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被害人责任

被害人责任

被害人责任
被害人责任

浅析犯罪被害人的责任
[内容提要]:自本世纪 40 年代初有关学者提出被害人 与加害人的关系问题以来,犯罪被害人的责任性逐渐引起犯 罪学理论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大量实践证明, 在许多犯罪案件中,加害人的犯罪行为深受被害人的影响。 尤其是在暴力、杀人、盗窃、强奸、诈骗等犯罪中,被害人 的心理、言词、行为等因素与加害人犯罪行为的实施关系颇 大。从一定意义上说,被害人激发或促进了加害人犯罪动机 的形成,并助成了犯罪行为的实施。就此,从某种程度上说, 犯罪被害人不再安全地被视为被动的、 无辜的、 无足轻重的, 反而,犯罪被害人“造就着”(shapes and molds)罪犯。 [关键词]:犯罪被害人、被害人责任
犯罪被害人是指因他人的犯罪行为(一般也包括未构成 犯罪的违反刑事法律的行为)而受到伤害、损失或困苦的个 人或实体。有学者提出: “犯罪被害人不单纯指受犯罪行为 侵害的具体的个人,它还包括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 阶层、政府机关以及拥有公共权力的国家等在内的综合概
1

念” ①本文中的犯罪被害人专指个体的受害者。 。 著名犯罪学家施奈德认为“被害人是犯罪的发生及其控 在部分犯罪案件中, 制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因素” ②也就是说, 。 被害人应当对犯罪事件的发生以至自身遭受的损害负有一 定的责任,这就是所谓的犯罪被害人的“有责性” (culpability)③。大量事实表明,被害人在与加害人互动 过程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作为产生犯罪的原因要素 之一:被害人往往在犯罪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可能直接成 为暴力行为的起因,也可能作为一种生活经历对犯罪的产生 具有间接的影响。本文拟就有关犯罪被害人的责任谈些个人 拙见。 一.研讨犯罪被害人责任的必要性 过去对于犯罪事件的研究,多侧重于对加害人的研究, 忽视了对被害人的研究,特别是忽视了对被害人责任性的研 究。因此,犯罪事件中的许多问题无法得到圆满的答案,也 给司法实践带来了许多困难,为了更好地说明犯罪原因及制 定犯罪预防的有关措施,从而提高司法实践的效益,被害人 责任问题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 ⒈研讨被害人责任是全面分析被害原因及犯罪原因的 需要
1 2
康树华主编: 《犯罪学通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p548 [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著: 《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p4 3 郭建安主编: 《犯罪被害人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p153 2

犯罪学家冯?亨梯认为,单纯从犯罪人角度探求犯罪原 因是一种单向解释,大多数犯罪原因都不是那么简单。他提 出了“双重结构”(The Duet Frame Of Crime)的概念,极 力主张从犯罪人和被害人两个方面探讨犯罪的原因。④笔者 认为,只有充分考虑到被害人对犯罪发生的作用,亦即被害 人与犯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犯罪原因的解释才是动态的 和全面的。犯罪包括犯罪人、被害人和犯罪行为三个要素。 除了一些无具体被害人的案件以外,绝大多数犯罪都是犯罪 人和被害人相互作用的结果,或者是被害人的行为引起了犯 罪人的犯罪行为(在暴力犯罪中多数是这种情况) ,或者是 被害人的行为为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因 此,通过研究被害人对犯罪发生的责任,有利于进一步解释 为什么少数人被害而大多数人不被害,为什么犯罪人会在特 定的时间和地点侵害特定的被害人的问题,从而使对犯罪原 因的研究更加全面,进一步深化。 ⒉研讨被害人责任有助于预防被害进而预防犯罪 在现代社会中,犯罪活动日益猖獗,犯罪手段不断翻新, 犯罪性质越来越严重,严重地威胁者国家、集体及广大人民 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破坏着社会的正常生活、 生产秩序, 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怎样才能避免遭受犯罪的侵害, 已成为人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虽然犯罪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
4
[德]冯?亨梯著: 《罪犯及其被害人》 ,pp383-450 3

度上取决于实施者,即加害人,但是还应该从被害人的自身 找原因。有学者提出“被害预防就是强调通过个人和社区消 除招致受害的因素而预防被害,进而预防犯罪。 ⑤有些学者 ” 认为,许多人之所以被害,主要是缺乏被害者学的知识,对 自身存在的各种被害要因缺乏认识。⑥笔者认为,从犯罪学 的角度来说,首先,在犯罪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同 程度地受着被害人心理的影响和制约。在有些犯罪中,被害 人对犯罪动机的形成,实际上起着一种助成或推动作用。其 次,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静态关系,即加害人 是犯罪行为的积极主体,被害人是行为的消极主体。它们之 间的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即不仅被害人的行为能引起加害 人的心理变化和产生犯罪动机,从而引起犯罪行为,而且在 它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有可能互相转化。因此研讨被害人 责任,可以引起人们对罪犯的高度警惕,使被害人或者他人 从中吸取教训,以便将来避免被害,特别是研究分析被害人 之所以被害的有关因素,掌握犯罪与被害的规律性,从而系 统地制定被害预防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切实有效的犯罪预 防。同时,这种研究也可为社会预防犯罪和预防被害提供制 定预防措施的理论依据。 ⒊研讨被害人责任有助于提高对罪责的认识,更加准确 地定罪量刑,从而保证刑事审判的公正性、合理性
5 6
康树华著: 《犯罪学—历史.现状.未来》 ,群众出版社,1998 年版,p109。 白建军著: 《犯罪学原理》 ,现代出版社,1992 年版,p229。 4

在刑事审判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对犯罪人方面罪行的调 查,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被害人方面的调查,从而忽视了 被害人在犯罪事件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样就有可能加重犯 罪人的刑罚。因此,就影响了司法机关准确的定罪量刑,影 响了刑罚的公正性、合理性。这种状况既不利于犯罪人认罪 改过,也不利于被害人心理的研究。 如前所述,犯罪行为往往都是加害人和被害人之间相互 作用的结果。加害人的行为与被害人的行为都对犯罪起着作 用。对被害人责任的研究,也正是为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证 明,被害人是否应当对犯罪和被害承担责任,怎样区别其有 责性和责任大小,以保证对犯罪人正确定罪量刑。因为被害 人的责任直接影响犯罪人的责任程度,有学者认为,在一些 场合,被害人无责任或责任很小;在另外一些场合,被害人 应负的责任与犯罪人等同甚至被害人有可能就是真正的罪 犯。⑦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被害人与加害人的相互作用, 被害人对犯罪产生的责任及其程度是准确适用刑法的重要 依据之一,具体分析被害人责任是一项保证准确定罪和量刑 的重要手段。 ⒋研讨被害人责任是保障加害人人权的基本要求 “人权是一种观念,它是指每个人都享有或应该享有的
雷堂、魏占杰著: 《关于被害人心理与加害人心理的若干问题刍议》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 年 2 期, p108。 5
7

