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我的说课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两方面的内容: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内容联系紧密,脉络清晰,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大大降低了难度,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课本中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但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括中已经了解的。培养学生从图中能直接读取地理信息,概括描述,分析比较,进而独立说明,这是本节重要的教学任务。这样既巩固了以前所学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又对学生今后学习世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理解大陆、大洲、、半岛、岛屿、海、洋、海峡等概念,并能判别。

②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学会在地球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地球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①教学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这是每次考试的必

考内容。

②教学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确定。将七大洲和四大洋

的位置落实到图上一向是学生的弱项,并且七年级的学生还未掌握确定地理位置的方法以及记忆地图的方法,因此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上展开的,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本节课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方位感较强,加上七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教学过程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各种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已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难点,如何确定事物的地理位置。通过讲授,让学生归纳总结七大洲的地理位置。

2.读图分析法: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提取信息、总结规律。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展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学生易于接受。

三、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如下

1.动手实践、合作探究法:通过学生分析海陆分布图,合作讨论海陆分布比例、及七大洲四大洋等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2.对比归纳法:通过学生对比几组海陆分布图,引导学生对比归纳海陆分布特征。通过学生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对比归纳出个大洲分布的位置。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综合对比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过程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本课

创设“地球还是水球”的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然后组织讨论:那么到底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设计意图: 直观生动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动手观察,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观察地球卫星图片,观察任何半球是陆地大,还是海洋大最后得出结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并让学生体会人类的认识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

(三)观察思考,深入自学

学生读图,了解陆地和海洋的各种表现形式。教师指导学生区分不同地理概念之间的区别。

设计意图:让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这些地理概念虽然多,但都不需要背诵,只要了解其表现形式就可以。

(四)师生互动、突出重点

l、带领全班学生认识七大洲、四大洋。

2、讨论分别位于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大洲。

3、按面积大小给七大洲排名。(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4、通过填图进一步明确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和位置。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深入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五)巩固练习

趣味填图。

设计意图:中学生好胜心强,用竞赛的方式,引发竞争意识,这样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六)小结本课布置作业

1、总结并记录重点难点

2、记录作业内容并做作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通过书面作业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五、教学反馈: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通过讨论、课堂练习竞赛活动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动口动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交流合怍和分析探究能力。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七年级地理上册]

《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说课稿

授课班级:七(5)班

授课教师:刘志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