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庆市大观区老年大学诗词楹联课自编教材

安庆市大观区老年大学诗词楹联课自编教材

安庆市大观区老年大学诗词楹联课自编教材
安庆市大观区老年大学诗词楹联课自编教材

安庆市大观区老年大学诗词楹联课自编教材

教学方针:以提高诗联创作水平为宗旨,坚持正确的诗联理论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咏柳五言对仗绝句

受风腰自舞;著雨耳频添。残雪经春尽;东风入画遥。楼台歌舞地;风月别离心。有脚归青律;无心问碧津。翠添红板路;绿到白门潮。芳树长三月;浮萍水一涯。只今征马系;终古暮鸦栖。汉宫凝宿雾;隋苑绾寒溪。剪丝防作絮;吹笛易生秋。烟深迷塞道;翠密湿征衣。絮绕重门暗;烟封古巷深。黛分螺子嫩;腰妒楚宫妍。莺燕通情话;楼台问主人。客思萦丝转;离情逐絮飞。(以下是咏新柳)鹅儿黄乍破;螺子黛新描。带烟凉嫩叶;和雪长柔荑。忽从楼角倚;乍见陌头春。浓描今日眼;瘦忆去年腰。新样谁摹脚;微疤已列眉。未堪藏紫燕;时欲露黄金。画入妆楼细;频窥舞袖低。眉细描能学;腰纤舞更柔。(这一段是咏新柳)咏柳杂言对仗句

青眼;绿腰。夹水;缘堤。染衣;结带。拂马;藏鸦。学舞;呈妆。送人;牵恨。嫩绿;深黄。摇浪;惹尘。龙彩;凤文。干耸;荑生。欺梅;妒蕙。眉细;腰轻。袅袅;依依。帯雨;含烟。鸦穿;蝉噪。客舍;歌喉。青眼;翠眉。舞袖;宫腰。缫风;纤雨。搓绿;捻青。风流;摇曳。游丝;飞絮。五柳;三杨。遮水;拂溪。百尺;三眠。御沟;官道。鹅黄;鸭绿。醉眼;舞腰。眉双敛;手小垂。黄金缕;碧玉芽。京兆市;

曲江衙。大夫姓;先生名。红板路;白门潮。花似雪;叶如眉。留春色;系落晖。经宿雨;逐香尘。黄袅娜;碧婆娑。添愁色;换旧条。千条雪;一色春。青罗被;金缕衣。烟外叶;暖前枝。深映月;暗藏春。虞兮舞;白也狂。因风起;逐水流。三径雪;一池萍。香漫店;白铺毡。苏小门前;亚夫营里。美春月于王恭;赏灵和于张绪。喜上苑之初晴;傍龙池而帯雨。袅十五之纤腰;妒三千之宫女。弄陌上兮和风;锁池塘兮细雨。谁家离别,折尽长条;何处飘零,扑来飞絮。章台走马;洛里吟诗。独摇之号;交让之枝。覆嵇生之煅灶;染李氏之蓝衣。树犹如此;笛不须吹。芽点嫩黄;荑抽浅绿。好风之管领无边;皓露之沾濡方足。红墙东侧,匼匝一弯;碧沼西头,迷离几曲。晓烟卷去,分明春水微波;夜月含来,亦似秋天初沐。朱门日日;流水年年。眼青遇客;眉锁长川。江南江北;半雨半烟。汉南抛掷;灞上攀牵。少妇楼间,新愁无奈;武昌侯馆,旧恨难捐。灵囿初开;禁林乍暖。移星宿于天街;布葳蕤于帝苑。未央宫里,万缕高骞;太液池边,千章低偃。绕雕碣以扶疏;映涟漪而婉转。殿前之碧玉光齐;台畔之黄金色满。听牙管于笙簧;藏乌衣于燕剪。三眠三起,瘦分南国之腰;一笑一颦,青入东君之眼。

——以上摘自《诗韵合璧》

历代咏柳诗词选

无名氏《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

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李白《望汉阳柳色寄王宰》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树树花如雪,纷纷乱若丝。春风传我意,草木度前知。寄谢弦歌宰,西来定未迟。李商隐《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李商隐《垂柳》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白居易《杨柳枝词》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彦谦《垂柳》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雍裕之《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周邦彦《兰陵王·咏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

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高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朱敦儒《柳枝》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柳枝。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长安百事违,几时归柳枝?朱淑真《蝶恋花》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杨慎《咏柳》垂杨垂柳管芳年,飞絮飞花媚远天。金距斗鸡寒食后,玉蛾翻雪暖风前。别离江上还河上,抛掷桥边与路边。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厉鹗《杨柳枝词》玉女窗前日未曛,笼烟带雨渐氤氲。柔黄愿借为金缕,绣出相思寄与君。周志蕙《柳》岁岁逢春春可怜,争禁三起又三眠。丝丝愁绪随风乱,濯濯丰姿著雨妍。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一声长笛河槁晚,回首苍茫几树烟。曹雪芹《如梦令·咏柳》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历代含有咏柳句的诗词

《采薇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

柳色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劳劳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韩愈《初春小雨》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李煜《谢新恩》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思量。僧志南《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苏轼《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李清照《浣溪沙》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程颢《郊行即事》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陈与义《寒食诗》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常用连绵字(词)表

连绵字,就是联绵字。指有两个音节连缀而成义而不可分割的词。或双声迭韵的关系,如“玲珑”(双声)“徘徊”(迭韵)。或没双声迭韵的关系,如“蜈蚣”“妯娌”。或同音相重复。“匆匆”“津津”,又叫重叠字。

连绵词字(词)的三种类型:

1、双声词。双声词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字。如“慷慨”“蹊跷”。

2、迭韵词。迭韵词指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连绵字。如“窈窕”“徘徊”。

3、非双声迭韵词。两个音节没有什么关系,如“嘀咕”。

连绵字(词)不能拆开使用,很少因修辞需要分开(如“天翻地覆慨而慷”)也不能拆开来解释,如“仿佛”不能解释为“模仿佛爷”。此外,双声词其一字可独立成义,另一字不能独立成义,如“寂寞”,“寂”,可独立成义,“寞”不行。

具体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构成连绵词的两个汉字拆开后都不能单独表达意义。如“蝙蝠”、“唏嘘”、“朦胧”、“囫囵”等等。

