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环境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我国环境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我国环境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我国环境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经济法山东财政学院学报(双月刊) 2002年第1期(总第57期)

我国环境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韩 伟

(山东财政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 要]环境资源保护问题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高度重视。我国环境资源立法虽然已基本形成体系,但是仍然存在着立法目的和任务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立法体系有重大结构缺陷、监督管理体制不合理、具

体制度设计不完善等若干方面的问题。本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提出了完善

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若干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环境资源法;立法目的;立法体系;监管体制;制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F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2)01-0073-05

一、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现状

恩格斯曾讲过: 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绝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血、肉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1]人类经过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规模迅速发展,尝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苦果之后,才充分理解了恩格斯的阐述中所蕴含的生态观思想。1972年6月,中国派团参加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人类环境会议。通过对!只有一个地球?等相关大会报告的阅读,我国与会者了解到了世界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对比也发现中国的环境污染已经相当严重,除城市和江河湖泊污染的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大体持平外,自然生态所遭受的破坏程度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里程碑,也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转折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一系列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得以制定、实施。到目前为止,我们制定、修订了一部综合性环境资源保护法律!环境保护法?(1979.1989),五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的单行法律[2],以及9部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单行法律[3]。此外,国务院及其各部门还制定了大量的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各地方也制定和完善了地方性环境法规和规章。同时,一大批包括大气、水质、噪声在内的有关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和方法标准等国家、地方环境标准也相继出台。另外,我国政府还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合作,签署、参加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和协定[4],与周边国家也签署了一些涉及环境保护的双边协定,如中日两国签署的!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议?(1981)等。总体

[收稿日期]2001-10-09

[作者简介]韩伟,法学硕士,山东财政学院政法系教师。

上看,我国目前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正如曲格平教授所言: 基本完成了立法规划中有关控制环境污染的立法任务,为规范市场行为和环境管理提供了依据;广泛开展了全国性的环境执法检查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环境与资源法的贯彻实施;增强了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5]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新旧矛盾斗争激烈,特别是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使得我们的环境资源保护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以改善,现行环境资源立法的预期目的并未实现。同时,伴随着国际环境法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很多国家的环境资源立法中得的体现,并对环境资源立法的目的、任务、范围、方法及制度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环境保护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分量逐渐加重,环境保护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信贷、经济援助等活动的一项举足轻重的制约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环境资源立法进行反省和探讨,以期在立法方面逐步修正、完善,也为执法、司法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和基础。

二、我国现行环境资源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环境资源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讲,主要是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涉及到环境资源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体系的完整性,监督管理体制设置协调性和有效性,具体制度设计的合理性等相关内容。

(一)现行环境资源立法的目的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国!环境保护法?(1979,1989)第1条规定: 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法。这一立法目的所体现出来的指导思想,基本上停留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环境资源立法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上,传统的环境伦理观和人本主义的理念占据着统治地位。 环境立法在立法者的理念里仅仅是作为促进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方法,或者说它仅仅是一种浅层的环境主义。[6]在我国, 先污染,后治理之所以有很大的影响,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综合性法律!环境保护法?中没有树立现代环境伦理观和地球生物圈中心主义有很大的关系。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概念,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1992年!里约宣言?中又进一步阐述: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于1994年3月得到国务院批准,成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的指导性文件,依据 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对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应及早纳入修订日程。

(二)我国现行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在结构也有重大缺陷

从世界各国的环境资源立法实践来看,基本上都是经历一个 爆发式的立法过程而形成本国的一个部门法体系。我国也不例外,在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内,大量的环境资源保护法律被制订出来,形成了基本的法律体系。在分析、探讨我国环境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结构缺陷时,这种 爆发式立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法律体系结构上的不合理,但是我们更应注意到立法指导思想、立法技术、部门利益冲突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环境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结构缺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尽管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立法已基本涵盖了整个环境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保护领域,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也在体例安排上将自然资源保护规定为环境保护的两大内容之一,但是其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管理体制。长期以来, 重污染防治、轻自然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是造成这种缺陷的主导原因,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缺陷又形成连锁反应,使得各单项自然资源立法与!环境保护法?的衔接和协调上难如人意。现行立法结构上的不足使得自然资源保护缺乏一个良好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当务之急是把环境保护的视野从污染控制扩大到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

生态破坏,形成以环境基本法(!环境保护法?)为中心、以防治环境污染的立法和保护自然资源的立法为主干的环境法体系。

2.我国现行的自然资源单项立法并不少,但由于受到长期形成的行政体制的制约,自然资源单项立法往往由相应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起草,在起草过程中又更多考虑本部门的利益,使得自然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之间协调性较差,造成了目前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低、浪费大的现象普遍存在。

3.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些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保护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如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湿地保护、土地沙化与盐碱化、放射性污染防治以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等方面。特别注意的是,上述立法中的空白点往往与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协定相关联,我们应当加快相应的立法步伐,在自己承诺的范围内使国内法与之相配套。

