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反应原理金品总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金品总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金品总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金品总复习

化学一轮之《化学反应原理》总复习

本书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化学反应原理:

一是从化学反应伴随的能量变化分析反应的吸热或放热情况,同时又揭示了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设计出了电解池和原电池。

二是研究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从而指导在工业生产中以较快的速率、较高的转化率合成工业产品。

由于中学阶段的反应大都在溶液中进行,故第三个方面是研究电解质的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着重分析了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沉淀溶解平衡和离子反应。

【知识串讲】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为:

(一)反应热与反应能量的关系: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最本质的定义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发生化学反应一定有新的物质生成,并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及发光、发热等现象。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化学中把有热量放出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把吸收热量的反应称为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有:物质的燃烧、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有:

C+H2O=CO+H2

C+CO2=2CO

2NH4Cl+Ba(OH)2·8H2O=2NH3+10H2O+BaCl2

2、反应热

(1)概念: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Q表示。

(2)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

可用公式Q=-C(T2-T1)计算

(3)反应热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吸热反应的Q为正值;放热反应的Q为负值。

(二)热化学方程式与反应焓变

1、反应焓变

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2、反应焓变与反应能量的变化

吸热反应:ΔH>0,产物的焓大于反应物;

放热反应:ΔH<0,产物的焓小于反应物。

3、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例如:

H2(g)+O2(g)=H2O(g)ΔH=-241.8kJ·mol-1。

表示1mol气态H2与mol气态O2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出241.8kJ的热量。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须注明物质的状态,并在方程式后面用焓变表示出反应的热量变化。

(4)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焓变的计算

主要利用盖斯定律计算焓变,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改变时,反应焓变也要相应变化。

二、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一)、电解(电能→化学能)

1、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2、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1)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2)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的电解质)。

(3)形成闭合电路。

3、电解池反应原理

电解结果:在两极上有新物质生成。

4、电解时电极产物的判断

(1)阳极产物判断

首先看电极,如果是活性电极,则电极材料失电子,电极被溶解,溶液中的阴离子不能失电子。如果是惰性电极(Pt、Au、石墨),则要再看溶液中的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此时根据阴离子放电顺序加以判断。

阴离子放电顺序:S2->I->Br->Cl->OH->含氧酸根

(2)阴极产物的判断

直接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进行判断,阳离子放电顺序。

Ag+>Hg2+>Fe3+>Cu2+>Pb2+>Sn2+>Fe2+>Zn2+>H+>Al3+>Mg2+>Na+>Ca2+>K+

5、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和烧碱(氯碱工业)

电解前应除去食盐溶液中的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

电极反应:阳极(石墨):2Cl-―2e-=Cl2↑

阴极(铁钢):2H++2e-=H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Cl2↑+H2↑

(2)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

Na、Mg、Al等活泼金属都可用电解它们的熔融盐或氧化物制得。

如制Al:阳极:6O2-―12e-=3O2↑

阴极:4Al3++12e-=4Al

总反应:2Al2O34Al+3O2↑

(3)电镀

①概念:电镀是一种特殊的电解,是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的表面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②电镀池形成的条件:镀片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含镀层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作电镀液。用直流电源电镀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和酸碱性理论上保持不变。

③实例——电解精炼铜。

电解精炼粗铜时,阳极材料是粗铜,阴极材料是纯铜,电解质溶液是CuSO4(或CuCl2)溶液。

④电解产物的计算

准确写出两电极反应式,以阴阳两极得失电子数相等为纽带,对两极产物进行计算。

(二)原电池(化学能→电能)

1、原电池的定义及化学原理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如下图:

原电池的本质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般说来,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理论上都可组成原电池。在反应中,电子从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的电极流出,经过外线路流向另一极(多为不活泼极,离子或物质在该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同时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不断移向负极、正极,构成闭合电路。

铜锌原电池反应原理:

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1)具有活泼性不同的两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石墨等)作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正极本身不变。

(2)具有电解质溶液。

(3)具有导线相连,可以组成闭合回路,或具备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条件。

3、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以Zn|H2SO4|Cu原电池为例,如下图所示

负极(Zn)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Cu)2H++2e-=H2↑(还原反应)

总反应:Zn+H2SO4=ZnSO4+H2↑或Zn+2H+=Zn2++H2↑

电极判断,负极:较活泼的金属电极,或者电子流出的极,或者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负极。正极:较不活泼的极,或者电子流入的极,或者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4、化学电源

实用电池应具有的特点:能产生稳定而具较高电压的电流,安全、耐用且便于携带;能够适用于特殊用途;便于回收处理,不污染环境或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常见化学电源:

(1)干电池

电极反应:

