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化设计 教学设计

数字化设计 教学设计

数字化设计 教学设计
数字化设计 教学设计

《数字化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地位:

数字化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它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具有乘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目的:

通过《数字化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二维、三维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应用AutoCAD软件绘制三视图、机械零件图、装配图、剖面图等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利用Pro/E软件进行三维建模、零件装配、创建工程图,培养学生工程绘图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软件奠定扎实的识图和绘图基础,也为毕业后直接走向设计与生产第一线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任务:

1.培养学生熟悉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的相关程序及方法。

2.深入了解AutoCAD、Pro/E软件的主要功能、使用方法和技巧,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3. 培养阅读机械图样并进行三维建模的能力。

4. 能独立的绘制各种工程图。

5. 培养学生自学、创新、独立能力以及认真负责和严谨细致工作作风。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数字化设计》是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前导课程是《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灵活应用AutoCAD软件和Pro/E软件,为后续学习数控加工技术与CAD/CAM技术等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AutoCAD绘图基础

教学要求:

(1)了解AutoCAD的工作界面组成及命令执行方式;

(2)掌握AutoCAD软件的启动和退出及图形文件的打开、新建、保存等操作。

重点:AutoCAD的工作界面组成

难点:AutoCAD的命令执行方式

教学内容:

(一)启动与退出AutoCAD

(二)AutoCAD的工作界面的组成

(三)图形文件的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的操作

(四)AutoCAD命令执行方式

(五)AutoCAD的帮助功能

第二章二维图形的绘制教学要求:

(1)掌握直线、矩形、正多边形、圆等二维图形的操作方式。重点:直线、矩形、圆命令

难点:多段线、圆弧、样条曲线

教学内容:

(一)点、直线、射线和构造线

(二)多线、多线段及正多边形和矩形

(三)圆、圆弧、圆环及椭圆、椭圆弧

(四)样条曲线、修订云线

(五)对象捕捉及精确绘图

第三章二维图形的编辑教学要求:

(1)掌握复制、镜像、阵列、修剪等编辑工具的使用方法。重点:复制、镜像、修剪命令

难点:拉伸、阵列、倒角命令

教学内容:

(一)选取对象

(二)编辑对象

(三)课堂练习绘制圆轴平面图

(四)课堂练习绘制机械零件的平面图

(五)使用夹点功能编辑对象

(六)编辑对象特性

第四章图案填充

教学要求:

(1)掌握将某种图案填充到指定区域的方法。

重点:图案填充的使用方法

难点:图案的选择和修改

教学内容:

(一)创建图形填充

(二)面域对象

(三)课堂练习编辑填充图案

第五章图层

教学要求:

(1)掌握使用“特性”工具栏设置图层;

(2)对相应的工程图采用不同的图层、颜色、线型和线宽进行绘制。

重点:图层的建立

难点:转换图层

教学内容:

(一)图层

(二)使用“特性”工具栏设置图层

第六章文字与表格

教学要求:

(1)掌握利用“文字”来说明零件的加工要求和填写标题栏以及注释说明等;

(2)能在工程图中能绘制一些表格,如标题栏、明细表等。

重点:文字样式的建立、文字的输入

难点:表格样式的建立、表格的插入

教学内容:

(一)创建文字样式

(二)输入文字

(三)输入特殊字符

(四)编辑文字

(五)使用外部文字

(六)创建表格样式和表格

第七章图块、设计中心

教学要求:

(1)利用AutoCAD可创建螺钉、螺母、垫圈、齿轮、轴承和弹簧等图块,掌握将上述图块根据需要插入到指定文件中;

(2)使用外部参照和设计中心功能,将已经存在的图形插入到当前图形中。

重点:块的创建

难点:外部参照、设计中心的运用

教学内容:

(一)块

(二)块的属性

(三)外部参照

(四)AutoCAD设计中心与标准

第八章图形查询

教学要求:

(1)掌握利用AutoCAD根据需要能查询图形的一些数据信息,比如查询直线的端点坐标、

圆的圆心位置及其半径等。

重点:图形文件信息的查询

难点:数据分析

教学内容:

(一)距离查询

(二)面积查询

(三)坐标查询

(四)列表显示

(五)图形文件信息查询

(六)时间查询

第九章尺寸标注

教学要求:

(1)标注样式的建立;

(2)掌握创建各种尺寸标注的方法及编辑。

重点:各种尺寸标注

难点:尺寸的编辑

教学内容:

(一)尺寸标注的概念

(二)标注样式

(三)标注尺寸

(四)多重引线标注

(五)标注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六)编辑标注

第十章绘制三维图形

教学要求:

(1)了解三维图形创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三维模型的相关操作;(2)利用AutoCAD绘制线框模型、表面模型和实体模型。

重点:坐标系的创建、视点的设置

难点:创建三维实体模型

教学内容:

(一)三维绘图工作界面

(二)视觉样式、设置视点

(三)坐标系

(四)三维空间点的位置确定

(五)绘制三维图形

(六)绘制三维曲面

(七)创建三维实体模型

第十一章编辑三维图形

教学要求:

(1)掌握在三维空间中进行阵列、镜像和旋转等命令操作;

(2)熟悉图形的渲染操作。

重点:三维操作

难点:渲染

教学内容:

(一)三维阵列、三维镜像、三维旋转、三维对齐

(二)倒角、圆角

(三)布尔操作

(四)编辑实体的边、面、体

(五)渲染

第十二章工程图样的绘制与打印

教学要求:

(1)掌握综合利用AutoCAD工具进行一些复杂工程图形的绘制,并能进行相应的图形输出。重点:复杂图形的分析与绘制

难点:打印设置与输出

教学内容:

(一)复杂图形的分析

(二)图形的绘制

(三)工作空间

(四)布局

(五)视口

(六)图形输出的相关设置

第十三章 Pro/E 概述

教学要求:

(1)熟悉产品生产的基本流程,了解Pro/ENGINEER的主要功能;

(2)掌握软件的安装方法与配置方法。

重点:产品生产的基本流程及Pro/ENGINEER的主要功能

难点:Pro/ENGINEER Wildfire 4.0软件的安装方法

教学内容:

(一)产品设计的流程

(二)Pro/E 的主要功能

(三)Pro/E 的安装

第十四章界面和使用前的设置

教学要求:

