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孟子的历史典故

关于孟子的历史典故

关于孟子的历史典故
关于孟子的历史典故

第 1 页 共 10 页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4019159001.html, )

〔关于孟子的历史典故〕

导语: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思想的大家。以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孟子7个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谢谢!

▲ 1、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bi,两字合一]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o ,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白话]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

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

新序二则注解

新序二则 1)、带宝剑以过徐君()2)、不言而色欲之()()3)、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 4)、然其心许之矣()5)、致使于晋() 6)、顾反() 7)、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8)、从者止之曰()9)、先日吾来() 10)、虽然()11)、今死而不进()()12)、是欺心也()()13)、爱剑伪心() 14)、廉者不为也() 15)、先君无命()() 16)、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即去() 17)、徐人嘉而歌之曰() 1)、以示玉人()2)、玉人以为宝()3)、故敢献之()4)、若与我者() 5)、不若人有其宝()() 6)、所宝者异也()() 7)、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 8)、以和氏之壁与百金以示鄙人() 9)、以和氏之壁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 10)、其知弥精,其取弥精 11)、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1)、带宝剑以过徐君(拜访)2)、不言而色欲之(神色表情)(要)3)、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使命) 4)、然其心许之矣(心中许诺)5)、致使于晋(到达)6)、顾反(还返) 7)、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奉献)(继位的国军) 8)、从者止之曰(劝阻)9)、先日吾来(先前) 10)、虽然(既然如此)11)、今死而不进(却)(进奉)12)、是欺心也(这是)(自己的心) 13)、爱剑伪心(爱其宝剑,而不实现心中的诺言,欺骗自己的良心)14)、廉者不为也(方正的人) 15)、先君无命(先君没有留下收纳宝剑的遗命)(命令) 16)、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即去(挂) 17)、徐人嘉而歌之曰(赞许) 1)、以示玉人(雕琢玉器的工人)2)、玉人以为宝(认为它是宝物)3)、故敢献之(胆敢)4)、若与我者(如果)(给) 5)、不若人有其宝(不如)(各自) 6)、所宝者异也(所当作宝物的东西)(以……为宝) 7)、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百两黄金)(黄鹂)(婴儿) 8)、以和氏之壁与百金以示鄙人(陋俗的人) 9)、以和氏之壁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合于道德准则的至理之言)10)、其知弥精,其取弥精人的知识越精深,他的选择也越精妙11)、子罕之所宝者至矣。(极致)

7词类活用答案

词类活用 【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名词活用知识点规律说明,系统全面掌握名词活用现象相关知识。 2.复习课内名词类活用现象,丰富课内相关积累。 3.加强训练,提高课外名词知识运用及考查的能力。 【学习要点】 1.名词活用相关语法知识。 2.识记课内名词活用现象。 一、高考考点示例 例1.【2009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永州龙兴寺东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持锸者尽死。永州居楚越间,其人鬼且禨。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 18.以下加点词与“其人鬼且禨”中的“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自圆.其说 B.不胫.而走 C.降.龙伏虎 D.貌.合神离 例2.【2010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自垣内视之,则系干之别枝若虹之垂地,首尾无端不可测。居人以为神,祠而祀之。 18.下列加点词与“祠而祀之”中的“祠”用法相同的两项是……()(2分)A.会天雨.,道湿不可行 B.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 道.芷阳间行 E.侣鱼虾而友.麋鹿 例3.【2012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20.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例4.【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卷】 17.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2)布衣 ..草履而牧羊() 二、考点简析 第1、2例以选择题形式辨析实词的活用情况,重点是区分名词作动词和其它活用情况,第1例中“鬼”、“禨”与B项中的“胫(长腿)”都应该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是“迷信鬼神,向鬼神求福”的意思。其它的“病”是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舟”是名词作状语,乘船,表明出行的的方式,凭借的工具;“友”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圆”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圆”;“降”,动词使动用法,“使……投降”;“貌”,名词做状语,在外表上。第2例中的的“祠”与A项中的“雨(下雨)”、D项中的“道(取道)”是名词作动词。 第3、4例是同一年中对名词活用为动词这一知识点的集中考察,虽然题型不同,但难度不高,主要检测学生的灵活性。例3中,“妻”活用为动词,根据语境是“嫁作妻子”的意思;例4中,“布衣”活用为动词,解释为“穿布衣”,前后语境明白晓畅。该题的失分主要在于学生“想当然”地把该词往文化常识上靠,解释为“平民”,缺乏对词语在语境中含义的斟酌。 【课内整理】请把下列句子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加点,并在括号内解释1.名我固当(名:称呼,命名)《种树郭橐驼传》 2.病瘘(病:患……病)《种树郭橐驼传》 3.早实以蕃(实:结果实)《种树郭橐驼传》 4.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用指甲掐)《种树郭橐驼传》 5.而卒以祸(祸:遭受祸害)《种树郭橐驼传》 6.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约束)《病梅馆记》 7.而江浙之梅皆病(病:呈病态、成为病态)《病梅馆记》 8.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呈病态、成为病态)《病梅馆记》 9.试使斗而才(才:显示才能)《促织》 10.杖至百 (杖:用杖打)《促织》 11.大喜,笼归(笼:用笼子装着)《促织》 12.上于盆而养之(上:放)《促织》

