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血病感染的主要原因

白血病感染的主要原因

白血病感染的主要原因
白血病感染的主要原因

白血病感染的主要原因

文章目录*一、白血病感染的主要原因*二、白血病的治疗偏方*三、白血病的预防

白血病感染的主要原因1、白血病感染的主要原因

1.1、遗传因素:其实白血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但是,它不属于遗传性疾病。在这里,医学所指,遗传是家里有人患有其他遗传性疾病,这些遗传病才是导致白血病发病率比一般人发病率高的原因。

1.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造成白血病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个化学元素“苯”,它造成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导致白血病。

1.3、病毒:对于T淋巴细胞造成的白血病,这种病因是一种很少见的类型。这是由于RNA病毒的逆转录病毒,这样情况下引起的白血病症状。

1.4、血液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血液病是有可能引起急性白血病的,血液病患者一定要及时积极进行治疗,避免患有白血病的风险。

1.5、放射因素:一次或多次放射都有可能会引起白血病,导致骨髓受抑制及机体免疫力降低,染色体发生断裂。

2、白血病传染吗

白血病不是传染病。虽然有研究发现,某些病毒感染,如嗜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I型(HTLV-I)可诱发某些T细胞白血病,但主

要是由于这类患者的内在因素存在。另外,也曾有报道,在某个家族中,先后数位家族成员患同一类型白血病,这也并非由于相互间传染所致,主要是这个家族成员中共有的某些遗传性缺陷。若是白血病会传染的话,那与白血病患者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势必该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了,可实际上,并未见因此医护人员中有白血病的患病。

3、白血病会遗传吗

很多患有白血病的年轻父亲或母亲,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白血病遗传吗?经过专家的研究,白血病虽然不是遗传病,但具有遗传易感性。也就是说有过白血病家史的人孩子患有白血病的几率要比正常家庭中的孩子大,但并不是说这就具有遗传性。所以专家提示患者:不要对此有过分的焦虑。

白血病的治疗偏方1、口蘑烩豆腐

还是治疗白血病的良方。选用口蘑15克,豆腐1小块,火腿末、豌豆各10克及调料适量。将口蘑泡开后洗净,泡蘑菇水澄清待用;豆腐切长条形,用开水烫后捞出沥水。锅内放鲜汤及泡蘑菇水烧开,放入口蘑、豆腐、火腿末、豌豆,加盐,炖煮约10分钟,勾芡,调入味精,淋少许麻油。

2、蒜苗炒河蚌肉

取蒜苗、河蚌肉各250克,蒜2瓣及调料适量。将蒜苗洗净,

切成2~3厘米长的段,河蚌肉用刀背拍松,沸水中略烫后切成片,加黄酒,盐伴匀待用,菜油烧熟,降温片刻爆香蒜茸,姜末,下蒜苗

煸炒至半熟,入蚌肉,调入精盐、白糖,沸煮约4分钟,加味精即成。

白血病的预防1、避免接触过多的X射线及其他有害的放射线。对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孕妇及婴幼儿尤其应注意避免接触放射线。

2、防治各种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如C型RNA病毒。

3、慎重使用某些药物。如氯霉素、某些抗病毒药物、某些

抗肿瘤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等,应避免长期使用或滥用。

4、避免接触某些致癌物质,做好职业防护及监测工作。如在生产酚、氯苯、硝基苯、香料、药品、农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染料等的过程中,注意避免接触有害、有毒物质。

5、对白血病高危人群应做好定期普查工作,特别注意白血病警号及早期症状。有条件者可服用天仙活力源做预防性治疗。

白血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

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白血病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变化的特点,更易发生院内感染。为探讨白血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我们收集了3年来在我科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335例,对发生院内感染的88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了解白血病患者的易感因素,有利于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1.1 收集本科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期间收住院的白血病患者335例,发生院内感染88例,其中男51例,女37例,年龄5~73岁,平均34岁,感染率为26.27%。均符合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 1.2 本组88例院内感染中,31例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26例,败血症12例,口腔8例,泌尿道5例,皮肤4例,肛周2例。有52例在病程中送血、痰、尿、粪、咽拭子检查,送检率为59.09%。有48例阳性标本,4例未检出病原菌,其中G+菌22例,占45.83%,G-菌11例,占22.92%,真菌15例,占31.25%。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球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12例。 2 感染因素 2.1 与化疗强度有关本组患者中321例进行化疗,大剂量化疗有52例,院内感染38例,感染率为73.08%。而常规化疗269例,院内感染36例,感染率为13.38%。

