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旅游业发展概论(欧阳斌)

湖南旅游业发展概论(欧阳斌)

湖南旅游业发展概论(欧阳斌)
湖南旅游业发展概论(欧阳斌)

湖南旅游业发展概论

——在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全省旅游培训班上的授课讲稿

欧阳斌

一、湖南旅游的资源特色与发展历史

(一)旅游与旅游业的概念

1、旅游

旅游是指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旅游、旅游者和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

按照传统的计算方法,一般要以人们离开居住地24小时以上才算旅游。按照国家旅游局新的统计口径,只要超过6个小时、10公里的游憩、娱乐、医疗、购物和会议活动,都可算作?一日游?,显然,这个标准把大量在市内、市郊和周边的当天返回者都可以算作?一日游游客?,显然,按照新的统计口径,旅游的概念比以前大多了。

2、旅游业

(1)概念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

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

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旅行游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2)要素

旅游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具体又可以分为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三大类。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

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

旅游服务,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二)旅游产业的基本特点

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认识:一是最大产业。全世界旅游经济总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超过了石油、钢铁、汽车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率达到10%,对GDP的贡献率达到9%,是世界第一大产业,即使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二是支柱产业。按照经济学界定,一个产业对GDP 的贡献率超过5%就是支柱产业,国务院41号文件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我省旅游业早在2007年对GDP的贡献率就超过了5%。三是?两型?产业。旅游业是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产业,可以用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四是民生产业。旅游能够增加就业,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满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五是朝阳产业。我国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老百姓有钱有闲后,旅游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和必需,旅游消费全面进入爆发增长期,旅游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六是窗口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展示一个地方的厚重文化、美丽山水、发展活力和美好形象,拓展对外交流合作。七是综合产业。旅游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产业关联性强,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是三产业的龙头产业。

(三)湖南旅游资源的特色

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简称湘。因大部分土地在洞庭湖

以南,省名也由此而来。全省共有土地总面积21.18万平方

公里,总人口7100万,辖13个市、1个自治州、122个县(市、区)。湖南战国时属楚国。古时湘江流域多植木芙蓉,湖南

又有芙蓉国之称。唐代诗人谭用之曾写诗:“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薛荔村”,毛泽东在他的七律《答友人》中,

又有“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之句。湖南属亚

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6℃至18℃

之间,适宜旅游。湖南又有“三湘四水”之称,“三湘四水”中的“四水”是指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条河流。“三湘”,一般有下面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指:湘水发源与漓

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故名“三湘”。一种说法是指: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湘阴为上湘,合称“三湘”。还有一种说法是指: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区的总称,泛指湖南全省。

湖南是旅游资源大省,山水风光秀美奇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多姿多彩,旅游资源品类齐、品位高、品牌好、数量多,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省。

湖南旅游资源概括起来有?三好?:一是锦绣潇湘,好美。有张家界、崀山两处世界自然遗产,南岳衡山、洞庭湖、东江湖秀美、奇特的自然风光,有岳麓书院、韶山、凤凰古城、炎帝陵、舜帝陵、洪江古商城这些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二是快乐潇湘,好玩。其影视文化、歌厅文化、酒吧文化、休闲文化、湘菜文化全国驰名,《天门狐仙》、《魅力湘西》等旅游演艺节目点亮了游客的夜间生活。三是人文潇湘,好奇。这里长眠着中华民族的先祖炎帝和舜帝,这里留下了屈原、贾谊、朱熹、范仲淹、柳宗元、齐白石等历代文人墨客和思想大家的经世之作,这里走出了曾国藩、左宗棠、黄兴、蔡锷等众多在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这里还是新中国的开创者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等一批领袖人物的故乡。在1955年至 1965年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中,湖南有中将以上的将帅71人,占总数254位的30%。共和国开国十大开国元帅中,湖南有彭德怀、贺龙、

罗荣桓三位,开国十位大将中,湖南有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六位。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湖南有4人,当时中共党员50多人,其中湖南有20多人。

截至2011年年底,湖南拥有世界自然遗产2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6处、国家地质公园9处、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4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6项,国家级森林公园24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9处等。

湖南地处中国腹地,立体化交通网络十分便捷,省内拥有长沙、张家界、常德、凤凰(铜仁)、永州、衡阳、怀化芷江等七个机场,其中长沙黄花国际机场2010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262万人次,排全国机场第11位、中部地区第1位、跻身全球大型机场行列。2011年7月19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新T2航站楼又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全国第五大机场,进一步从空中提高了中外游客进出我省的效率。我省已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将形成全省的?七纵九横?的交通格局,在建和通车总里程达6450公里,省会长沙与13个市州形成?四小时经济圈?,可进入性大大增强。两条高铁线武广和沪昆在长沙交汇,特别是2009年底开通的武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贯通全省,使我省旅游交通有机融入武汉城市圈和泛

珠三角3小时经济圈,?早喝广东茶,午登岳阳楼,晚听长

沙歌?已成为现实和时尚,湖南旅游进入高铁时代。

(四)湖南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脉络

1、整个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大致脉络

我国旅游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中国古代旅游、中国近代旅游和中国现代旅游。

(1)中国古代旅游。中国古代旅游是指有神话传说产生的时代起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中国旅游。中国古代旅游又大体可以分为神话传说时期和信史时期。其中信史时期又可以分为夏商周三代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旅游的类型主要包括帝王巡游、政治游说、学术考察、商务旅游、士人漫游、宗教旅游、航海旅游等类型。

(2)中国近代旅游。中国近代旅游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到新中国诞生前这段时期的中国旅游。中国近代旅游是在受到外来经济侵入和影响下产生的,标志着旅游开始纳入有组织的企业经营范畴,但是,无论是从接待人数还是从营业收入,都不能表明它已经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

(3)中国现代旅游。中国现代旅游是以新中国的成立为标志的,新中国的成立才意味着我国旅游业的真正崛起。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又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1949年至1966年的初创阶段。1964年7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事业管理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旅游事业已经正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行业。但是,由于受当时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我国旅游业迈出的步子还是很小,旅游业的指导思想还是以政治接待型为主,大多是亏本经营,而没有多少盈利。

