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局年度德育工作计划方案

教育局年度德育工作计划方案

教育局年度德育工作计划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德育工作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推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教育网络,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根据《XX市教育局XX年德育工作要点》精神现结合实际,拟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明确工作目标,改进关键载体,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XX年学校德育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抓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德育常规工作、主题教育活动、德育课程管理、社会实践活动等系列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改进课程育人。各校要充分发挥课程德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加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统筹德育、语文、历史等课程教育管理和评价,提升综合育人效果。

2.改进实践育人。各校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德育在行动”,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要普遍开展以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勤劳好学、节约环保、团结友爱等为主题的系列行动;组织学生广泛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作用,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红色旅游等活动。

3.改进文化育人。各校要深入挖掘地域历史文化传统,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张贴书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让学生熟练背诵。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读书、文体、科技、社团活动,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校史陈列室、广播电视网络等设施,营造体现主流意识、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活动形式,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时代性。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德育教育。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德育教育实践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引导未成年人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二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校逐渐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上课表、进课堂,重点对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残疾学生等弱势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他

们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三是建立学校道德讲堂。以倡导“三好教育”、“奉献社会、提升自己”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吸引和带动学校、家庭、社会成员共同参与道德建设,努力达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的目标。

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

1. 广泛开展“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了解雷锋先进事迹,崇尚雷锋高尚品德,感悟雷锋时代精神,践行雷锋奉献理念,形成“学雷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

2. 积极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9月各校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大力开展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

3. 深入开展“三爱”、“三节”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青少年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的号召,准确把握“三爱”、“三节”的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突出主题,精心设计,科学安排,生动活泼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4. 广泛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认真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将“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3个系列活动纳入各校XX-XX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总体计划,层层动员、精心安排,使活动覆盖到每所学校、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

5.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中华诗文诵读”和“童谣传唱”为主题,通过开展中华诗文经典诵读、“童心向党”、“我与祖国共奋进”歌咏、朗诵等活动,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品牌。

6.结合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儿童节、建党节、“烈士公祭”、国庆节等重大纪念日组织广大中小学生开展演讲、征文、文艺汇演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充分利用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和树立广大中小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进一步加强学校常规德育工作。

一是组织上好“开学第一课”,做好开学典礼工作;二是建立升降国旗制度,积极开展“国旗下的讲话”活动;三

是切实保证校会、班会、团会、社会实践时间;四是加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五是开展评优评先活动。做好省、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的推选、表彰工作,做好市级“美德少年”的评选工作.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一步落实《XX市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精神,加强全市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各校要按照方案要求认真落实,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开展学会尊重、懂得感恩,学会交流、懂得礼仪,学会学习、懂得钻研,学会发现、懂得创造,学会生活、懂得自理,加强学生意志、体质锻炼教育活动,重点是文明习惯,安全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二是各校根据不同年级提出具体目标,细化内容,制定学生行为习惯评比细则,每周一评比、每月一小结、每期一总结。三是建立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跟踪档案,将评比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评选优秀学生的条件。

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全面建设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管好、用好活动中心的各种资源,丰富学生科技、体育、艺术、书法等课外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推动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和谐发展。

以76所家长学校为平台,建立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桥梁。教育引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孩子的能力,配合学校、社会抓好未成年人思想教育,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一是加强家长委员会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家长委员会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二是探索“家长义工”工作模式,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三是建立家校联系长效机制,通过家委会、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学校开放日、网上联系和教师家访等形式实现交流互动。

四、工作保障

抓好队伍建设。各校要成立德育工作机构,校长是德育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确定一名副校长具体分管,政教处、少先队队、班主任、政治教师负责具体工作。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德育队伍水平。

抓好活动开展。在开展一系列重要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还要开展好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以活动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学生的品德教育。

抓好帮扶工作。实施好关爱工程,用好用活各项助学资金,开展好1+1结对帮扶,把未成年人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服务和关爱工作纳入教育发展总体任务,使他们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本年度各校开展的德育工作,年终要进行认真总结,并

于XX年12月30日前将电子档总结报教育股。联系人:马清,邮箱1527073808@.

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继续加强对学生感恩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具体工作:

一、开展培养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活动月活动

两次班会:9月8日第九节庆教师节主题班会

9月22日第八节让学生学会感恩主题班会,题目“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一次手抄报展:9月15日前展出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集体主义的凝聚力

1、九月份—体育节

活动内容:①跳绳、踢毽比赛②拔河比赛③男同学双杆,女同学仰卧起坐比赛④高一广播操评比⑤九月二十九日下午、30日校体育运动大会

2、十月份—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

3、十二月份—艺术节

活动内容:①各年级大合唱比赛②艺术作品评比及展览

③文艺汇演

4、成立校合唱团长,张晓菲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对学生

进行培训。

三、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目的:建立良好的学校秩序,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措施:

1、六大德育修养目标:①遵守规则②尊重他人③学会合作④有责任感⑤有进取心⑥恪守公德。

2、学习六习惯;①预习习惯②听课习惯③适应老师习惯④阅读习惯⑤行为习惯⑥反恩总结习惯。

3、日常行为规范六十条,这样使学校要求贯彻到班级,上下一致。

4、周总结制度

5、值周班制度

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1、新老班主任结对子工作进一步落实。

2、每月一次全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3、建立班主任资源库。

4、聘请德育专家来校讲课。

5、选派优秀班主任外出学习、考察。

6、编写《班主任工作案例集》。

7、寒假之前召开班主任工作交流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