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史复习

电影史复习

电影史复习
电影史复习

世界电影史概论复习梗概电影艺术的初创时期(19世纪照相术发明~20世纪一战前后)

第一节电影的诞生:从凝固的瞬间到活动的影像

爱迪生“电影试镜”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它只能供一人观看,没能将影像放大到和真人一样的大小,并且不能以投影的方式放映影片;二十由于没解决胶片传送过程中的间歇问题,画面虽然是动态的,但不清晰。

卢米埃尔:借用缝纫机的机械原理设计了胶片传送装置,解决了电影胶片在传送过程中的间歇问题。

设计的“活动电影机”是一种轻便的手动控制设备。这种设备由手动曲柄控制,可以将影像投放在大屏幕上给多个观众看。它合并了摄影,显影和投影的功能在同一个机身中,是一个双重作用的电影放映机和电影摄影机,并在1895年取得了专利权。

第二节法国:从现实记录到艺术表现

卢米埃尔的电影电影理念:卢米埃尔兄弟已经很恰当地规定了影片的真正领域,小说,戏剧真正表现人得心灵,电影表现的乃生活的动态,自然界和它的现象,人群和人们的变动,凡是运动的东西都在摄影机的拍摄范围内,电影机的镜头是向世界开放的。

梅丽爱的贡献之一:将戏剧引入电影

梅丽爱的贡献之二:从魔术师到电影特技的创新者

梅丽爱的局限性:他认为的“无所不能却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没有能够摆脱舞台、戏剧对他的束缚。他一生死守着一套戏剧纪录片的美学。(在他看来,摄影机只是一场戏剧表演的忠实记录者,整场戏都从一个机位拍摄,没有景别变换。虽然在他的电影了出现了不同场景的镜头衔接,有了最初的分解镜头,使电影开始具有“分解与组合”的特征,距离蒙太奇的分解,组合近一步,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连接,他并没有理解到这种连接组合的巨大意义。)

第三节美国:早期电影业的成长

埃德温·鲍特对美国电影的贡献:改进了放映机的稳定性,使电影图像更为清晰明亮。

他导演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被称为每股哦第一部纪录片,文献片,小说化得人物传记或现实的叙事电影等。

他第一次对电影进行剪辑。

电影史上,鲍特影像力最大,最重要的影片是他在1903年拍摄的《火车大劫案》她通过电影剪辑和讲故事的方式。《火车大劫案》所塑造的电影艺术形象,用今天的便准看没有什么特别,但在当时却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书24——25)格里菲斯对美国电影的贡献:(书25——-)

第四节英国布莱顿学派:镜头的运动与思维的组接

布莱顿学派初步解决了卢米埃尔和梅丽爱所未曾想到的三个问题:1同一

场景里的镜头可以分割;2一个场景内的镜头可以运用不同景别;3场景

间可以转换。

叠印的特技摄影

叙事手法的创新

1角度的变化——戏剧性蒙太奇的出现

2追逐和救援——第一次用电影手法叙事

3景别的交错——分镜头原则的建立

4视点的改变——自由运用一切手法

第四节中国:迈出姗姗来迟的一步

中国电影的准备时期(1896——1904)

中国电影的萌芽时期(1905——1921)

《定军山》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

第一章电影艺术的成熟期(20世纪一战结束~20世纪40年代)

第一节欧洲先锋派运动:现代主义与电影的邂逅

法国印象主义

在1914年以前,法国电影的工业水平和艺术水平在欧洲还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电影开始逐渐走下坡路,到1918年的时候,其优势已经被美国电影取代。

印象派电影主要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

20世纪20世纪初期,法国出现了以德吕克为理论家的印象主义电影学派。

德国表现主义

德国电影虽然受到“百代”“高蒙”等大公司的影响,但是依旧发展较为迟缓。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在社会经济等因素的作用下,德国电影界出现了一种与刘别谦等人拍摄风格不同的,全新的电影形式————表现主义电影

书57————

达达主义电影

达达主义文艺电影流派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达达主义电影溯源,发展————书63-64

达达主义

对传统美学,审美原则的反叛

反叙事反逻辑的无理性美学原则

对奇异视觉效果的偏爱

法国超现实主义

创作者借用文学,绘画上的超现实主义绘画方法反对叙事和理性,强调无理性行为,梦境,不协调形象的结合及个人快感在电影中的重要意义。

战争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秩序,而19世纪末开始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思潮的涌现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地变化。

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电影理念的异同

表现主义:主张艺术非实在的,装饰性的美

达达主义:不注重故事情节追求新奇视觉效果(表现主义与达达主义的共同点)超现实主义:创作者借用文学,绘画上的超现实主义绘画方法反对叙事和理性,强调无理性行为,梦境,不协调形象的结合及个人快感在电影中的重要意义。

战争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秩序,而19世纪末开始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思潮的涌现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地变化。

第二节前苏联蒙太奇学派:镜头创造意义

为何前苏联艺术节对电影蒙太奇抱有极高的研究热情?这一电影技术的发展对苏联这一时期的电影发展具有何种意义?

1917年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逐渐掌握政权,国内的矛盾斗争严重影响了电影事业,大电影园的老板宣布罢业,私营电影制作公司抵制私有财产国有化,拒绝向国营影院提供胶片,一些电影人流亡国外,电影并未达到好的发展。

1919年八月27日列宁签署法令,政府将沙俄的电影企业收归国有。

1922年,前苏联国民经济在和平环境下开始恢复,列宁发出了“在所有艺术当中电影最为重要”的行动纲领,制片厂恢复生产,战前的电影人重新走到一起。

由于当时前苏联国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出于政治宣传,教育及提高人民素质等方面考虑,电影画面的叙事性成为最有利与实现这些社会功能的媒介。因此,前苏联电影在这一时期对传播效果极为重视,主要着意于如何让普通人看懂并触及其认知。它既不同于美国好莱坞的商业电影,也不同于欧洲先锋派精英自我表达的电影艺术,对旧的手段只能借鉴,探索一种新的,有效地电影叙事艺术成为一种迫切需要。

拍摄电影需要大量资金,而当时前苏联的经济较为紧张。

无法随心所欲的拍摄电影的前苏联电影人更多的只能对国内外已有的成功电影进行研究,在格里菲斯蒙太奇的技术基础上,通过分析,剪辑实验等来研究电影镜头。

意义:给电影技术的理论研究创造了较大空间,培养了前苏联电影艺术家在对蒙太奇的探索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他们及时电影的创造者,也是电影艺术的理论家。

书84——85

第三节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崭新的电影风格

现实主义电影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主要原因:

1萧条的社会经济状况

2大众文化消费市场的形成

3电影业的境内外的竞争

4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溯源

诗意现实主义的总结:

1诗意的自然与艺术的现实

2悲剧境界

3诗兴化的现实主义审丑学

4以单镜头创造诗性体验方式的电影美学

第四节美国好莱坞系统的建立:梦幻王朝的崛起

声音与色彩进入电影的意义?

声音的出现使电影艺术更接近现实生活,画面终于摆脱了解释声音的责任,可以更集中,更深入的发觉自身的表现能力。

电影中的色彩已经超过了自然物的形式外观,上升为一种极为重要的造型元素,它不仅能表现出事物的真实色彩,还能够参与影片的整体结构(如色彩变化来转换时间和空间),甚至表达某种抽象的情感或意义,影响观众的情绪。色彩的隐喻性和象征性正日益成为创作者和观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怎样理解好莱坞体制?

好莱坞机制=“放映商+制片发行公司+导演和观众”

西部片与强盗片的异同?

