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6610-2005

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6610-2005

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6610-2005
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6610-2005

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oil and gas well servicing and workover operations involving

hydrogen sulfide

自 2005-5-1 起执行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适用性

5人员培训

6个人防护设备

7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程序)指南

8现场分类

9材料和设备

10修井作业

11作业和操作

12特殊作业

13海上作业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章条编号与API RP68:1998章条编号对照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API RP68:1998技术差异及其原因

附录C(资料性附录)硫化氢的物理特性和对生理的影响

附录D(资料性附录)二氧化硫的物理特性和对生理的影响

附录E(资料性附录)硫化氢扩散的筛选方法

附录F(资料性附录)酸性环境的定义

附录G(资料性附录)硫化氢连续监测设备的评价和选择指南

参考文献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了API RP68:1998《含硫化氢油气井服务和修井作业推荐作法》(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API RP68:1998重新起草。为了方便比较,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API RP68:1998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由于我国法律要求和石油工业的特殊需求,本标准在采用API标准时进行了修改。这些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注:本网将这些技术性差异用蓝颜色标识它们所涉及的条款)。在附录B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推荐作法‖一词改为―本标准‖。

b)删除了API RP68:1998的前言和引言。

c)统一采用了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d)改正了原附录D中的印刷错误:

1)用―D.1.1‖代替―D.1.1.1‖

2)用―D.1.2‖代替―D.1.1.2‖。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采油采气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采气工程研究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健康安全环保部。

本标准起草人:刘祥康、胡振英、左柯庆、马发明、郑莉、陈戎、付永强。

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培训、人员防护设备、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程序)指南、现场分类、材料和设备、修井作业、作业和操作、特殊作业、海上作业、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特点以及硫化氢监测装备的评价和选择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含硫化氢油气井原井眼及原井深的井下作业;也适用于井内以及修井作业时安装和使用材料的选择。这些作业包括在井内流体中含硫化氢条件下进行修井、井下维护以及封堵和废弃井等程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所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034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SY/T 0025 石油设施电器装置场所分类

SY/T 4089 滩海石油工程电气技术规范

SY/T 5053.1 地面防喷器及控制装置防喷器(SY/T 5053.1-2000,API Spec 16A:1997,neq)SY/T 5053.2 地面防喷器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

SY/T 5127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SY/T 5127-2002,ISO10423:2001,IDT)

SY/T 5323 节流和压井系统(nqe API RP 53)

SY/T 5587.14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14部分:注塞、钻塞

SY/T 5957 井场电器安装技术要求

SY/T 5987 钻杆国外订货技术条件(SY/T 5987-94,API Spec 5D/Spec7,neq)

SY/T 6194 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SY/T 6194-2003,ISO11960:2001,IDT)SY/T 6228 油气钻井及修井作业职业安全的推荐作法(SY/T 6228-1996,API RP 54:1992,eqv)SY/T 6308 油田爆破器材安全使用推荐作法(SY/T 6308-1997,API RP 67:1994,eqv)

SY/T 6427 钻柱设计和操作限度的推荐作法

SY/T 6458 石油工业用油轮受限空间进入指南

SY/T 6554 在用设备的焊接或热分接程序(SY/T 6554-2003,API RP 2201:1995,IDT)《海洋石油作业硫化氢防护安全要求》(1989)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NACE1)MR 0175 油田设备金属材料抗硫化物应力开裂标准材料要求

1)美国国家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 International, box 218340, Houseton, Texas 77218-8340。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阈限值(TLV)threshold limit value

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硫化氢的阈值为15mg/m3(10ppm),二氧化硫的阈限值为5.4 mg/m3(2ppm)。

3.2

允许暴露极限(PEL)premissible exposure limit

相关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吸入暴露极限。这些极限可以以8h时间加权平均数(TWA)、最高限制或15min短期暴露极限(STEL)表示。PEL可以变化,用户宜查阅相关国家标准的最新版本作为使用依据。

3.3

可接受的上限浓度(ACC)acceptable ceiling concentration

在每班8h工作的任意时间内,人员可以处于空气污染物低于该浓度的工作环境。但是,当高于以8h为基准的可接受的上限浓度时,规定了一个可以接受的最高峰值浓度和相应的时间周期。

3.4

安全临界浓度safety critical concentration

工作人员在露天安全工作8h可接受的硫化氢最高浓度〔参考《海洋石油作业硫化氢防护安全要求》(1989) 1.3条中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为30 mg/m3(20ppm)〕。

3.5

危险临界浓度dangerous threshold limit value

达到此浓度时,对生命和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参考《海洋石油作业硫化氢防护安全要求》(1989)中硫化氢的危险临界浓度为150 mg/m3(100ppm)〕。

3.6

对生命或健康有即时危险的浓度(IDLH)immediately dangerous to life and health

任何有毒、腐蚀性或窒息性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达到此浓度会立刻对生命造成威胁,或对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或滞后的不良影响,或将影响人员撤离危险环境的能力。本标准中,硫化氢对生命或健康有即时危险的浓度(IDLH)为450 mg/m3(300ppm),二氧化硫对生命或健康有即时危险的浓度(IDLH)为270 mg/m3(100ppm)。氧气含量低于19.5%为缺氧,氧气含量低于16%为对生命或

健康有即时危险的浓度(IDLH)。

3.7

呼吸区breathing zone

从肩膀算起前方半径为152mm~229mm(6in~9in)的半球形区域。

3.8

硫化氢连续监测设备continuous hydrogen sulfide monitoring equipment

能连续测量并显示大气中硫化氢浓度的设备。

3.9

封闭设施enclosed facility

一个至少有2/3的投影平面被密闭的三维空间,并留有足够尺寸保证人员进入。对于典型建筑物,意味着2/3以上的区域有墙、天花板和地板(见SY/T 0025)。

3.10

基本人员essential personnel

进行正确的、谨慎的安全操作所需要的人员以及对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状况进行有效控制所需的人员。

3.11

气体检测仪gas detection instrument

由电子、机械和化学元件构成,能对空气混合物中化学气体进行连续检测和响应的仪器。

3.12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化学分子式为H2S。一种可燃、有毒气体,比空气重,有时存在于油气开采和气体加工的流体中。

警示:吸入一定浓度硫化氢会导致受伤或死亡,参见附录C。

3.13

不良通风inadequately ventisated

通风(自然或人工)无法有效地防止大量有毒或惰性气体聚焦,从而形成危险。

3.14

显色长度检测仪length – of – stain detector

特殊设计的泵及比色指示剂试管探测仪,带有检测管。将已知体积的空气或气体泵入检测管内,管内装有化学剂,可检测出样品中某种气体的存在并显示其浓度。试管中合成色带的长度反映样品中指定的化学物质的即时浓度。

3.15

就地庇护所shelter – in - place

该概念是指通过让居民呆在室内直至紧急疏散人员到来或紧急情况结束,避免暴露于有毒气体或蒸气环境中的公众保护措施。

3.16

特殊作业special operation

是指除用修井机或钻机完成的常规作业以外的作业。

3.17

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

化学式为SO2。燃烧硫化氢时产生的有毒产物,比空气重。

警示:吸入一定浓度二氧化硫会导致受伤或死亡,参见附录D。

3.18

临时安全地temporary safe haven

见3.14―就地庇护所‖。

4适用性

4.1人员及设备保护

在油气井井下作业中,应评估环境的苛刻程度。环境评估中至少要执行以下的方法:

a)如果工作区域的硫化氢浓度8h时间加权平均数(TWA)高于15 mg/m3(10ppm);或者工作区域的二氧化硫浓度8h时间加权平均数(TWA)高于5.4 mg/m3(2ppm),宜提供个人保护。本标准个人安全条款不适用于:

1)在呼吸区,硫化氢在大气中的浓度不可能超过15 mg/m3(10ppm);或

2)在呼吸区,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尝试不可能超过5.4 mg/m3(2ppm)。

b)设备和材质的选择应基于抗硫化物应力开裂和腐蚀,参考NACE MR 0175有关设备和材料选择的推荐作法。

当硫化氢的分压在气体中不会超过0.0003MPa(0.05psia)或在含硫化氢原油系统中不会超过0.069 MPa(10psia)时,本标准中的设备和材质规定不适用。

某些条件下可能需要采取更多个人安全措施,但可以使用常规设备和材料;其他条件下可能需要使用特殊设备和材料,但个人安全措施要求最低;而有些条件下对两者都有要求。

本标准使用了不同动作的―启动水平‖用于保证人员与公众的安全。启动水平的建立参考了阈限值。

4.2法律要求

本标准提供了有利于保护公众暴露于潜在的危险浓度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硫之中的推荐作法和预防方法,并附以可信的参考资料。这些推荐的作法认为业主或生产经营单位、承包商和他们的雇员都有各自的责任,这可能实际上是包含在合同中的。推荐作法的目的不是要改变各方面的合同关系。这里有些推荐方法是政府法律法规和规范强制要求的。由于这些要求在功能上和地理上不同,没有指明这些推荐作法中哪些是可选的,哪些是要求的。进一步讲,即使完全按照这里所有的推荐作法执行,仍然还有不能满足现行及将来的法律或规范要求的情况。在有冲突的情况下,本标准的使用者应查阅各地区的相关规则,确保在具体作业中正确的使用。

4.3危险性告知(员工知情权)

执行本标准作业的所有员工应经常了解和掌握所在环境危险性的基本情况。业主或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7.6c)的内容发布所发生的危险情况及危险程度和要求。

4.4公众知晓权

作业区域附近的居民对紧急情况下生产设施向环境释放有毒物质有知情权。业主或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7.6c)的规定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4.5危险废弃物处理

