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00吨D城市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20000吨D城市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20000吨D城市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20000吨D城市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2万吨/天城市污水处理项目

设计人:殷娇娇

二零一一年一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进、出水水质水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污水处理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污泥处理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设备优选?8

第三章工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总平面布置?9

3.3 高程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污水处理构、建筑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工程概述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某城市污水处理工程

1.2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

1.2.1设计依据

1.2.1.1项目的基础资料:

1)污水进水水质、水量

2)污水处理工程出水水质要求

3)雨污合流

4)厂区征地面积25亩,预留深度处理单元。

1.2.1.2我国现行的有关水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防治法》(1984年5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9年7月)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法》 (1986年3月)

5)《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1986年3月)

6)《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989年5月)

7)《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11月)

8)《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1983年3月)

9)《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1986年11月)

10)1989年12月26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各项有关

境保护法规的基础和依据,其要点如下:

a)环境监督和管理

规定了各级政府在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监督大纲方面的职责,由中央政府制定国家环境标准,各省、市级政府可根据地方条件补充项目和指针。

b)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

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工业排污的程序和制度,并提供各种环境保护措施。

c)法律责任

授权给各级环保部门采取适当的法律程序来警告和惩罚污染者。

有关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报告及文件。1.2.1.3设计采用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9-2002

5)《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年修订)

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7)《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CJJ31-89

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1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332-2002

1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2001

15)《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 50191-93

16)《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

17)《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1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

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20)《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8-2001

2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141-90

2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2003

2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 111-98

2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18-2003

25)《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

2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1995

2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1995

28)《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B14050-1993

2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 年版) GB50057-1994

30)《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1992

3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1994

3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

33)《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 GB/T 18268-2000

34)《雷电电磁脉冲防护》GB/T 19271-2003

35)《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3-90

3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 JGJ/T16-92

1.2.2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和工程当地现行有效的有关规范和标准。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新的国家规范及出水水质标准的提高,选择适合工艺以满足要求。

(2)在满足工程建设目标的前提下,方案设计不仅要考虑建设的技术经济合理性,更应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习惯和管理经验,考虑生产运行的安全、可靠、便捷和低成本。

(3)方案设计应积极响应国家近阶段提出的宏观调控政策,充分考虑节约天然资源、能耗和尽量减少工程建成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积极响应最新技术规范,积极稳妥的利用新技术。

(4)设计方案的总体布局与区域现状格局及规划合理衔接,并充分考虑现状进场污水管及电力进线管,方便将来二期建设预留用地。

(5)在设备选型中,充分性价比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国内同行业中节能效果好的新设备。污水泵采用高效不堵塞污水泵,其工作效率大多达到82%以上,大大降低了常年运转电耗。

(6)在工艺设计中尽可能做到各构建筑物、各工段流程合理、布局紧凑,尽量减少各物料周转的距离,降低能耗。总图布置中,能耗大的构筑物尽可能靠近

各动力站房,以降低实际生产中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7)在工艺高程布置上,尽量做到合理紧凑,减少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使泵的能耗降低,各构筑物之间尽量利用重力自流形式。处理构筑物进行合理分组,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8)建筑外观设计要体现时代风貌,简洁、美观、大方,注重环保意识和景观设计,力求污水厂厂区景观与周边环境和谐。

(9)结合工程实际,考虑部分中水回用,以满足污水处理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泥脱水冲洗用水及厂内绿化、景观、厕所冲洗等用水。

第二章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

2.1进、出水水质水量

根据提供资料,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规模:2×104 m3/d。平均时处理量Q =833 m3/h,时变化系数Kz=1.48,最大时处理量Qmax=1233m3/h。

该工程主要为城市污水,其进水水质如下:

单位:mg/L

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单位:mg/L

2.2污水处理工艺

目前,较为常见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主要有A2/O工艺、氧化沟工艺及SBR及其变形等工艺,根据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部印发的《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针对处理日规模在10万吨以下的污水厂推荐采用氧化沟工艺、SBR等工艺,因此,结合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及国家有关技术政策,

以氧化沟工艺及SBR工艺作为候选方案。

但由于SBR工艺控制复杂、构筑物及其设备闲置率高、设备维修维护麻烦、撇水器出水能耗损失较大,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人员要求较高等诸多缺点,因此,本方案设计推荐采用氧化沟工艺。

(1)氧化沟的工艺描述

氧化沟工艺是50年代由荷兰工程师发明的一种新型活性污泥法,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形,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其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氧化沟又名“连续循环曝气池”。氧化沟工艺不仅能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而且在脱N除P方面表现了很好的性能。

近年来氧化沟工艺发展较快,种类较多,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氧化沟有奥贝尔(Orbal)氧化沟、卡鲁塞尔(Carrousel)氧化沟、多沟交替工作型氧化沟等。各种氧化沟的处理机理是相同的,区别在于池型和曝气方式不同。

在氧化沟中,几倍乃至上百倍于进水的循环混合液,使进水达到快速混合稀释,对污水的水质水量具有较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出水水质稳定。

氧化沟法不必为进行反硝化而专门设置一套循环系统,它自身的循环水量远远满足反硝化的需要,节约了能耗和运行费用。

氧化沟一般不设初沉池,由于泥龄较长,剩余污泥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好氧稳定,无需再设污泥消化稳定装置,剩余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即可最后处置。(2)DE氧化沟描述

本工程设计采用DE氧化沟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DE氧化沟是丹麦Kruger 公司在间歇运行的氧化沟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氧化沟。DE型氧化沟为双沟半交替工作式氧化沟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脱氮功能。若在DE氧化沟前增设一个厌氧区,可实现生物脱磷。DE型氧化沟还具有以下特点:出水水质好;可以不需单独设置二沉池,处理流程短,节省占地;不需单独设置反硝化区,通过运行过程中设置停曝期进行反硝化,具有较高的氮去除率。整个系统由两条相互联系的氧化沟与单独设立的沉淀池组成。氧化沟仅进行曝气(脱碳、硝化)和推动混合(反硝化),而沉淀过程在沉淀池中完成。这样提高了设备和构筑物的利用率。

