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喘证

喘证

喘证
喘证

喘证

【定义】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喘息气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轻则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则表现为稍动则喘息不已,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喘脱是指喘促持续不解,烦躁不安,面青唇紫,肢冷,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

【病因病机】

一、病因

喘证病因不外外感与内伤,病性有虚实两端。“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多为实喘之因;劳欲、久病则为虚喘之由。喘证病位主要在肺、肾,并与肝、脾、心关系密切,

二、病机

喘证病机为升降失常,肺气上逆;实喘为邪气壅肺,肺失宣肃;虚喘为精气虚衰,肺肾出纳失常。

【问诊要点】

一、起病时间:

包括本次发病的时间和整个病程的时间。

二、诱发因素:

外感,饮食不当,情志不调,劳欲久病。

三、主症特点:

1、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

2、气喘的程度,对生活工作影响程度。

3、诱发或加重的因素和缓解的因素。

4、既往发作情况。

四、伴随症状和鉴别诊断症状:

伴发热:见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胸膜炎、急性心包炎、神经系统疾病(炎症、出血等)

伴咳嗽、咯痰:见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并发感染、化脓性肺炎、肺脓肿等

伴咯粉红色泡沫样痰:见于急性肺水肿

伴大量咯血: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伴心悸、下肢水肿:要考虑心脏疾病

伴窒息感:可见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气管内异物及癔症

伴胸痛: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渗出性胸膜炎、肺梗死、自发性气胸、支气管肺癌、急性心包炎、急性心肌梗死、纵隔肿瘤

伴昏迷:见于脑出血、脑膜炎、休克型肺炎、尿毒症、肺性脑病、酮症酸中毒

五、诊疗经过和症状演变:

本次发病后是否就诊,何时何地做过何种检查,结果如何,应用何种治疗?症状变化情况如何(好转,进展,出现新症状)?

六、刻下症状:

1、主症及伴随症状情况。

2、中医辩证症状:尚需结合舌脉综合辩证。

实证:风寒--喘息咳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色白质粘。

表寒身热--喘逆上气,息粗鼻煽,咳而不爽,吐痰稠粘,形寒身热,烦闷身痛,口渴。

痰热郁肺--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黄,胸中烦闷,身热汗出,口渴饮冷,面赤咽干。

痰浊阻肺--喘而胸满闷,咳痰粘白,咯吐不利,呕恶食少,口粘不渴。

肺气郁痹--情志诱发,突发气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

虚喘:肺虚--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落,痰吐稀薄,自汗畏风。

肾虚--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呼则难升,吸则难降,气不得续,形疲神惫,跗肿肢冷,面青唇紫。

正虚喘脱--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煽气促,端坐不能平卧,动则咳喘欲绝,心慌动悸,汗出如珠,肢冷烦躁。

3、十问。

七、过去史,过敏史,个人史,家族史等。

【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一)体格检查

1. 体格检查

体温:有无发热,结合感染病史鉴别是否为肺、支气管炎症

血压:如合并有高血压,需考虑是否服用ACEI类药物引起的药物副反应。

呼吸:注意呼吸类型;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以及呼吸运动进一步考虑是否存在呼吸衰竭、肺炎、胸膜炎、肺癌、胸腔积液等。

脉搏:脉率增快,合并体温增高,需考虑感染性疾病可能包括肺炎、支气管炎等;

一般情况:神情面容、对答反应、体位、体形

皮肤粘膜:注意有无面色苍白、有无紫绀、有无出血点、有无浮肿,包括浮肿部位等;若皮肤发红,可见于发热性疾病,包括肺炎链球菌肺炎、肺结核等;

淋巴结:全身淋巴结是否有肿大,若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需考虑肺部恶性肿瘤。

头面部:注意球结膜是否水肿,若存在需考虑是否合并呼吸衰竭;口唇有无紫绀多见于心肺功能不全;有无呈深红色多见于急性发热;口唇单纯疱疹常伴发于肺炎链球菌肺炎、感冒等;

咽部:咽部充血红肿,分泌物增多,多见于急性咽炎;扁桃体红肿增大,可伴有黄白色分泌物,应考虑扁桃体炎。

颈部:气管:正常人位于颈前正中部,可将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内,根据两侧间隙是否相等来判断气管有无移位。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或纵隔肿瘤可将气管推向健侧;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等可将气管拉向患侧。

胸部:

视诊:桶状胸:可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一侧或局限性胸廓凹陷多见于肺不张、肺萎缩、肺纤维化、广泛肺结核、胸膜增厚粘连、肺

叶切除术后。

触诊:触觉语颤增强常见于肺实变、压迫性肺不张、较浅而大的肺空洞;语颤减弱或消失常见于:肺泡内含气量增多如肺气肿、支气管阻塞。

叩诊:肺下界移动度减小常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胸膜粘连、肺炎等。A.浊音或者实音见于:1.肺组织含气量减少或消失,如肺炎、肺结核、肺梗死、肺不张、肺水肿、肺硬化等;2.肺内不含气病变:如肺肿瘤、肺包囊虫病、未穿破的肺脓肿等3.胸腔膜病变:如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粘连等4.胸壁疾病:如胸壁水肿、肿瘤等。病灶广泛且浅表之肺实变、胸腔内巨大肿物等。叩诊呈实音;中等或中等以上胸腔积液的下部,叩诊也呈实音。病灶范围较小,或较深、积液量较少时,叩诊呈浊音。B鼓音:产生鼓音的原因是肺部有大的含气腔,见于气胸及直径大于3-4cm的浅表肺空洞,如空洞型肺结核、液化破溃了的肺脓肿或肺肿瘤。C.过清音:为介于鼓音和清音之间的音响,见于肺内含气量增加且肺泡弹性减退者,如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发作时。

听诊:

异常呼吸音:

(1)异常肺泡呼吸音:A,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常见原因为:a肺泡呼吸音传导减弱,如单侧,双侧,局限性气胸,胸腔积液,胸膜增厚;b胸廓或肺扩张的受限,单侧肺泡呼吸音减弱见于全肺不张,气管插管深人一侧主支气管,肋骨骨折,双侧肺泡呼吸音减弱见于妊娠晚期,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局限性者可见于肺叶不张;c通气动力不足,单侧见于膈肌麻痹,双侧见于呼吸中枢抑制,麻醉剂或镇静剂过量,低钾血症,呼吸肌无力或疲劳;d通气阻力增加,单侧见于中央型肺癌,淋巴瘤,双侧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阻塞性肺气肿,局限性见于支气管结核,支气管异物.肿瘤.B,肺泡呼吸音增强: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使肺泡通气增加,流量增加,流速加快,病理性肺泡呼吸音增强见于发热,代谢亢进,贫血,酸中毒,一般为双侧.C,呼气音延长:由下呼吸道阻力增加引起,主要表现为呼气延长,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D,断续性呼吸音:肺内局部炎症或支气管狭窄,使空气不能均匀进人肺泡,见于肺炎.E,粗糙性呼吸音:支气管粘膜轻度水肿或炎症造成不光滑或狭窄,见于支气管或肺部炎症早期.

(2)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在肺泡呼吸音的部位听到了支气管呼吸音,称为异常支气

管呼吸音.见于:肺组织实变如大叶性肺炎的实变期,肺栓塞,干酪性肺炎;肺内大空腔如肺脓肿,空洞性结核,压迫性肺不张.