新序二则练习

新序二则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延陵季子将西.①聘晋,带宝剑以.②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③。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④使于晋,顾反.⑤,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⑥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⑦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⑧,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⑨心,⑩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⑾剑带.⑿徐君墓树而去.⒀。徐人嘉而歌.⒁之曰:“延廉者 .. 陵季子兮不忘故.⒂,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一、加点词语解释: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⑨⑩⑾⑿

⒀⒁⒂ 宋人有得玉者 ③宝,故敢献之.④。”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 宋人有得.①玉者,献诸.②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 .. 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⑤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⑥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 ..⑦,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⑧弥精,其取.⑨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子罕之所宝者至.⑩矣。 二、加点词语解释: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⑨⑩ 三、句子翻译: 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2、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3、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4、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5、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新序》二则 文言知识整理

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编撰的一部以讽谏为政治目的的历史故事类编,是现存刘向所编撰的最早的一部作品。原本三十卷,至北宋初仅存十卷。后经曾巩搜辑整理,仍厘为十卷。内《杂事》五卷,《刺奢》一卷,《节士》一卷,《义勇》一卷,《善谋》二卷。采集舜、禹时代至汉代史事和传说,分类编纂,所记史事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颇有出入。这主要可以归纳为德治仁政思想、贤人治国思想、民本思想、从善纳谏思想诸方面。作者尚编有《说苑》一书,性质与此类似。《叶公好龙》就是出自此书。 刘向 (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又名刘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治《春秋谷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一)古今异义 (1)虽然,吾心许之矣。虽然,古,即使如此;今,连词,常与可是、但是连用 (2)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廉者,古,方正为廉;今,不贪为廉 (3)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古,挂;今,词义缩小 (4)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聘,古,出使;今,聘请 (5)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儿子,古,婴儿;今,男孩子(对父母而言) (6)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所以,古,用(它)来;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二)一词多义 1、致 (1)致使于晋:达,达到 (2)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奉献 2、为 (1)吾为有上国之使:因为 (2)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作为 3、精 (1)其知弥精:精深,精湛 (2)其取弥精:精妙,精粹 4、之 (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代词,这里代“剑” (2)此吴之宝也:助词,的 5、以 (1)带宝剑以过徐君:表承接,相当于而 (2)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前,把,用;后,用来 (3)我以不贪为宝:把,将 6、然 (1)虽然,吾心许之矣:这样 (2)然其心许之矣:然而,但是

《新序二则》复习卷(附答案)

