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室 外)规划纲要

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室 外)规划纲要

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室 外)规划纲要
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室 外)规划纲要

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室外)规划纲要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目录

第一部分 (3)

第一章任务来源、规划编制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3)

第二章规划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及原则 (6)

第二部分 (9)

第三章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及包含的内容 (9)

第三部分 (11)

第四章中心城人口、建筑及其特点 (11)

第五章中心城避难场所用地资源情况 (12)

第四部分 (19)

第六章避难场所用地分类、等级和场所建设类型 (19)

第七章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 (21)

第五部分 (26)

第八章规划实施步骤 (26)

第九章避难场所建设必要的保障条件 (30)

第十章规划实施条件 (32)

第六部分 (33)

第十一章后续工作 (33)

附件 (34)

第一部分

第一章任务来源、规划编制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第1条任务来源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修订印发北京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等精神,市规委会同市地震局委托市规划院编制《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室外)规划纲要》,市园林局、民政局、体育局、市政管委、教委等配合参与工作。

第2条规划编制的重要性

(1)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要确保北京的城市安全。

(2) 北京是我国防灾减灾重点设防城市,也是世界上三个历史上曾遭受过八级

以上地震灾害的国家首都之一。北京地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地震重点监

视防御区之一。

(3) 要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有关综合防灾减灾、构建

和谐社会、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以及国家地震局《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

难场所建设的意见》。

(4) 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在安全方面的需要。

北京在全国的核心领导地位和在国际上占有的重要位臵,决定了北京必须建立和完善城市总体综合防灾体系,以抗御可能发生的包括地震在内的各

种突发性自然灾害。这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另外,作为党中央

和国务院等领导机构所在地、外国驻华使馆、国家交通、通讯、金融部门集

中的城区,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外国大公司和企业纷纷汇聚

北京,北京地区一旦发生类似唐山那样的大地震破坏性大地震,如果事先没

有很好的防范、疏散准备措施,没有抗震救灾减灾系统和应急避难场所,那

就不单是北京市人员和财产损失的问题了,将会对全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生活

和经济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也充分反映出了编制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的必要性。

实践证明,应急避难场所承担着防震减灾“三大体系”中的两项职能:

灾害防御和应急救援(另一项为监测预报)。因此,编制应急避难场所专项

规划可以确保首都的安全,提早做好防震应急准备,将地震发生时可能造成

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间接地对于确保我市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

市建设的正常进行也具有重大意义。

本纲要所述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在设计原则中考虑了可适用于多灾种,如火灾、水灾等的应急避难问题。但应注意根据火灾、水灾等的灾害

特点,考虑不同类别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所处的位置、周围环境以及地质

等情况,以确定场所利用的适用性。

本规划纲要经专家审定、市政府批准后,各区、县、新城等要参照本规划纲要提出的有关规划设计原则、场地建设标准、管理要求等,编制各

自详细的避难场所规划,并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具体确定避难场所的位置、

规模、服务范围,以及配套建设避难场所所需相关设施等。

第3条规划纲要编制的迫切性

(1)北京地区分布多条地震断裂带,直接威胁市区安全

(2)北京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北依燕山,西拥太行,南控平原,东濒渤海”,

地理位臵在北纬39度26分至41度03分,东经115度25分至117度30分,处于

华北主要地震区阴山-燕山地震带的中段。对于北京而言,威胁最大的是

市域内分布的顺义-前门-良乡、南苑-通县、黄庄-高丽营、来广营-平房、

南口-孙河、小汤山-东北旺等主要断裂带,带长大多在10~20公里左右。

断裂带情况见附图01《北京市域地震断裂带及动参数区划图》。

根据有关地震史书记载,震源在北京地区的震级大于4级的地震共计发生过

近200次,大于5级的地震10余次。北京历史上发生过的最大地震出现在1679

年,即清代康熙年间,地点在三河-平谷一带,最高震级为8级、裂度为11

度。据有关地震周期估测:6级地震(强震)最长间隔大约280-300年左右

发生一次。上一次这样的地震发生在1730年,即清代雍正年间,地点在北

京的西北郊地区。北京地区存在发生中强级别破坏性地震的背景。由此可

见,我市面临的防震减灾形势非常严峻。

注:根据地震不同的强弱程度,一般分为弱震,<3级;有感地震,≤3--≥

4.5级;中强震,4.5--≤6级;强震,≥6级;巨大震,≥8级。一般中强震,

即4.5级以上地震,就可以形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市地震局提供)

(3)地震灾害特点分析

北京市是五朝古都,今日的北京是从一个历史名城和相对古老的城市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形成了中心城建筑集中,居民密度大,新旧建筑同时存在的特点。老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胡同比较狭窄,对于防震防火都十分不利。

1、地震时直接性灾害—建筑倒塌

地震灾害相对于其他灾种,对城市的破坏性最大,范围最广。实践证明:城市化程度越高,现代化水平越高,人口密度越大,建筑密度越高,地震

带来的直接破坏就越严重。地震将会造成大批建筑物倒塌以及大量人员伤

亡,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城市瘫痪。

2、地震后的次生灾害—火灾、水灾、有害物质毒素扩散中毒

对次生灾害也应给于足够的关注,其中火灾对人民生命安全的危害最大。

特别是东、西、崇、宣四个老城区,破旧房屋多,木结构建筑多,一旦发

生震后火灾,加上消防系统也可能受到地震的破坏,火势很难扑灭,容易

形成大灾难。美国旧金山和日本关东地震时地震火灾的教训值得我们汲取。

如果相关的减灾措施跟不上,次生火灾也很有可能成为北京地震的又一个

重要灾害。

第二章规划纲要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及原则

第4条规划纲要编制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减灾法规定: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区、县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

者机构,应当根据震害预测结果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会同发展

计划、经济、规划、财政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防震减灾规划,报

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本地震避难场所规划纲要是防震减灾规划的

重要组成部分。

(2)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条例规定:地震应急工作实行政府领导、统一管理和分级、分部门负责

的原则。

(3)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批复指出:北京市是国家重点设防城市,要加快建立完善的综合防灾减

灾体系,提高城市整体防灾抗毁和救援能力。

(4)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总体规划提出:北京市是国家重点设防城市。要不断完善防震减灾和地

质灾害减灾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以及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5)《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

办法确定: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6)《北京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预案规定:各地区、各部门要尽快完善本地区、本部门的地震应急预案

的制定或修订工作,认真做好地震应急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组织落实,

人员落实,措施落实。

(7)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要结合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规划设臵必需的应急

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备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

第5条规划纲要编制的指导思想

规划纲要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办法》确定的原则: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立足于抗防。力争

提早做准备,常备不懈,有备无患,力求在震前做好各项减灾工作(措

施),实现新总体规划确定的“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维

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目标。

第6条规划纲要编制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切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利益为准绳,充分考虑市民居住环境和建