(3)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肺实变区域较小或较深,在正常肺泡呼吸音的部位听到了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罗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

(1)湿罗音:是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稀薄分泌物如渗出物,痰液,血液,粘液,浓液,使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湿罗音连续而短暂,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于吸气或呼气末较明显,部位较恒定.A,音响强度:按罗音的音响强度分为响亮性和非响亮性.响亮性声音较响,是由于病变周围有良好的传导介质,如肺实变,空洞共鸣.非响亮性声音较低,由于病变周围有较多的正常肺泡组织.B,性质:分为粗,中,细捻发音.粗湿罗音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或空洞,多在吸气早期,见于支气管扩张,肺水肿,肺结核及肺脓肿空洞;中湿罗音发生于中等大小的支气管,多出现于吸气的中期,见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细湿罗音发生于小支气管,多在吸气后期,见于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瘀血,肺梗死;捻发音是一种极细而均匀一致的湿罗音,多在吸气的终末期听到,似在耳边用手指捻搓一束头发时所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因分泌物的存在而互相粘着陷闭,当吸气时被气流冲开,发出的高调细小爆裂声.C,部位:分为局限性和两侧弥漫性.局限性表示局部有病变,两侧肺底湿罗音见于心功能不全引起的肺瘀血,两侧广泛性湿罗音见于急性肺水肿.D,时间:分为吸气早期和晚期湿罗音.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多为吸气早期湿罗音,肺炎和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可闻及吸气晚期湿罗音.

(2)干罗音:是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人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干罗音音调高,持续时间长,吸气及呼气时均可听及,以呼气时为明显.A,音调:分为高调干罗音及低调干罗音.高调干罗音音调高,如飞箭,鸟鸣,哨笛的声音,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或细支气管;低调干罗音音调低,称鼾音,起源于气管,主支气管.B,部位:分为弥漫性干罗音及局限性干罗音.弥漫性干罗音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心源性哮喘,局限性干罗音见于支气管内膜结核,肺癌,支气管异物.

语音共振:

语音共振检查方法与语音震颤基本相同.嘱被检者以一般面谈的声音强度重复发

"衣"的长音,喉部发音产生的振动经气管,支气管和肺泡传至胸壁,医师以听诊器听声音,需二侧比较.①支气管语音:为语音共振的强度和清晰度均增加,见于肺实变.②胸语音:是一种更强,更响亮的支气管语音,见于大范围的肺实变区域.③羊鸣音:不仅语音强度增加,性质也发生改变,带有鼻音性质,似"羊叫声",见于中等量胸腔积波上方肺受压的区域,或肺实变伴少量胸腔积液.④耳语音增强:为提高语音共振敏感性,检出较轻的病变,可作耳语音检查.嘱被检者以耳语声调发"一,二,三"音,正常人在胸壁上只能听到极微弱极含糊的音响,肺实变时耳语音增强,清晰.

胸膜磨擦音:

当胸膜面由于炎症而变得粗糙,呼吸时可听到胸膜磨擦音.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医生用听诊器在胸部听诊,可听到一种磨擦的声音.呼气和吸气均可听到,吸气末和呼气开始较为明显.屏住呼吸则消失,可借此与心包磨擦音鉴别.

心脏:视、触、叩、听综合判断心率、心律、各瓣膜区有无异常杂音、额

外心音。当

P2>A2常见于肺淤血或肺动脉高压导致肺动脉扩张引起的相对性肺动脉瓣

狭窄。

腹:判断患者以胸式呼吸还是腹式呼吸为主:肺炎、重症肺结核、胸膜炎、往往腹式呼吸增强。

四肢:杵状指(趾)常见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慢性肺脓肿、脓胸等。凹陷性水肿多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竭;

舌、脉象:为各辩证分型的佐证

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风寒袭肺之征

舌质淡红,苔白滑,脉弦紧—外寒内饮之征

舌边红,苔白或黄,脉浮数或浮滑—表寒肺热之征

舌苔白腻,脉滑—痰浊阻肺之征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痰热郁肺之征

舌苔薄白,脉弦—肺气郁闭之征

舌胖黯,苔白滑,脉滑细—水凌心肺之征

舌质淡,苔薄白或黑润,脉沉细—肾阳亏虚之征

舌瘦红少苔,脉细数—肾阴不足之征

舌质紫暗,脉浮大无力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正虚喘脱之征

(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1.支气管哮喘:

~血液检查:发作时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痰液检查:涂片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Charcort-Leyden晶体、Curschmann 螺旋体;

~呼吸功能检查:FEV1、FEV1/FVC%、MMER、MEF25%、MEF50%、PEF减少,缓解期可逐渐恢复;

~动脉血气分析:

哮喘发作严重时PaO2↓->PaCO2↓->pH↑->呼吸性碱中毒;

重症哮喘:气道阻塞严重,PaO2↓、PaCO2↑->呼吸性酸中毒;缺氧明显,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胸部X线检查:

早期在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过度充气状态;

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

~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IgE可较正常人高2-6倍。

2.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病变反复发作,引起支气管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

~肺功能检查:早期可无异常。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量-容量曲线(F-V 曲线)在50%和25%肺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闭合容量可增加。

~血液检查:急性发作期或并发肺部感染时,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喘息型者,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痰液涂片或培养:喘息型者常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3.心源性哮喘:影像学提示心影增大。

【类证鉴别】

(一)哮病

喘证与哮证应在病种、声息、症状、起病方式、病机、辨治原则等方面相鉴别。

(二)气短

喘证与气短应在临床症状、体征、转归等方面相鉴别。共同点:呼吸困难。

【相关疾病的现代医学范畴】

喘证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个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它是以症状表现命名的一种疾患,通常并发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当喘成为这些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证时,则称之为喘证。喘证作为一个临床症状,主要涉及喘息型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矽肺以及癔病等发生呼吸困难时等西医疾病。

【现代医学鉴别要点】

1.支气管哮喘:哮喘常于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以发作性哮喘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病史。

2.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一般以咳嗽、咳痰伴发喘息及哮鸣音为主要症状,感染控制后症状多可缓解,但肺部可听到哮鸣音。

3.心源性哮喘:患者多有冠心病、高心等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并使,由感染或劳累后诱发。表现为气急不能平卧,端坐呼吸,咳吐粉红色泡沫痰,双下肢可见浮肿。

【治疗】

一,喘证的辨证分析

首当分清虚实。虚喘与实喘可从年龄、病史等方面作为鉴别。症状:实喘起病骤急,呼吸有力、深长有余,长呼为快,气粗声高,张口抬肩,呼吸急促,膨膨然若气不能容,两胁胀满,精神不衰。舌质红或淡红,苔厚腻或黄燥,脉象滑数。虚喘病势徐缓,呼吸无力、短促难续,以深吸为快,气怯声低,慌慌然若气欲断,精神倦怠。舌质淡,少苔或苔白滑或黑润。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实喘当辩外感内伤及寒热;虚喘应辩病变脏器:肺、肾、脾、心。

