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描写人物方法总结

描写人物方法总结

描写人物方法总结
描写人物方法总结

描写人物的方法

总分写人法/方法

1:总写→分写(外貌变化)

2、总分写人法

方法1:总写→分写(外貌变化)

享受作文:阅读品味体验作文精妙段

我的妈妈在卫生学校当老师。她浓浓的眉毛下面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端正的鼻子下面有一张爱唠叨的嘴,胸中却有一颗关心人的心。

特色评点:先总写妈妈的身份,然后分写妈妈的外貌特点。

绿色妙语:名师导写精彩开窍一段话

观察指导: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的描写。要细致观察,努力脱俗求新,去选择表现老师个性、风采的材料。就应当捕捉他们与众不同的特征,通过平凡小事加以表现。

写作指导:描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征,要按一定的顺序描写。要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写得准确传神,使读者如见其人。这样人物就写得栩栩如生。

童真童趣:积累充值阅读体验黄金版

孙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她中等身材,35岁模样。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庞,总是那么慈祥。从那黑边眼镜中透出的目光,总是那么炯炯有神,那么和善。她的语言总是那么含意深刻,那么奇妙,引人发笑。

这个女老师姓宋,因为她年轻,顶多不过20岁,所以,我们都叫她小宋老师,也有一些女同学亲热地称呼她大姐姐。小宋老师长着高高的个子,衣着比较朴素。瓜子脸上长着两道柳眉,柳眉下嵌着一双明亮而又锐利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小宋老师梳着两条长长的马尾辫一直拖到肩头上。

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教我们班的是一个女老师。// 这个女老师姓宋,因为她年轻,顶多不过20岁,所以,我们都叫她小宋老师,也有一些女同学亲热地称呼她大姐姐。//小宋老师长着高高的个子,衣着比较朴素。瓜子脸上长着两道柳眉,柳眉下嵌着一双明亮而又锐利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小宋老师梳着两条长长的马尾辫一直拖到肩头上。//

绿色建议:指导方法写作要点再提示

1、平时要多细心观察,注意各种人物的特点。熟悉人物是写好人物的前提。

2、描写人物时应注意人物所处的环境、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是在社会中生活和活动的,不注意社会环境和人物彼此之间的联系是写不好人物的。

方法2:总写→分写(特点变化)

享受作文:阅读品味体验作文精妙段

冯成是我们班的同学。//他个子不高,眼睛又大又亮,尤其是他长着两只大耳朵和两片厚嘴唇,活像一个大号的铃铛。为此,同学们送他个外号——“大铃铛”。//说来也巧,从二年级至今,冯成每天给班里的教室开门、锁门,也像一个打点的铃铛,这外号就叫开了。//

特色评点:先总写人物的名称,然后分别介绍人物的两方面的特点。

绿色妙语:名师导写精彩开窍一段话

观察指导:1、能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变化、说话、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特点来细致地观察。2、能围绕人物的外号特点来观察一件完整的事情。特别是能够把事情的经过观察具体。

写作指导:开头先介绍人物的特点。然后围绕开头的特点,精心选材,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事例塑造人物

1 小玮总是乐于助人。有一次,我和小玮正在玩“木头人”的游戏。忽然,一位小女孩不小心绊倒了,大概摔的很厉害,一时半会儿起不来。她正想去扶,我拦住她,说:“又不是咱们班的,管他呢,她爱起不起,我们接着玩吧,别浪费时间。”哪知,她眉毛拧成了两条蚯蚓,生气地对我说:“别的班的你就不管了,是不是?她也是我们学校的一分子。你想想,你摔成这样,没人扶你,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说着,径自走到小女孩面前,把她扶起来,又安慰了小女孩几句,小女孩一拐一拐的回班里去了。我的脸腾的红了。多么好的同学呀!多么善良的同学呀,和她比起来,我是多么自私呀!她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女孩,而我却……

一次美术课,我因忘带水彩笔而无法画图。她见了,毫不犹豫地把水彩笔借给了我,她却挨了批评。我愧疚的走到她跟前,说:“对不起,我不该那么自私……”而她却说:“知道就好,好好改吧!”从此,我改掉了自私的毛病。

2 我有一个可爱的表弟,他长得不错,像“大头儿子”,我叫他“大头弟弟”。表弟的脸圆嘟嘟的,一笑起来,两个深深的酒窝印在圆圆的脸蛋上,两道浓眉,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生气时,两只眼睛翻着白眼看着你。这时,你要是碰他一下,他就马上大哭大闹拳打脚踢。他要是高兴,两只眼睛眯成一条缝,你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还拿出心爱的变形金刚给你玩呢!有一天,表弟到我家玩,他一来就钻进妈妈的房间。过了一会儿,表弟穿着妈妈的高跟鞋“噼啪噼啪”地出来了,高声叫:“香港小姐来喽!”他穿着妈妈的裙子,涂着胭脂、口红、戴着耳环,还挎着一个小背包。我再走进房间一看,他把妈妈的口红、粉底霜全部都翻了出来了,妈妈的衣服也被他翻的乱七八糟。我生气了,想打他一巴掌。他急忙说:“我是香港小姐,是受到保护的!你敢打我,我叫…四大天王?来收拾你”唉这个调皮又聪明的表弟,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X

