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皖西大别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环境经济效应研究

皖西大别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环境经济效应研究

皖西大别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环境经济效应研究
皖西大别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环境经济效应研究

皖西大别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环境经济效应研究

中文摘要

如今,农村问题关乎国计民生,着力解决农村生活中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所相悖的定势思维,陈旧做法,至关重要。而对于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而言,生活用能消费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方面。

本文以皖西大别山区为研究对象,采取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调查方式,从经济与环境效应角度对案例地进行深入调查。本文结合皖西大别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特点,对比近些年能源消费出现的新趋势,科学分析出所产生的经济与环境正负效应,在坚持经济社会环境齐头并进的原则下提出改善皖西大别山区农村生活用能消费状况的建议:国家应统筹农村地区能源发展问题,加大财政补给促进商品性能源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使用,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在新能源领域加大研究开发,增进新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稳定清洁能源市场价格。同时优化能源结构,争取各方力量的协同参与,以此促使村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的提高,期望对皖西大别山区农村生活用能展开更切实的思考,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皖西大别山;农村生活用能;经济效应;环境效应;

Environmental Economic Effects of Rural Life Energy

Consumption Dabie Mountains in West

ABSTRACT

Now, is beneficial to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n rural areas, efforts to solve the rural life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c thinking, environment whic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old practice, critical. And for most rural areas in China,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in daily life.

Dabie Mountains in Wes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ake the field observ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case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Dabie Mountains in West of rural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 trend in recent years, energy consumption, scientific analysis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produced,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status of rural life in Dabie Mountains suggestions on other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country should do many things at once under the principle of energy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area planning, increase financial supply to promote the commercial energy in rural areas to promote the use of,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increas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new energy, promote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new energy, clean energy market prices stable. At the same time, optimizing energy structure, for collaborative participation of all forces, in order to encourage villagers living energy consumption level rise, expectation of rural life in west mountain area can don't start thinking more effectively, provide some reference opinions.

KEY WORD:Dabie Mountains in West;rural life energy;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method;Environmental effects;economic effects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2.1国外研究综述 (2)

1.2.2国内研究综述 (2)

1.3研究数据与方法 (3)

1.3.1数据来源 (3)

1.3.2研究方法 (3)

1.4技术路线 (5)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 (6)

2.1区位状况 (6)

2.2自然资源状况 (6)

2.3社会资源状况 (7)

第三章皖西大别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 (7)

3.1大别山区农村生活用能消费特征与存在问题 (7)

3.1.1消费结构落后 (7)

3.1.2环境污染大 (8)

3.1.3消费模式差异明显 (8)

3.1.4开发利用技术落后 (9)

3.1.5新能源问题 (9)

3.2大别山区农村生活用能结构转换 (10)

3.2.1大别山区农村生活用能结构 (10)

3.2.2大别山区农村生活用能结构转换 (10)

第四章皖西大别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11)

4.1能源获取度 (11)

4.1.1能源性质 (11)

4.1.2交通通达度 (11)

4.1.3地形特征 (12)

4.2经济测度 (12)

4.2.1家庭收入水平 (12)

4.2.2家庭支出水平 (13)

4.2.3能源价格水平 (13)

4.3家庭特征 (13)

4.3.1人口规模 (13)

4.3.2教育水平 (14)

4.3.3家庭职业 (14)

第五章皖西大别山区农村生活用能经济环境评价 (14)

5.1评价思路 (14)

5.2评价原则 (15)

5.3能源消费经济性评价 (15)

5.4能源消费环境性评价 (16)

5.4.1大气环境 (16)

5.4.2生态环境 (16)

5.4.3人居环境 (17)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 (18)

6.1结论 (18)

6.2讨论 (18)

第七章研究展望 (19)

7.1不足 (19)

7.2展望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人类从原始时期到现代社会,历经三次能源革命,每一次能源的变革都带来人类社会的跨越式发展[1]。能源的变革,标志着工业文明的进步,同时也带来加工制造业的大洗牌,不能及时改变的,必定会被淘汰。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全球能源消费量不断上升,特别是近二十年,年增长率居高不下,其中增长最为迅速的,非石油莫属。可见,能源对于当今社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生活用能,在农村地区缺乏有效供给成为当今我国“三农”问题的头等大事。然而,长久以来,我国农村生活能源短缺以及能源纸质化问题突出,山民们靠山取材,这种依靠焚烧秸秆、薪柴等初级能源消费行为不仅花费时间长,产生效益少,更影响农民收入水平。对于外部环境而言,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森林植被破坏,造成土地可承受力降低,生产力下降,陷入贫困怪圈。另外,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人们对于农村生活用能的需求也在大范围增长,越贫困越需要能源来维持生计,就会进行越多的毁灭性能源消费,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因此,急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打破这一恶性循环。

1.1.2研究意义

从长远来看,农村能源问题是重要战略问题,逐步保障农村能源充分供应,扩大市场规模降低能源价格,能源结构优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当务之急[3]。以农村能源问题为突破口,从大局来认识和破解农村问题,对于推动“三农”问题的缓解以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皖西大别山区农村生活用能现状的调查以及存在问题阐述,对比分析近年新出现的能源结构转型特征,从能源获取度、经济测度、家庭特征等因素入手,科学地推测出新特征带来的新效益。

现实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农村生活能源的消费结构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直接会造成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这些变化,影响着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甚至对我国整体的能源战略造成影响。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能源问题越发突出,世界各国也越发重视能源安全。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成为各国解决能源问题关键。近年来,国际上也开始注重农村能源问题,代表性的机构有:联合国环境能源规划署、气候和可持续发展合作中心等,主要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制定能源规划和环境政策;The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NREL),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是美国国家能源部研究实验室,目前的研究包括光电作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等等;N.H.Ravindranath等人利用统计数据,估算了印度薪柴、作物秸秆、畜粪等资源潜力,指出生物质能数量巨大,应加强能源转换技术研究;Wolde Ghiorgis等人以埃塞俄比亚为例,分析了可再生资源对农村发展的作用。

1.2.2国内研究综述

在这一背景下,针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方面,闫丽珍等人认为,当前我国农村生活用能消费水平低,能源结构落后,不合理的能源利用方式不仅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并带来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生态[4]。王效华指出,我国农村能源消费以生物质能为主,随着农村收入水平的提高,未来的消费结构可能会出现更加多元化的特征[5]。邓可蕴表明,随着能源基础设施的完善与经济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农村商品性能源的消费比例逐步增加[6]。

对于农村生活用能构成转变的影响因素方面,叶依广、李广存发现农民生活能源消费行为的转变受到经济状况、家庭结构以及能源获取度的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收入水平是关键[7]。翟辅东指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储存开发条件、社会基础设施供应、历史文化因素以及地理环境等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换的影响[8]。王效华研究了农村消费水平与人均收入水平关系密切,且成正相关[9]。

1.3研究数据与方法

1.3.1数据来源

(1)资料检索。本文的大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和图书馆的数据资料检索,主要包括政府官方资料记载,相关文献研究资料记载和前人的调研报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有数据来源均翔实准确。

(2)实地调研。对于一些无法检索到的数据资料和一些来源模糊需要进一步证实的资料,笔者又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了当地的居民,并对当地政府进行了求证,以确保资料的真实可靠。

1.3.2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通过资料检索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获得了皖西大别山区农村生活用能现状,新能源普及情况等的一手资料,整理后进行细致的分析,为论文提供初步的研究方向和结论。主要分为实地调查法与社会调查法。笔者于2014年3月中旬在皖西大别山区附近的霍山县境内向村民发放问卷,共计1000份。