(三)环境资源保护的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

环境资源保护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参与其中的监督管理部门数量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资源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的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实践中有些国家采用由政府高官兼任环境行政机关首长的做法(如日本环境厅长官依法由国务大臣担任),有些国家则成立由政府首脑领导、各部部长任委员的环境协调机构(如美国总统环境政策办公室)。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现行的!环境保护法?虽然在第7章专门规定了环境资源保护的监督管理体制,但是规定的内容却相当原则、笼统,一是 统管部门与 分管部门之间的职权职责划分不明确,造成 条块分割现象严重;二是各 分管部门之间的职权范围未明确规定,在实践中造成重视部门利益,忽视整体利益和只有分工没有协作的现象,甚至是有利则争相管理,无利则互相推诿。特别是对区域性、流域性的环境资源保护,对相应的管理监督机构的设置更是法律地位不明、权力范围不清、职责所在不明。这一现象在流域水资源保护中十分典型,污染管理者、资源开发者、排污者相脱节,管理者只收费不加治理、开发者既开发又治理、排污者只交费,如此一来,使得流域水资源保护举步维艰。就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的监督管理体制而言,如何处理好集权与分权、权力之间的协调和环境保护的生态属性要求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在法律上作出相应的规定和完善。

(四)具体制度的设计有待改进

经过20多年来的环境法制建设,我们在法律上确立了预防为主原则,并规定了一系列环境资源保护的具体制度。总体上可把这些具体制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预防性的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 三同时制度、许可证制度、现场检查制度等;二是结果性制度,如排污申报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制度等。但是在制度的设计上,尤其是在预防性制度设计上,并没有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相关规定相当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支持实施系统。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设计上仍然以对污染物的处理、处置方案和措施为核心,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也主要考虑污染治理设施的问题。而对于结果性制度,现行法律法规却有着良好的执法依据与执法手段,环境监测、环境标准、环境统计等都为各种结果性制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这种设计上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把环境保护目标局限于污染物的达标排放上,并使得环境保护的管理成本高而效益低下,而环境污染程度则进一步加大。这种预防性制度设计上不完善、约束软而各种结果性制度设计却相对完善、约束硬的状况,对于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值得肯定,也比较符合我国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起步阶段的实际情况,但是从本质上讲,它毕竟反映的是立法者在具体法律制度的设计上侧重于 末端治理的观念,即强调污染物达标排放或废弃物无害处理。而现代环境保护的具体制度设计上越来越倾向于 全过程控制,集中体现于清洁生产与相关制度,即采用清洁的能源,少废或无废的清洁生产过程,对环境无害的清洁产品。我国迄今为止仍然采取高能耗、高物耗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再加上我国资源相对稀缺,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势必会造成很大的困难,我们有必要从 全过程控制的现代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来修正、完善各种环境保护具体制度的设计。

另外,在自然资源保护的具体制度设计上,缺乏利用价值规律和经济手段来进行具体规定相关内

容。如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形同虚设;自然资源交易制度存在空白,即便有所规定也相当笼统,缺乏可实施性;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价格制度和核算制度也存在重大缺陷。这些都要求我们在 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尽快在法律上加以明确修改和完善。

三、完善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建议和对策

针对上文所述,在完善我国环境资源立法方面,首先应把 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我们立法的指导思想,要求我们抛弃以往的 人类中心论和利已主义思想。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对人类过去行为的反思而得出的结论,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关于人类发展观研究成果的一种综合性阐述。具体到实践工作中,一是要对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所规定的立法目的、任务进行修改,在内容上应体现为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衡平世代间的人类在既得利益与长期发展的繁衍上的相互关系,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对现行的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全面评价,对其中体现不可持续发展方式的相关内容作出修改。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环境资源立法建立在一个良好有序的基础上。

值得一提的是,有学者指出,现代环境资源法的目的是保护人类健康、效率、国家安全,保存或重建美学、持续发展能力、代际公平、社会稳定、生态中心观和追求科技发展,此外,保护私有财产也应认为是环境资源法的目的之一。[7]其中,国家安全作为环境资源法的目的之一,也日益为各国立法者所重视。此处的国家安全主要是指越界的生态环境危胁可加剧地区紧张状况,危胁到相邻国家间的稳定。例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争执根源就是水源问题。由于我国幅员广阔,边界线较长,相邻国家较多,我们在确定、修改环境资源法的同时,国家安全也应引起重视。

其次,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体系建设应当坚持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并重的原则。当务之急是修订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在 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增加有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治理自然资源的内容,要确立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管理体制,并应将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正式更名为!环境资源保护法?,使之真正成为我国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保护的综合性基本法律,为其他专门性立法提供法律上的依据。另外,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应尽快制定!放射性污染法?、!防止荒漠化法?、!野生植物保护法?、!湿地保护法?等非常重要又属于立法空白的专门性法律;对那些制定较早、作用滞后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使之适应新形势下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地方性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立法,使之更具针对性和直接性,也更容易产生实际效果;要制定、完善控制区域污染的环境保护立法和区域性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立法,从全区域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高度,摒弃地方观念和部门利益,确定相应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权力范围和职责界限。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以及!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相关规定来看,自然资源保护正在向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目前,有许多国家已把生态保护立法从自然资源立法中独立出来。就生态保护立法而言,强调对生态的保护,主要侧重于对在科学、文化、教育、历史、美学、旅游等方面具有特殊价值和作用的动植物物种、自然环境地带、原始生态地带等地的人类行为实施控制。而自然资源保护法强调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侧重于为达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保障自然环境不受因开发利用而造成破坏。我国在立法体系建设时,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再次,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监督管理体制。理论上讲,环境资源具有公共性、综合性的特点,在监督管理体制的构建中,应着重解决集权与分权、运行的协调性两个方面的问题。许多国家经过多年的实践,大都选择了趋向集中和倾向单一的决策、指导、控制和执行中心的方式,环境管理的权力越来越向一个政府部门聚集,越来越向中央政府聚集。我们应充分吸取过去普遍存在的因权力分散而导致效率低的教训,真正赋予环境管理机构决策权、监督权、协调权和执行权,使其能够担负起统一管理的责任,切实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可参考、借鉴日本、美国的做法,由行政高官兼任国家的环境保护总局局长或组