实喘久病迁延不愈,可耗伤肺肾之气,致肺肾气虚或阴虚,肺不主气或肾不纳气,成为虚喘;肺肾亏虚又易招致外邪侵袭,表邪束肺,肺实而喘,从而出现虚实夹杂之证。正如《内经》所说:“虚而受邪,其病则实。”

二,喘证的治疗原则

实喘治肺,以祛邪利气为主。区别寒、热、痰、气之不同,而予温化宣肺、清化肃肺、化痰平喘、开郁降气等法;虚喘治在肺肾,以培补摄纳为主,视脏腑病机不同而予补肺、纳肾、健脾、益气、养阴等法。肾之纳气,为气之跟,虚喘尤在治肾,以纳气归元,使根本得固;虚实夹杂、寒热互见者,当分清主次,权衡标本,必要时予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喘证多发生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故临证还应注重对原发病的治疗,以做到审证求因,治病求本。

三,喘证的治疗方药

1. 风寒袭肺:

治法:宣肺散寒。

主方: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2.外寒内饮:

治法: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方:小青龙汤。

3.表寒肺热:

治法:宣肺解表,清热平喘。

主方:麻杏石甘汤。

4.痰浊阻肺:

治法:化痰降气,宣肺平喘。

主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5.痰热郁肺: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主方:桑白皮汤。

6.肺气郁闭:

治法:疏肝解郁,降气平喘。

主方:五磨饮子。

7.水凌心肺:

治法:温阳利水,泻肺平喘。

方剂:真武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

8.肾阳亏虚:

治法:温肾纳气平喘。

主方: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9.肾阴不足:

治法:补肾养阴,纳气平喘。

主方: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10.正虚喘脱:

治法:扶阳固脱,镇摄纳气。

主方:参附汤送服黑锡丹、蛤蚧粉。

【相关经典文献】

一、《内经》:

《素问·大奇论篇》:“肺之壅,喘而两胁满”。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喝喝而喘”。

《素问·逆调论篇》:“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二、《临证指南医案》:

《临证指南医案·喘》“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三、《类证治裁》:

《类证治裁·喘证》“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

【预防与调摄】

慎起居,避风寒,及时添减衣物,以预防感冒;戒烟酒,节饮食,忌肥甘厚腻及酒酪辛辣之品,以防生痰浊湿热;已病应注意早期治疗,力求根治;本虚者,宜坚持服用补肺益肾之品,以固本御邪,必须防寒保暖,防止受邪而诱发。调畅情志,适当锻炼身体,依自身情况及个人兴趣而选择散步、慢跑、气功、太极拳、游泳等方式,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但活动量应根据个人体质强弱而定,不宜过度疲劳。

【病案一则】

吴某,女,58岁。****年7月12日初诊。

患者喘证已历八载,既往每届冬春发作加甚。今年4月25日起发作至今,喘咳已2个多月不已,曾用抗生素及止咳平喘药未效。呼吸困难,动则喘甚,稍有咳嗽,痰少,色白,心慌,胸闷,气短,手足欠温,舌苔白腻。舌质淡,脉沉细。

诊治思路:

一、诊断:

病名:喘证

患者喘证已有八年,每年冬春发作加剧。此次发病喘咳已两个多月,目前诊断主要考虑“喘证”。

证型:肺肾两虚、痰浊阻气

患者呼吸困难,动则喘甚,稍有咳嗽,痰少,色白,心慌,胸闷,气短,手足欠温,舌苔白腻。舌质淡,脉沉细。综合判断可辨为肺肾两虚、痰浊阻气证。

二、诊断分析:(辨明脏腑病位,明确辩证分型)

患者症状以气喘、呼吸困难为主,不具有喉中痰鸣有声;仅有微咳,并伴以咳嗽为主。因此诊断为喘证,排除哮病及咳嗽。患者喘证八年,发作2个月不已,目前无恶寒发热、喷嚏、清涕等表证,有喘促日久,动则为甚特点,从病史及当前症状分析,应属内伤久喘。

患者病延日久,呼吸困难,动则喘甚,兼有气短、手足欠温、舌淡、脉细,辨证符合虚喘肺肾亏虚特点;而咳嗽、胸闷痰少、色白、苔白腻为兼有痰浊之象。综合分析为肺肾两虚、痰浊阻气证。

三、该患者尚需做哪些相关检查:

1、为进一步明确是否属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应拍摄胸部X线片,进行心电图、彩色超声多普勒、心功能、肺功能等测定。

2、了解呼吸道感染情况,应作血常规或痰培养检查。

3、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结合血、痰、胸片情况,必要时进一步做CT、核磁共振检查,以排除肺癌、肺结核等疾病。

四、立法:

治法:补肺纳肾,化痰降气

方药:苏子降气汤加减

药物组成:苏子10g(包)当归10g 炙黄芪12g 肉桂2.5g(后下)胡桃肉15g 陈皮6g 沉香3g(后下)钟乳石15g 法半夏10g

五、随证加减:

若患者痰多质粘色黄或夹有血丝,伴面赤、咽干、便秘,舌红等,可辨为痰浊郁而化热,可合桑白皮汤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若中气虚弱,肺脾同病,清气下陷,食少便溏,腹中气坠者,配合补中益气汤,补脾养肺,益气升陷。

六、煎服方法:

苏子包起、同其它药物一起浸泡30分钟后,先武后文煎煮15分钟后,下沉香、肉桂再煎煮15分钟即可。煎煮完的汤药倒出分为2碗,早晚各服一次。

七、饮食起居调护:

服中药时但避免进食烟酒、辛辣、油腻及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及避免饮浓茶等。平时要避外邪、适寒温、节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但活动量应根据个人体质强弱而定,不宜过度疲劳。

喘证

第四节喘证 定义 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以致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 轻者仅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稍动则喘息不已,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严重者,喘促持续不解,烦躁不安,面青唇紫,肢冷,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甚则发为喘脱。 释义 《说文心部》:“喘,疾息也”。疾,快速之意;息,一呼一吸曰息。疾息,指呼吸急促。又说:“喘,息也”。段玉裁注:“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 历代中医文献也称“鼻息”、“肩息”、“上气”、“逆气”、“喘促”等。 历史沿革 1.《内经》对喘证的症状、体征、病因、病位论述甚详。 《灵枢·五阅五史篇》:“肺病者,喘息鼻张。” 《灵枢·本脏篇》:“肺高则上气肩息。” 指出喘息、鼻张、肩息均是指喘证发作时轻重不同的临床表现,并提出了病变主脏在肺。 对喘证的病因,认识到有外感、和内伤、邪实和正虚的不同。 《灵枢·五邪篇》:“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喘动肩背。” 《灵枢·本神篇》:“肺气虚……实则喘喝,胸膺仰息。”(外感) 《素问·举痛论》:“劳则喘息汗出”(内伤) 2.《金贵要略》有“上气”专篇并列证治 “上气”——即气喘肩息,不能平卧的证候,还包括哮证、肺张。辛温祛寒化饮—射干麻黄汤;祛寒蠲饮、寒温并用—越婢汤、小青加石膏龙汤;豁痰祛浊—皂荚丸。 3.至金元以后充实了内伤致喘的论说,辨证则以虚为纲:如朱丹溪等医家认识到六淫、七情、饮食所伤、体质虚弱皆为喘证的病因。刘河间论喘因于火热。 4.《京岳全书·喘促》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大类:“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为喘证的辨证纲领。《临证指南医案·喘》:“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类证治裁·喘证》“实喘责在肺,虚喘责在肾。”“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 范围 中医——涉及多种外感及内伤疾病,它不仅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且可因其它脏腑病变而影响及肺致喘。 西医——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炎、肺气肿、心原性哮喘、肺结核、矽肺及癔病性喘息等。 病因病机

