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单元检测卷(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单元检测卷(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单元检测卷(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单元检测卷(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单元检测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面哪幅图表示的是统计表中的数据。()

A. B. C.

2.根据以下数据选择正确的统计图。深圳某电子工厂有3个车间,甲车间有男工56人,女工24人;乙车间男工人数比甲车间多4人,女工人数比甲车少6人;丙车间有男工70人,女工人数比男工人数少30。

A.

B.

3.六年级4个班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为了清楚地表示三月份各班做好事件数的多少,应制作()统计图。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4.学校图书馆一天的图书借阅情况如下表:

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每格代表多少本比较合适?()

A. 1

B. 10

C. 20

D. 50

5.如图所示,是某校六年级学生跳绳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共分A、B、C三个等级),则下面的回答正确的是()

A. C等级人最少,只有40人

B. 该校六年级学生共有120人

C. A等级人占总人数的30%

D. B等级人最多,占总人数的

6.只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是()。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7.近几年来下面4个球队获奖的情况:

(1)哪个队获得奖杯数是陕西队的2倍?()

A.广东队

B.湖南队

C.上海队

D.陕西队

(2)广东队获得奖杯数是哪个队的2倍?()

A.广东队

B.湖南队

C.上海队

D.陕西队

8.在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如图所示),( )能准确地表示各种花的占地面积。

A. B. C.

9.如图表示各种颜色气球的数目:

红色、蓝色和白色的气球总共有()个.

A. 45

B. 46

C. 51

D. 69 10.红星小学在读书活动中调查“你最喜欢看哪类书”,四年级60名学生的回答情况如下表:

下面统计图与上面表格的信息最相符的是()。

A. B. C. D.

11.2003年A、B、C、D、E五种轿车的产量分别为6.8、4.9、4.7、4.5、3.9万辆,下面哪个图更能真实地反映它们产量上的差距?

A.

B.

12.右边条形图是从曙光中学800名学生中帮助四川地震失学儿童捐款金额的部分抽样调查数据,扇形图是该校各年级人数比例分布图.那么该校七年级同学捐款的总数大约为()

A. 870元

B. 4200元

C. 5010元

D. 250560元

二、填空题

13.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上,纵轴上1格表示5人,表示20人的直条应画________格。14.在一幅条形统计图里,用2cm长的直条表示20人,用________cm长的直条表示100人。

15.在绘制一幅条形统计图时,如果用2厘米的直条表示80千克,那么5厘米的直条就表示________千克。

16.下图是超市里最近几天大米销售情况的统计图.(单位:千克)

①________天卖得最多。________天卖得最少。

②5天一共卖了________千克。

③平均每天卖了________千克。

17.条形统计图是用________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是用________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8.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进行口算比赛,下面是他们1分钟口算比赛情况统计

图.

①这是________统计图.

②________的口算速度最慢.________与________的口算速度最接近.

③丙比甲的口算速度低________ %.

④四人的口算平均速度是每分钟答________道题.

⑤请你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19.如图是王平六年级第一学期四次数学平时成绩和数学期末测试成绩统计图.请根据图填空:

(I)王平四次平时成绩的平均分是________分.

(II)数学学期成绩是这样算的:平时成绩的平均分×60%+期末测验成绩×40%.王平六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学期成绩是________分.

20.如图是甲、乙、丙三个人单独完成某项工程所需天数统计图.请看图填空.

①甲、乙合作这项工程,________天可以完成.

②先由甲做3天,剩下的工程由丙做,还需要________天完成.

三、解答题

21.观察统计图,解决问题.

(1)图中每格代表________人.

(2)四(2)班一共有50人,请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3)四(2)班喜欢吃________的人数最多.

22.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新华小学四年级举行古诗词背诵大赛,下面是四位同学背诵的古诗词数量统计表。

姓名李刚张平孙玉马明

数量/首40605070

(2)每格代表________首。

(3)________背诵古诗词的数量最多,________背诵古诗词的数量最少。

23.下面是红星小学二至六年级学生近视人数统计表。

年级二三四五六

人数48101418

(1)用条形图把上面的数据表示出来。

(2)每格代表________人。

(3)________年级学生近视的人数最多,________年级学生近视的人数最少。(4)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写出两条)

24.这是某商场一周的手机销售情况统计表。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销售量(部)1520510254035

(2)星期________售出的最多,星期________售出的最少。

(3)这个星期一共售出________部。

25.下面是某报刊亭这个月卖出的杂志数量统计图。

(1)据统计这个月卖出有关汽车的杂志是700本,请在图中表示出来。

(2)这个月卖得最多的两种杂志共有________本。

26.小小统计,绘一绘.

四(1)班同学每人最喜欢的早餐人数统计如下:

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早餐人数统计表

名称包子鸡蛋饼面包油条

人数1512109

(1)请根据统计表完成上面统计图.

(2)这是________统计图,每格代表________人,喜欢________的人数最________,该个班一共有________人.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解析】【解答】C图中表示的数据是统计表中的数据,故选C。

【分析】A图和B图中直条表示的数据不准确,C图表示的数据准确,即可解答。

2.B

解析: B

【解析】A选项图例错误

3.A

解析: A

【解析】【解答】六年级4个班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为了清楚地表示三月份各班做好事件数的多少,应制作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A。

【分析】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

4.C

解析: C

【解析】【解答】,

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每格代表20本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这些数据都是20的倍数,因此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每格代表20本比较合适。

5.D

解析: D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是某校六年级学生跳绳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共分A、B、C三

个等级),则下面的回答正确的是B等级人最多,占总人数的。

故答案为:D。

【分析】观察图可知,A等级有40人,B等级有120人,C等级有20人,则B等级人最

多,占总人数的120÷(40+120+20)=,据此解答。

6.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条形统计图只表示数量的多少。

故答案为:A。

【分析】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7.B

解析:(1)B

(2)C

【解析】【解答】(1)陕西队获得3个奖杯,它的2倍是6个奖杯,是湖南队;