2.3污泥处理工艺

由于本工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污泥龄较长,污泥性质较为稳定,剩余污泥量较少,而且工程规模较小(为2万m3/d),对污泥进行消化意义不大,可以采用直接浓缩脱水的方式处理。

污泥的机械脱水目前使用较多的有卧式螺旋离心机和带式污泥压滤机,就脱水效果来看,卧式螺旋离心机和带式污泥压滤机效果相当,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达75%左右。就工程造价而言,卧式螺旋离心机:带式污泥压滤机=70:40。因此,带式污泥浓缩压滤机的性价比最好。将脱水机形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经过上述比较,卧式螺旋离心机主要优点是节省药剂、不需冲洗、附属设备少,缺点是噪音大、电耗高;带式污泥压滤机优点是电耗低、噪音小、运行稳定。本工程在设计上推荐采用带式污泥浓缩压滤机。

2.4 设备优选

2.4.1 关于工艺设备选型的几点说明

工艺设备选型主要采用节能型、技术可靠的产品,一般设备选用国内成熟可靠的产品,部分关键设备拟选用进口产品。进口设备为潜水搅拌机、内回流泵和部分自控设备,该部分国内设备与进口设备质量差距较大,采用进口设备效率较高,可降低全年运转费用,安全可靠性高。紫外消毒设备考虑综合比较进口设备或国产成熟设备情况,待招投标阶段比较筛选后决定。其它产品:如吸泥机、浓缩机、压滤机、阀门、水力控制装置、各种管材等方面均采用国内成熟设备。2.4.2 格栅

格栅有弧形、旋转式、回转式、阶梯式等。由于回转式格栅具有噪声低、结构紧凑、运行平稳、安装简便、日常维修工作量少等优点,故考虑采用回转式格栅。

2.4.3氧化沟曝气设备

主要向氧化沟生物处理区供氧,通过曝气量的严格计算,使用转盘曝气机,在满足曝气需要的情况下,也同时满足水力流动的要求。

2.4.4 二沉池刮吸泥机

本工程考虑采用中心传动刮吸泥机,在施工中对二沉池池体的施工要求可大大降低,减少施工难度。

第三章工程设计

3.1 工艺流程

本工程设计2×104m3/d,根据国家《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

=1.48。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厌氧+DE氧化沟生物6),确定污水量总变化系数K

除磷脱氮工艺,污泥处理采用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主要处理构筑物包括: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DE氧化沟、二沉池、污泥泵房、污泥浓缩脱水机房等。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粗格栅和进水泵房细格栅和旋流沉砂池

污水自流进入装有粗格栅的格栅井,污水中较大杂质在此被拦截;然后经污水泵提升进入细格栅井,水中杂质在此被进一步去除。污水经过细格栅进入旋流沉砂池去除一些砂粒。旋流沉砂池出水进入配水井, 配水井将废水平均分配给两座厌氧池,厌氧池与DE氧化沟合建。污水经生化处理后进入二沉池,达标后排放。

沉淀池污泥通过吸泥机排至厌氧区,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泵房,最终污泥通过带式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脱水后,泥饼外运处理。

3.2 总平面布置

1.厂区道路布置:厂区主干道路宽5m,沥青路面。主干道路转弯半径6~9m,满足行车要求。人行支路宽2m,转弯半径2~4m。

2.工程建成后,厂内除建、构筑物和道路占地外,其余面积考虑绿化园林景观。

3.3高程设计

1.污水经进水泵房提升后能自流流经各处理构筑物,并尽量减少提升扬程,节省能耗。

2.污水处理厂尾水通过重力排放。

3.尽量减少厂区填挖方量,节省投资。

3.4 污水处理构、建筑物

3.4.1粗格栅及进水泵房

设计一座,采用格栅间与进水泵房合建形式的半地下式湿式泵房,钢筋混泥土结构。格栅间为一条进水渠,渠宽0.7m,渠内安装0.6m宽的回转式格栅。

进水泵房为半地下式泵房,钢筋混凝土结构,安装四台湿式潜污泵,三用一备。

主要设备性能:

a.粗格栅

设备数量:1台

设计参数:过栅流速V=0.8m/s

设备宽度600mm

栅渠宽度B=700mm

栅条间隙b=20mm

栅前水深h=1000mm

格栅安装倾角α=75°

配电功率P=0.75kW

=200mm

过栅允许水位差△h

ma×

b.制水闸门

MXF700型明杆式镶铜铸铁方闸门

设备数量:1组

性能参数:阀门规格700×700mm

c.水泵

类型:潜水排污泵

设备数量:4台(3用1备)

性能参数:流量:500m3/h

扬程:14m

功率:30kw

水泵安装配置:水泵采用自动耦合安装方式。

3.4.2 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

细格栅设于沉砂池进水端,与沉砂池合建,设一条流槽,格栅前、后分别留有检修闸门。细格栅采用机械回转式格栅,栅渣采用无轴螺旋输送、压滤处理后外运。

主要设备性能:

a.细格栅

过栅流速:1.0m/s

设备宽度700mm

栅渠宽度 800mm

栅条间隙10mm

栅前水深900mm

格栅安装倾角α=75°

=200mm

过栅水位差△h

ma×

配电功率P=1.1kW

b.无轴螺旋输送机

设备数量:1组?

性能参数:总长L=4m

螺旋直径Φ200mm

配套功率P=1.1kW

输送能力2.0m3/h

c.旋流沉砂设备

设备数量:2组

性能参数:沉砂池直径?Φ2430mm

沉砂池深度?1150mm

砂斗直径1000mm

砂斗深度1350mm

功率 0.55kW

搅拌沉砂池配套装置2组,P=0.55kW

提砂泵流量Q=5m3/h,H=8m,P=0.37kw, 数量2台

d.螺旋砂水分离器

设备参数:2组

性能参数:处理量Q=15~20L/s

配电功率P=0.37kW

3.4.3 配水井

配水井一座,采用矩形宽顶堰,堰上水头0.285m,堰宽0.8m。

3.4.4 厌氧池与DE氧化沟

厌氧池和DE氧化沟各2座,处理规模20000m3/d。采用厌氧池与氧化沟合建。厌氧池停留时间1h,有效水深3m,单池容积416.7m3,池体尺寸为:6×24×3.5.在每座厌氧池安装两台潜水搅拌机,叶轮直径1400mm,流量4.39m3/s,电机功率2.2kw。

