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案

本章复习

整体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所学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研究简单的不等关系.首先通过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探索不等式的性质,了解一般不等式的解、解集以及解不等式的概念;然后具体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集、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简单应用.通过探究这些问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类比能力,逐步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初步体会方程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本章重点、难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在本章的复习中,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帮助学生理清本章知识结构,通过引导师生共同梳理知识,建构知识框架;二是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训练.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目标

1.归纳本章学过的知识,使学生系统地理解本章有关概念;正确掌握不等式的性质;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它们的应用;

2.通过回顾与总结,培养并提高学生归纳、对比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不等式的性质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教学难点:本章知识结构与框架的建立.

教学方法

设计典型例题,利用问题展开探索、交流.在学生掌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提炼、构建知识体系,科学地进行小结与归纳.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更深刻,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把握得更灵活.

教学过程

一、熟悉知识体系

设计说明

通过引领学生回忆本章的知识要点,形成知识框架,让学生对本章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了解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知识要点回顾

(一)基础知识

设计说明

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全章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深刻、系统.

1.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

用符号“<”或“>”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使不等式成立的__________叫做不等式的解;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__________,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不等式的性质

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__________,不等号的方向__________;

性质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__________,不等号的方向__________;

性质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__________,不等号的方向__________.

3.一元一次不等式

只含有__________,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_____,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

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相类似,基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注意:当系数化为1时,不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__________.

5.不等式解法与方程解法的对比

从形式上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是类似的.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利用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求得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按“类比”思想考虑问题自然会推断出,若用不等式的三条性质,采用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相类似的步骤去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求得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例如:解下列方程和不等式:

2+x 2=2x -13+1; 2+x 2≥2x -13

+1. 解:3(2+x )=2(2x -1)+6 1.去分母: 解:3(2+x )≥2(2x -1)+6,

6+3x =4x -2+6 2.去括号: 6+3x ≥4x -2+6 3x -4x =-2+6-6 3.移项: 3x -4x ≥-2+6-6

-x =-2 4.合并同类项: -x ≥-2

x =2 5.系数化为1: x ≤2

∴x =2是原方程的解. ∴x ≤2是原不等式的解集. 方程的解在数轴上的表示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点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虽然完全相同,但是要注意步骤1和5,如果乘数或除数是负数时,解不等式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不等式的解集的__________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7.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1)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

(2)借助数轴找出各解集的公共部分;

(3)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求公共部分的规律: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

例 解不等式组?????

2x -1>x +1, ①x +8<4x -1. ② 解:解不等式①,得x >2,

解不等式②,得x >3.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①②的解集

所以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 >3.

8.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2)__________;(3)根据不等关系列不等式组;(4)__________;(5)检验并作答.

以上填空题答案省略.

教学说明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前面的知识框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以上知识点,有些知识点要借助具体问题帮助学生回忆,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等.由于学生有的知识遗忘了,有的知识不能很好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教师应有充分的耐心听学生说完,并注意及时规范学生的不准确的表述.通过以上复习,使学生把全章知识串起来,使全章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全面化.

(二)例题精讲

例1 解不等式:x +3(x +1)8>1-x -52

. 思考:(1)不等式的性质3你知道吗?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通常有哪几个步骤?

(3)在去分母时,通常应注意哪两点?

解:去分母,得8x +3(x +1)>8-4(x -5),

去括号,得8x +3x +3>8-4x +20,

移项,得8x +3x +4x >8+20-3,

合并同类项,得15x >25,

系数化为1,得x >53

. 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去分母时,不能漏乘每一项,并且要注意添括号、去括号及移项的过程中,要注意符号的变化,尤其系数化为1时,系数若为负数,一定要注意不等号方向的变化.只要抓住这几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便可掌握.

例2 当x 为何值时,代数式2x +13-1的值不小于3+5x 4

的值? 思考:(1)“不小于”怎样用数学符号表示?“不大于”呢?

(2)解此类问题首先应干什么?

解:依题意,得2x +13-1≥3+5x 4

, ∴4(2x +1)-12≥3(3+5x ).