筑情况,以及附近可用作避难场所用地的实际条件,努力为其创造必要

的应急疏散场所。该原则符合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有关“坚持以

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的批复精神。

(2)就近布局的原则

规划坚持就近原则,尽可能在居住区、学校、大型公建等人群聚集的地

区多安排应急避难场所用地(公园绿地、小绿地等),使市民可就近及

时疏散,并努力使各区都能够达到人均避难场所面积标准。这样做,可

以减少人员等损失。由于历史原因,四个旧城区(东西崇宣)可用作应

急避难场所用地的公园绿地、小公园、体育场等较少,因此更应坚持本

原则。

(3)安全性原则

规划避难场所要充分考虑场地安全问题,这事关受灾市民的生命安全问题。避难场所要注意所选场地的地质情况,避让地质灾害地区,泄洪区等,还要注意将场地和疏散道路安排在建筑倒塌范围外,并且远离化学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4)可操作性原则

要充分考虑地震等灾害发生时受灾人员应急疏散避难的需要,紧密结合我市可以利用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公园绿地、体育场、学校操场、各类广场和空地的现状,以及连接上述场所道路的现状,划定避难场所用地和与之配套的应急避难通道,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易于设置、使用及管理。

(5)可通达性原则

应急避难疏散通道的通达与否非常关键,这一点对于设置大型避难场所尤为重要。因此,本规划力求建设好与避难场所连接的疏散通道,使市民在发生地震等灾害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到达避难场所。

要努力达到新总体规划提出的两个确保,即“确保疏散通道畅通”和“确保救灾道路畅通”的要求。

(6)“平震(灾)结合”原则

将所有已确定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公园绿地、体育场、学校操场等都建成为具备多种功能的综合体:一是平时履行休闲、娱乐和健身等功能;

二是配备救灾所需设施(设备),在出现地震以及发生如火灾等其他类突发灾害时能够发挥避难场所的作用,二者兼顾,互不矛盾。

(7)多险种综合利用原则。

应急避难场所应具有多功能利用的特点,即在突发包括地震在内的灾害,如火灾、水灾等时也可以作为避难场所进行应急避难。但多险种利用时,应考虑具体其灾害特点与避难需要的适用性,注意应急避难场所的区位环境、地质等情况。

第二部分

第三章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及包含的内容

第7条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的涵义

根据对国内外有关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资料的研究,并实地考察了此方

面做的比较好的日本东京、我国乌鲁木齐、深圳等城市,以及台湾台北

市等,由于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绿化情况、建筑地震等设

防规范、所处地质环境、地震断裂带情况等不尽相同,没有发现对其涵

义统一的明确的定义,而且有说法众多。另外,相关避难场所的规模、

设臵原则、人均面积标准、场所配套要求、以及对避难场所选址要求、

对其周围建筑建设要求等,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本规划纲要提出的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的涵义为:

具有一定规模的平坦用地,配套建设了应急救援设施(设备),或地震后

相关设施可以进行相应功能转变,储备应急物资,设置标识,能够接收

受灾市民疏散避难,并确保避难市民安全,避免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和火

灾等危害,以及方便政府开展救灾工作的场所,主要包括公园、绿地、

体育场、操场、广场等室外开放空间。本规划纲提出的避难场所的涵义,

依据了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尽可能多的参考了国际、国内有关避难场所

的定义,以及避难场所相关设臵标准。

上述涵义比较准确和完整地提出了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的功能、

设施,明确了场所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设施(设备),以及提出相关设施等

在震时能够进行符合应急救助工作的功能转换等。所选场地基本符合了

上述定义和要求,才能称为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也就是说,不是有了

空地、公园,插个避难场所标牌,就是避难场所了。这有利于澄清对避

难场所的不准确认识,推动避难场所按照标准建设,发生突发灾害时,

可以用、好用。提出了。本规划纲要在进行专家评审时,所提避难场所

定义得到了防震减灾和地震等方面专家的认同。

第8条避难场所建设应配套的基本内容

一般应急避难场所,尤其是大型长期(固定)避难场所配套建设包括的主

要内容:除划定棚宿(居住)区外,还要有较完善的所有“生命线”工程

要求的配套设施(备):配套建设应急供水(自备井、封闭式储水池、瓶

装矿泉水[纯净水]储备)、应急厕所、救灾指挥中心、应急监控(含通信、

广播)、应急供电(自备发电机或太阳能供电)、应急医疗救护(卫生防疫)、

应急物资供应(救灾物品贮存)用房、应急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并配备

消防器材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洗浴设施,设置应急停机坪。

第三部分

第四章中心城现状人口及密度

第9条人口及人口密度

北京市域面积为164101平方公里,中心城面积为1088平方公里。不含海

淀区山后、丰台区河西地区,包括新增加的昌平区回龙观和北苑北地区。

根据2004年《北京统计年鉴》按户籍统计,北京市人口1149万,根据总

体规划资料,中心城为约870万人。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00人,

中心城为约8000人,比全市平均人口密度高出10多倍。

另外,东西崇宣四个老城区面积为87.1平方公里,人口254万,人口密度

每平方公里为29162人,比全市平均人口密度高出近42倍。

表二中心城人口密度(2003年《北京统计年鉴》)

注:1.丰台列入中心城部分计算为:全区总面积304.2平方公里-116.3平

方公里(河西地区)=187.4平方公里。列入部分人口计算为:丰台区总

人口86.4万-15.5万(河西地区)=70.9万人。

2.海淀区中心城部分计算为:全区总面积426平方公里-21

3.5平方公里

(山后地区)=212.5平方公里。区中心城部分人口计算为:海淀区总人

口178.4万-9.5万(山后地区)=168.9万人。

3.未加入中心城新增加的昌平区回龙观和北苑北地区的用地45平方公

里,人口27.5万。

表三中心城人口最稠密街道

第10条中心城人口特点

人口集中,且密度大。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心城潜在的地震以及其他灾种的破坏性要大

大高于其他地区。因此,增加中心城避难场所用地工作的重要性要比其他

区大得多。

第五章中心城现状避难场所用地资源

第11条总用地规模及人均面积

可利用作为避难场所的用地----主要指公园绿地、其他各种绿地、体育用地、

学校操场用地等。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资料,中心城现有上述各类用

地约1500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2768公顷(不包括水面面积);其他各种

绿地11517公顷;体育用地(市、区级体育场)13处,面积22公顷;学校操

场693公顷。

2003年中心城常住人口870万,人均可利用作为避难场所的用地17平方米。

截至2004年底,中心城已建包括海淀区海淀公园(见附件图05)、朝阳区太

阳宫公园(见附件图06)在内的24个避难场所(见附件图03),总面积344.3

万平方米,可容纳160.1万人。

注:1.其他各种绿地:指除公园绿地以外的街旁绿地、防护绿地以及单位

内和住宅之间的附属绿地等。

2. 体育场用地为场地面积(见表五)。

3. 学校操场用地只统计了1000平方米以上操场(见表六)。

4. 未计算中心城新增的回龙观和北苑北地区45平方公里用地和人口(27.5

万),公共绿地(67.97公顷),绿化隔离地区绿地(93.5平方公里)以及其

他绿地(323.67公顷)。

5.《北京中心城避难场所用地资源现状图》见附图02;《北京中心城避难场

所用地资源规划图》见附图03。

6、区县和新城在做避难场所专项规划时,应将可用作避难场所用地按类别

进行编号,以便于输入市避难场所数据库。

7、在纲要绘图时,参考了国内外城市避难场所资料,见附件07台湾台北信

义区避难区(据点)分布图,08日本东京避难场所分布图,09日本东京新

宿区广域避难场所建设规划图。

(1)公共绿地-公园面积

表四中心城公共绿地公园面积表(平方米)