《<新序>二则》复习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吾心许.之矣( C ) A.左右,大约B.这样C.答应,许诺 D.处所,地方 ②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D) A.现在B.将要C.即,就 D.如果 ③带宝剑以过.徐君(D) A.经过,走过B.超过C.责备 D. 探望,拜访 2.选出下列带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D ) A虽然 ..,吾心许之矣(即使如此) B.此吴之宝也,非所以 ..赠也(用来…的) C.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 ..伪心,廉者不为也 ..(婴儿) D.爱剑 3.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C ) A.以示玉人(介,把) B.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介,把,那)。 C.带宝剑以过徐君(连,表修饰) D.我以不贪为宝(介,把) 4.下列各句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吾心.许之矣”相同的一项是(D)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为…担忧) 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把…放在前) C.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D.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向西) 5.选出下列句式与“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相同一项( D ) A.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判断句) B.宋人有得玉者(定语后置句) C.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省略“献”的宾语“之”) D.以示玉人(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 二、阅读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

《新序》二则练习

《〈新序〉二则》检测题 (完卷时间30分钟满分80分) 姓名得分 一、填空(11分) 1、刘向,又名刘更生,字子政,(朝代)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2、《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纂集的一部史,记言为主,作者无可考。 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3、《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叙述了的故事,表现季札的品质。 4、《宋人有得玉者》叙述了,并且明确表态自己“以不贪为宝”,从而获得了长者“”的赞誉。 二、重点字词解释(9分)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聘, 带宝剑以过.徐君过, 致使于晋,顾.反顾, 今死而不进.进, 廉.者不为也廉,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而去带, 徐人嘉.而歌之曰嘉, 献诸.司城子罕诸, 其知弥.精弥, 三、关键语句翻译(15分) ⑴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⑵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 四、指出下列语法现象(11分) 1、解释活用的词语(6分)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爱剑伪.心 所宝.者异也 2、指出下列特殊句式(5分) 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吾为上国之使

致使于晋 则徐君死于楚 献诸司城子罕 五、一词多义解释(4分) 致:①例句:致使于晋《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②例句: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同上 六、阅读以下文字,回答问题(30分) 晋归楚钟仪 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对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固.问之,对曰:“其为太子也,师、保奉之,以朝于婴齐而夕于侧也。不知其他。” 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称太子抑无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君盍.归之,使合晋、楚之成。”公从之,重为之礼,使归求成。 ——《左传》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6分) ⑴南冠而絷.者() ⑵使税.之,召而吊.之。()() ⑶操.南音()⑷固.问之() ⑸事虽大,必济.()⑹君盍.归之() 2、为下列语句加上标点(10分) 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称太子抑无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 3、翻译文中划波浪线句(10分) ⑴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 译文: ⑵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 译文: 4、晋国之所以将钟仪放回楚国,是出于怎样的考虑?(4分) 答:

7词类活用问题详解

一、高考考点示例 例1.【2009年春季高考卷】 永州龙兴寺东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持锸者尽死。永州居楚越间,其人鬼且禨。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 18.以下加点词与“其人鬼且禨”中的“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自圆.其说 B.不胫.而走 C.降.龙伏虎 D.貌.合神离 例2.【2010年春季高考卷】 自垣视之,则系干之别枝若虹之垂地,首尾无端不可测。居人以为神,祠而祀之。 18.下列加点词与“祠而祀之”中的“祠”用法相同的两项是……()(2分)A.会天雨.,道湿不可行 B.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 道.芷阳间行 E.侣鱼虾而友.麋鹿 例3.【2012年春季高考卷】 20.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例4.【2012年秋季高考卷】 17.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2)布衣 ..草履而牧羊() 二、考点简析 第1、2例以选择题形式辨析实词的活用情况,重点是区分名词作动词和其它活用情况,第1例中“鬼”、“禨”与B项中的“胫(长腿)”都应该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是“迷信鬼神,向鬼神求福”的意思。其它的“病”是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舟”是名词作状语,乘船,表明出行的的方式,凭借的工具;“友”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圆”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圆”;“降”,动词使动用法,“使……投降”;“貌”,名词做状语,在外表上。第2例中的的“祠”与A项中的“雨(下雨)”、D项中的“道(取道)”是名词作动词。 第3、4例是同一年中对名词活用为动词这一知识点的集中考察,虽然题型不同,但难度不高,主要检测学生的灵活性。例3中,“妻”活用为动词,根据语境是“嫁作妻子”的意思;例4中,“布衣”活用为动词,解释为“穿布衣”,前后语境明白晓畅。该题的失分主要在于学生“想当然”地把该词往文化常识上靠,解释为“平民”,缺乏对词语在语境中含义的斟酌。 【课整理】请把下列句子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加点,并在括号解释1.名我固当(名:称呼,命名)《种树郭橐驼传》 2.病瘘(病:患……病)《种树郭橐驼传》 3.早实以蕃(实:结果实)《种树郭橐驼传》 4.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用指甲掐)《种树郭橐驼传》 5.而卒以祸(祸:遭受祸害)《种树郭橐驼传》 6.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约束)《病梅馆记》 7.而江浙之梅皆病(病:呈病态、成为病态)《病梅馆记》 8.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呈病态、成为病态)《病梅馆记》 9.试使斗而才(才:显示才能)《促织》 10.杖至百 (杖:用杖打)《促织》 11.大喜,笼归(笼:用笼子装着)《促织》 12.上于盆而养之(上:放)《促织》 13.儿涕而去(涕:流着眼泪)《促织》

《新序二则》文言知识整理 (1)

《新序二则》文言知识整理 (一)古今异义 (1)虽然,吾心许之矣。虽然,古,即使如此;今,连词,常与可是、但是连用 (2)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廉者,古,方正为廉;今,不贪为廉 (3)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古,挂;今,词义缩小 (4)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聘,古,出使;今,聘请 (5)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儿子,古,婴儿;今,男孩子(对父母而言) (6)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所以,古,用(它)来;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二)一词多义 1、致 (1)致使于晋:完成,达到 (2)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奉献 2、为 (1)吾为有上国之使:因为 (2)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作为 3、精 (1)其知弥精:精深 (2)其取弥精:精妙 4、之 (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代词,这里代“剑” (2)此吴之宝也:助词,的 5、以 (1)带宝剑以过徐君:表修饰,相当于而 (2)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前,把,用;后,用来 (3)我以不贪为宝:把,将 6、然 (1)虽然,吾心许之矣:这样 (2)然其心许之矣:然而,但是 (三)通假 (1)顾反则徐君死于楚“反”,同返,返回 (四)词类活用 1、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徐人嘉而歌之曰歌,歌颂 (2)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伪,欺诈 2、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延陵季子兮不忘故故,故人,老朋友(或解为“诺言”) 3、名词作状语 (1)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西,向西 4、名词、形容词意动用法 (1)所宝者异也。宝,以……为宝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 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二)省略句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之)也。 以(之)示玉人,玉人以(之)为宝,故敢献之。 (三)倒装句 1、定语后置 (1)宋人有得玉者 2、介词结构后置 (1)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翻译参考: 延陵季子奉命向西出使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神色中流露出想得到宝剑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子在晋国完成了出使任务,返还,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延陵季子说:“我不是赠给他的。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即使如此,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爱惜宝剑,(而不实现心中的诺言)欺骗自己的良心,刚正的人是不这样的。”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收纳宝剑的)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离开了。(一个)徐国人赞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说:“延陵季子兮(可翻为“呵”,下同)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有一个得了一块宝玉的宋人,把宝玉献给宋国的大夫子罕。子罕不接受。这个献宝玉的人说:“我把这块宝玉给雕琢玉器的工人看,雕琢玉器的工人认为是真的宝玉,所以我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当作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所以宋国年高有德的人说:“子罕不是没有宝,而是他所当作宝的东西与别人不一样。”现在拿百两黄金和黄莺来给婴儿看,婴儿必定选择黄莺;拿和氏璧和百两黄金来给鄙俗的人看,鄙俗之人必选择百两黄金;拿和氏璧和合于道德准则的至理之言来给贤德的人看,贤德之人必定选择合于道德的至理之言。人的知识愈精深,他所选择的也愈精妙,人的知识愈粗浅,他所选择的也愈粗俗。子罕所当作宝的东西真是到了极致的境界了。

