99+4.2 17.8÷(1.78×4)0.49÷1.4 1.25×2.5×32

15.2÷0.25÷40.89×100.1146.5-(23+46.5) 3.83× 4.56+3.83× 5.44 4.36×12.5×89.7×99+9.7 27.5×3.7-7.5×3.78.54÷2.5÷0.40.65×101 (45.9-32.7)÷8÷0.125 3.14×0.68+31.4×0.032 5.6÷1.25÷0.8÷2.5÷0.4 7.2×0.2+2.4×1.48.9×1.017.74×(2.8-1.3)+1.5×2.26 3.9×2.7+3.9×7.318-1.8÷0.125÷0.812.7×9.9+1.27 21×(9.3-3.7)-5.615.02-6.8-1.02 5.4×11-5.4

新人教版七年级一元一次解方程计算题100道经典题型(全部)解析

新人教版七年级一元一次解方程计算题100道经典题型(全部) 一、解方程(移项与合并同类项)20分 1、x x 232-=- 2、463127.253.13?-?-=-+-x x x x 3、x x 21-=- 4、x 355-= 5、15=-x 6、1835+=-x x 7、x x 237+= 8、x x x 58.42.13-=-- 9、26473-=+-x x x 10、x x x 910026411-=-+ 11、x x x x 43987--=+- 12、x x x 25.132-=+- 13、x x 3.15.67.05.0-=- 14、3.05.064-=-+-x x x 15、152 +-=-x x 16、353 6+-=-x x 17、32 23 =x 18、168421x x x x x ++-+= 19、43 2214+=-x x

20、x x x 32 12-=- 二、解方程(去括号)30分 1、4)1(2=-x 2、5)1(10=-x 3、95)3(+=--x x 4、)12(1)2(3--=+-x x x 5、)15(2)2(5-=+x x 6、)4(3)2()1(2x x x -=+-- 7、1)1(234+-=+x x 8、x x x 31)1(2)1(-=--+ 9、)1(3)14(6)2(2x x x -=--- 10、)1(9)15(3)2(4x x x -=--- 11、)12(3)32(21+-=+-x x 12、x x x 31)1(2)1(-=--+ 13、)9(76)20(34x x x x --=-- 14、)3()2(2+-=-x x 15、)1(72)4(2--=+-x x x 16、)43(23)165(2--=+-x x x 17、)12(41)2(3--=+--x x x 18、)4(12)2(24+-=-+x x x 19、)1(9)14(3)2(2x x x -=--- 20、)1(9)14(3)2(2y y y -=--+ 21、)9(76)20(34x x x x --=-- 22、17}20]8)15(4[3{2=----x 23、2)]}4(8[2{3]5)4(3[2----=-+--x x x x x x 24、) 1(32 )1(2121-=??????--x x x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认识。P228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共同富裕。(谈理解)这是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现实任务和奋斗目标的统一中,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的科学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这对我们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特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联实际)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新认识。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一、(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二、(公)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三、(配)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体现。四、(政治文明)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五、(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六、(人)以人为本,构建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表现。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及其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2、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局限性及其必然趋势?p205页 与封建社会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首先,(科技)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其次,(剩余价值)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后,(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局限性:同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样,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资本主义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不能根本消除,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100道哲学题(带答案)

第【1】题 哲学是( ).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C 第【2】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C 第【3】题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B.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 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 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正确答案:D 第【4】题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第【5】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正确答案:A 第【6】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正确答案:D 第【7】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正确答案:D 第【8】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和灵魂 正确答案:B 第【9】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 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正确答案:B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11】题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D 第【12】题 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正确答案:A 第【13】题

小学五年级脱式计算题100道92146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6.9+4.8+3.1 0.456+6.22+3.78 4.02 + 5.4+0.98 5.17-1.8-3.2 3.68 +7.56-2.68 7.85+2.34-0.85+ 4.66 3.82 +2.9+0.18+9.1 9.6+ 4.8-3.6 5.27 +2.86-0.66+1.63 13.35-4.68+2.65 47.8 -7.45+8.8 0.398+0.36+3.6 4 66.86 -8.66-1.34 0.25 >16.2 >4 3.6>102 3.72>3.5+ 6.28>3.5 15.6>13.1—15.6—15.6>2.1 4.8 >7.8+78> 0.52 15.89 +(6.75 - 5.89) 13.75 -(3.75 + 6.48) 35.6-1.8-15.6- 7.2 7.14-0.53- 2.47 73.8-1.64-13.8- 5.36 15.75+3.59 - 0.59+14.25 (1.25 — 0.125) > 36.8—3.9— 6.1 32+4.9— 0.9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4.8 X100.1 56.5 X.9 + 56.5 3.83X 4.56+3.83X 5.44 4.36X12.5X8 9.7X99+9.7 7.09X10.8-0.8X7.09 25.48-(9.4-0.52) 4.2 35 320-1.25 -8 18.76X9.9+18.76 3.52-2.5-0.4 3.9-4.1 + 6.1 - 5.9 5.6-3.5 9.6-0.8-0.4 4.2 X99+ 4.2 17.8 -(1.78 X4) 0.49-1.4 1.25 X2.5 X32 15.2 -0.25 -4 0.89X100.1 146.5-(23+ 46.5)

