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综合卷检测

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综合卷检测

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综合卷检测
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综合卷检测

一、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木块A的重力为10N,将合金块B放在木块A上方,木块A恰好有五分之四的体积浸入水中;若将合金块B取下放到水中,如图乙所示,B沉底,木块A露出水面的体积为自身体积的二分之一,此时B受到容器底部的支持力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的密度为0.8×103kg/m3

B.图乙中水对A底部的压力为2N

C.合金B的密度为1×103kg/m3

D.从图甲到图乙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了8N

2.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体积

g cm的溶液相同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并将甲乙两物块用细线捆在一起放入密度为0.83

中,请问捆绑后的物体在溶液中()

A.漂浮B.悬浮C.沉底D.无法判断

3.将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装满水,然后往杯中轻放入一小球,溢出的水共100g,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取10N/kg)()

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会增大B.小球的质量不小于100g

C.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100cm3D.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0.1N

4.弹簧测力计下挂?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体积是400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

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D.物体刚浸沉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5N 5.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M、N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小球所受浮力F M=F N B.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C.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6.相比于其他国家来说,我们在核潜艇方面的起步较晚,上世纪60年代开始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1970的时候下水了第一艘091型攻击型核潜艇,1981年才下水了第一艘092

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关于核潜艇在海中状态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B.悬浮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

C.悬浮和漂浮时所受浮力相等

D.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保持不变

7.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已经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圆柱体的高度为4cm

B.圆柱体的重力为12N

C.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8N

D.圆柱体的密度为3×103kg/m3

8.边长为4cm、密度为2×103kg/m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ρ水=1.0×103 kg/m3)()

A.橡皮泥块浸没时排开水的重力是0.64N

B.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 N

C.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重力是0.64N

D.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 N

9.如下图所示是我国自行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艇,其空载质量22t,最大负载

240kg,体积约84m3,2012年成功挑战7062m深度。当潜艇从水下7000m匀速上行至6000m的过程中(ρ海水=1.03×103kg/m3,g=10N/kg)()

A.浮力在不断变大B.潜艇所受压强不变

C.潜艇自身重力变小D.浮力做功8.652×108J

10.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完全相同,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A、B两种液体,将一个小球先后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小球在甲容器中漂浮,在乙容器中沉底,如图所示。若A、B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A、ρB,小球在A、B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 A、F B,A、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A、p B,甲、乙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ρA<ρB B.F A=F B C.p A>p B D.p甲

二、填空题

11.有一个自重为1N的瓷碗,装上10N的物体后轻轻放入一个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碗口正好与水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取出碗中的物体后,容器中的水面下降了5cm,如图乙

所示;将碗浸没于容器底时,水面又下降了0.3cm ,如图丙所示。则丙图中,瓷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N ,瓷碗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 3。

12.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200cm 2重10N 的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 的正方体物块A ,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 时,物块A 有

1

2

的体积露出水面,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则此时物块A 受到的浮力______N ;往容器缓慢加水至物块A 恰好浸没时停止加水,整个过程中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关系如图乙所示,此时容器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 。

13.甲、乙是两个质量相等的空心球,它们的空心部分体积完全相同,甲球恰好能在水中

悬浮,33310kg/m ρ?甲=,33

210kg/m ρ=?乙,则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为____.当把

乙球放入水中时,乙球露出水面的体积占乙球体积的____.

14.某校课外科技小组的同学为测量暴雨过后浑浊江水的密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套装置:A 是弹簧测力计,B 是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浮子,C 是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00cm 2

,高为60cm .D 是一固定在容器底部的定滑轮.弹簧测力计和正方体浮子之间用一轻质无伸缩的细线通过滑轮相连接(不考虑滑轮的摩擦和滑轮的体积,取g =10N/kg ),B 浸没在清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 ,水的高度为20cm ,则B 的重力为_____-;若将容器中的清水用同体积的浑水替换,容器C 对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00Pa ,则浑水的密度相比清水的密度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了_____kg/m 3.