二是1966年至1977年的停滞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正当世界大众旅游兴起,世界旅游业蓬勃发展,我国旅游业也有所起色之际,我们国家却遭受那场空前的浩劫。?十年动乱?给我过旅游业带来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它使我国旅游业几乎处于完全瘫痪状态。

三是1978年至1980年的全面恢复阶段。1978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次盛会,会议彻底否定了十年文革,确定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我国旅游业也因此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

四是1981年至现在的快速发展阶段。1981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根据国民经济?六五?计划,确定了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随后,1981年10月10 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要求进一步加快全国旅游事业发展。192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点,指出各级政

府、各有关部门都要把旅游产业列入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旅游产业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此后,一些省、市、自治区开始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或先导产业来抓。特别是随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和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旅游业出现了可喜局面。

2009 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11年国务院把每年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今年8月《旅游法》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目前正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这里特别指出的是,国家早在2009年在《意见》中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战略定位,标志着发展旅游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推进科学发展新的选择。在国务院《意见》的推动下,全国有广东、贵州、陕西、江苏、山东、福建、四川、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河北、辽宁、云南以及我省等18个省提出了实施旅游强省战略。

2011 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6.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3.2%;国内旅游收入1.93万亿元,增长23.6%;入境旅游人数1.35亿人次,增长1%;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730万人次,增长2.9%;旅游外汇收入470亿美元,增长2.5%;出境旅游人数6900万人次,增长20%;全国旅游业总收入2.25万亿元,增长20.8%。

新增旅游直接就业约50万人。最近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继续保持了世界第三大入境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地位(继法国、美国之后),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湖南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脉络

自古以来,旅游是人类活动的普遍现象。古代湖南虽属南蛮之地,但保持了大自然造化的天然美景,历来成为旅游目的地之一。

湖南株洲的炎陵县是炎帝的陵寝地。炎帝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因此形成了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道德始祖舜帝登位后,二月巡泰山,八月到华山,五月游衡山。舜帝晚年在南方各地巡游,不幸驾崩于湖南九嶷山。如今?舜帝陵?已成为著名的旅游区。屈原晚年漂泊于湖南的沅湘流域,写有?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涉江》)。?浩浩沅湘,分流汩兮?(《怀沙》)等旅游诗篇。西汉政治家、文学家贾谊谪为长沙王太傅,在长沙居四年。现贾谊故居犹存。湖南被誉为?屈贾之乡?,许多官员和文人墨客来此凭吊。还有秦始皇、汉代史学家司马迁,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等历史名人都曾到湖南考察旅游。

唐代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文人墨客畅游天下,锦绣潇湘成为他们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唐玄宗开元初,张九龄奉旨来到南岳,游祝融峰、方广寺等名胜,写有《游南岳记(前、后记)》。唐永贞元年(805),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生活了10年。他虽遭厄运,但并未一蹶不振,痴迷于潇湘景致,旅游、写作成为柳宗元在永州的主要生活方式。他写有25篇游记散文,其中《永州八记》,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孟浩然、王昌龄、白居易、刘禹锡等大诗人都有湖南的旅游诗作。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岳阳知州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他请范仲淹作文。二年后,不朽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诞生。自此来岳阳楼参观的游客更加络绎不绝。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来到永州一带旅游,写有《舜庙怀古》,还发出?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之感叹。

元代由于严重的民族压迫政策,文人旅游活动减少。据史料记载,戏剧家白朴、散曲作家张可久、李伯瞻来湖南旅游过。明代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旅游业包括民间旅馆、车船交通、园林建筑得到很大的发展。清代湖南旅游活动仍然以文人墨客为主。清代文人王夫之(船山)、罗士彝、许湄、彭曙、陶汝鼐、吴敏树、吴大澂、郭嵩焘、王闿运等,都先后在衡阳船山,株洲炎陵,岳阳君山,常德石

门夹山,永州祁阳浯溪,怀化沅陵二酉洞等地旅游,并写有旅游散文。

3、建国后湖南旅游发展的历史

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中国近代交通业、旅馆业、商业、旅行社业的发展,湖南旅游业亦有发展变化。民国23年(1934年),醴陵人凌作梅在南岳创办?中国旅行社?。这是湖南省首家旅行社。

从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10月1日至1978年,湖南省旅游作为外事工作的一部分,担负民间外事接待任务。1960年2月,中国国际旅行社长沙分社成立,隶属省外事办。1965年,成立中国国际旅行社株洲分社、衡阳支社。1966年5月后?文化大革命?期间,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同胞掀起了?韶山热?,为此,成立了湖南省中国旅行社、湖南省华侨旅行社,与中国国际旅行社长沙分社合署办公。1972年至1974年,长沙马王堆一、二、三号汉墓相继挖掘,出土文物3000余件。特别是一号汉墓出土一具完整的女尸,轰动世界,带动了来湘旅游热潮。1974年7月,出土文物对外展出。至1977年底止,共接待119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人1.9万多人,华侨、港澳同胞6000多人。1978年,全省接待国外游客14496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湖南和全国一样,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湖南现代旅游业从此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这一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现代旅游业的初创时期(1978年至1990年)

这一时期全省旅游工作正在由接待型向经济型转变,全省各级领导提高了对旅游认识,明确旅游是综合性经济事业,可以为国家创造外汇。但旅游市场格局比较单一,以入境游为主。旅游行业管理工作开始起步,并逐步加强。

1978 年1月,中央召开了全国旅游工作会议。8月,省政府批准成立湖南省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为省直一级事业单位,统一管理全省旅游事业,归口省外事办公室管理。此后,省旅游局编制了简单的《湖南省1980—1990年旅游事业发展十年规划》(草案),提出了10年旅游区、旅游设施建设的计划和设想。1982 年9月,国家计委、林业部批准建设中国第一座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省、地财政分期对公园投资建设。1984年底,南岳旅游区恢复和开辟了 30个景点,祝融峰、藏经殿、磨镜台等重要景区基本修缮完毕。1985年2月,省委、省政府决定重新组建成立省旅游局,列为省政府直属机构。1986年,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省旅游协调小组。5月3日,省旅游协调小组在长沙召开第一次办公会议。审定通过了《湖南省旅游事业发展规划(1986-2000)》(草

