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修 法律论文

思修 法律论文

思修 法律论文
思修 法律论文

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摘要:

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人人平等观念作为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体现在公民在守法上的一律平等和公民在适用法律上的一律平等。它是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这一原则贯穿于我国法律体系中,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作为公民,树立权利与义务意识和平等意识,切实增强法制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的建设既是责任又是义务。

关键词:

社会主义,平等,守法,适用法律。

正文:

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追求平等成了人的内在关系。“人人平等”观念,是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首先提出的,这一观念是对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特权制度的否定,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巨大进步。但是,资产阶级的法律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的,它的所谓法律上的平等,掩盖了实际存在的人们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然而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奠定了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不仅被社会主义制度所承认,而且得到充分体现,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在司法、守法上的平等,而并非立法上的平等。也就是说公民在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上的平等,立法上由于人民的素质和立法水平的问题,只能让一些有参政能力的人代为行使。因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包括公民在守法上的一律平等和在适用法律上的一律平等。

所谓公民在守法上的一律平等,是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依照法律规定平等地享有和行使法律权利,平等地承担和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社会主义国家,不承认有任何享有特权的公民,也不承认任何免除法律义务的公民。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公民,已不存在只履行义务而不享受权利的公民。因此,我们只有把认真行使公民权利和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态度。

所谓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刑事诉讼法》第六条规定对于一切公民平等适用法律的含义是:对于国家的法律人人都必须遵守,人人都必须依法办事,对任何人都不能歧视,同时禁止任何人谋求不遵守法律,甚至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该原则要求公、检、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不受种族、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等限制因素影响。

该原则的实行使广大群众更加拥护国家各项法律制度,有利于防止特殊化。作为一名公民,我们有义务贯彻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平等原则;反对封建特权和歧视主义,同时还要保护弱势群体;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不能把自身意志与行为凌驾于法律之上。

通过人人平等原则在我国的贯彻与实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制度自由平等的本质,透视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沐浴社会主

义制度暖阳,作为一名公民,我们平等的面对法律与制度。

作为一名的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也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法律的能力和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认真领悟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本质和基本原则。通过对人人平等原则的深刻学习和认识,提高法律修养,明确权利与义务关系,提高尊重和遵守法律意识,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

关于法制观念的思修论文范文

关于法制观念的思修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观念;现状;培养途径 一、大学生法制观念的现状 (一)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 作为高校大学生,受活动区域等方面因素影响,接触外界相对较少,加之社会宣传对法制观念培养的支持力度不够,不能适应当代法制教育的需求,大学生不能及时懂得法律、了解法律,从而降低了法律在他们中的地位,从客观上制约了大学生对法律的认同,动摇了法律信仰。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的存在,以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效益低下等事件的发生,加之社会消极文化的影响,也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忽视对法制观念的培养,有些人认为如果实施违法行为,被追究法律责任时,只要能用金钱或权力疏通好关系,就能避免被追究。 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度值得关注,很多同学对于在学校学的法律知识是否有用的存在疑惑,并且对于法律,检察院,公安局等执法机关的信任程度也只有一般。 (二)大学生整体法律知识水平较低 此外,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大部分学生把时间花在专业课程和一些技能证书的获取上,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不愿把精力花在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上,对法律知识不重视的态度也使大学生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处在较低的水平。 (三)大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相脱节 二、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途径 (一)加强高校法律理论课堂教学,提高法律素养

