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大远程《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作业ID

北大远程《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作业ID

北大远程《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作业ID
北大远程《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作业ID

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作业ID: 95776

1.社会调查研究(第0章)(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答: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在社会实践中有目的地、系统地收集社会现象资料,了解客观社会事实,进行综合整理分析的科学研究方法,其目的在于探讨社会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认识社会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2.实验研究法(第二章)

答:实验研究法(又可称为试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控制和改变实验对象所处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探讨社会现象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3.文献研究法(第二章)

答:文献研究法也称为历史文献法,是一种通过搜集各种文献资料、摘取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情报的方法。

4.实地观察法(第二章)

答:实地观察法是一种直接对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况下的社会现象进行科学观察,以了解社会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方法。

5.访问法(第二章)

答:访问调查法(亦称访问法、访谈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口头交谈的方式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现象客观发展变化的情况,了解被访问者与社会现象相关的态度和行为的调查方法。

6.归纳法(第三章)

答:归纳法就是从经验的观察出发,通过对大量客观事实的描述,概括出现象的共同特征和一般属性,由此建立起能够说明各种具体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的理论。

7.演绎法(第三章)

答:演绎法就是从一般理论或普遍的法则出发,依据这些理论和法则推导出一些具体的结论,预测现象发展的前景,然后将它们应用于具体的现象,并在应用的过程中,对理论进行验证或检验。

8.社会现象测量(第三章)

答:要想使我们对社会现象的研究科学化、定量化,就需要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所谓的测量,就是指按照一定的法则给我们所要研究的社会现象的特征分派一定的数字与符号。

9.非概率抽样方法(第四章)

答:非概率抽样是不严格地遵循随机原则的抽样方法,这种方法也可称为立意抽样,即根据研究者自己的主观意志来选择样本。很显然,从科学的角度上童,所

有利用非概率抽样方法得到的样本及得到的统计值都是没有推断能力的。

10.概率抽样方法(第四章)

答:概率抽样就是在抽取样本时,严格地遵守随机化原则的抽样。所谓随机化原则就是指研究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有同样的中选机会,而且的中选的概率是可知的。

11.

以下8个习题为判断改错题(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说明原因或进行改正。)

调查研究方法与实验研究方法一样,都要以第一手材料为研究素材,且都要求人为地控制受调查者或受实验者所处的环境,观察其随环境变化所产生的行为效果等。(第0章)

答:错

实验研究固然是以第一手材料作为它的基本研究素材,也有可能是到社会实践中去(例如现场实验),但是实验研究的最大特征是人为地控制受实验者所处的环境,进行实验激发,来观察其效果,这决不是到一个活生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中去观察及收集资料,因此不能将它归于社会调查研究。

12.根据调查研究目的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将社会调查研究划分为探索性调查研究、描述性调查研究和解释性调查研究。描述性调查研究重在探寻“是什么”的答案,解释性调查研究则要解答“为什么”的问题。(第一章)

答:正确

13.文献研究法对于如何搜集研究资料有着严格的要求,所搜集的研究材料必须严谨、科学,像私人日记、回忆录这样的材料不能成为文献研究法的素材。(第二章)

答:错

历史文献洁如烟海,尤其是现代知识爆炸,诸多文献如何来进行选择?最重要的一点是为我所用,也就是说选择文献的基本原则是有用性。要注意少而精的原则,并非多多益善,以有用性为核心,我们还要注意选择文献的内容要丰富,既要有与研究课题直接相关的材料,又要有相关的背景材料;既要有与你的研究观点相一致的材料,也要有相反观点的材料等等。

如此私人日记、回忆录当然能成为文献研究法的素材。

14.多项度量尺度是指在同一测量中使用多个变量对社会现象的属性或特征进行测量,它适用于测量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利克特等级序列方法、格特曼等级序列方法、语义差异法、定距尺度等都属于多项度量尺度。(第五章)

答:错。定距尺度属于单项度量尺度。

15.社会调查研究进入实地调查之前,研究者会对相关社会现象或问题给出尝试性的解释,这就是调查假设,然后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搜集材料并进行理性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如果研究结论与最初的调查假设不一致,甚至是否定了最初

的假设,那么可以说这一次的调查研究是失败的。(第0章)

答:错。科学研究的真谛在于尊重客观事实。

16.调查研究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复杂、最有效的研究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够确立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二章)

答:错。实验研究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复杂、最有效的研究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够确立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17.人类获取科学知识的两种基本途径是归纳法和演绎法,两者的认知过程恰好是相反的,归纳法的显著特征是理论先于观察,而演绎法的显著特征是观察先于理论。(第三章)

答:错。归纳法的显著特征是观察先于理论,而演绎法的显著特征是理论先于观察。

18.“有人认为市政府花在建立新学校方面的预算太多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这个调查问题的设计是科学合理的。(第五章)

答:错。在这种问题中,研究者仅仅讲述问题中的一个方面,而且是丑化和中伤这个方面,试图强迫受访人同意这种观点。

19.请论述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时所应遵循的原则。(第0章)