成高层的环境资源保护协调机构。关于环境资源管理体制运行的协调性问题。除了上文法律体系的完善所述及的制定和修改各种法律规范,明确各相应部门的职责权范围外,还应在具体实践中,在统一管辖部门和分别管辖的部门之间以及各分别辖的部门之间建立起行政上的协商报告制度,并且要使之具备民主性和可操作性,使部门间的协调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上来。

最后,在环境资源立法的具体制度设计上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与 可持续发展思想相适应的环境目标制度,规定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布局合理化的标准,鼓励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特别是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建设中以及伴随着我国加入W TO后国外产业资本涌入的过程中,更值得引起重视;二是建立清洁生产工业技术的开发利用制度,从实际国情出发,合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清洁生产标准以及实施细则;三是建立环境使用权交易制度,运用价值规律和经济手段来保护环境和资源,随着条件渐渐成熟,应逐步建立环境资源税、排污权交易、环境标志等,并且要完善现有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补偿费制度,逐步对其征收范围、收费标准、征收环节做出修正;四是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扩大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并将其指导思想由对污染物的治理与处理转变为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上来;五是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具体程序和形式,设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政务公开机制,以使公众参与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当然,作为一个部门法,环境资源法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综合性的显著特征,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到生产、流通、生活各个领域,并与开发利用、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广泛社会活动有关,这就决定了在环境资源立法的活动过程中,既要注重专门性环境资源法律法规的完善,还要注重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劳动法等其他法律部门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与专门性环境资源法律法规的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环境资源立法在实践中达到切实保护环境资源的目的。

[注 释]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5.

[2]这5部单行法律是:!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1999)、!水污染防治法?(1984,1996)、!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1996,

2000)、!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

[3]这9部单行法律是!森林法?(1984,1998)、!草原法?(1985)、!渔业法?(1986)、!矿产资源法?(1986)、!土地管理法?

(1986,1998)、!水法?(1988)、!野生动物保护法?(1989)、!水土保持法?(1991).

[4]我国签署、参加的国际环保条约和协定主要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保护臭氧层纳也纳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止荒漠化公约?、!核安全公约?等.

[5]曲格平.我们需要一场变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88.

[6]汪 劲.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92.

[7]汪 劲.中国环境法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5.

[参考文献]

[1]马骧聪.关于环境法、自然资源法和国土法的思考[J].法学研究,1989,6.

[2]蔡守秋.论当代环境法学的发展[J].法商研究,1998,3.

[3]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4]汪 劲.中国环境法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李良品)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 目前,伴随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保护作为其重要的基础也倍加受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是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目前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甚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出现进一步恶化,这就警醒我们,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但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等导致的整个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加上起步较晚,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控制对策,希望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不完善,生态保护缺乏法制保障。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以及一些专门的资源法,其对生态保护的目的、任务、指导思想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其只有一些广泛的规定,并没有具体的措施。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

的指导性文件和单性法规。但由于现行的资源法主要是针对自然环境中某一特定的要素制定的,缺乏环境保护综合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措施。没有一部完善的、统一的生态环保法规。由于无法可依,环保部门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一些生态破坏事件不能得到及时和应有的处罚。 2.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认知不足,环保意识差。 环境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只注重与经济的生长以及提升,却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对于环境保护更是缺乏足够的意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为了实现经济的提升,大家开始大兴农业的发展,在农业得到发展以及提升的同时,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肥料,其目的在于加速农作物的生长,但同时却对土壤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另外,人们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乱砍乱伐,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作用,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另外,一些废弃肥料以及废弃材料的流失严重污染了水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执法力度不够。 执法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导致环保部门的监管作用无法发挥,主要是生态环境涉及到水利、农业、土地等多个方面,加上环保部门协调机制和管理模式规定不完善,互相争取“五权”现象严重,分管部门自我感觉处于配角地位,工作积极性

谈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及其危害和原因

谈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及其危害和原因 由于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热衷和对金钱的崇拜,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以破坏环境来换取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随处可见。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及其危害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我国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 二、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占国土面积的 5.9%。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 2.1×103km 的速度扩展。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 三、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 我国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是世界森林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森林资源的缺乏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以及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 四、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是世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造成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从自然方面来看,主要有多山,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力强;植被稀少,对地面的保护性差,易造成水土流失。从人为方面来看,主要有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及其他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五、淡水资源严重缺乏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奇缺的国家。虽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拥有十三亿多人口,若按人均计,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淡水资源奇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这导致有些地区水灾频发,有些地区又极度干旱。二是人为因素,我国国民惜水、节水意识薄弱,节水措施不到位,这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六、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大量物种面临灭绝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成骤减趋势,且大量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也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我国生物多样性骤减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种生存环境的改变与破坏,人类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或不合理的引种等,此外人类非法收集、采挖、走私等行为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七、各种污染严重 各种污染日趋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其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大肆发展第二产业,人们长期只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而