学校在教育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在教学方法上,要打破以往纯理论的教学模式,要进行更多的案例教学。通过介绍 一些典型的、与法律理论知识密切相关的实例,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势必将加深大学生对法律理论的理解。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丰富高校法律教育第二课堂的形式 理论来源于实践,脱离实践,很难形成对法制观念的培养。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并结 合自己及身边很多的法律实事进行思考,形成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 的第二课堂。 模拟审判是第二课堂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各种诉讼法课程学习期间,老师都可以安排同学们在课堂之外分小组组织模拟审判。通过 模拟审判的形式,同学们不仅熟悉了各种诉讼程序等法律知识,而 且可以通过再现审判现场的方式感受庭审过程法律的威严性,有利 于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习惯和意识。 高校可以与看守所、监狱联系,建立普法学习基地,让学生定期接受法制教育。此外,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法院旁听,身临其境 地去感受法庭审判的实践过程,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 积极性,增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影响时间最长、最深刻的一种教育,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能够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 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对一个人高尚品德和守法意识的养 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和培养中 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首先,家长应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修养。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个人法律素质和修养的水平对子女 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家长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在日常生 活中做到遵纪守法,起到一个模范作用。其次,家长应多了解大学 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其法制观念的不足之处,然后进行有针对 性的法制教育。再者,在家庭里,最好大家能经常地观看法制类电 视节目或者对现实中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让家庭成员都能提升法 律素质。

大一思修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如何对待人生环境 人生环境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它很复杂,与每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大学生做为时代的一个人才主力军,对人生环境的处理,更不可忽视,因为这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地位。 1.大学生既有梦想,又有追求,同时又有一些自负.担心.恐惧与迷茫.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应该有合理的心理定位. 大学生是一个高智商的群体,这是他们有一种优越感,在大学生找工作.择业时,形成了好的工作得不到,低不就的局面,有的干脆在家闲着,成了恳老族.在大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憧憬时,正确地自我评价与估计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大学生年轻是一个资本,其次大学生却缺乏经验,你们的专业等等 合理调整自己不符和实际的就业取向,例如:与他人攀比,面子主义等等.总之要使你的择业目标与你的心理定位相统一,不要成为过分的理想主义者,而要培养脚踏实地的从小事做起的能力. 从小事做起,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顶峰,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如果有这种心理准备,就可以克服好高骛远的通病,正确的自我评价,对自己的所学专业.工作特长.优势劣势有正确的把握. 2.良好的交际能力非常必要,良好的人际关系。 成功=(努力+机会)*人际关系。开集体与社会,如果你要想获得成功,你必须尽快融入你所在的单位团体或工作单位,做好自己的工作,伴好自己的角色.与他人协调地工作,完美的沟通,是一种基本的能力,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传统的学习中,并没有掌握,所以你必须

重新学. 一个人要想被集体所接受容纳,就必须有集体荣誉感,同时要尊重他人,接受集体的价值观念,决不能有个人英雄主义,更不能目中无人. 有人说大学生在二十八岁以前吃专业饭,二十八岁以后靠人脉吃饭.无形中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力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需要人际交往,毕竟人是社会的人,决不能脱离社会,也不可能脱离社会. 与他人交往应遵行四大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人际交往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影响。这就是说交流的双方都具有主体性,都有合理的利益,这决定了在集体中你不但要利己,而且要利他。做到投桃报李,礼尚往来。遵行四大原则,形成无形的人格魅力。 3.大学生所必备的实践能力 行动高于一切,当今某些中国优秀人才,到了外资企业,忽然觉得自己的能力还不如一个技工,由此可见当当今的大学生应缺乏动手能力而失去许多机会与挑战.我们要学历,但不唯是学历,我们更要重视我们的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动,我们现在单纯强调学历与文凭的观念将会改变,学历与技能[动手能力]并重的观念将回被社会所接受. 学历与技能并重的观念将会是一个潮流,我们必须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即很好的动手能力. 4.拥有一颗平常的心,平常心态,善代挫折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河南工程学院考查课 论文 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班级: 专业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任课教师: 2016 年 12 月 20 日

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Xxx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了努力方向。大学生必须在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努力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其内涵丰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意义重大。大学生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了解和把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 正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方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成果,它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思想,为最终凝练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大支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提供根本价值遵循,在具

