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碘仿75-47-8

碘仿75-47-8

碘仿75-47-8
碘仿75-47-8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碘仿纱条填塞拔牙窝治疗干槽症的效果应用对比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碘仿纱条填塞拔牙窝治疗干槽症的效果应用对 比 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治疗干槽症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碘仿纱条填塞拔牙窝的效果。方法88例干槽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碘仿纱条填塞拔牙窝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显效37例(84.09%),有效7例(15.91%),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显效28例(63.64%),有效15例(34.09%),无效1例(2.27%),总有效率为97.73%;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干槽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能够保证患者获得理想疗效,且操作简单,有助于维持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干槽症;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碘仿纱条填塞拔牙窝;治疗效果 Comparison of application effects between minocycline hydrochloride ointment and iodoform gauze extraction socket packing in the treatment of dry socket LIANG Jian-e,WU Yi-tia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Guangdong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Xinrongqi Hospital,Foshan 5283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compare effects between minocycline hydrochloride ointment and iodoform gauze extraction socket packing in the treatment of dry socket. Methods A total of 88 patients with dry socke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4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odoform gauze extraction socket packing for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minocycline hydrochloride ointment for treatment.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37 excellent cases (84.09%),7 effective cases (15.91%)and 0 ineffective case,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100.00%. The control group had 28 excellent cases (63.64%),15 effective cases (34.09%)and 1 ineffective case (2.27%),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7.73%.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excellent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ry socket patients,minocycline hydrochloride ointment ensures ideal curative effect,along with convenient operation. This method is helpful to maintain treatment compliance in patients,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Key words】Dry socket;Minocycline hydrochloride ointment;Iodoform gauze extraction socket packing;Curative effect

临床上各种引流管的使用及处理

1、导尿管 种类:普通橡胶导尿管、气囊导尿管 导尿适应症: ①急性尿潴留。 ②危重病人观察尿量变化情况。 ③大型手术中防止膀胱过度充盈,且利于观察尿量。 ④盆腔或会阴部手术。 ⑤尿道或膀胱损伤。 ⑥测量残余尿量,无菌法取尿标本。 导尿管使用方法: 普通导尿管常规用胶布固定,男性宽大部分固定于导尿管上,三条胶布狭窄部分固定于阴茎上。女性宽大部分贴于阴阜,中间胶布条环绕粘贴在导尿管上,两边两条分别绕导尿管一周再固定于会阴部及两大腿。气囊导尿管置入膀胱后按说明注入10ml,20ml,30ml灭菌生理盐水于气囊,使气囊鼓起,致滑出。 导尿管的管理: ①导尿管尾端应接无菌引流袋,每日更换一次,以减少逆行感染的机会。 ②更换导尿管,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插入或拨除导尿管时应轻柔,以免损伤尿道粘膜,导尿管需7~10日更换一次。 ③应每日清洗尿道口分泌物1~2次,常用新洁尔灭棉球清洗。 ④长期留置导尿管时,需定期冲洗膀胱,冲洗液常为庆大霉素溶液或1/5000的呋喃西林溶液。冲洗分开放式和密闭式,密闭冲洗时,每次滴入250ml,滴速40~60滴/分。 ⑤拨气囊导尿管时必须将气囊内的液体抽尽,使气囊塌陷后再拨。 ⑥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人,留置的导尿管一般予以夹闭,每3~4小时定时开放一次,以利膀胱排尿功能恢复· 2、胃肠减压管 种类:胃肠减压管可分为短管(普通胃管)和长管(米-阿氏管长 300~330cm),后者置管困难,临床少用。一般由橡胶或硅胶制成。 适应症:肠梗阻、幽门梗阻、急性胃扩张、腹部手术后、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 胃肠减压管的使用方法: ①成人插入胃管的长度约50cm左右,相当于病人前额发际至剑突的长度。

