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心泵节能降耗的方法及工作原理

离心泵节能降耗的方法及工作原理

离心泵节能降耗的方法及工作原理
离心泵节能降耗的方法及工作原理

离心泵节能降耗的方法及工作原理

我们在使用任何东西,都希望它是节能环保的,同时还希望它能降低使用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一、提高离心泵效率

第一步,在离心泵选型时多比较各供应商的选型方案,在考虑性价比的前提下尽量选用效率高的方案;

第二步,派驻一定的专业人员驻厂监制,对影响水泵效率的关键零部件如叶轮、泵体、泵盖、导流器(立式长轴泵)等的制造质量进行监制,尤其对叶轮的翼形、出水角、叶片的分度、流道的形状、光洁度等质量进行控制,使交付的产品是在当前的生产条件下的高效率的产品;

第三步,在生产现场的安装调试过程中,要保证泵的基础牢靠,与驱动机对中良好,前后阀门开关灵活,管道布置设计合理,现场控制安全可行,各运行监控仪表齐全准确,保证泵的运行过程能够进行实时监控;第四步,是在水泵的长期运行中要注意对设备的点检,发现异常情况即时反映汇报,在正常的小修、大修周期中,应对各易损件进行检查更换,保证泵的长期高效安全的运行。

二、优化现有泵

通过调整叶轮直径和泵的转速,将会对泵的流量扬程和轴功率造成影响,但对效率曲线没有影响,从而使泵能够工作在高效区内。以上调节流量扬程都是有一定范围限制的,如果工况变化太大,原来的泵可能就要考虑改型了。

室外送风管需考虑防水防漏措施,侧墙安装机组的室外送风管须设置一定的坡度,屋顶安装机组的室外送风管也必须做好防水措施。较长管道根据风量的不同设计成多段不同规格的风管,采用变径管连接,变径管设置不宜过多,一般整个系统不超过四个,变径管长度≥2(D-d)来确定。送风管道与冷气机的连接处应用软接管,室外的送风管宜设计保温,室内的一般无须保温。

用循环水泵不间断地把水箱内的水抽出,并通过布水系统均匀地喷淋在蒸发过滤层上,室外热空气进入蒸发降温介质,在蒸发降温介质CELdek(特殊材料的蜂窝状过滤层,让降温效果更理想,瑞典的高科技专利产品)内与水充分进行热量交换,加水蒸发吸热而降温的清凉、清洁的空气由低噪音风机加压送入室内,使室内的热空气排到室外,从而达到室内降温的目的。

离心其实是物体惯性的表现,比如雨伞上的水滴,当雨伞缓慢转动时,水滴会跟随雨伞转动,这是因为雨伞与水滴的摩擦力做为给水滴的向心力使然。但是如果雨伞转动加快,这个摩擦力不足以使水滴在做圆周运动,那么水滴将脱离雨伞向外缘运动,就像用一根绳子拉着石块做圆周运动,如果速度太快,绳子将会断开,石块将会飞出.这个就是所谓的离心。

主要工作原理:

(1)叶轮被泵轴带动旋转,对位于叶片间的流体做功,流体受离心作用,由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围。当流体到达叶轮外周时,流速非常高。

(2)泵壳汇集从各叶片间被抛出的液体,这些液体在壳内顺着蜗壳形通道逐渐扩大的方向流动,使流体的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减小能量损失。所以泵壳的作用不仅在于汇集液体,它更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

(3)液体吸上原理:依靠叶轮高速旋转,迫使叶轮中心的液体以很高的速度被抛开,从而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低位槽中的液体因此被源源不断地吸上。

气缚现象:如果离心泵在启动前壳内充满的是气体,则启动后叶轮中心气体被抛时不能在该处形成足够大的真空度,这样槽内液体便不能被吸上。这一现象称为气缚。

为防止气缚现象的发生,离心泵启动前要用外来的液体将泵壳内空间灌满。这一步操作称为灌泵。为防止灌入泵壳内的液体因重力流入低位槽内,在泵吸入管路的入口处装有止逆阀(底阀);如果泵的位置低于槽内液面,则启动时无需灌泵。

(4)叶轮外周安装导轮,使泵内液体能量转换效率高。导轮是位于叶轮外周的固定的带叶片的环。这些叶片的弯曲方向与叶轮叶片的弯曲方向相反,其弯曲角度正好与液体从叶轮流出的方向相适应,引导液体在泵壳通道内平稳地改变方向,使能量损耗最小,动压能转换为静压能的效率高。

(5)后盖板上的平衡孔消除轴向推力。离开叶轮周边的液体压力已经较高,有一部分会渗到叶轮后盖板后侧,而叶轮前侧液体入口处为低压,因而产生了将叶轮推向泵入口一侧的轴向推力。这容易引起叶

