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实验报告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实验报告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实验报告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实验报告

学生实践报告

(文科类)

课程名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专业班级: M10 会计(公选)

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所属院部:龙蟠学院指导教师:高原

2012 ——2013 学年第 2 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践项目名称:案例分析实践学时: 8

同组学生姓名:实践地点: 5107 实践日期: 14-16周实践成绩:

批改教师:批改时间:

指导教师评阅:

一、实践目的和要求

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等方面看,该课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如课程内容丰富,课程的知识综合性和关联性强,课程的内容更新速度快,热点、重点问题多等。面对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学的这些特点,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案例分析的重点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为主,在案例分析的全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研读案例,查找并分析背景资料、思考判断、讨论交流、总结反思等环节,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环境与条件

5107教室

三、实践内容

丽岛实业是香港一家餐饮企业集团,已经在香港经营餐饮业30余年。

丽岛实业在香港开设了20多家“丽岛大酒楼”、“丽岛皇宫”等命名的传统

奥菜酒楼,丽岛实业的酒楼面向中、高档消费者,虽然菜式价格高于一般粤菜酒楼,但其菜式以高质量取胜,生意门庭若市,已经形成了一批忠实的老客户。“丽岛”品牌酒楼已经成为香港传统粤菜的著名品牌,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除了粤菜酒楼外,丽岛实业还在香港各地区开设了100余家“丽岛”品牌的快餐点。虽然是快餐生意,但其经营模式仍以高质量为主,因此“丽岛”就是品牌的快餐店在中式快餐行业取得了领导地位。在香港餐饮界,“丽岛”就是品质的标志。

丽岛实业的大股东蔡大福已临近退休年龄,其女儿蔡家伦在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已经在丽岛实业工作了一段时间,蔡大福逐任命蔡家伦为丽岛实业的总经理。蔡家伦接任后,首先分析了丽岛实业餐饮业务现状及市场情况。

按照蔡家伦的分析,香港目前的年轻人以及中年的中产阶层更崇尚新鲜事物,在餐饮方面不再传统菜。蔡家伦还发现,丽岛实业各酒楼的主要收入平源为各类喜庆筵席,但近几年来很多年轻人婚宴均在场面较为宏大的五星级饭店举行,丽岛实业酒楼目前的主要顾客群为中、老年的忠实熟客,顾客群已经开始出现缓慢的萎缩趋势。同时,一些竞争对手模仿丽岛实业的高质量、高档次经营模式,对丽岛实业的酒楼形成了较大竞争压力,同时对其菜式价格产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一些较弱的传统粤菜竞争对手则选择了放弃,退出了传统粤菜市场。

根据蔡家伦的调查,中式快餐的顾客群主要为午饭时段的各类顾客,以及习惯在外用晚餐的单身人士,用餐人数较为稳定。虽然丽岛实业的快餐店在质量方面领先竞争,但其责人家主要竞争对手已经开始采用提高质量并降低价格的方式招揽顾客,对丽岛实业的快餐站形成了较大竞争压力。同时由于各类快餐店的产品差异很小,新的快餐断出现,因此快餐店竞争日起激烈。

蔡家伦将其在硕士课程中学到的生命周期理论与波士顿矩阵结合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矩阵(其中包括“引入期的婴儿产品”等四类),据此分析丽岛实业的业务形势。

经过分析后,蔡家伦认为,为保持并提高盈利能力,丽岛实业必须改变企业战略和经营方式。蔡家伦将其父亲一直采用的稳定型战略变革为成长型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变革措施。

丽岛实业与某银行结成战略联盟,凡使用该银行发行食用卡在丽岛实业的粤菜酒楼结账均可获得9折优惠,另外,对消费满3000元的顾客派发礼券,可于下次用餐时免费获得一碗鱼翅。同时,各酒楼在不同推出广东不同地区的传统粤菜专题系列。例如,1月份为顺德菜,2月份为潮州菜,3月份肇庆菜等。各酒楼还按季节和传统节日推出丽岛品牌的粽子,月饼、年糕等,并销售各种调料,供顾客购买回家食用等。

除此之外,丽岛实业的酒楼营业区域从中骨商业区及富裕住宅区扩大到各大型中产阶层住宅区。为了避免破坏丽岛实业一贯的高档形象,所有在中产阶层住宅区新开设的粤菜酒楼均不使用“丽岛”名称,而是各自使用不同的名称,如彩云楼、九月花、金月居等。

蔡家伦同时意识到,年轻人喜欢尝新。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蔡家伦招聘了一批有相关经验的员工,以不同名称开设了京菜、川菜、上海菜等不同地方风格的酒楼,而且还将菜第拓展到日本菜、韩国菜、越南菜等外国特色餐饮。

在快餐店方面,蔡家伦在最高档次的商业和办公大楼内开设多家新的高档快餐店,店名不使用“丽岛”,而改用“朝九晚五”。与丽岛品牌快餐店及其竞争对手的档次不同,这些“朝九晚五”快餐店装修高尚豪华,主要面向高薪白领阶层,销售高质量快餐菜式和健康食品,因此价格偏高。为吸引原顾客群以外的家庭主妇及学生顾客,现有的丽岛品牌快餐店还在非繁忙时段推出了各类优惠套餐。

由于酒楼和快餐店数量的快速增加,丽岛实业在数量和品种上对食品原料的需求都大幅增加。为了确保稳定的食品原料供应,削弱竞争对手的食品原料供应,蔡家伦收购了丽岛实业的两家主要食品原料供应商。

