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空间的生产_理论_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_叶超

_空间的生产_理论_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_叶超

_空间的生产_理论_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_叶超
_空间的生产_理论_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_叶超

19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的高速推进,中国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也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亟需新的理论去解释和应对。从197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科学界和城市学界掀起了研究城市空间生产问

题的风潮。

尤其是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派,对城市空间的生产这一问题进行了

持续探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受此影响,国内学界近年来也开始关注和引介“空间的生产”的理论,并以之解释国内的城市现象和问题。由于与“空间的生产”相关的问题非常复杂,而且涉及许多学科,所以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为此,本文从国内城市空间生产的现实问题出发,对

空间的生产的理论的产生背景、

主要观点及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总结评述,探讨其在中国城市研究中的可能性与有效性,以供研究者借鉴。

1空间的生产理论形成

1.1产生背景

城市空间的生产指资本、权力和阶级等政治经济要素和力量对城市的重新塑造,从而使城市空间成为其介质和产物的过程。二战以前,以赫特纳、哈特向为代表的区域学派继承和发扬了自康德以来将地理学视为一门“空间”科学的传统,其空间概念

涵义是“被填充的容器”[1-2]

;而1950、1960年代兴起

的实证主义和空间分析学派的地理学家则力图借

助数学等工具发现空间“模式”或“法则”[3-4]

,他们推崇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它在实质上是一种城市空间形态学或几何学。

实证主义地理学以及在此影响下的城市地理学研究范式,实际上是一种“物化”(fetishism )的空间理论[5],它尽量避免对空间的价值判断,因而忽视了塑造“空间”的个体以及政治和社会关系。所以,它对1960年代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一系列社会、政治和经济危机,以及因为种族、社会阶层分化形成的市区与郊区的城市空间分化和隔离问题已

不能予以合理解释和应对,致使

“区位理论以及实证主义地理学与现实世界空间问题的差距越来越大”[6]。于是,以深刻地批判、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实质见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进入了地理学家和城市研究者的视野。

自1970年代开始至今,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外在城市空间生产问题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新马

克思主义城市研究的派别。

虽然空间的生产理论并非只着重于城市问题,但城市(化)问题在其中处于

核心地位。正如大卫·哈维所说:“城市化和空间的

生产是交织在一起的”[7]

。众多理论家也多是围绕城市空间生产并以城市为案例进行他们的研究工作。1.2空间的生产理论

收稿时间:2010-12-10;修回时间:2011-02-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001092&41071114)资助。

文章编号:1000-8462(2011)03-0409-05

“空间的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

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

叶超1,柴彦威2,张小林1

(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江苏南京

210046;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北京

100871)

摘要:空间的生产是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城市空间的生产指资本、权力和阶级等政治经济要素和力量对城市的重新塑造,从而使城市空间成为其介质和产物的过程。通过文献

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空间的生产理论在批判传统的将空间视为容器和无价值判断的空间观的基础上产生;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之与空间问题相结合,西方地理学界和城市学界在空间的生产问题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国内学界对它的研究较为迟滞,缺乏突出的案例研究,目前还处在引介和初步应用

的起步阶段,但在近5年也兴起了一个以多学科共同研究为特征的风潮。1990年代以来,城市空间的生产问题在中国逐渐变得突出,预示着它将是一个重要而有潜力的研究方向。关键词:城市;空间的生产;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马克思主义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K901;F0-0文献标识码:A

第31卷第3期经济地理Vol.31,No.32011年3月ECONOM IC GEOGRAPHY M ar.,2011

法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亨利·列斐伏尔是空间的生产理论的首创者。他被认为“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在空间研究的最优秀的工作”[6],“是后现代批判人文地理学的滥觞”[8],其理论是“空间的生产理论中最坚实、最有想象力和最详尽的部分”[9]。列斐伏尔先对空间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哲学考察,并深刻地批判了将空间仅仅视为容器和“场”的传统观点;在此基础上,他将其理论聚焦于城市空间生产,提出了“(社会的)空间是(社会的)产物”的核心观点;最后建构了一个展现这个空间生产过程的三元一体理论框架:①“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城市的社会生产与再生产以及日常生活;②“空间的表征(representations of space)”:概念化的空间,科学家、规划者、社会工程师等的知识和意识形态所支配的空间;③“表征的空间(spaces of representation)”:“居民”和“使用者”的空间,它处于被支配和消极地体验的地位[10-11]。从资本主义城市发展的实际出发,借助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工具,通过对空间概念的系统梳理和历史批判,列斐伏尔终于建构了以城市空间是(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活动的)产物和生产过程为核心观点的“空间的生产”理论。

城市空间生产的理论引起了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大卫·哈维较早地引用和传播了列斐伏尔的观点,他不但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发了社会正义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而且发展了资本的城市化理论,指出城市空间组织和结构是资本生产的需要和产物,中产阶级郊区化和城市中心区的衰落是资本积累与阶级斗争矛盾作用的必然结果[12-14]。对“空间的生产”这一理论武器的运用和发挥,使哈维卓有成效地补足了马克思主义在城市问题和空间维度上的缺憾,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空间生产理论的内涵。爱德华·苏贾则强调了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对城市空间生产的影响,并试图摆脱空间的“物化”和抽象化的双重束缚,从而建构一种以“批判的区域研究”为方向的后现代地理学[8]。曼纽尔·卡斯特尔也深受列斐伏尔的影响,他提出集体消费的概念,认为城市化使城市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已日益变成以国家为中介的社会化集体消费,而决定城市发展和空间演化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劳动力和资本以及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斗争使得城市空间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空间,那些照顾资本利益的城市计划和政策并不一定符合广大城市居民和贫困阶层的利益[15-16]。尼尔·史密斯等则指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平

衡”是空间生产研究的中心[9,17]。格雷戈里和迈克·迪尔则对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的三元一体概念进行了进一步引申和演绎,迪尔甚至将列斐伏尔视为一个“潜在的后现代主义者”,这反映了空间的生产理论的前瞻性和连续性[18-19]。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入地理学和城市研究,并进行综合的社会、空间和政治经济分析、批判和理论建构,是列斐伏尔、哈维、卡斯特尔、史密斯等马克思主义者对地理学的主要理论贡献。这种综合和跨学科的研究,不但扩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而且推进了地理学和城市领域的理论发展,并产生了超出地理学界的影响。正如著名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理查德·皮特所指出,“马克思主义与环境和空间知识之间的互相作用,对人类存在的深奥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解释,这些又为它的形成提供了学科力量”[6]。从西方人文地理学近40年发展历史来看,虽然后来出现了“制度、文化转向”和后现代地理学的研究趋向,但是空间生产的理论热潮仍未退却,并被延伸、整合和拓展到诸多问题和领域[20-23]。