权利。 ⑧它不因为性别、种族、地位、能力的不同而相异, ” 这些权利是不可转让和剥夺的。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因为罪 犯是他人人权的侵犯者,而忽视或不重视对被害人责任方面 的调查,导致在定罪量刑时有失偏颇,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 罪犯的合法权益。只有正确考察被害人在犯罪过程中的责任 大小,才能合理认定加害人的刑事责任,确保刑罚的公正、 合理。唯有如此,才能在维护法律的尊严、保障被害人基本 人权的同时,维护加害人的自由、平等、生命等基本人权。 二.被害人责任的一般界定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犯罪学家对于被害人的作用、责任 以及其具有挑衅性的心理和行为,已有相当多的思考、研究 和论述,使得对犯罪问题的研究更加现实和完整。被害人不 仅仅被看作一个被动的客体、一个无辜的角色,而且被广泛 地认为是在起一定的积极作用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自身 的被害。譬如在杀人案件中,我们通常能够发现杀人者与被 害人之间真实的相关性。在许多情况下,被害人使加害人受 到了诱惑,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被害人决定并塑造 了罪犯。尽管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单方面的,但是,被害人与 加害人之间具有深刻的相互作用,可能在犯罪事件发生的最 后一刻,被害人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学者指出,在某些 情况下,是被害人首先发起了互动,引起或导致了实施者的
8
夏勇著: 《人权概念起源》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p4。 6

犯罪行为;被害人的疏忽、轻率的行为或挑衅行为促使了许 多 犯 罪 的 发 生 , 被 害 人 负 有 “ 功 能 责 任 ” Functional ( Responsibility)⑨,所以笔者主张:被害人应当不做任何 会引起他人伤害自己的事情,并积极寻求一切方法以防止罪 犯伤害自己。 一般而言, 在某些犯罪事件中, 被害人的行为疏忽大意、 不适当甚至具有诱发性,本来不幸的事件是有可能加以预防 的,但被害人不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他们所面临的危险,而是 增加了这种危险。从这种意义来说,这些被害人所遭受的人 身或经济损害,部分是由于自身的原因所导致的。进而,在 某些案件中,由于被害人具有不同程度的过错,就可能与犯 罪人共同承担责任。 以上述认识为依据,笔者认为,确定被害人的责任有无 及其程度, 应明确在犯罪的发生及其控制的社会过程中。 “犯 罪被害人与违法者都是作为主体而活动着的。 ⑩所以,应力 ” 求掌握以下几个基本的出发点:首先不能简单地将犯罪与被 害看作一个绝对静态的概念,相反,应当将犯罪(即正在成 为罪犯)和被害(即正在成为被害人)置于社会互动过程中 来加以研究,在具体的人际关系、在相互作用的具体情境中 考察被害人的责任。其次,不仅应该用法律道德的标准来衡 量被害人的行为, 而且还应该考虑被害人的个性特点。 再次,
9 1
郭建安主编: 《犯罪被害人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p154。
0[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著: 《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p4。
7

应将被害人心理与行为和犯罪发生可能性综合进行考虑。从 以上三个基本点出发,可对被害人责任作如下表述:被害人 的责任是与犯罪的发生或被害的后果具有直接因果关系的 心理状态或行为,包括违法或不道德行为,也包括在特定的 情境下与防止犯罪发生和自身被害这一目的相悖的心理状 态或不当行为。 三.被害人责任的形成 犯罪学家冯?亨梯认为,犯罪人与被害人的相互关系是 互补的合作者。11依据这个观点,本文对被害人责任的形成 表述如下:被害人与犯罪人两方面都是互为客体而相互作用 着的,被害人的责任形成过程是犯罪化过程和被害化过程作 为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⒈在犯罪发生前的阶段 由于被害人具有某种特殊的观念、性格、气质及需要结 构等,往往使其成为犯罪发生前的“潜在的被害人” ,所以 对犯罪行为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是贪财型被害人。这类被害人贪图某种期望的实现, 当他遇到加害人的诱惑时,就会陷入“盲点” ,接受加害人 的诱导, 顺从地一步一步落入陷阱。 怀有这种心理的被害人, 因对金钱、职位或其他利益的迫切需要和急切的欲求,往往 造成注意力狭窄,判断力减弱,失去冷静与理智,并对自己
11
赵可著: 《被害者学》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 年版,p140。 8

所处的危险或要冒的风险视而不见,易于落入对方的圈套成 为诈骗犯罪的被害人。欧洲议会第十二届犯罪学研究大会的 研究及随后的一个专家委员会的研究均清楚地表明,被害人 的幼稚和贪婪鼓励了经济犯罪的活动。 二是轻信型被害人。被害人对复杂的社会认识不足,轻 信他人的标榜和承诺,被加害人牵着鼻子走,遭受侵害。还 有可能是被害人过于自负而形成经常性的疏忽大意,缺乏警 惕性,为犯罪行为的实施提供了可乘之机。这种被害人在被 害之前,没有和凶犯存在直接的心理冲突,没有考虑到会有 什么人加害于自己,往往都存在安全的自我满足感,即存在 着一种临危不觉的麻痹心理,认为自己处于安全状态之中。 他们甚至“认敌为友” ,过于轻信他人,或依赖自己熟悉的 人的保护。这种具有自我安全感的轻信型被害人,在一般情 况下,防御自卫的能力较弱,反抗行为较少,大多数来不及 反抗,易于被害。 三是轻浮型被害人。这种被害人本身存在并显露出引起 加害人注意、诱发其犯罪行为的特点。这种被害人多见于女 性,例如被害人有作风轻浮、行为不检点、扭捏作态、卖弄 风情的举止,其主观并不是希望被害,但客观上却激发了犯 罪人强奸或流氓的行为,导致被害。 四是暴怒型被害人。具有此种心理的被害人往往具有粗 暴的个性及极强的权力欲、支配欲,往往独断专横、自以为
9

是。然而任何人都有一种试图维持他们自己行动自由的心理 倾向,一旦这种自由受到威胁时,他们往往由依从心理转向 对抗心理,这种对抗心理超出了极限就有可能促使加害人对 被害人实施过激行为。所以他们往往因一意孤行易于制造怨 恨而受害。 ⒉在犯罪发生时的阶段 除有些被害人采取了强烈的反抗外, 还有些被害人则 极度恐慌、不知所措或怯懦忍受、任人摆布,从而产生灰 心绝望、不思反抗的心理。这种被害人心理极大缓解了加 害人作案时的紧张情绪,强化了其犯罪心理,从而在客观 上推动或促进了犯罪行为的完成。 ⒊在犯罪事件发生后的阶段 某些被害人心理也影响着犯罪动机的产生或再犯的可 能性。这种被害人因陷于某种困境,在案发后不敢揭发犯罪 事件的真实面目,此类被害人表现多见于自卑感强或受损害 程度不重的, 他们认为告发也没有用, 因此采取消极的态度。 而有的被害人或由于自身的利益,或害怕由此会影响到其它 更大的利益,可能会否认被害甚至拒绝公安机关的调查,不 愿提供线索,有的甚至在法庭上拒绝作证或作伪证。这种心 理阻碍了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及时、有效的打击,从而增强 了犯罪分子的犯罪心理,为其再犯创造了心理上的条件。 四.被害人责任的分类
10

