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创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技术创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技术创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技术创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技术创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摘要:本文对技术创新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之间的关联和区分进行了浅显的讲解,同时简单分析了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阐明了技术创新是当下中国发展的瓶颈,并提出了一定的措施以待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技术创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中国经济发展

1.技术创新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之间的关联和区分

1.1技术创新

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全面认识技术创新就是要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

时下,“技术创新”一词大量充斥于各种媒体,在媒体的鼓动下,举国下几乎无人不谈技术创新,宣传的威力之大令人咋舌。然而。绝大多数文章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些混乱的认识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如下两种极端观点。

一种是把技术创新看作纯粹的技术行为,把技术进步作为技术创新的目标。这种观点突出地表现为将技术创新等同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而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要求,创新成果的市场应用并不需要考虑或较少考虑。实质上,技术创新在这里被等同于技术的开发,技术的进步。

另一种观点,将技术创新看作是纯粹的经济行为,关注技术的应用,即面向价值转化与实现的应用创新。如有的文章认为技术创新的本质只是一种经济行为,技术创新能只能相对于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存在,如果不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就不会发生或很难进行下去。相对于上一种观点而言,这一观点弥补了上一观点之不足,强调了技术开发中市场的导向作用,强调了技术开发成果在市场中的成功,这无疑从理论上抓住了技术创新过程

中的关键部分——技术的应用。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一种理论方式的突破——从过去只重视技术开发本身到重视技术开发成果的市场成功。这一突破,对实践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促进技术开发行为的市场取向,将使技术开发的成果具有更多的转化可能性,技术开发成果限于文章、样品的尴尬局面也将被打破,经济的增长具有了更可靠的技术保证。

对技术创新的全新理解是: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它包括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这两大环节。这样理解的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技术的商业应用和创新产品的市场成功,在这一点上,与第二种观点一致。然而,这一观点并不仅仅关注技术创新中的市场导向,它也关注技术开发本身。由此可以看到,从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过程与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来理解技术创新,在理论上吸取了上述两种观点之精华,这一理解应成为实践指导。

1.2科学发现

科学活动中对未知事物或规律的揭示,主要包括事实的发现和理论的提出。作出科学发现是一切科学活动的直接目标,重要事实或理论的发现也是科学进步的主要标志。这两类发现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例如,19世纪末以来,电子、X射线、放射性等发现促成了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理论的建立,而后者又推动了各种基本粒子的发现,为粒子物理学的诞生作好了准备。重大的科学发现,特别是重大理论的提出,往往构成某一学科甚至整个科学的革命。科学理论的发现是创造思维的结果,它往往求助于直觉、想象力的作用,这就必然要涉及科学家的文化素养、心理结构甚至性格特征等复杂的个人因素,有时还往往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这并不意味科学发现毫无规律性可循。科学史上有大量所谓“同时发现”的记载,说明任何发现归根结柢都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实践和科学自身需要的产物,特别是事实的发现往往直接受到社会生产水平和仪器装置制造技术的制约。因此,科学发现在科学发展的总进程中是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它具有自己的“逻辑”,有人还明确地称之为

科学发现的逻辑。这种“逻辑”有别于单纯从事实归纳出理论或者从理论演绎出事实的形式逻辑。

1.3 技术发明

技术发明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发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制作的新工艺、新方法。机器设备、仪表装备和各种消费用品以及有关制造工艺、生产流程和检测控制方法的创新和改造,均属于发明。

技术发明不同于科学发现,发明主要是创造出过去没有的事物,发现主要是揭示未知事物的存在及其属性。技术发明是新颖的技术成果,不是单纯仿制已有的器物或重复前人已提出的方案和措施。一项技术成果,如果在已有技术体系中能找到在原理、结构和功能上同一的东西,则不能叫做发明。技术发明不仅要提供前所未有的东西,而且要提供比以往技术更为先进的东西,即在原理、结构特别是功能效益上优于现有技术。发明总是既有继承又有创造,在一般情况下大都有先进性。技术发明必须是有应用价值的创新,它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新颖的和先进的实用性。发明方案既要反映外部事物的属性、结构和规律,又体现自身的需要。发明者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前,已在观念中按功能要求预构所设计的对象,并在发明过程中不断地按优化的功能目标来完善其方案。

1.4 关联和区别

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它包括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这两大环节。所以从这个对技术创新的全面理解上可以比较清晰找到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科学发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技术发明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这里的自然规律即为科学发现活动,所以科学发现为技术发明奠定理论基础,而技术发明仅仅只能为技术创新的技术支持,而技术创新还面临的市场效益的问题。