(2)广东队获得了8个奖杯,8是4的2倍,是上海队的2倍。

故答案为:(1)B;(2)C。

【分析】根据获得的奖杯数判断谁是谁的2倍。

8.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A、表示三种花的占地面积相等,不符合题意;B、玫瑰花和菊花的面积不相等,不符合题意;C、能正确表示三种花的占地面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从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玫瑰花与菊花的面积相同,且都占百合花面积的一半,那么表示玫瑰和菊花的长条高度相等且都占百合花长条的一半。

9.A

解析:A

【解析】【解答】解:12+15+18=45(个)。

故答案为:A

【分析】一格表示2个,红色有12个,白色有15个,蓝色有18个,用加法计算总数。10.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正确的统计图是:

故答案为:C。

【分析】计算出每个种类的书的本数,然后根据数据确定长条的长度,选择符合这些数据的统计图。

11.A

解析: A

【解析】【解答】A、竖着上相邻单位的差是0.5,B、相邻单位的差是1,相邻的单位差越小,图形就越精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统计图中相邻单位差越小,表示数量多少的长条的长短就会更明显、更真实. 12.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800×36%=288(人);

4+8+10+16+12=50(人);

4÷50= ;

8÷50= ;

10÷50= ;

16÷50= ;

12÷50= ;

288× ×5,

=23.04×5,

=115.2(元);

288× ×10,

=46.8×10,

=468(元);

288× ×15,

=57.6×15,

=864(元);

288× ×20,

=92.16×20,

=1843.2(元);

288× ×25,

=69.12×25,

=1728(元);

115.2+468+864+1843.2+1728,

=583.2+864+1843.2+1728,

=1447.2+1843.2+1728,

=3290.2+1728,

=5018.2,

≈5010(元).

故答案选:C.

【分析】先由扇形统计图读出年级的七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再用总人数乘这个百分数求出七年级的总人数;

再由条形统计图捐5元,10元,15元,20元,25元的各有多少人,进而求出它们各占抽样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再用七年级的总人数乘这些分率,求出捐5元,10元,15元,20元,25元大约各有多少人,最后用人数乘它们对应捐的钱数然后再加起来即可.本题是根据给出的部分数量来推算全部的数量;关键是要根据统计图读数所需要的数量,特别是由这些数量来求部分人数求出部分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二、填空题

13.【解析】【解答】解:20÷5=4(格)所以表示20人的直条应画4格故答案为:4【分析】因为1格表示5人所以20里面有几个5就需要画几格

解析:【解析】【解答】解:20÷5=4(格),所以表示20人的直条应画4格。

故答案为:4。

【分析】因为1格表示5人,所以20里面有几个5就需要画几格。

14.【解析】【解答】解:100÷20×2=10cm所以用10cm长的直条表示100人故答案为:10【分析】表示100人的直条的长度=100÷2cm表示的人数×2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解析:【解析】【解答】解:100÷20×2=10cm,所以用10cm长的直条表示100人。

故答案为:10。

【分析】表示100人的直条的长度=100÷2cm表示的人数×2,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15.【解析】【解答】解:80÷2×5=40×5=200(千克)故答案为:200【分析】用80除以2求出1厘米表示的重量然后乘5即可求出5厘米表示的重量

解析:【解析】【解答】解:80÷2×5

=40×5

=200(千克)

故答案为:200

【分析】用80除以2求出1厘米表示的重量,然后乘5即可求出5厘米表示的重量。16.周五;周一;290;58【解析】【解答】①周五卖得最多周一卖得最少②5天一共卖了40+50+70+50+80=290(千克)③平均每天卖了290÷5=58(千克)故答案为:周五周一29058【分析】

解析:周五;周一;290;58

【解析】【解答】

①周五卖得最多。周一卖得最少。

②5天一共卖了40+50+70+50+80=290(千克)。

③平均每天卖了290÷5=58(千克)。

故答案为:周五、周一、290、58

【分析】①先根据直条的高度找出5天分别卖的重量②5天分别卖的重量的和就是卖的总重量③总重量÷总天数=平均每天卖的重量

17.直条长短;折线起伏【解析】【解答】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故答案为:直条长短折线起伏【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反映数量的多少用直条长短表示折线

解析:直条长短

;折线起伏

【解析】【解答】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直条长短、折线起伏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反映数量的多少,用直条长短表示,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的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用折线起伏表示。

18.条形;丁;甲;丙;5;3775【解析】【解答】解:①这是条形统计图;

②观统计图可知:丁的口算速度最慢甲与丙的口算速度最接近;③(40﹣38)÷40=2÷40=5答:丙比甲的口算速度低5④(40+46

解析:条形;丁;甲;丙;5;37.75

【解析】【解答】解:①这是条形统计图;②观统计图可知:丁的口算速度最慢,甲与丙的口算速度最接近;③(40﹣38)÷40 =2÷40

=5%

答:丙比甲的口算速度低5%.

④(40+46+38+27)÷4

=151÷4

=37.75(道)

答:四人的口算平均速度是每分钟答37.75道题.⑤甲比乙每分钟少做多少道题?46﹣40=6(道)答:甲比乙每分钟少做6道题.故答案为:①条形;②丁、甲、丙;③5,④37.75.

【分析】①根据条形统计图的定义可知,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以这是条形统计图;②观条形统计图可知,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最矮的说明口算速度最慢,相差最少的说明口算速度比较接近;③求丙比甲的口算速度低百分之几,用甲口算的速度减去丙口算的速度,再除以甲口算的速度,列式解答即可;④把四人口算的速度相加除以4,列式解答即可;⑤问题:甲比乙每分钟少做多少道题?用乙做题的速度减去甲做题的速度,解答即可.

