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的定义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

*三、投票机制和中位选民

*四、公共选择中的利益集团

*五、公共选择中的官僚集团

*六、政治经济周期

*七、当代中国的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一、公共选择的定义

*詹姆斯.M.布坎南(James M.buchanan)认为,公共选择是一种对政治的看法,它把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扩大应用于集体的或非市场的决策过程。

*戈登·图洛克(Gordon Tullock)认为,公共选择基本上是运用经济学工具来研究政治学传统问题的一门学科。

*丹尼斯.C.缪勒(Dennis C.Mueller)认为,公共选择可以被理解为,是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学。

*公共选择(Public Chioce)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程序投票等实现的对公共经济的理性决策。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是对投票及其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

一、公共选择的定义

*公共选择的研究对象:非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问题

*公共选择的研究工具: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分析方法,尤其是价格理论,它把政治舞台理解为市场,把选民、官僚和政治家视为政治市场中的博弈者,把选票看成是货币。

*公共选择的研究重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局限以及政府失灵问题,分析政府行为的效率并寻找使政府最有效率工作的规则制约体系。

*公共选择的主要贡献:证明了市场的缺陷并不是把问题转交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条件。一、公共选择的定义

*公共选择的目的:保证政府按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意愿

来提供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公共选择的方法:投票及其他民主形式和程序。

*公共选择的机制:各参与主体通过交易来谋求自我利

益最大化的实现。

*公共选择的过程:个人偏好向社会偏好转化的过程。

*公共选择的因素:中位选民、利益集团、官僚集团、

政治经济周期等。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

* 1.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历程

*18、19世纪,一些数学家,如孔多塞(Condorcet)、拉普拉斯(Laplace)、卡罗尔(Carroll)等对投票过程发生了兴趣,发现了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的投票过程中的某些问题,不过他们的研究成果逐渐被淡忘了。

*20世纪50年代,威克塞尔(K.Wicksell)、林达尔(Lindal)、唐斯(Anthony Downs)、伯格森(Anram Bergson)、阿罗(K.Arrow)、布莱克(Duncan Black)和布坎南对前人的研究予以重新发现,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首推布坎南。

*1957年,布坎南和沃伦·纳特(W.Nutter)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创办了“托马斯·杰斐逊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哲学研究中心”,其目标是促进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社会秩序,这标志着公共选择理论的正式发端。

1.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历程

*1963年,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在弗吉尼亚州创立了“非市场决策选择委员会”,随后出版了《非市场决策论文集》

*1968年,“非市场决策选择委员会”改名为“公共选择学会”,并正式出版了协会的刊物《公共选择》期刊。

*1969年,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在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建立了“公共选择研究中心”,新的中心侧重于对政治过程的理解,以此加强对市场过程的理解。其目的是把40年来人们用以检查市场经济缺陷的不足的方法,用来研究国家和公共经济的一切部门。

1.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历程

*整个20世纪70年代,公共选择理论开始了国际化的进程,公共选择作为“新政治经济学”出现在欧洲、日本和其他国家

*1982年,公共选择研究中心移交给乔治·梅森大学,此后,乔治·梅森大学成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大本营

*1986年,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创始人布坎南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标志着公共选择理论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

2.公共选择理论兴起的历史背景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人们认为,市场本身能有效地配置各种资源,并引导微观经济主体朝着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政府应采取放任主义的态度,其主要职责是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的外部条件。

*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市场经济所固有的一系列弊端如失业、贫富分化、周期性经济危机更加严重,尤其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市场机制本身的局限性,这促使了凯恩斯学派的兴起。二战后,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了干预经济的政策,保证了战后二三十年里世界经济的繁荣。

*但是如同市场会失灵一样,政府也会失灵,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解决好,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财政赤字、高失业率”为特征的“滞胀”现象。这就促使人们通过分析非市场的集体决策过程来探讨国家干预失误的原因,公共选择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

* 3.公共选择的前提:

* A.经济人假设

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谋求私

利的最大化。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官

及其他国家(政府)代理人同市场经济中的人是

一样的,都是“经济人”,都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

化为目标。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

票净利益最大化,执行决策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

最大化。

3.公共选择的前提:

* B.方法论的个体主义

*即把作为微观经济分析出发点的个人同样作为集体行为的出发点,将个人的选择或决策当作公共选择或集体决策的基础。公共选择理论注重分析集体行为中个体(投票者、政治家、官员等)的行为,力图揭示个体行为是如何通过政治过程而对集体行为及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

3.公共选择的前提:

* C.经济学交换范式

*经济学交换范式将经济学看作是一门交换的科学,用经济学交换范式来最后塑造政治模式,将政治和政治制度唯一或主要地归因于复杂交换、契约和协议,简言之,把政府-政治过程看作一种类似于市场的交换过程。公共选择理论就是这样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了公共选择的全过程,它的程序、规则、机制以及整个社会的法律制度。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

* 4.切入点

将政策环境划分为市场环境和非市场环境。

4.切入点

*市场决策和非市场决策的联系与区别

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的政治市场三级结构

*初级政治市场

政治家出售政策给选民

选民为购买合意的政策支付选票

*政策供给市场

官员向当选政治家提供政策选项和实施政策的手段

政治家向官员提供预算

*政策执行市场

官员向选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选民向政府纳税

5.理论特点

*不在于作出价值观和道德上的判断

*公共选择理论不在于研究选择结果的好坏,而是研究作为集体的国民为什么选择这样而不是选择那样。没有价值观的判断,而是对普遍规律的总结。

*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分析工具在政治领域的应用,其贡献是运用研究个人主义的方法来研究集体行为。其逻辑起点是经济人的概念。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相对独立性

6公共选择的三个阶段(立宪、立法或议会、行政和司法)

*(1)立宪

立宪阶段实际就是在游戏正式开始之前,确定游戏规则.

一个重要的规则是要决定按何种原则将社会各成员的偏好加总起来,形成社会对公共物品的总偏好。

一般这种规则有诸如全体一致、少数服从多数、直接民主、间接民主

*(2)立法或议会过程

根据游戏规则,确定公共物品的数量、质量等的过程,这通常以各种提案、议案的形式表现出来。

*(3)行政和司法阶段

就是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过程,也就是将议案付诸实施的过程

7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

*选票在政治市场就相当于经济市场中货币,投票规则就相当于经济市场中的市场规则,投票者可以看作是市场中的消费者,而政治家则是政治市场中的企业家,官僚机构就是政治市场中的企业,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决定了政治市场是如何运行的。

8公共选择中的参与者

*(1)政治市场里的经济人分为三类:

*作为投票者(选民)的经济人(其手中的选票类似于经济市场上消费者手中的货币)

*作为选民代表的经济人(政治家)

*作为政策的职业执行者(官僚)的经济人

*(2)投票人

*在政治市场里,作为投票者的经济人只是在比较了投票的成本与收益、并确认存在投票的净收益(即投票的边际收益大于或等于投票的边际成本)之后才进行投票的

*投票人的目标通常是双重的:一是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二是他所在团体的利益最大化

*这两个目标中,自身利益是最根本的,第二个目标仍是为第一个目标服务的,是实现第一个目标的手段之一

*他拥护集体的利益,只是因为他认为或者预期集体利益的增加有助于增加他自己的利益。当这两个目标存在冲突时,也就是维护集体利益将会损害自己的利益时,他将优先满足自己的利益。因此,这一假定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先国家,再集体,后个人”的排列次序完全相反投票者参与投票的动因

*投票者是否参加投票,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1、参加投票的效益和成本;

*2、其投票对公共选择发生影响的可能性。

*参加投票的效益来自投票者从行使公民权利中所获得的满足和利益。

*参加投票的成本,则是指为投票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在参加投票有净效益(MB-MC≥O)的情况下,投票者会乐于参加投票。

*很多人会因确信其投票不会对投票结果产生任何影响而不愿参加投票。在投票者人数相当多的社会,由于每个投票者参加投票的成本是正数,而其按对投票结果的影响力来衡量的效益接近于0,投票者选择弃权策略是合乎理性的。

政治家(政党)与选票极大化

*经济学家们用追求选票极大化来解释政党的行为。

*投票过程中,在有关政府的作用和其他问题上意见一致或相似的人们,往往会组合成一个势力集团,形成政党。

*当有关提案的信息相对稀缺时,政治家们政治行为通常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最终达成的实际政治均衡。

*政党在投票过程中的作用,类似于促成投票者之间达成投票交易的经纪人。政党的纲领通常由一系列分别迎合少数投票者利益的项目所组成,通过将这些利益项目进行组合,并将其成本分散到多数人身上,政党可以赢得选票。

*在多数规则下,如果政党可以在实现选票极大化方面获得成功,就可以赢得选举。选票极大化是多党制社会中成功地获得政治权力的先决条件。

9.交易概念的运用

*在公共经济学看来,交易可分为简单交易和复杂交易。简单交易是指基本的直接的交换,一对一的银货两讫。复杂交易则指多个各主体之间多重反复交换。政治决策过程即是多个“经济人”相互交易的过程。

*交易是指经济人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出发,在各主体之间进行自愿交换,从而得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交易的本质是帕累托改善过程,交易的结果是帕累托最优的实现。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人民币不贬值--复杂交易