案)。1990年,全省有41家旅游涉外宾馆饭店,其中有17家评为星级饭店,3家评为三星级旅游饭店。

1979 年至1989年,十年间全省共接待海外游客3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300万美元,有逐年增长之势,1988年与1978年相比,创汇增长了5倍。经过 10年努力,湖南老旅游区迅速恢复和完善,以张家界为标志的新旅游区陆续开发和建设,总体形成了?东边一线,西边一片?的格局,建成了十大各具特色的旅游区:东部沿京广铁路线以人文景观为主,自然风景资源配套,有长沙、韶山旅游区,岳阳洞庭湖旅游区、衡阳南岳旅游区,郴州旅游区,永州、梧溪旅游区,宁远九疑山旅游区;西部沿枝柳铁路线,以自然景观为主,民情风俗配套,有武陵源旅游区,永顺猛洞河旅游区,吉首、凤凰旅游区和常德桃花源旅游区。

(2)旅游业转型发展时期(1990年至2000年)

20世纪90年代,是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完成了旅游工作从接待型向经济型的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随着综合国力、省力的提升,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国内旅游逐步壮大。旅游业已作为全省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

1990 年,省旅游局编制《湖南省?八五?旅游发展规划》。1991年6月,中国湖南泪罗江国际龙舟节在岳阳市举行。9月,中国湖南国际烟花节在长沙市举行。11 月,中国湖南张

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在大庸市举行。此后,?三大节?成为湖南旅游市场宣传促销的品牌。1992年,南湖旅游度假区正式建立,武陵源旅游风景名胜区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验收,正式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3年1月,召开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全省旅游行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旅游经济的步伐,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将湖南旅游发展纳入世界旅游市场的发展轨道。1994年3月,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大省的决定》。1995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考察张家界,题词?把张家界建设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省委、省政府贯彻江总书记指示精神,加强张家界旅游建设,并提出把旅游业确定为第三产业中的发展重点之一,加速发展旅游业的要求。?八五?期间(1991年---1995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旅游者累计达8100万人次,回笼货币40.88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70万人次,创汇 1.84亿美元。

1996 年湖南在全国率先提出旅游线路精品建设,受到国家旅游局的肯定。?旅游线路精品建设?即一个龙头:张家界;四条精品旅游路线:长沙—张家界—猛洞河风光风情旅游线;长沙—岳阳楚汉文化旅游线;长沙—韶山名城名人旅游线;长沙—南岳宗教文化旅游线。重点建设33个旅游骨干项目。1997年,全年全省国内旅游人次从1994年的2000万增加到4000

万。1998年 6月24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旅游业作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1999年,省委书记杨正午、副省长贺同新赴张家界专题调查研究旅游产业发展问题。 2000年1月,省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组长、省长储波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会议专题研究旅游工作。

(3)旅游业快速发展时期(2001年至2011年)

2001年1 月,全省颁布实施《湖南省旅游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2年,全省旅游区(点)等级建设、评定工作不断加快,全省新增7家4A级和3A级旅游区(点),有17

家进入2A、1A级旅游区(点)行列。9月,在长沙市举办了中国湖南旅游节。2003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湖南考察期间提出:?把具有湖南特色的旅游业做强做大?。总书记指示鼓舞人心,省委、省政府更加坚定了发展旅游业的决策。2004年1月,为了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特别要把具有湖南特色的旅游业做大做强?的指示精神,周伯华省长主持召开省长专题办公会议,研究旅游业发展。10月,全省旅游行业开展学习赵明健同志的活动。 2005年3月,省委副书记谢康生主持召开全省红色旅游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6月,省委、省政府以湘办发﹝2005﹞13号文件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湖南红色旅游的意见》。?十五?期间(2001年---2005年),全省旅游投资规模达163.59亿元,观光旅游项目投资

比重较大。建设内容主要是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温泉旅游和度假区项目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和启动民间投资,共筹集5.7亿元。

2006 年,全省旅游支柱产业定位正式确立。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三次来湖南指导工作。应省委书记张春贤的邀请,国家旅游局派出专家组来湖南调研,为省委、政府就旅游发展重大问题决策出谋划策。2007年3月9日,省政府成立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任组长,副省长贺同新任副组长。3月31日至4月1日,省委、省政府在张家界市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省委书记张春贤和省长周强等11位省级领导和各市州党委或政府一把手出席。省会议提出:加快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转变的目标,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5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通过5-10年的努力,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的跨越。2008年12月,省旅游局提出?一体两翼?的工作思路。?体?指项目建设,是全省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两翼?指市场促销和旅游管理。确定2009年—2012年为?湖南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启动项目建设?251?工程,即全省重点支持规划建设20个重大旅游项目(列入省重点工程),支持市州规划建设50个重点旅游项目,县市区规划建设100个重要旅游

项目,以大项目建设促进旅游大发展。2009年2月11日,省政府调整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省长周强任组长,副省长甘霖任副组长。 2月27日,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长沙召开。7月,省政府在长沙市召开全省旅游项目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印发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培育市场主体的意见》和《湖南省旅游产业强省建设实施纲要》。这是由省政府召开的第一次旅游项目建设专题会议。2010年4月,省旅游局、省财政厅出台《关于扶持旅行社做大做强的若干意见》,开始对旅行社进行星级评定。12月2日,省旅游局发出《关于组织实施乡村旅游建设?3521?工程创建工作的通知》。?3521?工程即在全省创建30个旅游强县、50个特色旅游名镇(乡)、200个特色旅游名村、10000个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和旅游家庭旅馆。还制订了《湖南省乡村旅游建设?3521?工程创建工作实施细则(试行)》。2011年,为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省旅游局完成了《湘江旅游经济带开发调研报告》;开始编制《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提出把大湘西打造成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牵头成立了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区合作联盟。 2012年5月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湘政办发[2012]41号文件印发了《湖南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5月14日,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发[2012]12号文件下发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旅游

