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指导课模式

作文指导课模式

作文指导课模式
作文指导课模式

模块教学让作文课堂灵动飞扬

一、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文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要求,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很显然,这要求给我们语文教师的启示就是:作文课堂教学应是以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有效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习作时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

2、愉快教育的心理效应:愉快教育认为,人的任何具有一定目的的活动都有一种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当活动取得成功,愿望达到时,便感到一种心理满足,甚至喜形于色,眉飞色舞,这是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由于获得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化了这种情绪,体验这种满足和兴奋,又产生一种继续追求得到满足的需要,产生了进一步的动机和兴趣。学习也是如此。愉快教育不仅使优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而且使那些学习上很少取得成功的学生,也能转苦学为乐学,产生学习兴趣。

3、立足发展理念。小学作文的教学策略是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的生命活动达到由内向外的表达和律动。小学作文的根本任务是将学生引领到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感受和运用语文的能力,通过教学的创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健全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感,发展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小学作文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引导小学生学会用心灵去感悟人生,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了然于字里行间,情动于衷而形于文。

二、操作流程

由五个模块构成: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自主审题,明确要求

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妙笔生花,个性写作

互动交流,修改润色

三、流程解读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理论依据: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和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而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与追求,从而成为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和爱好的推动,才有希望跨上成功的道路”。习作也是如此,习作的兴趣是学生积极习作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学生习作的心理保证,它能使学生变“苦写”为“乐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一个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不断培养的

操作要点:就生活中的某一话题,师生互动,亲情交流,沟通感情,如新闻话题,成语话题,生活话题,烦恼话题,成长话题等等。话题的选择,是新课的切入点,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高涨起来。师生在亲情融融的互动中,做到情感交流零距离;使作文课堂在开课伊始,未成曲调先有情。

也可以创设情景。如设计并组织一个小游戏(或小实验),引导学生在作文的快乐情景中其乐融融,引爆学生的情感思维,使学生感到作文课新奇有趣快乐。此情景的创设,为下面的作文指导提供素材,使学生有话可说。创设情境要注意三点:目的是激

发习作兴趣,提供习作素材;内容有五小情境(小实验、小游戏、小观察、小节目、小场面);方法要灵活多样,别具一格,不拘一格,时时创新。这一环节的核心旨在激发情趣,教师导源→使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物。

2、自主审题,明确要求

理论依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该理论是由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即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操作要点: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提示了写作的重点,找准了关键词语,也就找到了写作的重点或中心。全力捕捉题目的关键词语是审题的中心环节。有的题目关键词语突出,一看便知。

3、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理论依据: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这再次表明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为教师,则须时时刻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寻找发现,在生活中获得感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焕发出生活的光彩

操作要点:教学中,根据片段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的生活经历、词语、诗句、精妙语言;根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时归纳出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等来增强学生的习作储备。并激发学生善于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处处皆积累。

4、妙笔生花,个性写作

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实现写作的个性化。”

操作要点:作文是学生思想感情的流露,过去,我们语文教师只重视习作方法的指导,文章的“开头、过程、结尾”用什么样的方法写,怎样写都一一讲述得深刻透彻,这种指导总会导致学生的习作千篇一律,毫无创意。束缚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在习作中的自我表达的情感的手脚。然而,小学作文教学是学生大力发挥创造力的机会,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想别人不敢想,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象内容。想象就成了一支有着自主思维的神笔,即使在一张空白纸上也能绘出富有个性的曼妙的图画。

5、互动交流,修改润色

理论依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学会评价与修改自己的作文,实质上也是对这种传统的单向性习作评改的一种改革和新的教学思路的指引。

操作要点:多元的民主开放式习作评改既强调教师参与习作评改,也强调学生参与习作评改,形成三种互动的习作评改方式:师生评改、生生间评改及学生自我评改。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张扬自我的个性并参与到习作评改中来,促使学生就自己的习作有更深刻更主动的反思,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在写作上通过互动交流,不断取长补短,获取进步。这样才能做到循序渐进,达到发展提升的效果。

课题难忘的第一

类型作文课课时1课时主备人孙丽平

学习内容分析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写具体,还要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的启示或感悟。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分享彼此成长的故事,记录生活中难忘的瞬间。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将第一次的经历写完整,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表达和评价中掌握如何把作文写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将“难忘”之处写详细具体,突出“第一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具教师:一份利用学生们的童年照片制作的动画相册课件。

学生:收集自己童年难忘的“第一次”的照片。

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润色修改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成长道路上,有着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总是给我们带来那激动而又难忘的感觉,现在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去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我们“第一次”的点点滴滴吧!(教师展示PPT,并播放课前利用同学们的照片制作的简单动画相片,学生边看边想想自己的第一次。)

2、是呀,从我们记事开始,就有了“第一次”的经历:第一次背上书包踏进校门;第一次参加比赛、第一次获奖,第一次受到批评;第一次帮父母做家务;第一次去外地旅游……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

在你经历过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的第一次是哪一个?为什么让你忘不了?现在我们请几个同学来说说自己难忘的第一次。

2、指名学生简要说说自己第一次难忘的童年经历。由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的习作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二、自主审题,明确要求

老师发现几个同学们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的经

历依然是那样津津有味,相信其他同学也有很多话想说吧,现在我们四人一小组聊一聊,将你第一次的故事说给你的小组的其他成员听,看谁说得最好。

老师给大家提两点要求:(1)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2)再说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讲清楚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培养学生自主审题的能力。

三、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1、刚才各个小组的同学都叙述了自己第一次难

忘的童年经历,你们觉得哪位同学说得好?为什么呢?

