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
- 格式:doc
- 大小:196.40 KB
- 文档页数:20
题目:“他投的影子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他放的光亮也会永远留在人间,他不曾白来了一世。
我们有了他做朋友,也可以安慰自己说不曾白来了一世。
我们忘不了,和我们在那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 这段话是胡适对哪位诗人的赞美()选项A:郭沫若选项B:闻一多选项C:徐志摩选项D:戴望舒答案:徐志摩题目:描写“河水鬼”的文章是()选项A:《水里的东西》选项B:《苦雨》选项C:《鬼的生长》选项D:《女吊》答案:《水里的东西》题目:“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这段表述出自()选项A:鲁迅选项B:废名选项C:胡适选项D:巴金答案:鲁迅题目:朱自清在《儿女》里写到的“张开没牙的嘴格格地笑,笑得像一朵正开的花”的孩子是()选项A:阿九选项B:润儿选项C:阿毛选项D:阿菜答案:阿毛题目:在《月下老人祠下》中,作者几次写到“我回来了”()选项A:三次选项B:四次选项C:两次选项D:一次答案:两次题目:“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
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这段描述出自作品()选项A:《死火》选项B:《腊叶》选项C:《灯下漫笔》选项D:《影的告别》答案:《影的告别》题目:在《死火》中鲁迅关于“火”的想象,不是从单一的“生命”视角,而是从“生命”与“死亡”的双向视角去想象“火”。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卧在乌篷船里,静听打篷的雨声,加上欸乃的橹声以及“靠塘来,靠下去”的呼声,却是一种梦似的诗境。
” 这段表述出自()选项A:《苦雨》。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教学辅导(四)曹禺的话剧创作曹禺一生共创作了14个话剧剧本(包括合著):《雷雨》(四幕剧)、《日出》(四幕剧)、《原野》(三幕剧)、《全民总动员》(四幕剧,与宋之的合著,又名《黑字二十八》)、《蜕变》(四幕剧)、《正在想》(独幕剧,根据墨西哥作家约瑟菲纳·尼格里的《红色丝绒外套》改编)、《北京人》(五幕剧)、《镀金》(独幕剧,根据法国作家腊皮虚的剧本《迷人的沙子》改编)、《家》(四幕剧,根据巴金的同名小说《家》改编)、《柔密欧与幽丽叶》(根据莎士比亚同名话剧改编)、《桥》(四幕剧)、《明朗的天》(三幕剧)、《胆剑篇》(五幕剧,与于是之等合著)、《王昭君》(五幕剧)。
其中,《雷雨》、《日出》和《北京人》被称为曹禺的“三大杰作”。
这三部作品再加上《原野》又称曹禺的“四大杰作”。
也有人将这四部作品再加上《家》称为曹禺的“五大杰作”。
从《雷雨》到《原野》是曹禺创作的第一阶段。
其总的特点是“熟悉生活,但不写身边琐事;善于构思,但不墨守成规”。
三部作品都是悲剧,但结构方式和风格特点各不相同,《雷雨》以情节结构的曲折复杂取胜;《日出》以日常生活场景的深刻展现见长;《原野》以象征手法和传奇色彩的运用别开生面。
三部作品也都有着共同的主题,即揭露中国社会的封建性和黑暗性。
从《全民总动员》到《桥》是曹禺创作的第二阶段。
与上一阶段相比,现实性明显加强,《全民总动员》、《蜕变》和《桥》都直接以抗战的现实为题材,并塑造了具有高尚品质的正面人物形象(作家自己后来说,《蜕变》中的梁专员和丁大夫是根据共产党人的事迹和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写成的)。
《北京人》在题材上又回到了从前,曾引起一些人的误解,认为又“唱起了他悲哀的旧调”,但实际上正是作家关注民族命运的结果,它不仅保持了作家创作思想和艺术个性的内在一致性,而且还代表着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在当时,巴金和老舍等作家都有类似的作品问世(如巴金的“生活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老舍的《四世同堂》等)。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题目:巴金的《十年一梦》出自散文集《随想录》中的()选项A:《真话集》选项B:《病中集》选项C:《无题集》选项D:《随想录》答案:《真话集》题目:汪曾祺的《午门忆旧》这篇散文名为“忆旧”,实际上却主要是关于午门建筑的诸多掌故的介绍。
