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线的特性阻抗测试报告

网线的特性阻抗测试报告

网线的特性阻抗测试报告
网线的特性阻抗测试报告

W004052215-12对

W004052215-36对

04052215线材的特性阻抗(100±15Ω

W004052215-45对

W004052215-78对

W1短04052215-12对

W1短04052215-36对

W1 短04052215-45对

W1短04052215-78对

综合布线测试方案(1)

6.系统测试及验收 6.1 测试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7; ●《商业建筑线缆标准》EIA/TIA 568C; ●《用户建筑综合布线》ISO/IEC 11801 综上,6类布线测试标准依据TIA/EIA-568-C.2 6类标准要求执行。6.2 被测线路的定义 目前,6类铜缆UTP测试基本按照永久链路方式测试,如下图所示: 链路定义:“基本链路” ?每端一个连接点链路端点Link 链路端点Link 工作区配线间

6.3 测试项目及参数 6.3.1 六类TIA/EIA-568-C.2 测试说明 ? Cat.6要求测试的参数 ? 接线图 ? 长度 ? 衰减 (Attenuation )/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 ) ? 近端串扰 (NEXT ) ? 功率和近端串扰 (PS NEXT ) ? 等电平远端串扰 (ELFEXT ) ? 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扰 (PS ELFEXT ) ? 回波损耗 (Return Loss ) ? 传播延时 (Propergation Delay ) 链路定义:“永久链路” 链路端点Link 链路端点Link

?延时偏差(Delay Skew) 6.3.2 TIA/EIA-568-C.3光纤测试说明 光纤测试链路 ?测试项目 ◆连通性测试; ◆全程衰减及LC连接头衰减测试; ?测试光源和测试波长 ◆多模光缆使用LED光源,测量850nm和1300nm两种波长 ◆单模光纤使用激光光源,测量1310nm和1550nm两种波长。 6.4 测试仪器 FLUKE公司(世界三大测试仪器公司之一)生产的FLUKE DSP-4300或FLUKE DTX-1800(康普SYSTIMAX SCS系统指定的 测试仪器)作为本工程的测试仪器。 6.5 测试结果 若测试结果表明所有连接(包括光纤连接和双绞线连接)满足测试标准中的要求,可以确认工程合格。

阻燃测试方法

阻燃性(Flammability) 塑料因其加工容易和价格较低,在许多方面代替金属材料的使用,且具有阻燃性及耐热性等几种特性,但比起金属来,性质较为脆弱,有可能成为引发火灾的原因,因此为了防范于未然,许多国家正在制造各种规格的耐火产品,以此来试验塑料的耐火能力。 有关耐火的规格 ?UL94:美国UL(Underwriters Laboratory)关于塑料的燃烧性的规格,耐火度:5VA>5VB>V-0>V-1>V-2>HB。 ?IEC707:国际电气技术委员会的耐火安全规格。 ?CSA22.2项目的No.0.6(Test A~J):应用于加拿大电气、电子产品的树脂耐火规格。最近与UL达成协议,认证UL试验数据,新设UL的5V试验方法,经UL试验后,只需提供试验报告与用于ID 试验的样品,无需试验即可注册,UL也可以发行在加拿大销售的树脂类的试验及证书(Certification)。

1、水平燃烧试验(HB Test: Horizontal Burning Test) ?用途:适用于耐火较低的材料的试验,测定燃烧速度 ?样条:12.7cm?1.27cm''?厚度(5个样条) ?样条存放条件:23?C,湿度50%,48小时以上 ?火焰要求:甲烷气体,2.54cm蓝色火苗,燃烧器倾角为45? 耐火等级厚度>3.2mm厚度<3.2mm HB燃烧速度<3.81cm/分钟燃烧速度<7.62cm/分钟