油气作业中,对结危险废弃物品(如果有的话)的清除、处理、储存和丢弃应符合有关规范和政府法令的要求。

5人员培训

5.1概述

涉及潜在硫化氢的油气开采区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警示所有人员(包括雇主、服务公司和承包商)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硫化氢的大气浓度超过15 mg/m3(10ppm),二氧化硫的大气浓度超过5.4 mg/m3(2ppm)的情况。在硫化氢或二氧化硫浓度可能会超过4.1a)中规定值的区域工作的所有人员在开始工作前都宜接受培训。所有雇主,不论是生产经营单位、承包商或转包商,都有责任对他们自己的雇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被指派在可能会接触硫化氢或二氢化硫区域工作的人员应接受硫化氢防护安全指导人(见5.4)的培训。

5.2基本培训

培训和定期演练对油气井井下作业的价值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具体作业项目的独特性或复杂性将决定指派人员应培训的内容。但是,以下是进行作业指派人员接受培训的最基本内容:a)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毒性、特点和性质(参见附录C和附录D);

b)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来源;

c)在工作场所正确使用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检测设备的方法;

d)对现场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检测系统发出的报警信号及时判明并作出正确响应;

e)接触硫化氢的症状(参见附录C),接触二氧化硫的症状(参见附录D);

f)救援技术以及对接触硫化氢或二氧化硫受害者的急救;

g)正确使用和维护呼吸保护设备以便能在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大气中工作(理论和熟练的实际操作);

h)防止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危害的现场操作和相关维护过程;

i)风向的辨别和疏散路线(见6.8);

j)受限空间和密闭设施进入程序(如适用);

k)为该设施或作业制定的紧急响应程序,见第7章

l)安全设备的位置和使用;

m)如果指定了紧急集合区域,它的位置。

5.3现场监督人员的额外培训

现场监督人员还应进行以下额外培训:

a)应急预案中监督的责任(见第7章);

b)硫化氢对其作业系统部件的影响(如腐蚀、脆化等)。

5.4硫化氢防护安全指导人

硫化氢防护安全指导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a)圆满地完成由某学会或组织提供的硫化氢指导人培训课程;或

b)接受过公司指定的硫化氢防护安全指导人或培训人的同等指导。

为保证所有硫化氢防护安全指导人的技术熟练性,应进行常年定期培训。

5.5来访者和其他临时指派人员的培训

来访者和其他临时指派人员进入潜在危险区域之前,应向其简要介绍出口路线、紧急集合区域、所用报警信号以及紧急情况的响应措施,包括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等。这些人员只有在对应急措施和疏散程序有所了解后,有训练有素的人员在场时,才能进入潜在危险区域。如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即疏散这些人员或及时向他们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

5.6安全交底

根据现场具体状况召开硫化氢防护安全会议,任何不熟悉现场人员进入现场之前,至少应了解紧急疏散程序。

5.7记录

所有培训课程的日期、指导人、参加人及主题都应形成文件并记录,其记录宜至少保留2年。

5.8其他有关人员安全的考虑

5.8.1密闭设施和有限空间的进入

进入封闭设施和有限空间作业应进行培训,培训内容见SY/T6458。

含有已知或潜在的硫化氢危险的密闭空间,应对其实施严格的进出限制。通常这些地方没有良好的通风,也没有人操作。此类密闭区包括罐、处理容器、罐车、暂时或永久性的深坑、沟等。进入有限空间必须经过许可。进入有限空间的许可至少包括:

a)表明作业位置。

b)许可证发放日期和有效期。

c)指定测试要求和其他保障安全地进行工作的条件。

d)保证进行足够的监测以便能够确认硫化氢、氧或烃的浓度不会着火或对健康构成危害。

e)拟定的操作程序得到批准。

作为上述的5.8.1d)的替代,可以是在操作过程中正确地穿戴了个人呼吸保护设备;但是,应保证足够的监测以确认密闭装置内不存在可燃的烃类混合物。有限空间的进入许可要求见SY/T6458.

在进入密闭装置(如装有含有危险浓度H2S的储存油气、产出水加工处理设备的厂房)之前应特别小心。人员在进入时,应确定不穿戴呼吸保护设备是安全的;或者应穿戴呼吸保护设备。此外,良好的通风可以减少密闭装置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5.8.2呼吸问题

已知其生理或心理状况会影响正常呼吸的人员,如果使用呼吸保护设备或接触硫化氢或二氧化硫会使其呼吸问题复杂化,不应指派其到可能接触硫化氢或二氧化硫的环境中工作。

日常工作需要使用呼吸设备的人员应进行定期检查以确定其生理及心理的健康情况是否适用于使用呼吸保护设备。

6个人防护设备

6.1概述

本章规定了一些可用于工作环境中硫化氢在大气中浓度可能会超过15 mg/m3(10ppm)或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浓度可能会超过5.4 mg/m3(2ppm)的油气井井下作业的个人防护设备(参见附录C和附录D)。仅有个人防护设备是不够的,应对人员进行防护设备选择、使用、检查和维护的培训。

6.2固定式硫化氢监测系统

油气井井下作业中所用固定式硫化氢大气监测系统应包括可视的和(或)可听的警报器,警报器应位于整个工作区域都可听见或看见的地方。作业期间宜每天检查警报器的直流电池,除非有自

动低电压报警功能。美国仪表协会的出版物ISA-12.15,Part I和ISA-RP12.15 PartⅡ分别有有关硫化氢监测和检测设备的性能要求及其安装、操作和维护等方面的推荐作法。有关硫化氢监测和检测设备的评价和选择参见附录G。

6.3检测设备

如果硫化氢的大气浓度会超过6.1中描述的水平,应使用硫化氢检测仪。有关硫化氢检测设备的评价、选择、维护和使用参见附录G。如果可能出现硫化氢大气浓度高于检测仪测量范围的情况,应配备泵和比色指示管探测仪(显色长度),配备检测管,以便能即时取样,测定密闭设施、存储罐、容器等的硫化氢浓度。

如果二氧化硫浓度会超过6.1中提到的浓度(例如在燃烧时或其他会产出二氧化硫的作业中),就应使用便携式二氧化硫检测仪或显色长度检测器,配备检测管,以便测定该区域二氧化硫浓度,并检测含硫化氢流体燃烧时受二氧化硫气体影响的区域。

人员应使用正确的呼吸保护设备,除非确认工作区域的大气是安全的(见6.5)。

为保证在井口、钻台上、地面泥浆池、储罐或其他设备附近操作人员的安全,宜配备足量的固定式或便携式或该两种检测仪。开始作业之前,宜明确谁将提供检测仪。

6.4传感器位置和设备标校

在产层已打开的井下作业期间都宜使用硫化氢监测仪(固定式或便携式)(见6.1)。固定式硫化氢监测系统宜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安装在下风方向近井眼钻台上为佳。在井下作业过程中,该区域的硫化氢浓度通常最高。井内流体流入地面坑池处,宜安装一个或多个传感器。需要使用循环液的井下作业,宜在回流管线和敞开式流体循环罐上面安装传感器。在活动支架上安装固定式监测系统的传感器较为方便。在硫化氢可能会聚集的工作区可安放备用传感器。

作业人员进入低洼区域、不良通风区域和密闭区域进行作业前,宜使用连续监测设备对这些区域进行仔细检查。为可靠起见,宜至少按照设备生产商所要求的周期,对连续监测设备进行保养、标校和测试。在较潮湿、较脏或其他不利的作业条件下,其周期宜更短。

监测设备宜由有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定期标校,标校周期根据用户需要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标校时间,但标校周期不宜超过30d。

连续监测设备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强检。

设备警报器至少宜每天进行一次功能检查。

6.5呼吸(呼吸保护)设备

所有的呼吸气瓶都应达到相关的规范要求。下面所列全面罩式呼吸保护设备,宜用于硫化氢浓度超过15 mg/m3(10ppm)或二氧化硫超过5.4 mg/m3(2ppm)的作业区域。

a)自给式正压/压力需求型呼吸保护设备:在任何硫化氢或二氧化硫浓度条件下均可提供呼吸保护。

b)正压/压力需求型空气管线呼吸保护设备,配合一带低压警报的自给式呼吸保护设备,额定最短时间为15min。该装置可允许使用者从一个工作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工作区域。

c)正压/压力需求型空气管线呼吸保护设备:带一辅助自给式空气源(其额定工作时间最短为5min)。只要空气管线与呼吸空气源相连通,就可穿戴该类装置进入工作区域。额定工作时间少于15min的辅助自给式空气源仅适用于逃生或自救。

若作业人员在硫化氢或二氧化硫浓度超过4.1a)中规定值的区域或空气中硫化氢或二氧化硫含量不详的地方作业时,应使用带有出口瓶的正压/压力需求型空气管线或自给式呼吸保护设备,适当时应带上全面罩。

警示:在可能会遇到硫化氢或二氧化硫的油气井井下作业中,不应使用防毒面具或负压压力需求型呼吸保护设备。

6.5.1保存与维护

个人呼吸保护设备的安放位置应便于基本人员能够快速方便地取得。基本人员是指那些应提供正确谨慎安全操作的人员以及需要对有毒硫化氢或二氧化硫条件进行有效控制的人员(见7.5)。针对特定地点而制定的应急预案可要求配备额外的呼吸保护设备(见第7章)。

呼吸保护设备应存在方便、干净卫生的地方。每次使用前后都应对所有呼吸保护设备进行检测,并至少每月检查一次,以确保设备维护良好。每月检查结果的记录,包括日期和发现的问题,应妥善保存。这些记录宜至少保留12个月。需要维护的设备应作好标识并从库房中拿出,直到修好或更换后再放回。正确保存、维护、处理与检查,对保证个人呼吸保护设备的完好性非常重要。应指导使用者如何正确维护该设备,或采取其他方法以保证该设备的完好。应根据生产商的推荐作法进行操作。