2.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持续增长的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弱.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其中就包括: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围每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1架空客飞机。还有一种说法,中国驶往美国和日本的轮船都是满载,而返回的时却是空空荡荡。最近,不少媒体都在关注这样一条消息:中国每年生产的鞋已经突破100亿双,在全球148亿双总产量中,中国鞋已经占到近70%。相当于给全世界人民每年一双半鞋还有富余。对于全球消费者而言,中困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一些海外舆论也认为,如果没有中国产品,欧美等司家的普通民众,常开支会大大增加,因此,生活水准会大大降低。但这些廉价的百亿规模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应有的财富。有如此垄断地位的产量,中国鞋业却一点一点丧失定价权。因此,必须创造民族品牌,只有规模而没有品牌显然就缺乏竞争力。权威报告显示,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有待加强,目前,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很低,我国为8%,发达国家为40%。我国几乎全部的光纤制造装备、85%的集成电路制造装备.80%的石油化制造装备、95%的医疗装备等大型装备依赖进口。原始创新能力较弱。国际科学论文产出仅占世界的4.38%,论文被引用数仅排在世界第20位。在87.8万人的的研发队伍中,从事基础研究的仅有7.9万人。企业用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入比为l:0.078,日本和韩国为1:5-1:8。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低端手工制品的生产以及对外销售,消耗大量的人力以及资源,而自主研发品牌稀缺,高新技术产业薄弱,而如今世界经济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应向依靠高新技术产业转变,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则是需要技术创新的推行,所以我国要大力培养本土自主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

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3.如何提高我国整体技术创新的能力

技术创新是着重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服务人类,强调成果的应用性,它往往以企业为主体。

3.1自主知识产权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今天, 知识产权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一起,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三大支柱。国际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发展经济增强竞争力重要支撑。

( 1) 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

首先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 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在不同行业、层面要加大资助经费的投入力度。其次要建立各级工作体系强化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要完善健全激励机制, 加大降低专利申请门槛的力度, 包括增加专利申请资助经费鼓励企事业单位的专利申请; 同时, 加大政策引导, 在检查中加入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定量要求。

(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

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协会, 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形成协同保护知识产权的工作机制,使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能够有更多的自主权。建立知识产权网络机构, 落实专职工作人员。在知识产权运用平台建设上也要加快步伐, 使专利技术等能够更快、更好地与社会资本结合。建立知识产权工作机制, 监督检查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3.2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鼓励企业间、产学研问设立技术创新联盟,激励企业在不同创新环节开展联合创新。首先尽快制定或修改相关法规解决创新联盟的法律身份和监管问题,允许登记为“社团法人”或“事业法人”,并对其活动进行相应界定;其次,政府支持自主创新的资金适当向技术创新联盟倾斜,特别是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建议在条件适合的重点地区和行业开展试点工作,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推进相关法规的制定。

3.3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在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指导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结构布局,密切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制度创新保障科技创新绩效的实现。重新认识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的创新功能,发挥国家科研院所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和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引导科研机构的创新服务功能建设,增强其创新服务意识,有效促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

改革科技立项和管理制度,提高科技成果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促进成果转化。改革我国科技计划的管理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研机制。应用类科技计划,在立项时要贯彻“研发以致用”的原则,充分反映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在研发环节,真正支持由企业牵头的产学研合作研究;加强对科技成果的管理,对有实用价值的成果进行知识产权申请,修改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国家科技项目承担单位有成果转化的责任和义务,对未及时进行转化的成果国家拥有强制许可转让权。

引导科研机构的创新服务功能建设。增强科研机构的创新服务意识。一是继续不具有公共性的国有科研设计院所的改制,鼓励其与制造企业重组,或向创新服务型企业发展;二是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支持产学研合作建立研发平台,鼓励科研机构以成果许可、技术入股等方式转化科研成果,而不再鼓励科研机构办企业进行成果转化的方式;三是国家支持科研机构建设的科技基础设施向全社会开放,科研机构可按提供的研发服务收取相应费用,以提高科研机构的创新服务意识。