19.85;89【解析】【解答】解:(I)(75+90+75+100)÷4=340÷4=85(分);(II)85×60+95×40=51+38=89(分);故答案为:85;89【分析】(I)从条形统计图中

解析:85;89

【解析】【解答】解:(I)(75+90+75+100)÷4,

=340÷4,

=85(分);

(II)85×60%+95×40%,

=51+38,

=89(分);

故答案为:85;89.

【分析】(I)从条形统计图中知道,四次平时的成绩分别是75分、90分、75分、100分,由此把四次平时的成绩加起来再除以4,就是王平四次平时成绩的平均分;(II)从条形统计图中知道,期末测验成绩是95分,而(I)已经求出平时成绩的平均分,把平时成绩的平均分与期末测验成绩代入“平时成绩的平均分×60%+期末测验成绩×40%”,即可求出答案.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要求的问题,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再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与所给出的数量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20.847;20【解析】【解答】解:①设这项工程的工作量为单位1可知甲的

工作效率:1÷15=115乙的工作效率:1÷20=1201÷(115+120)=1÷760=847(天);答:甲乙合作这项工程84

解析:;20

【解析】【解答】解:①设这项工程的工作量为单位1,

可知甲的工作效率:1÷15= ,

乙的工作效率:1÷20= ,

1÷( + ),

=1÷ ,

= (天);

答:甲、乙合作这项工程,天可以完成.

②丙的工作效率:1÷25= ,

(1﹣ ×3)÷ ,

= ÷ ,

= ×25,

=20(天);

答:还需要20天完成.

故答案为:,20.

【分析】①设这项工程的工作量为单位1,所以可以写出甲的工作效率和乙的工作效率,然后用单位1除以甲与乙的工作效率之和;②先求出丙的工作效率,然后用总的工作量减去甲3天的工作量,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丙的工作效率即可;此题的关键点是设这项工程的工作量为单位1,然后根据工作量与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来做题.

三、解答题

21.(1)2

(2)解:50﹣(18+8+12+4)

=50﹣42

=8(人)

作图如下:

(3)面包

【解析】【分析】(1)观察统计图中左侧所标的数据即可判断每格表示的人数.(2)用总人数减去其它部分的人数,即可计算出喜欢牛奶的人数,进而补全图形.(3)观察各条形图的高低,条形图最高的对应喜欢的人数最多.

22.(1)

(2)10

(3)马明;李刚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作图即可;

(2)统计图的纵坐标每两个相邻数字之间相差10,所以每格代表10首;

(3)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即可。

23.(1)

(2)2

(3)六;二

(4)解:①二至六年级学生近视的人数逐渐增多。

②六年级学生近视人数比二年级多14人。(答案不唯一)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作答即可;

(2)从统计图的纵坐标中看出每格代表2人;

(3)统计图中涂色部分越长,近视的人数越多,涂色部分越短,近视的人数越少;(4)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作答即可,例如二至六年级学生近视的人数逐渐增多等。24.(1)某商场一周的手机销售情况统计图

(2)六;三

(3)150

【解析】【解答】解:(2)星期六售出的最多,星期三售出的最少;

(3)15+20+5+10+25+40+35=150(部)。

故答案为:(2)六;三;(3)150。

【分析】(1)横轴表示星期,竖轴表示销售量,一格表示5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统计图中描出长条即可;

(2)直接根据数据确定售出最多和最少的是星期几;

(3)用加法计算这个星期一共销售的部数。

25.(1)解:如图所示:

(2)2600

【解析】【解答】(1)纵轴每格:600÷3=200(本),700÷200=3(格)……100本,也就是画3格半,作图如下:

(2)200×7+200×6

=200×(7+6)

=200×13

=2600(本)

【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应用,观察图可知,运动杂志的条形有3格,代表600本,则纵轴每格代表600÷3,然后求出700本需要画几格,据此作图;(2)观察图可知,时尚杂志与饮食杂志卖得最多,将两种杂志的数量相加即可,据此列式解答。

26.(1)解:统计图如下:

(2)条形;2;包子;多;46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作图即可;

(2)统计图是一条条的长方形,所以这是条形统计图;

纵轴上每两个相邻的数据之间相差2,所以每格代表2人;条形图中,那个条形最长,那么喜欢这种早餐的人数最多;把表中的每个数据加起来,就是这个班一共有的人数。

2014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题

2014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题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 一、小小知识窗看谁本领高! 1、0.78里面有()个0.01,3.6里面有()个0.1。 2、4个百、5个十、3个十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3、0.050的计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58厘米=()米540克=()千克 7元8角3分=()元9吨40千克=()吨 5、小数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6、10.1千克、1000克、1.1吨、1千克10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7、在○里填上“<”、“>”、“=”。 7.9○8.2 0.09○0.12 5.7○5.8 3.61米○362厘米284克○0.284千克 5.3米○532厘米 8、0.8不改变大小,写成三位小数是()。 9、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 10、□5.□5,使这个数最小是(),使这个数最大是()。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0.3与0.300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2、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3、4.4时=4时40分。() 4、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5、2.7和2.9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 三、选择。 1、0.9比10少() A、0.1 B、9.1 C、9 2、由2、4、5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A、4.25 B、2.54 C、5.42 3、大于4.35小于5.35的小数有()个 A、9 B、10 C、无数 4、8080.80这个数()位上的零可以去掉。 A、百 B、十 C、百分 5、小红在计算小数减法时,将减数3.8错看成38,得108,那么正确的结果是() A、66.2 B、142.2 C、10.8 四、计算。 1、口算: 6.9-6= 0.9+0.6= 1-0.09= 0.9+0.1= 2.7+2.2= 0.2+0.8= 0.7-0.7= 5.5+11= 1.3-0= 9.7-7= 2、列竖式计算: 27.09-9.28 22.45-19.156 9.07+2.88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祝同学们期末考出好成绩!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共30分)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 据报道,受8号台风“莫拉克”的严重影响,给温州地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993700000元,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万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元。 2. 一个十位数,最高位是7,百万位和百位都是5,其他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这个数最高位是( )位。 3. 1个周角= ( )个平角= ( )个直角。 4. 右边( )里最大能填几?( )×24 < 100 53×() < 302 5. 4时整,时针与分钟夹角是( )o;6时整,时针与分钟夹角是( )o。