2、全班评价:围绕一下问题展开:他(她)的故事最令你感兴趣的是什么地方?哪一点讲述得最生动?这故事是不是融入了自身的感受?感情是否真挚,观点是否独到?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3、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要将一件事情叙述清楚(包括事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等六要素);

(2)要将“难忘”之处写具体,突出“第一次”;

(3)要表达出真实情感,具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4、谁能结合我们刚刚学过的《桃花心木》一课说说怎样把事情写具体,写出自己的感悟?

5、对,把事情写具体就是要按事情发生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可以借助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结合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评价中提高写作能力。

四、妙笔生花,个性写作

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

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

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

的第一次。每一个“第一次”都值得珍惜,值得回味,

现在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将你难忘的第一次记下来

吧!

(学生写作,老师巡视指导)

妙笔生花

五、互动交流,修改润色

1、学生自改

请将你的习作朗读两至三遍,对照习作要求自己

进行修改。

2、小组内同学互评互改

①画出值得欣赏的地方,并说说好在哪里。

②对文章中的哪些地方还有好的意见和建议提

出来。

3、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润色作文。

4、精彩赏析

板书设计

难忘的第一次

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有趣的作文讲评课(不同的教学案例汇总)

有趣的作文讲评课(一) ——不同的课堂范例(一课多教)今天是二年级的微作文时间,我带着早已准备好的学生优秀作文来到了教室,孩子们都精神抖擞,期待自己的微作文能与大家分享。这次我们交流的是“蚂蚁与大象”这两个小动物的故事,我在之前判作业的时候就非常兴奋,孩子们的故事充满了童真童趣,想象力丰富,比预期的要好很多。自从二年级接触了微作文,孩子们的写话兴趣高涨了许多。我先和大家交流了整体情况,然后出示了比较优秀的几篇微作文。我们一同欣赏。 蚂蚁和大象 一天,大象在动物园里散步,蚂蚁看见大象嘴里叼着一块薯片,蚂蚁很想吃薯片,就用狐狸骗乌鸦的办法说:“你是个大笨蛋!”大象生气了,一脚就把蚂蚁踩死了。 动物和动物是不一样的。 (学习了《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后,孩子们开始对人物对话感兴趣了。这篇故事带有寓言故事的意味,确实动物和动物是不一样的!) 蚂蚁和大象 有一天,蚂蚁和大象相遇了,就开始互相吹牛。蚂蚁(竖起大拇指)对着自己说:“我能举起大山。”大象(用食指指了指蚂蚁)说:“你就吹牛吧!你这么个小东西,能举动大山?我的力气才大呢,能托起很多东西!”蚂蚁接着说:“虽然你身材高大,但走起路来太笨拙。” 蚂蚁和大象都不相让,其实在我看来它们各有自己的长处,就不要互相吹牛了! (蓝色的提示语是孩子们给刘鸿彬加上的,我们不光要写出人物说什么,还要注意怎么说的,这样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也很清楚了。) 蚂蚁和大象 一天,蚂蚁出去找食吃,看到了大象,嘲笑人家:“你长那么高有什么用?”它停了一会,又说:“瞧,上面有个洞,我能转过去,你能吗?” 大象没有理睬它,看到很多工人在运木头,而且累得满头大汗的。大象便对蚂蚁说:“你看着!”于是,大象用长鼻子把一根又长又粗的木材轻轻搬到了车上。

五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

五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 作文材料: 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懂得了??请写一写你成长过程中懂得的某一生活道理,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分析材料: 分析材料可知,这要求写一篇记叙文——从生活中选取一件有意义的事来写,并体会从中懂得的道理。先要明确体裁,再考虑选材问题,然后是怎么写,从哪里着手,如何立意等。 一、教学目标: 1、复习记叙文的相关知识,掌握写记叙文的一般方法; 2、掌握记叙文中人物、事件描写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3、独立完成一篇与此材料相关的作文; 4、让学生从成长、生活中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记叙文中人物、事件描写的写作技巧,如何把文章的内容写清楚、写具体; 2、体会作文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从这次作文中加深对某一生活道理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1、联系生活法——从生活中取材 2、xx共同探讨,归纳总结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PPT、公益广告的视频——《妈妈洗脚》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记叙文的相关知识: 1.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3.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时间线、地点转换线;4.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5.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6.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7.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二)、导入:1、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懂得了??生活是我们的另一位老师,它教给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有时候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却蕴含了无穷的哲理和人生意蕴。在你成长过程中一定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你又从其中懂得了哪些生活道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一写你成长中收获的生活道理,只要大家认真和老师一起分析,用心想,用心写,你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作家。下面我们先来看一段公益广告的视频,看完之后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都想到了什么。 2、播放公益广告——《妈妈洗脚》 (三)、指导学生说话: 1、看完视频后大家有什么感想?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①、视频中讲的是什么事? ②、你对这个视频有什么看法?