3.4 从源头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者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来自学习和培养,学习和培养的过程既是个自主的过程又是个受动的过程。在这个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仅与培养模式、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直接作用于学习者的因素有关,还与社会环境、文化底蕴、社会价值观念等间接作用于学习者的因素有关。因此,要提高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要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培育创新文化、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等宏观方面入手,彻底打破应试教育,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微观环节。要从源头、从幼儿、从家庭教育等各个环节开始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应由科技、教育、经贸等部门联手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从建立正确的科学角色意识和科学有益意识开始,通过引导激励,以专业的科学精神、良好的科学养成、扎实的科学功底塑造青少年,为国家创新人才的涌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困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得归功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处在转变之中,正从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美国、日本的经验相比,吸引巨额国际资本流入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而汇率问题则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难题。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与美国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前,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表现为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国外,资本的增长则主要来自国内,而现在,资本的增长更加依赖于外国资本和台湾资本,而需求增长则依赖于本地资源。印证这种变化趋势的是,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气势似乎盖过了珠江三角洲,上海与香港的金融中心之争也是咄咄逼人,如果说香港、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是外向型经济体系,那么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体系在地缘和传统上则较多是以内向(国内市场)为主要特征,这也是近年来跨国公司投资更多的选择上海的原因。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最终要超过国外市场,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颠倒过来。 翻开世界经济历史地图就会发现,经济大国的近代工业均发轫于沿海,但成功的大国经济很快就转向内地工业资源密集区,至少美国的经济历程是如此。美国经济沿着这条道路发展起来的,而法国、西班牙、荷兰、汉萨同盟则在相反道路上衰弱了。在南北战争以前,美国的生产力和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但美国人并没有长期沉浸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政策,而是调头西进,走“内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特别是19世纪早期,运输业和通信业的新技术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美国通过其东部沿海的城市纽约和波士顿的金融中心从英国输入资本,运用这些资本在纽约、宾夕法尼亚和俄亥俄等州建立了炼钢和采煤等新兴工业。这些产品运往内陆,供应芝加哥等新兴城市和西海岸的城市。这些新城市则在美国的腹地开发出新的农业产地以供应世界市场。而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各国等周边国家向美国提供原材料和某些特定的制成品以满足美国工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从企业债券到股票融资等金融工具的出现,标志着19世纪末华尔街资本证券市场的成熟,这为20世纪产业重组和企业并购提供了金融平台,那些20世纪的大公司和跨国公司就是以此为基础成长起来的。结果,半个世纪以后,整个西部地区就为美利坚的民族生产力所充溢,为美国迅速跨入世界强国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初,当美国的民族生产力已足以称霸世界时,才打出“世界主义”和“门户开放”的旗帜。 这个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如“西部开发”和“启动内需”仍有借鉴意义。只是,这个经验对一个世纪之后的中国经济所具有的挑战意味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那些在成长中具有时序关系的阶段和过程将被压缩在一个较短时期来完成。 二、作为反例的日本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经济奇迹被归结为这样一种基本发展模式:在日本式经济中,政府为了达到它的(贸易立国、出口导向)目标,在市场中同时嵌入了激励和抑制因素。在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后,日本实行的国家指导而私人所有的经济体制是日本二战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高效的经济体的主要因素。南韩和台湾学习了它的主要原则和机构,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日本对美国的持续贸易顺差,即美国对日本的持续贸易逆差开始成为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时,对日本经济成功的主流解释是它享有特别优惠的汇率,这一汇率是美国在战后占领期间为了帮助日本经济复苏而确立的,名义上1美元可兑换360日元。1971年,尼克松总统结束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迫使日元升值,削弱日货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优势。15年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规模有两个德国那么大,在汽车、钢铁、电子产品、机器人、半导体、液晶显示器和其他工业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美国人更是惊呼日本的“威胁”。像尼克松一样,里根政府又寻求利用汇率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机遇与挑战 易秋霖(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 (本文将刊载于《金融博览》2014年第3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从现在开始往后约1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又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前三十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取得了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引发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深刻变革。未来十年,改革仍然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最大的红利,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战略机遇。具体来看,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将迎来以下重要战略机遇: 一、新型城镇化将带来巨大投资与消费需求。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过程也是创造新的经济需求的过程。目前中国的城镇人口比例为51%(城镇户籍人口不到40%),如果10年后城镇人口比例达到60%,则城镇人口将比现在增加约1.3亿人。如果一半新增城镇人口进入现有城镇,一半进入新建城镇,每个新城镇人口平均10万人,则将增加650个新城镇。相应地,已有城镇扩大规模及建设新城镇均需要新增厂房、住房、道路、学校、医院、生活设施等,将形成新的、巨大的投资需求。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后,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需求也将扩大和升级。新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二、非公有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将发挥更大作用。非公有经济创造了中国绝大部分新增就业岗位,吸纳的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70%以上,创造的GDP占全国GDP总额近70%,上缴的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例超过50%。非公有经济在支持经济增长、促进城镇就业、增加财政税收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未来10年,非公有经济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逐步推进,非公有经济将获得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包括:非公有经济与公有经济在权利、机会、规则等方面获得平等地位,消除各种隐性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总量日益上升。据数据显示,到2014年上半年止,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一片低靡状态,中国也不例外,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失业率陡增,出口额下降。为寻求世界经济复苏,西方国家联手中国举行G20国峰会,讨论如何合作发展。实践已证明,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领跑者作用,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引擎。在2009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突破8%的目标,2010年中国政府又投入40000亿,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我们借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新一任领导人的上台,提倡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大反腐力度,增加一些行业向民间资本开放,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与政治环境。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发展,即科学发展。为实现其目标,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正由“粗放型”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因为从长远来看,只有节约型增长方式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中国当前是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是历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为此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继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高养老金的发放金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房地产市场”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热点,改革开放特别是1998年以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观念明显转变,住房消费有效启动,房地产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改善居民住房条件,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矛盾,普通居民没有能力购买高档房,而且部分商家从中在此“炒作”,使房地产市场秩序不太规范,为此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运行。 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明显,人民币汇率逐渐上升,对此有利有弊。西方国家都强烈呼吁中国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此来促动其自身的外贸出口,因为中国劳动力比较丰富、廉价,是以加工业为主要出口的,一旦汇率有较大波动,中国出口将会减少。所以对此问题,自2007年人民币汇改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平稳的汇改政策,以此来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做出“今后一个时期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一判断的具体依据是什么,从国际和国内的形势来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仍然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环境看,尽管全球金融危机一度冲击全球化的进程,到目前为止,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艰难,到哪啊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首先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全球化进程深入发展,全球金融体系改革得到推动,特别是全球经济治理问题会受到各方面重视。。经济全球化在一些方面会出现调整趋势,生产全球化将会进一步发展、贸易全球化趋势不会改变、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掀起新高潮、从制造业到服务业整体产业链的全球化难以动摇。其次,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的变化,个大国基本力量对比和相对地位将进一步发生变化,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继续提升,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体系改革主动塑造更加有利于平稳发展的外部环境机会大大增加。再次,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危机以来,全球各国加速了科技创新的步伐,加大推动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抢占未来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在其中,我们完全有可能通过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占有一席之地,从而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从国内环境看,中国在过去30多年出现了高速经济增长,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具备了发展提升的基础。字1978年-2007年的30年时间里,中国平均GDP增长率达到9.7%,特别是2003年以来,中国平均真实的GDP保持在11%的水平,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劳动力素质的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物质技术和体制基础更加牢固,企业竞争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总体而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并且已经从金融危机中复苏,具备了进一步改革和转型的宏观基础。从特定的意义上说,一些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例如消费贡献率降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储蓄率过高等,也同样可以通过改革来促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个过程其实也是结构调整的过程。 “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今后五年,甚至今后30年的发展重要性是什么?这一判断对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战略决策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从历史角度看,无论是地理大发现之后的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科技革命,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信息革命,都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的版图,也影响到不同国家的相对经济实力。一些国家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走到了前列,另一些国家却陷入被动,落后的局面,能否抓住机遇,推进发展,是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在今后的五到十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突出的大势就是加快由中等偏下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迈进。与此同时,我们也正在面临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重要考验。根据统计,到2010年末中国的人均GDP或人均GNI将达到3400美元以上,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力和亚洲的马来西亚,上世纪70年代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后,由于收入差距过大造成内需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出现大量的贫民窟、金融风险造成国家财富损失、一般制造业向高端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升级过程中出现不可跨越的障碍等原因,至今仍然挣扎在同样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出现问题的原因,是结构调整缓慢、自身矛盾难以有效化解、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等。 顺利从发展中进入了较为发达行列的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则是受益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支撑了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在达到人均5000美元的GDP水平之后,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推动力就必须从拷贝转向自主创新,而拉美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很好的改进,韩国过去30年间,人均专利注册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6倍,而同期巴西人的人均专利注册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0.3倍。目前,中国的人均专利注册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0.6倍,虽然高于巴西的水平但是显著低于韩国的平均水平。 如果从经济学理论来看,中国必须在未来五年内启动经济增长模式从库兹尼茨增长的转换。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最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摘要】中国的经济体制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问题,塑造新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从经济体制、市场主体、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增长、产业选择和调控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和大国崛起的目标。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必然性 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1.可能面临“中等国家陷阱” 3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使我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2008年我国人均gdp为3267.1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成功,但不能盲目地认为未来会自动成功,现在离最终成功还有很大的距离,特别是可能遭遇“中等国家陷阱”。 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最近几年正在发生突变,已经明显偏离了原有收入差距允许的范围。现有发展模式产生的过度不均衡问题将会极大地制约需求增长,最终限制经济总量的继续快速扩张。收入差距过大,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将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并抑制消费,将对经济的高增长形成巨大的影响,即一国在达到中等

