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液化在工程中的应用

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液化在工程中的应用

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液化在工程中的应用
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液化在工程中的应用

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液化在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运用标准贯入试验的方法怎样去对经过处理后的液化场地进行液化检测,由此来验证处理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液化

1引言

饱和的松砂和粉土受到地震的振动作用,土颗粒间有压密的趋势,孔隙水压力增高以及孔隙水向外运动,这样,一方面可能引起地面上发生喷砂冒水现象,另一方面更多的水分来不及排除,使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形成有如“液体”一样的现象,称为液化。液化地段是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因此要在其上进行建筑物的建设,首先要对场地液化进行处理。处理液化的方法有强夯法、振冲碎石桩法、砂石桩法等。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液化处理的效果呢,就要通过标准贯入试验与土工试验结合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判别。下面通过实例来介绍一下怎样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液化。

2工程概况

受某公司的委托,对拟建的新乡渠东热电厂一期工程冷却塔试验区振冲碎石桩地基进行地基土液化检测工作,工程场地位于新乡县洪门镇赵村村南,紧邻新乡市二环道,距离新乡市中心约8km,工程属于新建项目,一期工程装机容量2×330MW,拟建厂区与施工场地的围墙已建成,工程场地已经进行了场地平整。

该场地由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地震液化等级综合判定为严重液化。为了消除地基液化的影响、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改善地基的变形条件,地基处理方案拟采用振冲碎石桩。在试验期间共设了两个试验段采用了两种设计两个方案,方案一处理面积104.775m2,桩数33根,桩径1100mm,有效桩长11.66m,桩间距2200mm,方案二处理面积124.68m2,桩数33根,桩径1100mm,有效桩长11.66m,桩间距2400mm。

3检测目的与任务

本次检测的目的是确定振冲碎石桩施工后地基土的液化指数及液化等级。因此,主要检测任务如下:

①查明场地液化土层的埋深、厚度及分布范围。

②判别振冲碎石桩处理后液化土的液化指数和液化等级,并与振冲碎石桩处理前液化土的液化指数和液化等级进行比较。

4 检测工作情况

4.1检测钻孔的布置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及相关的规范,本次检验共布设检验钻孔6个。孔的深度均为20.0m。

4.2 检测方法

本次检测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液化检测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和采取扰动样进行室内颗分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液化判别。标准贯入试验采用N63.5重锤进行测试,试验前保证孔底无虚土和沉渣,重锤落距76cm。室内颗分试验粘粒含量采用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测定。

4.3 检测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检测是在在振冲碎石桩施工结束后21天后进行的,使用GKZJ—100型工程勘察钻机1部,用于钻孔、土样的提取及标准贯入试验。本次检测共完成检测钻孔6个,标准贯入试验110个,取土土样进行颗粒分析试验样50个,总进尺120m。

5工程地质条件

该场地20.00m深度内的地基土属第四系,根据钻探、标贯结合《新乡渠东热电厂一期2×330MW工程施工图设计(岩土工程部分)岩土工程勘测报告》(河

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按地层成因类型、岩性特征,将地基土划分为7个工程地质单元层和1个亚层。各单元层工程地质特征由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层粉土:褐黄色,中密,湿,含少量粘粒及氧化锰,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90-2.10m,平均2.00m;层底标高:74.03-74.19m,平均74.08m;层底埋深:1.90-2.10m,平均2.00m。

②层粉质粘土:棕褐色,有锈黄条纹,湿,可塑,含铁锰结核,层间夹薄层粉土。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50-0.80m,平均0.67m;层底标高:72.00-72.19m,平均72.08m;层底埋深:2.60-2.70m,平均2.67m。

③层粉土:褐黄色-灰黄色,中密,湿,有锈黄色及灰色条纹,含粘粒成份,下部含砂质成份,层间夹薄层粉质粘土。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90-3.20m,平均2.72m;层底标高:71.33-71.50m,平均71.41m;层底埋深:4.60-5.90m,平均5.38m。