轮与泵壳接触处的磨损,严重时还会产生振动。平衡孔使一部分高压液体泄露到低压区,减轻叶轮前后的压力差。但由此也会引起泵效率的降低。

(6)轴封装置保证离心泵正常、高效运转。离心泵在工作是泵轴旋转而壳不动,其间的环隙如果不加以密封或密封不好,则外界的空气会渗入叶轮中心的低压区,使泵的流量、效率下降。严重时流量为零——气缚。通常,可以采用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来实现轴与壳之间的密封。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依靠旋转叶轮对液体的作用把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由于作用液体从叶轮进口流向出口的过程中,其速度能和压力能都得到增加,被叶轮排出的液体经过压出室,大部分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然后沿排出管路输送出去,这时,叶轮进口处因液体的排出而形成真空或低压,吸入口液体池中的液体在液面压力(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叶轮的进口,于是,旋转着的叶轮就连续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液体。 2、容积泵的工作原理(回转式) 动力通过轴传给齿轮,一对同步齿轮带动泵叶作同步反向旋转运动,使进口区产生真口,降介质吸入,随泵叶的转动,将介质送往出口,继续转动,出口腔容积变小,产生压力(出口高压区)将介质输出。由于容积泵转数较低、自吸能力较强、流动性能较差的高粘介质,有充分时间和速度充满空穴,所以,该类型泵适用于高粘介质。泵内部密封面。内泻较小,所以泵的效率较高,可达 70 %以上,同时可以达到高压输送介质,并且对粘度较小的介质也有良好的适应性。 3、离心泵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离心泵按其结构形式分为:立式泵和卧式泵,立式泵的特点为:占地面积少,建筑投入小,安装方便,缺点为:重心高,不适合无固定底脚场合运行。卧式泵特点:适用场合广泛,重心低,稳定性好,缺点为:占地面积大,建筑投入大,体积大,重量重。 4、容积泵的分类及特点 容积式泵分为往复式和回转式二大类,回转式容积泵与往复式容积泵相比,回转式泵没有吸、排液阀,不会向往复泵那样,因高粘度液体对阀门的正常工作有影响,泵效随粘度提高而快速降低。而且在输送液体粘度提高时,泵转数的下降比往复泵小,因而,在输送高粘度液体或液体粘度变化较大时,采用回转式溶剂泵比采用往复式容积泵更为适宜。回转式容积泵分:齿轮泵、旋转活塞泵、螺杆泵、和滑片泵等几类。具有转数低、效率高、自吸能力强、运转平稳、部分泵可预热等特点,广泛用于高粘介质的输送。缺点:占地面积大,建筑投入大,体积大,重量重。 5、泵的流量以及与重量的换算 泵在单位时间内,实际输送液体的体积称为泵的流量,流量用 Q 表示,计量单位:立方米 / 小时(m3/h),升 / 秒(l/s), L/s= 3.6 m3 /h= 0.06 m3 /min= 60L /min G=Q ρG 为重量ρ为液体比重例:某台泵流量 80m3/h ,介质的比重ρ为 780 公斤 / 立方米。输送介质时每小时重量 G:G=Qρ=80 × 780(m3/h · kg/ m3)= 62400kg 6、泵的压力、扬程、转速及表示形式以及其换算公式 压力的全称为泵的全压力,是指泵的排出压力和泵的吸入压力之差。泵的压力用 P 表示,单位?? Mpa (兆帕) 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以后能量的增加值,即液体在泵出口和进口的水头之差通常用字母 H 表示。单位为米(m), H=P/ ρ。如 P 为 1kg /cm2,则 H= (lkg/cm2)/(1000kg/m3) H=(1kg/cm3)/(1000公斤/m3)=(10000公斤/m2)/1000 公斤 /m3= 10m 1Mpa= 10kg /cm2, H=(P2-P1)/ρ(P2= 出口压力 P1= 进口压力) 比例关系:Q 1/Q 2 =r 1 /r 2 H 1 /H 2 =(r 1 /r 2 )2 7、泵的效率及计算方法 泵的效率指泵的有效功率和轴功率之比。η=Pe/P 泵的功率通常指输入功率,即原动机传到泵轴上的功率,故又称轴功率,用 P 表示。有效功率又称为输出功率即:泵的扬程和质量流量及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Pe=ρgQH (W)或 Pe= γQH/1000 (KW) ρ:泵输送液体的密度(kg/m3) γ:泵输送液体的重度γ = ρg (N/m3) g:重力加速度(m/s) 质量流量 Qm= ρQ(t/h 或 kg/s) 8、什么叫汽蚀余量?什么叫吸程?各自计量单位表示字母? 泵在工作时液体在叶轮的进口处因一定真空压力下会产生气体,汽化的气泡在液体质点的撞击运动下,对叶轮等金属表面产生剥蚀,从而破坏叶轮等金属,此时真空压力叫汽化压

立式多级离心泵操作及原理

立式多级离心泵操作及原理 一、立式多级离心泵产品概述: 立式多级离心泵是采用国家推荐使用的高效节能产品IS型泵的水力模型,为立式多级多节段式结构。螺杆把进水段、中段、出水段夹紧联成一体。水泵每一级装一个叶轮、一个导水叶。 轴向力采用水力平衡法解决,残余轴向力由球轴轴承承受,用油脂润滑。轴封采用软填料或机械密封。产品执行JB/T2727-93 《立式多级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标准,主要供吸送稀释的、清洁的、不腐蚀的、不爆炸的清水及物理化学性质类似水的不含固体颗粒或纤维的液体。 立式多级离心泵采用计算机设计和优化处理,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完善的检测手段,从而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二、立式多级离心泵适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生活供水以及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输送。 三、立式多级离心泵产品特点: 1、水力模型先进:效率高,性能范围广。 2、结构新颖,运行可靠:取消了平衡鼓,其轴向力采用水力平衡,彻底解决了平衡鼓易锈蚀、易咬死、易磨损的问题,保证了运行更加可靠。 3、更少的运行、维修费用:采用优质机械密封,耐磨损、无泄漏、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具有更少的运行维修费用。 4、运行平稳,噪音低:采用低转速电机,使泵运行平稳,噪音更低。 5、立式结构,占地面积小。

四、立式多级离心泵技术参数: 流量:4.2-504m3/h; 扬程:24-240m; 功率:1.5-450kw; 转速:1480r/min; 口径:φ40-φ250; 温度范围:0-+90℃; 工作压力:≤2.4Mpa。 五、立式多级离心泵型号意义:

六、立式多级离心泵适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生活供水以及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输送。

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水泵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给高层供水,很多人想了解离心泵是怎么工作的,这个就要从离心泵的机构来讲了。 离心泵顾名思义,通过旋转叶轮产生的离心力带动流体,从而实现流体运输。离心泵应用广泛,具有体积小、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流程系统中最常见、不可缺少的一类设备。 叶轮是离心泵的做功零件,离心泵依靠叶轮高速旋转使液体做功,实现液体输送。叶轮一般由轮毂、叶片和盖板三部分组成,根据结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闭式叶轮的两侧均有盖板,叶片位于盖板之间。它效率最高、应用最广,适用于不含固体颗粒及纤维的清洁液体,如淡水和海水。 半开式叶轮的叶轮入口处是开放的,只有一块后盖板。它适用于输送易于沉淀或含固体悬浮物的液体。 开式叶轮的两侧均没有盖板,它的结构十分简单,叶片通过筋板连接在轮毂上,制造也较为容易,但效率较低,通常适用于需输送含有大量固体悬浮物或纤