2空间的生产研究进展

2.1空间的生产研究进展

从理论发展来看,随着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形成和演化,国外对城市空间生产问题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国内学界对它的研究虽然较为迟滞,目前还处在引介和初步应用的起步阶段,但在近5年也兴起了一个以多学科共同研究为特征的风潮。

1990年代开始,我国学术界对城市空间的生产理论开始予以介绍[24]。2000年以后,出现了城市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热潮。在哲学和马克思主义[25-27],(城市)社会学[28-29],(都市)文化和文学三个领域研究成果颇丰[30-31],近三年更有若干与列斐伏尔和空间的生产相关的专著出版[27,32-33],包亚明编的《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对普及国外经典的空间生产理论起到很好的作用;这些都表明相关研究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并正在由片段的、零散的认识向较为全面的理解和初步的应用演化。

城市研究领域和地理学界也热切关注空间的生产理论,并出现了一些探索性的实证研究。城市规划和建筑领域对它的理论引介和初步应用正在增多[34-38]。地理学者对空间的生产理论或从整体地理学角度予以介绍[39],或从城市地理学角度进行阐

410经济地理第31卷

第3期叶超,柴彦威,张小林:“空间的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411

发[40];因研究主题的密切相关和学科渊源,一些论文也发表在城市研究的刊物上[41-44];顾朝林、于涛方、李平等的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和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有概括介绍和简单评价[45]。在台湾研究者中,夏铸九等曾较早地编译了介绍空间生产相关理论经典论述的著作[46],而王志弘则以扎实的西方地理学文献基础,对列斐伏尔及其后西方地理学中的空间的生产概念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与解读[47];黄宗仪以上海的都市空间生产为例的研究揭示了资本需要支配的城市空间与被支配的人民生活空间的之间的二元对立的矛盾[48];香港大学城市地理学家林初升则考察了中国城市空间被国家力量和经济、社会因素重塑的状况[49]。

2.2国内外研究比较分析

综合国内外研究来看,虽然城市空间生产的理论日臻成熟和趋于复杂演化,但是似乎并未形成一个“牢固的”研究范式;其理论以自由的思想、深刻的批判、广泛的整合而见长,但也带来了松散晦涩的弊病。另外,正如安东尼·奥罗姆和陈向明所指出,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过分强调经济和生产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地方政府和文化机构对城市生活的影响[50]。一个共同特点和趋势是空间生产理论尽管外延广泛,但基本上都聚焦于城市问题,而且对它持续不断的深化拓展也显示出理论的生命力与影响力。相比之下,国内研究(尤其大陆)对该理论的追踪和跟进较为迟缓,主要原因可能在于1970、1980年代我国参与全球化的程度还较低,我国城市空间状况与资本主义世界还有很大差异,也有语言(列斐伏尔的著作系用法语写成,到1991年才出版英文译本,所以他在英语国家的传播本身受到限制)以及文风颇多思辨和晦涩难懂的缘故。

需要强调的是,空间的生产并不只是一种理论思辨,它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城市研究案例。它在宏观上主要体现为对城市化过程的历史解读,微观上体现为城市及其社区发展的个案研究。如列斐伏尔本身就对城市化的历史以及巴黎的工人阶级状况、住宅、社区以及消费空间进行过社会调查和实证研究[11];大卫·哈维曾对巴尔的摩的城市景观和空间变化进行过长期的跟踪调查,并对巴黎的都市空间生产的历史和文本解构也非常经典[51-52];爱德华·苏贾和迈克·迪尔对洛杉矶的拆解也具有典型性[8,19];杨宇振对权力、资本与中国城市化关系的历史解读[37]以及台湾学者黄宗仪对上海空间生产的剖析[48],都是有益的实证探索,但在案例剖析的深度和

丰富程度上仍需进一步加强。城市空间生产的实证研究虽然仍然是一个挑战,但它有案例可参照,有历史分析、文本分析和景观图像分析等方法可依循,所以具有可行性。

3中国城市空间的生产

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已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无论是对快速城市化产生的空间扩张、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担忧[53],还是对新时期城市化动力机制趋向多元化[54-56]以及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一个转型期的判断[57],内蕴的共识则是近20年的城市化和城市空间已经具有了新的特征、结构和演化动力,城市空间已被多种新的要素和力量重塑。

在诸多新要素中,跨国资本的流动、各种权力的博弈、社会阶级的分化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日趋强烈。比如,中国大陆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由日本、美国等国的40多家企业投资兴建,总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表征了国际资本对城市空间的支配[48];而高价住宅在城市中心的集中则使中低收入市民迁移到城郊边缘地带,反映了城市绅士化带来的社会分化问题[58];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拆迁不但引发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而且引起频繁的开发商与原住民之间的冲突,极端的比如各地多有报道的“钉子户”事件;上海、杭州、重庆等地建设的“新天地”式超大休闲娱乐城,彻底改变了人们与街道、店铺的血肉联系,这种消费文化正在成为控制城市空间生产的手段[59]。

透过上述典型事例可以看到,资本、权力、阶级等政治经济要素正在成为重塑城市空间的“关键词”。城市已经不仅是传统的产业集聚“中心地”和“增长极”,而且成为资本、权力和阶级利益角逐的场所和工具。受此影响,城市空间正在发生不同于以往的根本变化。高档住宅产生的市区与郊区以及贫富社区的空间隔离,新的城市建筑(比如大型广场、摩天大楼、大型游乐场等)对社会活动的强大影响,显示出城市化正在从“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这些城市现象和问题,亟需新的理论解释和政策应对。

4中国城市空间研究的新视角

进入21世纪后,国内学界兴起了研究空间的生产的热潮。这一方面表明该理论在国内已经具备

一定基础和研究“氛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城市空间发生根本变化和亟待解释和解决的紧迫性。由于地理学在空间问题上的传统优势,西方地理学家是推动空间的生产理论演进的主要力量,他们是理论的主要阐发者。但是,在国内地理学界,就现有成果看,这一优势并不突出,关于空间生产的系统的、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突出的案例研究还比较缺乏。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研究者,不但应该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和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予以充分的关切,而且应该积极探索这些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60];还应该加强城市的社会和文化地理研究,从多个角度看待和研究城市空间问题[61]。此外,空间的生产理论的发展过程还预示着一种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倾向。对地理学界而言,在认真学习并理解西方理论的基础上,与其它学科和领域进行积极对话,将会帮助我们把握理论创造和产生良好实践效果的主动权。

无论从现实生活,还是理论发展来看,城市空间的生产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迫切需要研究的学术问题。中国地理学正面临一个将马克思主义、城市问题与地理学紧密结合并发展中国地理学理论的难得契机。相关的实证案例也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市空间生产的过程和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紧要的学术任务。

参考文献:

[1]赫特纳著,王兰生译.地理学——

—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33,141-143,147,152.