2、构成连绵词的两个汉字拆开后,其中一字能单独表达意义,另一字则不能表达意义。又分两种情况:○1能表达意义的一个字就是这个连绵词本身的意义。如蝴蝶的“蝴”不能单独表达意义;“蝶”可单独表示意义,指蝴蝶。

○2可以表达意义的一个字与该连绵词本身意义无关。如玫瑰的“玫”不能单独表达意义;“瑰”拆开后,含珍奇的意思,与玫瑰无关。再如伶俐“伶”可单独表达意义,旧指戏曲演员,不能表示“伶俐”的意义。

3、构成连绵词的两个字拆开后,都单独有意义,且能与别的字构成另外的词。但拆开后的字义与该连绵词本身的意思没有联系。如“仓促”拆成“仓”、“促”两字,它们的意思分别为:

仓:○1仓库,仓房;○2姓。

促:○1时间短,如短促、急促;○2催,推动,如督促;○3靠近,如促膝谈心。

再如“马”与“虎”都单独有意义,但它们各自的意义与连绵词“马虎”的意义无关。

【植物类】蘑菇酴醾(荼蘼)蒺藜蔓菁(芜菁)茉莉芙蓉芙蕖蒹葭棠棣(唐棣)枇杷葫芦橄榄葡萄苜蓿石榴柠檬蔷薇玫瑰芍药咖啡薜荔荸荠芣蓝(薜蓝、苴蓝)莱菔(萝卜)莴苣菖蒲芭蕉茼蒿(蓬蒿)菠萝茱萸茯苓菡萏薄荷薏苡梧桐枸杞牡丹豆蔻林檎杜鹃杜若

【动物类】蝌蚪蚂蚁蚂蝗蟋蟀鹦鹉蜘蛛鸳鸯骆驼杜鹃蜻蜓蟑螂蛤蟆凤凰麒麟骐骥蝴蝶螟蛉蜗牛狐狸蜥蜴蝙蝠螺蛳饕餮蚍蜉猢狲蝈蝈螳螂蜈蚣

促织蛐蟮鹭鸶蚱蜢蜉蝣玳瑁珊瑚鹧鸪蟾蜍蚯蚓孑孓鹌鹑骅骝鹈鹕鸸鹋狒狒猩猩蝼蚁画眉

【亻人旁】伎俩倥偬伶俐伶仃伶俜倜傥伛偻侏儒侘傺伙伴低回侥幸从容俾倪偓促仿佛依稀傀儡优柔优游俘虏仔细偏袒偿还仓猝仓促伏侍伏羲伉俪

【艹禾旁】苍茫苍莽蕴藉荟萃葳蕤葱茏茏葱萧条萧瑟芊绵蓓蕾蓊郁菲薄荏苒芥蒂蓬莱蓬勃蒶蕴荒唐荒诞落泊苗条莽撞落拓莞尔秕糠秋千

【竹旁】簸箕笸箩篱笆笊篱笤帚箜篌笼统笼络【氵旁】汹涌澎湃潆洄淋漓混沌飘渺淅沥潺湲泥泞滂沱浩淼浩渺泣涕潇洒潇湘活泼浪漫潋滟漩涡汍澜浩荡滑稽溟濛洪荒沆瀣泛滥涤荡汪洋涕泗溜达泼辣流离潦草鸿蒙涟漪沧澜沧浪滃郁【彳旁】徘徊彷徨徜徉行径徂往行当彳亍徙倚往返循环

【玉王旁】玎玲璀璨琳琅琅玕玛瑙玎珰琉璃瑚珀玻璃珐琅玲珑斑斓珑璁琵琶琬琰琼瑶璎珞瑰玮【扌旁】掇撺掂掇挣扎挣揣扶摇扶疏招摇招架招待抖擞拮据抠搜搭档掂量搭讪抑郁揶揄挥霍捣蛋扬长扬榷排场扑簌摇曳拔刺抵牾推移

【月旁】胭脂朦胧腼腆肮脏腽肭膀胱膨脝臃肿肮臜脑筋肝胆胼胝胳膊胡同糊涂肸蚃

【木旁】榔槺模棱栏杆榾柮榜样桎梏枯槁梼昧樗蒲栖迟杂沓栽培槎枒【土旁】垃圾坷垃圹埌圪落圪垯坎坷垓埏堡垒埤堄壅蔽堂皇

【口囗旁】唠叨啰嗦哆嗦叮咛嗫嚅吩咐咆哮嚎啕咿呀咕噜咕咚嘱咐呋喃嘟囔呫嗫喇嘛喇叭呻吟咿唔嘲哳吆呼哎呦哎呀呜呼哐啷呼哨喷嚏哩噜唧嚷呐喊叱咤喀嚓啁啾哽咽唢呐喽啰吁嗟唏嘘喷薄嘹亮含糊囹圄团圞团圆囫囵困惑吝啬古董古拙可汗