6.5.2面罩限制条件

符合6.5要求的全面罩呼吸保护设备宜用于硫化氢浓度超过15 mg/m3(10ppm)或二氧化硫浓度超过5.4 mg/m3(2ppm)的工作区域。使用者不应配带有镜架伸出面罩密封边缘的眼镜。采用合格的适配器,可将校正式镜片安装在呼吸保护设备面罩内。

在使用呼吸保护设备之前,应确保戴上指定或随意选择的未指定呼吸保护设备后面部密封效果良好。如果某一呼吸保护设备的面部密封效果不好,必须向该员工提供另一满意的呼吸保护设备,否则该员工不能在存在或可能存在危险的作业区域工作。

6.5.3空气的供给

呼吸空气的质量应满足下述要求:

a)氧气含量19.5%~23.5%;

b)空气中凝析烃的含量小于或等于5×10 -6(体积分数);

c)一氧化碳的含量小于或等于12.5 mg/m3(10ppm);

d)二氧化碳的含量小于或等于1960 mg/m3(1000ppm);

e)没有明显的异味。

6.5.4空气压缩机

所用的呼吸空气压缩机应满足下述要求:

a)避免污染的空气进入空气供应系统。当毒性或易燃气体可能污染进气口的情况发生时,应对压缩机的进口空气进行监测。

b)减少水分含量,以使压缩空气在一个大气压下的露点低于周围温度5℃~6℃。

c)依照制造商的维护说明定期更新吸附层和过滤器。压缩机上保留有资质人员签字的检查标签。

d)对于不是使用机油润滑的压缩机,应保证在呼吸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值不超过12.5 mg/m3(10ppm)。

e)对于机油润滑的压缩机,应使用一种高温或一氧化碳警报,或者两皆备,以监测一氧化碳浓度。如果只使用高温警报,则应加强入口空气的监测,以防止在呼吸空气中的一氧化碳超过12.5 mg/m3(10ppm)。

f)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宜准备备用气瓶。

6.5.5呼吸保护设备的使用

进入硫化氢浓度超过安全临界浓度30 mg/m3(20ppm)或二氧化硫浓度超过13.5 mg/m3(5ppm)或怀疑存在硫化氢或二氧化硫但浓度不详的区域进行作业之前,应戴好呼吸保护设备(参见附录C和附录D),直到该区域已安全或作业人员返回到安全区域。

警示:在进行救援或进入危险环境之前,应首先在安全的地方戴上呼吸保护设备。

6.6待命救援人员

当人员被认为在对生命或康健有即时危险的浓度(IDLH)环境中(参见附录C和附录D)工作时,应安排经救援技能培训并配备包括呼吸保护设备等适当救援设备(见6.5)的待命救援人员。

6.7救援设备

在硫化氢、二氧化硫或氧气浓度被认为是对生命或健康有即时危险的浓度(IDLH)的场所,应配备合适的救援设备,如自给式呼吸保护设备、救生绳及安全带等。不同情况所需的救援设备的类型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工作类型。宜咨询熟悉救援设备的合格人员来确定某一特定现场作业环境

中宜配备何种救援设备。

6.8风向标

在修井作业现场,应遵循有关风向标的规定设置风向袋、彩带、旗帜或其他相应的装置以指示风向。风向标应置于人员在现场作业或进入现场时容易看见的地方。

6.9警示标志

修井作业可能会遇到硫化氢气体时,应遵循设置标志牌的规定在明显的地方(如入口)张贴如―硫化氢作业区——只有监测仪显示为安全区时才能进入‖,或―此线内应佩戴呼吸保护设备‖等清晰的警示标志。

7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程序)指南

7.1概述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作业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要向政府机构提供应急的预案、特殊应急程序和(或)进行人员培训。评价过程应明确潜在的紧急情况及其对作业人员和公众的影响。

7.2范围

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响应程序,该程序提供有组织的立即行动计划以警报和保护现场作业人员、承包方人员及公众。应急预案应考虑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浓度可能产生危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区域;还应考虑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扩散特性(参见附录E或其他公认的扩散模型);包括本章所列的所有可适用条文的预防措施。另外,要求设施生产经营单位指定一位应急协调人,以便在应急预案编制中与当地应急预案委员会协调。

7.3预案的可获得性

所有有责任执行应急预案的人员都应得到应急预案,不论平时他们的岗位在哪里。

7.4预案内容

应急预案的内容可包含在几个或一个预案中。应急预案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应急程序:

1)人员职责(见7.5)。

2)立即行动计划(见7.6)。

3)电话号码及联系方式(见7.7)。

4)附近居民点、商战、公园、学校、宗教场所、公路、医院、运动场及其他人口密度难测的设施等具体位置。

5)疏散路线及路障位置。

6)可用的安全设备(如呼吸保护设备的数量和位置)。

b)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特性:

1)硫化氢特性参见附录C。

2)二氧化硫特性参见附录D。

c)设施描述、地图与图纸:

1)注水站。

2)井、储罐组、天然气处理设施及管线。

3)压缩设施。

d)培训与演练:

1)基本人员的职责。

2)现场或室内演练。

3)告知附近居民在紧急情况下的适当保护措施。

4)培训与参加人员的文件记录。

5)告知当地官方有关疏散或就地庇护所等的要点。

7.5人员职责

应急预案应明确所有基本人员的职责。参观人员和其他非基本人员禁止滞留或进入已被硫化氢污染且大气中硫化氢浓度超过15 mg/m3(10ppm)或二氧化硫浓度超过5.4 mg/m3(2ppm)的区域(参见4.1、附录C和附录D)。

7.6立即行动计划

每一份应急预案宜包括一份精简的―立即行动计划‖,一旦指定人员接到硫化氢或二氧化硫有潜在泄漏危险的通知,立即按照计划行动。为保护人员(包括公众)和减少泄漏的危害,―立即行动计划‖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项预防措施:

a)警示员工并清点人数

1)离开硫化氢或二氧化硫源,撤离受影响区域。

2)戴上合适的个人呼吸保护设备。

3)警示其他受影响的人员。

4)帮助行动困难人员。

5)撤离到指定的紧急集合地点。

6)清点现场人数。

b)采取紧急措施控制已有或潜在的硫化氢或二氧化硫泄漏并消除可能的火源。必要时可启动紧急

停工程序以扭转或控制非常事态。如果要求的行动不能及时完成以保护现场作业人员或公众免遭硫化氢或二氧化硫的危害,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c)直接或通过当地政府机构通知公众,该区域硫化氢可能会超过75mg/m3(50ppm),或二氧化硫浓度可能会超过27 mg/m3(10ppm)。

d)进行紧急撤离。

e)通知电话号码单上最易联系到的上级主管。告知其现场情况以及是否需要紧急援助。该主管应通知(或直接安排通知)电话号码单上其他主管和其他相关人员(包括当地官员)。

f)向当地官员推荐有关封锁通向非安全地带的未指定路线和提供适当援助等作法。

g)向当地官员推荐疏散公众并提供适当援助等作法。

h)若需要,通行当地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

i)监测暴露区域大气情况(在实施清除泄漏措施后)以确定何时可以重新安全进入。

注1:7.6a)~i)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修改。有些行动,特别是涉及公众的行动宜与当地官员协调。

7.7应急电话号码单

作为应急预案的一部分,宜准备一份应急号码单,以便出现硫化氢或二氧化硫紧急情况时与以下单位联系:

a)应急服务:

1)救护机构。

2)医院。

3)医疗人员(如医生)。

4)直升飞机服务。

5)兽医。

b)政府机构与联系方式:

1)当地应急预案委员会。

2)国家有关部门。

3)当地应急响应委员会。

4)当地执法机构。

5)民防系统。

6)消防部门。

7)其他相关政府机构。

c)生产经营单位和承包商:

1)生产经营单位。

2)承包商。

3)相关服务公司。

d)公众。

7.8公众警示与保护计划

7.8.1基本要求

当井场以外区域的硫化氢可能超过75 mg/m3(50ppm)或二氧化硫浓度可能超过27 mg/m3(10ppm),会危及公众时,应急预案中宜包括公众警示与保护计划。宜采用附录E或其他公认的扩散模型确定现场周围不同硫化氢浓度的区域半径。如果在现场周围硫化氢浓度150 mg/m3(100ppm)的区域内有任何居民点或商业单位,宜考虑采用临时的安全地或就地庇护所,以争取时间,再将人员从庇护所中撤离。相关信息见7.11。

7.8.2公众警示与保护计划内容

公众警示与保护计划宜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当井场附近大气中的硫化氢浓度可能达到75mg/m3(50ppm)或二氧化硫浓度可能达到27 mg/m3(10ppm)时,通知和疏散预测会达到此浓度的暴露半径内的居民和居住者的计划。

b)标有所有居民、学校、宗教场所、商业单位的识别号码、位置和电话号码,以及畜舍、围栏、公路、动物以及其他可能有人出现(这些人可能需要提醒或疏散)的地方等的位置的坐标图。进入和疏散路线宜在图上标出。疏散时,任何需要援助的人员如卧床不起者、坐轮椅者等,宜在名单上标明,以优先提供疏散援助。如果采用就地庇护所,在井场周围预计硫化氢浓度可能为危险临界浓度150 mg/m3(100ppm)或超过危险临界浓度150 mg/m3(100ppm)的半径范围内,用圆圈将就地庇护所区域标识出来。

c)向当地官员和应急服务组织推荐有关在硫化氢或二氧化硫释放期间保护公众的响应作法。

d)生产经营单位现场代表在何种状况下需与当地官员联系,建议他们此时应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

e)由生产经营单位和当地官员或服务机构提供的安全设备简况及其位置,以支持公众警示与保护计划。

7.9井口点火方案

7.9.1点火

若存在应点火的必要性,宜制定井口点火方案。授权决定点火人员(宜为生产经营单位现场代

表),应在应急预案中明确。

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决定点火,而且只有在下述情况相当明确时才能进行:

a)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

b)现场控制已毫无希望。

在任何情况下,若时间允许,宜尽量报告上级主管需要点火。但如果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生产经营单位现场代表毫不犹豫地作出点火决定。