15.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现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未与容器底和壁接触),金属块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1,如图甲所示;将木块B(B外包有一层体积和质量均不计的防水膜)放入水中,如图乙所示,静止后木块B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浸在水中的体积之比为2∶3;然后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A放在木块B上面,使木块B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已知金属块A的体积与木块B的体积之比为9∶10,则木块B的密度为

______kg/m3,金属块A的体积为V B=______(请用字母F1、F2、g、ρ水表示)。

16.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图乙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______N;圆柱体的密度是

______g/cm3;刚开始时,圆柱体下表面离开水面的初始高度______cm;圆柱体的截面积为_______cm2。(g=10N/kg)

17.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4cm,则木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若在木块上放一金属块,如图(乙)所示,此时木块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g取10N/kg)

18.一种厕所的排便桶水箱结构如图所示(图中略去了向水箱中注水装置)。出水口上的橡胶盖是空心的,放水时它漂浮在水面上,水从出口流出,如图(a)所示。随着水的流出,水面下降,直到橡胶盖盖住出水口,放水过程结束,注水过程中和注满水后,橡胶盖都盖住出水口,如图(b)所示。

(1)图中的手柄运用了哪种简单机械:______;

(2)放水时,图(a)空心橡胶盖所受的重力与它所受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浮______G(填“>”“<”或“=”)

(3)图(b)中注水过程和注满水后橡胶盖能紧紧盖在出水口是因为橡胶盖与出水口紧密接触,此时橡胶盖下部没有水,不受水对它______的压力,所以不受浮力,则上部水对它

______的压力(两空均填“向上”或“向下”)和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盖住出水口而不浮起。

(4)这种装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每次冲水都要用掉一箱水,为节约用水,可对橡胶盖进行加重,使得F浮______G(填“>”“<”或“=”),从而按下手柄时橡胶盖抬起放水,放开手柄后橡胶盖能立即盖上出水口,停止放水。

19.如图所示,一个木块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设想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并取走,那么木块将____,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________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___ 。

20.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62g水从大烧杯中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44g酒精从大烧杯中溢出。己知酒精的密度为

0.8×103kg,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是________,物块的密度大小为________kg/m3。

三、实验题

21.小华帮爷爷浇菜园,他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于是他和小明用圆柱体、弹

簧测力计、水和刻度尺等器材进行探究,如图17所示,并记录了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

度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实验

12345678910序号

h/m00.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 F/N9.58.57.5 6.5 5.5 4.5 3.5 3.1 3.1 3.1

(2)小华分析实验序号1至7,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是:______;

(3)小明认为实验过程不够完善,理由是______;

(4)小华选用的圆柱体高度范围是______ 。

A.“13厘米>h>12厘米”;

B.“14厘米>h>13厘米”;

C.“14厘米>h>12厘米”。

22.小明用空塑料瓶和细沙等实验器材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他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

如下三种猜想,并举出了相应的实例。

猜想一: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实例:铁块在水中下沉,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

猜想二: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实例:鸡蛋在水中下沉,在盐水中可以浮起来;

猜想三: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实例:泳池里,人下蹲时感觉到水向上

托自己的力增大。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根据图d和____(填写序号),可以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2)根据图c和d可以验证猜想三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对该猜想所对应的实例,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

(3) 要验证猜想一是否正确,可以在塑料瓶中________后再进行探究;

(4)同学们讨论认为,猜想一和猜想二中的实例反映了物体的浮与沉可能与密度有关。要选用一个能漂浮在图e中盐水液面上的物体,该物体的密度应小于____g/cm3。

23.在用称重法测量物体浮力后,小王和小吴突发奇想:可以将弹簧测力计改制成密度秤,具体做法如下:取一个体积为100cm3的长方体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重力,如图甲。将金属块缓慢匀速浸没在待测液体中,如图乙。静止后,将图乙弹簧测力计指针所在位置的力的示数改为对应的液体密度值。

(1)结合你所学物理知识,可以计算出图乙中所测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2)经过思考,小王认为该密度秤的零刻度(液体密度为0)应标在______N处,将对应力的示数改为密度示数后,该密度秤分度值为______g/cm3。

(3)用该密度秤测量液体密度时,所能测量的液体密度最大值为______g/cm3。最大密度值应该标示在弹簧测力计______N的位置。

(4)原物块质量、体积、密度分别记为m0、V0、ρ0,为了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小吴和小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写序号)。

①将物块换为体积为V0,密度比ρ0小的物块;

②将弹簧测力计换为更大量程的测力计;

③将物块换为质量为m0,密度比ρ0大的物块;

④将物块换为质量为m0,体积比V0小的物块。

24.田田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她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薄壁柱形容器放到电子秤上,在容器中装适量的水,用不吸水的细线系住重为5N的合金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再将合金块缓慢浸入容器的水中,且始终不与杯底接触,如图甲、乙、丙.