由于被害人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因此,在确 定被害人所应承担的责任时也应有区别: ⒈被害人完全无过错 被害人在犯罪的形成上完全处于无任何过错, 对被害 事实的发生,没有任何责任,完全是由犯罪人方面的罪过 引起的。这种被害人称为无辜的被害人,又称“纯粹的被 害人” 。其在犯罪行为的产生、发展和造成危害结果的整 个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状态,而犯罪人是故意、主 动而积极的攻击者。 这类被害人多数是由于状态性被害要 因而被害。他们无法预见刑事犯罪行为的发生,无法制止 犯罪行为的发展并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所以,犯 罪人对于犯罪行为应当承担完全责任, 则被害人在犯罪中 完全无责任。 ⒉被害人的罪责小于加害人的罪责 这种情况是说,犯罪被害人在犯罪过程中有过错,他要 承担由此产生的犯罪后果的责任,但其罪责远比加害人为 小。虽然犯罪行为的发生与被害人的过错有直接关系,但被 害人在犯罪事件中是以消极状态出现的,被害人的这些过 错,一点都不能减轻加害人的罪责,因为被害人的这些过错 有些是被加害人利用的,有些仅属于道德范畴,不在犯罪中 起主要作用或决定作用,与加害人的犯罪行为有本质上的不 同。因此,不能因被害人的过错而减轻加害人的罪责。
11

⒊被害人的罪责等同于加害人的罪责 这种情况是指被害人和加害人可能是因为利益冲突而 相互伤害,他们都是犯罪者,又都是被害者,而且犯罪与被 害的过程同时发生。正如有些学者认为, “被害人不同于加 害人的地方就在于犯罪的客观后果上他成了受害者。 12例如 ” 流氓团伙之间的相互斗殴,他们被害的责任和侵害对方的责 任几乎是等同的,即被害人自发地参加了犯罪过程,被害人 对犯罪行为的发生要负与加害人相等的责任。 ⒋被害人的罪责大于加害人的罪责 一般说来,被害人虽然被害,但犯罪行为主要是由被害 人的罪过引起的,其罪行比加害人要大。犯罪的主要责任在 被害人一方,而加害人只负很少的责任。有学者把这种被害 人分为具有诱发性的被害人和疏忽大意的被害人。13例如, 某人当众侮辱另一人,被侮辱者一时气愤而伤害了侮辱者, 显然,侮辱者在犯罪中要负主要责任。在激愤状态下的犯罪 者所实施的某些犯罪行为,应当由挑起该行为的人负主要责 任,这种被害人往往是犯罪行为的挑起者。 ⒌被害人罪责最大或负完全责任 这种情况的被害人是真正意义的犯罪者,即犯罪者被害 的情况。所谓犯罪者被害,是指犯罪者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 中,受到了被害者的反击而被害,在这种场合主要是指由于
12 13
周密著: 《论证犯罪学》 ,群众出版社,1991 年版,p209。 阴家宝主编: 《新中国犯罪学研究综述(1949-1995),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6 年版,p77。 》 12

被害者的正当防卫而被害的犯罪者。学者们又将其划分成 “有攻击性的被害人”“虚伪性的被害人”和“想象性的被 、 害人” 14例如:某甲(男)对某乙(女)实施暴力强奸,某 。 乙在自己人身权利遭到损害时,用刀刺伤某甲,致使某甲因 流血过多而死亡。则某乙的行为属正当防卫,某乙是真正意 义的被害者;而某甲首先是强奸的犯罪者,他对强奸要负完 全责任,后来因某乙的反击而被害,则他的被害死亡,某乙 不负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某甲属于罪责最大或负完全责 任的被害人。又如,有些犯罪者伪装被害人,为了达到陷害 他人的目的而诬告他人,这种伪装被害人也是真正的犯罪 者,他对于自己实施的诬告行为要负完全责任。 五.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被害人责任的研究应当用动 态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全面考察被害人在犯罪过程中 所应承担的责任。研究被害人责任问题是探讨被害人在犯罪 中所起作用的基本立足点,它反映了被害人在犯罪事件发生 之前、发生过程中及发生完成之后的作用,揭示了被害人在 具体的人际关系、具体的情境中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地贯彻 罪刑相适应原则,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权、改造罪犯,有利 于更好地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撰稿人:林婷)
13

表现性评价的概念及特点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及其发展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并不是在教育领域最先提出并得到运用的,它最早是运用在心理学领域和企业管理领域。如在非语言的心理测试中,要求被试者通过动手操作具体的实物而对被试者的某种技能进行评价;在工厂里,主管人员通过观察受雇者在完成一项特殊工作任务时的表现来对工人的工作作出评价。直到20世纪40年代表现性评价才开始被教育测量学家关注并加以研究,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今天国外在学校课程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独立的学生评价方式。 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The U.S.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1992)将表现性评定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此定义主要有三层含义: (1)表现性评价,学生自己必须创造出问题解决方法(即答案)或用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而不是选择答案 表现性评价侧重于评价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建构各自独特的答案,且答案不存在对错之分,只存在程度之别(如优秀、中等、合格或不合格);不提供被选答案,以便学生有充分作答的自由。原因在于,表现性评价认为提供被选答案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抹杀学生的创造性。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同一问题的解决有着不同的途径,强行规定问题解决方案是不合理的。 (2)表现性评价,评价者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记录学业成果 表现性评定需要记录学生实际操作(如学生的口头陈述、表演或舞蹈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外显行为)或学业成果(如论文、方案设计等),以此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在表现性评价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根据详细的评分规则进行观察和记录才能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这与传统评价中的资料收集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因为传统的学生评价只需要学生的卷面成绩。但是,表现性评定所需资料必须经过长期不断的观察、记录、收集和整理。 (3)表现性评定,能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 表现性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价,也不在于给学生分等级或贴标签。它很重视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很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非结构性知识,发展实际操作能力,获得全面发展。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学生作为被动的客体只能接受评价。这种被动性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评价的厌烦和畏惧,形成心理抵触,阻碍评价的进行,妨碍评价功能的发挥。与此相反,表现性评价积极主张学生参与评定,并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意识到评价是发现问题、自我提高的方式。 在学校教育背景下,所谓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它是建立在对传统的学业成就测验(academic achievement testing)的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学业成就测验是把学生的学业成就从整个教育中、从学生完整的学校生活中、从课程中游离出来,单独进行评价,所以,这种测验比较长于测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识记、理解和简单运用的情况,关注于低水平的、孤立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在真实的世界中运用书本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包括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内的高度综合的心智技能却难以测查,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学业素质的测评更是无能为力。而表现性评价正好能克服传统学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机制