维的场景,如污水处理系统。 离心泵根据流体流出叶轮的方向可以分为径流、轴流和混流。径流离心泵的泵压力完全由离心力产生,它是工业应用中最常见的泵之一。其出口处的流体与泵轴垂直,因此能充分利用离心力,是许多高压、大流量应用的理想选择。轴流离心泵用于低压、大流量应用,几乎没有径向力施加在流体上,但泵内的一部分流体仍然会沿径向作离心运动,因此也属于离心泵。 离心泵也可以根据叶轮数的不同进行分类,如单级离心泵就是只有一个叶轮的离心泵。图中是一个多级离心泵,它具有五个叶轮,因此也叫五级离心泵。 离心泵的叶轮数和扬程成正比,这是因为串联的多个叶轮,可以分段进行吸水和压水,从而提升泵的总扬程。多级泵的优点是可以用于矿山排水、城市工厂供水等高扬程、大流量工况应用,相对地,它在设计、使用、维护上也有更高的技术要求。 离心泵根据叶轮进水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吸式泵和双吸式泵。单吸式泵即只在叶轮一侧有进水口,流体在轴向上被吸入,并向上径向吐出。双吸式泵可以看作两个单吸泵的组合,但多了一个密封腔,因此成本较高。双吸泵的优点是运行平稳,不容易产生汽蚀,可以用于大流量高扬程场合。当泵的流量要求很高时,使用双吸泵可以显著降低泵的转速要求,提高容积效率。 如果说大家发现家里供水不是很好或者水泵出问题了,建议先找专业人咨询一下,看一下怎么处理。四川凯扬立方供水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年从事水泵、水处理、水箱及变频式供水等生活、消防给水产品的安装、设计、制造及营销服务的专业公司,公司生产的不锈钢水箱畅销省内外。

自平衡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

自平衡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 自平衡多级离心泵是依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的泵,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叶片带动水转动,将水甩出,从而达到输送的目的。离心泵有立式、卧式、单级、多级、单吸、双吸、自吸式等多种形式。 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在工作时,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液体在惯性离心力作用下获得了能量以提高了压强。离心泵在工作前,泵体和进口管线必须罐满液体介质,防止气蚀现象发生。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介质很快旋转,旋转着的介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出,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一面不断地吸入液体,一面又不断地给予吸入的液体一定的能量,将液体排出。离心泵便如此连续不断地工作。 自平衡多级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输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 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

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mm之间为宜。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

立式多级离心泵概述及原理

立式多级离心泵概述及原理 一、立式多级离心泵产品概述: 立式多级离心泵是采用国家推荐使用的高效节能产品IS型泵的水力模型,为立式多级多节段式结构。螺杆把进水段、中段、出水段夹紧联成一体。水泵每一级装一个叶轮、一个导水叶。 轴向力采用水力平衡法解决,残余轴向力由球轴轴承承受,用油脂润滑。轴封采用软填料或机械密封。产品执行JB/T2727-93 《立式多级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标准,主要供吸送稀释的、清洁的、不腐蚀的、不爆炸的清水及物理化学性质类似水的不含固体颗粒或纤维的液体。 立式多级离心泵采用计算机设计和优化处理,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完善的检测手段,从而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二、立式多级离心泵适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生活供水以及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输送。 三、立式多级离心泵产品特点: 1、水力模型先进:效率高,性能范围广。 2、结构新颖,运行可靠:取消了平衡鼓,其轴向力采用水力平衡,彻底解决了平衡鼓易锈蚀、易咬死、易磨损的问题,保证了运行更加可靠。 3、更少的运行、维修费用:采用优质机械密封,耐磨损、无泄漏、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具有更少的运行维修费用。 4、运行平稳,噪音低:采用低转速电机,使泵运行平稳,噪音更低。 5、立式结构,占地面积小。

四、立式多级离心泵技术参数: 流量:4.2-504m3/h; 扬程:24-240m; 功率:1.5-450kw; 转速:1480r/min; 口径:φ40-φ250; 温度范围:0-+90℃; 工作压力:≤2.4Mpa。五、立式多级离心泵型号意义:

六、立式多级离心泵适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生活供水以及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输送。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构造 [离心泵的结构原理]

1、什么是泵? 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 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泵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泵、动力式泵和其他类型泵三类。除按工作原理分类外,还可按其他方法分类和命名。如,按驱动方法可分为电动泵和水轮泵等;按结构可分为单级泵和多级泵;按用途可分为锅炉给水泵和计量泵等;按输送液体的性质可分为水泵、油泵和泥浆泵等。 泵的各个性能参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依赖变化关系,可以画成曲线来表示,称为泵的特性曲线,每一台泵都有自己特定的特性曲线。 2、泵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泵的种类繁多,按工作原理可分为①动力式泵,又叫叶轮式泵或叶片式泵,依靠旋转的叶轮对液体的动力作用,把能量连续地传递给液体,使液体的动能(为主)和压力能增加,随后通过压出室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又可分为离心泵、轴流泵、部分流泵和旋涡泵等。②容积式泵,依靠包容液体的密封工作空间容积的周期性变化,把能量周期性地传递给液体,使液体的压力增加至将液体强行排出,根据工作元件的运动形式又可分为往复泵和回转泵。 ③其他类型的泵,以其他形式传递能量。如射流泵依靠高速喷射的工作流体将需输送的流体吸入泵后混合,进行动量交换以传递能量;水锤泵利用制动时流动中的部分水被升到一定高度传递能量;电磁泵是使通电的液态金属在电磁力作用下产生流动而实现输送。另外,泵也可按输送液体的性质、驱动方法、结构、用途等进行分类。 3、泵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表征泵主要性能的基本参数有以下几个 1、流量Q 流量是泵在单位时间内输送出去的液体量(体积或质量)。 体积流量用Q 表示,单位是m 3/s,m 3/h,l/s等。 质量流量用Q m 表示,单位是t/h,kg/s等。 质量流量和体积流量的关系为 Q m=ρQ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图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图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的叶轮安装在泵壳2内,并紧固在泵轴3上,泵轴由电机直接带动。泵壳中央有一液体吸入4与吸入管5连接。液体经底阀6和吸入管进入泵内。泵壳上的液体排出口8与排出管9连接。在离心泵启动前,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后,启动后,叶轮由轴带动高速转动,叶片间的液体也必须随着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以高速离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在蜗壳中,液体由于流道的逐渐扩大而减速,又将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最后以较高的压力流入排出管道,送至需要场所。液体由叶轮中心流向外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真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力大于泵入口处的压力,液体便被连续压入叶轮中。可见,只要叶轮不断地转动,液体便会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 2、气缚现象当泵壳内存有空气,因空气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得多而产生较小的离心力。从而,贮槽液面上方与泵吸入口处之压力差不足以将贮槽内液体压入泵内,即离心泵无自吸能力,使离心泵不能输送液体,此种现象称为“气缚现象”。为了使泵内充满液体,通常在吸入管底部安装一带滤网的底阀,该底阀为止逆阀,滤网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损坏叶轮或防碍泵的正常操作。二、离心泵的主要部件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叶轮、泵壳和轴封装置。1、叶轮叶轮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以增加液体的静压能和动能(主要增加静压能)。叶轮一般有6~12片后弯叶片。叶轮有开式、半闭式和闭式三种,