西部片的故事来源一般有两个:一是19世纪通俗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贞洁的女主人公,善良勇敢的男主人公和威胁女主人公的歹徒之间典型,老套的故事;二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发生在西部的犯罪和暴力新闻,一般是善良的白人移民受到暴力威胁,牛仔或警长除暴安良。

西部故事的诞生是一巨大的移民为背景的,移民既是故事的经历着,又是故事的接受者。他们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且进一步认识自己,同时也在充实甚至创造着这个民族的意识和性格。

强盗片时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好莱坞发展起来的又一种类型片。它与西部片似乎有些相同之处:同样有强烈的追逐,和持枪格斗的场面,剧中人物也同样是一个类似西部牛仔那样的复仇心理,强悍而孤独的男人。不同的是,在西部片中起着明显作用的是大自然与文化的矛盾,而强盗片则突出了社会秩序的冲突。

强盗片以强盗为主人公,以强盗的犯罪行为为表现题材,以都市为背景,以表现暴力为要旨,,枪战,电话,汽车追逐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乖僻喜剧的特征分析《一夜风流》:叙述一个充满的浪漫故事————年轻美貌的富家女艾丽负气离家出逃,路上与失业的穷记者彼得·沃恩邂逅,得到了后者各方面的照顾和帮助,两人在漫长的旅途中产生了一部情节紧张,曲折多变,妙趣横生的爱情喜剧。影片可是说是吧《灰姑娘》的倒置,一个穷小子,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书109未完

书111页公民凯恩。

第五节中国:从摸索到辉煌

张石川,郑正秋在中国电影史中的作用?

开设创办中国第一家电影企业,“明星”公司,拍摄第一部国产故事片《滑稽大王游沪记》,他们投资拍摄的《孤儿救祖记》掀起了罕见的观影热潮。

郑正秋是中国第一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他一生共编,导,演影片53部,为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花费了大量心血,为中国电影的启蒙和发展打下了基石,在我国电影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明星影片公司的历史及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

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民族电影企业,也是中国电影艺术的开创者。

书134后三个问题未解决

第二章电影艺术的创新期(20世纪二战结束~20世纪80

年代)

第一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回归写实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产生的背景:意大利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打下的坚实的人文基础;同时,意大利电影在按照自身规律演进的过程中,也汇聚了各种现实主义审美倾向的创作流派和群体。

技术上,意大利可以同好莱坞抗衡,产量仅次于好莱坞

政策上,当时墨索里尼政府为了让电影更好的为他的法西斯统治服务,政府加强了对电影的投入和管理的力度,从经济,财政上支持电影企业的发展,建立了庞大的电影城和一所国家电影学校,为他的法西斯思想钳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环境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了整个欧洲的经济,给人们造成了精神,心理和道德曾面留下了无法弥补的创伤。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主张:

1清除在意大利电影中占有很大比例的那些幼稚和公式化的老调;2取消不谈人类问题和人道观点的那些荒诞可笑和生编硬造的东西;3不要听腻的故事,也不要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4扬起硬说意大利人都为“同样崇高的情感”所鼓舞的高调。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

1追求真实感2倡导朴实无华的结构形式3展现内在张力

第二节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书写电影

法国“新浪潮”的创作特点:

1在影片的主题方面,为非政治性的电影

2在题材内容方面,“新浪潮”电影具有强烈的“个人性质”。一种表现方式就是“导演的自述”,另一种影片的变现方式虽然不具有直接的自传性质,影片中导演塑造的人物与他本人有很大距离,但这些人身上仍有导演的影子,片中人物反映着导演的趣味,爱好乃至社会的观念和信仰,观众从这些人身上看到的也还是导演自己。

3具有明显的纪实性风格的美学特征。

4摄影风格侧重于电影的照相性,拍片方法多用实景拍摄

5在演员的选用上与传统明星制度相对立,大胆起用非职业演员,主张即兴创作。

法国“左岸派”的艺术特征:

深受文学影响,侧重心理描写;提出“双重现实”,即“头脑中的现实”和“眼前的现实”,他们认为这是更高一层的现实关注的精神状态和精神活动。主题上偏爱回忆,遗忘,记忆,杜撰,想象和潜意识活动,试图把人得这种精神过程,心智过程搬上银幕

在艺术“左岸派”最大的贡献是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将逻辑的,线性的时间改变为错综复杂的“心理时间”,空间也有具体的物理空间或叙事空间,变为“心理空间”,在时空转换方面获得了极大自由。

“左岸派”对电影语言的探索也颇具特色,摄影十分讲究画面构图和用光效果,在摄影上采用十分灵活的方法,有事侧重镜头的静止状态,有时强掉画面的流动感。

“左岸派”对声音的探索是与画面齐头并进的,他们在视觉和听觉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她,他们强调音乐创作是有意让人感知,同影片共成一体,形成一种纯音乐的杰作。

“左岸派”也十分注重电影的剪辑,他们自称是“电影剪辑派”,认为电影剪辑所能表现的东西是远无止境的。他们在电影剪辑上经常使用的方法有:取消传统电影中的间歇法,如化出化入等;取消过渡镜头,用跳接对时空,事件进行人为地压缩;颠倒镜头位置,镜头并列出现,先后并不衔接,甚至是对立的,以突出现实的双重性和复杂性,循环剪辑,做音乐上的十二分音符使得剪辑,也就是在剪辑上有意识地重复或重现。

在表演上,“作家电影”出于他们的美学追求,一般选用舞台演员充当演员,与“新浪潮”的自然主义手法相反,他们有一定拉开艺术与生活的距离,采用的是“间离效果”突出了演员的身份和“表演中还有表演”的观念,把银幕与观众的距离拉开。

“新浪潮”与“左岸派”比较?书163

“新浪潮”运动始于50年代末期,以1958年为诞生日期,而“左岸派”电影导演的探索要比“新浪潮”导演早。

“左岸派”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拢,向真实深入;而“左岸派”电影感兴趣的则是人得精神活动,人得思想,人得内心。

“左岸派”导演的文化修养要比“新浪潮”导演高一些。“新浪潮”的创作者大都是巴赞创办的《电影手册》的评论员。

“左岸派”的艺术家采取鲜明的立场直接干预生活,把赤裸裸的社会现状搬上银幕,触发观众的情感与选择,这在“左岸派”之前的法国电影中并不多见。“左岸派”电影是对商业电影的一次

强有力的冲击。从这意义上讲,“左岸派”导演的作家电影才是法国五六十年代的“先锋派”。

第四节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对人生苦涩的思索

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1成功期

2“电影荒年”期

3解冻期与“诗电影”的兴起

4紧缩期到调整期(6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

5公开化时期(80年代中期到前苏联解体)

诗电影的艺术特征:

塔可夫斯基的代表作品:《安德烈·卢布耶夫》《镜子》《乡愁》

第六节美国“新好莱坞运动”:开启新时期的繁华

美国“新好莱坞运动”出现原因包括的原因:好莱坞电影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客观原因包括电视的冲击,国内商业政策的失误,欧洲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崛起等。

对其他国家的而影响:导致了美越战争。(书-208)

第七节中国内地:波推浪涌,云起云飞

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的发展历史及原因: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的发展特点是艰难曲折,大起大落,概括起来有“四起四落”:在十七年中出现过四个高潮,包括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1956年的第二次发展,1959年的第三次发展以及60年代初期的第四次发展,不过1963年的高潮很快被“文革”淹没了。

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电影开始酝酿新的美学变革,以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为基本标志,电影创作开始从成熟时期向创新时期转变,不同的国家经历了急缓不同的变化。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新政权刚刚建立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电影这种的特定的艺术形式不仅要减少商业利益的支配,更要接受主流政治的主宰。

“三突出”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人物。

“四字诀”经验:

1敌远我近,敌暗我明,敌小我大,敌俯我仰

2我强敌弱,我美敌丑,我胜敌败,我正敌侧

掌握:纪实美学

(第八节第九节省略)

第三章电影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一节美国电影文化的扩张:跨越世纪的狂欢

美国电影能够在全球扩张的原因:制片厂制度的运行,多种风格电影的共同繁荣

独立电影与后现代电影思潮有何异同:书上

好莱坞电影在新世纪兴起的原因:新世纪前后,好莱坞电影以绝对优势在世界影坛上占据着领导者的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外在的运行制度和经营体制的完善促成了美国电影文化的扩张外,还能好莱坞电影兼容内外,拓展题材的电影文化有关。

第二节欧洲电影:世纪之交的绚丽

略,书上

第三节中国电影:在混乱中建立秩序

20世纪末中国电影格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主旋律电影的界定

主旋律电影的两种主要类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用影像书写历史

当代英雄题材:用影像雕塑偶像

第四节亚洲电影的崛起:百花齐放,满园芬芳

印度电影热闹依旧

韩国电影异军突起

日本电影辉煌再续

伊朗电影剑走偏锋

越南电影悄然盛放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在经济上的“地球村”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然而,文化上的隔阂始终没有消除即使在亚洲地区之内,许多国家之间也因为经济发展速度,政治制度以及文化的不同而存在诸多盲区。作为一种文化交流形式,电影无疑是最有效的沟通工具之一。

韩国电影崛起的原因:

1政府有力的保护和扶植

电影配额制

辅导金制度

以电影分级制取

2电影从业者的自我保护

3“东西融汇”的创作思路

第五节其他国家电影:独特绚丽的另类风情

在巴西本土电影中,辽阔的亚马逊热带雨林,西部的沙漠,美丽的海港,奇异的沙滩等景观都是电影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风格倾向于真实,自然地表达,非常贴用近生活。极具特色的巴西电影关注了充满挣扎和苦难的社会现实,坚守了人文立场。

古巴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异同:

中外电影史电影发展历程

中外尅影史色影发畏易 程 PIeaSUre GroUP OffiCe [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彳外电影史 申国电影艺求农展史 上篇 一、绪论 中国电影史与世界电影史有某些共同的发展规律,但更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其一,中国电影史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斗争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它比外国电影史显得更加突出。 其二,中国电影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习惯的影响,它与传统的戏剧、文学、绘画等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国电影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外来技术手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其三,作为综合艺术的中国电影,各个艺术部门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与中国工业技术落后和电影家的电影观念不同有关。 开创期的中国电影(1896——1931) 一、早期电彩安晨 1、1896年,上海徐园“乂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 2、1905年,任景丰请谭鑫培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无声影片,我国最早的戏曲片 《定军山》 3、张石川“处处为兴是尚” 《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掷果缘》是中国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故事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他的一部分片子是宣传改良的社会片,如《孤儿救祖记》、《玉梨魂》等,有一定暴露意义;而相当一部分则是以迎合小市民口味,投机牟利为□的的言情、滑稽故事片,如《滑稽大王游华记》等;他还编导了《火烧红莲寺》连集片,点燃了20年代后期武侠神怪片之火。 郑正秋主张戏剧是改革社会,教化观众的工具 是中国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是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之一。1913年应张石川之邀编导了《难夫难妻》,因主张教化社会,编写了《孤儿救祖记》, 获得成功。 九一八事变后,认识到“电影是负着时代前驱的责任”,希望电影界叫出“反帝、反封、反资”的口号来。这时期他编导了具有进步意义的《自曲之花》、 《春水秋波》、《姊妹花》等片,其中1933年摄制的〈姊妹花〉成绩最佳,标志了他思想、艺术发展的高峰,成为他后期代表作。 二、左窶电彩运幼 (-)1930年3月,共产党领导的以鲁迅为首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宣告成立,此后,乂提出了领导电影工作的纲领〈最近行动纲领一一在现阶段对于白区戏剧运动的领导纲领〉有关电影的条款。 《最近行动纲领》规划了左翼运动的方向,是党领导的左翼文艺工作者准备向电影节进军的号角。

世界电影史

第一章电影的形成期 (1895-1927) 第一节卢米埃尔的纪实主义电影 一卢米埃尔的影片内容 1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从内容上讲,多数是简短的生活纪录片,多拍摄诸如 车站、大街、公园、家庭乃至浴室等日常生活的片断景象。 2此外,他们还拍摄社会新闻。 《代表们的登陆》电影历史上第一次对声音的无意识尝试. 二卢米埃尔对于电影的贡献和遗憾 1卢米埃尔兄弟是世界电影的先驱,他们拍摄并且放映了电影史上的第一批标 志着初期电影高水平的影片,开创了电影真正的历史。 2卢米埃尔坚持“从现实生活中捕捉自然景观”的拍摄原则,展现出电影真实地 再现现实生活的能力,由此确立了电影纪实主义风格,卢米埃尔也被视为西方 纪实主义电影的鼻祖。 3卢米埃尔的电影还为后来电影的样式开辟了道路。 新闻片:《代表们的登陆》 纪录片:《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火灾》、《拯救遭难者》 追逐片:《膝行的人》 科幻片:《机器肉店》 4 卢米埃尔电影在技术和艺术上都有非常大的贡献。技术上,他们发明了最初 的特技摄影,并使用了移动摄影,影片的画面已经有“远景”、“中景”、“近景” 甚至“特写”之分,层次清晰;在艺术上,他们运用了最早的蒙太奇手法创作电 影。 第二节梅里爱的戏剧电影 一梅里爱电影中的特技(摄影)常规方法的特种技巧 1它能赋予电影以新的造型表现手段,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语言,是电影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方法。 2 特技在梅里爱的影片中是很重要的表现手段。他发明了停机再拍以及叠化、慢动 作、多次曝光、场面转换、遮片、透过玻璃缸摄影等手法,并把它们大量地运用到影片的拍摄中去。 3 梅里爱特别注重技巧的作用,甚至将技巧本身作为目的,而不是一种表现的手段。 他的影片中,技巧的展示特别突出,因此,他被称为西方技术主义电影的先驱。 二梅里爱电影中的戏剧元素 1戏剧电影就是以戏剧的冲突律为基础,采用传统的戏剧式的结构原则,具 有开端、纠葛、发展、高潮、结局等要素的电影。 2在他的电影里,情节发展的顺序常常不是按照实际生活情况而是根据戏剧 的习惯编排的,整部影片往往由几个场景组成。 3摄影机经常被放在摄影棚的最后面,一点也不移动,拍摄影片总是从同一 视角,将由远到近的一切景象,统统都拍摄进去。(乐队指挥的视角)梅里 爱非常重视幕景的作用。 4梅里爱非常重视幕景的作用。 *梅里爱还指导演员仿效舞台剧的做法演出。 三戏剧性和高超的特技相结合的优秀作品:《月球旅行记》

新视野大学英语4课后习题答案.doc

第二版读写教程第四册unit1答案 Unit One III. 1. idle 2. justify 3. discount 4. distinct 5. minute 6.accused 7. object 8. contaminate 9. sustain 10. worship IV. 1. accusing... of 2. end up 3. came upon 4. at her worst 5. pa: 6. run a risk of 7. participate in 8. other than 9. object to/objected V 1. K 2. G 3. C 4. E 5. N 6.0 7.1 8. L 9. A 10. D Collocation VI. 1. delay 2. pain 3. hardship 4. suffering 5. fever 6. defeat 7. poverty 8. treatment 9. noise 10. agony Word building VII. 1. justify 2. glorify 3. exemplifies 4. classified 5. purified 6. intensify 7. identify 8. terrified VIII. 1. bravery 2. jewelry 3. delivery 4. machinery 5. robbery 6. nursery 7. scenery 8. discovery sentence Structure IX. 1. other than for funerals and weddings 2. other than to live an independent life 3. other than that they appealed to his eye . . ` 4. but other than that, he'll eat just about everything . 5. other than that it's somewhere in the town center X. 1. shouldn't have been to the cinema last night 2. would have; told him the answer 3. they needn't have gone at all 4. must have had too much work to do 5. might have been injured seriously Translation XI. - 1. The plant does not grow well in soils other than the one in which it has been developed. 2. Research findings show that we spend about two hours dreaming every night, no matter what we may have done during the day. 3.Some people tend to justify their failure by blaming others for not trying

