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 电能》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 电能》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 电能》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 电能》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 节电能电功

1.知道电源和用电器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2.知道电能的单位,会读家用电能表,会通过电能表计算家庭电费。

3.能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电能转化是通过电流做功实现的。

4.能利用电功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和实验,从能量转化角度认识电能,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概括能力。

2.通过电能表使用,培养学生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例与交流、讨论,了解电能的作用及电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电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电学的兴趣。

2.了解电能和我们生活的联系,有节约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能,电能表的使用。

【教学难点】

对电功概念的理解及利用电功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家用电能表、电能表图片。

学生用:导线、开关、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

【教学过程】

火力发电是能转化为电能水力发电是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是能转化为电能电池供电是能转化为电能【提出问题】电源供电的实质是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电源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组织讨论】生产、生活中我们通过哪些用电器利用电能?它们利用电能做什么?

【课件展示】几种用电器,让学生分析分别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

电灯发光是电能转化为能和能

热得快烧水是电能转化为能

电视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能、能和能等

电动机把能转化为能使得风扇旋转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讨论用电器的实质是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能量转化角度认识电源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为学习电功做准备。)【教师明确】

1 度= 1 kW?h= 1000 W× 3600 s =

3.6×106 J

【知识过渡】

出示电费收据单提出问题:供电部门在收电费之前根据什么来确定用户所用的电量的?

【课件展示】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阅读课本88 页-89 页上半部分

。思考:

1.电能表的作用。

2.电能表上所标注的各参数的含义。

3.电能表的读数。

启发学生认真观察电能表继续明确

1.电能表计数器的位数。

2.电能表使用的电能单位。

学生发言后明确:

1.整数+ 一位小数。

2.kW?h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教师明确】

1 度= 1 kW?h= 1000 W× 3600 s =

3.6×106 J

【小试身手】

例题:

小明家中1 月底与2 月底电能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小明家所在地区每度电的电费是0.60 元,请估算他家2 月份需要付多少电费。

(设计意图:强化重难点,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件展示】

展示并介绍课件中的几款新式电能表

重点解释3200imp/(kW·h)的含义

(设计意图:拓展视野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知识过渡】学习了电能表的用法,我们就能知道

最新初中人教版物理人教九年级全一册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实验体会电路的组成,从能量的角度认识各部分的作用。 3.知道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能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4.能够识别通路、断路和短路,知道短路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电路的连接,让学生初步了解电路的组成。认识简单的电路中的各元件的作用。通过学习画电路图,了解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实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搜集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和电路元件,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2.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中,学生们是第一次接触到电路元件,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电路,同时还学习了初中电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电学物理量──电流。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后,学生能否学会识别电路、连接电路、会画电路图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电学知识的学习。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亲自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上,并在学习电学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和良好的电路作图的习惯。并通过学生的实际实验,认识并区分电路的三个状态。当然识别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是本节课的难点。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三、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体现重兴趣培养、重过程探究、重思维训练、重知识应用的思想。为实现这一理念,突破本节重难点,达成本节学习目标,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积极性和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等抽象知识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因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的重要性和后续性,所以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就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多画图,多识图。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都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和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知识和能力逐渐内化。 四、教学准备

初中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及练习题

(一)功 1)概念: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 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 a)一是要有力的作用 b)二是物体沿着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注意力作用 的阶段性) 3)三种情况对物体没有做功(适当加点分解原理)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动 b)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通过了距离,但物体移 动距离的方向跟这个力的方向垂直。如手提水桶在 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 c)物体通过了距离,但在物体通过距离的方向上没有 力的作用 4)功的计算和单位: a)计算:在物理学中,把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 离的乘积叫做功。功用W表示 W=FS(其中力的单位是N,距离的单位是m) b)单位:焦耳符号:J 5)功的原理 a)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 时直接对物体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b)在使用机械做功时,由于机械有重力,机械之间存 在摩擦,所以人们要克服重力和摩擦做功。 c)在理想的情况下,即不考虑机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 的情况下,人们使用机械时所做的功等于不用机械 时直接用手做的功。 d)既然使用机械不省功,为什么还要使用机械? ①这是由于使用的机械有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有 的可以省力、有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有的可以省距离、有的还可以改变做功的快慢 ②运用功的原理可以推导出使用斜面的省力公式 为:F=hG/s 直接用手做功:W1=Gh 使用斜面做功:W2=Fs 根据功的原理:W2=W1,则F= hG/s (二)机械效率 1)相关概念: a)有用功:利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 b)额外功:利用机械做功时,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 外功。它是由于摩擦、机械自重等原因而不得不做的功。 c)总功:人在利用机械达到目的过程中实际做的功叫做总功。 W总=W有用+W额外 2)怎样区分总功和有用功

