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众甲壳虫与MINI的历史发展对比分析

大众甲壳虫与MINI的历史发展对比分析

大众甲壳虫与MINI的历史发展对比分析
大众甲壳虫与MINI的历史发展对比分析

MINI、甲壳虫这些车一般都是少数人所选择的。其中不乏一些爱好时尚的人士,MINI延续了经典设计,而甲壳虫经历了第二代的变异,现在终于回归了经典造型。面对两台经典车型,文艺青年们该如何选择呢?

MINI/甲壳虫历史简介

不得不承认,国内很大一部分MINI/甲壳虫这车主并不太了解自己座驾的悠久历史,所以请各位看官不要嫌小编啰嗦,两台经典车型的历史还是要介绍一下的。

福特T型车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国家正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过来,特别是美国,工业水平已经超越了欧洲。而在这一期间,亨利福特的T型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纷纷进入家庭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车”,并且使美国开创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汽车繁荣时代。而在大西洋的彼岸德国,不少人也意识到开发一款国民车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1934年6月22日,德国汽车制造联合会委托著名的汽车设计师费迪南·保时

捷博士设计一款“大众汽车”。1935年,样车下线,搭载了改进型空冷700毫升直列4缸发动机,功率达到22马力。这款车可以说是日后甲壳虫车型的原型。1938年在希特勒的助推之下“大众汽车”定型生产。这款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一代甲壳虫。

让甲壳虫广受赞誉和好评的是因为其出色的使用性能。甲壳虫的机械设计充分显示出了波尔舍的才能。车体坚实,底盘灵巧。采用风冷发动机,不但重量轻,维护简单,而且避免了因为水箱损坏而带来的维修麻烦,这为后来被大量应用于战场上奠定了良好基础。概括地说,就是机械简单可靠而性能优异。

整车自重650公斤,由于重量轻、马力小,百公里耗油少于7升,用今天的眼光看来,这是多么“节能环保”。从中看出,今天的汽车由于尺寸和重量的影响,即使发动机再先进,变速器的挡位再多,实际耗油量其实是有增无减的。甲壳虫最高时速可以到达100公里,采用了扭杆独立悬挂,车体非常灵活轻便。

后置风冷发动机

由于结构简单,车辆具备很好的可靠性。1936年2月24日,3款“VW3”车在德国柏林进行展示。从10月22日到12月22日之间,每辆VW3车都至少完成了5万公里的测试。1937年,这些车更是经历了严格地针对车高速行驶能力的测试,测试里程累计达到了240万公里。

经历了二战的烽烟,1945年甲壳虫在英国占领军的策划下恢复了生产,次年就引起了轰动。1949年,第一款敞篷“甲壳虫”汽车问世,成为产量最多和销售期最长的敞篷车型,同年还推出商用小型客货两用车。1955年8月5日,甲壳虫总产量达到100万辆。为此大众汽车特意推出了金色限量版甲壳虫。

虽然该车已经名声大噪,但是直到1968年大众汽车才正式命名该车为甲壳虫。1974年第一代甲壳虫正式停产,次年在大众墨西哥工厂生产了一款复刻版甲壳虫。13年后,第二代大众甲壳虫汽车才正式问世。2011年的上海车展上新一代甲壳虫全球首发,今年9月国内上市。

和经历过战火蹂躏的甲壳虫不同,而MINI的经历则相对一帆风顺。Mini的原型车最早诞生于1957年,由BMC(英国汽车公司)所生产。当时的出发点非常明确:为了应对当时的石油危机,要设计一款人们都能买得起的小车。

该车正式的量产版本于1959年下线,后来被称为经典Mini(相对于现在的MINI而言)。从那时候起,Mini就确定了自己的车身设计风格,同时兼具出色的操控性能。

设计师爵士亚历克.伊斯哥尼斯(Sir Alec Issigonis)

该车由传奇设计师爵士亚历克.伊斯哥尼斯(Sir Alec Issigonis)所设计。尽管这是一款省油的小车,但空间却并不小,前轮驱动、发动机横置、四轮独立悬挂,机器占比只有整车空间的1/5,可以从容地坐进4个成年人外加一条狗,空间利用率非常高。

从1959年开始,mini开始了其50多年的风靡旅程。不过一开始该车并没有使用“mini”作为logo,如果你有机会看到旧的经典迷你车辆,它的标致并非是mini,而是Morrismini为多,个别的也只是打着Morris字样而已。

亚历克.伊斯哥尼斯(Sir Alec Issigonis)的朋友John Cooper是一个赛车设计师,酷爱赛车运动。由于Mini本来的设计基因决定了她是一款非常适合高速驾驶的汽车,因此他向英国汽车公司表示通过改造,可以让Mini变得更强。英国汽车公司的主席George Harriman接受了建议,并于1961年10月生产了1000辆以“Cooper”命名的MINI车型——Mini Cooper,在市场上进行试销售。

这款新车型于1961年9月上市,立即受到车迷们的热烈追捧。MINI COOPER换装了前轮盘式刹车系统、997毫升双化油器发动机,发动机对凸轮轴和燃烧室进行了改进,使其达到了55马力。具备了进入赛车世界的条件。

次年4月,MINI的生产厂家——英国汽车公司用MINI COOPER组成了公司第一支拉力赛车队,雇佣了有芬兰飞人之称的Rauno Aaltonen,Timo M kinen 和Paddy Hopkirk作为驾驶员和领航员。MINI COOPER快速的叩响了拉力赛的大门,然而55马力的发动机依然是一个夺冠的障碍。

1963年Mini Cooper装备上了1071毫升70马力的发动机,命名为MINI COOPER S(S代表Special,特别的意思)。1964年由Paddy Hopkirk和Henry Liddon驾驶,首次参加了蒙特卡洛拉力赛。这也是MINI COOPERS首次赢得拉力比赛的冠军。

芬兰车手Timo M kinen与副驾驶员Paul Easter

此后,MINI COOPER S在1965的蒙特卡洛拉力赛上再度蝉连冠军。MINI COOPER S的成功史被来自芬兰的Timo M kinen与副驾驶员Paul Easter一起续写着,站在蒙特卡罗拉力赛的最高领奖台上,这位芬兰选手成为唯一一位横穿法国阿尔卑斯山恶劣的冰雪路面而没有遭受一个罚分的车手。

70年代,种种因素使Mini的生产大受影响,1971年MINI COOPER系列全部停产。MINI COOPER S也因此退出了拉力赛车界。随后的30年内,Mini品牌几经辗转,东家从罗孚换到宝马。如今,宝马集团重振Mini品牌,目前MINI品牌已经衍生出MINI Clubman、MINI Countryman、MINI coupe、MINI Roadster多种变形车。去年还推出MINI WRC赛车,征战赛场。

