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流程

1、临床医师认为有必要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首先向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资格的医师、药师等提出会诊申请,按照我院普通会诊流程进行。

2、临床医师下会诊医嘱,填写普通会诊单,会诊医师填写会诊意见,管床医师按会诊意见执行。

3、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应用抗菌药物1日量,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会诊程序。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应用理由、会诊意见、执行情况等。

4、新院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工作,尽量由当天在新院区专家完成,特殊情况下,跨院区会诊。

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单应留存医务部1份。

附:1、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名单

2、我院当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目录

附1:

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名单如下:

附2:

我院当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目录

特殊人群安全用药

特殊人群安全用药常识 一老年人用药常识 1.1…老年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由于老年人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都与中、青年不同,故用药必须十分注意。 (1)掌握服药技巧老年人可能因缺乏唾液分泌,吞咽药丸困难,可在吞药片前 先喝一两口温水湿润喉头,然后再服药,并服用一杯温开水。在吞服药片时,最理想的姿势是站立,可防止药片停留在食道上刺激胃壁。有些药片需咬碎后吞服,可将药片掰开,或置少量温水中,待其崩解后服下;有些药片是缓释剂型的,则必须整个吞服,绝不能掰开或溶化开;有些药片需放在舌下含化的,应将其置于舌底,使其慢慢溶化吸收。因此,老人在服药时必须详细阅读说明书或标签,遇有疑问,应及时向医师或执业药师进行咨询。 (2)用药品种不宜多许多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接受多种药物治疗,同时服用 多种药物容易因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增强毒性反应。故老年人服药应以单一品种为好,如必须合用多种药物,应向医师或执业药师进行咨询,以利安全有效。 (3)定量、准时服药老年人记忆力衰退容易忘记服药,但药物必须定时、定量 服用,才有预期的效用。如经常忘记服用,则药效减低、甚至无效。为防止忘记服药,可以在每次服药后将闹钟调到下次服药时间,以提醒自己准时服药。绝不应将忘记了的剂量加在下一次以求补偿,这样会引致“过量服药” 而产生不良反应。 (4)慎用某些药物由于老年人机体各器官的功能衰退,一旦用药出现不良反应 就比较严重,因此对某些药物必须慎重使用。 ①解热止痛药老年人使用解热止痛药物如用量过大或间隔时间太近,有可能引 起大量出汗,导致虚脱。 ②泻药老年人便秘,若长期靠泻药导泻,易发生结肠痉挛,使排便更加困难; 长期服用泻药还可能因钙和维生素的丢失造成体内钙和维生素的缺乏。 ③含伪麻黄碱的抗感冒药男性老年人多患有前列腺肥大的疾患,此类药物易引 起老年人的尿痛、尿闭,甚至血压升高。 ④胃肠解痉药胃肠解痉药如溴丙胺太林、氢溴酸山莨菪碱(654-2)等,对青光 眼、前列腺肥大等老年常见疾病的患者均不宜应用。 除上述非处方药物外,大量的处方药如安眠药、心血管药、降糖药等都需慎用。 (5)不迷信价格昂贵的药物患者吃药主要是为了对症治病,价格昂贵、外包装精 美的药物,并不一定与疗效成正比,花小钱亦能治大病,一定要抛弃“价格贵的药物,疗效才好”的错误观念。应当根据病情合理用药,非处方药既安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福州市第六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根据《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计委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重症感染者须经两名以上抗菌药物会诊小组成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副高以上医师开具处方;其他需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情况,可由科主任会诊同意后使用。 1、会诊成员由医务科组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感控科等相关专家会诊、讨论、决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方法、时间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对于容易涉及医疗纠纷的病例,可邀请医务科人员在场旁听,在会议上提出规避医疗风险及纠纷的措施并记录。 2、我院重症感染病例会诊专家小组成员名单: 林东兴何华清林锦如黄卿郑晓静郑敏华林艺王聚新肖卫文 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 重症感染病例会诊专家小组成员以及各科主任(不含主诊医师) 4、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5、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应做好血常规、PCT、细菌涂片、细菌培养等检查,且微生物送检率必须100%。 5、有下列情况之一可考虑越级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①感染病情严重者;②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感染时;③已有证据表明病原菌只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的感染。使用时间限定在24 小时之内,其后需要向我院重症感染病例会诊专家会诊申请,同意后并由具有处方权限的医师完善处方手续。 6、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对于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立即停药,并积极救治。 7、对未经申请擅自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科室及个人,按医院相关奖惩措施予以处罚。 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流程 主管医师提出申请会诊 填写电子《会诊单》 会诊专家会诊(确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方法、时间、剂量等)

