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

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

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
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

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

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

一、山东民俗饮食、服饰等多样化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民俗学?所谓民俗,就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是被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生活的...

一、山东民俗

饮食、服饰等多样化

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民俗学?所谓民俗,就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是被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民俗学,就是研究民众所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的本质、特点、作用及其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学问,是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

民俗包括饮食习俗、服饰习俗、语言习俗、居住习俗、人生仪礼习俗、社会交际习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信仰习俗等。民俗作为民众的生活文化,更受地域所决定。俗话说,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齐鲁文化正

是以丰富多彩的山东民俗文化为支撑的,比如各地方言、饮食、服饰等就是这种多样化的最直观展示。山东老百姓的家常便饭常常离不开大葱,但吃法却不一样。胶济线以南、津浦线以东、胶莱河以西习惯吃煎饼卷大葱、鲁西北、鲁西南习惯吃饼子窝窝头。整个山东几乎都喜欢大饼卷大葱,那叫“大葱蘸酱,越吃越壮”;喜欢白菜炖豆腐,所谓“白菜豆腐保平安”。要改善生活怎么办?那就是烙大饼、卷大葱。民间甚至认为皇宫和上层社会也喜欢大饼卷大葱。鲁西南有一出传统戏中就唱道:听说那老包要出京,忙坏了娘娘东西宫,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

山东各地的语言,在外界看来,主要是以山东快书为代表的济南周边方言和以侯宝林相声中学说的胶东话、倪萍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中表演的“天气预报”为代表的胶东方言最有代表性。其实,山东各地的语言习俗可以用“五花八门”这个成语来形容。大家如果到山东各地走一走,听一听山东各地方言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山东的济宁、菏泽沿着运河往北走,一直到聊城,几乎每个县的方言土语都不相同。在称呼上,也是五花八门。鲁中鲁北管小姑娘叫小妮或小妮子,大姑娘叫大妮或大闺女;青岛则把小姑娘称为小嫚、大姑娘称为大嫚;沂蒙山区却把未婚女青年称为识字班,把已婚妇女称为妇救会。鲁西北、胶东管父亲叫“爹”,沂蒙山区多数地方却叫“爷”;山东多数地方管祖母叫“奶奶”,

潍坊一些县市却称为嫲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研究的结果,主要有三条原因。第一,与古代鲁国、齐国对待民俗所实行的治国之道密切相关。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周公(姬旦)。尽管他没有到任,但是他和他的儿子伯禽实行的是“革其俗变其礼”,把政区内各个地方的民俗统一于周王朝的礼仪;而齐国第一任国君是姜太公,他实行的是:“因其俗,简其礼”,基本保留了各地原来多样化的民俗。第二个因素,就是鲁西一带,甚至往南到安徽、江苏北部,往北到河北南部,基本都处于平原地带,地域之间的人们往来交流方便,促进了语言习惯的趋同。第三个因素,是这个地区处于大运河沿岸的关系。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民众的密切交流往来,从而使这个地带的民众形成了比较相近的语言习惯。二、齐鲁文化

多山多水多圣人

山东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大家先观察一下山东省版图与中国版图的对比,会发现形状很相似。不仅如此,山东的物产兼具南北特点:山东的气候没有南方的湿热,也没有北方的寒冷,处于全国中间水平;山东有占全国近十分之一的人口,占全国十分之一左右的GDP,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从东部胶东半岛到鲁中地区,再到鲁西北、鲁西南地区,也和全国一样,呈现出发达地区、一般发展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渐次过渡。可以说,山东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同时,齐

鲁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符号。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核心,其思想内涵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德为要,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礼为范,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以天人合一、

阴阳和谐为最高境界,以“中庸之道”为基本方法,以因时变

革为前进动力。

山东文化资源丰厚,圣人贤士、文化名人众多,文化经典浩如烟海。早在四五十万年之间,就有与北京周口店地区同期沂源猿人生活在这里。山东历史上和地理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北辛文化、岳石文化、东夷文化、鲁文化、齐文化、莒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泰山文化、水浒文化、泉文化、海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丰富多彩,交相辉映,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至今仍对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我们对外宣传山东,常常会讲三句话:泰山从这里崛起,黄河从这里入海,孔子从这里诞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山一水一圣人”。

首先,我们来说泰山从这里崛起。与诸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泰山,是世佛罗里达双文化遗产。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宣传黄山的非常响亮的口号:“感受黄山,天下无山”。如果单就风光秀丽来说,

泰山可能不如黄山。但是就文化底蕴而言,泰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自古以来就占有任何一座山峰都无法替代的崇高位

置。“泰山岩岩,鲁邦所瞻。”这是孔子晚年编订的《诗经》中对泰山的赞叹。明代的《泰山经》说:“泰山胜迹,孔子称首。”在历史的长河中,泰山被奉为国山、神山、圣山,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前来封禅、朝拜。中国历来有“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之说,安如泰山,稳如泰山,重于泰山等一大批与泰山相关的成语,都证明着泰山至高无上的地位。泰山作为“五岳之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其次,我们说一说黄河从这里入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代表性的符号。山东拥有独有的黄河入海口奇观,这里有中国最完整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

我们再来说孔子从这里诞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对后世的政治、思想、文化及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和世界最富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至圣孔子、亚圣孟子故乡的“四孔”、“四孟”,是重量级的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是所有华人华侨,甚至中国之外的不少文化人景仰、朝圣的地方。中国古代的文化经典,半数左右产生在齐鲁大地上,如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全部,五经中的《诗经》、《春秋》,武经七书中的《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文学理论经典《文心雕龙》等等。

咱们可以找一个旁证来说明泰山和孔子无比崇高的地位:封

建时代的皇帝,号称天子,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那真叫“老子天下第一”。皇帝除了拜天、拜地、拜祖宗之外,不拜任何人,别的人只有给他三跪然后九拜的份儿。但是只有来到山东例外。为什么?因为他既要拜泰山,又要拜孔子,如果他不跪拜,人家不会认为泰山、孔子不够权威,而是会认为这个皇帝没有文化,没品位,没教养,甚至认为他这个朝代已经朝纲废驰,礼崩乐坏了。

说起山东的文化名人,人们可能都熟悉这样一个故事:曾经在曲阜为康熙皇帝讲经的《桃花扇》作者、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任,后来到江南做官。到任后,发现在他下塌的地方,门口贴上了一联:“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孔尚任一看,这是考较我呢!于是不假思索,大笔一挥写出下联:“北国一山一水一圣人”。