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林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能结合教学内容,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主体性得到很 好的发挥,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新课改下一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下 真实的佳课。下面,我就林老师引领的作文指导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 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 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离开了生活便没有 了作文。“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 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 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可是,城市的学生生活并不丰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及各种 特长班,日程单调,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写不好, 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针对这些情况,陈老师根据低中年级学生 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作文题材。把写作范围缩小到 我的好朋友中。整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 去体验。让学生“心动”、“口动”、“笔动”,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无论是口语交际,还 是写话,学生皆情趣盎然,真是“童心之下万物皆活”。 二、优化指导,激活思路 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这 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林老师提供了句式, 1 规范了语言。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以片断训练为重点。段,是介于“句”和“篇”之间 的表现形式。我们要在四年级继续进行词句训练,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地进行 段的训练。段,在结构方式上有一定的组合规律,包括并列、总分、因果等。句,这一教学 环节无不渗透着教师指导学生片断组合以及谋篇布局的良苦用心。 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还得益于教师成功地引进口语交际。林老师这堂课 先口语交际,再习作,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开拓思路。说和写 相互配合、渗透。口语交际有效地提升了习作质量。我们知道,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 言的桥梁。加强学生对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由句列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 的需要。口头语言倾泻于笔端,便是生动的文章。林老师的这节课无不体现着“从说到写” 的这一科学规律。 三、多元评价,画龙点睛 在这堂自由写话课上,教师始终注意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评价,而且评价方式多元,学生 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师生互评。在评点中,再次让学生揣摩写法,感悟本次习作的要 领,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在课中,我们看到的多是教师的真诚倾听,听到 的多是教师的热情鼓励。教师的尊重促使学生拓展思路,开拓想象,真正还学生“真本性”。 林老师在每次学生交流之前,总不忘交代学生认真听,想想“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更精彩?” 我们可以看到,课中,学生始终在专心地聆听同学的说话,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的发 言。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获得共同提高。总之, 林老师的课处处以人为本,充满生命活力,令苦思有效作文教学而未得的我豁然开朗,是一 堂难得的好课。 2 作文课评课稿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姜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 明确,能抓住老师和学生对话的内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写,让学生读中感悟、

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篇一: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精华版 小学习作指导精华版 与众不同的我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能抓人物特点,选择典型事例; 2、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把事情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选择典型事例并有条理地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采访】 师:同学们,认识你们真高兴。想和老师交朋友吗?要想成为朋友,就需要先相互了解。那 我们先来做个采访。我采访你们一个问题,你们也可以采访我一个,好吗? 师: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兴趣是什么?(爱好、特长、优点、缺点、性格、脾气、品质)很 高兴认识你,谢谢,请坐! 一、谈话交流导新课。 1、师:同学们,上课前请推荐一名咱班字写得最漂亮的学生?我来考核一下:请写“我”。 生写。 师: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之一。中国有个成语叫“字如其人”,同学们来看他写得“我”字,像不像他的脸?字漂亮,人也帅气。你愿意和老师一起在这里上这节课吗? 2、师:本节作文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来写“我”。要想写的“我”让人一下子就记住,就得写 出“我”的与众不同之处,所以今天这节课的作文题目就是《与众不同的我》,请你在“我”的 前边写上“与众不同的”。每次作文我们先要审题(老师板书“审题”),本次习作的中心词是 什么?(与众不同),就是要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二、范文引路写特点。 1、师:有一个小朋友,他写了一篇文章叫《与众不同的我》,看他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 拿出作文纸快速浏览,思考他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的与众不同? 师:谁来说说?(1、小书迷2、马虎虫3、调皮鬼)这是作者选取的3个特点来写自己的与众不同。(老师板书“选材”) 师:我在四小上课时,有几个学生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其中一男生一女生都写自己是“武 林高手”,一个武术的“武”一个舞蹈的“舞”,原来男生练习跆拳道,女生是学习恰恰舞。还有 写自己“爱卖萌” “好耍酷”,(性格:假小子、疯丫头、小燕子; 2、师:那你的特点是什么?思考一下,请大家拿出笔在习作纸上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至少三个,越多越好,鼓励创新。如果有困难,参考老师的“温馨提示” 同学们,选择素材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优点、缺点、性格、脾气、品质等方 面想开去?? 师巡视,适时交流、点评。 三、抓住特点巧取舍。 1、师:好了,现在你们进行取舍(选材),三个里边你感到最平凡、普通的一个划掉,别 人说过的划掉。(询问:你划掉了什么,为什么) 师:好了,再划掉一个,只留一个,最能突出你的与众不同。请一位学生说说,最终留下的 是哪个,为什么只留它? 师:下面请一排全部站起来,开火车的形式从第一个开始大声地说出你留下的与众不同的特点。 四、指导方法写具体。 师:有了与众不同的特点,那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咱们再回过头来看刚刚的例文:请同 学们推荐咱班朗读最好的一名学生走上台来,读读她是个调皮鬼这个特点,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他是怎样把“调皮鬼”这个特点写具体的呢?(生念) 师:小作者是怎样把他的调皮劲写具体的呢?

习作指导课评课

篇一: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林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能结合教学内容,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新课改下一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下真实的佳课。下面,我就林老师引领的作文指导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 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可是,城市的学生生活并不丰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及各种特长班,日程单调,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写不好,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针对这些情况,陈老师根据低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作文题材。把写作范围缩小到我的好朋友中。整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让学生“心动”、“口动”、“笔动”,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写话,学生皆情趣盎然,真是“童心之下万物皆活”。 二、优化指导,激活思路 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林老师提供了句式, 1规范了语言。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以片断训练为重点。段,是介于“句”和“篇”之间的表现形式。我们要在四年级继续进行词句训练,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地进行段的训练。段,在结构方式上有一定的组合规律,包括并列、总分、因果等。句,这一教学环节无不渗透着教师指导学生片断组合以及谋篇布局的良苦用心。 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还得益于教师成功地引进口语交际。林老师这堂课先口语交际,再习作,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开拓思路。说和写相互配合、渗透。口语交际有效地提升了习作质量。我们知道,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加强学生对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由句列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的需要。口头语言倾泻于笔端,便是生动的文章。林老师的这节课无不体现着“从说到写”的这一科学规律。 三、多元评价,画龙点睛 在这堂自由写话课上,教师始终注意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评价,而且评价方式多元,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师生互评。在评点中,再次让学生揣摩写法,感悟本次习作的要领,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在课中,我们看到的多是教师的真诚倾听,听到的多是教师的热情鼓励。教师的尊重促使学生拓展思路,开拓想象,真正还学生“真本性”。林老师在每次学生交流之前,总不忘交代学生认真听,想想“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更精彩?”我们可以看到,课中,学生始终在专心地聆听同学的说话,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的发言。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获得共同提高。总之,林老师的课处处以人为本,充满生命活力,令苦思有效作文教学而未得的我豁然开朗,是一堂难得的好课。 2作文课评课稿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姜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老师和学生对话的内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写,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