5类特殊人群抗生素应用原则

五类特殊人群抗菌药物的应用 2015/8/13 9:21:14 查看次数:684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广、种类繁多的一类药物,这类药物在控制危害人类的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治愈并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通常我们按照致病菌的敏感度、感染疾病的严重程度、抗生素的抗菌谱、抗菌药物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病人的机体状况不同,选择药物的方案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如老人、新生儿、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免疫功能缺陷者等。本文就特殊人群的抗菌药物使用做简单总结。 新生儿及儿童 1、新生儿及儿童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一些重要的组织、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一旦患有感染性疾病,应该注意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包括具有肾毒性、耳毒性的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主要经肾排泄的氨基糖苷类(6岁以下原则不用,6岁以上慎用),以及主要经肝代谢的氯霉素等; 2、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此调整给药方案,个体化给药; 3、喹诺酮类药物对软骨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国内药界认为2岁以下患儿禁用; 4、四环素类药物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的儿童;

5、磺胺类和呋喃类药物可导致新生儿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2月以下患儿禁用; 6、新生儿感染时应按日龄调整给药方案。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应用需考虑药物对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 1、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真菌类药物等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应避免应用,确有应用指征时,须在血药浓度监测下使用。 2、受妊娠后期高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孕妇胆汁淤积,药物经肝脏代谢速度减慢,对主要经肝脏代谢的抗生素,其用药剂量应适当减小。 3、妊娠期肝功能降低,负荷增加,对那些主要经肝脏代谢或对肝脏有损害的抗生素,如氯霉素、磺胺、红霉素酯化物、利福平等药物应禁用。 4、妊娠期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约50%,尿素、尿酸、肌酐等代谢产物排出增加,肾脏负担也相应加重,对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多黏菌素等药物应慎用。 5、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和磷霉素等药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无致畸作用,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 哺乳期患者应用任何抗菌药物时,均宜暂停哺乳,且避免选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磺胺药等。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会诊制度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 使用会诊制度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会诊制度 一、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使用管理 (一)医师在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师要严格审核处方,以确保安全、使用。 (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会诊制度。 1、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专家由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认定的具有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药学专家担任。 2、患者因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须经认定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 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程序及方法。 (一)一般情况下,使用科室提出申请,由经治医师判断符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药指征,填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申请》,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会诊专家组提出申请,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专家库专家3人组成会诊专家组,经会诊同意,会诊专家在《申请表》上填写审核意见并签名,经治医师副高以上开医嘱,按医嘱执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会诊单》放病历保存。 (二)紧急情况下,未经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认定的相关专家会诊同意或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一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例记录,并应当24小时内完成会诊审批程序。

(三)医师未按照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的,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申请表,按照医院违规违纪的相关管理规定处理。 徐州矿山医院

抗菌药物管理持续改进案例

抗菌药物管理持续改进案例 一、2016年上半年抗菌药物检查结果: 1、医务科抗菌药物管理统计2016年上半年:抗菌药物住院患者使用率60.4%,使用强度(DDD)值61,I类切口预防使用率62.7%,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2%,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50%,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31%,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76.6%,微生物送检率30.4%。 30 201上半年抗菌药物管理目标对比分 90 8076.6 8062.7 7060.460 60 50 50 (50 40 %31 40 30.4 30 30 )22 30 20 年上半年指标2016 20 抗菌药物管理标准10 0 2、2016年上半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各项数据DDDs值、占抗菌药物总DDDs 值百分比、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例数等数据过高。

月4 月月月63 比0 0 分200 1 百562 量783 400 2 839 867 值997 总600 3 s 用1403 使D800 4 物 D4.9 1000 5 5.06 药5.34 D5.57 菌1200 6 6.46 抗7 1400 7 占8 1600 DDDs 年上半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2016