2、垂直试验(Vertical Test)?用途:适用于耐火材料的试验,测定燃烧时间 ?试验方法:将样条接触火苗10秒钟后移开样条,测定燃烧时间;重复第二次(对5 个样条都实施) ?样条和存放条件:与HB试验相同 ?火焰要求:甲烷气体,蓝色单一火苗,高度2cm 耐火等级两次燃烧 有焰时间 第二次燃烧 有焰加无焰时间 5个样条两次 有焰燃烧总时间 滴落物有无 引燃脱脂棉 V-0<10s<30s<50s无V-1<30s<60s<250s无V-2<30s<60s<250s有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姓名:xxx 学号:0614130x 班级:xxxxxx 课程名称 综合布线 实验项目 跳线制作 实验项目类型 验 证 演示 综合 设计 其 他 指导教师 xxx 成 绩 ■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双绞线的介质标准和RJ45连接器接口制作方法 2、掌握直通UTP 和交叉UTP 的使用环境 3、掌握测试网络通信速度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五类UTP 电缆,RJ-45水晶头,RJ-45线缆测试仪,压线钳,剥线钳,剪刀,装有网卡的计算机两台。 三、实验步骤 1、制作直通UTP 电缆 (1) 取一段1m 左右的双绞线,两端用剪刀剪齐,用剥线钳剥去一端的塑 料包皮约20mm 。注意在剥线的过程中不要将导线的绝缘层割破或弄 断导线。 (2) 将四对线扇状排开,从左到右一次为“橙白/橙”“蓝白/蓝”“绿白/绿”“棕 白/棕”。将缠绕的导线拉直,按照T568B 的线序平排。(见图) (3) 并拢、铰齐线头。并留有14mm 的长度。注意,芯线留得太长,芯 间的相互干扰就会增强。如果线芯太短,接头的金属不能全部接触 到芯线,则会造成断路或接触不良。 图:

(4)检查芯线的排列顺序,将钳断插入到RJ-45头中。注意插入的时候,水晶头的带有拴卡的一面向下。尽量将芯线顶到接头的前端。 (5)再次检查水晶头中的线序。并检查芯线是否已经到了水晶头的前端。 (6)将水晶头塞入压线钳的RJ-45插座内,用力压下压线钳的手柄。(见图 (7)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另一头的制作,也按照568B的线序来制作。这样就完成直连线的制作了。 2、制作交叉UTP电缆 特别要注意:与前面制作方法一样,但一端用568B,另外一端则用568A 标准。这样就完成了交叉线的制作。 3、测试双绞线 要测试双绞线是否接通,可用测线器来测试。通常测试仪一组有两个:其中一个为信号发射器,另一个为信号接受器,双方各有8个LED灯以及一个RJ-45插槽。 (1)将两端做好RJ-45机头的网线两端别插至侧线器上。 (2)打开测线器的电源,观察测试灯闪烁的情况。正确的情况下,连在同一条芯线上的指示灯会一起亮起来。若发射器的第一个灯亮时, 接受器却没有仍和灯亮起,表示连通有问题。 (3)观察直通线和交叉线在测试时有什么差别 4、使用直连UTP电缆连接到交换机和网卡 将RJ-45接头插入计算机网卡或交换机接口,听到“喀”一声,就可以了。拔出接头时,应该按柱接头的卡拴。如果插入、拔出不顺,说明接头夹的不紧,在用压线钳用力夹一夹。 看指示交换机和网卡的指示灯是否亮 5、使用交叉UTP电缆连接两台计算机 操作方法同上,看指示网卡的指示灯是否亮 6、设置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 按照操作4:将第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设为:机器号1.机器号 图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报告

综合布线系统电缆电气性能测试记录编号:01 中国人民解放军FLUKE 2009 年 4 月 工程名称七一三五二部队测试时间仪表型号NetTool II 23 日 网络建设工程NTS2-Pro 施工单位郑州龙达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测试部位师部抽检 长电缆屏蔽 序号地址号缆线号设备号 度层连通性 接线图衰减(DB)近端串扰 1 1 号楼 3 服务器3 2 无屏蔽见下图8.6DB 无 2 1 号楼 5 服务器24 无屏蔽见下图9.8DB 无 3 1 号楼9 交换机49 无屏蔽见下图7.6DB 无 4 1 号楼20 交换机5 5 无屏蔽见下图 4.8DB 无 5 2 号楼8 交换机67 无屏蔽见下图 2.6DB 无 6 2 号楼12 交换机31 无屏蔽见下图 6.8DB 无 7 2 号楼20 交换机69 无屏蔽见下图 5.6DB 无 8 2 号楼34 交换机72 无屏蔽见下图 5.7DB 无 9 3 号楼20 交换机32 无屏蔽见下图 6.6DB 无 10 3 号楼24 交换机28 无屏蔽见下图 4.8DB 无 11 3 号楼29 交换机35 无屏蔽见下图 5.2DB 无 12 3 号楼41 交换机57 无屏蔽见下图8.9DB 无 13 4 号楼21 交换机68 无屏蔽见下图 4.9DB 无

14 4 号楼22 交换机23 无屏蔽见下图7.8DB 无 15 4 号楼15 交换机75 无屏蔽见下图 4.6DB 无 16 4 号楼18 交换机61 无屏蔽见下图 6.1DB 无 17 5 号楼32 交换机31 无屏蔽见下图 6.4DB 无 18 5 号楼50 交换机27 无屏蔽见下图 3.7DB 无 18 5 号楼33 交换机41 无屏蔽见下图 6.2DB 无 20 5 号楼55 交换机48 无屏蔽见下图 3.8DB 无接线图 测试线图 测试结果经过用福禄克测试仪抽检全部合格