*尽管政治过程也可以看作交易过程,但是非市场决策和市场决策存在很大的不同。非市场决策中存在强制因素,而市场决策包含非强制因素。非市场决策一旦作出,尽管其中牵涉的某

些经济人的利益会受到损害,但他们不能取消交易,不能改变决策结果。非市场决策的交易过程中,交易各方的决定权力是不均等的,由此体现了政府的决策权力。

三、投票机制和中位选民

* 1.投票的定义

投票是把个人偏好转变为社会偏好的手段之一,是现有的民主集体决策中的最佳方法。选民(纳税人)参加投票的原因是期望通过投票来改善其处境或提高其福利水平。

* 2.投票中的个人偏好

投票不仅是公民权的体现,更是个人偏好的显示。个人偏好是投票(公共选择)的研究起点。

支配个人偏好的收益—成本法则。这一法则受个人价值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个人偏好有偏差:隐瞒个人偏好(对公共产品成本负担的恐惧)、策略性投票、无意参加投票、偏好显示程度差异等。

三、投票机制和中位选民

* 3.个人偏好向社会偏好的转化

多数决策是个人偏好向社会偏好转化的过程。多数决策的过程是投票加总的过程,也即是个人偏好加总的过程。

4.投票规则的原则

*肯尼斯·阿罗(K.J.Arrow )的五原则:

(1)理性原则:备选项的完整性和可递性;

(2)帕累托改进原则:对现有状态的改善;

(3)独立原则:不受不列入选项的影响;

(4)非限制原则:按个人意愿自由选择,不设禁

区,社会选择顺序的产生,应当包括所有

逻辑上可行的个人顺序;

(5)非独裁原则:排除某一个人偏好强加于全社

会的可能性.

5.投票的悖论

*梅氏定理(1952年,肯尼思·O·梅)(决定性、中立性、匿名性、正向反应)表明,在只存在两个备选方案时,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的只有多数投票原则。而在考虑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时,多数投票原则便会显得不那么有效,通常会出现循环投票的现象。

*在多数投票原则下,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均衡结果,这种现象被称为投票悖论。

5.投票的悖论

*假设有甲乙丙3人通过投票来决定政府优先发展一项产业,备选的产业有:电子计算机业(计)、汽车业(汽)和电讯业(电)。每个人都对三个选择方案进行排序,最后运用多数投票规则决出一个产业。

5.投票的悖论

*为避免投票悖论的出现,布莱克提出单峰偏好理论。单峰偏好理论是对阿罗第四原则(无限制区域)的修正,对投票者的选择进行限制。而一旦限制投票偏好,运用多数投票原则得出一个均衡的结果,实质上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即对少数人而言,他们的投票自由受到限制,投票意愿不是为了选择他们认为的最佳方案,投票变成了为了产生一个投票结果而进行的行为。

*单峰偏好指每个选民的偏好只有一个峰值。

*与单峰偏好相对的是多峰偏好,即选民的偏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峰值。多峰偏好是导致

投票悖论的原因。

5.投票的悖论

改变投票悖论—

将多峰偏好改为单峰偏好

6多数规则下投票结果的唯一性和循环性

(1)人们的偏好结构有单峰形和多峰形之别。

*单峰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对于这个唯一的最理想目标的偏离,无论是正的方向,还是负的方向,都是坏事情。

*多峰偏好(mutiple-peaked preference)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最初,当人们偏离其最偏好的选择目标时,境况会因此变坏。但若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运动,其境况则会最终变好。

*在某些情况下,依据简单多数规则所取得的政治均衡并不是唯一的。可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量提案,均获得多数赞成票。

*只要有一人的偏好呈多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便可能出现循环现象。

(2)配对投票下的循环

*当有三个或更多的方案可供选择时,就其中的任意两个方案进行的投票,便是所谓“配对投票”。

*每一项被否决的提案,当与另一种可以选择的提案配对时,都有可能变成胜利者。按照进行的配对投票中的次序不同,三种可以选择的提案都可以在简单多数规则下获胜。这种现象被经济学家们称作“循环性”。

*一旦出现循环,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便不具有确定性,政治均衡也就不存在了。这时,没有任何一种提案可以战胜其它所有可供选择的提案。

(3)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蜂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是唯一的,不会出现循环现象。

*如果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出现循环现象,那就说明,在所有投票者中,至少有一人的偏好是多峰形的。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是单峰形的,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只有一个。这就是,中间偏好峰即反映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的提案获胜。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蜂形,不论他们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定理均可以成立。

7.阿罗不可能定理

*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满足一切民主要求又能排除循环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并不存在。

*阿罗不可能定理由投票悖论演化而来,它揭示了民主政治存在的弊端。它强调无论在哪种规则之下,政府决策都是可能产生偏差的。民众对政府提出的各种要求实际上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为了解决投票悖论而对投票前提进行限制表明,多数决策不一定能够引出正确的决策,而民主政治不一定完美无缺。

*单峰和多峰偏好之间的矛盾证实了民主政治的内在缺陷:要么循环投票,要么多数人暴政,要么进行投票交易。投票交易包括:互投赞成票和操纵投票,结果是选民利益受损,全社会福利水平下降。

8 投票交易

* 1.互投赞成票与投票交易

*投票者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投票,其中既有投赞成票,也有投反对票。如果投票者对这些方案具有不同的偏好强度,他们会愿意就那些与其关系重大的方案进行投票交易。

在公共选择理论中,这种投票交易过程被称为“互投赞成票”(logrolling)

*例如:A、B两方案,A可给石油厂商带来利益,B会给食品厂商带来收益。设这两种方案都代表少数投票者的利益,任何一项方案均没有单独获得通过的可能。

*如果石油企业从A方案中获得的收益大于B方案通过后自己所受的损失,他将愿意为B方案投赞成票,以换取食品厂商对A方案的支持,于是两项分别代表对方利益的方案同时获得了多数票,交易双方也同时获得了净收益。

*2投票交易发生的条件:

*投票交易只有在与提案有关的效益和损失不对称——收益大于损失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3隐含的投票交易(Implicit Logrolling)

*当分别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两个或更多的提案被组合在一起,让投票者就此进行投票时,隐含的投票交易就会发生.

*例如:将对纺织品的进口限额提案和新型战斗机的研制经费提案放在一起,此时,投票者将不得不面临这样的选择:要么两者都要,要么都不要

*由于这两个提案都只代表少数投票者的利益,单独投票时不会通过

*但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时,获得通过的可能性就加大了,因为此时,每一个处于少数地位的特殊利益集团,为了获得对自己有利的方案,是愿意对组合在一起的一揽子项目的提案投赞成票

*每一特殊利益集团对组合性提案是否投赞成票,取决于其对这些项目的相对偏好强度。如果从对其有利的项目中获得的效益,与从对其它特殊特殊利益集团有利的项目中蒙受的损失相等,他们就不会具有对此类提案投赞成票的动机

*只有在这样的提案可给其带来正的净效益的条件下,人们才愿意以互投赞成票的方式进行这种隐含的投票交易

*4投票交易与资源配置的效率

*投票交易导致公共支出的浪费,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9.中位选民定理

*尽管在投票过程中会出现以上各种影响投票结果的不确定因素,经济学家也发现了影响投票行为的普遍规律,即中位选民定理。

*中位选民指处在所有投票者最优偏好结果中间状态的投票者。中位选民所选择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往往是多数决策机制下可能得出的政治均衡。中位选民并非一定是中产阶级。

*政治均衡指在一个社会里按一定规则就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及相应的成本分摊(税收)达成协议。

唐斯(A. Downs)的政治竞争模型:

*在代议制民主中,各党派是为了赢得选举而制定政策,而不是为了制定政策去赢得选举。政客理性表现在追求选票最大化而不是社会福利最大化上。在多党政治中,谁抓住了中位选民的偏好就赢得了选举。

*唐斯提出“政党所感兴趣的并不是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相反,每个政党所追求的只是通过获得最多的选票从而再次被选上。因此,如果政府确有能力使社会向帕累托效率移动,这也只有通过同别的政党的竞争才能达到,所以,关键在于政党之间的竞争是否总是迫使政府向一种帕累托最佳状态努力。”

*唐斯的模型的含义:

*(1)政党或政治家是追求自己的利益的,而不是追求某种意识形态的目标或者公共利益的;*(2)政党或政治家是凭选票的极大化才能实现自我利益的;

*(3)政党或政治家是以其提出的竞选纲领或可供选择的提案来争取选票的;

*(4)政党或政治家提出的纲领或提案,只有符合中间投票者的偏好,才能实现选票极大化。四公共选择中的利益集团

* 1.利益集团的定义

*具有同样偏好的个人群体

* 2.利益集团形成的必然性

*降低信息成本

*增强偏好的显示的稳定性

*提高投票中的交易效率

3利益集团发挥作用的途径

*(1)与立法机构联系

*(a争取议员群体和集团的支持;b直接参与立法程序;c在投票中争取多数选民)

*(2)与行政机构联系

*(a充任民意代表;b控制有关部门的官员人选;c参与法律制定的前期工作)

4特殊利益集团与政治均衡

*特殊利益集团是公共选择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特殊利益集团指谋求增加对其成员有利的政府支出的院外活动集团。它本身并不执掌政治机构的权力,但却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各种压力或影响,以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的支持。

特殊利益集团通常采用的手段:

*第一,让集团成员投票反对他相威胁;

*第二,对支持于其有利的提案或反对于其不利的提案的政治家,提供竞选资金。

*特殊利益集团的活动可以左右税收负担水平及其分布、政府财政补贴的去向、政府支出项目的设置,并对政治均衡的最终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特殊利益集团在获得来自于政府支出的增加的效益的同时,必然要以其他人的境况因此而变坏为前提。因为政府用于增加对某一特殊利益集团有利的项目支出的资金来源要么是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或全体社会成员)征收的税收;要么就是是减少对其他社会成员有利的项目的支出。

5利益集团内部关系(成本——收益法则)

*(1)相容性利益集团:

一个人的收益不影响同一集团中他人的收益,在成本——收益法则支配下,成员具有扩大集团利益的动力。

*(2)排他性利益集团:

个人收益的获得会影响同一集团中他人的收益,在成本——收益法则支配下,成员缺乏扩大本集团利益的动力。

*(3)个人对利益集团的参与和退出:

收益大于成本——进入;收益小于成本——退出

*(4)集团内个人收益与集团规模:

个人收益与集团规模成正比——扩大;个人收益与集团规模成反比——缩小

6利益集团与寻租

*我们大都经历过这样的事:上学时有些同学很会讨老师欢心,从而获得当班干,三好学生,甚至助学金,奖学金和毕业分配的好处。

*Tullock举过一个极端的例子:49年前后的中国,有人不惜以自残的方式获取伤残不足和别人的施舍。

*亚柯卡领导克莱斯勒时寻求的政府巨额资金支持。

*国内的一些贫困县每年会得到国家一笔扶贫款,于是有些县为了得到这笔扶贫款,甘愿戴上贫困县的帽子,而戴上帽子的更舍不得脱贫。

*1)寻租者(Rent-seeker)可以是个人,企业和政府。

*2)为了得到寻租的好处,寻租者需要花费成本。Tullock的例子里,寻租者的成本是他们的身体,他们本可以通过劳动自食其力(当然更累更苦些)。

*3)寻租是寻租者的主动行为。

*4)必须有一个能够控制资源分配或影响资源分配的作为管治者的个人或组织。

6利益集团与寻租

*(1)寻租(rent seeking):利益集团或个人通过影响公共选择和决策为己谋利的行为。*寻租与寻利的区别:

*寻利是对生产性利润的追求,包括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技术和制度安排的创新以及人民从事的生产活动、研究和开发活动、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公平交易等等。这类活动是生产性的、增进全社会福利的活动。

*寻租即非生产性寻利活动(Directed Unproductive Profit-seeking),包括谋求特权与优惠的游说活动,权钱交换的腐败行为,偷漏税金、走私放私等非生产性的、有损于社会福利的活动。一旦政府开始干预经济活动,人民就会积极行动起来,以使政府制定出有利于自己的政策,从而使政府所创的租金流向从事这些活动的人们。这类活动没有生产出任何商品和劳务,反而白白消耗了社会的经济资源,最终导致的是经济停滞而不是增长。

寻租与寻利的区别:

* 1.寻利是作为生产者的经济人通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而获取高于生产成本的收入的活动,不需要借助政府的干预,是“看不见的手”引导经济人去从事有利于自也有利于社会的活动;寻租是力图使“看不见的手”不起作用,或利用“看得见的手”去

*抑制“看不见的手”的损人利己的活动,如果离开了政府的干预,没有政府干预所提供的特殊垄断地位,租金便无从寻求。

* 2.寻利是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上实现的;寻租是在既定财富量下的分配与再分配。

* 3.寻利以生产过程为基础,因而必然对决定生产的科学技术、现代管理、创新等极为重视;寻租的基础在于“差额”和特惠等,因而凭借的是宣传、吹嘘、奉承、说服、哄骗、“后门”和贿赂。

* 4.寻利在创造财富中既实现了自己获利的目的,又以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增多而有益于社会;寻租只有益于寻租者和给租者,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有害的,影响了人民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和投入量。

*谁最先提出的Rent-seeking概念?虽然Gordon Tullock被称为寻租理论之父,在他发表于1967的著名论文 'The Welfare Costs of Tariffs, Monopolies and Theft' 中,并没有使用Rent-seeking一词,直到1974年Anne Kreuger 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了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一文 , Rent-seeking一词才风靡起来。

*1974年克鲁格提出“寻租”概念,1976年塔洛克第一次系统的讨论了寻租行为。1982年巴格瓦蒂提出“直接非生产性寻利活动”(DUP),之后的文献中, DUP或寻求额外收益之类的概念便成了经济学家的共同用语。

*DUP的典型事例有:

*1。寻求关税好处的院外游说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改变关税以及要素收入来获得金钱收入;*2。寻求收入好处的院外游说活动,其目的是要把政府收入引向用于自己,是自己成为收入的接受者;

*3。寻求垄断利益的院外游说活动,其目标是创立一种人为的、产生租金的垄断;

*4。逃避关税或者走私,这种活动实际上是减少或取消关税(或限额),并通过利用交纳关税的合法进口品与不交纳关税的非法进口品之间的价格差异而获得利润。

租金的来源

* 1.政府的“无意创租”。即政府为弥补市场的不足而干预经济生活时产生的租金,由于干预的方式方法不当,造成了协调失灵,使该租金无法消散。

* 2.政府的“被动创租”。即在市场经济的发达阶段,在民主政体下,政府受利益集团的左右,成了某些利益集团谋取私利的工具,为其所利用,通过并实施一些能给特殊利益集团带来巨额租金的法案,客观上为这些利益集团服务。

* 3.政府的“主动创租”。即在市场经济的不发达、不成熟阶段,政府官员利用行政干预的办法来增加某些行业或企业的利润,人为地制造租金,诱使寻租企业向他们进贡(准赞助)作为获取这种垄断租金的条件。

寻租活动的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的寻租活动:

*通过向政府行政官员进行游说、疏通、“走后门”、行贿等手段促成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从而产生租金并获取该租金的活动

*第二层面的寻租活动:

*由于第一层面的寻租活动给政府官员也带来了好处,使他们看到了权力的含金量,从而吸引人们耗费精力和钱财去争夺政府行政官员职位的活动

*第三层面的寻租活动:

*当政府采取措施将暗租变为明租(如征收资源垄断税等),使部分或全部租金转化为政府的财政收入,而这些租金收入尚未归还财政预算或尚未以某种无差别的或随机的方式通过预算分配时,各个社会利益集团为了这笔财政收入的分配有利于自己而展开的竞争。

举例

*一个城市的政府以防止市内交通拥挤为由,用限额发放营业执照的办法人为地限制出租汽车的数量,则市场上的出租汽车数量就少于自由竞争市场的均衡水平,出租汽车业主就可

以赚取超额利润(即租金)。

*人们受这种超额利润的吸引,就会想方设法从主管执照发放的政府官员那里获取营业执照。如果执照的发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管官员的个人意志,寻求执照的人们就会争相讨好、贿赂这些官员,从而产生第一层面的寻租活动。

*由于这些活动使官员们享受的特殊利益,又会吸引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争夺主管官员的肥缺而发生第二层面的寻租竞争。

*如果部分或全部的出租汽车超额利润以执照费的形式转化为政府的财政收入(如拍卖),则社会上各个利益集团又有可能为了这笔财政收入的分配而展开第三层面的寻租活动。

寻租的后果

* 1.社会资源的浪费

* 2.经济效率的下降

* 3.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

* 4.造成社会公害

寻租活动的治理

* 1.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运用道德制约力量,使经济人不愿为;

* 2.在公务员中进行人事工资改革,实行裁员加薪,简政精官,使经济人不必为;

* 3.健全法制,加强法治,制定出反寻租的政策和法律规章并严格加以执行,公开政府官员的收入和财产,使寻租者难逃应有的惩罚,从而加大寻租成本,使经济人不敢为;

* 4.制度创新,杜绝创租,消散租金,使经济人不能为。

寻租与腐败

*腐败不完全等同于寻租

*腐败首先是一种政治腐败,公职人员在运用权力过程中的不法行为;

*其次是经济腐败,即用政治权力换取金钱;

*第三是作风腐败,即用政治权力达到个人超常的享乐。

*腐败与寻租的共性:经济人运用公共权力主动创租或寻租。

*腐败与寻租的区别:所有无权者的寻租都不在腐败之列;所有合法的寻租(如游说活动等)也不在腐败之列;腐败者皆为掌权者,而寻租者中有权者、有钱者、有关系者兼而有之;寻租的内涵更集中,其目标仅在于租金,而腐败的内涵更宽泛,其目标除租金外,还有权力、名位、女色等非货币性对象;腐败皆为非法,而寻租则合法与非法兼而有之。(比如,当租金出现在寻找癌症的一种治疗方法,并给了这种方法以专利权的时候,这种寻租活动是合法的.)