强省的决定》,这是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特别是《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的下发,标志着湖南已经完成了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的跨越,进入了建设旅游产业强省的新里程。

二、湖南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一)现阶段湖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总量快速扩张。2011 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227

万人次,同比增长19.89%;实现入境旅游收入10亿美元,同比增长14.39%,创历史新高;接待国内旅游者2.48亿人次,同比增长21.9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692亿元,同比增长

23.93%;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7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4.98%。

2、质量大为提升。2011 年,全省共有等级旅游区(点)179家,其中5A级旅游区(点)6家、4A级48家、3A级88家。韶山、岳阳楼-君山岛、天门山、岳麓山-橘子洲4家景区新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4A级新增6家,3A级新增10家,省人民政府确定了4家两型示范景区创建单位,有6家旅游区(点)年门票收入在1亿元以上。共有星级饭店568家,其中五星级17家、四星级58家。引进了万豪、希尔顿、威斯汀、洲际、凯宾斯基等一批国际顶级品牌旅游饭店。全省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达77.41%,位居全国第一;长沙市、张家界市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分别位居第一和第六。共有旅行社750家,

其中出境游组团社27家,五星级旅行社7 家。亲和力等五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亲和力和湖南光大国旅分别荣获全国利税十强和入境旅游十强。

3、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旅游商品快速发展。全省形成了湘菜、湘烟、湘酒、湘瓷、湘绣、湘茶、菊花石、湘西银饰和毛主席纪念品等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体系,评定了一批旅游购物示范点,占地100亩的张家界武陵源溪布街旅游商业步行街竣工开业。旅游娱乐活动更加丰富。长沙的休闲娱乐和主要旅游区(点)推出的《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魅力湘西》、《日出韶山》等旅游演艺节目,受到了游客的广泛欢迎。

(二)近年来,湖南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色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湘发[2007]13 号)等国家、省里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全省旅游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近年来,我省旅游产业发展成功实现了?跨越千亿台阶、跻身全国十强、成为产业大省?三大目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9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超过千亿元,成为我省第七个千亿产业;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

1425.8亿元。相当于全省GDP的9.5%,跻身全国十强,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的跨越。

2、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一是加快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精品。全力推进张家界世界旅游精品建设,支持崀山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加快了长沙、岳阳、韶山、凤凰、南岳等一批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二是加快引进了一批国际知名旅游品牌入湘和推进本土旅游企业的国际化。引进了香港永安国际旅行社和希尔顿、万豪、香格里拉、瑞吉斯、威斯汀、喜来登、凯宾斯基和洲际等世界知名品牌饭店。积极扶持省中青旅、华天国旅等省内品牌旅行社开辟境外旅游业务。三是加快了入境旅游的发展。2010 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189.87万人次,在2006年接待97.08万人次的基础上将近翻了一番;创汇8.87亿美元,相比2006年创汇5.03亿美元,增长了76.34%。2011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227万人次,同比增长19.89%;实现入境旅游收入10亿美元,同比增长14.39%,创历史新高。

3、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全省把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作为做大做强旅游业的重要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旅游产品结构更加完善。通过加快对张家界、韶山、橘子州、南岳、天门山、岳阳楼—君山岛、凤凰等一批知名旅游区点的提质升级,引进华强方特欢乐世界落户株洲,重点打造红色旅游、温泉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购物旅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一般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特别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

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

旅游业发展年度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旅游业发展年度报告正式 版

旅游业发展年度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 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湖南旅游业发展年度报告 一、XX年全省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 XX年,湖南省旅游行业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xx关于“特别要把具有湖南特色的旅游业做大做强”的指示精神,加快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狠抓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XX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97.08万人次,同比增长34.86%,旅游创汇5.03亿美元,同比增长28.82%,接待国内旅游者9098万人次,同比增长27.9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46.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9.75%。旅游总收入588.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68%。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关联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旅游业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我省和谐社会构建和富民强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XX年,全省旅游工作的显著特点: 一、旅游支柱产业定位正式确立。XX 年,我省旅游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高度重视,旅游支柱产业定位正式确立。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非常关心湖南旅游业,三度来湖南指导工作,并派出专家来湖南调研,为湖南旅游发展出谋划策。省委书记张春贤非常重视旅游工作。今年9月8日,省委张春贤书记主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游市场概况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2013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图表2014年中国旅游业相关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72.84、74.52以及76.39。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内容提要: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通过资本市场获取资金, 利用上市进行品牌宣传,旅游上市公司正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同时,旅游上市公司也暴露出主营业务不鲜明、整体效益滑坡等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全 面总结和分析了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与特征,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旅游上市公司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上市公司现状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业凭借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拉动,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十几 年来,国内旅游业产值增长速度一直高于GDP 的增长速度,目前旅游业总产值近8000亿元,约占GDP的5%,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 上市公司作为这样一个蓬勃发展产业的重要主体,其发展水平、经营状况、面临的困难与 制约因素等,都是十分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然后,近年来关于我国旅游产业、旅游经 济的研究比较多,关于旅游上市公司的文献却不多见。为了弥补以往研究的缺漏,促进旅 游上市公司及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依托旅游上市公司的年报资料,全面总结 和分析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今后的发展策略。 一、我国旅游业及旅游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7600多亿元,比上一 年增长12%以上。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2亿人次,居全球第四位;国际旅游收入达290 多亿美元,居全球第六位;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2.1亿人次,旅游收入为5200多亿元,比