两个氧化沟相互连通,串联运行,交替进水。沟内设转碟曝气机,既对氧化沟内进行曝气充氧,又起推流作用。该工艺运行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A:污水与二沉池回流污泥均流入厌氧池,经池中的搅拌器作用使其充分混合,避免污泥沉淀,混合液进入第一沟。第一沟在前一阶段已进行了充分的曝

气和硝化作用,微生物已吸收了大量的磷。在该阶段,第一沟转盘以低转速运转,仅维持沟内污泥悬浮状态下环流,因供氧量不足,此系统处于缺氧状态,反硝化菌将上阶段产生的硝态氮还原成氮气逸出。第二沟的出水堰自动降低,处理后的污水由第二沟流入二沉池。在阶段A的末了时,由于第一沟处于缺氧状态,吸收的磷将释放到水中,因此此沟中磷的浓度将会升高。而第二沟内转盘在整个阶段均以高速运行,污水污泥混合液在沟中保持恒定环流,转盘所供氧量足以氧化有机物并使氨氮转化成硝态氮,微生物吸收水中的磷,因此该沟中的磷浓度将下降。

阶段B:污水与二沉池回流污泥进入第一沟,此时第一沟与第二沟的转盘均高速运转充氧,进行硝化过程。同时,进水中的磷与阶段A第一沟释放的磷进行磷的吸收,在第二沟中混合液磷含量低,处理后污水由第二沟进入二沉池。

阶段C:阶段C与阶段A相似,第一沟和第二沟的工艺条件互换,功能刚好相反。

阶段D:阶段D与阶段B相似,阶段B与阶段D是短暂的中间阶段。第一沟和第二沟的工艺条件相同。两个沟中转盘均高速运转充氧,使吸收磷的微生物和硝化菌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但第一沟和第二沟的进出水条件相反。

氧化沟总长60m,总宽24m,有效水深4m。氧化沟用曝气转碟进行表面曝气,一座氧化沟需6m长的φ1500转碟曝气机组4组,每组配用电机功率22kW。

(1)设计参数:

设计需氧量1.47kgO

2/去除kgBOD

5

,4.6kgO

/去除kgNH

3

-N,-2.6kgO

/还原kgNO

3

。经计算单池需氧量202.2kg/h。

设计流量:?20000m3/d

设计规模:?10000 m3/座·d

污泥龄: t=20d

混合液污泥浓度: 4000mg/L

污泥产率系数: Y=0.5kgMLSS/kgBOD

5 污泥内回流比:?100%

污泥负荷Ls: 0.1kgBOD

/(kgMLSS·d)(2)主要设备性能:

1)潜水搅拌机

数量:4台

单台功率:2.2 kW

2)曝气转碟

/片·h

供氧量:2.46kgO

2

规格:21片碟片/组 L=6m

数量:8组

功率:22kW

3)剩余污泥泵

数量:3台(1台冷备)

参数:Q=20m3/h,扬程h=12m,功率P=2.2kW。

4)污泥回流泵

设备数量3台(3用1备)

设备参数流量Q=350m3/h

扬程H=6.0 m

功率P=11kW

3.4.5 二沉池

设计两座辐流式沉淀池,沉淀池直径为30m,有效水深2.7m。采用中心传动

吸泥机

(1)设计参数

表面负荷q=0.9m3/m2·h,沉淀时间3h。

(2)主要设备性能

中心传动吸泥机

数量:2台

尺寸:直径30m

功率:2.2kW。

3.4.6 污泥脱水机房

污泥浓缩脱水机房一座,共设1层,在脱水机房外侧布置出泥间。污泥浓缩脱水前需投加药剂,药剂采用聚丙烯酰胺(PAM)。将混凝用助凝剂PAM及污泥脱水

用药剂PAM共用一组玻璃钢搅拌机及PAM溶液池。脱水加药量按干泥量的4‰考虑。

选用颗粒或粉末高分子絮凝剂。加药间内设2组溶解装置,絮凝剂药液通过加药泵进入脱水机。设置2台带式浓缩压滤机,配套安装2台加药泵和2台反冲洗水泵。污泥经脱水后可直接掉入水平无轴螺旋输送机,再通过倾斜螺旋输送机输送至脱水机房外,等待下一步处置。脱水前污泥含水率99.2%,脱水后污泥含水率80%。带式压滤机运行时间每天12小时。

(1)设计参数

带式压滤机工作制:12小时/天

单台处理干污泥量W=1150Kg/d

单台处理湿污泥量V=144m3/d

污泥含水率P=99.2%

压滤后含水率:80%

聚合物投加量:4kg聚合物/吨干泥

(2)主要设备性能

a.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

设备数量:2套

性能参数:进泥固体负荷 120Kg/(m·h)

滤带宽度B=1.0m

b.污泥螺杆泵:

设备数量:2台

设备性能:Q=10~15m3/h,H=30m

功率:N=2.2kW

c.无轴螺旋输送机

设备数量:2组

性能参数:总长L=4m

螺旋直径Φ200mm

配套功率P=1.1kW

3.4.7 附属构筑物

根据工程需要和有关规定,污水处理厂设如下附属建筑:

综合楼设于污水厂最南端,主体构筑物一层。

另设有变配电间、预留深度处理单元等。

3.4.8 附属设备

污水处理厂内附属设备主要有:化验设备、机修设备及运输设备三大类。

城市小型污水处理厂设计

浅谈城市小型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摘要:不同规模的处理厂的设计原则基本相同,主要是以节省 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的为主要目的,而实现的具体措施则有所不同。本文研究的是小型污水处理厂在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主要针对日处理规模在3000-20000m3之间。笔者认为,这种规模的污水 处理厂,在工艺方案选择、设备选型、总平面布置方面也存在值得总结和注意的原则和特点。 关键词:小型污水处理厂、sbr法、氧化沟法、cast工艺、总 图布置 on the city design of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chen qiong anhui province susong county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bureau abstract: different scale treatment plant design principle is basically the same, mainly to sav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cost as the main purpos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pecific measures are different. this paper is a study of the small sewage treatment plant on the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in design, mainly for the daily processing scale of 3000-20000m3 in between. the author thinks, the scale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he selection of process scheme, equipment selection, general layout are worth to sum up and

3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sbr工艺设计.