蔡家伦上任总经理后不久就推出了上述一系列的战略变革措施,引起了不少在丽岛实业追随蔡大福多年的创业元老们的不满。他们联合起来,一同

向蔡大福表达了对蔡家伦的作风及其新战略的不满和疑虑,包括:一是丽岛实业进入很多新的、不同的地方菜系领域,可能导致丽岛实业一贯注重的食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二是开设大量新的酒楼、餐馆和快餐店,对丽岛实业的资金链产生巨大的压力,蔡家伦这些激进的做法,可能导致丽岛实业因资金短缺出现倒闭危机。

当蔡大福与蔡家伦讨论这些创业元老们的不满和疑虑时,蔡家伦认为这些创业元老们跟不上潮流,只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投拆,而且,蔡家伦认为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新业务均已经为丽岛实业带来了较为丰厚的利润。

蔡家伦因此希望蔡大福和她一样,不要理会这些创业元老们的不满和疑虑,并希望蔡大福支持她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要求:

(1)列示将生命周期理论与波士顿矩阵结合后所得到的新矩阵的四个阶段的名称、特征以及在各个阶段企业所应采取的战略。结合丽岛实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丽岛实业粤菜酒楼和快餐店各自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2)简述稳定型战略的内涵,并简要分析蔡大福采用稳定型战略的原因。

(3)逐一简述成长型战略的具体分类及其内涵。结合蔡家伦战略变革的具体措施,分析每项具体变革措施所属的成长型战略的具体类型。

(4)分析蔡家伦的战略变革遭到丽岛实业创业元老们反对的主要原因。

指出在战略变革开始时蔡家伦应收何种方式推行变革才能降低或消除变革的阻力。

(5)创业元老们对丽岛实业进入新市场和推出新产品的质量产生了怀疑,指出4种蔡家伦可以选择的保证质量的方法。

(6)创业元老们提出丽岛实业可能存在倒闭的风险,如果丽岛实业因蔡家伦的战略变革倒闭,指出丽岛实业倒闭的类型,并分析导致其倒闭的可能原因。

四、实践报告(附件)

实验2、功率因数的提高(含数据)

功率因数的提高 一. 实验目的 1. 学会用功率表法测量电感阻抗参数的方法。 2.通过实验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和意义。 3. 熟悉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和单相自耦调压变压器的主要技术特征,并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内容 1. 电感阻抗参数的测量,按图5-1接线。 分别测量40W 白炽灯(R),电感线圈(L) 的等效参数。 2. 电感阻抗两端并联电容,接线如图5-2。逐渐加大电容量每改变一次容值,都要测量端电压U (调节自藕变压器使其保持90V 固定值),测量总电流I ,电感阻抗电流IRL ,电容电流IC 以及总功率P 之值,记录于表5-2。 图5-2 表5-2 电感阻抗L 两端并联电容C 测得数据 Z

表5-3 电感阻抗L与两个灯泡R串联后两端并联电容C测得数据 三.注意事项 1. 本实验直接用市电220V交流电源供电,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人身安全,不可用手直接触摸通电线路的裸露部分,以免触电,进实验室应穿绝缘鞋。 2. 自耦调压器在接通电源前,应将其手柄置在零位上,调节时,使其输出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升高。每次改接实验线路及实验完毕,都必须先将其旋柄慢慢调回零位,再断电源。必须严格遵守这一安全操作规程。 四.实验设备 (1)功率表1只 (2)数字万用表1台 (3)电量仪1台 (4)白炽灯1只40W /220V (5)电感线圈1只 (6)电容器5只0.5μF ,1μF ,2μF,4μF ,8μF /500V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完成表格中的数据计算。 2. 以电容C的值为自变量,绘制cosφ曲线。此处cosφ是指负载端的功率因数,包括电容器。 3. 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分别绘出电压、电流相量图,验证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4.讨论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基本信号的产生 二、实验目的:I 利用MATLAB 产生连续信号并作图 II 利用MATLAB 产生离散序列并作图 III 利用MATLAB 进行噪声处理 三、 实验内容: I 利用MATLAB 产生下列连续信号并作图 ①X(t)=-2u(t-1),-1=0); plot(t,x); 图形如右: ② X(t)=-(e^-0.1t)*sin(2/3*t),0

-1.5-1 -0.5 0.5 1 1.5 2 II 利用MATLAB 产生下列离散序列并作图 ① X(t)=1,-5<=t<=5 else 0,-15<=t<=15 MATLAB 程序如下: k= -15: 15; x=[zeros(1,10),ones(1,11),zeros(1,10)]; stem(k,x) 图形如下: ② X(t)=0.9^k*(cos(0.25*pi*k)+sin(0.25*pi*p),-20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专业班级:通信(4)班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所属院部: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指导教师: 20 16 ——20 17 学年第一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实验报告原则上要求学生手写,要求书写工整。若因课程特点需打印的,要遵照以下字体、字号、间距等的具体要求。纸张一律采用A4的纸张。 实验报告书写说明 实验报告中一至四项内容为必填项,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内容与过程;实验结果与分析。各院部可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验具体要求增加项目。 填写注意事项 (1)细致观察,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2)准确说明,层次清晰。 (3)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4)外文、符号、公式要准确,应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5)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严禁抄袭、复印,一经发现,以零分论处。 实验报告批改说明 实验报告的批改要及时、认真、仔细,一律用红色笔批改。实验报告的批改成绩采用百分制,具体评分标准由各院部自行制定。 实验报告装订要求 实验批改完毕后,任课老师将每门课程的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以自然班为单位、按学号升序排列,装订成册,并附上一份该门课程的实验大纲。