(2)案例分析法。根据国内外现有的案例,再结合皖西大别山区的具体信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最后提出解决的方法。

(3)历史资料的收集。通过对皖西大别山区的地方县志以及古籍善本等的翻阅查询,了解皖西大别山区的发展历史,追根溯源,再结合现阶段具体发展情况,提出最佳方法。

(4)GIS空间分析法。综合运用ArcGIS、MapInfo等软件,广泛获取有关皖西大别山区地理区位、生物质能源分布、农户住区分布等基础数据,采用叠加分析,最佳路径分析,得出结论。

(5)结构转换法。农村生活用能结构是指我国农村生活消费中各种不同能源之间的比重。为了科学准确地分析我国农村生活用能结构转换的变动过程,本文借鉴区域经济学中结构转换分析的K值方法,在此定义的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转换测度方法如下:

∑=-=3

10,,1||i i t i q q K

其中,i=1,2,3,分别代表农作物秸秆、薪柴、煤炭三种能源类型:qi,t 表示第i 种能源在即期的消费数量的比率,qi,0表示第i 种能源在即期的消费数量的比率,显然,K 值越大,表示能源消费的变动幅度越大,反之亦然。

1.4技术路线

传统习惯的农村生活能源使用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特别是以生物质能源为主的结构模式需要迫切革新,积极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使商品性能源消费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使用,从来带来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发展。本文从数据处理的外部视角以及因素分析的主观视角入手,针对皖西大别山区农村消费能源的现状特别是存在问题深入思考,综合环境效应评价,最终提出保障政策。

图1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

2.1区位状况

大别山与三省相接,主峰为东西走向,地势崎岖,沟谷纵横。大别山地理位置独特,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大别山区地势崎岖陡峻,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困难,经济发展也比较缓慢。近年来,相关部门开始重视大别山区的发展,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公路铁路的建设,使得大别山区成为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大别山区是革命老区,还有着重要的旅游价值。

图2 大别山区区位示意图

2.2自然资源状况

皖西大别山区是亚热带季风带内的山地气候区,雨热同期,除正常的对流雨外,大别山区还有大量的地形雨,降水十分丰富。大别山区是重要的分水岭,山体两侧都有河流发育,分属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大别山区还是重要的森林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很多珍稀树种和动物在这里栖息。

大别山区森林资源丰富,物产众多,主要以山珍为主。当地居民多用柴薪为日常生活主要能源。同时,由于近年来,政府对沼气池的大力推广,

使得沼气的使用成为大别山区重要日常生活能源。此外,由于地形地势和有河流流经,这里也拥有丰富的势能和水能,但是目前并没得到大力的开发。

2.3社会资源状况

大别山区历史上作为具有革命教育意义的红四军摇篮,拥有灿烂的古老历史与丰富的旅游资源。总人口约2200万,数量庞大。但因为地处山区,教育资源匮乏,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今天,大别山区工业化高速发展,其经济总产值不断增加,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但是二元结构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大别山区位于我国的中心地带,也是中部六省的心脏之所在,南临武汉,东靠合肥,近年来,大别山区成为皖西地区的交通枢纽,紧密连接着安徽和湖北。

图3 大别山区三大产业产值柱状图

第三章皖西大别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

3.1大别山区农村生活用能消费特征与存在问题

3.1.1消费结构落后

大别山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柴薪为主,占据了60%,而沼气作为主要辅助能源,也占据了30%,两者占据了大别山区几乎全部的能源消费,导致消费结构单一,对某一种能源的依赖性过强。而且能源利用率极低,并主要以燃烧热能方式使用,浪费率高。这种单一且低效率的能源利用结构急需改善。

表1 2000-2007年间大别山区农村生活消费主要能源的数量(单位:万t标准煤)年份秸秆薪柴煤炭总量

2000 502.40 90.60 72.66 665.66

2001 360.35 51.68 87.74 499.77

2002 254.06 57.28 67.90 379.24

2003 147.77 51.27 28.05 227.09

2004 284.10 34.50 12.32 330.92

2005 579.87 43.45 31.77 655.09

2006 959.59 39.42 47.71 1046.82

2007 790.81 85.63 93.65 970.09

3.1.2环境污染大

大别山区对柴薪的焚烧,也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首先,柴薪大部分取自于当地的森林,对树木不加节制的砍伐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大别山又是很多河流的发源地,严重的水土流失还会影响到河流中下游城市的取用水;其次,柴薪的焚烧尤其是秸秆等的焚烧会形成大量烟雾,大别山区又地处丘陵地带,大气扩散缓慢,烟尘容易集聚,造成对大气的污染,扩散开来之后还会对周围城市的空气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沼气的使用虽然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小,但沼渣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处理,也会对附近的土地和地下水产生影响,污染土地和地下水水质。大别山区是合肥市主要的供水地,一旦大别山区的水质遭到污染,会对安徽北方众多城市的供水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3.1.3消费模式差异明显

根据实地走访以及与村民们的交谈中发现,在皖西大别山区,村民之间生活能源消费模式也存在这个体成片差异。例如,在近大别山区的农户中,生物质能源的消费使用比例比商品性能源平均高出16.7%,这是由于生物质能源的获取较商品性能源更加方便,村民可随意在山中砍伐薪柴,在山间已开发空地焚烧秸秆等,且能源地到消费地距离近,加之新能源在此地普及率不高,新能源价格超出承受,村民们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生物质能。相反于距大别山区较远的乡镇村民来说,普遍偏向于使用商品性能源,商品性能源使用清洁方便,配套设施完善,方便获取,价格适中。

图4 当地居民使用薪柴等生物能源

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需因地制宜,符合就近开发与节能高效原则,在村民可接受范围内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给予财政补贴,惠及村民。

3.1.4开发利用技术落后

大别山区农村生活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发展还很缓慢,能源消费的科技含量比较低,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社会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大别山区整体生活用能消费水平处于初级阶段,生产工艺相对落后,缺乏创新技术,其中优质高效的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竞争力也较弱,导致能源消费需求持续力不足,无法充分满足村民的日常需求,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新形势下,要大力开发沼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努力降低能源价格,保障优质条件的能源供应,大力推广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开发利用技术的落后状态。

3.1.5新能源问题

由于教育的束缚,很多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例如,沼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但是很多农户家里安装了沼气池之后由于使用不当导致无法正常使用,再加上不会正确处理沼渣等,使得很多沼气池闲置,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带来了环境的污染。

此外,由于知识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很多新能源不能在这里得到很好的推广,例如太阳能,水能等等。

3.2大别山区农村生活用能结构转换

3.2.1大别山区农村生活用能结构

皖西大别山区的农村生活能源资源主要包括传统生物质能(秸杆、柴草和畜粪)、商品能源(煤、液化气和石油)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沼气)等。

薪柴主要是指农作物的秸秆以及采集的枯木、树叶等,大别山区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牲畜的粪便是皖西大别山区另一重要能源,虽然不能直接燃烧,但可以作为沼气池原料。

表2 大别山区主要生活能源消费结构比例(2008-2013)

年份秸秆(%) 薪柴

(%)煤炭

(%)

总量

(%)

2008 53.05 34.56 12.39 100

2009 51.02 37.56 11.42 100

2010 49.27 39.87 10.66 100

2011 46.62 38.51 14.86 100

2012 51.62 33.35 15.03 100

2013 54.47 31.67 13.86 100

煤炭、电力和液化气等商品能源从区外输入,在目前的供给条件下,其可获得性主要取决于农户的购买能力。

可再生能源以沼气使用为主,在“一池三改”项目中,将沼气池与改厕所、改暖圈、改厨相结合,沼气池与卫生厕所、暖棚养畜、新型炉具相结合,提高沼气池产气率,粪便直接入池,有效杜绝了其对环境的污染,美化了环境。太阳能的使用相对较少,山区多雨,现有的太阳能利用方式前期投入资金也比较多,很多农村家庭不愿意负担。