讲这个并非见诸正史的故事,其实是为了说明山东决不只是一山一水一圣人,而是多山多水多圣人。名山除泰山外,还有沂山、蒙山、鲁山、徂徕山、昆嵛山、崂山、梁山、峄山等等。水除黄河外,还有渤海、黄海、微山湖、东平湖,趵突泉、百脉泉、黑虎泉等等。历史文化名人就更多了:有思想学术诸子孟子、庄子、墨子、荀子;兵学家姜尚、吴起、鬼谷子、孙武、孙膑、司马穰苴、戚继光;贤臣良辅伊尹、管仲、晏婴、东方朔、诸葛亮、房玄龄;科学家鲁班、墨子、扁鹊、甘德、刘洪、何承天、王叔和、薛凤祚;经学

家伏生、郑玄、何休;农学家汜胜之、贾思勰、王祯;文学家艺术家刘勰、王勰、王羲之、颜真卿、李清照、辛弃疾、李攀龙、王渔洋(士祯)、张养浩、张择端、蒲松龄、孔尚任等等。这些文化名人为中华民族、为全人类社会做出的重大贡献,不但为全中国的人们所公认,也被世界上众多有识人士所认可。而且,这些人都是齐鲁文化哺育出来的,更准确地说,他们都以齐鲁民俗为母体的齐鲁文化所塑造的。我们可以设想:假如缺少了一串串名字,中华文化是不是会逊色不少?

也许大家会说,你怎么把大清官、大忠臣刘墉刘罗锅这样一个重要人物给漏了?其实,这并不是我有意无意地遗漏。因为同前面提到的那些名人甚至没有提到的一些人比起来,刘墉还差着点行市。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在历史上的地位、贡献和名气就比刘墉大得多,刘墉的老家诸城更是名人辈出,名称“四大家”:孔夫子的女婿家(公冶长),李清照的婆婆家(赵明诚),毛泽东的丈人家,康生、王统照和臧克家的姥姥家(也是老家)。

三、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

相互影响、双向互动

那么,文化与民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我认为,文化与民俗是一个文化体系内相互影响,双向互动的

两个方面。民俗源自生活,又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生活。山东的民俗发源于齐鲁大地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为齐鲁文化的产生、传承、弘扬和山东大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深深的烙印,同时又深受齐鲁文化的影响,在厚重的齐鲁文化熏陶下不断塑造和完善自己。山东民俗既是山东地域文化(主要是齐鲁文化)产生的母体,同时又是优秀的齐鲁地域文化传承熏陶的产物。为了说明这个关系,我想用河流、大树、庄稼为例,来打一个比方:

一方面,山东的民俗是齐鲁文化形成的土壤和根基。如果说文化是一条大河,那么,民俗就是这条大河之源;如果说文化是一棵大树,那么,民俗就是这棵大树之根;如果说文化是大地上丰收的庄稼,那么,民俗就是这些庄稼生长的土壤。上层文化几乎都是不断吸取民俗文化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孔子杏坛设教、讲儒家思想,应该说是高雅至极了吧?但是孔子讲的内容是什么?是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都是最普通、最民俗的东西。还有若干成语,比如“瓜田李下”、“瓜李之嫌”,就是从“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的民俗发展而来的。

另一方面,文化对民俗也有着大而深刻的影响,齐鲁文化是山东民俗塑造自我的模具。文化的大河也会派生出一条条民俗的支流,文化的大树也会生长出一根根民俗的分支。很多民间习俗也是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在山东,

齐鲁文化特别是孔子作为一个文化巨人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尤其是山东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孔子的思想和主张,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山东民众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和情感模式之中,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安排生产生活、处理各种事务、协商各种关系、参与社会活动的指导方针,成为民风民俗生成和发展的基本遵循,成为塑造山东人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的最高准则。

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

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 以河图洛书传说为早期主要标志的河洛文化,是产生于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区域文化。而具有移民特征的客家文化,是具有浓郁中原文化底蕴并恒久保持至今的一种族群文化。这两种文化,从核心内涵上去认识,前者有其远古性,后者有其近一千年的后时代性,但二者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或个性,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同时,这两种文化又与中原区域文明的发展直接相关,并具有深层的渊源联系。 河洛地区指洛水流域、黄河中游地区,河洛文化即根植于河洛地区的地域文化。河洛地区处于中原之腹心,因此说,河洛文化又是中原文化的源头和主流,对中华文明摇篮地中原大区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发端、统帅和辐射意义。可见,河洛文化不是~般的地域文化,而是中华民族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那么,从河洛文化的源头和主流地位去认识,至少到北宋灭亡之前,中原文化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阶段。在各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既有传承,又有扬弃,但毋庸置疑的是,以河洛文化为主流的各阶段中原文化,都处在当时中国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传说的人文始祖黄帝、炎帝在这个地区活动。远古发掘由早期的裴李岗文化,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以及夏、商、周遗存,可谓星罗棋布。《史记·封禅书》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很多篇章就产生于河洛地区。秦统一后,尽管各区域文化的差异有所减弱,但中原地区的文化是延续不断、前后相接的,而且表现出更加强化、扩大和丰富的特征。儒学独尊后的汉代、政权更迭的魏晋南北朝之世、繁荣发展的唐宋时期等,无论文学、史学、宗教、科技、艺术等领域,加之后世地上地下的众多遗迹遗存,都无不彰显河洛文化、中原文化的光辉和活力。不同时期文化发展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一面,正说明中原文化发展经历了不断更新的过程,既把本身文化传播、渗透出去,又吸纳、凝聚周围文化,从而使得中原文化能够长期保持其领先地位。北宋灭亡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重心的转移,中原文化的繁荣程度和影响力随之减衰。 可见,从远古到北宋,河洛文化作为根文化、主流文化的发展,构成了一个连绵不断的序列,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另一方面,人类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因此,河洛文化作为“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原外流人口群体中也具有根深蒂固的意识和极强的传承性,并使得河洛文化传统在移民聚居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最为典型的就是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在客家族群中一直保持下来并富有个性的文化传统。它既表现出早期河洛文化的内涵,又具有魏晋唐宋时期的中原世风。若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去认识,客家文化既表现出唐宋以前不同历史阶段中原文化的兼容性,又表现出北宋灭亡前早期中原文化的原始韵味。 所谓“客家”,本是指客居他乡的家族,即相对土著居民而言,这些家族是从