④层粉砂:浅灰色,中密,饱和,上部粉土含量较高,下部含有细砂,局部含泥质成份较高,层间夹薄层粉土。场区普遍分布,厚度:3.00-5.10m,平均3.90m;层底标高:68.14-69.59m,平均68.70m;层底埋深:8.60-9.70m,平均

9.28m。

⑤层细砂:褐色-灰黄色,中密,饱和,上部含粉砂成份较高,下部砂质较纯,含有中砂成份,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暗色矿物次之,磨圆度,分选性好。场区普遍分布,厚度:5.40-6.85m,平均6.09m;层底标高:64.33-65.43m,平均64.80m;层底埋深:14.80-15.80m,平均15.38m。

⑥层中砂:灰黄色,密实,饱和,上部含细砂成份较高,下部砂质较纯,成份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及暗色矿物次之,层间夹薄层粉质粘土。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90-4.20m,平均3.39m;层底标高:58.23-59.24m,平均58.70m;层底埋深:16.70-16.70m,平均16.70m。

⑥-1层粉砂:灰黄色,密实,饱和,含有细砂成份,局部含粉土成份较高,

成份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及暗色矿物次之,层间夹薄层粉质粘土及粉土。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90-1.90m,平均1.90m;层底标高:57.34-57.34m,平均57.34m;层底埋深:18.6m,平均18.6m。

⑦层细砂:灰黄色,密实,饱和,上部粉砂成份含量较高,下部砂质较纯,成份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及暗色矿物次之,磨圆度,分选性好,层间夹薄层粉质粘土。该层未穿透。

6 地基土液化判别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提供的《新乡渠东热电厂一期2×330MW工程施工图设计(岩土工程部分)岩土工程勘测报告》(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中,提供的地下稳定水位埋深1.20~2.20m。其液化判别以单孔单点标准贯入试验,对场地内15.0m和20.0m深度内饱和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定,经判定,第①1、②、④1、④单元层和第⑤单元层局部有液化土层,液化等级为严重。冷却塔部位有209、218、229三个标贯判别孔,各孔的钻孔液化指数见表1。

场地地基土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表(处理前)

表1

判别深度20m 建(构)筑物钻孔编号

液化指数I lE液化等级

209 34.41 严重

冷却塔

218 35.37 严重

229 20.77 严重标准贯入试验法判别表明:判别深度为20m,钻孔的液化指数为20.77-35.37,液化指数平均值为30.18,判定冷却塔地基的液化等级为严重液化。

在振冲碎石桩施工后,我院对处理后的地基土第③、④、⑤、⑥单元层和第⑦单元层,根据取得的标准贯入试验及土颗粒分析试验等数据进行了检测性的液化判别。本次检测地下稳定水位埋深 3.20~3.30m(检测期间天气较为干

旱),近期内年最高地下水位不足1m,液化判别时地下水位采用1m,液化判别采用单孔单点标准贯入试验,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4.3.4条判别深度为20m,对第③、④、⑤、⑥单元层和第⑦单元层进行液化判别,各孔的钻孔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见表2。

场地地基土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表(处理后)

表2

判别深度20m 建(构)筑物钻孔编号

液化指数I lE液化等级

D 4.80 轻微

方案一

E 4.76 轻微

F 4.31 轻微

A 6.12 中等

方案二

B 2.20 轻微

C 4.88 轻微

标准贯入试验法判别表明:建筑场地的地基土主要液化土层为第③、④、⑤层和第⑥层顶部,判别深度为20m。方案一:钻孔的液化指数为4.31-4.80,液化指数平均值为4.62,判定方案一地基的液化等级为轻微;方案二:钻孔的液化指数为2.20-6.12,液化指数平均值为4.40,判定方案二地基的液化等级为轻微。

综合以上结果,本工程场地地基的地震液化等级综合判定为轻微液化。

7 振冲碎石桩施工前后地基土液化情况对比

7.1振冲碎石桩施工前

振冲碎石桩施工前,判别深度为20m,钻孔的液化指数为20.77-35.37,液化指数平均值为30.18,判定冷却塔地基的液化等级为严重液化。

7.2振冲碎石桩施工后

振冲碎石桩施工后,判别深度为20m,方案一:钻孔的液化指数为4.31-4.80,液化指数平均值为4.62,判定方案一地基的液化等级为轻微;方案二:钻孔的液化指数为2.20-6.12,液化指数平均值为4.40,判定方案二地基的液化等级为轻微。综合判定本工程场地地基的地震液化等级为轻微液化。