有特色特征的外貌

1哥哥的眼睛高度近视,处处离不开眼镜,就像个“睁眼瞎子”一样,只要把他的眼镜摘下来,在我面前他就像绵羊一样服服帖帖。一天下午,哥哥要洗头了。他吩咐我给他拿肥皂换水。我得意地想:哼!我先给你跑跑腿,然后再治你。一会儿,哥哥伸长了脖子,把肥皂沫打得满头满脸都是。我一看时机到了,就悄悄地把哥哥的盆拿走了。哥哥搓完后去洗头,一捧水,捧了个空。他忙去找,可刚一睁眼,肥皂沫就杀得他直流眼泪。他像盲人摸路一样,东摸摸,西摸摸,好容易才摸起了毛巾,把眼一擦,可眼睛还是模糊的,就去找他的眼镜。

2车厢里,一位高挑个儿的姑娘,依窗眺望。她结实,健美。微微卷曲的黑发拢在脑后,扎成两绺,轻巧地垂挂着。深红色的运动衫领子,悄悄地露出深蓝色的外套。可以感觉到,这个姑娘的身上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气。

3星期天,我去排队买米。在我前面的是一个男青年,他算不上胖,但也够健壮的了。圆圆的脸庞上,两道细眉,一双大眼睛,配上稍小了点的鼻子,也还算匀称。就是嘴唇厚了点,像非洲人似的。

4靠近东窗,坐着一个年轻的解放军战士。被汗水浸透了洗得发白的军衣,紧裹着他那健壮而匀称的身躯。他那白中透红的清秀的面孔,像涂了油彩似的闪闪发光。两条漆黑的、细长的眉毛,有力地向上扬,将到顶端时,才弯成形。一双像熟透了的葡萄一样又黑又大的眼睛,机灵地、警觉地扫视着充满汗味和传出鼾声的车厢。他的右手,很自然地伸到衣襟下面,汗湿的手掌,轻轻握着腰间的小手枪。

个性语言神态

1 、记得那得一个星期天,我想多睡一会儿,赖在床上不起来。爸爸看见了,把我从床上拽起来,说:“小懒虫,快起来,马上就要来客人了!”“客人?是谁呀?”我奇怪地问。“你不知道,你妈要调动工作了,请领导来吃一顿饭。我清早就起来把菜买好了。”我一看,果然不假。瞧,绿油油的青菜,小灯笼似的辣椒。活蹦乱跳的鲤鱼,还有一只又大又肥的母鸡,是鸡鱼肉蛋,样样俱全。

这时,妈妈从厨房里走出来,一见我还在床上,就开腔了:“哎呀,你怎么还不起来?快点。”我边穿衣服边批评妈妈:“妈,您又开后门了,调一下工作还得请领导吃饭,你就不能凭自己的真本事?”妈妈有点火了:“你小孩子懂什么,快穿衣服?”我只好不作声了。

2

我举起奖杯,走下领奖台,不由自主地来到王兰面前,说:“这里面有你多少心血啊!奖杯应该是你的。”王兰却把奖杯推回来说:“不荣誉是你得来的,我应该祝贺你。”

3

中午吃完饭,妈妈叫我洗碗,我不肯洗,妈妈用婉转的语气说:“我的小洗碗机,快去洗碗吧!”我就高高兴兴去洗碗了。我一边洗一边说:“妈妈,那你是小天鹅洗衣机啦!”因为妈妈常常给我们洗衣服。爸爸不甘落后地说:“我是电饭锅,因为我天天给你们烧饭。”我笑着说:“哈,我们都是家用电器了!

人物动作描写

1 他双手捧着球,深吸一口气,然后踮起脚尖,原地弹动了三四下,接着,他突然如离弦的箭一般朝着篮下奔去。离篮架足有四五米远,他把球交到右手中向篮板抛去,球“碰”的一声反弹下来。说时迟,那时快,他三步就跨到篮下,“蹭”地跳起来,双手抓住飞来的球,举到头顶,腰一挺,然后“嘿”地叫了一声,把球灌进了篮筐......