2.2 与白细胞数有关白血病感染与白细胞减少密切相关,白细胞(2.1.4.0)?109/L,感染率7.46%,白细胞(0.6~2.0)?10 9/L,感染率21.53%,白细胞<0.5?109/L,感染率100%。 2.3 与使用抗生素有关 335例患者中,未用或仅用一种抗生素者85例,医院感染8例,感染率为9.41%。使用过2种或2种以上抗生素者250例,医院感染80例,感染率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与侵入性操作有关本组335例患者中,有侵入性操作者56例,医院感染者24 例,感染率为42.86%,而未进行侵入性操作279,医院感染者64例,感染率为22.94%。 2.5 与住院时间有关 88例感染患者中住院时间为8~96 d,平均32 d。<10 d感染人数2例,占 2.27%。10~20 d感染人数为27例,占30.68%。20~30 d感染人数59例,占67.05%。 3 护理对策 3.1 切断感染途径 3.1.1 空气的消毒加强血液病房环境的消毒及管理,病房每天早晚各通风1次,用紫外线照射1次,每次30 min。病房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在55%~56%,每天用2%消佳净消毒液拖地及擦拭物体表面2次。定期做空气培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断空气传播途径。 3.1.2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一项重要护理操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能否防止、控制感染的扩散,往

白血病职业病的诊断标准

白血病职业病的诊断标准 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才能称作职业病。 白血病职业病诊断标准: (1)体征:皮肤出血斑点,胸骨压痛,淋巴结、肝脾肿大。 (2)临床症状:急骤高热,进行性贫血或显著出血,周身酸痛乏力。 (3)实验室:血象白细胞总是明显增多(或减少),可出现原始或幼稚细胞。骨髓象骨髓有核红细胞占全部有核细胞50%以下,原始细胞≥30%,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如骨髓有核红细胞≥50%,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比例 ≥30%,可诊断为急性红白血病。 中国职业病呈现的特点是: (1)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 (2)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严重。 (3)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4)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危害往往被忽视。 (5)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影响长远。 职业病定义: (1)职业病,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所直接引起的疾病。 (2)法定职业病,以法规形式规定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2013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所列的132种疾病。 (3)职业病诊断标准,具有法规意义的职业病诊断技术标准。作为职业病科和有关临床医师诊断及处理职业病的依据。 (4)职业病诊断分级标准,采用能作为职业病诊断依据的临床及实验室有代表性的指标,区别病情的严重程度。

(5)现场调查,深入作业或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旨在了解职业危害因素 的品种、性质、来源、同工种人群的接触情况及健康状况,必要时进行作业环 境的监测及接触者的健康检查等以明确职业性危害因素与健康损害的关系。 (6)职业病诊断,对某种疾病的本质、病情程度及其与职业性危害因素 有无因果关系所作出的判断结论。必须依据职业史、现场调查和医学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辨证分析和逻辑推理,除外类似表现的其他疾患,方可作出诊断。

白血病病人肛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白血病病人肛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作者:魏兴玲作者单位:210029,江苏省人民医院 【关键词】白血病;肛周感染;预防;护理 白血病病人常因白细胞的质与量的改变,而引发全身各部位的感染。尤其在病人接受化疗或放疗后,粒细胞持续而严重的缺乏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使感染成为导致白血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病人一旦感染,在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身体、心理上的不适,经济上的压力等,均会给病人增加较多痛苦[2]。因此,加强肛周护理,预防和控制肛周感染成为白血病病人成功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2009年6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白血病病人203例,经过细致的临床观察及精心的治疗护理,总结出肛周感染的防护措施。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3例白血病病人中,男96例,女107例;年龄12岁~78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84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16例;其中201例病人在化疗期间未出现肛周感染,2例病人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发生肛周感染,2例病人肛周皮肤出现脓肿后,局部皮肤破溃形成感染创面。2例肛周感染病人经3 d~7 d治疗和护理,肛周感染控制,肛周皮肤创口愈合,未发生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203例白血病病人安全度过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期,10 d~13 d顺利出院。 2 预防和护理 2.1 病情观察 医护人员及时巡视病人,关心病人,询问病人肛周有无疼痛或红肿等不适,仔细查体,班班交接。监测血常规,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5×109/L者进行保护性隔离,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医嘱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以提升白细胞。 2.2 环境消毒 保持病室清洁,每日及时开窗通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1次,每次30 min,限制探视和陪视人员,督促清洁员每日用0.1%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床头柜、床档,加强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2.3 健康宣教 指导病人每日大小便后均应清洗会阴及肛周皮肤,尤其治疗后骨髓抑制期,每日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次或2次,每次15 min~20 min,女病人月经期注意卫生。向病人及家属宣教预防肛周感染的意义,积极排查及治疗原有痔疮或肛裂,去除感染病灶。指导病人加强手的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 2.4 心理护理 关心、体贴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倾听病人主诉,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情绪,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4]。 2.5 饮食指导 嘱病人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胃肠道感染,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同时嘱病人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2.6 发生肛周感染时的护理 仔细观察肛周皮肤黏膜的情况,采集局部分泌物及血样,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制订护理目标: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及完整,防止肛周感染进展,促进愈合。根据医嘱,使用GCSF 提升白细胞,采取抗感染、止痛、支持治疗。床单清洁、平整,保持肛周皮肤黏膜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大小便的刺激。每次大小便后,先使用温水清洗会阴及肛周,擦干皮肤后创面给予0.5%碘伏消毒液消毒。碘伏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等。