【山旁】崎岖峥嵘崚嶒崴嵬嶔崟崔嵬崔巍嶕峣嵯峨嶙峋岹峣崦嵫崱屴峨嵋幽默嵾嵯巑岏

【忄心旁】恍惚慷慨惆怅懊恼悱恻惺忪怨怼忉怛怊怅惽恻惝恍憬悟憧憬愊忆懵懂悼怵憔悴悁悒悃愊忸怩恺悌怂恿忐忑惕厉恫吓怔营怔忪恢弘慰藉惨淡

【女旁】妩媚婵媛婵娟婀娜姽婳娉婷婉转嫉妒姻娅妖娆妖冶婆娑妯娌嫦娥女娲婕妤妊娠媮娱委婉委蛇娭姆姑息

【辶走旁】逶迤迤逦邋遢逡巡迢递邂逅逍遥连理迂缓迂腐迷糊趔趄

【宀穴旁】寤寐寂寞寂寥寒碜窝囊窘促牢骚窈窕窸窣窟窿

【犭旁】猖獗狡猾狼狈猥獕猃狁狰狞犹豫狼藉【足旁】踌躇蹒跚踊跃踉跄蹀躞踟蹰踯躅蹂躏蹉跎蹊跷蹭蹬跼蹐跋扈

跏趺

【骨齿旁】骷髅髑髅骨碌鹘突骨朵龌龊龃龉

【糸纟旁】綷縩缧绁缥缈绸缪缠绵纷纭缤纷缱绻绰约綝缡纚络绎缭绕纠葛纰漏累赘结巴

【钅旁】铿锵锟铻锒铛销铄鉏铻镆铘铓锣钥匙【饣旁】饸饹馉饳饾饤馄饨饥馑馒头

【页见旁】颉颃颞颥颠沛颠倒颟顸觊觎须臾

【目旁】眼眶睍睆瞌睡矇眬眩晕昡眃睥睨睚眦睖睁瞻顾

【耳阝卩旁】耵聍陂陀陆续鄙夷陆离郑重陀螺郁渥

【日旁】曚昽昒昕晧旰暧昧旯旮昆仑昳丽晶莹【雨羽旁】霡霂霶霈霹雳零乱翱翔翡翠翂翐

【车革旁】鞍鞯辘轳轇轕轩辕轻盈辗转轰动轰鸣【舟旁】舳舻舢舨蚱蜢艨艟盘陀盘旋盘桓盘缠【衤衣旁】褦襶褴褛褡裢敛衽襁褓袅娜

【毛髟旁】髽髻鬇鬡毰毸氍毹毷氉

【疒酉旁】瘛疭癝疽瘰疬瘫痪瘌痢癞痢疙瘩痉挛酕醄酩酊醍醐酝酿酴醾癫痫

【马旁】驰驱驰骋马虎骀荡骋鹜

【讠言旁】谄谀诖误诘诎讹诈诽谤謦欬

【门匚罒旁】匼匝罘罳阑干阑珊阀阅闶阆阊阖罗唣罗锅羁縻羁勒

【火光旁】灿烂烂漫熠爚煜爚光趟

【虫旁】螮蝀虺尵螺旋螺陀蜿蜒蚴虬

【大又旁】夸张契阔耷拉支吾支离支应牵强

【米角旁】糟糕糟糠糟蹋精神料峭觳觫解数觱觫【方户尸旁】旖旎敷衍扊扅蹁跹屈戌局促

【其它偏旁】叆叇商量黪黩黯黮黤黮殷勤匍匐尴尬争衡剥削判涣剞劂乖舛干将乖迕乖戾乒乓周章周流吁嗟于归毋宁正经丰隆犄角牺牲辟易氤氲照耀点拨燕婉畿辅留恋巾帼帷幄兜鍪毋庸冬烘龙钟尨茸卓烁欸乃孤拐孟浪参差幺麽瓜葛唐突摩挲凄凉凄怆凌夷凌驾凌冽斟酌罔两罔愆矩矱舛错飘摇

常用同义连用字表

席卷包举囊括并吞恐惧尊敬追逐觉悟成就议论篱笆率领度量比较违背疾病教诲贫穷恭敬敬恭械器器械朋友友朋稼穑府库戎狄假使若使但使假使爱怜怜惜假借声音拔擢书籍宾客变化变易简册骄傲禁止惭愧觉悟觉醒殿堂完备唯诺欺诈欺骗哭泣兵士

常用反义连用字表

开关深浅动静黑白升降正反明暗始终轻重缓急生死长短远近贫富来去首尾安危是非彼此出入昼夜进退阴阳古今异同冷暖胜败正邪真假甘苦强弱是否动静方圆手脚好坏优劣稀稠虚实加减本末中外得失善恶

诗词楹联常识

第二节诗词楹联常识 一、近体格律诗 近体诗,就是唐朝的诗。唐朝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唐以前的诗,全部称为“古体诗”。唐以后不合近体格律诗规矩的诗,也称为古体诗。 (一)近体诗固定的格式和规律 1.字数 句子格式有两种:每句五字称“五言”,每句七字称“七言。 2.句数 诗的句数有四句和八句两种。四句一首的叫“绝句”,八句一首的叫“律诗”。五言四句的称“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四句的称“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五言八句的称“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八句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3.平仄 近体格律诗中四个字的词组,一般都是按“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方式组合。这样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有韵律之美。 4.押韵 绝句、律诗一律押平声韵,不换韵。“押韵”也叫“叶韵”。 平起的诗首句起韵,仄起的诗第二句起韵,其下都是隔句押韵。 5.对句 对句又称“对偶”或“对仗”,就是上下两句配成对,字句平仄要相对,而且字义也要相对。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一定要各自对仗。绝句只要求平仄相对,而不要求字义上相对。所谓对仗,具体说就是:平仄要相反;语法结构,甚至修辞方式要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二)怎样分平仄 平仄是格律诗中的重要因素。作格律诗必须学会调平仄,然后按规定的平仄格式去创作。平声字读音较为舒和、悠扬,上、去、入三个调类的字则比较曲折、急促。作诗的人,为了使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使音节显得有起伏,能生动,就把平声字与上、去、入三声字交错在诗句中使用。因为上、去、入三声字读起来险仄、急促,所以就以“仄”字来代替,这就是平仄音律的得名由来。 从六朝以来,即以平、上(shǎng)、去、入四个字来作四种声调的代名词。“平声”就是调值与“平”字相当的声调,上、去、入可依此类推。 明朝真空和尚曾在《玉钥匙歌诀》中提出四句口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一、判断题(对的请标注“A”,错的请标注B”) 1.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的最原始的记事( ) 2.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是在约公元前12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的一种初步的定( ) 3.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用来记事() 4.甲骨文全部是象形字() 5.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 ) 6.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越来越简化,越来越符号化,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 )7.《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300首诗歌,分为( ) 8.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它成熟于唐代,所以唐人称为今体。( ) 9.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从律诗的对偶句中演化出来的,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 ) 10.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平声,下联尾字仄声。( ) 11.对联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 1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句子。 ( )

13.“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 )14.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中,“浪淘沙”是词题,“北戴河”是词牌。( )15.“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句。 ( )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白居易《春题湖上》中的诗句。( )17.《望海潮·东南形胜》是柳永盛赞苏州的一首词。( ) 1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 )19.“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是王十朋给温州江心屿江心() 20.“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是描写嘉峪关的对联。(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 1.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必须依靠( )作为载体才能传承下来,发展下去。 A.文字B.思想c.工具D.行为 2.汉字是记录( )的书写符号,是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载体。 A.语言B.汉语C.思想D.感情 3.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使得文字从( )中分离出来,于是原始的文字就出现了。 A.结绳B.刻痕C.图画D.筑器 4.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 A.金文B.小篆c.大篆D.甲骨文