新序二则——概要

?延陵季子(1)将西聘晋(2),带宝剑以过徐君(3),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4)。 延陵季子为(5)有上国(6)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7)之矣,致(8)使于晋,顾反(9),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10)之嗣君(11)。从者止(12)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13)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14),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15),是欺心(16)也。爱剑伪心(17),廉者(18)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19),孤(20)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21)徐君墓即去。徐人嘉(22)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注释 ?(1)延陵季子:季札,即公子札。春秋吴国人。 ?(2)西聘晋:向西出使晋国。西,名词作状语。 ?(3)徐君:徐国之君。徐国嬴姓。 ?(4)色欲之:神色中流露出想要得到宝剑的意思。 ?(5)为:因为。 ?(6)上国:春秋时对中原各诸侯国的称呼。是相对于吴、楚等国而言的。 ?(7)心许:心中许诺。 ?(8)致:达到。 ?(9)顾反:还返。 ?(10)致:奉献。 ?(11)嗣君:即位的国君。 ?(12)止:阻止。 ?(13) 先日:先前。 ?(14) 虽然:即使如此。 ?(15)进:进奉。 ?(16)心:指自己的心。 ?(17)爱剑伪心:爱惜宝剑,而欺骗自己的良心。 ?(18)廉者:方正、刚正的人。 ?(19)先君无命:先君没有留下收纳宝剑的遗命。 ?(20)孤:国君自称。春秋时诸侯自称寡人,有凶事则称孤,后来则不加区别。 ?(21)带:挂。 ?(22)嘉:称许、赞许。 延陵季子奉命向西出使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子在晋国完成了出使任务,返还,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延陵季子说:“我不是送给他的。 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虽是这样,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因为爱惜(吝惜)宝剑就欺诈自己的良心,方正、刚正的人是不这样的。”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徐国人赞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说:“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高中文言文《新序二则》重点词句解释

《新序二则》文言知识整理 一、文学常识 《新序》是刘向采集舜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撰而成的一部书,由北宋曾巩校订。编者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其所撰《别录》是我国目录学之祖。另有《说苑》、《列女传》、辞赋《九叹》,整理编辑了《战国策》。 二、文言词语 (一)通假字 顾反则徐君死于楚“反”,同返,返回 (二)古今异义。 (1)虽然,吾心许之矣。虽然,古,即使如此;今,连词,常与可是、但是连用 (2)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廉,古,方正、刚正;今,不贪为廉 (3)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古,挂(此处名作动);今,携带 (4)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聘,古,诸侯之间遣使通问;今,聘请 (5)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古,婴儿;今,男孩子(对父母而言) (6)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所以,古,用来……;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三)指出词类活用并解释: 1)不言而色欲之言,说话(名作动) 2)徐人嘉而歌之曰嘉,称许,赞许(形作动) 歌,唱歌、歌颂(名作动) 3)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挂(名作动) 4)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伪,欺诈(形作动) 5)延陵季子兮不忘故故,故人,老朋友(形作名) 6)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西,向西(名作状) 7)不言而其色欲之色,从神色看上去(名作状) 8)然其心许之心,在心里(名作状) 9)所宝者异也。宝,以……为宝(意动) (四)一词多义 1、致 (1)致使于晋达,达到 (2)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奉献 2、为 (1)吾为有上国之使因为 (2)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作为 (五)文言虚词用法 1、之 (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代词,这里代“剑” (2)此吴之宝也助词,的 2、以 (1)带宝剑以过徐君表承接,相当于“而” (2)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前一个,把,用;后一个,用来(3)我以不贪为宝把,将 3、然 (1)虽然,吾心许之矣这样 (2)然其心许之矣然而,但是 三、文言特殊句式 (一)定语后置 宋人有得玉者 (二)文言难句翻译 (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译;徐君细细的观赏了剑,为开口讨,但脸上显出想要的表情。 (2)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译:继承人说:“先父没有这个遗命,我不敢接受这把宝剑。”于是季子就把剑挂在徐君的陵墓旁的树上,离开了。 (3)我以不贪为宝,尔以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译:我将不贪作为我的宝贝,你将玉作为宝贝,如果(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了,还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贝把。 (4)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译:子罕不是没有宝贝,只是他当作宝贝的东西(与众)不同罢了 (5)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觕,其取弥觕。 译:一个人的知识越精深,他所选择的越精妙;一个人的知识越浅薄,他所选择的也越浅薄。 四、请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两个故事。 明确:诚信无欺延陵季子 廉洁不贪司城子罕