五年级上册解方程练习题100道

五年级上册解方程练习题100道五年级上册解方程练习题100道 1)X÷0.92=1.5 2)3200=450+5X+X 3)7.5×2X=15 4)X-0.7X=3.6 5)15X =3 6)3X+9=27 7)7X+5.3=7.4 8)1.4×8-2X=X-12.8×3=0.0610-3X=170 9)3=21 0.5X+8=436X-3X=18 10)1.5X+18=3X 11)1.8X=0.972 12)X÷5+9=21 13)X+2X+18=78 14)0.1=3.3×0.4 15)()÷X=4 16)6×5+2X=420X-50=508+6X=88 17)32-22X=104-3X=99X=100-X 18)X+3=18

19)4X+2=6 20)16+8X=40 21)8X-3X=105 22)2X+3=10 23)56X-50X=30 24)32X-29=3 25)100-20X=20 26)23X-23= 27)53X-90=16X+9X=11 12X-12=24 28)80+5X=100 29)19X+X=40 30)42X+28X=140 31)80X-90=70 32)9-4X=1 33)51X-X=100 34)65X+35=100 五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100题 1.4班植树棵树是5班的1.5倍。两班各植树多少棵? 2.一支钢笔比一支圆珠笔贵6.8元。钢笔的价钱是圆珠笔价钱的4.4倍。钢笔和圆珠笔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3.食堂买来一些黄瓜和西红柿,黄瓜的质量是西红柿的1.2倍,黄瓜比西红柿多6.4千克。买来西红柿多少千克?

4.用一根长5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要使长是宽的2倍,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5.一只麻雀的体重是81克,恰好是蜂鸟的40倍。一只蜂鸟重多少克? 6.一块长方形?80平方米,它的宽是12米,长是多少米? 7.食堂有一批大米,每袋25千克,用去6袋以后,还剩50千克,这个食堂原来有大米多少千克? 8.食堂有200千克大米,每袋25千克,用去一些后,还剩50千克,用去多少袋? 9.幼儿园大班有10个小朋友,现在有60个苹果平均分给大班和小班的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分得2个,小班有多少个小朋友? 10.小华买了相同数量的2元和8角的邮票,共用去了42元,两种邮票各有多少张? 11.甲、乙两车从相距28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2.商店购进120台数码摄象机,比购进的数码照相机的2倍少40台,数码照相机有多少台? 13.一根铁丝长54厘米,用它围成一个长方形,使长是宽的2倍,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14.强强和丽丽共有奶糖40粒,强强比丽丽少6粒,强强有奶糖多少粒? 15.三年前母亲的岁数是儿子的6倍,今年母亲33岁,儿子今年

100道哲学题带答案

第【1】题哲学是().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C 第【2】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C 第【3】题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B.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 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 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正确答案:D 第【4】题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A.—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第【5】题I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正确答案:A 第【6】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正确答案:D 第【7】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正确答案:D 第【8】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和灵魂正确答案:B 第【9】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 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B 第【10】题I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正确答案:B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11】题 ,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 质 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正确答案:D 第【12】题I 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正确答案:A 第【13】题