河洛文化论文

河洛文化论文 河洛文化浅析 (一) 河洛文化的地域范围,要大于我们通常说的洛阳平原。河洛地区是指黄河和洛水相交汇处的这一广大地区。 关于它的具体范围,可界定为:以洛阳为中心,西到潼关、华阴,东到郑州、开封,南到汝州、禹州,北到济源、晋南。这个地域范围,要大于我们通常说的洛阳平原(或称洛阳盆地),但洛阳平原无疑是河洛地区的核心部位。 (二) 什么是河洛文化,就是孕育、发展、繁荣、传承于河洛地区的地域文化 关于河洛文化的定义,史学界有以下界定。 其一,河洛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区域性文化,狭义指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伊洛地区的文化,广义指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 其二,河洛文化的概念,即中原文化的泛称,狭义指中原腹地伊、洛、河三川平原的远古文化。 其三,河洛文化是历史上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河洛文化的本质是地域文化,是产生、发展于河洛这块土地上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各个层面。 关于河洛文化的起迄时间,学术界已有基本认定:这一区域文化时间跨度长,其上限可上溯到传说中的五帝时期,其下限则一直到今天。 河洛文化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始社会阶段,河洛文化经历了数十万年的漫长发展历程,属起始期;第二阶段是重要的发展阶段,大致从夏、商、周到秦、汉、魏、晋、南北朝,

属成长期;第三阶段是繁盛阶段,主要是隋、唐、宋时期,属成熟期;第四阶段是衰落期,也就是金、元、明、清、民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河洛文化进入复兴时期。 总而言之,河洛文化产生于夏、商,成熟于周,发达于汉、魏、唐、宋,传承延续于其后的历朝历代,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她不仅是地域性的文化,还是延续千年的帝都文化,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载体。 (三) 河洛文化树大根深,内涵极为丰富。它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深植于河洛地区的文明土壤,生长得枝叶茂盛,其文化枝干起码有十几个。 一是史前考古学文化。从这一地区发掘的遗址看,主要有石器和陶器,说明河洛地区史前经济以农业为主,并饲养猪、狗,从事渔猎和采集。劳动工具有石镰、石铲等,距今七八千年,说明河洛文化起始很早。 二是三皇五帝文化。譬如伏羲长期在河洛一带活动,受“河图”启发画了八卦。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化为洛神。再如黄帝也在这一带活动,新安县的青要山即黄帝密都之所在。还有帝喾也曾生活在洛阳偃师境内。 三是河图洛书传说,就发生在河洛地区。相传伏羲氏时,有一匹龙马从黄河浮出,背负“河图”;有一只神龟从洛河浮出,背负“洛书”。伏羲依此“图”和“书”,画作八卦,就是后来《周易》一书的来源。孟津县原有一条古老的河流,当地称图河,全长约20公里,流经该县朝阳镇卦沟村,送庄乡负图村,白合乡上河图村、下河图村,至会盟镇雷河村附近注入黄河。从以上的河名、村名当中,可以看出河图洛书传说的深刻影响。 四是制度文化。河洛地区长期是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的都城所在地,古代的国家制度和都城制度,基本都在河洛地区发轫和完成。古代两次大的社会制度变革,即奴隶制的确立和封建制取代奴隶制,都与都城洛阳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东北方言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色

东北方言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色 我国是一个多民、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丰富的言文字创造和承载了多姿彩的民族文化。东北方言和东北化在中华语言文化的花园中又具特色,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语与文化宝库,而且在现代会中又以其独具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所以究、挖掘东北方言的形成原因,了东北方言的地域和文化的色是很有必要的。 一东北方言的形成 东北方言是北方言中的一种,其简洁、生、形象、昂扬,富于节奏感,与北人豪放、直率、幽默性格相吻合。它是由历史的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的独特的多元性文化现象。东北言具有多元性,研究东方言的形成,有助于我们了东北方言中蕴含着的中华民族化特色。 1.东北方言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晶 东北是一个汉、满、蒙、赫哲、鄂温克、鄂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民族聚居的地区,多民间300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东地区独具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并保留下无数反映少数民族风俗化的词语,使东北方言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如,东北方言中的“哈喇、“喇忽”满语;松花江为女真语;林为满语,是“吉林乌拉的称,因在松花江畔而得名;卡伦湖为锡伯语等等。 2.东北方言中外来语吸收现象 东北方中不仅融入了众多的满族等少民族词汇,还融入了俄语外国语。如,称下小上大水桶为“畏大罗”、称面包为“列”等。

3.东北方言中的正字误现象 语的发展是由中原地区向国扩散的,尤其满族入主原后关内汉族冲破封禁出关东北地区谋生,俗称闯关东”,还有清朝大批流放人员来到东北,都给东北注入了中原言和文化。但由于发的不同步和传输手段落后造成的异,有很多正字在传播中被误读,并约定俗成为方言如,东北人常说的母们”、“那嘎哒”、农村称呼老夫妇“老姑姆俩”、“干哈”、“罕”都是误而形成的。 4.东北言中的一字多义现象 一字义也是东北方言的一形成方式。如“贼”,在普话里是小偷,在东北方言里有“非常”和“特别”的思。“犊子”在东方言里是贬义词,近“混蛋”的意思。但是语言环不同意思也有不同。如“扯犊子不是扯混蛋,而是闲扯、不干正经儿的意思。 5.东北方言中有待考查现象 有一些北方言很难找到它的处和来历,外地人很难理解,但东北人熟悉、认同、运用。比如,“埋汰”“整个浪”等。 北方言与其它方言一样,形成不是单一、孤立的,所以我有必要顺着东北方这条藤,挖掘蕴含着的丰富的东文化现象。 二、东北方言蕴含的元民族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位置、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地特色会形成不同的人文观,自然会产生与之相随民族文化。下面,我们从东北方日常吃穿住行几方了解一下东北方言中蕴含的元性的民族文化特色。