(1)随着合金块逐渐浸入水中,它所受浮力大小遂渐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直到合金块在水中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根据图甲、乙、丙可得出合金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2)田田另取一杯盐水,用弹簧测力计吊着该合金块浸没于盐水中(未触底).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8N,由此初步得出:合金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4)①若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为ΔF,电子秤示数的变化量为△mg,从合金块接触水面到刚刚浸没的过程中,Δmg______ΔF(选填“>”“<”或“=”);

②同组的关关想不用弹簧测力计来测未知液体的密度,她将弹簧测力计换成不可伸长的细线,并将整个装置放在升降台上,合金块下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丁.读出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1.10kg,适当调节升降台至该合金块恰好浸没,如图戊.此时电子秤的示数变为1.26kg,则未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若薄壁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长方体合金块的底面积为50cm2,则升降台上升的高度为______cm.

25.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配重______________,使吸管能竖直漂浮在液面上.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

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________ρ水(选填“>”、“<”或“=”),ρ液与ρ水、h及H的关系式是ρ液

=__________.

(3)小明根据图(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2刻线的_______(选填“上”或“下”)方.

(4)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

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c)所示的情形,这让他很扫兴,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简便

..尝试:____________.四、作图题

26.将一木球置于水中,松手后木球上浮,如图,请作出木球此时受力的示意图。

(____)

27.如图,鸡蛋在水中加速下沉,不计水的阻力,画出此时鸡蛋受力的示意图。

28.如图所示,小球漂浮在水中,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五、计算题

29.周末小罗去吃火锅时,被店里的复古式搪瓷杯所吸引。喜欢研究的他利用杯子和电子秤以及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强浮力问题。如图所示的杯子,他第一步测出杯子直径算出其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2cm;第二步将杯子放在电子秤上,此时读数为200g;第三步往杯中加入了深为5cm的水,再将一个质地均匀的圆柱体物件通过与之相连的轻杆缓慢浸入水中(如图所示) ,使得圆柱体有4/5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杯子对电子秤的压强与加水5cm相比增加了400Pa,杆对圆柱体物件的拉力为1N。求:

(1)当加入5cm水深时,杯内的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

(2)圆柱体有4/5的体积露在水面时,电子秤的读数为多少g?

(3)当物体有3/5的体积露出水面时,杯子对电子秤的压强为多少?

30.小英同学得到两个外形相同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物块A和B,先将它们的中心点用轻质细线L1连接起来,再用另一条相同长度的细线L2将B的中心点与容器底部相连接。最开始

容器中注满了水,A、B的状态如图甲所示,之后从容器底部的阀门缓慢匀速地将水放完,随着水的放出,两条细线所受拉力发生了变化,小英同学由两条细线所受拉力F随水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h的变化关系,绘制出了从开始放水到AB恰好接触之间的函数图像(如图乙)。(g 取 1 0N/kg)求:

(1)物块A的底面积。

(2)当物块A、B刚接触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请通过计算G B、L2等信息,补充完成图乙中缺少的部分函数图像。

31.“振华30”轮船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起重船,有“大国重器”之美誉。某次施工中,“振华30”轮船将重达几千吨的海底隧道接头装置,匀速缓慢的从其上表面距海面 10 m 深的水下提升到空中。“振华30”起吊装置、滑轮组示意图如图甲,提升过程中,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接头装置脱离水面后,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及摩擦,不计海水阻力,ρ海水=1.0×l03kg/m3,g取10N/kg)。求:

(1)开始提升前,隧道接头装置上表面受到的压强;

(2)隧道接头装置的重力;

(3)隧道接头装置的密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AB .甲图中,AB 为整体

10AB AB B A B F G G G G N ==+=+

114

=5

AB A A F F gV g V ρρ==??液水排

图乙中

210N A A F G ==

图乙水对A 底部的压力为A 受到的浮力等于10N

21

2

A A F gV g V ρρ==??水水排2

由受力分析

2N B B B G F F F =+=+支持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

B B F gV ρ=水

1=10N 2

A g V ρ??水

解得33

=210m A V -?,

由G mg =得

10N ==1kg 10N/kg

A A G m g =

33

33

1kg 0.510kg /m 210kg /m A A A m V ρ-=

==?? 故AB 错误; C .由题意可知

3333114

=110kg /m 10N/kg 210m =16N 5

A F gV ρ-=?????水排

116N 10N 6N B A A G F G =-=-=

2N B B G F =+

可得4N B F =,由B B F gV ρ=水,得43

410m B V -=?,由G mg =可得

6N ==0.6kg 10N/kg

B B G m g =

33

43

0.6kg =1.510kg /m 410m B B B m V ρ-=

=?? 故C 正确;