收入水平后的增长将面临消费不足的巨大障碍。城镇化长期滞后、地区差距过大等都会产生需求陷阱。在此阶段,缩小增长差距的政策不仅会得到更多的民众支持,而且会推动新的发展,因为它们将带动需求(主要是消费需求)的扩张,从而纠正投资与消费的不平衡问题。 2.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过度不均衡问题将会极大地约束需求增长,最终限制经济总量继续快速扩张 持续的高增长如果不能带来产业竞争力(主要是制造业的竞争力),现有发展模式的继续推进将会阻碍产业升级和产业竞争力提高。同时,现有发展模式如果不改变将会使资源瓶颈约束难以克服,且环境的代价巨大。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房地产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高耗能行业。由于房地产行业自身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有限,其对下游产业升级的要求不强,因此,它的过快发展将会阻碍产业升级。 现有发展模式还扭曲了资金、资源的宏观配置,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或经济危机。现有发展模式在资源、资金及人才方面都倾向于房地产业,这不仅会影响经济的宏观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还可能引发重大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即存在房地产过度泡沫化的风险。 总之,现有发展模式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难以继续发挥作用。中国经济增长对内依赖于房地产,对外依赖于出口,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如果预见危机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内,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预计至2020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60%以上,先慢后快,年均升值约4.5%。 趋势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 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 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过去10年,我国汽车生产和市场以超过GDP增速近一倍的高速度成长,私人消费成为推动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最大的动力。10年之后,汽车在我国城市的普及程度将像今天的彩电一样,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城市家庭拥有两部或多部汽车将非常普遍,汽车也将大规模地进入农村地区,一些即可用作代步工具又可作为生产资料的车型,如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经济发展的 战略重点 一、新型城镇化是中国下一步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家都很清楚,从去年“十八大”以来,到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今年的两会,中国新的领导班子开始执政,确立了新的发展思路,同时也确立了新的发展重点。新型城镇化就成为下一步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一下,每十年大概有一个重点。从以前都现在有三个波次的快速发展: 第一波快速发展——八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从1978年开始持续到八十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动力是土地制度的改革,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它解决的问题有两个:第一,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基本上到了九十年代初,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解决了;第二,解决了我们的建国以后长期存在的食品短缺问题。这是八十年代农村改革重要的结果。