月3 5 百 0 0 数例1 20 57 总 70 2 81 81 40 用 %92 数3 使60 例 3.65 129 4 物4.17 用80 药5 使 5.25 5.5 5.67 菌100 6 抗120 7 7.23 占8 140 年上半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例数 2016 二、发现问题: 以上数据不难发现2016年上半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值61远高于管理标准的40;I类切口预防使用率62.7%,高于管理标准的30%;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50%,高于管理标准的40%;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31%远低于管理标准的5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76.6%,低于管理标准的8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例数及使用强度过高。 三、分析原因 1、医院管理不够细致、深入,对抗菌药物管理督查处罚力度不够。 2、科室管理不到位,只顾治疗效果,忽视了抗菌药物管理。

抗菌药物考试题库(含答案)

第二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业知识第一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架构、技术支持体系与策略 一、多选题 1、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AST)的职责 A、制订和执行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管理细则 B、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和负责实施 C、开展微生物学监测 D、制订和建立资料管理制度 E、开展科研工作 2、按抗菌药物处方过程设计的管理策略有 A、教育/指南 B、处方集/限制 C、处方点评和反馈 D、循环用药 3、下列哪种抗菌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 C、环丙沙星 D、红霉素 E、阿奇霉素 4、短程抗菌治疗主要适用于 A、宿主免疫机制健全B单一敏感菌感染C不存在影响抗菌药物作用的局部组织因素 D、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 E、以上都是 5、关于抗菌药物转换治疗下列哪项概念是不正确的 A、包括“降级”治疗 B、包括“降阶梯”治疗 C、包括序贯治疗 D、特指由静脉给药转为口服给药 E、降低用药剂量 二、问答题 1、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AST)的职责有哪些? 2、根据处方过程的抗菌药物管理策略主要有哪些? 3、你所在医院目前实行的抗菌药物管理策略有哪些?你的看法怎样? 4、如何根据抗菌药物的PK/PD理论优化抗菌治疗? 5、除了处方集/限制外,减少抗菌药物暴露或用量的措施还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多选题 1、ABCDE 2、ABCDE 3、ABD 4、ABC 5、BE 第二章抗菌药物应用与医疗质量控制 一、单选题 1、有关抗菌药物使用权限,正确的是 A、临床应用时间长、安全有效、经济且耐药较少的药物属非限制使用 B、仅不良反应明显的药物不属于限制使用 C、仅对细菌耐药性影响明显的药物不属于限制使用 D、临床应用资料少的药物不能限制使用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流程。 一、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二、临床科室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相关规定 1、住院患者确须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由临床科室提出会诊申请,由指定的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进行会诊,确定是否使用,包括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品种、使用剂量、疗程及预后等。 2、经会诊确需使用的,临床科室须填写《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见附件1,由会诊专家签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方可使用。

3、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对于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立即停药,并积极救治。 4、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三、具体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流程如下: 填写《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 科室提出申请会诊 讨论决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方法、时间、剂量等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 执行处方或医嘱并及时向医院汇报相关治疗

附件1: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 科室: 注: 1.以上各项必须填写完整,不得漏项,否则药学部不予发药; 2.申请医师必须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科室主任签名; 3.本医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 为加强抗菌药物安全、规范、合理使用特制订本制度 一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对医院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二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对纳入《抗菌药物采购供应目录》的采购品种要进行临床评价,由临床医师、药师填写抗菌药物临应用床评估表,反馈意见。内容包括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结果,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临床用量等情况。 三不良反应发生率频繁高、安全性低、效价低的品种,根据临床医师或临床药师填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表,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药事管理委员会经调查评估,决定是否继续使用。 四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对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根据抗菌药物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进行效价评估,采取相应措施。 五违规使用抗菌药物,如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等,除按规定处理外,还应在全院通报警示,以防止再次发生。 六医院应定期组织感染性疾病专业医师、感染专业临床药师、临床微生物技术人员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汇总、评估,同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管理经验,提出适合本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持续改进意见,并在全院推广实施。 七定期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报、信息。共享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理论知识。 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 为规范抗菌药物的遴选采购和临床的合理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抗菌药物应当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供应,其他科室或者部门不得从事抗菌药物的采购、调剂活动,不得在临床使用非药学部门采购供应的抗菌药物。 二医院应当按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抗菌药物,优先选用《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三医院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杭菌药物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具有相似或相同药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得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得超过8 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得超过3 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得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得超过5个品规。 四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应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五医院确因临床工作需要,需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超过上述规定,应向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其申请抗菌药物的品种、规格的数量和种类。 六医疗机构新引进抗菌药物品种,应当由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经药学部门提出意见后,报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议。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2/3 以上成员审议同意后,提交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核,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2/3 以上委员审核同意后方可列入采购供应目录。对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或者违规促销使用等情况的抗菌药物品种,临床科室、药学部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和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可以提出清退或者更换意见。清退或者更换获得抗菌药物管理组1/2 以上成员同意后执行,并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备案。清退或者更换的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6个月内不得进入本机构药物采购供应目录。 七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未列入本机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药品供应目录的抗菌药物,医疗机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应当由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说明申请购入药品名称、规格、剂型、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核同意后