因而散文的主体部分不是人事,而是()选项A:抒情选项B:旧物选项C:议论选项D:景色答案:旧物题目:“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出自哪位作家笔下?()选项A:何其芳选项B:张爱玲选项C:王小波选项D:周作人答案:张爱玲题目:《烛虚·五》表现了40年代后期沈从文创作所追求的的创作特点()选项A:具体的描写选项B:抽象的议论选项D:具体的说明答案:抽象的抒情题目:《商州又录》是一篇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写景散文。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我自称为知识分子,也被人当作‘知识分子’看待,批斗时甘心承认自己是‘精神贵族’,实际上我完全是一个‘精神奴隶’” 出自作家()选项A:巴金选项B:苇岸选项C:杨绛选项D:鲁迅答案:巴金题目:于坚用调侃的语调,通过对普通人平庸生活的逼真描写,表现出“超语义的美”,因而被看作是“生命意识的觉醒”的代表作是()选项A:《尚义街六号》选项B:《云南这边》选项C:《人间笔记》选项D:《丽江后面》答案:《尚义街六号》题目:“奴隶,过去我总以为自己同这个字眼毫不相干,可是我明明做了十年的奴隶!” 出自作家()选项A:苇岸选项B:巴金选项D:鲁迅答案:巴金题目:《思维的乐趣》的作者是()选项A:刘亮程选项B:韩少功选项C:苇岸选项D:王小波答案:王小波题目:张爱玲在《更衣记》里对男装的叙述是怎样的? ()选项A:做了详细描述选项B:简略地提到男装选项C:没有提到选项D:与女装的描写相当答案:简略地提到男装题目:张爱玲的《天才梦》是一篇相当独特的散文,以六千字左右的篇幅写出了服装的“近代史”。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书中有句话,我一直忘不了:‘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 形成性考核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据说是身材矮小,很像是一个小孩子,平常三五成群,在岸上柳树下‘顿铜钱’,正如街头的野孩子一样,一被惊动便跳下水去,有如一群青蛙”,这描写的是_C_。
A、吊死鬼B、河童C、河水鬼D、女吊2、俞平伯在《月下老人祠下》一文中的表达的情绪是_B_。
A、游历新地的兴奋B、旧地闲游的“惘惘然”C、对故乡的热切向往D、告别故乡的恋恋不舍3、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的总体风格是_A_。
A、比较清朗B、比较冷-放C、潇洒D、浓郁4、散文诗集《野草》中,最能显示鲁迅自己的作品是_A_。
A、《死火》B、《过客》C、《影的告别》D、《腊叶》5、《灯下漫笔》谈到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计有_B_。
A、可恕的一种,可憎的两种B、可恕和可憎的各两种C、可恕的两种,可憎的一种D、可恕和可憎的各一种二、填写下列作品的作者题1、《双桅船》 :舒婷2、《废都》:贾平凹3、《怀念胡风》:巴金4、《半棵树》:牛汉5、《活着》:余华6、《汉园集》:何其芳7、《向太阳》:艾青8、《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9、《桃园》:冯文炳10、《流言》:张爱玲三、名词解释1.隐身衣: 《隐身衣》是杨绛散文集《将饮茶》中的最后一篇,也称《废话》或《代后记》。
文章值得注意的第一个层面,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推崇、所选择的生活位置和人生态度,即甘愿居于卑微,同时不自暴自弃,“是什么料,充什么用”。
2.午门: 《午门忆旧》这篇散文名为“忆旧”,实际上却主要是关于午门建筑风格和功能特点等方面诸多掌故的介绍,因而散文的主体部分不是人事,而是旧物。
作者首先从建筑学、从宫廷气势的角度介绍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总体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是故宫的正门,是真正的‘宫门’。
进了天安门、端门,这只是宫廷的前奏,进了午门,才算是进了宫。
3.《野草》 是鲁迅的散文诗集。
1927年北京北新书局初版。
题目:我国当代诗坛,在表现开工形式上追求一种把“叙事性、歌唱性、戏剧性熔于一炉”的综合创造的一首著名长诗是西川的《午夜的钢琴曲》。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翟永明诗作《悼念一棵枫树》借助一棵被伐倒的枫树,寄托诗人所体验到的人生的创伤和痛苦。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在《灵魂的声音》中,作者认为,对于小说而言,真正重要的是“重新获得灵魂”和“生命”。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冯至的《十四行集》主要表现了诗人生命的体验。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大地上的事情》是一篇完整的叙述,记录了自然界或作者身边的种种事物。