到了九十年代,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形成了以国有企业、国有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一系列的改革。比如土地制度改革,正是九十年代土地从划拨变成了有偿转让,还有住房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等。九十年代由小平南巡讲话推动的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十年的高速发展。 新世纪这十年,大家都知道,主要是全球化的红利,我们分享的是全球化的红利,我们加入了WTO,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国的出口大幅度的增长,年均增长百分之十几、几十,这十年得益于中国的全球化,得益于外贸的促进。所以,这十年由全球化的红利加上人口的红利,推动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这是第一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三个波次的快速发展,简单地给大家回顾了一下。 二、中国经济的全新阶段和面临的挑战 2011年,就是说新世纪十年过后,下一个十年的开始,其实中国经济生活中有三个标志性的事件值得大家关注一下:第一个事件是中国的GDP总量超过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二,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表明了中国追赶发达国家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第二个事件是中国的人均GDP超过了5000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困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得归功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处在转变之中,正从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美国、日本的经验相比,吸引巨额国际资本流入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而汇率问题则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经济发展模式转轨比较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与美国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前,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表现为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国外,资本的增长则主要来自国内,而现在,资本的增长更加依赖于外国资本和台湾资本,而需求增长则依赖于本地资源。印证这种变化趋势的是,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气势似乎盖过了珠江三角洲,上海与香港的金融中心之争也是咄咄逼人,如果说香港、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是外向型经济体系,那么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体系在地缘和传统上则较多是以内向(国内市场)为主要特征,这也是近年来跨国公司投资更多的选择上海的原因。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最终要超过国外市场,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颠倒过来。 翻开世界经济历史地图就会发现,经济大国的近代工业均发轫于沿海,但成功的大国经济很快就转向内地工业资源密集区,至少美国的经济历程是如此。美国经济沿着这条道路发展起来的,而法国、西班牙、荷兰、汉萨同盟则在相反道路上衰弱了。在南北战争以前,美国的生产力和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但美国人并没有长期沉浸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政策,而是调头西进,走“内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特别是19世纪早期,运输业和通信业的新技术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美国通过其东部沿海的城市纽约和波士顿的金融中心从英国输入资本,运用这些资本在纽约、宾夕法尼亚和俄亥俄等州建立了炼钢和采煤等新兴工业。这些产品运往内陆,供应芝加哥等新兴城市和西海岸的城市。这些新城市则在美国的腹地开发出新的农业产地以供应世界市场。而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各国等周边国家向美国提供原材料和某些特定的制成品以满足美国工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从企业债券到股票融资等金融工具的出现,标志着19世纪末华尔街资本证券市场的成熟,这为20世纪产业重组和企业并购提供了金融平台,那些20世纪的大公司和跨国公司就是以此为基础成长起来的。结果,半个世纪以后,整个西部地区就为美利坚的民族生产力所充溢,为美国迅速跨入世界强国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初,当美国的民族生产力已足以称霸世界时,才打出“世界主义”和“门户开放”的旗帜。 这个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如“西部开发”和“启动内需”仍有借鉴意义。只是,这个经验对一个世纪之后的中国经济所具有的挑战意味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那些在成长中具有时序关系的阶段和过程将被压缩在一个较短时期来完成。 三、中国旧经济模式的缺陷和向新经济模式的转变 中国近代工业经济始于鸦片战争,西方殖民工业在东南沿海登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进一步扩大了近代工业的发生范围,同时也使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殖民工业的市场。这一时期的上海、广州、武汉等地也相继产生了经营农产品加工的官办工业和“外资”企业,占全国工厂总数的64%,开始形成了全国第一批较大的工业点。但甲午海战的失败,意味着中国自然经济的北方防线崩溃,促进了中国工业经济以日本帝国主义利益为中心的重心北移。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法德俄等国无暇顾及中国市场,随之而来的是日本资本开始在中国增强。1927年,日本政府在东京召开会议,制定了全面侵略中国的计划,开始推行全面占领中国工业市场的战略。首先,日本在东北大力投资扶持重工业,建立了煤铁中心和钢铁工业;在此基础上发展化学、机械等直接服务于军事的工业;开发了东北的水力资源,以水电为主,建设了电网,为进一步推行侵略中国的战略提供了廉价动力。这样,东北的重工业围绕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目标很快就在全国上升到十分突出的地位。其次,日本在华北的重点是击垮中国的民族资本,掠夺华北资源,发展轻工业。抗战前夕,青岛已有50万纺绽,天津已有33万纺绽,与上海并列。这样,青岛、天津、上海成为全国三大殖民工业中心。最后,日本力图摧毁中国南方工业。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存在的误区及解读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f9175772.html,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存在的误区及解读思考 作者:王义盛 来源:《商情》2015年第32期 【摘要】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时候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提出,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准确的战略性判断。本文将简单分析如何对新常态进行解读思考以及对新常态的认识所存在的误区。 【关键词】新常态认识误区解读思考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在创新方面基本完成顶层建设。新常态理论的提出,可以全面指导中国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之内的经济工作发展,对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深刻意义。除此之外,新常态理论的提出,还可以全面深化中国社会目前的改革发展,全面推进中国法治社会的全面进程。新常态理论对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一、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和解读 正确认识新常态。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当前必须科学地认识社会发展形势,准确判断未来经济发展走势,辩证地看待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就要把握其中蕴含的几个内涵。第一,中国整体消费需求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渐从排浪型消费转向个性化消费,在传统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将会有更大的作用。排浪型消费,指的就是消费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在某段时间之内,以某一种消费为主导,具有模仿性特征。排浪型消费的转变,标志着以房地产为主的大宗消费方式逐渐进入尾声。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为消费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第二,外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目前正在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双重战略,在这两条战略中,“走出去”战略显得更为重要,是与“一带一路”相对应的。中国经济发展可以对外输出过剩产能,支援第三世界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这对实现中国经济新的转型有重要意义。第三,整体投资需求量发生变化。新型的投资机遇会源源不断出现,但仍需要传统的投资方式进行托底,加强投资方式的创新和支持新型投资有很重要的意义。 案例:湖北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下,很注重把握发展机遇。国家提出大力发展长江沿岸经济,湖北省有长江岸线1000多公里,在长江沿岸经济发展中有先天优势,依托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湖北省积极发展长江经济,带动了全省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之路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之路 经济放缓 2014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众所周知,2014年中国经济进一步放缓,经济增长率下降到了7.4%,同时中国经济经济进一步下行,摩根大通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将会由2014年的7.4%进一步放缓至2015年的7.2%,而中国政府将经济增长率目标调整为7.0%,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阶段。 房地产下滑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如今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的问题逐渐显露,发展态势越来越严峻。如下图所示红线为房地产销量增长率,2014年房地产销量基本处于下滑威胁动摇经济增长根基。 人口红利消失 另外,一直以来对中国经济取到重要作用的人口红利也在逐渐消失。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中国从16岁到59岁的有工作能力的劳动力人口总数,在2012年已经见顶,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即便再将具有工作能力的劳动力人口总数放宽五年,中国从16岁到64岁的劳动力人口总数,也将2015年见顶。