特殊人群用药原则

特殊人群用药原则 选择用药时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一些特殊情况来考虑用药的选择和剂量。这里介绍对于老年人、小儿、孕妇及肝、肾功能不良者的用药原则: 1 、老年人用药的原则:老年人由于机体各系统发生退行性变,因此,老年人用药与成年人比不仅存在量的差异,也有质的变化。只有在了解老年人的生理生化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掌握老年人的药物治疗。 ( 1 )药物的正确选用:在明确诊断之后,首先考虑使用药物的利弊,权衡得失。有一些疾病对老年人是不必用药的,如轻度高血压、轻度糖尿病,一般可以采用饮食等生活方式的干预治疗。年轻人适合的药物,老年人不一定适合,如苯海索、巴比妥类等。对于感染性疾病,在选择抗菌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对老年人肝肾功能的影响。 ( 2 )剂量的选择:中国药典规定,60 岁以上的剂量为成人剂量的3 / 4 。实际上有些药物(如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应当是成人剂量的1 / 2 或1 / 3 为起始剂量。老年人用药剂量原则上应由小到大,以求找到最合适的剂量实行剂量个体化,如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等。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要特别注意治疗的疗程,防止用药时间过长而发生二重感染。

( 3 )重视老年人的依从性:老年人按医嘱服药,提高依从性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因为老年人常常忘记服药或服错药。一方面医护人员应耐心向老年患者解释用药的目的、剂量和疗程,尽量简化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应选择适合老年人乐于接受的剂型,还应取得患者家属的协助监督和配合,这对长期用药的老年人尤为重要。 2 、新生儿、小儿用药的原则: ( 1 )根据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用药量:常用的计算儿童用药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按体重计算:小儿剂量一成人剂量X {小儿体重(kg ) - 50 [成人平均体重(kg ) 附:由年龄估计小儿体重方法: 1 一 6 个月体重(kg )一月龄(足月)X0 . 6 + 3 7 一1 2 个月体重(kg )一月龄(足月)XO . 5 + 3 1 周岁以上体重(kg )一年龄又2 一+8 ②按体表面积计算: 体重<30 吨时,体表面积(时)一体重(吨)XO . 035 (耐/掩)十0 . 1 ( mZ ) ;体重>3okg 时,体表面积(mZ ) = 1 . 15 ( mZ ) + 0 . 1 ( mZ ) / skgX (体重一30 ) kg 由体表面积推算小儿剂量之公式为: 小儿剂量一成人剂量X (小儿体表面积令1 . 7 ) ( 2 )避免使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敏感的药物:新生儿和婴幼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流程 根据《2013 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规定,为加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特制定该规定: 一、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二、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应做好血常规、 PCT细菌涂片或细菌培养等检查,且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三、各临床科室对严重、难治性感染性疾病及用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二重感染等,应及时向医务科提出会诊申请。对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需使用特殊使用级类抗菌药物(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万古霉素)患者,患者收治科室或主管医师不得擅自使用,应填写《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发至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相关会诊成员前往会诊。 四、会诊成员由医务科组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感控科等相关专家会诊、讨论、决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方法、时间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对于容易涉及医疗纠纷的病例,可邀请医务科人员在场旁听,在会议上提出规避医疗风险及纠纷的措施并记录。 五、紧急情况下必须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使用前应完善血常规及PCT、细菌涂片、细菌培养三种检查中至少一种,并经科主任审核同意后,允许使用1 天。次日上午(如遇周日,可顺延至下周一)须填写《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发至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相关会诊成员前往会诊。 六、临床科室对会诊意见应严格遵照执行,并由科主任开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医嘱,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可靠。 七、科室主管医师需认真记录各专家会诊意见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中,一式两份打印,一份保存于病历中,一份保存在《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中。 八、对未经申请擅自使用特殊技抗菌药物的科室及个人,按《2013 年永州市中心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中的相关奖惩措施予以处罚。 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流程(见下页)