2、他稳稳地坐在车座上,皱着眉头,两眼紧盯前方,双手紧握车把,双脚交替用力地向下蹬着踏板。

慢慢地,他越骑越用力,小小的自行车开始左右摇晃;慢慢地,他开始离开车座,在车上站了起来...... 人物心理描写

1、时间已经指向二十三点了,可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屋子里冷清的可怕。

月黑风高,风在窗外呜呜的发出怪叫……

我蜷缩着坐在沙发上,电视开着,却无心去看。我心里想:“爸爸妈妈下班这么晚啊!家里会不会闹鬼啊!我有不祥的预感。”我的恐惧让我不停的发抖。突然,窗帘飘了起来,我叫了一声:“啊,救命啊!谁来救救我!!”我定下神来,仔细一看,原来是我忘记关窗了啊!这下让我虚惊一场。

不一会,就下起了大雨,“轰轰轰”,可怕的雷声让我不敢动了。窗外的树枝“沙沙”的摇晃,我还以为是小偷呢。我的额头上渗出了细细的汗珠。

过了二十分钟后,“当当当”,突然有人敲门,吓得我心都要跳出来了。我哆嗦着小声问道:“谁呀?”“我是爸爸。”我一溜烟的跑过去开门。原来是爸爸回来了呀!我刚才差点都吓哭了。

评语:

能运用所学方法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手法多样,描绘具体生动,好

下面就以同学们熟悉的课文为例,具体介绍几种心理描写方法。

1.内心独白就是将自己特定状态下的心里想法,通过自言自语,详尽生动地呈现出来。

【例文】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汉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简析:这是《最后一课》中一个失去了自己国土的儿童——小弗朗士的内心独白。当他知道这是“最后一课”之后,内心悔恨万分,懂得了上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感到了它的珍贵。心理描写具体细腻,形象可感)

2.幻觉描写幻觉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愿或思想感情。人在特定的状态下,耳边或眼前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音,而这些往往是自己最想或最怕听到和看到的,如将这些内容详细准确地描绘出来,就是当时人物

内心的最好写照。

【例文】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简析:这是《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鲁迅先生通过心理幻觉,描绘当时自己对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3.借助人物的其他描写要展示人物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更有效地刻画人物形象,往往要借助人物的其他描写来实现。

【例文】(老孙头夸他的马是)“屯子里的头号货色,多咱也不能瞎呀”(可是当别人瞧上他的马时,老孙头却说)“我这真是个破马,性子又烈”,“……样子也不好看,玻璃眼睛,乍一看去,像瞎了似的”。

(简析:这是《分马》一文的片段,它借助语言描写,将落后群众老孙头既怕失去马又要假积极的着急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例文】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

(简析:这是《范进中举》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为因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女婿治疯,打了他一个嘴巴,那细微的动作“颤”,则将此时胡屠户的恐惧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4、借助环境描写不同的心情看相同的景物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随主观感受选择景物。把这些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例文】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简析:这是《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两个片段。前后两处的环境描写,分别展示了菲利普一家在见到于勒前后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轻松愉快和失望沮丧)

当然,上述几种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在具体运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立体式的综合描写,灵活运用。此外,还要注意心理呈现的方式须因人而异,这样才能刻画出鲜活的个性形象,写出一篇篇生动感人的文章。

当场训练:

1.判断下列选文运用了那几种心理描写的方法。

【选文】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样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参考答案】这是《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韩麦尔先生内心难以言状的悲痛和愤懑,通过他痛苦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刻画,使爱国主义的激情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共鸣

人物描写方法

人物描写方法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并能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 2.养成观察人物的习惯,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融入感情,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能独立完成一篇描写人物的作文。 二、教学重点:欣赏人物描写的实例并能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养成观察人物的习惯;独立完成一篇写人作文。 四、课型:指导课。 五、教学方法:朗读法,赏析法自主、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最近热播剧《小爸爸》中夏天的一篇作文《我的爸爸》导入。 让学生评价这篇作文并说出学生自己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引入人物描写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此进入课题的学习。 (二)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注:区分神态描写和外貌描写。如《周总理的睡衣》头两句话:邓妈妈70多岁了。她戴着老花眼镜,安详的坐在沙发上,给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补睡衣。其中“戴着老花眼镜”属于外貌描写,而“安详”一词则是神态描写。这样相互结合的描写,邓奶奶的形象就活灵活现,给人以亲切的感受。 1.外貌描写: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实例: 刘备: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 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 诸葛亮: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孙悟空:五官俱备,四肢皆全。身躯鄙陋,像个食松果的猢狲。 猪八戒: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黑脸短毛,长喙大耳,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象个猪的模样。 沙悟净: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小白龙: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 孔乙己: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王熙凤: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条、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褙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小结:

小说的各种描写手法

小说的各种描写手法 (1)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又称外貌描写。它主要是指对人物的身材、容貌、姿态、服饰、仪表、风度、生理特征等的描写,肖像描写是人物形象描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肖像描写,能在读者的想像中形成鲜明生动的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人物的音容笑貌,并由表及里地想像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果戈理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老舍也认为“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由于人物的外貌往往与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个人经历、性格爱好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绘声绘色,使人物栩栩如生,而且还可以起到反映人物活动的时代特点,突出作品主题,引出故事情节,透露人物在特定场合下隐蔽的精神世界等方面的作用。 肖像描写方法有多种多样。它可以选择各个不同的观察角度,以表现人物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职业、不同的际遇、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以及不同的生理特征等等。它可以一次基本完成,也可以在行文过程中分多次逐步展开。作者既可以在不同场合反复描写人物肖像的同一特点,在反复中进行强调,也可以在同一场合描写一个人物在肖像上的多方面特点,或者不同人物肖像的不同特征,以形成对比,加强效果。可以作静态的摹写,也可以作动态的描绘。可以采用精雕细刻的工笔描写,也可以采用简笔勾勒的白描。可以从正面描写,也可以从侧面描写;还可以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形象性的描摹。 总之,肖像描写的方法,是并无一定之规的。但是,成功的肖像描写却不外乎:一、写出了人物的外貌特征;二、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在肖像描写中要注意: 切忌“脸谱化”。社会是复杂纷繁的,生活中的人物肖像是多彩多姿的,这就决定着文学作品中的肖像也不应该是单调划一的。肖像描写如果千人一面或因袭他人,那就会失去意义和作用。 切忌“平板化”。不能从头到脚,不分主次地描绘人物外貌。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的外貌特征,或突出重点,或以点带面,否则“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鲁迅语) 切忌“表面化”。外貌描写只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方是目的。鲁迅笔下的阿Q如果“戴上一顶瓜皮小帽”,虽然生动,但却“失去了阿Q”。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应该尽量符合人物的身份,反映人物的经历,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使肖像描写成为形象塑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而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人物描写辞典》,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示例]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用相貌、神态、语言等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作者通常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多角度、全方位对人物进行相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从而塑造出成功而丰满的人物形象。作为文学大师的罗贯中当然也不例外,使用白描手法,并借助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以形传神,做到形神兼备,勾勒出一位位鲜活的人物形象。 其次,通过对人物细致的语言与神态描写对人物个性特征加以渲染、突出。通过外貌、语言、神态等方面的共同塑造,越来越多的生动人物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他们由此而生机盎然,同时,牵动读者的心扉去领悟那个时代的人、物和事情,去领悟那个时代的精神。 二、通过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 综观《三国演义》,作者特意布置了诸多对比情节,用来烘托英雄人物伟岸神情。 《三国演义》中,对比方式是一种主要的塑造手段。有时候在人物言语中给予对比;有时是在激烈的战争、矛盾中进行对比;有时是一个画面中的两个人物行为的对照。 对比可谓是《三国演义》的一经典布置,运用这种手段,罗贯中把人物形象以及作者本身褒贬倾向都渗透出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功效。 三、借助次要人物来陪衬、烘托主要人物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千百万读者所最尊敬、喜爱的人物,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料事如神,才能卓越,作者对诸葛亮的形象,用尽笔力,大肆渲染。光是出场,便用了三回的故事,通过一系列的铺垫来进行烘托。 在整部《三国演义》中,为了对诸葛亮形象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地烘托,作者有意安排了周瑜、曹操、司马懿等人来进行陪衬。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连续使用反间计、苦肉计、诈降计等使曹操难以应对,然而这些计谋虽然瞒过了曹操,却都被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看得一清二楚,步步在他的意料之中。周瑜又以造箭为由杀害诸葛亮,诸葛亮明知其意,却没有报复周瑜,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使用巧计从曹操那里“借”得十万枝箭。之后周瑜为夺回荆州,对刘备发动了军事斗争,然而在与诸葛亮的交手中每次都处于下风,他的计策一次次被诸葛亮识破,最终只落得“即生瑜,何生亮”的下场。罗贯中对周瑜的形象使用如此多的笔墨,却是通过层层深入的描写,不仅说明诸葛亮的军事

人物描写方法

描写方法 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一般综合使用描写、叙述等方法来塑造形象。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定义 描写按内容分,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按特征又可分为白描、细描、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情景交融等等。 人物描写 1.肖像描写(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她有着乌黑

的头发,粉红色的外套称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蛋。 2.动作描写(行动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他迈着步子,踏步向前进。 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如与别人交谈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他诚恳的说:"对不起,老师,我错了。"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理想,那就可以为此奋斗了! 5.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他皱着眉毛,

一种厌恶的神情。神态描写也叫表情描写。 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 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渲染当时的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 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 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写出当时社会的不同背景,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设下铺垫。

人物描写的写作方法

人物描写的写作方法 人物描写的写作方法 人物描写,根据描写的对象,可以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写人,可以直接写头发、画眼睛,使其栩栩如生,这叫直接描写;还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写人,如通过第三者的转述介绍某人,通过描写第三者来反衬某人,以写景状物来烘托某人等等。根据描写人物的详略,轻重、着墨的浓淡,我们还可以将人物描写归纳为白描、漫画式勾勒、浓墨重彩细描等等。 一、白描 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它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依然描写出事物的形象。如: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鲁迅《藤野先生》) 寥寥数语,就活化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二、漫画式勾勒 即以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将人物勾画成奇形怪状、