6利益集团与寻租

*(2)利益集团

* a.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为目标的利益集团(如环保、动植物保护组织等);

* b.以福利再分配为目标的利益集团(如行业协会、工会等;在再分配性公共决策中取得或维护其垄断地位)

*价格自由竞争条件下价格会平衡供需关系

*垄断条件下生产者以垄断价格获得租金

*

*

*

* G

* Pm

* R L

* Ps

*边际成本

* O

*数量

*(Ps)为竞争价格,(Pm)为垄断价格,在竞争条件下,消费者剩余为(G+R+L)。

*在垄断条件下,消费者剩余为(G),(L)为消费者剩余损失,(R)为垄断者获得的租金,也即垄断的社会成本。

*寻租成本:由取得和保持垄断地位的支出、政府部门为这类支出作出的反应、寻租行为引起第三方行为扭曲的支出三种构成。

利益集体的任何一项活动都会导致三种社会成本的付出

*中央政府考虑在A市或者B市投资铺设一条新的铁路线。铁路运输能够弥补A市的运输不足状况,提高农产品外销的利润。为了使铺设铁路的想法付诸实现,A市的农产品利益集团对中央政府的官员展开游说工作,必要时还会进行贿赂。

*利益集团投入的资金和精力是第一种成本。

*议会和政府官员接受贿赂后,本来已经基本确定的线路会被改变,官员中有人提议铁路线

应该经过A市而不是B市,其他官员参与到讨论中,论证这项提议的正确合理性。这项决策的进度被放慢,这些是政府部门付出的成本

*第三方付出的成本: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上盛行贿赂的不良风气,人人都试图用非正规途径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目标。

*利益集团的存在降低了社会福利。垄断所获得的租金被付出的社会成本所抵消,甚至于造成了成本大于收益的情况。对于利益集团而言,集团的福利可能获得了提高,而对于社会而言,则福利降低。

五公共选择中的官僚集团

*1政治家与官僚

*西方民主政治体制下,政府人员的组成包括:

*政治家:通过选举获得职位,经常更换,与选举周期相关,对选民负责。

*文官(官僚):凭借技术受到雇用,基本上终身制,与政治波动无关,只对上级负责。

*2文官(官僚)的作用

*文官是公共决策的执行者,公共产品的生产者、提供者和维护者。主要发挥两个作用:第一,向政治家提供信息和选择方案;第二,执行政治家的决策,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

*3文官(官僚)的特征

*缺乏竞争性:不存在同类产品提供者的竞争。

*缺乏激励机制:稳定性和程序性排斥了激励。

*非利润化:公共产品只保证供给,不计利润。

*缺乏敏感性:对公共产品评价的非市场化。

*个人影响力较大:政府信息不公开,官僚个人的好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公共产品地供给水平。

*4官僚和立法机构之间的预算争夺

*官僚追求的是预算最大化。官僚获得预算的三个前提:官僚机构是公共产品的独家垄断者、官僚所掌握的公共产品的真实成本不公开、制度上或技术上允许官僚提出一个不容讨价还价的预算建议。

5官僚主义与公共物品的供给

*经济学家们用追求公共机构权力的极大化来解释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的行为。

*(1)官僚机构提供公共物品同私人部门提供私人物品的差别:

*一,在政府官僚机构中,并不存在提供同种公共物品或劳务的竞

争。缺乏竞争意味着缺乏刺激,从而会降低公共部门的服务

效率;

*二,政府机构的官僚们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工作目标。由于

追求利润必然要降低成本,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府机构所提

供的公共物品或劳务,往往要与相对较高的成本相伴随;

*三,公共物品或劳务通常不以价格形式出售。因此,社会成员在

对公共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价时,其敏感程度肯定低于市场价

格。

*(2)政府预算规模极大化。官僚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将公共机构权力的极大化作为追求的目标,公共权力的大小又与其所控制的社会资源的数量正相关,从而与政府预算的规模正相关,其结果是追求公共机构权力极大化必然带来政府预算规模极大化。

*官僚机构通常拥有提供公共物品或劳务的垄断权。因此只有政府机构本身能够掌握有关这些物品或劳务的信息。

*官僚们在追求预算规模的极大化时故意将公共物品或劳务的社会效益人为夸大。

六政治经济周期(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PBC)

*1政治经济周期的定义

*指经济活动往往围绕大选周期发生波动。政府一般在大选来临之际寻求对其有利的经济结果,而把对其不利的经济结果推迟到大选之后。政治经济周期理论则从政党竞争和政府行为方面解释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和特点,是指由政治过程引发的经济周期性波动。PBC 理论发端于本世纪40年代,复兴和发展于70年代和80年代,相对说来是较新的周期理论。

*2政治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

*政治家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是保证在大选中当选;

*选民只关心诸如通货膨胀,失业等有自己息息相关的事,而不太关心其他社会经济指标;*选民是近视的,只有短期内使选民利益最大化的政策调整,才为选民所欢迎;

*政治家之间的竞争不是社会福利最大化之争,而是现有福利的再分配之争;政策的目标是可组合、可选择取舍的。

七当代中国的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1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民主参与和民主决策方式。

*2政府决策主要体现在行政决策方面。

*3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发展过程。

*4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的决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本身也发展了很大变化。

*5总的来说,中国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过程和中国的经济转型、政治转型的过程是一致的。

案例:三峡工程的论证与决策

*三峡工程从提出到正式开工,历经75年。它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40年代粗略查勘,50年代开创基业,80年代再起热潮,90年代付诸实施。

*其间,前半个多世纪只是一些领导人及水利专家的构想,直到1979年才在大范围形成影响,有关三峡工程的争论也吸引了社会各界多方人士参与进来。在1992年4月3日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七届五次会议最后审议之前,该工程已经进行了长期的论证工作。最后根据对议案审查和出席会议代表投票的结果,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的决议》,要求国务院适时组织实施。当时出席会议的代表2633人。投票结果是赞成1767票,反对177票,弃权664票,未投票25人。

*一个工程,由国务院提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投票,投票结果不是常见一致通过,还有热烈的争论和几百人反对、弃权,受到如此的关注,这在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展史上尚属第一次。

*早在80年代后期,已有专家提醒“不可忽略物价上涨对总投资的影响;不可将贷款利率忽略不计”,且已经明白提出“5000亿人民币打不住”。但是当该工程提请人大通过时,所给出的预算金额为“静态投资570亿元(1990年价格)”。事实上,1995年秋,三建委副主任、三峡工程投资总公司总经理在回答朱镕基总理对总投资的询问时,所报数额已经高达6000亿元。在提请审议通过的文件中,却只给出了静态的投资。

*移民人数问题也是一个关键,议案中所给的数字是72.55万,移民资金185亿元(1990年价格)。然而实际移民人数为117万人(至2009年),所需资金无疑实际会更多,事实上截至1999年底,国家已经为

*移民投入了170多亿元。

*关于环境问题,1984-1987年,在国家科委的协调下,曾组建一支包括38个单位600多人参加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科技队伍,全面系统地展开了《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地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他们给出的结论是:三峡工程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从生态与环境角度考虑,对工程应持十分慎重的态度。然而,由于对国家科委、国家计委、科学院的论证结论不满意,1986年工程承接部门原水利电力部重新组织论证,环境影响结论变为“有利有弊……只要思想

重视,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并给以必要的资金投入,采取治理措施,可以将不利因素减轻到最低限度,不至影响三峡工程的可行性。”

*1、公共选择和人大制度

*2、阿罗的投票五原则

*3、民主决策

链接-巨大效益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防洪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发电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它将对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航运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

水淹范围

*三峡工程正常蓄水至175米时,三峡大坝前会形成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库淹没区———三峡库区。

*三峡水库将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淹没城市2座、县城11座、集镇116个,涉及到湖北省夷陵区、秭归县、兴山县、巴东县和重庆市主城区及所辖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万州区、石柱县、忠县、开县、丰都区、涪陵区、武隆县、长寿县、渝北区、巴南区、江津市等。其中秭归、兴山、巴东、巫山、奉节等9座县城和55个集镇全部淹没或基本淹没。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学派概述 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线索 现代公共选择理论(social choice或者collective choice)发端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Arrom)的经典著作《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 alue, K.A.Arrow,1951)。阿罗证明,简单加法不足以在个人偏好中间排出一个一致的共同次序。假如大家没有对自己的偏好进行分门别类地设定共同的标准,又假如有两个以上的投票人和两个以上的选择,则人们就不可能制定出达到一致的集体选择的投票程序。在这种情况下,一项合理的共同的决定只能来自一个可以胜任的公共权力。这时,政府就不单是负责代表个人潜在的共同偏好的估价人了,因为所谓共同偏好是非常含糊不清的,有时又极不协调一致,所以,政府在集中和协调它们时拥有很大的主动行动余地。 以上就是称为“阿罗悖论”的思想。这个结果证明:真正的民主政体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阿罗不可能定律之所以被引入公共财政学,就是由于它促使人们对于国家干预的合理性进行思考:国家干预是否可能产生更有效或更好的结果?而所谓“更有效”和“更好”,究竟指什么?后一个问题属于对国家干预的规范的考察,前一个问题属于对国家干预的实证的考察。因此,后人在两条不同的路线上继续阿罗纳工作,其中一条路线偏重于逻辑的、数字的分析,属于规范的、形式的研究,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森(Sen);另一条路线侧重于对国家干预的实证的、行为的分析,这就是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所做的工作。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主要有两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是“政治市场”学说,把国家的预算决策过程看成是类似市场的由公共品的供求双方相互决定的过程。这个学说的中心是对投票制度的分析,其中特别是对“中间投票人”等定理作了论述。“中间投票人”定理的发现者邓肯·布莱克(D.Black)在1948年指出,多数选举制度最终会使人们选择的政策成为符合“中间”选民偏好的政策。该定理表明,对社会来说,该选举制度远远不是最合适的解决办法。从理论上讲,可行的选举中最好的选举法是一致通过法(Lidahl均衡就贯穿了该法),而由于寻求一致,会要求人们付出极高的“交易费”,所以该法是很难实行的。1962年出版的布坎南与塔洛克(G.Tullock)合著的《一致的计算》(《Calculation of Consents》)就是论证这一论点的。公共选择学派的另一个研究成果是对财政制度中官僚主义行为的分析。塔洛克发现,资本主义企业和行政部门的区别不在于个人在其中的表现不一样,而在于规定他们追求个人目标时的自治程度的行为法则和制度约束在私人企业中要比在政府部门中严格得多。由此产生了一种反常的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私人企业中的个人活动最有可能符合公共利益,而在行政机构中,人们却最有可能恣意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管这些个人利益是否符合公共利益。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题 公共选择理论所关心的主题始终是:在国家或社会中的个别成员的偏好与政府作出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在个人与政府机构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关系上,存在着许多种可能性:(1)习惯或宗教法典,即依靠共同接受的习惯或宗教法典作出有关共同事务的决定,我们可以在原始部落中发现这种集体选择的