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郁达夫是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其创作前半段以散文尤其游记为多,后半段则以小说知名。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起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平缓、低沉、倾诉式的叙述语调,形成全诗的主旋律。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一只马蜂》、《酒后》和《压迫》都是丁西林在上世纪20年代创作的独幕喜剧。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成性考核一作业资料答案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题目】【单选】周作人的《苦雨》表现的是a. 二十年代五四落潮时,作者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
b. 四十年代作者任伪职时的苦闷。
c. 三十年代京海之争时,作者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
d. 二十年代作者的休闲雅趣。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二十年代五四落潮时,作者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
【题目】【单选】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a. 爱、自由、善b. 真、善、美c. 爱、自由、美d. 爱、美、真[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爱、自由、美【题目】【单选】《灯下漫笔》谈到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计有a. 可恕和可憎的各一种b. 可恕和可憎的各两种c. 可恕的两种,可憎的一种d. 可恕的一种,可憎的两种[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可恕和可憎的各两种【题目】【单选】周作人在《金鱼》中,开首议论“三不喜”,第一不喜欢的动物是a. 鹦鹉b. 叭儿狗c. 金鱼d. 猫[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叭儿狗【题目】【单选】俞平伯在《月下老人祠下》一文中的表达的情绪是a. 对故乡的热切向往b. 旧地闲游的“惘惘然”c. 告别故乡的恋恋不舍d. 游历新地的兴奋[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旧地闲游的“惘惘然”【题目】【单选】关于废名的《放猖》与《三竿两竿》,较正确的分析是a. 《放猖》结尾借景抒情,《三竿两竿》结尾似结非结。
b. 《放猖》是刻意为文,《三竿两竿》不经意而成。
c. 《放猖》基本是虚写,《三竿两竿》是实写。
d. 《放猖》题材与《女吊》、《水里的东西》相类,文字也相类。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放猖》是刻意为文,《三竿两竿》不经意而成。
题目:作品的主人公曾在哈尔滨修江堤时,为了发财而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2000多小工。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
选项A:田汉
选项B:曹禺
选项C:欧阳予倩
选项D:夏衍
答案:曹禺
题目:老舍的《茶馆》是几幕剧? ()
选项A:独幕剧
选项B:四幕剧
选项C:三幕剧
选项D:两幕剧
答案:三幕剧
题目: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的人物是()
选项A:秦仲义
选项B:松二爷
选项C:常四爷
选项D:王利发
答案:松二爷
题目:愫方这一人物形象出白话剧 ( )
选项A:《酒后》
选项B:《茶馆》
选项C:《北京人》
选项D:《日出》
答案:《北京人》
题目:《茶馆》第一幕表现的时代背景是()
选项A: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
选项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选项C:“戊戌变法”后
选项D: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戊戌变法”后
题目:仇虎这一人物形象出自于( )
选项A:《雷雨》
选项B:《原野》
选项C:《日出》
选项D:《北京人》
答案:《原野》
题目:下列采用“横断面的描写法”的戏剧是( )。
选项A:《雷雨》
选项B:《压迫》
选项C:《南归》
选项D:《日出》
答案:《日出》