作文辅导课案例

众星捧月耀全篇 —小标题结构法在作文中的运用案例一、案例背景:前两周教研员李老师让我开一节关于记叙文写作的指导课,接到任务后我精心准备,可谓夜不能寐。反复设计不同的导语、各个细小的环节、课堂结束语、课堂教学激励用语。期间请同事帮忙做课件、试课时采纳了听课老师的好建议、捕捉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我觉得今天上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借用丰县初级中学初三备课组长于刚老师的话讲就是:教师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极强的亲和力,能调动绝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练习设计由浅入深,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且很有诚意的说,下周他们也教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写作。 二、案例描述: 开场白:“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经过两周的思量、打磨,老师的这节课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一、导入新课: 生齐读课题:小标题结构法在记叙文中的有效运用 师:你用过小标题结构法吗?生:没有 今天老师教你们一招,让你们在写记叙文时不再惧怕,让你们在作文课上不再愁眉苦脸,郁闷纠结。大家说好不好?请看大屏幕上的例文。 二、写作指导 1、浏览例文

2、生说说例文在形式上的特点。(生齐读——说说) 3、明确小标题结构法的概念: 小标题结构法就是将若干个围绕中心选用的、典型的、能显示作者独特视角及立意的材料分别统领在几个小标题下有机的组接成篇的结构方法。 1)生齐读 2)教师点拨要点 4、下面,我们来看小标题的六种常见形式: 直接标示:1、一、二、三、四 2、引言、正文、总结 3、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 日记格式: 文题《我与苦难的亲密接触》小标题:①2001年10月24日天气阴沉心情指数 2颗星②2002年11月5 日天气微晴心情指数 3颗星③2003年4 月 7 日万里无云心情指数5颗星 以写作视点或角度为序 如《我家的“怪圈”》的小标题:“我怕爸爸”、“爸爸怕妈妈”、“妈妈怕我”。 以事情发展为序如《尊重,永远的感情》的小标题:“泄密”、“冷战”、“融化”。 以时间为序 将几则材料浓缩于一日之中。例如《校园随想》“晨练”、“午

高中语文作文赏析课评课稿

高中语文作文赏析课评课稿 精品文档 高中语文作文赏析课评课稿高中语文作文赏析课评课稿 听了李老师一节常规课,我暂切把它称之为作文赏析课。首先这节课是愉快教学的范例。这里师生是平等的,课堂气氛是轻松、活跃的。课堂上学生诵读自己的作文,然后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点拔,也就是对文章的立意、选材阐述自己的观点。这里不是教师空洞的说教,而是平等的交流,因此课堂不时传来笑声,争论声更是不绝于耳。其次,这节课很好地将三维教学目标融为一体,突出了思维训练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节课诵读的作文题目是:我喜欢。 第一个学生读的是我喜欢大海。该文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写出了大海的辽阔、壮美。同学们听过后激烈讨论,然后代表发言。一个同学说写的很好,激起了人们对大海的向往,另一个同学的发言说,这篇文章写得空洞,不具体,没有真情实感,真可谓各抒己见。教师点评:语言优美,但缺乏个性。 第二个同学写的是我喜欢星空,除了客观的描写之外,更多的融入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比第一篇文章上升了一个层次。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同学写的我喜欢网络游戏。咋一看,这个题目并不好,但是该同学在文中写到在游戏中如何得到 1 / 3 精品文档 自信,在人与人的帮助中得到友谊与快乐,然后进一步写到,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只能作为学习之余偶尔的消遣而已,不能沉醉于网络游戏中而不能自拔。学生对“我喜欢网络游戏”一文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种来自身边同学的

思想,远胜于教师的空洞说教,在讨论中,同学知道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在相互交流中培养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的点评是:写的真实具体,贴近生活,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尤其是最后点出不能沉醉于网络游戏使文章主题得以升华。这各具特点的点评是在学生思考讨论之后,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写作、立意、选材的能力,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和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写作的实践能力,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格式作文。再次,这本是一节作文评讲课,但教师有意识地融进了阅读与口语训练,使写作、阅读、口语既相互交融,又互为促进,体现了语文训练的规律。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学会积累、观察和思考,对写作充满自信,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善于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使作文教学走上科学训练之路,也许这节课不失为有益的尝试。 以上所述称不上是评课,只是自己听课的浅见,向各位同行 2 / 3 精品文档 请教,与各位老师商磋。这次听课活动,也使我陷入深深地思考:(1)要教好每一节课,不仅要求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而且要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要善于思考,如何将新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改进和提高,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2)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结合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去学习,去思考,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从而使学生获得自信,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成功。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快乐学习的乐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例——细节描写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例——细节描写 导读:一、案例背景 “用细节描写人物”是上海高中语文S版教材中一个表达单元的写作要求,训练要求是能从生活中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描写人物。 二、案例设计 我通过认知、理解、运用、提高、拓展这样一个教学流程来训练学生学会选择、运用生动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描写与表现人物。 1、教学流程图: 认知——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与作用 ↓↓ 理解——结合《祝福》分析细节描写 ↓↓ 运用——口头描述班中某位同学特征 ↓↓ 提高——书面描述淑女与粗汉的吃相 ↓↓ 拓展——积累“吃相百态”精彩片段 2、教学思路分析: (1)有关教学导入,我想了很久。如果直接由细节描写的含义引出,恐怕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如果从学过的小说中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入手,未尝不可,但是缺乏新意。后来我想到了漫画,它以一种简单的线条来表达主题,在某些方面与文学是相通的。于是我