设计总说明 本设计是3×104m3/d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厂工艺设计。该处理厂处理城市污水,根据当地环保部门水质调查及其他城市水质比调查,本城市对污水的处理主要包括COD、BOD5,对脱氮除磷也有要求。污水经处理后排入污水厂东侧的受纳水体排污渠,出水最终排入某河,该河段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18918-2002)中的Ⅲ类功能水域,出水水质应达到《城镇污水厂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B标准。 根据设计要求,该污水处理工程进水中氮磷含量偏高,在去除BOD5和COD 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脱氮除磷处理,同时,本污水厂处理水量较小,故采用SBR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本工艺的主要构筑物包括格栅、污水泵房、曝气沉砂池、厌氧池、SBR、接触消毒池、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等。污水进入污水厂经过中隔栅后经污水泵房提升进入细格栅,在进入曝气沉砂池曝气沉砂,随后进入厌氧池对污水进行水解酸化,再进入SBR池反应,然后进入接触消毒池消毒,污水达到水质要求,经过计量槽后排出污水。SBR的剩余污泥经过污泥泵房提升后进入集泥井,再进入浓缩池浓缩,浓缩后的污泥含水量减少再进入贮泥池,随后进入污泥缩水车间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污泥外运。 本设计污水处理采用了SBR工艺,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工艺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经过这个废水处理工艺的废水可达到设计要求,可以直接排放。产生的污泥经过浓缩、压滤等处理后,进行堆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设计书的主要内容为设计资料、污水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污水污泥的计算、污水厂平面布置的选择、人员的配置以及工程技术经济的分析。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SBR工艺;脱氮除磷;污泥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3)、《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4)、《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年版)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9)、《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1996 (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13)、《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 (14)、《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年版) (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 (1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18)、《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2 (19)、《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2 (20)、《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2

(21)、《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2 (2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23)、《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3030 (24)、《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规范》GB50062—92 (25)、《供水排水用铸铁闸门》CJ/T300—92 (26)、《电动装置技术条件》JB2921—81

一般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 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689-86 一般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操作人员应注意防火、防爆、防毒、防烫、防触电,并了解有关救护知识,会使用消防器材。 2.工作中不得任意离开岗位,临时离开应向代管人交待清楚。 3.工作前应检查电气设备、仪表及工具、抽风系统是否完好。工作完毕后应作好工作场地及设备清扫工作。 4.化学物品应有专人管理,并严格按有关规定存放。 5.配制化学试剂时,应严格执行化学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6.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氰化室、化学药品储藏室、中频发电机室和高频淬火室。各室内应保持清洁,不堆放无关物品。

7.工件进入油槽要迅速。淬火油槽周围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8.使用行车(或单轨吊车)时应有专人指挥,并执行挂钩工安全操作规程。井式炉及盐浴炉的吊车电机应防爆,钢丝绳应经常检查,定期更换。 9.废液、废料应分类存放,统一回收和处理,禁止随意倾入下水道和垃圾箱,防止污染环境。 10.采用煤炉、煤气炉、油炉加热进行热处理时,应遵守有关炉型司炉工安全操作规程。入炉工件、工具应干燥。 11.大型热处理炉及连续热处理炉是采用机械来输送工件和燃料,使用前必须检查机械关键传动部件有无烧损,腐蚀,机械运行轨道上有无障碍物,工件堆放高度和宽度是否超过规定,堆放平稳与否。工件出炉卸车时,应注意防止烫伤和砸伤事故。 ——摘自《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艺方案

城市生活 污水处理设施 工 艺 方 案 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二零一三年一月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方案

<摘要>●污水处理的总体设计思想 本着技术先进成熟、运行稳定可靠切合项目实际、降低运行费用、操作管理简单、总体设计合理的原则,通过对该综合污水的水量、水质及站址特点分析,结合当今世界上生活污水处理最新技术,确定以“厌氧水解+好氧生物接触氧化”为核心处理工艺,以“厌氧水解池和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池”为核心处理单元,配合以埋地式布置形式和全自动运行方式的基本设计框架。在处理污水的同时注意污泥的处理,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使得该污水处理装置能够达到日处理量为600吨,出水标准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8918-2002一级B标准。 ●污水处理站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600m3/d, 全天24小时连续运行,即25m3/h。 ●设计特点 (1)先进成熟的处理工艺; (2)整体埋地的土建式结构; (3)无需专职人员管理的全自动运行方式; (4)低能耗的二级生物处理; (5)无剩余污泥处置问题; (6)科学的降噪措施; (7)巧妙的除臭设计; (8)方便的维护检修; 1 概述

1.1 项目概况 生活污水排污总量为600 m3/d,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生活污水主体来源于居民生活区,温泉大酒店等,根据江苏环境保护厅等相关部门的有关排污标准和要求,该地区的污水汇集经二级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方可排入河道。 1.2 设计依据 1.2.1 政府部门要求; 1.2.2 业主提供的现场环境和现场调研收集的有关资料; 1.2.3 相关的法规与技术标准: 1.2.3.1 《江苏省环境工程设计管理规定和技术要求》 1.2.3.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1996) 1.2.3.3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2.3.4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8978-1996) 1.2.3.5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1.2.3.6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1.2.3.7《室外排水设计手册》 1.2.4 我公司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的工程实践经验。 1.3 设计规范与设计内容 本设计规范限于拟建污水站界内,包括污水处理的工艺、土建及电气设计。 2 污水站建设规模及要求 2.1 设计处理水量的确定 根据政府提供的有关资料的相关文件要求,污水站的设计处理水量按600m3/d考虑。污水站采用全天24小时连续运转方式,则设计小时处理量为25m3/h。 2.2 设计处理水质的确定 2.2.1 进站水质 根据政府提供的有关资料的相关文件要求,确定该地区的水质为中常浓度生活污水,综合污水汇集后的水质为: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曝气生物滤池 工艺简介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ion Filtration),就是在生物滤池处理装置中设置填料,通过人为供氧,使填料上生长大量的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由滤床、布气装置、布水装置、排水装置等组成。曝气装置采用配套专用曝气头,产生的中小气泡经填料反复切割,达到接近微控曝气的效果。由于反应池内污泥浓度高,处理设施紧凑,可大大节省占地面积,减少反应时间。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①克服了污泥膨胀,处理效果稳定,运行管理简单。②改变了传统的高负荷生物滤池自然通风的供气方式,人为供氧,强化处理效果,出水水质提高。③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特别适合于工业废水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的现代城市污水处理。 ④生物填料对空气有相互切割作用,可以明显提高氧气利用率。⑤根据需要可以组合成具有生物除磷脱氮功能的A2/O工艺。⑥采用中小气泡专用曝气头,杜绝了微孔曝气头容易堵塞、破裂的缺陷。⑦采用北京桑德环保产业集团开发的特种生物填料,污泥浓度高,处理设施紧凑,占地面积小。 应用范围