初中物理:功教学设计

功 教材分析: 本节对功的概念,以及功的计算方法做了阐述,并使学生理解怎样才算是做了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知道什么情况下物体做了功,什么情况下物体没有做功. ●掌握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使同学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教学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木板,铁块,小车,细绳 .二、教学过程 (一)引人新课 提问:平时,我们常用力去移动物体,使其位置改变。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做三个小实验。 (学生实验*用手匀速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和4本书分别提到桌面上。 问:两次移动的距离怎样?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答:两次移动的距离相同,提书包“累”一些,因为提书包需较大的拉力。 [附板书门移动相同的距离,需要的力越大越“累”学生实验用手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分别匀速提到凳子上和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答:提到桌面上“累”一些,因为移动的距离较大。 (附板书2)用同样的力移动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越“累”。 [学生实验3j用手将书包提5厘米左右和将4本书从地面提到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为什么? 答:无法比较,因为两种情况需要的拉力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也不同。力的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不同,无法比较哪次更“累”。 讲述:由此,人提物体“累”的程度,不能仅仅单独由力的大小或单独由移动的距离大小来比较或表示,所以我们引人一个新的物理量——机械功(简称功)。 1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1章第4节电流教案北师大版

第4节电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符号是I。知道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2.知道电源外部的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3.知道电流的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 ,会进行安培、毫安、微安之间的单位换算。 4.了解一些常见的用电器的电流值。 5.知道电流表的作用、符号,能够辨认表盘量程和最小值的分度值。 6.能够独立操作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 7.知道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的和。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利用类比方法建立电流概念。 2.通过实物观察认识电流表,在实验是学会使用电流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电流的单位及换算、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 教具:3伏电池组,2.5伏小灯泡2个(带灯座),单刀单掷开关3个,绝缘导线若干、演示电流表和学生电流表。 教学过程 1.电流 (l)电流的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用水流和电流做类比:水在水管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流动,水管中就有了水流。电荷在电路中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电路中就有了电流。 (2)电流的方向:电荷有两种,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有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发生定向移动。规定:正电荷定向移

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介绍这个规定是在19世纪初,在物理学家刚刚开始研究电流时,并不清楚在不同的情况下究竟什么电荷在移动时做出的,而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这样的规定并不影响研究电流的有关问题,并且在酸、碱、盐的溶液中就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因此这个规定一直沿用至今。按照这个规定,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3)电流的符号、单位及换算:电流的物理量符号I,电流国际单位安培,符号为A。常用单位有:毫安(mA)、微安(μA)。单位的换算:1A=103mA 1mA=103μA 2.电流测量 测量电流有专门仪表——电流表(出示几种电流表:教学电流表、学生电流表、灵敏电流表) 电流表 (1)测量电流大小的仪表。 (2)常用的电流表是安培表(注意讲解一下安培表在电路中的符号) 观察教学电流表(出示挂图、并展示实物),观察学生电流表(重点)。通过观察桌上的学生电流表,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①你怎样知道它是一只电流表?②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③它有几个接线柱?怎样使用接线柱?④当使用标有“—”“3”两接线柱时,量程是多大?分度值是多大?⑤当使用标有“—”“0.6”两接线柱时,量程是多大?分度值是多大? (3)电流表的示数 ①使用前,先要观察:确认是电流表;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②读数时,应由量程确认分度值后,再从指针位置读出结果。 量程分度值 3A 0.1A 0.6A 0.02A 重点演示:怎样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中。串联、并联,正负极的接法。 3.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1)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2)必须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进入,从“—”接线柱流出;

