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第1课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第1课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第1课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第1课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人口

第1课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知识与技能

1.记住我国人口数量,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知道我国的人口增长特点,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我国人口增长特点.

2.通过辩论我国人口多的利弊,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了解我国人口国情的基础上,理解我国人口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重点

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难点

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谁?我国有多少人呢?人口的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认识我国人口情况.

二、讲授新课

教师:结合大家查找的资料,说说最近我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数是多少.

学生: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约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活动:读图“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引导学生读图,观察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如何.

学生读图分析,交流各自的成果.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比较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

承转: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由于医疗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人口增长迅速.

教师: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基数大,是我国人口增长方面最主要的特点.

讨论:我国人口众多,这样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组织辩论会:人多到底好还是不好?

学生1:人多好.人多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学生2:人多能为我们提供广大的消费市场.

学生3:人多力量大.

学生4:人多不好.人多吃掉的粮食多,用掉的煤等矿产也多.

学生5:人多会造成交通阻塞、供水不足、住房紧张等问题.

学生6:……

在激烈的争论中,教师适当点拨.

教师: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在一定时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而今,众多的人口却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并产生一系列问题,如交通阻塞、居住拥挤、就业困难等.面对这些问题,我国是如何应对的呢?

学生: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教师:为什么实行计划生育后,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了,人口数量却依然很大呢?

学生:人口基数大.

学生自主活动,教师适时指导,理解我国人口政策.

教师:我国政府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实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是控制人口的关键.我们要积极宣传这一基本国策,使我国人口得以控制.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人口数量、增长特点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众多,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有效措施.这要求大家好好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一、选择题(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下表中,每题2分,共6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题 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1、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北美洲 2. 某一地区在20XX年,平均每5000人当中,出生了100个婴儿,死亡40人。这个地区在20XX年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是: A10% 4% 6% B2.0% 0.8% 1.2% C2.0% 1.8% 1.2% D2.0% 1.2% 0.8% 3. 根据下表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国家总人口(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M国6398 2.50 0.65 N国12687 0.94 0.82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M国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N国 ③M国属于发达国家④N国属于发达国家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某国家20XX年初共有人口500万人,该年内出生并成活婴儿4.85万人,死亡人口5.2万人。据此回答题4~5题: 4.目前该国面临的问题可能是:() A.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过大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环境恶化,住房紧张 D.劳动力过剩 5.该国最有可能位于:A.南亚地区 B.非洲南部 C.欧洲西部 D.南美洲 6、某乡人口5万人,20XX年人口出生率为1.2%,死亡率为0.6%。则该乡这一年自然增长的人口为()A.900人B.1500人C.300人D.1600人下表是世界某区域人口资料,据表回答7~8题。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180 1.12 1.01 7.该区域最可能位于()A.非洲北部 B.欧洲西部 C.北美洲北部 D.亚州南部 8.该区域的主要人种是()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黄种人与黑种人 读甲、乙两个国家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据表,回答9~10题。 国家领土面积 (万Km2) 2000年 人口(万人)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甲国58.2 3010 4.2 1.8 乙国35.7 8209 0.62 0.63 9.关于甲、乙两个国家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选模拟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选模拟 一、选择题 1.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庞大,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B.我国人口有13.40亿,人口基数大C.城市化进程快D.改革开放使经济发展的结果 2.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读图关于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B.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 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湘江 D.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3.创建美丽中国,必须着力推行低碳发展。下列做法与创建美丽中国观念不符的是A.家庭垃圾实行分类处理 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C.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D.关闭电源后,不忘拔掉用电器插头 4.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 A.地跨寒温热三带,海陆兼备。 B.南北跨纬度大,气候类型复杂,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C.西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D.面临大洋,有利于海洋温暖气流在东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厚的冰川。 5.读甲乙丙丁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②为沪宁杭工业基地南翼中心城市杭州,有“中国丝都”之称。 B.乙工业基地铁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丙工业基地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D.丁工业基地毗邻港澳与东南亚,便于引进外资,铁路线E为京广线。 6.图书纸张的主要原料有木材、草类植物,这些原料属于() ①生物资源 ②矿产资源 ③可再生资源 ④非可再生资源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7.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 A.土地条件的显著差异 B.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 C.种植习惯的显著差异 D.技术条件的显著差异 8.下列四幅景观图,有可能在青藏高原看到的是 A.B.C.D. 9.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蒙古B.俄罗斯C.越南D.菲律宾10.下列重要经线、纬线中,穿过我国的是( ) A.赤道B.本初子午线 C.北回归线D.北极圈 11.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共同流经青海和西藏B.下游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区C.上游的共同特点是水能资源丰富D.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一、二、三级阶梯12.下列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B.东海C.南海D.黄海 13.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世界的人口教案 湘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世界的人口教案湘教版 本节主要介绍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重点是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难点是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教材通过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许多人口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来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为了便于学生分析并把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所给资料从1950年开始,并预测到xx年,问题设置突出世界人口达10亿整数倍的年份。课文中介绍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4个人口统计指标,要求学生对人口数据能够进行初步的计算和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课文与地图密切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可记住四大人口密集地区。在课文中,粗略介绍了这4个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地形、水文条件,进而说明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在气候湿润的临河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世界的人口问题”这一部分紧靠“人地关系”的主线,通过分析一系列实例来说明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正常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本节教材既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又分析了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人口预祝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以此来培养学生透过数字看本质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数据一般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3、运用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4、通过辩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同时,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世界人口的分布的地区差异 、各种统计图的判读 2、世界人口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人口分布的成因 、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世界人口问题的资料、图片。 2、多媒体(辅助教学)、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祝同学们期末考出好成绩!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主要位于 A 东半球和南半球 B 东半球和北半球 C 西半球和南半球 D 西半球和北半球 2、冬季,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葱,黑龙江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造成这种现象的 原因是 A 我国跨纬度广 B 我国跨经度广 C 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 D 我国海拔高差大 3、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至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最北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B 最南端在河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 最东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D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4、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比预计的时间推迟了整整四年,其主要原因是 A 人口死亡率高,人口负增长 B 我国实行了人才强国的战略政策 C 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D 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大量迁移国外 5、“得陇望蜀”中的“陇”和“蜀”分别是 A 陕西、云南 B 云南、四川 C 甘肃、青海 D 甘肃、四川 6、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的少数民族是 A 傣族 B 朝鲜族 C 回族 D 黎族