(2)体育用地

表五市、区级体育场(平方米)

第12条避难场所用地资源汇总表

表六各区避难场所用地资源汇总表(公顷)

第13条人均用地资源

表七现状各区人均避难场所用地资源

如果体育用地和学校操场用地在建筑物倒塌范围以外,基本上全部面积都

可以用作避难用地。但公园绿地作为避难场所,因为有大量的树木,水面、

假山石、陡坡等,因此,并不是所有面积都可用来搭建帐篷避难。根据有

关资料,作为2004年建设的24个应急避难场所之一的海淀公园及大多数场

所,总面积中仅有 60%左右能够作为避难场所用地。考虑到北京市公园绿

地的实际用地情况,除去水面外,本规划纲要推荐按其总面积的60%计算避

难用地。

表八按60%标准计算,各区人均避难场所用地资源

注:1.公园绿地和其他绿地按照60%计算,体育用地和学校操场用地按100%

计算。2.未加入新总体规划增加的回龙观和北苑北地区,以及丰台区河西和

海淀区山后地区的绿地。

第14条避难场所用地资源情况分析

综上所述,从可用作避难场所的公园绿地和体育场、操场等用地情况来看,

总面积较大,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用地面积,除宣武区为1.9平方米以外,

都已经达到了2平方米以上。但加上暂住人口,按常住人口计算,宣武区和

东城区就不足2平方米了,西城区勉强达到2平方米。若采用推荐的标准,

按照总面积的60%计算实际可利用面积的话,东城、西城、宣武三区都仅

为1平方米多一点。

此外,还有其他情况也要考虑:

第一,中心城避难场所用地资源分布不均衡。

作为老城区的四个区,即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平房多,数量大,又较集中,一些地区能够作为避难用地的公园绿地等很少,尤其是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如西四北头条-八条,前门大栅栏保护区等。此外,一些旧城改造区,平房改建成了楼房,但是其绿地面积却增加不多,主要是应该规划安排的人均1-2平方米的公共绿地,在改造时没有建设。这样地震等发生时,那里的市民就很难找到能够安全疏散的避难场地。城四区增加“避难用地”,即增加公园绿地,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全市能否达到人均避难场所用地标准的关键。

第二,新大型居住区的避难场所用地资源情况不容乐观。

望京、回龙观等大型居住区人口多、人口密度大,建筑多、建筑密度大,但缺少公园绿地、运动场地等的面积,避难用地不够。居住区,尤其是大型居住区公园绿地等欠帐,实际也造成了避难场所用地不足,也应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在规划上,上述公园绿地等严重不足的居住区附近再安排居住区或大型公建时,建议其绿地率要增大。要充分注意遗留问题,在规划上多安排公园绿地建设,考虑附近居住区人员数量和人均占有面积问题,在用地上尽可能弥补原来绿化用地的欠帐,使得在较大的区域内,人均绿地面积-避难用地面积达到本避难场所规划纲要要求的2平方米的标准。

第三,要重视异地转移疏散避难问题,编制好相关应急预案。

由于历史原因,绿地等可用作避难场所的用地分布不均匀,一些居住区多些,一些居住区少些。这种情况下,避难场所用地相对多的居住区要接纳邻近用地少的居住区居民来避难。各行政区在编制避难场所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早做安排,在组织保障措施,即疏散应急方案上有所体现。避难用地不足的东西崇宣四区,可考虑研究将部分市民转移疏散到避难用地较多的地区的问题,并编制相关的疏散预案。这样也可以部分地解决避难场所用地不均匀的问题。

依上述分析,今后中心城旧区改造、大型居住区解决和弥补绿化用地不足时,如何增加公园绿地,即增加应急避难用地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

视。市、区安排小公园、小绿地(小游园、小运动和健身活动场地)时,包括建设万平方米绿地时,应将其主要安排在旧城区、危旧房改造区、绿地不足地区以及其周围地区。这样可以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既增加了

绿地,又间接增加了应急避难用地。

随着北京中心城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到2010年中心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达到15平方米,二环内将达到6平方米。这些将大大缓解旧城区(东西崇宣)缺少绿地,避难用地不足的问题。另外,根据总体规划到那时将完成疏解(外迁)中心城近百万人口的任务。人口的减少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旧城区,乃至整个中心城达到规划纲要制定的人均避难用地面积标准。

第四部分

第六章避难场所的用地分类、等级及场所类型

第15条用地分类

参照国外和国内的分类方法,可利用作为避难场所的用地一般分为紧急避

难场所用地和长期(固定)避难场所用地。

(1)紧急避难场所用地

紧急避难场所用地主要是指发生地震等灾害时受影响建筑物附近的面积规模相对小的空地,包括小公园绿地、小花园(游园)、小广场(小健

身活动场)等。这些用地和设施一般能够起到发生地震等突发灾害时,在

相对短的时间内,具有提供用地周围若干个邻近建筑中受灾居民临时和紧

急避难使用的功能。也可以认为它是转移到固定避难场所的过渡性用地。

但在实际中它却又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最快、最直接地接受受灾市民,

最能够减少灾后人员伤亡的用地(场所)。紧急避难场所用地是整个应急

避难场所规划纲要中最重要的设计环节,对于受灾市民应急疏散避难,直

接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来说最为重要。

(2) 长期(固定)避难场所用地

长期(固定)避难用地主要指相对于紧急避难场所用地来说面积规模较大

的市级、区级公园绿地,各类体育场等,规模再大些的还包括城区边缘地

带的空地、城市绿化隔离地区等,主要用于安排居住区(社区)、街道办

事处和区级政府等管理范围内的居民相对较长时间的使用。此类避难场所

用地既可以为一个居住区或街道办事处范围内的受灾市民使用,也可为多

个居住区服务。避难用地面积越大,离居住区、建成区越远,相对就越安

全,越有利和方便于灾后政府集中救助工作。

由于地震发生时地质活动情况多变,加上地下人防工程结构、建设质量、

抗震设防等情况比较复杂,在其能否作为避难场所问题上存在一定分歧,

故本规划纲要暂不涉及利用地下人防工程作为避难场所问题。

根据《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的规定,已确定为

避难场所的用地,不论是紧急避难用地,还是长期 (固定)避难用地,在

破坏性地震以及其他大规模灾害发生后,有关所有权人和管理权人(单位)

应当无偿对受灾市民开放。

特别提示: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以及批准为国家级和市级文物保

护单位的公园等,如天坛公园、故宫等,要慎重对待将其作为避难场所,

必要时可根据其“保护规划”划定部分场地,避免人为对历史建筑和环境

的破坏。

第16条用地等级

根据避难场所用地的不同规模,可将其分为两个等级:

一级为大型避难用地,二级为小型避难用地。

一般来说,与紧急避难场所和长期(固定)避难场所用地规模相对应,紧

急避难场所可视为二级小型避难用地,长期(固定)避难场所则为一级大

型避难用地。例如,跑道不足200米的中小学操场(面积2000平方米—3000

平方米左右),以及小型绿地、体育健身场地大多为2000平方米左右,均

可作为二级避难用地;跑道在200米以上,包括拥有400米跑道的大中小学

操场(面积为4000平方米以上)可作为一级避难用地。

通常级别越高,所接收的受灾人员越多,反之则越少。但从突发地震等灾

害,市民紧急疏散角度来讲,越靠近居住区的,作用越大。相对而言,市

民紧急疏散,紧急避难用地作用突出,灾后政府组织救援时,则长期(固

定)避难用地功能显著。这样,既要进行市、区级公园等那样的一级大型

避难用地建设,也要保证二级小型避难用地——小公园、小绿地的数量,

二者共同发挥作用,相互补充,绝不可重视一方,而轻视另一方。

第17条避难场所建设类型

根据避难场所用地的不同功能和性质,将其建设类型分为三类:

(1)公园型。

发挥指挥中心作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发挥指挥中心作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xxxxxxx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xxxx年,在xxx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段结合实际,不断完善了指挥中心的系统功能、软硬件设备,优化了机构设置,明确了指挥中心职能和各岗位职责,随着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的功能的逐步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应急管理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全段安全生产保持了持续稳定,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 一、今年所做的工作。 ㈠.完善组织领导,强化了应急指挥组织。 我段一直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确保安全运输畅通的突破口,专门制定了应急管理工作方案,并在局网上公布,要求管内各车站认真执行。成立以xxxxxx为主任委员会,各xxxxxx科长(主任)、xxxxxxx为成员委员会。应急委员会下设事故救援、设备保证、后勤保障、医疗救护、治安保卫、宣传报道等专业工作组,在应急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开展铁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做到了应急管理工作有领导分管,有专门的科室和专人负责,有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

㈡.总结指挥方法,规范了应急指挥方式。 为了在管内发生各种安全信息或突发行车安全问题后,能准确判断,迅速处置,减少损失,确保畅通,尽可能减少对行车的影响,积极发挥指挥中心在生产组织、应急指挥等方面的作用。指挥中心对应急指挥方法进行了总结,规范应急指挥必须做到“九必问、两必看、三必盯”。 接到信息必须履行“九必问”:一问是否报告列车调度员,二问运统-46登记内容,三问对行车组织的影响,四问是否通知邻站值班员,五问是否通知后续列车及邻线列车,六问是否通知站长盯岗,七问现场是否安排人员检查,八问是否安排备员上岗,九问是否启动站区应急预案,并及时指导车站值班员应急处理。 应急指挥必须执行“两必看”。一看车站平面示意图,核对运统-46登记故障现象、影响范围是否正确。二看列车运行图,了解相邻车站列车运行信息,全面了解对行车构成的影响,并及时向列车调度员提出合理化建议。 过程控制必须落实“三必盯”。一盯站长、相邻站长是否在接到通知后立即上岗,附近检查工作的段领导、业务干部接到段指挥中心的调动通知后是否立即赶赴事发车站或现场应急指导。

紧急救援中心科室测评试卷

2011年7月毕节地区紧急救援中心科室测评试卷(一) 姓名__得分__ 一. 选择题(单选,每题5分) 1.休克状态下脂质快速代谢生成的生物活性物质大部分对血管舒缩具有怎样的调节作用: (A) A 收缩 B 舒张 C 无作用 D 有时收缩有时舒张 2.下列哪种表现可反映外周微循环的灌流状态并为诊断休克的主要依据之一:(A) A 皮肤颜色和肢体末梢温度 B 皮肤冷汗 C 意识状态 D 口渴 3.下列哪些表现说明休克伤员伤情加重:(C) A 四肢厥冷范围缩小 B表浅静脉由萎陷变充盈 C 皮肤冷汗 D 皮肤不再出冷汗 4.重度休克伤员指失血量达全身血容量的多少以上:(C) A 20 % B 35% C 45% D 60% 5.下列那一项是休克情况下指导补液或反应有效循环血量的重要指标:(B) A 平均动脉压 B 中心静脉压 C 肺动脉楔压 D心排量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心跳停止:(D) A心室停顿 B 心室纤颤 C 心电机械分离 D 心室扑动 7.下列哪一项不是人工呼吸有效的表现:(D) A吹气时胸廓抬起 B 肺部听诊有呼吸音 C 脉搏氧饱和度和动脉氧分压渐渐恢复 D 心跳恢复 8.人工胸外心脏按压,在肺气肿和桶状胸病人以哪一种机制为主:(B) A心泵机制 B 胸泵机制 C 两种机制均有 D 两种机制均没有 9.下列哪一项与心脏复跳患者的脑损伤程度无关:(C) A心跳停止前缺血缺氧时间 B 心跳停止时间 C 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时间 D 后续缺血缺氧时间 10.下列哪一项不是脑死亡的表现:(D) A深度昏迷 B 自主呼吸停止 C 脑干反射全部或大部分消失 D 阿托品试验阳性 11.脑复苏时采用的低温疗法持续时间的长短视患者中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而定,其标准是 以恢复下列哪项指标为准:(B) A视觉 B 听觉 C 嗅觉 D 本体感觉 12.下列哪一项治疗方法不应用于脑复苏:(C)

鲁北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北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心指挥平台设计案 北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心 2017年8月30日

北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心 指挥平台设计案 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是在整合和利用集团公司现有资源 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建立的集通信、信息、指挥和调度于一体,高度智能化的应急指挥中心。 该中心建设应当保证对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各分公司、车间、工段、班组及各相关单位在应急指挥和统一调度面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发生突发事件时,通过指挥技术平台,指挥中心可监控事态变化,迅速作出最优决策,对事故现场进行统一调度和统一指挥,保障各类突发事件处理的指挥与部署,保障重大活动的安全和调度,为灭火救援行动提供决策支持。 平台的建设立足于既满足日常值班工作的需要,又能过承担起应急状态下指挥调度的职能的原则。根据应急救援中心日常工作实际和灭火救援战斗需要,将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的容主要包括语音通讯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应急知识储备系统、应急电源系统、屏幕显示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 各系统具体配置要求、功能和具体解决案如下: 一、语音通讯系统 1、基本要求和功能

(1)配备2路以上有线,其中有1路来自于不同的电信运营商,可以拨打国长途、移动等功能的有线; (2)通过有线和无线的式,与事故现场和各分公司保持直接联系; (3)保持与各个应急中心、救援机构、政府部门指定的机联系畅通; (4)保持1部机,用于其它事务联系; (5)进出应急指挥中心的有线可以实现全程录音功能。 2、解决案 (1)配备相应数量的固定并做好录音系统的安装、维保工作; (2)为指挥中心配备固定的基地台和手持台; (3)日常做好各分公司及下属部门和各个应急中心、救援机构、指定政府部门的登记、修订工作;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 1、基本要求和功能 (1)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整个应急系统的承载系统,满足对公司的局域网和互联网的访问,支持程序共享、文件传输; (2)应为在应急指挥中心使用的个人计算机提供网络接口,并能依据应急指挥业务的需要,在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实现快速扩容。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GB21734-2008) 中华人民国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GB21734-2008) 2008-05-07发布 2008-12-01实施中华人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前言 本标准第5.1条、第5.2条、第5.3条、第6.1条、第6.2.1条、第6.2.2条、第6.3.1条、第6.3.4条、第6.3.5条和第7.2条的技术容为强制性,其余的为推荐性。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省地震局、省地震局。 本标准首次发布。 引言