采用了学生都熟知的张乐平画的三毛,眼睛鼻子都没有,但头上有三根毛,就通过这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由此引出本堂课的内容“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2)对细节描写含义的理解,比较简单,关键是如何理解它的作用。于是,我选了小说《祝福》中一段有关祥林嫂的肖像描写,故意略去几处有关的细节描写,让学生产生疑问,并且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由此引出本堂课的主题——于细微处做文章。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也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我在这里还举了一个例子,钱钟书在《围城》里形容李梅亭大白眼睛时说“像剥掉壳的煮熟的鸡蛋”,学生都乐了,觉得非常形象生动,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3)接下来是口头作文,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描述班中某位同学,其中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细节描写,最后让同学猜猜描述的是谁。分组讨论学生气氛活跃,连平时较腼腆的同学也活跃起来了。因为描述竞猜的都是朝夕相伴的同学,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 (4)再接下来由口头描述进入书面描写。因为考虑到时间关系,事先布置回家作业:用细节描写“吃相百态”的片段,主要用细节描写淑女与粗汉的吃相。课堂上,我选择了几个写的比较有特点和典型的片段让学生主动交流,并且帮助同学修改润色,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更活跃了。 学生一(描写淑女):

作文指导课评课

作文指导课评课 循序渐进有效课堂 ——评作文课《让你的心在作文中跳动》 今天有幸聆听了周老师的一节“心理活动描写”的作文指导课,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与大家交流。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大家往往用“课堂的是否有效”标准来衡量一堂课是否是好课。周老师的课,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关注学生,为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提供服务;学生参与热情较高,基本掌握了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每一位同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正是“有效课堂”的最好体现。 1、巧架桥梁,“有效”在悬念中起步 作文是学生头疼的事情,“咬着笔杆愁眉苦脸”,“看着题目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这样的情形在作文课堂并不少见。但令人惊奇的是,周老师的作文课堂中不但没有这样的情形,相反我们看见学生的是他们愿意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我想,这一切“反常”的表现,应该是源于周老师巧妙地导入,为学生的学习架起了一座心灵桥梁。上课前,周老师特意创造情景“老师迟到了”,让学生结合自己当时的感受说起,很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到人的心理活动描写的重要性,自然导入本节课内容,教学无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2、巧设过程,“有效”在灵动演绎中铺展 周老师用学生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给予多角度的范文,打开学生写作思路,让学生体会到心理描写的作用和方法。这个环节看似简单,但其实并不简单。我们不妨连起来看看问题的答案:写心理可以用内心独白的方法,写感受可以用想象的方法,写心情可以用语言、动作、神情、环境烘托的方法。看,周老师让学生思考回答的目的其实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心理活动用什么样的方法更恰当,这样,学生在具体操作时就有本可依。 纵观整个环节,我们可以这样说:方法是在学生的自主思考中、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指点中不知不觉掌握的,既轻松又有效。 3、巧作点评,“有效”在肯定鼓励中升华 教师好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还能引领学生、提升学生。作文,需要的是语言,所以周老师的评价,尤其注重对学生语言的提升。比如本堂课,周老师十分注重学生和自己语言中表现心理活动的一些关键词,“小心翼翼”、“愧疚心理”等,课堂上,学生的心是活跃的,情是真挚的,但由于平时的积累不够,或一时不能联想,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想说却无法说,说不明,此时,教师提供一些词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习作时运用语言,使描写更具体。还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今后同类题材的写作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专家谭惟翰曾说过,“纳”是“吐”的前提,是基础,会“纳”才谈得上“吐”。”周老师的设计与引导,不正是在帮助学生“纳”吗?有了足够的“纳”,还怕学生“吐”不出吗? 智慧的教师能创造智慧的课堂,智慧的课堂能培养智慧的学生。在周老师的作文课中,处处显示着教师的智慧:关注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关注了学生的起点和发展。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能看到生命成长的画面,是真正的有效课堂。当然,如果再加点时间,通过师生评点,生生点评,紧扣前面学到的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在习作中得到落实,那么被评点的学生会更有信心,其他学生也能明白怎样的描写是好的,从哪些方面改进等,这样也许会更生本、更有效。 ......