大学思修论文-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对人生的意义 摘要: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罗曼?罗兰也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的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真正的生活。”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空虚。 关键词:挫折失败奋斗目标前进动力精神境界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要追求和坚定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一、理想信念克服人生的挫折失败 一个人在成长和成才的道路上,并非只有成功和花朵。也可能遇到挫折和失败。我们对这些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是在逆境中奋起,还是在逆境中消沉。常常成为一个人成功的关键。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力量。理想信念越强大,理想信念越坚定,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就越坚定,有志的人会充分估计到人生旅途中的艰难困苦,从而正视它,想办法克服它,人生就在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显示出了极大的乐趣。 当重大挫折出现时,大部分人会无能为力,只有少数心志极为坚定的人能够克服困难,冲破桎梏,不为挫折所打败。这少数人是人类的精英,成就不可限量!而大部分人呢?他们往往在这种重大打击面前迷茫而不知所措,等他们回过神来,可能挫折己经降临到他们生活的每一处。这个时候,心志脆弱的,当场崩溃,甚至命不久矣;心志稍弱的,悲观丧气,失去生活的信心和信念,沉沦苦海,难以自拔;心志坚强的,痛苦不已,精神虚弱,元气大伤。在挫折过去之后,这些人会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心志脆弱的,如果没有气绝身亡,那么要么一辈子在阴影中度过,要么得了顽疾,终身不愈;心志稍弱的,要么被挫折打倒,一身碌碌无为,再无出头之日,要么痛定思痛,在经历了无数痛苦和折磨之后,站

大学思修论文-信仰

关于信仰 信仰这个词,庄严而神圣。信仰与人类同时诞生,在天地荒芜、刀耕火种的远古时期。人类最强的信仰就是生存,生存信仰是我们最初拥有的信仰。之后人们对自然逐渐了解,但却发现很多自己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于是就渐渐出现了对神的信仰。随着人类的不断发现,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不断进步,再加上哲学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人类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信仰。 信仰是一种终极的关切态度,是人对现有世界的内在超越,是一种主观确信态度。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和指指导,也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永恒方式。各种文献中也有丰富的关于信仰的话题。《法苑珠林》卷九四:“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周恩来《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要以耐心说服诱导的精神,争取官兵和人民的信仰,团结他们在革命主义与政纲的领导下而坚决奋斗。” 信仰对每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信仰产生忠诚、信仰产生奉献、信仰产生忘我。信仰在人生中的巨大作用显示出信仰是人生的坚定目标、人生的力量源泉、人生的方向轨迹、人生的自律约束、人生的坚实根基。 既然信仰这么重要,树立正确的信仰对每个人,尤其是对渐渐走向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就具有十分强大的意义了。对我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我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对科学真理的信仰。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寻求自身和人类解放发展的思想武器,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指南,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才能正确把握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经验昭示我们,中国革命的建设和改革的成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紧密结合时代、实践和人民的需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出路。邓小平曾经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精华是科学社会主义。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昭示了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价值性、现实性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知、情、意、信、行合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和提升的过程。首先,要增强实践意识。其次,要秉持科学态度。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一种非理性的、盲目的崇拜,而是要有一种理性的、科学的态度。再次,要注重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理性的、自觉的、可信基础上的确信。需要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具有理性的认知、情感的共鸣、意志的磨练和习惯的养成。 我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将以它为准则不断努力和进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一论文

大学生如何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人如何生活才能体现出价值呢?人如何做才能在这广阔的社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土地呢?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些问题尤为重要。然而大学生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应当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人不应当只拘泥于金钱,地位,权力,职业以及享乐其中。人们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物质贡献价值与精神贡献价值的统一,现有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统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问题。 一、大学生人生关存在的问题。 现在大学生主流方向是好的,但其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地影响我们大学生以后的发展。 1、盲目追求金钱 有些大学生对金钱极其渴望,为了金钱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在他们眼里只有金钱、权力和欲望,他们盲目的追求一切,总认为金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他们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金钱的诱惑使他们只想挣钱而不择手段。一些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歌“六十分万岁”。 2、利益取向有很大偏差 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时候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以个人为中心,这中认识在大学生范围内扩展的越来越广,由于个人主义、利已主义的膨胀,而导致了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他们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之上。其实个人的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是紧密相联系的,国家集体利益受损,自己利益也会受影响,只顾自身利益会限制自身发展。 3、不重视道德修养 现在许多大学生都普遍认为,只要有知识、才能就能很好的体现出自身价值,道德对个人而言显得不是很重要,可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道德修养,那么他的能力越大,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他的人生价值将会在一个相反的方面体现。许多大学生只把精力放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上,道德上却走下坡路,有些学生甚至在大街上随地吐痰、打架、斗殴,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然而“德性的修养,内心的开悟是一种学问”,只有更好的培养道德素质,大学生才能做得更好。“从自己身边做起,我们国家才有希望──这就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积极负责的道德观念,这就是道德教育。” 4、过于奢侈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挥金如土,加上社会上有一些不良风气盛行,加上媒体的渲染和不良引导,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也受此冲击和影响,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大学生的价值观在扭曲,价值观的体现不仅仅在于金钱,金钱只是一个用来体现出自身价值的媒介,如果在误解了金钱的本质,价值观也会随之而改变性质。 二、体现价值观的方法 1、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构筑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前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渠道,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极端重要性,应按国家教