开式叶轮在叶片两侧无盖板,制造简单、清洗方便,适用于输送含有较大量悬浮物的物料,效率较低,输送的液体压力不高;半闭式叶轮在吸入口一侧无盖板,而在另一侧有盖板,适用于输送易沉淀或含有颗粒的物料,效率也较低;闭式叶轮在叶轮在叶片两侧有前后盖板,效率高,适用于输送不含杂质的清洁液体。一般的离心泵叶轮多为此类。叶轮有单吸和双吸两种吸液方式。2、泵壳泵壳的作用是将叶轮封闭在一定的空间,以便由叶轮的作用吸入和压出液体。泵壳多做成蜗壳形,故又称蜗壳。由于流道截面积逐渐扩大,故从叶轮四周甩出的高速液体逐渐降低流速,使部分动能有效地转换为静压能。泵壳不仅汇集由叶轮甩出的液体,同时又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3、轴封装置轴封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泵壳内液体沿轴漏出或外界空气漏入泵壳内。常用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两种。填料一般用浸油或涂有石墨的石棉绳。机械密封主要的是靠装在轴上的动环与固定在泵壳上的静环之间端面作相对运动而达到密封的目的。

多级泵工作原理

多级泵是离心泵的一种,也是依靠叶轮的旋转在获取离心力,从而物料。待气体密度达到机械真空泵的工作范围而被抽出,从而逐渐获得高真空。 在多级泵体中装有适量的水作为工作液。当叶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水被叶轮抛向四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形成了一个决定于泵腔形状的近似于等厚度的封闭圆环。水环的下部分内表面恰好与叶轮轮毂相切,水环的上部内表面刚好与叶片顶端接触(实际上叶片在水环内有一定的插入深度)。此时叶轮轮毂与水环之间形成一个月牙形空间,而这一空间又被叶轮分成和叶片数目相等的若干个小腔。 如果以叶轮的下部0°为起点,那么叶轮在旋转前180°时小腔的容积由小变大,且与端面上的吸气口相通,此时气体被吸入,当吸气终了时小腔则与吸气口隔绝;当叶轮继续旋转时,小腔由大变小,使气体被压缩;当小腔与排气口相通时,气体便被排出泵外。 综上所述,多级泵是靠泵腔容积的变化来实现吸气、压缩和排气的,因此它是可以变容积的离心泵。 多级泵可用于石油、化工、机械、矿山、轻工、医药及食品等许多工业部门。在工业生产的许多工艺过程中,如真空过滤、真空引水、真空送料、真空蒸发、真空浓缩、真空回潮和真空脱气等,多级泵得到广泛的应用。可抽除易燃、易爆的气体,此外还可抽除含尘、含水的气体,因此,水环泵应用日益增多。 离心泵可适用于工业和城市给排水、高层增压送水、园林喷灌、冷暖水循环增压及设备配套等,可以分为单级离心泵,多级离心泵,管道离心泵,化工离心泵,氟塑料离心泵,耐腐蚀离心泵等等.本页为你介绍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当多级离心泵电机带动轴上的叶轮高速旋转时,充满在叶轮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心沿着叶片间的流道甩向叶轮的四周,由于液体受到叶片的作用,使压力和速度同时增加,经过导壳的流道而被引向次一级的叶轮,这样,逐次地流过所有的叶轮和导壳,进一步使液体的压力能量增加。将每个叶轮逐级叠加之后,就获得一定扬程。

卫生级离心泵原理及选型

卫生级离心泵原理及选型 一、卫生级离心泵技术参数: 规格:3T-180T, 0.55KW-75KW 材质:SUS304、SUS316L (在材料的选用上泵体、泵盖、叶轮等凡与物料接触之零件由SUS316L或SUSI304不锈钢制造) 标准:DIN、SMS 叶轮:敞开式叶轮,不留卫生死角 工作条件:卫生离心泵属高低液位几水平输送,非自吸型。(自吸型选用自吸泵)表面处理:接液部分抛光,其余亚光或喷砂处理。 最大进口压力:0.5MPa 温度范围:-10°C至+140°C(EPDM) 可冲洗机械密封: 水压:最高0.1MPa 水量:0.25-0.5L/min 二、卫生级离心泵电机: 1.不锈钢卫生泵根据配置主要采用“ABB”品牌的三相交流电机,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0034.IEC60072标准设计制作,符合欧共体“CE”标记要求。 2.可供选用防爆电机,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要。 3.优越的电气性能、低噪音、低震动,电机的标准设计防护等级为IP55,绝缘等级为F 级。 4.工作电压:

≤3Kw,220-240V/380-420V,△/Y>3Kw,380-420V/660-690V, △/Y 5.频率:50Hz/60Hz 6.工作方式:连续(SI) 7.转速:标准泵的转速为2900r/min 三、卫生级离心泵选型说明: 流量:选用性能曲线表中中间段为宜。 工作温度:-20-100℃(最高灭菌温度133℃)。 工作环境与介质:确定是否需要防爆。 工作条件:卫生离心泵属高低液位几水平输送, 非自吸型。(自吸型选用自吸泵) 泵体材质:根据介质要求316L与304选择。