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SPR除磷工艺 工艺简介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原因是人类向水体排放了大量的氨氮和磷,磷更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因素。纵观国内污水处理厂,除磷技术一直是困扰污水处理厂运行的难题。传统的物化除磷技术需要大量的药剂,具有运行成本高,污泥产量大的缺点;前置厌氧的生物除磷工艺具有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但是由于完全依赖于微生物的摄磷、释磷作用,难以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的要求。当考虑中水回用时,则更难以达到要求。为此,我公司在现有的物化除磷与生化除磷的技术基础上,结合我公司的实际工程经验,开发出了城市污水深度除磷技术—SPR除磷工艺。该工艺以厌氧生物除磷机理为主要技术依托,采用SPR除磷工艺,通过强化厌氧释磷,并辅以物化沉淀去除释放磷的方法,达到整个生化处理系统的除磷要求。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①除磷效果好,较传统的前置厌氧除磷的释磷效果增大10倍以上,回流污泥的摄磷能力也可以提高很多倍。②运行稳定可*,在进水TP 7mg/L的条件下,

热处理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热处理车间管理制度 一、生产纪律 1、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产品要求生产。 2、厂区及生产车间内严禁吸烟。 3、爱惜生产设备、原材料和各种包装材料,严禁损坏,杜绝浪费。 4、员工必须服从合理的安排,尽职尽责做好本岗位的工作,不得故意叼难、疏忽或拒绝组长及上级主管命令,对不服从者按公司管理制度执行处罚。 5、衣着清洁整齐,上班必须穿工作服。 6、严禁私自外出,有事必须向部门主管请假。 7、保持车间环境卫生,不准在车间乱扔杂物,禁止随地吐痰,保持工作区域干净整洁。 二、操作规程 1、正确使用生产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指导书或是使用说明书)非相关人员严禁乱动生产设备。 2、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生产,严禁因抢时间而影响产品质量,若因抢时间造成原材料浪费的按原价赔偿。 3、员工在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损坏物料,工具设备等,违者按原价赔偿。 4、所有员工必须按照操作指导书操作,如有违规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三、产品质量 1、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保证产品质量。 2、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查明原因,及时排除,使质量始终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 3、认真执行“三检”(自检、互检、专检)制度,如发现质量事故时做到责任者查不清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排除不放过,预防措施不制定不放过。 4、车间要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做到“三不”不接受不良、不制造不良、不流出不良。 5、产品划分“三品”(合格品、返修品、废品)隔离区,做到标识明显、数量准确、处理及时。 6、上班注意节约用水用电用气。 四、安全生产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出现任何事故。 3、经常开展安全活动,开好班前会,不定期进行整改、清除隐患。 4、注意搬运机械的操作,防止压伤、撞伤。 5、正确使用带电设备及电气开关,防止遭受电击。 五、设备管理与维修 1、认真执行设备保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录 第一章概述-----------------------------------2第二章工程概述-------------------------------4第三章污水处理工艺设计-----------------------10第四章主要处理构筑物及设备-------------------15第五章工程投资估算---------------------------21第六章技术经济分析---------------------------25第七章治理效果分析---------------------------27第八章配套工程-------------------------------28第九章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29第十章工程项目实施计划及管理-----------------30第十一章污水处理站内总图设计-------------------32第十二章事故应急预案---------------------------34

第一章概述 1.1废水来源 陶瓷加工废水是以粘土、长石、石灰石等为原料填加适当分散剂和水分成型锫烧后成陶瓷的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生产废水主要来自原料制备、釉料制备工序及设备和地面冲洗水、窑炉冷却水,SS 是陶瓷工业生产废水的主要特征污染物,其浓度较高,在废水中的分布差异较大。陶瓷行业废水主要产生于生产过程中的球磨(洗球)、压滤机滤布清洗、施釉(清洗)、喷雾干燥、磨边抛光等工序,另外在原料运输洒落及厂内地面粉尘被雨水冲刷时也带来一定的高浊度、高悬浮物废水。 不同的生产工艺,不同的产品,废水的成分也不同,但最主要的污染因子便是悬浮物(SS),因此只要对SS进行有效削减,其余各污染因子浓度便能随之被控制在排放标准之内,实际上是对含高悬浮物高浊度水的处理。陶瓷废水的各种固体物质构成了其污染物最明显的部分,大颗粒悬浮物可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而细微颗粒包括悬浮物和胶体颗粒,是造成水浊度的根本原因。 1.2 废水的特点 本企业日产生废水量为1000 m3/d,生产时间为白天,夜间没有生产,同时也没有废水排放。即1000 m3/d的废水在白天排放完毕;因此本方案设计时以125 m3/h设计,确保系统白天(8小时)废水处理能力达到1000 m3/d。 其污染因子及水质指标如下: PH: 6~6.5; SS: 500~8000 mg/l;