喘证护理方案

喘证护理方案 2017-1-5 吴冬梅内二科 因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不舒及久病体虚所致。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胸中胀满、痰涎壅盛、咳上气、动后尤显,甚者面色、唇舌发绀,心慌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咳嗽,咳痰,喘息及痰量、性质、颜色与气味。 2、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寒饮束肺证、痰浊壅肺证、痰热郁肺证、痰蒙心窍证、肺肾气虚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重症患者卧床休息。胸闷喘息取半卧位。病情缓解或轻症可适当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不宜过劳。 (3)重症患者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浮肿者记录出人量。 (4)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时体位引流。 (5)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喘息、浮肿、咳嗽、咳痰等变化。 ②出现神志恍惚、面色青紫、痰声漉漉、四肢发凉时,报告医师。配

合处理。 ③出现面赤谵语、胸中闷胀、烦躁不安、舌强难言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④出现神志不清、气促、冷汗、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2用药护理 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服药后观察效果与反应,并做好记录。 3、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可口、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辛辣、煎炸、过甜,过咸之品。 (2)寒饮束肺者,忌食生冷水果。 (3)痰热郁肺者,可食清热化痰之品。 (4)有心衰与水肿者,给予低盐或者无盐饮食。 (5)多汗者,注意补液,给予含钾食物,防止脱水,电解质紊乱。 (6)纳呆者,可少食多餐,并注意饮食得色香味。 4.情志护理 本病缠绵难愈,患者精神负担较重,指导患者自我排解得方法,树立战胜疾病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5.临症护理 (1)痰黏稠难咳出时,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紫绀时,立即给予低流量氧气持续吸入,观察吸氧效果,并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准备工作,随时准备协助医师进

苏子降气汤随证加减对喘证疾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苏子降气汤随证加减对喘证疾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05T14:14:44.4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作者:张姝 [导读] 应用苏子降气汤随证加减方式治疗喘症疾病可获得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内二科重庆 401120)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苏子降气汤随证加减治疗喘症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喘症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苏子降气汤随证加减治疗的方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3%,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均提升,但是观察组提升程度明显比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应用苏子降气汤随证加减方式治疗喘症疾病可获得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苏子降气汤;喘症;疗效;总有效率;肺功能;临床指标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330-01 为此,近几年本院针对临床确诊为喘症疾病的患者,应用中药苏子降气汤随证加减治疗疾病的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患有喘症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喘症相关标准,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重症哮喘疾病、合并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及精神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也都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按照患者入院前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50例,女36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6.4±4.3)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5±1.4)年。对照组男48例,女38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7.1±4.1)岁。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西药治疗,主要给予患者使用氨茶碱注射液(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41022266),静脉注射,0.25g/次,1次/d;沙美特洛替卡松粉吸入剂(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批准文号H20150325),50μg/次,2次/d;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51604)30mg,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4d。 观察组则应用苏子降气汤随证加减治疗,方剂组成:苏子9g,半夏9g,炙甘草6g,前胡6g,厚朴6g,当归6g,陈皮5g,肉桂3g,大枣一枚。对于风寒表盛的患者可以去除方剂中的桂枝与当归,加杏仁及麻黄;肺热患者则可以在方剂中增加白果与黄芩;气虚患者可以在方剂中增加五味子及黄芪。所有药物加水煎至200ml,1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14d。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28(65.12)、有效12(27.91)、无效3(6.97),总有效率40(93.03);对照组显效17(39.53)、有效14(32.56)、无效12(27.91)、总有效率31(72.09)。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FEV1、FEV1%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指标都上升,但是观察组上升程度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P<0.05),见表。 3.讨论 喘症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中医上认为该病主要以“未发以辅助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方法[1]。喘症疾病患者多出现肾气虚寒、痰湿蕴肺情况,疾病的发生主要因肾气亏虚、痰湿伏肺、饮食不当、情志刺激等诱导,以致于痰蕴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调所致,病位在肺部,同脾脏、肾脏等有密切的联系[2]。 针对喘症疾病,应用西医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临床疗效也不突出。为此,当前临床中常用中药苏子降气汤治疗喘症疾病,苏子降气汤方剂中的苏子能够降气平喘,祛痰止咳,属君药;半夏可燥湿化痰,厚朴可宽胸除痞,前胡可祛痰止咳,为臣药。君药与臣药相互搭配能够治疗痰湿蕴肺[3]。方剂中肉桂可以纳气平喘,可治疗肾气虚寒,当归可养血补肝,两药联用可以补下虚[4];陈皮能够燥湿祛痰,炙甘草可止咳并且调和诸药。方剂各药物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使得喘症疾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传统西药治疗喘症疾病,应用苏子降气汤随证加减治疗的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改善程度也优于对照组,这充分表明中药苏子降气汤治疗喘症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综上所述,临床中可以应用中药苏子降气汤治疗喘症疾病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喘证

喘证 【定义】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喘息气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轻则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则表现为稍动则喘息不已,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喘脱是指喘促持续不解,烦躁不安,面青唇紫,肢冷,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 【病因病机】 一、病因 喘证病因不外外感与内伤,病性有虚实两端。“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多为实喘之因;劳欲、久病则为虚喘之由。喘证病位主要在肺、肾,并与肝、脾、心关系密切, 二、病机 喘证病机为升降失常,肺气上逆;实喘为邪气壅肺,肺失宣肃;虚喘为精气虚衰,肺肾出纳失常。 【问诊要点】 一、起病时间: 包括本次发病的时间和整个病程的时间。 二、诱发因素: 外感,饮食不当,情志不调,劳欲久病。 三、主症特点: 1、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 2、气喘的程度,对生活工作影响程度。 3、诱发或加重的因素和缓解的因素。 4、既往发作情况。 四、伴随症状和鉴别诊断症状: 伴发热:见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胸膜炎、急性心包炎、神经系统疾病(炎症、出血等) 伴咳嗽、咯痰:见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并发感染、化脓性肺炎、肺脓肿等

伴咯粉红色泡沫样痰:见于急性肺水肿 伴大量咯血: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伴心悸、下肢水肿:要考虑心脏疾病 伴窒息感:可见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气管内异物及癔症 伴胸痛: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渗出性胸膜炎、肺梗死、自发性气胸、支气管肺癌、急性心包炎、急性心肌梗死、纵隔肿瘤 伴昏迷:见于脑出血、脑膜炎、休克型肺炎、尿毒症、肺性脑病、酮症酸中毒 五、诊疗经过和症状演变: 本次发病后是否就诊,何时何地做过何种检查,结果如何,应用何种治疗?症状变化情况如何(好转,进展,出现新症状)? 六、刻下症状: 1、主症及伴随症状情况。 2、中医辩证症状:尚需结合舌脉综合辩证。 实证:风寒--喘息咳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色白质粘。 表寒身热--喘逆上气,息粗鼻煽,咳而不爽,吐痰稠粘,形寒身热,烦闷身痛,口渴。 痰热郁肺--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黄,胸中烦闷,身热汗出,口渴饮冷,面赤咽干。 痰浊阻肺--喘而胸满闷,咳痰粘白,咯吐不利,呕恶食少,口粘不渴。 肺气郁痹--情志诱发,突发气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 虚喘:肺虚--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落,痰吐稀薄,自汗畏风。 肾虚--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呼则难升,吸则难降,气不得续,形疲神惫,跗肿肢冷,面青唇紫。 正虚喘脱--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煽气促,端坐不能平卧,动则咳喘欲绝,心慌动悸,汗出如珠,肢冷烦躁。