实验项目名称:MATLAB语言工作环境和基本操作实验学时: 同组学生姓名:实验地点:工科楼A205 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批改教师:批改时间: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 1.初步了解MATLAB开发环境和常用菜单的使用方法; 2.熟悉MATLAB常用窗口,包括命令窗口、历史窗口、当前工作窗口、工作空间浏览器窗口、数组编辑器窗口和M文件编辑/调试窗口等; 3.了解MATLAB的命令格式; 4.熟悉MATLAB的帮助系统。 要求: 1. 简述实验原理及目的。 2. 记录调试运行情况及所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3. 简要回答思考题。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微型计算机、Matlab6.5以上版本的编程环境。 三、实验过程 命令窗口(Command Window): (1) 用于执行MATLAB命令,正常情况下提示符为“>>”,表示MATLAB进入工作状态。 (2) 在提示符后输入运算指令和函数调用等命令(不带“;”),MATLAB将迅速显示出结果并 再次进入准备工作状态。 (3) 若命令后带有“;”,MATLAB执行命令后不显示结果。 (4) 在准备工作状态下,如果按上下键,MATLAB会按顺序依次显示以前输入的命令,若要执 行它,则直接回车即可。 工作空间(Workspace): (1) 显示计算机内存中现有变量的名称、类型、结构及其占用子节数等。 (2) 如果直接双击某变量,则弹出Array Editor窗口供用户查看及修改变量内容。 (3) 该窗口上有工具条支持用户将某变量存储到文件中或者从文件中载入某变量。 命令历史记录(Command History): (1) 保存并显示用户在命令窗口中输入过的命令,以及每次启动MATLAB的时间等信息 (2) 若双击某条命令记录,则MATLAB会再次执行该命令。 当前路径窗口(Current Directory):

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第一题 如何用计算机模拟一个随机事件,并估计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以计算圆周率π。 解: (一)蒙特卡洛方法可用于近似计算圆周率:让计算机每次随机生成两个0到1之间的数,看以这两个实数为横纵坐标的点是否在单位圆内。生成一系列随机点,统计单位圆内的点数与总点数,(圆面积和外切正方形面积之比为π:4),当随机点取得越多时,其结果越接近于圆周率。 代码: N=100000000; x=rand(N,1); y=rand(N,1); count=0; for i=1:N if (x(i)^2+y(i)^2<=1) count=count+1; end end PI=vpa(4*count/N,10) PI = 3.1420384

蒙特卡洛法实验结果与试验次数相关,试验次数增加,结果更接近理论值 (二)18世纪,法国数学家布丰和勒可莱尔提出的“投针问题”,记载于布丰1777年出版的著作中:“在平面上画有一组间距为d的平行线,将一根长度为l (l

视频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 实验报告(实验一) 实验名称 JM代码编译与编解码参数配置 课程名称视频信号处理 姓名:杨慧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301班学号: 0903130117 日期: 2016.6.10 地点:综合实验楼 备注:

1.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的编解码器参数及其用法,实现测试序列的编解码 2)初步了解H.264视频编解码的基本原理、熟开发工具的使用 3)学会使用相关的开发工具修改、调试参考软件,掌握使用相应软件实现视频编解码的经验与技巧,锻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调试、编译好相应的实验程序,正确配置测试参数,能预计可能出现的结果2.实验环境(软件、硬件及条件) Windows 7 3.实验方法 1)JM工作目录与文件设置 ①下载并解压JM源代码。 ②在源代码根目录下的bin文件夹中新建backup文件夹,将bin文件夹中所有文件移入该文件夹做备份。 ③在源代码根目录下新建encodtest文件夹,作为编码使用。将编码过程所需要的文件,例如:编码配置文件(encoder_baseline.cfg)、待编码视频序列文件(foreman_part_qcif.yuv,对应为编码配置文件中InputFile参数的值)复制到该文件夹中。 ④在源代码根目录下新建decodtest文件夹,作为解码使用。将解码过程所需要的文件,例如:解码配置文件(decoder.cfg)复制到该文件夹中。 ⑤检查实验用机安装的MS Visual C++版本,根据表3,本实验打开jm_vc10.sln 解决方案。

2)配置、编译、测试编码项目——lencod ①选中lencod项目,打开主菜单“项目——属性”,将所有配置(Debug、Release)和所有平台(Win32、x64)“常规”选项中的“输出目录”设置为 “.\bin\$(Configuration)_$(Platform)\”;将“调试”选项中“工作目录”设置为“.\encodtest”,在“命令参数”中设置要使用的解码配置文件,例如:“-d encoder_baseline.cfg”,然后确定修改。 ②选中lencod工程,选择鼠标右键菜单“设为启动项目”。 ③打开主菜单“生成--批生成”,勾选所有的lencod项目,点击生成后,将会在主目录bin文件夹的Debug_Win32/x64文件夹及Release_Win32/x64文件夹下生成Win32/x64平台的调试版(运行速度慢)和发行版(运行速度快)编码器程序lencod.exe。打开主菜单“生成--配置管理器”,将活动解决方案配置和平台分别设置为Release何Win32,执行调试完成编码。此时会在源代码根目录下的encodtest文件夹中生成几个新文件,其中test.264(对应编码配置文件中OutputFile参数的值)即为压缩码流文件。 3)配置、编译、测试解码项目--ldecod ①选中ldecod项目,打开主菜单“项目——属性”,将所有配置(Debug、Release)和所有平台(Win32、x64)“常规”选项中的“输出目录”设置为 “.\bin\$(Configuration)_$(Platform)\”;将“调试”选项中“工作目录”设置为“.\decodtest”,在“命令参数”中设置要使用的解码配置文件,例如:“ decoder.cfg”,然后确定修改。 ②将编码生成的压缩码流文件test.24复制到decodtest文件夹中。 ③选中lencod工程,选择鼠标右键菜单“设为启动项目”。 ④打开主菜单“生成--批生成”,勾选所有的ldecod项目,点击生成后,将会在主目录bin文件夹的Debug_Win32/x64文件夹及Release_Win32/x64文件夹下生成Win32/x64平台的调试版(运行速度慢)和发行版(运行速度快)编码器程序ldecod.exe。打开主菜单“生成--配置管理器”,将活动解决方案配置和平台分别设置为Release何Win32,执行调试完成编码。此时会在源代码根目录下的decodtest文件夹中生成几个新文件,其中test_dec.yuv(对应解码配置文