走产业调整之路 持续30多年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原有增长点和增长优势,都在逐渐消失,只有找到新的增长点和发展之路,中国经济才能再次腾飞,虽然从国民生产总值来看,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但无论是人居国民生产总值还是经济增长质量都远远落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依然巨大。中国仍没有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未来,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仍将持续不断地赋予经济新的增长动力。 在未来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在内发展都会变缓,产业转移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而中国经济要长远发展必须实现产业调整和升级,将粗放型经济转移到以科技推动为主;将单一型经济产业转变成混合型生产服务一体化;将依靠出口和投资转变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同时政府也要简政放权,促进市场的作用,完善金融体系和市场规则,促进产业之间正常竞争和发展。 1)完善市场机制,促进正常竞争。 以电商为例,淘宝天猫在2014年双11里创下了惊人的571亿营业额,马云扬言在2020年电商要占领50%的零售市场,福兮?祸兮?事实上,在欧美国家,电商从未像中国这么火,中国的网购之所以这么火主要是因为网上购物比实体店要便宜许多,而事实上这是由于电商与实体店的不公平竞争造成的。在美国沃尔玛超市的商品价格要低于亚马逊,而在中国实体店价格远高于网店,一个原因在于中国的房租太贵,另一个就是实体店收税太重,而网商不需要缴税。我觉得电商应该是一种新的销售渠道,并不能完全取代实体店,政府应该大幅降低实体店的税收,不然的话如果到了2020年电商占领50%的零售市场,中国将会有大量的人失业,因为电商所创造的就业不足以抵消实体店衰败带来的失业数目。 2)大力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 以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为例,现今政府又计划在天津,福建,广东建立新的自贸区,促进市场的作用,加大开放,深化改革,就是要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比如,2014年改革了企业登记制度,前3个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920万户,新增企业数量较去年增长了60%以上。 3)促进小城市化,大力推进农村生产合作社。 个人认为,城市化不是让农民进入大城市和知识分子竞争就业,而是要鼓励就地建镇,鼓励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大力推进农村生产合作社,将农业生产企业管理,做到从种子化肥,生产销售到服务的混合一体化农业模式,提高效率,解放生产力。