喘证中医诊疗方案

喘证中医诊疗方案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得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行业标 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喘证得诊断标准。 ⑴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⑵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⑶呈桶状胸。叩诊胸部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或哮鸣音。或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 ⑷合并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必要时查血钾、钠、二氧化碳结合 力及X线胸部摄片,心电图,心、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等。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2009年发布得《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 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主要就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 扩张与胸廓疾病史等病史。 ⑵有咳嗽、咳痰,进行性气促得临床症状。 ⑶有肺气肿与(或)肺动脉高压得体征、 ⑷辅助检查X胸片、心电图检查有一项符合诊断标准、可予超声心电图以增加 诊断可靠性。 ⑸急性加重期可有发热、血白细胞与(或)中性粒细胞增高、痰培养或涂片可获得有价 值得病原。 具有以上1~3条加上X胸片或心电图符合诊断条件,排除其她心脏病即可作出诊断。 (二)证候诊断 1、风寒闭肺: 喘息,呼吸急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头痛,鼻塞,喷嚏,流清涕,无汗,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 2、表寒里热: 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咳而不爽,咯痰粘稠,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溲黄,便干。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滑。 3、痰热遏肺: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稠色黄,或痰中带血,或目睛胀突,胸中烦热,身热,面红,有汗,咽干,渴喜冷饮,尿赤,或便秘。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4、痰浊阻肺: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或脘闷,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舌质淡,苔厚腻色白,脉滑。 5、肝气乘肺: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声不著;平素常多忧思抑郁,或失眠,心悸,或不思饮食,大便不爽,或心烦易怒,面红目赤,舌质淡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而数。 6、水凌心肺:喘咳气逆,倚息难以平卧、咯痰稀白,心悸,面目肢体浮肿,小便量少,怯寒肢冷,或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淡胖或胖黯或有瘀斑、瘀点,舌下青筋显露,苔白滑。脉沉细或带涩。 7、肺气虚: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极易感冒;或咳呛

肺系病证-哮病练习题

肺系病证-哮病 一、A1 1、哮病的主症是 A、咳嗽胸痛痰黏 B、呼吸急促困难 C、咳吐浊唾涎沫 D、发作性痰鸣喘咳 E、咳嗽潮热盗汗 2、哮病缓解期表现为肺脾气虚证候者,宜选用 A、左归饮 B、六君子汤 C、六味地黄丸 D、麦门冬汤 E、大补阴丸 3、冷哮咳痰特点 A、臭脓痰 B、痰稠黄胶黏 C、痰稀薄多沫咯吐不爽 D、咳痰无力,痰涎清稀 E、痰黄白相兼 4、哮病大发作期的病理性质是 A、邪实 B、正虚 C、邪实正虚 D、寒热夹杂 E、表里同病 5、哮病发作时的病理关键在于 A、痰阻气闭 B、肺失宣降 C、伏痰 D、肺气不清 E、肺气虚寒 6、哮病的宿根 A、寒 B、热 C、痰 D、气 E、火 7、寒哮久发易伤内脏,一般伤及 A、肺脾肾

B、肺肾 C、脾肾 D、肺脾 E、肺心 8、哮病与喘证的鉴别要点是 A、咳嗽胸闷 B、呼吸不利 C、时作时止 D、喉中哮鸣有声 E、以上均不是 二、A2 1、某男,60岁,咳喘胸满,但坐不得卧,喉间痰鸣如拽锯,咯痰黏腻难出,舌苔厚浊,脉象滑实。治疗方剂宜首选 A、小青龙汤 B、射干麻黄汤 C、三子养亲汤 D、定喘汤 E、以上都不是 2、某男,56岁,哮病十载,发作半月,经治略平,但仍感胸闷气短,动则喘甚,吸气不利,腰酸乏力,不耐劳累。或烦热颧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苔淡白质胖,脉沉细。证属 A、痰浊阻肺证 B、下虚上实证 C、肺肾两虚证 D、心阳欲脱证 E、脾肾两虚证 3、患者症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面色晦青,形寒肢冷,苔白滑,脉弦紧者。选用下列何方 A、定喘汤 B、温胆汤 C、控涎丹 D、射干麻黄汤 E、葶苈大枣泻肺汤 4、患者喉中痰鸣如吼,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咳痰色黄,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其治法是 A、清热泻肺,豁痰开窍 B、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C、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D、宣肺解表,止咳化痰 E、泻肺通腑,宣肺清热 三、B

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喘证的临床观察

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喘证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5-19T08:36:36.6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芝红[导读] 多索茶碱是一种新的黄嘌吟类化合物,文献报道[1,2]有明显的平喘止咳作用,而且半衰期长王芝红 (虎林市中医院黑龙江虎林 158400)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1-0118-02 【摘要】目的评价多索茶碱注射液对哮喘的平喘效果极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方法。实验组50例,用多索茶碱注射液200mg,bid静注。对照组50例,用氨茶碱250mg,bid静注。两组病例疗程均为5-10天。结果临床有效率实验组为88.0%,对照组84.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和20.0%。结论多索茶碱注射液为治疗哮喘安全而有效的平喘药。【关键词】多索茶碱氨茶碱哮喘多索茶碱注射液是一种支气管扩张药,属黄嘌呤类化合物是茶碱类呼吸肌松弛剂,具有疗效好,呼吸道平滑肌选择作用强,毒副作用小等优点。下面是我们观察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哮喘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共100例,实验组中男性4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5.24,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6.82±8.26,两组不能管理得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方法。实验组用多索茶碱注射液,每次20ML(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bid,缓慢静脉注射。疗程5-10天。对照组用氨茶碱注射液,每次10ML,bid,缓慢静脉注射。疗程5-10天。 1.3观察指标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如喘息、咳嗽、咳痰和哮鸣音,实验组20例,对照组18例进行肺功能检查,包括FEV1、FEV1%、PEF,并分别与用药前后0.5h、1h、2h、6h测定,观察期动态变化。病人在治疗前后测定血尿常规、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与治疗前做胸部X线检查。 1.4疗效判定标准①症状、体征按照卫生部药政局1993年7月制定的标准判定。②临床疗效判定分为四级。临床控制:咳痰、喘息症状消失,或偶有轻度发作不需要用药可缓解。FEV1(或PEF)增加量>35%,或治疗后FEV1(或PEF)≥80%,PEF昼夜流动率<20%。显效:咳痰、喘息症状由(+++)转为(+),或由(++)转为(-)FEV1(或PEF)增加量范围25-35%,或治疗后FEV1(或PEF)达到预计值的60—79%PEF昼夜波动率20%。好转:咳痰、喘息症状由( ++)转为(+),或由(+)转为(-),FEV1(或PEF)增加量15-24%。无效:咳痰、喘息症状无好转或加重,FEV1(或PEF)测定值无改善或反而加重。据临床控制和显效计算有效率。③不良反应按与药物的关系分为肯定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肯定无关和无法判定5级评价,前两者统计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疗效比较。 多索茶碱注射液对喘息症状和哮鸣音的消失有明显治疗作用,与氨茶碱注射液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2.2l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 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 2.3不良反应:本组病例副作用:多索茶碱注射液只1例出现头痛、恶心,发生率为4.0%,而氨茶碱组有5例出现副作用,出现心悸、头痛等反应,发生率为20.0%,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3.1多索茶碱是一种新的黄嘌吟类化合物,文献报道[1,2]有明显的平喘止咳作用,而且半衰期长,不良反应轻,口服制剂已在国内研究成功用于临床。本组临床验证结果证明,静脉注射剂型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的单个症状有肯定的疗效,对喘息、咳嗽症状的哮鸣音消失的有效率均为88.0%,患者的肺功能亦有较好的改善,治疗后FEV1、FEV1%和PEF均有明显增加,而且在用药后0.5小时即有增加,1-2时段增幅更明显,6小时有所下降,肺功能改善率在88.0%,略高于氨茶碱注射液,后者为8 4.0%,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3.2本组病例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4.0%和20.0%。多索茶碱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氨茶碱,有明显差异,副反应轻微,尤其是对心脏副反应请,亦未见到对造血功能、肝、肾功能、心脏的不良影响。综上所述,多索茶碱注射液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平喘药。 参考文献 [1] 付世江,霍宝方,孙吉臻,等.口服多索茶碱I期临床试验探究.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8,14(4):222-226. [2] Villani F,Demaria P, Ronchi E etal. Oral doxophyllin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t J,clin pharmacol-Ther. 1997,35(3):107.