7、大兴安岭山脉的走向是 A 东西走向 B 南北走向 C 东北--西南走向 D 西北--东南走向 8、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地势的 A 第一级阶梯 B 第二级阶梯 C 第三级阶梯 D 三级阶梯都有分布 9、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叙述错误的是 A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 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D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10、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位置太靠北 B 经度位置太靠西 C 远离海洋的海陆位置 D 地势较高 11、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划分点是 A 宜昌 B 湖口 C 河口 D 旧孟津 12、能带来狂风和暴雨的气象灾害是 A 寒潮 B 干旱 C 台风 D 洪涝 13、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人口》教案

【课题】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课型】新授课 【课标及解读】 本节主要介绍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重点是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难点是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教材通过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许多人口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来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为了便于学生分析并把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问题设置突出世界人口达10亿整数倍的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课文中介绍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4个人口统计指标,要求学生对人口数据能够进行初步的计算和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课文与地图密切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可记住四大人口密集地区。在课文中,粗略介绍了这4个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地形、水文条件,进而说明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在气候湿润的临河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世界的人口问题”这一部分紧靠“人地关系”的主线,通过分析一系列实例来说明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正常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本节教材既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又分析了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人口预祝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以此来培养学生透过数字看本质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数据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教学目标】 1.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概念,学好计算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2.通过读图分析世界人口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3.通过读图和活动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4.通过读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通过活动了解地理环境对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 5.知道人口问题的两种表现形式。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6.通过读图或辩论等活动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概念,学好计算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2.通过读图分析世界人口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3.通过读图和活动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教学难点】 1.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 【教学模式】诱思自学、合作探究、分层评价 【教学方法】目标导学、精当点拨、当堂达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用你的火眼金睛选出最中意的一个,选出后把相应的宇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B.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C.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 D.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下列省市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 ( ) A.河北、江苏 B.辽宁、山东 C.北京、天津 D.吉林、辽宁 3.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 A.我国所处纬度高 B.我国跨纬度大 C.离海远近不同 D.地形起伏大4.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 ) A.蒙古、俄罗斯 B.越南、老挝 C.尼泊尔、印度 D.阿富汗、巴基斯坦5.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 A.湖北、湖南 B.西藏、台湾 C.山西、吉林 D.四川、云南 6.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 ) A.印度、文莱、菲律宾 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 C.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 D.文莱、菲律宾、日本 7.下列海域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 A.渤海、黄海 B.黄海、东海 C.南海、东海 D.渤海、琼州海峡 8.下列叙述中,为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 A.劳动力短缺 B.兵源不足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9.下列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是 ( ) A.省、自治区、直辖市 B.省、县、乡 C.省、特别行政区、直辖市 D.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 10.下列有关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汉族全部分布在东部 B.少数民族全部分布在西部 C.我国民族总的分布趋势是大杂居、小聚居 D.各民族均匀分布 11.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大兴安岭B.天山 C.祁连山D.雪峰山 12.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 A.柴达木盆地B.成都平原 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 13.右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A.①黄土高原②华北平原 B.①四川盆地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C.①青藏高原②云贵高原 D.①内蒙古高原②东北平原 14.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1月O℃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 15.一人乘火车外出旅游,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不得不脱下来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居民单元综合测试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居民单元综合测试题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一、选择题(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下表中,每题 题 号 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 案 题 号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 案 D、北美洲 2. 某一地区在2011年,平均每5000人当中,出生了100个婴儿,死亡40人。这个地区在2011年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是: A10% 4% 6% % % % % % % % % % 国家总人口(万)人口出生率 (%) 人口死亡率 (%) M国6398 N国12687 高的是N国 ③M国属于发达国家④N国属于发达国家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某国家2009年初共有人口500万人,该年内出生并成活婴儿万人,死亡人口万人。据此回答题4~5题: 4.目前该国面临的问题可能是:() A.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过大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环境恶化,住房紧张 D.劳动力过剩 5.该国最有可能位于:A.南亚地区 B.非洲南部 C.欧洲西部 D.南美洲 6、某乡人口5万人,2010年人口出生率为1.2%,死亡率为0.6%。则该乡这一年自然增长的人口为()A.900人B.1500人C.300人D.1600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出生率 (%) 人口死亡率 (%) 180 7. 南部