大一思修论文

大一思修论文 德才如何才能兼备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时代的转折点上,承载着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可以说我们即将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程与走向。因此,时代要求科技的进步,时代要求人性的回归,时代更要求我们必须德才兼备!提到德才兼备,我们 就不 得不说到“德”。那么什么是“德”呢?“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知,“德”是理想信念的坚持,“德”是爱国主 义的拥护!可以说,“德”就是人材素质的基础。 “德”亦是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自身的存在规则。它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那么什么又是“才”呢?相较于“德”而言,“才”同样也包含着广泛的内容。而“才”的本质是“智”。“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智”是当代大学生掌握的各种科技文化知识的程,“智”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智”并不是简单 的IQ指数,它在更大的程度上代表着心理成熟的表现程度。 “才”仍有许多的外延,当然,我们没必要一一陈述。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才”在本质上指出了个人对于知识的掌控与应用的技巧性。而所谓的才高八斗,我们完全可以重新给予诠释:形容某个人能更好的应 用已掌握的知识对事物做出诠释。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必须要明确的认识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统“帅”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学术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德”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才是王道! 综观历史,有才无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可是他们全都没留下好的名声。秦珲不聪明吗?有才华,不然又怎么能权倾朝野?但是遗憾的是他没德行,结果遗臭万年,遭受到历史的唾弃。和申,又一个只注重“才”而无“德”的典范。即使当时可以讨得龙颜一悦,权倾一时,但最终仍是为后世所不耻。为什么?你能说他智商低吗?显然不能,其实,只是他不懂德才结合的道理。就拿我们当代说吧,马家绝就是一个好例子。所以说有才无德造成的社会危害更大!反之,有德无才也不成,因为那样只能成为一个老好人。毕竟这样 的人对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所能起到的价值太小了。 那么我们又要如何做一个德在兼备的人呢?或者说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呢?我以为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即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承,不相互矛盾冲突的。道德与法律同是调节人民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他们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道德与法律不可分割抵触。 其次,我们要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毕竟我们是学生,学业本是我们的主业。如果我们连学业本身都搞不好,那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一个合格大学生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我们要独立,而独立的前提就是可以很

关于法律的思修论文

关于法律的思修论文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__革命时期孕育,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确立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发展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 __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 __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有力保障。在经济建设方面、政治建设方面、社会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法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项:(1)完善 __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3)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4)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5)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6)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从法律的历史和实践来看,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复杂关系。一般说来,可以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等三个方面: 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法律这 一事物中两个分离的、相反的成分和因素,是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同时,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总量上的等值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等值的。首先,一个社会的法律权利总量和法律义务总量是相等的。其次,在具体法律关系中,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互相包含。 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各有其独特的、总体上又是相互补充的功能。法律义务以其强制某些积极行为发生、防范某些消极行为出现的特有约束机制而更有助于建立社会秩序;法律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而更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