喘证诊疗方案

喘证诊疗方案 中医病名:喘征 西医病名:喘息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出现喘证的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一)诊断 1、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呼多吸少,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3、体检时见三凹征,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或哮鸣音;或见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 4、本病应行血常规检查,并可做血清钾、钠、二氧化碳结合力,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血气分析及心肺功能测定。 (二)鉴别诊断 喘证应与哮证相鉴别 喘证、哮证——二者均兼有咳嗽,但各以喘、哮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喘病—以气息言,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哮以声响言,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为主要临床特征;哮为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的疾病,喘证可并发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

哮病—喉中哮呜有声,呼吸气粗困难,甚则喘促不能平卧,发作与缓解均迅速。 (三)辩证论治 (1)、治疗原则 喘证的治疗应分虚实。一般而言,实喘其治主要在肺,治予祛邪利气,区别寒、热、痰的不同,采用温宣、清肃、化痰等法;虚喘治在肺肾,尤以肾为主,治予培补纳气,针对脏腑病机,采用补肺、补肾、益气、养阴等法。若虚实夹杂,下虚上实者,又当分清主次,权衡标本,统筹兼备。 (2)、中药辨证施治 1.实喘 风寒袭肺型 【证见】喘促胸闷,咳痰稀白,常兼有风寒表证。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治法】宣肺散寒。 【方药】 1、主方麻黄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2、中成药(1)通宣理肺丸,每次2丸,每日2次。(2)杏苏止咳糖浆,每次10—15毫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风寒喘咳方(贾河先等《百病良方》) 处方:淫羊藿30克,荆芥、紫菀、陈皮、法半夏、生姜、甘草各1O克,前胡、桔梗各12克。水煎服。

喘证中医诊疗方案

喘证中医诊疗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喘证中医诊疗方案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喘证的诊断标准。 ⑴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⑵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⑶呈桶状胸。叩诊胸部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或哮鸣音。或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 ⑷合并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必要时查血钾、钠、二氧化碳结合力及X线胸部摄片,心电图,心、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等。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2009年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 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胸廓疾病史等病史。 ⑵有咳嗽、咳痰,进行性气促的临床症状。 ⑶有肺气肿和(或)肺动脉高压的体征。 ⑷辅助检查 X胸片、心电图检查有一项符合诊断标准。可予超声心电图以增加诊断可靠性。 ⑸急性加重期可有发热、血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增高。痰培养或涂片可获得有价值的病原。 具有以上1~3条加上X胸片或心电图符合诊断条件,排除其他心脏病即可作出诊断。 (二)证候诊断

1、风寒闭肺:喘息,呼吸急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头痛,鼻塞,喷嚏,流清涕,无汗,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 2、表寒里热: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咳而不爽,咯痰粘稠,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溲黄,便干。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滑。 3、痰热遏肺: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稠色黄,或痰中带血,或目睛胀突,胸中烦热,身热,面红,有汗,咽干,渴喜冷饮,尿赤,或便秘。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4、痰浊阻肺: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或脘闷,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舌质淡,苔厚腻色白,脉滑。 5、肝气乘肺: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声不着;平素常多忧思抑郁,或失眠,心悸,或不思饮食,大便不爽,或心烦易怒,面红目赤,舌质淡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而数。 6、水凌心肺:喘咳气逆,倚息难以平卧。咯痰稀白,心悸,面目肢体浮肿,小便量少,怯寒肢冷,或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淡胖或胖黯或有瘀斑、瘀点,舌下青筋显露,苔白滑。脉沉细或带涩。 7、肺气虚: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极易感冒;或咳呛痰少质粘,烦热口干,咽喉不利,面色潮红;或兼食少,食后腹胀不舒,便溏或食后即便,肌肉瘦削,痰多。舌质淡红或舌质红,苔剥。脉软弱或细数。 8、肾气虚: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尤甚,气不得续,形瘦神惫,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面青唇紫,汗出肢冷,跗肿;或干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质淡,苔薄或黑润,或舌质红少津,脉微细或沉弱,或细数。 9、喘脱

喘证的护理常规

喘证的护理常规 1疾病定义: 中医病名:喘证;西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 2 临床表现; 外寒内饮证:受凉后出现头疼、身痛,发热恶寒,咳嗽,气急,痰白清稀。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或弦紧。 风热犯肺证:发热,恶风或恶寒,头痛、肢体酸痛,咳嗽咽痛,气急,痰黄质稠,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脉浮数。 痰浊雍肺证:咳嗽喘息,痰多色灰白,心胸憋闷,气短,不得平卧,苔白腻,脉弦滑。 肺气郁闭证:常因情绪刺激而诱发,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甚或无痰声。苔薄,脉弦。 3 喘证的护理: (1)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流通,病室安静、整洁。 (2)急性期卧床休息,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如半坐卧位,氧气吸入,一般给鼻导管、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 (3)根据医嘱正确及时给药,观察药物滴速、疗效及副作用。 (4)密切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及呼吸困难程度,监测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配合医生救治。