为了应对地震突发事件,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科学合理地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为居民提供应急避险空间,快速有序地疏散安置居民,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所作的各项规定,是建立在“统一规划、平震结合、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就近疏散、安全与通达”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原则的基础上。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类、场址选择及设施配置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经城乡规划选定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设计、建设或改造。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8208.2—2001 地震现场工作第2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 GB 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房山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案

房山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案 应急避难场所是政府应对战争和突发灾害时紧急疏散安置灾民的主要场所,是加强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为增强城市综合防护功能,提高我区防灾减灾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平安社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必要性 我区地处首都西南交通枢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8.7万,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生命线”工程多,线路管道纵横交错;危化产品多,占全市67%以上;地质灾害多,存在煤矿坍塌、山洪、泥石流等隐患,一旦发生战争和重大自然灾害,将对我区造成极大破坏,产生大量需要疏散和避难的群众。因此,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既是国家和市政府的要求,也是我区客观现实的需要,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目标任务 《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城市减灾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规定:“各新城每年完成3-5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6万至10万人)的确定和配套设施建设”,未来几年,我区要建成和完善15个市、区级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29.75万平方米,可疏散人数14.8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6.7%。今年拟先建1-2个应急避难场所,做为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

进,力争“十一五”期间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基本满足城市居民需要。 三、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原则 (一)均衡布局,就近安排。体现应急、分散、集中、有序的要求,应急避难场所距居民区直线距离2000米到5000米,步行0.5到1小时内即可到达,使群众在发生突发性灾害事件时,能够安全、迅速到达避难场所。根据我区位于首都郊区的实际情况,应急避难场所主要集中在良乡、城关和燕化三个人口密集区。 (二)安全可靠,因地制宜。应急避难场所要远离高大建筑物、易燃易爆场所、地下断层等危险场地,选择地势平坦、容易搭建帐篷的地方进行建设。结合公园、广场、体育场空旷场地和地下人防工程等,按人群分布和疏散的需求,建设相应的应急避难场所。 (三)平灾结合,综合利用。应急避难场所平时具有休闲、娱乐、健身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在战争和发生突发性灾害事件时发挥避难场所的功能。建设时要考虑多种灾害如战争、地震、火灾、洪涝等情况下的应急避难,尽量做到一园多用。 (四)结合现状,长远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应以安全安置群众为主,远期可在城镇总体规划之中,预先考虑提供给群众安全可靠、设施完备的生活和避难避险空间。 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求

发挥指挥中心作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发挥指挥中心作用提高应 急处置能力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发挥指挥中心作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xxxxxxx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xxxx年,在xxx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段结合实际,不断完善了指挥中心的系统功能、软硬件设备,优化了机构设置,明确了指挥中心职能和各岗位职责,随着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的功能的逐步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应急管理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全段安全生产保持了持续稳定,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 一、今年所做的工作。 ㈠.完善组织领导,强化了应急指挥组织。 我段一直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确保安全运输畅通的突破口,专门制定了应急管理工作方案,并在局网上公布,要求管内各车站认真执行。成立以xxxxxx为主任委员会,各xxxxxx 科长(主任)、xxxxxxx为成员委员会。应急委员会下设事故救援、设备保证、后勤保障、医疗救护、治安保卫、宣传报道等专业工作组,在应急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开展铁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做到了应急管理工作有领导分管,有专门的科室和专人负责,有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

㈡.总结指挥方法,规范了应急指挥方式。 为了在管内发生各种安全信息或突发行车安全问题后,能准确判断,迅速处置,减少损失,确保畅通,尽可能减少对行车的影响,积极发挥指挥中心在生产组织、应急指挥等方面的作用。指挥中心对应急指挥方法进行了总结,规范应急指挥必须做到“九必问、两必看、三必盯”。 接到信息必须履行“九必问”:一问是否报告列车调度员,二问运统-46登记内容,三问对行车组织的影响,四问是否通知邻站值班员,五问是否通知后续列车及邻线列车,六问是否通知站长盯岗,七问现场是否安排人员检查,八问是否安排备员上岗,九问是否启动站区应急预案,并及时指导车站值班员应急处理。 应急指挥必须执行“两必看”。一看车站平面示意图,核对运统-46登记故障现象、影响范围是否正确。二看列车运行图,了解相邻车站列车运行信息,全面了解对行车构成的影响,并及时向列车调度员提出合理化建议。 过程控制必须落实“三必盯”。一盯站长、相邻站长是否在接到通知后立即上岗,附近检查工作的段领导、业务干部接

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研究

推进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构建保障首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设施体系 北京是国家首都,在国际上占有的重要位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明确提出了北京市要建设完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北京是国家重点抗震设防城市,是世界上曾遭受过八级以上地震灾害的三个国家首都城市之一(东京、墨西哥城),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北京市的抗震设防工作尤为重要。 一直以来,北京市十分重视抗震防灾的相关建设工作。2006年1月,市规划委市地震局等部门编制完成了《北京中心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室外)规划纲要》(以下简称《中心城纲要》)并经市政府审议通过。作为我国首部指导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规划纲要,《中心城纲要》指导着北京中心城地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同时也为近几年新城及乡镇规划中城市防灾内容的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之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及配套设施设计规范》等国家规范也相继颁布实施,对城乡规划以及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为落实新颁布法律、规范的“新要求”、面对汶川地震所突出的抗震“新形势”、体现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人文北京的“新理念”,受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委托,编制《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本次规划在《中心城纲要》的基础上拓展研究北京市域范围内的避难场所及疏散通道的规划布局,体现着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思想。规划由市规划院主持承担,联合了市地震局、清华规划院、北大首都发展研究院和北京工大交通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研究编制。

北京及邻区活动断裂分布 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规划 第1章 北京地区地震灾害背景及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现状 1.1 北京地区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和历史地震情况 北京市是我国大陆东部多地震的地区之一,地处华北平原地震带、山西地震带与张家口—渤海地震带的交汇区,地震构造背景复杂,活动断裂发育,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如1057年北京大兴6.7级地震,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1730年京西颐和园6.5级地震等,这些地震都给北京市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另外,周边地区的地震对北京的波及影响也很大,如1976年唐山7.8地震,导致北京地区50多个乡镇严重受灾,12万间房屋倒塌,189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除破坏性地震外,北京地区还经常发生中等规模的有感地震,虽然基本上不造成或只造成很小的破坏和损失,但这些有感地震造成的社会影响巨大。因此,在北京地区,地震灾害是引起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风险源之一。 北京市是我国东部多地震的地区之一,依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属于地震设防烈度为Ⅷ度的 高烈度地区。北京及邻近地区的地震地质环境和历史地震活动规律表明,北京及邻近地区仍然存在发生强烈地震的构造背景。由于地处复杂的地震构造背景中,首都圈地区多年来一直 被列为全国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北京地区地质构造条件比较复杂,断裂带探测难度较大,情况全部掌握是一个长期积累 的过程。经过近几年的工作,全市地震断裂带基本框架和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大致清晰。主要地震地质灾害分为地震断裂带、地裂缝、泥石流、滑坡和崩塌5类。 1.1.1 地震地质灾害分布 (1) 地震断裂带 通过北京地区所处大地构造、地震构造背景、历史强震和小震分布等方面的研究,北京地区主要活动断裂走向、断裂分布的基本框架已基本清晰。北京地区大部分位于隐伏区,而目前隐伏区活断层探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北京地区活动断裂的位置及活动性有很大一部分是根据遥感、钻孔、第四纪厚度、小震活动等资料推测的,此类断裂的研究程度尚未达到规划和指导工程建设的精度,需进一步开展工作。 通过北京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十五活断层探测及北京地区相关地震地质研究等一系列工作,部分断裂(4条)已探明准确位置和活动性,此类成果可以为工程建设和规划提供服务,达到了规划精度的要求。 目前,北京地区主要推测的活动断裂带如下表:

川西区域紧急救援中心建设规划

川西区域紧急救援中心建设规划 (2015—2020年) 以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川西区域社会、经济与地理环境以及自然灾害特点为基础,与未来作为川西区域中心的辐射效益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灾后重建效益,完善区域急救医疗体系建设、利用现有应急医疗条件、整合现有应急医疗资源为基础,统筹兼顾,前瞻性设计,分期分批地建立和完善川西区域性医学紧急救援体系。 一、建设背景 基于省人民政府批复市人民政府《关于报请审批〈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的请示》,省政府已经将市的城市性质定为:川西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及周边区域是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近年已连续发生汶川、芦山、等地震,是地震多发区域。因此,有必要在建立川西区域紧急救援中心,其功能定位:既担负全市医疗卫生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任务,也是省卫计委应急办在川西区域实施紧急医疗救援的主体力量和前哨基地。2015年7月20日,省委书记王东明、省长魏宏一行前往市医疗服务中心调研,参观了项目建设施工现场,对市卫计委规划建立川西区域紧急救援中心等“三大中心”给予充分肯定。 在市已设立的三级(市级、县级、乡级)紧急医疗救援网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基础设施资源,科学地整合市的医疗急救资源,降低急救网络运行成本,缩

小急救半径,缩短反应时间,除覆盖本市154万人口外,其急救能力可辐射本市及川西区域近500万人口。立足于在川西区域发生大的灾害事件时,能够在省上救援队伍到达灾区之前,第一时间调度指挥医疗卫生急救力量,赶赴灾区抢险救灾。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强日常建设和管理。“平时”做到组织架构健全、职责任务明确、人员分工科学、硬件设施达标、规章制度完善、培训演练规、预案流程清晰;“战时”做到应急响应启动迅速快捷、各环节衔接严密无隙、整体运行顺畅高效,队伍拉得出、伤员收得下,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二、建设方案(具体容) 利用在建的4·20灾后重建工程(市医疗服务中心)为基础,采取以市紧急救援中心为主体,与市医院共建川西区域紧急救援中心的模式,依托市医疗服务中心建成川西区域医学救援基地,这样既发挥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型统一性、协调性,又有效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将院前、院、危重症急救有机的结合。 (一)建立川西区域性紧急救援调度系统。 结合原省卫生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在现有基础上着力建设一个设施先进、功能完善、适合川西实际的紧急救援指挥调度平台,达到省先进水平。实现对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有关资源信息的有效管理,面对各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能够快速采集数据,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和命令指挥工具,为卫生应急部门的业务人员和专家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

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 T echnology Standard of City Emergency Shelter Construction I

目次 1 总则 (2) 2 术语 (3) 3 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 (5) 4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 (12) 5 应急转换 (16) 附录 A 用词说明 (17) 附录 B 应急标志 (18) 附录 C 应急转换设施设备表 (20)

1 总则 1.0.1 为适应城市综合防灾、抗灾需要,规范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制定本标准。 1.0.2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以及“合理规划、平灾结合、综合利用、因地制宜”的原则。 1.0.3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与国家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各类防灾专项规划相衔接,与公园、绿地、广场、室内场馆和人防工程等建设相结合。 1.0.4本标准中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分为场地型和场所型两类。 1.0.5本省地级以上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应急避难场所工程应按本标准执行,县级市及以下城镇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可参照执行。 1.0.6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应急Emergency Response 破坏性灾害(如地震、战争等)或其它重大危害性突发事件发生前所做的各种防御和减轻灾害的准备以及发生后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行动。 2.0.2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City Emergency shelter 城市内配套建设了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场地和按防灾要求设计或加固的场所。 2.0.3 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Ground-type Emergency Shelter 利用公园、绿地、学校操场、广场等开敞空间建设的具有灾时紧急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场地。 2.0.4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V enue-type Emergency Shelter 利用地下空间(含人民防空工程)、体育场馆、学校教室等公共建筑具有灾时紧急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场所。 2.0.5 避难单元Evacuation Unit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中具有独立避难功能的空间单元。 2.0.6 避难场所出入口Entrance of Shelter 能够满足人员疏散、物资运输等安全出入的通道。 2.0.7 基本设施Basic Facilities 为保障避难人员基本生活需求设置的配套设施。 2.0.8 一般设施General Facilities 3

境内紧急救援服务说明

境内紧急救援服务说明 以下援助服务由太平洋人寿指定的援助公司提供,救援服务项目、服务方式、除外责任等均由救援公司确定和负责实施。当救援公司确认被保险人需要紧急救援时,救援公司在约定限额内承担实际发生的救援服务费用,救援服务费用不以保险金方式向被保险人支付。 一、定义 太平洋人寿: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被保险人:太平洋人寿通过双方约定的通讯方式向安盛援助明确指定的个人。安盛援助:安盛旅行援助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服务事件:指有资格接受救援服务的被保险人有关的活动或事件,此类活动或事件应发生在地域范围内并符合后文免责条款。 元或CNY或RMB: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居住地:指被保险人指定的中国境内的居住城市,如未指定则默认为保单签发地。援助中心或呼叫中心:呼叫中心每年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六十六天每天二十四小时运作,被保险人可以向呼叫中心请求提供服务。 紧急情况: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或突发急性病所致无法防止且需外来协助的严重情况。 意外伤害:指被保险人遭受外来的、突然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 突发急性病:指被保险人出行前未曾接受治疗及诊断且在出行途中突然发病必须立即在医院接受治疗方能避免损害身体健康的疾病. 既往症:保险生效日前被保险人已罹患的,已接受治疗、诊断、会诊或服用处方药物的疾病,或在保险生效日前经主治医生诊断或被医生推荐接受医药治疗或医疗意见的疾病。