湖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简要本)1020文档

湖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6-2020) (征求意见简要本) 二零零六年十月

规划概要 一、规划技术说明 (1)规划编制指导思想 目标导向:基于湖南旅游资源实力与市场潜力,本规划锁定将湖南“从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化”的目标,面向存在的问题,以目标为导向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并进行各项统筹安排。 问题导向:本规划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拟重点解决湖南旅游业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即:与产业地位建设相匹配的支持体系建设问题、与新交通格局和区域形势变化相适应的发展战略问题、旅游产品转型、旅游产业升级与提质增效益问题、进一步拓展入境游市场优化三大旅游市场格局的问题。 强调可操作性:本规划在专题研究的基础提出理论上的最优方案,并将这些措施转化为省级旅游管理部门可操作的工作抓手,强调规划的可操作性。 (2)规划对关键问题解决所使用的理论依据 区域经济学与产业集群理论。根据湖南省内外区域合作与竞争特征和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的目标,考虑到湖南旅游生产力布局零散的特征,提出集群式发展战略,并据此进行全方位规划。 旅游产业经济学理论。根据旅游产业的内在运行规律,立足于本土经济,统一协调与安排湖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时序。 旅游市场营销学理论。根据客流规律和目的地选择规律规划配套与营销湖南省的旅游产品及其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 可持续发展理论。根据湖南省的旅游资源承载力、旅游环境容量可接受极限以及经济基础条件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保证项目实施和产品建设的可持续性。 (3)规划措施制定的技术分析框架 本规划提出的措施所依赖的分析路径是:现状分析与建设产业大省的差距问题诊断理论上的解决措施省级旅游管理部门可操作的措施(即工作抓手),具体可以用下图表示:

长沙市旅游发展分析

‘m; 长沙市旅游发展分析 一、长沙市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别称“星城”、“楚汉名城”,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中国长江以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排在全国前列,在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中排名第七。长沙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经历三千年历史城址不变的城市,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长沙旅游资源丰富,有“山水洲城”之美誉,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是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等革命先贤的故乡。 二、长沙市旅游资源分析 1、长沙市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1)长沙旅游资源丰富度分析 长沙市共有旅游资源单体1706处。有地文景观、人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古迹与建筑、休闲购物等旅游资源8个主类(占国家8个主类的100%)、29个亚类(占国家31个亚类的94%)、91个基本类型(占国家基本类型155的59%)。 长沙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度分析表 主类国家 标准 亚类 数量 占全国 比例% 国家 标准 基本类型 数量 占全国 比例% 单体 数量 地文景观 5 5 100 37 16 43.2 171

水域风光 6 4 66.7 1 5 7 46.7 70 生物景观 4 3 75 11 5 45.5 10 6 天象与气候景观 2 2 100 8 3 37.5 4 遗址遗迹 2 2 100 12 9 75 62 建筑与设施 7 7 100 50 40 80 1251 旅游商品 1 1 100 7 4 57.1 15 人文活动 4 4 100 15 7 46.7 27 合计 31 2 8 90.3 155 91 58.7 1706 长沙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分布 18% 8% 5%3% 10% 44% 4% 8% 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 天象与气候类景观旅游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2)长沙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分析 长沙市旅游资源种类全,数量多,品位高,其中建筑设施类、遗址遗迹类在全国占比较为突出,达到80%和75%,地文景观和天象气候类景观较少,在全国分类中占比仅为40.5%和37.5%。 长沙市各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分析表 系 列 标准数目 基本类型 占全国的比例(%) 地文景观 37 15 40.5 综合自然旅游地 7 4 57.1 沉积与构造 7 1 14.3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14 9 64.3 自然变动遗迹 7 1 14.3 岛礁 2 1 50 水域风光 15 7 46.7 河段 3 1 33.3 天然湖泊与池沼 3 2 66.7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光辉的前景。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被称为朝阳产业,这说明了它的发展前途和生命力。但是,这个朝阳需要整个社会来托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200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支配收入旅游业投资国际游人数 (一)引言部分 旅游业是由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增加值超过了石油、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只占GDP的33%左右,2002年旅游产业的产值只有5530亿,占同年GDP很小一部分,而我国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我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目的 我们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方法的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我们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三)理论支持 根据对旅游收入的分类,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我们的模型的设定以这一分类为基础,另外,考虑到旅游产业收入的发展除受外在因素影响以外,还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影响,因此进行旅游收入分析模型设定时,我们还引入旅游的固定资产作为解释变量。 (四)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收集 1、根据理论分析和经验,我们最初选择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业固定资产、国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公共绿地面积、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居民消费水平和旅客周转量等因素作为参考,但是经过反复的回归实验,我们发现有些因素或是不符合经济意义,或是显著性检验不能通过,或是不能改善拟合优度,同时对其他参数有明显影响,与我们的预计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些都是多余变量,不宜引入模型,最后,我们选择了影响最为显著的三个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Y i=β0+β1X1+β2X2+β3X3+u i 其中:Y为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万元),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为旅游业固定资产(万元),X3为国际游人(万)人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代表,国际游人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因素,而旅游固定资产则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 2、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本模型使用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湖南旅游业现状分析

湖南旅游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一、竞争优势分析 1、产品优势 湖南旅游产品的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世界级旅游品牌已经形成。目前湖南省张家界(包括索溪峪)已成为世界自然景观一绝闻名于世。在国内,张家界作为自然景观第一品牌的地位已不可动摇; (2)拥有一定数量的国家级景区景点。除了张家界之外,湖南还拥有包括南岳、岳阳楼、韶山在内的一批国内较有影响的景区景点。南岳近5年来游客和旅游收入年递增率为全国同类风景区前茅; (3)初步建立起了功能齐备、品类齐全的旅游产品。目前建成的十五个景区大多已开发多时,整体上构成了湖南旅游景点布局合理、品种多样和容客能力较强的格局。 2、区位优势 湖南旅游的区位优势现表为: (1)“湖南位于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发展最快,旅游消费能力最强的经济区域内,客源充足”; (2)湖南地处我国中心地区,“属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既便于接待东南沿海和港澳台地区游客观光旅游和休头闲渡假,又是内地游客赴沿海开发地区和境外旅游的重要通道,有利于发展过境旅游”;