负极:Zn-2e-=Zn2+

正极:2NH4++2e-=2NH3+H2

H2+2MnO2=Mn2O3+H2O

正极产生的NH3又和ZnCl2作用:

Zn2++4NH3=[Zn(NH3)4]2+

淀粉糊的作用:提高阴、阳离子在两个电极的迁移速度。

(2)铅蓄电池:

电极反应:

负极:Pb+SO42--2e-=PbSO4

正极:PbO2+SO42-+4H++2e-=PbSO4+2H2O

总反应式:Pb+PbO2+2H2SO42PbSO4+2H2O

(3)钮扣电池

电极反应:负极:Zn+2OH--2e-=ZnO+H2O

正极:Ag2O+H2O+2e-=2Ag+2OH-

电池总反应式为:Ag2O+Zn=2Ag+ZnO

(4)氢氧燃烧电池

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电池。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化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炭等,电解质溶液为40%的KOH溶液。

电极反应:负极:2H24H4H+4OH--4e-=4H2O

正极:O2+2H2O+4e-=4OH-

电池总反应式为:2H2+O2=2H2O

三、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本部分知识网络

(一)化学反应的方向

1、化学反应方向与反应热效应的关系

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但很多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或点燃才能使反应发生。同时有不少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

2、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ΔH-TΔS<0 反应能自发进行;

ΔH-TΔS=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ΔH-TΔS>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结论: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ΔH-TΔS<0的方向进行,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1、化学反应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aA+bB cC+dD

平衡常数

(1)平衡常数的大小表示反应的限度:K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2)根据平衡常数可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的概念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

①逆: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等: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③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即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都仍在继续进行

④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

⑤变:化学平衡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就会被破坏,并逐步达到新的平衡。

(3)化学平衡的移动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①浓度:增大反应物(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具体是比较平衡常数

K c和浓度商Q c的关系。

②压强:增大(或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或扩大)的方向移动。

③温度:升高(或降低)温度,平衡向吸热(或放热)方向移动,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原因是改变了化学平衡常数。

④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

总结:平衡移动原理

①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②注意事项:

a、此原理使用的前提是已达平衡的体系;

b、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减弱”影响,而非“清除”影响;

c、当同时改变几个影响平衡的条件时,勒夏特列原理对每个条件来说仍适用,但实际移动方向是多个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

d、适用于一切动态平衡。

(三)化学反应的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是研究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通常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表示。某一物质的反应速率的计算式为:

式中:Δc——浓度变化,一般以mol/L为单位:Δt——时间,单位可用s、min、h表示。因此,速率v的单位一般为mol/(L·s)、mol/(L·min)、mol/(L·h)等。

(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尺度。它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浓度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而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则不断增加。

(2)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以是不同的,但这些数值所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速率。因此,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必须说明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哪种物质做标准。不同物质的速率的比值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化学反应:mA(g)+nB(g)pC(g)+qD(g)的v(A)∶v(B)∶v(C)∶v(D)=m∶n∶p∶q。

(3)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减慢。因此,某一段时间内的反应速率,实际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指瞬时速率。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单位体积发生反应的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固体物质的浓度可视为常数,故其反应速率只与其表面积的大小和生成物扩散的速率有关,而与其用量多少无关。

(2)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压强时,气体的体积减小,浓度增大,分子间的有效碰撞机会增多,故反应速率加快。

由于压强对固体,液体的体积几乎无影响,因此,对无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3)温度: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有效碰撞机会多,反应速率加快。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4倍。

(4)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四)工业合成氨

1、合成氨适宜条件选择

可逆反应:N2+3H22NH3;ΔH=-92.4kJ·mol-1。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

(1)温度:500℃左右。从化学反应速率分析:温度越高越好;从反应平衡分析:温度越低越好。综合考虑以500℃左右为宜,而且在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催化剂活性最大。

(2)压强2×107~5×107Pa。无论从速率还是平衡考虑,压强越大越有利于合成氨。但压强越大,对设备的制造和材料的强度要求越高,以2×107Pa~5×107Pa为宜。

(3)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可以提高单位时间氨的产量,目前工业上以铁触媒为催化剂。

(4)浓度:从速率及平衡角度分析,应增大氢气和氮气浓度,降低氨的浓度。

2、合成氨工业简述

(1)原料气的制备、净化和压缩

①N2来源于空气:方法一:空气液化法;方法二:用碳除氧法。

②H2来源于水和燃料:C+H2O(g)CO+H2;CO+H2O(g)CO2+H2

除去杂质后将N2、H2混合气体用压缩机压缩至高压。

(2)氨的合成:N2+3H22NH3

(3)氨的分离:通过冷凝器将氨液化,然后将氨分离,分离出的混合气体经循环操作继续参与合成。

(4)工业流程:

原料气的制取→净化→压缩→

四、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本部分知识网络

(一)水溶液

1、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以下电离平衡

2H2O H3O++OH-,ΔH>0 简写为:H2O H++OH-;ΔH>0。

25℃时,c(H+)=c(OH-)=10-7mol·L-1

水的电离程度: 1.8×10-7%

水的离子积:K W=c(H+)·c(OH-)=10-14(25℃)

理解K W时要注意:

(1)K W与温度有关,因为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所以温度升高,有利于水的电离,K W 增大。如100℃时,K W=10-12。

(2)K W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不管哪种溶液均有

如酸性溶液中

{c(H+)酸+}·=K W

碱性溶液中:

{c(OH-)碱+} ·=K W

(3)K W与c(H+)及c(OH-)的计算

对于水溶液,要准确求算c(OH-)、c(H+)的大小,可依赖K W来计算。对于中性溶液(或纯水),c(H+)=c(OH-)=。而酸性溶液,若已知c(H+)、c(OH-)其中之一,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即可

代入关系:K W=c(H+)c(OH-)求出。应注意的是:在酸、碱性很弱的溶液中c(H+)和c(OH-)都很小,这时由水电离生成的c(H+)和c(OH-)与酸或碱提供的H+或OH-的浓度较接近,因而不可忽视由水电离生成的c(H+)和c(OH-),应考虑水电离出来的H+和OH-的浓度、并将总的离子浓度代入水的离子积常数关系式中进行求解。

2、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与c(OH-)的相对大小。

(2)pH:

①水溶液里的H+浓度的负对数叫做pH,即pH=-lgc(H+)。

②意义:表示稀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中性溶液:c(H+)=c(OH-)=10-7,pH=7。

酸性溶液:c(H+)>c(OH-),c(H+)>10-7,pH<7。

碱性溶液:c(H+)<c(OH-),c(H+)<10-7,pH>7。

pH越小,c(H+)越大,溶液酸性越强;pH越大,c(O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③pH适用范围

当溶液的酸碱性用pH表示时,c(H+)的大小范围为:1×10-14mol/L<c(H+)<1mol/L,即14>pH>0。

注:当c(OH-)≥1mol/L、c(H+)≥1mol/L时,一般不用pH值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此时,用物质的量浓度直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更方便。

④溶液pH的测定方法

测定时用玻璃棒蘸取未知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与标淮比色卡比色即可。精确测定pH 应使用pH计。

(二)弱电解的电离平衡

1、概念

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了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常数

CH3COOH CH3COO-+H+

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电离的,其各级电离常数逐渐减小且一般相差很大,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3、电离平衡的特征

(1)动:指动态平衡。

(2)等:v电离=v结合(分子化)≠0

(3)定:条件一定,分子与离子浓度一定。

(4)变:条件改变,平衡破坏,发生移动。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在稀释溶液时,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离子浓度一般会减小。

(2)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因电离是吸热反应,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电离方向)

移动。

(3)同离子效应: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平衡左移,电离程度减小,加入稀HCl亦然。

(4)能反应的离子:醋酸溶液中加入NaOH,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

(三)盐的水解

1、概念

在溶液中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在盐类水解的概念中要领会以下要点:

(1)能引起盐类水解的离子应是: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它们分别与水电离出的H+或OH -生成弱酸或弱碱),如CO32-、HCO3-、S2-、HS-、NH4+、Cu2+、Fe3+、Al3+等(要求记住常见的弱酸、弱碱)。

(2)盐类水解的实质是: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

(3)盐类水解的结果是:引起溶液中[H+]、[OH-]变化,即酸碱性的变化。

2、规律

(1)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

(2)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

(3)弱酸弱碱盐,强烈水解,谁强显谁性;

(4)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

以上可按口诀记忆:“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强显谁性,弱弱具体定。”

3、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引起水解的盐的离子+H2O弱电解质+增加的离子

例:Fe3++3H2O Fe(OH)3+3H+

注意:

(1)盐的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程度是很小的,方程式中用“”符号。

(2)一般难溶物不形成沉淀,不写“↓”,气体不逸出,不写“↑”(因为产量很少)。

(3)多价阴离子以第一步水解为主,如S2-+H2O HS-+OH-(主),HS-+H2O H2S+OH-(次)

4、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符合平衡移动原理)

(1)内因——由盐中离子的本性决定“越弱越水解”,即对应的弱酸或弱碱越弱的,水解程度越大。

(2)