答:一、进行社会调查研究首先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是进行科学探索的基本原则。科学探索的本质就是要客观地反映出社会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就需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观察、研究我们的研究对象。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要在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方面在研究的方法论上做到实事求是,要严格地按照选定的研究方法的标准去进行研究工作,决不能自欺欺人。

另一方面要克服研究者的主观主义的思维方法,克服个人的好恶在研究中的影响。不要因为自己的面子或其他原因而主观地否定这一结果。

二、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应当注意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原则。

我们研究的社会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我们采用的方法正是要利用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来说明社会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发展和变化,因此辩证法中的有关联系的观点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地看问题也要把握发展的观点,因为社会现象自身有一个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只有坚持发展的观点,才能对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使我们对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认识更接近于真理。分析出更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律。

三、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应该坚持系统论的观点。

在研究中,我们千万不能够孤立地去看待和研究社会现象。任何社会现象都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环。

首先,要注意研究社会现象的内在结构,既要注意构成社会现象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又要注意社会现象作为一个整体的特征和功能。

其次,要注意研究社会现象的外部环境,社会现象不是孤豆的,其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反过来社会现象的变化也会反作用于外部的环境。

四、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还要时刻坚持群众观点。

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特征是要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搜集资料,深入社会实践就必定要接触人群,因此处理好研究者与最基本的研究单位一人的关系,就成为研究成败与否的关键。

其次,要想深入群众就要有谦虚的态度,拜人民群众为师,虚心求教,集思广益,搞好研究。谦虚的态度和作风也是能否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的基础。

20.设计调查问题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并请分析调查问卷中安排问题顺序的原则。(第五章)

答:一、设计调查问题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有:

1、应当避免设计出双重内容的问题。

所谓双重内容就是指在一个问题中询问了两个内容。这种问题提出之后,使受访人无从选择,不知道怎样回答,绒无法决定怎样回答才合理。双重内容的问题从理论上说应该是非常容易辨别出来的,但实际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是会常常发生的,即使对于经常设计问卷的研究者来说也无例外。

2、应当避免模棱两可的问题

模棱两可的问题可能使受访人无法正确理解研究者的意思、无法理解问题要问的是什么:也可能造成各个受访人对问题的理解不一致,从而使问题失去有效型,模棱两可的问题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问题设计得不完整,一是问题设计得不明确,一是问题设计得不准确。

①问题不完整。在撰写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周密,防止缺少必要的界定词或限定词而使

问题不完整。

②问题不明确

这类问题类似于不完整,但又不一样,这种不明确是指在问题中存在看某种界定词和限

定词,但这种词本身没有一种确定的含义,使受访人无所适从。

人员与地点不明确,虽然有人员与地点的界定,但这种界定的范围太大了,使受访人无法选择答案。

定义不明确。虽然有一个概念,但这个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

时间不明确。在设计问题中利用无法描述准确时间的时间词汇就会选成时间的不明确。比较对象不明确。在问题中提出了比较的概念,但没有明确的比较对象。

③问题不准确。

设计问题内容不准确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研究者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其他的限制,设计出一个不准确的问题,也就是说设计出的问题所收集到的信息与研究需要的信息无关,二是在问题中使用的概念不准确。

3、应当避免过于深奥

在我们的研究中会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现象,很多专业的概念,这些内容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很平常的东西,但对于受访人来说可能是不太熟悉的,不够了解的,甚至是根本没有听说过的。因而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要以受访对象群体的中等水平来设计问题,要避免内容复杂到那些相对熟悉该内容的人都不知道如何来回答问题,二是可以利用一些技术来询问复杂的深奥的问题。

一般说来可以有两种方式来询问深奥的问题。一是“参照系式”的方式,一是

“滤过型”方式。

①“参照系式”方式

所谓参照系式方式就是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将受访人不熟悉的概念和内容给予适当的解释,以使受访人能够回答该问题。

②滤过型方式

滤过型问题又称为筛选问题。通过筛选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受访人分为不同的层次,分别来回答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我们就有可能将问题层层深入地问下去。

4、应当避免带有附加含义

向受访人提出的任何问题都应该是中性的,无偏向的。当你提出的问题会导致受访人做出一种比另一种更是你所期待的答案时,这种问题肯定是一个带有附加合义的问题。带有附

加合义的问题一般有如下的表现形式。

①不平等的选择。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当我们要了解受访人对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时,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就不能够只强调事物的一面,而不提及事物的另一面。"

②全非斤、中伤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在这种问题中,研究者仅仅讲述问题中的一个方面,而且是丑化和中伤这个方面,试图强迫受访人同意这种观点。

③利用不同的方法来突出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意义。在这类问题中有的使用只提出一件事