《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教案

《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 题》教案 《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教案 一、教材分析: 第八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主要通过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面临严峻形势的认识,说明走可持续发展之 路是我国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 正确选择,是我国的战略决策。阐述为了贯彻和实施可 持续发展战略,我国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对公民的要求。 本课有两个层次的内容结构。第一个层次“我国存 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感知 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并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第二层次“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选择”,通过论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可持续发 展的科学内涵,从而指明了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材开篇从《寂静的春天》这部引发了关于发展观问题世界性大讨论的科普著作入手,用曲折生动的故事, 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通过设问的方式引领学生思考,以此激发主动探究的兴趣,自然地过渡到本课题的 教学。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当前社会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十

分突出,虽然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已有一定的认识,但 总体观念淡薄,仍然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浪费资源、破 坏环境的行为,故需在行动上要进一步落实。 2、学生的需要: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意识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 的严峻性,尤其要明确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而升华思想认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理解走可 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的战略决策。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社 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 教学难点:直面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认识到这 些问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五、教学方法 情景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讨论学习法 六、教具使用 多媒体教学

关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调查报告

关于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0.04.20—2010.04.25 调查对象:08测绘班大部分学生(调查一个班级在一定程度上面可以代表大部分的学生,因此可以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人:第5组组员 调查分工:组员分三小组,分别对班级的大部分的学生进行调查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然而在校园内,没有什么特别的对于环境具有太大的污染影响的现象。因此,关于大学生对于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的可以分为寝室、教室、以及在校园内的一些污染环境或资源浪费的行为。校园内尽管不会产生以上的影响,但是威胁着同学的身体健康。 寝室资源浪费的问题大致分为三点:水资源浪费、电力资源浪费以及森林资源浪费。 水资源浪费方面主要在水房水龙头不会及时关掉,极大浪费水资源。 电力资源浪费主要在寝室充电器充满电没有拔掉、班级没有多少人上晚自习却把所有的灯都开着和寝室没人也把电灯开着、电脑不用时候只是待机或仅仅开着没有关掉。 森林资源浪费主要在同学们有些人用一次性筷子,众所周知,一次性筷子极大浪费森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 一次性筷子隐藏三大危害: 损害呼吸功能: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硫磺熏蒸,所一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SO2,侵蚀呼吸道黏膜; 损害消化功能: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胃肠造成腐蚀;打磨过程中使用滑石粉,清除不干净,在人体内慢慢累积,会使人患上胆结石。 病菌感染: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病等。

工作研究:关于乡镇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乡镇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乡镇环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保意识不高。一是乡镇对环境工作重视程度不高,“重经济、轻环保”的观念依然存在;二是企业经营者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不强,为了片面追求自身利益,对企业环评工作主动性不够;三是群众环境意识淡薄,特别是在农村,农民爱护环境并主动参与环保的积极性不够,乱倒生活垃圾现象严重。 2、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环保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道路条件限制,垃圾车不能进去,导致很多村民组内部的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清运。如聘请村民定期将生活垃圾运到主干道,那村级环保工作经费又得不到保障,给村集体经济带来压力。 3、环境源头管理不完善。比如在摸底走访众兴乡境内的企业时了解到,很多企业营业执照很完善,注册规范,可是环评却没有。 4、执法瓶颈制约。一是管理体制限制。乡镇环保部门由于人、财、物受制于地方政府,因此,执法一定程度上受到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行政处罚往往落不到实处;

另外,环境保护需要各级各部门、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工作,然而,在对违法企业的整顿、非法企业的打击过程中,由于部门联动、部门配合不够,致使执法行动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比如众兴在整治猪场时,畜牧相关部门却还派人进行疫苗注册等工作;二是执法权限不足。因环保部门没有强制执行权,致使对一些环境违法行为执法时手段不硬。众兴乡在前期断电整治的12家企业中就出现重新通电生产现象。 5、乡镇环保队伍建设完善,人员素质低。乡镇目前仍然是一无机构二无人员,“头重脚轻”的问题比较突出。乡镇环保人员数量及业务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缺乏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与环境执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工作建议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一是加大环境保护知识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比重,从娃娃抓起;二是利用“四?二二”世界地球日,“六?五”世界环境日等重大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并充分发挥和利用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等手段加强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扩大宣传面,力争做到宣教形式多样、社会各阶层易于接受,为环保工作奠定广泛、扎实的群众基础。