(完整)初三物理_功和功率专题

功和功率 一、知识要点 1、功的定义:物体受到____________且在这个力的________上通过了_______,则这个力对物体做了 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3、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 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转化。故可用___________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都是___________。 4、功的表示符号:______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 国际主单位:焦耳(J) 5、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6、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______________里做功的________。功率是反映物体做功____________ 的物理量。 7、功率的表示符号:______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 8、国际主单位:瓦特(W)1 W=________ 常用单位:千瓦________、兆瓦(MW)换算关系:1kW=1000W 1MW=106W 二、知识运用典型例题 1.如图1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C.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 D.在a到c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变化 2:如图所示描述的力,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熊猫用力举着杠铃不动用力拉绳匀速提升重物用力搬石头没搬动用力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 A B C D 3: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做功 (B) 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 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D) 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4.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表面上,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沿不同的方向拉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s,则下列关于拉力做功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 (B) 甲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 (C) 甲、乙、丙三种情况下拉力做功一样多 (D) 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S

初三物理电学教案

初三物理电学教案 【篇一:2010届中考物理电学教案】 电学 一、电流和电路知识网络 二、考点分析 考查重点和热点:(1)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串、并联电 路的连接、识别和作电路图。(3)电流及其测量,正确使用电流表。(4)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以及这些规律的应用。(5)家庭电 路的组成,安全用电常识。 三、经典题解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b.在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c.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通草球时,能将其吸引来,则这通草球一定 带正电 d.接有电源的电路中一定有电流流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荷的概念、两种电荷问的相互作用和电流的 方向,以及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等。大家知道,与绸子摩擦过 的玻璃棒带正电,故选项a 是错误的。根据电流方向的规定,可知 选项b是正确的。两物体靠近时相互吸引,存存两种可能:(1)两物 体分别带异种电荷;(2)两物体一个带电,另一个不 带电。只有在两物体相斥时,两物体同时带电,且带同种电荷。所 以选项c是错误的。电路中具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电路中要有电 源且电路必须是闭合的,所以选项d也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为选 项b。启迪:本题是知识性较强的选择题,解题时必须用相关知识 与选项一一对 照,“去伪存真”,把正确选项选为答案。 【例2】如图所示,(1)如果只闭合开关s1、s2时,灯泡l1、l 2是 怎样连接 的?(2)如果只闭合s3,l1、l 2又是怎样连接的? (3)如果只闭合s2、s3,l2 还会亮吗? 解析:此题考查识别电路的能力。解这类题一般用电流法:从电源 正极出发,沿接线寻找电路的通路,回到电源负极。

初中物理电流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物理《电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与水流大小的类比了解电流大小的概念。 (2)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了解常见电流值。 (3)认识电流表,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值。 (4)通过对电流表使用说明书的阅读,提高自学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用类比法学习电流的概念。 (2)通过测量小灯泡灯丝中电流值,练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安培,树立勤奋学习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2)在实验中体会成功,培养学习兴趣。 (3)学会团队协作,养成科学认真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2.难点:(1)电流表的读数。 (2)正确连接含电流表的串、并联电路。 三、教学器材: 教师示教板两套,电源(两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电流表、导线。

四、教学设计: (一)课前回顾 1、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物理学中 规定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下面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流是按 怎样的顺序流动的?(教师讲解金属导线中 电流的形成情况:金属导体中是许许多多的 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 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二)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1:用一节干电池作电源,演示小灯泡发光实验。开关断开,提问:此时电路中有电流吗?(没有);开关闭合,提问:此时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有),你是根据什么现象判断电路中有电流的?(小灯泡发光) 教师讲解:有电流通过时,小灯泡不仅发光,用手触摸小灯泡还很热,小灯泡是先发热才发光。为什么小灯泡会发热呢?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我们能判断电流的存在。 演示实验2:用两节干电池作电源,使小灯泡发光。提问:前后两次小灯泡中的电流哪次更大些?(第二次)你是通过什么现象判断的?(第二次小灯泡更亮一些)说明我们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还能判断电流的大小。提出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描述电流的大小呢?”引入新课。 (三)新授课 1.认识电流 (1)通过与水流类比形成电流大小的初步概念。 多媒体演示水流大小的课件,提问:通过观察,你认为哪个水管中水流大?(左管)为什么?(左管中流过的水量多)教师强调:比较水量的多少必须保证时间相等。总结水流大小的概念:用每秒钟内通过水管某一横截面的水量的多少,表示水流的大小。 多媒体演示电流大小的课件,提问:每秒钟内通过哪一段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更多一些?(第一段)请同学们猜测哪段导体中电流更大一些。(第一段导体中电流更大一些)总结电流大小的概念:物理学中用每秒钟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的多少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电流的大小用字母I表示。