如果井已点燃,硫化氢燃烧后会生成剧毒的二氧化硫(参见附录D),宜仔细监测二氧化硫的浓度。一旦作业区域二氧化硫超过5.4 mg/m3(2ppm),非基本人员应撤到安全区域,基本人员宜戴上适当的呼吸保护设备(见6.5)。

应急预案宜包括一定区域内二氧化硫的监测程序,和一旦该区域二氧化硫浓度超过27 mg/m3(10ppm),立即通知该区域内的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的程序。

注意:当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或井内流体中存在其他非可燃气体时会导致无法点火。有时因大气状况也不建议采用点火。在公众警示与保护计划中宜考虑这些可能性。(见7.8)。

7.9.2点火预防措施

a)准备点火时,所有人员应停留在临时的安全区,或距井眼尽量远的安全地带。

b)只有资质人员才适于实施点火。

7.10培训与演练

对含硫化氢或二氧化硫油气井作业中的应急响应程序的培训与演练的价值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培训使人知道每一角色的重要,以及每个人在执行一项有效的应急措施时所起的作用,这一点很重要。

模拟紧急情况时人员的作用或示范其职责的练习或演练,是检验应急预案可操作性的重要手段,也使人员随时保持状态。练习可以是室内座谈,也可以是实际演练,演练时,对实际设备进行操作、测试通讯设备、模拟现场受伤情况的―伤员‖被送往医院等。类似练习当地官员宜知道或直接参与。应急预案经检验后,宜进行修正,再检验,直至预案责任人确信该预案可操作为止。

7.11更新条款

应定期审查应急预案,并在情况变化时及时更新。

应急预案更新应考虑应急预案中有关范围、监测或检测设备的位置以及井场设备的位置等变化情况。还应注意考虑包括新的居民或居民区、宗教场所、商店、商业区、公园、学校或公路的更新情况及作业内容以及井场设施的变化等情况等。

8现场分类

8.1总则

从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安全性来看,现场的评价宜以空间的限制为基础,代表空间限制的是现场的面积和特定的环境条件。陆地现场会受到有限区域、进出方式、地形、人口聚集区或者公众设施等的限制。无边缘限制的现场,可以在布置作业机时考虑到地形和主导风向等因素,而增强其安全性。作业机总成宜安装的位置为:主风可吹过作业机,其风向可以吹散来自井口、节流管汇、放空火炬或管线、泥浆/气体分离器、修井液罐、泥浆储罐和除气器等的气体,并远离任何潜在火源,例如发动机、发电机、压缩机和井队值班室以及放置个人设备的区域。不属立即需用的车辆宜位于离井口30m(100ft)以远处,或该距离至少相当于井架的高度,取其中值大者;且任何时候都宜位于井架绷绳圆周以外的区域。当地形、现场或其他条件不允许满足此条件时,宜采取相对安全的措施。

8.2无边缘限制的现场

8.2.1概述

边缘无限制的现场通常都在陆地上,这类现场在设计时宜考虑作业机配置、地形和主导风向等达到最大安全性。作业机的布置取决于作业井的类型(抽油井、自喷井、高压井等)。

8.2.2现场通道

宜为现场设计所有通道,以便一旦出现硫化氢或二氧化硫的紧急情况,可以在预定的地方设置路障。还宜有一条备用通道,以便风向改变时不会影响从现场的撤离。

当硫化氢的大气浓度可能会超过15 mg/m3(10ppm)时,所有入口都应遵循安置警示牌的规定设置适当的警示牌(黄底黑字或相当),以提示可能存在的危险情况。

如果使用了警示旗或警示灯,所采用的颜色宜符合以下情况:

情况1:

对生命和健康有潜在风险:在控制下作业。

警示器:绿色〔硫化氢浓度<15 mg/m3(10ppm)〕。

表征:含硫化氢地区井的常规作业。硫化氢出现时浓度可能低于启动值。

一般动作:

a)检查安全设备功能是否正常,保证随时可用。

b)警惕情况的改变。

c)遵守生产经营单位现场代表的指令。

情况2:

对生命和健康有一定影响:危险井在受控下作业。

警示器:黄色〔15 mg/m3(10ppm)≤硫化氢浓度<30 mg/m3(20ppm)〕。

表征:现场的硫化氢已经或可能会达到30 mg/m3(20ppm)。

一般动作:

a)立即安排专人观察风向、风速以便确定受侵害的危险区;

b)切断危险区的不防爆电器的电源;

c)安排专人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保护设备到危险区检查泄漏点;

d)非作业人员撤入安全区。

e)遵守生产经营单位现场代表的指令。

情况3:

对生命和健康有威胁。

警示器:红色〔硫化氢浓度≥30 mg/m3(20ppm)〕。

表征:现场的硫化氢已经或可能会高于30 mg/m3(20ppm)。

一般动作:

a)戴上正压式空气呼吸保护设备;

b)向上级(第一责任人及授权人)报告;

c)指派专人在主要下风口100m以远进行硫化氢监测;

d)实施井控程序,控制硫化氢泄漏源;

e)撤离现场的非应急人员;

f)清点现场人员

g)切断作业现场可能的着火源;

h)通知救援机构。

情况4:

对生命和健康有极大威胁

警示器:红色〔硫化氢浓度≥30 mg/m3(20ppm)〕。

表征:井喷失控,井口主要下风口100m以远测得硫化氢浓度达到75 mg/m3(50ppm)。

一般动作:

a)遵守生产经营单位现场代表的指令。

b)生产经营单位现场代表将启动公众警示与保护计划(见7.8)。

c)由现场总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向当地政府报告,协助当地政府作好周围居民的疏散工作;d)关停生产设施;

e)设立警戒区,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f)请求援助。

g)如果井已点燃,燃烧的硫化氢将转化为二氧化硫,它对生命和健康也很危险。因此,不要认为气体点燃后,该区域就安全了。继续执行合适的应急和安全程序,并遵守生产经营单位现场代表的指令。

8.2.3临时安全区

在井场设立临时安全区(至少两个),均应考虑位于主导风向上一定安全距离或与主导风向成90°角以防主导风向改变。当风向为主导风向时,所有临时安全区宜都是可以进入的,如果风从斜后侧方向吹来,应总有一个安全区是可以进入的。

8.2.4风向标

在井场四周应安置风袋、风带、旗帜或其他适用设备。风向标宜能为在现场或将进入现场以及来自安全区的人员所看见。可能的安装位置为绷绳、井场周围的竖杆、临时安全区和道路入口。风向标宜照明区设置。

人员宜注意风向的变化。

8.2.5电气设备

所有区域宜根据SY/T 0025划分。可行的话,发电房宜尽量远离井眼。除位于大陆架的海上井场(遵照SY/T 4089)外,电气设备的安装宜遵照SY/T 5957执行。

8.2.6 电气设计的考虑

除毒性外,硫化氢的浓度在4.3%~46%(体积分数)间具有可爆性。当甲烷一硫化氢混合物中硫化氢的浓度达到25%(体积分数)或更高的地区安装的电气设备宜符合1类C组区域的要求(见SY/T 0025)。

8.2.7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例如鼓风机和风扇)有助于降低工作区域硫化氢的浓度。宜考虑在钻台、井架基础四周、液罐和其他硫化氢或二氧化硫可能聚集的低洼区域使用这些通风设施。

8.2.8燃烧池、火炬管线及火炬

所有燃烧池、火炬管线及火炬的位置宜充分考虑主导风向。另外,火炬管线和出口不宜正对主导风向。火炬和燃烧池周围的灌木和草宜清理干净。火炬位置宜确保硫化氢流体燃烧形成的二氧化硫的扩散。应遵循通风口、火炬和点火设备的有关规定。

8.3 有边缘限制的现场

在山区、城市以及极地、沼泽和水域,空间往往很有限,此时作业往往要求使用例如驳船、自升式平台或类似的支撑设备等特殊设备。除用于无边缘限制现场的推荐作法外(见8.2.1~8.2.8),

井下作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作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本工程设计井下作业,井下作业施工难度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为达到安全生产、杜绝事故的目的,我公司特制定较为具体的施工方案。 一、前期准备 1、必须在作业前对作业人、监护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特别是对新员工一定要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前要做充分准备,安全教育时要讲究效果,安全教育后受教育者每人必须签字。 2、下井作业是指在井下闸门维修、格栅维修必须下检查井工作的;采用工人下检查井清除垃圾的;设备运行养护过程中必须下井作业的;以及其它因素必须下检查井工作。 3、凡属下井作业必须由施工单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报公司生产部和工管部审批,批准后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所有施工人员开会进行下井前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组织纪律教育。在正式施工前由下井作业施工负责人签发下井工作票。 4、施工前必须事先对原管道的水流方向和水位高低进行检查,特别要调查附近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废气的有害程度及排放时间,以便确定封堵和制订安全防护措施。 5、下井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身体健康、神志清醒。超过45岁人员和有呼吸道、心血管、过敏症或皮肤过敏症、饮酒后不得从事该工