绝缘电阻测试

前言 一、衷心感谢您使用本公司的产品,您因此将获得本公司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二、本使用说明书适用于****** 绝缘电阻测试仪。 三、当您在使用本产品前,请仔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并妥善保存以备查考。 四、请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步骤操作,使用不当可能危及人身安全。 五、在阅读本说明书或仪器使用过程中如有疑惑,可向我公司咨询。 使用本仪器前,请仔细阅读操作手册,保证安全是用户的责任 本手册版本号: 20130101 本手册如有改动,恕不另行通知。

目录 一、主要特点 (3) 二、主要技术性能 (3) 三、操作部件功能 (3) 四、操作方法 (4) 五、仪器的配套性 (8) 影响电阻或电阻率测试的主要因素 (9)

********绝缘电阻测试仪 *********绝缘电阻测试仪专用于试验室或现场做绝缘测试试验。内含高精度微电流测量系统、数字升压系统。只需要用一条高压线和一条信号线连接试品即可测量。测量自动进行,结果由大屏幕液晶显示,并将结果进行存储。 一、主要特点 1.采用32位微控制器控制,全中文操作界面,操作方便。 2.自动计算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自动储存15秒、1分钟、10分钟的数据便于分析。3.输出电流大,短路电流≧5mA。抗干扰能力强,能满足超高压变电站现场操作。 4.测试完毕自动放电,并实时监控放电过程。 5.内附可充电电池和充电器,充满电可连续使用6~12小时。 6.带有RS232串口,具备电脑操作仪器的功能。(选配) 二、主要技术性能 准确度:±(10%+5字) 测量范围:0.1M~400GΩ 显示方式:数字和模拟指针双显温度测量:-45℃~125℃ 试验电压范围:0.5Kv ,1KV,2.5KV,5KV,10KV 短路电流:≧5mA 测量时间:1分钟~10分钟(与测量方式有关) 充电电源:180~270VAC ,50Hz/60Hz±1% (市电或发电机供电) 工作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20~80%。 三、操作部件功能 1.L接线端 :“L”为高压输出端,称为线路端,由高压电缆引至被测线端,例如接至电机绕组、电缆线芯。 2.G接线端 :“G”称为屏蔽端,用于三电极法测量绝缘材料或电缆的体积电阻,它接至三电极的保护环端。 3.E接线端 :“E”称为地端,接至被测物的地、零端。例如电机外壳金属、变压器铁芯、电缆屏蔽层。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检测验收规范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检测验收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分类、综合布线系统基本要求、技术指标、检测验收方法以及检测验收结论判定。 本标准对综合布线系统传输性能的检测项目及指标的规定适用于100Ω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以及 62.5/125μm多模光缆和8/125μm单模光缆。屏蔽双绞线电缆或其他线缆的检测参照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检测验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8401-1987 光纤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测试方法 GBJ79-19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ECSC72:95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ISO/IEC 11801:1995 信息技术——用户大楼综合布线 ANSI/TIA/EIA-586-A:1995 商用楼通信布线标准 ANSI/TIA/EIA-586-A-1:1997 4对100Ω布线传输延迟及延迟偏离技术要求 ANSI/TIA/EIA-586-A-2:1998 商用楼通信布线标准补充文件 ANSI/TIA/EIA-586-A-3:1998 捆绑和混合线缆的技术要求 ANSI/TIA/EIA-586-A-4:1999 非屏蔽双绞布线系统的模块化快接跳线近端串扰测量方法和要求 ANSI/TIA/EIA-586-A-5:1999 4对100Ω超五楼布线传输补充指南 ANSI/TIA/EIA-589-A:1998 商用楼通信路由和空间标准 ANSI/TIA/EIA-606:1993 商用楼通信设施管理标准 ANSI/TIA/EIA-607:1994 商用楼通信接地和汇联要求 ANSI/TIA/EIA TSB-67:1995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布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综合布线系统 由通信电缆、光缆及各种连接硬件等构成的用以支持语音、数据、图象、视频通信的弱电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一般可划分为六个子系统(参见CESC72:95):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垂直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及建筑群布线子系统。 3.2. 工作区 用户使用终端设备的地方。 3.3. 工作区子系统 由终端设备到信息端口的连线组成。 3.4. 水平布线子系统 由楼层配线架、信息端口以及其间的电缆、光缆等组成的布线系统。 3.5. 垂直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 由建筑物配线架以及连接建筑物配线架和各楼层配线架的电缆、光缆等组成的布线系统。 3.6. 管理子系统 由交连、互连与I/O组成。 3.7. 设备间子系统