中国经济政治小论文参考

中国经济政治小论文参考 谈中国经济新常态:全方位优化升级的经济 一、经济新常态的丰富内涵和阶段性特征 对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在2021年11月召开的APEC工商领导人 峰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 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居民收入占比 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把握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 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1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我国经济从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回落 到一位数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基本特征。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我们必须理性 对待经济增速的“换挡期”,适应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2经济发展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质量和效益逐步提升。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譬如,经济发展的资源环 境压力越来越大,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 镇居民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压力仍然比较大等。迫切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 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 式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中底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转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 构不断在优化,但由于追赶阶段的发展模式,只追求数量不讲质量,我国产业结构总体上 处于全世界的中底端水平,比较利益仍较低。新常态下,我国许多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传统产业规模扩张的空间变小。但同时,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教育、文化、医疗、旅游、养生等服务业发展加快。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高我国产业在全球产 业链中的地位。 二、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 1我国经济具备更大发展的实力和基础。2021年GDP历史性地突破十万亿美元大关, 大约是日本经济总量的2倍,超过了整个欧元区经济总量的总和,首次仅次于美国跻身于 世界“十万亿美元俱乐部”。新常态下,从我国的发展速度、经济总量、外汇储备及财政 实力等方面来考虑,无疑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既能抵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又能促进 我国经济发展,切实改善民生、加强经济社会中的薄弱环节,有效地防御各种风险和自然 灾害。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strateg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经济发展战略是发展中国家为使经济由落后变为先进所拟定的长期性、全局性、根本性的目标和对策。它一般含有社会发展的某些内容,又常称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般内容 经济发展战略通常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①制定战略的实际依据和理论依据。要考虑本国的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的历史和现状,并明确所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和重要指导原则。 ②提出在一定时期内拟实现的综合的、概括的总体目标和在某些方面比较具体的目标。 ③提出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包括战略重点、实施步骤、力量部署、重大的政策措施等。经济发展战略有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一个国家、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企业,都可有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下一层次或较小范围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上一层次或较大范围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全国性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有科学的依据,一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本国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各种基本情况出发,使战略目标的确定,发展途径的选择符合客观条件、立足本国实际。国情的具体内容包括: (1)自然资源条件。主要有土地、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以及地理位置、气候等条件。 (2)人口状况。人口状况包括人口数量、素质、构成、就业等方面。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在具体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要充分考虑人口价值具有两重性,在决策时,要把人口现状与发展国家经济、社会等方面状况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3)经济条件。主要有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科技教育等情况。这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大小的重要表现,也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 (4)经济社会结构。主要有社会经济成分、管理体制、政治制度等状况。这些因素中,有的规定着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方向,有些影响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途径,有的起制约作用等。因此,在研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当综合考虑。 (5)科技发展水平。当代科技发展水平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影响日益突出,因此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到科技发展给未来带来的潜在影响,并据此估价和调整其他领域的发展政策。 2、客观规律。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现象及其运动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要善于学习和总结