或一个人的名字而忽略其他事或其他人名的方法。

④在问题中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汇,以影响受访人感觉。

⑤应当避免使用受访人感到为难或感到窘迫的问题。有些问题直接问起来受访人会感到

很唐突,尤其是那些涉及人们个人隐私的,很敏感的问题,因此要想办法变换手法来问。

⑥避免使用人们抱有成见的或敏感的词汇。例如文革后,对文革一代人做调查就应尽量

避免使用“黑五类”“派性”等词汇。

5、应当避免语法、逻辑、修辞错误

问题设计应注意要使用受访人所习惯所熟悉的语言,在个别的地区甚至可以用地方方言来设计问卷。不同的受访人群体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因而对于某个群体进行的调查要注意这个问题。使用受访人熟悉的语言词汇来设计问题肯定会与研究的科学性之间产生一定的冲突,因为有时只有使用专业性词汇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和体现研究的目的,这时只能是进行权衡,选择对调查结果影响最小的办法。当然在问题的设计中绝对不能出现语法修辞和逻辑方面的错误。

二、调查问卷中安排问题顺序的原则

对问卷中所设计的问题进行编排,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先问容易回答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应是关于一般事实的问题,而不是问一个看法或表明态度,不需要什么考虑就可作答。

2、敏感性的问题

敏感性问题应放在问卷的较后部分,以便使被调查者能通过前面回答而对调查的意义有所了解和支持的心情下,来考虑敏感性问题。

3、**性问题应放在问卷的最后面。

4、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问题。

如果对同类的不同层次的问题提问,可以采取“漏斗形技术”,即先问范围最广、最高抽象层次的一般性问题,而后再接着问比较具体的问题。

5.有时为了帮助回答者回忆和联想,可先问那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6.尽量使问卷的安排在问题的形式、长度、回答的方式上具有多样性和生动性,使回答者摆脱过于严肃的枯燥感。

北大秋英语作业答案

北大秋英语作业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作业ID: 39655 -------------------------------------------------------------------------------- 1. 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禁抄袭。 词汇与结构 He didn’t live up to had been expected of him. A. A. that B. B. what C. C. which D. D. all 2. The old couple decided to a boy and a girl though they had three of their own.

A. A. adapt B. B. bring C. C. receive D. D. adopt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has been studied . A. A. originally B. B. extremely C. C. violently D. D. intensively 4. The car halfway for no reason. A. A. broke off B. B. broke down C. C. broke up D. D. broke out

5. The police that he committed a series of crimes in the north of the city. A. A. swelled B. B. submitted C. C. surveyed D. D. suspected 6. The manager lost his just because his secretary was ten minutes late. A. A. mood B. B. temper C. C. mind D. D. passion

理论力学作业12版终稿

理论力学作业册 学院: 专业: 学号: 年级: 班级: 姓名: 任课老师:

前言 理论力学是工科高等院校机械、材料、土建、采矿、安全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各门力学课的基础,并在工程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为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理论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工程素质,使学生认知工程中的力学现象与力学问题。 本作业题册是为适应当前我校教学特色而统一筛选出来的题集,入选题目共计83个,可供多学时和少学时学生使用,其中标“*”的题目稍难。教师可根据学时情况有选择性的布置作业。 本题册中列出的题目仅是学习课程的最基本的作业要求,老师根据情况可适当增加部分作业,部分学生如果有考研或者其他方面更高的学习要求,请继续训练其他题目。 由于时间仓促,并限于编者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大家提出修改建议。 王钦亭 2012年10月6日

目录 第1章静力学基本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1) 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 (3) 第3章平面任意力系 (7) 第4章空间力系、重心 (12) 第5章摩擦 (15) 第6章点的运动学 (19) 第7章刚体的简单运动 (21) 第8章点的合成运动 (23) 第9章刚体的平面运动 (27) 第10章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 (31) 第11章动量定理 (33) 第12章动量矩定理 (37) 第13章动能定理 (40) 第14章达朗贝尔原理 (44) 第15章虚位移原理 (46) 答案 (48)

第1章静力学基本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L1-1.静力学公理及推论中,哪些公理和推论只适用于刚体? L1-2.三力平衡是否汇交?三力汇交是否平衡? L1-3.画出下面标注符号的物体的受力图: q

北大16秋劳动法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为()。(教材第一章第五节) A. 劳动者与劳动行政部门 B.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C. 工会与企业行政 D. 工会与劳动行政部门 2. 劳务派遣最主要的法律特征是()。(教材第五章第一节) A. 非全日制工作形式 B. 用人单位不对劳动者承担任何责任 C. 劳动雇佣和劳动使用相分离 D. 劳务派遣工工作的临时性 3. 根据我国劳动法律规定,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报酬标准,应该()。(教材第五章第四节) A. 参考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B. 不需要考虑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C. 相当于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D. 不得低于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4.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劳动者()情况下,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教材第五章第六节) A.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D. 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5. 集体合同的内容侧重于()。(教材第六章第二节) A. 确保工会履行自身职能 B. 维护职工权益 C. 规范合同订立程序 D. 确保合同有效实施 6.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原则,实行同工同酬。(教材第七章第一节) A. 按劳分配 B. 与经济发展适应 C. 宏观调控 D. 用人单位自主决定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7. 按照计时工资的形式向劳动者支付报酬,必须考虑的因素不包括()。(教材第七章第