急性白血病人会因为什么导致死亡

急性白血病人会因为什么导致死亡 2012-09-18 19:49 提问者:时尚流星舞888 |浏览次数:191次 不好意思,我问了好多问题已经没分,哪位高手帮忙帮忙回答一下。我来帮他解答 推荐答案2012-09-19 09:34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尤其是急性白血病,死亡率非常高,但导致白血病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病死由于急性白血病来势凶猛,有大约20%患者发病后还来不及治疗或刚开始治疗就死亡了。这当中包括:①原发耐药,无法缓解,但比例不高;②严重的出血,颅内出血死亡率尤其高,占早期死亡的50%以上;③严重感染,抗菌药治疗效果差,多发生于初治的后期;④体质差,心、肺、肝、肾衰竭等,多发生于化疗后;⑤这些患者当中有的是由于病型凶险,部分则是各种无意识的延误,未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情加重的结果。2、无力治疗而死亡白血病治疗费用高,能承受这种负担的家庭大约不到20%,大批患者早期东凑西拼乃至卖家产的一点钱在1至2个月内就用完了,有的患者只好拖延乃至停止治疗;许多本来有希望治愈的患者就这样结束了生命。有报告认为:我国小儿AL年发病人数约1.5万人,能科学规范治疗者仅1/10。3、延误治疗而死亡。①多处求医。有的患者和病属对一家医院的诊治往往不信任,要去多家医院诊治,东奔西走,延误了治疗或治疗的连续性,使病情恶化。其实,急性白血病早一个小时上化疗都是有意义的。②偏信误导。相信不化疗可以治白血病的误导,相信世上有灵丹妙药,有的还在求神拜佛上花大钱。③侥幸心理。化疗或服中药缓解后对续治不认真,导致复发死亡。首次复发时多数患者可以很快重新缓解。服中药的患者尤其缓解得快,而且多数生存质量很好,有的患者甚至与常人无异,殊不知体内癌细胞仍然没清除干净,或者正在大量繁殖。在连续缓解几个月,生存质量很好的情况下,许多患者和病属更不把复发当成一回事,任你怎样提醒和告诫他们:绝对不能麻痹大意,一定要按时足量化疗和认真服药。可是大都无济于事。结果是l至3个月内再次复发,他们才慌了手脚,经济也力不从心了,于是对再认真从头续治失去了信心,最后是前功尽弃,人财两空。④迷信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在社会上流行的提法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白血病的唯一方法,于是造成了一种误解,认为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就能治愈所有的白血病。从国内外文献来看,死于移植中的病例大约由最早的l/3降到1/5,移植成功率提高了,但是抗复发仍然是个难题,移植成功后的3年和5年生存率似乎没有什么提高,大约只有70%和40%。至于l0年生存率,还没见到过统计报告。所以只能够说,造血干细胞移植能使一部分患者长期生存和治愈,比单纯化疗要好。由于移植的基因配对困难和高额费用,此法并非大众化的治疗方法。赞同0|评论 求助知友血液病医生|来自团队血液病医生团|十一级采纳率33% 擅长领域:医疗健康内科血液科 按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 其他回答共1条 2012-09-19 00:17QQ326720249|四级 症状导致死亡化疗以后症状导致死亡化疗药害死了肾,导致尿毒症而死化疗药害死了肝,肝脾肿而死化疗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病而死化疗药导致肺纤维化,呼吸困难而死 为什么白血病患者最终大部分走向了死胡同 最经刚演完AA制生活,里面的白血病女孩廖晨最终还是走向了死亡,为什么呢?现在医学很发达了,为什么白血病患者的命运最终还是一样的呢?听听智魁专家是怎么说的。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实施化疗后医学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83例,随机分为3组。A组使用抗生素治疗,B、C组均采用抗生素联合G-CSF治疗,分析3组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83例患者中,发生感染44例(53.01%),其中A组21例,B 组18例,C组5例。44例感染患者中,检出致病菌28例(63.64%),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经治疗,C组的发热时间及ANC恢复时间较A、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于急性白血病尽早实施抗生素与G-CSF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的发热时间与ANC 恢复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急性白血病;化疗;医院感染 急性白血病属于恶性疾病,可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的质量、数量发生异常,对其进行治疗非常复杂,患者多次实施化疗后,会对自身骨髓的造血功能造成损伤,由于患者自身中性粒细胞数量下降,自身免疫功能下降,使医院感染的比例升高,患者的病情加重,严重者导致死亡[1-2]。为探讨急性白血病实施化疗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本项目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本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8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将其划分为A、B、C组,其中A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6~81岁,平均(53.4±2.6)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B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7~80岁,平均(55.4±2.3)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C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7~79岁,平均(52.4±1.6)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3组在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仅用抗生素治疗,给予患者头孢他定(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075,4 g/次,1次/d,静脉滴注)+万古霉素(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33366,1.5 g/次,1次/d,静滴),7 d为1个疗程;B 组采用抗生素与G-CSF(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日本麒麟公司)联合治疗,采用HAD方案,即柔红霉素(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361,50 mg/d,静脉滴注后12 h肌内注射)+阿糖胞苷(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695,150 mg/d,静脉滴注),化疗后24 h内应用G-CSF,4 μg/(kg·d),

