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欧洲联盟》课件04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
- 格式:ppt
- 大小:4.51 MB
- 文档页数:22
第10课欧洲联盟西欧在自然地理概念上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法国、摩纳哥。
二战后,在国际政治概念上,指除苏联和东欧国家之外的2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面积360万平方千米,人口3.5亿。
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
课本采用的是后一概念。
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面临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1.英国战争夺去41万人口,全国1/4财富毁于战火之中,战争期间出口贸易减少近70%,工业技术装备更加陈旧。
1938~1948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8%,1946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94%。
2.法国在法西斯占领摧残下,工业体系残缺不全,生产处于瘫痪状态。
1944年,工业生产总指数只相当1938年的40%。
1938~1948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4%。
1946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73%。
3.德国战争夺去700万人口,工业生产如以1938年为100,1945年生产资料生产指数下降到30~44,消费品生产指数下降到18~28。
1946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34%。
1939年和1946年英、法、德各国煤、铁、钢产量表西欧各国工业生产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1.联邦德国1950年工业生产恢复到1937年的水平。
主要原因是:①战前就是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②拥有雄厚的科学技术基础:德国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880年的1.6%,提高到1900年的1.9%、1930年的4.1%。
德国学龄儿童入学率,国民读、写、计算的能力,工人的技术水平,工程师的理论与应用结合,高水平科研等方面,皆居欧洲首位。
1900~1944年,德国共有36位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③美援:从战争结束至1955年6月,共达38.6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实施“马歇尔计划”时提供的。
2.1948年法国工业生产恢复到1938年水平,1949年超过战前最高水平。
英国和意大利工业生产也分别于1947年、1948年恢复到1937年水平。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比较1870~1913年 2.6%1913~1950年 1.9%1950~1970年 4.9%欧共体的产生与一体化进程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