8.该区域的主要人种是()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黄种人与黑种人 读甲、乙两个国家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据表,回答9~10题。 国家领土面积 (万Km2) 2000年 人口(万 人) 人口出生率 (%) 人口死亡率 (%) 甲国3010 乙国8209 9.关于甲、乙两个国家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分别是人/ Km2和人/ Km2 B、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和% C、甲国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 D、乙国可能面临就业压力过大 10.乙国可能位于的大洲是: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下表是2005年两个国家的人口资料统计表。据此回答11~12题。 年龄结构(%)出生率 (%) 死亡率(%) 0~14 岁15~60 岁 60岁以 上 甲 乙 11 A.德国B.印度C.埃及D.菲律宾 12.与甲、乙两国目前所出现的问题不符的是 A.甲国劳动力比重小 B.甲国老龄化严重 C.乙国人口增长过快 D.乙国经济欠发达 13.与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同一人种的是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B.欧洲人 C.阿拉伯人 D.印第安人 14.下列地区中,一般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使用阿拉伯语,且信仰伊斯兰教的是() A.亚洲南部 B.北美洲 C.欧洲西部 D.非洲北部 下图为地理课上李华展示的一幅非洲网友寄来的图片。读图并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15~16两题。 15.图中小朋友最有可能属于: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 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6.下列关于此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里有极昼极夜现象 B该地位于热带地区 C这里盛产苹果、桃子等水果 D当地居民注重防寒保暖 17.有关汉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 B.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C.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18. 民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我国南方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主要是为了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 一、选择题 1.由天津运抵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体积十分庞大,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B.航空运输C.水路运输D.高速公路运输2.下图是中国地形类型构成示意图,该图反映我地形的特点是() A.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B.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广大 C.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D.地形多种多样,盆地面积广大 3.关于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集中产区分布示意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油菜②水稻③冬小麦④甜菜B.①水稻②甜菜③油菜④冬小麦 C.①甜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D.①冬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油菜 4.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 A.俄罗斯、美国B.加拿大、美国C.俄罗斯、加拿大D.美国、巴西 5.创建美丽中国,必须着力推行低碳发展。下列做法与创建美丽中国观念不符的是A.家庭垃圾实行分类处理 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C.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D.关闭电源后,不忘拔掉用电器插头 6.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价和运输距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读下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运输距离小于80千米,运价最低的是P运输方式 B.若运输距离大于550千米,运价最低的是水运 C.P运输方式是铁路,Q运输方式是公路 D.50吨大米从武汉运到上海,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水运 7.长江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的海洋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8.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 A.土地条件的显著差异 B.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 C.种植习惯的显著差异 D.技术条件的显著差异 9.下列图中四省区按照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③②④①D.④②③①10.“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下列有关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寒、温、热三带B.跨南北半球 C.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最东端在漠河 11.关于下图中我国铁路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线和③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B.②线和④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 C.②线和⑥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D.①线和⑤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 12.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南方少,北方多 B.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只要有目的复习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你就会获得你满意的地理期末考试成绩。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 17题每题2分,18 23题每题1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北半球,大部分领土在低纬度 B.我国位于东半球,与蒙古隔海相望 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 D.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下列各组行政区中,属于同一行政级别的是 A.四川省深圳市 B.宁夏回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 C.西双版纳自治州贵州省 D.重庆市成都市 3.我国最早见到日出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新 B.黑 C.琼 D.内蒙古 4.玲玲家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会发生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据此判断玲玲家可能位于哪个省级行政单位 A.海南省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台湾省 D.黑龙江省