我国资源面临的危机

我国资源面临的危机 资源现状;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资源种类齐全,但资源质量不高,自然生产力低。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之间不匹配,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众多人口对有限资源的压力将愈来愈大。后备资源供给不足,潜伏着更大的资源危机。如果不能在地质勘探方面强化投入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石油、天然气、关健矿产资源将严重衰竭。 人口持续增长,耕地不断减少,供水能力紧张,能源紧缺愈加深重,矿产资源不足,后备资源基础薄弱,资源总需求迅速扩大,各类资源供应长期紧缺,是我国人口与资源、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矛盾的基本格局,资源短缺将长期成为遏制我 国经济发展 资源危机的乌云多次在世界的上空弥漫。1973年、1979年两次能源危机,人类至今惊魂未定。资源危机的冷风曾多次悄悄掠过中国疆土,而国人几乎无动于衷。中国没有经受1973年和1979年危机冲击,国人至今未有资源危机的切身体会。然而,1988年中国科学院的国情报告却昭示,中国的资源危机十分严重。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却有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分母。 其结论如下 (1)中国是缺水大国,水资源并不丰富,地下水开采过量,用水浪费,供需问题十分突出。 (2)耕地贫乏,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3)中国是贫林大国,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成熟林赤字采伐消耗,森林资源锐减趋势十分明显。 (4)中国是贫草大国,长期重用轻养,超载放牧,盲目开垦草原,退化草原已达可利用草场的1/3。 (5)我国矿产资源并不丰富,浪费程度惊人,目前我国对矿产的需求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如不采取有力措施,矿业资源形势将会走向全面严峻。 (6)我国稀土资源虽然在世界上是储量大国,但也面临着枯竭的危机。 中国是世界资源小国。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潜在水资源总量为2.7万亿立方米,在世界上仅次于巴西、前苏联、美国和印尼而居第6位,绝对量是丰富的。但由于人口多,人均资源非常少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一直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我国海域辽阔,总计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总计32647公里;岛屿众多,达6536个;大陆架宽广,黄、渤海全部位于大陆架上,东海大陆架宽200-600公里,南海大陆架宽180-250公里;海深资源丰富,现有海深面积计14.07万平方公里;鱼类繁多,经济鱼类捕捞量400-470万吨;海底石油可观,总面积100多万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100亿吨;海滨矿砂矿床多,达124个,探明储量4.36亿吨,等等,绝对数量都不少。但与上述情况一样,若按12亿多中国人口的人均计算,上述各项指标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仍然是很低的。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生态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农业生态学课程论文》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生态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农资职31102班张梦瑶 【摘要】:根据统计数据,列举了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空气质量恶化与大气环境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对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与措施。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人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和谐是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开发创造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力度和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 气候、土壤、生物、水和矿产等自然资源,既是生物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和经济得以发展的基本保证。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全球变化趋势的出现,将进一步加重资源短缺与人类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迫切需要我国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必须增强全民的资源与环境意识。在发达国家、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在我国却有很大差距,其关键是缺乏必要的宣传和教育,现阶段的我们就是要了解我国资源与环境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增强他们的资源与环境意识,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生态与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快 我国是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受其危害的人口近4亿。荒漠化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可利用土地面积的减少,生产力下降,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恶化,旱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全国每年由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二)森林资源锐减 我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森林生长量,森林资源日益枯竭。森林资源号称“地球之肺”,对地球的大气环境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表土总量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被剥去1厘米厚的肥土层,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8.2%的沙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量著称,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升,长江每年带走泥沙近5亿吨。由于淤积,全国范围内水库库容量也在不断缩小。 (四)草原生态呈衰退趋势 我国拥有草地面积4亿多公顷,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利用条件较差的山地或高海拔地区,此类地区又多为大江大河的源头,而平原草地却因利用条件便

生活中的浪费资源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建议汇编

生活中的浪费资源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建议

精品资料 生活中的浪费资源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建议 我们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比比皆是,污染环境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群: 1、吃的方面①吃饭时挑食;②买各种零食吃;③常常跟随电视广告,向父母提出购买的要求。可以看出在吃的方面,凡事多余的、不必要的、过高的需求均会带来浪费。 2、穿的方面①旧的衣裤不穿,总爱买新的衣服;②互相攀比,追求新异穿名牌。过分的攀比、打扮、追求时髦,是穿的浪费。 3、用的方面①这随意丢弃物品、破坏物品,买不适合小学生的高档文具和图书,也是一种浪费。②将铅笔、橡皮、书本、衣服、雨伞等经常丢失。③坐不端正,乱摇桌椅,用小刀刻桌椅,乱撕作业本。④乱买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书籍、杂志,花钱大手大脚。随意丢失物品、破坏物品、买高档文具和不适合小学生看的书籍,也是一种浪费。 4、玩的方面①买很多玩具,又不爱惜,几天就弄坏了。②过生日,大手大脚请客。③到公园时,玩这样那样。不加以选择的贪玩,不爱惜物品等也是一种浪费。 5、资源方面①随便浪费水电。②时间的浪费,做事是磨磨蹭蹭,一边学习一边玩,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今日拖明日,明日拖后日等。③浪费纸张,不会节约用纸,环保用纸。资源是有限,对各种资源不能合理利用也是一种浪费。 6、公用水龙头不关或不关紧;公用的电灯彻夜不关;北方的暖气开的太大了,屋内很热、外面很冷;一些城市为了“面子”工程,晚上把市区中心重点建筑用灯照的非常亮。 夏天开着空调穿夹克,冬天开着空调穿衬衫;在办公室里,大白天拉着窗帘开着大功率的日光灯;下班后不关灯,不关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办公设备总是处于待机状态;洗脸、洗手打香皂时水龙头哗哗畅流……诸如此类的浪费现象在日常工作中时有发生。 7、如今十分发达的地球,虽然环境情况看起来十分乐观,但是却有十分重大的隐患,这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胡乱排放有害液体。“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看见这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人类,你们有何感想?从2300万年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基层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区基层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一、我区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职责不明确。 1.环保部门监管范围广。新《环保法》强调了地方政府对环保的责任,强化了追责制度,但追责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上级环保部门约谈下级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就把责任压到当地环保部门头上,导致环保部门只能替地方政府担责,从追责变成了被追责。 2.职能职责交叉不明确。在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上,任务交叉、职责模糊。以水污染为例,按相关法律法规,环保部门只监管企事业单位排污,而雨污分流、河道整治则属其它职能部门管辖。如龙滩子街道太平社区一起死鱼事件,因老城区未接入污水管网,以致污水流入池塘致鱼死亡。当居民反映至环保部门,环保认为生活污水应由市政管理,水质检测应由农委渔政科检验。而渔政科及市政均以各种理由搪塞,最后不了了之。