(1)掌握Pro/E的主窗口组件及其功能;

(2)掌握设置工作目录的方法及定制屏幕的方法。

重点:掌握设置工作目录的方法

难点:掌握Pro/E的主窗口组件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

(一)Pro/E的主窗口

(二)标准工具栏

(三)设置工作目录

(四)定制屏幕

(五)颜色设置

第十五章草绘模块

教学要求:

(1)掌握各种草绘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拖动几何编辑草绘的方法;(2)掌握各种尺寸标注的方法及约束的创建。

重点:各种草绘工具的使用,各种尺寸的标注,约束的创建

难点:二维草绘编辑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Pro/E草绘环境中术语

(二)草绘基础

(三)草绘截面

(四)编辑草图

(五)标注草绘

(六)编辑尺寸

(七)创建约束

第十六章拉伸和旋转

教学要求:

(1)掌握Pro/E文件的各种操作;

(2)掌握拉伸特征和旋转特征的创建;

(3)掌握模型树的操作和编辑特征方法。

重点:Pro/E文件的各种操作,拉伸特征和旋转特征的创建

难点:模型树的操作和编辑特征方法

教学内容:

(一)Pro/E的文件操作

(二)拉伸特征

(三)旋转特征

(四)模型树操作

(五)编辑特征

第十七章基准特征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基准特征的作用;

(2)掌握各种基准特征的创建方法和命名;

(3)掌握各种基准特征的显示控制方法。

重点:熟练掌握基准特征的作用,掌握各种基准特征的创建方法和命名难点:熟练掌握基准特征的创建和应用

教学内容:

(一)基准特征的显示

(二)基准工具栏

(三)基准面

(四)基准轴

(五)基准点

(六)基准曲线

第十八章其他草绘型特征

教学要求:

(1)掌握各种特征所需截面和轨迹的特点;

(2)掌握各种特征的创建步骤及其应用范围;

(3)理解几种特征的不同,掌握重新定义各种特征的方法。

重点:各种特征的创建步骤,各种特征的应用范围

难点:各种特征所需截面和轨迹的特点,重新定义各种特征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扫描特征

(二)混合特征

(三)扫描混合

(四)螺旋扫描特征

(五)可变剖面扫描特征

(六)边界混合

第十九章点放型特征

教学要求:

(1)掌握孔的四种放置方式及标准孔各参数的含义;

(2)掌握抽壳、倒圆角和倒角方法;

(3)掌握拔模及筋特征的创建方法。

重点:各种孔特征的创建,倒圆角和倒角方法

难点:标准孔各参数的含义,拔模的几个基本概念,筋特征的截面画法教学内容:

(一)孔特征

(二)壳特征

(三)筋特征

(四)拔模特征

(五)圆角特征

(六)倒角特征

(七)修饰螺纹特征

第二十章特征操作工具

教学要求:

(1)掌握复制特征的方法,掌握复制特征时参照的选取方法,掌握变尺寸复制的方法;(2)掌握各种阵列操作的参照选取方法,掌握各种曲面编辑工具的使用方法。

重点:掌握复制特征和阵列特征的操作方法

难点:掌握变尺寸复制的方法,掌握各种曲面编辑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

(一)复制

(二)镜像

(三)阵列

(四)缩放模型

(五)曲面编辑工具

(六)曲面加厚

(七)实体化工具

第二十一章关系和族表

教学要求:

(1)掌握关系的定义方法,掌握参数的定义方法;

(2)掌握齿轮的画法,掌握几种重要函数的用法,掌握零件库的创建方法。

重点:参数关系的定义方法及齿轮的画法

难点:几种重要函数的用法及零件库的创建方法

教学内容:

(一)参数关系

(二)参数

(三)族表

第二十二章装配基础

教学要求:

(1)掌握装配约束的类型和使用方法;

(2)掌握装配体中零件重新排序的方法,掌握装配体中编辑零件的方法;

(3)掌握在装配图中创建零件的方法,掌握装配体分解视图的创建方法。

重点:装配约束的类型和使用方法,装配体中编辑零件的方法

难点:装配体分解视图的创建方法

教学内容:

(一)创建装配文件

(二)装配约束关系

(三)装配的过程

(四)装配体中的零件操作

(五)在装配环境中编辑零件

(六)装配体的分解

第二十三章工程图

教学要求:

(1)掌握各种工程图的制作方法,掌握工程图设置文件的制作方法;

(2)掌握工程尺寸标注方法及工程图各种技术要求的注法。

重点:各种工程图的制作方法,工程尺寸标注方法

难点:各种工程图的制作方法,工程图设置文件的制作方法

教学内容:

(一)工程图基础

(二)工程图视图操作

(三)细化工程图

四、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0学时,实验(上机)教学时数为72学时。

五、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上机考试

2、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占10%,包括出勤、课堂提问、作业等;期中成绩占20%;期终成绩占70%。

综合考核成绩=平时成绩*10%+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70%。

六、推荐教材与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刘荣珍主编.《AutoCAD2010基础教程》(第一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2]田绪东,管殿柱主编.《Pro/Engineer Wildfire 4.0 三维机械设计》(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参考资料:

[1]顾峰,左晓明主编.《AutoCAD2012实用教程》(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潘洪军主编.《中文版AutoCAD2011基础教程》(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邱志惠主编.《Pro/ENGINEER实用教程》.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编写人:王海艳