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河洛文化之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河洛文化之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作为地域文化,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文化。区别在于地域范围、文化内涵、存在时间都表现出各自的不同。因为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存在时间在北宋以前部分重叠、地域范围也有重合之处,导致其文化内涵有相似之处,因此河洛文化在某个时段是中原文化的核心。 众所周知,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人文现象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积淀之后而形成的,是一个地区所独有的,因而文化有地域的差异;文化还渗透在一个地域社会群体的行为系统之中,并支配着社会群体的价值体系和观念体系,所以不同的地域文化有精神内涵的差异。弄清了文化的基本特征之后,对于我们分析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的区别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的区别首先在地域范围上。作为地域文化,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地域范围,不同地域范围内所产生的文化因地域范围的大小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对这两种文化的理解的前提,就是要首先弄清中原地区与河洛地区的地域范围的区别,只有弄清了两种文化的地域范围,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两种文化因地域范围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的差异。据了解河洛地区是指以洛阳为中心,东至郑州、中牟一线,西抵潼关、华阴,南以汝河、颍河上游的伏牛山脉为界,北跨黄河以汾水以南的济源、焦作、沁阳一线为界。这属于两种文化在地域范围的区别,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大多数人认可。而且,河洛地区的地理概念从司马迁以后就基本形成定论的。 其次,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因为存在时间的部分相同,也使我们能够总结出两者的相同之处。如果从先秦时期算起,中间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王朝,到北宋时期,两种文化的发展发展所经过的时间也是一致的。这种时间的一致性,使两种文化在同一地域必然会产生彼此联系和相互一致性。再加上上述地域范围的重叠,两种地域文化在某些方面的一致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部分学者认为河洛文化就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原因。究其实,两种文化之间因为部分时段和地域的相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其共性多于差异性,从而导致人们的这种认识。 其三,从文化发展的内涵来看,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中的精华和典型代表。学者在论及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的内涵时都提到了两种地域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即因所处的天下之中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各种文化交融、汇合的中心。河洛文化也有自己的特点,与周围的诸文化各不相同,而是吸收各文化的长处,萃取百家之长,而最后形成统一的文化体系并形成中心,表现出自己明显的正统性和稳定性,而且反过来又向四周辐射发展,最后融合于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复合之中。这就是说河洛文化是吸取百家之长而形成的,反过来又影响到周边地区的文化。 中国河洛文化研究院致力于研究河洛文化及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获得了再度复兴的历史机遇。这既有社会客观条件的良好环境,也有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品格的因素使然。所以两种文化在我国文化发展历史上有着重要性。还有就是河洛文化的每一个文化摆件也都体现了河洛文化的历史意义。

从东北方言词语看东北多元民族文化

从东北方言词语看东北多元民族文化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世代生活着满、蒙、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入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随着东北各民族三百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东北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但由于其语言底层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 一、风物词语 1、房舍 东北有句俗话“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说的就是满族的传统居室特点。满族老屋一般是三间或五间,房顶用草苫,土墙,坐北朝南,大多东边开门,形如口袋,便于取暖,俗称“口袋房”。一进门就是厨房,称为“外屋”或“外屋地”。西侧是卧室,称为“里屋”。里屋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匚”型火炕,称为“万字炕”,或称“转圈炕”、“拐子炕”、“蔓枝炕”等。西炕为窄炕,下通烟道,不住人。满族尚右(即以西为上),所以西炕是供神供祖之处。“南北炕”则以南炕为上,长辈睡南炕,晚辈睡北炕。烟囱在屋外西山墙旁独立筑起,为圆形,高出房檐数尺,通过孔道与炕相通。现在的民居对这种传统格局有所继承也有所改善,一般是砖瓦结构,中间开门,称“对面屋”。中间一进门是“外屋”,东西两侧是“里屋”。大多只有一面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的景象更是难得一见了。除正房(又称上屋)外,有的人家还建有东西厢房(又称“下屋”),房前屋后再用墙或“障子”(栅栏)围起来,称为“院套儿”。 “地窨子”现在一般指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面的低矮简陋的小房子。其实它最早是指赫哲族人的原始居所,赫哲语为“胡日布”,主要在冬季寒冷时居住。盖的方法是先在地上挖二到五尺的深坑,四周宽狭根据人口而定。坑顶用两根粗木做梁,再搭上檩和椽,支起“人”字形架,最后在上面铺好笤条和草,培上厚土即成。门窗一般设在阳面,早年以鱼皮糊窗。屋内有的搭铺,有的搭炕。它是1945年以前赫哲族的主要居所,现作为渔猎时的临时住房。 “马架子”曾经是鄂温克、赫哲、锡伯等民族旧时的一种传统居室,是在地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北现在还有一种称为“马架子”的简陋住房,以树木支撑,上铺树枝,抹上草泥,室内只有低矮的地铺,就地拢火取暖,外呈马鞍形,故名为“马架子”,多为看护瓜菜时的临时住处,也叫“窝棚”。 2、用具 “悠车(儿)”是悬在空中可以悠荡的摇篮,是满、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传统的育儿用具,在东北汉族农村地区也比较流行。用薄木板揻成,长圆形,有底,样式如船,用四根绳子系在房梁或檩子的挂勾上,离地面或炕一般有三四尺的距离。摇篮的四壁都涂彩绘画,有的在悠车的绳上系着铃铛和玩具。满族有关于悠车来历的传说,清代蒋良骐《东华录》载:“太罕始生时,仙女以桦皮为车形,摇渡鸭绿江。以故北地婴儿弥月,即行上车。车为椭圆形,悬革于梁下,结铜环,人往来推之,婴儿自睡。”这就是东北俗谚所说的三大怪之一“养个孩子吊起来”。“爬犁”(雪橇)是东北林海雪原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有牛爬犁、马爬犁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赫哲人的狗爬犁。狗被赫哲人称为“金不换”,它不仅是猎人狩猎的助手,又是运输中拉雪橇的能手。赫哲人素有养狗之俗,清朝的一些书籍将赫哲族地区称为“使犬部”或“狗国部”。元朝和以后的明清之际都在这里设置“狗站”。狗橇一般载重约250公斤左右。拉雪橇狗最多十几条,至少也要两条以上,“狗橇”是当时冬季传递信息、运输货物的主要交通工具。现在东北的一些地方虽然还可以看到狗爬犁,不过大多已经成为旅游景点的特色项目了。 3、服饰 “靰鞡”(也作乌拉)是东北特有的一种鞋,是满族人最先发明和穿着的。一般用牛皮或鹿皮缝制,