直系亲属:指被保险人的配偶,子女或父母。 正常商业航班:商业航空公司经营的用于载客或者货物的交通方式。包机不属于此范围。 二、服务期限、限制条件和责任 2.1.服务期限 本文提到的医疗服务从被保险人服务生效后的次日零时开始提供,并且将在服务有效期内继续生效,除非太平洋人寿通知被保险人保单及医疗的终止。 2.2.服务地域 服务地域为中国境内地区(不包含港、澳、台)。需满足距离居住地160公里以外的限制要求。 2.3.安盛援助责任免除 安盛援助为被保险人介绍或安排的医生、医院、诊所及其他类似的专业机构是独立的服务单位,而非安盛援助之受雇人。代理人、专业机构等对其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安盛援助不对上述机构的任何过失行为承担责任。 安盛援助因不可抗力事由而导致紧急救援服务无法进行,安盛援助将不承担相应责任和费用,不可抗力原因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水灾、火灾、公敌行动、战争或暴乱,任何因联合国禁运国家或主权国家的作为或不作为而导致的被认为是“不可抗力”的事由以及阻止安盛援助履行职责的事由。 因被保险人或其指定代理人疏于通知安盛援助等不可归于安盛援助之事由,致安盛援助之行动延迟或无法进行者,安盛援助将不承担相应责任和费用。 2.4.赔偿 安盛援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对未经其允许而由被保险人直接与服务提供方私自协议实施的紧急救援服务负责或进行赔偿。 2.5.当被保险人在境内出行期间,遭遇意外伤害或突发急性病后,由安盛援助向被保险人提供医疗转运、医疗转送回居住地、遗体/骨灰转运回居住地、遗体/骨灰当地安葬、亲属处理后事、安排送返未成年子女居住地、紧急返回居住地等相关服务并承担相关费用,费用上限以第四条境内紧急救援服务标准及限额所载内容为准。 三、境内紧急救援服务项目描述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地方标准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地方标准 编制说明 陕西省地震局 二○○九年六月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标准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 本标准由陕西省应急管理办公室、陕西省地震局提出,由陕西省地震局应急救援处、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两部门共同起草。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参考了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的相关标准,借鉴了北京、天津市制定地方标准的实际经验,分析了陕西防灾减灾实际情况,尽可能使标准本身具备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5月初完成了《应急避难场所标志》初稿。2009年5月26日,陕西省应急管理办公室组织全省应急管理方面专家对该标准进行了讨论,专家听取了标准介绍,提出了修改意见,我们在跟专家深入沟通的基础上,采纳了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并对本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2 编制目的 自200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以来,有效处置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已经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现有的城镇整体防灾功能与现代化建设不相协调的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应急管理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十一五”期间陕西省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中国地震局《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意见》、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和建设的意见”等法规和文件精神,吸取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经验教训,结合我省实际,为进一步规范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的管理,将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特制订本地方标准。 3 编制依据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编写。本标准参照了GB 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DB11/224-2004北京市地方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DB12/330—2007天津市地方标准《应急避难场所标志》以及图形符号、标志类的相关国家标准。 4 标准编制 4.1 标准编制的主要原则 4.1.1 统一性 文字的编写、词语的运用、图形符号颜色的设计都本着统一的原则,使用保持前后一致。图形符号的颜色根据人视觉对不同颜色的反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汇总

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Technology Standard of City Emergency Shelter Construction I / 23

目次 1 总则 (2) 2 术语 (3) 3 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 (5) 4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 (12) 5 应急转换 (16) 附录 A 用词说明 (17) 附录 B 应急标志 (18) 附录 C 应急转换设施设备表 (20) 1 / 23

1 总则 1.0.1 为适应城市综合防灾、抗灾需要,规范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制定本标准。 1.0.2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以及“合理规划、平灾结合、综合利用、因地制宜”的原则。 1.0.3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与国家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各类防灾专项规划相衔接,与公园、绿地、广场、室内场馆和人防工程等建设相结合。 1.0.4本标准中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分为场地型和场所型两类。 1.0.5本省地级以上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应急避难场所工程应按本标准执行,县级市及以下城镇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可参照执行。 1.0.6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应急Emergency Response 破坏性灾害(如地震、战争等)或其它重大危害性突发事件发生前所做的各种防御和减轻灾害的准备以及发生后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行动。 2.0.2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City Emergency shelter 城市内配套建设了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场地和按防灾要求设计或加固的场所。 2.0.3 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Ground-type Emergency Shelter 利用公园、绿地、学校操场、广场等开敞空间建设的具有灾时紧急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场地。 2.0.4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Venue-type Emergency Shelter 利用地下空间(含人民防空工程)、体育场馆、学校教室等公共建筑具有灾时紧急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场所。 2.0.5 避难单元Evacuation Unit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中具有独立避难功能的空间单元。 2.0.6 避难场所出入口Entrance of Shelter 能够满足人员疏散、物资运输等安全出入的通道。 2.0.7 基本设施Basic Facilities 为保障避难人员基本生活需求设置的配套设施。 2.0.8 一般设施General Facilities 为改善避难人员生活条件,在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增设的配套设 3 / 23

DB13T 1378-2011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

ICS91.040.01 P 30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 1378—2011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 2011-04-18发布2011-04-30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唐山市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起草人:王卫国、王玉珍、张勤、李铁梅、高亦飞、赵纳鹏、郑颖、郭丽、符泽宇、李静。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以及相关的应急设施、设备和周边道路指示的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地震等自然灾害,也适用于在其他事件应急状态下,提供居民紧急疏散的应急避难场所及疏散通道标志设置(以下简称标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5768.2-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 13495-1992 消防安全标志 GB 15562.1 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排放口(源) GB 15562.2-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 21734-2008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场址及配套设施 GB/T 10001.1-2006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2006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 10001.3-2004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3部分:客运与货运 GB/T 18207.1-2000 防震减灾术语 第1部分:基本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震应急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破坏性地震发生前所做的各种应急准备以及地震发生后采取的紧急应急行动。 [GB/T 18207.1-2000,定义3.4.1] 3.2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emergency shelter for earthquake disasters

部分常用应急避难场所标志集(20210117114734)

精心整理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集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应急避难场所以及相关的应急设施、设备和周边道路指示的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地震等自然灾害,也适用于在其它事件应急状态下,供居民紧急疏散的公园、公共绿地、城市广场、体育场、学校运动场等 应急避难场所及疏散道路标志设置。?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 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768 —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I5566 —1995图形标志使用原则与要求?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一)应急emergencyresponse 破坏性地震等自然灾害或其它重大应急事件发生前所做的各种防御和减轻灾害的准备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或其它重大应急事件发生后所采 取的紧急抢险救灾行动。 (二)地震应急earthquakeemergencyresponse 破坏性地震发生前所做的各种应急准备以为地震发生后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行动。 [GB/T18207.1 —2000,定义3.4.1] (三)应急避难场所earthquakeemergencyshelter 破坏性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或其它应急状态下,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 四、标志 (一)应急避难场所图形符号?