外观传承经典

全新甲壳虫恢复了第一代甲壳虫的经典设计,上一代圆滚滚的车顶被一条直线条抹平。流溜背设计依然体现出甲壳虫汽车的可爱定位。本着怀旧复古的理念,前脸算不上全新设计,带日间车灯的全新前灯为这辆复古小车注入了一股现代气息。

经典的车尾同样有极具现代感的尾灯点缀。车身长度的加长使车顶轮廓得以延伸,并使风挡玻璃后移,尾部轮廓则延续了第一代甲壳虫的设计。C柱成为了车身设计中的焦点。同时,轮距和轴距也有所增加。所有这一切令全新一代甲壳虫富于力量感且张力十足。

相对而言,MINI的外观算得上是传承经典的代表。从1957年首款车型问世至今经典的造型从未有太大的改变。眼睛版的圆形前灯一直延续至今,改变的地方是有更加圆润的发动机舱盖和进气格栅。

超短的前后悬和车轮四角布置更是和最初的设计草图如出一辙。虽然算不上和老车一模一样,但是ABC柱的造型和倾角都和老车完全一致,算得上完美的复刻。

内饰:创新对比经典

新甲壳虫的内饰颠覆了上一代的简单布置。多功能方向盘、中央大屏幕的音响主机极大地提高了新一代大甲壳虫的功能性和豪华度,顶配车型在中控台上面还加入了时钟和油温表,凸显动感定位。

全新设计的手套箱更是值得夸赞,上下两层的设计不仅扩大了储物空间,而且上层手套箱的扣手设计类似超级跑车的车门,十分值得把玩。

入主宝马集团后,MINI的经典内饰就一直承袭至今,堪称MINI最经典设计的“米奇头”时速表,融合了复古与现代科技的双重元素,无论经历了多少个年代,耐看程度依然不减。而这项设计也是众多消费者选择MINI的原因之一。

拨杆式的各种开关更是MINI的一向经典设计元素,无论哪种变形车或者限量版,这些MINI的标识性元素都传承者传统。说到这里也不得不提及MINI的变种车型之多是多数车型不能比及的。

动力:绅士和牛仔

全新一代甲壳虫搭载了两款小排量发动机——1.2TSI和1.4TS0I。其中,1.2TSI是首次登陆中国。借助于全新的汽油直喷技术,以及先进的进排气循环系统,配备1.2TSI的全新一代甲壳虫的驾驶性能出众。该车型从静止加速到100 公里/小时仅需10.9秒,最高车速可达180公里/小时。

新甲壳虫的1.4TSI发动机使全新一代甲壳虫则最高时速可达208公里/小时,百公里加速只需8.3秒。在提供优异动力表现的同时,全新一代甲壳虫也兼具良好的燃油经济性:1.2 TSI 车型的油耗为5.9 升/百公里,1.4TSI发动机的全新一代甲壳虫油耗仅为百公里6.6升。

新甲壳虫虽然是PQ35平台的产品,后悬挂却和新速腾一样,采用了扭力梁半独立悬挂。这样的地盘的舒适性和操控性很难兼顾,必然有一定取舍。

大众甲壳虫营销策划

大众甲壳虫汽车的网络营销策划方案 一、摘要 越来越多的合资和内资汽车品牌开始参与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者偏好等因素都对汽车的消费市场有影响。在营销策略方面采取优化对策,对于更好地赢得中国市场,以及对品牌和车型在中国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市场分析 1、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随着中国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持续平稳运行,但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将进一步取得新进展,市场供求关系转向供大于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近十年的GDP和人均GDP均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此外,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旧不平衡,地区产值明显呈现出由西部向东部的逐渐提高。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中国近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递增,同时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这种发展趋势表明中国居民的购买力较强,且潜力较大。道路条件 2、道路条件 许多大城市都面临着上下班高峰期的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其中部分原因是城市规划建设不够合理。 3、人口状况 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持续高速增长。从人口的年龄构成来看,15—64岁的人口比例最大,大约占人口总量的74%。在汽车的消费群体中以青年和中年人居多,使得汽车营销拥有广泛的目标群体。 从近几年中国人口的城乡分布来看,城镇人口数不断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也不断上升。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使得人民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对于出行交通工具的需求将会增加。 从人口的性别构成来看,中国的男性比例一直高于女性,且这一比例较为稳定。尽管男性对于汽车的偏爱程度普遍大于女性,但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女性也对汽车有着迫切的需求,为汽车的营销带来新的机遇。

甲壳虫历史车型简介

VW Original Beetle 1938 VW Beetle 1970 Volkswagen New Beetle USA Version 1998 Volkswagen New Beetle Dune Concept 2000 Volkswagen New Beetle Cabriolet 2003 Volkswagen New Beetle Sport Edition 2003 Volkswagen New Beetle Cabriolet Dark Flint Limited Edition 2004 Volkswagen New Beetle 2005 Volkswagen New Beetle Ragster Concept 2005 VW Beetle 2006 Beetle fans are celebrating a double birthday 2008 Volkswagen Beetle BlackOrange 2009 VW Beetle Convertible Barbie Edition 2010 CFC VW NEW Beetle 2011 Volkswagen Beetle R Concept 2011 2012 Volkswagen Beetle RS 2012 2013 Volkswagen Beetle TDI US 2012 2012 Volkswagen Beetle Spring Drive 2012 2012 Volkswagen Beetle 2012 2013 Volkswagen Beetle Cabriolet Exclusive 2013 Volkswagen Beetle R-Line 2013 Volkswagen Beetle Fender Edition

大众高尔夫GTI历史

钢炮之父详解大众高尔夫GTI历史溯源 2010年03月13日09:43 来源:网易汽车类型:转载编辑:孙涛 "大众汽车旗下最经典的两厢车是什么呀?”“高尔夫呀!” 对,没错,高尔夫这个世界上著名的两厢掀背车型绝对称得上是大众的经典车型。大部分人对于这款车的认识只限于其在家用车市场上的良好表现,但是作为德国汽车企业而言,大众汽车不想让消费者认为高尔夫只是一款家庭用车,也不想让消费者怀疑大众汽车在推出运动性车型上的实力。就在这样的环境促使下,将动力性与操控性良好结合的大众高尔夫GTI(以下简称:高尔夫GTI)应运而生,并且其也随着大众高尔夫车型一起走过了34年的历史。 对于那些不熟悉高尔夫GTI的人们,我们可以通俗的告诉你高尔夫GTI就是大众高尔夫的顶级车型,当然这里将其定位为顶级车型是把那个将运动视为生命的大众R系列车型排除在外的情况下定位的。