6. 要使4□6÷4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可填( )。 7. 在下面〇里填上“>”、“<”或“=”。 3654879〇3654897 26900100000〇27万 480÷12〇480÷3018×500〇50×180 8. 两个数的积是24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则积是( )。 9. 在A÷15=14……B中,余数B最大可取( ),这时被除数A是( )。 10.一本词典需39元,王老师带376元钱,最多能买( )本这样的词典。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 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 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任何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 班级___姓名___等第__ 一、口算(每题1分) 60×9= 50×90= 600÷30= 20×34= 43×2= 11×600= 13×600= 75-18= 70-30= 8000-3000= 120÷3= 3×900= 900÷3= 320÷3= 210×4= 70×20= 25×100= 75÷3= 125×8= 25×40= 二、用竖式计算(每题4分) 805×54 126×37 310×14 34×930 367×50 800×74 三、填空(每空1分) 1、365的14倍是 .175是5的倍. 2、□□×□□=1600. □□×□□=2800. 3、125×16=125××2. 250×4×6=250× 4、211×39的积大约是 .498×21的积大约是 . 5、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 . 四、你能算出体育用品商店今年10月份卖出的各种球类的总价吗?(每空3分) 球类名称单价数量总价 排球 59元 30个()元 足球 158元 12个()元 篮球 87元 120个()元 五、解决问题(每题6分) 1、星星小学体育组的15名同学在操场上练习自行车慢骑.平均每人骑800米.他们一共 骑了多少米? 2、一条船3次装运了1500袋黄沙.照这样计算.有8000袋黄沙.15次能全部运完吗? 3、一辆大客车可以乘座48人.一列火车乘座的人数是一辆大客车的12倍.一列火车乘座 的人数比一辆大客车乘座的人数多多少人?

4、明明特别喜欢看《少儿百科全书》.他5天看了100页.像这样又看了25天才把这本 书看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5、青青水果超市上半月卖出85筐苹果.下半月卖出65筐苹果.每筐苹果重20千克.青青 水果超市这个月一共卖出多少千克苹果? 6、一条公路长300千米.一个修路队修了20天.还剩80千米没修完.这个修路队平均每 天修路多少千米? 六、附加题 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中.五年级比四年级的3倍少35人.两个年级的人数差是41人.两个年级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各有多少人? 第二单元升和亳升测试题 班级姓名等第 一、在括号里填上“升”或“亳升”(每空1.5分) 一杯橘子一瓶油2.5 一瓶果汁一缸水10 汁500 600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每空2分) 1升=()毫升 6000毫升=()升 5000亳升=()升 8000毫升=()升 9升=()毫升 2升=()毫升 三、在○里填上“﹥”、“﹤”或“=”(每题2分) 8500毫升○8升 1001毫升○999升 301毫升○3001毫升 7000毫升○7升 6000毫升○5升 13升○1300毫升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 1、一瓶娃哈哈有180升.…………………………………() 2、明明今天喝了400毫升牛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时限: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40分) 1.小丽的妈妈存入银行5000元,记作+5000元,取出2400元,记作( )。 2.如果小军向东走60米,记作+60米,那么小刚向西走50米,记作( )。 3.正常水位为0分米,规定高于正常水位记为正数。水位高于正常水位2分米,记作( )分米,低于正常水位3分米,记作( )分米。 4.如果体重减少2千克,记作-2千克,那么体重增加5千克记作( )。 5.一幢大楼有18层,地面以下有2层,如果地面以上第3层记作+3层,那么地面以上第6层记作( )层,地面以下第2层记作( )层。 6.学校举行科普知识竞赛,抢答题的评分规则是答对一题加100分,答错一题扣20分,如果把加100分记作+100分,那么扣20分应记作( )。7.在2,-5,+9,0,-12这几个数中,( )是正数,( )是负数,(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8.零下10摄氏度记作( ),零上21摄氏度记作( ) 。 9.-15℃表示( ),读作( );7℃表示( ),读作( )。 10.规定高于海平面记为正数。某山峰高出海平面4000米,可记作( );某盆地低于海平面120米,可记作( )。 11.每袋食盐标准质量是500克,如果比标准质量重5克记作+5克,那么比标准质量轻4克记作( )。 二、我会辨。(每题2分,共16分) 1.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 ) 2.比较-2和+2,+2更接近0。 ( ) 3.某日北京温度为-9℃,上海温度为-1℃,该日北京的温度较高。 ( ) 4.+2℃比-2℃高了4℃。 ( ) 5.12不是正数,因为12的前面没有“+”。 (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

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动物园里几种动物数量统计如下。 1.请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2.纵轴上每格代表()只动物,猴子有()只,画()格。 3.从图上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解答出来。 二、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阅读的课外书情况统计表。 9127 1.根据上表绘出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最喜欢阅读()的人数最多,最喜欢阅读童话书的比最喜欢阅读趣味数学的多()人,最喜欢阅读()和()的人数一样多。 三、下面是某日全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情况。 某日全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预报 其中污染指数在50及50以下为优,在51~100范围内为良,在101~200范围内为轻度污染。 1.请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2. 3.看了这个统计图,你想到了什么? 四、“新苗杯”儿童歌手大赛在光明小学举行,进入决赛的有三位选手,决赛分两场, 上午一场,下午一场,全天得分最高者获胜(每场比赛满分为10分)。刚刚上午得了8分,豆豆上午得了9分,奇奇上午得了9分。 1.把三位同学全天的得分填入下表。 “新苗杯”儿童歌手大赛决赛成绩统计表 2.