D .由甲图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等于水和A 、B 的总重力,乙图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于水和A 、B 的总重力,由于B 受到容器底部支持力为2N ,所以减小2N ,故D 错误。

2.B

解析:B 【详解】 由密度公式=

m

V

ρ可以得到a 和b 的密度分别是2g/cm 3和0.5g/cm 3,质量相同的a 、b 混合,混合后的密度通过

a

b

m m

m m ρρρ+=

+

混合求得混合密度为0.8g/cm 3,混合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相同,可知捆绑后的物体会悬浮在液体中。

故选B 。

3.B

解析:B 【详解】

(1)烧杯原来装满水,小球漂浮在水面上,小球所受浮力

F 浮=

G 排=m 排g =0.1kg×10N/kg=1N

因为

F 浮=

G 排=m 排g=G 球=m 球g

小球的质量

m 球=m 排=100g

排开水的体积

V 排=

m ρ排

=100cm 3<V 球

放入小球后水深不变,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烧杯原来装满水,小球沉入水底,小球所受浮力

F 浮=

G 排=m 排g =0.1kg×10N/kg=1N

因为

F 浮=

G 排=m 排g <G 球=m 球g ,

小球的质量

m 球>m 排=100g

排开水的体积

v ′排=

m ρ排

=100cm 3=V 球

放入小球后水深不变,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故选B 。

4.D

解析:D 【详解】

AB .由图像可知,当物重力是9N ,体完全浸没时,拉力是5N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9N-5N=4N F G F -浮拉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gV ρ浮液排得

433

334N =

410m 400cm 1.010kg /m 10N /kg

F V g ρ-==?=??浮排液 因为完全浸没所以物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水体积等于3400cm ,A 和B 正确; C .根据

G mg gV ρ==

物得物体的密度

33439N =

2.2510kg /m 10N /kg 410m

G gV ρ-==???物 ,C 正确; D .物体刚浸沉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即为浮力,所以由图可知

==4N F F 下浮

D 错误。 故选D 。

5.A

解析:A 【详解】

A .小球M 在甲液体中漂浮,则浮力F M =G M ,小球N 在乙液体中悬浮,则浮力F N =G N ,由于小球M 、N 完全相同,即G M =G N ,则有F M =F N ,故A 正确;

BC .小球M 在甲液体中漂浮,则密度ρM <ρ甲,小球N 在乙液体中悬浮,则密度ρN =ρ乙,由于小球M 、N 完全相同,即ρM =ρN ,则有ρ甲>ρ乙,因为ρ甲>ρ乙,两容器液面相平即容器底部深度h 相同,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 =ρgh 可知,p 甲>p 乙,故BC 错误; D .由上面分析得容器底部液体压强p 甲>p 乙,两容器底面积相同,由压力计算公式F =pS 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F 甲>F 乙,故D 错误。 故选A 。

6.B

解析:B 【详解】

A .核潜艇通过改变自重实现上浮与下沉,由物体沉浮状态可知,核潜艇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A 错误;

B .由物体沉浮状态可知,悬浮时核潜艇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故B 正确;

C .悬浮时核潜艇排开水的体积大于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两种状态下所受浮力不相等,故C 错误;

D .核潜艇通过改变自重实现上浮与下沉,在上浮过程中露出水面前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但逐渐露出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所受浮力变小,故D 错误。 故选B 。

7.D

解析:D

【详解】

A 、由图象可知,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7cm-3cm=4cm h =,因此圆柱体的高度为4cm ,故A 选项说法正确;

B 、由图象可知,当h =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 ,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12N G F ==拉 ,故B 选项说法正确;

C 、由图象C

D 段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受到的浮力不再改变,则圆柱体受到的浮力12N 4N 8N F G F =-=-=浮,故C 选项说法正确;

D 、图象中CD 段是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的情况,则圆柱体受到的浮力8N F =浮,