思修论文---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经过高中的苦苦挣扎。9月我们怀着期待与憧憬的心情踏入大学的校园。梦想与激情将在这里起航。我们怀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与相亲相爱的朋友分道扬镖。蓦然回首。想起高考前与朋友曾彼此诉说各自的美好,而又看似垂死挣扎的苦苦寻梦。我们彼此感触对方那紧张的脸庞,祝福对方。考后是匆匆的离别。只道句:路很长,多坎坷,一路走好。如今站在大学门。我们又多了一份责任,一份重担。我们已离步入社会越来越近。但法律未曾远离我们,我们必须了解法律,遵守法律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快乐。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倘若不知法律我们可能以身试法。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给我们的亲人带来无限的创伤。因此知法守法是我们建设祖国报答父母的前提条件。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以前那些由于民族、国家、地域等因素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和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趋势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快速,使以前难以想象的洲际交往都成为普通的事情。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使人们可以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人类公共生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公共生活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的各种犯罪问题也随之而来,这时就需要法律来解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些要素中,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一个社会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各显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表现。在动荡不安、混乱无序的状态下,人民群众不可能安居乐业,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在公共生活中需要有法律来维护它的安定有序。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之一,法律无论是在古代

思修论文关于大学生家庭观念的调查

关于大学生家庭观念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家,是人们漂泊途中的港湾;家,是人们迷茫时的亮光;家,是人们心中永远的慰藉。尤其是对于离开家庭、离开父母,进入校园之后,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更多自由,也更加独立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家庭,亲人,亲情或许有着更深刻的体会。特别是在他们刚刚离开家乡的时候,或是即将毕业,迈上新征途的时候,对于家庭的理解或多或少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家庭观念,各个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于家庭生活的看法,对于家庭的依赖程度,和父母家人的关系远近,对父母子女关系的理解,对未来自己家庭的想法及其内在原因,我们小组展开了调研。 我们通过发放网上问卷的方式完成了此次调研。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大学生家庭观念的调查问卷,一共收到了209份有效问卷,涉及了十几所大学,中华女子学院,苏州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东南大学,华东科技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研分析出当代大学生家庭观念的总体趋向,以及内在原因,比如是否受到原生家庭影响、是否受到社会影响、是否受与年龄和性别有关。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次调研,得出结论,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内心世界,为营造有利于大学生个体成长的良好环境做出贡献,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茁壮成

长。 二、正文 (一)、背景分析 本次调查覆盖了十几所大学,一共20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146人,占比69.86%,男生63人,占比30.14%。大一年级42人,占比20.1%,其中女生32人,男生10人;大二年级144人,占比68.9%,其中女生101人,男生43人;大三年级18人,占比8.61%,其中女生9人,男生9人;大四年级5人,其中女生4人,男生1人。 其中接受调研的209位同学,遍布了各个专业,文理工商医等等都有涉及。其中法语专业最多,英语其次,工程类专业第三,另外还含有计算机、纺织、软件、管理、材料、化工、能源、会计等专业。 总的来说,本次调研涉及群体较为全面广泛,保证了调研结果的可靠性。 (二)、大学生与父母关系 在大学生现有形成的家庭观念中,父母对其家庭观念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要着重分析大学生与父母的关系。 1、在关于在家会和父母聊天吗这个问题中,95.69%的大学生选择了会,4.31%的大学生选择不会。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还是非常愿意和父母进行交流,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处于抗拒与父母交流的状态。从男女性别差异来看,男性女性在这个问题的选择上差异并不是太大,大部分大学生还是会选择和父母进行固定频率的交流。从年龄差异上来看,高年级的大学生基本上都会在家和父母交流,而低

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思修论文

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思修论文 国家高度重视其理想信念教育,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以此坚定大学生的 ___社会主义信念。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急需加以改进和提高。下面是 ___给大家推荐的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思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担当国家发展的重要保证。国家高度重视其理想信念教育,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以此坚定大学生的 ___社会主义信念,培养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急需加以改进和提高。文章结合实际,对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 [作者简介]余昌海(1976- ),男,四川富顺人,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重庆 401331)王中军(1971- ),男,湖南宁远人,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职教育信息化研究。(湖南永州 425600)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他们具备怎样的政治觉悟、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及价值观念,直接关系着 ___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社会思潮碰撞激荡,人们价值观念多元混乱,西方敌对势力图谋不轨,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无疑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此, ___也高度重视,把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xx年中共中央、 ___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___》(中发[xx]16号),指明了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切入点及方向。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 就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多数大学生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发展,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了解国情民意,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期待、热情和信心,能充分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基本规律,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能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确保了党的事业世代相传、创新发展。但受国际环境、社会政治、