3.2.2大别山区农村生活用能结构转换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数量不断增长,商品能源逐渐替代生物质能源成为主要能源,即商品能源开始在农村普及。但无论从消费总量还是人均水平来看,数量均低于平均水平,增长空间较大。

图5 大别山区三类主要生活能源消费量趋势图(2000-2007)在皖西大别山区,生物质能虽然一直占据着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主导地位,但是所占比重却不断下降。2000年以前,生物质能使用较多,占到能源消费总量70%左右,而到2008年这一比重下降到35.5%,首次低于商品能源;商品能源消费则从2000年以前的20.5%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44.5%。

第四章研究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4.1能源获取度

4.1.1能源性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地居民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开始改变。在以农耕为主的时期,能源主要是薪柴。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电、太阳能等新式能源也在不断兴起。太阳能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用途过窄,主要集中在热水器等仅有的几个方面。

沼气是目前农村主要推行的新式能源。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数量和密度不断增加,用传统的掩埋、堆放、焚烧、冲洗等办法都无效,特别是养猪养鸡,都有可能造成严重污染。如果将牲畜的粪便收集于沼气池内,形成沼气,不但可以处理掉这些废弃物,还可以为农民提供清洁的能源。而且,沼气的投入较少,操作简单便捷,适合在农村大规模推广。

4.1.2交通通达度

交通是能源获取的重要标志,交通的通达度可以直接决定一个地区的

主要用能。大别山区位于皖西,而皖北是中国重要的煤矿产区,能够为皖西农村提供充足的煤炭资源。因此,在生物质能源向商品能源的转换过程中,煤炭就成为了首选商品能源。

交通和电力等的运输速度和方法决定了能源获取度及其经济成本,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增强能源可获性。近年来,皖西大别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交通通达度不断提高,这也使水电、煤炭等商品能源的进入和使用成为可能。

4.1.3地形特征

皖西大别山区是山区,交通相对闭塞,基础设施建设较平原地区更为困难,因此商品性能源的进入和使用会比平原地区晚。同时,平原地区的城市多为同心圆或组团状分布,基础设施建设方便,覆盖范围也可以达到最大。山区居民居住分散,引入商品能源需要付出更多的建设成本。

山区生物质能丰富,农民可以就地取材,没有经济负担。而平原地区开发程度大,生物质能获取相对困难,因此商品能源的需求会更大。

4.2经济测度

4.2.1家庭收入水平

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有能力担负商品能源的支付,因此,较富裕的农民会率先使用商品性能源,从而推动了整个皖西大别山区农村用能结构的转变。新式能源一般前期投入较高,在目前的皖西大别山区只有少量农户使用,多为太阳能。

表3 大别山区农户收入水平(2000-2012)

年份大别山区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元)生活能源商品率2000 2161.98 0.43

2001 2210.34 0.42

2002 2253.42 0.44

2003 2366.4 0.44

2004 2475.63 0.43

2005 2622.24 0.42

2006 2936.4 0.43

2007 3254.93 0.44

2008 3587.04 0.45

2009 4140.36 0.46

2010 4243.12 0.46

2011 4355.45 0.47

2012 4789.2 0.48

4.2.2家庭支出水平

一个家庭的支出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家庭的生活消费水平。统计显示,在2003年调查的农村家庭消费支出中,生存型消费约60.9%,发展型消费占30%左右。而在2010年再次调查时,生存型消费已经降至49.7%,发展型消费上升至42.2%,由此可见,皖西大别山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随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升高,生物质能源的消耗降低,商品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因为商品能源往往使用更干净、便捷,不需要付出太多的体力,且价格相对较低,家庭足以负担。

4.2.3能源价格水平

随着煤炭开采处理技术的发展,水电站和电网的普及,以及西气东输工程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使得皖西大别山区的农民能够获得更加便宜的能源,特别是水电和天然气。

皖西大别山区地势较为险峻,有众多河流流经,拥有丰富的水能。近年来,安徽政府也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投资发展无污染和低污染能源。大别山区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先后建起多个水电站,在为皖北地区提供大量电力的同时,也为皖西大别山区本地的农民提供了低廉、无污染的能源。

4.3家庭特征

4.3.1人口规模

分析表明,家庭人口与人均能耗相关程度较高,且呈负相关[13]。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90年代后的家庭多为三口之家,农村每一户人口的降低,就意味着劳动力水平的降低,而生物质能源的获取往往需要较多的体力。家庭平均能耗增加,劳动力数量却在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会更加倾向于使用便捷的商品能源。

随着家庭人口熟练的不断下降,每一户的总能耗量也在不断下降,再加上水电、天然气等商品能源价格的不断下降,农户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担负本家的商品能源开销,生物质能变渐渐被商品能源取代。

4.3.2教育水平

学历与能源选择的品种也有较强的关系,一般而言,较低教育水平的家庭多选择使用生物质能源。而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商品能源的消费比例也不断增加,传统能源的使用则会有所下降。

皖西大别山区近年来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使得更多的人理解生物质能源消费的危害,转而增加商品能源的消耗。并且,受教育水平也与家庭经济密切相关,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从侧面体现了皖西大别山区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能源消耗从传统生物质能向商品能源转型。

4.3.3家庭职业

随着皖西大别山区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转移,很多家庭都不再是单纯的依靠种田为生,经济收入迅速增加。农村居民不再花费大量的时间采集生物质能源,工作所得收入足以担负家庭商品能源的开销。

近年来,安徽农村大量劳动力外输,形成了一股民工潮,皖西大别山区也是如此,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流,造成土地荒废,村内多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商品能源相对于生物质能源的使用更为便捷,费用也低廉,便于留守老人和儿童的使用。

第五章皖西大别山区农村生活用能经济环境评价

5.1评价思路

环境评价是对在建或拟建的工程项目可能或已经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评估和预测,再根据评价结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降低工程项目对环境的损害,尤其是对化工产业等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威胁人类健康的项目,必须严加评估,并实时监测,防止污染造成事故。这一制度,可以有效的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保护环境,从源头上治理。

5.2评价原则

对农村生活用能的经济环境评价主要从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社会经济性、主导性、等衡性和公众参与八个方面入手。在评价过程中,不同的对象评价的方式也不同,建设项目、规划环境等都会影响评价结果;环境要素的不同和评价时间的差异也会造成不同的评价结果。

本次对皖西大别山区农村生活用能经济环境的评价主要按照环境要素分,并结合具体情况,分为能源消费经济性评价和环境性评价。其中,以环境性评价为主,细分为大气环境评价、生态环境评价和人居环境评价。

5.3能源消费经济性评价

能源消费的经济性评价是一种价值评估,通过对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等的分析,预测和引导能源的开发和生产,能源消费的经济性评价主要任务是督促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由表2中的数据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大别山区2008—2013年间农村能源结构变动的K值。

图6 大别山区主要能源消费比例柱状图(2008-2013)从图6可以看出,以2008年为基期,大别山区2009—2013年的农村生活能源结构变动幅度的总体趋势大致符合对数递增模式,图中蓝色曲线表示为结构方程式为y=6.298In(x)-2.7431,其中x代表年份,y代表K 值,优化拟合度达到63.1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案(答案含解析)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 1. 知道能量的转换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2. 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3. 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4. 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自主探究 1. 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 _________________ 性的,人们是在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利用 能量的。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我们所能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所以需要 ___________ 能源。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 、,我们既要有效地,又要很好地控制和消 除________ 。 3. 化石能源、核能等能源会越来越少,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这类能源称为能源。 像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以在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得到,称为______ 能源。 合作探究 一、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思考讨论: (1)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是怎样转移的? (2) 冷水能把热量自发地转移给热水吗? 提出问题:电冰箱为何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 归纳总结:能量的转移具有_________ 性。 思考讨论:汽车制动时,消耗的动能转化成什么能?这些消耗的能量能不能再自动地用来驱动汽车