5.下列对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 B.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密度小 C.山区人口密度大,平原人口密度小 D.全国大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均匀 6.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以来,我国每年净增的人口仍然很多,主要原因是 A.人口死亡率高 B.人口出生率高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7.以下主要生活在牧区的我国少数民族有 A.蒙古族朝鲜族 B.维吾尔族壮族 C.藏族壮族 D.藏族蒙古族 8.下列地理事物是按由大到小包含关系排列的是 A.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 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C.第二级阶梯、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 D.第三级阶梯、东北平原、三江平原 9.寒假期间,童童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衣着由厚厚的棉服,换成 了凉爽的夏装。童童一家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A.从银川到乌鲁木齐 B.从银川到长春 C.从银川到北京 D.从银川到海口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单元综合测试 练习题附答案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地的区域反化与当地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组合正确的是() A. 俄罗斯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气候湿热的自然条件 B. 恒河平原的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 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多住高脚屋一多地震 D. 中东地区的沙特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过着游牧生活—气候严寒 2.到了国外还要遵守人家的宗教习俗,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A. 佛教 B. 伊斯兰 教 C. 基督 教 D. 道教 3.西亚村庄中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是因为当地是() A. 热带雨林地区 B. 终年严寒的地 区 C. 热带沙漠地 区 D. 热带草原地区 4.小明学习“人口与人种”这一节后,对人口的增长、分布、人口问题、密度等方面作了如下归纳,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 高 B.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C. 中纬度近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的人口分布稀少 D. 一个国家人口越多,人口密度就越大 5.下列对世界人口、说法搭配正确的是( ) A. 西亚——白种人——佛教——发展中国家。 B. 巴西——黄种人——西班牙语——发展中国家。 C. 欧洲西部——白种人——基督教——发达国家。 D. 中国——黄种人——汉语——发达国家。 6.以下不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过多所引起的社会问题的是() A. 住房紧张 B. 劳动力短 缺 C. 交通拥 挤 D. 就业困难 7.下列属于城市聚落景观的有() A. 农田 B. 牧 场 C. 池 塘 D. 高楼 8.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导语】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与国家相比,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多优越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 B.中国是四国中海陆兼备的国家 C.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D.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更显著 【解析】选C。从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大多在50°N以北,纬度高,气温低,故比我国气候寒冷。四国中中国与俄罗斯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蒙古属于内陆国,所以我国在海洋资源和海洋运输上具有优势。日本属于岛国,受海洋影响比我国显著。 2.下列人们对于其所在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海南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夏季的白昼最长 B.漠河人说:我们这里纬度,是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x藏人说:我们这里海拔,是年平均气温的地方 D.x疆人说:我们这里位于西部边陲,每天最先看到日出 【解析】选B。海南纬度低,但夏季越往北白昼越长;x藏海拔高,气温低;x疆位于西部边陲,是我国一天中最后看到日出的地方。 XXXX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市发生7.1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重大损失,结合材料,回答3、4题。