白血病

第五章血液淋巴系统肿瘤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白血病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累,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细胞。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出血和组织器官浸润症状。 一、流行病学及病因 (一)流行病学 我国白血病的发病率约为3~4/10万。在恶性肿瘤所致的死亡率中,白血病居第6位(男)和第7位(女),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则居第一位。我国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比慢性白血病(chronic leukemia,CL)多见(约5.5:1),与欧美相反。年龄分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儿童多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则成人多见,而慢性白血病以40岁以上者多见。性别无明显差别。(二)病因 人类白血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1.病毒感染和免疫功能缺陷。 2.物理因素 X射线、γ射线等电离辐射。 3.化学因素苯及含有苯的有机溶剂。 4.遗传因素 5.其他血液病。 二、分类 1.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 (1)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M0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M1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4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5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 急性红白血病 M7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L1 以小细胞为主 L2 以大细胞为主 L3 (Burkitt 型)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细胞内有空泡 (2)慢性白血病分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三、临床表现 1.发热半数的患者以发热为早期表现。可低热,亦可高达39℃~40℃以上,伴有畏寒、出汗等。虽然白血病本身可以发热,但较高发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感染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 正常粒细胞缺乏或功能缺陷。 (2) 化疗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使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 (3) 白血病细胞的浸润以及化疗药物的应用,易造成消化道与呼吸道粘膜屏障受损。 (4) 各种穿刺或插管留置时间长。 感染可发生在各个部位,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最常见,可发生溃疡或坏死;肺部感染、肛周炎、肛旁脓肿亦常见,严重时可致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如肺炎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产气杆菌等;其他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等。长期应用抗生素者,可出现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等。因伴免疫功能缺陷,可有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等。偶见卡氏肺袍子虫病。 2.出血急性白血病以出血为早期表现者近40%。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以皮肤淤点、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为多见。眼底出血可致视力障碍。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出现全身广泛性出血。颅内出血时有头痛、呕吐、瞳孔不对称,甚至昏迷而死亡。有资料表明急性白血病死于出血者占62.24%,其中87%为颅内出血。

禽白血病对我国养禽业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禽白血病对我国养禽业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摘要:禽白血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禽类各种可传播的肿瘤性疾病。近年来,由禽白血病造成死亡及淘汰的直接经济损失逐年增加,而由禽白血病感染后造成的免疫抑制、对疫苗应答能力下降、继发感染等的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本文从禽白血病病毒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引起疾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等方面来说明禽白血病对我国养禽业带来的严重危害,此外本文还分析了禽白血病的防控措施。正确认识禽白血病对养禽业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禽白血病;禽白血病病毒;危害;防控措施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该病能引起多种具有传染性的良性和恶性肿瘤[1]。目前,国内养禽业的白血病病情有加重的趋势。由于禽白血病毒(ALV)感染导致的鸡群生产性能下降,尤其是产蛋率和蛋品质下降,以及血管瘤的高比例发生,使广大养殖户以及专业研究人员对禽白血病越来越重视。本文对禽白血病的病原特征、我国禽白血病的流行现状、造成的危害及有效防控措施做一综述。 1 ALV 病原学特征 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属于反转录病毒科,禽α反转录病毒属[2],类似于人的艾滋病毒,但不感染人。不同的鸟类可能感染不同的ALV,根据病毒与宿主细胞特异性相关的囊膜蛋白的抗原性,ALV可分为A、B、C、D、E、F、G、H、I和J十个亚群。但自然感染鸡群的还只有A、B、C、D、E和J 六个亚群。其中的J亚群致病性和传染性最强,而E亚群是非致病性的或者致病性很弱。ALV 的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基因组全长约为7200 个核苷酸,可直接作为mRNA。病毒粒子形态不规则,总体直径是80~120nm,平均90nm,病毒粒子呈球形,在干燥条件易扭曲成精子状、弦月状或其他形状。病毒对热不稳定,高温条件下很快失活,只有在-60℃以下时,病毒才能存活数年并保持感染力。在pH5~9 稳定,而在此范围外则迅速失活。病毒有脂质囊膜,对脂溶性试剂敏感[3]。 1.1外源性病毒和外源性病毒 ALV与其它病毒不同的一个最大特点是,ALV(特别是鸡的ALV)还可分为外源性ALV 和内源性ALV二大类,详见表一[1,4]。致病性强的鸡ALV都属于外源性病毒。它们既可以像其它病毒一样在细胞与细胞间以完整的病毒粒子形式或在个体鸡与鸡群间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物发生横向传染,也能以完整的病毒粒子形式通过鸡胚从种鸡垂直传染给后代。那些前病毒cDNA可整合进宿主细胞染色体基因组、因而可通过染色体垂直传播的ALV,我们称之为内源性ALV。内源性ALV可能只是基因组的不完全片断,不会产生传染性病毒,也可能是全基因组因而能产生传染性病毒,这类病毒通常致病性很弱或没有致病性。 表1 禽白血病病毒分型及特征