论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收稿日期]2005-12-20 [作者简介]薛瑞泽(1962) ),男,河南省灵宝市人,河南科技大学河洛文化研究所、郑州大学中原文化资源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历史学博 士,5河南科技大学学报6主编。 2006年3月第22卷 第3期 学习论坛TR I BUNE O F STUDY M ar 12006V o l 122 N o 13 论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薛瑞泽 (河南科技大学河洛文化研究所,河南洛阳471003) [摘 要]作为地域文化,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文化。其区别从地域范围、文化内涵、存在时间都表现出各自的不同。因为两种文化存在的时间在北宋以前部分重叠,地域范围也有重合之处,导致其文化内涵有相似之处,河洛文化在某个时段是中原文化的核心。 [关键词]中原文化;河洛文化;地域范围;内涵 [中图分类号]G 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06)03-0052-03 近年来,河南乃至全国学术界研究和宣传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学者颇多,两种文化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是否是一种文化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学术界虽然有人提出了这一问题并做过回答,但是,并未完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近年所从事的研究,笔者认为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是两种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文化。 众所周知,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人文现象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积淀之后而形成的,是一个地区所独有的,因而文化有地域的差异;文化还渗透在一个地域社会群体的行为系统之中,并支配着社会群体的价值体系和观念体系,不同的地域文化有精神内涵的差异。弄清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分析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区别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区别首先在地域范围上。作为地域文化,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地域范围,不同地域范围内所产生的文化因地域范围的大小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对这两种文化理解的前提,就是要首先弄清河洛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地域范围的区别,只有弄清了两种文化的地域范围,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两种文化因地域范围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的差异。 大凡学术界或者普通的文化传媒,对于中原文化的 地域范围并没有人做过论证,那么,中原地区的地理范围到底有多大,为了弄清这一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引用学术界相对权威的/中原0概念的解释。/中原0一词5辞海6中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指平原之地;其二/谓中国也,别于边疆而言0,/古称河南及其附近之地为中原,至东晋南宋亦有统指黄河下游为中原者0[1] 。5辞源6在解释作为地域名的/中原0时,也说:/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0[2] 两部权威的辞书对中原文化地域的解释,在中国古代史籍中也得到印证。汉景帝时期所发生的七国之乱,主父偃评价说:/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0,是因为/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0[3] 。这里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陆游的5示儿6诗中所说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0,这里说的/中原0显然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我们所论及的中原地区主要是以此种解释为主。这样看来,在中国历史上,关于中原地区的地理范围也大小有别,并随着中心地区影响的变化或扩大或缩小。这就说明中原地区的地理范围包括了今天河南省和周边一些省份的一部分,甚至扩展到黄河中下游地区。这就是说,中原地区的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河洛文化的地域范围近年来学术界论述的比较多,据笔者研究,河洛地区是指以洛阳为中心,东至郑州、中 # 52#

黄帝时代与河洛文化

黄帝时代与河洛文化 摘要:黄帝及其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但由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原因,学界多作为传说来看待。本文结合考古资料指明历史文献记载的可信性,点明黄帝及其时代的实质和与考古学文化相对应的年代,并采用抽丝剥茧的方法通过对黄帝活动范围、文化创造的排比指出黄帝时代是河洛文化的根基和源头。 一、黄帝及其时代 海内外华人大多自诩是黄帝的子孙,尊奉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共祖”。这一虔诚的信念是维系中华民族巨大凝聚力的坚强纽带。但对于这一”共主”,以往学界多作为传说来看待。这一观念的产生,则源于现有史书对黄帝记载的语焉不详及诸多记载的前后矛盾与不一致,加之今人所能读到有关黄帝的事迹,并非直接从先秦典籍古字中所得,多是移译传抄,故对黄帝真实性的存疑也理所当然。幸而大地无秘藏,随着考古的发现,从而得以解决这一疑问.战国中期齐威王所铸造的“陈侯因敦”的出土,其上铭文中有关黄帝的提及可与现存史料相互佐证①,表明史料的可贵且可信。 既然黄帝是真实的,但何以有关其记载却多有矛盾之处,诸如《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帝王世纪》又称炎帝传位八代至榆罔五百三十年黄帝代炎帝而有天下;《史记·五帝本纪》称黄帝孙昌意之子高阳为颛頊;《史记·秦本纪》又称颛頊之孙女修生子大业,大业娶少典之女女华.这些典籍中有关黄帝的几百条记录可谓是矛盾重重.首先黄帝炎帝既同为少典之子,就不可能过五百余年后才代替炎帝而有天下;其次,颛頊为黄帝孙,女修又是颛頊孙辈,女修的儿子又娶黄帝的姊妹女华,这是决不可能的。如何看待和解释这些问题或矛盾?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许顺湛先生对其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即黄帝既是一个人,亦是一个族或部落.黄帝的名称具备双重意义,其部族的名称与族的历代首领或领袖的名称是一致的。笔者是非常赞同这一认知的。黄帝是一个部族及其首领的世袭名号,并不是单纯的一个人,而是若干代人,是世代相传的,直到该名号被其它名号代替为止。黄帝时代亦即自黄帝代炎帝而有天下,至颛頊执政。黄帝时代的大致年代,笔者亦赞成许先生的推断,即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其早期距今约四千二百年左右;夏以前是尧舜时代,对应考古学文化为龙山文化;尧舜之前为颛頊帝喾时代,属仰韶文化晚期到龙山文化早期,距今约五千年到四千二百年间;再之前即为黄帝时代,属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千年到六千五百年间,其间华夏大地有许许多多的部落部族或小的酋邦王国,即"黄帝有万诸侯"。正是由于黄帝部族煊赫的地位及战绩,将当时众多的部族汇聚到一起形成了我国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并创造出众多的灿烂文化.因此将黄帝作为其时代的代表和中华民族的"共祖",亦是理所当然。 二、黄帝活动的范围 黄帝其人,既得证实并非汉代传译的先秦古史所虚构,而是由2350年前的战国中期之人(齐威王)所铸记,并多见当时人对黄帝的载述,则有关黄帝的事迹就非全然乌有。因此,可从先秦古籍摘译勾画出的黄帝行踪,对应当今的地理位置,便可得到时空概念。 1.有熊:黄帝都邑,学者称其地在今河南省的新郑县西北,此处有黄水,出于有熊山之黄泉,黄帝是因居于黄水而得名②。按新郑县西约60公里处,是今中岳的嵩山地区。 2.大隗具茨山:钱穆著引《水经注》考称,在新郑西南20公里有大隗山,今名具茨山。按读《庄子·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的语气,具茨山应是大隗山的支脉,所以黄帝向牧马童探路,既问具茨之山,又问大隗之所在。 3.襄城:在今新郑西南约60公里,黄帝应是迷路跑过了头才到此地。