多级离心泵的结构图_多级离心泵工作原理

多级离心泵的结构图,多级离心泵工作原理 从总体上看,多级离心泵是若干个叶轮安装在同一泵轴上,叶轮的外侧是液体导流装置及泵壳。然而,如何将叶轮组安装在泵体内或者从泵体内取出呢?无外乎两个办法,一个是将泵体及导流装置沿泵轴的轴线水平剖分,使其成为上下两部分,这叫水平剖分式多级离心泵;另一个办法是将泵体及液体导流装置沿泵轴方向在叶轮之间以垂直于泵轴的平面剖切成若干个段,这叫分段式多级离心泵。 图3 1水平剖分式多级离心泵结构图 1泵盏,2泵体,3轴承体;4-轴套;5一叶轮;6泵轴;7一轴头油泵 下面分别对水平剖分式和分段式多级离心泵的结构加以介绍。 1水平剖分式多级离心泵的结构图3 1所示为水平剖分式多级离心泵结构图。这种泵采用蜗壳形泵体,每个叶轮的外围都有相应的蜗室,相当于将几个单级蜗壳泵装在同一根轴上串联工作,所以又叫蜗壳式多级泵。由于泵体是水平剖分式,吸入口和排出口都直接铸在泵体上,检修时很方便,只需把泵盖取下,即可暴露整个转子,在检修转子时,需将整个转子吊出时,不必拆卸连接管路。这种泵的叶轮通常为偶数对称布置,大部分轴向力得到平衡,因而不需要安装轴向平衡装置。

水平剖分式多级泵流量范围为450~1500m'/h,最高扬程可达1800mHz0。由于叶轮对称布置,泵壳内有交叉流道,如图3 2所示,所以它比同性能的分段式多级泵体积大,铸造工艺复杂,泵盖和泵体的定位要求高,在压力较高时,泵盖和泵体的结合面密封难度大。 2.分段式多级离心泵的结构 在压力较高时,通常采用多级离心泵。这种泵是一种垂直剖分多级泵,它有一个前段、一个尾段和若干个中段组成,用四个长杆螺栓连接为一个整体。安装在泵轴上的叶轮的个数就代表离心泵的级数,中段的每个叶轮配一个导轮,导轮的作用基本上同蜗壳相同,主要是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叶轮一般为单吸的,吸人口都朝向一个方向。为了平衡轴向力,在末段后面装有平衡盘,并用平衡管和前段进口相连通。其转子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沿轴向左右窜动,靠平衡盘的推力平衡叶轮组的轴向力,将转子维持在平衡位置附近。轴的两端用轴承支承,并置于轴承座上,轴的两端均有轴封装置。 根据使用场合不同,分段式多级离心泵可分为一般分段式多级离心泵,如图3—3所示;中、低压锅炉给水泵如图3~4所示;高压锅炉给水泵,如图3 5所示。 图3 2 叶轮对称排列的多级离心泵

离心泵在启动前充水的原因及工作原理

离心泵在启动前充水的原因及工作原理 离心泵在启动前,首先要充满水,以排出泵壳内的空气。由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可知,叶轮旋转时,水受离心力作用而被甩向叶轮外缘,叶轮中心处形成真空,水被吸入,形成水泵的连续工作过程。 如果启动时泵体内不是充满水,而是充满空气,由于空气密度远远小于水的密度,在叶轮以同样的速度旋转时,空气产生的离心力将远小于水的离心力。这样就会集聚在叶轮中心,使叶轮中心不能形成足够的真空,妨碍水的吸入,影响水泵连续工作过程的形成。因此,离心泵在启动前,必须首先充满水,排净泵体内的空气,才能维持水泵的正常工作。 离心泵在启动前都要把水泵和进水管内灌满水,否则水泵是无法扬水工作的。离心泵启动后不出水,往往是由于泵中空气没有被排净、水没有被充满所致。 水泵启动前,先将水箱灌满水进行密封。水泵启动后,水泵从真空箱进水,由于水箱水位下降致使水箱内形成一定的真空,进水池中的水就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经进水管进入水箱中,从而形成水的循环,使水泵开始正常运行。这种充水方法具有如下优点:水力损失小,泵站效率高,技术人员劳动强度低,启动简便,且利于实现水泵机组的自动化控制。 启动前的充水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装配底阀充水,底阀为单向阀,装在进水管的进口,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底阀水头损失较大,影响了水泵的装置效率;另一种是无底阀充水,此法的最大优点是节能,相对于有底阀的泵站可节能10%~15%。 离心其实是物体惯性的表现,比如雨伞上的水滴,当雨伞缓慢转动时,水滴会跟随雨伞转动,这是因为雨伞与水滴的摩擦力做为给水滴的向心力使然。但是如果雨伞转动加快,这个摩擦力不足以使水滴在做圆周运动,那么水滴将脱离雨伞向外缘运动,就像用一根绳子拉着石块做圆周运动,如果速度太快,绳子将会断开,石块将会飞出.这个就是所谓的离心。 主要工作原理: (1)叶轮被泵轴带动旋转,对位于叶片间的流体做功,流体受离心作用,由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围。当流体到达叶轮外周时,流速非常高。 (2)泵壳汇集从各叶片间被抛出的液体,这些液体在壳内顺着蜗壳形通道逐渐扩大的方向流动,使流体的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减小能量损失。所以泵壳的作用不仅在于汇集液体,它更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 (3)液体吸上原理:依靠叶轮高速旋转,迫使叶轮中心的液体以很高的速度被抛开,从而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低位槽中的液体因此被源源不断地吸上。 气缚现象:如果离心泵在启动前壳内充满的是气体,则启动后叶轮中心气体被抛时不能在该处形成足够大的真空度,这样槽内液体便不能被吸上。这一现象称为气缚。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结构、工作原理 发布日期:2015-09-16 22:26:56 1426 离心泵的结构、工作原理 离心泵

一、概述 l1、泵是输送液体并提高液体压力的机器。 l2、泵分为化工用泵、水泵。 l3、主要差异:特殊材料和设计,防止腐蚀和适应化工工艺,包括结构、轴封、材料及检修难度。 l4、化工用泵的要求 l(1)适应化工工艺要求运行可靠。 l(2)耐腐蚀,耐磨损。 l(3)满足无泄漏要求。 l(4)耐高温或耐低温并能有效连续工作。 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分类、型号及结构 l(一)、离心泵的装置及工作原理l1、为了使离心泵能正常工作,离心泵必须配备一定的管路和管件,这种配备有一定管路系统的离心泵称为离心泵装置。图1—1所示为离心泵的一般装置示意图,主要有底阀、吸入管路、出口阀、出口管线等。