作。 7、严禁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和隔离供氧面具。必须使用供压缩空气的隔离式防护装具。雨、污水管网中下井作业人员必须穿戴供压缩空气的隔离式防护装备。 8、作业前,应提前1小时打开工作面及其上、下游的检查井盖,用排风扇、轴流风机强排风30分钟以上,并经多功能气体测试仪检测,所测读数在安全范围内方可下井。主要项目有:硫化氢、含氧量、一氧化碳、甲烷。所有检测数据如实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操作人员下井后,井口必须连续排风,直至操作人员上井。 9、施工时各种机电设备及抽水点的值班人员应全力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确保达到降水、送气、换气效果,如抽水点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施工现场负责人,决定井下工作人员是否撤离工作点的问题。 10、遇重大自然灾害及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应尽量减少或杜绝下井作业。 二、安全措施 1、施工期间每半小时须用多功能气体测试仪检测是否正常(污水管道必须连续监测),以判断作业环境有无毒气等情况,有异常时立即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2、作业区域周围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所有打开井盖的检查井旁均应设置围栏并有专人看守,夜间抢修时,应使用涂有荧光漆的警示标

硫化氢基础知识培训

硫化氢基本知识培训 一、硫化氢的来源 硫化氢是由硫和氢结合而成的气体.硫和氢都存在于动、植物的机体内,动植物由于高温高压作用或细菌分解可产生硫化氢,如腐臭的尸体、蛋类的臭味就是由少量硫化氢的存在产生的。在油气井钻井、试油、井下作业施工及水井施工、酸化、酸洗的作业井现场、天然气加工厂、石油炼制厂、硫回收厂及矿井中常出现硫化氢。另外在纸浆厂、下水道、工业实验室、炸药爆炸现场也有硫化氢的出现 二、浓度概念的说明 ppm浓度是指百万分比浓度 有体积比浓度和重量比浓度两种: 1ppm=1/1000000 1ppm=1.537mg硫化氢/立方米。 三、名词注释 阈限值: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硫化氢的阈限值为15mg/m3(10ppm),二氧化硫的阈限值为5.4 mg/m3(2ppm)。 安全临界浓度:工作人员在露天安全工作8h可接受的硫化氢最高浓度〔参考《海洋石油作业硫化氢防护安全要求》〕(1989)中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为30mg/m3(20ppm)。 危险临界浓度:达到此浓度时,对生命和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参考《海洋石油作业硫化氢防护安全要求》〕(1989)中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为150 mg/m3(100ppm)。 四、硫化氢的特性 1、剧毒:其毒性可与氰化物相比,是一种致命的气体。致死浓度为500ppm(氢氰酸为300ppm, CO为1000ppm,二氧化硫为1000ppm)。 2、硫化氢是无颜色的气体,沸点大约为-60度。 3、硫化氢气体比空气重,它的密度为空气的1.176倍,经常在通风条件差的环

境、低凹处聚集,不宜飘散。 4、硫化氢在低浓度(0.13---4.6ppm)时可闻到臭鸡蛋气味,当浓度高于4.6ppm 时,新来的人员刚接触感到刺热,但嗅觉迅速钝化而感觉不出硫化氢的存在。 5、当硫化氢在空气中体积浓度达到 4.3---46%范围时,形成易爆的混合气体,遇火发生强烈爆炸。 6、硫化氢是可燃气体,自燃温度是250度(甲烷为595度),燃烧时显现出兰色火焰,放出有毒气体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危害人的眼睛和肺部。 爆炸极限4.3%----45.5%。引起火灾适用的灭火剂是醇类泡沫及二氧化碳。 7、硫化氢易熔于水、乙醇和汽油、原油和煤油等油类,在20度,1个大气压下,一体积的水可溶解2.9体积的硫化氢,温度升高则溶解度下降。 8、硫化氢显酸性,能与许多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水溶液对钢材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以致造成泄漏。如果溶液中同时含有二氧化碳或氧,其腐蚀速度会迅速增加。液体硫化氢还对某些塑料、橡胶和涂层有侵蚀作用。 四、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 1、0.13ppm---4.6ppm:可嗅到臭蛋气味,对人体不产生危害。 2、4.6ppm以上:刚接触到有刺热感,但会迅速消失。 3、10ppm(20ppm):允许8小时暴露值,即安全临界浓度值(TLV),超过安全临界浓度必须戴上防毒面具。各国采用的安全临界浓度值不尽相同,美国职业与安全署(OSHA)标准为10ppm。我国现采用的标准允许空气中最高接触浓度为10ppm 4、50ppm:只允许直接接触10分钟。 5、100ppm: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在3---10分钟内就会损伤嗅觉神经并损坏人的眼睛,使人感觉到轻微头痛、恶心及脉搏加快。长时间可能使人的眼睛和喉咙受到破坏。接触4小时以上可能导致死亡。 6、200ppm:立即破坏嗅觉系统,眼睛、咽喉有灼伤感。长时间接触会使眼睛和喉咙遭到灼伤并可能导致死亡。 7、500ppm:失去理智和平衡知觉,呼吸困难,2---15分钟内呼吸停止,如果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可能导致中毒死亡。 8、700ppm:很快失去知觉,停止呼吸,如果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可很快导致中毒死亡。

空气中硫化氢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空气中硫化氢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空气中硫化氢的采集及分析的方法步骤、数据处理。 2.理解空气中硫化氢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的实验原理,能够解决实际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二、实验原理 空气中硫化氢被碱性氢氧化镉悬浮液吸收,形成硫化镉沉淀。吸收液中加入聚乙烯醇磷酸铵可以减低硫化镉的光分解作用。然后,在硫酸溶液中,硫化氢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和三氯化铁溶液作用,生成亚甲基蓝,比色定量。 三、仪器设备 1 大气综合采样器KC-6120 2 电子分析天平 3 紫外分光光度计(TU-1810) 4 10ml具塞比色管 5 10ml多空玻板吸收瓶 四、药品试剂 (1)吸收液:称量4.3g硫酸镉(3CdSO4·8H2O)和0.3g氢氧化钠以及10g聚乙烯醇磷酸铵分别溶于水中。临用时,将三种溶液相混合,强烈振摇至完全混匀,再用水稀释至1L。此溶液为白色悬浮液,每次用时要强烈振摇均匀再量取。贮于冰箱中可保存一周。 (2)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量取50ml硫酸,缓慢加入30ml水中,放冷后,称量12g对氨基二甲基苯胺盐酸盐(又称对氨基-N,N-二甲基苯胺二盐酸盐)〔(CH3)2NC6 H4·NH2·2HCl〕,溶于硫酸溶液中。置于冰箱中,可保存一年。临用时,量取2.5ml此溶液,用(1+1)硫酸溶液稀释至100ml。 (3)三氯化铁溶液称量100g三氯化铁(FeCl36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若有沉淀,需要过滤后使用。 (4)混合显色液临用时,按1ml对氨基二甲基苯胺稀释溶液和1滴(0.04ml)三氯化铁溶液的比例相混合。此混合液要现用现配,若出现有沉淀物生成,应弃之不用。 (5)磷酸氢二铵溶液称量40g磷酸氢二铵〔(NH4)2HPO4〕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 (6)硫化氢标准溶液 (四)采样 用一个内装10ml吸收液的普通型气泡吸收管,以0.50L/min流量,避光采气30L。根据现场硫化氢浓度,选择采样流量,使最大采样时间不超过1h。采样后的样品也应置于暗处,并在6h内显色;或在现场加显色液,带回实验室,在当天内比色测定。记录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 五、分析步骤 5.1标准曲线的绘制

硫化氢防护管理的规定.doc

硫化氢防护管理规定 炼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本规定;油田企业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对硫化氢的防护,应按石油行业标准( SY)的有关规定执行;销售企业 宜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一章工艺管理 第一条存在 H2S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预防硫化氢中毒的设施应与主 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二条对存在硫化物的生产工艺应从原油评价开始,对生产过程中总硫和硫化氢分布 生产环境和作业点的硫化氢浓度调查等建立动态硫分布图,制订相应的加工方案及工艺、管理措施。 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的规定和要求。对高温高压易腐蚀部位,应加强设备检测。对不符合防止硫化氢中毒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第三条因原料组分变化、加工流程、装置改造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硫化氢浓 度超过允许含量时,主管部门应及时通知有关车间、班组或岗位。主要装置控制室应设置含 硫原料(介质)硫或硫化氢含量动态显示牌。 第四条含硫污水应密闭送入污水气提装置处理,禁止排入其他污水系统。 保证脱硫和硫磺回收装置的正常运转,做好设备、管线的密封,禁止将硫化氢气体直接 排入大气。 第五条加快工艺技术的革新改造,对所有含硫化氢介质的采样和切水作业应改为密闭 方式,从根本上减少硫化氢的危害。 第二章作业过程防护 第六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单位应制订相应的作业过程防护管理规定,并建立定期隐患调查整改制度。 定期对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进行硫化氢浓度监测评价,并将结果存档、上报和向劳动者公布。监测仪器及个体防护设备应由专人管理并建立设备档案。 第七条 H 2S 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或曾发生过H2S 中毒的作业场所,应作为重点隐患点, 进行监控,并建立台帐。 第八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场所应设置醒目的中文警示标识。发生源多而集中, 影响范围较大时,可在地面用黑黄间隔的斑马线表示区域范围。 装置高处应设置风向标。 第九条在可能有硫化氢泄漏的工作场所使用的固定式和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器。其低 位报警点均应设置在 3 3 10mg/m ,高位报警点均应设置在 50mg/m。 现场需要 24h 连续监测硫化氢浓度时,应采用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显示报警盘应设置