归纳总结:能量的转化具有_________ 性。 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思考讨论:人类在利用化石能源时,能量有没有完全利用?有无环境污染? 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图片,你看到什么现象,你知道汽车尾气有何危害? 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想想议议:在耗用各种能源时,对环境是否会造成破坏呢?在下表中,用“V”表示大量耗用该类能源对环境会有明显破坏,用“ X”表示对环境不会造成明显破坏。

工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与综合能耗的区别

工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与综合能耗的区别首先我把能源消费量的几个术语从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摘抄过来: 【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量指各需用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数量。 能源消费量统计原则是: 1、谁消费、谁统计。能源消费量是按实际使用统计,而不是按所有权统计。因此,不论能源的来源如何,凡是在本单位实际消费的能源,均应统计在本单位消费量中。 2、何时投入使用,何时算消费。各工业企业统计能源消费量的时间界限,是以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为准。 3、对反复循环使用的能源不能重复计算消费量。如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不再计算在消费量中。 4、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不论是外购的还是自产自用的均不统计在能源消费量中。 5、企业自产能源,凡作为本企业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材料、燃料,又分别计算产量的要统计消费量。如煤矿用原煤生产洗精煤、炼焦厂用焦炭生产煤气、炼油厂用燃料油发电等。但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费的半成品和中间产品不统计消费量,如炼油厂用原油生产出燃料油后,又用燃料油生产其它石油产品,这种情况燃料油既不计算产量,也不计算消费量。【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是指统计报告期内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过程和非工业生产消费的各种能源量,无论其能源品种是作为燃料、动力、原材料、辅助材料使用,均作为能源消费统计,主要包括: 1、用于生产本企业的产品、工业性作业和其它生产性活动所消费的能源。 2、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试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消费的能源。

3、用于经营维修及本单位机电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及建筑物等大修理消费的能源。 4、用于劳动保护及其它非生产消费的能源。 不包括以下各项: 1、由仓库发到车间,但报告期最后一天并未消费,这部分能源不应计入消费量,应办理假退料手续,计人库存量。不能以拨代消。 2、回收的余热、余气不作为能源消费量统计。 3、拨到外单位委托加工的能源。 4、调出外单位或借出的能源。 5、自产自用的热力。 在企业计量与测试装置不齐备时,企业能源消费量可用下式计算: 企业能源消费量=企业购入能源量+期实库存量-期末库存量-外销能源量 在企业具有完善的计量与测试装置和完善的日常消费记录的情况下,企业能源消费量计算式如下: 企业能源消费量=企业消费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之和-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标准煤之和 上式中的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主要包括火力发电、对外供热、洗煤生产、炼焦生产、石油炼油生产、煤气生产、煤制品加工产出的能源。不包括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电以及自产自用的热力。 【工业生产用能】工业生产用能是指工业企业在统计报告期内为进行工业生产活动所使用的能源,包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用能。生产系统用能是指企业的生产车间用能。辅助生产系统用能是指动力、供电、机修、供水、供风、采暖、制冷、仪表以及厂内原料场等辅助设施用能,附属生产系统用能是指生产指挥系统(厂部)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如车间浴室、开水站、蒸饭站、保健站、哺乳室等消耗的能源。主要包括:

生活中经济现象

生活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陶一桃教授著过一本书,书名为《经济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记得笔者初闻该论断是在刚入学时的新生见面会上,自那时起这句话便在笔者记忆里留下深刻印象。促使笔者在点滴日常生活中感受经济学,发现经济学的奥妙并且乐此不疲,还颇得玩味之处。 在此笔者就日常生活中的四点现象浅析其中的经济学道理,鉴于才疏学浅,其中的疏漏毗误之处还望读者多多见谅!这四点生活现象分别是行人闯红灯现象,公交车运营现象,路边烧烤摊现象和图书馆雨伞堆积现象。 (一)行人闯红灯现象 在上届经济学院学生专业作品大赛论文集中收有03级金融3班的林伟华,黄凯洲同学题为《“行人闯红灯”的成本收益分析》一文,该文主要从个人成本收益,社会成本收益等方面对“行人闯红灯”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而笔者则从经济学的不同角度对该现象进行透析。“行人闯红灯”可谓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尽管笔者尚不知国外此类现象严重与否,但就国内情况而言“行人闯红灯”的现象几乎是随处可见。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有机会就闯,看到空子就钻。纵然从行人的闯红灯心理分析,也许他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工作,紧急情况而要抢时间,但是更多行人应该只是出于一种潜在的闯红灯心理。在深圳有些道路设置了城市义工对行人过马路实行监督,可是任凭义工的哨子怎么警告,行人只管以最快的速度,步调闯过红灯。当然行人之中也不乏遵守交通规则的,但是在更多数行人的“示范效应”之下,愿意“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者毕竟又是少之又少。对于“行人闯红灯”问题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无论是大力宣传教育还是设置大量监督都收效甚微,还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笔者前段时间去到武汉,在多次过马路后发现该市的众多道路未设置红绿灯,熙熙攘攘的行人和川流不息的车辆却并行不悖。由此我略加思考想到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即自由的市场经济。试想马路上不设置红绿灯,道路状况交由行人和车辆去相互调节从而达到均衡。即当马路旁行人占多数时,众多行人由斑马线迅速穿过马路而此时车辆只需稍作等待。而当道路上车辆占据多数时车辆快速通过,此时作为行人则需稍作等待。这样的相互调节可减少因红灯持续时间过长(此处相对于等待过马路的行人)或持续时间过短(此处相对于等待通过信号灯的车辆)所造成的行人等待过久或车辆等待信号周期过长,同时也避免了“行人闯红灯”,“车辆闯红灯”的现象。此外行人与车辆在相互调节中久而久之形成默契,达到均衡,实现双方等待时间的最短化,并达到降低交通事故发生频率的作用。尽管如此也并不是说交通治安的维持就不需要交通信号灯,这就如同市场经济的自主调节会失灵一样。当道路不是直行的马路而是三岔路或十字路口时,不设置交通信号灯而依旧放任行人与车辆的相互调节则势必导致交通秩序的无序混乱!此时此刻政府干预显得犹为重要,即交通信号灯可以发挥它调节交通的积极作用。此外在人流车流繁忙的路口甚至有必要设置交警进行交通协调。我们的市场经济需要自由调节也需要国家的调控,道路交通也是如此。城市里的直行马路可以尝试撤除红绿灯,放手让行人和车辆相互调节;三岔路,十字路口则保持交通信号灯,甚至于交警的调控作用。这样我们的交通资源便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行人与车辆便可实现各自效用的最大化! (二)公交车运营现象 从前看过经济学者梁小民的一篇经济散文—《城铁应该如何经营》,文章从城铁的经营效率,城铁服务质量方面阐述城铁应该由政府独自经营转向股份制经营,或是民营。笔者在前段时间去武汉的行程里曾多次搭乘该市的公交大巴,也正是该市的公交车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市的公交车不但外部陈旧,车内部更是破旧不堪,车内环境十分恶劣,除去我所搭乘的公交大巴,据我观察其余公交的状况也相差无几。唯一的好处在于公交车的票价低廉;就我曾搭乘的422路公交大巴由汉口经汉阳开往武昌,横跨武汉三镇,其全程票