新序二则

《新序》二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等知识 2、能力目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的主旨。 3、情感目标:培养言而有信、注重操守等传统美德。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叶公好龙”引出《新序》和刘向的介绍。 刘向,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 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了《战国策》。 《新序》笔记小说集。为刘向以历史故事阐发其政治思想的著作,采集舜、禹至汉代以来的各种传说及文献记载的嘉言懿行,分杂事、刺奢、节士、义勇、善谋五类加以编纂,文字大多引自经传诸子及《史记》等,叙事生动,富有形象性;其中若干传说,也可视为意味深长的寓言,开创了魏晋小说的先声。 (二)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三)理解文章: 孔子以仁为核心,他发现一个人大仁大义,非常想拜他为师,但是他晚生了20年,当孔子找到他,想向他学习的时候发现这个人已经死了。孔子非常伤心,他慨然地为这个人写下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十字碑文,“呜呼有吴(今江苏)延陵君子之墓”。(这是一个很有名的碑文,除了武则天的无字碑文。)这个人就是季子。 1、概括文章主旨: 诚信无欺延陵季子(李白在诗中写道“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 廉洁不贪司城子罕 2、分析如何刻画人物形象: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以“剑”为线索,以“许剑”—“献剑”—“挂剑”为中心,并善用伏笔,展现

新序二则 知识点整理

《新序二则》学案 【学习目标】 1、品味本文朴素、简洁、自然、精炼的语言 2、积累文中主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知识。 【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新序》,是刘向采集舜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纂而成的一部书。 2、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另有《说苑》、《列女传》,以及辞赋《九叹》等。 【写作特点】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运用对话展现人物的诚信品质;故事虽短,但故事的展开一波三折。 《宋人有得玉者》在人物对话中体现文章主题“廉洁”。 【通假字】 顾反.,则徐君死于楚(“反”同“返”,返回)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徐人嘉而歌.之曰歌:唱歌 (2)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挂 2、形容词作动词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伪:欺诈 3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故:老朋友,旧情 4、名词作状语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西:向西 5、意动用法 (1)所宝.者异也。宝,以……为宝 【值得积累的实词、虚词】 之 (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代词,这里代“剑” (2)此吴之.宝也:助词,的

以 (1)带宝剑以.过徐君:表承接,相当于而 (2)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前一个:把,用;后一个:用来 (3)我以不 ..贪为宝:把,将 然 (1)虽然.,吾心许之矣这样 (2)然.其心许之矣然而,但是 【一词多义】 1、致 (1)致.使于晋达,达到,引申为完成 (2)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奉献 2、为 (1)吾为.有上国之使因为 (2)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作为 3、精 (1)其知弥精.精深,精湛 (2)其取弥精.精妙,精粹 【古今异义】 (1)虽然 ..,吾心许之矣。古义:即使如此; 今义:连词,常与可是、但是连用 (2)爱剑伪心,廉者 ..不为也古义:方正为廉; 今义:不贪为廉 (3)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古义:挂; 今义:词义缩小 (4)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古义:指诸侯与诸侯之间遣使通问; 今义:聘请 (5)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 ..必取抟黍矣古义:婴儿; ..,儿子 今义:男孩子(对父母而言) (6)此吴之宝也,非所以 ..赠也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新序二则知识点总结