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机制研究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关注的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权利保护,被害人的研究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随着诉讼学的发展,刑事被害人学迅速兴起.在我国,虽然刑事诉讼法确立了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增加了被害人的较多诉讼权利,但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对刑事案件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仍不完善.本文旨从现状及问题去分析解决方案.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权利现状权利保障对策 一、我国刑事案件被害人的权利现状 我国在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赋予了被害人刑事诉讼当事 人的法律地位及一系列诉讼权利。这是顺应国家潮流所表现出的重大 发展。具体表现在第82条第二项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新刑诉法对被 害人在不同诉讼阶段的权利作了比较系统的规定:1、控告权。对被 害人的报案或控告列出专款加以规定;2、对不立案决定提出异议权; 3、侦查起诉过程中对证据或者案件处理发表建议权; 4、对比起诉决定的申诉权; 5、直接起诉权; 6、参加法庭审理权; 7、申请提出诉讼权; 8、对生效裁判的申诉权。被害人对于检察机关不起诉的案件及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向法院或者检察院机关申诉的权利; 9、委托诉讼代理人权。这是新诉讼法增加的以明确规定被害人该权利的法律依据;10、申请回避权。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员回避。这一条是被害人当事人地位被立法承认后增加的诉讼权利,其对案件的公正处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上诉提到的规定在相当大程度上调整了被害人与被告人诉讼权利之间的平衡,但是由于相关配套制度的不完善,在司法时间当中却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有的案件中被害人是当做证人来参与诉讼的,更有甚者,有的被害人对刑事诉讼的进程毫不知情。还有例如本来是为了解决被害人“告状无门”问题而建立的“公诉转自诉”制度,由于被害人无强制取证手段、无相应侦查技术而在实践中名存实亡。另外还有被害人不服裁判的救济权、被害人补偿权利等将重点论述。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1、被害人不服裁判的救济权问题。 被害人的救济权分为上诉权和申诉权。关于被害人是否应享有上诉权,持两派观点。我认为持肯定态度的学者大多从实体方面的实践意义角度所主张,值得支持。还有被害人作为当事人,不仅有监督的积极动因,而且作为犯罪事件的亲身经历和利益受判决影响着,最有条件干瘦判决是否公正。对审判权的监督不仅不会削弱审判权的权威性,而且会增强审判权的内在说服力。赋予被害人上诉权,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制约法官的恣意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持否定态度者多从被害人上诉权与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冲突角度论述。这就涉及到上诉不加刑原则的理解和应用。上诉不加刑原则的设立主要在于保障两审终审制的实现。受审判权被动性的限制,二审程序的启动有赖于一审程序中的控辩双方,检察机关的抗辩理由限制,实际行使不多。被害人没有上诉权,如果被告人有加刑顾虑,那二审程序的启动将是极为困难的。这就表明,赋予被害人上诉权,无损与上诉不加刑原则。当然应

典型的特征性

(一)典型的特征性 所谓“特征”,是指“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是“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妥帖性”。在希尔特的启发下,黑格尔把“特征性”当作艺术创作的重要原理加以提倡。从外延看,“特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个事物、一个人物、一种人物关系等。典型的创造是通过特征化实现的,“特征化”在艺术表现中显示了巨大的能量。如陆游的《示儿》,把临终的遗言变成千古名篇;契诃夫把“打喷嚏”一个细节,生发成一篇名扬四海的小说;杜甫的《兵车行》,是通过一个场景,给我们留下大唐帝国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历史画卷;鲁迅通过人血馒头治痨病这件事,揭示了中华民族深刻的历史教训和悲剧命运的根源;尤涅斯库在《秃头歌女》中,通过“夫妻对面不相识”的人际关系,让你产生透心的悲凉。也就是说,上述诸因素无论哪一种被“特征化”了,都可以产生不朽之作。 所以巴尔扎克说:“特征”的特点在于“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而文学典型的特征化原则,是要求调动这一切方面特征化的表现力为形成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服务。这样,对文学典型的“特征性”,就要分两个层次来理解了。此外,像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像薛宝钗的“世故圆滑”,像王熙凤的“心狠手辣”等等都是这些典型的“总特征”,使人物成为独特的“这一个”,成为一个鲜·活的富有魅力的生命。 (二)典型的丰厚历史意蕴 人类之所以创造典型这种艺术至境形态,用黑格尔的话来说,是想“从他本身召唤出来的东西”中,“认出他自己”,是为了“观照自己、认识自己,思考自己”,因而人类希望能从典型中“欣赏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现实”,典型应当为人类“自己而存在”。说到底,人类创造典型,是为了人类“直观自身”的审美需要,追求的是典型所应该具有的审美认识价值,看一看人是怎样在历史和现实中生活的,以及历史和现实的本来面貌如何。这样,凡是世界公认的典型,总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性格刻画,同时显示了“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从而葆有丰厚的历史意蕴。 鲁迅笔下的阿Q这个典型,同样表现了巨大的思想深度和丰厚的历史意蕴。在阿Q的悲剧命运里,就有道不尽的“思想”。仅就大的方面讲有:(1)对中国国民性的痼疾的认识;(2)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和历史教训的总结;(3)对辛亥革命时期历史面貌的认识和中国农村各阶层状况的分析;(4)对农民革命的必然性和盲动性的准确揭示;(5)对“阿Q相”和“精神胜利”的批判;(6)以及由以上方面所显示的作家思想的睿智、人道的情怀和爱国的赤诚等等。沈雁冰(茅盾)甚至认为,他还有全人类的意义。总之,他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阿Q。不读阿Q,何以了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不读阿Q,怎能知道中国人曾经有过怎样屈辱的历史和苦难的人生!这便是典型提供的丰厚的历史意蕴。 (三)典型的艺术魅力 典型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典型独特的审美效果。这种审美效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文学典型以人的生命形式而呈现出无穷魅力。美国现代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

被害人权利义务告知书

被害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公安机关对案件进行侦查期间,被害人有如下权利和义务: 权利: 1、有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9条) 2、对侦查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或者进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4条) 3、对于侦查人员、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可以申请复议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8、30、31条) 4、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 5、对于被害人的报案,公安机关作出不予立案决定的,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6条) 6、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7条) 7、被害人有权核对询问笔录。被害人没有阅读能力的,侦查人员应当向其宣读。如果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被害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改正。被害人有权自行书写被害人陈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00条) 8、有权知道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的内容,可以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21条) 义务: 1、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作出陈述,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应负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00条) 被害人签字:日期:年月日本告知书在第一次询问被害人时交被害人。