第十六讲:公共选择理论

第十六讲: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学派简介 公共选择理论是产生于20 世纪40 年代末,于60 年代末70 年代初形成的一种学术思潮。公共选择学派在政治家的动机、政府干预、财政政策、民主制度等方面得出了一系列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结论。主要特征就是: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政治过程(即政治家、投票者、官僚们的公共选择行为,也即非市场的集体决策)。 1948年,英国北威尔士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邓肯?布莱克(Duncan Black , 1908?1991年)在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集体决策的理论根据”的文章,首次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对政治行为的分析之中,该文为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基础。但当时并未产生太大影响。 60年代是公共选择学派逐渐成型的阶段。这一阶段,布坎南等人主张恢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张在经济研究上回到古典学派, 分析规则和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把政治因素纳入经济分析之中.此后,随着K?J ?阿罗、J ? M?布坎南和G?塔洛克等人相继发表有关非市场决策问题的论著。由此,一门处在经济学与政治学、法学交叉领域的新学科逐步形成了,这就是公共选择理论,也是一种新的公共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 。其宗旨是要把市场制度中的人类行为与政治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纳入同一分析的轨道,即经济人模式,从而修正传统经济学把政治制度置于经济分析之外的理论缺陷。 早在18 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出现了科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异常繁盛的局面。许多思想家相信,社会科学的许多问题可以通过精确的实证研究和科学推理得到解决。在法国科学院,博尔达( Borda ,1733-1799 )、孔多塞( Condorcet, 1743-1794 )和拉普拉斯( Laplace, 1749-1827 )这三位院士用数学方法对政治学中的投票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1784 年,博尔达在科学院宣读了他的第二篇论选举形式的文章之后,他所提议的记分投票制被科学院用在院士选举之中,直到1800 年,因一个新院士拿破仑的反对,才被废止。19 世纪英国数学家和小说家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 1832-1898 )也曾对委员会制度作过实证的分 析。这些研究成果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一度湮没无闻,直到邓肯?布莱克在用类似方法研究同样问题 时,才重新发现和介绍了他们。在1991年的一篇文章中,G ?塔洛克将邓肯?布莱 克奉为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开山祖师( Founding Father )。这无疑是一种公允的评价。 继布莱克之后,肯尼斯?阿罗(Kenn eth Arrow )在《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

07公共选择

第7章公共选择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选题 1、能够达到最优的效率与公平目标的政治决策机制是( ) A、集中决策机制 B、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 C、直接民主决策机制 D、间接民主决策机制 答案与解析:选B。维克塞尔—林达尔(两位瑞典经济学家)机制是在一人一票制和信息成本为零的假设下,按“一致同意”的原则进行投票表决,该机制能够达到最优的效率与公平目标。 2、A、B、C、D四个人对甲、乙、丙三个方案投票表决,具有双峰形偏好的是( ) A、A>B>C B、C>B>A C、B>C>A D、C>A>B 答案与解析:选D。ABC三人都具有单峰偏好。 3、与市场机制相比,政府机制下的个人决策行为的不同不包括( ) A、偏好表达方式不同 B、人们倾向于隐瞒自己的真实偏好 C、具有非强制性 D、偏好体系不同 答案与解析:选C。 4、在间接民主决策机制中,对决策过程产生影响的角色不包括( ) A、选民 B、政治家 C、管理者 D、公民 答案与解析:选D 5、管理者在执行既定的方针政策时具有一定独立性,其中的原因不包括( ) A、管理者的工作具有较强技术性 B、管理者在不同程度上拥有自行决策的权力 C、管理者与政治家信息不对称 D、管理者更了解选民的需要 答案与解析:选D。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公共选择理论与市场经济分析的共同点在于( ) A、作出与一般经济学相同的行为规律假定 B、两种理论下人们的偏好表达方式相同 C、提出和传统的价格理论一样的问题 D、对个人偏好作出与市场机制下一样的描述 答案与解析:选ACD。 2、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直接影响个人赞成或反对的因素包括( ) A、公共项目的种类 B、公共项目的成本分担方式 C、个人对公共项目的效用评价 D、公共项目的规模 答案与解析:选ABD。 3、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的基本假定有( ) A、每个社会成员都参加到政治表决程序中来 B、每位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力都是平等的 C、信息成本为零 D、民主资源不稀缺 答案与解析:选ABC。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的假设有:①一人一票制,即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参加到政治表决程序中来,并且每位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力都是平等的;②信息成本为零。 4、直接民主决策机制可以实现均衡,只要符合如下条件( ) A、投票者具有单峰形偏好 B、投票者具有多峰形偏好 C、付诸表决的方案是两两表决的 D、付诸表决的方案不是两两表决的。 答案与解析:选AC。