思修论文之法律

浅谈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摘要: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展开研究,对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办法。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制教育;培养 大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喜欢表现自己、设计自我,注重个人的现实利益,对自身的素质要求较高。但由于某些社会风气、传统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不足,致使其法律意识方面非常淡薄,甚至缺失。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有鉴于此,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就更不容忽视,而且应当成为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1.法律信仰缺乏 法律信仰是指基于社会主体通过对法律现象的感受而形成的内心对法律价值的认同,对法律的坚定信念和尊重,是公众自觉守法的升华。部分大学生崇尚权力,迷恋金钱和财富,对法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认识没有准确地把握,对法治缺乏信心,甚至认为法律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受权力和金钱的支配,有了权力和金钱,就可以为所欲为,颠倒是非。 2.法制观念淡薄

人之为人,最首要的就是其言行举止受到各种规范的约束,如校规、道德、法律,以及各种社会礼仪习惯等,其中,最基本的规范应当是道德和法律,大学生更应如此。然而,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他们或者动辄恶言相向,互相看不起对方;或者漠视对方权益,无事生非,造谣中伤,恶意攻击他人;或者不知如何保护自己被他人侵犯的合法权益,只能忍气吞声;更有甚者,根本无视法律的存在,最终不得不受到法律的制裁。例如轰动全国的马加爵恶性杀人案件,还有发生在北京动物园的清华大学生刘海洋的“泼熊事件”等。 3.法律知识不足 当代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法律素质不高,他们所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识,也仅限于课堂上的灌输所得。他们始终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学习法律便一无是处”,从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法规。殊不知,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命运和前途,而且关系到民族的振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的,从利益分配上讲,就是索取和付出的关系,他们之间具有统一性、平衡性的关系。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尊重他人的权利是主张自己权利的前提,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其实就是践踏自己的权利。然而,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片面强调自己的权利,只知道索取利益,不懂得履行相应的义务。总之,当前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干扰,法律的权威还没有在大学生的头脑中完全彻底地树立起来。但可以肯

关于理想信念的思修论文(2)

关于理想信念的思修论文(2) 《大学生理想与信念现状分析》 摘要:大学生是我们社会中知识、有文化的人才群体,随着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思想文化的激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本文旨在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与信念;现状;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实化取向严重 (二)当代大学生的角色分类 从我接触的大学生群体中来看,为什么说现在的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被社会说“有功夫发呆,没功夫实干”呢?大学生关于梦想和信念的现状到底是什么样子?在我这几年的大学生辅导员工作中,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学生,但基本就是这四种类型:第一类型,积极上进、外向活泼的学生,他们都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在了学生活动和社团组织上,基本没有可以自由支配自己时间的可能;第二类型,埋头读书、踏实进步的学生,他们大部分是把课余时间投入到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一系列的考证上;第三类型,默默无闻、不求闻名的学生,他们一般不会旷课迟到,成绩不突出也不会挂科;还有一批学生,就是第四类型,他们插科打诨,纪律散乱,这些学生一般不受教师与学校的限制,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有的甚至因为在成绩和纪律上的问题,难以毕业。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我将对以上四种类型的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来找出他们各自的特点,和他们行为背后的一些原因。