又F gV 浮水排ρ=, 4333

8N

810m 110kg/m 10N/kg

F V V g ρ-====???浮物排水,由公式

G mg =可求出圆柱体的质量12N 1.2kg 10N/kg

G m g =

==,则圆柱体密度 33

43

1.2kg 1.510kg/m 810m m V ρ-=

==??物物,故D 选项说法错误. 8.A

解析:A 【详解】

AB .立方体橡皮泥的体积

V =4cm×4cm×4cm=64cm 3=6.4×10-5m 3

橡皮泥的质量

m =ρV =2×103kg/m 3×6.4×10-5m 3=0.128kg

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V 排=V =6.4×10-5m 3

受到水的浮力

F 浮=ρ水V 排g =1×103kg/m 3×6.4×10-5m 3×10N/kg=0.64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橡皮泥块浸没时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即橡皮泥块浸没时排开水的重力为0.64N ,故A 正确,B 错误; C .橡皮泥的重力

G =mg =0.128kg×10N/kg=1.28N

因橡皮泥小船漂浮,所以橡皮泥小船受到的浮力

1.28N F G '==浮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重力,即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重力为1.28N ,故CD 错误。 故选A 。

9.D

解析:D 【详解】

A .当潜艇从水下7000m 匀速上行至6000m 的过程中,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海水的密度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gV ρ=浮海排,潜艇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A 项不合题意;

B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海,潜艇上升过程中,深度在变小,那么潜艇所受压强在变小,B 项不合题意;

C .由于潜艇匀速上升,处于平衡状态,重力大小等于浮力大小,浮力不变,那么重力大小也不变,C 项不合题意;

D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得浮力大小

33351.0310kg/m 10N/kg 84m 8.65210N F gV ρ==???=?浮海排

根据W Fs =可得浮力做功

588.65210N 1000m 8.65210J W F s ==??=?浮

选项D 符合题意。 故选D 。

10.C

解析:C 【详解】

A .小球在甲容器中漂浮,所以ρA >ρ物,在乙容器中沉底,ρ

B <ρ物,所以ρA >ρB ,故A 错误;

B .小球在甲容器中漂浮,所以F A =G 物,在乙容器中沉底,所以F B F B ,故B 错误;

C .由于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所以V A =V B ,由A 选项可知ρA >ρB ,根据m =ρV 可得m A >m B ,根据G =mg 可得G A >G B ,所以A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比较大,由于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F

p S

=

可知,底面积一定时,压力大的压强大,所以A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即p A >p B ,故C 正确

D .由C 选项可知G A >G B ,所以A 容器对地面的压力较大,由于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

F

p S

=

可知,底面积一定时,压力大的压强大,所以装液体A 的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大,即p 甲>p 乙,故D 错误。 故选C 。 二、填空题

11.4 【详解】

[1]设容器底面积为S ,从甲图到乙图,取出碗中的物体后,容器水面下降

排开水的体积减少量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减少的浮力

甲乙两图中物体均处于漂浮状态,则减少的浮

解析:4 32.510? 【详解】

[1]设容器底面积为S ,从甲图到乙图,取出碗中的物体后,容器水面下降

15cm 005m Δh .==

排开水的体积减少量

11005m ΔV S Δh S .==?排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减少的浮力

11005m ΔF ρg ΔV ρgS .==?浮水排水

甲乙两图中物体均处于漂浮状态,则减少的浮力等于减少的重力,即

110N ΔF G ==浮物

005m 10N ρgS .?=水①

从乙图到丙图,将碗浸没与容器底时,容器中的水面下降的高度

203cm 0003m Δh ..==

排开水的体积减少量

220003m ΔV S Δh S .==?排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减少的浮力

220003m ΔF ρg ΔV ρgS .==?浮水排水

21N ΔF F F G F ρgV =-=-=-浮浮乙浮丙碗浮碗碗水

所以

0003m 1N ρgS .ρgV ?=-碗水水②

可得 005m 10N

0003m

1N ρgS .ρgS .ρgV ?=

?-水碗

水水

解得

5341m 0V -=?碗

丙图中,瓷碗受到的浮力

3335110kg/m 10N/kg 41004m N F ρgV .-==????=浮碗碗水

[2]瓷碗的质量

1N

01kg 10N/kg

G m .g =

==碗碗 瓷碗的密度

333

501kg 2510kg/m 410m m .ρ.V -=

==??碗碗碗 12.2250 【详解】

[1]物块A 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则物块A 恰好处于漂

浮状态,那么此时

GA=F 浮=ρ水gV 排=ρ水g ? V 物=1.0×103kg/m3×10N/k

解析:2250 【详解】 [1]物块A 有

1

2

的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则物块A 恰好处于漂浮状态,那么此时

G A =F 浮=ρ水gV 排=ρ水g ?