碘仿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碘仿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碘仿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碘仿纱条填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2.1%,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3%,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引起的出血量不同,采用碘仿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具有明显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iodoform gauze pack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Methods 7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for 39 cases.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linical medicine 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odoform gauze.The efficacy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control group was 82.1%,the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3%.The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evide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The bleeding amount caused by different delivery mode is different and iodoform gueze pack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has evident efficacy. [Key words] Postpartum hemorrhage;Clinical analysis;Treatment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产妇的失血量≥500 ml者,是产妇在分娩期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我国孕产妇分娩后死亡的一大原因。引起产妇出血的原因复杂且发生迅速,给产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不利于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通过对本院7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导致产后出血的四大因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37岁,平均(26.4±2.1)岁,所选取患者的年龄均1500 ml的有11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产后出血诊断包括两大方面,首先是诊断血量:针对不同的分娩方式运用不同诊断方法[1-3],剖宫产的血量诊断是以对产妇进行腹腔冲洗前的负压瓶内出血量以及清理阴道后产道的积血量为诊断标准;阴道分娩的出血量

干槽症严重不严重

干槽症严重不严重,好像没有标准的,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 干槽症最核心的内容是拔牙窝内没有血凝块,如何保证拔牙窝内有血凝块是拔牙前和拔牙中及 咬棉花前,都要充分考虑到问题,以下几种情况要有针对性的处理,否则容易引起血凝块的脱落,从而导致干槽症: 1.拔牙窝开口过大,深度过浅,血凝块易脱落, 2.牙槽窝骨壁过于光滑,血凝块易于脱落, 3.由于外伤和牙周病导致拔牙窝一侧骨壁过高,而另一侧骨壁过低,拔牙窝不能包绕血凝块, 拔牙窝内血块易脱落。 4.拔牙窝内有肉芽尤其是坏事的肉芽及牙齿碎片,易导致感染并发生血凝块的分解, 在我看来几乎所有的干槽症都是可以预见和预防的,如果医生处理得当,许许多多的干槽症都 可以预防的,拔牙窝内有血凝块,干槽症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保护血凝块是预防干槽症的最核 心的内容。(我给大四的学生上课的时候都反复强调这个问题) 我每天要至少拔牙15颗,好像有几年没有发生干槽症了,其实重在预防, 如何保护血凝块: 1.缝合,不但有利于软组织固定,同时可以起到减少牙槽窝开口,防止血凝块脱出的作用,有 时为了减小牙槽窝开口可以略微进行一下潜行分离,尤其是预感到血凝块容易脱落的可以潜行 分离后缝合。 2.拔牙窝内放置胶质银明胶海绵,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固定血凝块的作用,注意保持胶质银的体 积不被压缩。 3.创造有利于血凝块固位和稳定的环境,包括牙槽窝过于光滑时,用钻磨几个孔(我从来没有 在新鲜的拔牙窝磨孔,只有几例干槽症的病例用过这种方法,本人并不推荐,主要是医生麻烦,病人恐惧,磨孔的时候容易产生热灼伤引发疼痛)对一侧高一侧低的牙槽窝可以适当降低较高 一侧的骨壁,同时进行缝合,如果这都不保险的话就碘仿纱条填塞,按照干槽症处理;拔牙窝 要清理干净,尤其清理肉芽和残片(这主要是要求医生仔细和认真就可以了) 干槽症的处理: 以我个人经验,没有必要局麻下清理拔牙窝,并刮出新鲜血液来(干槽症的拔牙窝想刮出血来,并使血液完全充填拔牙窝是非常困难的) 我的做法,不必局麻,直接用双氧水和盐水冲洗反复冲洗2~3次双氧水的颜色呈光亮的白色,生理盐水冲洗没有东西冲出就可以了,然后进行碘仿纱条的填塞,不要添的过紧,尤其拔牙窝 底部,填塞的高度至少所有的骨面都得到覆盖,如果能保证碘仿纱条不脱落可以不必进行缝合,只要使骨壁完全被碘仿纱条覆盖,干槽症引起的疼痛一般可以在4~5小时内得到缓解,在这 期间可以使用些止痛药物。 单纯的干槽症我是不用抗生素的(口服也不用,有全身症状和体征除外),仅仅是上述处理就 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碘仿纱条放置两周后给予取出,如果这时发现有血液马上充满拔牙窝 就ok了。