8x -15x ≥9+12-4,

-7x ≥17,

∴x ≤-177

. ∴当x ≤-177时,代数式2x +13-1的值不小于3+5x 4

的值. 例3 x 取哪些正整数时,代数式3-x -14的值不小于代数式3(x +2)8

的值? 解:依题意,得3-x -14≥3(x +2)8

. 去分母,得24-2(x -1)≥3(x +2),

去括号,得24-2x +2≥3x +6,

移项,得-2x -3x ≥6-24-2,

合并同类项,得-5x ≥-20,

系数化为1,得x ≤4,

x ≤4的正整数解为x =1,2,3,4.

答:当x 取1,2,3,4时,代数式3-x -14的值不小于代数式3(x +2)8

的值. 点评:此题是带有附加条件的不等式,这时应先求不等式的解集,再在解集中,找出满足附加条件的解.

例4 已知不等式5(x -2)+8<6(x -1)+7的最小整数解为方程2x -ax =3的解.求代

数式4a -14a

的值.

思路分析:本例是一道不等式、方程、求代数式的值交融于一体的综合题,必须各个击破,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便可攻破,这也是解综合题的常用方法.

解:5(x -2)+8<6(x -1)+7,

5x -10+8<6x -6+7,

5x -6x <-6+7+10-8,

-x <3,

∴x >-3.∴此不等式的最小整数解为x =-2.

∵x =-2为方程2x -ax =3的解,∴2×(-2)-a ·(-2)=3.∴a =72

. 当a =72时,4a -14a =4×72-1472

=14-4=10. 例5 解不等式组????? x -32

+3≥x +1,①1-3(x -1)<8-x ,②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解:解不等式①,得x ≤1,

解不等式②,得x >-2,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 ≤1.

因为x 取整数,所以x =-1,0,1.

所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1,0,1.

例6 工程队原计划6天内完成300土方的工程,第一天完成60土方,现决定比原计划提前两天超额完成,问后几天每天平均至少要完成多少土方?

思考:(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有哪些步骤?

(2)如何依题意找相等关系?

(3)如何根据题意找不等关系来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

解:设后几天每天平均完成x 土方,根据题意,得60+(6-1-2)x ≥300,

解之,得x ≥80.

答:每天平均至少要完成80土方.

例7 一堆玩具分给若干个小朋友,若每人分2件,则剩余3件;若前面每人分3件,则最后一人能分到玩具,但分到的玩具数不足2件.求小朋友的人数与玩具数.

分析:由于最后一人能分到玩具,但分到的玩具数不足2件,所以该问题应该是建立不等式模型来解决.

解:若设有x 个小朋友,则玩具有(2x +3)件,分到3件玩具的小朋友有(x -1)个,另一个小朋友分到玩具,但分到的玩具数不足2件,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不等式组?

???? (2x +3)-3(x -1)>0,(2x +3)-3(x -1)<2,解不等式,得4<x <6, 因为x 取整数,所以x =5.所以玩具有2×5+3=13(件).

三、巩固训练,熟练技能

1.不等式-x >-2的解集是( ).

A .x >2

B .x >-2

C .x <2

D .x <-2

2.不等式2x -7<5-2x 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不等式组?

???? x -2<0,x ≥1的解集为( ). A .1≤x <2 B .x ≥1 C .x <2 D .无解

4.不等式组?????

3x ≤6,x +1>0的整数解是__________.

5.解不等式组????? x -3(x -1)≤7,1-2-5x 3

6.m 取何值时,关于x 的方程x 6-6m -13=x -5m -12

的解大于1? 7.某校准备组织290名学生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行李共有100件,学校计划租用甲、乙两种型号的汽车共8辆.经了解,甲种汽车每辆最多能载40人和10件行李,乙种汽车每辆最多能载30人和20件行李.

(1)设租用甲种汽车x 辆,请你帮助学校求出所有可能的租车方案;

(2)如果甲、乙两种汽车每辆的租车费用分别为2 000元、1 800元,请你选择最省钱的一种租车方案.

答案:1.C 2.B 3.A 4.0,1,2 5.-2≤x <-12

. 6.解关于x 的方程,得x =3m -15,由于方程的解大于1,所以3m -15

>1. 解得m >2.

7.解:(1)设租用甲种汽车x 辆,则租用乙种汽车(8-x )辆.