8结束语

本工程采用的振冲碎石桩对液化土进行处理,经过标准贯入试验进行判别说明了该处理方案对减弱液化程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液化程度有所减弱,但是本次设计的两个振冲碎石桩处理液化的试验方案仍旧没有达到其消除液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常士骠,张苏民等.《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新乡渠东热电厂一期2×330MW工程施工图设计(岩土工程部分)岩土工程勘测报告》

标准贯入试验规程(第二稿).

水电水利工程动力触探与标准贯入试验规程 (讨论稿) 二○一○年十一月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的工作内容、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探中钻内测定覆盖层工程性质的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以及对基础处理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检验。其它行业的同类工作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2746-2007 工试验仪器贯入仪 GB/T15406—94 土工仪器的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第二篇:原位测试仪器 DL/T5013 水电水利工程钻探规程 DL/T5125 水电水利岩土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程 DL/T5355—2006 水电水利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3 总则 3.0.1 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方法,提高试验成果质量,正确反映水电水利工程场地岩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参数,制定本标准。 3.0.2 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应与钻探配合进行。 3.0.3 配合试验用的钻孔,除应符合试验的专门要求外,还应符合DL/T5013 、DL/T5125的要求。 3.0.4 钻孔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对象应具有代表性。试验内容、试验布置、试验条件应符合水电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施工以及质量控制、检验的基本要求和特性。 3.0.5 试验成果分析时,应注意仪器设备、试验方法、试验条件、土层分布等对试验的影响。当需要估算土的工程特性参数和对工程问题作出评价时,应与室内和现场土工试验成果对比,并结合地层条件和地区经验综合考虑。 3.0.6 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行业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 一、原理:试验是采用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以76cm 的落距,将一定规格的标准贯入器先打入土中15cm,然后开始记录锤击数目,将标准贯入器再打入土中30cm,用此30cm的锤击数作为标准贯入试验的指标。 二、试验方法:1、用钻机先钻到需要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的土层,清孔后,换用标准贯入器,并量得深度尺寸。2、将贯入器垂直打入试验土层中,先打入15cm,不计击数,继续贯入土中30cm,记录其锤击数,此数即为标准贯入击数N。若遇比较密实的砂层,贯入不足30cm的锤击数已超过50击时,应终止试验,并记录实际贯入深度△S和累计锤击数n,按下式换算成贯入30cm的锤击数N: N=30n/△S n----所选取的任意贯入量的锤击数(击) △S------对应锤击数n的贯入量(cm) 3、提出贯入器,将贯入器中土样取出,进行鉴别描述、记录,然后换以钻探工具继续钻进,到下一需要进行试验的深度,再重复上述操作,一般可每隔1.0-2.0m进行了一次试验。 4、在不能保持孔壁稳定的钻孔中进行试验时,应下套管以保护孔壁,但试验深度必须在套管口75cm以下,或采用泥浆护壁。 5、由于钻杆的弹性压缩会引起能量损耗,钻杆过长时传入贯入器的动能降低,因而减少每击的贯入深

度,亦即提高了锤击数,所以需要根据杆长对锤击数进行修正:N=aNo No------实际记录的锤击数 a------修正系数,按3-13选用 N-----修正后的锤击数3-13 6、对于同一层土应进行多次试验,然后取锤击数的平均值。 三、数据整理 1、整理时应有以下资料:钻孔孔径、钻进方式、护孔方式、落锤方式、地下水位等。 2、绘制标贯击数N与深度的关系曲线,或在地质剖面图上标出试验深度处的N值。 3、结合钻探及其他原位试验,依据N值在深度上的变化,对各土层的N值进行统计,统计时要剔除个别异常值。 四、试验结果应用 1、根据N估计砂土的密实度见表3-14 2、根据N估计天然地基的容许承载力,见3-15、3-16