审核人:杜昌民

《数字声音与生活(一)》教案

《数字声音与生活(一)》教案 迎宾小学 董雪婷 一. 教材分析 本专题是信息技术学科推荐主题的第十个主题,基于五年级下学期第三课《小小录音师》就是使用录音机来录制声音,我选择五年级的学生完成该主题的活动。该主题活动共分为三个课时,第一个课时教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第二课时使用格式工厂转换格式;第三个课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操作性强,吸引学生。 二.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能够做到在知识点上举一反 三,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很高,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对格式工厂这类音频处理软件有着浓厚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较强,部分学生的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而且他们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成果。 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数字声音”的概念、格式、优势和应用领域; 2. 了解常用的录音设备; (二)过程与方法 1. 能够使用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并保存声音; 2. 能够使用格式工厂软件对音频进行混音操作并保存作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录制声音和混合音频的操作体验数字化音频为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便利; 2. 提高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信息素养; 3. 加深学生对知识产权的理解; 4. 能够客观地进行互评和自评,有汲取他人优点的意识。 四. 教学重点 使用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并保存声音。 五. 教学难点 使用格式工厂软件对音频进行混音操作并保存作品。 六. 教学方法和策略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以自主学习和任务驱动为主要学习方法,小组讨论为 辅助学习方法。 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以听两段音频开始本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两段音频均为配乐诗朗诵,提示 学生可以自己录制并合成音频。通过出示课件,引出本课的课题。 2. 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心里有数。 (二)探索新知,自主学习 1. 提问学生课题中涉及的“数字音频”是什么意思。 2. 为学生提供数字音频学习资料,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习资料,限时2分钟。 3. 学生回答问题,包括数字音频的概念、格式、优势和应用领域。 4. 教师总结答案,并提出数字音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体验数字音频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并指出本课的主要任务——录制声音。 / 2 1

信息技术课信息的数字化教案

信息的数字化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数字化的过程;掌握简单的信息(文本、图像、声音、 视频等)数字化方法;通过前沿的信息数字化方法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使同学了解学习内容,并亲手实 践,进而掌握信息数字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学习,了解信息数字化的优点,了解信息数字化科技前 沿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教授学生掌握如何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学生重点掌握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四种信息的数字化方法。能够把不同类型信息进行数字化。计划授课1学时。 三、学生分析 高中生已经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信息技术基础》,已经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第一章也已经对信息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本节内容会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来学习使用简单的信息数字化软件,使学生掌握新的操作技能。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五、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不仅需要了解信息数字化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分析信息类型,选择合适的设备,软件对信息进行数字化。 六、教具仪器 教材,多媒体仪器,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流程图: 1.复习旧课: 信息的获取,主要包括1.确定信息的需求和来源;2.获取信息的方 式和渠道。 2.导入新课: 通过水滴足球场看比赛的场景模拟,提出问题:有什么将信息传播 开来的方法? 通过答案引出信息之所以能够通过电子设备传播是因为信息被数 字化处理,进而开始信息数字化的新课。 3.正课讲解: 一、信息数字化的定义 (通过分析搜集的资料的信息的异同点,引出数字化信息的定义) 1.数字化的信息:计算机可以直接处理的信息,我们称它为数字化的信息。 2.数字化过程:就是利用一些必要的仪器设备把各类非数字化资料采集为声光电等物理信号,再经过采样量化和数字编码,转换成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数字信息,最后进入计算机存储。

数字音频编辑教学大纲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音频编辑》教学大纲 系(中心)教研室适用专业: 大纲制(修)订负责人: 教学主任审核: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20年月

《数字音频编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暂不填写) 课程名称:数字音频编辑 总学时数和学分:本课程计划72学时,4学分 实验或上机学时:48学时 先修及后续课程要求:后续课程《动画实训》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本课程为动画专业大学本科生选修的一门动画基础模块课程。 2、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动画中不可或缺的声音和音乐,并且学会运用音频软件处理声音和音乐。 3、任务是重点掌握几个方面的知识: 从理论上,了解音频基础的概念,包括音频的产生原理和单位符号等; 从硬件上,了解音频信息的采集过程,包括录音棚和广播室里的硬件的输入和输出; 熟悉Audition或者同类某种软件的操作,包括制作流程以及简单存储播放处理; 结合后期处理软件,引导学生将音频处理融入到影视处理中。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数字影音制作》课程理论教学的深化与补充,具有较强的的实践性。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是: 1、掌握数字视音频基础以及视音频编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视音频素材的捕获与编辑技巧; 3、熟练操作数字影视制作软件Premiere; 4、熟练操作数字音频制作软件Audition 5、熟练运用数字影音制作软件进行创作作品。 实验方式及要求: 1、本课程以上机实践为主,配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进度进行; 2、课程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在理论上讲授相关的知识及要求,在实验 课中所实验的内容即为上理论课的内容; 3、本课采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在实验课上鼓励学生在做好课实验的 基本上进一步去制作及学习其它的相应内容; 4、实验采用1人1机,要求学生对理论课上的内容必须独立完成,如果出现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提示或直接提出,同时对于一些公共问题,教师在解决的同时还要再多讲一些方法,

《信息的数字化表示》教学设计

《信息的数字化表示》教学设计 这是中国地图出版社祝智庭老师主编的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二单元有效获取信息第一节获取信息的渠道部分内容。觉得教材里面的内容有点深,自己有些都不是很明白(呵呵,专业不够的原因),于是就试着利用身边的材料,麦克和摄像头教学生获取身边的信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直接或间接获取信息的渠道,并能利用小小的麦克和摄像头轻松获取大量的声音、图像、视频信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虽然声音信息的表示内容学生还不一定能理解,但学生已经掌握了声音的制作过程,而且可以欣赏学生美妙的歌声哦。而对图像信息的表示里的采样

频率也是一知半解的,但通过获取自身的图像的途径,却使学生热情洋溢。用摄像头获取视频文件,占用空间太大了,于是让他们学习后,赶紧把文件删除了,有点可惜。这个教学设计是基于让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课堂气氛挺好的。只是技术含量不够。 [课题]:信息数字化表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利用数字设备将身边信息数字化的方法,了解信息的多样性及实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贴近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问题分析信息需求,确定所需信息类型和获取方式,能依据主题选取合适的信息内容,能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认真的评价,进一步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发现、创新与探索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审美能力,展示

自我能力 知识要点 、获取数字化声音信息 能运行使用附件里的录音机录制声音文件并保存 2、获取数字化图像、视频信息 (1)能运行摄像头软件获取图像 (2)能将BmP文件转化为jPEG文件格式 (3)能使用摄像头获取视频文件 3、加工处理获取信息 (1)能简单加工处理信息。如用Photoshop、画图软件加工处理等 (2)用PowerPoint将获取的信息制作电子作品 4、评价量规 (1)完成《资料收集情况表》的填写 (2)参照评价量规作自我评价 (3)组内评选