由题意,得?

????

40x +30(8-x )≥290,10x +20(8-x )≥100,解得5≤x ≤6. 即共有两种租车方案:

第一种是租用甲种汽车5辆,乙种汽车3辆;

第二种是租用甲种汽车6辆,乙种汽车2辆.

(2)第一种租车方案的费用为5×2 000+3×1 800=15 400(元);

第二种租车方案的费用为6×2 000+2×1 800=15 600(元).

所以第一种租车方案更省钱.

教学说明

这一环节是为了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评价与弥补,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四、总结反思,情意发展

设计说明

围绕下面四个问题,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1.哪些本已遗忘的知识得到巩固?

2.哪些知识有新的认识?

3.本章主要蕴涵了哪种数学思想?

4.结合你自己的复习情况,谈谈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说明

通过回顾和反思,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学生,使学生相信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会不断进步,同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五、课堂小结

1.本节重点复习归纳了本章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各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

2.用到的主要思想方法是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模型化思想.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学习,领会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与运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进一步领会模型化思想.

3.注意的问题:复习时将平时易错的知识点、感到疑难的问题做重点处理,不留尾巴.

六、布置作业

课本复习题9 第7,8题.

七、拓展练习

1.关于x 的不等式2x -a ≤-1的解集如图所示,则a 的取值是( ).

A .0

B .-3

C .-2

D .-1

2.已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x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x >a ,x >b 的解集是x >a ,则a 与b 的关系为( ). A .a ≥b B .a ≤b C .a ≥b >0 D .a ≤b <0

4.不等式-0.5y +1≥0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数个 5.不等式????? 2x >-3,x -1≤8-2x 的最小整数解为( ).

A .-1

B .0

C .2

D .3

6.不等式组????? 2x +4≤0,12x +2>0的整数解为__________.

7.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 x -a ≥0,3-2x >-1的整数解有5个,求a 的取值范围.

8.某校准备在甲、乙两家公司为毕业班学生制作一批纪念册.甲公司提出:每册收材料费5元,另收设计费1 500元;乙公司提出:每册收材料费8元,不收设计费.

(1)请写出制作纪念册的册数与甲公司的收费的关系式;

(2)请写出制作纪念册的册数与乙公司的收费的关系式;

(3)如果学校派你去甲、乙两家公司订做纪念册,你会选择哪家公司?

答案:1.D 2.B 3.A 4.B 5.A 6.-3,-2

7.解:不等式组????? x -a ≥0,3-2x >-1可化为?

????

x ≥a ,x <2, 由于它有解集,所以解集为a ≤x <2,它的解集中包含五个整数,这五个整数依次为1,0,-1,-2,-3,反映在数轴上,a 只需-4<a ≤-3.

点评:要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符合一些条件,先找到这个解集,然后把它描述在数轴上,结合条件得到结论.

8.解:设学校准备制作x 册纪念册,则甲公司收费y 甲元,乙公司收费y 乙元,则

(1)y 甲=5x +1 500;

(2)y 乙=8x .

(3)若两家收费相同时,5x +1 500=8x ,解得x =500;

若甲家收费较少时,即5x +1 500<8x ,解得x >500;

若乙家收费较少时,即5x +1 500>8x ,解得x <500.

所以,当x =500时,选择甲、乙两家都一样;

当x >500时,选择甲公司;当x <500时,选择乙公司.