[2]Hartshorne R.The concept of geography as a science of space,

from Kant and Humboldt to Hettner[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58,48(2):97-108.

[3]Schaefer F.Exceptionalism in Geography:A Methodological Exa-

mination[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53,43(3):226-249.

[4]Haggett P,Cliff A,Frey A.Locational Models(Locational Analysis

in Human Geography2nd Eds)[M].London:Edward Arnold,1977.

[5]Quaini M.Geography and Marxism[M].Oxford:Blackwell,1982.

[6]理查德·皮特著,周尚意,等译.现代地理学思想[M].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7:84.

[7]大卫·哈维,黄晓武译.列菲弗尔与《空间的生产》[J].国外理论

动态,2006(1):53-56.

[8]爱德华·苏贾著,王文斌译.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

中的空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5.

[9]Smith N.Uneven Development:Nature,Capital and the Produc-

tion of Space[M].Oxford:Blackwell,1984:90.

[10]Lefebvre H.,Translated by D.Nicholson Smith.The Production

of Space[M].Oxford:Blackwell(Original work published1974),

1991:33-39.

[11]亨利·列斐伏尔(勒菲弗)著,李春译.空间与政治[M].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Harvey D.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M].London:Edward

Arnold,1973.

[13]Harvey D.The Limits to Capital[M].Oxford:Blackwell,1982.

[14]Harvey D.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M].Oxford:Blackwell,

1985.

[15]Castells M.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M].London:Edward

Arnold,1983.

[16]Castells M.,Translated by Alan Sheridan.The Urban Question

[M].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2,1976),1977.

[17]Smith N,O’Keefe P.Geography,Marx and the Concept of

Nature[J].Antipode,1989,12:30-39.

[18]Gregory D.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M].Cambridge MA&

Oxford UK:Blackwell,1994.

[19]迈克·迪尔著,李小科,等译.后现代都市状况[M].上海:上海

教育出版社,2004.

[20]Gottdiener M.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M]Texas: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5.

[21]Olds K.Globaliz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new urban spaces:

Pacific Rim megaprojects in the late20th century[J].Environ-

ment and Planning A,1995,27(11):1713-1743.

[22]Thrift N,French S.The Automatic Production of Space[J].Trans-

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2002,27(3):309-

335.

[23]Unwin T.A waste of space?Towards a critique of the social pro-

duction of space[J].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

raphers,2000,25(1):11-29.

[24]夏建中.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J].社会学研究,1998(4):47

-53.

[25]胡大平.空间生产:当代人文社会科学新的理论生长点[N].中

国社会科学报,2009-09-01.

[26]汪民安.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J].国外理论动态,2006(1):46

-52.

[27]吴宁.日常生活批判——

—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8]蔡禾.都市社会学研究范式之比较——

—人类生态学与新都市社会学[J].学术论坛,2003(3):110-116.

[29]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社会,2006(2):34-48.

[30]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31]陆扬.空间理论和文学空间[J].外国文学研究,2004(4):31-37.

[32]冯雷.理解空间:现代空间观念的批判与重构[M].北京:中央

编译出版社,2008.

[33]陈映芳.都市大开发:空间生产的政治社会学[M].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9.

[34]汪原.生产·意识形态与城市空间——

—亨利·勒斐伏尔城市思想述评[J].城市规划,2006,30(6):81-83.

[35]吴缚龙.超越渐进主义:中国的城市革命与崛起的城市[J].城

市规划学刊,2008(1):18-22.

[36]宋伟轩,朱喜钢,吴启焰.城市滨水空间生产的效益与公平

——

—以南京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09(6):66-71.

[37]杨宇振.权力,资本与空间:中国城市化1908—2008年——

—写在《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颁布百年》[J].城市规划学刊,2009

412经济地理第31卷

第3期

叶超,柴彦威,张小林:“空间的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413

REVIEW ON STUDIES ON 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

YE Chao 1,CHAI Yan -wei 2,ZHANG Xiao -lin 1

(1.Colleg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Jiangsu ,China;

2.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China )

Abstract:Production of space is a key term in Marxist geography and the new Marxist urban school.It often means that the urban landscapes and structures have been reshaped by some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elements,such as capital,power,class,so that the urban space finally has become their production and interference.The theories about production of space mainly focus on the urban.Since 1990s,there have been many phenomena and problems about production of the urban space in China.So 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us to apply the new theories to explain and deal with the Chinese problems.The theories on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stemmed from Marxism in 1970s,and at last connected Marxism with spatial problems that the geographers concerned about very much.Based on the critiques not only for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viewed space as a kind of vessel,but also for not thinking of value judgments or “neutral ”space,it produced and developed into Marxist https://www.doczj.com/doc/3f5347484.html,pared the western researches to the Chinese,the former has produced fruitful theories and cases,but the latter lagged and lacked typical case studies.On the whole,most studies on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in China only introduced the theories and simply applied them to analyze some problems,but it is worth thinking that it becomes fashionable and interdisciplinary in recent 5years.It will be a potential and important direction to study production of the Chinese urban space.

Key words:city;production of space;new Marxist urban school;Marxist geography

作者简介:叶超(1978—),男,甘肃武威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化与城乡关系、地理学思想与方法。E-mail :yeover@https://www.doczj.com/doc/3f5347484.html, 。

(1):62-73.

[38]江泓,

张四维.生产、复制与特色消亡———“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城市特色危机[J].城市规划学刊,2009(4):40-45.

[39]石崧,宁越敏.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J].地理科学,

2005(3):340-345.

[40]吕拉昌,

黄茹,韩丽,等.新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趋势[J].经济地理,2010,30(8):1288-1293.

[41]李健,宁越敏.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主要理论及研究的意

义———基于空间思想的分析[J].城市问题,2006(6):84-89.[42]马学广,

王爱民,闫小培.权力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研究[J].规划师,2008(1):77-82.

[43]魏开,

许学强.城市空间生产批判———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研究范式述评[J].城市问题,2009(4):83-87.

[44]张京祥,

邓化媛.解读城市近现代风貌型消费空间的塑造———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视角[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1):43-47.