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一、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 1.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2.严格掌握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联合用药一般为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严格禁止无根据地随意联合用药。 3.病毒性感染或病毒感染可能性较大的患者一般不用抗生素。 4.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使用抗菌药物。病情严重且细菌感染可能性大者,可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物,但要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在此期间要密切注意病情变化,一旦明确为非细菌性感染应立即停用抗菌药物。 5. 使用抗菌药物应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指征,并根据药物的适应症、药物动力学特征及病人的病情特点,严格选药,并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进行个性化给药。 6. 明确诊断的急性感染首选一线抗菌药物治疗,不得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更不得使用新品种或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在使用抗菌药物72小时后,临床、效果不明显或病情加重者,应该转上级医院治疗。 7.严密观察抗菌药物的毒副反应。如肾毒性、神经毒性、肝毒性、骨髓抑制性等。严格掌握小儿、老人及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特点。 8.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局部用药。外用抗菌药物尽量不用青霉素,头孢菌素,慎重使用氨基甙类抗菌药物,对眼科、耳鼻喉科、外科、妇产科及皮肤科使用的外用抗菌药物种类应严格管理,避免滥用。 二、抗菌药物的管理 1.未取得注册乡村医生证书人员,不得使用抗菌药物。 2.将农村常用抗菌药物划分成一、二线,乡村医生处方权限仅为一线药物。对少数确有水平的乡村医生,必经乡镇卫生院批准使用权限后,可方可使用二线抗菌药物。 3、村级卫生组织不得联合用药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 4、抗生素作为处方用药不得零售,必须处方用药。 5、抗菌药物使用率村卫生所不得超过60%,联合用药2种(含2种)以上抗菌药物不得超过30%。 6、乡村医生必须接受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规范的培训。并要进行相关知识的考试考核。 村卫生室

医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流程及申请表

绥阳县人民醫院 特殊使用级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流程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流程。 一、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二、临床科室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相关规定 1、住院患者确须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由临床科室提出会诊申请,由指定的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进行会诊,确定是否使用,包括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品种、使用剂量、疗程及预后等。

绥阳县人民醫院 2、经会诊确需使用的,临床科室须填写《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见附件1,由会诊专家签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方可使用。 3、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对于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立即停药,并积极救治。 4、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三、具体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流程如下: 填写《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 科室提出申请会诊 讨论决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方法、时间、剂量等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 执行处方或医嘱并及时向医院汇报相关治疗

绥阳县人民醫院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科室:

抗菌药物持续改进PDCA之欧阳家百创编

2017年儿科一病区抗生素使用 情况检查持续改进 欧阳家百(2021.03.07) 一、抗生素使用情况工作计划(P): 以二甲复审为契机,全力做好抗菌药物的管控工作,做好PDCA持续改进工作,使二甲复审工作改进成果得以延续下去。 预计在3个月(三季度)内实现持续改进,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明显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率有下降趋势。工作计划:1、收集信息,发现问题;2、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每月统计科室抗生素使用情况;3、加强的抗生素使用原则,要求所有医生掌握,定期并考核;4、对应用抗菌素情况进行监控。 二、实施(D): 1.根据科室情况加强医务人员的宣传培训; 2.科主任、护士长、医疗质量小组、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定期考核,查看落实情况; 3.加强各项制度学习; 4.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5.监督药品使用情况; 6.加强继续教育; 7.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 三、检查(C) 通过数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我科共出院病人2402人,其中以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为主,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疾