评价与反思 本节复习是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梳理主要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通过典型例题探究加深对主要思想方法的理解,掌握常用的解题方法.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是否认真思考,相互交流与合作,以及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在反思和交流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借助典型例题重点强化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进行计算,训练学生解不等式(组)及利用不等式(组)解决问题的技能,从而提高他们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1 华亭三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在数-8、+4.3、-︱-2︱、0、50、- 2 1 、3中 是负数; 是正整数. 2. 如果上升3米记作+3,那么下降3米记作 ,不升不降记作 。 3. -2的相反数是 . 4. 比较大小:-31 -4 3 .(填“>”或“<”) 5.计算:(1) (+2)-(-2)= (2) (-5)+3= (3) -(+9)= 。 6. 在数轴上,与表示-2的点距离为3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7. 如果节约10千瓦·时电记作+10千瓦·时,那么浪费10千瓦·时电记作 . 8. 若家中鱼缸里的温度是30℃,室内的温度比鱼缸里的温度低8℃,则室内的温度是 9. 若a <0,b <0,则a+b 0(填“>”或“<”) 10. 在月球表面,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0C ,夜晚温度可降到 —1830 C ,则月球表面昼夜温差为 。 11. 写出二个有理数,使它们满足:①是负数;②是整数;③能被2、3、5整除. 答:_________ ___ . 12.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出发,向左移动3个单再向右移动2个单位到达点P ,点 P 表示的数是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总计24分) 13.当a b a b =-=+23,时,||||等于( ) A. -1 B. 5 C. 1 D. -5 14.已知013=-++b a ,则b a +的值是( ) A.-4 B.4 C.2 D.-2 1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理数是正数和负数的统称 B. 有理数是整数 C. 整数一定是正数 D.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绝对值较大的数较大 B. 绝对值较大的数较小 C. 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 D. 相等两数的绝对值相等 17.某潜水艇停在海面下500米处,先下降200米,又上升130米,这时潜水艇停 在海面下多少米处( ) A. 430 B. 530 C. 570 D. 470 18.有理数a,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 ( ) A. a+b >0 B. a+b <0 C. a-b <0 D. a-b=0 19.两个有理数的和比其中任何一个加数都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 ) A. 都是正数 B. 都是负数 C. 一正数,一负数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0.如果a 表示一个有理数,那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是负数 B. ||a 一定是正数 C. ||a 一定不是负数 D. ||-a 一定是负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5.1.1相交线 教学目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重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请同学观察本章的章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口答哪些道路是交错的,哪些道路是平行的. 教师导入:图中的道路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而且也不是完全直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线,有些是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所以研究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用的,也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我们先研究直线相交的问题,引入本节课题.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上图,同桌讨论,教师统一学生观点并板书. 【板书】∠1与∠3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顶点O,没有公共边,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学生活动: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果有,是哪两个角? 学生口答:∠2和∠4再也是对顶角. 紧扣对顶角定义强调以下两点: (1)辨认对顶角的要领: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对顶角与相交线是唇齿相依,哪里有相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看是不是没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只具备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不行. (2)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1和∠3是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 提出问题:我们在图形中能准确地辨认对顶角,那么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呢?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代表发言,井口答为什么. 【板书】∵∠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 ∴∠l=∠3(同角的补角相等). 注意:∠l与∠2互补不是给出的已知条件,而是分析图形得到的;所以括号内不填已知,而填邻补角定义. 或写成:∵∠1=180°-∠2,∠3=180°-∠2(邻补角定义), ∴∠1=∠3(等量代换).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 教材分析 本章包含相交线、平行线及其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平移等4节内容,前三节主要讨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重点是垂直和平行关系,第4节是有关平移的内容.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图形与几何”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本章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首先研究了相交的情形,探究了两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给出了邻补角和对顶角概念,得出了“对顶角相等”的结论;垂直作为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形,与它有关的概念和结论是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直接基础,本章对垂直的情形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探索得出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线段最短”等结论,并给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为学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打下基础. 对于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教科书首先引入一个基本事实(平行公理),即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平行线的判定和平行线的性质,教科书接下来对命题、命题的构成、真假命题、定理作了简单介绍,使学生初步接触有关形式逻辑概念和术语. 本章在最后一节安排了有关平移的内容.从《课程标准(2011版)》看,图形的变化是“图形几何”领域中一块重要的内容,通过将图形的平移、旋转、折叠等活动,使图形动起来,有助于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图形不变的几何性质,因此图形的变换是研究几何问题、发现几何结论的有效工具. 教学重点 1.垂线的概念. 2.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教学难点 逐步深入地让学生学会说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课时安排 5.1相交线约4课时 5.2平行线及其判定约2课时 5.3平行线的性质约3课时 5.4平移约1课时 小结约2课时 机动约2课时

2018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2018年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导学案