临床各种引流管引流及处理

临床上各种引流管的使用及处理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一、导尿管 种类: 普通橡胶导尿管气囊导尿管 导尿适应症: ①急性尿潴留. ②危重病人观察尿量变化情况. ③大型手术中防止膀胱过度充盈,且利于观察尿量. ④盆腔或会阴部手术. ⑤尿道或膀胱损伤. ⑥测量残余尿量,无菌法取尿标本. 导尿管使用方法: 普通导尿管常规用胶布固定,男性宽大部分固定于导尿管上,三条胶布狭窄部分固定于阴茎上.女性宽大部分贴于阴阜,中间胶布条环绕粘贴在导尿管上,两边两条 分别绕导尿管一周再固定于会阴部及两大腿.气囊导尿管置入膀胱后按说明注入10ml,20ml,30ml灭菌生理盐水于气囊,使气囊鼓起,致滑出. 导尿管的管理: ①导尿管尾端应接无菌引流袋,每日更换一次,以减少逆行感染的机会. ②更换导尿管,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插入或拨除导尿管时应轻柔,以免损伤尿 道粘膜,导尿管需7~10日更换一次. ③应每日清洗尿道口分泌物1~2次,常用新洁尔灭棉球清洗. ④长期留置导尿管时,需定期冲洗膀胱,冲洗液常为庆大霉素溶液或1/5000的呋喃西林溶液.冲洗分开放式和密闭式,密闭冲洗时,每次滴入250ml,滴速40~60滴/分. ⑤拨气囊导尿管时必须将气囊内的液体抽尽,使气囊塌陷后再拨. ⑥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人,留置的导尿管一般予以夹闭,每3~4小时定时开放一次, 以利膀胱排尿功能恢复. 二、胃肠减压管 种类: 胃肠减压管可分为短管(普通胃管)和长管(米-阿氏管长300~330cm),后者置管困难,临床少用.一般由橡胶或硅胶制成. 适应症: 肠梗阻幽门梗阻急性胃扩张腹部手术后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 胃肠减压管的使用方法: ①成人插入胃管的长度约50cm左右,相当于病人前额发际至剑突的长度. ②插入时要轻柔,一边插一边让病人吞咽,若出现恶心应暂停,让病人深呼吸,随后迅速插入. ③插完后应检查是否盘在口中,有无呼吸困难,若有应立即拨出.稍后再插. ④插入后检查是否在胃内:1,用注射器抽吸2,将胃管末端插入有水的容器内3,用注射器注气 胃肠减压管的管理: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鼻骨骨折复位术 鼻骨单纯性骨折而无移位者不需处理;发生外鼻畸形者,须在肿胀发生前或消肿后进行手术复位,但最好在受伤后2~3h内或10d之内进行,以免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或后遗难治畸形。大多数可用闭合性复位法加以矫正。骨折超过2周者,则因骨痂形成而使复位发生困难,有时需行开放式复位,这种情况较少。 【适应证】 1鼻部骨折后鼻梁变形,鼻骨下陷性骨折和鼻中隔骨折,触诊有骨摩擦感。 2鼻骨X线片显示骨折错位。 3如鼻部肿胀严重,须待肿胀消退后,尽早在2周内进行骨折复位。 【禁忌证】 1无特殊禁忌证。 2如合并严重的颅脑外伤,应首先处理颅脑外伤。 3如有严重的高血压病、冠心病,外伤后恶化,应等待病情稳定后在行骨折复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闭合式复位法用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小儿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但应注意维持呼吸道通畅。 (1)单侧骨折:可将鼻骨复位钳一叶伸入同侧鼻腔内,一叶置于鼻外,将钳闭合,钳住软组织与骨折片,稍加拧动,并用手指在鼻外协助复位。复位后行鼻腔填塞。如无鼻骨复位钳也可用鼻骨膜分离器或钝头弯血管钳代替。 (2)双侧骨折:可用鼻骨复位钳伸入两侧鼻腔至骨折部位的下后方,向前、上轻轻用力平行抬起鼻骨,此时常可闻及鼻骨复位声;用另一手的拇指和示指在鼻外协助复位。如鼻骨骨折合并有鼻中隔骨折、脱位或外伤性偏曲,可先用鼻骨复位钳的两叶,伸入两侧鼻腔置于鼻中隔偏曲处的下方,挟住鼻中隔,垂直向上移动钳的两叶,脱位、偏曲之处即可恢复正常位置,复位钳向上已达鼻骨下后方时,即按上述方法抬起鼻骨。 (3)鼻中隔须矫正者:可用两叶较宽的钳子松松夹住鼻中隔使其复位,或在偏曲一侧先填塞,将鼻中隔压向对侧,再填塞对侧鼻腔,必要时在鼻外加以固定。 (4)伴有鼻中隔血肿者:应先切开引流并严防感染形成鼻中隔脓肿,然后再复位。 2开放式复位法做内毗部弧形切口,必要时行两侧内毗部切口并中间连接成H形切口,在直视下根据骨折的情况用电钻穿孔,用不锈钢丝固定在额骨鼻突、上颌骨额突或将两个碎骨片连接在一起,填塞鼻腔。 【注意事项】 1情绪异常紧张者可给予镇静药。 2合并脑脊液鼻漏者勿堵塞鼻腔。 3复位后勿挤压骨折处。 4昏迷患者,为预防窒息,在填塞前应放入鼻通气管。 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 低温等离子射频是将消融的温度控制在70℃以下的新一代消融设备。控制消融过程中的温度能减少消融过程中对黏膜的损伤,有利于鼻黏膜功能的保留。 【适应证】