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毕业论文 题目: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摘要:费孝通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构想,以此作为理解中华民族部族群关系的总体性引导。该理论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整体性宏观研究的典,是中国话语的具有国际意义和价值的创新之作。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本文从多元一体化的历史特征、民族文化等方面对该理论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文化 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无数次碰撞、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以和而不同的方式共同构筑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正确认识这一格局的历史特征,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一、就“中华民族”一体的认识 关于中华民族的争论由来已久,民国时期学界就有“中华民族一个”和“中华民族是多个”的激烈辩论。1989年费孝通先生提出“中

华民族多元一体”论以后,中华民族认同问题再一次成为民族理论学关注的焦点,核心是民族政策是否应该以建构中华民族认同为目标。 费先生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对“中华民族”有两个提法:一是中华民族是当代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二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这两种说法,一方面肯定中华民族是当代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另一方面又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国外的一些学者针对费先生的理论也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中国每个族群(汉族、蒙古族等)就是一个单独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提法主要是一个政治概念,在有关族群的学术研究中没有意义;中国存在着几十个民族,但并不存在一个“中华民族”,只有“多元”而没有“一体”。 国学者马戎观点的核心是用族群替代民族,用公民平等替代民族平等。在马戎看来,民族兼有政治和文化两种属性,而族群仅有文化属性,作为国家民族的“中华民族”具有政治和文化属性,而56个民族仅有文化属性不具有政治属性,如果把56个民族赋予政治属性,那么“民族”与“族群”两者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通过一定的、外部条件的影响,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一个国家部的族群关系是多元和动态的,而不是单一形态和固定不变的。在某些部和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量变可能产生质变,一些族群确实存在着从现有的国家当中分裂出去的可能性,从‘族群’转变为‘民族’。 以上争论表明,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

河洛文化教学内容

(一) 河洛文化的地域范围,要大于我们通常说的洛阳平原。河洛地区是指黄河和洛水相交汇处的这一广大地区。 关于它的具体范围,可界定为:以洛阳为中心,西到潼关、华阴,东到郑州、开封,南到汝州、禹州,北到济源、晋南。这个地域范围,要大于我们通常说的洛阳平原(或称洛阳盆地),但洛阳平原无疑是河洛地区的核心部位。 (二) 什么是河洛文化?就是孕育、发展、繁荣、传承于河洛地区的地域文化 徐金星说,关于河洛文化的定义,史学界有以下界定。 其一,河洛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区域性文化,狭义指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伊洛地区的文化,广义指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 其二,河洛文化的概念,即中原文化的泛称,狭义指中原腹地伊、洛、河三川平原的远古文化。 其三,河洛文化是历史上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河洛文化的本质是地域文化,是产生、发展于河洛这块土地上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各个层面。 关于河洛文化的起迄时间,学术界已有基本认定:这一区域文化时间跨度长,其上限可上溯到传说中的五帝时期,其下限则一直到今天。 河洛文化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始社会阶段,河洛文化经历了数十万年的漫长发展历程,属起始期;第二阶段是重要的发展阶段,大致从夏、商、周到秦、汉、魏、晋、南北朝,属成长期;第三阶段是繁盛阶段,主要是隋、唐、宋时期,属成熟期;第四阶段是衰落期,也就是金、元、明、清、民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河洛文化进入复兴时期。 总而言之,河洛文化产生于夏、商,成熟于周,发达于汉、魏、唐、宋,传承延续于其后的历朝历代,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她不仅是地域性的文化,还是延续千年的帝都文化,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载体。 (三) 河洛文化树大根深,内涵极为丰富。它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深植于河洛地区的文明土壤,生长得枝叶茂盛,其文化枝干起码有十几个。 一是史前考古学文化。从这一地区发掘的遗址看,主要有石器和陶器,说明河洛地区史前经济以农业为主,并饲养猪、狗,从事渔猎和采集。劳动工具有石镰、石铲等,距今七八千年,说明河洛文化起始很早。 二是三皇五帝文化。譬如伏羲长期在河洛一带活动,受“河图”启发画了八卦。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化为洛神。再如黄帝也在这一带活动,新安县的青要山即黄帝密都之所在。还有帝喾也曾生活在洛阳偃师境内。 三是河图洛书传说,就发生在河洛地区。相传伏羲氏时,有一匹龙马从黄河浮出,背负“河图”;有一只神龟从洛河浮出,背负“洛书”。伏羲依此“图”和“书”,画作八卦,就是后来《周易》一书的来源。孟津县原有一条古老的河流,当地称图河,全长约20公里,流经该县朝阳镇卦沟村,送庄乡负图村,白合乡上河图村、下河图村,至会盟镇雷河村附近注入黄河。从以上的河名、村名当中,可以看出河图洛书传说的深刻影响。 四是制度文化。河洛地区长期是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的都城所在地,古代的国家制度和都城制度,基本都在河洛地区发轫和完成。古代两次大的社会制度变革,即奴隶制的确立和封建制取代奴隶制,都与都城洛阳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五是五大学说流派的建立,河洛地区是平台和发源地。 六是史官文化及史学的建立,河洛地区也是平台和载体。司马迁在洛阳受命写《史记》,班氏兄妹在洛阳著《汉书》,陈寿在洛阳撰《三国志》,司马光在洛阳完成《资治通鉴》。 七是文学艺术的发展,河洛地区是发祥地。《尚书》开中国散文作品之先河;《诗经》是第一部诗歌总集;西汉时洛阳人虞初著《周说》,被誉为小说的开山之作;汉代词赋、建安文学、汉魏文章、唐诗宋词,都成就了河洛文学的辉煌。 八是科学技术发明荟萃河洛地区。偃师二里头出土的青铜器,是迄今最早的一批青铜器;夏代杜康在洛阳发明酿酒;东汉张衡创制了浑天仪、地动仪;东汉蔡伦创制了“蔡侯纸”;魏晋发明家马均发明了龙骨水车、水转百戏。