知识整理 一、文言实词 (一)通假 (1)顾反则徐君死于楚“反”,同返,返回 (二)古今异义 (1)虽然,吾心许之矣。虽然,古,即使如此;今,连词,常与可是、但是连用(2)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廉者,古,方正为廉;今,不贪为廉 (3)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聘,古,出使;今,聘请 (4)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儿子,古,婴儿;今,男孩子(对父母而言) (5)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所以,古,用(它)来;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三)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1)徐人嘉而歌之曰歌,唱歌 (2)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挂 2、名词作状语 (1)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西,向西 3、名词意动用法 (1)所宝者异也。宝,以……为宝 (四)一词多义 1、致 (1)致使于晋:达到 (2)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奉献 2、为 (1)吾为有上国之使:因为 (2)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作为 3、精 (1)其知弥精:精深,精湛 (2)其取弥精:精妙,精粹 二、文言虚词用法 1、之 (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代词,这里代“剑” (2)此吴之宝也:助词,的 2、以 (1)带宝剑以过徐君:表承接,相当于而,连词 (2)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介词,把,用;连词而,表承接 (3)我以不贪为宝:介词,把,将 3、然

(1)虽然,吾心许之矣:这样 (2)然其心许之矣:然而,但是 三、文言特殊句式 倒装句 1、定语后置 (1)宋人有得玉者 2、介词结构后置 (1)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四、文言难句名句摘录精译 (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译;徐君细细的观赏了剑,没有开口,但脸上显出想要的表情。 (2)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译:继承人说:“先父没有这个遗命,我不敢接受这把宝剑。”于是季子就把剑挂在徐君的陵墓旁的树上,离开了。 (3)我以不贪为宝,尔以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译:我将不贪作为我的宝贝,你将玉作为宝贝,如果(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了,还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贝。 (4)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译:子罕不是没有宝贝,只是他当作宝贝的东西(与众)不同罢了 (5)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觕,其取弥觕。 译:一个人的知识越精深,他所选择的越精妙;一个人的知识越浅薄,他所选择的也越浅薄。

《新序二则》知识点

《新序二则》知识点 【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新序》,是刘向采集舜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纂而成的一部书。 2.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另有《说苑》、《列女传》,以及辞赋《九叹》等。 【写作特点】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运用对话展现人物的诚信品质;故事虽短,但故事的展开一波三折。 《宋人有得玉者》在人物对话中体现文章主题“廉洁”。 【通假字】 顾反,则徐君死于楚(“反”同“返”,返回)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徐人嘉而歌之曰歌:唱歌 (2)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挂 2.形容词作动词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伪:欺诈 3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故:老朋友,旧情 4.名词作状语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西:向西 5.意动用法 (1)所宝者异也。宝,以……为宝 【值得积累的实词、虚词】

之 (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代词,这里代“剑” (2)此吴之宝也:助词,的 以 (1)带宝剑以过徐君:表承接,相当于而 (2)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前一个:把,用;后一个:用来(3)我以不贪为宝:把,将 然 (1)虽然,吾心许之矣这样 (2)然其心许之矣然而,但是 【一词多义】 1.致 (1)致使于晋达,达到,引申为完成 (2)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奉献 2.为 (1)吾为有上国之使因为 (2)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作为 3.精 (1)其知弥精精深,精湛 (2)其取弥精精妙,精粹 【古今异义】 (1)虽然,吾心许之矣。古义:即使如此; 今义:连词,常与可是、但是连用。 (2)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古义:方正为廉; 今义:不贪为廉。 (3)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古义:挂; 今义:词义缩小。 (4)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古义:指诸侯与诸侯之间遣使通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