● 第一代高尔夫GTI :1976年至1984年 30多年前的大众汽车以制造物美价廉的家用轿车所被大家熟知,在高性能车型的设计与制造方面较少涉及,但他们深知如果不设计和制造高性能车型的话就无法满足那些追求车辆性能的消费者们的要求,同时也无法展现自身的技术能力。所以在1973年年代大众半实验性质的推出了一款甲壳虫的高性能版本车型,虽然只是在外型方面略加强化,动力并未有所提升,但是此款车一上市便受到了广大车迷的追捧。 正是广大车迷对于这款车的追捧,让大众汽车决定继续推出高性能版本车型。但是作为当时大众研发工程师的Alfons Lowenberg认为,如果推出像甲壳虫那样所谓的高性能版本车型,还不如推出一款真正的高性能车型,于是他招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悄悄以尚未上市的EA337为基础进行改良,准备推出第一代高尔夫GTI。

最经典的青春励志长篇故事

最经典的青春励志长篇故事 本文是关于最经典的青春励志长篇故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相信有很多朋友都喜欢时不时地找一些经典的青春励志长篇故事来看看,那么最经典的青春励志长篇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最经典的青春励志长篇故事:金龟甲壳虫 在我读小学三年级,做了一件后悔的事,就是偷了老师办公室里的一个实验瓶子。 这是一个怎么样的瓶子呢?它,是一个正方形透明的塑料罐,在顶部有一个圆形的放大镜,它,是用来作什么的呢? 原来,它是用来装昆虫,用来做实验的。 回忆中…… 这一天,我放学,走过老师的办公室,一眼看到了一个透明的罐子,“呵!这玩意,我喜欢!”我趁着周围人不在,一个箭步走进办公室,把罐子塞进肚子里用衣服遮挡,悄悄地离开学校。 “这玩意应该放在哪里呢?”我生怕父母责怪,因为父母不许我买玩具。正在这时,我没有再考虑,而是把它带到足球场上,玩起来。 这一个罐子怎么玩呢?这可有趣了,我把它顶部的放大镜打开,到足球场的草坪里,抓了几只金龟子,放进里面,把放大镜盖子扭紧。观赏这一个“大家庭”,看金龟了是怎么活动的。 这时,我趴在草坪上,两手捧着罐子,看着里面的金龟子,阳光明媚,一阵风吹过,我仿佛听到了金龟了在里面说话。 “小宝,你不听话呀,快把我们放了!”金龟子在罐子里生气。 “我不放,你就是我的宠物,我给你们吃的喝的,你要在罐子里面打滚,让我看看你的大肚皮!”我开心呀。 “小宝,你可知道,偷东西是不对的,快把我们放了,把这一个实验器材还给老师,老师也许这一个时候,正在急着了,上课要用的呀,你听话呀!”金龟子

继续说。 “我不爱听,你们打架,看谁赢了,我就放谁!”我喊它。 “小宝,我们可是昆虫王国的大战斗士,如果你不放我们,我们的兄弟来了,可要你麻烦的!我们是金龟甲壳虫!”一只女金龟威胁我。 我在罐子顶上的放大镜里,看着它们在舞动着翅膀,很是生气的样子。 这一个中午,我实在没有地方把它收藏,只好放在了学校校门的一棵花草丛里。 下午,我去找这罐子,“呀!哪里去呢?”我心慌呀,原来罐子不见了。 这难道是金龟子的伙伴找上门了?我心惊胆跳地回到教室,第一节下课,就被语文老师带到了办公室,不是别的事,正是为罐子而来。 “你为什么要偷东西呢?”她坐在椅上,台头望我,用手撑一下架在鼻梁上的眼镜。 “我……”我含糊了。我正是因为好奇和贪玩,才偷的,这一下子,没有说出来的勇气。 “好了!下不为例!快把罐子里的金龟子放了,它们也是生命!孩子要养成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思想。”老师把我责备一翻,我低下头,慢慢离开办公室。手拿着罐子,心里很是难受。 再次来到足球场,我打开了装着金龟子的罐子顶上的放大镜,金龟子们不慌不忙地飞出来。 “小宝,你要知道,我们可是神族的后代,金龟甲壳虫!”女金龟子说,“这一次,你肯承认是你偷的罐子,已经很不错了,这一件事,你要谨记于心,日后,要反省自己,警惕自己!” 我心里怯意,把金龟子一一放回大自然。 今天,我再回忆起这一件童年的事,想起古埃及人将金龟视为永恒的象征,虽然它是杂食性害虫,但是,金龟能分解动物的粪便,在非洲的生态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这一个我童年的真实故事,反应出一个天真顽皮的孩子,是怎么与大自然,怎么与小生命交流与相互勉励的,正所谓,志可励,志隐藏在生活里,在一些微

汽车发展史简介

汽车与科技 张浩清1202072013 国外的汽车引领着世界的汽车潮流,只有认识到不足才能更好地前进。本章将从汽车的诞生,汽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以及日本等亲爱车大国的发展介绍汽车工业的进程。 人类使用汽车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车辆一直是由人力或畜力驱动,直至18世纪发明了动力机械后,才出现了机动车。 1765年英国的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迅速推广,揭开了工业革命的篇章。1769年法国炮兵工程师尼古拉蒂·古诺把蒸汽机装在一辆木质的三轮车上,制成了最早的机动车。这也是最早的机动交通工具,成为古代交通运输与近代交通运输的分水岭 蒸汽机是外燃机,燃料在汽缸之外燃烧,热效率很低,并且蒸汽车辆庞大笨重,操纵不灵,安全性差。1809年,法国人菲利普·勒本提出了以煤气为燃料的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原理。1860埃蒂内·列诺尔制成了煤气机并成批量生产,是内燃机商品化。 186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制造出往复活塞四冲程内燃机,并为现代汽车内燃机发展奠定了四冲程工作循环的理论基础。当时热效率大12%-14%,之后人们放弃了热效率只有3%左右的煤气机而使用奥托内燃机。 18世纪真正的汽车诞生了。1885年卡尔·奔驰设计制造了一个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和一辆三轮汽车,并在1886年获得了专利。1886年德国工程师哥特里布·戴维斯将自制的单缸四冲程内燃机装在一辆改装的马车上,也制成了汽车。奔驰和戴维斯随后共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开始小规模的批量生产内燃机和汽车。他们二人首先把汽车与工业生产联系在一起,并把汽车推向了历史舞台,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功绩。 从那时起,汽车迅速跃升为道路的主角,很快便淘汰了马车。 汽油内燃机以其功率的不断升高,轻巧等优点脱颖而出,很快成为了汽车的主要动力。随后一大批汽车生产厂在欧洲崛起,标致、欧宝、雪铁龙等品牌先后涌现。汽车的春天到来了。 汽车虽然诞生在欧洲,但在美国依靠自然条件以及宽松的政策,又利用欧洲在当一次世界大战遭受破坏的时机,迅速崛起并超过了欧洲。此后数十年,美国的汽车工业一直遥遥领先,雄踞榜首。 从汽车开始大批生产至20世纪30年代末,被称为汽车技术发展的黄金时代。那时,汽车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由于汽车速度提高,道路建设亦渐趋完善。社会对汽车的大量需求,使汽车结构、性能和制造工艺的改进和各项研究蓬勃发展! 汽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差不多承担了战争的全部陆上运输任务,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机动性和后勤供应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和日本遭受巨大创伤,其汽车生产一落千丈,而没有遭受战火的美国则以其绝对优势填补了世界汽车市场的空白。1950年美国汽车产量比英、苏、法、德、意、日6国的产量总和还多好几倍。由于社会经济的影