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

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2例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学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中,院外感染63%,院内感染47%,感染死亡率4.3%。感染部位:47例次上呼吸道感染;26例次肺部感染;11例次口腔感染;6例次肠道感染;5例次皮肤感染;余者13例感染灶不明。病原学监测:所有患者中有细菌学资料者42例,其中28株革兰氏阴性杆菌;12株革兰阳性球菌;2株真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90.5%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其中70.7%使用两种,28.2%使用三种。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感染率非常高,且多为呼吸道发生感染,感染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故要采取适当措施预防感染。 标签: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临床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92例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92例患者中7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0例男性,42例女性,年龄14~78岁,平均年龄47.6岁。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采用VDLP、VDCP、大剂量MTX等方案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采用DA、IA、MA、HA等方案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定期用地塞米松、氨甲喋呤、阿糖胞苷鞘内注射,防止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此外,采用输成分血、补充白蛋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输氧等支持治疗。 1.2.2采集标准采用咽拭子采集上呼吸道感染标本培行革兰染色或细菌培养;在使用抗菌药物前留痰培养下呼吸道感染标本,患者留取晨起痰送检;留中段尿液培养泌尿道感染标本;余者感染灶不明则采用血培养方法。 2结果 2.1 92例患者入院前后感染构成比及医院感染率,见表1。 2.2感染部位47例次上呼吸道感染;26例次肺部感染;11例次口腔感染;6例次肠道感染;5例次皮肤感染;余者13例感染灶不明。 2.3病原学监测92例患者中,42例有细菌学资料,见表2。 2.4抗菌药物使用情况90.5%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其中70.7%使用两种抗

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

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 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自身抵抗力不足,随着长期化疗、放疗以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等,极易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后,不但影响患者健康,增加患者痛苦,还可使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经济负担加重。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直接经济损失情况,作者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医院某血液病房的36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实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1临床资料将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入住医院血液病房患者362例,其中男184例、女178例,年龄18~75岁,平均(42.94±16.92)岁。采用1∶1方法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各181例。配对条件:住院科室、急性白血病类型、住院期间化疗与否、疾病严重水准、性别、年龄、付费方式等相同及入院日期相近。 1.2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登记表”及“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学损失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医院感染资料。 1.3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实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构成比等对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行描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感染组患者平均住院总费用为34394元,非感染组患者为14049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总费用差值(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为20345元,比值为2.45,秩和检验发现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总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感染组患者住院天数5~75d,平均21d;非感染组患者住院天数3~62d,平均10d。两组患者

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最常见的成人急性白血病之一,约占成人急性白血病的20%~ 30%,目前国际上有比较统一的诊断标准和不同研究组报道的系统治疗方案,完全缓解(CR)率可达70%~90%,3~5年无病生存(DFS)率达30%~60%[1];美国癌症综合网(NCCN)于2012年首次公布了ALL的诊断治疗指南,我国于2012年发表我国第1版成人ALL 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2],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最近2016版WHO 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3]发表,对于ALL的分类有一些更新,提出了一些新概念;NCCN对于成人ALL的临床指南也先后几次修改[4]。基于此,对我国成人ALL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 一、诊断分型 (一)概述 ALL诊断应采用MICM(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诊断模式[5],诊断分型采用WHO 2016标准。最低标准应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检查,以保证诊断的可靠性;骨髓中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比例≥20%才可以诊断ALL;免疫分型应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最低诊断分型可以参考1995年欧洲白血病免疫学分型协作组(EGIL)标准(表1)[6],疾病分型参照WHO 2016版分类标准[3]。同时应除外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的系列确定建议参照WHO 2008造血及淋巴组织肿瘤分类的标准(表2),可以同时参考1998 EGIL标准(表3)[7]。

表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学分型(EGIL,1995) 表2 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的WHO 2008诊断标准 表3 双表型急性白血病的诊断积分系统(EGIL, 1998)

