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版教案 2年级-13 有趣的间隔

数学版教案 2年级-13 有趣的间隔

数学版教案 2年级-13 有趣的间隔
数学版教案 2年级-13 有趣的间隔

第13讲美化兔子园

——有趣的间隔

【教学内容】

秋季版,2年级第13讲“美化兔子园——有趣的间隔”。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的数学规律的过程。并能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思考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间隔问题,并尝试解决;

2.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间隔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物体相同,那么排在两端的那种物体比排在中间的另一种物体多1个。”这一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

大胆闯关第5题。

【教学准备】

相同的小物体若干,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触简单的植树问题。首先要了解点和段之间的关系。特别让学生能过自己画图,找出图中的点和段之间的关系,并且能总结出规律。接着教学例1的时候注重让学生理解手帕与夹子个数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简单的间隔问题。从而对学生讲解在生活的这些问题的实际运用,教学例3的时候让学生明白,一般情况下,我们在爬楼的时候一楼不用爬、如此这样学生就可以轻松的解决大胆闯关的题目。

本讲教材及练习册答案:

教材:

探究类型1: 8只兔子,7个蘑菇; 13根木桩12块篱笆;9块手帕,10个夹子。

变式练习:略

探究类型2:8-1=7(次) 7×3=21(分钟)

探究类型3:9-1=8(个)5×8=40(米)

变式练习:16棵

大胆闯关:

1.5-1=4(个) 4×2=8(米)

2.12÷3=4(段) 4-1=3(次)

3.25÷5=5(个) 5+1=6(棵)

4.6-1=5(层)5×9=45(秒)

5.5-1=4(次) 20÷4=5(分钟) 8-1=7(次) 7×5=35(分钟)

练习册:

1.9-1=8(个) 8×2=16(米)

2.8+1=9(个) 9×2=18(米)

3.共20+1=21(人)共21-1=20(个)间隔 20×1=20(米)

4.40÷5=8(个) 8+1=9(棵),9×2=18(棵)

12÷2=6(棵) 6-1=5(个) 40÷5=8(米)

5.4×6-4=20(棵)

补充练习:

1.一根木棒长15米,如果把它锯成3米长的小段,要锯几次?

2. 7名女生排成一排,舞蹈老师要在每2名女生中间插1名男生。可以插进多少名男生?

3. 每两根电线杆之间栽3棵小树,9根电线杆中间一共能栽多少棵小树?

4.学校楼道里每隔2米摆一盆花,从第1盆到第10盆距离是多少米?

5.把一根钢管锯成3段用了6分钟,照这样计算,锯成6段要多少时间?

补充练习参考答案:

1.4次

2.6名

3.24棵

4.18米

5.15分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