3.关于青海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长江的上游 B.行政中心是南宁 C.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D.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4.此次地震,可能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有() ①海啸②滑坡③房屋倒塌④崩塌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3选B,4选C。第3题,青海省的行政中心是西宁,南宁是广西的行政中心。第4题,地震带来的直接灾害是房屋倒塌,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如果在雨季,还可能诱发泥石流。 5.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分界线是() A.漠河—腾冲线 B.黑河—腾冲线 C.漠河—昆明线 D.黑河—昆明线 【解析】选B。大致沿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将我国人口分为东部稠密区和西部稀疏区。 6.下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区的是 () 【解析】选A。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上图中,B位于长江上游,是彝族的主要分布区,C位于东北地区,是满族的主要分布区,D位于吉林、辽宁沿边地区,主要分布着朝鲜族。 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的山脉①是()

《中国的人口》八年级地理教案

《中国的人口》八年级地理教案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课标要求: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在课标中蕴含着对学生各种数据及统计图表、人口分布图的判读能力的要求,也蕴含着对学生地理分析能力的要求,故而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能力的训练与渗透将成为这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此外,也涉及到了新课标的总课程目标中的一些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如“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知识与技能要求中的“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内容 本节属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的第三节内容,主要介绍中国的人口数量、增长情况、分布及人口问题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本节是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的重要内容。人口国情是我国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国情,它对我国的资源、环境、产业特别是农业的影响十分深远。因而理解中国的人口突出特点、产

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对学生学好中国地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本节知识点较少,内容简单,便于掌握,教师可充分利用本节内容的教学,帮助一些七年级地理学得较差的同学重树学好中国地理的信心与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 人口知识及问题在各类媒体、以往的教材中大量出现,学生应对本部分知识十分熟悉,教师可不必大量讲析,学生便可理解。在本节中大量应用了统计图表,但这一知识在七年级数学中已做了详细的介绍,故而读图特别是一些简单的统计图,不成为本节的重点讲授的内容。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过度的时期,且八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比较燥动,因而对于这种比较枯燥的理论课,应适当加入一些比较深动的例子,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 对主要农村本校的学生而言,八年级学生也正处在学习两极分化的阶段,出现了一部分学地理的能力较差的学困生,同时学生的讨学思想已渐渐表露出来,即学习积极性不高。因而要让全班同学都动起来,在课堂中有所得十分困难;要让一些对地理有兴趣、学得好的学生在课堂中吃饱、吃好,这也有难度。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A、南温北寒,南北温差大 B、南温北寒,南北温差不大 C、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大 D、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2、下列不属于重工业的是:() A、纺织工业 B、水泥工业 C、冶金工业 D、煤炭工业 3、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水运 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与哪条等降水量线大致相当() A、1600毫米 B、800毫米 C、400毫米 D、200毫米 5、从干湿状况来分析,新疆大部分地区属于()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6、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的()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部地区 7、“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是() A、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藏北高原的高山气候 C、东北平原的温带季风气候 D、两广丘陵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8、下列配对组合不正确的是() A、长江——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B、珠江——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C、黄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D、淮河——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9、长江、黄河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A、青海、西藏 B、青海、四川 C、甘肃、四川 D、河南、湖北 10、下面哪两个地形区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B、河西走廊、哈密盆地 C、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D、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11、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A、灌溉 B、发电 C、航运 D、防洪 12、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既沟通东西又联系南北,以下铁路干线中没有与长江相交的是() A、京沪线 B、京广线 C、京九线 D、京包线 1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中的“海”是指()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14、以下措施对于加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成效不明显的是() A、造林种草 B、打挡土坝 C、修筑梯田 D、加高加固下游河流堤岸 15、关于兴修水库主要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B、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C、发展旅游业和水产养殖业 D、节约水资源并调节大气湿度 16、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耕地、林地比重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B、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丘陵与盆地 C、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 D、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山区和东南部的山地 17、我国工业发达、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域位于()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居民》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1.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一般地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2.城市人口的比重,发达国家较(高),发展中国家较(低)。 3.控制人口增长动之过快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及目标是: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4.全世界大约有( 2000 )多种语言,其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5.到目前为止,无常住人口的大洲是:(南极洲) 6.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会产生( C ) A.就业机会增加 B.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C.住房、交通紧张 D.受教育机会增加 7.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东亚和美国东北部) ①东亚②东欧、中欧③美国东北部④西亚、南亚 9.有关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B.D. ) A.越慢越好 B.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C.越快越好 D.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10.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13.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语言是:(西班牙语) 12.伊斯兰教教徒分布最多的地区是( B.C. ) A.北美洲东部和西部 B.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 C.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D.欧洲的东部和西部 14.分布在非洲北部的主要人种是( B ) A.黄种人 B.白种人 C.黑种人 D.黄种人和白种人 15.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16.关于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C ) A.人口大国的人口密度一定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人口密度一定大 C.人口多的地区,人口密度一定大 17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 18.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主要人种是(白种人) 19.世界人口稀少地区主要是(全选) ①苔原带、冰原带②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③干旱的沙漠④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0.下列语言不是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C ) A.汉语 B.阿拉伯语 C.德语 D.法语 21.造成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C ) A.居民人口的多少 B.当地面积的大小 C.劳动力生产方式的差异 D.交通方式的不同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人口