数字视音频编辑教学计划

数字视音频编辑教学计划 学科:数字视音频编辑班级:18数字媒体实验教师:孙静 1、本学期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与具体要求: 数字视音频编辑是数字媒体专业核心课程,它关系到学生的毕业、职称、高考等考核内容。课堂中可以通过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感受艺术氛围带来的快乐,这样学生学习就会有动力和兴趣。在教学方法上,引导学生入门是个重要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以图片的方式,或示范方式,让学生能够清楚的了解动画的入门基本方法,而且在学到一定程度让学生通过自己对周围社会的看法,创作自己的作品,这也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看法,引导他们正确的世界观。 2、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50人,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两极分化比较突出。本期要明确目标,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下学期的会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3、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注重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绘画的方法。 (2)组织课堂讨论,把小型讨论与有准备的课堂讨论结合起来,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因时制宜,因材施教,采取任务驱动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分层教学,争取每个人都能够有所收获。

教学进度表 周次起讫月日教学内容课时执行情况 1 第一周 2 2 第二周——第三周了解宣传片制作流程 制作“片头”序列 2 3 第四周——第五周制作“地理位置介绍” 制作“荣誉与改革” 2 4 第六周——第七周制作“文化、经济、民生” 制作“片头” 2 5 第八周——第九周了解校园mv制作流程 剪辑校园mv制作流程 2 6 第十周——第十一周期中考2 7 第十二周——第十三 周制作“片头” 制作主体 2 8 第十四周——第十五 周制作片尾序列 片头制作与整合输出 2 9 第十六周——第十七 周校园电视台制作 广告宣传 2 10 第十八周——十九周复习 期末考 2

《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教案

《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二章第一节,主要包含了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数字图像的分类、存储、压缩的相关知识。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这几类信息的数字化应用中,本课内容是和实际应用比较贴近的,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对于提高学生多媒体方面信息素养有很大帮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图像信息数字化的基本方式;认识不同图片类型的特点;认识分辨率、位深度等图像参数的含义和图像效果、大小的关系;掌握利用图像处理软件修改图像大小、位深度、图像类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图像数字化的采集、修改、编码压缩的过程;在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加工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依据问题实际需求,设置适当的图像类型、分辨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实验总结中,养成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严谨实施的科学研究态度;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养成团结协作、积极交流的团队精神。 三、教点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分辨率、位深度等图像参数的含义和图像效果、大小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思考2:缩小后的图像,再想放大回原来的尺寸,效果怎么样? 二、图像的分类 、位图[bitmap],也叫做点阵图、像素图,简单的说,由许多像小方块一样的像素组成的图形,缩放会失真。

思考4:图像效果、图像大小、分辨率之间的联系规律是什么? 【任务二】:打开文件夹“2”,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图像分辨率不变、而位深度不同时,图像效果、文件大小的变化规律。 图像颜色数目和每个像素占用位数对照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总学时: 48 讲课学时: 36 实验学时:12 总学分:3.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概论 参考教材:Fundamentals of Geomatic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Digital Mapping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本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测绘学(Surveying and Mapping),即空间地理信息学(Geomatics),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应用测绘仪器进行各种空间地理数据的采集包括点位坐标与直线方位测定与测设、地形图数字化测绘等外业工作和运用测量误差与平差理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及计算机地图成图等内业工作的工程技术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测绘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的具体内容,熟练掌握各种空间地理数据与信息的采集与处理的技术手段,并对国内外测绘学新理论和新技术等前沿知识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有所了解,为以后在相应领域从事有关专业的技术工作或研究奠定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 本课程是测绘学各分支学科知识的基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等测绘学传统理论与技术和以“3S”为代表的测绘新技术的前提。同时,该课程本身也是测绘学的一门分支――地形测量学(Topographical Surveying),其研究领域主要从事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与基本测绘环节的工程与技术工作。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测绘学基本知识(4学时) 1.了解测绘学科的起源、发展沿革与分支学科的研究领域、测绘学的任务与作用。 2.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与点位的确定方法。 3.熟练掌握直线定向和空间点位的测算原理与方法。 4.理解地球表面曲率对基本测绘成果的影响情况。 5.熟悉常用坐标系统、高斯地图投影方法、地图分幅方法。

数字化设计 教学设计

《数字化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地位: 数字化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它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具有乘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目的: 通过《数字化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二维、三维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应用AutoCAD软件绘制三视图、机械零件图、装配图、剖面图等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利用Pro/E软件进行三维建模、零件装配、创建工程图,培养学生工程绘图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软件奠定扎实的识图和绘图基础,也为毕业后直接走向设计与生产第一线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任务: 1.培养学生熟悉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的相关程序及方法。 2.深入了解AutoCAD、Pro/E软件的主要功能、使用方法和技巧,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3. 培养阅读机械图样并进行三维建模的能力。 4. 能独立的绘制各种工程图。 5. 培养学生自学、创新、独立能力以及认真负责和严谨细致工作作风。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数字化设计》是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前导课程是《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灵活应用AutoCAD软件和Pro/E软件,为后续学习数控加工技术与CAD/CAM技术等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AutoCAD绘图基础 教学要求: (1)了解AutoCAD的工作界面组成及命令执行方式; (2)掌握AutoCAD软件的启动和退出及图形文件的打开、新建、保存等操作。 重点:AutoCAD的工作界面组成

难点:AutoCAD的命令执行方式 教学内容: (一)启动与退出AutoCAD (二)AutoCAD的工作界面的组成 (三)图形文件的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的操作 (四)AutoCAD命令执行方式 (五)AutoCAD的帮助功能 第二章二维图形的绘制教学要求: (1)掌握直线、矩形、正多边形、圆等二维图形的操作方式。重点:直线、矩形、圆命令 难点:多段线、圆弧、样条曲线 教学内容: (一)点、直线、射线和构造线 (二)多线、多线段及正多边形和矩形 (三)圆、圆弧、圆环及椭圆、椭圆弧 (四)样条曲线、修订云线 (五)对象捕捉及精确绘图 第三章二维图形的编辑教学要求: (1)掌握复制、镜像、阵列、修剪等编辑工具的使用方法。重点:复制、镜像、修剪命令 难点:拉伸、阵列、倒角命令 教学内容: (一)选取对象 (二)编辑对象 (三)课堂练习绘制圆轴平面图 (四)课堂练习绘制机械零件的平面图 (五)使用夹点功能编辑对象 (六)编辑对象特性 第四章图案填充 教学要求: (1)掌握将某种图案填充到指定区域的方法。 重点:图案填充的使用方法 难点:图案的选择和修改 教学内容: (一)创建图形填充 (二)面域对象