A. 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 B. 劳动繁重程度 C. 工作时间的长短 D. 劳动成果的多少 8. 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支付给职工工资报酬的标准是()。(教材第八章第二节) A. 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100% B. 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150% C. 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200% D. 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 9. 我国《劳动法》第59条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教材第九章第三节) A. 第二级 B. 第三级 C. 第四级 D. 第五级 10. 我国劳动法律规定的最低就业年龄是()周岁。(教材第九章第三节) A. 18 B. 17 C. 16 D. 15 11. 我国《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教材第十章第一节) A. 可以 B. 应当 C. 必须 D. 能够 12. 《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包括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均由再就业服务中心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为基数缴纳。(教材第十章第三节) A. 60% B. 70% C. 80% D. 100% 13. 我国《社会保险法》第46条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教材第十章第五节) A. 6个月

18秋北大02581006-宏观经济学作业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共17题,每题2分,共34分) 1. 下列变量都是流量,除了()。(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7-9讲) A. 个人可支配收入 B. 消费支出 C. 个人财富 D. 国内生产总值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C 2. 如果一位中国籍留学生被一家在美国经营的中国公司雇用,那么他的收入()。(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7-9讲) A. 是中国GDP的一部分,美国GNP的一部分 B. 是中国GDP的一部分,美国GDP的一部分 C. 是中国GNP的一部分,美国GNP的一部分 D. 是中国GNP的一部分,美国GDP的一部分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A 3. 有时候,GDP减缩指数可能上升,而实际GDP下降。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名义GDP():(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7-9讲) A. 一定上升 B. 一定下降 C. 保持不变 D. 可能上升、下降或保持不变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D 4. 在收入的均衡水平上,以下那种说法正确()。(第三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0-18讲) A. 非意愿性的存货积累等于零 B. 计划支出等于实际支出 C. GDP没有发生变化的倾向 D. 以上全部正确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D 5. 如果消费函数是C=100+0.8(Y-T),税收和政府购买都增加1元,收入的均衡水平将()。(第三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0-18讲) A. 保持不变 B. 增加3元

C. 增加1元 D. 减少4元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C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 A. 利率降低增加计划投资 B. 利率降低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 C. 利率降低使IS曲线向右移动 D. 利率下降时,计划支出在一个更高的收入水平与实际支出相等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C 7. 货币供给的增加将使得()。(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 A. LM曲线向上(向左)移动 B. LM曲线向下(向右)移动 C. IS曲线向右移动 D. IS曲线向左移动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B 8. 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IS曲线向右移动()。(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 A. 经济体中的消费者信心增加 B. 企业对经济更加乐观,在每个利率水平上都决定增加投资 C. 政府增加转移支付 D. 以上全部正确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D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 A. 货币需求取决于名义利率 B. 投资需求取决于实际利率 C. IS-LM分析无法将变化包含在预期通货膨胀之中 D. 预期通货紧缩使实际利率在每个名义利率水平都上升,假设纵轴是名义利率,这将使得IS曲线向左移动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D 10. 如果中国人民银行想要刺激经济增长,它应该采取以下哪种措施?()(第五章,视频教学课件第26-37讲)

理论力学习题及答案(全)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一、是非题 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 2.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3.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4.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5.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6.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应首尾相接,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以不同。 ()8.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二、选择题 1.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 1和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则 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①1-2; ②2-1; ③1+2; 2.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A、B,满足A=-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②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③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3.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②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③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4.已知F 1、F 2、F 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 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①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②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 ③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④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5.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①二力平衡原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③加减平衡力系原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 ⑤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三、填空题

东财20秋《劳动法》单元作业二【标准答案】

东财《劳动法》在线作业二-002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9 道试题,共 36 分) 1.根据我国《劳动法》第35条的规定,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及于 A.企业工会的全体会员 B.签订集体合同的职工代表 C.参与合同讨论的企业职工 D.企业全体职工 答案:D 2.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双方就同一仲裁裁决分别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当 A.由用人单位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B.由劳动合同履行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C.共同的上级人民法院管辖 D.先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辖 答案:D 3.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了争议,当事人不可以采取下列何种方式解决 A.当事人协商解决 B.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 C.由当事人申请劳动行政部门协调处理 D.由劳动行政部门主动协调解决 答案:B 4.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以下纠纷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A.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B.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 C.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违纪职工或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纠纷 D.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 答案:C 5.李某与企业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履行了3年后双方经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下列有关该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李某提出解除合同的,解除时企业应依法给予李某经济补偿金 B.由企业提出解除合同的,解除时应给与刘某经济赔偿金 C.由李某提出解除合同时,解除时企业无需承担任何费用 D.由企业提出解除合同的,解除时应给与李某违约金 答案:B 6.劳动合同的标的是(),即在劳动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劳动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 A.劳动关系 B.劳动行为 C.劳动报酬