目录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相交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垂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判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习题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命题、定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实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3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立方根(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立方根(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复习(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复习(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有序数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第一章有理数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有理数-4的相反数是() A.4 B.-4 C.1 4D1 4 - 2.比较-3,1,-2的大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3<-2<1 B.-2<-3<1 C.1<-2<-3 D.1<-3<-2 3.为了市民出行更加方便,某市政府大力发展交通,2016年某市公共交通客运 量约为1 608 000 000人次,将1 608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60.8×107 B.16.08×108 C.1.608×109 D.0.160 8×1010 4.某市一天上午的气温是10 ℃,下午上升了2 ℃,半夜(24时)下降了15 ℃, 则半夜的气温是() A.3 ℃ B.-3 ℃ C.4 ℃ D.-2 ℃ 5.杨梅开始采摘啦!每筐杨梅以5 kg为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 克数记为负数,记录如图1-1,则4筐杨梅的总质量是() 图1-1 A.19.7 kg B.19.9 kg C.20.1 kg D.20.3 kg 6.- 2 3 -的倒数是() A. 3 2B.3 2 - C.2 3 D. 2 3 - 7.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8×2×6=-96 B.(-1)2 014+(-1)2 015=0 C.-(-3)2=-9 D.2÷ 4 3× 3 4 =2 8.如图1-2,A,B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a,b,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b>0 B.a+b<0 C.(b-a)(a+1)>0 D.(b-1)(a-1)>0 9.若|a-1|+(b+3)2=0,则ba=() A.1 B.-1 C.3 D.-3 10.规定一种新的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x,y满足x*y=x-y+xy.例如,3*2=3-2+3×2=7,则2*1=() A.4 B.3 C.2 D.1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一个点从数轴上表示-1的点开始,先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8个单位长度,则此时这个点表示的数是_____. 12.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3,且|a|=1,|b|=2,|c|=4,则a-b+c=_____. 图1-3 13.在数-5,1,-3,5,-2中任取三个数相乘,其中最大的积是____,最小的积是_____. 14.已知a,b互为相反数,且|a-b|=6,则b-1=____. 15.已知|x|=4,|y|=1 2,且xy<0,则x y 的值等于_____. 16.将640 000精确到十万位为_______,4.10×105精确到了_____位. 17.定义一种新的运算“@”的法则为:x@y=xy-1,则(2@3)@4=______. 18.计算:

初一数学教案(下册)

5.1.1相交线 [学习目标] 1.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 2.会根据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角度的计算.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5.1.1相交线(师板书)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 2.会根据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角度的计算.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二)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2-3练习前的内容.) ○ 1回答“探究”中的问题并填空白; ②理解邻补角和对顶角的定义,思考对顶角为什么相等.; ○ 3注意例题的解题步骤和格式.;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检测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运用 2.检测题:如图所示,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1)图中有几对对顶角?分别是哪些? (2)∠AOD 邻补角是 . (3)如果∠AOD=35°,则∠BOD 、∠BOC 、∠AOC 分别等于多少度? 分别让3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做.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D B C A O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这3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二)讨论: 评(1):对顶角找得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对顶角满足的两个条件:○1有一个公共顶点.○ 2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师板书). 评(2):邻补角找得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邻补角满足的两个条件:○1有公共边○2一个角的一边是另一角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教师板书).【注意 ∠AOD 邻补角有两个,不要漏。】 评(3):∠BOD 求得对吗?引导学生说出:邻补角互补. ∠BOC 、∠AOC 求得对吗?引导学生说出:对顶角相等.再问对顶角为什么相等.引导学生说出:同角的补角相等. 教师拓展引申: (1)∠1的对顶角是---------- (2)∠1的邻补角是---------- (三)归纳:1分钟识记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及性质. 六、课堂作业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8 2 选做题:P9 7 思考题:P9 8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5.1.1垂线(1) 学习目标: 1.理解垂直、垂线的概念并会表示两条直线垂直. 2.理解垂线的性质,会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A B E F C D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汇总

11 初一数学上学期知识归纳总结 (全) 有理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 表示正数时,-a 是负数;当a 表示负数时,-a 是正数;当a 表示0时,-a 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 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 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 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按正、负分类: ???? ?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按有理数的意义来分:??? ? ?????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 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 >0 ? a 是正数;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数轴 ⒈数轴的概念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⑵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⑵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 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 ⑴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5.1.1 相交线 教学目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重点:在较复杂的 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请同学观察本章的章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口答哪些道路是交错的,哪些道路是平行的. 教师导入:图中的道路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而且也不是完全直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线,有些是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所以研究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用的,也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我们先研究直线相交的问题,引入本节课题.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第1页共149页