实验报告氯化钠的提纯实验报告范文_0708

2020 实验报告氯化钠的提纯实验报告 范文_0708 EDUCATION WORD

实验报告氯化钠的提纯实验报告范文_0708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2-2+2+2-2-2+2+2-3+2+2+2- 1.准备实验仪器 2.洗涤 先用洗衣粉水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3.称量粗盐 调零,在左、右盘中各放等质量的称量纸,取粗盐称得10.0g。 4.溶解粗盐 将粗盐转入烧杯,加入5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放在三脚架上加热溶解。 5.过滤 将滤纸折成圆锥状,置于漏斗中,用蒸馏水润湿,用玻璃棒将气泡赶出。

6.加入BaCl2溶液 待滤液液沸腾,边加边搅拌。 7.静置 继续加BaCl2溶液,直至溶液不再变浑浊。 8.加入NaOH―Na2CO3 待滤液液沸腾,边加边搅拌,用PH试纸检验,直到其值为4 9.过滤 10.纯度检验 称 1.0g粗盐,溶解,取一定量于两小试管中,一支加入NaOH、镁试剂,无天兰色沉淀;另一支加入CH3COOH、(NH4)2C2O4,出现白色沉淀。取过滤好的溶液,同样操作,一支无天兰色沉淀,另一支无沉淀。 11.蒸发、结晶 加热蒸发滤液,不断搅拌至稠状,趁热抽干转入蒸发皿蒸干。 12.称量 冷至室温,称得8.6g. 13.计算产率 产率=(8.6/10)100%=86%. 1.向第一次过滤后的滤液加入BaCl2时,溶液变浑浊(Ba2++SO42-=BaSO4); 2.向第二次过滤后的滤液加入NaOH―Na2CO3溶液时,溶液变浑浊; 3.蒸发结晶时,发出“噗噗”的响声。

哈尔滨工程大学 语音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实验课程名称: 语音信号处理实验 姓名: 班级: 20120811 学号: 指导教师 张磊 实验教室 21B#293 实验时间 2015年4月12日 实验成绩 实验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实验成绩 实验一 语音信号的端点检测 实验二 语音信号的特征提取 实验三 语音信号的基频提取

实验一 语音信号的端点检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短时能量的求解方法 2、掌握短时平均过零率的求解方法 3、掌握利用短时平均过零率和短时能量等特征,对输入的语音信号进行端点检测。 二、实验设备 HP 计算机、Matlab 软件 三、实验原理 1、短时能量 语音信号的短时能量分析给出了反应这些幅度变化的一个合适的描述方法。对于信号)}({n x ,短时能量的定义如下: ∑ ∑∞ -∞ =∞ -∞ =*=-= -= m m n n h n x m n h m x m n w m x E )()()()()]()([222 2、短时平均过零率 短时平均过零率是指每帧内信号通过零值的次数。对于连续语音信号,可以 考察其时域波形通过时间轴的情况。对于离散信号,实质上就是信号采样点符号变化的次数。过零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频率的信息。短时平均过零率的公式为: ∑∑-+=∞ -∞=--= ---=1)] 1(sgn[)](sgn[2 1 ) ()]1(sgn[)](sgn[21N n n m w w m n m x m x m n w m x m x Z 其中,sgn[.]是符号函数,即 ? ? ?<-≥=0)(10)(1 )](sgn[n x n x n x

实验3 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实验三 交流电路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交流数字仪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和自耦调压器; 2、学习用交流数字仪表测量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3、学会用交流数字仪表测定交流电路参数的方法; 4、加深对阻抗、阻抗角及相位差等概念的理解。 5、研究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和意义; 二、实验原理 1、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测量 正弦交流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参数值,可以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及功率表,分别测量出元件两端的电压U ,流过该元件的电流I 和它所消耗的功率P ,然后通过计算得到所求的各值,这种方法称为三表法,是用来测量50Hz 交流电路参数的基本方法。计算的基本公式为: 电阻元件的电阻:I U R R =或2I P R = 电感元件的感抗I U X L L = ,电感f X L π2L = 电容元件的容抗I U X C C = ,电容C 21 fX C π= 串联电路复阻抗的模I U Z = ,阻抗角 R X arctg =? 其中:等效电阻 2 I P R = ,等效电抗2 2 R Z X -= 在R 、L 、C 串联电路中,各元件电压之间存在相位差,电源电压应等于各元件电压的相量和,而不能用它们的有效值直接相加。 电路功率用功率表测量,功率表(又称为瓦特表)是一种电动式仪表,其中电流线圈与负载串联,(具有两个电流线圈,可串联或并联,以便得到两个电流量程),而电压线圈与电源并联,电流线圈和电压线 圈的同名端(标有*号端)必须连在一起,如图3-1 方法与电动式功率表相同,电压、电流量程分别选500V 和3A 。 2、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研究 供电系统由电源(发电机或变压器)通过输电线路向负载供电。负载通常有电阻负载,如白炽灯、电阻加热器等,也有电感性负载,如电动机、变压器、线圈等,一般情况下,这两种负载会同时存在。由于电感性负载有较大的感抗,因而功率因数较低。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剖析