世界的人口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和人口分布的特点: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2.在学习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基础上,归纳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最严重的是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在其中。从而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人口分布与增长的特点,难点是人口增长速度各地不均。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世界人口分布图》;自制投景片:①“世界人口增长图表”,②“人口自然增长率图”,③“主要国家人口密度图”。 教学提纲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一、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 1.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渐加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3.人口增长的计算方法 4.各xx的人口增长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 2.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前几章我们学习了地球上的各种自然条件状况,请同学思考,人类研究自然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同学多方面思考) 〔教师总结〕归纳同学们的回答,强调人类研究自然的目的是为了使人类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而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必须解决以下问题:1.科学地认识自然界的自然现象和规律。 2.正确地认识人类自身。3.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即人地关系.因此,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世界上的人类。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板书) 〔提问〕①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人类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约二、三百万年前由古猿演变而来。) ②你知道现在中国有多少人口?世界有多少人口?(中国约有11.7亿,世界人口约55亿。)〔展示投影片〕世界人口的增长。 〔提问〕很明显,世界上的人口是不断增长的,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人口增长图并分析:由1830年的10亿人口到1987年的50亿人口,每增加10亿人用多少年?由此可以得出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特点是什么?(每增加10亿人所需时间分别是100年、30年、15年、12年。 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一、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板书) 1.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人口增长越来越快。(板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和华北B.东北和西北C.华北和西北D.西南和西北 2.利用手机下单,随时租借、随时归还的“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的一种新兴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关于这种绿色出行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低碳出行,有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B.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 C.为居民提供一种新的出行方式D.侵占城市大量交通主干道 3.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B.煤炭C.天然气D.水能 4.据图内容,读图判断①、②、③与乌鲁木齐、拉萨、武汉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A.①武汉②乌鲁木齐③拉萨B.①拉萨②乌鲁木齐③武汉 C.①武汉②拉萨③乌鲁木齐D.①乌鲁木齐②武汉③拉萨 5.下列天气现象中对甘肃生产、生活活动影响很小的是() A.春季沙尘暴B.夏季台风C.秋季低温D.冬季寒潮 6.长江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的海洋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7.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 A.土地条件的显著差异 B.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 C.种植习惯的显著差异 D.技术条件的显著差异 8.下列自然文化遗产与所在省区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九寨沟——四川省B.秦始皇陵兵马俑——山西省 C.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D.平遥古城——山西省 9.“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下列有关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寒、温、热三带B.跨南北半球 C.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最东端在漠河 10.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共同流经青海和西藏B.下游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区C.上游的共同特点是水能资源丰富D.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一、二、三级阶梯11.下列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B.东海C.南海D.黄海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中国的人口