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二十二章第四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第41届世博会已于2010年10月31日在上海闭幕.为了延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精神.某校同学提出下列环保建议,其中你认为可行的是()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科袋 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 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 ⑤分类回收垃圾. A、①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A、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B、提倡使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C、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 D、提倡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 3、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暧,下列获取电能的途径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A、火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风力发电 D、核能发电 4、使用下列哪种能量最不利于环境保护() A、风能 B、水能 C、木柴 D、太阳能 5、小刚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一些现象,并进行了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燃烧会造成温室效应 B、用洗涤剂清洗油锅,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C、饮食注意补充蔬菜水果类,是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D、高压锅做饭熟的快,是因为压强增大,沸点降低 6、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PM2.5检测可推动环境质量提升.下列能源在利用时对大气环境污染最大的是()

C、煤 D、电能 7、2015年2月28日,前央视知名调查记者柴静推出了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改善空气质量,创造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成为当务之急.以下措施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加快煤改电、煤改气,多使用清洁能源 B、改进消烟和除尘装置,提高热机的性能 C、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加强秸秆综合利用 D、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8、目前国家提倡“低碳生活”是为了节能环保.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材用旧了要再循环使用 B、洗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上学时能骑单车就尽量不坐汽车 D、为了方便而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9、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特别重视太阳能的利用 B、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电磁波 C、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 D、光纤具有抗干扰、信号衰减小的特点,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信息传输 10、党和国家倡导要建立节约型社会,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炖鸡汤时,当水沸腾后,改用小火保持锅中的水保持沸腾 B、在雨天可以用盆子放在院子里,收集雨水用来拖地、冲厕所等 C、现在有越来越多人不再使用煤或者电来烧水而是使用太阳能来烧水洗澡 D、晚上睡觉了只要用遥控器关掉电视机,不需要关掉电源开关 11、湛江东海岛钢铁基地项目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该项目在投产后,环境保护问题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控制污染,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 B、工业废弃物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C、改进消烟和除尘装置,提高其性能 D、将大量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大海 12、“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低碳生活”让我们生活更美好.下列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A、用一次性塑料袋代替布袋购物 B、使用一次性筷子,讲究公共卫生 C、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减少火力发电 D、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13、人类生活、生产、学习、研究都离不开能源的消耗,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下列能源中既属于一次能源又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关于能源消费总量的多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影响能源消费总量的多因素分析 院 (系) 工商管理学院 所在班级2012级工管(1)班 姓名金军霞 学号 20122057 日期2015年6月

影响能源消费总量的多因素分析学院:工商管理班级:12工管(1):金军霞学号20122057 容摘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做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 为能源规划及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案例通过对影响我国能源消费的国生产总值、工业产值、产业结构、人口增长等因素进行分析,对所建模型中存在异方差、序列相关等问题进行了检验与修正。在各因素中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因而产业结构的变动率很大程度上影响能源消费,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本文在能源消费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能源消费工业生产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战略投入要素,在经济增长初期,能源的投入能够带动经济速增长。十八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煤炭的燃烧推动蒸汽机的普及,进而带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了工业化的起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石油的大量使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量。可见,经济增长和能源投入之间形成了一定互动关系,能源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经济增长又拉动能源消费。 能源消费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能源消费,一般这部分能源消费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短期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另一部分是由管理水平、市场环境产业结构等因素决定的能源消费水平,即体制性因素决定的能源消费水

平。这部分能源消费可变性较大,是引起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二、研究目的 我国国民经在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较长时间处于能源消费需求迅速增长而供不组的紧缺状态,20世纪末的“九五”期间发生了显著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均呈降的趋势,出现了难得的源供需基本基本平衡状况,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即煤炭过于求与石油的供不应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本文拟从我国的能源消费和生产入手,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我国能源消费与生产的主要因素,探讨我国能源消费的趋势。 三、模型设定 1、影响因素分析 理论上认为影响能源消费需求总量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人口增长、能源转换技术等因素。 (1)国生产总值:生产必然就造成能源的消耗,近30年来,国民经济飞速发展,能源的消耗也在快速增加,我国从能源出口国变为能源进口国,英国石油公司预计到2035年,中国将超过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 (2)工业总产值:工业作为能源消费最多的部分,当然与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产业结构:在GDP中工业的贡献率表明了国家CDP对工业的依赖程度,同时也表明了GDP对能源的依赖程度。 (4)能源转换效率:由于技术的发展,对能源利用的效率也在逐年增加,也就意味同样多的产值需要消耗的能源在下降。据统计,我国人均能源资源的拥有量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 一、以前我常常打车,就是1.2元/公里的时候。但是涨价后就很少打了。 上次南京出差,每次司机多收我一块钱的“燃油涨价费”,我恍然大悟,这才是聪明的办法。 为啥南京市政府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而北京市政府的官员想不到呢? 双败的结局,是我这样的稍微懂一点经济学的普通人都能想到的, 而且,还有很多能人在报刊网络上有指出, 为啥我们的政府官员想不到呢? 二、为什么尺码不同的服装有一样的售价?尺码不同,原材料成本自然不同,为什么没有在价格上体现出来?解释: a.原材料成本相对设计、加工、流通等其他费用比起来,只占较小的部分,不同尺码造成的成本差异不大。 b.没有正规的包装袋,价格不同,不易于销售、存储时的管理。 c.涉嫌对大身材顾客的歧视。 三、背双肩包时,我们都知道同时背两边要舒服,为什么很多时候还是只背一边。解释: 两边轮流换着背,流换着休息。 四、最近发现一个奇怪的经济学现象, 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我住在北京的回龙观地区, 在回龙观地区有三个城铁站,龙泽,回龙观和霍营, 我家离霍营站比较近,离回龙观站比较远。 由于回龙观里很多小区离城铁站还有一定的距离, 城铁站门口总是有一些黑车营业。 有一次,我和晓波同学准备坐黑车回家, 晓波说,那我们在回龙观下吧。 我说,那不是更远吗? 晓波说,但是回龙观的黑车是5块的, 霍营的黑车是10块的,虽然霍营到我们家比较近。 我们就开始颇有兴趣的讨论起来了, 这是为什么。 晓波的观点是市场定价, 就是回龙观发展的早,黑车多,竞争激烈, 所以便宜。 霍营竞争不激烈,所以就贵。 这似乎有点道理,但是也可能和开始的定价就有关系。 开始定价就低(这个可能是竞争造成的) 所以单方面的提价很困难, 同样开始定价就高,单方面降价也有困难。 当然最有意思的是,如果从我们小区出来, 去比较近的霍营是10块, 比较远的回龙观是5-7块,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描述各种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2.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3.能通过具体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4.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5.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6.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对能源的开发利用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能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能量”一词,学生对这个词本身比较熟悉,但对作为物理概念(物理量)还是比较陌生的,教材从八年级上学期开始渗透光能、热能,到电学板块时直接提出了电能的概念,将词义变成物理量,从而有了单位及计算的方法,同时粗略地渗透动能的概念,九年级又形成了动能、势能、机械能、内能等概念.“能量”作为主线之一,也贯穿在整套教材当中.本章在前面学过的各种能的知识基础之上,对能源知识做了常识性的介绍,对“能量”概念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总结. 本章教材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的最后一章,起着至关重要的压轴作用.它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的目的在此达到高潮,物理教育教学的意义得以充分的体现.从知识方面看,对能量、能源及转化有全面的认识,从价值观方面看,培养了学生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本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形成对能源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其他的目标都是为了这一终极目标服务的,这一终极目标又为学生形成对包括社会问题在内的各方面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奠定了基础. 学生从学习物理开始就接触光能、热能,到学习电能时就涉及了电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问题,后来又逐渐学习了动能、势能、机械能、内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学