荒诞陆离的形象,以表达嘲笑、憎恶、同情等思想感情。如:“他倘若低头看,断然是看不到自己的脚尖的,中间隆起的那个部位,会把视线挡住。稀稀拉拉的花白头发,整齐地朝后梳拢着,蘸了水,没有一根错乱的。白皙皙的脸上,看不见一条皱纹,像刚出锅的馒头。由于胖,鼻子、眼睛就显得特别小;由于小,就显得格外精采有神。” 通过描写,塑造出“过滤嘴”的形象:老而胖,整洁考究,富态优裕,高人一等。在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嘲笑。 三、浓墨重彩细描 即以生动、形象、传神的语言,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细致全面地去刻画人物形象。如: “……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支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让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的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阿累《一面》)这三处,作者通过全面而细致的描写,刻画出处于艰苦

描写方法的运用之人物描写篇

人物可谓是文章的灵魂,有了生动鲜活的人物,整个文章才会有灵气 如何把人物写活呢,一般有以下方法: 一、直接/ 正面描写法 1、语言描写——言为心声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古人说“言为心声”,可见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情感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的窗户。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学语言包括人物的语言(包含人物的对话和独白)和叙述人的语言。其中人物的语言描写方法有: A、以白描写语言 白描本是绘画技法之一,指全部用线条勾勒,不着色彩,单纯明快。用在文学创作上,鲁迅把这种方法归纳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作文秘诀》)即用极其简练的笔触,表现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刻画人物的性格。虽不着笔墨,却能穷形尽相。白描语言的主要特点是:(1)不写背景,只凸现主体;(2)不求细致,只求传神;(3)不尚华丽,只着意朴实。 例如:他拨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这里,鲁智深简短的两句话道出了他粗中有细的性格,的确是在犯下命案后“急急”出逃的事件中表现出来的。 B、以个性写语言 “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李渔)”,写什么样的人,就让他说什么话,使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并通过人物的语言恰当地表现出人物的出身、年龄、身份、职业、地位、教养、经历、思想、感情、品质、作风和性格等特点。 例如: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孔乙己那半文半白的教人半懂不懂的语言就是他的个性化语言,说明他深受封建教育毒害,十分迂腐,表现了他卖弄学问,滑稽可笑的个性。 C、以独白写语言 独白,指的是一个人独自说话。独白大体分两类,即一个人的内心独白和一个人对其他人的讲话。 ①内心独白。指人物心灵中自我对话的过程,采用内心独白的形式,能使人物酣畅淋漓地倾吐肺腑之言。

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概念: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作用: 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5)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预示人物命运;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推动情节发展。

6)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此外还有: 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几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几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写人的记叙文,是以写人为主。当然,写人的记叙文中,也离不开叙事。因为人的思想品质是通过事来反映的,但对事的完整性没有过高的要求,不一定把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写清楚。定人作文的基本能力方法就是用一个或几个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及思想品质。 写人作文在小学记叙文中是比较难写的,文章内容多,结构也比较复杂。动笔之前,要对全篇文章的基本脉络,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分为几个段落以及采用什么方法开头,结尾等问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在作文前必须进行通盘考虑,搞好布局谋篇的总体设计,即需要编好写作提纲。 编好提纲之前要选择好材料,从题目入手根据中心思想,选取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材料,有代表性的材料,新鲜的材料。新鲜是指平日观察到的,与别人写过的材料不同的材料。 选好了材料,写作时要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比如运用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 下面分别说说几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一、人物的外貌描写,即人物的外形特征描写。一般包括对一个人的服装、相貌、身材、神态、表情、年龄、性格等方面的描写。以人的外貌来说,即使是双胞胎,也总会有不同之处。可是一到作文中,一些学生写的那些人就差不多了,好像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泥娃娃”。给人一种似曾相见的感觉。写人不应单纯为写外貌而写外貌,写外貌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性格,从而表现主题。因此,肖像描写必须抓住人物的特征,与人物的身份、个性、思想相联系。这样肖像描写才有价值。 二、人物的行为描写,即通过人物的行为与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了解一个人,主要是看他的实际行动。写文章也是这样,要向读者介绍一个人,也要着重介绍他的行为。描写人物的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写出“做什么”,二是要写出“怎样做”。 三、人物的语言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的说话(包括个人讲话,两个人对话或几个人交谈)描写。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露。所以,语言描写要防止众口一声,千人一腔的公式化。写人物语言,最重要的是注意符合人物身份,经历和处境,要体现人物的个性,如果写人物语言和人物行动合起来。这样写出的人物就更活了。 四、心理描写,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心理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描写也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和个性特征,应是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里必然会产生的心理活动:要善于表现人物细微的感情变化和比较复杂的心理变化。 以上说的外貌、行为、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是刻画人物常用的方法。但在一篇文章中,不一定把几种方法都用到,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不管哪能种方法,都要抓住人物特

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写精选作文是每一个学生必须都要会的事情,而且描写人物是写作必须经历的阶段,致此橙子为你整理了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四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1.肖像描写 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详细的语言描述出来。 肖像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相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提醒这个人物的性格。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2.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机密,最能灵敏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言语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语言描写要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由于时代、职业、身份、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人们说话的内容、方式各有不同,语言描写就是 1 / 3