高空抛物的法律责任及案例

高空抛物的法律责任及案例 “抛”出来的责任 近年来,小区居民从楼上抛掷物品致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居民生活的一个不和谐因素。由于抛物行为具有突发性,受害人一般无法预防,也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避让措施,因此,损害后果往往比较严重,社会危害性也比较大。法律实务中,这类案件被称为“高空抛物案件”。 【案例一】图方便,一杆掷掉二十四万 市民张先生乔迁新居,搬场时因窗帘杆较长,嫌走楼道往下拿麻烦,就随手将窗帘杆从窗口扔了下去。没想到这一扔闯了大祸,铁制的窗帘杆没有按蔡先生的预想落到地上,而是稳稳地搭在两根高压电线上形成短路,导致周边十几个新村数百户居民的家用电器被损坏。事故发生后,供电公司及时修复了电路,并先行赔偿受损居民家电维修费24万余元。之后,供电公司将不愿承担责任的张先生告上了法庭。 法院认为,供电公司依据供电合同向受损居民赔偿后,有权向造成供电事故的责任方追偿。据此,判决被告张先生赔偿供电公司24万余元。 【法官点评】 从法律适用的角度来看,“高空抛物案件”可以根据有无明确的抛物行为人、有无明确的管理责任人等作进一步的细分,不同类型的

案件,处理结果也有所不同。 本案是一起抛物行为人明确的高空抛物案件。这类案件与一般的打架伤人或机动车伤人的普通侵权案件没有实质区别,都是由于被告主动实施违法行为致人损害。在法律的适用上,遵循“自己责任”原则,由实施抛物行为的人就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法律责任。通俗地讲,就是“谁抛了,谁负责”。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高空抛物行为不针对特定的对象,在损害事实发生以前受害人无法确定,因此,其侵害的利益实际上是社会公共安全,属于刑法调整的范围。在“高空抛物”造成受害人重伤或者死亡等严重后果的情况下,抛物人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案例二】祸从天降,十岁学童死于非命 年仅10周岁的四年级小学生周某,放学途中被一块从高楼坠落的玻璃砸中头部,不治身亡。警方为此展开了长达数月的调查,但最终仍然没有线索。周某父母将事发地点一侧二楼以上的数十户业主和大楼物业公司告上法庭,要求众被告共同承担人身损害的民事赔偿责任。 法院认为,物业公司作为大楼的物业管理者,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由于在本案事故发生的一个多小时前,该区域附近已经出现了一次高空坠物事件,被告又未举证证明其已经及时履行了职责,因此对原告的损害应当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据此,法院酌定物业公司对原告的损失承担部分赔偿责任,赔偿原告

特征性形容词

用料上乘 selected materials (high quality materials) 优质原料superior materials 原料精选 choice materials 巧用原料 to make best use of materials 做工精细 perfect in workmanship (exquisite workmanship) 技艺精湛 exquisite craftsmanship (excellent craftsmanship)制作精巧 skillful manufacture 工艺精良 sophisticated technology 最新工艺 latest technology 加工精细 finely processed 设计精巧 deft design 造型新颖 modern design 造型优美 beautiful design 设计合理 professional design 造型富丽华贵 luxuriant in design 结构合理 rational construction 款式新颖 attractive design 款式齐全 various styles 式样优雅 elegant shape 花色入时 fashionable patterns

任君选择 for your selection 五彩缤纷 colorful 色彩艳丽 beautiful in colors 色泽光润 color brilliancy 色泽素雅 delicate colors 瑰丽多彩 pretty and colorful 洁白透明 pure white and translucence 洁白纯正 pure whiteness 公司介绍品质优良 excellent quality(high quality)质量上乘 superior quality 质量稳定 stable quality 质量可靠 reliable quality 品种繁多 wide varieties 规格齐全 complete in specifications 保质保量 quality and quantity assured 性能可靠 dependable performance 操作简便 easy and simple to handle 使用方便 easy to use 经久耐用 durable in use 以质优而闻名 well-known for its fine quality

地下挖掘致害责任探析

地下挖掘致害责任探析 近年来,人们通过地下挖掘行为解决空间拥挤、资源短缺等问题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侵权事件。为加强从事地下挖掘行为的经营者的责任,《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地下挖掘致害责任这一新型高度危险责任。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地下挖掘致害责任进行研究与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地下挖掘致害责任制度的完善有所助益。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地下挖掘行为的定义及责任主体。 由于我国法律法规并未对地下挖掘行为进行界定,因此本文在分析工程学上相关概念及方法的基础上,认为《侵权责任法》第73条中所谓的地下挖掘行为是指地下工程的一种施工活动,即在非露天的环境下掘进矿井、构筑坑道、挖掘隧道、构筑地铁等具有高度危险的施工活动。此外,本章还将地下挖掘的责任主体限定为施工单位。 第二部分是地下挖掘行为构成高度危险作业之法理基础。本章通过比较法考察,总结出高度危险作业的界定标准,即:作业本身具有高度的危险性、作业对周围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损害的难以控制性,从而论证地下挖掘行为属于高度危险作业。 第三部分是地下挖掘致害责任的构成。本章结合学界的不同观点以及地下挖掘侵权本身的特殊性,论述了地下挖掘致害责任的构成要件即:经营者实施了地下挖掘行为、造成他人损害、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第四部分是地下挖掘致害责任的承担。本章重点论述了地下挖掘致害责任的承担问题,明确了仅对经营者及工作人员以外的他人承担侵权责任,同时还对地下挖掘致害责任中包括不可抗力、受害人故意、过失相抵等抗辩事由的具体适用

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第五部分是对地下挖掘致害责任中受害人救济制度的完善。文章的最后分析了行政主导救济模式处理地下挖掘事故的利弊,建议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及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确立司法主导的多元化救济体系。

被害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法律规定

被害人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法律规定,在公安机关对案件进行侦查期间,证人、被害人有如 下权利义务: 一、权利 (一)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二)对侦查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或者进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三)对于侦查人员、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回避: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对驳回申请回避决定 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四)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 (五)被害人有权核对询问笔录。被害人没有阅读能力的,侦查人员应当向其宣读。 如果记载有遗漏或差错,被害人可以提出补充或改正。被害人有权自行书写陈述。(六)对被害人的报案,公安机关作出不予立案决定的,被害人如果不服,有权申请复议。 (七)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中,有权一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八)有权知道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的内容,可以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 、义务 应当如实提供证据,作出陈述,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犯应负法律责任。 证人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法律规定,在公安机关对案件进行侦查期间,证人有如下权利和 义务: 、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询问