中外电影史重点整理

填空 1、1895年12月28 卢米埃尔兄弟《工厂大门》46、《火车进站》《婴儿的午餐》41、《水浇园丁》 2、乔治?梅里爱(创造了快动作、慢动作、停机再拍、叠印、淡出、淡入等特技摄影,开创了电影有画面技巧剪辑,从而使电影剪辑从技术变为艺术,电影开始有了戏剧性)。其代表作有《贵妇人的失踪》、《月球旅行记》 3、爱迪生:活动电影摄影机活动电影放映机 4、鲍特《火车大劫案》《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 5、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6、“布莱顿学派”代表人物: 阿尔伯特·史密斯《鲸吞》《玛丽’珍妮的灾难》《祖母的放大镜》 詹姆斯·威廉逊《中国教会被袭击》 7、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 8、五大——米高梅、二十世纪福克斯、雷电华、华纳兄弟、派拉蒙 三小——环球、联美、哥伦比亚 9、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罢工》、《十月》 普多夫金《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 10、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战火》 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擦鞋童》 11、表现主义: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保罗·威格纳的《泥人哥连》、弗莱德立

希·茂瑙的《吸血鬼诺斯费拉枚》、保罗·莱尼的《蜡像陈列馆》 12、印象派:阿贝尔·冈斯(《拿破仑》)、路易·德里克(《狂热》)和让·爱普斯坦(《三棱镜》)特性:上镜头性视觉韵律 13、抽象派: 14、超现实主义: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名叫安达鲁的狗》和杜拉克的《贝壳和僧侣》 15、新好莱坞:阿瑟佩恩《邦妮与克莱德》、迈克‘尼克尔《毕业生》、丹尼斯’霍伯《逍遥骑士》、卢卡斯《星球大战》、科波拉《现代启示录》 16、明星公司张石川《孤儿救祖记》开创中国家庭伦理剧先河 左翼电影:明星公司程步高《春蚕》《狂流》 战后两大公司:民族国家情怀昆仑公司蔡楚生《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都市生活文华公司桑弧《太太万岁》费穆《小城之春》 名词解释 1、吸引力电影(P18):1895年到1906年制作的早期电影称作吸引力电影,指的是电影娱乐观众的方式,迷恋电影技术本身。虽然没有故事,但是观众还是能够被不连贯的运动影像所吸引。这并不是说当时没有讲故事的电影,而是说它不是主流样式。吸引力之一是观众看到自己或者自己认识的人映在银幕上让人心动不已。汤姆·甘宁展示炫耀影像本身的魅力。旅行纪录片是早期放映的重要内容,例如乔治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鲍特《火车大劫案》。大多在室内拍摄,灯光容易控制。新闻片是这一形式的变种,杂耍影院又被称为“视觉记者”。电影在美国流行的最明晰的标志是第一次在胶片上记录战争,即1898年的美西战争。新电影人利用了人们对美西战争电影的兴趣进入了电影业,录制了各种与战争有关的活动影像。 2、电影专利公司(P22):1908年为了与对手竞争电影市场,爱迪生联合美国七家、法国

中国电影史简答题总结

中国电影史 第一章“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1932年) 1、投机性的电影生产对中国电影初期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答:中国最早的一些电影企业大部分都是为了商业投机的目的而兴办的,缺乏坚实的经济技术基础,创作上低级趣味,粗制滥造,脱离时代,脱离人民生活。 但也有一批有志之士对中国电影事业和艺术基础的奠定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如商务印书馆成立活动影片部,坚持严肃的制片方针,可以说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认认真真地把电影作为一种事业来办的开端。 还有一些人虽然开始也是以投机为目的涉足电影,但最终致力于电影事业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如“明星”电影公司等一些影片公司,形成了一批比较稳定的电影生产队伍,成为左右中国电影市场的主要力量。这些电影公司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功罪各有不同,但它们的出现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有了这种事业的基础,中国电影才有可能在艺术上逐渐进步。 2、郑正秋在中国电影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答:郑正秋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早期最主要的电影艺术家。他早年以“药风”为笔名从事戏剧评论,主张戏剧应是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对提倡新剧、改良旧剧做了不少工作。郑正秋坚持主张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化的方针,把他丰富的戏剧经验运用到电影创作中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1923年由他编剧、张石川导演拍摄了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艺术形式上,《孤》没有像当时大多数中国电影那样盲目模仿西方电影,而是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剧学习了许多表现方法运用到影片拍摄之中。《孤》是中国电影成为一种有民族特色的、独立的艺术形式的一个开端。它的成功不仅在经济上拯救了“明星”公司和初兴的中国电影事业、促进了对电影的投资,而且在艺术上奠定了郑正秋在当时电影创作界的领导地位,推动了他的艺术主张的传播。这部影片的成功在使“影戏”风格在中国电影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电影编导,郑正秋在艺术创作上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郑正秋作为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其主要的功绩并不是把某种电影语言的具体表现手段介绍到中国来了,除了在电影事业的开拓方面的功绩之外,最主要在于他开创了中国电影从现实社会生活和从戏剧舞台艺术方面吸取丰富的创 作养料的优良传统,为中国电影艺术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3、如何看待田汉等人早期的电影主张? 答:在知识分子加入到电影行列之中,田汉早期的电影主张提得最明确,也最有代表性。田汉1926年组织了“南国电影社”,筹拍了《到民间去》和《断笛余音》两部带有明显民粹派色彩的影片。田汉把电影看作是

世界电影史重点知识梳理

世界电影史重点知识梳 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世界电影史重点知识梳理 第一章:电影的诞生 一、细碎知识点整理 1)世界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by卢米埃尔兄弟) 2)世界电影史第一个导演——乔治梅里爱 二、大块知识整理 卢米埃尔兄弟和梅里爱创作风格的缘起 卢米埃尔兄弟:开启了电影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a.对现实进行纪实的创作手段(记录眼前的景象) 1.利用景深(固态构图)完成 2.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 3.不同视角分区域拍摄和移动摄影 4.采用特技、戏剧元素,将主观创造意识渗入影像 5.运用不同的场景拼接(画面——最早的“蒙太奇”) b. 主要贡献 1.采用纪实手法,呈现日常生活场景,还原流动感、自然感 2.渗入主观化选择,创造出最初的叙事方法 3.开创现实主义电影创作风格(电影纪录片的先驱) c. 代表作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消防员》、《代表们登陆》、《水浇园 丁》(喜剧)、《假膝行人》 乔治·梅里爱:开启了电影现代主义的创作风格 a. 创作手段 1.利用停机再拍造成魔幻效果 2.借用照相特技发掘摄影特技:“叠印”“合成照片”“二次/多次曝光”“画托”“首次进行‘人工照明’” 3.舞台乐队指挥的视点——全景视点 4.成立了“明星制片公司”,建造了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个“摄影棚”,形成了“银幕即舞台”的美学观念 5.开始采用蒙太奇的手法来组合镜头 b. 主要贡献 1.采用多种摄像特技去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丰富影像的表达手段 2.蒙太奇方法的应用,开拓了影像的叙事功能 3.开创了现代主义电影的创作风格,可以称之为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C. 代表作品:《贵妇人的失踪》(停机再拍);《橡皮头人》(多次曝光);《魔窟》(叠印法);《月球旅行记》 第三章: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名词解释)[时间、地点、代表作品、起因、背景]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是1920年代出现在欧洲的一次电影实验运动,是欧洲先锋艺术运动的分支,是表现主义电影的延展。先锋电影也称“实验电影”或“地下摄影”,是一种远离电影故事片和纪录片主流,不为商业目的的默片纯视觉电影。 主张:反对叙事;倡导通过绝对自由的联想来达到纯粹的运动、纯粹的节奏和情绪,排斥真实、理性的含义;表现潜意识、非理性和梦幻世界;物大于人。