------------------------------------------------------------------------------- 实验报告信息栏 系别心理系年级 13级2班姓名魏晓芹同组成员杨思琪、张彤、韩永超 实验日期 2016年4月学号 120105510215 教师评定 -------------------------------------------------------------------------------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 摘要本次实验采用信号检测论中的有无法,测定被试在不同先定概率下对呈现信号和刺激的击中率与虚报率,计算其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并绘制出ROC 曲线;检验信号呈现的先定概率发生变化时,被试的击中率、虚报率、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是否会受到影响。结果显示:(1)被试在先定概率为0.2、0.5、0.8的条件下,击中率分别为0.8、0.92、0.8625,虚报率分别为0.5125、0.56、0.75,辨别力d′分别为0.592、1.254、0.406,判定标准β分别为0.70、0.38、0.71。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先定概率;辨别力d′;判定标准β 1引言 传统心理物理学对阈限的理解是有限的,不能将个体客观的感受性和主观的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从而使研究者渐渐陷入到了由阈限概念本身所引发的僵局之中。而在1954年,坦纳和斯韦茨等人首次应用的信号检测论,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信号检测论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传播系统中信号的接收问题。在心理学中,它是借助于数学的形式描述“接收者”在某一观察时间内将掺有噪音的信号从噪音中辨别出来。 信号检测论应用于心理学中的基本原理是:将人的感官、中枢分析综合过程看作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应用信号检测论中的一些概念、原理对它进行分析。信号检测论在心理学中具体应用时,常把刺激变量当作信号,把对刺激变量起干扰作用的因素当作噪音,这样就可以把人接收外界刺激时的分辨问题等效于一个在噪音中检测信号的问题,从而便可以应用信号检测论来处理心理学中的实验结果。 信号检测论的理论基础是统计决策。信号检测论本身就是一个以统计判定为根据的理论。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某一观察到的事件,从两个可选择的方面选

氯化钠的提纯实验报告

氯化钠的提纯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粗盐制备分析纯氯化钠 二、实验目的: 1.巩固减压过滤,蒸发、浓缩等基本操作; 2.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 3.学习在分离提纯物质过程中,定性检验Ca、Mg、SO4等离子是否除尽。 三、实验原理:粗盐中,除含一些不溶性杂志,还含有Ca、Mg、SO4和Fe等可溶性 2+2+2-3+杂质,不溶性杂质可用过滤法出去,可溶性杂质中Ca、Mg、SO4和Fe通过过滤的方 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1.BaCl2—NaOH,Na2CO3法 (1)除SO4,加入BaCl2溶液 Ba+SO4=BaSO4 (2)除Ca2+、Mg2+、和Fe3+和过量的Ba2+,加入NaOH —Na2CO3 Ca2++CO32-=CaCO3 Ba2++CO32-=BaCO3 4Mg2++4CO32-+H2O=Mg(OH)2·3MgCO3 (3)除CO32-,加入HCl溶液 CO3+2H=H2O+CO2↑ 四、实验仪器与药品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火柴、滤纸、漏斗、蒸发皿、坩埚钳、表面皿、PH试纸、抽滤机、铁架台(带铁圈)、小试管、胶头滴管。药品:粗盐、蒸馏水、镁试剂、BaCl2、(NH4)2C2O4、NaOH、HCl、CH3COOH、五、实验装置 2-2+2+2- 2-2+2+2-3+2+2+2- 六、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仪器 2.洗涤 先用洗衣粉水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3.称量粗盐 调零,在左、右盘中各放等质量的称量纸,取粗盐称得10.0g。 4.溶解粗盐 将粗盐转入烧杯,加入5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放在三脚架上加热溶解。 5.过滤 将滤纸折成圆锥状,置于漏斗中,用蒸馏水润湿,用玻璃棒将气泡赶出。 6.加入BaCl2 溶液 待滤液液沸腾,边加边搅拌。 7.静置 继续加BaCl2溶液,直至溶液不再变浑浊。 8.加入NaOH—Na2CO3

工程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 2011-2012 学年 第二学期) 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题目: 《工程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工程信号处理实验 课程类别 □学位课 非学位课 任课教师 谢明 所在学院 汽车学院 学科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念 姓名 李文中 学 号 50110802313 提交日期 2012年4月12日