文化多元与民族敏感

文化多元与民族敏感 ——西方民族社会工作中的东方思想 金昱彤 2013-05-09 11:03:35 来源:《社会工作》(南昌)2012年9期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工作回应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敏感的发展历程,西方社会工作对东方宗教、精神性议题、信仰社区、社会结构、民族敏感性社会工作等议题的关注,以及在社会工作实务应用的得失。反观西方社会工作对文化多元性的回应,对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特别是多民族中进行社会工作实务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多元一体的理念与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应该成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取向。 【关键词】民族敏感/社会工作/西方社会工作/本土化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的民族冲突与全球冲突和社会运动中的民族冲突问题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关注,社会工作实务响应种族和文化分化的需求和可能性也随之增加。人们试图通过反歧视、文化和民族敏感两个途径来解决上述问题。种族多样性(ethnic diversity)与多元文化主义逐渐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流派,社会工作者力图借此更好的认识到非主流群体的文化对于整体的贡献,并推动不同群体融入国家和社区。在中国社会工作的语境中,回应民族与文化分化问题本来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二元对立的固定和僵化的思维方式盛行,从主流与草根、政府与民间的主次和优劣来比较社会工作,而不是去寻找二者的内在结点和共通之处。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变成了如拼盘式的杂凑西方社会工作中的种种理论与实务,中国社会工作

的实务真正演变成为各种理论的试验田,而不能有效发挥服务于社会建设与服务对象需求的作用,中国本土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手段也一并被扣上落后和不科学的帽子,本土化运动成为一个只有西方话语运用的单通道过程。考察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历程中对东方文化与思想的引介和吸收,站在全球化的角度,从他者之镜中来思考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问题,推进社会工作在文化对话与多元文化群体需求的回应,应该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在回答文化多样性问题上与学科本土化的根本任务。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元与社会工作回应 社会工作从产生伊始就和国际社会紧密联系。对来自其他国家的战争难民和移民实施援助,帮助其在新的生活环境里再定居,早期社会工作者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向全世界范围遭受自然的或人为灾难的受害人提供各种紧急救助,积极地维护其他国家与地区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社会工作者也是最早介入该领域的主体之一。通过实际解决在国际问题中遭受影响处于困境中人们的困难,社会工作者也为了促进世界和平而及时地努力地工作。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更是将社会工作的领域大大扩展,社会工作的价值大为提升,许多新兴议题在社会工作实务涌现出来,如社会正义、公民权、贫富差距扩大、环境、人口老龄化、失业、全球公民素质等(Finn,2003)。 全球化进程也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社会工作教育趋同现象的出现。2004年世界社会工作大会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召开,首先提出“全球社会工作”(Global Social Work)一词。国际社会工作学院专门颁布《全球社会工作教育和培训标准》,对社会工作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及合格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等做出明确的规定,重新界定社会工作的含义,认为专业社会工作就是在

河洛文化的南迁与影响

河洛文化的南迁与影响 海峡之声网2010-03-30 21:06:41 ----------------------------------------------------------- 所谓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笔者认为河洛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河洛文化就是指古代黄河和洛水交汇地区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是一种地域文化。广义的河洛文化还应包括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河北和山西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部地区的文化,是以河洛地区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夏朝以后)。 关于河洛地区的具体范围,朱绍侯先生曾在《河洛文化与河洛人、客家人》一文中指出:“即指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颍,北跨黄河而至晋南、济源一带地区。”在同一篇文章中,朱先生又指出:“作为河洛文化圈,实际要超过河洛区域范围,即应该涵盖目前河南省全部地区。”河洛文化作为一种主体文化,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一直主导了中华民族的整个文化历史,影响了周边许多国家和地区河洛文化具有自身的区域特点,专家们将其总结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性、传承性、厚重性以及广泛的传播性。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河洛文化与众多区域性文化一起共同组成了中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起,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脉,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一、河洛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众所周知,中国史前文化的共识是文化起源“多元论”或“满天星斗”说。但是在中华大地上,人类社会出现“突变”,率先进入文明时代,出现“国家”—夏朝,却是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这一点乃是考古界、史学界绝大多数研究者的共识。 在三代之前,这里是黄帝、炎帝活动的主要地区。诞生于河洛大地的河洛文化,它从夏朝开始作为一种主体文化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夏王朝在这里定都600余年,形成了最早的统一王朝,进而形成了夏文化;商王朝在这里定都500余年,在吸收继承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繁荣的商文化;周王朝在这里定都800余年,孔子曾说过,“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这是说,西周总结继承夏礼、殷礼,继承发扬夏商文化,形成了一套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和级别严格的等级制,继而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第一个高峰—周文化。夏、商、周三代在这里建都共有2000多年的历史。河洛地区处于黄河流域的中心地区,故河洛地区又称为“天下之中”、“中原”、,以至我们的国家称为“中国”。而华,《左传?定公十年》孔颖达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中国又称为“华夏”,而且黄河文明处于中华文明的核心地位。总之,“中原”、“中国”、“华夏”之名,皆与地处“天下之中”的河洛文化有重要的因果关系。 秦、西汉时期,国家的政治中心转向关中地区,秦朝建都咸阳,西汉建都长安。咸阳、长安皆在黄河的上游地区。但是秦文化是在周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河洛文化的基因依旧存在;西汉政权是有楚人建立的,其楚文化的主导性是无可替