能源与生活的关系

人类的许多活动都向大气、水体、土壤等自然和人工环境排放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自然界的一些变化也影响环境的质量。环境监测就是按照国家或地方关于污染防治和保护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标准,对污染源排放情况和环境状况进行定性、定量的测试,并为科研、决策、立法、处理污染事故和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依据。环境监测是一切环境保护活动的“耳目”。 在实际工作中,环境监测可分为两类。一是污染源监测,即对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一般是在污染物排出口,定期、定点采集样品,分析、测定不同形态有害物质的浓度、排放量以及时空分布规律。二是环境监测,也就是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环境影响进行分析、监视,明确其数值、范围、污染程度,通过综合分析描述环境质量状况和发展趋势。 按照环境要素的不同,环境监测分为大气污染监测、水体污染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等;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又可分为化学毒物监测、热污染监测、噪声污染监测、放射性污染监测等。大气污染监测常用的监测项目主要包括气象参数和总悬浮颗粒物(TSP)、降尘、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臭氧(O3)等;地表水水质监测的项目一般包括水文、气象参数以及温度、酸碱度(pH)、悬浮固体(SS)、溶解氧(DO)、生物耗氧量(BOD)、化学耗氧量(COD)、某些毒物等。 环境监测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遵照国家和国际上规定的监测方法和标准来进行,监测结果要编制成专业文件。对监测过程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环境标准是对某些环境要素所作的统一的、法定的和技术的规定。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环境标准用来规定环境保护技术工作,考核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效果。 环境标准主要有: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分析方法标准,还有排污收费标准等。另外还有一些关于标准的环境词汇、术语、标志等的规定。其中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环境标准是按照严格的科学方法和程序制订的。环境标准的制订还要参考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的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环境标准过于严格,不符合实际,将会限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过于宽松,又不能达到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造成人体危害和生态破坏。 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根据适用时段的不同,又可分为现行标准和超前标准。另外,由于国情有所差别,各个国家的环境标准也不完全相同。为保障人民健康,我们制订了严格的环境标准,但鉴于当前科技水平和城乡建设、经济建设的需要,相比发达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做了事实求是的考虑。 环境标准具有法律效力,同时也是进行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评价和城市建设的依据。 能源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赖于提供能源的多少。从历史上看,人类对能源利用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从而促进生产力大大发展,甚至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如18世纪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以蒸汽代替人力畜力,在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上转向以煤炭代替木柴的时代,开始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电力逐步代替蒸汽作为主要动力,从而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廉价石油、天然气大规模开发,世界能源的消费结构从以煤炭为主转向以石油为主,因而使西方经济在60年代进入了“ 黄金时代”。 每一次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必然引起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促进经济的大发展。而能源的利用程度和能源的人均占有量是衡量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是一个国家技术进步程度的体现。 当今世界对能源的消费数量急剧增加,人们感到常规能源的开发和供应已难以满足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能源危机的阴影笼罩着整个世界。显然,如今能源不足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供应不上,经济发展就要减慢,甚至停滞,人民生活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能源是保证社会稳定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不仅如此,能源问题还是当今世界影响政治形势的一个重要问题,1990年的海湾战争就是一个典型。可见,能源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 能源按其生成方式,分为天然能源(一次能源)和人工能源(二次能源)两大类。天然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天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指标的计算方法

附件4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指标的计算方法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6) 吨煤综合能耗: 吨煤综合能耗(吨标准煤/吨)=总能耗(吨标准煤)/原煤产量(吨)子项: 总能耗=(原煤生产能耗+非原煤生产能耗)-(煤矸石、油页岩、煤泥、瓦斯资源利用量)。 计算时,应折算成标准煤后计算。煤矸石、油页岩、煤泥、瓦斯资源利用量按实测发热量数据计算标准煤量。 原煤生产能耗: 指矿井(露天)原煤生产过程中的回采、掘进(剥离)、运输(不包括为矿区服务的大铁路运输)、提升、通风、排水、风压、坑木加工、瓦斯抽放、消火灌浆、井口选矸、矿井采暖、水砂充填、矿灯充电、矿机修、工业照明、工业供水等能源消耗,以及与上述有关的各项线路和变压器的能源损失。 非原煤生产能耗: 指煤矿企业附属的其他工业产品生产的能源消耗。如选煤厂、机修厂、运输队、建材厂、火药厂、化工厂、支架厂、钢铁厂、综合利用厂等能源消耗和由各种专用基金支付的工程(如大修理、更新改造工程等)的能源消耗,以及与上述有关的各项线路和变压器的能源损失。 母项:

原煤产量为矿井产量、露天产量、其他产量。矿井产量指回采产量、掘进产量和矿井其它产量。露天矿产量指采煤阶段产量、剥离阶段产量和露天其它产量。其他产量指基建工程煤、更改工程煤和不计能力小井(小露天)产量。 回采产量指生产矿井中全部回采工作面所采出的煤量。但对下列情况应作如下处理: 1.矿井未正式移交之前,对准备出的回采工作面,进行实际采煤,其采煤量应计入基建工程煤内; 2.列入科研计划的新采煤方法试验面和使用新机试采面的出煤量,应计入矿井其它产量内。 3.掘进已完成,在回采过程中掘凿的巷道(一般称“采后掘进”)出煤,应计入回采产量内; 对已报废的矿井进行复采,由原煤生产费负担的,计入矿井其它产量。 掘进产量指在生产矿井中由生产费用负担的生产掘进巷道所出的煤量。不包括由更改资金进行的掘进工作出煤和井巷维修工作出煤。对采掘产量混在一起分不清的,用下式计算: 掘进产量(吨)=煤巷及半煤巷的煤断面(平方米)×进尺(米)×煤的容重(吨/立方米) 矿井其它产量指生产矿井回采和掘进产量以外的其它产量,主要包括井巷维修出煤,已报废矿井复采后所出的煤,不合质量经处理后合格的回收煤,科研试采出煤,出井无牌煤,水砂充填或水采矿井扫沉淀的煤泥,盘点发生的涨(亏)吨煤,以及由生产费用开支不计能力的矿井产量。 露天矿其它产量指露天采煤阶段和剥离阶段以外的其它产量。主要包括由生产费用开支的不计能力的露天产量,由排土场回收的拣煤量,露天坑内的残煤回收量。 其它产量指不由原煤生产费用开支所出的煤量,主要包括基建工程煤、更改工程煤、不计能力小井、小露天产量。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