标准贯入试验

(四)标准贯入试验(SPT) 标准贯入试验实质上仍属于动力触探类型之一,所不同者,其触探头不是圆锥形探头,而是标准规格的圆筒形探头(由两个半圆管合成的取土器),称之为贯入器。因此,标准贯入试验就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对开管式贯入器打入钻孔孔底的土层中,根据打入土层中的贯入阻力,评定土层的变化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贯入阻力用贯入器贯入土层中的30cm的锤击数N63.5表示,也称标贯击数。 标准贯入试验开始与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在国外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也于1953年开始应用.标准贯入试验结合钻孔进行,国内统一使用直径42cm的钻杆,国外也有使用直径50cm或60cm的钻杆.标准贯入试验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设备简单,土层的适应性广,而且通过贯入器可以采取扰动土样,对它进行直接鉴别描述和有关的室内土工试验。如对砂土做颗粒分析试验。本试验特别对不易钻探取样的砂土和砂质粉土物理力学性质的评定具有独特的意义。 1.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要符合表8-24的要求. 2.标准贯入试验的技术要求 (1)钻进方法:为保证贯入试验用的钻孔的质量,用采用回转钻进,当钻进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外,应停止钻进。为保持孔壁稳定,必要时可用泥浆或套管护壁。如使用水冲钻进,应使用侧向水冲钻头,不能用向下水冲钻头,以使孔底土尽可能少扰动。扰动直径在63.5~150cm之间,钻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清除孔底残土到试验标高; 2)在地下水位以下钻进时或遇承压含水砂层,孔内水位或泥浆面始终应高与地下水位足够的高度,以减少土的扰动。否则会产生孔底涌土,降低N值; 3)当下套管时,要防止套管下过头,套管内的土未清除。贯入器贯入套管内的土,使N值急增,不反映实际情况;

标准贯入试验

(四)标准贯入试验(SPT) 标准贯入试验实质上仍属于动力触探类型之一,所不同者,其触探头不就是圆锥形探头,而就是标准规格得圆筒形探头(由两个半圆管合成得取土器),称之为贯入器。因此,标准贯入试验就就是利用一定得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得对开管式贯入器打入钻孔孔底得土层中,根据打入土层中得贯入阻力,评定土层得变化与土得物理力学性质。贯入阻力用贯入器贯入土层中得30cm得锤击数N63.5表示,也称标贯击数。 标准贯入试验开始与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在国外有着广泛得应用,在我国也于1953年开始应用.标准贯入试验结合钻孔进行,国内统一使用直径42cm得钻杆,国外也有使用直径50cm或60cm得钻杆、标准贯入试验得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设备简单,土层得适应性广,而且通过贯入器可以采取扰动土样,对它进行直接鉴别描述与有关得室内土工试验。如对砂土做颗粒分析试验。本试验特别对不易钻探取样得砂土与砂质粉土物理力学性质得评定具有独特得意义。 1、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要符合表8-24得要求、 2.标准贯入试验得技术要求 (1)钻进方法:为保证贯入试验用得钻孔得质量,用采用回转钻进,当钻进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外,应停止钻进。为保持孔壁稳定,必要时可用泥浆或套管护壁、如使用水冲钻进,应使用侧向水冲钻头,不能用向下水冲钻头,以使孔底土尽可能少扰动。扰动直径在63。5~150cm之间,钻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清除孔底残土到试验标高; 2)在地下水位以下钻进时或遇承压含水砂层,孔内水位或泥浆面始终应高与地下水位足够得高度,以减少土得扰动。否则会产生孔底涌土,降低N值; 3)当下套管时,要防止套管下过头,套管内得土未清除。贯入器贯入套管内得土,使N值急增,不反映实际情况; 4)下钻具时要缓慢下放,避免松动孔底土。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的应用