工程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姓名:李文中学号:50110802313 实验报告一 实验名称:数据信号采集及采样参数选定 1实验目的 1.1了解信号采集系统的组成,初步掌握信号采集系统的使用。 1.2加深对采样定理的理解,掌握采样参数的选择方法 1.3了解信号采集在工程信号处理中的实际应用,及注意事项。 2 实验原理 2.1 模数转换及其控制 对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就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即模/数(A/D)转换,然后送入计算机或专用设备进行处理。模数转换包括三个步骤:(1)采样,(2)量化,(3)编码。采样,是对已知的模拟信号按一定的间隔抽出一个样本数据。若间隔为一定时间 T,则称这种采样为等时间间隔采样。除特别注明外,一般都采用等时间间隔采样;量化,是一种用有限字长的数字量逼近模拟量的过程。编码,是将已经量化的数字量变为二进制数码,因为数字处理器只能接受有限长的二进制数。模拟信号经过这三步转换后,变成了时间上离散、幅值上量化的数字信号。A/D转换器是完成这三个步骤的主要器件。 在信号采集系统中,A/D 转换器与计算机联合使用完成模数转换。用计算机的时钟或用软件产生等间隔采样脉冲控制 A/D 转换器采样。A/D 转换器通过内部电路进行量化与编码,输出有限长的二进制代码。信号采集系统中,通常由以 A/D转换器为核心的接口电路及控制软件,进行信号采集控制。 *注这部分是由本实验所用的信号采集器自动完成的,以上也是实验器材-信号采集器的部分工作原理。以后实验中就不再赘述。 2.2 信号采集的参数选择

实验八-单相交流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实验八 单相交流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一、实验目的 1. 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2. 了解日光灯电路的特点,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 二、原理说明 1. 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和回路中各元件两端的电压满足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即 Σ?=0和ΣU =0 图8-1所示的RC 串联电路,在正弦稳态信号U 的激励下,电阻上的端电压U 与电路中的电流I 同相位,当R 的阻值改变时,R U 和C U 的大小会随之改变,但相位差总是保持90°,R U 的相量轨迹是一个半圆,电压U 、C U 与R U 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即U =R U +C U 相位角φ=acr tg (Uc / U R ) 改变电阻R 时,可改变φ角的大小,故RC 串联电路具有移相的作用。 2. 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 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定义为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即 c os φ=P / S 其中φ为电路的总电压与总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交流电路的负载多为感性(如日光灯、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感与外界交换能量本身需要一定的无功功率,因此功率因数比较低(cos φ<0.5)。从供电方面来看,在同一电压下输送给负载一定的有功功率时,所需电流就较大;若将功率因数提高 (如cos φ=1 ),所需电流就可小些。这样即可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率,又可减少线路的能量损失。所以,功率因数的大小关系到电源设备及输电线路能否得到充分利用。 为了提高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可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适当的电容C,如图8-2所示。并联电容C以后,对于原电路所加的电压和负载参数均未改变,但由于C I 的出现,电路的总电流I 减小了,总电压与总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减小,即功率因数cos φ得到提高。

粗食盐提纯实验报告

粗食盐提纯 吴心悦 (环境工程163班宁波19) 摘要(1)掌握提纯NaCl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溶解、沉淀、常压过滤、减压过滤、蒸发浓缩、结晶和烘干等基本操作。(3)了解Ca2+、Ma2+和SO42-等离子的定性鉴定。 关键词过滤; 乙醇洗涤; 关键词3; pH试纸 1. 引言 粗食盐的提纯和粗食盐中带有离子的定性鉴定。 2. 实验部分 实验原理 粗食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溶于水的K+、Ca2+、Ma2+、Fe3+、SO42-、CO32-等可溶性杂质离子。将粗食盐溶于水后,用过滤的方法可除去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需加入合适的化学试剂,使之转化为沉淀而过滤除去,其方法是: (1)在粗食盐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可将SO42-离子转化为BaSO4沉淀,过滤除去SO42-。 Ba2++SO42-====BaSO4↓ (2)向粗食盐溶液中加入NaOH和Na2CO3溶液,使溶液中的Ca2+、Ma2+、Fe3+及过量加入的Ba2+转化为CaCO3、Ma2(OH)2CO3溶液、Fe(OH)3和BaCO3沉淀后过滤除去。 Ca2++CO32-====CaCO3↓ 2Ma2++2OH-+CO32-====Ma2(OH)2CO3↓ Fe3++3OH-====Fe(OH)3↓ Ba2++CO32-====BaCO3↓ (3)用稀HCl溶液调节食盐溶液使pH至2~3,除去过量加入的NaOH和Na2CO3。 H++OH-====H2O 2H++CO32-====CO2↑+H2O 粗食盐中的K+离子不与上述试剂作用,仍留在溶液中。在蒸发和浓缩溶液时,由于NaCl的溶解度小先结晶出来,过滤时,溶解度大而含量少的KCl则留在残液中而被除掉。吸附在NaCl 晶体表面上的HCl可用乙醇洗涤除去。 仪器与试剂 1.仪器设备 循环水SHZ-D(Ⅲ)式真空泵,HH-2恒温水浴锅,托盘天平,烧杯(100mL),量筒(100mL,10mL),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漏斗架,蒸发皿,表面皿,酒精灯,试管,玻璃棒,pH试纸,滤纸。 2.试剂 粗食盐,2mol?L-1HCl溶液,2mol?L-1NaOH溶液,1mol?L-1BaCl2溶液,1mol?L-1Na2CO3 溶液,饱和Na2CO3溶液,饱和(NH4)2C2O4溶液,镁试剂(对硝基偶氮间苯二酚),6mol?L-1HAC 溶液,65%乙醇。