(四)沉淀溶解平衡

1、溶度积常数

(1)表达式:PbI2(s)Pb2+(aq)+2I-(aq)

K sp=[Pb2+][I-]2

(2)意义

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量和溶液的浓度无关,离子浓度变化能引起平衡移动,但不改变溶度积。

K 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判断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利用浓度商Q c与溶度积K sp的大小判断:

Q c>K sp,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

Q c=K sp,沉淀溶解达到平衡;

Q c<K sp,沉淀溶解。

(2)沉淀的转化

向K sp较大的沉淀中加入某些离子,能结合为K sp小的沉淀,此即沉淀的转化,如向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能生成CuS黑色沉淀。

(五)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的类型

在溶液中发生的有离子参加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主要类型有3种:

(1)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如:

H++OH-=H2O;CO32-+2H+=H2O+CO2

(2)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化合反应。如:

Na2O+H2O=2NaOH

CaCO3+H2O+CO2=Ca(HCO3)2

(3)在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如:

2Na+2H2O=2NaOH+H2↑

Cl2+SO2+2H2O=2HCl+H2SO4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之间发生反应,从本质上讲是反应混合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发生了变化。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1)生成难溶的物质(如BaSO4、AgCl);

(2)生成易挥发物质(如CO2、SO2);

(3)生成难电离物质(如H2O、HF);

水溶液中能否发生化合类型的离子反应取决于反应的事实;氧化还原类型的离子反应能否发生取决于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3、离子反应能否进行的理论判据

(1)根据焓变与熵变判断:

ΔH-TΔS<0的离子反应可自发进行,据此可设计原电池。

ΔH-TΔS>0的离子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有的可在电流作用下发生。

(2)根据平衡常数判断

当K很大时,表明离子反应的趋势很,离子反应可自发进行。

【例题分析】

例1、请用下图所示仪器装置设计一个包括: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测定电解时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和检验氯气的氧化性的实验装置。

(1)所选仪器连接时,各接口的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号字母):A接、

接;B接、接。

(2)实验时,装置中的石墨电极接电源的极,所发生的反应式为;铁电极接电源的极,所发生的反应式为;此电解总反应方程式为。

(3)实验测得产生的氢气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为5.60mL,电解后溶液的体积恰好为50.0mL,则溶液的pH值为。

解析: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所发生的反应式:2Cl-―2e=Cl2,为防止电极被腐蚀,实验中一般选用石墨作阳极。阴极发生的是水电离出的H+离子被还原,2H++2e=H2↑,从而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在阴极区域里形成氢氧化钠,显碱性,阴极通常使用铁电极。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H2↑+Cl2↑

原题U型管反应器中的两个电极未限定哪个是阳极或阴极,可任意选用。而反应器两边连接哪些仪器及其连接顺序,取决于A、B为哪种电极、其电极产物和实验要求。

设A上电极为铁质阴极,B上电极为为石墨正极,则反应器两边所选用的各仪器接口连接顺序为A接贮气瓶的G→F,把水挤入量筒中的H导管,用量筒测量出排出的水量,以测定H2产生的体积。B接洗气瓶的D→E,生成的Cl2在洗气瓶里氧化淀粉KI溶液,以证明其氧化性,多余的Cl2通入烧杯里的C导管,借助氢氧化钠吸收Cl2,防止污染大气。

已知电解产生H25.60mL,相当于

2NaOH+2H2O=2NaOH+H2↑+Cl2↑

2mol1mol

x0.00025mol

x=2×0.00025mol=0.0005mol

[OH-]=

pOH=2 ∴pH=14-2=12

答案:(1)A接G、F接H;B接E、D接C

(2)正极,2Cl-―2e=Cl2↑;

负极:2H++2e=H2↑,

2NaCl+2H2O2NaOH+H2↑+Cl2↑

(3)pH=12

例2、下列实验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①在含有硫氰合铁络离子[Fe(SCN)]2+的血红色溶液中加入铁粉, 振荡后静置, 溶液的颜色变浅或褪色;

②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淡红色, 加热后溶液的红色加深;

③在配制FeCl3溶液时, 通常要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

④在含有1mol醋酸和1mol醋酸钠的1L混合溶液中, 当滴入稀盐酸或稀NaOH溶液后, 所测得混合液的pH与滴加酸或碱液前无明显变化。

A、只有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勒夏特列原理适用于化学平衡的移动。

①[Fe]2+Fe3++SCN-,在此络合平衡中加入铁粉,由于发生反应2Fe3++Fe=3Fe2+,使c(Fe3+)降低,导致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c{[Fe(SCN)]2+}降低,溶液颜色变浅。