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沉淀池工艺设计

水污染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一.基本情况 设计规模:日处理城镇污水10万m3 处理工艺:污水处理采用氧化沟工艺 设计内容:针对进出水要求,提出合理可行的污水处理工艺;针对工艺中的沉淀池进行设计计算;针对工艺中的沉淀池进行工艺设计 设计结果:设计说明书,CAD设计图纸2张(包括:(1)处理工艺流程图(2)构筑物工艺图) 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进出水水质指标情况,特别是对氮、磷的去除,在初步讨论阶段,通过对A2/O工艺和氧化沟在实际运行条件下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详细的比较论证,最终确定选用氧化沟作为污水处理主体工艺,用于脱氮除磷并去 除COD Cr 、BOD 5 。 二.污水水质及污水处理程度 进水水质:pH值 6-8;BOD 5= 180mg/L;COD Cr =250 mg/L;SS=300 mg/L; NH 3 -N=30 mg/L;T=25℃ 出水水质:pH值 6-8;BOD 5<30mg/L;COD Cr <100mg/L;SS<30mg/L; NH 3 -N<3 mg/L;T=20℃ 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进行 (1)污水处理后必须达到排放标准。 (2)要尽量采用成熟的、先进的、可靠的、效率高的处理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成熟的处理路线一般为: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和污泥处理,其中核心部分二级处理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去除有机污染物,而且要求能够脱N除P,主要技术有A-B法,A2/0法,SBR法,氧化沟法等。(3)防止处理污染物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或污染转移。 要避免和抑制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特别是剩余污泥的处理。设置溢流、事故排除口应慎重合理。 (4)要充分利用和回收能源。污水处理高程安排应尽量考虑利用自然地势。(5)处理量较大时宜选择连续处理工艺。 (6)处理量较小时宜选用间歇处理工艺。 (7)尽可能回收利用有用物质。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上)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城镇污水是指排入城镇污水系统的污水的统称。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生产废水和截留的雨水。城市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城镇污水是中国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2001年《中国环境现状公报》,城市污水的污染负荷已占中国环境污染负荷的60%以上,因此,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是中国目前和未来若干年水环境领域的主要任务之一。解决城市污水对水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修建城市污水处理厂。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水环境的恶化,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根据统计,小城镇污水年排放量为270亿吨,日排放量达到7400万吨,基本上没有经过处理。到2010年,小城镇污水年排放量将增加到420亿吨,日排放量达到1.15亿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到2005年,小城镇污水处理率要达到40%,2010年小城镇污水处理率要达到60%,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十分庞大[1]。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污水处理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有数百座污水处理厂正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到2010年,我国要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1000余座,污水厂的投资将达1800亿元[2]。在这一进程中,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将是工程界面临的首要问题。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工艺。污水一级处理应用物理方法,如筛滤、沉淀等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悬浮固体和漂浮物质。污水二级处理主要是应用生物处理方法,即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过程,将污水中的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氧化降解为简单的物质。生物处理对污水水质、水温、水中的溶氧量、pH值等有一定的要求。污水三级处理是在一、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应用混凝、过滤、离子交换、反渗透等物理、化学方法去除污水中难溶解的有机物、磷、氮等营养性物质[3]。污水中的污染物组成非常复杂,常常需要以上几种方法组合,才能达到处理要求。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污水进入厂区先通过截流井(让厂能处理的污水进入厂区进行处理)进入粗格栅(打捞较大的渣滓)到污水泵(提升污水的高度)到细格栅(打捞较小的渣滓)到沉沙池(以重力分离为基础,将污水的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淀并排除)到生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水里的BOD5、SS和以各种形式的氮或磷)进入终沉池(排除剩余污泥和回流污泥)进入D型滤池(进一步减少SS,使出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进入紫外线消毒(杀灭水中的大肠杆菌)然后出水 生化池、终沉池出的污泥一部分作为生化池的回流污泥,剩下的送入污泥脱水间脱水外运 主要有物理处理法,生化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生化处理法经常被使用,主流处理方法主要看被处理水质和受纳水体情况,一般城市生活污水的主流处理方法为生化处理法,如活性污泥法,mbr 等方法。 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 为使污水经过一定方法处理后.达到设定的某些标准.排入水体.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等的采取的某些措施或者方法等.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 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删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删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50000t/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50000t/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 第一章设计容和任务 1、设计题目 50000t/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2、设计目的 (1)温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原理; (2)掌握一般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3、设计要求: (1)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2)完成主要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布置; (3)工艺选择、设备选型、技术参数、性能、详细说明; (4)提交的成品:设计说明书、工艺流程图、高程图、厂区平面布置图。 4、设计步骤: (1)水质、水量(发展需要、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 (2)地理位置、地质资料调查(气象、水文、气候); (3)出水要求、达到指标、污水处理后的出路; (4)工艺流程选择,包括: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布置、选型、性能参数。 (5)评价工艺; (6)设计计算; (7)建设工程图(流程图、高程图、厂区布置图); (8)人员编制,经费概算; (9)施工说明。 5、设计任务 (1)、设计进、出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项目COD Cr (mg/L)BOD 5 (mg/L)SS(mg/L)NH 3 -N(mg/L)TP(mg/L) 进水水质≤200 ≤150 ≤200 ≤30 ≤4 出水水质≤60 ≤20 ≤20 ≤15 ≤0.1 排放标准60 20 20 15 0.1 (2)、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3)、接受水体:河流(标高:-2m) 第二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一、气象与水文资料: 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2370mm ; 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800mm ; 地下水水位,地面下6~7m 。 年平均水温:20℃ 二、厂区地形: 污水厂选址区域海拔标高在19-21m 左右,平均地面标高为20m 。平均地面坡度为 0.3‰~0.5‰ ,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厂区征地面积为东西长224m ,南北长276m 。 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1、工艺方案分析: 本项目污水处理的特点为:①污水以有机污染为主,BOD/COD =0.75,可生化性较好,重金属及其他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一般不超标;②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BOD 、COD 、SS 值为典型城市污水值。 针对以上特点,以及出水要求,现有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以采用生化处理最为经济。由于将来可能要求出水回用,处理工艺尚应硝化,考虑到NH 3-N 出水浓度排放要求较低,不必完全脱氮。根据国外已运行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调查,要达到确定的治理目标, 可采用“A 2 /O 活性污泥法”。 2、工艺流程 第三章 工艺流程设计计算 进水 格栅 提升泵房 沉砂池 砂水分离 砂 初沉池 厌氧池 缺氧池 好氧池 二沉池 接触池 排放 消毒剂 初沉污泥 泵房 浓缩池 贮泥池 脱水间 泥饼