3.镇街环保责任较大。“属地管理”属当下热词,环境保护的追责工作,市里根据“属地管理”规定由所在区县负责,区县各部门则落实到各镇街,一旦出现问题,所在镇街首当其冲,而镇街又无法定管理职责,导致监管缺失。 (二)镇街环保部门处境尴尬。 1.镇街环保办有人无编。镇街环保工作人员多由政府其他编制人员兼任,既无编制,也无经费,唯有责任,且风险性较大,致使不少在基层兼职的环保人员,都千方百计想跳出环保办而干其他方面的工作。 2.基层环保人员培训力度不够。镇街环保人员多数没有参加过专业培训,工作存在看不懂、说不清、帮不上的现象,在监管工作时,只能凭闻、听、看等传统的方式方法进行监测,有时还被企业牵着鼻子走,监管多流于形式。 3.基层环保人员无执法权。区环保工作人员享有执法权,唯独镇街没有执法权。当镇街没有执法权而要查办环保违法企业时,走程序耗时且漫长。如果镇街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联合“强制执法”,又容易造成违规执法和信访事件,这也是基层发现企业环保违法不愿上报的根本原因。如果上报,最终还是自己去落实整改,且有可能被追责处理的危险。4.基层监管环保显得尴尬无奈。即使在目前大环境下,暴力抗法、不配合、不开门、不见人、不签字等现象依然存在。此外,企业生产环节众多,环境污染情况复杂,监管取证也

我国环境资源问题现状及其分析

我国环境资源问题现状及其分析 资源的浪费与枯竭,环境的破化和恶化,使得资源环境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困惑。为了更深刻地认识资源环境问题,寻求更好的破解资源环境难题的途径,就必须首先认识资源环境问题。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近几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对煤电油运和重要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能源资源需求总量还会增加,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将长期存在。节约能源资源,大力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以煤为主,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均占其排放总量的80-90%。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呈加剧之势,水土流失量大面广,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减轻能源资源消费增长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创造了条件,但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节约能源资源,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使企业生产过

程和产品的原料成分、能效、回收、废弃和处置等都能够符合环境标准,关系到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外贸可持续发展。 过去20年间,中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造成的损失占GDP的7~20%。2005年,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冲突达5.1万起;2007年,40%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60%的大型湖泊因矿物质和有机物污染而出现富营养化;在监测的197条河流中,半数受到硝酸氨、过锰酸盐和石油的严重污染;在监测的287个大中城市中,只有的空气质量达到环境保护部的标准上述环境污染是表面上的,是以城市或工业地区密集人群为中心生态危机的。实际上,那些“远在深山”的生态退化更加危险。环境污染了,国土还在,还有修复的可能。但一些致命的生态破坏则很难修复,如消失的物种不能“死而复生”,损失的土壤不能回到原位,干涸的湿地难以再现生机等等。中国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 (1)生态系统全面退化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而不幸的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之中。青藏高原草地生产力由上世纪60年代的300公斤/亩下降到100公斤/亩以下;地下鼠量由过去的8~10增至30只/公顷;土地裸露率由不到10%增加到30%以上。全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红树林由历史上最大面积25万公顷,下降到目前不足1.5万公顷。 (2)水土流失急剧 中国水蚀、风蚀和冻融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全国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黄河流域年入河泥沙16亿吨;长江流域每年土壤流失量24亿吨。随土壤流失的还有各种营养元素,仅黄河流域每年流失

浅论我国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学号1613004400321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课程论文 论文(作业)题目浅论我国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姓名李增春 专业乡镇企业管理 入学时间 2016年春 教学点丰南电大 指导教师吴玉辉 2016年6月15日