②在醋酸钠溶液中,由于CH3COO-水解,CH3COO-+H2O CH3COOH+OH-,溶液显碱性。而盐的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加热时,有利于水解反应的进行,c(OH-)增大,使溶液红色加深。

③Fe3+易水解:Fe3++3H2O Fe(OH)3+3H+,为防止溶液产生浑浊,即生成Fe(OH)3沉淀,加入盐酸,即加入H+使溶液c(H+)增大,导致水解平衡逆向移动,从而抑制Fe3+的水解。

④溶液中存在如下两个平衡:

a、CH3COO-+H2O CH3COOH+OH-(水解平衡)

b、CH3COOH CH3COO-+H+(电离平衡)当加入稀盐酸时,c(H+)增大,平衡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c(CH3COO-) 较大,可将外来的少量H+基本上都转变成CH3COOH,使溶液pH 没有明显变化;当加入NaOH溶液时,H++OH-=H2O ,平衡b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

CH3COOH量较大,可将外来的少量OH-基本上都转变为H2O,使溶液pH 没有明显变化。这在化学上叫“缓冲溶液”。

综合以上分析,所述四项实验事实均能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故答案为D。

答案:D。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 ...的是 () A.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人们环保意识,同时也让人们知道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B.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雨水 C.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进行回收处理 D.居室污染是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2.(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A.水泥B.水玻璃 C.氨水D.液氯 3.高层大气中的臭氧保护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其作用是 () A.消毒B.漂白 C.保温D.吸收紫外线 4.下列物质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 A.NaHCO3B.HNO3C.AgI D.HClO 5.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为SO2的是 ()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④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③④D.②③④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或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 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 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 鱼。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7.为了加速漂白粉的漂白作用,最好的方法是 () A.加入苛性钠溶液B.用水湿润 - 1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例如 1 mol H2 (g)燃烧,生成 1 mol H2O(g), 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 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 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 ,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 ,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 运输; 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 成本高. 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 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5. 柱状图略.关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学生可以自由设想.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在生产中节约使用原材料,加强废旧钢铁,铝,铜,锌,铅,塑料器件的回收利用,均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措施. 6. 公交车个人耗油和排出污染物量为私人车的1/5,从经济和环保角度看,发展公交车更为合理.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 C(s)+O2 (g) == CO2 (g) H=-393.5 kJ/mol 2.5 mol C 完全燃烧,H=2.5 mol×(-393.5 kJ/mol)=-983.8 kJ/mol 2. H2 (g)的燃烧热H=-285.8 kJ/mol 欲使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得到1 000 kJ 的热量,需要H2 1 000 kJ÷285.8 kJ/mol=3.5 mol 3. 设S 的燃烧热为H S(s)+O2 (g) == SO2 (g) 32 g/mol H 4g -37 kJ H=32 g/mol×(-37 kJ)÷4 g =-296 kJ/mol 4. 设CH4的燃烧热为H CH4 (g)+O2 (g) == CO2 (g)+2H2O(g) 16 g/mol H 1g -55.6 kJ H=16 g/mol×(-55.6 kJ)÷1 g =-889.6 kJ/mol 5. (1)求3.00 mol C2H2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C2H2 (g)+5/2O2 (g) == 2CO2 (g)+H2O(l) 26 g/mol H 2.00 g -99.6 kJ H=26 g/mol×(-99.6 kJ)÷2.00 g =-1 294.8 kJ/mol Q=3.00 mol×(-1 294.8 kJ/mol)=-3 884.4 kJ≈-3 880 kJ (2)从4题已知CH4的燃烧热为-889.6 kJ/mol,与之相比,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C2H2放出的热量多. 6. 写出NH3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NH3 (g)+5/4O2 (g) == NO2 (g)+3/2H2O(g) 将题中(1)式乘以3/2,得: 3/2H2 (g)+3/4O2 (g) == 3/2H2O(g) 3/2H1=3/2×(-241.8 kJ/mol) =-362.7 kJ/mol 将题中(2)式照写: 1/2N2 (g)+O2 (g) == NO2 (g) H2=+33.9 kJ/mol 将题中(3)式反写,得NH3 (g) == 1/2N2 (g)+3/2H2 (g) -H3=46.0 kJ/mol 再将改写后的3式相加,得: 2 7. 已知1 kg 人体脂肪储存32 200 kJ 能量,行走1 km 消耗170 kJ,求每天行走5 km,1年因此而消耗的脂肪量: 170 kJ/km×5 km/d×365 d÷32 200 kJ/kg=9.64 kg 8. 此人脂肪储存的能量为4.2×105 kJ.快速奔跑1 km 要消耗420 kJ 能量,此人脂肪可以维持奔跑的距离为:4.2×105 kJ÷420 kJ/km=1 000 km 9. 1 t 煤燃烧放热2.9×107 kJ 50 t 水由20 ℃升温至100 ℃,温差100 ℃-20 ℃=80 ℃,此时需吸热: 50×103 kg×80 ℃×4.184 kJ/(kg℃)=1.673 6×107 kJ 锅炉的热效率=(1.673 6×107 kJ÷2.9×107 kJ)×100% =57.7% 10. 各种塑料可回收的能量分别是: 耐纶5 m3×4.2×104 kJ/m3=21×104 kJ 聚氯乙烯50 m3×1.6×104 kJ/m3=80×104 kJ 丙烯酸类塑料 5 m3×1.8×104