[45]顾朝林,于涛方,李平等.人文地理学流派[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8.

[46]夏铸九.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M ].台北:明文书

局,1988.

[47]王志弘.多重的辩证:列斐伏尔空间生产概念三元组演绎与引

申[J].地理学报(台湾),2009,55:1-24.

[48]Lin G.Chinese Urbanism in Question :

State ,Society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s [J].Urban Geography ,2007,28(1):7-29.

[49]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著,曾茂娟,任远译.城市的世界———

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0]大卫·哈维,胡大平译.希望的空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社,2006.

[51]大卫

·哈维,黄煜文译.巴黎诚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52]陆大道,姚士谋,刘慧,等.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城镇

化进程及空间扩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3]顾朝林.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J].城市规划,2006(3):26-31.[54]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

—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53(5):88-95.[55]柴彦威.城市空间[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0.[56]张京祥,吴缚龙,马润潮.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

建立一种空间演化的制度分析框架[J].城市规划,2008,32(6):55-60.

[57]黄宗仪.都市空间的生产:全球化的上海[J].台湾社会研究季

刊,2004,53:61-83.[58]

Wu F.Global and local dimensions of place-making :remaking Shanghai as a world city [J].Urban Studies ,2000,37(8):1359-1377.

[59]包亚明.消费文化与城市空间的生产[J].学术月刊,2006(5):11

-13.

[60]叶超,

蔡运龙.激进地理学的形成与演变[J].地理科学,2010,30(1):1-7.

[61]许学强,姚华松.百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回顾及展望[J].

经济地理,2009,29(9):1412-1420.

国外对空间剥夺及其城市社区资源剥夺水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国外对空间剥夺及其城市社区资源剥夺水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王兴中,王立,谢利娟,王乾坤,杨瑞,曾献君,廖兰 (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西安710128) THE STATUS AND TREND OF RESEARCHES ON DEPRIVATION OF SPACE AND CITY COMMUNITY RESOURCES ABROAD WANG Xing-zhong,WANG Li,XIE Li-juan,WANG Qian-kun,YANG Rui,ZENG Xian-jun,LIAO Lan (Institute of Human Geography,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Xi'an 710128,China) Abstract:Urban social spa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of urban geography in foreign countries.Especially,the scholars in this field abroad have been paying a lot of attention 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patial deprivation and urban social living space quality since 1970s.The research of urban social geography on the quality of urban living space has reached the level of the urban system from the regional level,and then has extended further to the space system of urban community.The paper maintains that the nature of the accessibility to community resources is to reveal the structure of spatial justice in community or the living places of urban space,while,the level of spatial deprivation and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is used to explore whether urban social living spaces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pace are just or not.In the light of the sciences of sociology and geography,the disciplines about deprivation phenomenon has formulated different genres and research methodologies.In addition,level of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measures urban living space quality of different classes.The research on level of spatial deprivation and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has been shaped into several directions as follows:1)The negative effect on society of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2)The fair allocation of place about rank of community system of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3)Dynamic development on coupling allocation about place and community classification.As to research methodology,it also reviews the benefits of community resource mapping for integrating predefined-research areas in foreign countries.Furthermore,a case in point,integrated technology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is Photo-based Q Method and PPGIS (USA)in order to explore the geographies of community change.And mapping CLSC Deprivation Levels (France)are us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deprivation in individual local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s.Thirdly,Graph-theoretical Methods (UK)can identify patterns of deprivation.As a whole,the article combines related references abroad,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 ideas of researches on the deprivation of spatial and social community resources aboard,in the viewpoint of urban social living spaces.It also includes research concept,branches and methods formed on relevant disciplines.At last,the paper sums up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ity management,urban planning,spatial arrangement of commercial and entertainment places.This research not onl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abroad for spatial deprivation and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but enriches the study of urban social geography. Key words:urban;community;spatial deprivation;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文章编号:1003-2398(2008)06-0007-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XSH010) 作者简介:王兴中(1948—),男,陕西西安人,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学、社区规划等。收稿日期:2008-07-10;修订日期:2008-09-26 2008年第6期总第104期 人文地理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绪论 (4) 1.1 研究的背景 (4) 1.2 相关研究综述 (4) 1.2.1 交通工具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4) 1.2.2 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轴的研究 (5) 1.2.3 近期关于交通与城市空间的研究 (5) 1.3 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6) 1.4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7) 1.4.1 研究的方法 (7) 1.4.2 研究的框架 (7) 第二章城市空间形态与交通宏观作用机理 (9) 2.1 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9) 2.1.1 城市空间形态含义 (9) 2.1.2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阶段性与周期性 (10) 2.1.3 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演变方式 (11) 2.1.4 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 (11) 2.2 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与交通发展的相关性 (12) 2.2.1 古代城市空间与交通 (12) 2.2.2 近代城市空间与交通 (14) 2.2.3 现代城市空间规划与交通 (15) 2.3 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演进与交通工具的变革 (16) 2.3.1 步行-马车时代——团块状形态的巩固和指状形态的雏形 (17) 2.3.2 早期有轨电车——指状形态的加强 (17) 2.3.3 市郊铁路时代——串珠状郊区走廊的生长 (17) 2.3.4 汽车阶段(非高速公路)——郊区化加速和同心环状结构再次重建 (18) 2.3.5 高速公路的出现——指状形态的重现和多核心模式的出现 (18) 2.3.6 快速轨道交通——产生高密度点状的放射轴线 (18) 2.4 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的轴向发展 (20) 2.4.1 城市发展轴与城市本体组合关系 (21) 2.4.2 城市发展轴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21) 第三章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形态 (23)