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100道

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100道(卷一) 一、判断 2、方程组的解是方程3x-2y=13的一个解() 3、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方程组一定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4、方程组,可以转化为() 5、若(a2-1)x2+(a-1)x+(2a-3)y=0是二元一次方程,则a的值为±1() 6、若x+y=0,且|x|=2,则y的值为2 …………() 7、方程组有唯一的解,那么m的值为m≠-5 …………() 8、方程组有无数多个解…………() 9、x+y=5且x,y的绝对值都小于5的整数解共有5组…………() 10、方程组的解是方程x+5y=3的解,反过来方程x+5y=3的解也是方程组的解() 11、若|a+5|=5,a+b=1则a,b() 12、在方程4x-3y=7里,如果用x的代数式表示y,则() 二、选择: 13、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 (A)一个解;(B)两个解; (C)三个解;(D)无数多个解; 14、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为6,那么符合条件的两位数的个数有() (A)5个(B)6个(C)7个(D)8个 15、如果的解都是正数,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A)a<2;(B);(C);(D); 16、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方程3x+2y=34的一组解,那么m的值是() (A)2;(B)-1;(C)1;(D)-2; 18、与已知二元一次方程5x-y=2组成的方程组有无数多个解的方程是() (A)15x-3y=6 (B)4x-y=7 (C)10x+2y=4 (D)20x-4y=3 22、若x、y均为非负数,则方程6x=-7y的解的情况是() (A)无解(B)有唯一一个解 (C)有无数多个解(D)不能确定 23、若|3x+y+5|+|2x-2y-2|=0,则2x2-3xy的值是() (A)14 (B)-4 (C)-12 (D)12 三、填空: 25、在方程3x+4y=16中,当x=3时,y=________,当y=-2时,x=_______ 若x、y都是正整数,那么这个方程的解为___________; 26、方程2x+3y=10中,当3x-6=0时,y=_________; 27、如果0.4x-0.5y=1.2,那么用含有y的代数式表示的代数式是_____________; 28、若是方程组的解,则; 29、方程|a|+|b|=2的自然数解是_____________; 30、如果x=1,y=2满足方程,那么a=____________; 31、已知方程组有无数多解,则a=______,m=______; 32、若方程x-2y+3z=0,且当x=1时,y=2,则z=______; 33、若4x+3y+5=0,则3(8y-x)-5(x+6y-2)的值等于_________; 34、若x+y=a,x-y=1同时成立,且x、y都是正整数,则a的值为________; 35、从方程组中可以知道,x:z=_______;y:z=________;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述题参考

1、如何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把握这一原理对于实际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答: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机能和对物质世界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但意识并不是消极被动的, 它对物质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又称之为意识的能动作用。两者密切联系。 把握这一原理就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出发点, 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就必须深入实际, 经过调查研究, 了解实情, 把握实情。因此, 调查研究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条件。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是和解放思想紧密相联的。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而解放思想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防止和克服主观主义, 加强调查研究, 把握实际; 提高主体素质; 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2、如何理解矛盾问题的精髓? 把握这一原理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何所指导意义? 答: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是共性、绝对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个性、相对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

系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正确关系。研究矛盾问题, 重要的是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这是事物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这一原理,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联结, 不可分割。第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第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思想原则的重要哲学基础, 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两层含义: 一是社会主义, 二是中国特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这种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内在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 走自己的路。这是坚持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完整体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不能从本本出发, 必须从实际出发, 走自己的路; 不能照抄照搬别国模式, 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 走自己的路; 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 走自己的路, 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地、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 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 进行全面系统的而不是片面零碎的调查研究, 在此基础上, 作出科学的概

小学五年级脱式计算题100道

精品文档6.9+4.8+3.1 0.456+6.22+3.78 15.89+(6.75-5.89) 4.02+ 5.4+0.98 5.17-1.8-3.2 13.75-(3.75+ 6.48) 3.68+7.56-2.68 7.85+2.34-0.85+ 4.66 3 5.6-1.8-15.6-7.2 3.82+2.9+0.18+9.1 9.6+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73.8-1.64-13.8-5.36 47.8-7.45+8.8 0.398+0.36+3.64 15.75+3.59-0.59+14.25 6 6.86-8.66-1.34 0.25×16.2×4 (1.25-0.125)×8 3.6×102 3.72×3.5+6.28×3.5 36.8-3.9-6.1 15.6×13.1-15.6-15.6×2.1 4.8×7.8+78×0.52 32+4.9-0.9

精品文档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25.48-(9.4-0.52) 4.2÷3.5 320÷1.25÷8 18.76×9.9+18.76 3.52÷2.5÷0.4 3.9-4.1+6.1-5.9 5.6÷3.5 9.6÷0.8÷0.4 4.2×99+4.2 17.8÷(1.78×4) 0.49÷1.4 1.25×2.5×32 15.2÷0.25÷4 0.89×100.1 146.5-(23+46.5) 3.83× 4.56+3.83× 5.44 4.36×12.5×8 9.7×99+9.7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解方程计算题练习题

一、解方程专题 7+=19 X+120=176 58+X=90 X+150=290 79.4+X=95.5 2X+55=129 7 X=63 X× 9=4.5 4.4X=444 X × 4.5=90 X × 5=100 6.2X=124 X-6=19 X-3.3=8.9 X-25.8=95.4 X-54.3=100 X-77=275 X-77=144 X ÷7=9 X÷4.4=10