北大17秋36081001-大学英语1-第二组答案

一、交际用语(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1. —( ) —He teaches physics in a school. A. Who is your father? B. Where is your father? C. What's your father? D. Which is your father?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2. —( ). I hope I haven’t hurt you. —It’s all right. A. Oh, I’m sorry. B. Oh, I'm regretful. C. Oh, excuse me. D. Oh, help me.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3. — ( ) —If it weren’t for the climate, I’d like it very much. A. I hope you're enjoying your stay here. B.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C. What is the weather? D. Are you feeling sick?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4. —( ). It will help you a lot. —That’s a good idea. Let’s make some. A. I promise to get you some coffee. B. Would you please make me some coffee? C. Help yourself to some coffee. D. You'd better have some coffee.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5. —( ). —I’ve caught a bad cold and got a sour throat. A. Do you have something to declare, sir? B. Good morning. May I help you? C. How have you got along recently D. What seems to be the problem?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6. —( ). —Oh, well, I will speak a little slower. A. What do you mean by that? B. Would you please see that again? C. Do you speak English? D. I'm sorry. I can't follow you.

北大秋《劳动法》在线作业

北大16秋《劳动法》在线作业

————————————————————————————————作者:————————————————————————————————日期: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为()。(教材第一章第五节) A. 劳动者与劳动行政部门 B.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C. 工会与企业行政 D. 工会与劳动行政部门 2. 劳务派遣最主要的法律特征是()。(教材第五章第一节) A. 非全日制工作形式 B. 用人单位不对劳动者承担任何责任 C. 劳动雇佣和劳动使用相分离 D. 劳务派遣工工作的临时性 3. 根据我国劳动法律规定,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报酬标准,应该()。(教材第五章第四节) A. 参考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B. 不需要考虑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C. 相当于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D. 不得低于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4.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劳动者()情况下,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教材第五章第六节) A.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D. 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5. 集体合同的内容侧重于()。(教材第六章第二节) A. 确保工会履行自身职能 B. 维护职工权益 C. 规范合同订立程序 D. 确保合同有效实施 6.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原则,实行同工同酬。(教材第七章第一节) A. 按劳分配 B. 与经济发展适应 C. 宏观调控 D. 用人单位自主决定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7. 按照计时工资的形式向劳动者支付报酬,必须考虑的因素不包括()。(教材第七章第

18秋北大08281017-电子商务概论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 电子商务参与方主要有四部分,企业、个人消费者、政府和中介方,其中____只是为电子商务的实现与开展提供技术、管理与服务支持。(见教材1.3) A. 企业 B. 个人消费者 C. 政府 D. 中介方 考生答案:A 2. 下列对电子商务说法正确的是(见教材1.2) A. 电子商务本质是技术 B. 电子商务本质是建网站 C. 电子商务是泡沫 D. 电子商务本质是商务 考生答案:D 3. 下列四种方式,哪种方式收集用户的报修信息会相对省时、省力、方便快捷(见教材2.5) A. 电话 B. 书信 C. 电子邮件 D. 电子论坛 考生答案:C 4. EDI系统的构成要素不包括(见教材3.4) A. EDI标准 B. 数据库 C. EDI软件及硬件 D. 通讯网络 考生答案:A 5. 以下哪一项不是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中,客户服务的趋势(见教材3.4) A. 快捷的服务 B. 自助服务 C. 集成化的服务 D. 管理隐性知识,实施知识管理

考生答案:D 6. 以下哪个不是组成Internet的计算机网络(见教材4.1) A. LAN B. MAN C. VLAN D. WAN 考生答案:C 7. TCP/IP 系统分层模型不包括(见教材4.2) A. 物理层 B. 链路层 C. 运输层 D. 网络层 考生答案:C 8. 以下哪一项不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见教材4.4) A. GSM B. WCDMA C. CDMA2000 D. TD-SCDMA 考生答案:C 、9. 以下哪一项不是物流信息技术(见教材4.7) A. 条码技术 B. VPN技术 C. RFID技术 D. GIS技术 考生答案:D 10. 以下哪一个不是Web Service的特点(见教材4.8) A. 互操作性 B. 普遍性 C. 易于使用 D. 面向主题的

理论力学作业习题

理论力学作业习题

静力学 习题1 如图1所示平面汇交力系。已知 N 301=F ,N 1002 =F ,N 203 =F ,试求该力系的合力。 图1 习题2 力F 作用在折杆的C 点,若尺寸a 、b 及角α均已知,试分别计算力F 对B 点和A 点之矩。 习题3 如图所示悬臂梁AB ,已知梁上作用有载荷集度为q 的均布载荷和集中力F ,且qa F 2=, ?=45α,不计梁的自重,试求固定端A 处的约束反

力。 (a ) (b ) 习题 4 三角形支架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已知kN 10=F ,m kN/2=q ,求铰链A 处的约束反力及BC 杆所受的力。 F F A F A y x A C D y q x C F (b)

习题5 塔式起重机机架重为G,其作用线离右轨B的距离e,轨距为b,载重P离右轨的最远距离为l,平衡块重Q,Q的作用线离左轨A的距离a。欲使起重机满载及空载时均不翻倒,试求平衡块的重量Q。 习题 6 等边三角支架由杆AB与杆BC铰接而成,如图所示。在支架上搁置一圆筒重 G2kN,不计杆重。求铰链A,B,C处的约束反力。