“新苗杯”儿童歌手大赛决赛成绩统计图 五、某旅游城市3月份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如下。 1.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填写下表。 2. 六、下面是五种动物的最高时速统计图。 鸵鸟最快每小时能跑64千米。 1.哪几种动物跑得比鸵鸟快?哪几种动物跑得比鸵鸟慢? 2.如果它们赛跑,谁跑第一,谁跑最后?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解答出来。

第七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略 2.1 8 8 3.(答案不唯一)哪种动物数量最少?大象 二、1.略 2.童话书 3 科技书趣味数学 三、1.2 15 1 18 2.略 3.(答案不唯一)要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环保意识。 四、1.15 18 16 49 2.略 五、1.6 15 8 2 2.晴天雨天 六、1.马、狮子和猎豹跑得比鸵鸟快,猫和大象跑得比鸵鸟慢。 2.猎豹跑第一,大象跑最后。 3.(答案不唯一)狮子和鸵鸟同向赛跑1小时,相差多少千米?80-64=16(千米)。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一填。(20分) 1、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是 8,十万位上是5 ,其余各数位上都是 0,这个数写作 ( ),读作(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2、在数字“7”和“5”中间添加( )个0,就组成七千万零五。 3÷42,( ),( )。 4、8平方千米=( )公顷 14000000平方米=( )公顷 5、∠1+直角+35°=平角,则∠1=( )。 6、( )里最大能填整数几? ( )×69<510 233>38×( ) 7、( )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成平角,3时30分时,时针与分针成( )。(填“锐角”“直角”或“钝角”) 8、304÷52试商时可以把52看作( )来试商,这时商会( )。(“偏大”或“偏小”) 9、蜜蜂5分钟飞行2500米,蜜蜂的飞行速度可以写成( ),这只蜜蜂2小时可飞行( )千米。 10、一个六位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70万,这个六位数最大是( ),最小是

1、已知A÷B=40(B不为0),如果B除以20,A不变,那么商是( )。 A、800 B、2 C、40 2、下面各数中,最接近22万的是( )。 A、224500 B、219820 C、220099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不可能拼成一个( )。 A、平形四边形 B、三角形 C、梯形 4、如果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和同一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 )。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5、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个鸡蛋,每次只能煎两个鸡蛋,两面都要煎,第一面要煎2 分钟,第二面只要煎1分钟,最少( )分钟三人都能吃到煎蛋。 A、7 B、3 C、5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两个数相除,把被除数除以10,除数乘10,商不变。……………………………( ) 2、两个锐角的和比直角大。…………………………………………………………( ) 3、从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无数条。……………………………( ) 4、因为57÷4=14……1,所以570÷40=14……1。………………………………( ) 5、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四位数或五位数。………………………………………( ) 四、算一算。(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 分) 23×20= 120×5= 490÷70= 6300÷900= 250×40= 105×40= 910÷70= 59×61≈ 560÷82≈ 724÷89≈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4分) 208×55 314×28 728÷26 ※ 831÷58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全集

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第1课时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1、填一填。 (1)食品超市有85箱饮料,上午卖出26箱,下午又运来18箱,超市现在有( )箱饮料。 (2)一辆轿车2小时行驶144千米,5小时能行驶( )千米。 (3)计算78-33+15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计算15×200÷100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 )往( )的顺序计算。 2、比一比,谁最快。 (1) (2)200 3、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1)248 ÷ 8 (2)37 + 168 × 3 - 97 列出综合算式: 列出综合算式: 4、脱式计算。 136+72-143 40×16÷8 328÷8×19 +24 +29 -36 +80 ÷5 ×3 ÷6 ×15

246-187+121 52÷4×17 630—198—35 5、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1)4节车厢一共装煤228吨,照这样计算,如果一列火车有18节这样的车厢,那么这列火车一共可以运煤多少吨? (2)小明5分钟跑了400米,照这样的速度,小明9分钟能跑多少米? 第2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 1、在“<”或“=”。 27—19+36 81+18—76 345÷15×2 —17+2 366÷6×245—13×6 144÷12÷6 121÷11+18 2、看图列算式,并计算。 45 2倍多15 (1)甲:乙: ?

(2)苹果:香蕉: 每箱36千克每箱40千克 ①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千克?②香蕉比苹果重多少千克?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1)88 ÷8 162 ÷9 (2)14 ×60 72 ×8 + — 列出综合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4、脱式计算。 380—120÷15 150×50—25×5 5、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1)275与25的积比它们的商多多少?(2)100减去72除以8的商,差是多 少? 6、解决问题。 (1)火车8小时行驶600千米,汽车5小时行驶230千米,火车平均每小时比汽车平均每小时快多少千米?(列综合算式解答)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主讲稿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主讲稿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主讲稿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上数学112——116页的。 二、教材解读 本单元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或一些比较经典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标要求 教材利用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实例或经典的数学问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由于这些思想方法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些具体的情景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这些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经典的问题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六、学情分析