白血病感染的主要原因

白血病感染的主要原因 文章目录*一、白血病感染的主要原因*二、白血病的治疗偏方*三、白血病的预防 白血病感染的主要原因1、白血病感染的主要原因 1.1、遗传因素:其实白血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但是,它不属于遗传性疾病。在这里,医学所指,遗传是家里有人患有其他遗传性疾病,这些遗传病才是导致白血病发病率比一般人发病率高的原因。 1.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造成白血病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个化学元素“苯”,它造成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导致白血病。 1.3、病毒:对于T淋巴细胞造成的白血病,这种病因是一种很少见的类型。这是由于RNA病毒的逆转录病毒,这样情况下引起的白血病症状。 1.4、血液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血液病是有可能引起急性白血病的,血液病患者一定要及时积极进行治疗,避免患有白血病的风险。 1.5、放射因素:一次或多次放射都有可能会引起白血病,导致骨髓受抑制及机体免疫力降低,染色体发生断裂。 2、白血病传染吗 白血病不是传染病。虽然有研究发现,某些病毒感染,如嗜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I型(HTLV-I)可诱发某些T细胞白血病,但主

要是由于这类患者的内在因素存在。另外,也曾有报道,在某个家族中,先后数位家族成员患同一类型白血病,这也并非由于相互间传染所致,主要是这个家族成员中共有的某些遗传性缺陷。若是白血病会传染的话,那与白血病患者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势必该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了,可实际上,并未见因此医护人员中有白血病的患病。 3、白血病会遗传吗 很多患有白血病的年轻父亲或母亲,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白血病遗传吗?经过专家的研究,白血病虽然不是遗传病,但具有遗传易感性。也就是说有过白血病家史的人孩子患有白血病的几率要比正常家庭中的孩子大,但并不是说这就具有遗传性。所以专家提示患者:不要对此有过分的焦虑。 白血病的治疗偏方1、口蘑烩豆腐 还是治疗白血病的良方。选用口蘑15克,豆腐1小块,火腿末、豌豆各10克及调料适量。将口蘑泡开后洗净,泡蘑菇水澄清待用;豆腐切长条形,用开水烫后捞出沥水。锅内放鲜汤及泡蘑菇水烧开,放入口蘑、豆腐、火腿末、豌豆,加盐,炖煮约10分钟,勾芡,调入味精,淋少许麻油。 2、蒜苗炒河蚌肉 取蒜苗、河蚌肉各250克,蒜2瓣及调料适量。将蒜苗洗净,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型

3、分类及诊断标准 ⑴、M1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 1.血象:贫血显著,外周血可见幼红细胞,白细胞总数升高。血片中以原始粒细胞为主,少数患者可无或极少幼稚粒细胞出现。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病例可增生活跃甚至减低。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大于90%(NEC),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也减少。 3.细胞化学染色:POX染色至少有3%原粒细胞POX阳性。 ⑵、M2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 1.血象:贫血显著,白细胞中度升高和M1相似,以原始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为主。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30%~89%(非红系),早幼粒、中幼粒和成熟粒细胞大于10%,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此型白血病细胞的特征是形态变异及核质发育不平衡。 3.细胞化学染色 (1)P0X与SB染色: 均呈阳性反应。 (2)PAS染色:原粒呈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为弱阳性反应。 (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成熟中性粒细胞的NAP活性明显降低,甚至消失。 (4)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氯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呈阳性反应。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AE)可呈阳性反应,但强度较弱,且不被氟化钠抑制。 (5)Phi(ф)小体染色:原始和幼稚粒细胞内出现Phi(ф)小体。 (6)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验:特异性染色体重排t(6;9)约见于1%的AML,主要为本型。 4.免疫学检验:表达髓系抗原,可有原始细胞和干细胞相关抗原,CD34、HLA- DR、CD13、CD33和CD57阳性。 5.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检验:t(8;21)(q22;q22)易位是M2b的一种常见非随机染色体重排,其检出率高达90%。AML1基因重排可作为本病基因诊断的标志。 ⑶、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为什么容易感染

白血病为什么容易感染 文章目录*一、白血病为什么容易感染*二、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三、白血病的危害有哪些 白血病为什么容易感染1、白血病为什么容易感染 1.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长时间处在被污染的环境中吸入大量有害物质,也会使血液发生不利的变化。 更要注意的是,女孩子常常使用的染发剂里面含有有毒物质,会通过皮肤进入体内,这容易引起DNA损伤和细胞突变。另外还有染发、装修、汽油、杀虫剂都是会造成血液异常的因素。 1.2、众所周知,许多新婚夫妻都会买新房,而经过装修后的新房中含有大量的甲醛,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一类致癌物质。白血病也就是血癌,而小孩子本身体质就弱,稍微一感染上点甲醛污染就有损害脑细胞、造血细胞肝脏之类的。 1.3、一些儿童遗传了父母的突变基因,可能增加白血病的风险。也就是说某些遗传疾病可增加发生白血病的风险,比如唐氏综合征会增加2%~3%的风险。但大多数儿童白血病与任何已知的遗传原因无关。通常,与白血病相关的DNA突变发生在受孕后而不是遗传。 1.4、有些孩子的父母的工作环境经常接触放射性的物质, 这样的人受孕后,孩子就很容易得白血病。 2、白血病的早期信号