病为辅,针对病情我科医师不同程度的选用抗菌药物治疗,2017年上半年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如下图: 2017年上半年抗菌药物的分线管理、使用情况 2017年上半年病原微生物送检率 四、分析、改进措施(A): 2017年上半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3月份高达98.4%,明显超过医院规定的综合医院内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的60%。其中限制性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63.6%,明显提示我科存在超权限用药,但微生物送检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应继续保持。我科抗菌药物使用不当与科室以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为主相关,也与科室医师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匮乏、科室抗菌药物管理不当、医院及科内相关知识培训不到位及缺乏相关监管措施相关。 改进措施: 1、科内组织学习《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指导原则》,明确抗菌药物使用指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 2、各级医生加强自身学习,了解我科常用抗菌药物抗菌 谱及药理作用,做到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3、各级医生加强学习抗菌药物分级,明确自身抗菌药物 使用权限,严格执行,严禁无上级医师指导超权限使用抗菌药物。 4、科主任不定期提问相关医务人员,了解知晓率;科室 医疗指控小组定期抽查病历,检查抗菌药物使用是否规范,实行奖惩措施。 总结改进:经过整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率较前有明显下降趋势,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明显规范,超权限用药明显减少,各级医师能按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

抗菌药在特殊人群应用

抗菌药在特殊人群的应用 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 前言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它在人的代谢﹑胆汁生成﹑解毒﹑凝血﹑免疫等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药物经由肝脏生物转化,解毒和清除。 ?肝脏疾病时多种病理改变均可发生 –肝细胞受损 –胆汁排泄受阻 –肝血流量改变 –白蛋白量改变→药物蛋白结合率改变 ?至今对肝病时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缺乏详细全面了解 ? 常用的肝功能试验 ?包括AST,ALT,SB,TP,AP等 ?不能精确反映肝功能损害情况 ?不能据此制定给药方案 ?例如: –遗传差异 ?异烟肼的代谢有快、慢乙酰化之分 –肝功损害类型不同,影响不同 ?急性肝炎,代谢减少,血浓度增高 ?肝硬化腹水,细胞外液增多,血浓度不变或降低 肝功能受损时药动学改变 ?肝脏自身代谢和清除能力的降低 –药物代谢清除减少 –常见于严重的病毒性肝炎伴肝实质明显损害时 ?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建立 –减少了药物经肝脏的代谢和解毒作用 ?血清蛋白合成减少 –药物游离部分增加 ?肝硬化大量腹水时细胞外液量增加 –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浓度降低 ?肝硬化门脉高压时胃肠道淤血、水肿 –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 – 损害部位对代谢的影响 ?肝小叶,影响明显 –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 ?门脉区,影响不明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早期 肝病时抗菌药物应用总思路 ?肝功能减退对该类药物的药动学影响

?肝病时该类药物发生毒性反应的可能性 肝病时抗菌药物应用(1) ?药物主要由肝脏清除,肝功能减退时清除明显减少,但并无明显毒性反应发生,故仍可应用,但需谨慎,必要时减量给药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除红霉素酯化物外) –林可酰胺类 肝病时抗菌药物应用(2) ?主要经肝或有相当量药物经肝清除,肝功能减退时药物清除或代谢物形成减少,导致毒性反应发生,此类药物在肝病时宜避免应用。 –氯霉素 –异烟肼、利福平 –红霉素酯化物、氨苄西林酯化物 –四环素类 –磺胺药 –两性霉素B –酮康唑和咪康唑 肝病时抗菌药物应用(3-1) ?药物经肝、肾两种途径清除,肝功能减退时血药浓度升高,如同时有肾功能损害时则血药浓度升高尤为明显。严重肝病时需减量应用 –美洛西林、阿洛西林和哌拉西林:减量应用,严重肝病时阿洛西林需减量50% –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噻吩和氨曲南:严重肝病时,尤其肝肾功能均减退时需减量应用 肝病时抗菌药物应用(3-2) ?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减量使用 ?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仅在重度肝功能减退时药物清除减少,通常可正常剂量使用,重度肝功能减退减量慎用 ?莫西沙星:在轻中度肝功能减退时可正常剂量使用,在重度肝功能损害时的应用尚无足够资料 ?氧氟沙星:主要经肾排泄,但严重肝功能不全者仍需减量使用。 ?去羟肌苷、齐多夫定:减量应用,金刚乙胺严重肝病时需半量用 肝病时抗菌药物应用(4) ?药物主要由肾排泄,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调整剂量 –氨基糖苷类 –青霉素 –头孢唑林、头孢他啶 –万古霉素 –多粘菌素 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 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药动学 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药动学 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药动学 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药动学 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药动学 抗菌药应用时易发生肾毒性的原因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流程