(3)湖南北倚长江,京广线穿中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游客集散快捷; (4)湖南处于桂林、井冈山、黄山、黄果树、三陕等旅游热点的中心区,有利于加强横向联合,建立网络系统。 3、资源优势 湖南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品位之高,数量之多,种类之全是全国仅有的几个省份之一。目前侧重开发的名山资源、森林资源、溶洞资源、气候景资源、文物古迹资源存量还很大,有较强的可持性开发潜力。 二、竞争对手分析 我国旅游业近几年的发展情况表明,旅游业已从自然增长阶段向竞争增长阶段过渡。如果说国外对手尚未全面入境参与竞争,那么湖南旅游业的威胁主要来自国内。目前大部分省市都已认识到,旅游业是中国最大希望的朝阳产业,在未来的竞争中,谁能在这里率先脱颖而出,能够争取到大量的游客,谁就能获得一种超额的利润。基于这个认识,全国已有“22个省市将旅游业作为‘九五’重点产业,其中云南、海南、黑龙江等6省视其为支柱型产业;广东、北京、四川、天津等9省市作为先导型产业;上海、福建等7省市作为重点产业。在已经成为支柱型产业的六个省市,旅游业的收入已占当地国民生产总值的5-13%”,“地方政策将旅游业纳入重点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格局已在全国形成”。凡此种种迹象表明,湖南要实现旅游大省强省的目标,将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

分析湖南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

标题:分析湖南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举例论证怎么利用湖南自身的特征发展旅游业 班级:电信1108班 学号:11401600229 姓名:张小飞 2012年12月4日

引言我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国内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急剧扩张,旅游产品的供给大大丰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地纷纷意识到通过整合开发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提升竞争实力的必要性。 湖南人文荟萃、山川秀美、生态良好,旅游资源富集、资源禀赋高。张家界、南岳衡山等自然景观丰富独特,岳麓书院、炎帝陵、岳阳楼等人文景观十分厚重,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风情独具特色。湖南是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任弼时、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以韶山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我们应当怎样去利用呢? 湖南旅游业概况 湖南旅游业概况湖南旅游业概况湖南旅游业概况从我省的旅游资源看来,我们的红色的旅游景点是很有典型性的,对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并且加上周边的优美风景,具有很大优势。从地理位置上面来看,我省处在全国中部,交通比较快捷便利,虽然我省不是经济十分发达的城市,但是最近几年我省经济的飞速增长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收益。湖南的旅游景点的借贷能力很大,也有很有优势的旅游团队。 竞争能力 从上面所说的来看,湖南省具有很好的红色旅游景点,有地理位

置上面的优势,并且有张家界、凤凰、岳麓山、韶山等一些很有名气的旅游景点,相对全国其他省份我们在旅游业竞争力上面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湖南在旅游业的宣传和服务工作方面还是做的很不够,规范性、专业性明显不够。而且湖南是内陆省份在旅游业发展上面没有沿海城市的优势。 湖南省旅游介绍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全省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人口有6628万人。湖南山川纵横、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是中国有名的“鱼米之乡”。湖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湖南省旅游资源有1处世界自然遗产,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个国家4A级旅游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山水秀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把湖南的山山水水点缀得绚丽多姿,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集奇、幽、野、险、秀于一身,堪称国之瑰宝;南岳衡山五岳独秀,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世外仙境桃花源和猛洞河、良山、壶瓶山风光更是充满诗情画意。这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炎帝陵、舜帝陵、龙山里耶秦简牍、岳阳楼、马王堆西汉古墓、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以及凤凰古城等一大批历史人物和人文景观,闪烁着源远流长的楚湘文化的灿烂光辉。这里人杰地灵,屈原、蔡伦、朱熹等一大批历史名人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记载,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为中国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每一年人数平均增长10%以上,旅游消费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亦在10%以上。 2、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高达85%,游览购物仅占15%。旅游整体消费水平低,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2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额仅58元。 3、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北京、江浙泸、广东等地,象敦煌、九寨沟、西双版纳、黄果树瀑布等风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处于温冷点。从距离上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如桂林主要以粤湘鄂的旅游者为主。从客源分布来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县镇为辅。旅游者停留时间较短,一般在2. 5天~3. 5天“一日游”也占有很大比重。 4、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虽然随着消费观点的改变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社会各阶层、各行业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加入自费旅游队伍的行列,但是,公费旅游仍占主要地位。 我国的旅游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起步的新兴产业。虽然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名城较多,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的闭关锁国,加上国家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我国的旅游业设施落后,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过努力追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 5、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要素。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由于我国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 旅游业的对策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业起步基础差,水平低,远远不能适应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我们必须探讨以下制约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开放范围,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龙头—旅行社为了保护我国的旅游业,特别对旅行社服务,目前我国采取的策略是“中度开放、高度保护、鼓励参与”。然而,旅游业能否高度发

贵州旅游业发展计划现状

一、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独特性强、聚集度高、开发潜力大 贵州是我国旅游地类型最丰富、聚集度较强的地区,无论是自然旅游地、 历史名胜旅游地、城市观光旅游地,还是民族风情旅游地,都是应有尽有, 而且旅游资源的等级和品位也非常高,并且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喀斯特地貌等有些旅游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和垄断性,如黄果树瀑布、织金洞、荔波小七孔、梵净山、遵义会议旧址等都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的聚居区山水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姿,极具开发潜力。贵阳、遵义等城市更是因城市历史悠久、城市环境优美、城市形象各具特色、城市经济繁荣发展而在旅游市场上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贵州独具特色的黔味饮食文化、丰富的物产(名酒、山野特产、民族工艺品等)更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力保障。 (二)气候条件好,四季宜旅游 气候对所有户外活动都有影响,对观赏性旅游活动主要在于影响旅游者的体感舒适程度,而对运动性旅游活动的影响则主要是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活动质量。另外,适宜的气候也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尤其是吸引度假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 贵州省属于多阴雨的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如全省大部分地区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多为3—6℃,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为-6—-8℃,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在22—26℃之间,没有国内同纬度东部地区那样的酷热天气,因此,我们可以说,贵州省几乎可以常年开展旅游活动,更是开展亚高原度假旅游极具潜力的地方。 (三)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业大省 客观分析贵州旅游业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贵州是旅游资源的大省,但从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上来看,贵州并不是一个旅游业大省。毗邻贵州省的云南省,其旅游资源类型与贵州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以“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取胜,但云南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已位居全国前列,据统计资料,在旅游收入和人数等方面,云南已进入全国前十名。而有着更为广阔的喀斯特地貌和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省份的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滞缓,与其资源丰富程度极不相称。在“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正在成为中西部各省共识的今天,如何将贵州省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是一个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影响贵州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 ●贵州省旅游业尚未建立起自己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没有形成区域知名旅游品牌系统; ●旅游策划、旅游营销经验、水平与能力的缺乏; ●政府、景区、旅游企业的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综观周边省、市、自治区,云南、广西已经是旅游业大省,四川、重庆、湖南的旅游经济总量也要比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5)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6)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对策 (7) 四、旅游营销的变革 (8) 参考文献 (12)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06春工商管理专科 XX小四号、宋体 【内容摘要】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 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作用的带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 2011年全国旅游业的预期目标为:旅游业总收入1.72万亿元,增长11%。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投资趋势及对策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山川秀丽;进入21世纪,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冬会等;加之全国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的形成趋势,新形势的出境旅游、工业,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等,必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蓬勃发展。下面先看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国旅游发展现状》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一)经济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