河图洛书与河洛文化

河图洛书与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史研究领域常见使用的一个概念,它的本意是指黄河、洛河流域的文化形态。以河洛并称古已有之,如《史记·封禅书》说“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间”,又《史记·郑世家》说“和集周民,周民皆说,河洛之间,人便思之”,这两段话指出在夏商周三代河洛之间就是中华民族生活和居住的主要地区,其他地区的民众对河洛一带也都十分向往。这里的文化开发较早,最早进入民众定居的农耕社会;这里建立起第一个王朝夏朝,最早出现国家的形态;这里的文化创造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源头。 河洛文化之所以形成一个含义固定的文化概念,最主要的标志是河图和洛书。《易经·系辞上》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意思是说,黄河里出现龙图,洛水里出现龟书,圣人行事便以它为准则。据传说,中华始祖伏羲时代黄河中跃出一匹龙马,背负“河图”,伏羲接受了它,依据此图创立了八卦;大禹时,洛水中浮出神龟,背负“洛书”,大禹依据它创立了“洪范九畴”。至于河图和洛书什么样子,《易经》没有绘图,也没有具体的文字解释。先秦时期的其他著作如《管子》、《墨子》中也提到河图洛书,都没有绘出图形。汉代的儒士认为河图就是八卦,而洛书就是《尚书》中的《洪范九畴》。今天人们看到的以黑白圈点表示的河图洛书出自宋代,据说是北宋初年著名道士陈抟绘制,以一至九的排列为河图,一至十的排列为洛书。北宋刘牧著《易解》,改变陈抟的说法,以一至十的排列为河图,一至九的排列为洛书。南宋朱熹《周易本义》肯定刘牧的说法,于是世人皆信从十为河图,九为洛书。但是,明清时期的学者又对河图洛书的图样提出种种疑问。如清代乾隆年间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说: 世传河图洛书,出于北宋,唐以前所未见也。河图作黑白圈五十五,洛书作黑白圈四十五。考孔安国《论语注》,称河图即八卦。是孔氏之门本无此五十五点之图矣,陈抟何自而得之?至洛书既谓之书,当有文字,乃亦四十五圈,与河图相同,是宜称洛图不得称书,系词又何以别之曰书乎? 诸如此类的疑问,在今天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尽管难以得到圆满的解决,但是应该肯定,河图洛书的图式在北宋出现,也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今天看来,它仍然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河洛文化的基础。从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方面进行考察,可以看出河图洛书的图式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图中的黑白两种圈点和八卦中的太极图的道理相同,代表着阴阳,五居中央表示五行居于核心地位,而阴阳五行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哲学基础。四方加中央的格局形成八卦的基本方位,合成一幅完整的图,表示阴阳五行所生成的物质物象居于一个统一体中,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相克相生,和谐发展。这表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宇宙存在、物质运动的基本认识。河图中一至十的排列,洛书中一至九的排列,无重复数字,也未缺少某一基本数字,秩序井然。这表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人类社会的有序性的基本认识。河图洛书中数字排列的位置上下左右交叉安排,大数小数调配适当,隐含着一种内在的规律;尤其是洛书中横行、竖行、对角线的每一组数字相加之和都等于十五,这种特异现象十分典型地表现了古代中国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均衡思想。 河图洛书的数字概念,还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数学成就。洛书中的数字排列,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幻方,或称纵横图。近代世界范围内数学的发展过程中,幻方理论是数论的组成部分,即在边为n的正方形方格中填充适当的数字,使横行、竖行、对角线各组数字相加之和都相等(如边为5的幻方)。中国古代对幻方的认识比西方国家早一千多年,东汉时就出现每边为3的幻方,称为九宫,这是在八卦的基础上推演出来的,此八卦的八宫加上中央,合为九宫。《后汉书·张衡传》中记载张衡上疏请禁绝图谶等迷信活动,疏中有“重之以卜筮,杂之以九宫”语,说明当时已有术士利用九宫进行占卜。而从数学的观点来看,九宫就是幻

浅谈河洛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河洛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河洛文化”顾名思义,是黄河与洛河交汇地区的文化,并且有学者认为,它是“古代河洛地区的文化”。关于河洛地区的具体范围,从宏观上看,河洛“就是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因此,这里说的河洛文化即是中原文化”。由此可见,“河洛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它与“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等等文化大致属于同一级的概念。但河洛文化又不是一般性的地域性文化,它是古代中国的国家文化、统治文化,在古代中华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对当代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华文明,即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历史上一脉相传。华夏文明与河洛文化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华夏文明是贯通古今的古今文明,而河洛文化主要是一种古代文明;华夏文明是一种国家文明,河洛文化是一种区域文明。此外,两者也相互联系,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主要源泉和文化内核,而华夏文明是河洛文化的扩展与放大,两者的融合与发展形成了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 对于河洛文化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河图洛书”,“河图洛书”仅仅是它的一种文化符号,或文化元素的典型代表。河洛文化的真正内涵应该包括河洛地区的政治文化元素、地理文化元素、宗教文化元素和民俗文化元素等等内容。由此看看出,河洛文化对华夏文明影响是全方位的。另外,在史前,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早期人类文明发祥地,但河洛地区的先民在大约5000年前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率先把中华民族带入了王权文明时代,河洛文化相较其他区域文化对华夏文明的形成贡献更大。 河洛文化与齐鲁文化,吴越、闽台文化,荆楚文化河洛文化培育了华夏文明。但从另一方面看,也正是华夏文明成就了河洛文化。因为正是河洛文化融入了华夏文明,并借助于这一文明载体才从一般性的地域文化中脱颖而出,广为世人所知,广为世人所爱,并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 如果说华夏文明的形成像一个漩涡,那么河洛文化就是这个漩涡的中心,河洛文化凭借其强大的吸收力、包容力、凝聚力把周围的文化吸纳过来,然后融合后形成了华夏文明;如果说华夏文明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这棵大树是根在河洛大地,冠盖中华。

河洛文化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河洛文化璀璨夺目、浓墨重彩。“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他的发展和强壮成就了华夏民族这棵参天大树,她的滋养使华夏文明生机盎然,蓬蓬勃勃。 诞生、成长、发展繁荣于河洛大地的河洛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河洛”指黄河与洛河交汇地带即今河南洛阳一带,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核心。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易经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论语》上讲:“凤鸟不至,河不出图。”《竹书纪年》里讲:黄帝在河洛修坛沉璧,受龙图龟书。河洛文化的古代地域以洛阳盆地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开封,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一带。河洛文化不同于任何一种地域文化,如山东的齐鲁文化、河北的燕赵文化、山西的晋文化、陕西的秦文化、四川的巴蜀文化、两湖的荆楚文化、江浙的吴越文化等等,它是中央文化、国都文化、统治文化,长期占据着主导和统率地位,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于河洛文化的时限界定,不少研究者认为:上限始于裴李岗文化,以后一直延续到今天。

河洛文化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史前考古学文化。 裴李岗文化是新古器时代早期偏晚的一种文化。早在1959年,就在洛阳市偃师马涧沟发现了属于裴李岗文化遗存的石磨盘一套;以后,裴李岗文化遗址陆续在古洛阳范围内的偃师、巩县、登封发现,再后来,在豫西地区又多次发现,这说明古洛阳地区是裴李岗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接下来的仰韶文化,以首先发现于河洛区域内的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河洛地区是它的中心区域。同时河洛地区又是河南龙山文化的中心地区。 二是“三皇”、“五帝”文化。 三皇(取燧人民、伏羲氏、神农氏一说)、五帝(取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一说)都和河洛地区有直接或简接连系。其中尤以伏羲、神农、黄帝、帝喾等关系更为密切。如伏羲长期在河洛地区活动,受河图以画八卦,伏羲之女溺死洛水,化为洛神;今新安县青要山“实惟(黄)帝之密都”;帝喾族生活于洛阳平原,帝喾有四妃,生四子,分别为后稷(周先祖)、契(高先祖)、帝尧、帝挚等。 三是河图洛书。 《易经·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被誉为“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最高成就”。相传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