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写出“这一个”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容。语言描写宜简洁得体,不可拖沓散漫,有悖人物身份。 语言描写主要表现为对话描写。 3.动作描写 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行动是人物性格的详细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所以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 这里所说的行动,不是人物的一切行动,而是最有意义、最能显示人物性格,或者能推动情节开展的那些行动,包括人物的习惯性动作和下意识举止在内。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在“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中去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念、情感特性、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等,使读者透过人物的“所作所为”作出相应、相似、相关而不相悖的判断。 4.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它旨在深刻地提醒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 假如说人物的肖像、言语、行动的描写侧重于展示人物形象的外部风貌,让读者透过这些描写窥见或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那么,心理描写则直接披露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它们的互相结合,就能够使2 / 3

各种描写手法及其作用讲解学习

语文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和行动。 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二、侧面描写: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1)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 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2)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 三、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此外还有: 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动态描写:以动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 文学类文本鉴赏·小说鉴赏的各种手法及其作用 一、写作手法(描写方法): 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心情,寄托感情;推动情节发展。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细节描写】 “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细微末节,它是人物、情节、环境的最小单位,如人体的细胞。说得通俗一点,细节就是具体的描写那些动作、神态、环境等等的细微的表现的地方。好文章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贺知章“笑问客从何处来”综合运用情态细节和语言细节,在一“笑”一“问”之间,把老归故里人不识的凄凉,生动的再现在读者面前;《范进中举》后范进发疯的细节描写,则刻画了一个为科举而读书,为科举而活着,中举后喜极而疯的科举禄蠹形象。

人物描写方法

人物描写——作文讲评课教学路线图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写作要求,简述写作概况。 1、回顾写作要求,明确训练重点。 写作要求:仔细观察母亲30分钟,选取某一画面,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清楚具体,力求写真事,抒真情,表达生动。 2、简述写作概况,肯定鼓励学生。 二、精彩展示 部分学生展示自己习作中精彩片段,他生聆听,围绕人物描写方法进行评价。 1、读美段,概括本段内容。 2、分析写作方法及写作效果。要求:按照下面格式答题:本段写了,运用了描写方法,写出了人物(谁)性格特征。 例:门缝外的眼睛(陈丹琪) 大大小小的纸团散落在地,垃圾篓早已被纸团填满,橡皮屑大小不一的分布在写字桌上,木头铅笔杆上烙下了一个又一个深浅不一的牙印,头发已被自己抓得凌乱不堪。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看我,我更加烦燥。心里就像被剧烈摇晃过的可乐,气泡不停的往上冒,止都止不住。 “这是谁出的什么鬼题目……”我在心里小声的咒骂道。无奈,我只得又伏下头,继续演算,终于,有点解题思路了!那双眼睛还在看着我,它好像一双温暖的手,抚了抚我的头,使我的心慢慢平静下来。不知怎的,又卡壳了! 太阳悄悄调整它的位置,将树叶的影儿印在我的房门上,斑驳陆离的,很美,我望着影子有些出神。 突然,门开了,不用看,是母亲。“怎么了,题目很难吗?”母亲往我这边望了望。“我的作业,不要你管,你快出去,别打扰我。”为题所困的我烦躁得很,这些话一说完,我就后悔了。我静静地看着母亲,母亲抿了抿嘴,想要说什么,终究没有说。她低下头,把一杯白开水轻轻放在了写字桌的一头,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挪步出去。 1答:本文以“门缝外的眼睛”为线索,写我在解题过程中碰上难题,起先,妈妈一直在门外注视着我,后来,妈妈为我端来一杯白开水,这种默默地关注其实就是一种深深的母爱。 2答:运用了动作、语言描写写出了一个默默地关注女儿、关心女儿的母亲形象;还本段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写了我为题所困那种烦躁的心情,侧面衬托出母亲对女儿的关爱。 A我的怪妈妈(杨子璇)

外貌描写的几种方法

外貌描写的几种方法 概念:也称肖像描写,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情感。 1、王梅,女,20岁,身高1.6米左右,体形偏胖,方脸型,眉毛粗黑,双眼皮,高鼻梁,薄嘴唇,牙齿不太整齐,肤色白晰,曾摔倒受过伤,头顶右侧,留下一处约20CM左右的伤疤。 2、麦换娣,女,67岁,身高1.5米左右,神志有时不清,穿灰的确凉中式衬衫,黑裤子,灯芯绒圆口布鞋,耳聋,牙齿已全部脱落,带一根木质拐杖。 3、吴小雪,女,18岁,身高约1.6米,瓜子脸,肤白,大眼睛,气质高雅,身穿浅红色连衣裙,白色皮凉鞋。 肖像描写:对人物外在特征(外貌、神态)描写。 外貌容貌(面容长相,如五官等) 身材(高、矮、胖、瘦) 衣着(穿着打扮) 神态表情(喜、怒、哀、乐) 弟弟是个不满七岁的小男孩。他个子不高,胖墩墩的,翘鼻子、薄嘴唇。一笑起来红润润的脸蛋儿上现出一双深深的酒窝。也许是还没有上学的缘故吧,弟弟像只撒欢的小兔子,很少有一时的安静。 人物外貌描写四大招 第一招要有一定顺序 描写人物外貌时还要合理安排好描写顺序,一般先写整体再写局部,局部描写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猜猜他是谁? 1.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 2.他有三头六臂,脖子上套着乾坤圈,脚踏风火轮,威风八面。