白血病早期信号包括:发热、疲倦、鼻衄、牙龈出血、月经过多、关节疼痛,皮肤粘膜瘀点、瘀斑以及淋巴结肿大等。 一旦出现上述早期警号,只需做一次血常规检查,基本就可 以判断是否为白血病。如果不幸被确诊为白血病,早期进行治疗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为白血病的原因目前还没办法明确,我们也只能先做相应的预防措施。 3、白血病的预防方法 3.1、不要给孩子多喝饮料:现在的条件比以往优越了,许多家长总想把好的给孩子,孩子想要什么都会尽力去满足。很多孩子为什么容易得这病,正是因为许多家长误以为白开水没有营养,让孩子多喝饮料导致。 3.2、饮食要规律:新鲜的蔬菜水果是必要的,少给孩子吃油炸肥腻的食物,腌制和烧烤尽量避免给孩子食用。 3.3、加强锻炼:每天有规律的锻炼,跑跑步,打打羽毛球,多游泳可以增强人体各器官的功能,调整好情绪,改善心态,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坚持锻炼对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都会提供更多的能量。 白血病的治疗方法1、化疗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就开始使用化疗的方法治疗白血病,时至今日急性白血病的基础治疗方案仍然是静脉化疗。

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与分析

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1-06-16T10:47:08.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邢富兴1 韩斯琴2 [导读] 院内感染的原因与化疗药物的强烈程度和粒细胞的水平具有相关性[2,3]。 邢富兴1 韩斯琴2 (1内蒙古通辽市医院血液肿瘤科 028000;2内蒙古通辽市药品检验所 028000)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2-0445-01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以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急性白血病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例为研究组,未发生医院感染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性别、年龄、粒细胞水平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性别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15岁和>60岁年龄段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15-60岁年龄段构成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ANC平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死亡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和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医院感染是急性白血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应加强护理,以延长患者生命。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表现为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脏器,加之放、化疗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2010年12月44例急性白血病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病历资料,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以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急性白血病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男66,女50例,年龄6-74岁,平均31.82岁,病程0.5-7年,平均1.96年。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47例。以发生医院感染患者44例为研究组,未发生医院感染者72例为对照组。所有白血病患者诊断均符合《内科学》(第五版)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断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2001】2 号)。 1.2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性别、年龄、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及死亡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性别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15岁和>60岁年龄段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15-60岁年龄段构成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ANC平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死亡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性别分布、年龄构成、ANC水平及死亡率比较 3 讨论 医院感染又称院内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1]。有报道显示,国内综合医院血液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居首位,其中以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最多见。感染的部位最常见于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口腔、胃肠道、皮肤软组织等亦较多见,严重者可发生多部位感染。院内感染的原因与化疗药物的强烈程度和粒细胞的水平具有相关性[2,3]。 我们对44例白血病医院感染患者与72例未发生感染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性别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15岁和>60岁年龄段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15-60岁年龄段构成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ANC平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死亡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一方面验证了粒细胞在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提示儿童和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医院感染是急性白血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应加强护理,以延长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等.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0:245-268. [2]刘春.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与耐药性分析.中国临床实用医学[J],2010,4(9):159-160. [3]吴丕六(综述),戴碧涛(审校).白血病住院患儿医院内感染[J].儿科药学杂志,2009,15(2):57-60.

白血病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白血病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常见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与邪毒内蕴,气血亏虚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3.潜在并发症 (1)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与化疗药物及放疗的毒性作用有关。 4.营养失调,纳呆:与脾胃虚弱有关。 5.有执行治疗方案无效的危险(riskforineffectivemanagementoftherapeuticregimen)与治疗方案复杂、治疗时间长、病人难以接受、以及家长缺乏白血病的知识有关。 6:情志失调:与患病、对病区环境陌生有关 7.发热;与外感时邪,正邪交争有关。 护理措施: 1.休息:白血病患者常有活动无耐力现象,需卧床休息,但一般不需绝对卧床,宜起居有节,对于长期卧床者应常更换体位、预防褥疮。 2.预防感染感染是导致白血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减低,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常致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使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和免疫功能下降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越久,感染的威胁愈大。预防感染可采取以下措施。 (1)保护性隔离:白血病病人应与其它病种病人分室居住。以免交叉感染。粒细胞及免疫功能明显低下者,应置单人病室,有条件者置于超净单人病室、空气层流室或单人无菌层流床。普通病室或单人病室需定期进行紫外光照射、。限制探视者的人数及次数,工作人员及探视者在接触患者之前要认真洗手。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前后用温开水或冰硼散锡类散加入漱口盐水中漱口。宜用软毛牙刷,以免损伤口腔粘膜引起出血和继发感染。如有粘膜真菌感染可用氟康唑或依曲康唑涂擦患处。勤换衣裤,每日沐浴有利于汗液排泄,减少发生毛囊炎和皮肤疖肿。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用温水或盐水清洁肛门,以防止肛周脓肿形成,或用清热解毒中药坐浴。 (3)观察感染的早期表现:每天检查口腔及咽喉部,有无牙龈肿胀,咽红、吞咽疼痛感,皮肤有无破损、红肿,外阴、肛周有无异常改变等,发现感染先兆时,及时处理。对合并感染者可针对病原选用2~3种有效抗生素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