硫化氢的测定

硫化氢的测定 (依据GB/T 14678-93)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恶臭污染源排气和环境空气中硫化氢、甲硫醇和二甲 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仪的火焰光度检测器对四种成分的检出限为0.2×10-9—1.0×10-9g,当气体样品中四种成分浓度高于1.0mg/m3时,可取1-2ml气体样品直接注入气相色谱仪分析。对1L气体样品进行 浓缩,四种成分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2×10-9-1.0×10-9mg/m3。 2原理 本方法以经真空处理的1L采气瓶采集无组织排放源恶臭气体或环 境空气样品,以聚酯塑料袋采集排气筒内恶臭气体样品。硫化物含 量较高的气体样品可直接用注射器取样1-2ml,注入安装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的气相色谱仪分析。当直接进样体积中硫化物绝对量 低于仪器检出限时,则需以浓缩管在以液氧为致冷剂的低温条件下 对1L气体样品中的硫化物进行浓缩,浓缩后将浓缩管连入色谱仪分析系统并加热至100℃,使全部浓缩成分流经色谱柱分离,由FPD 对各种硫化物进行定量分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各种硫化物含量 的对数与色谱峰高的对数成正比。 3试剂和材料 3.1试剂 3.1.1苯(C6H6)分析纯(有毒),经色谱检验无干扰峰。如有干 扰峰则需用全玻璃蒸馏器重新蒸馏。 3.1.2硫化氢(H2S):纯度大于99.9%,实验室制备的硫化氢需进 行标定。 3.1.3甲硫醇(CH3SH):分析纯 3.1.4甲硫醚[(CH3)2S]:分析纯 3.1.5二甲二硫[(CH3)2S2]:分析纯 3.1.6磷酸(H3SO4):分析纯 3.1.7丙酮(CH3COCH3):分析纯 3.1.8液态氮 3.2色谱仪载气和辅助气体 3.2.1载气:氮气,纯度99.99%,用装5A分子筛净化管净化。

井下作业部分岗位风险评估——硫化氢泄漏事故。

安全管理编号:LX-FS-A62111 井下作业部分岗位风险评估—— 硫化氢泄漏事故。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井下作业部分岗位风险评估——硫 化氢泄漏事故。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风险预想:硫化氢泄漏事故。 2.风险危害: (1)人员伤亡; (2)污染环境; (3)设施损坏。 3.原因分析: (1)监测仪器失灵,硫化氢从井口溢出检测不准确硫化氢浓度,导致人员中毒和污染环境; (2)监测到硫化氢浓度超标,施工人员未及时撤离到安全区;

(3)监测人员在下风头,未戴防毒用品,导致监测人员发生硫化氢中毒; (4)计量出液量时,计量人员未戴防毒用品,导致计量人员硫化氢中毒; (5)施工时井场布置不合理,值班房摆在下风头,导致在值班房的人员硫化氢中毒; (6)施工所用井口管材不防硫,造成硫化氢对井口和管材损坏。 4.预防措施: (1)监测仪器完好,监测人员在下风头监测必须戴防毒用品,施工时随时监测硫化氢浓度,发现硫化气浓度超标,即时报警,施工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区; (2)对含有硫化氢作业井计量出液量时,计量人员必须戴防毒用品;

硫化氢防护管理规定

硫化氢防护管理规定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硫化氢防护管理规定 炼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本规定;油田企业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对硫化氢的防护,应按石油行业标准(SY)的有关规定执行;销售企业宜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一章工艺管理 第一条存在H 2 S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预防硫化氢中毒的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二条对存在硫化物的生产工艺应从原油评价开始,对生产过程中总硫和硫化氢分布生产环境和作业点的硫化氢浓度调查等建立动态硫分布图,制订相应的加工方案及工艺、管理措施。 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的规定和要求。对高温高压易腐蚀部位,应加强设备检测。对不符合防止硫化氢中毒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第三条因原料组分变化、加工流程、装置改造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硫化氢浓度超过允许含量时,主管部门应及时通知有关车间、班组或岗位。主要装置控制室应设置含硫原料(介质)硫或硫化氢含量动态显示牌。 第四条含硫污水应密闭送入污水气提装置处理,禁止排入其他污水系统。 保证脱硫和硫磺回收装置的正常运转,做好设备、管线的密封,禁止将硫化氢气体直接排入大气。 第五条加快工艺技术的革新改造,对所有含硫化氢介质的采样和切水作业应改为密闭方式,从根本上减少硫化氢的危害。 第二章作业过程防护 第六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单位应制订相应的作业过程防护管理规定,并建立定期隐患调查整改制度。 定期对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进行硫化氢浓度监测评价,并将结果存档、上报和向劳动者公布。监测仪器及个体防护设备应由专人管理并建立设备档案。 第七条 H 2S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或曾发生过H 2 S中毒的作业场所,应作为重 点隐患点,进行监控,并建立台帐。 第八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场所应设置醒目的中文警示标识。发生源多而集中,影响范围较大时,可在地面用黑黄间隔的斑马线表示区域范围。 装置高处应设置风向标。

液化石油气中硫化氢含量测定法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905 液化石油气中硫化氢含量测定法通用 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液化石油气中硫化氢含量测定法通 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概述 硫化氢是液化石油气中的一种有害成分,在石油加工过程中,特别是加氢裂解工艺,原油中的硫被还原成硫化氢,通过分馏,留存于液化石油气中,如果在作为成品前不加碱洗工艺便会随加压液化而成为液化石油气的一部分,有时碱洗不彻底也会有部分硫化氢存在于液化石油气中。 另外,油气田液化石油气中的硫化氢,主要来源于回收天然气轻烃的原料天然气中的硫化氢,由于回收轻烃时经加压、冷凝,使部分硫化氢凝于轻烃中。经稳定生产液化石油气,又大部分分馏到液化石油气中,对混合轻烃汽化后的样品测试时,发现有硫化氢存在,证明这种可能是存在的。 测定液化石油气中硫化氢,现行的标准试验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定性测定,即判定液化石油气中有无硫化氢,

井下作业硫化氢气体检测规程

xx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 管理作业文件 井下作业硫化氢气体检测规程 编号: JXMS/CGT-107 版号: A / 0 页数: 共5页 生效日期: 2007年10月20日 拟制: xxxxxxxxxxxxxx等审核: 批准: 文件会审记录 会审部门签字会审部门签字备注1目的 为规范井下作业硫化氢气体检测程序,制定本规程。 2范围 井下作业地质设计提示的含硫区块、含硫作业井、酸洗作业井和其它可能含有硫化氢需要进行检测的场所。 3职责

3.1分公司、项目部职责 3.1.1负责对相关人员进行与含硫作业环境有关的法规、标准、作业规程、中毒症状、职业禁忌症、防护措施、急救、仪器、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检查和维护等进行培训,并且培训合格。 3.1.2根据地质设计提示的含硫作业场所信息,在HSE作业计划书和设计中明确硫化氢风险及防范措施,并对防范措施的执行进行现场监督。 3.2跟班干部职责 3.2.1负责组织进入含硫作业场所前检测仪器和防硫化氢设备设施使用培训、现场交底和风险提示,组织防硫化氢应急演练并合格。 3.2.2负责每日对检测仪器、正压式呼吸器和全面罩硫化氢滤毒罐完好性进行检查。 3.2.3负责对进入场所前呼吸防护用品和仪器佩戴是否正确进行检查。 3.3 HSE监理公司对含硫作业场所防硫化氢设备设施、呼吸防护用品的配备、防范措施实施情况和应急演练情况进行现场监护。 3.4班长负责检测前的作业分工,应安排班组中其他持有硫化氢培训上岗证的员工进行检测和开、关闸门。负责每班检查仪器和呼吸装备完好性。 3.5其他岗位员工负责按照分工实施检测,并做好个人防护。 4检测仪器及呼吸防护用品检查和现场使用规程 4.1硫化氢检测仪器检查内容 4.1.1检查、确认仪器的标定检验时间是否在有效期内。如已超过检定周期或未经检验标定,禁止使用。 4.1.2仪器外观应清洁,标识清楚、部件无缺损、外壳无损伤,传感器部位防尘、防水过滤膜干净,无油、泥物堵塞。

硫化氢的防护和处理

硫化氢的防护和处理 目录 第一单元硫化氢气体的危害 (1) 第二单元含硫化氢气体井的井场布置及要求 (5) 第三单元怀疑有硫化氢时应采取的措施 (6) 第四单元钻井过程中硫化氢气体的处理............................ 1.0 第五单元含硫化氢地区作业的应急预案 1.1 第六单元硫化氢的腐蚀特征和影响因素............................ 1.3 第七单元硫化氢中毒途径及现场急救14 第八单元空气呼吸器和硫化氢检测器20 第一单元硫化氢气体的危害 」、概述 由于人类对石油、天然气及地热能源的需要,要钻探高压深井,在这类钻井中就可能钻遇含有硫化氢的地层。目前,我国已开发的油田不同程度地含有硫化氢气体,甚至有的油田含量极高。如四川石油管理局含硫化氢气田约占已开发气田的78.6 %,其中卧龙河气田含硫化氢高达10 % (体积比),华北油田晋县赵兰庄硫化氢气田硫化氢含量高达92 %。在油田生产中可能遇到硫化氢的有钻井、修井、采油、注水、集输、原油处理、运输及储运等工艺过程。硫化氢是仅次于氰化物的剧毒物,是易致人死亡的有毒气体。一旦硫化氢含量超标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将导致灾难性的悲剧。如华北油田的赵48井,试油起 电缆,诱发井喷失控,硫化氢气体大量喷出,当场6人死亡,数人中毒,造成