二、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对公安机关调查人员的询问应如实回答。作伪证、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隐匿犯罪证据的,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有权核对询问笔录。证人没有阅读能力的,侦查人员应当向他宣读。如果记录有遗漏或差错,证人可以提出补充或改正。证人有权自行书写亲笔证词。 四、对公安机关调查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五、有权要求公安机关保障其人身安全。。 违法嫌疑人权利和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在公安机关对行政案件进行调查期间以及作出行政处罚后,违法嫌疑人有如下权利和义务: 权利 一、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二、对于办案人员在办案过程中侵犯其合法权利或者进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三、对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员、鉴定人、翻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是本案的证人、鉴定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

典型性表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4—5岁) (一)身心状况 目标一:具有健康的体态 1、身高和体重适宜。 参考标准:男孩:身高100.7—119.2厘米体重14.1---24.2公斤 女孩:身高99.9---118.9厘米体重13.7---24.9公斤 2、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 目标二:情绪安定愉快 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的时候能较快缓解。 2、有比较强烈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提醒下逐渐平静下来。 3、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 目标三: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 2、换新环境时较少出现身体不适。 3、能较快适应人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如换了新老师能较快适应。 (二)动作发展 目标一: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1、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 2、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 3、能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或助跑跨跳过一定高度的物体。 4、能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的游戏。 5、能连续自抛自接球。 目标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5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4米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 4、能快跑20米左右。 5、能连续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目标三: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1、能沿边线较直地画出简单图形,或能边线基本对齐地折纸。 2、会用筷子吃饭。 3、能沿轮廓线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一: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1、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知道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不超过20分钟。 6、每天早晚刷牙,饭前饭后洗手,方法基本正确。 目标二: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1、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 2、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目标三: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知道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 2、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 3、运动时能主动躲避危险。 4、知道简单的求助方式。

论刑事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地位及诉讼权利(一)

论刑事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地位及诉讼权利(一) 内容摘要:在刑事诉讼中,刑事被害人曾一度为人们所忽视、淡忘,随着发现被害人运动的兴起,被害人在各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开始加强,保障被害人权利成为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重要方面。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被害人的诉讼当事人地位及其诉讼权利,这些规定值得肯定和重视,但仍有不足之处,应予完善。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诉讼权利;完善DiscussiononthePositionandProceduralRightsofCriminalVictims Abstract:Thecriminalvictimshadoncebeenignoredincriminallitigation.AftertheDiscoveringvictimsm ovement,manycountriespayattentiontotheproblemofprotectionforthebenefitsofvictims.IntheCrim inalProceduralLawofChina,thevictimisonepartyofthecriminalproceeding.Theseregulationsareratio nalonthewholebutsomespecificregulationsneedbettering. KeyWords:criminalvictim;criminalproceeding;proceduralrights;improvement 一、前言 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刑事诉讼中最重要的当事人主体,刑事诉讼的结局对他们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在如何实现最大可能减少被害人受到的损害上,特别是如何保证赔偿被害人受到的损害方面,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共识。而我国自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开始,近年来的刑事程序立法、司法实践和诉讼理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关注较多,而对于被害人的权益的保障与保护的关注相对显得较淡。 笔者要对本文所讨论的被害人概念作个界定。被害人的概念,从不同学科理解有不同的意义。本文是从刑事诉讼的角度切入,只讨论自然人被害人在公诉案件的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二、刑事被害人与刑事诉讼 (一)古代刑事诉讼被害人地位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法律地位即指被害人在刑事诉讼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是被害人依法享有的法律权利和承担的法律义务的集中体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法律制度下,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呈现出不同的样态。 在人类社会早期,实行的是弹劾式刑事诉讼。那时,国家没有专门的追究犯罪的机构,如果被害人不起诉,诉讼便不会发生,是“无原告既无法官”的时代。这种诉讼机制中,被害人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1.起诉权由被害人独占行使。2.被害人有权与加害人进行私下和解,其他个人无权干涉。3.被害人负责传唤被告人出庭。4.被害人在庭审中负举证责任。法官居中裁判,没有积极主动地调查事实的责任。可见,在弹劾式诉讼中,被害人处于主动地位,他掌握着是否启动诉讼程序这一最重要的诉讼权利;被害人通过积极有效地参与诉讼,决定着自己的诉讼前途与命运。 社会的发展使统治阶级认识到犯罪更主要地是侵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及整个政权的统治秩序;对犯罪的追究与能否维护其阶级专政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便过渡到了由国家主动追诉犯罪的纠问式诉讼。在这种诉讼制度下,司法官是唯一的诉讼主体,被害人处于类似证人的地位,他具有如下特征:1.被害人不再独占起诉权。国家完全掌握了追究犯罪的主动权,尽管被害人对于犯罪仍有控诉权。2.被害人不再享有与加害人私下和解的权利。3.在庭审中,被害人仅仅是作为案件当事人出庭作证,其陈述被用作一种证据。封建专制的本质在纠问式诉讼结构中具有充分的体现,“不但被告人不具有诉讼主体资格,成为诉讼的客体,而且被害人也丧失了诉讼主体资格,有时还会成为被鞠拷的对象。这种诉讼结构实质上只有追诉机关是诉讼主体的单极主体状态。”1] (二)现代西方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地位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对封建纠问式诉讼的专制和黑暗进行了猛烈抨击,资产阶级重新建立了以公诉为主的被称之为“混合式”的刑事诉讼形式。在这种诉讼形式下,控、辩、审格局得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隐私权的保护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隐私权的保护 论文关键词:被害人;隐私权;法律救济 论文摘要: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隐私权保护除在审判阶段有明确规定外,对刑事诉讼的其他阶段被害人隐私权保护只是通过司法解释和工作制度方式予以规定,并且均停留在规定原则而没有规定保护的内容和救济程序,因此被害人“第二次被害人化”问题依然没有合理解决。建议在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保护隐私权的总则性条款,在侦查、起诉和审判阶段设立分则条款,通过立法规范司法与媒体的关系,并保障被害人隐私权遭受侵害时能获得有效的法律救济。 加强隐私权保护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标志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刑事诉讼本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目的,理应关注被害人隐私权保护。 一、刑事诉讼中被害人隐私权受保护的正当性 刑事诉讼中加强对被害人隐私权的保护,其主要意义是防止被害人的“第二次被害人化”的问题,避免和减少不当司法行为对被害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再次侵害。同时,强调对被害人隐私权的保护,有利于提高被害人参与打击和惩罚犯罪的积极性。 (一)保护被害人隐私权的直接目的是避免被害人第二次受害 德国学者施奈德在着作《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中提到:“被害人不仅仅通过犯罪本身而遭受精神、社会、经济和肉体的损害,而且还通过对于犯罪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反应而受到损害。”可以理解为“被害人遭受犯罪侵害是第一次被害,犯罪之后由于社会的歧视、忽视以及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因为不当刑事司法行为所遭受的侵害是第二次被害。”这种被害主要是指由于不当的刑事司法行为给被害人所造成的精神上的伤害。对于涉及隐私的案件,特别是在强奸、家庭暴力犯罪等案件中,证明一般都是围绕被告人与被害人谁说的更有可信度来进行的,在接受被告人辩护律师的反询问时,她会被迫回答被告律师的反复质问,甚至涉及已往的交往经历和过去的生活经历等个人隐私信息。这样的话,被害人很容易遭受第二次伤害。“因为他们一般存在强烈的害羞心理,十分害怕事情宣扬出去,遭到社会的误解、不理解,因而受到嘲笑。在人格上蒙受羞辱。”甚至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由被害人转变为加害人,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在刑事诉讼的各阶段都应注意被害人的隐私权保护,避免被害人第二次受害。