1.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上图,同桌讨论,教师统一学生观点并板书. 【板书】∠1与∠3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顶点O,没有公共边,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学生活动: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果有,是哪两个角?学生口答:∠2和∠4 再也是对顶角.紧扣对顶角定义强调以下两点: (1)辨认对顶角的要领: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对顶角与相交线是唇齿相依,哪里有相 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看是不是没 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 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只具备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不行. (2)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 ∠1和∠3是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 提出问题:我们在图形中能准确地辨认对顶角,那么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呢?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代表发言,井口答为什么. 【板书】∵∠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 第2页共149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39930

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教案 学校:团陂中学

教学时间 2、25 课题 5.1.1 相交线 课时 1 教学媒体 多媒体、黑板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过程 方法 经历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及性质的探索过程,体会分类思想, 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培养说理能力 情感 态度 激发学生求知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感悟数学学习是一种美的享受. 教学重点 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一、复习导入 引导语: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 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 二、自主学习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的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发生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 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刀刃之间的角相应变小.如果改变用力方向,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大. 三、合作探究 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问题: (1)两条直线相交组成四个角,12∠∠和有怎样的位置关系?13∠∠和呢?

(2)12∠∠和的度数有什么关系?13∠∠和呢? (3)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在变化的过程中,这个关系还保持吗?为什么? 四、成果展示 ∠1和∠2有一条公共边.....OC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 ,称这两个角互为 。 在上图中,你还能写出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和∠3有一个公共顶点, (有或没有)公共边,但∠1的两边分别是∠2两边的 ,称这两个角互为 。 ∠2的对顶角是__________ 五、巩固练习 例1:如图,直线a 、b 相交,(1)∠ 1=o 40, 求∠2,∠3,∠4的度数。 (2) ∠1:∠2=2:7 ,求各角的度数。 六、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并强调对顶角的概念与对顶角的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的性质是确定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七、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册 八、板书设计 九、反思与回顾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及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4.2 直线、射线、线段 4.3 角 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1.2 有理数 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4、绝对值:(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 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②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5 有理数的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2018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大全 第一章:有理数 一、有理数的基础知识 1、三个重要的定义 (1)正数:像1、2.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表示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数字,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不是表示不存在或无实际意义。 概念剖析:①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正数或负数,不能用数的前面加不加“+”“-”去判断,要 严格按照“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去识别。 ②正数和负数的应用:正数和负数通常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③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组成整数集合; ④常常有温差、时差、高度差(海拔差)等等差之说,其算法为高温减低温等等;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数前面有“-”号,这个数就是负数; B 、非负数就是正数; C 、一个数前面没有“-”号,这个数就是正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例2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中 8,43,0.125,0,3 1 -,6-,25.0-, 正整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负整数集合 { } 正分数集合{ } 例3 如果向南走50米记为是50-米,那么向北走782米记为是 ____________, 0米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例4 对某种盒装牛奶进行质量检测,一盒装牛奶超出标准质量2克,记作+2克,那么5-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窗口:正数和负数通常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一个记为正数,另一个就记为负数,我 们习惯上把向东、向北、上升、盈利、运进、增加、收入、高于海平面等等规定为正,把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 例5 若0>a ,则a 是 ;若0,则b a -是 ; (填正数、负数或0) 2、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如下: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0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0 概念剖析:①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数是有理数,则它就一定可以化 成整数或分数; ②正有理数和0又称为非负有理数,负有理数和0又称为非正有理数; ③整数和分数都可以化成小数部分为0或小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但并不是所有小数都是有理数,只有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 例6 若a 为无限不循环小数且0>a ,b 是a 的小数部分,则b a -是( ) A 、无理数 B 、整数 C 、有理数 D 、不能确定 例7 若a 为有理数,则a 不可能是( ) A 、整数 B 、整数和分数 C 、 )0(≠p p q D 、π 3、数轴 标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 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即从数轴的左边到右边所对应的数逐渐变大,所以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概念剖析:①画数轴时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②数轴的方向不一定都是水平向右的,数轴的方向可以是任意的方向;