初二物理《功和功率》

14.功和功率: 填空 1.(2011年阜新)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此时他对桌子的推力桌子所受到的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过程中小明 (填“有”或“没有”)做功。 等于没有 2.(11常州)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重10N的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N,水平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 N.若小明拉着木块匀速向右移动了0.5m,则拉力做的功是 J,重力对木块做的功是 J. 3.4 10 1.7 0 (11赤峰)物理学中,常用新的物理量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比如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引入速度;要比较做功的快慢,需要引入;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需要引入。 功率;压强 (2011年广东)在水平地面上,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50N的箱子,4s内前进了6m,在这个过程中,木箱所受重力对木箱做功为____J;工人对木箱做功为____J;箱子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m/s。 0;600;1.5; (2011宁波)2011年5月15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110m栏比赛中,刘翔首次采用七步上栏技术,并以13.07s获得冠军,创造了该项目今年世界最好成绩! (1)在这次比赛中,刘翔跑完110m的平均速度是 m/s;(保留两位小数) (2)若体重为87kg的刘翔在跨栏时重心上升了0.32m,则他每跨过一个栏需要克服重力做功 J。(g取10N/kg) 25.8.42 278.4 (2011济宁)一个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前进了25m,拉力撤销后,物体由于惯性又前进了10m。若拉力做的功为500J,则拉力的大小为 N。 20 (11南京)某辆以蓄电池为驱动能源的环保汽车,当它在水平路面上以v =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驱动电机的输入电压U=300 V,电流I=50 A.在此行驶状态下,驱动电机的输入功率是 W;若驱动电机能够将输入功率的90%转化为用于牵引汽车前进的机械功率,则汽车所受阻力为 N. 1.5×104;1.35×103

初三物理《家庭电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掌握家庭电路的组成. 2.懂得火线、零线的概念. 3.理解保险丝的作用. 4. 了解插座及家用电器的接地. 5. 了解测电笔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 会解决有关家庭电路的简单问题. 情感目标 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阐述家庭电路的组成,各个组成部分是什么,起什么作用,它们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教材介绍了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教材首先运用学生已有的串、并联电路的知识,根据家庭电路的特点.指出在家庭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是并联接入电路的.然后给出家庭电路图和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图,介绍了什么是零线和火线,使学生认识家庭电路.再分别介绍电能表、保险丝、插座的作用、连

接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关于电能表,说明了其作用和规格.保险丝与生活用电联系很密切,对其原理教材作了说明.教材详细说明了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作用,以及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要接地的道理,使得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教材最后介绍了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的方法,符合生活实际需要,也为第三节安全用电知识做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本节的另一个难点是虽然学生对家庭电路有一定的了解,但家庭电路与生 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应把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 为重点教授给学生. 同时也由于现在施工日益注重美观,所以家庭电路中的许多线路都埋在墙内,讲解起来可观察性差,应努力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 教学建议 本节课教学内容可以主要采取问答形式教授,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对身边熟 悉的事情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讲解时避免理论化,要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的目的,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确实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1.家庭电路的组成,教学时应先演示示教板,让学生观察任何一个家用电 器的通断都不影响其他用电器.或者可以依次通断教室内的各盏电灯,看它对其他电灯有无影响.然后可提问学生: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还是串联的? 这样连接有什么好处?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优秀教学设 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建武初级中学校杨明超【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短路、断路、通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结合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从现象中总结归纳出规律。 ·尝试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搜集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和电路元

件,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 【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对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它摸不着、看不到,只能通过可观察到的现象来获得不可直接感受的信息。所以,电流的形成是本节的难点。 对于知识,一般来说知道了就会了,但是对于技能,“知”和“行”之间往往还有一段距离,所以电路图和电路的对应关系,即“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和“根据电路画电路图”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关键】 实验是学习电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本节中,对电流、电路和电路图的认识都是以学生连接的电路为前提的,因此本节的教学关键是指导学生连接