题目:仇虎这一人物形象出自于( )。
选项A:《北京人》
选项B:《原野》
选项C:《雷雨》。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掌握其要义与艺术特色,达到对现当代文学成就的深一层认识,并提高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54,共3学分,开设两个学期。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分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不同体裁,精选有代表性的若干名篇,组织学生阅读,教师就作品的要义及艺术特色进行评折。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阅读所选作品。
由于篇幅所限,许多作品只是节选,有条件的学生应阅读所选作品的全部内容。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一)文字教材本课程以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为基本教材。
《导读》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
(二)音像教材本课程录像课为重点辅导型,主要讲授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需要通过电视手段直观演示的内容,使学生通过电视课的直观教学加深对作家作品的认识。
录像课为IP电视,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并下载存储。
(三)计算机课件本课程计算机课件(CAI)为网络版,主要用于网上教学辅导。
网络课件的主要内容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重点难点问题分析,二是各章综合练习题与自测,三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内容,以使学生开启视野,扩展知识,提高水平。
四、教学建议(一)主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是以作家、作品这两个概念为纲组织相关的内容,尽可能使复杂的文学现象条理化、系统化。
因此,教学中要紧扣这两个概念,使学生能以此为视角去观察作家的创作思路和艺术结构,培养欣赏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二)与本课程相关联的课程有:专科阶段的《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本科阶段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等。
尤其是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知识,学生必须具备。
(1/10)、《李有才板话》(节选)部分有何特色?(3分)▪A、快板歌谣成为叙事的重要方式。
▪B、语言的乡土化。
▪C、用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
▪D、广泛使用白描手法。
(2/10)、苇岸《大地上的事情》常常采用哪些手法的融合来结构文章?(3分)▪A、白描▪B、拟人▪C、议论▪D、取喻(3/10)、下面关于《纪实和虚构》的观点,哪些符合作品的实际?(3分)▪A、虚构的是自己家族的历史和所生活的社会环境▪B、纪实的是自己的创作过程▪C、是作者的自传。
▪D、通过对家族历史和生活环境、创作过程的述说,表达“创作世界的方法”。
(4/10)、史铁生《我与地坛》中为了表达“宿命”的观点,采用了下面哪些话语?(3分)▪A、只好认为这是缘分。
▪B、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C、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
▪D、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5/10)、下面哪些句子出自翟永明《母亲》?(3分)▪A、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B、岁月把我放在磨子里,让我亲眼看着自己/被碾碎▪C、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D、没有人知道我是怎样不著痕迹地爱你,这/秘密/来自你的一部分,我的眼睛像两个伤口痛苦/地望着你(6/10)、下面那些选项可以反映海子《麦地与诗人》的概况?(3分)▪A、“麦地”是海子诗歌的核心意象。
▪B、诗歌分为问答两个部分。
▪C、诗人采取直面困境的态度,态度就是一种回答。
▪D、麦地的质问,诗人无法回答。
(7/10)、《李有才板话》(节选》部分,写了哪些情节?(3分)▪A、在李有才的窑洞里控诉村长。