最新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课题: 1.1 正数和负数(1)授课时间: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引入课题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X,身高1.69米,体重74.5千克,今年43岁.我们的班级是七(2)班,有5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7个,占全班总人数的54%…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 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 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这些问题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教师要清楚地向学生说明,并且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规范,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充分发表想法。

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第一节 整式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理解、掌握单项式的有关概念,能准确地说出给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单项式的定义;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难点: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Ⅱ.根据现实情景,讲授新课 1.整式的有关概念: (1)单项式的定义:像1.5V , 28n π ,h r 23 1 π等,都是数与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概念: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4)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5)整式的概念: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定义的补充: (1)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2)多项式的项数:多项式中单项式的个数叫做多项式的项数. 3.区别是否整式: 关键: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 4.例题讲解: 例1: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整式?单项式?多项式? ab +c ,ax 2+bx +c ,-5,π, 2y x -,1 2-x x Ⅲ.做一做 1、单项式、多项式的名称: bc a 32- 是____次_____项式 122 12 ++y y x 是____次_____项式

abc b a c ab -+2223 是____次_____项式 Ⅳ.课时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一类代数式?(单项式) 关于单项式,我们又学习了什么?(定义、系数、次数) 2在单项式的定义中,提到了“单独一个数,也叫单项式”,也就是说,以前我们所学过的 有理数,都属于单项式,可见,有理数是特殊的单项式 Ⅴ.课后作业 课本P 5习题1.1:1,2,3。 〖板书设计:〗 VI .教学后记 第二节 整式的加减(1)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经历及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过程与方法:〗 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整式加减的学习,深入体会代数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它为后面学习方程(组)、不等式及函数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我们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产生来源于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反之,它又服务于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难点:正确地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及符号的正确处理。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复习:1、填空:整式包括 和 2、下列各式,是同类项的一组是( ) (A )y x 2 2 2与 231yx (B )n m 22与22m n (C )ab 3 2 与abc Ⅱ.根据现实情景,讲授新课 议一议:P8 在上面的两个问题中,分别涉及到了整式的什么运算?说说你是如何运算的? 进行整式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2018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总复习资料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大图 第一章:有理数 一、有理数的基础知识 1、三个重要的定义 (1)正数:像1、2.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表示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数字,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不是表示不存在或无实际意义。 概念剖析:①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正数或负数,不能用数的前面加不加 “+”“-”去判断,要严格按照“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去识别。 ②正数和负数的应用:正数和负数通常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③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组成整数集合; ④常常有温差、时差、高度差(海拔差)等等差之说,其算法为高温减低温等等;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数前面有“-”号,这个数就是负数; B、非负数就是正数;

C、一个数前面没有“-”号,这个数就是正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例2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中 8, ,0.125,0, , , , 正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 例3 如果向南走 米记为是 米,那么向北走

米记为是 ____________, 0米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例4 对某种盒装牛奶进行质量检测,一盒装牛奶超出标准质量2克,记作+2克,那么 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窗口:正数和负数通常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一个记为正数,另一个就记为负数,我们习惯上把向东、向北、上升、盈利、运进、增加、收入、高于海平面等等规定为正,把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 例5 若 ,则 是;若 ,则 是;若 ,则 是;若 ,则 是;(填正数、负数或0) 2、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如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目录[新版].doc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阅读与思考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思考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阅读与思考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3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 4.2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长度的测量 4.3角 4.4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4 部分中英文词汇索引 初一数学下册目录: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5.1.2垂线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观察与猜想 5.2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平行线 5.3平行线的性质 5.3.1平行线的性质 5.3.2命题、定理 5.4平移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6.1平面直角坐标系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阅读与思考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活动 小结 第七章三角形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7.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7.1.3三角形的稳定性 信息技术应用 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7.2.2三角形的外角 阅读与思考 7.3多变形及其内角和 阅读与思考 7.4课题学习镶嵌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阅读与思考 *8.4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教学活动 小结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不等式 阅读与思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