X÷78=10.5 X÷2.5=100 X÷3=33.3 X÷2.2=8 9-X=4.5 73.2-X=52.5 87-X=22 66-X=32.3 77-X=21.9 99-X=61.9 3.3÷X=0.3 8.8÷X=4.4 9÷X=0.03 7÷X=0.001 56÷X=5 39÷X=3 3×(X-4)=46 (8+X)÷5=15 (X+5) ÷3=16 15÷(X+0.5)=1.5

12X+8X=40 12X-8X=40 12X+X=26 X+ 0.5X=6 X-0.2X=32 1.3X+X=26 3X+5X=48 14X-8X=12 6×5+2X=44 20X-50=50 28+6X=88 32-22X=10 24-3X=3 10X×(5+1)=60 99X=100-X X+3=18 X-6=12 56-2X=20 4X+2=6 X+32=76

3X+6=18 16+8X=40 2X-8=8 4X-3×9=29 8X-3X=105 X-6×5=42 X+5=7 2X+3=10 X-0.8X=6 12X+8X=4.8 7(X-2)=49 4×8+2X=36 (X-2)÷3=7 X÷5+9=21 (200-X)÷5=30 48-27+5X=31 3X-8=16 3X+9=27 5.3+7X=7.4 3X÷5=4.8

哲学部分练习题(含答案)

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关专家分析了互联网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三个主要方面:黄毒侵害、上网成瘾、陷入虚幻。某地一名曾经是“学习标兵”的初三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留下两份遗书后服毒身亡。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家长建议对学生不应该开放互联网。这种看法…… () A.没有坚持用矛盾的分析方法看问题 B.没有分清事物的主流和非主流 C.没有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D.没有分清事物的重点和非重点 答案: A 解析:本题以互联网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一分为二方面的知识。一些家长建议对学生不应该开放互联网的错误在于 A、B、C 三项,其中B、C两项不如A项全面,故A 项是最佳答案。 D项 讲的是主次矛盾,与试题的内容不相吻合。 2.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这体现了() ①事物既对立又统一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③主次矛盾的相互关系④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本题以胡锦涛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的论述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运用哲学观点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密切联系的,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体现了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故题肢①②④正确。经济建设是中心、是关键,是抓主要矛盾的体现,但也不能忽视国防建设这一次要矛盾,故题肢③也正确。 1、在实践的多种形式中,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是( A ) A.生产实践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科学实验D.教育艺术活动 3、对于自己拥有珍贵的东西,我们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有时候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才能真正地认识它。这说明:( D ) ①本质隐藏在事物内部,仅靠个人是不可把握的②只有摆脱自身感性经验的限制,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③只有从他人的评价出发,才能客观全面地看问题 ④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常言道:“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共同反映了唯物论中的原理( B )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3.“村子富不富,关键在干部。”这说明在认识和解决复杂问题时() A.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B.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C.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分清主流和 支流

三年级上册脱式计算题100道

264÷8+456640+60×456÷7+36÷6500×(400-396) ==== ==== 72÷9-5564+264-453750-(546+30)65×9-450 ==== ==== 9×80+9806700+72÷814+9×5900÷(71-68) ==== ==== 18-42÷612÷6+458×(910-720)760-540+110 ==== ==== 650+125-35080×3+560945-320-420240÷6-25 ==== ==== 80×7-180160÷2+230400÷8+350320÷8+64 ==== ==== 270÷3+1563÷9+320280+32×630÷6×9 ==== ==== (690-240)÷5(72÷9)+(56÷8)54÷9×825×4÷5

360×8+15060×(23-17)22×4+22121×3+410 ==== ==== 40÷2+174140+72÷89×4+4202×80÷4 ==== ==== 120×5÷2202+36÷930÷5+24081÷9+87 ==== ==== 66×5+77921+7×480×6×2770÷7+65 ==== ==== 807+20÷2100-50÷535-35÷7302+30×2 ==== ==== 600×8÷340+100÷5434+25×560-12×3 ==== ==== 64÷8+456=640+60×45×7-2042÷7+36 ==== ==== 37×4+1910×4-20÷415÷3+10÷525÷5+42÷6