12 V 物=1.0×103kg/m 3×10N/kg×1

2

×0.001m 3=5N [2]往容器中加水至浸没物块A 时,A 所受的浮力 F 浮1=2F 浮=10N

此时弹簧对物块的拉力

F 拉=F 浮1-

G A =2F 浮-G A =10N-5N=5N

由图乙知,弹簧的伸长量为5cm 。 所加的水的体积

V 水=(S 容器-S 物)l =(200×10-4-0.01) ×0.1m 3=10-3m 3

水的总体积

V =200×10-4×0.2m 3+10-3m 3=3×10-3m 3

则水的重力

G 水=mg =ρ水Vg =1.0×103kg/m 3×3×10-3m 3×10N/kg=30N

那么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 压=

G 容器+G A +G 水=10N+5N+30N=45N

所以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43

45N 2250Pa 20010m F P S -=

==?压容器 13.6:7 【详解】

[1]设两个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已知甲乙两个球质量相等,由得:

把,代入,并化简得:

由于甲球在水中悬浮,所以重力与浮力相等:

即: 所以: ② 由①②解

解析:6:7 17

【详解】

[1]设两个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0V ,已知甲乙两个球质量相等,由m

V

ρ=

得: 00V V V V ρρ-=-甲甲乙乙()()

把33310kg/m ρ?甲=,33

210kg/m ρ=?乙代入,并化简得:

0032V V V V -=-甲乙()()①

由于甲球在水中悬浮,所以重力与浮力相等:

=F G 甲浮甲

即:

0g g V V V ρρ=-甲甲甲水()

所以:

03V V V =-甲甲()②

由①②解得:03

2V V =甲,074

V V =乙.所以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为:

00677

=3

24

V V V V =甲乙 [2]已知甲乙两球质量相同,甲球悬浮,乙球密度小于甲球,所以乙球漂浮.所以乙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F G 乙浮乙

即:

0g g V V V V ρρ-=-乙乙乙露水()()

解得014V V =

露.又因为07

4

V V =乙,所以:

01141==4477

V V V V ?=乙乙露

所以乙球露出水面的体积占乙球体积的

1

7

. 14.增大 100 【详解】

浮子B 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gV 排=ρ水gVB=1×103kg/m3×10N/kg×(0.1m )3=10N ,

根据图示可知,浮子B 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加上重力等于

解析:增大 100 【详解】

浮子B 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gV 排=ρ水gV B =1×103kg/m 3×10N/kg×(0.1m )3=10N , 根据图示可知,浮子B 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加上重力等于竖直向上的浮力,即:F 1+G B =F 浮

1,浮子

B 的重力:G B =F 浮1-F 1=10N-5N=5N ;

B 的体积V B =(0.1m )3=1×10-3m 3=1000cm 3,

水的体积V =Sh -V B =200cm 2×20cm-1000cm 3=3000cm 3=3×10-3m 3, 定滑轮质量不计,图中装清水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F 浮1-G B ,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压1=G 容+G 水+G B -F 1=G 容+ρ水Vg +G B -(F 浮1-G B )=G 容+ρ水Vg +2G B -F 浮1,-------①

将容器中的清水换为同体积的浑水,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 压2=

G 容+G 浑水+G B -F 2=G 容+ρ浑水Vg +G B -(F 浮2-G B )=G 容+ρ浑水Vg +2G B -F 浮2,--------② 因为浑水的密度大于清水的密度,且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大于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 所以由①②可知F 压2大于F 压1, 则压力变化量: △F 压=F 压2-F 压1

=G 容+ρ浑水Vg +2G B -F 浮2-(G 容+ρ水Vg +2G B -F 浮1) =ρ浑水Vg -ρ水Vg +F 浮1-F 浮2

=(ρ浑水-ρ水)Vg -(ρ浑水-ρ水)V B g , =(ρ浑水-ρ水)(V -V B )g , 由=

F

p S

可得压力变化量: △F 压=△pS =100Pa×200×10-4m 2=2N , 可得:(ρ浑水-ρ水)(V -V B )g =2N ,

即(ρ浑水-1×103kg/m 3)(3×10-3m 3-1×10-3m 3)×10N/kg=2N , 解得:ρ浑水=1.1×103kg/m 3.

Δρ=ρ浑水-ρ水=1.1×103kg/m 3-1×103kg/m 3=100kg/m 3

15.6×103 【详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