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信号处理 第四次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离散系统的零极点与系统因果性能和稳定性的关系 2.观察离散系统零极点对系统冲激响应的影响 3.熟悉MATLAB 中进行离散系统零极点分析的常用子函数 4.加深对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基本概念的理解 5.了解离散系统的零极点与频响特性之间的关系 6.熟悉MATLAB 中进行离散系统分析频响特性的常用子函数,掌握离散系统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的求解方法。 二、实验过程 9.2已知离散时间系统函数分别为 ) 7.05.0)(7.05.0(3 .0)(1j z j z z z H ++-+-= )1)(1(3 .0)() 8.06.0)(8.06.0(3 .0)(32j z j z z z H j z j z z z H ++-+-= ++-+-= 求这些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图以及系统的冲击响应,并判断系统因果稳定性。 %---------第一式-----------------------------------------------------------------------------% z1=[0.3,0]';p1=[-0.5+0.7j,-0.5-0.7j]';k=1; %z1零点向量矩阵,p1极点向量矩阵,k 系统增益系数---------------------------% [bl,al]=zp2tf(z1,p1,k); %将零极点增益函数转换为系统传递函数 subplot(3,2,1),zplane(bl,al); %zplane 显示离散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图 ylabel('极点在单位圆内'); subplot(3,2,2),impz(bl,al,20); %impz 绘制系统的冲激响应图 %---------第二式-----------------------------------------------------------------------------% z2=[0,3,0]';p2=[-0.6+0.8j,-0.6-0.8j]'; %z2零点向量矩阵,p2极点向量矩阵---------------------------------------------------% [b2,a2]=zp2tf(z2,p2,k); %将零极点增益函数转换为系统传递函数 subplot(3,2,3),zplane(b2,a2); %zplane 显示离散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图 ylabel('极点在单位圆上'); subplot(3,2,4),impz(b2,a2,20); %impz 绘制系统的冲激响应图 %---------第三式-----------------------------------------------------------------------------%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信号的表示 1.实现单位采样序列、单位阶跃序列、矩形序列程序及绘图1.1代码部分 subplot(3,1,1); n1=-5:10; y1=[zeros(1,5),1,zeros(1,10)]; stem(n1,y1) axis([-5,10,0,2]); title(' 单位采样序列 ') subplot(3,1,2); n2=-5:10; y2=[zeros(1,5),ones(1,5),zeros(1 ,6)]; stem(n2,y2) axis([-5,10,0,2]) title(' 矩形序列 ') subplot(3,1,3); n3=-5:10; y3=[zeros(1,5),ones(1,11)]; stem(n3,y3,'r') axis([-5,10,0,2]) title(' 单位阶跃序列 ') 1.2仿真结果 2.实现三角波、方波、锯齿波、sinc函数及绘图2.1代码部分 %三角波 subplot(4,1,1); x=0:0.001:0.05; y1=sawtooth(2*pi*50*x,0.5);

plot(x,y1) %锯齿波 subplot(4,1,2); x=0:0.001:0.05; y2=sawtooth(2*pi*50*x); plot(x,y2) %方波 subplot(4,1,3); x=0:0.001:0.05; y3=square(2*pi*50*x,50); plot(x,y3) %sinc函数 subplot(4,1,4); t=-5:0.1:5; y=sinc(t); plot(t,y); xlabel('时间t');ylabel('幅值A'); title('Sa函数') 2.2仿真结果 实验二:FFT频谱分析及应用 1.用FFT函数分析某信号的频率成分和功率谱密度并绘图1.1代码部分 t=0:0.001:0.8; x=sin(2*pi*50*t)+cos(2*pi*120*t) ; y=x+1.5*randn(1,length(t)); subplot(3,1,1); plot(t,x); subplot(3,1,2); plot(t,y); Y=fft(y,512); P=Y.*conj(Y)/512;

【实验报告】氯化钠的提纯实验报告范文

氯化钠的提纯实验报告范文 篇一:粗盐提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化学方法提纯粗盐,同时进一步精制成试剂级纯度的氯化钠提供原料. 2.练习天平的使用,以及加热、溶解、过滤、蒸发和结晶、干燥的基本操作. 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2- 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Ca2+,Mg2+,SO42-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加试剂使之沉淀,在过滤,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粗盐,水,盐酸(2N),氢氧化钠(2N),氯化钡(1N),碳酸钠(1N)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 四、实验操作: 五、实验总结 1.在除去Ca2+,Mg2+,SO42-时,为什么要先加BaCl2溶液,然后加Na2CO3溶液?

2.蒸发前为什么要将粗盐溶液的pH调到4―5? 篇二:粗盐制备分析纯氯化钠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粗盐制备分析纯氯化钠 二、实验目的: 1.巩固减压过滤,蒸发、浓缩等基本操作; 2.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 3.学习在分离提纯物质过程中,定性检验Ca、Mg、SO4等离子是否除尽。 三、实验原理:粗盐中,除含一些不溶性杂志,还含有Ca、Mg、SO4和Fe 等可溶性 2+2+2-3+杂质,不溶性杂质可用过滤法出去,可溶性杂质中Ca、Mg、SO4和Fe通过过滤的方 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1.BaCl2―NaOH,Na2CO3法 (1)除SO4,加入BaCl2溶液 Ba+SO4=BaSO4 (2)除Ca2+、Mg2+、和Fe3+和过量的Ba2+,加入NaOH―Na2CO3 Ca2++CO32-=CaCO3 Ba2++CO32-=BaCO3 4Mg2++4CO32- +H2O=Mg(OH)2?3MgCO3 (3)除CO32-,加入HCl溶液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同名22433)

《数字信号处理》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1502班 学生姓名:侯子强 学号:0905140322 指导教师:李宏 2017年5月28日