(二)

五、标志设置的原则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的设置原则应遵循GB/TI5566 —1995、GB5768 —1999第13章中的规定。 六、标志的构造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的构造应遵循GB5768 —1999中第14章中的规定。 七、标志的反光与照明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的反光与照明应遵循GB5768 —1999第15章中的规定。 八、标志的颜色及标志中汉字、阿拉位数字、拉丁字大(小)写字母 (一)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的颜色应遵循GB5768 —1999中附录A的规定。 (二)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的汉字应遵循GB5768 —1999中附录B的规定。 (三)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的阿拉伯数字应遵循GB5768 —1999中附录C的规定。

应急避难场所标识

应急避难场所标识 图形标志名称说明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指示应急状态下紧急避险场所 应急供电指示标志指示应急供电点位置 棚宿区指示标志指示棚宿区位置应急水井标志指示应急水井位置应急供水标志指示应急供水位置 应急物资供应标志标识应急物资供应点位置 应急医疗救护标志标识应急医疗救护点位置

应急避难场所标识 图形标志名称说明 应急指挥标志标识应急指挥点位置 应急通信标志标识应急通信点位置 应急篷宿区标识应急蓬宿区位置 应急灭火器标志标识应急灭火器位置 应急停车场标识应急停车位置 应急停机坪标志标识应急停机坪位置 应急厕所标志标识厕所位置

应急避难场所周边道路指示标志图形标志名称说明 应急避难场所方向和距离道路指示标志(右转)指示应急避难场所的方向和距离 应急避难场所方向和距离道路指示标志(直行)指示应急避难场所的方向和距离 应急避难场所出口道路指示标志指示应急避难场所的出口 应急避难场所方向和距离道路指示标志(右转)指示应急避难场所的方向和距离 应急避难场所方向和距离道路指示标志(直行)指示应急避难场所的方向和距离 应急避难场所出口道路指示标志指示应急避难场所的出口

应急避难场所周边道路指示标志 图形标志名称说明 应急避难场所道路指示标志指示应急避难场所的方向 应急医疗救护道路指示标志指示应急医疗救护场所的方向 应急物资供应道路指示标志指示应急救灾物资供应场所的方向 应急指挥道路指示标志指示应急指挥场所的方向 应急通信道路指示标志指示通往应急通信设备的方向 应急灭火器道路指示标志指示应急灭火器的方向 应急停机坪道路指示标志指示应急停机坪的方向 应急供水道路指示标志指示应急供水的方向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以及相关的应急设施、设备和周边道路指示的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地震等自然灾害,也适用于在其它事件应急状态下,供居民紧急疏散的公园、公共绿地、城市广场、体育场、学校运动场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及疏散道路标志设置。 2 标志 编号图形符号名称说明 1-1 应急避难 场所(绿 底) Emergenc y shelter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或其它应急状态下,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 用于公园、公共绿地、城市广场、体育场、学校运动场等确定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公共场所。 在本标准其它标志中使用该符号,可采用

该符号的镜 像图形。 表2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组合标志 编号图形标志名称说明 2-1 应急避难 场所标志 牌(绿底) Sign of emergenc y shelter 在地震等 自然灾害或 其它应急状 态下,供居 民紧急避险 的场所。 用于公 园、公共绿 地、城市广 场、体育场、 学校运动场 等确定为应 急避难场所 的公共场 所。 编号图形标志名称说明

2-2 应急避难 场所标志 牌(绿底) Sign of emergenc y shelter 在地震等 自然灾害或 其它应急状 态下,供居 民紧急避险 的场所。 用于公 园、公共绿 地、城市广 场、体育场、 学校运动场 等确定为应 急避难场所 的公共场 所。 编号图形标志名称说明 4-1 应急避难 场所道路 指示标志 (蓝底) Road sign to the emergenc y shelter 指示应 急避难场所的方向。 用于应急避难场所周边道路。 4-2 应急避难 场所出口 道路指示 标志(绿 底) Exit sign of 指示应 急避难场所的出口。 用于应急避难场所周边道路。

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策划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项目概况 (1) 1.1.1 项目名称 (1) 1.1.2 项目建设地点 (1) 1.1.3 项目承建单位 (1) 1.1.4 项目建设周期 (1) 1.1.5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 1.1.6 项目建设目标与内容 (2)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1.3 项目建成后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2) 1.4 结论与建议 (3) 1.4.1 结论 (3) 1.4.2 建议 (4) 第二章现状与建设必要性分析 (5) 2.1 现状分析 (5) 2.1.1 国家政策背景 (5) 2.1.2 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发展状况 (6) 2.1.3 ***市应急避难场所发展状况 (7) 2.2 建设必要性分析 (8) 第三章项目的建设条件 (10) 3.1 项目建设经济条件 (10) 3.2 项目建设自然条件 (11) 3.3 项目建设选址及施工条件 (12)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14) 4.1 项目建设依据 (14) 4.2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原则和要求 (15) 4.3 项目建设目标 (17) 4.4 方案介绍 (18) 4.5 方案比选 (21) 4.6 方案可行性分析 (21) 第五章环境保护和节能 (24) 5.1 环境保护依据 (24) 5.2 项目建设场地周边环境状况 (24) 5.3 项目建设环保和卫生防护措施 (25) 5.4 项目建设标准 (28) 5.5 节能建设标准 (29) 第六章项目组织管理 (30) 6.1 项目组织管理 (30) 6.2 项目招标投标 (31) 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 (32) 7.1 建设工期 (32)

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的几个主要问题的总结

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的几个主要 问题的总结(防空) 城市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是城市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城市危机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化道路的发展,该系统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生产事件等频频发生。如何高效的利用有限资源,建设适合本城市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变得非常迫切,这对提高政府的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为市民提供快捷的紧急救援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新更合理的安全支撑,体现政府新的职能的重要手段。 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是城市公共安全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代表政府实施协调、指挥、调度的重要机构和场所,是反映一个城市应急和危机管理水平及城市综合信息化应用的标志,也是城市危机管理的重要支撑设施。随着我市《杭州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即将出台,我市应急体系中需要解决的应急目标逐渐明朗,用什么样技术和手段解决变得十分紧迫,建设怎样的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是直接关系到政府职能是否能正常发挥,关系到该中心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建设怎么样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国内外没有固定的模式,虽然国外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多年,也是各不相同,加上国内各地区经济和发展不平衡及地域特点不同,也没有统一的建设模式,这需要我们充分考虑本市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做好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基础性研究,对建设杭州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政府管理体系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技术体系关系的协调 从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来看,所建的系统平台将统一各应急反应业务,提高了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但也带来了不同部门之间的体制冲突,这还包含着各个部门自身长期工作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挥方法和习惯之间的协调,怎样体现良好协调关系的指挥平台是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首先要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样式(电子版)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 发布时间: 2013-05-28信息来源:市电子政务信息中心作者:不详字体:大中小(双击滚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应急避难场所的术语和定义、图形符号、标志、平面示意图及标志的设置与制作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突发公共事件状态下,供居民紧急疏散、安置的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设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 894- 200 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5 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 1000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T 15562.1-1995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 GB/T 15562.2-1995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堆放(填埋 ) 场 GB/T 16903.1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 1部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计原则 GB/T 20501.1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第 1部分:图形标志及相关要素 GB/T 20501.3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第 3部分:平面示意图和信息板

3术语和定义 3. 1 突发公共事件pu bl i c em erge n cy 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3. 2 应急避难场所em er genc y shel t er 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经规划、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 4图形符号 4.1 构成 图形符号由图形、衬底色和(或)边框组成,其基本形式为正方形,如图 1所示。 图 1图形符号 4.2 应急避难场所图形符号见表 1。表 1 图形符 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