城市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城市污水处理设计 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中国的排水工程设计,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达到防止水污染,改进和保护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企业及居住区的永久性的室外排水工程设计。 第1.0.3条排水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当地城镇(地区)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从全局出发,根据规划年限、工程规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正确处埋城镇、工业与农业之间,集中与分散、处理与利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经过全面论证,做到确能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第1.0.4条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和工业企业规划、当地降雨情况和排放标准,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地形和水体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 第1.0.5条排水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一、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与污泥处理和处理协调。 二、综合利用或合理处理污水和污泥。

三、与邻近区域及区域内给水系统、洪水和雨水的排除系统协调。 四、接纳工业废水并进行集中处理和处理的可能性。 五、适当改造原有排水工程设施,充分发挥其工程效能。 第1.0.6条工业废水接入城镇排水系统的水质,不应影响城镇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应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应影响处理后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且其水质应按有关标准执行。 第1.0.7条工业废水管道接入城镇排水系统时,必须按废水水质接入相应的城镇排水管道,污水管道宜尽量减少出口,在接入城镇排水管道前宜设置检测设施。 第1.0.8条排水工程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经过鉴定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第1.0.9条排水工程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应根据管理的需要,设备器材的质量和供应情况,结合当地具体条件经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对操作繁重、影响安全、危害健康的主要工艺,应首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 第1.0.10条排水工程的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一、总论 (4) 1、设计题目 (4) 2、设计资料 (4) 1.2.1城市概述 (4) 1.2.2自然条件 (4) 1.2.3规划资料 (4) 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5) 1、方案确定的原则 (5) 2、可行性方案的确定 (5) 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5) 4、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6) 2.4.1进出污水水质 (6) 三、处理构筑物设计 (7) 1、格栅 (7) 3.1.1栅条间隙数n: (7) 3.1.2有效栅宽: (7) 3.1.3过栅水头损失: (8) 3.1.4栅后槽的总高度: (8) 3.1.5格栅的总长度: (8) 3.1.6每日栅渣量: (9) 2、污水提升泵房 (9) 3.2.1设计计算 (9)

3、沉砂池 (10) 3.3.1平流式沉沙池的设计参数 (10) 3.3.2平流式沉砂池设计 (10) 4、氧化沟 (12) 3.4.1氧化沟类型选择 (13) 3.4.2设计参数 (13) 3.4.3设计流量 (14) 3.4.4去除 (14) 3.4.5脱氮 (15) 3.4.6除磷 (16) 3.4.7氧化沟总容积及停留时间 (16) 3.4.8需氧量 (17) 3.4.9氧化沟尺寸 (18) 3.4.10进水管和出水管 (18) 3.4.11出水堰及出水竖井 (19) 5、浓缩池 (19) 3.5.1设计参数 (19) 3.5.2中心管面积 (19) 3.5.3沉淀部分的有效面积 (20) 3.5.4浓缩池有效水深 (20) 3.5.6校核集水槽出水堰的负荷 (21) 3.5.7浓缩部分所需的容积 (21)

3.5.8圆截锥部分的容积 (21) 3.5.9浓缩池总高度 (21) 四、参考文献 (23)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设计方案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设计方案 1 项目介绍 1.1项目编制单位简介 1.2 项目编制原则 1.3 项目编制范围 1.4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2 污泥处理技术的比较与选择 2.1污泥的处置方法概述项目 2.2、污泥处理处置方法简述 2.3、国内、外污泥处理和处置简述 1.1项目编制单位简介 1.2 项目编制原则 在污泥处理有关文件的指导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并在调研国内外污泥处理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处理方案。做到工艺合理、运行可靠、管理方便、环保节能,实现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目标; . 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政府制定的有关法规和相关标准,根据城市污水厂污泥的特点、当地气候条件、地形情况、水文地质特征做好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使工程周围的环境卫生受到的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

. 在确保环保达标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投资及运行费用。 1.3 项目编制范围 本系统处理污水处理厂经过浓缩后的污泥。 本方案编制范围从污泥浓缩池开始,到干化成品送出处理区为止,包括处理工艺流程的设计,处理区的设计、建设、处理装置的购置和安装、脱水固剂的选择、以及污泥处理设施的调试运营。 1.4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本报告采用的规范和标准为: 1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l7—2001); 2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l6889—2001); 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 4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93-2003); 5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 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 10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1992); 11 《建筑设计防火设计设计规范》(GBJ16-1987); 12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1998);

城市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 1 条为使我国的排水工程设计,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达到防止水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企业及居住区的永久性的室外排水工程设计。 第1.0.3 条排水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当地城镇(地区)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从全局出发,根据规划年限、工程规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正确处埋城镇、工业与农业之间,集中与分散、处理与利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通过全面论证,做到确能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第1.0. 4 条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和工业企业规划、当地降雨情况和排放标准,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地形和水体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 第1.0. 5 条排水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一、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与污泥处理和处置协调。 二、综合利用或合理处置污水和污泥。 三、与邻近区域及区域内给水系统、洪水和雨水的排除系统协调。