兴邦杯诗词楹联旅游攻略获奖作品Word版

兴邦杯诗词楹联旅游攻略获奖作品 诗词类获奖作品 一等奖(1名) 陈丽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临江仙?三国古战场东关 望去烟波犹浩渺,东关镇上听涛。楚吴对峙已遥遥,粼光浮夕照,耀眼火云烧。点将台前思往事,名传千古雄豪。而今后俊胜孙曹。中兴圆好梦,龙榜看天骄。 二等奖(2名) 吴进文(马鞍山市) 七绝游太湖山 谁人不道太湖美,山号太湖自不群。 景秉天然臻造化,一山独占五湖春。 许心潮(含山县) 龙亢四游(四首) 游昭关 形胜昭关四海闻,一楼跨立两峰青。 新祠今日诗联颂,古隘当年剑戟鸣。 吴楚风云彪史册,子胥豪气励苍生。 两千年事随流水,我辈登临咏古情。 游褒禅山 驱车寻迹到褒山,驻步华阳愐古贤。 一记雄文铭阁壁,千秋哲理灿云天。 探奇总有艰辛路,改革岂无深险滩。 山海已酬拗公志,春风岁岁绿江南。 凌家滩怀古 华夏之根何处寻,太湖山麓有真痕。 恢宏遗址八方仰,神采玉龙举世钦。 瑰物改书史前史,红陶推演六千轮。 风流龙亢凌家渡,远古涛声依旧闻。 太湖山远眺 春日登高尽兴攀,太湖绝顶眺晴岚。 风吹林海松涛涌,日照普禅紫气斑。 万里长江连宇际,无垠绿野润桑田。 人生烟雨且忘却,饱览春光带醉还。 三等奖(3名) 肖东宝(含山县) 咏大渔滩荷花 田田万亩大渔滩,隐隐花开秀可餐。 不染纤尘香益远,忘归鸥鹭日西残。 咏昭关伍相祠 吴风楚雨隔昭关,国罪家仇进退艰。 白发已然关外去,英灵犹自伴青山。 雨中游褒禅 无端雾雨入山林,锁洞封门费客寻。 一片空濛迷所向,几声暮鼓醒归心。 陈淑艳(黑龙江宾县) 太湖山鹿苑 芳草曳风迎,呦呦听鹿鸣。 梅花从吉利,茸角送温情。 入药灵丹制,加餐美味呈。 林深山野阔,前望更欣荣。 沁园春?大渔滩湿地 生态之源,地球之肺,远古留存。育痴情鸳侣,清姿白鹤;抟风鸥阵,美味鲜鳞。野鹭梳翎,鹧鸪鸣柳,百样精灵皆可亲。幽深处、更妖娆菡萏,勾引游人。蒹葭望去无垠。欲寻访渔耕试问津。以泽乡草茂,腰包满满;莲乡藕贵,日子欣欣。苇荡船歌,和弦蛙鼓,虹正当空曳锦云。谁不赞、这自然环保,旧貌全新。 沁园春·秋日晨登太湖山 弯月还悬,晓雾才开,曙色已临。踏些微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8 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模拟练习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文字产生之前采用的最原始的记事方法为图画记事和契刻记事。() 2、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 3、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用来占卜和记事。() 4、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5、汉字表现在笔画的线条化、字形的符号化、结构的规范化、字集的标准化。() 6、诗歌起源于劳动,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形式美。() 7、东汉班固的《西都赋》诗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8、《诗经》分为“风、雅、颂”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9、格律诗要讲究押韵、平仄、对仗。()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登高》。() 11、格律诗偶数句末押韵,奇数可押可不押,中间两联须对仗。() 12、古汉语为“平、上、去、入”,现代汉语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3、七律的仄起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4、对仗的基本类型包括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 15、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的对仗为宽对。() 16、王维《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ft川”的对仗为邻对。() 17、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对仗为工对。() 18、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的对仗为借对。()

19、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对仗为流水对。() 20、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21、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称春联为“桃符”。() 22、“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属于春联。() 23、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 24、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平声,下联尾字仄声。() 25、对联的主题是上下联连接的纽带、交会点,中长联须讲究起、承、转、结。() 26、“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的“第一峰”指的是八达岭。() 27、文殊菩萨道场的五台ft居中国佛教四大名ft之首。() 28、悬挂张贴的对联必须直写竖帖,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中间有横批。() 29、长白ft素有“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是中朝两国的界ft。() 30、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颈联是“三ft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31、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玉人是指韩绰。() 32、白居易《春题湖上》“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这两句是写景。() 33、对联沿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称为“仄起平落”。() 34、“小李白”陆游存诗9300 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35、陆游《游ft西村》的颔联是“ft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6、诗句“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中的“江”指的是长江。() 37、《滕王阁诗》的作者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38、庐ft、莫干ft、鸡公ft、北戴河并称四大避暑胜地。() 39、“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的“三吴”指苏州、常州、湖州。()