数字化声音编辑

《数字化声音编辑》教案 文登市第二中学孙传卿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掌握用“录音机”程序合并声音文件的方法 B、能够用“录音机”混合声音 C、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声音效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学生学以致用、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B、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评判意识 C、增强学生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操 2、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用“录音机”合并、混合声音的方法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编辑出优美的配乐诗朗诵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上节的延伸,其内容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只要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一切难题都有信心克服。学生在技能方面的考验不是很难,但涉及到音乐作品间的和谐搭配问题,会对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标准有不小的压力,教师必须适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其自豪感和成就感,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互动的交流空间。 4、教学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分组并安排机器座位;编辑声音练习所需要的声音文件。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4分钟) 师:上节课同学们都用Windows 自带的“录音机”录制了自己的声音作品,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个录音作品,大家仔细听一下,然后准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播放课前准备好的音频文件) 该音频文件是教师已经编辑好的寓言故事朗诵,是由教师选取上节课中保存的三位同学朗诵片断,然后合并在一起并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 欣赏完毕,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这个声音文件是由几位同学朗诵的? 生:是三个同学合作而成,他们每人朗诵了一部分。 师:可是,他们的朗诵怎么会被合并到一起呢----这是因为老师对不同同学的声音文件进行了合并编辑处理,形成了一个声音文件。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刚才同学们听到的诗朗诵与你们在课堂上录制的有什么区别? 生:加上了配乐,整体效果更佳。 师:同学们听得都很仔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声音的编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也能够将自己的朗诵或歌唱作品编辑得更加优美。 设计意图:本节的导入没有选择专业的配乐诗朗诵,而是选择学生上节课自己的录音成果,再经过教师的编辑处理:合并、添加音乐等,然后再给学生播放,这样能够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同时让学生更能从所学的知识中体验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32分钟) 1、合并声音文件,完成朗诵作品。(10分钟) 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上节课同学们录制的多段朗诵合并成一个声音文件。老师收集整理了一下大家上节课的录音作品,并进行了一下归类,地址是E:\素材库,同学可以使用这些素材练习,。请大家找到相应的声音文件,然后参照课本的操作步骤将几段朗诵合并成一个声音文件,并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6分钟)

数字化成图原理及方法教学大纲

《数字化成图原理及方法》教学大纲 (84学时5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院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现代化的数字化测绘能力。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字化成图的原理及方法,能熟练操作或使用常用的数字测图仪器设备及软件,同时达到与其它专业基础课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运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数字化测图系统的组成及原理;掌握利用数字化测图设备和某一种专业软件(如南方CASS成图系统)进行野外数据采集、编码、传输的方法、图形编辑的内容及方法、图形输出的方法;能基本熟练掌握利用某一种矢量化软件(如CASSCAN)对扫描图件进行矢量化的流程及方法。同时注意思想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以及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以加强职业道德观念。 ㈠知识教学目标 ⒈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基本原理及作业过程; ⒉理解数据编码的实质; ⒊掌握数据采集(野外采集、室内采集)的方法及流程; ⒋了解数据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⒌掌握图形编辑的内容及编辑方法; ⒍掌握图形输出的流程及方法。 ㈡能力培养目标 ⒈能熟练运用常用数字化设备及仪器进行数据采集; ⒉掌握常用数字化成图软件、矢量化软件的安装及操作; ⒊掌握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及处理的方法; ⒋掌握图形编辑的方法; ⒌掌握图形输出的流程及方法。 ㈢思想教育目标 ⒈注意培养严谨求实、勤奋动手实践的学风;

⒉加强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理论教学模块 ㈠绪论 ⒈理解数字测图及相关基本概念; ⒉掌握数字地图的获取方法; ⒊理解数字测图系统的组成; ⒋了解数字测图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㈡全站仪及其使用 ⒈了解全站仪的特点、结构原理及组成; ⒉掌握全站仪的操作及使用; ⒊掌握全站仪的检验方法。 ㈢野外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 ⒈理解野外数据采集原理; ⒉掌握数字测图野外作业方法; ⒊掌握外业数据文件的格式及传输方法。 ㈣用CASS5.0测制地形图 ⒈掌握用CASS5.0测制地形图应做的准备工作; ⒉掌握数据通讯的流程及方法; ⒊重点掌握“简码法”和“草图法”的流程及方法; ⒋掌握用CASS5.0作电子平板测图 ⒌理解镜站电子平板的优点及实现方法; ⒍理解用CASS5.0作电子平板测图的相关注意事项; ⒎了解使用测图精灵测图的流程及方法。 ㈤ CASS5.0命令菜单与工具框详解 ⒈掌握CASS5.0顶部下拉菜单的操作及应用; ⒉掌握CASS5.0右侧屏幕菜单的操作及应用;

信息技术课 信息的数字化 教案【精】

教学方案 试讲内容:信息数字化 试讲人:张文龙 天津师范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生

信息的数字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数字化的过程;掌握简单的信息(文本、图像、声音、 视频等)数字化方法;通过前沿的信息数字化方法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使同学了解学习内容,并亲手实 践,进而掌握信息数字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学习,了解信息数字化的优点,了解信息数字化科技前 沿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教授学生掌握如何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学生重点掌握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四种信息的数字化方法。能够把不同类型信息进行数字化。计划授课1学时。 三、学生分析 高中生已经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信息技术基础》,已经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第一章也已经对信息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本节内容会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来学习使用简单的信息数字化软件,使学生掌握新的操作技能。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五、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不仅需要了解信息数字化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分析信息类型,选择合适的设备,软件对信息进行数字化。 六、教具仪器 教材,多媒体仪器,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流程图: 1.复习旧课: 信息的获取,主要包括1.确定信息的需求和来源;2.获取信息的方 式和渠道。 2.导入新课: 通过水滴足球场看比赛的场景模拟,提出问题:有什么将信息传播 开来的方法? 通过答案引出信息之所以能够通过电子设备传播是因为信息被数 字化处理,进而开始信息数字化的新课。 3.正课讲解: 一、信息数字化的定义 (通过分析搜集的资料的信息的异同点,引出数字化信息的定义) 1.数字化的信息:计算机可以直接处理的信息,我们称它为数字化的信息。 2.数字化过程:就是利用一些必要的仪器设备把各类非数字化资料采集为声光电等物理信号,再经过采样量化和数字编码,转换成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数字信息,最后进入计算机存储。