前两种学生在我所接触的大学生中,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小的。第三种学生的存在数量比较大,同样的第四种学生也和第一、二种学生的比例类似。所以,我分析总结后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和原因:前两种学生在我和他们的谈话与沟通中,大部分都还是比较明确自己的目标,对将来自己的职业规划、生活规划和人生的阶段性发展有着比较确定的目标。就像纪伯伦说的,理想和热情是生活航行中的舵和帆。有了一个坚定的目标,那么他们在可以支配的时间里就会自主地向目标去靠拢,去实践自己的规划,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前驱的动力。这两种学生就是开篇提到的广告词中那些独立有创意,敢想敢干的大学生们。而以绝对优势比例存在的第三种类型的学生,他们用开篇的话说就是“有功夫发呆的宅学生”。平时,这些学生基本不会主动找我来谈心,所以我都是利用课间或者晚自习的时候和他们说说话,来了解他们的想法。这些学生往往来自一些小康家庭,父母对他们的要求有的比较严格,有的比较随和。这些学生一般没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家里的“乖乖宝贝”,听父母的话,对踏出社会没有好奇,也没有惧怕,比较固步自封的活在一个父母建立的环境下――无论是物质,还是思想。而对最后一类学生的接触,让我有比较新的思考。和一些平时违纪的学生深谈以后,我发现他们和前两类学生有一些相似之处――比较固执和自信。但是他们没有对学习、对生活的目标,对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大半是没有仔细思考和认真规划的。他们崇拜自由自在的体验,以破坏既有规则为代价。 (二)我们似乎可以发现,大学生这种缺乏目标和信念的现象,并不单单只是由大学生自己造成的。以我多年担任大学生辅导员的经历来分析,还有以下几点重要的原因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信念的坚持。 第一、大学管理环境宽松和缺乏适当引导。由于大学这种教学体质并不是产自中国,它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比较自由宽松的教学单位。学生们从严格管理的学习生涯中一下子被释放到了这个需要自控力占主导的地方,会变得无法正确的利用大量自主支配的时间。所以,应该适当地加强大学对学生的管理,还有素质教育对学生正确时间观念形成的指导和教授。

思修论文之法律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确立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发展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有力保障。在经济建设方面、政治建设方面、社会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法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项:(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3)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4)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5)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6)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从法律的历史和实践来看,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复杂关系。一般说来,可以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等三个方面: 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法律这

一事物中两个分离的、相反的成分和因素,是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同时,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总量上的等值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等值的。首先,一个社会的法律权利总量和法律义务总量是相等的。其次,在具体法律关系中,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互相包含。 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各有其独特的、总体上又是相互补充的功能。法律义务以其强制某些积极行为发生、防范某些消极行为出现的特有约束机制而更有助于建立社会秩序;法律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而更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 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从国家角度来说,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素。从个人角度来说,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少应努力树立法律信仰,积极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关于诚信的思修论文

诚信之花,灼灼其华 ——大学生诚信品质的树立和培养 摘要 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是当下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叙述了大学生诚信品质缺失的现象,从三个不同角度探讨了诚信在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最终针对诚信品质的树立和培养阐述了个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培养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这样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际交往必须遵循的准则,人无信而不立,国无信则不宁。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承担时代重任的群体,更应该弘扬诚信意识,培养诚信品质,让诚信之花在个体生命的枝头灿然绽放。 一.大学生诚信品质缺失现象 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大多数学生能够把诚信道德视为做人的准则,但是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在大学教育的招生、在校学习、毕业分配等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问题,其中,“善恶标准模糊,耻感低下、规则意识淡漠是当今社会最主要的问题。”①主要表现为:考试作弊等现象屡禁不止,毕业后不还助学贷款,求职过程中使用虚假个人简历,在网络中发布虚假信息、盗取他人的信息材料,日常生活与人交往时缺乏诚信等。基于上述种种情况,大学生诚信建设已迫在眉睫,应着力通过各种方式或渠道引导大学生知、情、意、信、行的转化,塑造大学生的诚信认知和诚信行为。 二.诚信对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作用 首先,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①焦国成.守善寻本,雕塑和谐社会中完善的人[n].中国教育报,2005-01-18(03)