一、以前我常常打车,就是元公里地时候.但是涨价后就很少打了.上次南京出差,每次司机多收我一块钱地“燃油涨价费”,我恍然大悟,这才是聪明地办法.为啥南京市政府能想到这么好地办法,而北京市政府地官员想不到呢?双败地结局,是我这样地稍微懂一点经济学地普通人都能想到地,而且,还有很多能人在报刊网络上有指出,为啥我们地政府官员想不到呢? 二、为什么尺码不同地服装有一样地售价?尺码不同,原材料成本自然不同,为什么没有在价格上体现出来? 解释:.原材料成本相对设计、加工、流通等其他费用比起来,只占较小地部分,不同尺码造成地成本差异不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没有正规地包装袋,价格不同,不易于销售、存储时地管理. .涉嫌对大身材顾客地歧视. 三、背双肩包时,我们都知道同时背两边要舒服,为什么很多时候还是只背一边. 解释:两边轮流换着背,流换着休息. 四、最近发现一个奇怪地经济学现象,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我住在北京地回龙观地区,在回龙观地区有三个城铁站,龙泽,回龙观和霍营,我家离霍营站比较近,离回龙观站比较远.由于回龙观里很多小区离城铁站还有一定地距离,城铁站门口总是有一些黑车营业.有一次,我和晓波同学准备坐黑车回家,晓波说,那我们在回龙观下吧.我说,那不是更远吗?晓波说,但是回龙观地黑车是块地,霍营地黑车是块地,虽然霍营到我们家比较近.我们就开始颇有兴趣地讨论起来了,这是为什么.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晓波地观点是市场定价,就是回龙观发展地早,黑车多,竞争激烈,所以便宜.霍营竞争不激烈,所以就贵.这似乎有点道理,但是也可能和开始地定价就有关系.开始定价就低(这个可能是竞争造成地)所以单方面地提价很困难,同样开始定价就高,单方面降价也有困难.当然最有意思地是,如果从我们小区出来,去比较近地霍营是块,比较远地回龙观是块,真地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那位能研究清楚这件事,虽然可能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应该是很有意思地事情. 答:成本不同决定地. 成本包刮不变成本和边际成本(运行成本). 你说地距离,这影响地是运行成本,含油耗和车损等. 但是还有一个人工成本,无论拉多少活,这个成本是不变地,称不变成本. 回龙观人多,可更多地或,计活为. 总成本:() 回龙观地大点,但大很多,()下降,而且下降远大于地增大. 所以回龙观地总成本小.所以便宜. 还有一件有意思地事情,我去买洗衣机,在我们家楼下地美廉美,看到一款海尔地滚筒,但是在苏宁和国美是,美廉美地销量一定比苏宁国美小很多,为什么会便宜呢.后来,我分析,最近洗衣机涨价,苏宁国美卖地快,所以很快就知道了新地价格,而美廉美卖地慢,反而还是用老价格,所以它更便宜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五、生活中地经济学现象之二室一厅一仓.在农业经济时代,地主家总是有余粮,所以地主有一个特征就他们家有大大地仓库.里面好象啥都有,当然,最多地就是粮食.每次农民起义,开仓分粮,总是小时候小人书里面地经典画面.有多大地仓库,里面藏有多少粮食,某种程度上,还是财富地象征.时钟飞快地旋转到二十一世纪初,正在城市化中国,大量地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按理说,城市里地新新人口,可能会保留原来家里有仓库地习惯,房地产开发商,更应该针对消费者推出二室一厅一仓之类地产品.但是,你翻看晨报,日报,晚报中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形势分析 建立能源供需预警系统,建立全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需求目标管理系统,探索一条适合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消费模式,对能源需求进行合理引导和管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如果不加快能源行业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打破垄断,构建政府监管下的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体系,就会给低效率、高污染的能源建设项目提供发展的空间,带来不利于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后果.■在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到位,环境成本、社会成本不能内部化的情况下,要探索新的机制保证新投产的项目符合节能和环保标准,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2004年上半年能源形势回顾200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能源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能源供不应求的局面再度出现。据统计,2003年全国有21个省市拉闸限电,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拉闸限电的省市扩大到23个,预计今年夏天拉闸限电现象还将更严重;受运输能力的限制,陕西、山西等产煤大省出现供煤不足的情况,也加剧了能源供求矛盾;煤炭供应不足,使得缺煤少油的东南沿海地区不得不依靠柴油机组发电,又使一些地方的油品供应紧张起来。上述连锁反应已对我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带来了很大冲击。当前我国能源供求紧张主要表现在电力上。2003年,全社会用电量达1891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8%;2004年上半年,我国电力需求继续高速增长,1-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达6500亿KWH,同比增长16.1%,用电紧张进一步加剧。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临近,全国用电负荷仍持续攀升。预计全年电力需求为20910亿KWH,比上年增长11%左右;而同期电源投产容量将相对不足,估计全年有2000万KW以上缺口,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将比2003年更为严峻。造成我国能源供求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于近两三年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能耗行业发展过于迅猛,这些行业的电力消费占全国电力总消费的30%左右,而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产业投资增速不快或不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使得”住”、”行”能源消耗增多,如2003年北京地区电力负荷833万千瓦,而盛夏季节的总空调负荷约300-400万千瓦,空调用电占全市总用电量的7-10%;另一方面,与前几年能源建设速度趋缓也有相当关系。如2000年以来

新能源与现代生活论文

新能源与现代生活 论 文

题目:浅谈新能源汽车 摘要: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类使用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数量越来越多,能源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自从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一次能源的供能系统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后果,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生态破坏等等。人们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改进技术、节约能源的同时,积极探索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本文从汽车领域着手,谈论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以及人们为解决能源紧缺现状所做出的努力。 关键词:能源紧缺新能源新能源汽车 一、能源危机 能源危机是指因为能源供应短缺或是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这通常涉及到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能源危机通常会造成经济衰退。经济的快速增长一部分得益于化石燃料应用的快速发展,而原先人们却忽视了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过度的开发和利用,没有注重在可再生能源应用领域的探索。最近几年的战争频繁、冲突不断,和能源的掠夺不无关系。现在的能源危机让人们提高了警惕,开始着手于新能源应用,减轻现今能源结构的负担,这也就是近十年来多个行业积极进行利用新能源的产品开发的原因。 二、新能源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1980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此外,还有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 我们所熟知的新能源的应用莫过于发电领域了。三峡水利发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大亚湾核电站等等。其实除了发电之外,新能源的应用还很广泛,比如本文要论述的新能源汽车,就是正在蓬勃发展的一个领域。 三、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混合动力汽车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目前国内市场上,混合动力车辆的主流都是汽油混合动力。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是:1、采用混合动力后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来确定内燃机的最大功率,此时处于油耗低、污染少的最优工况下工作。需要大功率内燃机功率不足时,由电池来补充;负荷少时,富余的功率可发电给电池充电,由于内燃机可持续工作,电池又可以不断得到充电,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现象和案例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现象和案例经济学原理 一、决策中的经济学原理 原理一、机会选择 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满足人类欲望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也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资源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处于无限的选择之中。人们为了得到自己喜爱的事物,必然在众多食物中权衡取舍。选择是一个得到一样事物同时必须放弃另一样事物的过程,这样的选择就产生了机会成本。被放弃的事物的价值就是得到事物的机会成本。选择要决定用既定的资源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经济学家称为资源配置问题,而资源的有限性被经济学家称为稀缺性。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做出选择。 作为例子,我们考虑我们买水果时的机会选择,现在有三种水果提供给我们,一种是苹果,一种是西瓜,还有一种是香蕉并且它们的价格都是一样的,而且只能一次买一样水果。那么如果我买了苹果那也就意味着我就要放弃选择买西瓜和香蕉的机会。同样的如果我选择买西瓜就要放弃买苹果和香蕉的机会,如果买香蕉就要放弃买西瓜和苹果的机会。 还有一个经典例子就是面包和大炮的事例。在战争年代这个决策是关乎国家兴旺的抉择。当时俄罗斯较多比例的选择了大炮,因此它的军事工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从而有了较强的军事实力用来对抗美国。另一方面,由于它较少的选择了面包,它的轻工业和食品业发展十分落后,很难满足人民生活供给。这是一个机会选择的经典案例,在需要捍卫祖国安定的情况下就要较多的选择大炮,而在和平年代就要较大的选择面包,以取得更快的经济发展。 认识到人们面临不同目标中的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作出什么决策。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他们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用所放弃的东西的价值来衡量机会成本 在我们做出选择的同时机会成本就已经产生了,机会成本的代销可以用所放弃的东西的价值来衡量。