初中物理功的教学设计完整版

初中物理功的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初中物理《功》的教学设计

150J ③体重为600N的某学生从一楼走到二楼,做功约1800J ④将一瓶500ml的矿泉水从地上拿起,做功约10J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习题 1、下列情况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1)用100牛的力将物体举高2米。 (2)用100牛的力提着物体站在2米高处。 (3)用100牛的力提着物体站在水平前进的小车 上,随着小车一起向前移动了2米。 (4)用100牛的力提着物体沿扶梯走在2米高平台 上。 (5)用100牛的力将垒球掷出10米。 (6)用100牛水平力拉着重500牛的小车沿水平面 前进了10米。 2、试一试,估算一下你做了多少功? (1)将100克的砝码举高1米。 (2)将掉在地上的课本拾起来,放到桌面上。 (3)将凳子放到桌面上。 (4)做一次引体向上。 学生练习, 并板演,教 师巡视,最 后与学生一 起评价学生 的板演,给 予指正和肯 定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教材的加工、处理及改进,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及实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更透彻。 由于时间的限制,在例题、练习的处理上时间有些仓促,学生巩固新知识的时间过少,从获得新知识到应用新知识之间转换过快,学生的思维转换有些跟不上。在对功的原理的学习中没有让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充分实验讨论交流。学生对功的原理的理解没有直接的感受与认识。 作业P1642、3、4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电流 和电路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电流和电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和电路图。 (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学科知识。 (2)连接电路,认识电路和电流,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物理学习经历的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经历实验、类比等方法分析问题,体会科学方法、锻炼探究能力。 (2)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领悟物理学科知识的美。 二、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电流和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三、教学用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小电风扇; 2、学具:(2人一组)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二极管、小电风扇。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夜景图片。

分析:通过夜景图片唤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学习的积极情感,通过师生交流逐步引入关于电的课题《电流和电路》。 2、活动探究,新课教学 (1)活动1 让小灯泡亮起来 ①教师出示一只小灯泡,提出问题:“你们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分析:连接电路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可能会让学生在直接体验中被一些有趣的现象所吸引,而忘记了探究的目的和对象,不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这是探究成功的最大阻力。因此,通过小组比赛的活动调动学生的活跃思维是探究成功的保证。 ②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小组互相合作。 分析: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实验带来的乐趣。同时及时对学生实验进行评估,有效的评估是实验的重要环节,不仅让学生顺利形成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过程中提倡那些先让灯亮起来的小组帮助灯没亮起来的小组,体现了合作、互助的精神。 (学生连接可能有不同的方案,如果有,针对学生的生成,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③以学生连接的电路为例,引导学生得出电路的组成 和各元件的作用。 分析:电路元件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电路元件的 作用学生也有一定的体验,因此本节内容稍作引导学生能 自主掌握。 ④引导学生思考建立电流的概念。

(完整版)初中物理《功和功率》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完成的功越多,功率越大 B.做功用的时间越少,功率越大 C.机械效率越高,功率越大 D.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2.下列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举重运动员把1000牛的杠铃举高2米 B.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在空中停留了5秒 C.重200牛的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运动 D.起重机吊着重物水平移动10米 3.小明体重是500牛,他提着重100牛的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前进10米,水桶高度始终不变,小明对水桶做功() A.100牛焦 B. 0焦 C.5000焦 D.功的大小无法计算 4.重力为100牛的物体,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路面前进10米,推力做功200焦,则推力的大小等于() A.2牛 B.10牛 C. 20牛 D.120牛 6.作用力F1与F2分别对两个物体做功,两个物体通过的距离之比为S1:S2=1:2,功的大小之比为W1:W2=4:3,则这两个力的大小之比F1:F2是:() A 2:3; B 3:8; C 8:3; D 3:2。 7.售货员用120牛的水平力,推着500牛的售货车在水平路上前进30米,用去40秒的时间,则它做的功和功率分别为() A.3600焦,375瓦 B.3600焦,90瓦 C.18600焦,465瓦 D.15000焦,375瓦 8.功率相同的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 1,则() A.两车的牵引力相等 B.两车的牵引力之比是4:1 C.两车做功相同 D.两车做功之比是1:4 9.用同一个滑轮组分别把甲、乙、丙三个物体匀速提升1米,三个物体的重力依次是300牛、600牛、900牛,则滑轮组机械效率是() A.提升甲物体时较高 B.提升乙物体时较高 C.提升丙物体时较高 D.机械效率不变 12.如图所示,斜面光滑,推力分别为F1、F2,从斜面底推同样的物体至斜面顶端,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那么() A.F1大于F2,W1等于W2 B.F1小于F2,W1小于W2 C.F1大于F2,W1大于W2 D.F1小于F2,W1等于W2 二、多选题 15.下列单位中属于功的国际单位的是() A 瓦特 B 帕斯卡 C 焦耳D牛·米