27个汽车品牌背后的故事

27 个汽车品牌背后的故事 每个汽车品牌都有一个不同的发展背景和一个独有的标志设计。可能你不爱车,但你不费吹灰之力一眼认出几个车标来,可是在这些的背后,关于它的来历,人物,时间??这些往往具有传奇色彩的丰富内涵,却不像标识那样为人所知。 阿尔法?罗密欧 阿尔法?罗密欧最初叫做阿尔法公司(anonima lombardafabbrica di automobili), 1915年,那不勒斯大亨尼古拉?罗密欧(Nicola Romeo参股阿尔法车厂。并在厂牌中融入了自己的姓氏——阿尔法?罗密欧由此横空出世。 阿斯顿?马丁 马丁曾驾驶自己制造的赛车在阿斯顿.克林顿山举行的山地汽车赛中获胜, 为了纪念胜利, 1923年马丁把公司和它的产品都改名为阿斯顿?马丁。胜利带来荣誉却没能带来利润,公司业绩不佳被反复转卖。(戴维?布朗的名和姓的前两 个字母)为公司的汽车命名,这一命名方法持续至今。 其标志为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鹏,分别注有阿斯顿、马丁英文字样。喻示该公司象大鹏一样,具有从天而降的冲刺速度和远大的志向。分别注有阿斯顿、马丁英文字样表明是一家“三结义”汽车公司。 奥迪 奥古斯特?霍希于1909年离开了由他创立的霍希公司,随即在茨维考成立了另一家汽车公司。由于“霍希”的名字已被原来的公司使用,且已被注册为商标,因此霍希将他的名字翻译成拉丁文“audi(“aud和“horch的词义同为听”),于是新公司有了audi (奥迪)这个名字。也就诞生了奥迪这个品牌。 奥迪的四个圆环,代表着合并前的4 家公司。这些公司曾经是自行车、摩托车及小客车的生产厂家。由于该公司原是由4 家公司合并而成,因此每一环都是其中一个公司的象征。 宝马 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厂股份公司(德文:

汽车的发展史

汽车的发展史 摘要: 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 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竟然诞生了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这一百年,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如此惊人!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本文回望这段历史,回顾了汽车的起源,论述了汽车的功用、分类及性能要求,对国内外汽车的发展历史及各时期主要车型作了系统介绍,对军用汽车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分析,叙述汽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键词军用汽车车辆分类车辆性能 引言 汽车同其它现代高级复杂工具如电子计算机等一样,并非是哪一个人坐在那里发明了的。发明之初的汽车也不是现在之个式样,如果你能见到当时的汽车,你也可能认为这不是汽车呢。汽车的发展也有一个漫长的历程,总的说来,汽车发展史可能分为蒸汽机发明前、蒸汽汽车的问世、大量流水生产汽车开始等三个阶段。人类最初的工作劳动完全是由本身来完成,根本没有什么汽车和发动机,如果说有的话,在未使用牛和马之前使用的是人体的股份这台发动机。奴隶就是一种“生物发动机”。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加强,人们不仅使用人力、畜力、而且知道使用水力、风力。 1.汽车的起源 马车和蒸汽机车以及19世纪的三轮汽车都可算作现代汽车的始祖。在铁路诞生以前,陆上道路通常是未铺路面的,因此,中世纪欧洲的骡马商队很普遍。后来,随着道路的改善,出现了宽轮子的四轮货车和公共马车。那时候的陆上运输成本高,而且客货运输安全系数低,陆上交通除受气候条件限制之外,还受水陆交叉、盗劫和战争等问题的影响。到17世纪,这种格局随着公路的改进而开始被打破。

甲壳虫资料

This is our idea of a grand opening. We took a Volkswagen apart so that you can see for yourself what the inside looks like. You won’t find one dribble on the paint or one nick on the chrome. Not one wrinkle, not one missed stitch. We’ve got a bevy of seamstresses to make sure nothing zags when it should zig. Maybe you think quality isn’t something run that finger underneath the dashboard. Smooth? Along the headliner. Smooth? Under the door. Smooth? Smooth. It’s one of our old family recipes: a lot of patience plus a lot of paint. A visitor once asked, ”4 coats of paint? Isn’t that putting it on a bit thick?” We said, no. We don’t count on the paint to hold the VW together. But it keeps it from falling apart. 涂料不仅可以起到保养物体的使用寿命作用,而且还可以起到美观作用。汽车都是有钢板组成的,所以汽车肯定跟涂料息息相关。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保养汽车表面的涂料而更好的保养汽车呢。 涂料英才网招聘顾问李先生说到:“汽车涂料一般都是烘烤涂料。车厂里面,车架、车壳焊接完成(有时还会进行手工修补)后,下一道工序就是上涂料。一般来说,首先是底面涂料。将光车壳浸入糖浆般的涂料槽,取出烘干底面涂料;然后送人无尘车间,用静电喷涂料工艺喷上表面涂料。然后用200度左右的温度烘干。一般表面涂料有几种:普通涂料;金属涂料;珠光涂料。每种涂料喷在汽车上都会同的效果,普通涂料就不用说了,像金属涂料起到的是保护汽车的作用,能加长汽车的寿命,像珠光涂料是让汽车看起来更漂亮,更光亮。不管什么颜色的涂料,实际上,不光涂料,任何有颜色的东东在大太阳下都可能退色。” 李先生还说:“新车到手,最容易损坏的就是涂料了。洗车不小心,涂料都会受伤。一般小的擦伤,涂料表面有伤痕,伤痕泛白。那个是涂料表面被刮毛了。没有什么必要补涂料。轻的,用沙蜡打打或者多打几次蜡。重的,做个抛光也就可以了。其实,涂料的作用就是保护汽车,只要汽车内部没有事,只要重新喷上涂料,那汽车就像重新复活一样。其实也不是定为这样,有些涂料的地方只要是有点伤痕,那就会对汽车的伤害造成很大的问题。