▪B、得贵来拉票。
▪C、李有才领导村民继续斗争。
▪D、斗倒了老村长恒元。
(8/10)、下面的故事概括,哪些属于余华《许三观卖血记》(节选)的内容?(3分)▪A、许三观向许玉兰的父亲求亲。
▪B、许三观想尽办法让家里人度过饥荒。
▪C、许三观与何小勇的纠纷。
题目:《凤凰涅槃》选自诗集( )。
选项A:《红烛》
选项B:《恢复》
选项C:《星空》
选项D:《女神》
答案:《女神》
题目:《悼念一棵枫树》借助一棵被伐倒的枫树,寄托诗人所体验到的人生的创伤和痛苦,具有咏物诗的传统表现方式。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长诗《向太阳》的作者是( )。
选项A:闻一多
选项B:艾青
选项C:臧克家
选项D:冯至
答案:艾青
题目:诗歌名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出自诗人()
选项A:舒婷
选项B:北岛
选项C:西川
选项D:顾城
答案:北岛
题目:艾青的《黎明的通知》中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渴求,以及历史黎明期的()选项A:苦闷感
选项B:悲伤感
选项C:欢乐感
选项D:幽默感
答案:欢乐感
题目:诗歌《华南虎》的作者是()
选项A:冯至
选项B:卞之琳
选项C:何其芳
选项D:牛汉
答案:牛汉
题目:下面的诗作,可以看作现代人的“天问”的一首诗是( )
选项A:《我的记忆》
选项B:《我用残损的手掌》
选项C:《雨巷》
选项D:《乐园鸟》
答案:《乐园鸟》
题目:艾青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写于( )
选项A:三十年代被捕入狱之时
选项B:抗战后期
选项C:抗战初期
选项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抗战初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期末复习练习练习一及参考答案1.《子夜》为什么被称为“社会剖析小说”?提示:瞿秋白称《子夜》是“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是“社会剖析小说”典范之作。
所谓“社会剖析小说”是指以理性分析方法,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纬度,从典型环境中解释并塑造人物,在戏剧性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的一类小说。
作者化了十年的心血,对30年代的社会进行整体关照和全方位的揭示,表现了规模宏大的史诗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独特的品格。
2.《子夜》这部小说哪些篇幅描写吴老太爷对都市感觉?提示:二十多年来足不出户封闭禁锢僵化的吴老太爷,从乡下逃难来到上海,手捧《太上感应篇》,座在飞弛的车上,被“机械的骚音,汽车的臭屁,和女人身上的香气,霓虹电管的赤光——一切梦厣似的都市的精怪,毫无怜悯地压到吴老太爷朽弱的心灵上,直到他只有目眩,只有耳鸣,只有头晕”。
再加上主观的感受,摩天大楼……“扑”他,电线杆子“打”他,目眩的强光“轰”他,“冲”他。
如象范博文所说的:老太爷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的僵尸’,但乡下实际就等于幽暗的‘坟墓’,僵尸在坟墓里是不会‘风化’的,现代既到了现代大都市的上海,自然立刻就要‘风化’。
3.作者写《边城》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说即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提示:沈从文从乡村来到大城市,对上流社会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深恶痛绝,引发他对故乡的思念,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文明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
《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同时也是一部温暖的作品。
但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
《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又是理想化的,是一种理想化了现实。
作者深知昔日宁静和吁的生活环境与淳朴善良的民风难以维系,他的小说中构筑了一座供奉原始的健全的人性的希腊小庙。
如作者所说的: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做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