阻燃细木工板检测报告

账号: 00000000 共1页第1页 阻燃细木工板检测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000000000 委托单位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委托人---------- 委托日期2000000000 报告编号0000000000 工程名称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委托编号0000000000000 工程地址----- 建设单位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检验类别见证委托 施工单位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监理单位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样品状态符合检验要求 品 种 阻燃细木工板 检验标准GB 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B 级) 样品编号0000000000 生产厂家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规 格 ---------- 型 号1200×2400×18(mm)代表数量 600张 检测日期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检测环境温度26℃相对湿度50%RH 检测设备 Z801建材烟密度测定仪、M604火焰蔓延性能测定仪、M600结构部位000000000000000 检测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检测结果 单项评定 燃烧增长指数 (FIGRA),W/s 120 115 合格 600s 内热释放量 (THR 600s ),MJ 7.5 5.6 合格 火焰横向蔓延长度 (LFS),m 试样边缘 符合要求 合格 焰尖高度 (FS),mm 150 60 合格 烟气生成速率指数 (SMOGRA),㎡/s 2 30 15 合格 600s 内总产烟量 (TSP600s ),㎡ 50 47 合格 燃烧滴落物/微粒 ----------- 600s 内无燃烧滴落物/微粒 符合要求 合格 过滤纸是否被引燃 ----------- 过滤纸未被引燃 符合要求 合格 产烟毒性,级 ----------- 达到ZA 3 符合 合格 ----------- ----------- ----------- ----------- ----------- 检验结果 样品经检验,所检项目符合GB 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标准规定的B-s1,d0,t1级要求。 备注 ----------- 检验报告说明:1、若对报告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视为对报告无异议。 2、见证取样,样品的代表数量与样品的真实性由见证单位负责。 3、未加盖本中心检测专用章,报告无效。 报告日期:00000000000000 负责人: 审核: 试验: 检测单位:000000000000000000000 地 址:00000000000000 电 话:00000000000 邮 编: 0000000 见 证 取 样 见证人:00 见证号:

ABS阻燃V0检测报告

材质报告单Material 名称Name 阻燃ABS 数量 Amount - 袋数 Bag - 品级Grade V0 批号 Lot number 20171028 每袋重量 Weight 25+0.1kg 执行标准 Standard s - 出厂日期 Ex﹣ factory date 2017-10-28 取样地点 Sampling locations 成品库 Shipping department 产品指标 Product indicators 测试结果Test results 密度Density(g/cm3) 1.185 熔融指数Melt Index(g/10min) 25 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 (MPa) 42 弯曲强度Bending strength (MPa) 20 冲击强度Impact strength (J/m) 165 阻燃性Flame retardant (UL-94) V0 水分含量Moisture content(%) 0.1 溴含量 Content of Br 100000 铅含量 Content of Pb ND 汞含量 Content of Hg ND 铬含量 Content of Cr 98.4PPM 镉含量 Content of Cd ND 外观:黑色均匀球状、无粉末、碎片及超长粒子合格Appearance:Black cylindrical,no powder,debris,and ultra-long debris particles Qualified 检验员Chcckor:复核人Reviewer: 日期Date: 2017-10-28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doc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篇一: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报告 郑州轻工业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地点:网络综合布线网络综合布线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网络工程 目录 一、设计概述 ................................................ . (1) 二、总体设计 ................................................ . (1)

2.1实验 一................................................. .. (1) 2.1.1实验目的................................................. .. (1) 2.1.2实验准备................................................. .. (1) 2.1.3实验步骤................................................. .. (1) 2.2实验 二................................................. .. (3) 2.2.1实验目的................................................. .. (3) 2.2.2实验准备................................................. .. (4) 2.2.3实验步

1kV电力电缆绝缘电阻检测报告

班组:线路班 工程名称 国网通州供电公司2015 年通州煤改电工程(陈桁 村)(武辛庄供电所) 工程编号J-2015-033 摇测地点郎府路换装变压器所带JP柜 出线至1#低压电缆杆 实验性质交接 摇测人员李好学实验日期2015.11.21 规格型号ZC-YJY22-1kV-4X240mm2报告日期2015.11.21 天气晴温度16度长度53米依据标准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实验规程 绝缘电阻(兆欧) 黄相对绿、红及零绿相对红、黄及零红相对黄、绿及零大于等于1000兆欧大于等于1000兆欧大于等于1000兆欧 摇测结果合格合格合格 摇测单位:施工班工作负责人:赵师伟 电气施工队现场监督, 检查人:王春雨专责:赵师伟监督:贾庆祥监察:苑庆刚