第十章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十章诗词、楹联、游记选读练习题 1. 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必须依靠()作为载体才能传承下来,发展下去。A.文字 B.思想 C.工具 D.行为 2. 汉字是记录()的书写符号,是传播中华民族 5000 年文化的载体。 A.语言 B.汉语 C.思想 D感情 3. 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使得文字从()中分离出来,于是原始的文字就出现。A.结绳 B.刻痕 C.图画 D.筑器 4.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金文 B.小篆 C.大篆 D.甲骨文 5.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到了()代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后世称为宋体,即现在我们的电子文档所广泛使用的字体。 A.汉 B.魏晋 C.唐 D.宋 6.中国旅游景观中的摩崖石刻、碑林、匾额、楹联等,皆是汉字作为载体在承载这些文化。A.语言 B.汉字 C.雕刻 D.书法 7. 唐以前的诗以及后人模仿古诗而不按近体诗的格律所写的诗统称为。 A.今体诗 B.近体诗 C.古体诗 D.歌行体诗 8. 五言诗成于()代,东汉班固的《咏史》诗可以看作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A.秦 B.汉 C.魏晋 D.唐 9. 汉赋的主要特点是()。 A.铺陈 B.排比 C.比喻 D.骈偶化 10. 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 A.韵尾 B.韵头 C.韵脚 D.韵腹 11. 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从()的对偶句中演化出来的,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A.诗经 B.乐府诗 C.汉赋 D.律诗 12. 对联的横批是对联()的高度概括。 A.主题思想 B.表现手法 C.意境 D.艺术特色 13.《登万里长城·汉时关塞重卢龙》一诗的作者是()。 A.梁启超 B.康有为 C.谭嗣同 D.康广仁 14.康有为的《登万里长城·汉时关塞重卢龙》一诗中“立马长城第一峰”,“第一峰”指的是()。A.嘉峪关 B.居庸关 C.八达岭 D.山海关 15. 毛泽东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一词“魏武挥鞭”,“魏武”指的是()。A.曹冲 B.曹植 C.曹丕 D.曹操 16.毛泽东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一词“东临碣石有遗篇”,“遗篇”指的是曹操的() A.《观沧海》 B.《短歌行》 C.《蒿里行》 D.《陌上桑》 17.《台山杂咏》的作者是()。 A.文天祥 B.元好问 C.李冶 D.张可久 18.元好问《台山杂咏》中首句“西北天低五顶高”,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五台山的高峻。 A.比喻 B.拟人 C.衬托 D.夸张 19.《长白山》一诗的作者吴兆骞,字汉槎,苏州松陵人,是()代诗人。A.宋 B.元 C.明 D.清

诗词对联

诗词对联——名胜古迹 四川绵阳西山蒋琬墓 小心自可襄诸葛,大度犹能恕二杨。 成都杜甫草堂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腾虎跃几诗容;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江西滕王阁 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湖南岳阳楼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我从千里而来,看江上梅花,已开到红羊劫后;谁云一去不返,听楼中玉笛,又吹起黄鹤高飞。我去太匆匆,骑鹤仙人还送客;兹游良眷眷,落梅时节且登楼。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恨;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

长沙岳麓三闾大夫祠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浙江杭州岳飞墓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岳王墓前秦桧跪像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墓前愧姓秦。 西湖赵孟俯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映湖光。 千古奇冤,热血挥洒遍寰宇;百世流芳,精忠彪炳启后贤。 青松蟠户外,白鹤舞庭前 赫濯震天山通万里车书何处是张营岳垒;阴灵森秘殿饱千秋冰雪此中有汉石唐碑 尘土己残香粉艳云雨难忘日月新 地出灵泉润海表净地何须扫;天生石鼓镇闽中空门不用关 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 四面青山朝佛座,一湾绿水空弹心。

旅游诗词楹联处理

趣味性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国的山水文化丰富,历史文化厚重,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真可谓“风景这边独好!”旅游景点有很多喜闻乐见的诗词、楹联,而遗憾的是,太多的趣味—山水之趣、人文之趣、乡音之趣—丢失在翻译之中(lost in translation)The pleasure of taking pains—Robert Frost如何将岳飞的《满江红》译得朗朗上口,又保持气势?如何让欧美游客更多欣赏到西湖天下景的“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如何翻译小吃“西施舌”中的西施?如何译出佛教中雅俗共赏的对子“大肚能容容世上之难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旅游对翻译的“辐射” 翻译永远是跨文化的,永远是讲求效果的。旅游翻译不仅要讲究文字本身漂亮,如果同时注重营销组合(market mix—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则更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七彩云南——Colorful Yunnan /7-ColoredYunnan/Multi-colored Yunnan 诗画江南,山水浙江——Poetic Jiangnan, Picturesque Zhejiang 福天福地福建游——A Happy Tour to a Happy City 旅游翻译的原则 以译出语或译出语文化为取向(source language orientation/source language culture orientation) 这种标准在旅游翻译中很常见,目的是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原汁原味”和鲜明特色。如:Niagara Falls, Yellow Stone Park, Merlion Park; Great Barrier Reef, Minzu Hotel, Lingyin Temple; Jiuzhaigou Valley。 以译入语或译入语文化为取向(target language orientation/target language culture orientation)目的是让旅游者一看就懂,产生原文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如:望湖饭店(lakeview hotel),颐和园(Summer Palace) 以作者为取向(author orientation) 主要用于翻译名人名家的诗歌、楹联、散文、游记等,目的是“保存原作的风姿”和作者的“权威性”。E.g.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The green hill is fortunate to be the burial ground of a loyal general The white iron was innocent to be cast into the statues of traitors 以美学为取向(esthetic orientation)

第四章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模拟练习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文字产生之前采用的最原始的记事方法为图画记事和契刻记事。() 2、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 3、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用来占卜和记事。() 4、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5、汉字表现在笔画的线条化、字形的符号化、结构的规范化、字集的标准化。() 6、诗歌起源于劳动,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形式美。() 7、东汉班固的《西都赋》诗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8、《诗经》分为“风、雅、颂”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9、格律诗要讲究押韵、平仄、对仗。()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登高》。() 11、格律诗偶数句末押韵,奇数可押可不押,中间两联须对仗。() 12、古汉语为“平、上、去、入”,现代汉语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3、七律的仄起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4、对仗的基本类型包括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 15、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的对仗为宽对。() 16、王维《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的对仗为邻对。() 17、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对仗为工对。() 18、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的对仗为借对。() 19、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对仗为流水对。() 20、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21、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称春联为“桃符”。() 22、“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属于春联。() 23、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 24、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平声,下联尾字仄声。() 25、对联的主题是上下联连接的纽带、交会点,中长联须讲究起、承、转、结。() 26、“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的“第一峰”指的是八达岭。() 27、文殊菩萨道场的五台山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旅游诗词楹联的处理