第三章 西方财政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西方财政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各个时期财政学理论主要学派的观点等内容。 本章重点和难点:各个时期财政学理论的主要主张。 第一节宏观财政理论综述 第二节公共选择理论 第一节宏观财政理论综述 (一)古典宏观财政理论 (二)凯恩斯学派的宏观财政理论 (三)理性预期学派的宏观财政理论 (四)供给学派的宏观财政理论 (一)古典宏观财政理论 1.重商主义财政理论 2.古典主义财政理论 3.新古典主义财政理论 1.重商主义财政理论 重商主义财政理论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上。重商主义主张限制金银币出口,实行高额关税,贸易壁垒,限制竞争,利用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的。 2.古典主义财政理论 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主张“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反对一切干预的自由主义思想。认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仅充当“守夜人、夜警察”的角色,“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古典经济学派在宏观财政政策上主张财政收支平衡,反对赤字。 1.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财政学说 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产生了财政学。亚当.斯密——“财政学之父” 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反对提高税收、反对举借公债。 2.大卫.李嘉图对斯密财政学说的补充 李嘉图认为,任何赋税都来源于利润、地租或其他形式收入,主张实行负担最轻的税收。他所提出的税收理论被后人称为赋税转嫁论,给后来财政理论中的税种设置、收入分配理论研究提供了研究模式。此外,他反对财政补贴。 配第、穆勒、萨伊等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都反对国家干预。认为“廉价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国家的财政支出不具生产性,应尽量减少,提倡减税、反对发行公债、反对实行财政补贴。 3.新古典主义财政理论 二十世纪初期,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传统庸俗经济学又被称为(第一代)“新古典经济学派” (Neoclassical Economics)。他们认为供给可以自动创造需求,资本主义经济有自然趋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倾向,因此宏观经济不需要政府干预。(二)凯恩斯学派的宏观财政理论 凯恩斯反对古典经济理论充分就业假定,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使得消费的增加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作者:杜晓中国政治学 2003-10-13 以詹姆斯、布坎南等人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是本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这一学派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通过对"法律——制度——结构"这一社会框架的研究,试图弥补传统西方经济学侧重个体在经济生活中的供求行为分析的片面性,从而解决政治学与经济学长期隔绝的问题。 一.公共选择理论产生的原因 1.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理论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的主导理论,受凯恩斯理论的影响,西方各国纷纷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随着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职能进一步扩大,政府的规模也不断扩大,这造成了政府机构膨胀,资源浪费等后果,国家干预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一股声势浩大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复兴的浪潮。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主张反对国家干预,恢复自由放任。而公共选择理论则在这股声势浩大的反对浪潮中应运而生。 2.进入20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解释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转向对资源配置与效率问题的研究。在这同时,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一大批经济学家大量地将数学工具引入经济学,使用数学工具研究经济在给经济研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经济学家过分注重指标分析和模型建立,使经济学越来越抽象、越来越脱离实际。一些不满经济学现状的经济学者主张恢复古典经济学的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以分析"交易过程"为核心的方法论,并将这种方法论延伸到对政治市场的分析。 二.公共选择学派的基本观点 公共选择理论是以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引入对政治体制和政府行为的分析为基础的。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政府与厂商、消费者具有性质完全不同的行为。"经济人"的假设只属于厂商和消费者,只有他们才是利己的、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在私利及贪欲的驱使下,对经济生活中自己的位置作出最有利于个人的判断和设计,而政府则是超出这一狭隘的个人利益的,政府以其自己的公正与准确超乎众人之上,在追求公众的利益之时,政府以它的公正赢得公众对它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公正与准确是政府固有的一种天赋。公共选择理论则认为,其实,政府官员与厂商和消费者一样,也是具有理性和私利的"经济人",他们也具有自己的动机、愿望和偏好,他们同样关心自己在政治活动中的成本和收益,在交易过程中他们也同样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同样的人不可能仅仅因为从经济市场转入政治市场之后就由仔细求利的自利者转变成为大公无私的"利他者",政府官员作为单个的个人在政治市场上会对不同的决策规则和集体制度作出最有利与自己的反应(即公共选择问题)。 在把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决策的机制或程序的选择时,这些机制或程序通过直接方式或者指定代表的间接方式,显示公民对广义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的偏好。于是,在选民和国家之间就必须插入一个媒介——选举制度。但是,由于所采用的规则不同,影响选民、政治家或政党的有关行为的成本——收益也不同,因而会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结构。而且,不论以何种方式作出公共选择,最终实施社会决策的是官僚和官僚机构,其最终的决策也就很难体现公共利益的最优化。而特殊利益集团、官僚和立法官员追求私利的行为,一方面导致过多的公共物品供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本章介绍公共选择理论(Theory of Public Choices)。公共选择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政治问题,因而也是现代政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集体决策的过程和政治个体(包括选民和政治家)的行为特征,其研究重点是经济政策的制订过程。公共选择理论开创性地以人的自利为出发点,研究政治个体、政府和国家的行为,从而使人们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了新的认识,有的学者从而提出了“政府失灵”的论点。 本章第一节简单介绍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发展、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第二节讨论投票理论,包括投票的规则、投票的中间人定理、阿罗投票悖论等,这部分内容是理解公共产品需求理论的基础;第三节介绍公共产品的需求理论,我们将分别讨论公共产品的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决定问题;然后简要介绍有关利益集团和寻租的问题;最后讨论政府失灵的理论。 第一节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公共选择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的各个分支中,属于比较年轻而且影响不是很大的流派,但是由于其在理论方面的独到创见,使其在经济学和政治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公共选择理论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把“经济人假设”引入政治领域,推翻了以往认为政治家都拥有优良的品质、政府自然“为公”的传统政治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发展简介: 公共选择理论最早可追溯至1958年邓肯?布莱克(D. Black)发表的《委员会与选举理论》,在这篇文献里,作者分析了投票程序对于公共选择的影响。然而,使公共选择理论真正成为一个经济学流派、并且不断扩大其影响的则是“公共选择”之父布坎南(J?M?Buchanan)。 1957年,布坎南和沃伦?纳特(Knight)在弗吉尼亚大学创办“托马斯?杰斐逊中心”,其宗旨是“促进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社会秩序”。但是,其宗旨与当时流行的凯恩斯主义格格不入,在当时,人们对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表示了无比的信任,认为政府是天然为人民谋福利的,政府官员也都是道德高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谦谦君子”。因此,该中心备受校方的排挤。到1968年,布坎南和公共选择学派另一位代表人物塔洛克(G ?Tuock)不得不转往其他大学谋求发展。 1969年,布坎南和塔洛克来到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创办了“公共选择研究中心”,并创办《公共选择》杂志。布坎南在1972年所著的《公共选择理论》一书中,明确指明这个组织的目标:“……我们将把40年来人们用来研究市场失灵的所有方法,原封不动地用来研究国家和公共经济的一切部门。”这种“政府失灵”的思想很快得到人们的认可,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深受“滞胀”之苦,人们开始质疑凯恩斯主义干预经济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但是,这个研究中心也是命运多舛,1982年,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做出决定,居然将“公共选择研究中心”作为一个单位(包括教员、职员、设施和学生)全部移交给了乔

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导论 1、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政府经济行为 2、政府层次的划分:①狭义政府:(核心政府)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厅、局及其附属机构。 ②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③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业 ④广义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第二章市场与政府 1、资源配置的概念:资源在不同用途或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分配,就叫做资源配置。 任务:就是在资源的多种用途中选择最有效的用途。 原则:资源的最优配置对资源进行配置而取得的效益,即为资源配置效率,对资源进行配置而取得的最大效益就是资源的最优配置。资源的最优配置要解决的问题:效率 2、效率的标准:帕累托最优与改进 (1)帕累托最优:没有人可以在不使得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身境况得到改善的状态。 (2)帕累托改进:如果一种政策变化至少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会使其它人的境况变坏,那么这种政策变化将提高社会福利。这种政策变化称为帕累托改进。 对帕累托最优的通俗理解——(蛋糕做到最大时)除非损人,就不能利己 3、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4、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表现及解决对策 1.从基尼系数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超过国际上公认的0.4警戒线 2.以五等分分组计算,农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在扩大。 3.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 4.城乡差距持续扩大,构成差距增量的主体。 5.行业间工资差距过大,垄断行业员工工资过高,增长过快的问题更为突出。 6.隐性收入和灰色收入过高。 解决对策: 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低保)、征收累进所得税、对奢侈品以高税率征税 非财政措施:如最低工资法 第一,在各级财政之间合理划分收入分配调节事权 第二,建立居民收入监测体系。 第三,改革收入分配调节资金支出方式。 第四,在中央和省两级财政中设立低收入群体子女高等教育补助金。 5、市场失灵的表现:微观经济缺乏效率,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搭便车”,存在外部效应问题, 自然垄断市场的存在,信息不对称,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社会分配缺乏与效率相适应的公平性。 6、政府的经济职能: (一)资源配置 (1)通过确定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例,确定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各自支配资源的规模和范围,确定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给供能力。 (2)通过安排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确定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状态和财政资源内部的配置比例。 (3)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会投资方向和经济结构。(例如,通过财政投资和补贴,兴办或支持有外部效益的事业,通过税收限制有外部成本的事业等。) (二)调节收入分配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低保) 、征收累进所得税、对奢侈品以高税率征税 非财政措施:如最低工资法; (三)经济稳定增长 7、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1)制度创新型;(以GDP 为核心的政绩观-如何评价官员的政绩:豆腐渣、拉链路;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2)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型(发展循环经济) 3)增进公众福利型(增加消费,培养中产阶层) 基尼系数=A/(A+B) 0.4是 “警戒水位”

政府经济学课件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公共学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的起源与发展,理解政府规模自我膨胀的原因,寻租活动的成本与收益,能运用公共选择学派的相关理论,分析现阶段我国公共决策的状况。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案例) 教学重点与难点:寻租理论官僚理论政府规模自我膨胀的原因 所需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案例引入: 案例一: 目前,山东潍坊市婚纱摄影协会联通该市16家婚纱摄影公司向市民们发放婚纱摄影消费券。此次发放消费券的金额达50万元,吸引了许多即将结婚的年轻人 案例二: 3月9日上午,杭州世纪联华庆春店一开门,收银台就排起长队,很多顾客都拿着消费券翘首以待。年初以来,杭州市发放了两亿多消费券,持券购物成该市一道风景线。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长蔡奇表示,消费券产生的放大效应约为1-5倍,效果很好,接下来杭州还会发放6亿元消费券。 评论:消费券的限时消费特征,能将人们潜在的消费欲望在短期内“变现”,是促进消费最直接的方式。成都向37.91万低保对象等每人发放100元消费券,转化为真实消费的比率接近10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左军认为,消费券的“乘数效应”可促进企业扩大再生产,进而形成就业、増税收良性循环。