2.、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在工作时,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液体在惯性离心力作用下获得了能量以提高了压强。离心泵在工作前,泵体和进口管线必须罐满液体介质,防止气蚀现象发生。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介质很快旋转,旋转着的介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出,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一面不断地吸入液体,一面又不断地给予吸入的液体一定的能量,将液体排出。离心泵便如此连续不断地工作。 (二)离心泵的气蚀 l1、所谓的气蚀是指:离心泵启动时,若泵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很低,旋转后产生的离心力很小,因而叶轮中心区所形成的低压不足以将液位低于泵进口的液体吸入泵内,不能输送流体的现象。 l2、离心泵启动前一定要向泵壳内充满液体以后,方可启动,否则将造成泵体发热,震动,出液量减少,对水泵造成损坏(简称“气蚀”)造成设备事故! (三)离心泵的分类 l离心泵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 l1、按叶轮吸入方式分:(1)单吸式离心泵;如图1-2所示我站稳前泵、稳后泵、循环水泵等都是此类泵。

离心泵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定义:依靠工作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完成液体输送的泵 工作原理:离心泵运转时,电动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进入叶轮的液体随着旋转产生离心力,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从叶轮中心被甩向叶轮外围,并获得能量。液体离开叶轮进入泵壳后,速度降低,便使其中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具有很高静压能的液体通过泵出口排出。由于液体被甩出叶轮,叶轮中心形成低压,与吸入口形成压差,液体在压差的作用下,由吸入口连续不断地补充液体进入叶轮。 离心泵的结构 泵盖、托架、叶轮、密封、泵轴、轴承、蜗壳、联轴器(转动和静止) 泵体:也叫泵壳,形状像蜗牛,泵壳多用铸铁制造,内部光滑。 叶轮:也叫翼轮,叶轮由叶片和轮毂两部分组成,叶片固定在轮毂上,轮毂中部开有轴孔与泵轴连接。叶轮有封闭式、半封闭式和开敞式三种。封闭式叶轮在叶片两边有盖板,使里面形成封闭弯曲的叶槽;半封闭式叶轮在叶片一边有盖板,另一边没有盖板;开敞式叶轮两边没有盖板。叶片是弯曲的形状,进液的一端呈圆形,出液的一端是尖形。叶轮多数由铸铁和铸钢制成。 泵的密封:带有叶轮的轴在泵体内转动时,轴和泵壳之间必须有极小的缝隙,否则就不能转动了。为了防止泵内液体从轴和泵壳之间的缝隙中泄漏,以提高泵的效率和安全运转,在轴穿过泵体处设有密封装置。如盘根箱(填料函)或端面密封。 盘根箱内有特殊的填料,是用石墨、石棉绳包铝箔制成。填料在填料箱内被压盖压紧,使填料紧紧贴在轴上,填料中间放有填料环打封油,一方面防止泵内的液体外漏,同时,还起到润滑作用。端面密封是一种旋转轴密封的新技术,它是由固定在泵体上的静环和随轴旋转的动环直接紧密接触做相对运动来达到密封的目的。 离心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①流量(Q) :离心泵在单位时间内排出液体的体积称为该泵的流量。 其单位是(m 3/h,m 3/s) ②扬程(H): 泵的扬程又称压头,它是指离心泵对于单位重量液体所提供的能量。亦即液体在泵出口处与泵入口处的总压差。 ③功率(N):泵在一定流量和扬程下,原动机单位时间内给予泵轴的功率叫轴功率,以N 轴表示。除去机械本身损失和消耗的能量,使液体实际获得的功率叫有效功率,以N有效表示。通常用马力或千瓦做功率的单位。 ④效率:离心泵在运动时,泵内高压液体会经由泵内的间隙又漏回到吸入口,造成泵内液体循环,并且泵内液体流动是存有摩擦阻力,便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还因为泵轴在旋转时又有机械损耗,这几项能量损失使泵的轴功率值一定大于输送液体的有效功率N有效值。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叫泵的效率。 ⑤转数:是指离心泵每分钟的转数。(r/min) 离心泵操作及常见故障 操作: 机泵定期盘车防止变形,是否有异物,泵内五杂声,检查油位油质 启动离心泵: 1.灌泵:赶空气 2.检查各冷却水 3.打开封油阀门 4.高温泵应先打开预热管线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水泵开动前,先将泵和进水管灌满水,水泵运转后,在叶轮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叶轮流道里的水被甩相四周,压入蜗壳,叶轮入口形成真空,水池的水在外界大气压力下沿吸水管被吸入补充了这个空间。继而吸入的水又被叶轮甩出经蜗壳而进入出水管。由此可见,若离心泵叶轮不断旋转,则可连续吸水、压水,水便可源源不断地从低处扬到高处或远方。综上所述,离心泵是由于在叶轮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水提相高处的,故称离心泵。 离心泵的一般特点 (1)水沿离心泵的流经方向是沿叶轮的轴向吸入,垂直于轴向流出,即进出水流方向互成90°。 (2)由于离心泵靠叶轮进口形成真空吸水,因此在起动前必须相泵内和吸水管内灌注引水,或用真空泵抽气,以排出空气形成真空,而且泵壳和吸水管路必须严格密封,不得漏气,否则形不成真空,也就吸不上水来。 (3)由于叶轮进口不可能形成绝对真空,因此离心泵吸水高度不能超过10米,加上水流经吸水管路带来的沿程损失,实际允许安装高度(水泵轴线距吸入水面的高度)远小于10米。如安装过高,则不吸水;此外,由于山区比平原大气压力低,因此同一台水泵在山区,特别是在高山区安装时,其安装高度应降低,否则也不能吸上水来。 离心泵原理、结构、检维修离心泵原理、结构、检维修 泵的分类与用途 1、泵的分类: 1.1离心泵1.1.1叶片式 1.1.2 轴流泵1.1.3漩涡泵 1.2往复泵:1. 2.1活塞泵、1.2.2柱塞泵、1.2.3隔膜泵容积式 1.3回转泵:1.3.1齿轮泵、1.3.2螺杆泵、1.3.3滑片泵 其他类型泵:喷射泵、真空泵