世界电影史(一)题库

世界电影史(一)复习题 第一讲绪论:电影的诞生 一、填空题 1.法国着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认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电影的发明是基于人类的()情结。 2、1888年,美国人()发明了电影胶片,他是后来着名的摄影器材公司——柯达公司的创始人。 3、电影发明的三大技术基础是()、()、() 二、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电影发明的科学与心理基础的是() A木乃伊情结B视觉滞留原理 C动的幻觉和心理认同D照相术 2、下列不属于电影发明的三大技术基础的是() A坚韧敏感的胶片B电影摄影机 C电影放映机D照相术 三、名词解释题 视觉滞留原理 第二章法国电影 第一节电影的发明与法国早期电影 一、填空题。 1、()年12月28日,法国人()兄弟在()放映了他们的短片,这一天被认为是世界电影的诞生日。 2、电影史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是()国着名导演()于()年拍摄的()。 3、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个工业化的电影企业是法国的()公司。 4、二十世纪初,法国的()兄弟组建了(),创作了()等优秀的艺术电影。 二、选择题 1、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卢米埃尔兄弟创作的是() A 《月球旅行记》 B 《工厂大门》 C《火车到站》D《水浇园丁》 2、下列不属于卢米埃尔电影的技术特征的是() A记录生活的写实主义拍摄方法 B将戏剧性引入电影,使用舞台演员,布景,道具,服装和化妆等手段。 C将摄影技术引入电影的拍摄中。 D进行无意识的蒙太奇尝试。 3、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梅里爱创作的是() A《水浇园丁》B《贵妇的失踪》 C《月球旅行记》D《爱德华七世加冕典礼》 4、下列关于梅里爱的说法,错误的是() A梅里爱在电影史上占据多个“第一”,如他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B梅里爱是电影发行行业的创始人。 C梅里爱拍摄了很多纪录片,均采用实景拍摄的纪实手法。 D梅里爱是第一个在电影中做广告的人。 三、简答题:

中外电影史考试复习知识点讲课稿

中外电影史考试复习 知识点

电影叙事的发现 一、卢米埃尔兄弟 1、卢米埃尔兄弟运用“电影活动镜”拍摄了50多部短片,它们大致有几种题材? (1)反映工厂生活的题材。如《工厂的大门》。 (2)表现家庭生活的影片。如《婴儿的午餐》。 (3)拍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的影片。如《火车到站》、《水浇园丁》。 2、卢米埃尔兄弟对世界电影的贡献是什么? (1)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电影活动镜”,是在世界电影史上最终完成了电影的发明。(2)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现实主义地表现了人们的生活。 (3)训练和培养了电影史上第一批摄影师。卢米埃尔兄弟被公认为“电影之父”。 (4)创造了移动摄影。 二、梅丽爱的创新(1896-1912) 1、使电影成为被策划的充满特技的戏剧表演,让观众首次看到了电影制造奇幻世界的魔力。 2、“停机再拍”产生叙事效果 3、“电影是一个可以按照创作者的意志来观察、解释,以至于歪曲现实的方法。” 4、局限:终未跳出舞台框架 三、卢米埃尔和梅丽爱的对比

布莱顿学派的叙事突破(1902-1908) 1、代表人物:乔治阿尔伯特史密斯和詹姆斯威廉森出生并工作于布莱顿而得名 2、创新突破: A、系列镜头的使用 B、蒙太奇的时空转换镜头的雏形,为后来的埃德温、鲍特、格里菲斯等大师级人物引领了方向 自觉的叙事 一、埃德温鲍特:《火车大劫案》 1、剪辑组合解决电影叙事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流畅” 2、在视觉上突破了日常视点 二、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1、电影特色? (1)电影的叙事方式:明显的受到了狄更斯小说的影响,强调以情节结构作为影片叙事的基础。 (2)电影的时空:以具体的视觉画面与抽象的思维概念相结合,使电影情节的构筑进入到电影寓意的阐释范畴,大大超越了影片实际叙事时间,也形成了冲破故事空间束缚的空间观念。 (3)电影的语言:确立了以镜头作为电影时空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的原则。实际上是现代电影分镜头和剪辑的基础。 4、格里菲斯对世界电影的主要贡献在哪儿? (1)把电影从戏剧中分离出来,使电影成为一门独立的“第七艺术”。 (2)着力于探求电影特技,尤其是摄影构图和蒙太奇。 (3)他的影片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再是场面,而是镜头,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首创。 重要作品:《党同伐异》 剧情简介: 这第一个故事叫做“母与法”。讲述20世纪初的加利福尼亚州,一位青年工人被人诬陷为杀人犯,被判处死刑。而他的妻子则必须在行刑之前找出真凶,营救她的丈夫。第二个故

《中国电影史》练习题

《中国电影史》练习题 第一讲 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部电影是由()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 A、美国人 B、法国人 C、意大利人 D、荷兰人 2、中国最早放映电影的地方是()。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香港 3、中国第一部国产影片是()。 A、《定军山》 B、《长坂坡》 C、《难夫难妻》 D、《阎瑞生》 4、中国第一部国产影片《定军山》的拍摄者是()。 A、黎民伟 B、张石川 C、郑正秋 D、任庆泰 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是()。 A、《难夫难妻》 B、《一夜不安》 C、《店伙失票》 D、《劳工之爱情》 6、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女演员是()。 A、林楚楚 B、严珊珊 C、王彩云 D、殷明珠 7、在中国电影史上被称为香港电影之父的是()。 A、张石川 B、郑正秋 C、黎民伟 D、但杜宇 8、中国第一部在海外放映的电影是()。 A、《难夫难妻》 B、《庄子试妻》 C、《孤儿救祖记》 D、《掷果缘》 9、被誉为“尝试时期中国短故事片创作的压卷之作”的是()。 A、《庄子试妻》 B、《孤儿救祖记》 C、《劳工之爱情》 D、《黑籍冤魂》 10、中国早期长故事片的代表性作品有()。 A、《庄子试妻》 B、《黑籍冤魂》 C、《阎瑞生》 D、《海誓》 E、《红粉骷髅》 11、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影公司是()。 A、新民公司 B、华美公司 C、明星公司 D、幻仙公司 12、明星公司三巨头是()。 A、张石川 B、郑正秋 C、黎民伟 D、周剑云 E、洪深 13、影片《孤儿救祖记》的编剧是()。