基于剥夺理论的城市社会空间评价与应用

20lO-午g1期总第186期囊黼蒯学列 提要在社会阶层分化、居住空间分异加剧和新贫困问题涌现的背景下.城市规划的土地利用、公共资源分配和设施布局不能仅建立在物质空间评价基础上。还应考虑社会问题的空间分布和社会需求特征,关注城市社会空间的基础评价。首先综述了西方学界社会指标和空间评价研究.以剥夺理论为基础的社会空间和地域政策评价;再分析了中国规划领域内以物质空间为主的基础评价存在的问题: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借鉴西方研究尝试构建城市社会空间评价的指标内容、指标处理、综合和空间分析评价方法.并探讨规划启示。 关键词社会空间评价;剥夺理论:地域政策: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363(2010)01-0071-07 作者简介 袁嫒,博士。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 域规划学院博士后。yyuanah@163. Com 吴缚龙.博士,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教授.卡迪夫大学中国城 市研究中心主任基于剥夺理论的 城市社会空问评价与应用袁媛吴缚龙 TheEvaluationofUrbanSocialSpacefromthePerspectiveofDeprivationTheory YUANYuon.WUFulong Abstract:Onthecontextofaggravationofsocialdifferentiation,residential segrega—tionandnewurbanpovertyintransitionalChinesecities,thepaperhighlightstheimportanceofevaluationofsocialspaceinurbanplanninginordertoidentifythespatialdistributionofsocialissuesandsocialdemands.Firstly,thepaperreviewswesternresearchesonsocialindicators,evaluationofsocialspaceandarea—basedpolicybasedontheoryofdeprivation.Secondly,severalproblemsinevaluationand researchofsocialspaceinurbangeographyandurbanplanningareanalyzed.Thirdly,usingGuangzhouasacase,thepaperattemptstoconstruct anevaluationfi'ameworkthatintegratessocialindicatorsandevaluationmethods.Thelessonsfor urbanplanning arediscussedattheend. Keywords:evaluationof socialspace;theoryofdeprivation;area-basedpolicy;in?dexofsocialspace 西方学界和政策研究领域从1960年代开始,利用一系列数量化的社会指标(s沪cialindicator)评价社会空间和社会环境,进而论证并影响政策决策、合理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lJ。总共经历了“社会指标运动”(socialin.dicatorsmovement)和“社区指标运动”(communityindicatorsmovement)两轮研究热潮,其中剥夺(deprivation)概念、指标体系(indexofdeprivation)和以地域为基础的研究方法(area—basedapproach)产生于这两轮热潮中,并成为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方政府检测社会经济问题及空『日J分布的框架f2叫,成为公共决策领域里地域资源分配和相关政策制定、实施及监督的常用方法。 一直以来.中国城市和区域规划领域的基础空间评价对象是物质空间。包括用地条件、生态条件、经济条件等。毋庸置疑物质空间评价是规划的重点,将影响着土地利用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和公共设施配置等。但是部分资源分配和设施布局不应该仅建立在物质空间评价基础上。更应该考虑社会问题的空间分布和需求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0701049)和国家留学基金博士后项目(2007—3035) 71 万方数据

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研究进展及启示

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研究进展及启示 发表时间:2019-10-28T09:21:30.95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作者:何琳琳 [导读] 分析了目前中国城市空间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黑龙江省时代国土资产评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30 摘要:分析了目前中国城市空间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分析认为目前阶段我国城市空间开发存在地下与地上及地下各层次之间规划协调不够、城市空间管理职能划分模糊、缺乏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投资模式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中国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实现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应在规划阶段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遵循合理的规划原则,构建科学的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进行数字化城市空间规划并加快制定合理的城市空间开发法律法规;在开发阶段选择合适的城市空间投融资开发模式,采用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并加强城市空间的生态化建设,通过这些对策提高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空间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 引言 中国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既是传统经济、土地和建设三类空间规划的传承,也是满足从“物质文化需要”向“美好生活需要”转变,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向“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问题转变的新制度设计,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创新至关重要。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1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1.1城市空间管理职能的划分比较模糊 2001年11月建设部颁布了《建设部关于修改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的决定》,在法律上明确了地方政府对城市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职权。尽管地方政府的绝对管理权明确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城市空间资源管理的空白,仍缺乏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特定的管理机构来协调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城市工程项目之间、地下工程同地表建筑物之间的矛盾。目前,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存在多头管理问题,城市空间包含的众多要素的管控职能分散在国土、发改、人防、交通、市政、能源、电力、水利等部门,存在管理职能重叠甚至冲突。如此多头管理,势必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和效率的低下,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之间的缺乏更造成地下空间开发中重复建设、无序建设频频发生,也是目前城市空间开发可持续性差的主要原因。 1.2城市空间开发缺乏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 城市空间具有无光线、恒温、恒湿、隐蔽、密闭、开发成本高,可逆性差,危险性大、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因此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评估至关重要,尤其对城市空间开发的可持续性评价。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对于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影响,学术界一直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指标。城市空间规划设计体系本身也尚处于摸索和不断调整的过程,针对城市空间规划及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属于一个全新的空白领域。由于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因而城市空间开发应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另外,由于地质条件和城市工程的复杂性,城市空间开发建设事故屡见报道,针对城市空间开发建设的安全评估机制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城市城市空间综合评估机制,用于定量评价城市城市空间开发的可持续性、安全性和生态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研究的前沿趋势 2.1研究阶段 发达国家早期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研究多由政府组织与研究单位参加,主要是编制可持续性的城市空间规划研究报告,重点是制订可持续性的空间规划目标,强调公共参与城市空间规划的方式与程度,以及深入分析可持续性城市空间与其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方面。具体特征如下:一、20世纪50-60年代,城市空间规划趋向从传统的以“物质功能空间规划”为主,逐步兼容考虑“物质功能空间”、“自然生态空间”与“城市社会功能空间”。二、20世纪60—70年代,城市社会空间问题成为可持续性城市空间关注的重要问题,形成了以解决公共福利为特征的阶段,这一时期亦开始重视“城市自然生态空间”的功能特性需求。三、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以美国为例的西方国家寻求城市中心区的更新与复兴,倡导城市空间经济的再生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城市空间规划体系中讨论的热点。四、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开始讨论“空间可持续性”问题,部分城市强调城市可持续性经济的重要性。五、21世纪以来,强调对城市空间复兴的重视,认为城市复兴应该建立在优质规划、经济实力及对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上,良好的执政以及社会福利的原则也是“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 2.2前沿理念 近年来,欧美国家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研究开始围绕“全球化思考、本土化生存”(Thinkglobal,actlocal)的理念展开。自1992年以来,欧盟呼吁在欧洲以及全球范围内,应采取广泛的国际行动,并与其成员国以及其他国家和所有国际组织通力合作,在制定可持续空间规划策略和政策执行监督等方面均要做出积极的贡献。1992年联合国人居署(UNHabitat)在全球范围内提出并推行了可持续城市发展计划(sustainablecitiesprogramme,SCP),现今已有中国在内的13个国家实施了SCP计划。在全球层面,过去十(多)年是推行可持续性城市空间发展理念稳步发展的阶段,主要有联合国关于气候变化的“京都协议书”和“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HabitatII),以及欧盟的“奥尔堡(Aalborg)宪章”等,以上内容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可持续性的城市空间发展内容。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还要求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可持续性的空间规划策略,诸如提高当地的康乐水平(localwellbeing)。发达国家还认识到只有采取“自下而上”的策略,即通过改变每个公民(individualcitizens)、商企(businesses)和其他组织机构(otherorganizations)的行为,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可持续性的城市空间规划应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压力相互碰撞的地方,两者必须要协调一致。麦克拉伦(Maclaren)和维吉尼亚(Virginia)研究认为,可持续性的城市空间规划研究近年来主要集中在:

道路交通对城市空间发展形态的影响

道路交通对城市空间发展形态的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城市道路网络以及城市形态的发展特点,分析了道路交通和城市空间形态的相互作用关系,引导人们正确处理道路交通和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发展关系,为城市发展与道路交通的协调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道路交通城市城市空间形态 1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城市道路网络系统一经形成就很难从根本上加以改变。现代城市的道路网系统往往是不同时代道路系统的“合成物”,即马车时代的“常规路网”、城市内部的“快速道路系统”和城市间的“高速公路系统”。许多城市的“常规路网”仍然在发挥作用,快速道路系统一般起着连接城市中心商业区和机场、码头、车站等大型公共设施的作用。这三个层次的道路系统基本上布置在三个层面,他们之间一般不直接相交,而是通过立体交叉以及其他辅助道路来进行连接转换。这三层路网在平面上和空间上既相互套接又相互隔离,构成了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骨架。 2 城市空间形态[1] 城市形态是指城市空间的整体形式,是城市空间布局和密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三维形状和外瞻的表现。城市平面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集中与组合两种类型,前者即单城,周围没有其它城镇,后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城镇,以一定的空间间隔位于邻近的位置,彼此存在各种联系,城市的立体形态主要来自于对城市三维空间的利用及城市的外观、外貌上。城市的空间结构是由城市经济活动的分化带动城市空间上的分化造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活动的专业化不断加深,这种分化将持续不断。因此,城市空间结构并非一成不变的。在一个相对时间内,它表示一种静态的结构关系,在较长的时期内,则表示一种动态的地域演变过程,特别是随着现代城市流动性的增加,人口资本、商品、信息以及人们的技术创造、选择要求、时间观念等处于不停的变化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动越来越频繁。 3 道路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3.1道路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 在城市空间形态演化过程中,道路交通系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交通工具的改进和道路网络的建设是引起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城市交通方式的改进和道路网络的建设提高了交通速度及节约交通时间,改变出行可达区域大小,引起整个城市空间可达性的变化,可达性的变化引起人们各种生产、生活活动的重新区位选择,并直接表现在城市土地利用上,引起土地价格、土地区位、空间分布等土地利用特征的变化,使整个城市土地利用布局发生改变;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土地利用的开发利用一般是沿主要的交通线展开,各种社会基础设施也大都集中于交通干道两侧,道路网络的建设,使得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得到基本确定。受这两方面的影响,城市土地的空间布局重新进行区位选择,投影到城市空间上便促进了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化,随着城市一定阶段内的空间重构日益平稳,便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城市空间格局,紧接着又孕育着下轮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化。 3.2城市道路交通对城市功能布局影响 优越的交通条件是吸引商业用地布局的主要因素,一般具有最优交通可达性的城市市中心和交通中转中心是商业用地布局的首选之地。良好的交通可达性有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_探索全面的公共空间理念_陈竹

59【摘要】指出公共空间虽广泛被认为是城市规划和 城市设计学科的重要关注对象,但对于其跨学科 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国内学术界还未形成清晰的共 识。文章通过对西方城市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公共 空间理论文献的回顾,对其中主要研究角度和主 要理论进行了分析,以期形成较完整的公共空间 的理论框架,并有助于全面了解公共空间的价值。 【关键词】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公共领域 WESTERN THEORIES ON URBAN PUBLIC SPACE: AN EXPLORATION FOR A COMPRE- HENSIVE DEFINITION CHEN Zhu; YE Min ABSTRACT: The public space is considered as the study target of urban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but a clear definition of public space still remains absent in domestic academic field. Through a literature review of related western theor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ulti- dimensional value of urban public space. Further, it stre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a comprehensive under- standing of the value of urban public space and sug- gests building up a complete and multidisciplinary framework in the study of urban public space. KEYWORDS: public; space; public space; public sphere 近年来,“公共空间”(public space)这一术 语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学术讨论和大众媒体中,似 乎显示“公共空间”的概念是简单明确被普遍认 知的。然而笔者在查阅相关学术理论和研究中发 现,目前国内对城市公共空间尚未形成统一和明 确的定义①,该方面的讨论也并不活跃。而在西 方,“公共空间”作为建筑、城市规划,以及社会、 人文学科的重要关注对象,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的广泛探讨显示出“公共空间”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定义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复杂性首先来自于“公共空间”(public space)中包含“公共”(public)和“空间”(space)这两个重要概念。仅就“空间”这一概念而言,西方学术界就缺乏一个普遍认同和清晰简洁的定义。城市研究学者马丹尼波尔(A.Madanipour,1996) 在《城市空间的设计——社会空间的探寻》一书中在对“空间”进行了大量理论探究的基础上指出,从根本释义而言,广义的“空间”在哲学以及物理学层面上具有“绝对空间”(absolute space)和“相对空间”(relational space)的不同定义。“绝对空间”是指“清晰的、物理上的、切实存在的”物质空间;与此相反,相对空间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通过人的主观观察所感知的空间,因而与特定的时间或背景环境相关。从这两个基本概念出发似乎决定了“空间”同时具有客观和主观的双重属性。与之相对应,科洪(Colquhoun)将城市空间划分为“建成空间”(built space)和“社会空间”(social space)(Madanipour, 1996)。这一概念表明城市空间不仅作为城市发展的物质的存在,包括视觉和使用上的功能,还包括了时间、运动等的主观体验过程;空间的发展变化蕴含客观规律性,又表现了社会机构运作的机制,是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公共空间”概念的复杂性来自于“公共”(public)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公共/私人的定义区分实际构成近代西方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人文历史等学科讨论的核心问题。“公共空间”中包含“公共”这一社会和政治领域的概念,显示“公共空间”具有较一般城市空间更突出的社会价值属性。本文中的“公共空间”主要关注作为建成环境的城市学科领域的城市公共空间。为便于分析讨论,本文按照将公共空间作为“建成空间”或者“社会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 ——探索全面的公共空间理念 陈 竹 叶 珉 【作者简介】陈 竹(1973-),女,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博士生,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叶 珉(1954-),男,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副教授,城市设计课程主任,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08-02-03 【文章编号】1002-1329(2009)05-0059-07【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文献检索实训——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姓名 学号 所属院系自机学院 专业年级 12交通运输 指导教师 2015年12月