习题7 如图所示,物块重G,放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静摩擦系数为 f。求 s 物块在斜面上静止时水平推力 F的大小。 1 习题8 如图所示攀登电线杆用的脚套钩。已知电线杆直径为d,AB间的垂直距离为b,套钩 与电线杆间的静摩擦系数为 f。求脚踏力F到电 s 线杆间的距离L为多少才能保证工人安全操作。

(a ) (b ) (c ) 习题9 半径为r 的斜齿轮,其上作用有力F , 如图a 所示。求力F 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及力F 对y 轴之矩。 习题10 一曲柄传动轴上安装着皮带轮,如图a 所示。皮带的拉力1 2 2F F =,曲柄上作用有铅垂力N 2000=F 。已知皮带轮的直径mm 400=D ,曲柄

北大17秋季36081003-大学英语3-第二组答案

一、词汇与结构(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 1. The teacher suggested that they_______ in the exercise at once. A. had handed B. should have handed C. handed D. hand 试题编号:2. 25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2. Some people like to ________a small sum of money in case of urgent need. A. deal with B. use up C. set aside D. take off 试题编号:2.58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3. Ted worked like a horse in his youth, ______contributed to his great success later as a businessman. A. that B. who C. what D. which 试题编号:2.49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4. The silk produced in Hangzhou feels extremely _____. A. soft B. softly C. softness D. softy 试题编号:2.56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5. Of all the girls in the class Jane studies the____ . A. hard B. harder C. hardest D. hardly 试题编号:2. 22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6. By the end of this month, we surely ______ a satisfactory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 have found B. will be finding C. will have found D. are finding

莫同 云计算技术及应用 思考题答案 北大软微 2018秋季整理

Ch01: 1.什么是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 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云计算是一种能够将动态伸缩的虚拟化资源通过互联网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的计算模式。(ppt ) 云计算优点:将资本投入变成可变投入,从大型规模经济中获益,无需再猜测所需容量,增加速度和灵活性,无需再为数据中心的运行和维护投入资金,业务的快速扩展和部署。 三个主要类型:IaaS ,PaaS ,SaaS 。(从下向上) 2.云计算的发展历程: IaaS 发展基于虚拟化;PaaS 发展基于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 超级计算机(单机)→集群计算(协同计算)→分布式计算(分别计算,统一合并)→网格计算(未用资源作为分布式系统的虚拟机群)→效用计算(公共服务化)→云计算(大程序拆成小程序交给多个服务器) 3.云计算的动因: 技术成熟(资源虚拟化技术,互联网技术带宽可靠性,Web2.0);IT 企业的成熟和计算力过剩(摩尔定律),集中大量硬件实现规模效益;社会需求的膨胀和商业规模的扩大(面向服务架构SOA ,SaaS )。 Ch02: 1.服务的概念: 通过一系列活动满足对方需求;以用户需求满意度为核心;活动为主,实物为辅。 特点:针对个性化需求;顾客参与度提升;更大的价值体现;以顾客满意度衡量。 2.云的技术范畴: 资源服务化;虚拟化的计算和存储资源;运行应用的平台;种类繁多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的可伸缩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资源虚拟化(资源的抽象化描述)、分布式并行计算系统(海量、高并发)、资源管控(分配回收策略) 3.云服务的基本层次: 横向:公有云(Internet )|混合云(Internet 和Intranet )|私有云(Intranet ) 纵向:IaaS (基础设施层)→PaaS (平台层)→SaaS (应用层) 4.云的特征: 硬件和软件都是资源(分工协作);资源动态扩展配置(按需分配);按用计费,无需管理(租用);物理分布式,逻辑单一整体(对用户不可见); 5.云的优势: 优化产业布局(规模效应);推进专业分工(针对性强);提升资源利用率(资源分配负载);减少初期投资(基础设施,软件,人力);降低管理开销(系统灵活性)Ch03: 1. IaaS 的基本功能: a)资源抽象:硬件虚拟化;屏蔽硬件差异;提供统一管理接口和资源池。(粒度划分管理:虚拟机→集群→虚拟数据中心→云)。b) 资源监控:负载管理前提;计算单元:监控对象和监控层次不同,监控方式也不同。c)负载管理:负载均匀(可留空结点);避免负载过高;负载对性能资源影响。 《云计算技术及应用》PPT 思考题—2018秋 考前一周 会涨价 ^_^

重大理论力学作业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一、是非题 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 ) 2.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 ) 3.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 ) 4.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 5.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 ) 6.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 ) 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应首尾相接,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以不同。 ( ) 8.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 ) 二、选择题 1.若作用在A 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1和2,沿同一直 线但方向相反。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 ① 1-2; ② 2-1; ③ 1+2; 2.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A 、B ,满足A =-B 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 ①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 ② 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③ 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④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3.三力平衡定理是 。 ① 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② 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③ 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4.已知1、2、3、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 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 此 。 ① 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② 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 ③ 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④ 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北大18春《02581023-成本会计》在线作业

