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灾害学原理知识点斜坡地质灾害

灾害学原理知识点斜坡地质灾害

灾害学原理知识点斜坡地质灾害
灾害学原理知识点斜坡地质灾害

第六章地质灾害

6.1 地质灾害概述

1. 什么是地质灾害?(掌握)

在自然或人为诱发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

地质作用(现象)。

2、广义的地质灾害包括:(了解)

地震、火山爆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坑道涌水、瓦斯爆炸、

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地面开裂、岩土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以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地热害等。

3、狭义的地质灾害包括:(熟悉)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等

6.2 崩塌、滑坡、泥石流

1、什么是崩塌?(掌握)

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

在坡脚的地质现象。也称“山崩”、“坠石。”其中大规模的岩体崩塌也称山崩,小规模的崩塌称

坠石。

2、崩塌的诱发因素有哪些?(掌握)

(1)地震。地震引起坡体晃动,破坏坡体平衡,从而诱发崩塌。一般烈度大于7 度以上的

地震都会诱发大量崩塌。

(2)融雪、降雨特别是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

及其中软弱面,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

(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不断地冲刷坡脚或浸泡坡脚、削弱坡体支撑或软化岩、土,降低坡体强度,也能诱发崩塌。

(4)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

a 采掘矿产。露天采矿场边坡崩塌,采空区地表崩塌。

b 道路工程开挖边坡。

c 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主要是水的浸润和软化作用。d

堆(弃)渣填土。崩塌体增加了荷载,破坏了坡体稳定。e

强烈的机械震动。机车行进中的震动、工厂机械震动。

3、崩塌的前兆:(掌握)

(1)崩塌体后部出现裂缝;

(2)崩塌体前缘掉块、土体滚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

(3)坡面出现新的破裂变形、甚至小面积土石剥落;

(4)岩质崩塌体偶尔发生撕裂摩擦错碎声。

4、什么是滑坡? (掌握)

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

滑动的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5、滑坡形成的动力条件(熟悉)

A 层面倾角的影响:重力是造成滑坡的根本原因;地震和火山提供了滑坡的动态动力

B 滑坡面的形态:原始的山坡内形成一些潜在的滑动面。人工开挖山坡,形成山坡附近的平地,建筑房屋。沿潜在的滑动面发生滑坡,掩埋建筑物。

6、为什么许多大型滑坡往往发生在地震和火山喷发时候?

①滑坡发生在高倾度的层面上

②上覆岩层不仅受到重力作用,在地震和火山喷发时还受到动态力的作用;

③地震和火山喷发能增大上覆岩层的下滑力,导致岩体滑动

7、滑坡的触发因素有哪些?(熟悉)

自然因素:

(1)地震;(2)暴雨、融雪水:连续的降雨和冰雪融化,使土壤饱和,使滑动层面润滑;(3)各种地表水(渗入);(4)地下水;

人为因素:

(1)坡脚处的下切作用或人为的深开挖工程活动

(2)坡脚处的侧蚀作用或人为的扩展、拓宽场地

(3)坡脚处的冲刷作用或人为的采石、取土、减载

(4)斜坡上的各种自然堆积作用(滑坡、崩塌等)

(5)斜坡上的人为加载作用(建设物、车辆、机械设备、堆碴、堆土等)

(6)人为的动载荷(爆破作业、行车和机器振动等)

8、滑坡为什么出现在夏季多雨的季节(了解)

水进入层面时(特别是松软的岩层)会降低坡面上的摩擦系数,导致岩体发生滑动。

9、滑坡的前兆(掌握)

(1)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泉水流量突然异常,滑坡地表池塘和水田突然下降或干涸,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滑坡后缘突然出现明显的弧形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3)大滑动之前,滑坡前缘土体突然强烈上隆鼓胀。这是滑坡向前推挤的明显迹象。(4)滑坡体运动速度的突然变化

(5)大滑动之前,生物异常。动物惊恐异常,植物枯萎或变斜。

10、崩塌与滑坡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崩塌物堆积在山坡脚,呈锥形体,零乱;滑坡堆积物常具有一定的外部形状,整体性较好。

(2)崩塌体完全脱离母体;滑坡体则很少完全脱离母体,多数部分滑体残留在滑床之上,滑动面明显。

(3)崩塌物的垂直位移量远大于水平位移量;滑坡体的水平位移量大于垂直位移。

(4)崩塌堆积体上无裂缝分布;滑坡体上有裂缝分布。

联系:

(1)常常相伴而生。

(2)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诱发、互相转化。

(3)有相同的次生灾害和相似的发生前兆。

11、什么是泥石流?(掌握)

泥石流是沙石、泥土,岩屑、石块等松散固体物质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

沟床或坡面向下运动的特殊洪流。

12、泥石流按其“泥”和“石”的相对比例,可分成三类:(了解)

泥石流分类固体物质比例密度范围(吨/米3) 流动性

稀性泥石流20%-40% 1.3-1.6 强

粘性泥石流50%-80% 1.8-2.3 弱

过渡性泥石流40%-50% 1.6-1.8 中等

13、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掌握)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斜坡和沟谷地形、松散固体物质和水源三个条件,三者缺

一不可。

①孕育泥石流的流域一般地形陡峭,山坡的坡度大于25o ,沟床的坡度不小于14 o。巨大的相对高差使得地表物质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在外力触发(降雨,冰雪融化,地震等)作

用下,发生向下的滑动,形成泥石流。

②泥石流流域的斜坡或沟床上必须有大量的松散堆积物,才能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必要的

固体物质。

③水不但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决定泥石流流动特性的关键因素。

14、泥石流活动分为几个过程?(掌握)

一个完整的泥石流流域可以分成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泥石流的发生发展过程

也相应地分成形成过程、输运过程和堆积过程。

15、泥石流的特点(掌握)

a.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

b.泥石流密度高,可携带巨大的石块;

c. 流速快(可达每秒数十米);

d. 在重力作用下,巨大的势能变成强大的动能,破坏力极大。

16、泥石流的危害方式有几种?(掌握)

a. 冲刷

b. 淤埋

17、泥石流的前兆:

(1)暴雨或连续降雨时,要提高警惕

(2)河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木

(3)沟谷深处变得昏暗并伴有轻微的振感

(4)深谷或沟内传来的类似火车轰鸣声或闷雷式的声音。

18、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峡谷地区和地震火山多发区,在暴雨期具有群发性。其中比较严重

的有哥伦比亚、秘鲁、瑞士、中国和日本。(掌握)

19、从泥石流产生过程来看,连续的暴雨是造成泥石流的自然原因,而滥砍滥伐森林,造

成山体表面水土流失严重,是酿成泥石流灾难的人为原因之一。(掌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