A、张石川 B、郑正秋 C、黎民伟 D、洪深 14、上海影戏公司的创办人是()。 A、汪煦昌 B、但杜宇 C、王元龙 D、邵醉翁 15、20世纪20年代以《梁祝痛史》等影片掀起古装片拍摄浪潮的是()。 A、明星公司 B、上海影戏公司 C、大中华百合公司 D、天一公司 16、被称作武侠神怪片鼻祖的影片是明星公司拍摄的()。 A、《火烧红莲寺》 B、《火烧平阳城》 C、《火烧七星楼》 D、《火烧青龙寺》 17、中国电影早期的“四大名旦”指的是:() A、王汉伦 B、严珊珊 C、张织云 D、宣景琳 E、杨耐梅 思考题: 1、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是什么?它是在哪一年拍摄的?谈谈你对草创时期中国电影的印象。 2、试述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国产电影运动”。 3、《孤儿救祖记》对早期民族电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20世纪20年代的商业电影都有哪些类型?它们由盛到衰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讲 选择题: 1、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三大电影制片机构是()。 A、明星公司 B、大中华百合公司 C、天一公司 D、长城画片公司 E、联华公司 2、联华公司的创办人是著名的电影事业家、编剧、导演()。 A、张石川 B、郑正秋 C、罗明佑 D、但杜宇 3、影片《故都春梦》的导演是有“诗人导演”美誉的()。 A、孙瑜 B、卜万苍 C、陆涵章 D、程步高 4、体现“国片复兴运动”创作成就的代表性作品有()。 A、《劳工之爱情》 B、《西厢记》 C、《野草闲花》 D、《恋爱与义务》 E、《桃花泣血记》

2018上海大学电影学专业高分考研经验分享

一、院校选择 我考虑到的因素主要有学校所在城市、招生人数(和报录比)、专业课命题风格、分数线。 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则因人而异,我对北京积怨二十年,所以首先排除了所有的北京院校。(这么一来其实就没剩多少选择了......)上网一搜,发现我喜欢的一位影评人对上大电影学评价不错,而我曾经在上海度过了一段特别愉快的假期,加之这座城市在中国电影史上意义非凡。所以整个择校过程并无纠结。 一般来说招生人数、分数线等等信息都可以从学校和学院官网上查到,像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s://www.doczj.com/doc/3f16702960.html,)提供了招生计划、初试复试参考书目、考试大纲,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https://www.doczj.com/doc/3f16702960.html,)提供了专业介绍、往年复试分数线及报考人数。 搜索心仪院校的近十年真题,大致浏览一遍,看看有多少题目是自己听说过的,又有多少完全陌生。如果你自认观影储备量一般,那么保险起见最好避开那些剑走偏锋的院校。上大电影史与电影理论的命题中规中矩看重基础,15年开考的电影产业与文化则明确考察重大热点,总归还是摸得着底,不会让人措手不及。 二、初试科目、参考书目及复习方法

1.公共课 政治:辅导书我用到肖秀荣的《精讲精练》、《1000题》、《知识点提要》、《考点预测背诵册》、《八套卷》、《四套卷》还有一本时事小册子,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也没看任何视频课。4月开始看《精讲精练》,我的进度刚好是每看完一本书下一本书就出版了,算是无缝衔接。错题本必不可少,我的方法是把精讲精练、1000题和肖4肖8的错题改写成知识点记录到活页夹里,按照对应的课程和章节分别编号,对重点和难点参照精讲精练补充拓展,并且用彩色笔标记出来。最后的一个月我看得最多的就是错题本、《知识点提要》的哲学逻辑图+毛中特附录+史纲时间轴、肖8肖4大题。按计划我不打算在政治上花费太多时间(简言之就是不走心),最终的分数不高不低,符合预期。 英语(一):我从3月开始用百词斩过了一遍大纲词汇,然后用扇贝单词过了一遍核心词汇,最后一个月买了新东方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作自查用。复习期间还用到张剑真题黄皮书(版本繁多,建议买年份多的)《阅读理解150篇》《最后预测5套题》和新东方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考研英语:拆分与组合翻译法》。我的笔记里记录了错题词汇、做过的阅读理解中出现的生词和词组、小作文范文6篇(不同类型)、大作文范文3篇(圈出精彩的句子和词汇)、高难度的翻译真题、不太熟悉的词组译法。最后一个月基本只用到笔记和《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这本书总结的大作文写作常用词组很实用)。最终分数比我预想的低了些,怀疑是大作文中段有点跑题。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一、名词解释 1.类型电影 答:类型电影是美国好莱坞商业电影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流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占据世界影坛统治地位。大制片企业为确保商业利润而实行的由制片专权,强调专业分工、各司其职的传送带式影片生产。类型电影,就是按照各种不同的标准化模式创作出来的影片。类型电影作为一种拍片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随着大制片厂制度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逐渐解体,类型电影也趋于衰落,各种类型之间的严格界线趋于模糊,越来越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样式划分。 2.爱森斯坦 答:爱森斯坦(1898—1948),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爱森斯坦是蒙太奇理论大师,1922年,他在《左翼艺术战线》杂志上发表了《杂耍蒙太奇》,这是第一篇关于蒙太奇理论的纲领性宣言。在爱森斯坦看来,蒙太奇不仅是电影的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他指出:两个并列的蒙太奇镜头,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代表作品有《战舰波将金号》《罢工》等,其中1925年拍摄的《战舰波将金号》是其蒙太奇理论的艺术结晶,片中著名的“敖德萨阶梯”段落是蒙太奇运用的经典范例。 3.色彩

答:电影色彩是电影技术发展的结果,它的应用使电影更加贴近自然,同时作为电影视觉语言最外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电影的叙事、造型等都有一定影响。成熟起来的电影色彩逐渐摆脱了对现实世界机械还原的束缚,色彩的运用与心理和文化结合,成为自觉自由的创作元素,从而更合乎艺术创作的规律。根据对人的心理造成感觉的区别,色彩有冷色调和暖色调之分。 4.《我父我主》 答:这是塔维亚尼兄弟保罗和维托里奥第一部取得国际性成功的影片,讲述一个目不识丁的牧童通过对父亲的倔强反叛而成为一个语言学专家的故事。电影开始的场景就引入了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效果。 5.阿巴斯 答:阿巴斯是伊朗导演中被誉为“90年代世界舞台上出现的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他的创作整体影响着伊朗电影的发展,代表作品包括《哪里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长流》《橄榄树下》等。《樱桃的滋味》(1997)更是集大成之作,一举摘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之后《随风而去》使得伊朗电影异军突起。他的大部分电影关注儿童纯真的世界,维护儿童的真挚与单纯,擅长以平凡的小处着笔,朴实地讲述故事。 6.纪录片学派 答:英国电影界在20世纪30-40年代形成的由约翰?格里尔逊为代表人物的一个学派。纪录片学派刚开始时将注意力集中在1930年代最流行的技巧和手法上,如先锋派的倾向、

中外电影史---考试重点整理精编版

中外电影史 外国电影 序 一、电影的诞生 182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提出了“视觉滞留”的原理。 1824年,法国物理学家尼赛富尔·涅普斯拍出一幅静物照片,此后照相术迅速发展。1878年,英国摄影师爱德华·穆布里奇拍出表现物体连续运动的一组照片。 ` 1882年,法国人马莱研制出“摄影枪”,此后他又发明了“软片式连续摄影机”。 1894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他的机械师协助下制作出了“电影视镜”。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发明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了他们的电影。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 二、电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继卢米埃尔之后,法国人乔治·梅里爱把魔术表演剧院改造成摄影棚,进行魔术电影实验。 1903年,美国导演埃德温·鲍特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由此,电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叙事体。 1915年,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艺术的初步形成。 > 1927年10月6日公映的美国电影《爵士歌手》是有声电影开端的标志。 1935年美国电影《浮华世家》是第一部用彩色胶片拍摄的彩色电影。 20世纪70年代以后,高科技开始影响和改变着电影的面貌。 第一章法国电影 第一节法国的印象派和先锋派电影 一、印象派电影 代表作:路易·德吕克、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日》、阿倍尔·冈斯《车轮》、让·爱浦斯坦《忠诚的心》 印象派电影的特点:不注重影片的外在故事情节,而善于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着重创造气氛,用环境衬托人物的心理和命运;追求造型美,追求新奇的视觉形象和