第三节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中国的人口一.内容与分析 1:内容: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与变化情况; 2:内容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主要讲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与变化情况。其核心是我国人口的增长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问题的对策,理解它关键就是反复读图,通过图表和有关数据,分析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以及人口分布的规律。要我国的人口,是中国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是学生学好中国地理,尤其是学好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才能合理布局工业、农业、交通线和城市。因此,学好本节教材,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将为学好后面各章节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分析 1.清楚我国人口总数及与世界比较的情况;运用相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状况;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状况;明白我国人口问题与我国人口政策的形成。 2.先弄清我国人口数,再通过分析数据明白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然后通过看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最后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就要举例让学生计算

后得出结果(试计算年轻人20岁结婚生子和25岁结婚生子,100年内各有几代人?)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指出工具使用在哪里),准备使用…(提出用什么工具)。因为使用…,有利于…(说明为什么要用)。五.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读课本第10页的内容及图1-7<<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图1-8<<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思考并抢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化的比较和与其他国家真实的对比,进一步突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1.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_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______ 变式练习:人口居世界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师生活动:(1).2000年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 (2).我国2000年的人口总数是多少?占世界人口多大比例?(3).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哪一个?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哪一个? (4).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人口超过了5000万?这些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一部分? 问题二:设置活动: 根据课本第11页内容,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分组计算各阶段的人口增长情况.

2021年七年级地理《世界的居民》教学设计

第三章2021年七年级地理《世界的居民》教学设计内容与分析 内容: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 内容分析:本节主要介绍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重点是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难点是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教材通过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许多人口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来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为了便于学生分析并把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所给资料从1950年开始,并预测到xx年,问题设置突出世界人口达10亿整数倍的年份。课文中介绍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4个人口统计指标,要求学生对人口数据能够进行初步的计算和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课文与地图密切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可记住四大人口密集地区。在课文中,粗略介绍了这4个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地形、水文条件,进而说明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在气候湿润的临河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世界的人口问题”这一部分紧靠“人地关系”的主线,通过分析一系列实例来说明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正常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本节教材既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又分析了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人口预祝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以此来培养学生透过数字看本质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数据一般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二教学目标与分析 1.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结合地图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3).运用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4).了解人口计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并能对人口数据进行基本的计量分析。 2.目标分析 通过分析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人口数据,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学会计算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图,了解四大人口密集区和四大人口稀疏区,并适当分析其原因。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困难、障碍)是人口出现负增长不是人口问题,产生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的原因是学生认为人口也少也好。要解决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就要通过分析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会导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出现来解决。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指出工具使用在哪里),准备使用…(提出用什么工具)。因为使用…,有利于…(说明为什么要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当今世界人口有多少?人口增长的速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与右图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多优越性。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 B.中国是四国中海陆兼备的国家 C.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D.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更显著 【解析】选C。从图中能够看出俄罗斯大多在50°N以北,纬度高,气温低,故比我国气候寒冷。四国中中国与俄罗斯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蒙古属于内陆国,所以我国在海洋资源和海洋运输上具有优势。日本属于岛国,受海洋影响比我国显著。 2.下列人们对于其所在地区叙述准确的是() A.海南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夏季的白昼最长 B.漠河人说:我们这里纬度,是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x藏人说:我们这里海拔,是年平均气温的地方 D.x疆人说:我们这里位于西部边陲,每天最先看到日出 【解析】选B。海南纬度低,但夏季越往北白昼越长;x藏海拔高,气温低;x疆位于西部边陲,是我国一天中最后看到日出的地方。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市发生7.1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重大损失,结合材料,回答3、4题。 3.关于青海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长江的上游 B.行政中心是南宁 C.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D.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4.此次地震,可能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有() ①海啸②滑坡③房屋倒塌④崩塌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3选B,4选C。第3题,青海省的行政中心是西宁,南宁是广西的行政中心。第4题,地震带来的直接灾害是房屋倒塌,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如果在雨季,还可能诱发泥石流。 5.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分界线是() A.漠河—腾冲线 B.黑河—腾冲线 C.漠河—昆明线 D.黑河—昆明线 【解析】选B。大致沿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将我国人口分为东部稠密区和西部稀疏区。 6.下图中能够准确反映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区的是 () 【解析】选A。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上图中,B位于长江上游,是彝族的主要分布区,C位于东北地区,是满族的主要分布区,D位于吉林、辽宁沿边地区,主要分布着朝鲜族。 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的山脉①是() A.秦岭 B.昆仑山 C.大兴安岭 D.太行山 8.关于图中阴影部分的叙述,准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