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它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除了建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及制造木乃伊而闻名天下外,还发明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东西。下列关于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太阳历是其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B.其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C.亚历山大使其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D.其金字塔的大小反映了其经济的兴衰

2.小明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时查阅到这样一段话:“它要求各种姓的人在种姓内通婚。如果不得已而与其他种姓的人通婚,只许高级种姓男子娶低级种姓女子,称这为顺婚;而反对高级种姓女子嫁低级种姓的男子,称此为逆婚。”小明探究学习的内容是( A ) A.印度的种姓制度B.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C.古希腊的民主政治D.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3.小明同学在参观某外国博物馆时看到了一个黑色玄武岩圆柱,圆柱上面刻有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以及法律条文。根据导游介绍,该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请问小明看到的法典是( D )

A.《商法典》B.《民法典》

C.《十二铜表法》D.《汉谟拉比法典》

4.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自东向西跨越的河流依次诞生了( D )

A.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

B.古埃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

C.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国文明

D.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

5.人类先祖创造这些文字主要是为了( A )

A.

C.祭祀祖先的需要D.记录战争的需要

6.西方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英国近代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这里对希腊的赞美是基于它( D )

A.是古代大河文明典范

B.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C.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D.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7.古希腊、古罗马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就其实质而言,这些政治机构( C )

A.维护统治的方式不同

B.是为了充分保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C.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D.体现了西方民主政治体制

8.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雅典公民,他认为众人往往凭感觉和情绪做出决策,很容易盲目行事,所以多数不一定代表正义。他要求发出不同的声音。基于这一认识,他( A ) A.对雅典简单多数的民主制提出了异议

B.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C.提出世界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D.腐蚀了雅典青年的思想

9.古代西方历史上有位传奇人物,他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征服埃及、波斯和

许多其他王国,东征的足迹远达印度,征战之处使东西方文明交融,此人物是( B ) A.伯里克利B.亚历山大

C.屋大维D.穆罕默德

10.古代文明时期,世界各国法律条文都不同程度地呈现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下面哪部成文法是平民长期斗争的产物且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的特权( C ) A.《汉谟拉比法典》B.种姓制度

C.《十二铜表法》D.《拿破仑法典》

11.“公元前3世纪,它通过布匿战争战胜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它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它进一步衰落。”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 ) 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

C.古代巴比伦D.古代希腊

12.在现代历史中,元首这一称谓演变为主权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元首”一词最早用于罗马帝国的建立者。那么历史上第一位“元首”应该是( C )

A.凯撒B.克洛维

C.屋大维D.查理曼

13.从“伯里克利的民主政治”“亚历山大东征”“称霸地中海地区”“地跨三洲的罗马帝国”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D )

A.希腊文明的繁荣B.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D.古代欧洲的文明

14.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著名的人物有( C )

①德谟克利特②苏格拉底③亚历山大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5.纵观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大概可以分为五类:英雄的赞歌、个体的尺度、人性的思考、行为的规范以及生活的需求。材料说明希腊罗马文化( C )

A.强调节制欲望和压抑人性B.影响了近代西方文化

C.具有人文主义色彩D.内容十分狭隘

16.“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的雏形。”文中的“帝国”是( B )

A.罗马帝国B.查理曼帝国

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

17.对如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

C.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D.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权利与义务一体的契约关系

18.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庄园法庭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法庭开庭地点不固定

B.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C.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常是处以劳役

D.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国家规范的法律体系

19.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A )

A.城市自治权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D.男女平等权

20.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工商业的逐渐发展,11世纪前后,西欧各地出现了城市复兴的景象。西欧城市兴起的主要历史意义是( D )

A.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B.促进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C.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传播

D.催生了市民阶层,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21.“意大利商业城市的学校……注重教授商人所需要的语文知识和法学。”这反映出当时的大学( D )

A.大学生必须先上基础课程

B.大学课程受基督教会影响

C.大学享有司法特权

D.大学课程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22.《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说明这部法典编撰的主要目的是( A )