南垣股份公司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流程 根据《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规定,为加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特制定该规定: 一、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二、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应做好血常规、PCT、细菌涂片或细菌培养等检查,且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三、各临床科室对严重、难治性感染性疾病及用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二重感染等,应及时向医务科提出会诊申请。对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需使用特殊使用级类抗菌药物(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万古霉素)患者,患者收治科室或主管医师不得擅自使用,应填写《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发至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相关会诊成员前往会诊。 四、会诊成员由医务科组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感控科等相关专家会诊、讨论、决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方法、时间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对于容易涉及医疗纠纷的病例,可邀请医务科人员在场旁听,在会议上提出规避医疗风险及纠纷的措施并记录。 五、紧急情况下必须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使用前应完善血常规及PCT、细菌涂片、细菌培养三种检查中至少一种,并经科主任审核同意后,允许使用1天。次日上午(如遇周日,可顺延至下周一)须填写《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发至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相关会诊成员前往会诊。 六、临床科室对会诊意见应严格遵照执行,并由科主任开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医嘱,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可靠。 七、科室主管医师需认真记录各专家会诊意见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中,一式两份打印,一份保存于病历中,一份保存在《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中。 八、对未经申请擅自使用特殊技抗菌药物的科室及个人,按《2013年永州市中心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中的相关奖惩措施予以处罚。 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流程(见下页) 页脚内容2

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一、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 1.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 不良反应。 2.严格掌握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联合用药一 般为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严格禁止无根据地随意联合用药。 3.病毒性感染或病毒感染可能性较大的患者一般不用抗生素。 4.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使用抗菌药 物。病情严重且细菌感染可能性大者,可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物,但要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在此期间要密切注意病情变化,一旦明确为非细菌性感染应立即停用抗菌药物。 5. 使用抗菌药物应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指征,并根据药物的适 应症、药物动力学特征及病人的病情特点,严格选药,并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进行个性化给药。 6. 明确诊断的急性感染首选一线抗菌药物治疗,不得随意选 用广谱抗菌药物,更不得使用新品种或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在使用抗菌药物72小时后,临床、效果不明显或病情加重者,应该转上级医院治疗。 7.严密观察抗菌药物的毒副反应。如肾毒性、神经毒性、肝毒 性、骨髓抑制性等。严格掌握小儿、老人及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特点。 8.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局部用药。外用抗菌药物尽量不用青霉 素,头孢菌素,慎重使用氨基甙类抗菌药物,对眼科、耳鼻喉科、外科、妇产科及皮肤科使用的外用抗菌药物种类应严格管理,避免滥用。 二、抗菌药物的管理 1.未取得注册乡村医生证书人员,不得使用抗菌药物。 2.将农村常用抗菌药物划分成一、二线,乡村医生处方权限仅 为一线药物。对少数确有水平的乡村医生,必经乡镇卫生院批准使用权限后,可方可使用二线抗菌药物。 3、村级卫生组织不得联合用药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 4、抗生素作为处方用药不得零售,必须处方用药。 5、抗菌药物使用率村卫生所不得超过60%,联合用药2种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明细及制度

揭西县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细则 一、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及三联以上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实行会诊审批制 (二)会诊审批流程: 申请科室高级职称医师填写特殊级使用抗菌药物会诊申请单→报医务处审核、签署审批意见→同意后开具医瞩 本流程同时适用三联以上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会诊审批。 (三)相关规定 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药的适应症 (一)有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 (二)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无法控制的严重感染或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方可考虑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 (三)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病原菌只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方可选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四)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要有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本院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三、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限于急诊患者),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做好相关病历记录,并于24小时内补办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手续。 四、需会诊使用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有:呋布西林、头孢孟多酯钠2、头孢吡 肟4、头孢噻利4、头孢匹罗4、氨曲南、美罗培南、比阿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巴洛沙星、洛美沙星、帕珠沙星、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注射剂、伏立康唑注射剂、夫西地酸钠、卡泊芬净、利奈唑胺 五、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 /他唑巴坦*、头孢噻肟/舒巴坦*均不得在门诊使用。