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身奋斗的理想信念。 其次,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最后,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相互信任。大学生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才能成为高素质的各类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三.对大学生诚信品质培养的建议 第一,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增强诚信品质教育。在大学里,有部分的学生心态浮躁,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薄,是非辨别能力较差。有些大学生追求眼前利益,过于重视知识价值,而忽视道德修养。这便需要我们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努力健全诚信品格。而这些对于处于青春、知性、新人的大学生必将受益终生的。 第二,建立完善诚信档案制度,增强舆论监督约束。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档案,对大学生会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档案内容应该涉及多方面,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诚信行为,养成良好诚信习惯。 第三,构建良好社会环境,加强家庭和学校教育。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产生对诚信意识的追求。家长和老师的榜样作用同样重要,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社会舆论、热点现实的复合作用下,拜金、利己、结果至上观念不断发酵,部分家长也关注学生个体成就远胜于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些都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改善。 “诚信品质的塑造在于道德教育过程的点点滴滴、时时刻刻,而不是在考试之前填一个所谓的‘诚信书’就能够解决的。”②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任重道远,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对诚信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诚信之花必能在大学生中灼灼其华。 参考文献: [1]焦国成.守善寻本,雕塑和谐社会中完善的人[n].中国教育报,2005-01-18(03). [2]刘继荣.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缺失现状及对策思考[j].未来与发展,2011,(3) ②刘继荣.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缺失现状及对策思考[j].未来与发展,2011,(3)

思修论文范文

思修论文范文 关于思修论文范文大全 篇一: 谢谢你,正能量 正能量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而正能量的最高境界就是赞美,如果没有赞扬的微笑照耀,我们怎能去感受、去爱? 微笑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正能量。悲哀的说,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不知觉的人性中的悲悯逐渐开始变得麻木,直到有一天我们与微笑猝然相逢,心才会被正能量所俘获。 ——让我们,学会捡拾。 拾回某些被忽略的、遗忘的东西。 还记得高考的时候听到的一篇文章《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相信很多老师都拿它当做过押题热点,可抛开这些,这篇文章真的感染到了我。 在大多数人看来鼓掌也许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可在我眼中——"鼓掌"是种正能量的代称。"鼓掌"是种欣赏,同样也赞美。我想,只有擅长赞美别人的人,才是最美的人。 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身边的人变了、我们自己也变了。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总有一天,你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类人。"更为可悲的是,我们并不为这种自身的改变埋单,而是将它归罪于世态炎凉。人们总是有理由,因为社会太现实了,我们的改变只是在保护自己......可是事实呢? 渐渐的,心像是被冻成了一坨冰,但内心深处依旧渴望被阳光一样的东西融化。而幸运的是,在凄惨悲戚的现实中,真的有一种东西像阳光一样融化了'这团凝冰'——这就是正能量! 做到赞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看到那些比我们强的人,或者同自己付出相同却得到了更为丰厚的收获成果的人,我们真的能做到平心静气的起立鼓掌吗? 我想,答案是不确定的。 想到以前看过的一个节目《感动中国人物》,里面讲述的都是些大公无私的小人物,有贫困山区的教师、有底层工人还有些社会人。他们都是最鲜活的代表,而他们却能绽放开生命的灼灼花朵,活的那样有生命力。他们在用自己的力量精心侍弄着爱与美的培育。 相信很多人都同我一样,每次看到他们的事迹都会不约而同的热泪盈眶,而随之而来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不加任何渲染。 这是种情感的冲击! 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当得奖人的短片放出来时,我总是含泪在微笑,而感动的源泉并非他讲述的不幸的一切或者一切的不幸,而是他们小小身躯所传递给世界的正能量。正能量就像是发光体,是世界上最好的药剂,他们能治愈人们心中丢失的善念,是能势必压到冷漠的负能量。 赞美、鼓掌......这些都将世界的美好放大化,升华一切'善'的概念。毫无置疑,我们需要它! 谢谢你,正能量。 篇二: 人生环境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它很复杂,与每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大学生做为时代的一个人才主力军,对人生环境的处理,更不可忽视,因为这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地位。大学生既有梦想,又有追求,同时又有一些自负.担心.恐惧与迷茫. 1.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应该有合理的心理定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