作文讲评课 评课稿

作文讲评课评课稿 今天聆听了一节习作讲评课,收获很多。尤其是孩子们的优美习作,让我很感动。本节作文讲评课进行了作文后的讲评,教师结合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指出学生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旨在帮助学生习作水平的再次提高。 课中,重点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在学生自己修改的基础上,进行专家会诊。教师亲自示范,选一篇习作,放在投影仪上,让学生自由发言,边修改边让学生简要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把主要问题梳理出来。同时指导学生正确运用修改符号。重点通过修改问题作文的细节描写,过渡段以及结尾,从而使作文内容更加具体生动、真实感人。付老师的教学,给了我很多启迪: 修改作文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加深认识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的参与意识。 在课中,学生参与了作文的评析,亲自去体验,去感受,激起了强烈的作文兴趣与欲望。来自于身边的同年龄、同水平的并非完美的学生习作,则可以唤起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的独立意

识,促使其调动自己的知识修养来体味、参与、完善阅读对象,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量。 (二)创造了同学间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修改作文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切磋,各抒己见,既独立又合作的学习思考,促进了同学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通过品评作文,写得好的同学,由于作品的不断被认同,会对其写作形成良性的刺激,从而激发起更浓厚的写作兴趣;而对于作文水平差及日常懒于动笔的同学,则会形成无形的压力和鞭策,促使其产生向好意识、竞争意识。这样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评改是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有效途径。 “一篇文章,三分写,七分改。”学生的习作初稿,就象一块粗糙的玉石要经过精雕细刻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必须经过反复地精心修改,才能成为一篇上乘之作。在评改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和强化了写作知识的迁移,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以后的思考会更深入,也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欣赏、品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修改作文及自己写作的能力。 总体感觉,这节课上的很实,扶放得当,交给了学生修改习作

作文指导课案例及评析

让美在笔端流淌 ――作文指导课案例及评析 教学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德国第斯多恵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的几篇文章用美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美的景物,美的情感,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在这个单元后面又安排了一次感受美、写美的作文活动。 教学理念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杠杆,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我们也可以这样说,给学生一个合适的空间,学生可以写出最动人的文章。作文教学中老师的角色应该是一块石头,“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可以用寥寥几语激起学生的强烈的写作欲望,让学生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让学生获得一种心情倾吐的愉悦、痛快渲泄的快感,同时这样的写作也是对学生情感的一种安然滋润。学生永远是教学中的主角,在作文教学中更应如此,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展示他们精彩的语言、闪光的思想,就更能激起他们的写作动机。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来给你们上一节美术课好不好?(生齐答:“好!”)上什么内容呢?就是请你们画一幅画,一幅表现美的画。不过,我可不是让你们用五彩笔画,而是用我们手中写字用的笔去写一幅画,去描绘你心中的美景!所以我希望这节课里每个同学能有古代马良那样的神笔,能让美在我们的笔下生花! 本节课的目标是:一、用语言描绘美的形象。常言道“艺术是相通的”,今天我们就尝试着用“语言的艺术”来描绘“绘画的艺术”,好吗?(生齐答“好!”)二、用言传所会之意。生活中我们常好说可意会不可言传,在写作领域,这种“不可言传”是无能的表现,我们应该做到“可意会必可言传”!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要“善于言传”。而这节课我们就试着踏出这“善于言传”的第一步,好吗?(生齐答“好!”) 好,下面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探讨一下美吧!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的学校美吗?美在哪里? (生纷纷举手,各抒已见) (评: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语也是这样。好的导语对于一节来说至关重要。这几段引言,之所以较好,是因为:一、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定下了基调; 二、点明了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三、更为后面内容的展示埋下了伏笔。) 邓媛媛:我认为我们教学楼后面的杉树林最美。春天时杉树的枝头竞爆出一个个嫩芽;夏天,它为人们遮挡太阳炙烈的光芒,树下还有一群群孩子在尽情地玩耍;秋天树叶在飒飒秋风中簌簌落下,互相簇拥在一起,好像在诉说着成长的喜悦;冬天它们银装素裹,默默地站在窗外守护着我们学习。 熊凡:我认为在我们的学校学习最美,因为学习犹如同好友交谈,如同忧愁的排泄,如同欢乐的分享,你的一切思想都会在学习中找到港湾,你的一切困惑都会在学习中找到解答,学习的感觉真美! 王坤:我认为我们学校的橱窗最美。里面陈列着学校师生们风格迥异的绘画,一幅幅维妙维肖的杰作,把我带进了美的王宫,让我留连忘返。还有“三叶草”栏目里同学们的优秀习作,让我沉醉在语言的魅力之中。晚上,橱窗散发出五彩的光,让人心驰神往。 王芫:我觉得我们学校的铃声最美。清晨,清脆的铃声将我们从梦中唤醒,白天,它使我们的学校有规律有生气的运转着。 任璐:我觉得我们学校的早晨最美。清晨,清脆的铃声拉开了夜的帷幕,校园好像从梦中醒来一样,一下子恢复了生机,随后各水管前便站着一排排洗漱着的人,组成了一支支盆缸交响曲,不久,同学们便在操场上迈着整齐雄壮的步伐,高喊着口号,刷刷地跑着,那声音听起来雄壮而有力,一会儿,操场静下来了,教室里又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每个窗口都迸射出四射的生命活力。 …… 师:以上同学们的描述都很美,描绘出了一个魅力四射的校园,我不禁也深受感染,由此而更热爱我们的校园了。在这样的校园里,怎么会不走出一批批的佼姣人才呢?同学们,我们作为这美丽校园中的一员,真该把这个美景描绘给更多的人知道。 (评:学生所以发言踊跃,是因为谈的是他们熟悉的话,看来要想使学生有话可说,必 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这样才能启开学生的思路。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同学们,我们校园里的美比比皆是,那么古往今来,大千世界里的美肯定更会是美不胜收,你们能从我们学过的文章中找出一些例子来吗? 徐样:我认为朱自清《春》中春花描绘得特别美: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描绘出了一个绚丽多彩、热闹纷繁的春天。