大众发展史

大众汽车历史 1937年,“Gesellschaft zur Vorbereitung des Deutschen Volkswagens mbH”公司成立,当时谁也没有料想到它会有朝一日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欢笑泪水,风雨彩虹,公司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当之无愧的辉煌史。 1937-1945 1937年3月28日,“Gesellschaft zur Vorbereitung des Deutschen Volkswagens mbH”公司宣告成立,随后于1938年9月16号日更名为“Volkswagenwerk GmbH”。1938年早些时候,在今天的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公司开始建厂,用以生产由Ferdinand Porsche设计的新款车型。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众的生产能力被用于军备生产。当时约有20,000名强制劳工和战俘,随后又有集中营犯人在这里被迫劳动。 1998年9月,为补偿当时的所作所为,大众汽车公司以二战期间在大众被迫劳动的强制劳工的名义,成立了一项人道主义 基金。截至2001年底,已有26国家超过2,050人从该基金获得人道主义援助。此外,在沃尔夫斯堡,一个旨在纪念二战期间在大众被迫劳动的强制劳工的纪念馆正在建设中,大众公司现有新员工以义工形式给予了大力支持。 1945-1949 二战结束后,1945年6月中旬,大众汽车公司由英国军政府接管。在Ivan Hirst少将的管理下,甲壳虫(Volkswagen Beetle)投入大量生产。 1949-1960 1950年3月8日,Type 2投入生产,进一步扩充了公司的产品线。凭借丰富的多功能特性,Volkswagen Bus(即今天仍为许多人所熟悉的“VW Bully”)很快掀起了订购热潮。1956年,一个独立的Transporter生产基地在汉诺瓦(Hanover)成立,同时埋下了今天大众商用车品牌的种子。

汽车论文__汽车百年发展史

汽车百年发展史 人类历史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几千年历史,而在这厚重的历史中积淀着人类先祖们的辛劳和智慧,同时留给了后人无尽的知识和财富。使用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我们的祖先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铁犁牛耕到机械收割,人类不断地创造着新的工具,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更是不断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加速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当今社会,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系统,节省了往返时间,方便了人们的联系,增加了企业效率,带来人们历史性的变革。社会财富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间接性的促进了城市交通的发展,因此城市立交桥,地铁,不断外扩的环城路等等成为城市新的风景线。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之民工潮的涌动,城市中的人口不断持续上升,熙熙攘攘的人群加剧着城市生活的节奏。公交,地铁~总是人满为患。当然汽车是很多普通人打拼的梦想。大街上,各种品牌型号排量的五颜六色的汽车,成为城市中流动的风景线。于是都市中有着那么一个群体,他们如此如醉的关注着喜欢着汽车,对各种汽车参数,配件,性能指数等了如指掌,对汽车企业文化如数家珍侃侃而谈。虽然在一定的条件下我们还不能拥有自己的座驾,但仍然在关注着。 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可以说,汽车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方便了人们,更带给人们无尽的乐趣。在经过汽车概论选修课的学习后,对于汽车有了新的进一步的认识。“读史使人明智”,车轮转动着汽车百年的发展史,车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了点点滴滴。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五大汽车强国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回望汽车的发展历史,体会汽车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欢乐与梦想…… 首先有必要要谈谈汽车的远祖。远在在原始社会,人们发明了一种简单的工具,将圆木置于重物的下面,然后拖着走,重物即可由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这被称作为早期的木轮运输。后来人们发现用直径大的木轮运输速度较快,于是木轮的直径越来越大,逐渐演变为带轴的轮子,这便形成了最早的车轮雏形。车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首先发明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车辆,也是在我们祖先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开拓下,最早驶上了历史的舞台。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黄帝造车之说,故黄帝又号称轩辕氏。轩是古代一种有围棚的车,辕是车的基本构件。所以可以认为车辆应当是黄帝首先发明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留下了各个朝代车的更替演变史。 十六世纪的欧洲已经进入了"文艺复兴"的前夜,欧洲的马车制造商风起云涌,马车的制造技术有了相当的提高。中世纪的欧洲,大量地发展了双轴四轮马车,这种马车安置有转向盘。车身方面,出现了活动车门和封闭式结构,并且在车身和车轴之间,实现了弹簧连接,使乘坐之人感觉极为舒适 当然上面这些还不能称作汽车,真正的解决了车的动力问题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汽车。 于是,工业革命带来动力的革新,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生产力大幅度地增长,要求用于交通运输的工具也要有相应的发展。 世界汽车的发展历史大约经历了110年,19世纪末期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

德国大众汽车“甲壳虫”系列广告文案

德国大众汽车“甲壳虫”系列广告文案 之一:想想小的好处 我们的小车不再是个新奇事物了。不会再有一大群人试图挤进里边。不会再有加油工问汽油往那里加。不会再有人感到其形状古怪了。事实上,很多驾驶我们的“廉价小汽车”的人已经认识到它的许多优点并非笑话,如1加仑汽油可跑32英里,可以节省一半汽油;用不着防冻装置;一副轮胎可跑4万英里。也许一旦你习惯了金龟车的节省,就不再认为小是缺点了。尤其当你挤进狭小的停车场时,当你支付那笔少量的保险金时,当你支付修理帐单时,或者当你用旧大众换新大众时,请想想小的好处。 之二:我们的车鼻为什么粗短上翻? 我们的车鼻为何粗短上翻?VW(volkswagen)不需要很长的前盖,因为引擎在汽车后部。这比长鼻子车多出几个好处。很明显的,这造成较短的车身。因此你可以穿梭于车阵中,同时可以在拥挤的停车空间内进出自如。在前进时,撞凹叶子板的机会几乎等于零。因为VW的短鼻子,你能看到自己鼻子下面的道路。重要的是,VW的每项设计都很有道理,包括我们作的修改。除非你对VW已注意了很多年,否则你大概不了解我们那换档的同步装置,或是我们那声音小,马力大的引擎,或是我们那3012项其他改变。由外表看,VW一成不变;在内部,日新月异。这正是VW折旧低,并且年复一年绝不落伍的原因,包括车鼻子和一切。 之三:柠檬 这辆“甲壳虫”未赶上装船货运。 仪器板上放置杂物处的镀层受到损伤,这是一定要更换的。你或许没注意到,但检查员克朗诺注意到了。 在我们设在沃尔夫斯堡的工厂中有3389位工作人员,其唯一的任务就是: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去检查“甲壳虫”。(每天生产3000辆“甲壳虫”,而检查员比生产的车还多。)每辆车的避雷器都要检查(绝不作抽查),每辆车的挡风玻璃也要经过详细的检查。大众车经常会因肉眼看不出来的表面抓痕而无法通过。 最后的检查实在了不起!“甲壳虫”的检查员把每辆新车像流水般送上车辆检查台,通过总计189处的检查点,再飞快地直开自动刹车台,每50辆甲壳虫中总会有一辆被人说“通不过”。 对一切细节如此全神贯注的结果,是大体上讲甲壳虫比其他的车子耐用而不大需要维护(其结果也使甲壳虫的折旧较其他车子少)。 我们剔除了柠檬(不合格的车),而你们得到了李子(十全十美的车)。 之四:这就是我们检验VW的次数 这些是我们的小汽车在工厂中所获得的OK的一部分。(OK和NO很容易区分,你永远只能看到一个NO。)我们聘请了5857个人,他们的工作只是找出可以说NO的毛病,而且NO就是NO……一位来自巴西的参观者问我们,一辆刚制造出来的车顶上有个凹陷,我们将如何处置?凹陷很容易敲平,但是我们的做法让他吓了一跳。我们把车顶轧成钢块,丢到废铁堆里。我们淘汰了许多VW,只因为一些你自己可能永远不会察觉到的小毛病。车顶内镶嵌板的吻合度、车门边柱的最