------------------------------------------------------------------------------------------------------------------------------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理论成本(第七版教材第一章) 2. 低值易耗品(第七版教材第三章) 3. 长期待摊费用(第七版教材第三章) 4. 代数分配法(第七版教材第三章) 5. 在产品(第七版教材第四章) 6. 连续式生产(第七版教材第五章) 7. 分步法(第七版教材第六章) 8. 标准成本法(第七版教材第七章) 9. 作业成本法(第七版教材第九章) 10.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第七版教材第十章) 二、简答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1. 简述成本的作用。(第七版教材第一章) 12. 简述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和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七版教材第二章) 13. 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一般有哪几种?(第七版教材第三章) 14. 约当产量比例法中费用的具体分配方法有哪些?并论述它们的优缺点。(第七版教材第四章) 15. 为什么说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的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最基本方法?(第七版教材第五章) 16. 简化的分批法与一般的分批法相比较,具有哪些特点?(第七版教材第六章) 17. 简述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第七版教材第六章) 18. 计算一种产品的成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结合采用几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第七版教材第七章) 19. 简述作业成本法的优点。(第七版教材第九章) 20. 成本分析的一般程序是什么?(第七版教材第十章) 三、计算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21.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领用A,B两种主要材料,共计82 8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150件,乙产品120件。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6千克,B材料8千克;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9千克,B材料5千克。A材料单价10元,B材料单价12元。 请计算甲、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具体要求如下: (1)计算甲、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 (2)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 (3)计算甲、乙产品应分配材料实际费用。 (第七版教材第三章) 22. 某工业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在产品清查结果:甲产品的在产品盘盈20件,单位定额成本20元;乙产品的在产品盘亏8件,单位定额成本3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20元;丙产品的在产品毁损250件,单位定额成本20元,残料入库作价200元。丙产品在产品的毁损是由自然灾害造成的,应由保险公司赔偿3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其余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上述清查结果都已经批准转账。请按照要求写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1)在产品盘盈的核算。

理论力学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2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5道小题) 1. 平面任意力系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A) 1 (B) 2 (C) 3 (D) 4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2. 平面平行力系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A) 1 (B) 2 (C) 3 (D) 4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3. 图示结构是()。 (A) 静定 (B) 一次超静定 (C) 二次超静定 (D) 三次超静定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4. 图示为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作用在齿轮A上的切向力平移到齿轮B的中心。 (A) 不可以 (B) 可以 (C)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5. 图示桁架中杆件内力等于零,即所谓“零杆”为。

(A) BC, AC (B) BC, AC, AD (C) BC (D) AC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6.

沿正立方体的前侧面作用一力,则该力。 (A) 对轴x、y、z之矩均相等 (B) 对轴x、y、z之矩均不相等 (C) 对轴x、y、之矩相等 (D) 对轴y、z之矩相等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7. 空间力对点之矩是。 (A) 代数量 (B) 滑动矢量 (C) 定位矢量 (D) 自由矢量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8. 力对轴之矩是。 (A) 代数量 (B) 滑动矢量 (C) 定位矢量 (D) 自由矢量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正确答案:A

劳动法3套作业及答案

劳动法第一套 .限制延长工作时间和加强对童工的保护 .限制延长工作时间和限制最高工资 .接受延长工作时间, .加强劳动安全与卫生保障 法国的《工厂法》 前苏联的《苏俄劳动法典》 美国的《劳动关系法》 .英国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清朝末年 .北洋政府时期 .广州、武汉民国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 .《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 日 日 日 日 年 年 年 年

世纪初期的欧洲 世纪下半叶的欧洲 世纪初期的欧洲 世纪末期的美洲 .英国 .瑞士 .法国 .德国 .它是普遍的、官方的国际组织 .它是普遍的、民间的国际组织 .它是实行“三方性原则”的国际组织.它是属于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国际组织 .《国际劳动宪章》

.《关于禁止工厂女工夜间工作公约》.《费城宣言》 磷会议》 .《劳动争议处理法》 .《团体协约法》 .《劳动契约法》 .《劳动基准法》 .保护劳动者原则 .较有利原则 .传统制度优先原则 .平等原则 .劳工代表 .雇主代表

.劳工组织 .政府代表 .公约需被会员国批准 .建议书需被会员国批准 .建议书不需被会员国批准,只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 .公约不需被会员国批准,只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 .国际劳动立法有利于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国际劳动立法对改善各国工人的劳动状况产生了一定影响.国际劳动立法很难适应各种不同类型国家的具体条件.国际劳动立法就其性质而言,属于资本主义劳动立法范畴 .所有与劳动有关系的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 .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北京大学18年秋季宏观经济学作业