高二信息技术 第五章《信息的数字化》教案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高二信息技术第五章《信息的数字化》 教案 本章以信息论为导线,讲述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简单应用,与第一章有一定的联系。 第一节信息论的简介 2课时 进制本节讲解二进制概念和数制转换,并提出一个重要的应用:ASCII码。 二进制的名词在第一章已提出,但只提到在机器内部,用二进制码表示信息这个层次,故本节任务之一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二进制,能进行换算。其中二进制换算是个难点,学生可能在第一节课时达不到完全掌握,所以第一课时做一些简单练习,并提出一些问题留给第二课时。AS CII码讲解不应停留在二进制数据的一个应用,而要提到其它编码,如GB2312编码,扩展ASCII码及在编程中的作用。 多媒体基础理论知识 1课时 本节是为后二节的知识讲解作铺垫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多媒体知识有更多详细的了解和更细致的感受,对多媒体文件名、文件分类、特点、关系等有较准确的了解。激起兴趣,提出问题也是本节的教学目标。 多媒体的数字化表示 3课时 本节针对几个常见的媒体,从媒体的数据格式,数据容量,技术参数,数据压缩方法几个方面讲一此基本知识。三个课时在教学层次上基本平行。本节的教学牵涉到大量的专业术语,专业知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一般了解,需要根据学生、教师、素材等现实情况精心推敲,但教师必需对这方面有更全、更广、更深的了解,这样才取其精华,详略得当。 第四节多媒体的展示与应用 3 课时 本节以讲解PPT的简单制作和展示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学习动画的设置,在达到理解动画设置,能做到举一反三,能对相类似的对话框进行设置,了解“幻灯片放映”菜单下常用菜单项名称和功能。学生通过学习PPT的应用,体会到PPT的优缺点,为解决其缺点,引入其它几种多媒体展示工具软件,之后从总体上讲一讲多媒体的广泛用途。故本节的第一、二节课时学习内容都是到120页的试一试,而难度上有层次区别,第一课时学习元素的插入和静态演示,但在课的开始教师曾演示过(相同的)有动画的情况,这样泊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疑问,把解决留给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则顺势推出Authorware和Director , 并在此基础上,讲有关多媒体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声音的数字化-《教学反思》

《声音的数字化》教学反思 一、课程标准与考纲再现 课程内容标准:了解常见的多媒体信息,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的类型、格式及其存储、呈现和传递的基本特征与方法;能解释多媒体信息采集的基本工作思路;掌握各种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声音的数字化在学业水平考试考纲要求: 基于以上的课程导向,开展了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整体感知课本课程内容偏难,而课标要求比较高。 二、课堂设计回顾 课堂导入采用当下比较火的唱歌类节目“好声音”中平安的一段参赛原声导入,请学生思考“什么样的技术实现了原声(原场景)的还原,或者说现在能够听到当时参赛的歌声是如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此引出声音的数字化,然后进一步了解声音的信息化步骤,在声音的信息化步骤中采样、量化、编码。这三个步骤对于高中生来讲比较难理解,因此借助前面接触过的声音编辑软件“Goldwave”来详细探究声音采用过程中的采样频率,进而结合前节课程中的图形图像数字化提到的概念阐述量化,最后通过PPT动画将编码动态展示,使

得学生对声音的数字化步骤有一定的了解。 声音的数字化之后要将数字化后的文件存储在计算机中,就涉及到声音文件的大小计算,而声音文件大小的计算公式对于高中来说比较难以形成深刻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借助声音数字化的步骤中涉及的不同的量的概念,加之几段声音间不同量与存储空间的一个相关关系总结归纳得出声音的计算公式是:存储空间=量化位数×采样频率(Hz)×时间(秒)×声道数/8 。 利用上面的表格,学生非常容易总结得出声音的存储空间的计算公式,但是最后意外的是得到的结果是存储空间=量化位数×采样频率(Hz)×时间(秒)×声道数/8 +44B,然后引导学生按照不同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存储空间其实不应该包含44,可是当时没有想到如何解释,灵机一动,请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信息搜索,有的学生很快搜索到答案,他讲出来但说不理解,这一点正好给我一点拨,和他们解释这是WAV声音文件的头文件。这个过程无形中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整堂课得到了升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个过程中让我自己在教学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 三、教学反馈与启示

最新数字图像处理(基础)教案

数字图像处理(基础)教案 一、基础知识 第一节、数字图像获取 一、目的 1掌握使用扫描仪等数字化设备以及计算机获取数字图像的方法; 2修改图像的存储格式。 二、原理 用扫描仪获取图像也是图像的数字化过程的方法之一。 扫描仪按种类可以分为手持扫描仪,台式扫描仪和滚筒式扫描仪(鼓形扫描仪)。 扫描仪的主要性能指标有x、y方向的分辨率、色彩分辨率(色彩位数)、扫描幅面和接口方式等。各类扫描仪都标明了它的光学分辨率和最大分辨率。分辨率的单位是dpi,dpi是英文Dot Per Inch的缩写,意思是每英寸的像素点数。 扫描仪工作时,首先由光源将光线照在欲输入的图稿上,产生表示图像特征的反射光(反射稿)或透射光(透射稿)。光学系统采集这些光线,将其聚焦在CCD上,由CCD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由电路部分对这些信号进行A/D转换及处理,产生对应的数字信号输送给计算机。当机械传动机构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带动装有光学系统和CCD的扫描头与图稿进行相对运动,将图稿全部扫描一遍,一幅完整的图像就输入到计算机中去了。