八年级物理:功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八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功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教学设计思路 在前面已经学了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对于本节课学生已经不会感觉到陌生。在教学中要充分的强调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点,让学生明白功的两个因素是力和距离发,教材上也用了很多的例子,大量的图片事例来说明这一点。可以作一下教材上的实验,使学生对影响功的两个因素有充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解释做功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能背诵功的概念,阐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情感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功的计算 影响功的两个因素通过实验来得出,设计表格得出公式w=fs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电脑,投影机 五、课时建议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播放踢足球的动画引入在力的作用下足球有了动能和势能,放映图片"炮打飞人,掷铁饼的图片",放映功的视频文件,还有课本上的图片。提出问题,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观看图片并思考他们的共性。准备回答问题 功通过上面的例子向学生提问它们的共性。总结结论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动能和势能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work) 学生回答问

初中物理电学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案学案设计1

《电流和电路》教案学案设计2

《电流和电路》教案学案设计3

板书设计复 习 反 思 这是学生在学完电流和电路这一章的复习课。对于复习课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没意思、无新意,学生也对复习旧知识不太感兴趣,因此设计复习课的导人时,要以趣人手,通过多种形式,巧妙引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对复习产生兴趣,积极地投人到复习中去。当然导人不能纯粹为了激趣而激趣,应与复习内容相关,最好要能揭示复习内容。 在这次公开课中,总而言之还算是成功的,在课堂的把握方面比以前进步了许多。课堂“活而不乱”。还使得学生真正“动” 了起来,思维“活” 了起来。在课堂上,通过罗列知识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之后,又通过学生的群答、单独回答中,使得知识点再一次得到巩固。学生在回答问题是时,也得到了思考。达到了不错的效果。对于一堂复习课来说,只复习理论而学生得不到练习的巩固是相当于做无用功。在本节课中,练习的选取还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例题中包含了本单元中各个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再一次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在本节课中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才是我想要的真正的课堂。 但是,其中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是由于本节课的内容多,容量大,整个课堂的节奏稍显快了一些,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思考。再者,在语言方面还是略显罗嗦,重复的话说得太多了。其次,重难点还不够突出,在前面电荷的时间花得太多,而电流和电路的内容没有得到很好的凸显。最后,课堂中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忽视了个别学困生的个体差异,个别同学可能会跟不上节奏。 总而言之,这节课我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以后会再接再厉,争取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初中物理《_功》教学设计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②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③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②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 ③经历探究功的原理的过程,感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的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②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对“功的原理”的探究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说出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 功劳、立功_____贡献大功告成、事半功倍_____成效 师:在力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一)物理学中的功 师: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作了功。 多媒体:投影一组做功的实例和一组没有做功的实例。(实例联系生活和科技前沿)师:每组实例有什么共同点?两组实例有什么不同点? 生:观察并总结共同点和不同点 师: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 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师:如何判断是否做功? 生: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 师:有哪些情况看似做功,但实际上并不做功? 生:1、有力F的作用,但距离S=0 (如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生:2、有距离S,但力F=0 (如惯性运动) 生:3、有力F也有距离S,但F⊥S(如提一桶水,水平前进) 练习(投影):1.起重机将货物从地面A点提升到B点,又从B点平移到C点,在这一过程中起重机一直都在做功吗?为什么? 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冰球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滑动 B、小孩用力推箱子,箱子未被推动 C、学生背着书包站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上 D、清洁工把一桶水从地上提起 (二)功的计算 师:做功是有大小的,做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投影: 由图甲可知,用力把一木板提升1米做了一定的功,图乙把同样三块木板提升1米高,拉力做的功与甲相比有什么关系?把一块木板提升3米呢? 师:讲述物理学中对功的规定,以及公式、单位。 功的公式:W = F S 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功的单位是:“牛·米”专业名称为:“焦耳”1J=1N·m 关于公式的几点说明: 1、公式中的各个量W、F、s均用国际单位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功》教案

陈汉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功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并会计算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小亮同学做清洁时,提着一桶水在水平方向前进了一段距离。因为他用了力,我们说他在“工作“。而在力学中功的概念是怎么定义的?怎样才叫做功?又怎样计算做功的多少?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二、新课学习 1、力学中的功 “功”的含义很多,有“贡献”的意思,还有“成效”的意思。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有“成效”的意思,但它具有更确切的含义。下面是几个做功的例子。课本图15.1—1,物体在绳向上拉力的作用下升高,拉力对物体做了功。静止的小车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前进,拉力对小车做了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竖直下落,重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学主要是研究力和运功的关系。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我们在分析下面几个例子中是否有力做功? (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路程,如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一物体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F=0) (2)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零。如一人用很大的力推一辆汽车,汽车没移动。(S=0) (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