世界汽车发展史

世界汽车发展史 ●从轮到车——人类交通的第一次革命 ●自走车辆的探索——人类奔驰的梦想与追求 ●现代汽车的形成与发展——汽车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融合推动了汽车工业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现代汽车的发展——和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主体 马车时代 自从人类发明了车轮并制造出车后,就用驯化了的马、牛拉车。马车是运输、代步和打仗最主要的工具。 由于没有其他合适的动力取代马,马车时代一直延续了约3000~4000年。 第一台实用蒸汽机 1757年,木匠出身的技工詹姆斯·瓦特被英国格拉斯戈大学聘为实验技师,有机会接触纽科门蒸汽机,并对纽科门蒸汽机产生了兴趣。 1769年,瓦特与博尔顿合作,发明了装有冷凝器的蒸汽机。 1774年11月,他俩又合作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动力机械——蒸汽机。瓦特发明的高效率蒸汽机一出现立即用到采矿、纺织、冶金、机械加工、运输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掀起了18世纪轰轰烈烈的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诞生,无疑是人类利用动力机械的一大突破。从此,人们靠燃料的燃烧就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 蒸汽汽车的盛衰内燃机的诞生 古诺的尝试给后来者以极大的启发和激励,在欧洲各国和美国出现了研究和制造蒸汽汽车的热潮。各种用途的蒸汽汽车相继问世,到了19世纪中叶,出现了一个蒸汽汽车的全盛时期。

内燃机的先驱 蒸汽机的燃料在锅炉中燃烧把水烧开,将蒸汽送进气缸,推动活塞和曲柄连杆机构工作,所以蒸汽机也称为外燃机。它的热量损失大,热效率低,仅10%左右,能源浪费严重。 如果让燃料在气缸里直接燃烧产生的气体膨胀力推动活塞作功,就可大大提高气缸压力和热效率,这就是所谓的内燃机。1862年,法国铁路工程师罗彻斯,发表了等容燃烧的四冲程发动机理论,即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并指出压缩混合气是提高热效率的重要措施。1862年1月16日他的发明获得法国专利,他并没有造出实物来说明他的理论。 内燃机的诞生 奥托内燃机 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22岁时弃商,开始从事煤气发动机的试验工作。 1866年,奥托研制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立式活塞式四冲程奥托内燃机。翌年,此物荣获巴黎博览会金质奖章。 1876年,奥托对四冲程内燃机又作了改进,试制出第一台实用活塞式四冲程内燃机。 1877年8月4日取得专利,并成批投入生产。 戴姆勒的小型内燃机 1881年,戴姆勒辞去道依茨公司的一切职务,同他的同事威廉·迈巴赫合作开办了当时第一家汽车工厂,开始研究一种“轻便快速”发动机的设计方案。 1883年8月15日,戴姆勒和迈巴赫在奥托四冲程发动机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开发出了第一台卧式汽油机。 内燃机的诞生 戴姆勒的小型内燃机 他们再接再厉,把发动机的体积尽可能缩小,终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轻便小巧的化油器式、电点火的小型汽油机,转速达到了当时创记录的750r/min。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立式发动机,取名为“立钟”。他们在1885年4月3日取得德国专利。

德国大众发展史

德国大众 第一章:大众汽车总览 大众汽车,在德语里是VOLKSWAGEN。这个词语,别想去英文字典里查了,其实它是2个单词的组合,VOLKS,还有WAGEN,所以简称VW。VOLKS,就是相当于英语里的FOLKS,连读音也一样,就是平民的意思。WAGEN,读音因该是英语里的VAGEN,这个词语金山词霸里也没有,我记得在哪个大字典里看到过是4轮马车的意思,姑且就是当汽车的意思吧。这里插一句,我们叫宝马BMW,德国人就叫BMV(都是指读音哦)。 大众的标志,是VW两个字母竖排的意思,据说有另一个意思,说这个标志看起来是3个V,代表他们胜利、胜利、胜利。 其实大众有两个含义。一个代表大众汽车集团,另一个代表大众汽车这个品牌。大众汽车集团的概念大了。可能有些人不知道,大众集团下属宾利(BENTLEY)、奥迪(AUDI)、蓝博基尼(LAMBORGHINI)、布加迪(BUGATTI)、大众(VW)、斯柯达(SKODA)、西亚特(SEAT)这七个品牌。 在这些品牌中,最高档的绝对属于宾利这个品牌了。本来,大众是买下了英国的劳斯莱斯(ROLLSROYS,简称RR),而RR拥有RR和BENTLEY两个商标。然而,不知道属于疏忽还是本来的策略问题,RR公司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厂被BMW集团购买。插一句,RR 的发动机至今还在很多飞机服役。而RR该商标的所有权是其飞机发动机制造公司。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大众确掌握有RR的整个制造厂,

而生产的汽车都只能标宾利的商标。虽然没什么不好,而且近期宾利一举推出包括大陆在内的几款热销车型,品牌效应大涨。但大众没有RR的商标始终让我觉得是个遗憾,并让英国这原属一家豪门品牌开始分家。BMW集团拥有了RR的商标,并另建工厂,出品了新的幻影(PHANTOM)系列的RR。 我GF以前就不知道,AUDI其实也是大众的。其实AUDI系列有很多技术是和VW品牌的汽车共用的,这可能会让多掏不少钱买AUDI汽车的车主不悦,确让很多买VW的车主津津乐道。AUDI公司前身叫汽车联盟(或联合汽车公司),由四家公司组成,所以标志为四环。绝对不是因为奥迪是奥运的弟弟,所以少个环。AUDI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和BENZ/BMW这2B公司一样的德国豪华车制造商。这里再插点小知识,BENZ我们称做奔驰,而香港人叫平治,是属于戴母勒-克来斯勒公司的一个以创始人命名的品牌。这个品牌在国外多用于指商用车(比如卡车面包车)而不是小轿车,用三叉星标志的小轿车一般国外人都叫它‘MERCEDES(梅赛德斯)’,大概因为奔驰这个翻译太成功了,所以中国这里就一直这样叫。以后和外国人交流就知道他们说的是啥了。回来讲奥迪,它目前的市场定位是,以比2B公司低10%左右的价格,提供同样优质的车辆,兼顾驾驶乐趣和豪华舒适性。 由于本人知识所限制,比较了解VW和AUDI两品牌,其余品牌就不做过多介绍了。