人教版高中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很全面)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CN)3——血红色溶液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第一章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 习题参考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 kJ/mol.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 1 mol H2O(g), 其反应热ΔH=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 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 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 ,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 ,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 运输; 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 成本高. 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 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化学口诀+总结)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化学口诀+总结) 一、化学计算 化学式子要配平,必须纯量代方程,单位上下要统一,左右倍数要相等。 质量单位若用克,标况气体对应升,遇到两个已知量,应照不足来进行。 含量损失与产量,乘除多少应分清。 二、气体制备 气体制备首至尾,操作步骤各有位,发生装置位于头,洗涤装置紧随后,除杂装置分干湿,干燥装置把水留; 集气要分气和水,性质实验分先后,有毒气体必除尽,吸气试剂选对头。 有时装置少几个,基本顺序不可丢,偶尔出现小变化,相对位置仔细求。 三、氢气还原氧化铜 试管被夹向下倾,实验开始先通氢,空气排尽再点灯,冷至室温再停氢 先点灯,会爆炸,先停氢,会氧化,由黑变红即变化,云长脸上笑哈哈。 一、化合价口诀 一价钾钠氟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二、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盐溶水快①硫酸盐除去钡铅钙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硝酸盐溶液都透明。③口诀中未有皆下沉。④ 注: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硫酸钙不溶;③硝酸盐都溶于水; ④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 三、1—20号元素顺序口诀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青孩你别蹦,炭蛋养沸奶,那妹雨归淋,牛鹿鸭呷莱。 四、金属活动性口诀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制氧气口诀: 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集气口诀: 与水作用用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气体纯度大。 电解水口诀:

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 化合价口诀: 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常见根价口诀 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初中)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高中)钾钙钠镁铝锰锌、铬铁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化合价口诀二: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以二价最常见。 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初中化学知识记忆方法 学习初中化学,“记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谈一下记忆的方法。 一、简化记忆 化学需要记忆的内容多而复杂,同学们在处理时易东扯西拉,记不全面。克服它的有效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几个关键的字或词组成一句话,或分几个要点,或列表来简化记忆。如:用六个字组成:“一点、二通、三加热”。这一句话概括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在研究氧气化学性质时,同学们可把所有现象综合起来分析、归纳得出如下记忆要点:一、燃烧是否有火或火焰。二、是燃烧的产物是如何确定的看到、嗅到或通过其它辅助实验。 三、所有燃烧实验均放热。抓住这几点就大大简化了记忆量。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新奇但很陌生,不易掌握,可分如下几个步骤简化记忆。一、原理用什么药品制取该气体;二、装置;三、收集方法;四、如何鉴别。如此记忆,既简单明了,又对以后学习其它气体制取有帮助。 二、编顺口溜记忆 初中化学有不少知识容量大,记忆难,很适合用编顺口溜的方法来记忆。如刚开始学元素符号时可这样记忆:碳、氢、氧、氮、氯、硫、磷;钾、钙、钠、镁、铝、铁、锌;溴、碘、锰、钡、铜、硅、银;氦、氖、氩、氟、铂和金。记忆化合价也是同学们比较伤脑筋的问题,也可编这样的顺口溜: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2价;氧、硫-2价;铝+3价。这样主要元素的化合价就记清楚了。 三、关键字词记忆 这是记忆概念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理解基础上,找出概念中几个关键字或词来记忆整个概念。如:能改变其它物质化学反应速度一变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二不变这一催化剂内涵可用“一变、二不变”几个关键的字来记忆。 对新旧知识中具有相似性和对立性的有关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如:学习“离子”概念时,可用第二章中所学过的“原子”概念在结构方面、所带电荷方面、性质方面、表示方面以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及联系,从而防止混淆加深记忆。另外离子的表示方法和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也易混淆,应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第四章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活和生产中的化学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活性炭给红糖脱色和用SO2给纸浆脱色的原理相同 B.今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频繁出现的“雾霾”是对一种新分子的描述 C.工业上用澄清石灰水和氯气反应制漂白粉 D.Al(OH)3、NaHCO3都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D 解析:活性炭脱色是利用吸附原理,SO2脱色是因为其和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A项错误;雾霾不是新分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B项错误;工业上用消石灰(石灰乳)和氯气反应制漂白粉,C项错误。 2.2015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规范操作,强化安全意识,防止发生事故。下列做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对浓硫酸进行稀释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B.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不用设计尾气吸收装置 C.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D.切取6.0 g Na进行Na与水的反应 答案:C 解析:稀释浓硫酸应该将浓硫酸倒入水中,A项错误;氯气有毒,实验室制备氯气应该进行尾气处理,B项错误;进行Na和水的反应时,应该切取黄豆粒大小的Na与水发生反应,6.0 g Na的质量过大,反应时容易发生危险,D项错误。