附录 A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的应用 A1 确定土的物理性质 A1.1粘性土N63.5与密度(r)、含水量(w)、液体指数(I L)的关系,见表A1、表A2。 表A1 N63.5与Y、W的经验关系 注资料取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表A2N63.5与I L的经验关系 注资料取自武汉冶金勘察公司资料。 A1.2砂性土N63.5与相对密度(D)的关系见图A1及表A3。 表A3 砂的紧密程度 注资料取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图A1 N63.5与D的相关图 A2确定土的力学参数 A2.1粘性土N63.5与凝聚力(C)、无侧限抗压强度(q u)的关系,见表A4、表A5。 表A4 粘性土N63.5与凝聚力C的经验关系 注资料取自武汉冶金勘测公司资料。 对于φ≈0的软粘土,N63.5与C值的关系如下 C=1/1.6 N63.5(t/m2) 表A5 N63.5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参数q u关系 注资料取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A2.2 砂性土N63.5与砂性土内摩擦角(φ)的关系见表A6、图A2。 表A6 N63.5与φ的经验关系

注资料取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A3 确定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表A7、表A8)表A7 老粘土和一般粘性土的允许承载力[R] 图A2 φ=f(N63.5)关系图 表A7、A8中的数据只适用于基础宽 3m,埋深为0.5~1.5m时使用。 3m,埋深大于1.5m时,需 TJ7-74》)。 根据梅耶霍夫公式,可初步估算砂土层打入桩的 承载力 g r=0.4ND/B≤4(t/m2) f n= /50 t/m2 式中g r——极限桩尖阻力,t/m2; f n——极限桩侧阻力,t/m2; D——桩进入砂层的厚度,m; N——桩尖处的平均贯入击数; ——桩埋深内的平均贯入击数; B——桩的宽度,m 。 A4 判定地震液化 A4.1判定地震液化的可能性 基础下1.5m 范围内有饱和砂土层时,可用下世判定砂土液化的可能性: N63.5>N' 不易液化

ys5213-2000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YS5213-2000) 1 标准贯入试验 用质量为的穿心锤,以76cm的落距,将标准规格的贯入器,自钻孔底部预打15cm,测记再打入30cm的锤击数,判定土的物理学特性。 2 试验设备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应由以下部件组成,其规格和精度应符合表的规定。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和精度 排水阀的贯入器头组成。 2、落锤系统:由穿心锤、锤垫、导向杆、自动落锤装置组成。 3、钻杆。 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钻杆应平直,当出现弯曲超过1‰时应予调直后再使用; 2、对开式贯入器的对缝应平直、严密,出现扭曲、膨胀、错缝等变形时应停止使用; 3、贯入器靴的刃口应保持完整,当出现缺口或卷刃等破坏,其单个长度大于5mm,或总长度大于12mm时,应停止使用; 4、当落锤质量和导向杆的落距误差超过允许范围时,应停止使用; 5、自动落锤装置应保持正常的落锤性能,不得对导向杆产生提拔作用。 3 试验方法 试验准备 试验钻孔应符合以下要求: 1、钻孔采用回转钻进,钻孔垂直度应符合钻探规程的规定, 孔径宜为76~150mm; 2、钻具钻进至试验深度以上15cm时,停止钻进,清除孔底残 土,残土厚度不得超过5cm,清孔应避免孔底以下土层被扰动; 3、当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中试验时,应保持孔内水位高于 地下水位;当孔壁不稳定时应采用泥浆或套管护壁;采用套管时, 套管不应推进至试验段内。 试验设备的准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1、贯入器、钻杆、锤垫、导向杆各部件的连接必须牢固,并 保持连接后的垂直度;孔口宜采取导向措施。 2、贯入器应平稳放至孔底,严禁冲击或压入孔底。 试验步骤 试验必须采用自动落锤装置,并保持钻杆垂直,避免摇晃。 试验时先预打15cm(包括贯入器在其自重下的初始贯入量),然后开始试验锤击。 将锤提升至规定高度,使锤自动脱勾,自由下落,反复击打,锤击速率不应超过30击/min。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记录贯入30cm 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简称标贯击数)N。 当锤击数超过50击,而贯入深度尚未达到30cm时,可终止试验,记录实际贯入深度,按本规程式换算成相应于贯入30cm的标贯击数N。