班组:线路班 工程名称 国网通州供电公司2015 年通州煤改电工程(陈桁 村)(武辛庄供电所) 工程编号J-2015-033 摇测地点郎府路新装1#变压器低压出 线至JP柜出线 实验性质交接 摇测人员李好学实验日期2015.11.21 规格型号ZC-YJY22-1kV-4X240mm2报告日期2015.11.21 天气晴温度12度长度16米依据标准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实验规程 绝缘电阻(兆欧) 黄相对绿、红及零绿相对红、黄及零红相对黄、绿及零大于等于1000兆欧大于等于1000兆欧大于等于1000兆欧 摇测结果合格合格合格 摇测单位:施工班工作负责人:赵师伟 电气施工队现场监督, 检查人:王春雨专责:赵师伟监督:贾庆祥监察:苑庆刚

班组:线路班 工程名称 国网通州供电公司2015 年通州煤改电工程(陈桁 村)(武辛庄供电所) 工程编号J-2015-033 摇测地点郎府路新装2#变压器低压出 线至JP柜出线 实验性质交接 摇测人员李好学实验日期2015.11.21 规格型号ZC-YJY22-1kV-4X240mm2报告日期2015.11.21 天气晴温度12度长度16米依据标准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实验规程 绝缘电阻(兆欧) 黄相对绿、红及零绿相对红、黄及零红相对黄、绿及零大于等于1000兆欧大于等于1000兆欧大于等于1000兆欧 摇测结果合格合格合格 摇测单位:施工班工作负责人:赵师伟 电气施工队现场监督, 检查人:王春雨专责:赵师伟监督:贾庆祥监察:苑庆刚

综合布线系统的电缆施工级测试报告

综合布线系统的电缆施工级测试 一实验目的:熟悉网线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网线的制作过程 二实验设备及型号:双绞线剥线器,压线钳,剪刀,斜口钳,打线工具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端接RJ45连接头 原理:RJ45水晶头有金属触片和塑料外壳组成,其前端有8个凹槽,简称“8P”凹槽内有8个金属触点,简称8C。因此RJ45水晶头又称为“8P8C”接头。端接水 晶头时要注意她的引脚次序,当金属片朝上时,h8的引脚次序应从左往右数。 连接水晶头虽然简单,但它是影响通信质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开绞过长会影 响近端串扰指标;压接不稳定会引起通信的时断时续;剥皮时损伤对线芯引起 短路,断路等故障: T568A线序: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T568B线序: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步骤: 1 剥线:用双绞线器将双绞线塑料外皮剥去2~3cm. 2 排线:将绿色线对与蓝色线对放在中间位置,二橙色线对与棕色线对放在靠外的位 置,形成左一橙,左二蓝,左三绿,左四棕的线对次序。 3 理线:小心地拨开每一线队(开线),并将线芯按下T568B标准排序,特别是要将白 绿线芯从蓝和白蓝线对上交叉至4号位置,将线芯拉直压平,挤紧理顺。 4 剪切:将裸露出的双绞线芯用压线钳,剪刀,斜口钳等工具整齐的剪切,只剩下约 13cm的长度。 5 插入:一手以指姆和中指捏住水晶头,并用食指抵住,水晶头方向是金属引脚朝上, 弹片朝下。另一只手捏住双绞线,缓缓地将双绞线8条导线依序插入水晶头, 并一直插到8个凹槽顶端。 6 检查:检查水晶头正面,查看线序是否正确;检查水晶头顶部,查看线芯是否都顶 到顶部。 7: 压接:确认无误后,将RJ45水晶头推入压线钳夹。