入院记录 姓名: 工作单位:无 性别:女?职业:农民 年龄:45岁入院日期:2010年04月26日09时09分 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0年04月26日 籍贯: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婚姻:已婚?可靠程度:可靠 家庭地址: 主诉:反复乏力、头晕5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头晕,恶心,食欲下降,全身不适症状,伴有高热,最高体温达400C,咳嗽,无咳痰,腹胀,无明显腹痛,无鼻衄、牙龈出血,无便血、血尿。患者就诊,血常规检查回示:WBC 49。5×109/L,RBC 1、46×1012/L, HGB 53g/L,PLT 5×109/L;诊断为:贫血;给予输注浓缩红细胞改善贫血,血浆预防出血,血小板增加血小板计数,预防出血,清开灵、头孢呋辛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未进行任何特殊检查及明确诊断,给予输注青霉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乏力、高热症状未明显好转,并呈进行性加重,出现乏力、头晕加重,体温40OC,经患者家属要求,转我院诊断治疗,我院急诊科以”重度贫血"收住我科,患者入院后,急查血常规回示:WBC 47。6×109/L,RBC 1。25×1012/L, HGB 46g/L,PLT 4×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给予第一周期DA方案(DNR 40mg d1-3 ,Ara-c200mgd1-7)静脉化疗;预防化疗副作用,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2010年01月0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PR);第二周期D

A方案(DNR40mg d1-3 ,Ara—c 200mg d1-7)静脉化疗,积极预防骨髓抑制等治疗,定期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阿糖胞苷、甲氨碟呤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2010年01月28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2010年02月08日给予第三疗程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Ara-c2000mg d1-3)+大剂量甲氨碟呤化疗,复查血常规:WBC 1。12×109/L,L 0。68×109/L,RBC 2、17×1012/L,HGB 67g/L,PLT 59×109/L;病情好转出院;患者于2010年03月17日再次来我科就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给予MA方案(MIT 10mg d 1-3,Ara-c200mg d1-7)静脉化疗,预防化疗副作用,及对症、支持治疗,2010年03月24日给予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阿糖胞苷、甲氨碟呤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查血常规:WBC 1、49×109/L,L 0。76×109/L, RBC2、02×1012/L,HGB68g/L,PLT 178×109/L;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目前患者为进一步治疗来我科化疗,我科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型)"收住。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差,食欲、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外伤及手术史、否认输血及血制品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疫区居住史。生活规律,无粉尘、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特殊不良嗜好、 月经史:14,3—5/28—30,2010年04月18日。既往色暗红,量中等,无痛经。 婚育史:已婚,育有1子2女,现爱人与孩子身体健康,家庭关系与睦、

白血病

白血病[bái xuèbìng]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组织和器官,同时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据报道,我国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 1 病因 1.病毒因素 RNA病毒在鼠、猫、鸡和牛等动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经肯定,这类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多属于T细胞型。 2.化学因素 一些化学物质有致白血病的作用。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亦有亚硝胺类物质、保泰松及其衍生物、氯霉素等诱发白血病的报道。某些抗肿瘤细胞毒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甲基苄肼、VP16、VM26等都有致白血病作用。 3.放射因素 有证据显示,各种电离辐射可以引起人类白血病。白血病的发生取决于人体吸收辐射的剂量,整个身体或部分躯体受到中等剂量或大剂量辐射后都可诱发白血病。小剂量辐射能否引起白血病仍不确定。经常接触放射线物质(如钴-60)者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大剂量放射线诊断和治疗可使白血病发生率增高。 4.遗传因素 有染色体畸变的人群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2分类 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早期阶段,以原始及早幼细胞为主,疾病发展迅速,病程数月。慢性白血病细胞分化较好,以幼稚或成熟细胞为主,发展缓慢,病程数年。按病变细胞系列分类,包括髓系的粒、单、红、巨核系和淋巴系的T和B细胞系。临床上常将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以往称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3临床表现 儿童及青少年急性白血病多起病急骤。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发热、进行性贫血、显著的出血倾向或骨关节疼痛等。起病缓慢者以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居多,病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