02581006-宏观经济学 一、选择题 1、下列变量都是流量,除了()。C. 个人财富 2、如果一位中国籍留学生被一家在美国经营的中国公司雇用,那么他的收入()。D. 是中国GNP的一部分,美国GDP的一部分 3、有时候,GDP减缩指数可能上升,而实际GDP下降。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名义GDP()D. 可能上升、下降或保持不变 4、在收入的均衡水平上,以下那种说法正确()。A. 非意愿性的存货积累等于零B. 计划支出等于实际支出C. GDP没有发生变化的倾向 5、如果消费函数是C=100+0.8(Y-T),税收和政府购买都增加1元,收入的均衡水平将()。C. 增加1元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利率降低使IS曲线向右移动 7、货币供给的增加将使得()。B. LM曲线向下(向右)移动 8、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IS曲线向右移动()。A. 经济体中的消费者信心增加B. 企业对经济更加乐观,在每个利率水平上都决定增加投资C. 政府增加转移支付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IS-LM分析无法将变化包含在预期通货膨胀之中 10、如果中国人民银行想要刺激经济增长,它应该采取以下哪种措施?()B.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11、外部时滞是以下哪两者之间的时间?()B. 政策行为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12、如果某经济体处于流动性陷阱,那么()。B. 利率太低,以至于货币政策无法刺激经济 13、以下表述中,哪一句正确解释了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下倾斜?()A. 较低的价格增加了实际货币余额,所以,LM曲线向右移动,收入水平上升 14、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不会出现摩擦性失业()。D. 工人们一起离开当前工作,并停止找工作 15、下列哪一项出现时,菲利普斯曲线立刻上向移动()。C. 逆向供给冲击,比如石油价格上涨 16、与适应性预期假说相比,理性预期假说指出当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中一个可信的变化发生之后,向新的长期均衡过渡将会花费()。 A. 较少时间 17、当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率会上升,这被称为()。A.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二、简答题 18、GDP减缩指数(也被称为帕式指数)和CPI(也被称为拉式指数)都是可以反应通货膨胀的指标,这两个指标之间有什么区别?请简述。 答:这两种指标之间有三个关键差别: 1)GDP减缩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 2)GDP减缩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也不反映在GDP减缩指数上。但进口品却影响CPI。 3)CPI是用固定的一篮子产品来计算的,而GDP减缩指数允许当GDP组成部分变动时,一篮子产品随时间变动。经济学家把用一篮子可变产品计算的价格指数(GDP减缩指数)称为帕式指数,而把用一篮子固定产品计算的价格指数(CPI)称为拉式指数。那么哪种指数可以更好地衡量生活成本呢?理论经济学家指出,两种指标间没有明显的优劣关系。当不同产品价格的变动量不一样时,CPI倾向于高估生活成本,因为这一指数没有考虑到消费者有机会用不太昂贵的产品去替代较为昂贵的产品这一事实。相反,GDP减缩指数倾向于低估生活成本,尽管这一指数考虑到不同产品的替代,但并没有反映出这种替代可能引起的消费者福利的减少。 19、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三大动机及其流动偏好陷阱。 答:凯恩斯认为,人们的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交易动机用来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由于收入与支出有时滞,因此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在手中,以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预防动机是由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在手中以对付不能预料的收入延期和支出增加。这两者可以统称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来自于人们转换资产组合以获得最大收益的动机。流动性陷阱是指在利率很低的时候,人们对持有货币有很强的偏好,政府增发多少货币,人们就会持有多少货币。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是失效的。(或者回答流动偏好陷阱是指对于一条水平的LM曲线,不论增发多少货币,人们就会持有多少货币,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与货币供给是同步增加的,不可能通过增发货币来降低利率,因而此时货币政策是失效的。) 20、想象一下您现在是一个政策制定者。假设您不知道确切的自然失业率,但是可以确定自然失业率是在4.5%~6%之间,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在下列情况下您将如何操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第五章,视频教学课件第26-37讲)(1)如果实际失业率是6.1%?进行解释。(2)如果实际失业率是10.1%?进行解释。

北大15春季《劳动法》作业答案

1. 下列不属于构成劳动法律关系基本要素的是()。(第一章) A. A. 劳动法律关系行为 B. B. 劳动法律关系内容 C. C.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D. D. 劳动法律关系客体 答:A 2. 劳动权具有人权的属性。在各项人权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是()。(第一章) A. A. 劳动权 B. B. 生存权 C. C. 民族自决权 D. D. 发展权 答:B 3. 下列对劳动合同的说法,错误的是()。(第五章) A. A. 劳动合同是一种契约 B. B. 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C. C. 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从而具有有偿性特征 D. D. 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 答:C 4. 下列有关劳动合同法律特征的论述中,错误的是()。(第五章) A. A. 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B. B. 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 C. C. 劳动合同具有从属性 D. D. 劳动合同具有有偿性 答:B 5. 集体合同的内容侧重于()。(第六章) A. A. 确保工会能履行自身职能 B. B. 维护职工权益 C. C. 规范合同订立程序 D. D. 确保合同有效实施 答:B 6. 下列关于工资的说法,正确的是()。(第七章) A. A. 工资是用人单位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报酬 B. B. 工资又称为收入 C. C. 工资分配原则应当遵循市场原则,工人按劳动贡献获得报酬 D. D. 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由用人单位依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来确定答:D 7. 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要遵循三方原则,所谓三方是指()。(第七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