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
4.为什么说《边城》充满诗意,洋溢着牧歌气息,是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提示:《边城》创作于1934年,那是作者生活安定,事业顺利的一个时期。
作者以他特有的“乡下人”和都市知识者的眼光,用小说和散文,构建成一个充满真善美,多彩而隐忧的理想的湘西世界与虚伪的压抑的病态的都市景观,构成城乡对立的两个文学世界。
抒写了他“乌托帮”化的文学理想。
他的小说弥补了20世纪中国文学比较欠缺的人性审视个道德的完善,一个理想化的“优美、健康、自然、而有‘神性’的世界。
”是由“神性”的世界,是由“爱和美”构筑的一个理想的文学王国。
神奇的湘西养育了沈从文,偏远的湘西又因为沈从文而魅力倍增,沈从文是风光如画,人性美好《边城》湘西的歌者。
5.为什么说《边称》是一部凝集了小说山美水美与人美的理想境界?提示:《边城》山美水美人更美,小说通过人物之间原始醇厚的男女性爱,祖孙父子亲情美,兄弟手足情义美,邻里侠义美,朋友世情美,乃至风尘女子与水手的真情美,构成一个没有现代文明侵蚀,没有都市喧哗与堕落的美好而人性的湘西世界。
特别是主人公——十五岁的少女翠翠,是作者笔下自然人性的化身,全书的魂魄所在,他没有任何都市鄙俗的污染,只有“小兽物”般的天真活泼和乖巧玲珑,观音般的标致以及近乎神性的庄严、健康、美丽、善良的心灵。
练习二及参考答案试卷1一、填空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鲁迅作品______。
2、《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做的第一件“无聊的事”是为他三岁的弟弟______。
3、《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做的第二件“无聊的事”是送剪绒花给______。
4、《铸剑》选自鲁迅的历史小说集______。
5、《铸剑》中的两个复仇人是______。
6、《伤逝》的女主人公是______。
7、废名原名叫______。
8、1929年,废名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______。
9、《子夜》中吴老太爷的“护身法宝”是______。
10、钱良材是茅盾的______中主要人物之一。
11、______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集中代表,体现着他的人生理想和文学理想。
12、《边城》中,大佬与二佬的父亲是______。
13、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创作可分为“现实”和“怀旧”两种情况,《萧萧》和《丈夫》可视为______题材。
14、老舍的小说______讲述了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
15、“她不但自己爱赊,而且颇看不起不敢赊,不喜欢赊的亲友。
虽然没有明说,她大概可是这么想:不赊东西,白作旗人!”这个“她”是《正红旗下》中______。
16、萧红的《呼兰河传》是描写童年生活的______小说。
17、萧红不仅创作了《呼兰河传》,还有代表作中篇______。
18、《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______,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19、小团圆媳妇是萧红小说______中的人物。
20、《倾城之恋》是一个______之间的双城故事。
21、《倾城之恋》中男女主人公相识的介绍人是______。
22、《倾城之恋》中的女主人公是出身破落大族的闺秀______。
23、《倾城之恋》中的男主人公是阔绰的华侨子弟______。
24、《金锁记》的主人公是______。
25、《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女儿叫______。
26、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金锁记》是一个关于______的故事,而《倾城之恋》是一个关于“逃离”的故事。
27、烟鹂和振保是张爱玲小说______中的两个人物。
28、阎家山有个李有才,外号叫“______”。
29、李有才编的歌,在阎家山一带叫“圪溜嘴”,官话叫______。
30、《李有才板话》中,老槐树底的人只有两辈,一个“______”字辈,一个“小”字辈。
二、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____。
A.《彷徨》B.《呐喊》C.《故事新编》D.《朝花夕拾》2、《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以教书谋生的城市是____。