1)、容积泵:依靠工作室容积的连续改变而提高液体压力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如:往复泵、齿轮泵等)。 2)、叶片泵:依靠旋转的叶轮在旋转过程中,由于叶片和液体的相互作用,叶片将机械能传给液体,使液体的压力能增加,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如离心泵)。 3)、流体动力作用泵:它是利用一种带压的工作流体在泵内通过,从而达到输送另一种液体的目的(如:喷射泵)。 2、 泵的用途 泵是一种输送流体的通用机械,在石油、化工装置中原料、回流、中间产品、溶剂等液体、气体的输送、循环和增压等都需泵来完成。由于各个装置工艺的不同,所需泵的形式和数量也不同,每个装置少则10~20台泵,多则100~150台泵。如果没有泵,装置中物料加热、反应、分离等工艺过程就无法进行。可见泵在石油化工装置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各种泵中,以离心泵应用最为广泛,由于它的流量、扬程及性能范围均较大,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平稳、维修方便等优点,所以占化工生产用泵的80%以上。 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叶轮安装在泵壳2内,并紧固在泵轴3上,泵轴由电机直接带动。泵壳中央有一液体吸入4与吸入管5连接。液体经底阀6和吸入管进入泵内。泵壳上的液体排出口8与排出管9连接。当泵的转速一定时,其压头、流量与叶轮直径有关 离心泵叶轮直径的影响 该式只有在叶轮直径的变化不大于10%时才适用 1.3 泵的串、并连调节方式当单台离心泵不能满足输送任务时,可以采用离心泵的并联或串联操作。用两台相同型号的离心泵并联,虽然压头变化不大,但加大了总的输送流量,并联泵的总效率与单台泵的效率相同;离心泵串联时总的压头增大,流量变化不大,串联泵的总效率与单台泵效率相同。两泵并联后,流量与压头均有所提高,但由于受管路特性曲线制约,管路阻力增大,两台泵并联的总输送量小于原单泵输送量的两倍。两泵串联后,压头与流量也会提高,但两台泵串联的总压头仍小于原单泵压头的两倍。 当泵入口处压力P1等于或小于同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PV时,液体发生汽化,气泡在高压作用下,迅速凝聚或破裂产生压力极大、频率极高的冲击,泵体强烈振动并发出噪声,液体流量、压头(出口压力)及效率明显下降。这种现象称为离心泵的汽蚀。 在泵启动前,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后,启动后,叶轮由轴带动高速转动,叶片间的液体也必须随着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以高速离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在蜗壳中,液体由于流道的逐渐扩大而减速,又将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最后以较高的压力流入排出管道,送至需要场所。液体由叶轮中心流向外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真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力大于泵入口处的压力,液体便被连续压入叶轮中。可见,只要叶轮不断地转动,液体便会不断地被吸入和排

离心泵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一、离心泵的基本构造离心泵的种类有很多,图1—1所示为单级单吸式离心泵的基本构造,主要包括蜗壳形的泵壳、泵轴、叶轮、吸水管、压水管、底阀、控制阀门、灌水漏斗和泵座。 图1—1 单级单吸式离心泵构造 1一泵壳;2一泵轴;3叶轮;4一吸水管;5一压水管;6一底阎;7控制阀门;8灌水漏斗;9泵座 离心泵的基础知识 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产生的离心力来工作的。离心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水泵叶轮中心处,由于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后形成真空,吸水池中的水便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压进泵壳内,叶轮通过不停地转动,使得水在叶轮的作用下不断流入与流出,达到了输送水的目的。 三、离心泵的主要零件: 离心泵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根据工作时各部件所处的工作状态,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型:转动部件、固定部件和交接部件。 1.叶轮 叶轮是泵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可使水获得动能而产生流动。叶轮由叶片、盖板和轮毂组成,见图l-2。选择叶轮材料时,除了要考虑离心力作用下的机械强度以外,还要考虑材料的耐磨和耐腐蚀性能。目前多数叶轮采用铸铁、铸钢和青铜制成。 叶轮一般可分为单吸式叶轮与双吸式叶轮两种。单吸式叶轮如图l-2所示,它是单边吸水,叶轮的前盖板与后盖板呈不对称状。双吸式叶轮如图1—3所示两边吸水,叶轮盖板呈对称状,一般大流量离心泵多数采用双吸式叶轮。

图1 2单吸式叶轮图l—3双吸式叶轮 1一前盖板;2一后盖板;3一叶片;4叶槽;1一吸人口;2一轮盖;3一叶片5一吸水口;6一轮毂;7一泵轴4一轮毂;5一轴孔 叶轮按其盖板情况又可分为封闭式、敞开式和半开式三种,如图l—4所示。离心泵往往采用封闭式叶轮单槽道或双槽道结构,以防止杂物堵塞;砂泵则往往采用半开式及敞开式结构,以防止砂粒对叶轮的磨损及堵塞。 2.泵轴 泵轴是用来旋转泵叶轮的。常用材料是碳素钢和不锈钢。泵轴应有足够的抗扭强度和足够的刚度,其挠度不超过允许值。叶轮和轴用键来联结。键是转动体之问的连接件,离心泵中一般采用平键,这种键只能传递扭矩而不能固定叶轮的轴向位置,在大、中型水泵中叶轮的轴向位置通常采用轴套和并紧轴套的螺母来定位的。 3.泵壳 其过水部分要求有良好的水力条件。水泵及泵站设计计算叶轮工作时,沿蜗壳的渐扩断面上,流量是逐渐增大的,为了减少水力损失,在离心泵设计中应使沿蜗壳渐扩断面流动的水流速度是一常数。水由蜗壳排出后,经锥形扩散管而流入压水管。蜗壳上锥形扩散管的作用是降低水流的速度,使流速水头的一部分转化为压力水头。泵壳的材料选择,除了考虑介质对过流部分的腐蚀和磨损以外,还应使壳体具有作为耐压容器的足够的机械强度。 4.泵壳 泵壳由若干零部件组成,其内腔形成了叶轮工作室、吸水室和压水室。泵壳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叶轮结构形式和尺寸以及由水力设计确定的吸水室和压水室形状尺寸。泵壳主要有端盖式泵壳和中开式泵壳两种,端盖式泵壳沿着与泵轴心线相垂直的径向面剖分,形成泵体 和泵盖,多用于单级泵,如图1-5(a)所示;中开式泵壳沿通过泵轴心线的平面剖分的泵壳,常用于双支承的蜗壳式泵,如横轴单吸双吸泵等。 中开式离心泵壳 离心泵的泵壳通常铸成蜗壳形。蜗壳形流道沿流出的方向不断增大,可使其中水流的速度保持不变,以减少由于流速的变化而产生的能量损失。泵的出水口处有一段扩散形的锥形管,水流随着断面的增大,速度逐渐减小,而压力逐渐增大,水的动能转化为势能。一般在泵体顶部设有放气或加水的螺孔,以便在水泵启动前用来抽真空或灌水。