案例三: 采访中心记者表示,大多数人认为发放消费券只能是一种政府送温暖行为,促销费仅凭消费券很难实现,中国天涯网调查显示券能代替工资吗?能天天发吗?能覆盖所有消费领域吗?不可能!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副院长陈佳贵表示,真正拉动居民消费区需求,重点还应放在建立完善城乡特别是农村的社保制度。 案例四: 继杭州、南京等地先后发放各种消费券后,很多企业也推出“消费券”:北京、天津老百姓大药房3月上旬向市民发放三类不同面值的消费券,顾客消费满一定金额即可享受优惠;武汉某报业集团也向订阅2009年报纸的读者发放每份5230元的购房券 评论:无论是“健康券”还是“购房券”,细一看,都仅仅是作为消费中一定比例来使用,同真正的消费券不一样。消费券必须可以单独使用才能真正让利于民,否则,无论冠以何种名目,都不过是变相促销,领取、使用都有诸多限制,最多只能算是优惠券。 不可否认,优惠券也能让群众得到好处,激发消费热情,但这不能算消费券,如果商品价格本来就虚高,优惠券只能让消费者承受更多负担,不利于市场有序运行。 (思考:企业发放的消费券与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有何异同?)案例五: 消费券究竟该向特定群体发放还是面向全体公民?全国政协委员李德水认为,消费券就是要发给真正有需要的低收入阶层群众,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而不必锦上添花 但是如果只向部分群体发放消费券,对其他纳税人是否意味着不公平?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消费券的发放一定要注重公平性,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不过如何界定“真正需要”的群体还需斟酌。 案例六: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的定义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 *三、投票机制和中位选民 *四、公共选择中的利益集团 *五、公共选择中的官僚集团 *六、政治经济周期 *七、当代中国的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一、公共选择的定义 *詹姆斯.M.布坎南(James M.buchanan)认为,公共选择是一种对政治的看法,它把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扩大应用于集体的或非市场的决策过程。 *戈登·图洛克(Gordon Tullock)认为,公共选择基本上是运用经济学工具来研究政治学传统问题的一门学科。 *丹尼斯.C.缪勒(Dennis C.Mueller)认为,公共选择可以被理解为,是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学。 *公共选择(Public Chioce)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程序投票等实现的对公共经济的理性决策。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是对投票及其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 一、公共选择的定义 *公共选择的研究对象:非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问题 *公共选择的研究工具: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分析方法,尤其是价格理论,它把政治舞台理解为市场,把选民、官僚和政治家视为政治市场中的博弈者,把选票看成是货币。 *公共选择的研究重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局限以及政府失灵问题,分析政府行为的效率并寻找使政府最有效率工作的规则制约体系。 *公共选择的主要贡献:证明了市场的缺陷并不是把问题转交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条件。一、公共选择的定义 *公共选择的目的:保证政府按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意愿 来提供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公共选择的方法:投票及其他民主形式和程序。 *公共选择的机制:各参与主体通过交易来谋求自我利 益最大化的实现。 *公共选择的过程:个人偏好向社会偏好转化的过程。 *公共选择的因素:中位选民、利益集团、官僚集团、 政治经济周期等。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 * 1.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历程 *18、19世纪,一些数学家,如孔多塞(Condorcet)、拉普拉斯(Laplace)、卡罗尔(Carroll)等对投票过程发生了兴趣,发现了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的投票过程中的某些问题,不过他们的研究成果逐渐被淡忘了。 *20世纪50年代,威克塞尔(K.Wicksell)、林达尔(Lindal)、唐斯(Anthony Downs)、伯格森(Anram Bergson)、阿罗(K.Arrow)、布莱克(Duncan Black)和布坎南对前人的研究予以重新发现,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首推布坎南。 *1957年,布坎南和沃伦·纳特(W.Nutter)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创办了“托马斯·杰斐逊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哲学研究中心”,其目标是促进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社会秩序,这标志着公共选择理论的正式发端。 1.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公共选择理论相关案例

第三章公共选择理论相关案例 江苏试点人事改革国内首位“公推公选” 县长产生 华夏经纬网2003年12月8日讯:据中新网报道,今年10月中旬,江苏省在徐州沛县和常州金坛两地,“公推公选”县(市)长推荐人。这种“公推公选”县(市)级行政一把手的方式,在全国尚属首次,连月来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经过一番公开角逐,国内首位“公推公选”候任县长于11月下旬在徐州沛县产生。 两轮民主推荐 10月21日上午9点多,刚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孟铁林就拿着准备好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2寸彩照赶往徐州市中山饭店报名,这是徐州市开展“公推公选沛县县长”的第一天。从这天起,这位39岁的徐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开始公开角逐沛县县长。 在规定的两天时限内,来中山饭店报名的徐州市干部共有70人。一位报名者告诉记者,由于江苏省委组织部和徐州市委为

报名者设定了门槛,“要不然报名的人会更多”。 这70名干部具有这样的共同点:学历高———大学本科以上;年纪轻———45岁以下;经验足———市级机关、市辖各县(市)区及市委管理领导班子的企事业单位的正副职,副职一般都任职2年以上,部分还有一定的县、乡工作经历。 据了解,过了第一道门槛的70位干部,在报名后的一周内,又面对了两次考验——两轮民主推荐。 10月24日上午,徐州市辖县(市)区四套班子成员,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公司、直属单位正、副县处职领导,即754名全市副处级以上领导全部被召集起来,每人在一张民主推荐表上,划上6个人的名字。经过计票,得票最多的前12位得以过关。 3天后,这12位胜出者,又被刷下去一半。这次的评判者为,徐州市在职副市级以上领导干部约30人。至此,被认为是“公推公选”工作的上半场“公推”宣告结束。 “‘公推’就是‘层层缩小包围圈’!”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特征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特征 公共选择理论有四个重要特征,即理性经济人假定、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作为交易的政治和搭便车理论。它假设人们的行为都是出自从有限的可用手段里挑选达成目标的途径。 1)理性经济人假定。理性经济人假设是公共选择理论对经济人假定的扩展。经济人假定是西方经济学的基础性假设,它假定在经济市场上,个人都是利己的、理性的效用最大化的人,因此经济当事人都是从自己的偏好出发,在交易中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定扩展到了政治领域。 2)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公共选择理论认为集体偏好是个体偏好的集结,个人是唯一的意识单位,是真正的选择者。个人是基本的分析单位,一切价值评估都只有以个人为起点。公共选择理论认为,集体行动的背后并不存在独立的集体意志,相反集体行动是集体行动中的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采取理性选择之后的结果。 3)作为交易的政治。公共选择理论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对于市场的分析,并把这种理性经济人的假定扩展到政策市场,把人们在政治领域的相互作用过程视为政治上的交易。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过程和经济过程一样,其实质都是利益交换,都取决于交易动机、交易模式。公共政策理论研究的主题就是政治市场上交易各方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就是探讨在公共政策制定或公共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各

方的理性选择能在何种制度体系内达到竞争均衡,这种均衡又在何种情况下能够符合社会的要求。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虽然在本质上政治上的交易与市场中的交易一样,都是各方当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但是政治上的交易过程通常比市场交易更为复杂。这是因为,一方面基本的政治上的交易,必然先于任何有意义的经济上的互动而存在。经济交易总是要在作为政治交易结果的制度体系中进行。另一方面,经济市场上的交易通常只涉及交易双方,而政治上的交易,通常涉及共同体内的大量成员。 4)搭便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对利益集团在公共政策中的行为选择和公共产品分配的特殊性进行研究,提出了搭便车理论。奥尔森在《集团行动的逻辑》中指出了集体行动面临的困境,即个人对于利益的理性最大化追求导致了次优化的集体结果,在大型团体中,有理性的、寻求自身利益的个人往往不会按照团体共同的利益采取行动,相反倾向于采取搭便车的行为。大型集团能够进行集体行动的必要条件是其能够提供选择性的激励。 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分配中,搭便车现象也非常重要。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公共物品的消费和生产产生了极大的外部性,即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却不用为其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承担成本。

第二讲: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第二讲:西方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理论 ? 1、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系统研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共需求与政府公共供给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研究了社会公共需求的弹性特点,研究了政府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特点、种类、结构及发展规律,并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深入分析。(1)公共产品的需求弹性理论 ?公共产品是区别于私人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或劳务。公共产品的需求弹性理论主要研究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公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增长。(2)政府能否及时和如何对公共需求的增长做出反应,增加公共产品供给。 ?随着公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需求增加;社会公共需求增加,对公共支出的需求必然增长,要求政府相应地增加公共支出;在现代国家,正是公民对于政府公共服务的需求和通过预算分配的福利要求,以及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导致了公共支出的增加。 ?(2)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演变理论与公共支出发展模型理论 ?现代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演变与政府职能的演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现代政府职能演变的规律是:政府职能首先主要是提供维持性公共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逐渐扩展到经济性服务领域;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政府职能进一步扩展到社会性服务领域。与政府职能的演变相适应,公共支出结构也有着相类似的长期演变趋势,政府公共支出首先主要是维持性支出;然后,维持性公共支出比重逐渐下降、经济性支出比重逐渐上升;随后是维持性公共支出与经济性支出逐渐下降,而社会性支出逐渐上升。 ?2、公共选择理论 ?背景:20世纪70年代,凯思斯主义陷入了困境,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思潮,公共选择学派便是这股思潮中别具一格的一派。亦称“公共选择经济学”“政治的经济学理论”等,它们在概念上是同称。 ?它是西方经济学中以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的重要流派,早期在美国流行广泛。受公共选择学派的启示,将经济学理论和原则等引入公共行政学领域,开辟了公共行政学研究的路径。其独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为认识和分析政府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代表人:布坎南、奥斯特罗姆夫妇、阿罗等 ?(1)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 ?一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即以个体而不是组织为基本分折单位研究人类的行为,根据个人来解释集体、组织与社会,而不是根据集体、组织或社会来解释个人。 ?布坎南曾经把他的公共选择理论看做是“政治过程的个人主义理论”。认为在交换过程中,不存在“社会的”或“集体的”价值最大化,即使是在理想化的意义上。他因此否认共同社会福利的存在并相信个人是行为的唯一评价指标。 ?二是经济人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理性效用最大化者。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市场决策的科学,作为市场活动主体的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私利,通过无数理性个体的计算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约束、自我修正着经济生活。 ?公共选择理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分支,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理性个体,政治市场上的个体同样也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与传统政治科学认为政治家追求公共利益而非私利的假设相悖,这是公共选择理论的重大贡献,也是其分析的逻辑

