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公式

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公式

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公式
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公式

基坑降水、土方、支护工程

降水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计算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3、其它相关资料。

二、计算过程

本次计算采取如下程序:

本工程采用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基坑涌水量。

公式一:

式中:Q ——基坑涌水量(m 3/d)

k ——渗透系数(m/d),10

S ——水位降深(m),7.0m

R ——引用影响半径(m),R=kH s 2=230m

r 0——基坑半径(m),F F r 564.0/0==π=104.5m F ——基坑面积(m 2),本工程暂取34358m 2

l ——过滤器有效工作部分长度

H ——初始静止水位至井底的距离

h ——基坑底至井底的距离

M ——承压含水层厚度(m),27.0

计算得:Q=2969.9m3/d

根据我公司多年施工经验,根据规范所计算涌水量往往比实际小很多,本工程根据经验,按两倍理论量计算涌水量,即涌水量为:2969.9×2=5940 m3/d

公式二:

式中:q——管井的出水量(m3/d)

r——过滤器半径(m)

s

l——过滤器浸部分段长度(m),2.0

k——含水层渗透系数(m/d),380

计算得:q =182.40m3/d

公式三:

计算得井数为:n≈36

公式四:

式中:L——井深(m)

h——基坑深度(m),5.5

c——降水水面距基坑底的深度(m),1.0

i——水力坡度,取0.03

Z——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变幅(m),0.5

y——过滤器工作部分长度(m),2.0

T——沉砂管长度(m),0.5

计算得井深为:L≈12.6m,取 13m

公式五:

式中:'l——沿基坑布置井点的长度(m),约1160m

计算得井间距为:a≈33.1m

因按规范计算降水井所需间距往往比实际需要要小很多,根据我

公司多年降水经验,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降水井间距为7.0m,另,由于基坑面积较大,在槽内加设疏干井,共布降水井165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