四、接纳工业废水并进行集中处理和处置的可能性。 五、适当改造原有排水工程设施,充分发挥其工程效能。 第 1.0.6 条 工业废水接入城镇排水系统的水质,不应影响城镇排 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行; 不应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 影响处理后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且其水质应按有关标准执行。 第 1.0.7 条 工业废水管道接入城镇排水系统时,必须按废水水质 接入相应的城镇排水管道, 污水管道宜尽量减少出口, 在接入城镇排 水管道前宜设置检测设施。 第 1.0.8 条 排水工程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的基 础上,积极采用经过鉴定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 新设备。 第 1.0.9 条 排水工程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应根据管理的 需要,设备器材的质量和供应情况, 结合当地具体条件通过全面的技 术经济比较确定,对操作繁重、影响安全、危害健康的主要工艺,应 首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 第 1. 0. 10 条 排水工程的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 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 1.0.11 条 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多年冻土以及其它特 殊地区设计排水工程时,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排水量 第一节 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 第 2.1.1 条 层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应根据当地采 用的用水定额, 结合建筑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 因素确定,可按当地用水定额的 80 %?90%采用。 不应 新材料、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引言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它孕育和滋养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并从各个方面为人类服务。但是,水环境中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仅占总量的2.53%,而目前能供人类直接取用的淡水资源仅占0.22%。加之自然水源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差异,以及自然水体遭到的普遍污染,致使可能直接取用的优质水量日益短缺,难以满足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保护和珍惜水资源,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职责。所以说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安全属于资源和经济安全。 80年代以来,废水生物处理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并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这些新工艺有的已在国内外实际工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有的已显示出其良好的应用发展前景、得到广大的研究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并正在得到不断深入的研究,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高效、稳定、节能,并具有对污染物去除的多功能性,大多具有脱氮除磷等深度处理的良好效能,并正朝自动化控制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随着葫芦岛市新城区的不断扩大,人口和工业产值也随之增加,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需求也急剧扩大,如此必然引起污水量的增加,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将日益突出。如不及时对新城区的污水进行治理,那么新城区的水环境污染将严重下去,整个城区的生活环境和生态平衡都将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而这一切的恢复将是十分缓慢的,要为之付出的代价也十分昂贵。因此,必须在该区建立一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新城区污水通过治理可以缓解和减轻水环境污染,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为城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工程的兴建,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生活污水,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另一方面是工业用水水质得到保障。本设计是针对葫芦岛市新城区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由于该城区生活用水的流量较大、SS含量高、氮磷等也都需要有一定的去除。A2/O 工艺在同时脱氮除磷去除有机物的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同类其他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下,丝菌不会大量繁殖,SVI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等优点。 一概述 1.1 设计任务和依据 1.1.1 设计任务 本设计方案的范围是某市60000m3/d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编制内容包括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计算和污泥处理系统设计计算,辅助构筑物规划,污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设备选型,管道铺设,平面布置,高程计算,,以及完成污水处理厂工艺总平面图,污水处理厂污水和污泥高程图和主体构筑物平剖面图。 1.1.2 设计依据 (1)《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8978-1996 (3)《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及计算

前言 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完成《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课堂教学任务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我们加深对课堂所讲授的内容的理解,以巩固和深化d 对《水污染控制工程》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解,实现由理论与实践结合到技术技能的提高,在设计、计算、绘图方面得到锻炼。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污水处理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已有一批城市兴建了污水处理厂,一大批工业企业建设了工业废水处理厂(站),更多的城市和工业企业在规划、筹划和设计污水处理厂。水污染防治、保护水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近几十年来,污水处理技术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应用发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新工艺、新技术大量涌现,氧化沟系统和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如各种类型的稳定塘、土体处理系统、湿地系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应用。这些新工艺、新技术已成为水污染防治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在国家科委、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局的组织和领导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这些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污水处理厂设计。要熟悉国家建设工程的基本设计程序以及与环境工程专业相关的步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学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手册》和相关《设计规范》等工具书的应用;提高对工程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克服轻视工程设计的倾向,工程设计能力是工科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在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工程设计能力的要求是较高。这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有: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对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其型式和主要尺寸,确定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设计深度一般为初步设计的深度。 由于时间有限,设计中可能出现不足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城市污水处理设计要求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我国的排水工程设计,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达到防止水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企业及居住区的永久性的室外排水工程设计。 第1.0.3条排水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当地城镇(地区)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从全局出发,根据规划年限、工程规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正确处埋城镇、工业与农业之间,集中与分散、处理与利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通过全面论证,做到确能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第1.0.4条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和工业企业规划、当地降雨情况和排放标准,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地形和水体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 第1.0.5条排水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一、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与污泥处理和处置协调。 二、综合利用或合理处置污水和污泥。 三、与邻近区域及区域内给水系统、洪水和雨水的排除系统协调。

四、接纳工业废水并进行集中处理和处置的可能性。 五、适当改造原有排水工程设施,充分发挥其工程效能。 第1.0.6条工业废水接入城镇排水系统的水质,不应影响城镇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应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应影响处理后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且其水质应按有关标准执行。第1.0.7条工业废水管道接入城镇排水系统时,必须按废水水质接入相应的城镇排水管道,污水管道宜尽量减少出口,在接入城镇排水管道前宜设置检测设施。 第1.0.8条排水工程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经过鉴定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第1.0.9条排水工程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应根据管理的需要,设备器材的质量和供应情况,结合当地具体条件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对操作繁重、影响安全、危害健康的主要工艺,应首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 第1.0.10条排水工程的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1.0.11条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多年冻土以及其它特殊地区设计排水工程时,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的规定。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方 案 1 设计任务及概况 1.1 设计任务及依据 1.1.1 设计任务 30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1.1.2 设计依据及原则 1.1. 2.1 设计依据 《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1-5 给排水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 《三废设计手册废水卷》 1.1. 2.2 设计原则 (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 符合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 (2)采用先进可靠的处理工艺 确保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能达到排放标准; (3)采用成熟、高效、优质的设备 并设计较好的自控水平 以方便运行管理; (4)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整体协调 使污水处理工程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5)妥善处理污水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固体物 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6)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保证出水达标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1.1.3设计范围 设计二级污水处理厂 进行工艺初步设计 1.2设计水量及水质 1.2.1设计水量 污水的平均处理量为=30=12500=3.47;污水的最大处理量为=15125=4.2;污水的最小处理量为 日变化系数取为1.1 时变化系数取K为1.1 总变化系数取为1.21

1.2.2设计水质 设计水质如表1.1所示 表1.1 设计水质情况 项目 入水() 200 200 出水() ≤25 ≤30 去除率(%) 87.5 85 1.3.3设计人口 (1)按SS浓度折算: 式中:Css--废水中SS浓度为200mg/L Q --平均日污水量为30万m3/d ass--每人每日SS量 一般在35-55/人g.d 则: (2)按浓度折算 式中:--废水中浓度为200mg/L Q --平均日污水量为30万m3/d --每人每日BOD量 一般在20-35/人gd 取30/人g.d 则: 2 工艺设计方案的确定 2.1方案确定的原则 (1)采用先进、稳妥的处理工艺 经济合理 安全可靠 (2)合理布局 投资低 占地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