标准贯入试验

(四)标准贯入试验(SPT) 标准贯入试验实质上仍属于动力触探类型之一,所不同者,其触探头不是圆锥形探头,而是标准规格的圆筒形探头(由两个半圆管合成的取土器),称之为贯入器。因此,标准贯入试验就是利用一定 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对开管式贯入器打入钻孔孔底的土层中,根据 打入土层中的贯入阻力,评定土层的变化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贯入阻力用贯入器贯入土层 中的30cm的锤击数N63.5表示,也称标贯击数。 标准贯入试验开始与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在国外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也于1953年 开始应用?标准贯入试验结合钻孔进行,国内统一使用直径 42cm的钻杆,国外也有使用直径 50cm或60cm的钻杆.标准贯入试验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设备简单,土层的适应性广,而且通过贯入器可以采取扰动土样,对它进行直接鉴别描述和有关的室内土工试验。如对砂 土做颗粒分析试验。本试验特别对不易钻探取样的砂土和砂质粉土物理力学性质的评定具有独特的意义。 1.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要符合表8-24的要求. 2. 标准贯入试验的技术要求 (1 )钻进方法:为保证贯入试验用的钻孔的质量,用采用回转钻进,当钻进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 外,应停止钻进。为保持孔壁稳定,必要时可用泥浆或套管护壁。如使用水冲钻进,应使用侧向水冲钻头,不能用向下水冲钻头,以使孔底土尽可能少扰动。扰动直径在 63.5?150cm之间,钻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清除孔底残土到试验标高; 2)在地下水位以下钻进时或遇承压含水砂层,孔内水位或泥浆面始终应高与地下水位 足够的高度,以减少土的扰动。否则会产生孔底涌土,降低N值; 3)当下套管时,要防止套管下过头,套管内的土未清除。贯入器贯入套管内的土,使N值急增, 不反映实际情况; 4)下钻具时要缓慢下放,避免松动孔底土。 (2)标准贯入试验所用的钻杆应定期检查,钻杆相对弯曲 <1/1000 ,接头应牢固,否则锤击后钻杆会晃动。 (3)标准贯入试验应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并减少导向杆与锤间的摩阻力,以

标准贯入试验1

标准贯入试验(SPT) 标准贯入试验实质上仍属于动力触探类型之一,所不同者,其触探头不是圆锥形探头,而是标准规格的圆筒形探头(由两个半圆管合成的取土器),称之为贯入器。因此,标准贯入试验就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对开管式贯入器打入钻孔孔底的土层中,根据打入土层中的贯入阻力,评定土层的变化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贯入阻力用贯入器贯入土层中的30cm的锤击数N63.5表示,也称标贯击数。 标准贯入试验开始与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在国外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也于1953年开始应用.标准贯入试验结合钻孔进行,国内统一使用直径42cm的钻杆,国外也有使用直径50cm或60cm的钻杆.标准贯入试验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设备简单,土层的适应性广,而且通过贯入器可以采取扰动土样,对它进行直接鉴别描述和有关的室内土工试验。如对砂土做颗粒分析试验。本试验特别对不易钻探取样的砂土和砂质粉土物理力学性质的评定具有独特的意义。 1.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要符合表1-1的要求。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表1-1 落锤落锤质量(kg)63.5±0.5 落距(mm)76±2 贯入器长度(mm)500 外经(mm)51±1 内经(mm)35±1 管靴 长度(mm)76±1 刃口角度18~20 刃口单刃厚度(mm) 2.5 钻杆(相对弯曲<1%)直径(mm)42 2.标准贯入试验的技术要求 (1)钻进方法:为保证贯入试验用的钻孔的质量,用采用回转钻进,当钻进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外,应停止钻进。为保持孔壁稳定,必要时可用泥浆或套管护壁。如使用水冲钻进,应使用侧向水冲钻头,不能用向下水冲钻头,以使孔底土尽可能少扰动。扰动直径在63.5~150cm之间,钻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清除孔底残土到试验标高;