娄底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网带输送机https://www.doczj.com/doc/3419009928.html, [内容提要] 湖南娄底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该市也具有了发展旅游业的时代需求,因此,全面分析该市旅游业发展能力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价值。本文正是出于这一目的,对娄底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利用SWOT分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找出了发展该市旅游业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专门给出了发展策略,以便帮助娄底市更好地发展旅 游业,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娄底市;旅游业;SWOT;分析。 一、引言。 当前,娄底市,作为湖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正在开始根据自己的特点大力发展旅游业。这是一个具有强大生机活力的美丽城市,具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发展环境,由于该市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发展悠久,还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因此人文精神和社会文化之间的交相辉映,使得娄底市具有与众不同的城市特色,具有了非常宝贵的旅游发展资源。因此,本文选取娄底市的旅游业来分析这一产业的发展环境,利用SWOT 分析获取科学合理的结论,并以此为基础,为娄底市旅游业在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策略,有利于娄底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类似城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娄底旅游业发展环境的SWOT 分析。 (一)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 截至2010 年末,娄底市境内有各类风景名胜旅游点70多处,共有等级旅游区(点)5 家,比上年新增3 家。其中,曾国藩故居、梅山龙宫被评为4A景区。娄底市的自然资源丰富,有名山,也有名水,还有名洞,人文资源也有着良好的底蕴,有名迹,也有名人,因此,娄底市可以定位为旅游资源密集区和高品位区,并且这些资源还复合型为更高层次的旅游资源。从娄底市的旅游资源分布来看,主要围绕城区这一中心,以新化县作为领先的龙头区域,在中部、东部以及西部都形成了成片的旅游资源集中区。具体来说,娄底市的旅游资源有:娄星广场、火车站广场和文化广场共同组成了“璀璨娄星”组团;水府庙、白马湖作为标志形成的旅游休闲景观区;围绕紫鹊界、曾国藩故居、陈天华故居以及蚩尤故里和桃花源等重要资源形成的人文历史景观组团;包括大熊山、九峰山、古台山、龙山以及湄江等自然资源在内形成的自然山水景观组团;由梅山龙宫和波月洞为主要旅游经典的岩溶景观; 基于涟钢和锡矿山等形成的工矿旅游区等。 可以说,娄底市上述众多旅游景区共同组成了具有较好市场号召力的湘中旅游板块。正是由于这些旅游资源的存在和价值逐渐的显现,娄底市正积极挖掘旅游产业潜力,在市发展规划中重点突出了旅游业的地位。可以说,娄底市的旅游业发展日益成为湖南旅游强省建设进程中极为重要的发展角色,发挥该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将成为娄底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整个 湖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2.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法定节假日的增加,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观念在发生转变,需求在不断扩大。旅游业在不断进入成熟阶段的过程中,促使相关产业为更好的服务国民经济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竞争力。20XX年我国旅游总收入达33800亿元,比20XX年提高%。但与世界比较,不论是占第三产业比重还是占GDP的比重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还有着很大的空间与潜力,所以有必要找出发展较慢的原因,提出对策。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因范围的模糊性和统计测量的困难性,导致旅游业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采取的定义为: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游览服务的行业。广义上这个行业中除了直接从事旅游业的部门外,还包括那些与其相关的各行各业。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态势保持良好,下面结合表1分析我国旅游业近几年的发展现状。 表1 20XX-20XX年我国旅游业几大指标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部门数据,经各年旅游业统计公报整理得出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一)从入境总人数看 不论是入境总人数,还是港澳台同胞来内地旅游,总人数都有增加的趋势,虽然在20XX年由某些原因来内地旅游的人数都比上一年减少,但是总的来说,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 (二)国内旅游总人数在不断增加 其中农村居民旅游总人数较为稳定在10亿人次左右,主要是城镇居民的旅游总人数的增加。 (三)从星级饭店看 国内旅游星级饭店的总数在降低,但是其营业额在逐年增加。说明国家在规范整治星级酒店数量上有一定成效,星级饭店营业额的增加,有一部分也是随着旅游人数增加而带来的。 (四)从旅行社规模来看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旅游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湘政发[2015]28号 【发布部门】湖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5.06.05 【实施日期】2015.06.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湘政发〔2015〕28号HNPR-2015-00027)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旅游产业改革发展步伐,推进旅游强省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精神,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树立科学旅游观 (一)创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深化改革、依法兴旅,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形成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守法经营、游客文明旅游的发展格局。树立“全域旅游”观,突出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树立“两型旅游”观,突出以人为本,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