大众汽车品牌故事

大众汽车品牌故事 大众汽车(德语:Volkswagen)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公司,也是世界四大汽车生产商之一的大众集团的核心企业。Volks在德语中意思为“国民”,Wagen在德语中意思为“汽车”,全名的意思即“国民的汽车”,故又常简称为“VW”。 台湾译为福斯汽车,港澳译为大众汽车或福士汽车,意思是“人民的汽车”。整个汽车集团在2012年产销超过907万辆,大众品牌则超过574万辆。 大众汽车公司由世界著名的汽车设计大师波尔舍创立于1937年,是德国最大的汽车生产集团,汽车产量居世界排名第五位。 大众集团包括有在德国本土的大众汽车公司和奥迪公司以及设在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南非等7个子公司。使大众公司扬名的产品是“甲壳虫”轿车(由保时捷汽车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设计),该车在80年代初就已生产了2000万辆。启动了大众公司的第一班高速列车,紧随其后的POLO、高尔夫、帕萨特、捷达等也畅销全世界。 公司总部曾迁往柏林,当前仍设在沃尔夫斯堡。目前有雇员50万人,整个汽车集团产销能力在900万辆左右。 在遭遇金融危机的2008年,大众集团宣布2008年取得47亿欧元的税后利润,比2007年增长13.7%,创造历史新高,销售汽车623万辆,占据全球汽车市场11.4%的份额。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西欧,大约每5辆新车中就有1辆来自大众集团。 当费迪南德·皮耶希在2008年7月16日举行的奥迪百年庆生会上遇到文德林·维德金时,二人一番对视,最终还是握了握手。一周后,维德金———这个大众监事会主席皮耶希一生中最重要的对手让出了他保时捷CEO的位置;当晚,大众汽车与保时捷两家公司宣布合二为一。

汽车的发展历史

汽车如今是随处可见,并且充斥着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大多人是为了出行方便,也有人为了生活,享受高档汽车的舒适,也有作为生产力工具,当然少不了作为竞速工具的赛车了。 然而你可知汽车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如果算上发动机的历史,时间会更久远。 1680年,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设想了喷气式汽车的方案,但是牛顿是理学家,因此并未付诸实践,所以未能制成实物。之后又经历了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蒸汽时代的到来,汽车才逐渐有了它的身影。 1771年法国工程师尼古拉·约瑟夫·曲尼奥设计了一辆自身动力的道路载具,这被公认为汽车发展的起点。他设计的是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车,在正前方有一个硕大的锅炉,热气通过两个气缸扑哧扑哧的推动前轮转动,驾驶员用一对别扭的手柄控制方向。但这种设计非常不实用,未能在法国投入使用。 由于尼古拉的发明未能普及,所以发明汽车的中心很快转移到了英国,到1801年,理查特里维西克在坎伯恩开出了一辆名为“喷气鬼”的陆上蒸汽机车头,有4个轮子,巨大的气缸通过杠杆驱动两个后轮。在设计上,它的形象是基于汽车和火车头之间,甚至能像火车头一样喷出汽笛。它能乘坐8人,时速达到了13公里,有了足够的使用价值。

于是以此为基础,19世纪的汽车开始在方方面面展开革新。但毫无疑问最关键的革命是在187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拓发明的四冲程循环内燃机,我们在中学物理课上就已经了解过它的原理:在下行吸气冲程中,活塞扩大气缸容积,并吸入可燃气和空气,在上行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可燃混合气使其升温,在下行做功冲程中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做功,最后在上行排气冲程中,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回到初始状态。 除此之外,汽车研发还有一个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两列平行轮子在拐弯时必须有不同的转速。马车的车轮可以在车轴上自由滚动,这无所谓,但汽车的车轮要输出动力,必须跟随车轴转动,也就必须有机构能向两侧车轮输出不同的动力,这就是根据行星齿轮制成的差速器了。 在此基础上德国汽车工程师卡尔奔驰在1885年制造出了奔驰一号,并在一年成功申请了专利,就被视为第一款使用的内燃机汽车。然后到1894年,奔驰又研发了4轮汽车,奔驰双轮。 同年在法国路易斯热内潘哈德和艾米尔莱瓦索发明的手动挡变速器,它能灵活的改变发动机输出的转速和力矩。阿尔弗雷德瓦契伦又用方向盘代替了复杂的手柄,由此驾驶变得轻松起来。1906年,米其林发明了容易拆换的汽车钢圈,充气橡胶轮胎普及,从此汽车再也不怕颠簸了。与此同时汽车制造业也迈入了新时代。1903年,新

大众甲壳虫与MINI的历史发展对比分析

MINI、甲壳虫这些车一般都是少数人所选择的。其中不乏一些爱好时尚的人士,MINI延续了经典设计,而甲壳虫经历了第二代的变异,现在终于回归了经典造型。面对两台经典车型,文艺青年们该如何选择呢? MINI/甲壳虫历史简介 不得不承认,国内很大一部分MINI/甲壳虫这车主并不太了解自己座驾的悠久历史,所以请各位看官不要嫌小编啰嗦,两台经典车型的历史还是要介绍一下的。

福特T型车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国家正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过来,特别是美国,工业水平已经超越了欧洲。而在这一期间,亨利福特的T型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纷纷进入家庭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车”,并且使美国开创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汽车繁荣时代。而在大西洋的彼岸德国,不少人也意识到开发一款国民车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1934年6月22日,德国汽车制造联合会委托著名的汽车设计师费迪南·保时 捷博士设计一款“大众汽车”。1935年,样车下线,搭载了改进型空冷700毫升直列4缸发动机,功率达到22马力。这款车可以说是日后甲壳虫车型的原型。1938年在希特勒的助推之下“大众汽车”定型生产。这款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一代甲壳虫。

让甲壳虫广受赞誉和好评的是因为其出色的使用性能。甲壳虫的机械设计充分显示出了波尔舍的才能。车体坚实,底盘灵巧。采用风冷发动机,不但重量轻,维护简单,而且避免了因为水箱损坏而带来的维修麻烦,这为后来被大量应用于战场上奠定了良好基础。概括地说,就是机械简单可靠而性能优异。 整车自重650公斤,由于重量轻、马力小,百公里耗油少于7升,用今天的眼光看来,这是多么“节能环保”。从中看出,今天的汽车由于尺寸和重量的影响,即使发动机再先进,变速器的挡位再多,实际耗油量其实是有增无减的。甲壳虫最高时速可以到达100公里,采用了扭杆独立悬挂,车体非常灵活轻便。