《侵权责任法》中物件致害责任的体系解释与结构分析(一)

《侵权责任法》中物件致害责任的体系解释与结构分析(一) 关键词:物件致害责任体系解释过错推定原则责任形态 内容提要:侵权责任法的法典化决定了要正确理解物件致害责任,必须进行体系解释,对物件致害责任的立法体例进行详细剖析,并结合前后条文进行整体解读。《侵权责任法》物件致害责任一章内部结构层次清晰,不同的严苛性程度对应着不同的责任规则,可以相互印证和解释。在解释论上,物件保有人应当是单一的主体,抛掷物致害责任应界定为按份责任,负有过错的第三人与物件保有人构成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 一、物件致害责任立法体例的比较与选择 在现代侵权法上,因物引起的责任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与一般过错侵权责任并驾齐驱,甚至有凌驾之上的趋势。在《侵权责任法》起草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种立法例供立法者选择:一是“一般条款+部分列举”的模式。这一立法例的典型是法国法。这一立法模式的特点是,在民法典中设有涵盖所有物的损害的一般条款,外加部分类型的列举,并且在民法典之外的特别法中发展起危险物致害、产品致害等类型。二是“部分列举”的模式。这一立法例的代表是德国法、日本法和英美法。这一立法模式的特点是,在民法典(或成文法律汇编)中,没有设立涵盖所有物的损害的一般条款,只对特定类型的物引起的损害进行部分列举,除了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动产,其他所有类型的动产致害均视为“人的行为”,适用一般过错侵权责任来处理。三是“一般条款+完全列举”的模式。这一立法例的代表是埃塞俄比亚法。这一立法例的特点是,

在民法典中设有关于物的损害责任的一般条款,并且对各种类型的物的损害责任进行了全部列举,涵盖了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形。四是“完全列举”的模式。这一立法例的代表是荷兰法。这一立法例的特点是,在民法典中未设立因物引起的损害的一般条款,只对全部类型的物的损害责任进行周延性列举。 综观四种立法例,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为是否设立关于物的损害责任的一般条款;二为对危险物、动物、产品、机动车以外的动产致害责任的思考进路。中国的立法者最终选择了法典化的进路,对因物引起的损害责任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在《侵权责任法》中,第五章、第六章、第九章、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分别规定了产品责任、机动车责任、危险物致害责任、动物致害责任和物件致害责任五种类型的物的损害责任。从整体上看,《侵权责任法》借鉴了《荷兰民法典》的做法,大体上采取了“完全列举”的立法模式。本文所讨论的物件致害责任,是这种“完全列举”体系中的一部分。这里的“物件”,是狭义上的物,特指机动车、产品、危险物、动物以外的普通无生命物。结合《侵权责任法》中其他类型的物的责任,可以概括出物件致害责任的主要特色: 第一,无一般条款的物件致害责任。首先,整部《侵权责任法》缺少关于物的损害责任的一般条款,即所谓“大”的一般条款,第6条第2款和第7条虽然分别规定了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但却是关于归责原则的规定,对物的损害责任没有统领作用。其次,第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方代理诉讼律师依法享有阅卷的权利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方代理诉讼律师依法享有阅卷的权利, 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充分保障 作者:王勇北京市中淇律师事务所律师 在司法实践中,律师接受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委托,担任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诉讼代理人,在阅卷时,常常有些一些法院故意的刁难,说律师没有阅卷权,非法剥夺律师的阅卷权,从而,也侵犯了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行使,属于程序违法的一种违法行为。 在此文中,我主要从法律上阐述一下律师代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享有阅卷权的法律依据,以论证一些法院刁难律师阅卷、剥夺律师阅卷权,是违法行为,其程序违法,必须予以纠正。 一、《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 律师代理刑事附带民事程序,其在案件进入法院的审理阶段后的权利,刑事诉讼法第四章《辩护与代理》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具体享有哪些阅卷的权利,而只是在第三十六条第二款中规定了辩护律师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的“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的权利”,但同时,又在第四十一条规定:“委托诉讼代理人”,参照本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执行,从法律上作了贯通,证明了委托的诉讼代理律师,也享有在此阶段与辩护律师相当的阅卷权。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

的解释法释[1998]23号(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中的相关规定,明确了代理律师的阅卷权。 虽然刑诉法对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诉讼代理律师的阅卷权规定不明确,但是最高院出台的司法解释明确了这一权利,保障了律师这一诉讼权利的行使。 司法解释用了五条规定及两条转致性条款共计七条条款规定了律师在案件进入法院审理阶段后的阅卷权利。这些条款分别是: 第四十七条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应当参照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和本解释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诉讼代理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九条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了解案情。其他诉讼代理人经人民法院准许,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有关材料,了解案情。需要收集、调取与本案有关的材料的,可以参照本解释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条诉讼代理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由被代理人签名或者盖章的委托书;如果被代理人是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由被代理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第五十一条人民法院对律师、其他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只收取复制材料所必需的工本费用。 根据是以上司法解释的条款可以明确看出:

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探析

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探析 近年来,人权保障问题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人权是一个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为前提,以肯定个人的自由和平等为基础的概念。人权,就其性质和作用来说,包含着”是人的权利”、”是人作为人的权利”、”是使人成其为人的权利”和”是使人成为有尊严的人的权利”等多个层次。联合国1993年在维也纳召开的第二次世界人权大会所通过的《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就指出:”一切人权都缘于人类固有的尊严和价值,人是人权和自由的中心主体,因而是实现这些权利和自由的主要受益者,并应积极参与其中”。一、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地位的法律评价 随着法制的进步以及中国对国际事务参与性的不断增强,我国政府对人权保障问题日益重视。 1991年国务院发表了《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白皮书》指出:”享有充分的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联合国通过的有关人权的宣言和一些公约,受到许多国家的拥护和尊重。中国政府对《世界人权宣言》也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它作为第一个人权问题的国际文件,为国际人权领域的实践奠定了基础”。基于上述事实,我国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法律层面的人权保障体系日益严密。如果说刑法是犯罪人的大宪章(贝卡利亚语),那么,刑事诉讼法则可以被看作被告人的大宪章。当然,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主体不仅仅是被告人,而且包括被害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告人的地位问题始终处于许多国家刑事司法领域的