3.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SiO2超分子纳米管,其微观结构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该超分子性质稳定,不与任何酸发生反应 B.SiO2是酸性氧化物 C.SiO2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SiO2与碱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 解析:SiO2超分子纳米管由SiO2组成,SiO2能与氢氟酸发生反应,A项错误。 4.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都承载着相应的教学功能,学生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学习可以锻炼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下列插图中的操作不合理的是( ) 答案:B 解析: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应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5.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u2+、NO-3、SO2-4 B.H+、K+、HCO-3、SO2-3 C.Ba2+、Mg2+、CO2-3、Cl- D.Fe3+、NH+4、OH-、Cl- 答案:A 解析:H+与HCO-3、SO2-3会反应,B项不符;Ba2+、Mg2+与CO2-3会反应,C项不符;Fe3+、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 【二】: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 硅的化合物的转化 H2 2SiO3 2H2Si03+2NaOH==Na2SiO3+2H2O Na2SiO3+2HCl==2NaCl+H2SiO3↓SiO2+2NaOH==Na2SiO3+H2O SiO2+Na2CO3 高温 Na2SiO3+CO2↑ 2、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 新制氯水变质的原理H2O+Cl2==HCl+HClO 2HClO==2HCl+O2↑ 3、氯气的性质 4、二氧化硫的性质 5、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 6强酸制弱酸 强酸+弱酸盐===弱酸+强酸盐 +2+ 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2H==Ca++H2O+CO2↑Na2SiO3+2HCl==2NaCl+H2SiO3↓ SiO3+2H==H2SiO3↓

Ca(ClO)2+2HCl==CaCl2+2HClO 2ClO+2H==2HClO 应用 (1) Na2SiO3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 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 SiO3+H2O+CO2==CO3+H2SiO3↓ 2--Na2SiO3+2H2O+2CO2==2NaHCO3+H2SiO3↓ SiO3+2H2O+2CO2==HCO3+H2SiO3↓ (2) 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 Ca(ClO)2+H2O+CO2==CaCO3↓+2HClO Ca+2ClO+H2O+CO2==CaCO3↓+2HClO (3) 实验室制SO2 2-+ Na2SO3+2H2SO4==Na2SO4+H2O+SO2↑ SO3+2H==H2O+SO2↑ (3) 实验室制H2S高 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2+ FeS+H2SO4==FeSO4+H2S↑ FeS+2H==Fe+H2S↑ (4)除杂质 CO2中混有SO2 SO2+2NaHCO3=Na2SO3+H2O+2CO2↑ CO2中混有HCl HCl+NaHCO3=NaCl+H2O+CO2↑ SO2中混有HCl HCl+NaHSO3=NaCl+H2O+SO2↑ 2+ -2-2-2-+ 7 、氨气、氨水与铵盐的性质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NH4的检验 药品中加NaOH溶液然后加热,产生的气体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产生了NH3 进而 说明样品中有NH4 +

高二化学期末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高二化学期末化学反应原理复习(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2小题,共24分。)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 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 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微粒数,又可表示物质的量 B.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C.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D.凡是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3.25 ℃,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aq) +SO 42—(aq)+Ba2+(aq)+2OH-(aq)BaSO4(s)+2H2O(1)△H =-57.3 kJ/mol B.KOH(aq)+1 2 H2SO4(aq) 1 2 K2SO4(aq)+H2O(l)△H=-57.3kJ/mol C.C 8H18(l)+25 2 O2(g)8CO2(g)+9H 2 O△H=-5518 kJ/mol D.2C8H18(g)+25O2(g)16CO2(g)+18H2O(1)△H=-5518 kJ/mol 4.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 是() A.υ(D)=0.4mol /(L·s)?B.υ(C)=0.5 mol/ (L·s) C.υ(B)=0.6 mol/ (L·s)D.υ(A)=0.15mol /(L·s) 5.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 A.平衡不移动??? B.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 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 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6.在下列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红色)+H2O中,溶液介于黄和橙红色之 间,今欲增加溶液的橙红色,则要在溶液中加入() A.H+?B.OH— C.K+? D.H2O 7.在一定温度下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③混合气体的密度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 不再变化时,能表明可逆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 D.只有④ 8.已知299K时,合成氨反应N2(g)+ 3H2 ( g)H3 ( g )△H=-92.0kJ/mol,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 ( ) A.一定大于92.0 kJ?B.一定等于92.0 kJ C.一定小于92.0kJ D.不能确定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16712