图1.1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扫描仪扫描图像的步骤是:首先将欲扫描的原稿正面朝下铺在扫描仪的玻璃板上,原稿可以是文字稿件或者图纸照片;然后启动扫描仪驱动程序后,安装在扫描仪内部的可移动光源开始扫描原稿。为了均匀照亮稿件,扫描仪光源为长条形,并沿y方向扫过整个原稿;照射到原稿上的光线经反射后穿过一个很窄的缝隙,形成沿x方向的光带,又经过一组反光镜,由光学透镜聚焦并进入分光镜,经过棱镜和红绿蓝三色滤色镜得到的RGB三条彩色光带分别照到各自的CCD上,CCD将RGB光带转变为模拟电子信号,此信号又被A/D变换器转变为数字电子信号。至此,反映原稿图像的光信号转变为计算机能够接受的二进制数字电子信号,最后通过串行或者并行等接口送至计算机。扫描仪每扫一行就得到原稿x方向一行的图像信息,随着沿y方向的移动,在计算机内部逐步形成原稿的全图。 在扫描仪的工作过程中,有两个元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个是CCD,它将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另一个是A/D变换器,它将模拟电信号变为数字电信号。CCD是Charge Couple Device的缩写,称为电荷耦合器件,它是利用微电子技术制成的表面光电器件,可以实现光电转换功能。CCD 在摄像机、数码相机和扫描仪中应用广泛,只不过摄像机中使用的是点阵CCD,即包括x、y两个方向用于摄取平面图像,而扫描仪中使用的是线性CCD,它只有x一个方向,y方向扫描由扫描仪的机械装置来完成。CCD芯片上有许多光敏单元,它们可以将不同的光线转换成不同的电荷,从而形成对应原稿光图像的电荷图像。如果我们想增加图像的分辨率,就必须增加CCD上的光敏单元数量。实际上,CCD的性能决定了扫描仪的x方向的光学分辨率。A/D变换器是将模拟量(Analog)转变为数字量(Digital)的半导体元件。从CCD获取的电信号是对应于图像明暗的模拟信号,就是说图像由暗到亮的变化可以用从低到高的不同电平来表示,它们是连续变化的,即所谓模拟量。A/D变换器的工作是将模拟量数字化,例如将0至1V的线性电压变化表示为0至9的10个等级的方法是:0至小于0.1V 的所有电压都变换为数字0、0.1至小于0.2V的所有电压都变换为数字1……0.9至小于1.0V的所有电压都变换为数字9。实际上,A/D变换器能够表示的范围远远大于10,通常是2^8=256、2^10=1024或者2^12=4096。如果扫描仪说明书上标明的灰度等级是10bit,则说明这个扫描仪能够将图像分成1024个灰度等级,如果标明色彩深度为30bit,则说明红、绿、蓝各个通道都有1024个等级。显然,该等级数越高,表现的彩色越丰富。 步骤

数字化音频的简单加工

5.1.2数字化音频的简单加工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的地位: 《音频信息的加工》是2004年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五章第二节多媒体信息加工中关于数字化音频信息的部分。数字化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在教材中主要介绍使用Cool Edit软件来处理音频信息。是多媒体信息加工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像信息加工的延续。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文本、表格等信息的加工处理已经是非常熟悉了,对于音频信息的采集(通过windows录音机),也有一定的接触,可是对于音频信息的编辑加工这还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对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音频信息的加工能为后续的学习,如本章中动画制作中的配音,以及第六章中网页制作中背景音乐的选择和处理都提供了技术支持。 数字化音频信息作为必修课的新知识,它的学习对于第二学期《多媒体技术》这一选修模块的学习也有重要的意义,是选修模块学习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本节知识无论是在现阶段的学习中,还是在后续的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二)本节的作用: 《音频信息的加工》是一个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知识点,能提高学生音频信息的采集、加工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高一的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时就学过用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来录音,有音频采集的基本技能,这是很好的知识准备。另外学生也有用系统自带录音机录下的声音存在音质差,效果不是十分满意等体验,有进一步进行音频编辑和处理的愿望。 (二)学生对于音频信息的加工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学生的基础有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在平时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音频编辑软件的应用。(三)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有过合作学习的经历。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声音录制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环境条件及采用的硬、软件)。 2、能够使用适当的声音编辑工具(Cool Edit Pro)进行声音的录入与保存。 3、能够使用适当的声音编辑工具对声音进行简单的编辑加工。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录制、编辑、评价声音录制作品,体会多媒体作品创作的过程。 2、通过评价,能初步归纳出利用合适软件进行声音录编的基本思想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完成声音录编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新精神。 2、通过对自己或他人作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欣赏与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处理思路: (一)教学重点:音频信息的基本加工方法,如去除不必要的信息、对声音进行适当的美化。 处理思路:本知识点不宜采用演示加练习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并让学生进行归纳。先组织学生讨论:自己的原始录音到底有哪些问题存在?然后布置

第2课 神奇的数字化 教案

第2课神奇的数字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数字化的含义和特征,信息的编码和度量单位等知识。为完成以上知识与技能目标,本节通过学习活动,以及配套光盘中有关数字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的材料,让学生直观感受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加深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理解,使学生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在这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探究过程中,通过对过程的记录和结果的讨论,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将逐步得到提高。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有了自己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对信息技术学习持有浓厚的兴趣。根据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但注意力不够持久的年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采用直观性、趣味性及富有变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练习及巩固知识。 教法建议 《神奇的数字化》作为教材的第2课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概念与知识的介绍,缺乏操作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较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教师处理这一节课时,往往感到非常棘手。如果照本宣科,进行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灌输,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不能是机械的知识传授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充满体验、实践、探究、创造的过程,为此本课应注意让学生体验和经历数字化的一般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化的概念和特征。 1.老师上课前需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计算机里有哪些常见的信息,人们平常是如何记录社会中大量的信息的,并让学生回答。 2.本课为本单元学习的第2课,有前一课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初步了解之后,学生已经基本了解的信息一般特征了。本课学习的就是计算机是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数字化表达和存储,如图片、歌曲、视频、文字等的存储。这里需介绍到二进制,老师可以先引入莱布尼茨与二进制的例子,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介绍,在学二进制时,老师不妨先让学生进行一个关于二进制的填数字游戏,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二进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联系十进制,进行联系与比较,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 3.在学习二进制的同时,老师还需介绍一些常用的存储工具,如,光盘、U盘、硬盘等。 4.让学生对平时遇到的信息进行存储,并相互交流和讨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什么是数字化;掌握二进制整数与十进制整数的相互转换的方法;掌握信息的度量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介绍莱布尼茨与二进制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二进制,联系十进制做进一步的介绍,介绍计算机的存储单位、过程、原理和存储实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喜爱信息技术课程的情感;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实践与探索。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数字化、计算机的存储和二进制;难点在于在了解数字化的过程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计算机,学习资源素材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教学课件《神奇的数字化》第一张幻灯片,内容为老师和学生的声音、照片、视频文件,引导学生分析幻灯片中包含的信息,引导学生积极获取身边的信息。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图像、视频。