初中物理电路和电流教案

科组长 一、考点梳理 知识点1 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填写时间 2012-07-28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物理 上课时间 2012-07-28 14:00-16:00 阶段 基础( ) 提高(√)强化( ) 课时计划 第(2)次课 共(15)次课 教学目标 1、 对《电路和电流》部分知识点进行梳理。 2、 针对常考知识点和学生易错考题进行讲解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 的。 重难点 1、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规律。 2、 电流的方向、电压表的使用。 3、 影响导体电阻的因数。 课后作业: 详见教案 教师评语 及建议: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 元电荷 e 知识点2 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 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 (一)、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 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二)、电流的概念:电流等于1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 说明:电流只与电荷量、通电时间有关,与导线的粗细,即横截面积的大小无关。 (三)、物理意义:电流表示电流的大小或强弱。 (四)、计算电流的公式:I=Q/t 其中I 表示电流,单位是: A ; Q 表示:电荷量, 单位是: C ;t 表示时间,单位是: s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 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①摩擦起电 1e=1.6×10-19 C

(完整版)初三物理-功和功率-计算题练习

初三物理功和功率计算题练习 基础知识演练 1.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功率的计算公式为,单位是___,简称为______,符号为_____。 3.用40牛的水平拉力将重为100牛的物体沿水平方向拉动3米,此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焦,拉力所做的功是_____焦。 4.有人提着质量为10千克的一袋米沿着7米长的楼梯,登上4米高的楼。在上楼的过程中,人的作用力做的功是_____焦。 5.用100N的力拉小车,10s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50m,拉力做的功是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W. 6.以同样速度行驶大卡车和小轿车,动能大,故在同样道路上,不同车型限速是不同的,大卡车的最大行驶速度应比小轿车要(填"大"或"小") 7.用动滑轮提起重96N物体所用拉力为60N,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若用此动滑轮提起重200N的物体,这时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绳重与摩擦不计) 8.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在15s内把质量1.5t的钢材匀速提升到3m高的地方,求:(1)钢材的重力是多少(g取 10N/kg)?(2)起重机对钢材做的功是多少?(3)起重机对钢材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练习 1、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用100N的水平推力使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前进了10m,在此过程中( ) A.推力做了5000J的功B.推力做了1000J的功C.重力做了5000J的功D.重力做了1000J的功 2、体育课上两位同学进行爬杆比赛,若他们先后从同一根杆的底端匀速爬到顶端。粗略比较一下两人做功的大小,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 A爬杆的速度B爬杆的时间 C两人的体重 D杆的具体高度 3、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将一木箱从一楼抬上三楼,甲对木箱做的功________乙对木箱做的功(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如图用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施加的拉力F=_______N,这一过程中拉力F做功______J。

初中物理《-功》教案知识讲解

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②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③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②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 ③经历探究功的原理的过程,感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的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②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对“功的原理”的探究与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说出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 功劳、立功_____贡献大功告成、事半功倍_____成效师:在力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一)物理学中的功 师: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作了功。 多媒体:投影一组做功的实例和一组没有做功的实例。(实例联系生活和科技前沿) 师:每组实例有什么共同点?两组实例有什么不同点? 生:观察并总结共同点和不同点

师: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 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师:如何判断是否做功? 生: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 师:有哪些情况看似做功,但实际上并不做功? 生:1、有力F的作用,但距离S=0 (如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生:2、有距离S,但力F=0 (如惯性运动) 生:3、有力F也有距离S,但F ⊥ S(如提一桶水,水平前进)练习(投影):1.起重机将货物从地面A点提升到B点,又从B点平移到C点,在这一过程中起重机一直都在做功吗?为什么? 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冰球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滑动 B、小孩用力推箱子,箱子未被推动 C、学生背着书包站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上 D、清洁工把一桶水从地上提起 (二)功的计算 师:做功是有大小的,做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投影: 由图甲可知,用力把一木板提升1米做了一定的功,图乙把同样三块木板提升1米高,拉力做的功与甲相比有什么关系?把一块木板提升3米呢? 师:讲述物理学中对功的规定,以及公式、单位。 功的公式: W = F S W—功—焦耳(J)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