第四章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1.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 SiO2+2NaOH =Na2SiO3+H2O SiO2+2OH -=SiO32-+H2O 2.二氧化硅与碱性氧化物、盐反应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SiO2+CaCO3高温CaSiO3+CO2↑ 3.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 4HF+SiO2=SiF4↑+2H2O 4.硅与氧气、碱、氢氟酸反应 Si(粉)+O2△SiO2 Si+2NaOH+H2O=Na2SiO3+2H2↑ Si + 2OH-+ H2O == SiO32-+ 2H2↑ Si + 4HF = SiF4↑+ 2H2↑ 5.工业制单质硅(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 SiO2+2C 高温Si+2CO↑ Si(粗)+2Cl2△SiCl4 SiCl4+2H2△Si(纯)+4HCl 其他:SiHCl3+H2△Si(纯)+3HCl 6.硅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Na2SiO3 + CO2 + H2O == H2SiO3↓+ Na2CO3 SiO32-+ CO2 + H2O == H2SiO3↓+ CO32- 7.硅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SiO3 + 2HCl == H2SiO3↓+ 2NaCl SiO32-+2H+ == H2SiO3↓ 8.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棕色烟) Cu+Cl2点燃CuCl2 9. 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白烟) 2Na+Cl2点燃2NaCl 10.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棕红色烟) 2Fe+3Cl2点燃3FeCl3 11.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H2+Cl2点燃2HCl 12.氯气溶于水(新制氯水中含H+、Cl -、ClO -、OH-、Cl2、HClO、H2O) Cl2+H2O=HCl+HClO Cl2+H2O=H++Cl -+HclO 13. 次氯酸见光分解(强氧化剂、杀菌消毒,漂白剂) 2HClO 2HCl+O2↑ 14. 制取漂液(制“84”消毒液)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 Cl-+ ClO-+ H2O 次氯酸钠与过氧化氢反应 ClO-+H2O2==Cl—+O2↑+H2O 15.工业制漂白粉的原理(冷的消石灰)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16.漂白粉失效 Ca(ClO)2+CO2+H2O=CaCO3↓+2HClO 2HClO 2HCl+O2↑ Ca2++2ClO-+CO2+H2O=CaCO3↓+ 2HClO 17.氯气与二氧化硫的反应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 SO2 + 2H2O == 2Cl-+ SO42-+ 4H+ 单质溴、碘也与二氧化硫发生以上反应 Br2+SO2 +2H2O=H2SO4 +2HBr Br2 + SO2 + 2H2O == 2Br-+ SO42-+ 4H+ I2+SO2 +2H2O=H2SO4 +2HI I2 + SO2 + 2H2O == 2I-+ SO42-+ 4H+ 18.氯气与硫化氢的反应 Cl2 +H2S===2HCl+S 单质溴、碘与硫化氢也发生类似反应 Br2 +H2S===2HBr+S I2 +H2S===2HI+S 19.氯气与溴化钠、碘化钾的反应 Cl2+2NaBr=Br2+2NaCl 光照 光照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苏教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 (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 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 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原电池: 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_______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 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 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 总反应式:Zn+2H+=Zn2++H2↑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 对比 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 == SiF4 +2H2O SiO2+CaO ===(高温) CaSiO3

SiO2+2NaOH == 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 == 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 、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 :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五、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六、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 (浓) 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

高二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电化学练习题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练习题 1.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 意图如下,电解总反应:2Cu+H2O==Cu2O+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 +2H2O+4e-=4OH— 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2Cl一一2e一=C12↑ 3.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 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 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定,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4.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点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4Fe(OH)3;③ 2Fe(OH)3=Fe2O3+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6.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7.右图装置中,U型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Fe2+ 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8.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 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①铝合金是阳极②铝合金是负极③海水是电解液 ④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梳理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第二节化学电源 第三节电解池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归纳与整理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 章节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化学反应速率(v)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⑷影响因素: ①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 ②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