多级离心泵工作原理及影响泵组效率分析

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维护,当多级离心泵电机带动轴上的叶轮高速旋转时,充满在叶轮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心沿着叶片间的流道甩向叶轮的四周,由于液体受到叶片的作用,使压力和速度同时增加,经过导壳的流道而被引向次一级的叶轮,这样,逐次地流过所有的叶轮和导壳,进一步使液体的压力能量增加。将每个叶轮逐级叠加之后,就获得一定扬程。可适用于工业和城市给排水、高层增压送水、园林喷灌、冷暖水循环增压及设备配套等可以分为单级离心泵多级离心泵管道离心泵化工离心泵氟塑料离心泵耐腐蚀离心泵等等.本图为你介绍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一、影响多级离心泵组效率的有哪几个因素离心泵的效率是机械、容积和水力三种效率的乘积。泵组的效率为泵效率和电机效率的乘积。 造成离心泵组效率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离心泵的运行工况低于泵的额定工况,泵效低,耗能高。 2.多级离心泵本身效率是最根本的影响。同样工作条件下的泵,效率可能相差15%以上。 3.机械效率的影响主要与设计及制造质量有关。泵选定后,后期管理影响较小。 4.电机效率在运用中基本保持不变。因此选择一台高效率电机致关重要。 5.多级离心泵启动前,员工不注重离心泵启动前的准备工作,暖泵、盘泵、灌注泵等基本操作规程执行不彻底,经常造成泵的气蚀现象,引起泵噪声大、振动大、泵效低。 6.水力损失包括水力摩擦和局部阻力损失。泵运行一定时间后,不可避免地造成叶轮及导叶等部件表面磨损,水力损失增大,水力效率降低。 7.离心泵的容积损失又称泄漏损失,包括叶轮密封环、级间、轴向力平衡机构三种泄漏损失。容积效率的高低不仅与设计制造有关,更与后期管理有关。泵连续运行一定时间后,由于各部件之间摩擦,间隙增大,容积效率降低。 8.由于过滤缸堵塞、管线进气等原因造成离心泵抽空及空转。 二、日常维护 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 每班检查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

常见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第十六章常见泵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 第一节泵的分类及在电厂中的应用 一、泵的分类 (一)按照泵的工作原理来分类,泵可分为以下几类 1、容积式泵 容积式泵是指靠工作部件的运动造成工作容积周期性地增大和缩小而吸排液体,并靠工作部件的挤压而直接使液体的压力能增加。 容积泵根据运动部件运动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往复泵和回转泵两类。 按运动部件结构不同有:活塞泵和柱塞泵,有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和水环泵。 2、叶轮式泵 叶轮式泵是靠叶轮带动液体高速回转而把机械能传递给所输送的液体。 根据泵的叶轮和流道结构特点的不同,叶轮式泵又可分为: 离心泵(centrifugal pump) 轴流泵(axial pump) 混流泵(mixed-flow pump) 旋涡泵(peripheral pump) 喷射式泵(jet pump) (二)其它分类 1、泵还可以按泵轴位置分为: (1)立式泵(vertical pump)

(2)卧式泵(horizontal pump) 2、按吸口数目分为: (1)单吸泵 (single suction pump) (2)双吸泵 (double suction pump) 3、按驱动泵的原动机来分: (1)电动泵(motor pump ) (2)汽轮机泵(steam turbine pump) (3)柴油机泵(diesel pump) (4)气动隔膜泵(diaphragm pump 如图16-1 为泵的分类 图16-1 泵的分类 二、各种类型泵在电厂中的典型应用 离心泵凝结水泵、给水泵、闭式水泵、凝补水泵、 定子冷却水泵、定排水泵、炉水循环泵 轴流泵循环水泵 往复泵EH油泵 齿轮泵送风机液压油泵、磨煤机液压油泵、引风机

离心式水泵结构、原理

一、离心泵地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地 离心泵地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地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盒 、叶轮是离心泵地核心部分,它转速高出力大,叶轮上地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叶轮上地内外表面要求平滑,以减少水流地磨擦损失. 、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地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地托架相连接. 、泵轴地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地转矩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地主要部件. 、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地构件,有转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转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地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是使用地是透明油作为润滑剂地,加油到油位线.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贱,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地温度最高在度一般运行在度左右,假如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 、密封环又称减漏环.叶轮进口与泵壳间地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地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地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磨擦产生磨损.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和泵壳地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助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地间隙保持在毫米之间为宜. 、填料盒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填料盒地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地空隙,不让泵内地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地空气进进到泵内.始终保持水泵内地真空!当泵轴与填料磨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 1 / 8

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地正常运行.所以在水泵地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盒地检查是特别要留意!在运行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二、离心泵地过流部件 离心泵过流部件有:吸进室、叶轮、压出室三个部分.叶轮室是泵地核心,也是流部件地核心.泵通过叶轮对液体地作功,使其能量增加.叶轮按液体流出地方向分三类: ()径汉式叶轮(离心式叶轮)液体是沿着与轴线垂直地方向流出叶轮. ()斜流式叶轮(混流式叶轮)液体是沿着轴线倾斜地方向流出叶轮. ()轴流式叶轮液体活动地方向与轴线平行地. 叶轮按吸进地方式分为二类: ()单吸叶轮(即叶轮从一侧吸进液体). ()双吸叶轮(即叶轮从两侧吸进液体). 叶轮按盖板形式分为三类: ()封闭式叶轮. ()敞开式叶轮 ()半开式叶轮. 2 / 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