Poems and Couplets 趣味性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国的山水文化丰富,历史文化厚重,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真可谓“风景这边独好!”旅游景点有很多喜闻乐见的诗词、楹联,而遗憾的是,太多的趣味—山水之趣、人文之趣、乡音之趣—丢失在翻译之中(lost in translation) The pleasure of taking pains—Robert Frost 如何将岳飞的《满江红》译得朗朗上口,又保持气势? 如何让欧美游客更多欣赏到西湖天下景的“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如何翻译小吃“西施舌”中的西施? 如何译出佛教中雅俗共赏的对子“大肚能容容世上之难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旅游对翻译的“辐射” 翻译永远是跨文化的,永远是讲求效果的。旅游翻译不仅要讲究文字本身漂亮,如果同时注重营销组合(market mix—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则更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七彩云南——Colorful Yunnan /7-ColoredYunnan/Multi-colored Yunnan 诗画江南,山水浙江——Poetic Jiangnan, Picturesque Zhejiang 福天福地福建游——A Happy Tour to a Happy City 旅游翻译的原则 以译出语或译出语文化为取向(source language orientation/source language culture orientation) 这种标准在旅游翻译中很常见,目的是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原汁原味”和鲜明特色。如:Niagara Falls, Yellow Stone Park, Merlion Park; Great Barrier Reef, Minzu Hotel, Lingyin Temple; Jiuzhaigou Valley。 以译入语或译入语文化为取向(target language orientation/target language culture orientation)目的是让旅游者一看就懂,产生原文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如:望湖饭店(lakeview hotel),颐和园(Summer Palace) 以作者为取向(author orientation) 主要用于翻译名人名家的诗歌、楹联、散文、游记等,目的是“保存原作的风姿”和作者的“权威性”。 E.g.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The green hill is fortunate to be the burial ground of a loyal general The white iron was innocent to be cast into the statues of traitors 以旅游者为取向(tourist orientation) 这种标准在旅游翻译诸标准中应成为首选或主要标准,即既可以“归化”,也可“异化”。E.g.这种冬青树,你们称为“圣诞树”,我们俗称“鸟不宿”。 This holly is what you call a “Christmas tree”, and it is what locally known as “unperchable”. 以美学为取向(esthetic orientation) 这种标准主要是在观光、访问、考察时或在宣传、推广中国的山水文化时用来翻译诗词、楹联、碑文、名胜古迹、风味小吃等,使用一切翻译策略,目的是尽可能实现原文的美学价值。 E.g. 仿膳—Imperial Food 杭州煨鸡--Beggar’s Chicken 狗不理--Dogs Don’t Leave 西施舌—The Beauty’s Tongue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中国旅游诗词名篇

登万里长城 其二 (清)康有为 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日暮长河盘大漠,天晴外部数疆封。清时堡堠传峰静,出塞山川作势雄。百万控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 观沧海 (魏)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浪淘沙·北戴河 (现代)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台山杂吟 (金)元好问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长白山 (清)吴兆骞 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 迥临沧海曙,独峙大荒秋。 白雪横千峰,青天泻二流。 登封如可作,应待翠华游。 阴山 (元)耶律楚材 八月阴山雪满沙,清光凝目眩生花。插天绝壁喷晴月,擎海层峦吸翠霞。松桧丛中疏畎亩,藤罗深处有人家。横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夸。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词楹联参赛作品

户县第八届沧浪杯诗词楹联大赛参赛作品(教师) 参赛单位:户县大王初级中学 参赛作品类别:楹联 参赛作品数:6 青春 上联:花草山水常令眼前现 下联:阴雨雾霾勿使心里来 ——户县大王初级中学王孟豪 上联:千载寒窗挑灯夜读苦 下联:百年树人金榜题名甜 ——户县大王初级中学李参军 上联:玉兰枝头蜂蝶闹 下联:青草叶上露水俏 ——户县大王初级中学段向辉 春日 上联:春风得意吹花吐艳 下联:细雨轻柔润草生芽 ——户县大王初级中学魏景地

随沙土车后归家有感 上联:经行处,仙气弥漫,疑入仙境,叹。 下联:修路桥,为民请命,应为福祉,忍! 横批:明天会更好 ———户县大王中学张少峰 (2015年十月中旬,校领导带领师生绿化操场,亲力亲为,挥汗如雨,身先士卒,遂忆起重庆照母山森林公园的“委员林”,两相对比之下,遂有此联。) 上联:几领导带鞋套,几科员捂口罩,大干部植树装模作样。 下联:三校长执铁锨,三主任抡 头,小领导绿化身先士卒。 ——户县大王中学方富斌

户县第八届沧浪杯诗词楹联大赛参赛作品(教师) 参赛单位:户县大王初级中学参赛作品类别:诗词 参赛作品数:3 天净沙夏感 户县大王初级中学刘婵娥 炎日青山碧江,奇竹怪石秀峰,灰鹚轻筏波上。泛舟漓江,畅游 人在画廊。 葫芦 户县大王初级中学王孟豪 柔藤韧茎力攀爬,碧叶素花美果形。 清水浊酒皆可装,肚大何事不能容? 题大中初三师生 户县大王初级中学张少峰 (大王中学初三师生,冬日每早寅时即起挑灯苦读,颇受感动,遂有此诗。) 乌啼夜将近,霜迫玉弓藏。 惊闻同窗起,人灯共幢幢。 冷光与风伴,手颤墨沾裳。 一朝志得偿,似梅吐幽香。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模拟练习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文字产生之前采用的最原始的记事方法为图画记事和契刻记事。() 2、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 3、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用来占卜和记事。() 4、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5、汉字表现在笔画的线条化、字形的符号化、结构的规范化、字集的标准化。() 6、诗歌起源于劳动,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形式美。() 7、东汉班固的《西都赋》诗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8、《诗经》分为“风、雅、颂”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9、格律诗要讲究押韵、平仄、对仗。()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登高》。() 11、格律诗偶数句末押韵,奇数可押可不押,中间两联须对仗。() 12、古汉语为“平、上、去、入”,现代汉语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13、七律的仄起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4、对仗的基本类型包括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 15、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的对仗为宽对。() 16、王维《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的对仗为邻对。() 17、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对仗为工对。() 18、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的对仗为借对。() 19、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

时”的对仗为流水对。() 20、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21、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称春联为“桃符”。() 22、“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属于春联。() 23、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 24、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平声,下联尾字仄声。() 25、对联的主题是上下联连接的纽带、交会点,中长联须讲究起、承、转、结。() 26、“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的“第一峰”指的是八达岭。() 27、文殊菩萨道场的五台山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28、悬挂张贴的对联必须直写竖帖,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中间有横批。()

古诗文(含对联)