综合布线线缆测试方案

综合布线线缆测试方案 1.电缆检测 为检测安装,需使用FLUKE多功能测试仪。它带两根两头适合RJ45插座的电缆。如果是在使用110型连接模块的配线架上连接,最好一头连接带RJ45插头的4对线,另一头连接110P型跳接连线。 为使多功能测试仪能连续工作,每次测试工作完毕后应给电池充电。 一份标准的测试报告汇集所有根据ISO标准中连接性能所作测试的数据。 2.检验步骤 完成这样的检验需要两名配备通讯系统(电话或对讲机)操作人员。需测试的插座应事先列表。 ◆第一步先用供检测的电缆将发射器与测试仪连接来校准仪器。在每次测试之前实施这一步骤是必须的。 ◆一名操作人员持测试仪在配线架处,测试仪通过电缆连接配线盘,另一名操作人员持发射器沿安装接点用另一根电缆连接。 ◆插座一个一个测试。整个安装都必须测试以确保安装正确。 ◆主干缆和设备电缆的检测也在各点间进行。 ◆多功能测试仪是一种电缆测试仪,可检测双绞线电缆的带宽和精度。这种多功能测试仪自动核对双绞线的所有组合,不仅决定你的安装性能,还决定你在使用什么样的地域网络。它可以储存、打印数据,或将数据传输至个人电脑上。多功能测试仪使用方便,配有标准电缆、地域网络和水平特性的预设程序。其中的数据使多功能测试仪可以判断安装水平和可以支持的网络。 ◆电缆数据库 电缆数据库包括目前所有的双绞线电缆和同轴电缆规格。你只需在数据库中加上你自己的电缆规格。 ◆网络数据库 多功能测试仪包含目前所有网络的规格。使用EDIT(编辑)功能你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这些规格,你也可以定义你自己的网络类型并将其放入数据库。 多功能测试仪被设计成可以进行两种测试: 多功能测试仪和两种遥控装置一起工作:一个遥控定位器或一个回路盒。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 三、测试过程及结果的判定 1、测试模型 在进行布线链路测试时,应该按照线缆级别不同选择不同的链路模型。在测试三、四、五类双绞线缆时选择基本链路,在进行超五类、六类测试时,应按照永久链路模型进行。 双绞线水平测试模型 (1)永久链路和基本链路(见图1) 图1 永久链路和基本链路模型示意图 由TIA/EIA568-B重新对测试链路定义,在进行超五类、六类双绞线缆测试时,使用永久链路代替基本链路。在进行测试时,应选用永久链路测试模块,该模块和测试跳线合成一起,测试完后,测试仪能自动将测试跳线长度减掉,显示的是永久链路的实际长度。 (2)通道(见图2) 图2 通道链路模型示意图 由于测试时包括了用户的跳线在内,通道测试一般用于检测布线链路故障时使用。

光缆布线测试模型 图3 光纤链路模型示意图 光缆布线系统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对链路传输特性进行测试,其中最主要的几个测试项目是链路的衰减特性、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回波损耗等。光纤网络的测试测量设备主要有光纤识别器、故障定位器以及光损耗测试设备。 通常,我们需要测量两个方向上的损耗,这是因为存在有向连接损耗或者说是由于光缆传输损耗的非对称性所致。这时,技术人员就必须相互交换设备并再进行另一个方向的测量。可是,当他们相隔十几层楼或是几十千米时该怎么办呢?很明显,如果这两个人每人都有一个光源和一个光功率计,那么他们就可以在两边同时测量了,如图所示,现在的用于认证测试的高级光缆测试套机是可以实现双向双波长的测试的。 2、测试结果*定判据 首先,进行检测前先要完成对测试仪主机、辅机充电工作;其次要熟悉布线现场和布线图,制定一个详细的检测方案;然后是测试仪触摸屏的校准;最后是测试仪校准。现场测试的每条链路的测试数据报告是自动生成的,因此在每项工程测试前应首先对测试仪进行设置,将仪器的所有项目设置好后,将进行实际的现场检测,按预先设计好的检测方案,逐一地对每条链路进行。检测时由两个人分别持测试仪的主机和副机在链路的两边,将待测链路和测试仪连接好,按自动测试并等待完成,完成后保存测试结果。当天完成测试后,应及时将所有检测结果转存电脑,并对测试仪充电备用。 个体合格判据 (1)对绞电缆布线,若某一链路有一项内容不合格则该链路判为不合格; (2)光缆布线检测时,如果系统中有一条光纤链路光衰减值不合格,则该光纤链路判为不合格; (3)允许未通过检测的信息点、线对、光纤链路经修复后复检。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报告

郑州轻工业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网络综合布线 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布线 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网络工程 姓名: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地点:

目录 一、设计概述 二、总体设计 实验一..................................................................................................... 实验目的 ....................................................................................... 实验准备 ....................................................................................... 实验步骤 ....................................................................................... 实验二..................................................................................................... 实验目的 ....................................................................................... 实验准备 ....................................................................................... 实验步骤 ....................................................................................... 实验三..................................................................................................... 实验目的 ....................................................................................... 实验准备 ....................................................................................... 实验步骤 ....................................................................................... 实验四..................................................................................................... 实验目的 ....................................................................................... 实验准备 ....................................................................................... 实验步骤 ....................................................................................... 实验五..................................................................................................... 实验目的 ....................................................................................... 实验准备 ....................................................................................... 实验步骤 ....................................................................................... 实验六..................................................................................................... 实验目的 .......................................................................................