实验一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响应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连续信号经理想采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关系,加深对时域采样定理的理解 2. 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 利用卷积方法观察分析系统的时域特性 4. 掌握序列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利用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对离散信号及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 二、实验原理 1. 采样是连续信号数字化处理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对采样过程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采样前后信号时域和频域特性的变化以及信号信息不丢失的条件,而且可以加深对离散傅里叶变换、Z 变换和序列傅里叶变换之间关系式的理解。 对连续信号()a x t 以T 为采样间隔进行时域等间隔理想采样,形成采样信号: ?()()()a a x t x t p t = 式中()p t 为周期冲激脉冲,$()a x t 为()a x t 的理想采样。 ()a x t 的傅里叶变换为μ ()a X j Ω: 上式表明将连续信号()a x t 采样后其频谱将变为周期的,周期为Ωs=2π/T 。也即采样信 号的频谱μ()a X j Ω是原连续信号xa(t)的频谱Xa(jΩ)在频率轴上以Ωs 为周期,周期延拓而成 的。因此,若对连续信号()a x t 进行采样,要保证采样频率fs ≥2fm ,fm 为信号的最高频率,才可能由采样信号无失真地恢复出原模拟信号 计算机实现时,利用计算机计算上式并不方便,因此我们利用采样序列的傅里叶变换来实现,即 ()() n P t t nT δ∞ =-∞ = -∑μ1()()*() 21 ()n a a a s X j X j P j X j jn T π∞ =-∞ Ω=ΩΩ= Ω-Ω∑μ()()|j a T X j X e ωω=ΩΩ=

功率因数提高实验报告结论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功率因数提高实验报告结论 篇一:功率因数提高实验报告 功率因数提高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荧光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对感性负载提高功率的方法及意义。 二、实验原理 荧光灯管A,镇流器L,启动器s组成,当接通电源后,启动器内发生辉放电,双金属片受热弯曲,触点接通,将灯丝预热使它发射电子,启动器接通后辉光放电停止,双金属片冷却,又把触电断开,这是镇流器感应出高电压加在灯管两(:功率因数提高实验报告结论)端使荧光灯管放电,产生大量紫外线,灯管同壁的荧光粉吸收后辐射出可见光,荧光灯就开始正常的工作,启动器相当一只自动开关,能自动接通电路和开端电路。 伏在功率因数过低,一方面没有充分利用电源容量,另一方面又在输电电路中增加损耗。为了提高功率因数,一般

最常用的方法是在伏在两端并联一个补偿电容器,抵消负载电流的一部分无功分量。三、实验内容 1、按图二接线,经老师检查无误,开启电源。 2、用交流电压表测总电压u,镇流电路两端电压ul及灯管两端电压uA,用交流电流表测总电流I,灯光支路电流Ia及电容支路电流Ic,用功率表测其功率p。 四、实验结论 随着功率因数的提高,负载电流明显降低。 五、实验心得 1注意电容值,以免接入大电容时,电流过大。2不能带电操作。 篇二:实验十.功率因数因数的提高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编号: 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注:1、报告内的项目或内容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补充。

2、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时间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时间后10日内。 篇三:功率因数提高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网络分析实验指导老师:姚缨缨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功率测量和功率因数提高实验类型:研究探索型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保持日光灯两端电压不变的条件下测定电流I、功率p与电容c的关系; 2、通过实验了解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 3、作出I2、p、cosφ和电容c的关系曲线; 4、用p-c曲线求单位电容的等效电导g; 5、求I^2-c曲线的有理经验公式 6、由测量数据计算灯管以及镇流器的等效参数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 三、主要仪器设备 1.数字万用表 2.电工综合实验台 3.Dg10互感线圈实验组件 4.Dg11单向变压器实验组件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1通信1班 学号:20111334020 姓名:杨丹 指导教师:乔杰 2013/12/6

目录 实验一Matlab基本知识和信号处理工具箱 (3) 实验二离散信号的产生及分析 (5) 实验三离散傅立叶变换及分析 (8) 实验四IIR数字滤波器的分析与设计 (12) 实验五FIR数字滤波器的分析与设计 (14)

实验一 Matlab 基本知识和信号处理工具箱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Matlab 的基本操作 2、 了解Matlab 工具箱的函数 3、 正确使用Matlab 进行试验仿真 二、实验内容 (一)画出振荡曲线 和它的包络 程序如下: t=0:pi/20:4*pi; yy=exp(-t/3); y=exp(-t/3).*sin(3*t); plot(t,y,'-r'); hold on plot(t,yy,':b',t,-yy,':b'); grid on shg 实验结果: (二)sawtooth 产生锯齿波或三角波 在Matlab 命令窗口中输入以下命令,也可以用脚本文件来实现。 程序如下: t=-10:0.1:10; x=sawtooth(t); )3sin(3/t e y t -=3/t e yy -=

plot(t,x) grid on Shg 实验结果: 三、实验小结 在本次实验中,了解了Matlab的基本操作,基本了解了信号处理工具箱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波形绘制。对波形代码参量有了基本的识别能力。

实验二 离散信号的产生及分析 一、实验目的 利用函数、脚本文件或在主命令窗口中编写离散信号命令 二、实验内容 (一)生成离散信号 并画出复序列x(n)的实部,虚部,幅值和相位图。 程序如下: figure(1);clf n=-15:24;alpha=-0.3+j*0.5; x=exp(alpha.*n); subplot(221);stem(n,real(x));title('real part');xlabel('n'); subplot(222);stem(n,imag(x));title('imaginary part');xlabel('n'); subplot(223);stem(n,abs(x));title('magnitude part');xlabel('n'); subplot(224);stem(n,angle(x)*180/pi);title('phase part');xlabel('n'); 实验结果: (二)请给出离散系统 的单位抽样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 2415,)()5.03.0(<≤-=+-n e n x n j )2(2)()2(7.0)1(3.0)(-+=-+--n x n x n y n y n 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