教材通过烙饼问题:怎样烙最省时间让学生体会优化理论。教材给出不同的方案,学生通过计算和讨论,找出最优的方案。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硬币等物品来摆一摆、试一试,记录下结果,通过操作来发现。解决烙三个饼的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扩展到4个、5个……10个,让学生探索奇数个饼和偶数个饼的烙饼方案有什么规律,实际也是一种化归的思想。 七、教学建议 本单元教学要恰当把握教学要求。优化(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是比较抽象、系统的数学思想方法。这里我们只是通过简单的事例让学生体会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到最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时,老师要把握好教学要求,教学中避免出现运筹、对策论这些数学术语。 八、课时安排 本单元可用4课时完成。 九、问题研讨 如何让学生在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计算278-96÷16×4时,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 法,计算结果是( )。 2、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 )里面的, 再算( )里面的,最后算( )外面的。 3、被除数是214,除数是17,余数是10,商是( )。除数是23, 商是17,余数是8,被除数是( )。 4、某养鸡专业户卖出公鸡98只,还有公鸡87只,母鸡的只数是原有公鸡的5倍,求养鸡专业户有母鸡多少只,列式是( )。 5、如果把算式“16×500-200÷50”的运算顺序改变为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则原式变为( )。 6、混合运算中,括号的作用是( )。 7、3个工人4小时一共加工了288个零件,每个工人每小时能加工多少个 零件?288÷3=96(个)表示( )。288÷4=72(个) 表示( )。288÷3÷4=24(个)表示( )。 8、把100÷25=4,6+4=10,12×10=120这三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 是( )。 9、按照运算顺序添加括号。 (1)60+120-25×4 最后一步算加法 (2) 534-7×23+34 最后一步算乘法 (3)632-8×21+54 最后一步算减法 (4)43×40÷5+12 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 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2分) 1、把168-28=140,140÷7=20合并成综合算式是168-28÷8………() 2、在计算“1450÷2×16+9”时,小华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 乘除后加减,因此这题应先算2×16这一步。”…………………()3、80减60的差乘这两个数的和,结果是多少?列式为:(80-60)×(80 +60)。………………………………………………………………()4、甲数是乙数和丙数的和的2倍,甲数是60,乙数比丙数多4,丙数是 多少?列式为:(60÷2-4)÷2 。……………………………() 5、20×15÷20×15=1 ……………………………………………() 6、在加减混合运算中,总是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要表示“610减去36的差除以4,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610-36)÷4 B、610-36÷4 C、610-(36÷4) 2、下列算式中,去掉括号后运算顺序不变的是() A、70÷(36×4) B、89+(320÷4) C、(56+40)÷6 3、下列算式中,的运算顺序是先加、再乘、最后除。() A、a×(b+c÷d) B、(a×b+c)÷d C、a×(b+c)÷d 4、小芳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36写成了63,结果得到的商是12,余数 是18,正确的结果是() A、21 B、21......15 C、21 (18) 5、50减去25的差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 A 50-25×20+13 B (50-25)×20+13 C (50-25)×(20+13) 四、计算题。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年级 班 姓名: 订 线 装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模拟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等级 得分 这些都是本学期学过的内容,只要认真思考,细心答题,你们一 定能行的。加油哦! 一、我会算:(共36分) 1、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 400×70= 320÷40= 15×60= 63÷7×8= 15×40= 1600÷80= 7200÷9= 640÷80÷4= 634÷70= 25×40= 100-67= 12×4÷2= 2、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 507×46= 265×68= 840÷35= 762÷19= 3、简便计算: (每题2分) 8×72×125 102×36 49×99+49 900÷25 4、递等式计算::(每题2分) (160-48÷12)×4 336÷[(36-29)×6] 62×(300-145÷5) 二、我会填。(每题2分,共16分) 1、从个位起,第五位是 位,第 位亿位,最大的六位数是 ,比最小 验 算

六位数大1的数是。 2、297304851读作,其中7在位上,表示。把这 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大约是。 3、三十二亿零五十万七千零一,写作。改作以“亿”作单位时,写 作。 4、84×390的积是位数。 5、(480÷10)÷(120÷)=4 能填()。 6、()÷25=20 (15) 7、如下图: 如果汽车向东行驶50米记作+50米,那么汽车向西行驶20米记作( ),一辆汽车先向西行驶40米,又向东行驶10米,这时汽车的位置记作()。 8、元旦北京最高气温是零下3°C,还可以表示为()。 三、我会选。(每题1分,共6分。) 1、下面三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出来的是:() A、90090000 C、90009000 2、要使8 418≈8万,里不能填() A 3 C、2 D、1 3、下列四个数中,最接近8万的是:() A、80101 B、79989 C、79899 D、79979 4、下列线中,()是直线,()射线,()是线段。 A、 B、 C、D、 5、北京到天津的公路长120千米,货车要行2小时,货车的速度是()。 A、60时 B、60千米/分 C、60千米/时 D、240千米/时 6、下面图形中,有两组平行线的图形是()。 A、B、C、D 四、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北京某一天的气温是-8℃~8℃,这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一样的。 () 2、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在乘法里,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智立方教育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 一、小小知识窗看谁本领高! 1、0.78里面有(78 )个0.01,3.6里面有(36 )个0.1。 2、4个百、5个十、3个十分之一,组成的数是(450.3 )。 3、0.050的计数单位是(0.001 ),它含有(50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58厘米=(0.58 )米540克=(0.54 )千克 7元8角3分=(7.83 )元9吨40千克=(9.04 )吨 5、小数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6、10.1千克、1000克、1.1吨、1千克10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1.1吨)﹥(10.1千克)﹥(1千克10克)﹥(1000克)。 7、在○里填上“<”、“>”、“=”。 7.9○8.2 0.09○0.12 5.7○5.8 3.61米○362厘米284克○0.284千克 5.3米○532厘米 ><<<=< 8、0.8不改变大小,写成三位小数是(0.800 )。 9、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 10、□5.□5,使这个数最小是(15.05 ),使这个数最大是(95.95 )。、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0.3与0.300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X ) 2、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X ) 3、4.4时=4时40分。(X ) 4、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5、2.7和2.9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X ) 三、选择。 1、0.9比10少(B ) A、0.1 B、9.1 C、9 2、由2、4、5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C ) A、4.25 B、2.54 C、5.42 3、大于4.35小于5.35的小数有( C )个 A、9 B、10 C、无数 4、8080.80这个数(C )位上的零可以去掉。 A、百 B、十 C、百分 5、小红在计算小数减法时,将减数3.8错看成38,得108,那么正确的结果是(A ) A、66.2 B、142.2 C、10.8 四、计算。 1、口算: 6.9-6= 0.9+0.6= 1-0.09= 0.9+0.1= 2.7+2.2= 0.2+0.8= 0.7-0.7= 5.5+11= 1.3-0= 9.7-7= 2、列竖式计算: 27.09-9.28 22.45-19.156 9.07+2.88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一、单元教学内容 图形的运动(二)P82——P89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探索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性质,能利用图形的平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变换成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4、经历运用轴对称或平移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轴对称和平移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并运用图形的平移解决数学问题。 5、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并学会欣赏数学美。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能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知道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知道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性质,能利用图形的平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四、单元教学安排 图形的运动(二)……………………………………………………2课时 第1课时轴对称 一、教学内容:轴对称P82——P83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变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尺子。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的轴对称图形。学生欣赏。 师:这些图形漂亮吗?它们有什么特征? 师生交流后明确: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你们知道它们的对称轴在哪里吗?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学生动手在教材上分别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画出对称轴后,课件演示画出对称轴的过程,明确沿着对称轴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 3、对于轴对称图形,大家在之前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再来深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和性质。 板书课题:轴对称。(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例1主题图。 提出问题: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它的对称轴在哪?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A点会与哪个点重合? 组织学生比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反馈时,教师重点说明: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A点会和A’重合。我们把像这样对折后能重合的一组点叫对应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练习题 一、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 √ ) 2、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任何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 ) 3、钝角一定比直角大,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 ) 4、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5、两个数相除,把被除数乘以10,除数除以10,商不变。 ( × )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B ) 。 A、1010101010 B、11001100 C、11100010 2、把592965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C )。 A、5930 B、5929万 C、5930万 3、小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 沏茶1分钟,小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 A )分钟使客人忙喝茶。 A、7 B、8 C、9 4、在同一平面内给一条直线画两条不同的垂线,这两条垂线一定 ( C )。 A、相交 B、互相垂直 C、互相平行 5、两个完全的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 A )。 A、平行四边形 B、长方形 C、梯形 三、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右边( )里最大能填几? ( 4 )×24 < 100 53×( 5 ) < 302