第四章 牙及牙槽外科

打印本页第三章牙及牙槽外科[题目答案分离版] 字体:大中小 一、A1 1、干槽症的诊断标准不包括以下哪项 A.拔牙后1~2d有剧烈疼痛 B.可向耳颞部,下颌下区或头顶部放射 C.拔牙窝内空虚 D.拔牙窝内有腐败坏死的血凝块 E.口腔内可有臭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干槽症病因:①创伤学说,认为创伤和感染为主要病因;②纤维蛋白溶解学说,认为创伤或感染可引起纤维蛋白溶解,从而血凝块被破坏,激肽形成,产生剧烈疼痛。 临床上可分为腐败型与非腐败型两类,前者更严重而多见。主要症状发生在术后3~4天后的持续性疼痛,可向耳颞部放射。检查时,腐败型者可见拔牙窝空虚,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创内有腐败坏死物质,有明显臭味;骨壁有明显触痛,创口周围牙龈略红肿;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压痛。偶有发生张口受限、低热、全身不适等症状者。 治疗原则:清创,隔离外界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该题针对“干槽症”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A2 1、女性,56岁,拔除右上后牙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炎症。半个月后常感伤口疼痛不适,尤其触碰伤口颊侧时有明显疼痛,X线片检查无异常,常见的原因是 A.伤口内有残根 B.伤口内有肉芽 C.干槽症 D.骨尖 E.神经损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此题是专业知识理解与分析试题,测试考生对拔牙后并发症及其鉴别点的理解。此题正确答案是骨尖。拔牙后伤口出现疼痛。最常见伤口内有残根、肉芽、干槽症、骨尖。其鉴别点是伤口内有残根或残留的炎性肉芽组织时,患者感觉伤口轻度疼痛不适,主要表现为局部伤口愈合不良,前者X线片有遗留残根,后者局部有炎性肉芽组织增生。干槽症有持续性剧烈疼痛,并可向耳颞部放射,拔牙创空虚,创腔内有腐败坏死物,有明显臭味。骨尖表现为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炎症,有骨尖处触痛明显。 【该题针对“第三单元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2、某老年患者全口无牙颌进行义齿修复时发现左侧颊系带附着于牙槽嵴顶,影响将来义齿固位,应该采用的治疗措施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