前言 摘要: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战略性的基础设施进而影响到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的重要部分——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空间布局的分化重组。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我国各个城市利用轨道交通规划及其引起的城市功能空间的重组进行分析。 关键字:轨道交通居住空间商业空间城市更新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1世纪,我国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的建成带来人流在量和质上的巨大变化,大大提高其沿线的通达,改变其沿线的区位条件,从而影响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空间布局,进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城市的实际形态和结构往往是交通发展战略和空间发展战略相互作用的结果[1]。轨道交通大运量、快速度的特点使它能够把人流引向特定的地点,并且在某个点上集中大量的人流,这种特性决定了轨道交通对于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集中于与人流密切相关的居住空间、商业空间的变化。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战略性的基础设施进而影响到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的重要部分——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空间布局的分化重组。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我国各个城市利用轨道交通规划及其引起的城市功能空间的重组提供建议。 1 城市轨道交通对居住空间变化的影响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出现了居民工作地和居住地的分离。特别是郊区化的趋势迫使人们出行范围加大、通勤时间和距离也相应增加。通勤成本已经成了人们选择居住地的一大要 素。而轨道交通凭借其快速度、准时便捷的优势极大地缩短了沿线居民的通勤时间,在吸引通勤人口移居的过程中改变了城市居住空间的布局。 1.1 挤出效应使居住空间向郊区转移 轨道交通凭借其快速高效的优势带来其沿线地区良好的通达性。交通的改善带来了区位条件的改善,提高了土地的潜在收益,沿线和两端的物业价值也 将有所提升。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只能通过竞价获取。不同的土地使用者的地租支付能力是不同的,地租支付能力高的商业会将地租支付能力相对低的居民住宅挤出优势区位,其结果是居住空间向郊区或城市边缘地带迁移。同时,轨道交通可以将通勤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即使住在城市边缘区,只要在地铁附近,就可以通过获得到达工作场所或消费场所的快速便捷的交通,而且可以避开中心区高地价、道路拥堵等城市问题,这对居住空间向郊区的迁移产生了极大的牵引力,使挤出效应导致的居住空间转移需求得以实现。

信息技术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研究

叶敏≮c‘2007.3(下半月刊) 信息技术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研究 口李荣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240) 摘要信息技术对生产生活影响的深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探讨“地理终结”到新型产业组织空间的发展,乃至信息技术对于整个社会公共资源的空间分配的影响,经历了长期的研究积累。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将更集中于技术对于空间变化影响的具体实证方面。 关键词流动空间虚拟集聚网络空间优质空间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07)03—174—02 伴随着信息技术对于人们生活进一步的渗透,其影响越来越被人们广泛的关注。信息技术怎样影响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信息技术通过怎样的途径对于城市空间进行重构?H?巴凯斯指出“电信网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空间和时间,地区和公司的发展中出现了计算机网络及其传输流,各种各样的电子行为的愈益增加的应用将导致地方发展、区域管理、组织形式和个人生活的变化。在电信网络和信息流缩主宰的时代,空间接近的优势被减弱。这些进步改变了部门的条件和地方、国家及全球各个层次的区域相互独立性”castells则进一步将这种变化以空间分化的形式划分。并提出“流动的空间”,即为通过流动而运作的时间共享之社会实践的物质组织。有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了流动空间:第一层次,流动空间的第一个物质支持,又电子交换回路所构成,是通信网络的技术基础设施。第二层次,由它的节点和核心构成,是一种层级组织;第三层次,是占支配地位的管理精英的空间组织。 同样地,这三个层次的空间可以更简单的被理解为数字信息空间、物质实体空间、以及联结及利用这两种空间物质的人的组织空间。信息空间与物质空间通过人一管理精英的联结,并按照其有目的实践活动或被重构。这便涉及到信息技术对于物质化地理空间的影响的研究。 在信息技术对城市城市空间影响的研究中,Yen和ma}lmassani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能影响土体使用模式并且在经济活动增长与产业空间布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影响组织办公室位置选择的两个方面,1.信息网络的接人的需求2.基础设施成本低于传统中心商业区。Gasp”和daeser(1998)尝试寻找出信息技术与面对面交流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中支持这种交流的因素。通过对于电话使用资料的实证分析,得出信息技术对于面对面交流的补充作用大于替代作用。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对于城市的集聚作用并没有消失,作者声称在回归模型中难以排除信息技术的影响。Gordon和Richardson(1997)推测,信息技术可能导致于经济活动和人口的分散,甚至到达“地理消亡”的时代。他们指出,在运输与通信成本高额的时代,超高或集中解决方案占主流。但未来的运输与通信成本将继续降低。这里严格的问题是运输与通信是补充关系还是替代关系,如果是补充关系,地理的作用将持续发挥即使新的通信技术得以开发。salomon(1996)认为通信技术的发展将消弱距离的影响,对于社会空间组织会导致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于信息技术发展促使城市分散他还提出了四项假定:1.运输与通信技术的替代关系的存在2.信息对于实体物品替代关系的存在3.通信技术的普遍使用4.在拥挤和交通成本的压力下,对分散迫切性的认识。他甚至认为城市形态全新的变化不可能发生在信息时代,不过他承认由于技术的原因城市将发生某些方面的变化。 另外,(c印ello1994)指出,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企业组织发生空间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鸿沟。这归咎于对于信息技术作用的过高估计,以及对于新技术与空间重构之间关系的肤浅及乐观的析。她还认为,长期来看,新技术的应用导致新的生产策略,比如“即时生产系统”(jus“ntime)。这需要各个公司之间空间位置上的临近,最终会导致经济活动的集聚。然而,Fuiita和haIllaguchi(2001)指出,如果公司之间具有良好的运输通信基础设施相连接,正如在许多发达国家看到的,它们仍然可以保持分散。Echeverri—carrou(1996)认为,对于组织之间地理上关系的概念化,不能离开对于计 174算机网络的理解,它将不同位置的不同部门,不同组织连接在一起。尽管在空间上逐步分散,但其活动却借助于信息网络进一步一体化。她还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企业内部联结的高额投资,同时对于员工技术以及生产活动严格控制。G”Ill一还注意到了在城市空间中,伴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所产生的基础设施分配不均的问题。“我认为我们正在开始看到一个重新城市网络化基础设施,其中凸现了物质,社会以及政治上的不合理分配”并提出了“优质空间”概念(笔者译)。优质空间的出现是一个广泛的趋势,它是由于四个过程推动的。社会技术和政治经济的变化,城市基础设施的分价提供、城市综合规划的侵蚀和新消费空间的出现、基础设施消费主义的盛行、面对城市空间自动化以和城市区域扩展,向城市外围转移趋势的出现。提出“最优网络空间”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中基础设施以及技术移动性的研究。传统城市与社会学当中,对于基础设施与技术研究仍然处于边缘。 国内对于信息技术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研究则处于起步探索性阶段。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对区域层面影响的研究中,汪明峰(2004),从互联网骨干网络拓扑结构人手,对中国互联网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考察基于这种信息基础设施构架之上的中国城市体系格局。表明互联网正在重构城市的竞争优势,而地理区位因素仍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研究提出展望,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将成为中心。1.网络空间通达性研究2.网络空间积聚的动力研究3.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交互作用。 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对于产业组织空间影响的研究中,刘卫东通过诺基亚星网工业园的实例分析指出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导致企业的“虚拟集聚”,这是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和缩短供应链的必然结果,但是否选择积聚还取决于其它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时间成本正成为空间组织的重要影响因素。他还指出,互联网时代制造业空间区域的两个主要决定因素制造业的积聚有可能成为一种趋势,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和快捷配送两种力量将成为决定互联网时代制造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信息技术的进步也在改造着商业模式和企业组织的模式,并导致企业明显的空间重组,一方面由于新的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传输十分便利,一个地理空间点上的消费者可以得到的相关产品的信息是海量的。对于越来越快的市场变化响应,驱动着企业改变其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新的技术也容许企业尝试新的管理实践。 甄峰对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新空间形态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提出了实空间、虚空间、灰空间的三元空间假设。并认为三元空间并存与共生将是一个持续现象。灰空间,即实空间与虚空间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形成的过渡性空间。“由物质场所,可上网的固定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以及网络基础设施构成。”(甄峰,2004)“从内容上讲,灰空间将由信息港、智能建筑、宽带网络、科技园区、创业基地等所构成” 总之,在信息化对于城市空间影响的研究中,国外学者所关注的方面有所差异。与此同时也对于这种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而国内伴随着信息技术影响的深入,在信息技术对于社会影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集中于概念的提出以及新现象的探索分析阶段,深入的实证研究还非常缺乏。与此同时,未来的研究也将更多地集中于信息技术对于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细致深入的实证研究。正如掣a}la-n所述”在当今城市快速转型时期,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是  万方数据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一直是西方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传统领域,从20世纪初期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诸多的理论流派。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生态学派、区位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行为学派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主流;20世纪70年代,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成为主流。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形成了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1)社会生态主义学派 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三大经典模型,即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1923年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提出同心圆城市结构学说。他在研究芝加哥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特点后,提出了由五个同心圆带组成的城市格局。他认为在城市不断扩张的同时,形成了不同质量的居住带,依次向外为:①市中心为商业中心区;②过渡带;③工人住宅带;④良好住宅带;⑤通勤带。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提出了扇形理论。他认为城市由市中心沿着主要交通路线发展或沿阻力障碍最小的路线延伸,故城市结构呈放射状的扇形模式。1945年,美国社会学家哈里斯和E.L.厄尔曼提出多核心理论,多核心城市结构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模式,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多核心化和郊区化。 (2)城市区位主义学派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出版了《南部德国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中心地理论,这也是近代空间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他继承了古典经济研究方法,运用抽象的理论演绎方法建立了精确化的理论。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进行大量调查,他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此后,德国学者廖什论证并发展了中心地理论。 (3)行为主义学派 社会行为学派出现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它克服了社会生态学派和经济区位学派对人简单化和理想化假设的缺点,认为在现实社会中土地利用者的区位决策行为因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水平和掌握信息等方面的影响不可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程度,而且最大经济效益和最佳效用并非人们进行区位决策的唯一目的。 (4)新马克思主义学派 新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解析应建立在社会结构体的层面上,而不是建立在个体选址行为上,因为社会结构体系是个体选址行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城市问题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的空间表现。 1