A.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B.构建完善的法律制度

C.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D.改善奴隶地位

23.《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说明( C )

A.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C.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D.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

24.“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这个帝国”是指( A ) A.拜占庭帝国B.罗马帝国

C.奥斯曼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25.公元7世纪中叶,该国效仿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了改革。改革后,该国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打下了唐文化的烙印,故这一时期被称作“唐风时代”。“该国”是( D ) A.法兰克王国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D.日本

26.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下列对“转折点”的解释准确的是( D )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废除了贵族世袭制

C.废除了土地私有制D.进入封建社会

27.日本大化改新后,由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渐遭到破坏,很多豪强纷纷建立自己的庄园,庄园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争相蓄养武士,在日本社会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武士阶层,随着武士集团势力的壮大,日本社会进入了( C )

A.骑士统治社会B.武士庄园时期

C.幕府统治时期D.城市自治时期

28.“阿拉伯在后古典时代的远距离网络贸易中占有突出地位。公元3世纪以后,阿拉伯成为东方的中国和印度与西方的波斯和拜占庭之间的贸易往来中日益重要的链条”。这则材料( A )

A.肯定了阿拉伯在古代文明交流中的纽带地位

B.赞叹了阿拉伯创造的灿烂文化

C.指明早期中西方交流的事实

D.谴责了阿拉伯帝国的侵略扩张

29.以下对东西方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罗马共和国的政权掌握在公民手中

B.拜占庭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C.帕特农神庙是古埃及建筑的代表

D.阿拉伯人创造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30.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历史要素中没有关联的是( C )

A.源赖朝——幕府统治B.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C.克洛维——封君封臣D.屋大维——罗马帝国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在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辉煌成就受到世界的瞩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图一图二

材料二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材料三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

材料四查士丁尼在法典中将君权同神权结合起来,提出君权神授的思想,宣传皇帝直接得到“天惠”来统治人民,使君权神圣化。《罗马民法大全》成为各国研究和制定法律的基础。其中的公法对后世无多大影响,而私法则对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起了重要的作用。

(1)材料一中图一古埃及金字塔与国王有什么关系?它坐落于哪一河畔?(4分)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尼罗河畔。

(2)图二的人物是谁?罗马帝国是何时建立的?该帝国后来分裂为东西两部分,造成分裂的外部原因是什么?(4分)

屋大维。公元前27年。日耳曼人的入侵。

(3)材料二的法律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说明古代印度社会等级森严。

(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希腊和罗马的一例成就证明材料三的观点。(2分)

希腊:《荷马史诗》、宙斯像、帕特农神庙、苏格拉底等(任举一例)。罗马:《十二铜表法》、

凯旋门、大竞技场、儒略历等(任举一例)。

(5)材料四表明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和所学,谈谈《罗马民法大全》的进步性。(4分)

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32.人类历史的进程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事关兴衰之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伯里克利削减了贵族会议和执政官的权力。为了保证一般公民都能担任国家公职,伯里克利制定了公职津贴制,规定除大将军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员每日都可得到政府的津贴。雅典的公民因此都不拒绝担任公职了,而且把担任公职当作一种荣誉,谁要是一生中什么公职也没有担任过,谁就将被认作是懒汉和没有出息的人,那可是一生的耻辱。

材料二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材料三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是不是所有人都享有民主权利?请说明理由。(4分)

核心:广大公民直接参与。不是,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都没有民主权利。

(2)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什么影响?(4分)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材料三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个国家?(4分)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法兰克王国。

(4)与上述材料相关的人物或事件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改革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言之有理即可)

33.一般来说,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有两种基本形式:暴力冲突与和平往来。它

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建构了不同的文明乐章。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8分)

(1)列举出古代文明通过暴力冲突与和平往来的方式进行文化交流的史实各一例。(4分)

暴力冲突: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等;和平往来: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

(2)你认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和平交往;理由:和平交往能够加深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友谊,能够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暴力冲突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和痛苦等。(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