(5)病情稳定后鼓励病人呼吸运动,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 (6)遵医嘱耳穴埋豆,选择交感、心、肺等穴位。 (7)遵医嘱隔物灸,选择气海,关元等穴位。 4 饮食护理: 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为宜,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及易产气食物。多食绿叶蔬菜及水果,食物以蒸、煮为宜,食物宜软烂,以利消化吸收,同时忌辛辣、肥腻、过甜、过咸即煎炸之品. 外寒内饮证:宜食辛温祛寒之品,如白果煲鸡、紫苏粥等。 风热犯肺证:宜食清热之品,如梨、金银花茶等。 痰浊雍肺证:宜食清肺化痰之品,如银耳白合粥等。 肺气郁闭证:宜食开郁宣肺之品,如杏仁粥,萝卜生姜汁等。 5 情志护理 (1)本病病程长,患者精神负担重,多与患者沟通,及时给心理疏导。 (2)鼓励病人之间多交流,指导自我放松的方法,如听音乐、看电视等。 (3)责任护士主动讲解疾病知识,指导排痰方法和呼吸功能锻练,改善其治疗依从性。 6健康指导 (1)注意保暖,随天气变化增加衣服,避免感受外邪诱发或加重病情。

喘证的中医治疗方法

喘证的中医治疗方法 喘证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直以来,中医对喘证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采用中医治疗不仅能够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调养身体的作用,可谓是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法,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喘证的中医疗法,希望大家能够借鉴一下。一、实喘--风寒袭肺症状:喘息,呼吸气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鼻塞,无汗,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治法:散寒宣肺。方药:麻黄汤。方中麻黄、桂枝宣肺散寒解表;杏仁、甘草利气化痰。喘重者,加苏子、前胡降逆平喘。若寒痰阻肺,见痰白清稀量多泡沫,加细辛、生姜、半夏、陈皮温肺化痰,利气平喘。若得汗而喘不平,可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和营卫,利肺气。若素有寒饮内伏,复感客寒而引发者,可用小青龙汤发表温里。若寒邪束表,肺有郁热,或表寒未解,内已化热,热郁于肺,而见喘逆上气,息粗鼻煽,咯痰粘稠,并伴形寒身热,烦闷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滑者,用麻杏石甘汤解表清里,宣肺平喘,还可加黄芩、桑白皮、瓜蒌、葶苈子、射干等以助其清热化痰。二、实喘--表寒里热症状: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咳而不爽,咯痰粘稠,形寒,身热,

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溲黄,便干。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滑。治法:宣肺泄热。方药:麻杏石甘汤。方中重用辛寒之生石膏清泄肺热,麻黄辛温解表,宣肺平喘,共奏清里解表,宣肺平喘之效;杏仁苦降肺气而平喘咳;甘草调和诸药。三、实喘--痰热于肺症状: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稠色黄,或夹血色,伴胸中烦热,面红身热,汗出口渴喜冷饮,咽干,尿赤,或大便秘结,苔黄或腻,脉滑数。治法:清泄痰热。方药:桑白皮汤。方中桑白皮、黄芩、黄连、栀子清泻肺热;杏仁、贝母、半夏、苏子降气化痰。若痰多粘稠,加瓜蒌、海蛤粉清化痰热;喘不得卧,痰涌便秘,加葶苈子、大黄涤痰通腑;痰有腥味,配鱼腥草、金荞麦根、蒲公英、冬瓜子等清热解毒,·化痰泄浊;身热甚者,加生石膏、知母、银花等以清热。四、实喘--痰浊阻肺症状: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苔厚腻色白,脉滑。治法:化痰降逆。.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方中用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燥湿化痰;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化痰下气平喘。可加苍术、厚朴等燥湿理脾行气,以助化痰降逆。痰浊壅盛,气喘难平者,加皂荚、葶苈子涤痰除壅以平喘。若痰浊挟瘀,见喘促气逆,喉间痰鸣,面唇青紫,舌质紫暗,苔腻浊者,可用涤痰汤,加桃仁、红花、赤芍、水蛭等涤痰

补肺饮对气阴两虚型喘证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

补肺饮对气阴两虚型喘证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6-06-24T15:13:01.9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7期作者:王芳林青 [导读] 对气阴两虚型喘证给予补肺饮日常开水冲泡代茶饮之,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自理能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王芳林青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呼吸科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目的: 探讨补肺饮治疗气阴两虚型喘证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喘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肺饮开水冲泡以茶饮之。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显著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阴两虚型喘证患者补肺饮治疗,能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补肺饮;气阴两虚型;喘证;自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300-02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1]。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如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矽肺等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照辨证施治。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的加重,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60岁以上的患病率可达16%。笔者采用常规西药联合益气养阴中药补肺饮治疗气阴两虚型喘证患者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病人,均符合气阴两虚型喘证诊断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50例,男28例,女22例,最大年龄85岁,最小年龄55岁,平均年龄67岁,病程最长者25年,最短者4年,平均15年;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最大年龄 83岁,最小年龄55岁,平均年龄58岁,病程最长者18年,最短者5年,平均16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气阴两虚症候诊断标准。主证: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微。次症:自汗畏风、烦热而渴,面颧潮红,舌质淡红,脉细数。 1.2.2纳入标准 (1)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2)年龄在50~85岁的患者。(3)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2)肺结核、尘肺、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慢性鼻炎等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3)合并有肺心病、支气管扩张、肺癌等疾病及存在肝、肾功能障碍和造血系统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4)年龄在50岁以下或85岁以上及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5)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补肺饮开水冲泡代茶饮之,其药物组成为:百合,枸杞,麦冬,黄芪,四味方药组成。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自理能力情况。 2.2 观察指标 2.2.1 临床疗效标准:参照生活自理能力(ADL)评估单判定。显效:临床症状较前明显好转,ADL>60,为生活基本自理。有效:症状较前好转,ADL在40~60之间,生活需要帮助。无效:ADL<20,生活完全需要依赖。根据上述标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 = ( 治愈例数 + 显效例数) /总例数。 2.2.2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项目: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包括:进餐、洗澡、修饰、穿衣、可控制大便、可控制小便、用厕、床旁椅转移、平地行走45m、上下楼梯。 2.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 11.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表 *