(完整版)关于汽车标志的小故事

关于汽车标志的小故事 关于汽车标志的小故事 Hello,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豪华品牌汽车的车标小故事。 01 劳斯莱斯 劳斯莱斯汽车的标志图案采用两个”R”重叠在一起,象征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体现了两人融洽及和谐的关系。而著名的飞天女神标志则是源于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飞天女神”标志:这个车标的设计者是英国画家兼雕刻家查尔斯·赛克斯。20世纪初,经朋友蒙塔古介绍,赛克斯负责为劳斯莱斯设计一尊雕塑车标。当时,已婚的蒙塔古疯狂地爱着他的女秘书桑顿,恳请赛克斯以桑顿为原型设计车标。所以,赛克斯的最初设计中,雕像是一尊披着长袍的女人将手指放在嘴唇上,象征着蒙塔古与桑顿之间不能说的秘密情史。这个恋爱故事历经重重磨难,桑顿身份地位曾是脱衣舞女郎,所以两人根本无法在一起生活,在得到家庭与蒙塔古妻子的谅解后,两人最终可以走到一起,不幸的是,后来桑顿在一次乘船旅行中不幸遭遇德军水雷,永远沉入了冰冷的大海。后来,他们这段美好的爱情又略带凄惨故事就保留在了这个车标上。后来,他们邀请赛克斯又把它改为双手如羽翼般向后伸展的形象,也就是今天的”飞天女神”. 1911年,它正式成为劳斯莱斯车的车标。从此,劳斯莱斯的飞天女神车标更是美丽的爱情象征了! 02

保时捷 举世熟知的porsche盾徽,是1953年由费利。保时捷博士(dr . feny porsche)所构思。跃动的黑马象征porsche惊人的爆发力,正中央stuttgart字样,代表保时捷公司的所在地;四周厂徽取自巴登佛登堡州(baden wurttemberg)州徽,并镶以德国国旗黑、红、黄三色,共同构成一面令人热血沸腾的盾徽。 保时捷是德国著名汽车公司。1930年由费迪南德·波尔舍教授建于斯图加特。费迪南德·波尔舍是一位享誉世界车坛的著名设计师。本世纪30年代中叶曾为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设计过风靡全球的甲壳虫轿车的先行车。其子费里·波尔舍继承父业,继续发扬光大。保时捷以生产高级跑车而著名于世界车坛。该公司的标志采用斯图加特市的标志。纹章中央是一匹马,上部标有STUTTGART(斯图加特)字样。在历史上斯图加特早在16世纪就是名马产地,保时捷标志的左上方和右下方是鹿角的图案,表明该地也曾是狩猎的场所。右上方和左下方的黄色条纹是成熟麦穗的颜色,意味着肥沃的土地和带给人们的幸福,红色则象征着人们的智慧。 03 布加迪 布加迪创办人Ettore Bugatti出生于意大利,这个以他的姓氏为名的车厂座落在Molsheim;此地位在阿尔萨斯,阿尔萨斯原本是法国的一个省,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被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统一德国后成为德国领土,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德国的领土(战后归还法

汽车百年:汽车发展史

汽车百年:汽车发展史

————————————————————————————————作者:————————————————————————————————日期:

汽车百年 汽车发展史之一 汽车的问世离不开发明家的苦心专研 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竟然诞生了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这一百年,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如此惊人!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奔驰、宝马、通用、福特、沃尔沃、丰田、本田等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让我们一起来回望这段历史,品味其中的辛酸与喜悦,体会汽车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欢乐与梦想…… 自走车辆的探索是人类奔驰的梦想与追求。汽车同其它现代高级复杂工具如电子计算机等一样,并非是哪一个人坐在那里发明了的。发明之初的汽车也不是现在这个式样,如果你能见到当时的汽车,你也可能认为这不是汽车呢。汽车的发展也有一个漫长的历程,总的说来,汽车发展初期,能分为蒸汽机发明前、蒸汽汽车的问世、大批量流水生产汽车开始等三个阶段。 人类最初的工作劳动完全是由本身来完成,根本没有什么汽车和发动机,在未使用牛和马之前,奴隶就是一种“生物发动机”。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加强,人们不仅使用人力、畜力、而且知道使用水力、风力。 在1712年,纽可门首次发明了不依靠人和动物作功,而是靠机械作功的蒸汽机。这种蒸汽机用于驱动机械,便产生了划时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蒸汽驱动的机械即汽车的诞生,人类社会中便拉开了永无休止的汽车发展的序幕。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Cugnot)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到1804的年,脱威迪克(Trouithick)又设计并制造了一辆蒸汽汽车,这辆汽车还拉着十吨重的货物在铁路上行驶了15.7公里。由于蒸汽汽车本身又笨又重,不符合汽车灵活机动的基本要求,而且乘坐蒸汽汽车又热又脏。为了改进这种发动机,艾提力?雷诺(Etience Lenor)在1800年制造了一种与燃料在外部燃烧的蒸汽机(即外燃机)所不同的发动机,让燃料在发动机内部的气缸里直接燃烧,产生的气体膨胀力推动活塞做功,人们后来称这类发动机为内燃机。内燃机大大地提高了气缸压力和热效率,使发动机的更小巧,功率更强。 现代发动机的发明是在使用蒸气机的基础上,仿造蒸气机的结构,在气缸中燃烧照明煤气作为开端的。首先成功制造了煤气机,在煤气机的基础上改进为汽油机,再研制为柴油机。1866年,德国工程师康特?尼古扎?奥托(CountNicholasOtto)研制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立式活塞式四冲程奥托内燃机。该内燃机对进入气缸的空气和汽油混合物先进行压缩,然后点火,这种发动机活塞的四个冲程,把进气、压缩、作功及排气融为一体。为了纪念奥托的发明,人们把这种循环就称为奥托循环。1876年,经过对原发动机的改进,又发明了第一台实用活塞式四冲程内燃机,使内燃机的结构更紧凑和简化,从而推动了小型内燃机的实用化。100多年来,尽管发动机的研制在不断进行着,但奥托创建的内燃机工作原理,一直在现代汽车发动机上沿用至今。不过,奥托的内燃机以煤气为燃料,体积较大,重量约1吨,还不能用在汽车上。 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KartBenz)最初在德国的曼海姆经营奥托四冲程煤气机,后来投入到汽油机的研制。1879年,本茨首次试验成功一台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Daimler)和迈巴赫在奥托四冲程发动机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开发出了第一台卧式汽油机。紧接着,他们再接再厉,把发动机的体积尽可能缩小,终于在2年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