20余万人的大逃亡。四川的垫25井井喷失控,硫化氢气体迫使方圆数千米内的百姓弃家逃难;硫化氢气体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它对金属设备、工具也将造成严重的腐蚀破坏。天然气中硫化氢气体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掌握了它的特性,有一套完善的硫化氢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实现优质安全钻井生产,而且还可以通过一套回收装置,为其他工业提供工业原料。因此,为确保人员的绝对安全,杜绝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了解硫化氢气体的来源和危害,掌握硫化氢气体的预防及处理知识。 二、硫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 据加拿大节能局的统计,在1976 —1989年的14年中加拿大有30名工人死于硫化氢中毒。如果了解了这种气体的性质,也许可以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为了准确地检测硫化氢的位置,你首先要了解这种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只有了解了硫化氢的性质,才能避免因直接与这种气体接触受到伤害。 所有的气体通常都是从以下7个主要方面描述的:颜色、气味、蜜度。燃堡囫晚邀度j懈度(在水中)、沸点。硫化氢也不例外,通过上述几方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全面准确地了解硫化氢。 (1)颜色:硫化氢是无色、剧毒、酸性气体,人的肉眼看不见。这就意味着你用眼睛是无法判断是否存在。因此,这种气体就变得更加危险。 (2)气味:硫化氢有一种特殊的令人讨厌的臭鸡蛋味,即使是低浓度的硫化氢,也可以损伤你的嗅觉。因此,用鼻子来检测这种气体会致命。 (3)密度:硫化氢是一种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其相对密度为1.176。因此它存在于地势低的地方,像地坑、地下室、大容器里。如果你发现处在被告知有硫化氢的地方,那么你就应立刻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只要有可能,都要在上风向、地势较高 的地方工作。 (4)爆炸极限:当硫化氢气体以适当的比例(4.3% —46% )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就

硫化氢安全防护知识试题及答案

硫化氢安全防护知识答题 单位:姓名:分数: 一、硫化氢概念:H2S,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蛋味,是一种神经毒剂,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其对人的毒作用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被称之为“无形的杀手”、“瞬间杀手” 二、硫化氢的特点: 剧毒-----致命易燃-----可爆无色-----不能用眼睛识别 比空气重----通常聚积于低洼地带 低含量时有一股臭蛋味,但不能靠嗅觉检测 对一些金属有腐蚀作用容易被风或气流驱散 三、硫化氢的危害是什么? 1、对人体的危害:硫化氢被吸入人体,首先剌激呼吸道。其次,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头晕,丧失平衡,呼吸困难,心跳加速,严重时,心脏缺氧而死亡。 2、硫化氢对设备材料的危害:硫化氢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性。硫化氢溶于水形成弱酸,对金属的腐蚀形式有电化学失重腐蚀、氢脆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以后两者为主,一般统称为氢脆破坏。 3、硫化氢对环境的危害:硫化氢略重于空气,往往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主要是对大气和水源的污染,且污染非常严重,危害巨大。 四、依据SY/T5087-2005行业标准《职业性安全暴露极限》和《毒气的强度等级》可将采油厂含硫化氢的油井按照硫化氢检测出来的浓度分为哪五个等级: 第一等级为15mg/m3以内;(10PPM) (安全) 第二等级为15mg/m3~30mg/m3;(10PPM~20PPM) (尚安全,超过1小时有明显不适) 第三等级为30mg/m3~150mg/m3 ;(20PPM~100PPM) (暴露15分钟出现头痛、肺浮肿,眼睛产生严重刺激和伤害,症状明显。) 第四等级为150mg/m3~450mg/m3 ;(100PPM~300PPM)(3~5分钟失去嗅觉,为立即危害生命和健康的浓度值。) 第五等级为450mg/m3以上。(导致人身伤亡) 五、职业性安全暴露极限 1、15mg/m3 限时加权平均值是日工作8小时的暴露安全极限(10PPM)

硫化氢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打印版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

硫化氢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 1.原理 硫化氢被氢氧化镉-聚乙烯醇磷酸铵溶液吸收,生成硫化镉胶状沉淀。聚乙烯醇磷酸铵能保护硫化镉胶体,使其隔绝空气和阳光,以减少硫化物的氧化和光分解作用。在硫酸溶液中,硫离子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和三氯化铁溶液作用,生成亚甲基蓝,根据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方法检出限为0.07μg/10ml(按与吸光度0.01相对应的硫化氢浓度计),当采样体积为60L 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mg/m3。 2.仪器 ①大型气泡吸收管:10ml。 ②具塞比色管:10ml ③空气采样器:0~1L/min ④分光光度计 3.试剂 1)吸收液:4.3g硫酸镉(3CdSO4·8H2O)、0.30g氢氧化钠和10.0g聚乙烯醇磷酸铵,分别溶于少量水后,并混合,强烈振摇混合均匀,用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为乳白色悬浮液。在冰箱中可保存一周。 2)三氯化铁溶液:50g三氯化铁(FeCl3·6H2O),溶解于水中,稀释至50ml。 3)磷酸氢二铵溶液:20g磷酸氢二铵[(NH4)2HPO4],溶解于水,稀释至50ml。 4)硫代硫酸钠溶液C(Na2S2O3)=0.1mol/L:称取25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于1000ml新煮沸并已冷却的水中,加0.20g无水碳酸钠,贮于棕色细口瓶中,放置一周后标定其浓度,若溶液呈现浑浊时,应该过滤。

5)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0100mol/L:取50.00ml标定过的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新煮沸并已冷却的水稀释至标线。 6)碘贮备液C(1/2 I2)=0.10mol/L:称取12.7g碘于烧杯中、加入40g碘化钾、25ml水,搅拌至全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贮于棕色细口瓶中。 7)碘溶液C(1/2 I2)=0.010mol/L:量取50ml碘贮备液,用水稀释至500ml,贮于棕色细口瓶中。 8)0.5%淀粉溶液:称取0.5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搅拌下倒入100ml沸水中,煮沸至溶液澄清,冷却后贮于细口瓶中。 9)0.1%乙酸锌溶液:0.20g乙酸锌溶于200ml水中。 10)(1+1)盐酸溶液。 11)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NH2C6H4N(CH3)2·2HCl): ①贮备液:量取浓硫酸25.0ml,边搅拌边倒入15.0ml水中,待冷。称取6.0g对氨基二甲基苯胺盐酸盐,溶解于上述硫酸溶液中,在冰箱中可长期保存。 ②使用液:吸取2.5ml贮备液,用(1+1)硫酸溶液稀释至100ml。 ③混合显色剂:临用时,按1.00ml对氨基二甲基苯胺使用液和一滴(约0.04ml)三氯化铁溶液的比例相混合。若溶液呈现浑浊,应弃之,重新配制。

硫化氢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硫化氢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硫化氢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发行版本:B 修改码:0 文件编码: HN/HSE6.2.15-2007页码:11 1 目的与范围 为加强硫化氢(H2S)作业过程HSE 管理,避免发生硫化氢 (H2S)中毒事故,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河南油田在可能含有硫化氢的环境中进行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2.1 硫化氢作业 指在油气勘探开发作业和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或可能产生硫化氢的作业。 2.2 硫化氢作业人员 指所有准备或已经进入含硫化氢区域施工或生产工艺的 领导、专业技术人员、现场作业人员和现场监督等。 3 职责 3.1 生产协调处是硫化氢作业主管部门,负责对硫化氢作业过程监督管理。 3.2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所有硫化氢作业人员进行硫化氢防 护、急救和逃生技能的培训、取证管理。 3.3 安全环保监察处负责对硫化氢作业的HSE 监督管理。 3.4 二级单位负责对硫化氢作业进行方案编制、审批及作业过程HSE 监督检查 4 管理内容

4.1 基本要求 4.1.1 对硫化氢作业实行许可管理。凡进入含硫化氢区域进行施工作业,须办理 - 216 -

文件编码: HSE HN/HSE6.2.15 《硫化氢作业许可证》,方可施工。康4.1.2 硫化氢作业涉及用火、高处、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试压等作业时, 全应办理相应的许可证,方可作业。 4.1.3 对硫化氢作业人员(在含硫地区施工的所有员工),必须接受硫化氢防护培境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持有效证件后,方可上岗作业。 4.1.4 硫化氢作业人员应经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培训及演练。 4.1.5 含硫化氢生产作业现场应安装硫化氢监测系统,进行 硫化氢监测,包括固定式和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硫化氢监 测探头、报警器,同时根据需要配备相当数量的正压式空气 呼吸设备。 4.1.6 硫化氢检测、报警设备和防护装备经检验合格。 4.2 危害识别 4.2.1 首次进入硫化氢区域作业,施工队伍技术人员应根据施 工作业内容、工作性质、特点,收集所施工区域硫化氢含量、 浓度。 4.2.2 硫化氢施工队伍负责人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等相关人 员开展危害识别,找出重大危险危害因素,制定作业程序、防 范控制措施和防硫化氢应急预案。 4.2.3 油气生产场所和生产工艺流程可能产生硫化氢或泄漏 的,由车间(队) 负责人组织危害识别,制定硫化氢应急预案。 4.3 作业许可 4.3.1 硫化氢区域作业,现场生产负责人针对危害识别结果和 风险控制,现场检查合格后填写《硫化氢作业许可证》,基层单 位负责人现场确认后签发。

硫化氢安全防护七大注意事项(新编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硫化氢安全防护七大注意事项 (新编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硫化氢安全防护七大注意事项(新编版) 一、危险区域 1、极度危险区域 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是10mg/m3。 当浓度≥760mg/m3(502ppm)时,人会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麻痹而死亡,此区域属于极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 硫磺回收装置,污水汽提装置,火炬装置,酸性气管线沿途区域,气体、气分脱硫火炬罐,一、二气分脱硫部分。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2、高度危险区域 当硫化氢浓度介于300~760mg/m3(198~502ppm)时,可引发

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排尿困难。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 蒸馏装置蒸、常顶、减顶切水及轻烃回收回流罐切水,脱硫罐切液,轻烃回收脱丁烷塔顶酸性水,轻烃回收单元干气管线,火炬线沿途区域,瓦斯罐,瓦斯管网沿途2米之内,催化、加氢酸性水罐,催化分馏部分、稳定部分、脱硫部分、压缩机,641、642废汽油罐等。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3、中度危险区域 当硫化氢浓度10mg/m3~300mg/m3(6.6~198ppm)时,可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 硫磺联合装置的液硫储存及成型单元,污水场,蒸馏装置电脱盐切水、污水池。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