城市绿色空间研究内容与展望

城市绿色空间研究内容与展望 杨振山1,张慧2,丁悦1,孙艺芸3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4; 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绿色空间对生态环境和宜居生活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同时,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绿色空间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不断减少的城市绿色空间,与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其休闲健康功能需求的增长间形成了一种空间错位。如何合理规划绿色空间,发挥绿色空间的效用和功能,已成为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实践中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系统论述和梳理了城市绿色空间概念提出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不同学科对城市绿色空间的理解及研究成果,提出目前城市绿色空间的相关研究内容和进展;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从城市规划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城市绿色空间;功能;宜居;城市可持续性 1引言 绿色空间是城市的基础性要素之一,其稀缺性和重要作用正日益凸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进程。预计在未来30年内,全球城镇化率将提升至2/3左右(Maas et al,2006),这一数字在发达国家将超过75%(Saulle et al,2012)。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城镇化率在2020年也将达到60%左右(陈峰,2009)。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一方面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提高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从简单地追求经济收入、解决基本温饱到追求生活便捷和舒适,从对经济建设空间的依存到对休闲、绿色空间的喜爱(Hosseini et al,2011)。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不断缩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其供给和需求间形成了一种空间错位。有数据显示:居民平均收入每增加10%,对城市绿色空间面积的需要就会增加1%(Choumert,2010)。因此,城市绿色空间逐渐引起城市生态学、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关注,成为继城市经济空间、城市社会空间之外的另一城市重要研究空间。 事实上,作为城市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绿色空间一直没有离开研究者的视线。1898年,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的理念,本身就蕴含了绿色空间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何刚,2006)。实践中,美国于1851年颁布第一个《公园法》、1858年建立第一个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成为城市绿色空间发展的里程碑(董立东,2007)。1875年,英国通过《公共健康法案》,该法案提高了政府用于休闲游憩用地的预算;1877年,英国国家健康协会首次提出“城市开放空间”这一概念,目的是鼓励学校建立操场,以方便学生放学或周末玩耍(Hickman, 201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对城市绿色空间的关注从单个公园转向整体城市,在“城市美化运动”中提出:城市应该多提供一些空间让居民进入,这将有益于居民的健康生活(Hickman,2013)。 但是,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绿色空间建设基本让位于经济发展 第34卷第1期2015年1月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4,No.1 Jan.2015 收稿日期:2014-07;修订日期:2014-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连续项目(41371008)。 通讯作者:杨振山(1979-),新疆博乐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研究,E-mail:yangzs@https://www.doczj.com/doc/3f5347484.html, 。 18-29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