说说他们的性格 1、金豆才七岁,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或者跑开了又悄悄地望着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觉时猛然叫一声来吓唬你。(害羞但天真、活泼) 2、她叫小花,一头柔软的卷发,凸额头、塌鼻梁,穿件红底白点小外套,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 (文静) 3、我的同学强强,他胖乎乎的圆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珠忽闪忽闪的,好像两颗水灵发亮的黑宝石。只要他一眨巴眼儿,准出鬼点子。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鼓鼓的腮帮,还是薄薄的嘴唇,或是微微上翘的小鼻子,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活泼、滑稽、逗人) 第二招抓住外貌中最主要的特征 相貌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 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 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1.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 先生。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 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 和美丽的人。 2.我呀,短头发圆脸像妈妈,浓眉大眼像爸爸。 不够白净的脸上有许多褐色的雀斑。由于读书写字 的姿势不正确,我成了近视眼,这不,最近我的鼻 梁上又多了一副眼镜。别看我不漂亮,我可从来没 为我的容貌烦恼过。魏巍《我的老师》 第三招凸显人物性格和情感 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1.两弯似蹙非蹙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首词中写出了一个迷离、梦幻、病态、柔弱、 超凡脱俗的林妹妹。 第四招巧用修辞 如果能适当用一些形容词、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来写人物会使人物更鲜明生动。 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 一场争吵:两个舅舅忽的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 “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童年》 我的感受:我对这段描写印象深刻,因为它形象刻画了两个舅舅的自私残暴和外祖父的气愤。 1、姐姐七岁,是一年级学生,穿着白衬衫和蓝色的学生裤,胖墩墩的像个小东瓜,又像是个胖鼓鼓的花生米。她的名字就叫小胖。她跑起来很吃力,脸蛋累得通红,微微凸出的前额渗出细小的汗珠。

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一、知识回顾及方法归纳: 1、阅读片断,明确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1)①她仰卧在床上,肩背被高高的枕头垫起,可依旧呼吸困难。她嘴巴张得老大,脸像墙壁一样惨白。 ②床前,静立着看护的人:大夫、护士、秘书、丈夫、念高小的女儿芳芳及揣着笔记本的记者。 ③大夫俯下身子仔细地听了她的心跳,然后缓缓地立起身,抬腕看看表,向秘书投去一瞥,那意思是极明白的。 ④难道她就这样去了?真的有点儿不敢相信。(选自《女市长的钢骨和柔情》)第①段主要运用了人物的_______描写,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人物的_______描写,表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选自《孔乙已》) 通过_______描写,刻画了孔乙已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选自《苏七块》) 通过_______描写,刻画了苏七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黄云山长叹一声说:“能得积墨法妙处的有明末清初的龚贤,现代画家中就数黄宾虹和你父亲了,可惜这两位也都先后过世,从你父亲的用纸上和画面上,可以看出他豁达乐观和淡泊名利。” 这是运用了________描写,表现了秋溪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杨志拿着藤条喝道:“一个不走的吃俺二十棍。” 通过________描写,刻画了杨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格。(6)这位市长,她为了这个城市耗尽了心血。然而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谁能探索到这个市政府最高女官员的内心奥秘呢? 她丈夫默默地将女儿引至床沿。像是一种回光返照,她脸上突然有了生气,垂着的手缓缓移动,费力地攥着女儿的前襟,随后闭上了眼睛,溘然长逝了。 记者轻轻地为她放平枕头。这时,他发现枕头下面压着一个笔记本。大家打开一看,里面是她的防汛日记,在最末的一页,醒目地记着一条:今晚要为芳芳钉扣子! “刷-----”目光射向芳芳的衣襟:上面的扣子已经脱落两颗。大家记得,那天晚上,她倒在洪水中。(选自《女市长的钢骨和柔情》) 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描写,表现了这位女市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小结: 通过以上题例,我们明确了描写方法主要有这五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描写的角度来分主要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除此之外,__________也是刻画人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对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微末节所作的描写,这些描写方法最常见的作用就是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或心理。