阻燃测试方法

[11] (GB2408-80、水平、垂直燃烧试验方法)1水平试验法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试样水平支撑下的燃烧性能。 (1)试验装置 试验在燃烧箱内进行,箱体左内侧装有一支内径为9.5mm的本生灯。其内右侧有固定试件的试件夹。本生灯向上倾斜45度,并装有进退装置。试验用燃气为天然气、石油气或煤气,并备有秒表及卡尺。 (2)试验方法A. 试件制备每种材料需5个试件,每个试件要求平整光滑,无气泡,长125±5mm,宽13.0±0.3mm,厚3.0±0.2mm,对厚度为2-13mm的试样也可进行试验,但其结果只能在同样厚度之间比较。 B.试验步骤 首先在试样的宽面上距点火源25mm和100mm处各划一条标线,再将试件以长轴水平放置,其横截面轴线与水平成45度角固定在试件夹上。在其下方300mm 处放置一个水盘。点燃本生灯,调节火焰长度为25mm并成蓝色火焰,将火焰内核的尖端施用与试样下沿约6mm长度。并开始计时,施加火焰时间为30秒。在此期间内不得移动本生灯,但在试验中,若不到30秒时间试件已燃烧到第一标线,应立即停止施加火焰。停止火焰后应作如下观察记录。a.2S内有无可见火焰; b.如果试样继续燃烧,则记录火焰前沿从第一标线到第二标线所用时间t,求其燃烧速度V:V=75/t (mm/min) c.如果火焰到达第二标先前熄灭,记录燃烧长度S: S=(100-L)mm 式中:L——从第二标线到未燃部分的最短距离,精确到1mm。观察其他现象,如熔融,卷曲,结碳,滴落及滴落物是否燃烧等。C.结果的评定 每个试验按下列归类a.GB2408-80/Ⅰ:试样在火源撤离后2s 内熄灭 b.GB2408-80/Ⅱ:火焰前沿在到达第二标先前熄灭,此时应报告试样燃烧长度S (如燃烧长度50mm,报告为GB2408-80/Ⅱ-50mm)c.GB2408-80/Ⅲ:火焰前沿到达或超过第二标线,此时应报告燃烧速度V (如燃烧速度为20mm/min 报告为GB2408-80/Ⅲ-20mm/min). 试验结果以5个试件中数字最大的类别作为材料的评定结果,并报告最大燃烧长度或燃烧速度。 1 / 5 垂直燃烧法(GB2409-84) 垂直燃烧法是在规定条件下,对垂直放置具有一定规格的试样施加火焰作用后的燃烧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1)试验装置试验是在内部尺寸为329mm×329mm ×780mm的燃烧箱内进行。燃烧箱顶部开有直径150mm的排气孔,为防止外界气流对试验的影响,在距箱顶25mm处加一块顶板,燃烧箱右侧装有试件夹支座,并达到试件固定后能处于燃烧箱中心位置。箱体左侧装有向上倾斜45度的本生灯一个。固定在控制箱的水平滑道上。箱体下部放置一个放脱脂棉的支架。其他备用的还有秒表及卡尺。(2)试验方法 A.试件每组试样需5个试件,要求平整光滑无气泡。长130±3mm,宽13.0±0.3mm.厚3.0±0.2mm。制好的试件应在标准气候条件下调节48小时。 B.试验步骤试件垂直固定在实件夹上,试件上端夹住部分为6mm.放好脱脂棉。在距试件150mm处点燃本生灯,调节火焰高度为20±2mm,并呈蓝色火焰。将本生灯中心置于试件下端10mm位置,火焰对准试件下端中心部分。开始计时。当对试件施加火焰10s后移开火源,记录试

综合布线 测试标准

综合布线测试标准 由于所有的高速网络都支持5类非屏蔽双绞线(UTP),因此用户需要一个办法来确定自己的电缆系统是否满足5类双绞线规范。为了满足用户需求,美国通信工业协会 TIA 制定了EA /TIA568布线标准和TSB-67测试标准。该标准于1995年10月正式颁布。它适用于已安装好的双绞线连接网络,并提供了一个"认证"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是否达到5类线要求的标准。一个符合TSB-67标准的非屏蔽双绞线网络不但满足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信息传输要求,还能支持未来的高速网络的需要。 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网络设备的生命周期通常为5年,使用了5年的设备就可能被淘汰。但是符合TSB-67标准的网络布线系统却可以支持15年以上。TSB-67的主要内容有: (1)两种"连接"模型的定义。 (2)要测试参数的定义。 (3)为每一种连接模型及3类、4类和5类链路定义Pass/Fall测试极限。 (4)减少测试报告项目。 (5)现场测试仪的性能要求和如何验证这些要求的定义。 (6)现场测试与试验室测试结果的比较方法。 两种连接模型分别是信道(Channel)和链路(Basic Link)。信道模型定义了包括端到端的传输要求,含用户末端设备电缆,最大长度是100米。链路是指建筑物中的固定布线,即从电信间接线架到用户端的墙上信息插座的连线(不含两端的设备连线),最大长度是90米。我们知道,对于不同的网络类型和网络电缆,标准和所要求的测试参数是不一样的。把网络电缆及其对应的标准如表1所示,不同标准所要求的测试参数如表所示,电缆级别与应用的标准如表3所示。 表1 网络电缆及对应的标准 表2 不同标准所要求的参数 表3 电缆级别与应用的标准 二、TSB-67测试的连接参数 TSB-67测试的连接参数主要有四项,即接线图、距离、衰减、近端串扰NEXT。 1.接线图(Wire map) 接线图是验证线对连接是否正确。接线图必须遵照EIA/TIA568A或568B的定义(从信号角度讲这两种标准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是线的颜色标记不同)。接线图测试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连接测试,而是要确认链路的一端一个针与另一端相应的针连接。此外,接线图还要确认链路导线的线对是否正确,判断是否有开路、短路、反向、交错和串对五种情况出现。正确的接线图是如图所示。 图1 正确的接线图 2.距离