2、 1个周角= ( 2 )个平角= ( 4 )个直角。 3、据报道,台风“山竹”的严重影响,给温州地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993700000元,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99370 )万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10 )亿元。 4、一个十位数,最高位是7,百万位和百位都是5,其他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7005000500 ),这个数最高位是( 十亿 )位。 5、 4时整时针与分钟夹角是( 120 )o;6时整时针与分钟夹角是( 180 )o。 6、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4张饼,煎熟一张饼要4分钟(正、反两面各要2分钟),煎6张饼至少需要( 6 )分钟。 7、在下面〇里填上“>”、“<”或“=”。 3654879〇3654897 26900100000〇27万 480÷12〇480÷30 18×500〇50×180 8、两个数的积是24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则积是 ( 24 )。 9、在A÷15=14……B中,余数B最大可取( 14 ),这时被除数A是( 224 )。 10、右图中,已知∠1=43°, ∠2=(0 133)。 47),∠3=(0 四、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8分) 60×8= 70×12=420÷70= 18×50= 0÷32 = 540÷6= 695×71≈ 479÷81≈ 五、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每题2分,共12分) 128×25=816÷51=130×70=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2) 一填空 1. 我比妈妈小26岁,我今年a 岁,妈妈今年( )岁。 2. 超市运来m 箱苹果,每箱b 千克,超市一共运来( )千克果 3. 六一儿童节,青年路小学有a 名同学参加舞蹈队,有b 名同 参加合唱队学。参加舞蹈队和合唱队的一共有( )名同学。 4. 一列从济南通往青岛的货车上有m 名乘客,中途共有240名 乘客下车,列车抵达终点站还剩( )名乘客。 5. 小明是个集邮爱好者,他买了单价是x 元的邮票3枚,又买 了单价是y元的邮票4枚。小明买邮票共花去了( )元。 6. 水果店今天卖出苹果x 千克,卖出梨的质量是苹果的2倍, 卖出梨( )千克。 7. 某鸡场有公鸡x ,母鸡数是公鸡数的7.5倍,母鸡有( )只, 如果公鸡和母鸡共340只,列方程为( )。 8. 一列火车有乘客1200人,至某站后,下车x 人,上车人数是 下车人数的43,上车( )人,现在火车上有( )人。 9. 2b +b -1.4b=( )9x -2×3x=( )(7.5m +1.5m )÷3=( ) 10. x +9x=( ) a -0.9a=( ) 11. 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 ),等式仍然成立。 12. 等式两边都( )或除以一个( )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13. 含有未知数的( )叫方程。 14.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 值叫( )。 15.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一个数或( )一个不为( )的数,等