抗生素使用持续改进PDCA

2017年01月份抗生素使用情况检查持续改进 一、工作计划(P): 2017年度工作已经开始,通过去年的几次二级复审督导发现,抗生素使用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持续改进效果差,改进措施不到位;2.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未达标,预防用药时间过长;3.各项监测指标控制不稳定,持续性未体现。 抗生素合理使用工作始终是医疗工作监测的重点,不管是二甲复审还是日常的工作指标监测。希望大家树立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意识,做好自我检查。本月工作目标如下: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0%; 2.I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50%以下,一般不得超过48h; 3.I类切口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80%以上;I类切口感染率≤0.5%; 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DDD; 5.I线抗菌药物使用率≥35%,抗生素越级使用率<10%; 6.院感发生率≤4%,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例病原微生物送检率≥40%; 7.每月重点针对“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未达标的医生的病历逐份进行分析点评。 二、实施(D): 1.每月对“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不达标的医生的病历,逐份进行合理性分析。并将分析情况较相关医生参阅、自省; 2.科主任、护士长、医疗质量小组、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定期考核,查看落实情况;

3.院感医生检查运行病历,及时督导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I类切口抗菌药物的选择与时间、病原微生物及时送检、抗菌药物分线管理的执行、院感及时上报等; 4.针对I类切口手术病人,进行术前皮肤准备、预防性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术前及术后手卫生督导检查。 5.通过三佳系统,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审查制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把控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合理使用。 三、检查(C): 1月份门诊量408人次,入院病人130人次,出院病历数123份,手术50例。1月份抗生素使用相关情况统计如下: 1.1月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门诊抗生素使用率19.33%;抗生素占总费用比5.47%;抗生素占药费比2 2.67%;抗生素二联使用率5.45%。 2. 1月份手术中I类切口39例、II类切口9例(包括3例0类切口)、III类切口2例。I类切口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22例,未使用抗生素17例。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56.4%,使用平均时限 3.23d(77h),其中48h的9例(其中戴云医生7例)、72h的4例、96h的7例,>96h的2例。 3.I类切口感染率0%。 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36.23。 5.所有预防及治疗性使用抗生素的病历中,使用I线药物29例,占42%;使用II级药物40例,占58%;使用III线药物0例。越级使用抗菌药物例,占比(9/69):13%,均为住院医师越级申请限制级抗生素,越级申请书书写率100%; 6.医院感染发生率1.6%,1例为上呼吸道,1例为下呼吸道感染,均已送检培养;治疗性使用抗生素病例病原微生物送检率:26.83%。 四、分析、改进措施(A):

医院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及程序

医院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及程序 为严格管理特殊药品,保证特殊药品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根据国务院和卫生部颁布的各项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情况,特制定本制度。特殊药品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我院所涉及到的职能科室和各级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1.特殊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根据国务院颁布的《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卫生部颁布《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执行。 2.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存放在安装有防盗门窗的专门仓库的保险柜内,严防丢失。实行“三级管理”、“五专管理”和“批号管理”,药库、药房、使用部门,药房和临床科室急救备用的少量基数药品要实行“五专管理”: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要划定仓库或仓位,专柜加锁并专人保管严禁与其他药品混杂。药剂科定期组织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

隐,各部门负责人承担本部门特殊药品的监管责任,指定专人定期检查和清点数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医院购买的特殊药品只准在本单位使用,不得转售。 4.药剂科应根据国家对特殊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和监督本院特殊药品的管理和使用,禁止非法使用、储存、转让或借用特殊药品,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个人,由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司法机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和/或追究刑事责任。 一、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使用管理制度 1.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的管理制度: (1)医务科和药剂科根据有关规定设计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专用处方,经分管院长审核,定量印制。 (2)库房专人管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处方入库应当场清点,记录起止号码,入库保管。 (3)库房应建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领用登记册”,记录以下内容:领用日期、领用科室、处方起止号码和数量、领用人签名、发放人签名。各临床科室需要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时,由各科室到专职管理部门领用,指定专职人员妥善保管。 2.医生的处方权管理制度:经注册后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经过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并建立“麻醉药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