核心,被害人仅被赋予证人的地位。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到八十年代中期,被害人在各国刑事领域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刑事被害人学迅速兴起,被害人要求刑事程序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1985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43/40号决议《为罪行和滥用权力行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宣言》,这是联合国通过的关于被害人问题的第一个重要声明。它标志着被害人问题在国际范围内,已从理论研究阶段进入立法实施阶段。 长期以来,被害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一直被忽视、淡忘,1997年新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虽然赋予被害人以当事人的地位,并规定许多新的诉讼权利,如申请复议权、申请回避权、申请抗诉权等。但事实上,被害人的权利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很难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尤其是在公诉案件中,在强大的国家追诉职能背景下,被害人的权利往往被忽略,造成结案后,被害人不满案件处理结果,不断申诉,浪费了大量国家司法资源和诉讼成本的同时,被害人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如何确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保障被害人的诉讼权利,是刑事诉讼法需要着重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被害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被害人泛指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包括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及反诉成立的部分反诉人,狭义的被害人仅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强调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是我们司法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建立平等诉讼机制,使刑事诉讼架构更趋均衡 从宏观来看,被害人诉讼地位问题,不仅关系刑事诉讼公正的实现,同时影响刑事诉讼具体制度的完善。从微观上说,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决定着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定位,同时也关系着被害人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刑事诉讼结构的是否均衡的问题。被害人作为法律规定的”人”,社会都应尊重他作为目的的个体的存在,不能对他贬低、奴役,不能纯粹地将他视为实现他人目的、社会目的的手段,被害人应当得到人格上的法律尊严。人的尊严构成要

我国动物致害责任的解释论

我国动物致害责任的解释论 【出处】《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5期 【摘要】《侵权责任法》第10章“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对《民法通则》第127 条作了完善。动物致害责任制度可以分为一般规则和特殊规则。特殊规则之中包括:违反管理规定饲养动物致害责任、禁止饲养的危险动物致害责任、动物园的动物致害责任、遗失或逃逸的动物致害责任、因第三人过错导致动物致害的责任等。动物致害责任制度应当妥当解释,以满足实践的需要。 【关键词】饲养的动物;动物危险;动物致害责任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动物致害责任,是指因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饲养人或管理人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动物致害责任是古典的侵权责任类型,古罗马法上就有相应的制度, 即actio de pauperie诉讼。后世两大法系都确立了相应的制度,以规范动物致害问题。 我国《民法通则》第127条曾规定了该制度。《侵权责任法》第10章专章规定“饲养动物损害责任”,这是对《民法通则》的修改完善。《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继续了《民法通则》的主要规则,包括归责原则上实行无过错责任,责任主体限丁?饲养人或管理人。第二,克服了《民法通则》中的若干不足。主要表现在于:一是受害人的过错导致完全免责的规定被修改, 就普通动物致害来说,受害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才可以导致责任的减轻或免除。二是明确了因第三人的过错导致他人损害时,饲养人或管理人要与第三人一起承担责任。第三,区分普通动物和禁止饲养的危险动物,设计了不同的规则。考虑到禁止饲养的危险动物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对其免责事由加以限制。第四,借鉴国外立法经验,规定了因第三人过错而导致动物致害的责任承担。第五,吸收我国理论研究成果,规定了遗弃、逃逸动物致害的责任承担,以解决实践中的流浪动物致害问题。 二、动物致害责任的一般规则:以第78条为分析对象 (一)动物致害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 《侵权责任法》第78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该条确立了动物致害责任的一般规则。这里所说的一般构成要件也就是在一般规则之下的构成要件。 动物致害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的确定,取决于其归责原则。在比较法上,动物致害责任的归责原则并不一致。例如,日本法采过错推定责任;而德国法区分奢侈动物和用益动物而分别采无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责任。我国法对动物致害责任原则上采无过错责任,这既是为了强化对受害人的保护,也是保持法

浅谈高空抛物行为及其救济

浅谈高空抛物行为及其救济 论文关键词:高空抛物行为《侵权责任法(草案)》救济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高空抛物行为并非物件致人损害行为、共同危险行为,高层建筑内住户不应承担替代责任,亦不适用公平原则。侵权责任法草案第83 条规定有不妥之处,应予以修改或废除。最后,文中提出了对于高空抛物行为所造成损害的救济对策。 一、问题提出 建筑物抛掷物致害是指高层建筑的所有人或者其他居住人从其住所抛出物件致受害人损害,但不能确定真正的行为人。实务界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即:判决可能抛物的所有住户分担赔偿责任和驳回原告起诉。 2008年1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下称《草案》)中第83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加害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加害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 二、高空抛物行为探析 (一)高空抛物行为是否物件致人伤害 将高空抛物侵权行为当作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行为来处理,是一些法院处理时的基本思路。笔者认为,高空抛物行为是责任主体即行为人可能无法查明,而物件致人伤害行为责任主体即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简言之,前者是人侵权,后者是物侵权。 (二)高空抛物行为中楼内住户是否应承担替代责任 替代责任是指基于特定关系,一方对另一方的侵权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高空抛物可否理解为楼内其他住户替真正侵权人承担责任,取得追索权,等侵权人确定后向其追索?笔者认为不妥,第一,替代责任多基于一定身份而产生,如雇佣、监护等,住在一个楼内并不能构成身份关系;第二,替代责任加重了替代义务人负担,应由法律严格规定方可适用,而从现行法来看,于法无据。 (三)高空抛物行为是否共同危险行为 在共同危险行为中,行为人都实施了行为,但无法辨别究竟是谁的行为造成了受害人的损失,属于因果关系的推定问题。 高空抛物行为与共同危险行为的区别显而易见:后者是二人以上共同侵权,而前者为一人侵权。 吊诡的是,有学者提出:将共同危险行为分为显形与隐蔽的,前者是典型的危险行为,后一种是隐蔽的危险行为,由于住在高楼上本就处于危险的条件提供阶段,在此情境下从危险的高楼上向下抛物,更为隐蔽,更具危险性,因此如把高空抛物称为隐蔽的危险行为就比较好解释了。 对此观点,笔者认为有以下不妥:首先,共同危险是因果关系推定问题,而高空抛物属侵权人推定的范畴;其次,从责任承担上看,实务界即使作肯定判决也是确定为按份责任之债,而共同危险为连带责任之债;最后,共同危险立法目的是为了在确定危险人范围的前提下保护被侵害人的弱者利益,共同危险人因共同的行为才被严格划定为一个范畴,如不依靠共同的行为而仅仅依空间相联就将所有住户划定为一个范畴,似有古代愚昧的“株连”之嫌疑。 (四)高空抛物行为是否适用公平原则 王利明教授所持的“公共安全说”即从公平原则强调以楼内住户来公平分担社会公共损失,预防此类行为再发生,保障公共安全。 我国现行民事法规定公平原则的适用对象为当事人或者说是对方受益人,高空抛物案中当事人双方应是侵权人和被害人,即便适用公平原则也在这两者之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