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四)标准贯入试验(SPT) 标准贯入试验实质上仍属于动力触探类型之一,所不同者,其触探头不是圆锥形探头,而是标准规格的圆筒形探头(由两个半圆管合成的取土器),称之为贯入器。因此,标准贯入试验就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对开管式贯入器打入钻孔孔底的土层中,根据打入土层中的贯入阻力,评定土层的变化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贯入阻力用贯入器贯入土层中的30cm的锤击数表示,也称标贯击数。 标准贯入试验开始与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在国外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也于1953年开始应用.标准贯入试验结合钻孔进行,国内统一使用直径42cm的钻杆,国外也有使用直径50cm或60cm的钻杆.标准贯入试验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设备简单,土层的适应性广,而且通过贯入器可以采取扰动土样,对它进行直接鉴别描述和有关的室内土工试验。如对砂土做颗粒分析试验。本试验特别对不易钻探取样的砂土和砂质粉土物理力学性质的评定具有独特的意义。 1.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要符合表8-24的要求.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表8-24 2.标准贯入试验的技术要求 (1)钻进方法:为保证贯入试验用的钻孔的质量,用采用回转钻进,当钻进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外,应停止钻进。为保持孔壁稳定,必要时可用泥浆或套管护壁。如使用水冲钻进,应使用侧向水冲钻头,不能用向下水冲钻头,以使孔底土尽可能少扰动。扰动直径在~150cm之间,钻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清除孔底残土到试验标高; 2)在地下水位以下钻进时或遇承压含水砂层,孔内水位或泥浆面始终应高与地下水位足够的高度,以减少土的扰动。否则会产生孔底涌土,降低N值; 3)当下套管时,要防止套管下过头,套管内的土未清除。贯入器贯入套管内的土,使N值急增,不反映实际情况; 4)下钻具时要缓慢下放,避免松动孔底土。

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 (四)标准贯入试验(SPT)标准贯入试验实质上仍属于动力触探类型之一,所不同者,其触探头不是圆锥形探头,而是标准规格的圆筒形探头(由两个半圆管合成的取土器),称之为贯入器。因此,标准贯入试验就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对开管式贯入器打入钻孔孔底的土层中,根据打入土层中的贯入阻力,评定土层的变化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贯入阻力用贯入器贯入土层中的30cm的锤击数^3.5表示,也称标贯击数。 标准贯入试验开始与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在国外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也于1953年开始应用.标准贯入试验结合钻孔进行,国内统一使用直径42cm的钻杆,国外也有使用直径50cm或60cm 的钻杆.标准贯入试验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设备简单,土层的适应性广,而且通过贯入器可以采取扰动土样,对它进行直接鉴别描述和有关的室内土工试验。如对砂土做颗粒分析试验。本试验特别对不易钻探取样的砂土和砂质粉土物理力学性质的评定具有独特的意义。 1.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要符合表&24的要求.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表8-24

2.标准贯入试验的技术要求 (1)钻进方法:为保证贯入试验用的钻孔的质量,用采用回转钻进,当钻进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 外,应停止钻进。为保持孔壁稳定,必要时可用泥浆或套管护壁。如使用水冲钻进,应使用侧向水冲钻头,不能用向下水冲钻头,以使孔底土尽可能少扰动。扰动直径在63.5?150cm之间,钻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清除孔底残土到试验标高; 2)在地下水位以下钻进时或遇承压含水砂层,孔内水位或泥浆面始终应高与地下水位足够的高度,以减少土的扰动。否则会产生孔底涌土,降低N值; 3)当下套管时,要防止套管下过头,套管内的土未清除。贯入器贯入套管内的土,使N值急增,不反映实际情况; 4)下钻具时要缓慢下放,避免松动孔底土。 (2)标准贯入试验所用的钻杆应定期检查,钻杆相对弯曲<1/1000 ,接头应牢固,否则锤击后钻杆会晃动。 (3)标准贯入试验应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并减少导向杆与锤间的摩阻力,以保持锤击能量恒定,它对N值影响极大。 (4)标准贯入试验时,先将整个杆件系统连同静置于钻杆顶端的锤击系统一起下到孔底,在静重下贯入器的初始贯入度需作记录。如初始贯入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