硫化氢基本知识测试题答案

1、硫化氢特性 硫化氢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虽有恶臭,但极易使人嗅觉中毒而毫无觉察,常发生在沼气池、地窖或疏通下水道、阴沟、隧道、矿井以及在某些化工生产过程中。生产环境空气中,硫化氢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人若暴露在超过1000mg/m3的硫化氢浓度下,吸入极大量的硫化氢,可发生“电击样”中毒,在数秒内突然倒下,呼吸停止,来不及抢救而死亡。 2、硫化氢中毒的表现 轻度中毒,表现为畏光、流泪、眼刺痛、异物感、流涕、鼻及咽喉灼热感等症状,并有头昏、头痛、乏力,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等;中度中毒为立即出现头昏、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可有短暂意识障碍等;重度中毒表现为头晕、心悸、呼吸困难、行动迟钝、继出现烦躁、意识模糊、呕吐、腹泻、腹痛和抽搐,迅速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3.硫化氢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吸入,经人体的黏膜吸收比皮肤吸收造成的中毒更快 4.引起硫化氢中毒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1)违章及误操作:①违章指挥,②误操作,③密闭系统置换不合格,④置换完的设备出入口法兰未加盲板,造成串气,⑤进入密闭空间未进行氧含量分析。 2)对硫化氢认识不足,安全意识差:①对物料中的硫化氢及其危害没有预见性,②作业时不佩戴空气呼吸器,③防护器材采用不当,④作业时无人监护,⑤作业现场未设置警示标识,⑥安全教育不到位,⑦现场人员缺乏自救互救知识。 3)废水、废渣无组织排放。 4)设计或工艺不合理:①通风不良或通风设施不完善,②工艺流程缺陷,含硫化氢气体倒串。 5)设备、管道故障:①工艺设备阀门、密封泄漏,②报警器故障。 5.硫化氢中毒的处置原则 (1)尽快使中毒者脱离毒物的危害 (2)切断毒源 (3)划定危险区,疏散人员 6.防毒器材的使用原则 硫化氢含量<10000ppm(即<1%体积浓度)时可佩戴有4号滤毒罐的防毒面具(滤毒罐必须有效,面罩及导气管密封性良好);硫化氢浓度≥10000ppm时必须戴隔离式防毒面具。作业时应有两人同时到现场,并站在上风向,一人作业,一人监护。 7.急救原则——立即、就地、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 8、如何判断心脏骤停 三大主要指标 1. 意识丧失,深昏迷,呼之不应; 2. 大动脉搏动摸不到; 3. 叹气样呼吸或呼吸停止。

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9 页

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是10mg/m3。 当浓度≥760mg/m3(502ppm)时,人会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麻痹而死亡,此区域属于极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硫磺回收装置,污水汽提装置,火炬装置,酸性气管线沿途区域,气体、气分脱硫火炬罐,一、二气分脱硫部分。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2、高度危险区域 当硫化氢浓度介于300~760mg/m3(198~502ppm)时,可引发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排尿困难。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 蒸馏装置蒸、常顶、减顶切水及轻烃回收回流罐切水,脱硫罐切液,轻烃回收脱丁烷塔顶酸性水,轻烃回收单元干气管线,火炬线沿途区域,瓦斯罐,瓦斯管网沿途2米之内,催化、加氢酸性水罐,催化分馏部分、稳定部分、脱硫部分、压缩机,641、642废汽油罐等。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3、中度危险区域 当硫化氢浓度10mg/m3~300mg/m3(6.6~198ppm)时,可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 硫磺联合装置的液硫储存及成型单元,污水场,蒸馏装置电脱盐切水、污水池。 第 2 页共 9 页

T 环境空气 硫化氢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FHZHJDQ0147 环境空气硫化氢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F-HZ-HJ-DQ-0147 环境空气—硫化氢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用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居住区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 本方法适用于居住区空气硫化氢浓度的测定,也适用于室内和公共场所空气中硫化氢浓度的测定。 10mL吸收液中含有1μg硫化氢应有0.155±0.010吸光度。 检出下限为0.15μg/10mL。若采样体积为30L时,则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 m3。 测定范围为10mL样品溶液中含0.15~4μg硫化氢。若采样体积为30L时,则可测浓度范围为0.005~0.13mg/m3。如硫化氢浓度大于0.13mg/m3,应适当减小采样体积,或取部分样品溶液,进行分析。 由于硫化镉在光照下易被氧化,所以采样期和样品分析之前应避光,采样时间不应超过1h,采样后应在6h之内显色分析。空气SO2浓度小于1mg/m3,NO2浓度小于0.6mg/m3,不干扰测定。 2 原理 空气中硫化氢被碱性氢氧化镉悬浮液吸收,形成硫化镉沉淀。吸收液中加入聚乙烯醇磷酸铵可以减低硫化镉的光分解作用。然后,在硫酸溶液中,硫化氢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和三氯化铁溶液作用,生成亚甲基蓝。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 3 试剂 本法所用试剂纯度为分析纯,所用水为二次蒸馏水,即一次蒸馏水中加少量氢氧化钡和高锰酸钾再蒸馏制得。 3.1 吸收液:称量 4.3g硫酸镉(3CdSO4·8H2O)和0.3g氢氧化钠以及10g聚乙烯醇磷酸铵分别溶于水中。临用时,将三种溶液相混合,强烈振摇至完全混溶,再用水稀释至1L。此溶液为白色悬浮液,每次用时要强烈振摇均匀再量取,贮于冰箱中可保存—周。 3.2 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 3.2.1 储备液:量取50mL浓硫酸,缓慢加入30mL水中,放冷后,称量12g对氨基二甲基苯胺盐酸盐[N,N-dimethyl-p-phenylenediamine dihydrochloride,(CH3)2NC6H4·2HCl]溶液中。置于冰箱中,可保存一年。 3.2.2 使用液:量取2.5mL储备液,用1+1硫酸溶液稀释至100mL。 3.3 三氯化铁溶液:称量100g三氯化铁(FeCl3·6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若有沉淀,需要过滤后使用。 3.4 混合显色液:临用时,按1mL对氨基二甲基苯胺使用液和1滴(0.04mL)三氯化铁溶液的比例相混合。此混合液要现用现配,若出现有沉淀物生成,应弃之不用。 3.5 磷酸氢二铵溶液:称量40g磷酸氢二铵[(NH4)2HPO4]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 3.6 0.01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准确吸量100mL 0.1000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新煮沸冷却后的水稀释至1L。配制和浓度标定方法见附录A。 3.7 碘溶液c(1/2I2)=0.1mol/L,称量40g碘化钾,溶于25mL水中,再称量12.7g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并用水稀释1L。移入容量色瓶中,暗处贮存。 3.8 0.01mol/L碘溶液:精确吸量100mL 0.1mol/L 碘溶液于1L棕色容量瓶中,另称量18g 碘化钾溶于少量水中,移入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3.9 0.5g/100mL淀粉溶液:称量0.5g可溶性淀粉,加5mL水调成糊状后,再加入100mL沸水中,并煮沸2~3min,至溶液透明,冷却,临用现配。 3.10 1+1盐酸溶液:50mL浓盐酸与50mL水相混合。

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硫化氢防护工作,防止硫化氢泄漏和中毒事故的发生,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及各所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三条各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硫化氢的职业安全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接触硫化氢作业人员的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检查落实和硫化氢作业场所检测工作。 第五条各单位的环保管理部门负责含硫废水、废气、废渣的 综合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单位的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从原料加工开始,对生产过程中总硫和硫化氢分布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建立动态硫分布图,制订相应的加工方案及工艺、管理措施。 第七条各单位的机电动力管理部门负责涉及硫、硫化氢的设备、设施的管理。 第八条各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硫化氢作业上岗人员的告知工作,协助安全、职防部门做好接触硫化氢作业人员的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检查。 第九条工会负责硫化氢作业过程劳动保护执行情况的监督。 第十条各单位对本单位硫化氢防护管理负全面责任。 第三章生产管理 第十一条对存在硫化物的生产工艺应从原料评价开始,对生产过程中总硫和硫化氢分布的生产环境和作业点硫化氢浓度调查等建立动态硫分布图,制订相应的加工方案及工艺、管理措施。

第十二条因原料组分变化,加工流程、装置改造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硫化氢浓度超过允许含量时,生产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有关车间、班组或岗位。 第十三条含硫污水应密闭送入污水汽提装置处理,禁止排入其他污水系统。保证脱硫和硫磺回收装置的正常运转,做好设备、管线的密封,禁止将硫化氢气体直接排入大气。 第十四条所有含硫化氢介质的采样和切水作业应为密闭方式,从根本上减少硫化氢的危害。 第十五条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的制度和要求,对涉及硫化氢的设备、管道及各类设施应从材质选用、制造安装、检验检测等各方面加强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对不符合防止硫化氢中毒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第四章作业过程防护 第十七条所有接触硫化氢作业人员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包括巡检、采样、切水、分析、进入密闭空间等)必须按要求佩戴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 第十八条涉及硫化氢的单位应制订作业过程中的防护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九条定期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进行硫化氢浓度检测和评价,及时将结果向职工公告。 第二十条防止硫化氢中毒的监测仪器和个体防护设备应由专人管理并建立档案。 第二十一条硫化氢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或曾发生过硫化氢中毒的作业场所,应作为重点监控,并做好记录。 第二十二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场所应设置醒目的中文警示标识。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硫化氢告知牌。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