编辑数字视频教案

编辑数字视频桓台县实验中学王玉芝

【教材分析】 《编辑数字视频》一课选自泰山出版社《信息技术》(第二册·上)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是学会用会声会影进行简单的视频编辑,本节课的重点是熟悉会声会影界面,在会声会影中导入视频,添加背景音乐,添加字幕,转场效果等操作。难点是恰当的运用字幕,转场效果等,使拍摄者的意图得到准确表达。 【学情分析】 1、初二同学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2、已经掌握了数字化声音的编辑,对数字化视频有初步的认识。 3、对数字化视频感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会用会声会影进行简单的视频编辑,并能在生活中加以体验和运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有主题的宣传短片的制作,使学生掌握编辑视频的一般过程。 根据创作需要,灵活运用视频编辑技术来表达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制作“人人争做文明礼貌中学生”的短片,培养学生树立讲究文明的良好意识, 争当文明的使者,争做文明的表率。 【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引导讲授,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 评价激励:分为两个大组,用赢得奖杯的方式,评选最佳团队奖。 评选规则: 1、课上积极回答问题,积极上台展示。 2、完成作品速度快并且作品质量高。 评选优秀视频编辑师 1、在每一项任务中最先完成的前两名同学 2、热心帮助其它同学 3、上台展示操作熟练,讲解明白。 被评为优秀视频编辑师的同学将获得学习标兵卡片一张。 【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欣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视频,用这个视频导入的两个意图,第一是这个视频是用会声会影编辑完成的,让同学们体验到会声会影强大的功能,第二短片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同学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快乐成长,引出学生会最近搞的活动,下周举行学生大会,主题是“人人争做文明礼貌中学生”,需要一个宣传短片,同学们分头录制了视频,让我们来做成一个完整的短片吧!先看给同学们准备的视频素材,一组的同学用一组文件夹中的素材,二组的同学用二组文件夹中的素材,本节课的任务就是把这些视频片段合成一个完整的宣传短片。本节课的亮点就是视频片段都是自己录制的校园中的镜头,学生看到会比较亲切,也很感兴趣。 打开会声会影,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会声会影的界面。重点认识下面的几个轨道,这也是会声会影在编辑视频时主要的工作区。 2、任务驱动,探索新知 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初级视频编辑师,出示任务一: 1、导入视频。2、片头添加“人人争做文明礼貌中学生”的文字。 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会声会影的界面,进行简单的视频合成,学会在视频上添加文字。 教学过程:引导同学们参看网站,自主探究学习,找一名同学上台演示,教师重点讲解,插入到视频轨道的视频如何调整顺序,文字要放在标题轨道上,文字在画面上停留的时间如何调整,同学们进一步完善作品。 进入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中级视频编辑师,任务二:1、添加背景音乐,添加转场效果,设计意图:中级任务是在合成视频基础上作品的提升,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加了转场效果,有声有色的作品更吸引人。 教学过程:引导同学们参看网站,自主探究学习,找同学上台演示,教师重点讲解,插入的音乐长了或者短了怎么办,转场效果应该拖放在什么位置,同学们进一步完善作品。 3、拓展提高,巩固新知 本节课的第三个环节,高级视频编辑师,任务三:完善美化作品,为了开阔大家的思路,寻找创作的灵感,先让同学们欣赏优秀作品。指出作品评价标准:1、文字颜色搭配合理,文字内容合适,能更好的表达主题思想。2、视频画面与背景音乐协调一致。3、合适、精美的转场效果。本任务的设置意图:进一步熟练掌握会声会影编辑视频的相关操作,引导学生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学设计

电子书 一、教学内容 Uu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的描述自己的喜好并说明原因 2、学生学会正确的使用形容词 3、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树立起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4、学生最后总结出自己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实行方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熟练的用why和because表达自己的观点 2、描述自己熟悉的动物 3、学生总结出自己爱护动物的观点,写出自己的方案 四、教学流程 完整的教学流程发表在博客上。每名学生一台电脑,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学习。这样学生的理解程度,学生的疑问,教师都能及时的掌握,学生也能自主的调节自己学习的进度,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不受地点的限制。 教学流程的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1课时) 1、课前咨询:让学生以动物的特点以及特性常识进行讨论,粗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想要知道什么,没有知道什么,就是“已知,想知,未知”情况。

2、课前纪律约束,提醒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3、教师考察学生的基础水平,检测学生的形容词运用,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优势,然后运用正确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形容词应用能力。即学生自己用形容词组建的句子的能力。学生以回复的形式或者发表议论的形式回帖,进行网上质疑。 第二阶段,探索单元问题 1、播放视频 视频一:在视频《狮子王》里,有成群的可爱的动物,自由自在的在自己的家园生存,配上优美的音乐,体现出动物世界的一片祥和。 视频二:网络视频《捕杀大型猫科动物的场面》点此链接 一个场面是在古老的民族,人类手里拿着矛和盾,在集体的追逐一只奋力逃跑的狮子,最终这只狮子倒在了血泊中,第二个场面是近代人类骑着坐骑大象,向正在奔跑的老虎开枪,第三个场面是现代人类举起枪,伴随着枪声,又一只老虎倒在血泊中。 视频三: 在1741年,俄国在阿拉斯加大量捕杀海獭,曾遭到当地印第安人的拒绝,他们认为海獭是另一种人类,是我们的朋友;1867年,美国利用了20多年的时间,捕杀了三分之二的鲸鱼之后又利用10年捕杀了大规模的海象;现如今,在巴基斯坦的喜马拉雅的山脉上倔强生存的雪豹也在一点一点地走向灭绝。 2、展示问题支架 (1)通过视频一,表述动物的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