16. 填上合适的数,使每个方程的解都是x=6 ()+x=14.5 x-()=1.5 ()-x=13 17.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等式仍然成立,如:x+10=90, 在方程的两边都(),就是x+10O()=90O(),即x=()。 18.有三个连续的奇数,中间的数是a,第一个奇数是(),第三 个奇数是(),这三个奇数的和是21,可以写出方程是()。 19.小明家学校有800米,小明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从家出发去 学校,8分钟后,小明走了()米,x分钟后距离学校有()米。 20.西红柿x元/千克,白菜a元/千克,两种菜各买b千克,应 付()元。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元。 21.含有()的()叫方程。 22.比较x与y的大小。x-1.3=y+1.3,x()y。 23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m,个位上的数是n,这个两位数()24 我们每76年才见到一次的哈雷慧性,在公元S年出现一次, 下一次出现将是在公元。()二判断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就是方程。() 2.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3.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米,宽是b米,那么面积是ab米。() 5. 2a表示a×a的意思。() 6. 3-2x这个式子是方程。() 7. 31=27x这个式子是方程。()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一、我能填对:(每空1分,共19分)姓名 1 、一个十位数,最高位上是7,百万位和百位都是5,其他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这个数最高位是( )位。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亿 2、400×30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个0。 3、65的28倍是(),288是72的()倍。 4、一只猎狗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35千米,可写作()。 5、()×时间=路程 6、《新版小学生字典》有592页,估计一下,12本这样的字典大约有()页。 7、一个角是89度,它是()角,一个平角等于()个直角,一个周角等于()平角,一个周角等于()直角。 8、两个数的商是24,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4倍,则商是( )。 9、在A÷15=14……B中,余数B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A是( )。 10、李叔叔要复印7张文字资料,正反面都需要复印,如果复印机只能单面复印,且一次最多可放2张,那么最少要复印()次才能印完。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每题2分,计10分) 1、角的大小和两边的长短无关,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在数位顺序表中,任何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3、由六百万和六百组成的数是6000600。() 4、如果被除数扩大7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缩小7倍。

() 5、钝角一定比直角大,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三、我会选。 1、把592965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 A、5930 B、5929万 C、5930万 2、估一估,下面算式中的商最接近9的是( )。 A、434÷51 B、632÷71 C、520÷ 60 3、把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另一个是()。 A、钝角 B、锐角 C、直角 4、下列哪一句话是错误的()。A、平行线延长也可能相交。 B、梯形有无数条高。 C、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5、一条()长20厘米。 A 、直线 B 、射线 C、线段 6、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条。 A、一条 B、两条 C、无数条 四、我的计算最认真。(计27分) 1、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计9分) 600×80= 24×300= 960÷60= 540÷6= 18×50= 35×2= 0÷32 = 480÷40= 52×49≈ 102×17≈ 6294÷71≈ 479÷81≈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每题2分,计12分) 140×45= 208×35= ※240×38= 782÷78= 7200÷600= ※485÷64=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41575

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 一、小小知识窗看谁本领高! 1、里面有()个,里面有()个。 2、4个百、5个十、3个十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3、的计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58厘米=()米540克=()千克 7元8角3分=()元9吨40千克=()吨 5、小数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6、千克、1000克、吨、1千克10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7、在○里填上“<”、“>”、“=”。 ○ ○ ○ 米○362厘米284克○千克米○532厘米 8、不改变大小,写成三位小数是()。 9、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 10、□5.□5,使这个数最小是(),使这个数最大是()。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与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2、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3、时=4时40分。() 4、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5、和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 三、选择。 1、比10少() A、B、C、9 2、由2、4、5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A、B、C、 3、大于小于的小数有()个 A、9 B、10 C、无数 4、这个数()位上的零可以去掉。 A、百 B、十 C、百分 5、小红在计算小数减法时,将减数错看成38,得108,那么正确的结果是() A、B、C、 四、计算。 1、口算: = += = += += += +11= = = 2、列竖式计算: +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就简算: (+)+ 4、列式计算。 (1)一个数比与的和多,这个数是多少 (2)从里减去与的和,差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1、五月份某运输公司一队运货吨,二队运货吨,三队比二队多运货吨,三个队五月份共运货多少吨 2、妈妈买鞋用去元,买袜子用去元,给了售货员150元,还剩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计算) 3、光明小学四二班向灾区的小朋友捐款情况如下表: 小组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 钱数(元)比第一小组少比第二小组多 (1)第三小组捐款多少元 (2)三个小组一共捐款多少元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六、智力大比拼 一桶油连桶重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重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七形统计图》

三、巩固新知 1、完成95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1页3、4 教后反思 课题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时 1 主备人使用教师 本教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实施过程课前(个性)调整 情境导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三、巩固新知 完成97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页6、7 教后反思 课题你寄过贺卡吗?教时 1 主备人使用教师 本教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014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小学四年级期末数学测试卷 一、 直接写出得数。(12分) 1、 直接写得数: 5600÷70= 13×70= 960÷30= 700÷10= 14×7= 260×30= 490÷70= 4500÷900= 2、 估算: 400 ÷81≈ 71×58≈ 406×39≈ 441÷90≈ 二、 填空。 (共20分) ⑴ 80500000读作: ,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⑵ 七千零四亿六千零八万写作: ,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亿。 (3) 的自然数是 ,最大的七位数是 。 ⑷ 在○里填上“<”“>”或“=”。 58750 ○ 42300 1070200 ○ 780420 568600 ○ 876800 240009000 ○ 240000900 ⑸ 如右图,已知∠1=30○ , 那么∠2= , ∠3= 。 ⑹ 1个周角= 个平角= 个直角。 ⑺ 右图中有 个梯形, 个三角形。 (8) 一个因数是60,另一个因数是88,他们的积是 。 (9) 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形成的角是( )。 (10) 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 度和 度的钝角。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ד”)。(10分) 1、画一条12厘米的直线。 ( ) 2、地球的年龄大约有4600000000岁了,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46亿岁。 ( ) 3、在一个梯形上剪一刀,有可能把它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 ) 4、40809100≈4081万。 ( ) 5、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 ( ) 四、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5分) 1、四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 )。 (1)两位数 (2)三位数 (3)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2、1周角=( )直角。 (1)4 (2)3 (3)2 3、经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1)1 (2)2 (3)无数条 4、三百零三万四千写作( )。 (1)3034000 (2)3304000 (3)3340000 5、最大的五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多( )。 (1)99000 (2)98999(3)99900 五、列竖式计算,最后两题要求验算。(18 分) 408×90 = 406÷49 = 163×46= 851÷23 = 六:操作题(10分) 1、过A 点作直线L 的垂线,过B 点作直线L 的平行线。 3 1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