喘证如何辨证论治

喘证如何辨证论治?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可参考本病辨治。辨证时首辨虚实:病史方面,应注意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健康状况,有无心跳气短,遗精腰酸,尿少身肿,咳嗽等病史和其他出血病史。大致青壮年多为实证,中老年多为虚证;既往健康,常有气喘发作,遇劳遇寒即发,多属于虚。妇女尤当详细询问生育史、月经史, 特别是有无慢性失血或大失血情况,如在重病大病之后,或产后失血,突然气喘,多属虚证,甚至是元气败绝的危候。了解患者在发病前有无感寒受凉、精神紧张、过劳、饮食不当等明显的发病诱因,也很重要。一般受寒或饮食不当而喘者,多属于实;精神紧张或因疲劳而喘者,多属于虚。 临床症状与体征方面,喘而呼吸深长,面赤身热,舌质红,舌苔厚腻或黄燥,不消瘦,无浮肿,脉象浮大滑数者为实证;呼吸微弱浅表,呼多吸少,慌张气怯,面色苍白或青灰,额有冷汗,舌质淡,舌上无苔或有苔而白滑或黑润,全身消瘦或浮肿,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者为虚。如气喘痰鸣,气不接续,张口抬肩不得卧,四肢厥冷,面色白光白,汗出如珠如油,六脉似有似无,即为元气欲脱的危候。 其次,辨寒热:属寒者其痰清稀如水或痰白有沫,面色青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质淡苔白滑, 脉象浮紧或弦迟。属热者症见痰色黄、稠粘或虽色白面粘,咯吐不利,面色赤,口渴引冷,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象滑数。 治疗原则 实喘以去邪为急,在表解之,在里清之,寒痰则温化宣肺,热痰则清化肃肺,湿痰则燥湿理气。虚喘以扶正培本为主,或补肺,或健脾,或补肾,阳虚则温补之,阴虚则滋养之;至于虚实夹杂,寒热兼见者,又当根据具体情况辨证选方用药。此外,由于喘证多继发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 ,所以还应当注意积极地治疗原发病,不能不问原因,见喘平喘。如因产后、病中大失血引起的喘息,久病、重病突然出现呼吸迫促等等,皆属正气虚脱的证候,亟应加以注意。 分型论治 实喘 (1)风寒束肺 ①症状:咳嗽、气喘、胸闷、痰色白而清稀,口不渴;初起多见兼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喉痒、鼻痒等症,舌质不红,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②病机分析:风寒表证以恶寒、发热、无汗、苔白脉浮为特点。由于肺合皮毛、主气、司呼吸,风寒之邪,袭于表分,肺气不得正常宣降,津液留聚为痰,故咳嗽气喘。寒主收引,故初起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等表证;鼻痒、喉痒,是风邪干于清道的表现。舌、脉亦均系风寒外束之象。 风寒袭于肺卫,肺气壅闭,如能及时宣肺散寒、哮喘易平。如失于表散,病邪遗留而为病根,即

50%酒精在喘证痰热郁肺证(急性左心衰)中的应用体会1例

50%酒精在喘证痰热郁肺证(急性左心衰)中的应用体会1例 发表时间:2014-05-28T14:07:44.810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2014年第4期供稿作者:王丽娟 [导读] 急性左心衰处理第一步:50%的酒精6-8L/min氧气吸入,协助病人取坐位,双腿下垂。 王丽娟 临沧市凤庆县中医医院(云南临沧675900)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4)04-91-011病例资料 患者,男,55岁。因“咳嗽、咳痰、喘息6天,加重10小时。”入院。查:体温36.4℃,脉搏114次/分,呼吸38次/分,血压 199/82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对答切题,急性病容。辅助检查:2013-05-16风康医院心脏彩超示:主动脉根部、升部瘤样扩张并主动脉瓣大量返流,怀疑主动脉夹层。四诊摘要:神清,精神欠佳,背入病房,急性痛苦面容,被动体位,言语低微,闻及喘息、呻吟声,无特殊气味,咳嗽、喘息、气促、呼吸困难、尿少、心悸、口唇紫绀,乏力。舌暗红,苔薄黄,脉滑数。中医诊断:喘证-实喘(痰热郁肺证)西医诊断:1.急性左心衰2.主动脉夹层。诊疗计划:1.抗炎、平喘、利尿对症支持治疗;2.遵医嘱给内科Ⅰ级护理,下病危,给持续低流量吸氧。次日中医护理查房,患者诉仍有咳嗽、咳痰、心悸、呼吸困难、喘息、乏力,较前无缓解,烦躁不安。端坐呼吸,不能平卧。饮食、睡眠欠佳,大便未行,24小时尿量为1900ml。查体:BP 141/62mmHg,血氧饱和度75%,一般情况尚可,神清,端坐呼吸,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颈动脉搏动明显,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布满湿性啰音,HR:85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建议改为50%的酒精6-8L/min氧气吸入,协助病人取坐位,双腿下垂,半小时后病人安静,无粉红色泡沫痰咯出。 2救治体会 急性左心衰处理第一步:50%的酒精6-8L/min氧气吸入,协助病人取坐位,双腿下垂。 3护理体会: 3.1体位:立即协助病人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荷。 3.2氧疗:通过氧疗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98%水平非常重要,以防出现脏器功能障碍。首先应保证有开放的气道,立即给与6- 8L/min的高流量鼻管吸氧。给氧时氧气湿化瓶加入50%的酒精,有助于消除肺泡内的泡沫。(50%的酒精配制:用75%的酒精100ml+蒸馏水50ml)如病人不能耐受,可减低酒精浓度至30%或给予间断吸入。 3.3迅速开放两条静脉通道,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观察疗效与不良放应。 3.4病情监测:严密监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心电图,记录出入量。观察呼吸频率和深度、意识、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温度、肺部啰音的变化。 3.5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在抢救时必须保持镇静、操作熟练、忙而不乱,使病人产生信任与安全感。避免在病人面前讨论病情,以减少误解。 3.6做好基础护理与日常生活护理。 3.7健康教育: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心力衰竭的病因,指导其继续针对基本病因和诱因进行治疗,在静脉输液前应主动向医护人员说明病情,便于输液时控制输液量及速度。 3.8针刺舒喘穴(第二、三掌骨之间的骨间隙中)或用艾条灸天突、檀中、气海等穴位。 4讨论: 医护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与复习,将书本知识与临床结合,在诊疗和护理过程中有效运用。在最快时间内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疗效。

喘证

喘证 【病名】 病名:“喘证”最早见于《内经》。 【定义】 定义:喘证系因先天亏损、元气不足,或因外感六淫,饮食失调、痰浊内阻而引起的,以呼吸急促、气息不续,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唇甲青紫、汗出如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 【入院评估】 一、病史询问要点 1、与这次哮喘发作的有关诱因。 2、这次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肺功能检测结果。 3、这次哮喘发作后已用平喘药的种类、给药方法、剂量及疗效等。 4、既往史。 5、家族史。 二、临床症状特点 1、中老年男性为多,以长期从事采矿、隧道和接触粉尘多的工人多见。起病缓,病程长,进展慢。 2、以咳嗽、胸闷、胸痛、气喘动则加重,吐痰或痰中带血、唇紫为常见症状。 【病情分析】 一、基本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3、呈桶状胸。 4、合并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必要时查血钾、钠、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胸片,心肺功能, 血气分析等。 (二)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1、血常规 2、痰涂片 3、动脉血气分析 4、胸部X线检查 5、肺功能试验 (三)鉴别诊断 1、肺咳:以咳嗽为主症,无典型突发胸闷、气喘、哮鸣等表现。 2、心衰:心悸、水肿为主症,心界扩大,虽喘促而哮鸣不明显。 3、肺水:以喘咳,吐大量粉红色泡沫痰为主要表现,一般无喉间哮鸣。 4、支饮:非突发喘促哮鸣声,常有胸痛,检查发现心包有积液。 5、肺癌:即使有肺哮鸣音亦多局限,无突发和反复发作的特点,X线检查可见肺癌病灶,痰中或可找到癌细 胞。 二、病因分析 (一)原发病因 1、外感六淫:①外感风寒②风热之邪③燥邪伤肺 2、饮食不节 3、七情内伤 4、劳欲过度 (二)继发病因:1、久病 2、痰饮 (三)诱发病因:外伤六淫,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劳欲过度均可诱发喘证或加重病情。 三、病机 1、发病:实喘者发病暴急,虚喘者发病缓慢。 2、病位:主要在肺、肾两脏,与肝脾相关,累及心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