摘要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大。改革开放以后,我过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信息化可减少森林砍伐,从而减少因为过渡砍伐森林所带来的一系列污染和破坏。信息化还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效率,在开采和生产的过程中作用尤其突出,可见信息对资源环境的重要性。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需要信息时代的大力支持。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目录 一、我国目前的资源环境状况 (1) 二、环境恶化与资源衰竭的成因 (1) (一)、经济活动的盲目扩大,城市化和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最为严重。 (1) (二)、人口的急剧增长是环境恶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1) (三)、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造成环境污染加剧。 (2) 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 (一)、走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2) (二)、依靠科技进步利用资源,推动环境保护。 (2) (三)、加强保护环境的立法执法,提高全民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 (3)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3) (一)、加强城市规划,使城市布局合理,通过城市土地价格机制,控制城市规模的恶性膨胀。 (3) (二)、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人口素质提高,从而合理的调整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3) (三)、实行以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环境管理。 (3) (四)、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同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4) 参考文献 (4)

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及主要污染物来源

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及主要污染物来源 环境工程1001 冯振山 2010011385 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环境问题一直以来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全球变暖、能源匮乏、大气污染、人口膨胀和物种灭绝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小视。 ▲ 自然环境污染 一、水污染。 目前中国正面临的不得不解决的最可怕的环境危机之一是缺水和水污染。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未来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依然严峻。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由政府包揽,使政府不堪重负,以至于拿不出钱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建成污染处理设施也因经费来源问题没解决而难以正常运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经济发展政策有悖于环境保护。我国一度“遍地开花”的“十五”小企业,布局分散,规模不经济,生产工艺落后,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大气污染 中国大气污染的程度和危害度丝毫不亚于我国的水体污染。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污染:

1、二氧化硫。中国的资源消耗主要以煤炭为主,随着煤炭消耗量的增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急剧上升,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得酸雨污染范围也不断扩大,直接造成我国粮食、素菜和水果减产,林木死亡,土壤和水体酸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甚至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造成人群死亡率增加。 2、烟尘、粉尘。烟尘的主要排放源也是火电厂和工业锅炉,由于我国目前许多电厂使用的大多为低效 除尘器,因此烟尘排放量居高不下,严重危害大气环境。3、机动车排气污染。受经济增长的推动,我国机动车近年来数量增长迅速,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总量逐年上升。此外汽车排放的铅也是城市空气中重要的污染物。铅的排放对居住在城市的居民身体健康将造成严重威胁。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 目前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工业固体废物每年增长7%,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增长4%;而对于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又明显不足,大部分危险废物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或简单储存状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仅达到20%左右。并且老的固体废物造成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新问题接踵而来:废弃电器产品等新型固体废物不断增长,农村固体废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 室内环境污染 自然环境污染固然不可小视,但室内环境污染同样威胁着人类健康。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建筑、装饰装修、家具和现代家电与办公器材造成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波及静电干扰、紫外线辐射等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现状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室内污染,几乎所有新装修办公室、居室、新购买的车辆都存在室内污染问题,某些污染物甚至超过了国家标准几倍几十倍。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导学人:孙洪盛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2、能力方面:通过让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通过调查,收集、整理各种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现阶段严峻资源和环境形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技能和分析归纳能力。 3、觉悟方面:通过教学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直面现实,冷静分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我国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教学难点:解决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措施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知识竞赛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以“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为专题,从文献(杂志、报l纸)和附收集资料,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资料。然后,借助整理好的资料认真预习本框内容。 2、师准备若干与“环保”有关的小礼品作为奖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则法国儿童谜语说,池塘里有一朵百合花,它两天按两倍速度生长,如果不受限制,30天内会覆盖整个池塘,闷死水中的其他生命。人们直到百合花已经覆盖了半个池塘时,才意识到这个危险,这时,你还有几天时间回来挽救你的池塘呢? 提问:①这则谜语的答案是什么? ②这则谜语说明了什么道理?③这则谜语引喻了人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上则谜语的答案是,人只有一天的时间来挽救池塘。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无限地发展,否则就要起到反作用,甚至危害人类自身。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如此,人类把大自然看作是慈祥的母亲,她那博大胸怀蕴藏着的无穷宝藏,似乎永远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乳汁"。于是,我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顽强地向大自然索取。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近代大工业的崛起,人类愈益深刻地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以至于今天已经很难找到完全没有受到人类影响的环境了。但是,人类突然发现,随着“母亲”的付出的急剧增长,她突然变得不那么慷慨了……。 资源、环境,作为两个重要的现代概念,终于被人类所认识,被人类提出来了。中国,同样面临着资源和环境问题。 活动探究

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产业结构、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队伍建设、环境规划、环境投资等方面对当前环境保护中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近几年来,通过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但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环境保护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过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矛盾又协调统一,是相互发展的整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环保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将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1、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中面临的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提供的经济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GDP中三次产业构成是14.8%、52.9%、32.3%,低收入国家的三次产业构成平均为24.8%、25.1%、50.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少于中国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对资源的粗放利用,导致原材料和能源资源的消耗巨大,生态环境透支十分严

重。2003年中国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可以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付出过高的环境代价,是大气、水资源等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之一。 2、公众环保参与度不高。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的社会基本力量,没有公众层面的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是不可想象的。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2005年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报告显示:以百分制为刻度的中国环保民生指数为68.05分。这份报告数据显示,只有16%的公众知道,“12369”这个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热线电话,其中只有9.2%的打过电话;不到1%的人表示家中从不使用塑料袋;1/5以上被访者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环保权利;公众参与环保的行为以个人空间浅层次参与为主。调查数据说明公众环保关注度很高,但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强,国家在法律层面上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力度还不够,政府在扩展公众参与环境与发展方面的活动也有待加强。 3、环境管理偏重于末端治理。在环境管理实践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末端治理模式,不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结果不能从源头上减少原料的消耗,中间环节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减少资源废物的排放,实现总量控制目标。根据循环经济理论,我们知道“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实际上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大,治理的成本高,很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