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四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1.肖像描写 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肖像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2.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言语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语言描写要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由于时代、职业、身份、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人们说话的内容、方式各有不同,语言描写就是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写出“这一个”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容。语言描写宜简洁得体,不可拖沓散漫,有悖人物身份。 语言描写主要表现为对话描写。 3.动作描写 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所以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 这里所说的行动,不是人物的一切行动,而是最有意义、最能显示人物性格,或者能推动情节发展的那些行动,包括人物的习惯性动作和下意识举止在内。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在“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中去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念、情感特性、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等,使读者透过人物的“所作所为”作出相应、相似、相关而不相悖的判断。 例文 当她拿叉子的时候,她发抖得那么厉害,那叉子竟掉了下来。她饿到了这地步,她的头竟像老人一般颤巍巍的。结果她只好用手指头拿菜吃。当她把一块马铃薯塞在嘴里的时候,她忽然哽咽地哭起来。两行粗大的眼泪从两腮上流下来,直流在面包上。她始终只管吃,拼命地吞着那湿透了眼泪的面包,同时她喘得很厉害,她的下巴还抽动着。顾奢迫使她喝酒,好教她不至于噎着;然而那酒杯碰着她的牙齿却发出的的得得的声音。 点评: 因为饿极了,吃起来极为异常;作者抓住这“吃”的细节动作,把人物的处境和神态集中地表现了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 如果说人物的肖像、言语、行动的描写侧重于展示人物形象的外部风貌,让读者透过这些描写窥见或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那么,心理描写则直接披露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它们的互相结合,就能够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完整、丰满而且深刻,因而也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人物描写的方法总结

人物描写的方法总结 导读:总结是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总结,欢迎阅读! 人物描写,根据描写的对象,可以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写人,可以直接写头发、画眼睛,使其栩栩如生,这叫直接描写;还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写人,如通过第三者的转述介绍某人,通过描写第三者来反衬某人,以写景状物来烘托某人等等。根据描写人物的详略,轻重、着墨的浓淡,我们还可以将人物描写归纳为白描、漫画式勾勒、浓墨重彩细描等等。 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它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依然描写出事物的形象。如: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寥寥数语,就活化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即以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将人物勾画成奇形怪状、荒诞陆离的形象,以表达嘲笑、憎恶、同情等思想感情。如:

他倘若低头看,断然是看不到自己的脚尖的,中间隆起的那个部位,会把视线挡住。稀稀拉拉的花白头发,整齐地朝后梳拢着,蘸了水,没有一根错乱的。白皙皙的脸上,看不见一条皱纹,像刚出锅的馒头。由于胖,鼻子、眼睛就显得特别小;由于小,就显得格外精采有神。 通过描写,塑造出过滤嘴的形象:老而胖,整洁考究,富态优裕,高人一等。在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嘲笑。 即以生动、形象、传神的语言,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细致全面地去刻画人物形象。如: 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支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让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的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这三处,作者通过全面而细致的描写,刻画出处于艰苦条件下的鲁迅的精神面貌,一位越老越顽强的伟大战士的形象,即赫然屹立在我们的面前。

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

《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抓住人物特征进行较准确、具体地描述人物的外貌。 2、使学生懂得外貌描写应该为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意思服务。 3、尝试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个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与各位同学共度一节课,来共同学习人物外貌描写,谁能告诉我人物的外貌描写包括哪些内容(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大屏幕显示: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二、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抓住人物外貌的特征 1、知识导引 我来描述我们班一位同学的外貌,然后你们告诉我他是谁,好吗 “他黒黑的眉毛下一双明亮的眼睛,不大不小的鼻子,红红的嘴唇。身材适中,穿着一套整洁的校服。” 生:猜(左顾右盼,很为难,拿不准是谁) 师:为什么猜不准是谁呢 生:没写出这个人的特点来。 师:这也是咱们很多同学在进行外貌描写时的通病,就是千人一面。写眼睛不是炯炯有神就是水汪汪的,不然就是黑葡萄似的,而且还都是大眼睛,鼻子都是不大不小的,鼻梁都是高高的,脸蛋都是红扑扑的,这些现成的套词把咱们同学都变成了一个模样,就象“克隆”出来的似的,这样刻画出来的人物就太格式化,脸谱化了,缺乏个性特征,同时也不符合生活真实。所以说,我们要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首先要抓住人物的特征。那什么是特征 生:自己独有的不同于别人的特点。

师:下面同学们再看一段外貌描写,猜猜写的是谁 “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 生:猪八戒 师:为什么能猜出是猪八戒 生:抓住了特征 师:看来《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确技高一筹,他抓住了猪八戒的外貌特征,使猪八戒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人物。 2、实战训练 出示张飞、陈佩斯的图片,让学生找出他们各自的外貌特点 小结:自然界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进行外貌描写时一定要抓住人物独有的外貌特征。使认识他(她)的人看到你写的内容能猜出他(她)是谁,不认识他(她)的人也能想象出他(她)的样子。 (二)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1、知识导引 出示张飞的图片,提问:你能猜出这个人物是谁吗从图片中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勇猛、豪放、不拘小节、急躁、耿直------ 师:由此看来,从外貌描写中我们不仅能了解人物的外形,还可以知道什么 生:人物的性格。 课件展示《芦花荡》中关于老头子的外貌描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师:从中可以看出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生:归纳(机警、干练、老当益壮、精神矍铄、自信------) 小结:透过外貌可以了解人物性格,我们在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也要注意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我们就可以更深入的领会人物的神韵。如果通过我们的描写,可

刻画人物的四种描写方法

刻画人物的四种描写方法 导读:一肖像描写 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二语言描写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

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三动作描写 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看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四心理描写 心理是指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