好型社会建设要求,推进“两型旅游”发展,让旅游更安全、更便利、更文明、更舒心。 (二)加快转型升级。以旅游强省建设为目标,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市场营销创新升级、旅游监管规范升级、队伍建设提质升级、改革创新探索升级、政策保障强化升级,全力打造湖南旅游经济升级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全省旅游业保持15%的平均增长速度,力争到2020年,全省接待游客总人天数达到7.5亿,过夜人次数达到3亿,入境旅游者达到400万人次,入境旅游收入10亿美元,实现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省GDP的15%以上。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300万人以上,带动就业人数达到6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基本建成旅游强省。 二、增强旅游发展动力 (三)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强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产业促进和综合协调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推动旅游行业监管重心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支持、引导旅游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健康发展,切实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作用。积极推进景区管理体制改革,鼓励旅游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分离。加快推进张家界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长沙及衡阳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湘潭(韶山)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支持张家界、湘西自治州开展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开展省级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试点,建立一批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支持其在区域合作、资源配置、金融创新、生态补偿等方面先行先试,并参照省级经济开发区给予相关政策支持。 (四)全面开放旅游市场。打破行业、地区、部门壁垒,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运行规则,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旅游市场。探索开展旅游资源产权交易试点,整合涉旅国有资产,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旅游混合所有制经济。吸引跨国公司、集

长沙市旅游发展分析

长沙市旅游发展分析 一、长沙市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别称“星城”、“楚汉名城”,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中国长江以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排在全国前列,在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中排名第七。长沙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经历三千年历史城址不变的城市,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长沙旅游资源丰富,有“山水洲城”之美誉,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是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等革命先贤的故乡。 二、长沙市旅游资源分析 1、长沙市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1)长沙旅游资源丰富度分析 长沙市共有旅游资源单体1706处。有地文景观、人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古迹与建筑、休闲购物等旅游资源8个主类(占国家8个主类的100%)、29个亚类(占国家31个亚类的94%)、91个基本类型(占国家基本类型155的59%)。 长沙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度分析表 主类国家 标准 亚类 数量 占全国 比例% 国家 标准 基本类型 数量 占全国 比例% 单体 数量 地文景观 5 5 100 37 16 43.2 171 水域风光 6 4 66.7 15 7 46.7 70 生物景观 4 3 75 11 5 45.5 106

天象与气候景观 2 2 100 8 3 37.5 4 遗址遗迹 2 2 100 12 9 7 5 62 建筑与设施 7 7 100 50 40 80 1251 旅游商品 1 1 100 7 4 57.1 15 人文活动 4 4 100 15 7 46.7 27 合计 31 28 90.3 155 91 58.7 1706 长沙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分布 18% 8% 5%3% 10% 44% 4% 8% 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 天象与气候类景观旅游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2)长沙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分析 长沙市旅游资源种类全,数量多,品位高,其中建筑设施类、遗址遗迹类在全国占比较为突出,达到80%和75%,地文景观和天象气候类景观较少,在全国分类中占比仅为40.5%和37.5%。 长沙市各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分析表 系 列 标准数目 基本类型 占全国的比例(%) 地文景观 37 15 40.5 综合自然旅游地 7 4 57.1 沉积与构造 7 1 14.3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14 9 64.3 自然变动遗迹 7 1 14.3 岛礁 2 1 50 水域风光 15 7 46.7 河段 3 1 33.3 天然湖泊与池沼 3 2 66.7 瀑布 2 2 100

张掖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张掖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顺应国内消费需求升级、旅游市场升温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趋势,张掖市依托境内多姿多彩的旅游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明确旅游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把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和打造,从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创建精品景区、举办节会赛事、拓展客源市场、强化行业监管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丝路明珠?金张掖”整体形象,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凸现,对促进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发展现状 (一)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战略机遇,加大旅游资源整合,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深度融合发展,精心打造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户外运动体验区、西路军魂传承地张掖旅游“五张名片”,“丝路明珠?金张掖”整体形象不断提升。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1505.75万人次,同比增长36.8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47.69%。2010年至2015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连续跨越了300万、500万、700万、1000万和1500万人次五大台阶,这个核心指标连续5 年保持了40%左右的增幅,旅游综合收入占GDP的比重从4.3%提高到20.3%。旅游业的产业优势日益显现,对关联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成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最活跃的因素和最有力的支撑。 (二)旅游发展定位更加明确。立足张掖特色资源禀赋,提出围绕打造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重要旅游目的地、中国西部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和国际特色休闲度假名城“三大目标”,着力实施旅游大景区建设行动、旅游全产业链打造行动、旅游管理服务水平提升行动、旅游全民宣传行动“四大行动计划”,精心培育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户外运动体验区、西路军魂传承地“五大名片”,不断提升“丝路明珠?金张掖”整体形象。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旅游大景区建设的意见》和《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识、明确了目标任务。 (三)旅游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不断优化旅游产业体系,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修编完善了张掖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张掖大景区建设总体规划。积极组织实施精品景区创建工程,加大景区硬件设施建设,拓展休闲娱乐项目,完善配套设施和管理制度,规范标识和公共信息符号,景区功能、形象和服务得到极大改善,景区类型更加多样,景区产品更加丰富,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明显提升,已成为张掖旅游跨越发展的靓丽名片。全市A级旅游景区由2010年的10家增加到25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由2010年的2家增加到15家,星级旅游饭店由2010年的17家增加到38家,旅行社及分社由2010年的18家增加到42家,全市旅游直接就业人数由2010年的1.3万人增加到4万人。 (四)旅游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以项目建设为依托,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张掖宾馆、甘州府城、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等188个投资上千万元的旅游项目先后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30多亿元。加快推进宾馆饭店、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宾馆、旅店等478家,接待床位由2010年的1.1万张增加到3.3万多张。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263座,新建自驾游营地和房车营地6处,15家重点旅游景区实现wifi覆盖,全市4家旅游汽车公司购置旅游大巴150辆,63家汽车租赁公司拥有各类车辆近560多辆,全市共有旅游购物餐饮街区20多处。 (五)旅游客源市场有效拓展。深入开展“张掖旅游全民宣传行动”,精心策划举办第四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张掖户外运动节等节会赛事活动,借助节会赛事强化宣传营销。冠名开行“金张掖号”“裕固风情号”“张掖丹霞号”“甘州号”品牌列车。并先后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100多个城市举办张掖旅游宣传推介会和产品营销活动;在上海、杭州、兰州建立张掖旅游宣传营销代理中心,委托北京、广州、成都等重点客源地城市有实力的旅行社代理开展张掖旅游宣传营销。在中央电视台、甘肃卫视等媒体投放宣传广告,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 二、机遇挑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