作文指导课课堂教学案例

“好读书,读好书”作文指导课课堂教学案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范文,学生课前收集名人读书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以激发学生习作的情趣,引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感情。 2、丰富文化积累,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语言积淀,提高写作能力。 3、学习借鉴别人的习作方法、提高作文技能。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 1、交流体验 你平时读什么样的课外书?为什么喜欢读这样的书?你又有什么体会? 2、抛砖引玉 看看下面那些成语是自己喜欢的,说说理由。 废寝忘食手不释卷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凿壁借光韦编三绝目不窥园 焚膏继晷鸡鸣而起磨穿铁砚勤学苦练学而不厌圆木警枕幼学不厌 幼学壮行朝乾夕惕只争朝夕坐以待旦手不释卷苦心孤诣囊茧照读 悬梁刺股仰屋著书映月读书凿壁偷光熟读深思徒读父书映雪读书 3、名人读书:根据自己的了解,谈名人的读书故事。 二、运动要领 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句话一百人有一百人的看法,一个故事一百人有一百人的感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故事,把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大家交流,说一说自己读书的故事,也是件乐事啊! 1、开启思路 师: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怎样来介绍你最喜欢的一本书?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开头:喜欢什么书,中间:怎样喜欢的;结尾:为什么喜欢。 师: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如果让你介绍你的读书故事,您应该怎样来写。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起因(为什么喜欢读书)→经过(读书的趣事)→结果(感悟)。 师: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如果让你介绍你的读书故事,您应该怎样来写。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起因(为什么喜欢读书)→经过(读书的趣事)→结果(感悟) 2、他山之石 读一读下面的佳作,说一说你的理解和感悟。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书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启示,在我痛苦的时候给我欢乐;在我空虚的时候给我陪伴。又有什么比它对我帮助更大呢?读书也要会读,读书不是拿眼睛读,而是要拿脑袋读。 我最喜欢读的书就是《鲁宾孙漂流记》。《鲁宾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以自传形式写的长篇小说,鲁宾孙是书中的主人公。他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上,战胜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 鲁宾孙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是惊心动魄的,“难”中处处透着“险”。在岛上没有人居住,到处是乱石野草。鲁宾孙孤独无助,面临的是严酷的生存问题。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创

重点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

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教学设计理念: 为学生提供材料,在感同身受中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独特感受,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从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深层次去思考、去表达。 教学目标预设: 1、引导学生根据材料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有机渗透语言训练,提升表情达意的能力。 2、了解大自然是人类与动物的共同家园,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预设: 一、课前谈话,启动情绪 1、师问:同学们,今年多大了?属什么?狗、鸡是动物中的两种,下面考考大家,你能说出多少有关动物的成语或歇后语呢? 2、学生交流成语或歇后语。 3、小结:描写动物的语言还真多。今天我们上一节以“人与动物”为话题的作文训练课。 二、感受动物,激发情感 1、师述:刚才我发现,一说起动物,你们的眼睛就亮了。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动物世界感受一番。有个要求,请用积累的词语正确地描写你看到的画面。 ●课件出示一段趣味盎然的动物录像片。 ●画面定格:各种姿态各异的动物。 2、学生用积累的词语正确地描写看到的画面,老师随机点拨,适当评价,鼓励学生说得准确、生动、形象。 3、师述:一个个形象生动的词透着你们对动物的喜爱,来,拿起你的笔,用一

二句话描写一下你眼中的动物世界。 ●学生写话,老师巡视。 4、学生交流,老师立足动物世界的特点进行简评。 三、感悟材料,表达情感 1、师述:你们眼中的动物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趣味盎然、令人神往。下面我们再次走进动物世界感受一下。想想哪一个画面最感动你? ●课件播放一段大象母-子情深的感人录像。 2、学生交流感受。 3、师述:动物之间的这份爱感动了你们,也感动了老师。还有两则故事,我想把它推荐给大家,请你认真读读,用心感悟,相信你的感悟会越来越深。 ●提供文字材料,学生自主阅读(材料附后)。 4、交流对第一则故事《义鼠救主》的新感受与新发现。 5、师小结:我们发现动物不仅有亲情,还有灵性的,它也会知恩图报。从《海豚领航》的故事中,你又有新的发现吗? ●学生交流对《海豚领航》的新感受与新发现。 6、师述:由此看来,动物不仅有感情有灵性,还可以帮助人类,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我们有的人是怎样对待这些可爱又可敬的生命呢? ●课件播放盗猎者残杀野生 作文范文 我家里养了两只牡丹鹦鹉,它们每天都快乐地生活着。 牡丹鹦鹉身上的羽毛颜色十分鲜艳。头部以红色、黄色的羽毛为主,其中还夹杂着一些灰色的羽毛,脖子是浅黄颜色的;身子主要是绿色的,背部是翠绿色,腹部是浅绿色;翅膀末端还有一些黑色的羽毛。除了漂亮的羽毛,小鹦鹉还有更美丽的地方呢!它的眼圈是纯白色的,就像带了一副白眼镜;它湾湾的鹰钩嘴是大红色的,好