35÷5+8×772÷9-36÷621×4-54÷972÷8+9×5 ==== ==== 36÷4+21×225÷5-16÷456÷7+36÷6500×(400-396) ==== ==== 72÷9-5564+26-453765-(546+45)65×4-50 ==== ==== 9×8+980900-(450+25)67+72÷814×6+9 ==== ==== 900÷(71-68)180÷9-612÷6+38×(91-72) ==== ==== 76-54+111650+125-3508×3+560945-320-420 ==== ==== 240÷6-2580×7-180160÷2+23400÷8+35 ==== ==== 320÷8+64270÷3×963÷9+32280+32×6 ==== ==== 5300÷6×9(690-240)÷5(72÷9)+(56÷8)54÷9×8

六年级数学解方程计算题100道

六年级数学解方程计算 题100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六年级解方程100题 10×X=258 33÷X =2011 X ×60%=18×4 1 12%X + 5 3 X =216 X —58% =84 50%X - 35%X = 15 1.9×0.8-3.6X =0.8 7X -5.5X =4.65 6x -x =9.6 x -1.2=5.25 1.2(x -3.5)=1.8 (x -3.6)÷4=1.6 15.5x +2.5x =36 x -0.58x =8.4 100 - 20x = 20 4.1x -2.3x +0.5=7.7 34 x÷1 6 =18 X+ 79 X=43 3.6x ÷2=2.16 17-0.2x=5 3 4 x -0.25x =12

χ-52χ=103 χ×(1+61)=280 15 8 χ-52=103 4x ÷35 =415 34 x -15 x=1112 34 x -14 =1112 +1 5 x 95x =103 x ÷121=3 1 (1+25%)x =5 x -51x =7 (x -21)÷3=41 4 1 x+2×31=6 12-x=4 x ÷5=15 4x -3×9.1=28.7 (x -3)÷4=7.5 1.9×0.8-3.6X =0.8 7X -5.5X =4.65 x-52x=14 53+41x=20 17 7-3 2=2x

31 x +5=21 x 53 x +52= 5 33÷x =20 11 x -85x=31×45 x ×31×53=4 x ×(34+23)=724 4x —3 ×9 = 29 23 5 x -1 7 = 1 (4 5 +3.2)x =2 3 1.75x -0.5x =6.25 34 x -58 =56 1-58 x=2 3 95÷X=1110 6×121-21χ=21 χ∶81 =56 6X ÷34 =24 χ+ 35 χ= 1617 54X -18×3 2 =4 X -27 X=114 X ÷18 =15×23 40%X-14 =712

马克思-简答+论述题答案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范畴则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意识: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量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意识的能动作用: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实践主体和客体: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度: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循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的周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 1、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三方面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发展创立起来的。 3、19世纪40-60年代,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4、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阶级性和实践性。 6、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8、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9、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10、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11、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的总特征。 12、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3、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4、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劳动。 15、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6、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17、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9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20、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或者国家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了。 21、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历史分析发和阶级分析法。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1.哲学的基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1)存在和思维,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 是第二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 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 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 奠定了理论基础。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 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 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是在基础和承担 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 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4、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 生活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 和进步。 5、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 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 社会的物质性。综上所述,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7、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 1.同一性:(1)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 个统一体中; (2)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想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 中。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 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 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 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 和发展的前提。(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 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1)矛盾双方的斗争性促 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 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 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 用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 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9、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 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 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 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 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 质量互变的规律。质变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0、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 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 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统一关系 1.矛盾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2.矛盾特殊性:(1)不同是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 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 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 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 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 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 的共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 是正确解决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 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Ps:若问题是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则答案加上:人的认识从实践中产 生,服务于实践,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 力、目的和检验其真理性的标准,实践决定认识。 13、怎样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2)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1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 性。 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 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3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二者相 互包含。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 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它们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属性。 1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 接现实性的特点。 16、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 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2)物质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人们 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 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1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a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 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 的历史继承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8、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 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辩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 用。a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 作用;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 发展。总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 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 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9、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 进步的最 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 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 进社会形 态的变化和发展。 20、简述人民群众的含义及其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 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 作用的人们。不同的历史时期,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 的劳动群众。 (2)决定作用: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 神财富的 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1、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简述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 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1.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a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 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物质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 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由商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决 定,离开了商品它就不复存在。使用价值构成社 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b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 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社会的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 础,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一定的社会关系。 2.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a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 具体形式的劳动。b 抽象劳动是指即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 类劳动,即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3.关系: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 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22、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1.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 品的价值 ,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 价值。 2.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 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 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 面. (2)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 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24、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 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全部过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 流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 自发波动。 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影响:(4)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5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6)阻碍技术的进步。 25、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指的是私人矛盾和社会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6、简述剩余价值的含义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 那部分价值。 2.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 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 长度而 生产的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 缩短 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2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 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 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