我国目前主要环境问题与解决对策

我国目前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目前主要环境问题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从这方面看,中国无疑是“地大物博”,这是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也是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致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又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劣势。“总量大”与“人均占有量少”形成强烈反差,加之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多年来一切利用不尽合理、科学,造成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面临严峻的资源紧缺形势。所以,如何开发利用和有效地保护资源,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要重视环境问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加之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而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种种原因导致了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目前的环境状况主要数据如下: 1〕大气环境污染 *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97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仍处在较重的污染水平, m范围之间,全国年均值为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二氧化硫年均值浓度在 3~248 微克/3 m。以下是近期一些图表显示了污染的程度。(图 1 和图 2) 66 微克/3 * 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的水平。大气污染以煤烟性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70%。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浅述中国人口增长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浅述中国人口增长对资源与环境的影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过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源环境和经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又为资源环境的保护提供了经济保障,他们之间必须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一、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多人口的国家,因此,在人口、资源、环境的发展中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目前,这种状态不仅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还产生了新的不协调因素,进一步加剧了人口、资源、环境及社会发展问题的矛盾。 1人口、资源与环境整体发展不协调 当前,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其消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人口与经济之间的不协调发展关系,主要表现在人口总规模急剧膨胀和劳动力适龄人口数量庞大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随着经济产值增加,加大了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使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不断受到削弱和破坏,已出现了某些重要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日益严重的污染和自然生态持续恶化。从另一方面来看,被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 2人口、资源与环境各个子系统的内部发展不协调 从我国目前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人口、资源和环境各子系统内部发展不协调的现象非常普遍。人口方面,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有效地抑制了人口自然增长,延缓了高峰期到来的时间,但同时,我国目前人口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几个问题分别是(1)人口将逐步进入负增长。(2)新生人口的性别比例失调。(3)老龄化问题严重。 我国的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动也直接影响着环境,尤其是人口数量长

浅谈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录 一、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 (一)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明晰 (1) (二)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不足,执法不到位 (2) (三)环境保护设施不足,技术落后 (3) (四)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4) 二、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 (5) (二)执法过程中相关部门不重视、不作为,执法队伍薄弱 (6) (三)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 (7) (四)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不到位 (8) 三、提高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的对策 (8) (一)完善立法,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8) (二)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力度 (9) (三)加大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和利用 (10) (四)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11) 四、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4)

浅谈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现今必须解决的一项任务,为了使我国可以全面可持续发展下去,必须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确保环境的保护。本文主要针对清城区的概况,以及出现的一些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相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望清城区的环境问题可以得到完美的解决。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执法力度;资金投入;环保意识 一、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清城区隶属于广东省清远市,地处广东省中部,北江中下游。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2215毫米,气候宜人。对于每一个地区来说,环境保护工作都是重中之重,其中在党的第十八届三种全会上发表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有一个章节就是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生态文明的建设的前提就是环境保护问题。西方世界在历经工业革命后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道路后步入了发达阶段,而我国正处于发展中阶段,不能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但是当前在都很多的地、市、区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清远区也不例外,因此对清远区环保工作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一)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明晰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近几十年来,国家出台了较多

论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面临的战略危机

论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面临的战略危机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稳定的环境。中国当前的安全环境,内忧与外患并存,虽总体稳定,但局部严峻,安全问题趋于复杂且风险加大。 一、中国国内形势 中国新疆及西藏等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分子,与境外(包括中亚国家)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分子相结合,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使得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恐怖威胁.伊斯兰极端势力将可能成为中国西北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大患, 并危及到中华民族的最高国家利益和国家统一. “台独”分裂活动是影响中国安全最危险的因素之一。近年来,两岸关系虽出现了某些缓和迹象,但总体严峻的局面没有改变。台湾问题仍处于可能爆发严重冲突的高危期。 二、中国周边形势 中国是海陆兼备的东方大国。经济上,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政治上,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对中国构成诸多严峻挑战。 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从来都是是中国最大的威胁。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担心有朝一日被中国所赶超,丧失其霸主地位,故它千方百计地给中国的发展制造各种障碍,以阻止延缓中国的强大。当然,目前美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威胁大都是间接和潜在的,而且其对华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在遏制我国的同时,也同我国进行“接触”与合作。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延缓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美国对我国的威胁。 中日关系的发展非常重要,日本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我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中日关系友好对大家都有好处,两国关系的友好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但是,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看,日本对我国的安全存在着现实和潜在的威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日本作政府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硬态度,严重影响地区的稳定,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也引起众多亚洲国家的不满,钓鱼岛问题也激化了中日两国在东海问题上的矛盾。日本实施海外军事干预意志和能力的增强将成为东亚地区的潜在威胁和中日冲突的隐患。 此外,自近现代以来,东南亚国家部分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针对国家安全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中国应在认清其来源和性质的基础上设法适应所处的国际环境,战胜压力,捕捉机遇,有效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