A.济南B.太原C.S城D.北京3、《铸剑》中的眉间尺对老鼠忽憎忽怜,说明他的性情____。
A.刚愎B.胆怯C.大度D.优柔4、《孤独者》的主人公是____。
A.宴之敖B.魏连殳C.涓生D.“我”5、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____。
A.《铸剑》B.《阿Q正传》C.《在酒楼上》D.《狂人日记》6、下面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酒楼上》的一组是____。
A.吕纬甫“我”长富长庚阿顺阿昭B.吕纬甫“我”阿顺阿发老发奶奶C.吕纬甫“我”顺姑尺儿长庚长富D.吕纬甫“我”长富干瘪脸的少年黑的人7、《铸剑》中眉间尺的父亲留给他的剑是____。
A.雌剑B.雄剑C.双剑D.宝剑8、“扭住了眉间尺的衣领,不肯放手,说被他压坏了贵重的丹田“的人是____。
A.武士B.黑色人C.一个画衣的胖子D.干瘪脸的少年9、黑色人要替眉间尺报杀父之仇,要眉间尺的两件东西是____。
A.眉间尺的青剑和青衣B.眉间尺的雄剑和头C.眉间尺的雌剑和青衣D.眉间尺的雌剑和头10、废名被认为是____的鼻祖。
A.京派B.京味C.海派D.新月派11、废名小说《菱荡》几乎没有故事,一切依赖____组织。
A.情节B.人物C.情境D.意识流12、“陈聋子”是废名早期短篇小说____中的人物。
A.《菱荡》B.《桥》C.《莫须有先生传》D.《竹林的故事》13、《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动手著论》中两个小孩子是____。
A.纯和慈B.细竹和琴子C.小林和琴子D.纯和细竹14、下面废名的作品中,与《桥》在语言上几乎完全相反的,用可以称为放肆的文字进行叙述的长篇小说是____。
A.《纺纸记》B.《莫须有先生传》C.《竹林的故事》D.《浣衣母》15、____是废名在抗战后写的长篇,此时作者已宣称不写小说,碍于约稿而写。
A.《莫须有先生传》B.《河上柳》C.《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D.《桥》16、“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____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A.瞿秋白B.鲁迅C.郭沬若D.胡适17、“这里面有一位金融界的大亨,又有一位工业界的巨头;——这小客厅就是中国社会的缩影。
”说这话的是《子夜》中的____。
A.李玉亭B.范博文C.杜学诗D.张素素18、都属于《子夜》中的人物的一组是____。
A.吴荪甫、吴老太爷、杜竹斋、林佩瑶、徐素丽、朱吟秋B.吴荪甫、赵伯韬、周仲伟、林佩珊、李文亭、冯云卿C.吴荪甫、赵伯韬、范博文、李玉亭、张素素、屠维岳D.吴荪甫、赵伯韬、吴老太爷、陆匡时、雷参谋长、杜学诗19、吴老太爷死在____。
A.小火轮上B.雪铁龙汽车里C.吴宅D.路上20、“这里面有一位金融界的大亨,又有一位工业界的巨头;这小客厅就是中国社会的缩影”。
这里“工业界的巨头”是指____。
A.吴荪甫B.赵伯韬C.朱呤秋D.杜竹斋21、《子夜》中的“诗人”是____。
A.李玉亭B.范博文C.雷鸣D.杜学诗22、《边城》中,大老向翠翠家求婚走的是____。
A.马路B.山路C.车路D.水路23、“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这“另一件事”是指____。
A.大老夜里唱歌求爱B.大老托媒人求婚C.二老夜里唱歌求爱D.因得到二老帮助,使翠翠情窦初开24、《边城》中翠翠与二老第一次相识是在____。
A.翠翠13岁时的端午节B.渡船上C.二老家吊楼D.翠翠家25、老舍被人称为____小说的鼻祖。
A.京味B.京派C.海派D.北京市民诗人26、祥子为攒够买第一辆洋车的钱,用了整整____年的时间。
A.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27、1961年,老舍创作自传体小说____。
A.《我这一辈子》B.《四世同堂》C.《正红旗下》D.《老张的哲学》28、《正红旗下》中,“不会骑马的骁骑校”是____。
A.大姐夫B.福海二哥C.大姐的公公D.大舅29、都属于老舍创作的小说的一项是____。
A.《老张的哲学》、《猫城记》、《结婚》、《断魂栓》B.《二马》、《猫城记》、《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C.《赵子日》、《骆驼祥子》、《断魂枪》、《茶馆》D.《正红旗下》、《龙须沟》、《月牙儿》、《四世同堂》30、《骆驼祥子》中祥子从营盘逃出,牵回三只骆驼,卖了____元。
A.100元B.300元C.35元D.50元31、《正红旗下》中,“虽是武职,四品顶戴的佐领,却不大爱谈怎么带兵与打仗”的人物是____。
A.大姐的公公B.大姐夫C.“我”的二舅D.“我”的大舅32、《正红旗下》中,“他请安最好看,坐着好看,走道儿好看,骑马好看,随便给孩子们摆个金鸡独立,或骑马蹲档式就特别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