新颖的拍摄角度。 ( 二、先锋派电影 先锋派电影的特点: 1、在反对商业电影的口号下,力图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电影成为只能供少数 人观赏的、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 2、借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 先锋派电影的理论主张: 1、反对叙事,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要求以抽象的图形、唯美的形式、孤立的 形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 2、倡导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来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 含义,需要的只是纯粹的运动、节奏和情绪。 3、描写充满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 ¥ 4、把表现物放在比表现人更重要的地位或者至少是平等的地位。 1、纯电影 纯电影的特点:摆脱故事情节和舞台剧的影响,单纯以运动,包括各种线条和形状的变化来触发观赏者的情绪。 代表作:费尔南·莱谢尔《机械舞蹈》 2、达达主义电影 达达主义电影的特点:没有主题和情节,追求奇异怪诞的视觉效果。 代表作:雷内·克莱尔《幕间休息》 3、超现实主义电影 … 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形象化的表现梦境、潜意识活动和变态心理,真实的场景与非理性行为交织在一起,借以表现主观世界的混乱、幽暗、痛苦和失落感。 代表作:谢尔曼·杜拉克《贝壳与僧侣》、路易斯·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狗》、《黄金时代》 第二节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一、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 以富有感情的笔调描写法国的社会现实,特别是普通人的生活遭遇,注重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影片多采用景深镜头。 二、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主要导演及其作品 雷内·克莱尔《巴黎屋檐下》、让·维果《操行零分》、马赛尔·卡尔内《雾码头》、叙利恩·杜维威尔《同心协力》、让·雷诺阿《大幻灭》、《游戏规则》 第三节法国“新浪潮”电影 — 一、“新浪潮”电影的理论基础 1、电影的记录本性理论 2、场面调度理论 3、作者电影观念 二、“新浪潮”电影的创作特征 三、“新浪潮”电影的主要导演及其作品 1、让-吕克·戈达尔《筋疲力尽》

世界电影史复习要点

世界电影史复习要点 第一讲 第一节了解 第二节 视觉暂留原理 放映中的影片之所以能给我们以运动的幻觉,是因为反映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形象不会立刻消失的缘故。我们眼睛的这一特点,或者说这一缺点,即形象在视网膜上的滞留性,被称为视觉暂留原理。 胶片的发明 1889年,美国人伊斯曼发明了透明胶片,取名柯达胶片 第三节 电影诞生的时间、地点、标志性事件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地下室卢米埃尔兄弟公开放映电影卢米埃尔兄弟的代表作品、电影史贡献 《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的早餐》、《代表们的登陆》等 (1)卢米埃尔兄弟是电影的发明人,他们开创了电影的历史。 (2)纪录片的起点:写实主义 (3)摄影技巧的启示 (4)无意识的蒙太奇组接 梅里爱的代表作品、重要贡献、电影的局限性 《月球旅行记》局限性 1)拘泥于戏剧美学 2)对摄影机的认识程度有限固定机位乐队指挥的位置 百代、高蒙概况 创建者:查尔·百代1907年,完成了电影制作-放映的垄断体系 创立者:莱翁·高蒙1905年,在皮特休蒙建立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制片厂 布莱顿学派概况 1900年前后英国电影的先驱者阿尔伯特·史密斯詹姆士·威廉逊 阿尔伯特·史密斯、詹姆士·威廉逊的代表作及其技术特点 ●1、阿尔伯特·史密斯 ●代表短片: ●《玛丽·珍妮的灾难》:全景与特写的交替 ●《祖母的放大镜》:特写与远景的交错 分镜头原则的最初体现 阿尔伯特·史密斯的贡献:创造了较为复杂的剪辑手法,喜剧电影的创作 ●2、詹姆士·威廉逊 ●代表影片: ●《鲸吞》:特技摄影加简单情节 ●《中国教会被袭记》:5分钟长度,4个场景,追逐-救援的经典电影叙事模式。 ●《义犬救主记》:完整的故事。 ●贡献:探索摄影特技,善于用镜头讲述完整的故事,是惊险片的鼻祖。 第五节 《火车大劫案》的电影史地位

影视鉴赏习题答案

影视鉴赏习题答案 1 【单选题】()属于纪实感很强的电影。 A、《三峡好人》 B、《英雄》 C、《小时代》 D、《杜拉拉升职记》 我的答案:A 得分:33.3分 2 【判断题】电影可以说就是我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贾樟柯的电影具有社会活化石的作用。()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4 【单选题】理论家波德里亚认为电影与现实的关系不包括()。 A、影像以符号的形式包围着现实 B、影像是现实的反映 C、影像掩盖真实的不在场 D、影像掩盖和篡改现实 我的答案:A 得分:33.3分 5 【判断题】电影就像镜子,因为我们会把电影里的人生和自己进行比较。()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6 【判断题】《西蒙妮》讲述的是导演通过电脑技术虚拟出一位完美男主角的故事。()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7 【判断题】好莱坞电影中“奇观化”法则指的是电影要表现出现实生活中难得一见的东西。()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8 【判断题】电影具有艺术特质,但不完全等同于艺术的产物,其还会受到技术、市场规律等影响。()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9 【判断题】电影所代表的形象思维,会与逻辑思维相互对立并互补。所以一般形象思维比较好的人逻辑思维就比较差。()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10

【单选题】关于“摄影机如自来水”,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它是电影理论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句话。 B、这句话主要是强调摄影师对电影创作的重要性。 C、由法国电影理论家阿斯特吕克提出。 D、意思是运用摄影机语言漂亮流畅地表达思想,叙述故事。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11 【单选题】只有电影()的时候,电影才开始被看成是艺术的。 A、有自己的语言方式 B、具有戏剧性 C、被社会大众接受 D、成为全方位的欣赏 我的答案:A 得分:20.0分 12 【单选题】根据库勒的“游戏冲动说”,能够缓和感性和理性冲动间矛盾的游戏是()。 A、阅读和体验 B、艺术创造 C、社会交往 D、辩证思维 我的答案:D 得分:0.0分 13 【单选题】面对当今的电影,我们应该反思和批判的是()。 A、意识形态欺骗性 B、电影的平面化、单面化问题 C、媒体的强势话语霸权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14 【判断题】王家卫的包括《重庆森林》《花样年华》在内的电影,诗性特点是非常强烈的。()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5 【单选题】电视和电影最大的区别是()。 A、制作者 B、目标受众 C、媒介特征 D、传播内容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16 【单选题】关于我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中国第四导演把电影论证成为艺术 B、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影是宣传工具 C、中国第五代导演把电影彻底市场化 D、现在电影是文化创意产业

中外电影史整理(自己整理的)