2017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轨迹剖析

2017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轨迹剖析 【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必须坚持用新常态的大逻辑研判经济形势,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017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局喜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9%,超出市场预期,也高于 2016年四季度的6.8%。这是自2011年以来,一季度GDP增速连续下滑6年后首度回升上扬。但进入二季度以来,随着PPI见顶回落、房地产市场逐 渐降温,以及金融去杠杆力度加大,经济呈现见顶回落态势。预计二季度GDP 增速小幅回落至6.7%,三、四季度分别回落至6.6%和6.5%,全年GDP 增速预计为6.6%。 一季度经济增速为何超预期 2017年年初以来,由于房地产调控收紧、汽车购置税优惠减半以及特朗普上台可能带来的贸易冲击,人们在展望2017年中国经济时大多持悲观态度,认为将会低于2016年的6.7%,如IMF在1月份的《世界经济展望》给出了6.5%的预测,一季度6.9%的增速确实超出预期。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进行解读: 1.从生产法看,第二产业无疑是GDP增速加快的主动力。2017年一季度第二产业同比增长6.4%,较2016年四季度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3%,仅较2016年四季度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同比增长7.7%,较2016年四季度增速减缓了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同比增长6.5%,其中制造业增长7%,增速明显加快,是一季度经济增长加快的主动力。原因在于2016年以来,在供给侧改革去产能而房地产与基建投资热度不减的预期下,上游产业价格大幅回升,带动PPI由长期负增长突然快速提升,从而激发企业回补库存预期,并与价格上涨相互“自我实现”。 2.从支出法看,消费和净出口贡献最大。首先,2017年一季度最终消费对GDP 的贡献率为77.2%,比2016年同期略高2.2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速加快、消费保持升级趋势,成为带动消费的最大动力。其次,净出口贡献率为4.2%,比2016年同期提高15.7个百分点。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2016年以来的汇率贬值是出口扩大的主要动力。再次,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18.6%,比2016年下降了17.9个百分点。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虽然在加快,但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速其实在放缓,同时也要看到,资本形成总额中的存货贡献率应有所提升。2016年7月以来,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降幅继续收窄,到11月转为正增长。2017年一季度,工业企业存货累计增长9.6%,达到2012年8月以来的最高增速,企业仍处于库存回补阶段。 3.从内外需来看,两者之间出现共振复苏。一方面,外需明显增强。2017年以来,全球3月份综合PMI为53.8%,比2月回升0.4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位于53%以上的景气区间;针对34个成员国的OECD综合领先指标3月份为100.1%,连续7个月回升且连续两个月位于100%以上;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指标3月为6.8%,与2月持平,为近5年来新高;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也将 1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回答(上) 独特的要素组合和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呈现出低成本竞争优势,目前正面临着向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转型的紧迫挑战 增长方式是过去长时间沿用下来的概念,主要是指效率高低、消耗大小等意思。增长模式这个概念除了上述涵义外,还有要素组合和竞争优势等涵义,包容性更宽一些。简而言之,“增长模式”包含了“增长方式”的内容,又多了一些涵义。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全面、客观、无偏见的认识,需要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具有国际范围内少有的要素组合优势。首先是市场广大和劳动力丰富。这两条都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为基础。过去我们讲人口多,基本上看成是负担,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人口多带来了经济学上所说的“人口红利”。除此之外,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节俭、勤奋、守纪律等优良传统,特别是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都是有利于发展的要素条件。国际上,具备上述某一两种要素的经济体较多,但同时具备这些要素的经济体却很少。 第二,改革开放使上述要素组合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要素禀赋接近的国家之间存在发展鸿沟。问题是仅仅拥有某些要素,并不必然具有竞争优势。关键是要有将要素很好地组合和利用起来的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在创造这样一种制度,一种体制和机制。改革开放解决了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促进要素流动,更大范围乃至全球范围的流动;二是改变了要素组合和使用方式,效率大大提高了。其结果是要素组合的比较优势转为现实的竞争优势。由于现阶段我国的竞争优势突出地表现在劳动力等要素的低成本上,所以,我将这一阶段的增长模式简单地概括为“低成本竞争”模式。 第三,由于存在着体制和效率上的“二元结构”,“低成本竞争”仍然不足以概括我国经济的全貌。具有低成本优势的,主要是市场竞争充分的领域,非国有企业和改制成功的国有企业为主的领域,而在行政性垄断严重的领域,国有企业集中而又未得到实质性改造的领域,低成本优势并不明显,甚至成为劣势。举一个例子,我国某大型国有石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