作文指导课模式

模块教学让作文课堂灵动飞扬 一、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文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要求,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很显然,这要求给我们语文教师的启示就是:作文课堂教学应是以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有效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习作时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 2、愉快教育的心理效应:愉快教育认为,人的任何具有一定目的的活动都有一种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当活动取得成功,愿望达到时,便感到一种心理满足,甚至喜形于色,眉飞色舞,这是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由于获得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化了这种情绪,体验这种满足和兴奋,又产生一种继续追求得到满足的需要,产生了进一步的动机和兴趣。学习也是如此。愉快教育不仅使优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而且使那些学习上很少取得成功的学生,也能转苦学为乐学,产生学习兴趣。 3、立足发展理念。小学作文的教学策略是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的生命活动达到由内向外的表达和律动。小学作文的根本任务是将学生引领到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感受和运用语文的能力,通过教学的创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健全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感,发展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小学作文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引导小学生学会用心灵去感悟人生,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了然于字里行间,情动于衷而形于文。 二、操作流程 由五个模块构成: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自主审题,明确要求 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妙笔生花,个性写作 互动交流,修改润色 三、流程解读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理论依据: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和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而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与追求,从而成为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和爱好的推动,才有希望跨上成功的道路”。习作也是如此,习作的兴趣是学生积极习作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学生习作的心理保证,它能使学生变“苦写”为“乐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一个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不断培养的 操作要点:就生活中的某一话题,师生互动,亲情交流,沟通感情,如新闻话题,成语话题,生活话题,烦恼话题,成长话题等等。话题的选择,是新课的切入点,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高涨起来。师生在亲情融融的互动中,做到情感交流零距离;使作文课堂在开课伊始,未成曲调先有情。 也可以创设情景。如设计并组织一个小游戏(或小实验),引导学生在作文的快乐情景中其乐融融,引爆学生的情感思维,使学生感到作文课新奇有趣快乐。此情景的创设,为下面的作文指导提供素材,使学生有话可说。创设情境要注意三点:目的是激

一 堂 精 彩 的 作 文 指 导 课(于永正)

一堂精彩的作文指导课(于永正) 一堂精彩的作文指导课 ——听于永正作文指导课的感受 龙泉育才学校王熙凤 今年四月份,我有幸在民院学生会堂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一 堂精彩的作文指导课。 作文教学内容是看图作文《一段广告语》、《哑剧》两堂作文课。这两堂课,不仅让我领略了于老师精湛独特的教学艺术,而且受到了一次教育观念上的洗礼。这节课,于老师展示了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风采,令人叹服的同时,也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一、得心应手的基本功。 于老师语文教学基本功非常深厚。在这节作文课中,于老师的表演才能在这节课中得到充分展示。 首先利用电视上的《广告语》:(女)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 (男)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 (女)哎,你挤着我啦,你! (男)来劲啦,是吧? (老人)算啦算啦!年轻的是把

心放宽,就不挤啦! 面对上述的作文提示,于老师在引导学生“推前”、“想后”后,带领学生进行表演。接着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试拟作文题目,一一展示题目,并立即作文。学生积极性立刻发挥出来。后面的作文当然也很好,老师点评作文时,一般是大胆的表扬学生,让学生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并自由发挥想像。《哑剧》:于老师扮演哑剧中的老师,对学生考好了,老师露出满意的微笑;当学生没有考好时老师表现十分恼怒,大发其火,表演后引导学生展开大胆想像,随之当场作文,并当场评讲,学生作文内容出奇的好。 教师是演员,在不同的课堂上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这需要有过硬的基本功。于永正老师无疑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正是因为于老师的亲自参与表演,调动了学生的表演欲望,才使这节作文课生动,在快下课时,于老师为感谢同学们,唱了两句京剧:《四郎控母》。男扮女的优美唱腔使同学们激动,使老师们激动。相信于老师的才艺会给学生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二、学生情趣的调动 这节作文课,于老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棋高一着。首先是选演员。于老师设计了一个小表演,鼓励学生上台表演。选一个学生上台和于老师表演哑剧,一下子缩短了和学生的距离。学生由看表演----写作文----读作文一切显得

母爱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感受母爱体验真情》话题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兰西五小——刘静 作文教学,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大家都不敢去碰。作文难,难在老师要有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所谓的课堂机智),难在指导老师自己要有比较系统的写作知识,有较强的书面表达的功底。李秀艳老师能够针对作文教学的现状,大胆尝试,勇于探究,并在送课下乡活动中,得到了各个乡镇教师的欢迎和好评,应该说李老师对作文教学的钻研精神值得肯定的,本节课的教学更是成功的!就李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进行几点点评: 一、真实有效的课 1、教学设计有针对性 李老师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不是为一次活动特意烹制的豪华盛宴,我们希望它是一道家常菜,可以走进每一间普普通通的教室,让我们的学生尽情享用。 针对四年级学生大多不具备敏锐的感受力,没有细节意识,写作大多流于平淡地叙述,空洞而乏味的表白,我们教师想教给学生丰富作文内容的方法应该不少,但一节课有限的40分钟要面面俱到那是不可能的。基于此,本节《感受母爱体验真情》话题作文指导课,确定了“运用细节描写还原真实生活”的教学目标及重点,符合学生的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真正帮助学生解决作文内容不够丰富生动的困惑。 2、技巧指导轻松有序 作文重要,作文难教,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会学生作文的方法,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师的愿望,因此本节课李老师先引导学生审清题意即审题目确定写作内容感受真实的母爱,然后教拟题方法,开头方法,最后启发学生让作文还原生活要恰当地运用写作技巧即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这循序渐进的几个台阶,就轻松地帮助学生打开了写作思路。 本节课教学要李老师授之以渔,再现生活。这一环节紧扣写作技巧突破,解决了教学重点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教学中,教师运用四个板块,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让学生轻松地学到了细节描写的四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