我国能源消费现状

我国能源消费现状 石油占美国能源供应的2/5,是最大的能源。国家运输燃料几乎全靠石油。对国家安全来说,石油至关重要。美能源部长在2001年全国高级别能源会上说:今后20年美国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如果我们不对付这一挑战。美国经济将受到威胁,特别是汽车、航空、建筑、货运和农业、石油是国家关键部门。目前美国能源部有1。3万人,而我们生管能源小组只有24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核心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大,效率低,污染严重。可以说,经济高速增长是资源巨大消耗换取的。我国单位生产总值的能源原材料消耗都大大高于世界先进水平。如电力、钢铁、建材等8个主要耗能工业,单位产品能耗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以上。如中国汽车每百公里平均油耗比发达国家高出20%以上。汽车用油接近全国石油消耗总量年四成。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以上。 ●五金行业是典型资源消耗产业,2004年工具五金建筑五金、日用五金三大类出口总额达173亿美元,超过德国。美国传统五金出口强国占世界第一位。但这一“桂冠”是建立在消耗我国大量生产资源,大量能耗以及污染前提下实现的。由于我国能源价格便宜,所以五金出口单价只及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几分之一,乃至十分之一。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要创造出欧美相同价值的产品,要花费比别人多几倍,甚至十几倍原材料和能耗。靠这样低价竞争来的。因为中国成品油价格扭曲的,是价格倒挂。很明显,如果我国放开成品油价格,很多企业的利润空间变小了,竞争优势没有了,行业过剩又会引起危机。这种倒挂何时休。 ●企业之所以对正确节约用油不重视,随意,节约何时落到实处。再如钢铁,2004年我国钢产量超过2。7亿吨,今年预计3。4亿吨,比欧盟、日本家加起来还多。钢铁过快增长,尤其抵挡普通钢大量增加,原料煤电油不断上涨,使钢铁成本持续上升。55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只有4户吨材实现利润1000.元/吨以上,17户实现利润100元/吨以上。原来依仗燃料便宜的低成本时代已经过去。7月召开的中钢协二届五次(扩大)会上,谢企华会长要求从扩张规模转到调整结构,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上,由质量常量竞争转到能源和成本上。过量的消耗造成资源供求矛盾,去年以来我国先后有22省拉闸限电。西南、东南沿海成品油告急,出现了“油荒”、“电荒”、“煤荒”。而这样的粗放,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已到了我国难已忍受的地步。 ●解决短缺的出路,无疑开源节流,据国国际能源机构预测,我国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原油缺口将分别为1。5亿吨、1。8亿吨和2亿吨。2010年哦石油将有一半依靠进口。而2020年该比例达到60%。而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如果要保持石油供应安全局面,石油年进口率绝对不应超过50%。理论上应控制30%以内。 ●世界油价正深刻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世界油价每桶变动一美元,将影响我国进口用汇46亿美元。直接导致GDP波动0。043百分点。今年我国仅进口原由一项就多支出100亿美元。源是要开的,但也需有度,那么节流呢?应当是出路。节油总比多找油,多采油,多买油简便,划算。 ●2003年我国消耗世界石油的4。4%、煤30%、钢铁27%、水泥40%。2004年中国消耗了全球8%的石油、10%电力、19%铝和20%铜、31%煤炭。然而中国对世界GDP的供献仅为4%。 ●中国正走一条高能耗经济之路。而重点钢铁企业每吨钢铁能耗高出40%。电煤耗高出国际30%,我国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盲目扩张,其生产能力超出国内要求1倍以上。而这些正是发达国家出于环保、能源的考虑限制发展向境外转移的企业。高能耗我们赚了钱,

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现象

经济学原理 一、决策中的经济学原理 原理一、机会选择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满足人类欲望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也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资源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处于无限的选择之中。人们为了得到自己喜爱的事物,必然在众多食物中权衡取舍。选择是一个得到一样事物同时必须放弃另一样事物的过程,这样的选择就产生了机会成本。被放弃的事物的价值就是得到事物的机会成本。选择要决定用既定的资源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经济学家称为资源配置问题,而资源的有限性被经济学家称为稀缺性。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做出选择。作为例子,我们考虑我们买水果时的机会选择,现在有三种水果提供给我们,一种是苹果,一种是西瓜,还有一种是香蕉并且它们的价格都是一样的,而且只能一次买一样水果。那么如果我买了苹果那也就意味着我就要放弃选择买西瓜和香蕉的机会。同样的如果我选择买西瓜就要放弃买苹果和香蕉的机会,如果买香蕉就要放弃买西瓜和苹果的机会。还有一个经典例子就是面包和大炮的事例。在战争年代这个决策是关乎国家兴旺的抉择。当时俄罗斯较多比例的选择了大炮,因此它的军事工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从而有了较强的军事实力用来对抗美国。另一方面,由于它较少的选择了面包,它的轻工业和食品业发展十分落后,很难满足人民生活供给。这是一个机会选择的经典案例,在需要捍卫祖国安定的情况下就要较多的选择大炮,而在和平年代就要较大的选择面包,以取得更快的经济发展。认识到人们面临不同目标中的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作出什么决策。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他们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用所放弃的东西的价值来衡量机会成本在我们做出选择的同时机会成本就已经产生了,机会成本的代销可以用所放弃的东西的价值来衡量。就像我们上大学的选择上就包含了很大的机会成本。如果我们不上大学就会得到一份工资乘以十二乘以三就是我们三年所放弃的其中一项机会成本,另外我们上大学还要缴纳一定数额的学费这个学费再乘以三就是我们所付出的实实在在的成本。并且我们不可能不吃东西,我们会从父母那里得到一项生活开支,这也是一项比较大的机会成本。最后就是我们所投入的时间成本,这也是我们上大学投入的最大的机会成本。当我们把时间用来听课读书时,我们就不能用它来工作或干别的事了。从这些方面就可以衡量出我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而且可以看到的是这个机会成本是相当之大的。 原理三、运用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比较做出抉择生活中的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来作出最优决策。例如飞机票的价格原本是200元但是由于各种因素本次航班的票没有全部售完,现在机长提出将票以100元的价格售出。这样有可行性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如果将票以100元的价格售出它的边际成本就可能是乘客在飞机上喝的饮料或吃的饭,这些肯定小于100的。但是如果你不将票售出,你就要白白损失好些票的价格。所以权衡之下得出边际效益要大于边际成本,理性的销售人员都会将票低价处理掉,而不是白白损失它们的价值。原理四、消费者偏好和对未来预计影响消费选择 经济学现象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例如当苹果价格提高时,对于消费者来说就会多吃梨少吃苹果,因为吃苹果的成本高了。对于果园园主就会增加种植和采收人员,以提高产量,因为苹果的价格提高可以增加收益。 一、以前我常常打车,就是1.2元/公里的时候。但是涨价后就很少打了。上次南京出差,每次司机多收我一块钱的“燃油涨价费”,我恍然大悟,这才是聪明的办法。为啥南京市政府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而北京市政府的官员想不到呢? 双败的结局,是我这样的稍微懂一点经济学的普通人都能想到的,而且,还有很多能人在报刊网络上有指出,为啥我们的政府官员想不到呢? 二、为什么尺码不同的服装有一样的售价?尺码不同,原材料成本自然不同,为什么没有在价格上体现出来? 解释: a.原材料成本相对设计、加工、流通等其他费用比起来,只占较小的部分,不同尺码造成的成本差异不大。 b.没有正规的包装袋,价格不同,不易于销售、存储时的管理。c.涉嫌对大身材顾客的歧视。 三、背双肩包时,我们都知道同时背两边要舒服,为什么很多时候还是只背一边。解释:两边轮流换着背,流换着休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