江津区德感小学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中经典诗文资源的利用研究》校本教材 唐宋诗词经典名句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挽弓当拘强,用箭当用长。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8.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9.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0.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 21.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2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3.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2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7.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28.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2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3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3.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3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36.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3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39.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40.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4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3.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4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6.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4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4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9.山中一夜雨,树抄百重泉。 5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51.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52.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53.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54.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55.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56.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5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58.风鸣两岸吓,月照一孤舟。 59.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诗词浸润心灵 楹联扮靓校园

诗词浸润心灵楹联扮靓校园——段德昌中学打造诗词楹联文化长廊11月4日,在段德昌中学新鲜打造的30米大型诗词楹联文化长廊前,吸引众多师生驻足欣赏。 该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国粹经典,积极打造诗意校园。通过办好校园诗词楹联长廊,办好校园诗词楹联手抄报,举办诗词楹联学习班,举行诵诗词楹联、背诗词楹联、写诗词楹联等比赛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创作、欣赏能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本次文化长廊分为古诗长廊、现代诗词、师生作品、佳联欣赏、诗词楹联知识集萃等五大板块,浓缩诗词楹联经典。特别是在师生作品栏内,共收集师生诗词楹联作品15篇,成为师生以文交流、借诗言志、托词抒怀、对联弄墨的乐园。句句诗词盈耳,点点墨香满园,诗词楹联文化长廊定格为校园一幅唯美的风景。 “学校是先进文化的主阵地,我们将以打造诗词楹联文化长廊带动的校园文化热潮为契机,积极倡导诗词楹联知识进语文课堂、诗词楹联创作进传统节日、诗词楹联竞赛进专题活动,以此弘扬、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校长万家斌谈到校园文化建设时,“三进”理念意味深长。 校园文化布置方案 发布时间:2010-11-8 7:48:17 新闻来源:教导处浏览次数:3119 校园文化布置方案 一、活动目的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健康、向上、优美、整洁的校园文化布置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在校园里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二、工作小组 组长:冯伟达 副组长:胡乾苗徐丰君 成员:陈立、徐克威、林伟、苗薇琼、胡乃君、张月华 三、分块设计

1、连廊空白处悬挂大幅彩色图画,材料广告布。 一共12张,面积长4米×宽2米(根据实际面积调整大小) 2、走廊栏杆空白处,间隔张贴三字经、古诗文等(字配画)克威负责 二楼三字经 80副三楼必备古诗70首 3、楼梯坡度处,张贴师生书画作品,材料钢化玻璃,全校师生提供作品,具体见附件方案。(陈立、苗薇琼负责) 4、名人名言画像,悬挂在原来位置 5、图书馆大幅彩图一张,楼梯书画,名人名言 四、活动时间 11月初制定方案 11月12日前完成各版块设想与预案 11月30前完成布置 传承诗词文化,打造书香校园 2012年8月21日,织金三小在毕节市第二届诗教工作经验交流会、命名表彰暨“迎接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有礼毕节人”中华诗词大赛活动中,荣获市“诗词校园”称号。 近年来,织金三小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以诗歌的灵气浸润校园,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和谐自由的空间;以诗歌为载体培养学生高尚的的品德,开启学生的智慧,以传承诗词文化,打造书香校园,积极开展“诗词校园”建设活动。

茶文化诗词对联

1.元代诗人刘秉忠——铁色皱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尝云芝茶》) 2.杨万里的咏茶诗曰 犀日何缘是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只是香。(《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3.西晋左思的《娇女》“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写的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 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 4.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5.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6.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 身” 7.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8.回文诗:回文诗中的字句回环往复,读之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在题名为《记梦回文 二首并叙》诗的叙中,苏轼: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睡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9.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是由六位作者共同作成的。他们是:颜真卿,著名书画家,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官居吏部尚书,封为鲁国公,人称“颜鲁公”;陆士修,嘉兴(今属浙江省)县尉;张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工文辞,任吏官修撰;李萼,赵人,官居庐州刺史;崔万,生平不详;昼,即僧皎然。诗曰: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士修)。 元好问的《茗饮》一诗,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时的具体写照,契合自然的绝妙诗句。 宿醒来破厌觥船,紫笋分封入晓前。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 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邂逅化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 诗圣杜甫的一首品茗诗写道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全诗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相结合,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声色并茂、虚实相生。 苏东坡有一首把茶人化的诗: 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相传,成都附近的一个地方,有家茶馆兼酒铺子,老板没有文化,铺子简陋,生意自然萧条。后让贤给儿子经营。青年人脑子灵光,请了位秀才写了幅对联一贴,生意居然从此兴隆起来。联文是“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这幅奇特的对联,生动贴切,雅俗共赏,引得人们交口相传,慕名前去观看,领略其中的甘苦,“偷闲”、“作乐”一番,于是乎,这家铺子起死回生,春风再度,生意兴隆。 相传,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一次外游,来到一座庙中小憩,庙里主事的老道见他衣着简朴,相貌平常,对他非常冷谈,顺便说了声“坐”!又对道童说“茶”,待苏东坡坐下交谈后,老道方觉得客人才学过人,来历不凡,又把东坡引至厢房中,客气的说道:“请坐”,并对道童说:“敬茶”。二人经过深入交谈,老道才知道来客是著名的大诗人苏东坡,顿时肃然起敬,连忙作揖说道:“请上座”,把东坡让进客厅,并吩咐道童:“敬香茶”。苏东坡在客厅休息片刻,欲告别老道离去。老道忙请苏东坡题写对联留念。东坡淡然一笑,挥笔写道: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看罢,顿感面红耳赤,羞愧不已。 北京万和楼茶社有一副对联: 茶亦醉人何必酒; 书能香我无须花。 上海一壶春茶楼的对联则是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 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 清代乾隆年间,广东梅县叶新莲曾为茶酒店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 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 联语通俗易懂,辛酸中有谐趣。 云南大理有个“旷怡村“酒家,主要是当地名流,那时常有文人雅士集于此,谈诗论画,店主免费招待顾客。于是有人赠酒家一联,甚是有趣。联云: 爱诗爱文爱画; 赔烟赔酒赔茶。 清末民初,广州有个大同茶楼,为了招徕顾客,曾出钜资征联,要求上下联必须嵌入“大”、“同”二字,并具有品茗之意。当时应征者纷纷送上征联,经店主评选,有一副佳作入选:

全国导基-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练习题-和答案.doc

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练习题 一、判断题(对的请标注“A”,错的请标注B” ) 1.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的最原始的记事( ) 2.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是在约公元前12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的一种初步的定() 3.甲骨文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用来记事( ) 4.甲骨文全部是象形字() 5.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 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 6.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越来越简化,越来越符号化,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 ) 7.《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300首诗歌,分为( ) 8.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它成熟于唐代,所以唐人称为今体。( ) 9.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从律诗的对偶句中演化出来的,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 10.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平声,下联尾字仄声。() 11.对联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1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句子。( ) 13.“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 ) 14.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中,“浪淘沙”是词题,“北戴河”是词牌。() 15.“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句。( ) 16.“山重水夏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白居易《春题湖上》中的诗句。() 17.《望海潮?东南形胜》是柳永盛赞苏州的一首词。() 1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崔颗《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 19.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是王十朋给温州江心屿江心( ) 20.“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是描写嘉峪关的对联。()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必须依靠()作为载体才能传承下来,发展下去。 A. 文字 B.思想 c.工具 D.行为 2.汉字是记录()的书写符号,是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载体。 A.语言 B.汉语 C.思想 D.感情 3.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使得文字从()中分离出来,于是原始的文字就出现了。

诗词对联常用入声字表

诗词对联常用入声字表 古入声字,有的方言今仍读入声。如广州、上海、苏州、南京、太原、张家口等;有的方言这类古入声字,今不读入声,分别归到其他声调里去了。古入声字,郑州今大部分归阴平,少部分归阳平,重庆今归阳平,普通话分别归入今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为便于查检,本表入声字按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次序排列。同声调的字按声母的次序排列。有些字加小注,如发~生,“~”符号,表示省略。 (一)普通话今读阴平字 b八捌钵拔剥逼鳖憋擘~开 p泼劈撇瞥扑仆拍霹泊湖~ m摸抹~桌子 f发~生 d答~理搭褡滴跌督掇剟裰咄 t塌踏~实剔踢帖贴怗秃托脱突 n捏 l拉勒~住 c擦撮轻~ s撒~手缩塞堵~ zh隻汁织扎~营桌卓倬捉琢拙摘粥 ch吃插出戳拆~开 sh虱湿失杀刷说叔淑菽 j激迹击墼积绩勣缉屐夹~攻揭结~实接噘撅撧锔掬鞠 q七柒漆戚沏掐切曲~线屈缺麯 x吸翕歙悉蟋窻析息熄惜昔夕汐锡晰浙晰膝瞎歇楔蠍戌薛削 g搁~下疙胳割鸽刮聒郭 k磕搕磕哭窟 h喝~水忽惚唿豁劐黑 o一壹揖押鸭噎掖屋挖曰约压 (二)普通话今读阳平字 b拔跋钹魁白舶帛伯泊停~箔勃渤脖鹁博薄厚~礴搏膊驳别蹩醭 P璞僕仆~人濮 m膜没~有 f乏伐筏阀垡罚佛弗拂彿绋茀伏茯袱服~从菔韨绂福幅蝠辐 d答问~瘩沓达鞑妲靼怛得德笛迪狄荻敌嫡镝觌翟滌籴的~确碟蝶喋堞牒迭叠独读犊牍渎毒夺铎踱度忖~ z杂砸则择泽责啧帻箦贼足卒族镞昨 s俗 zh直值植殖稙执姪职扎挣~剳铡闸宅折辙摺哲辄谪蛰詟竹竺烛躅逐轴妯酌浊镯琢啄濯擢茁斫斲 ch察 sh十什拾石食蚀实识舌折弄~孰熟秫赎勺 j及级汲岌笈亟极殛吉急即脊~梁瘠疾嫉蒺集籍藉狼~辑楫戢棘夹~衣荚郏颊洁絜结~局拮诘劼颉劫桀傑杰羯碣竭竭偈节栉捷婕睫截局跼菊橘决抉诀玦倔~强掘崛桷厥蕨蹶一~不振獗橛谲觉爵嚼绝矍攫躩钁

溪四中“诗词楹联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doc

溪四中“诗词(楹联)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溪四中诗词(楹联)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为落实县教育局《关于溪泸县创建诗词(楹联)之县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继承发展祖国传统文化,促进我校诗词楹联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我校的创建工作落到实处,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弘扬社会主义新时期先进文化的伟大旗帜,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以营造文化氛围提高人文素质构建和谐校园为目的,以举办诗词讲座组织诗词创作进行诗歌朗诵主办诗词墙报集结诗词专辑等为手段,大力开展诗词(楹联)进校园创建活动。 通过活动开展,让诗词(楹联)进校园,进课堂。 力争使全校师生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文化品位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从而确保我县诗词(楹联)之县创建工作圆满完成。 二创建目标(一)广泛开拓诗词楹联的普及范围。 运用学校网站广播站多种媒体宣传诗词楹联知识,使诗词楹联文化渗透到校园之中,提高师生对诗词楹联的认识;大力培育出优秀诗词楹联教师,广泛开展诗词楹联教育。 (二)努力提高诗词楹联的创作水平。 溪泸四中属文化名校,诗词楹联创作有优良传统。 不断提高诗词楹联创作水平,积极参加各级诗词楹联大赛,参与精品诗联评选活动,倡导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使我校诗词楹联走向

社会,走向全国。 (三)牢固占领诗词楹联应用阵地。 通过多种有效方式,使诗词楹联走进校园走进班级。 用诗词楹联这一高雅的艺术形式,装点学校生活,美化校园环境,为广大师生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创建步骤为使我校的创建工作抓出成效,抓出特色,真正形成 文化塑灵魂文化促发展文化构和谐的长效机制和良好氛围,必须全校 上下一心开展一系列活动。 (一)加强宣传,形成共识。 大力宣传分创建诗词(楹联)之县的重要性必要性,通过召开创 建动员大会等多种宣传形式,营造氛围,形成合力,最大限度,最广 范围地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创建舆论范围,促进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发展会员,健全网络。 壮大诗词队伍是创建诗词(楹联)进校园活动的核心,要把发展 会员作为重要工作,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的诗词楹 联组织为目标,大力发展会员,壮大诗词队伍。 凡诗书画爱好者,不受年龄职业学历限制,都要及时吸收到学会 里来,成立我校诗词楹联学会,争取吸收学员人。 每期出版高水平的楹联汇编一册。 (三)组织学习,搞好培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