中外电影史整理 一:名词解释 1.类型电影 是指按照约定俗成的类型要求或原则制作出来的影片,它们拥有相似的主题、情结、人物、场景和电影技巧的影片。是商业化的生产和意识形态生产的共同产物,尤其是在美国好莱坞中成为商业电影制作的主流。在三十年代形成规模并占据了主导地位。它是指由不同的题材或技巧形成的不同的影片范式。类型电影的主要特点是: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图解式的人物形象。常见的类型有西部片、警匪片、灾难片、歌舞片、科幻片、动作片等。 2.好莱坞明星制 最早是由环球公司的卡尔.莱默尔发明的。突出演员作用,为已经确定好某种类型角色的演员量身定做影片,使之成为观众崇拜的偶像,是20世纪初在好莱坞逐渐形成的制造和鼓励明星崇拜的商业手段。 3.意大利新现实电影 鲜明的美学特征标志着有声电影以来电影趋向于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最突出成就,也是先锋主义电影运动之后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 4.布莱顿学派 创造性地运动“蒙太奇”发现电影独特的思维表达。交替使用特写和远景或近景与远景镜头。 5.左岸派电影 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国电影的一个派别。在法国新浪潮兴起的同时,在巴黎有另一批电影艺术家拍出一些与传统叙事技巧大相径庭,有着明显的侧重人物内心描写倾向的电影,由于艺术家们大都居住在塞纳河左岸而得名。 6.美国默片 20世纪初中期,美国拍摄了一系列无声电影,电影只有画面和背景音乐,剧中人通过动作,表情让观众了解剧情,必要时,会插入一些字幕来帮助观众了解人物语言,期中以格里菲斯与卓别林的喜剧电影最为代表。 7.古典电影 指美国主流剧情片,大约是从191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它在故事,明星,制作商都很强,剪接则强调古典剪接,视觉风格很少扰乱角色的动作,其故事结构简洁,并逐渐推向高潮,结尾则多为封闭式。 二:简答题 1.早期电影创作两种风格 在电影的初创期,卢米埃尔和梅里爱截然不同地代表着两种倾向,两种风格。在卢米埃尔看来,电影无非是一种“科学珍品”,运用于艺术并不是目的,他的口号是再现生活,而且卢米埃尔擅长使用摄影机固定镜头,长镜头来记录现实,所以他的影片明显带有纪录片的风格,他曾分别将摄制的几部短片按其自身先后与逻辑关系联结起来,形成了最初的蒙太奇。梅里爱则认为电影能够创造艺术,“银幕即舞台”可以“改变生活”,而且他有意识的利用运动镜头和演员的表演以及戏剧中的诸多元素创造出一种“戏剧电影”,并娴熟的运用了镜头组合,按自己的喜好使用“场面转换”的手法,这无疑是对蒙太奇的一次发展,所以他的影片明显带有故事片的风格。卢米埃尔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记录性的,是再现主义,梅里爱却是幻想的,浪漫主义的,是表现主义。卢米埃尔可称为电影纪录片的先驱,梅里爱则可称为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2.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美学特征 主要表现了人类对于生存的四个基本问题的思考:1.反对战争2.反对饥饿3.反对贫困和失业所造成的困境4.反对家庭解体和堕落。

中外电影史学习要点(2)

中外电影史学习要点 前言 世界电影史“入史”的评价标准,有四个方面因素:影片或事件的文献性;原创性;影响性;典型性。 第一章无声电影时期 第一节早期无声电影 1.1891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单人观看影片的“电影视镜”,并申请了专利。 2.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用他们的“活动电影机”放映了10部影片,其中就有后来知名的《火车进站》、《工厂大门》、《贝贝的午餐》、《水浇园丁》等,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3.视觉暂留原理: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 -0.4秒的时间。 4.电影生产至少涉及三个最基本的电影器械或设备:电影胶片、连续摄影机、活动放映机。 5.电影的摄影影像是留影在柔软的、和纸一样可随意卷曲的、半透明的赛璐珞底片上的,这种物质被叫做“胶片”。 6.国际通用的电影胶片规格是35毫米。 7.第一个想出连续摄影的是英国摄影家爱德华?慕布里奇。 8.赛璐珞胶卷的优点:柔软、感光性强;缺点:易着火、保存难。 9.爱迪生的影片几乎全是在一中叫做“黑玛丽”的摄影棚内拍摄的。

10.爱迪生的拍摄特点 拍摄场地:几乎在摄影棚内拍摄; 拍摄内容:记录剧院舞台上的表演动作或室内生活场景的片段。11.卢米埃尔兄弟的拍摄特点和局限性 拍摄场地:主要是户外(公园、花园、海滩和其他公共场所) 拍摄内容:记录了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与人们关注的新闻事件。 局限性:手工作坊式的制片活动,将电影看成一种杂耍玩意儿,没有认识到电影作为媒介的巨大潜力。 12.比较《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的镜头运用。(p14) 13.1896年,梅里爱发现了“停机再拍”的奥秘,这个技术手段决定了蒙太奇手法的发明,也决定了电影进入叙事成为可能。 14.梅里爱的贡献与局限?(p16) 贡献: (1)将电影和叙事联系起来,建立了故事片这一重要的电影形式。(2)将戏剧演出的流程引到电影拍摄中来。 (3)发明特技:停机再拍、淡入淡出、叠化、渐隐。 局限: (1)局限于“舞台美学”,制约了电影叙事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2)将“停机再拍”看做魔术师的机巧,而不是电影叙事的要素。 15.布莱顿学派 20世纪最初十年在英国的布莱顿(海滨城市),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摄影师们,主张像卢米埃尔那样,在露天场景中创造“真实生

《中外电影史论》题库(答案完成版)

《中外电影史论—世界电影史》题库(答案版) 绪论 一、填空 1. 从<1895年> 至今,电影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吸收了<雕塑>,文学,<音乐>,绘画,<舞蹈> ,<建筑> 等人类艺术的各种元素和成果,但仍然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认识世界。 2. 叙事影片就是通常所说的<情节剧>,非叙事影片包括<纪录片>,<科学实验纪录>,<广告片> 等。 3. 麦克卢汉认为人类文明史经历了<口头文化> ,<印刷文化> ,<电子文化>三个发展阶段。 4. 电子文化具有具像性,<直观性>,<质感性>,<整和性>的特点。 5. 无声电影时期,经过法国的<梅里爱> 、美国的<格里菲斯>,前苏联的<爱森斯坦> 等人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创立和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6. 成熟期奥森?威尔斯的<公民凯恩> 的出现,标志着电影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7. 电影发展期是电影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过程中,电影出现了两条发展道路:一条是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 、法国的<新浪潮>、<政治电影> 等,另一条是以安东尼奥尼、费里尼、伯格曼为代表的第二次现代电影思潮。 8. 发展期还出现了许多电影新手法,如<意识流> 、闪回、<闪前手提摄影> 等等,出现了众多流派、风格景象争艳的现象。 9. 电影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好莱坞现代工业化的整和> ,建立了现代电影工业,从而使电影工业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10. <1895> 年<12> 月<28> 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的地下室,第一次放映了自己拍摄的<火车到站> 、《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十余部短片,这一天就成为电影的诞生日。 二、名词解释: 1.视听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如果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它与自然语言有着根本的差别,人们无法用分析自然语言的方式来处理视听语言。 2. 地下电影:地下电影不是指那些非法拍摄的影片,而是指那些纯粹由个人制作、没有或根本不可能通过正规渠道放映的影片。 3. 麦克卢汉主义:传播学认为人类文明史,就是讯息传播史,因为涵盖了文化的基本内涵,而讯息传播的方式则决定了历史的方向。 4. 电子文化:是以视听语言为标志的广播影视文化,以活动画面为核心的表意方式,它具有具象性、直观性、质感性和整合性。 三、简答: 1. 谈谈你对视听语言的理解? 答案:视听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如果从语言学角度看,它与自然语言有着根本的差别,人们无法用分析自然语言的方式来处理视听语言。视听语言作为一种艺术方式,正成为一种新的认知世界的方式。从以印刷文化为中心转向以视听语言为中心的传播方式,使当代文化正经历着一次革命性的文化。 2. 电影史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我们研究电影史有哪些意义? 答案:电影史研究的对象有以下几个:1〉视听语言的发展史;2〉电影技术发展史;3〉电影经济史。研究电影史主要意义:1〉人类正进入以视听语言为标志的新时代;2〉视听语言成为一种新的认知方式;3〉电影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把握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