阻燃和耐火测试GBT 19666标准

阻燃和耐火测试GB/T 19666标准 阻燃性测试是被测物推迟火焰延续、蔓延、扩散等能力的试验方法。 GB/T 19666阻燃和耐火线缆通则–标准名称 GB/T 19666 General rules for flame retardant and fire resistant electric wires and cables or optical fiber cables GB/T 19666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 GB/T 19666阻燃和耐火线缆通则–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的燃烧特性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包括无卤、低烟、低毒、阻燃和耐火等燃烧特性。 本标准适用于含卤、无卤、低烟、低毒的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产品。GB/T 19666阻燃和耐火线缆通则–相关标准 GB/T 17650.1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1部分:卤酸气体总量的测定 GB/T 17650.2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用测量pH值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 GB/T 17651.2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第2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 GB/T 18380.12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 办理阻燃和耐火测试流程: 1、项目申请——向检测机构监管递交申请。 2、资料准备——根据要求,企业准备好相关的认证文件。 3、产品测试——企业将待测样品寄到实验室进行测试。 4、编制报告——认证工程师根据合格的检测数据,编写报告。 5、递交审核——工程师将完整的报告进行审核。 6、签发证书——报告审核无误后,颁发报告。

绝缘阻抗测试作业标准书

1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产品于受热、湿、尘、氧化或挥发性材料蒸发等环境下皆能保有良好之绝缘阻抗值,特定此作业指导书。 2范围: 适用于产品新产品开发阶段、试产制品、出货批、故障分析及客户不良反应各阶段作业均适用之。 3权责: 研究开发部:产品各项环境试验之相关资料提供与确认。 品质验证课:产品各阶段之环境试验测试或委外测试。 4定义:略。 5作业内容: 5.1作业范围: 5.1.1新产品开发阶段:新产品在研究发展阶段,由研究开发部提供相关资料委托 品质验证课进行各项测试,由品质验证课执行各项测试或委外测试,并将测 试之结果以书面资料或测试报告回馈以供参考及改善依据。 5.1.2生(试)产制品:当产品在生(试)产完成时,依实际需求由品质验证课执行各 项测试或委外测试以确保其品质及早发现问题,并将测试之结果以书面资料 或测试报告回馈以供参考及改善依据。 5.1.3出货批:由品质验证课视需求对出货批成品执行本试验,以供出货品质判定 与有关单位之改善依据。 5.1.4故障分析及客户不良反应:在生产过程中之故障品为利于追查原因及分析或 客户反应不良情形涉及本试验时。 5.2抽样标准与室温条件: 5.2.1本试验以成品单体为主,其试验成品单体抽样标准依【抽样作业标准书】中 电气规格抽样作业标准之规定办理。 5.2.2室温条件:温度15℃~ 35℃,湿度25% ~ 75%,气压86 ~ 106 kPa(mbar)。 5.3绝缘阻抗测试(INSULATION RESISTANCE TEST): 5.3.1测试条件: 5.3.1.1温度15℃~ 35℃,湿度30% ~ 60%。 5.3.1.2测试电压 DC 500V±10%,测试时间60 ± 5 sec.。 5.3.1.3成品静态单体测试,测试各端子间、端子与基座(塑料材料…等)之 绝缘阻抗。 5.3.2测试步骤与方法: 5.3.2.1量测配置:设定绝缘阻抗测试器( 1865 MEGOHM meter ) 量测时间 (=60 sec)和测试电压(=DC 500V),仪器量测夹头地端(蓝色夹头) 需接一金属面,避免空间的电磁(或电场)信号干扰,待测品焊在 PCB基板上;如附图一。 5.3.2.2将待测品固定于测试PCB或测试平台,接上量测点于绝缘阻抗测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