第二讲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 一、定义 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1.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以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 2.丹尼斯·缪勒(Dennis C·Mueller)的定义常被西方学者引用:“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公共选择的主题与政治科学的主题是一样的: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政党政治学,官员政治等等。”3.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在他们合著的流行教科书《经济学》中的定义是:“这一理论是一种研究政府决策方式的经济学和政治学。公共选择理论考察了不同选举机制运作的方式,指出了没有一种理想的机制能够将所有的个人偏好综合为社会选择;研究了当国家干预不能提高经济效率或收入分配不公平时所产生的政府失灵;还研究了国会议员的短视,缺乏严格预算,为竞选提供资金所导致的政府失灵等问题。” 通过这些定义,我们不难对公共选择理论及其研究的主题有一个概要的了解。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三个要素 1、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有两个基本特点:自利和理性。财政选择理论认为,虽然理性原则并不总是意味着利己主义或一味追求个人主义,但个人即使在公共选择活动中也主要是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只是可能比在私人市场活动中要弱一些,而决不是像传统理论中认为的那样,只存在公共利益而不存在个人利益,因此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中将利己主义因素放在主要地位。 2、交易的政治市场 除了经济人假设,公共选择理论的另一个基本要素是关于交易的政治市场的看法。布坎南接受哈耶克的观点,认为经济学是关于交易的学科,主要研究交易的过程及交易过程中次序的产生,研究独立的个体在自由交易中自发产生的秩序。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易。经济学是关于契约的学科。政治领域中的基本活动也是交易,政治是个体、团体之间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过程。政治过程与市场过程一样,基础是交易行为,是利益的互换。 3、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公共选择理论的第三个基本出发点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从个体的角度来理解,个人是分析的基础。社会被看作一种个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总量效果,国家被当作个人得以通过它寻求自身利益的一种机构。集体行动是一些个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共同行动,并承诺遵守相应的规则的活动,集体行动不过是个体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 三、基本思路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和厂商(供给者);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需求者)和政治家、官员(供给者)。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政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前一类行为是经济决策,后一类行为是政治决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主要是做出这两类决策。该理论进一步认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同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上会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动

第二讲 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第一节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 一、定义 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1.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以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 2.丹尼斯·缪勒(Dennis C·Mueller)的定义常被西方学者引用:“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公共选择的主题与政治科学的主题是一样的: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政党政治学,官员政治等等。” 3.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在他们合著的流行教科书《经济学》中的定义是:“这一理论是一种研究政府决策方式的经济学和政治学。公共选择理论考察了不同选举机制运作的方式,指出了没有一种理想的机制能够将所有的个人偏好综合为社会选择;研究了当国家干预不能提高经济效率或收入分配不公平时所产生的政府失灵;还研究了国会议员的短视,缺乏严格预算,为竞选提供资金所导致的政府失灵等问题。”

通过这些定义,我们不难对公共选择理论及其研究的主题有 一个概要的了解。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三个要素 1、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有两个基本特点:自利和理性。财政选择理论认为,虽然理性原则并不总是意味着利己主义或一味追求个人主义,但个人即使在公共选择活动中也主要是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只是可能比在私人市场活动中要弱一些,而决不是像传统理论中认为的那样,只存在公共利益而不存在个人利益,因此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中将利己主义因素放在主要地位。 2、交易的政治市场 除了经济人假设,公共选择理论的另一个基本要素是关于交易的政治市场的看法。布坎南接受哈耶克的观点,认为经济学是关于交易的学科,主要研究交易的过程及交易过程中次序的产生,研究独立的个体在自由交易中自发产生的秩序。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易。经济学是关于契约的学科。政治领域中的基本活动也是交易,政治是个体、团体之间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过程。政治过程与市场过程一样,基础是交易行为,是利益的互换。 3、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公共选择理论的第三个基本出发点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认 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从个体的角度来理解,个人是分析的基础。 社会被看作一种个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总量效果,国家被当作个

公共选择理论与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兴起

理论导报 !" !""#$"%&’&()*+,-+,经济理论与实践 !"世纪#"年代至今,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热潮,促使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向“新公共管理模式”转变。改革的广泛性、全面性和激进性前所未有。“新公共管理”运动起源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并逐步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涉及到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活动的各个方面。但改革的基本主线是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革的内容也主要是围绕政府功能的重新定位、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转变、政府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部门引入私营部门管理技术等四个方面来展开的。任何一项重大的政府改革运动仅有现实的呼唤是远远不够的,它还离不开一定理论的支撑。同样,新公共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如果没有相应理论的指导,也不可能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同并在实践中迅速风行。综观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新公共管理的实践,笔者认为,公共选择理论对西方新公共管理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失败的揭示 在公共选择理论作为—个独立的学科出现之前,经济学家几乎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样的重大问题:政府真的能够以有效率的方式做到人们期望它做的事情吗?政府真的会创造出一个公正的社会吗.经济学家之所以很少思考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两套标准来判断市场活动与政府活动。人们倾向于认为市场活动的主体是经济人,只受狭隘的个人利益驱策;而政府活动的主体是政治官员和公务员,他们是控制集体利益的代表,只遵循公共利益行事,别无他求。 公共选择理论对曾经流行的这种观念提出了挑战:同样的人怎么可能仅仅因为从经济市场转入政治市场之后就由 一心求利的利己者转变成为“大公无私”的利他者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基于这种认识,公共选择理论沿用“经济人”假设,以严格的“自利”措辞来塑造所有公共选择者/选民、政治家、官僚等0,以此为基点,把政治舞台模拟为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分析个人在政治市场上对不同的决策规则和集体制度的反应,以期阐明并构造一种真正能把个人的自利行为导向公共利益的政治秩序。 (一)公共选择理论主张的研究方法 公共选择理论与传统行政科学在视角和内容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方法论选择上,传统行政科学采用政治学的方法,而公共选择理论主张采用经济学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人主义的方法论。传统行政科学始终把组织及其由职位构成的整体作为研究考察的对象,把他们看作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并以此为基础来研究其政治过程。认为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是完全独立于个人利益的,国家和政府是代表整个社会利益的唯一决策单位。与此相反,公共选择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则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不论是政治行为还是经济行为,都应从个人角度去寻找原因。个体是群体的基本细胞,是决策的基本单位,个体行为的集合构成集体行为。123 第二,经济人假说。传统行政科学研究的前提是把政府及其官员从整体上看作一心为公、不为私利的利他主义者,所有其他研究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而公共选择理论把人看作是有理性的利己主义者,不论他处于什么位置,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其基本动机都是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一直到这种追求受到抑制为止。公共选择理论以这一假说来说明政 1摘要3!"世纪#"年代开始,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热潮,改革促使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向新公共管理 模式转变。而公共选择理论对西方新公共管理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公共选择理论运用个人主义方法论、经济学的交易论以及经济人假说对政府失败做了深刻揭示,并提出了补救政府失败的政策主张。 1关键词3公共选择理论4新公共管理4政府改革 公共选择理论与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兴起 "徐增辉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 %2"""#)

公共选择理论

第五章公共选择理论 内容简述: 政府经济学研究政府的经济职能,而政府经济职能的发挥需要制定和执行各种公共政策,以促进公共利益。无论是公共政策,还是公共利益,都是在一系列规则下公共选择的结果。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阐述政治市场与公共选择,第二节阐述投票选择理论,第三节分析政府官员行为。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是,公共选择的规则,公共政策选择,投票选择理论,官员与选民和政治家的关系,官员行政管理低效率的原因,寻租理论。 难点是,偏好选择与帕累托最优理论。 教学要求: 学习本章,要求把握政治均衡、拟以公共物品、寻租等基本概念,区分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帕累托改进与帕累托最优、投票的内在成本与外在成本、用手投票与用脚投票;掌握最小差别原理、中值选民理论、帕累托最优理论,阿罗不可能定理等基本原理;掌握公共选择的规则,公共政策选择,投票选择理论(包括投票规则、投票悖论、投票成本与收益等),收入、偏好与投票行为,用脚投票的特点、意义和成本,官员的行为目标,官员行政管理低效率的原因,寻租理论(包括寻租的表现、成本和危害,寻租理论的政策含义和寻租现象的消除)。 自我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政治市场的供给包括。() A、政策 B、法制秩序 C、选民 D、公共物品 E、官员 2、公共选择的规则有。() A、一致规则 B、多数规则 C、加权规则 D、少数规则 E、否决规则

3、下列哪些是帕累托改进?() A、一项社会改革使得所有人都受益 B、一项社会改革使得所有人都受损 C、一项社会改革使得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人利益受损 D、一个公共选择使得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利益受损 E、一个公共选择使得一部分人的利益增加少于另一部分利益的减少 4、政府官员行政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是当今世界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在于。() A、监督政府 B、防止腐败 C、降低垄断 D、提高效率 E、加强民主 5、消除寻租现象的措施有。() A、道德舆论约束 B、法律约束 C、制度保障 D、严格监督 E、开拓其它合法寻利渠道 二、判断题 1、政治均衡与经济市场上的均衡性质是相同的。 2、在政治市场上,一些不好的政治家当选是难免的。 3、一般说来,投票的一致同意与多数同意规则相比,前者的效率高,内在成本低。 4、官员与选民没有双向的约束关系。 5、从政的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 三、简答题 1、分别从公共选择、收入分配、资源配置、社会变革的角度简述帕累托最优原理。 2、简述投票选择理论。 四、论述题 试分析官员行政管理低效率的原因。 自我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BD 2、ABCE 3、AC 4、ABCDE 5、ABCDE 二、判断题 1、论点正确。政治均衡是选民、政治家和官员的选择完全一致,且没有一个集团可以通过做出不同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