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评朱元璋

评朱元璋

评朱元璋
评朱元璋

(该文是我对电视剧《朱元璋》评论时其中相关部分,因本非独立成篇,所以不是很全面,不是很连贯,但作为对朱元璋的大致评价也还可以)

明人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说“盖自三代以来,战国至于刘项,是一劫;三国至于五胡,是一劫;中唐至于黄巢、石晋,是一劫;女直至于蒙古,是一大劫:中国之人,无复孑遗矣!故我太祖皇帝之功,谓之劈开混沌,别立乾坤,当与盘古等,而不当与商、周、汉、唐并论也。二百四十年来,休息生养,民不知兵,生齿繁盛,盖亦从古所无之事”

明人邱浚在《世史正纲》中说:“洪武元年,太祖即皇帝位,复中国之统。圣人之生。自有天地以来,中国未尝一日无统也,虽五胡乱华,晋祚犹存,辽金僭号,而宋系不断。未有中国之统尽绝。而尽夷狄之归,如元朝之世者也。三纲既沦,九法亦释,天地于是易位,日月于是晦暝,阴浊用事,迟迟至九十三年之久。中国之人渐染其俗,日与之化,身其氏名,口其言语,家其伦类,十室而九矣,不有圣君者出,乘天心之所厌,驱其类而荡涤之,中国尚得为中国乎?”

我的看法与此相似,朱元璋缔造明朝,重新恢复中华文明的功绩,无论怎么高度评价都是不过分的。与此对比看看本来同样高度发达辉煌的阿拉伯文明被蒙古践踏蹂躏后的结果就知道了。虽然后来又经历满清浩劫,但明朝三百年所凝聚的文化力量,思想资源,已经给中国文明之进步发展提供了更坚实更有韧性的骨架,中国文化终究还是有希望恢复自身文化的独立性强大性,为世界文化真正意义上多元化的均衡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可能,若无明代近三百年文化的积淀,这样的希望要比现在渺茫得多。

历史上的朱元璋究竟是什么样人?

在他身上似乎存在诸多矛盾!

说朱元璋喜好杀戮?确实,从明开国,他就大开杀戒,功臣勋贵以及家属,被杀了数万,全国上下各级别的官吏因为指控贪污,或者有贪污嫌疑,又被杀了数万。

但是从另一方面,朱元璋大概是所有元末群雄中最强调不得杀降,不得滥杀平民的一位。仅仅《明史》的本纪与列传中就能找到许多记载。

“十九年春正月乙巳,太祖谋取浙东未下诸路。戒诸将曰:‘克城以武,戡乱以仁。吾比入集庆,秋毫无犯,故一举而定。每闻诸将得一城不妄杀,辄喜不自胜。夫师行如火,不戢将燎原。为将能以不杀为武,岂惟国家之利,子孙实受其福。”。前代革命之际,肆行屠戮,违天虐民,朕实不忍。诸将克城,毋肆焚掠妄杀人,元之宗戚,咸俾保全。庶几上答天心,下慰人望,以副朕伐罪安民之意。不恭命者,罚无赦。’

“辛亥,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帅师二十万讨张士诚。御戟门誓师曰:‘城下之日,毋杀掠,毋毁庐舍,毋发丘垄。士诚母葬平江城外,毋侵

毁。’”

北伐时也再三强调“:‘若所经之处及城下之日,勿妄杀人,勿夺民财,勿毁民居,勿废农具,勿杀耕牛,勿掠人子女。民间或有遗弃孤幼在营,父母亲戚来求者即还之’”

元末各地的破坏很大,朱元璋活动的南方恰恰是受破坏最小的,人口,经济的损失受战火影响最小,而元军活动的北方则人民被屠杀得所剩无几,经济破坏极大。

和朱元璋相比,许多滥杀平民,放纵功臣勋贵残害平民的皇帝似乎更当得起嗜杀的评价

还有朱元璋喜好酷刑峻法么?确实,在他当政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法网严密,酷刑迭用,官员动辄得咎,饱受酷刑,乃至砍头剥皮。

矛盾的是他又明令禁止以后的皇帝效仿他的做法,在洪武二十八年五月下令说“联自起兵至今四十余年,亲理天下庶务,人情善恶真伪,无不涉历。其中奸顽刁诈之徒,情犯深重,灼然无疑者,特令法外加刑,意在使人知所警惧,不敢轻易犯法。然此特权时措置,顿挫奸顽,非守成之君所用长法。以后嗣君统理天下,止守《律》与《大诰》,并不许用黥刺剕劓阉割之刑。臣下敢有奏用此刑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后来明代官员有提议用黥刺之刑,看到这条,还吓出一身冷汗。见成化年间陆容《菽园杂记》中的这一条:

“尝记初登第后,闻数同年谈论都御史李公侃禁约娼妇事,或问:‘何以使之改业不犯?’同年李钊云:‘必黥刺其面,使无可欲,则自不为此也。’众皆称善,予亦窃识之久矣。近得《皇明祖训》观之,《首章》有云:‘子孙做皇帝时,止守《律》与《大诰》,并不用黥刺剕劓阉割之刑。臣下敢有奏用此刑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为之毛骨竦然。此议事以制,圣人不能不为学古入官者告,而本朝法制诸书,不可不遍观而博识也。”

不仅如此,他亲自培养,一手带大的继承者,都是仁慈宽厚。一个人如此,还可以说是偶然,两个都是如此,那不能用偶然来解释了。太子朱标死后,如果想要从众多儿子中选择一个才能出众,性格刚毅,与他类似的人,重新立为太子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而他却宁愿重新按照他心目中的理想去培养皇太孙,而这皇太孙依旧和他父亲一样是温厚仁慈,这似乎也令人难解。

再有朱元璋是否心胸狭隘,连别人不愿意当官都不能允许么?电视剧剧里就

有刘伯温千方百计想退隐,结果还是被朱元璋逼回京城做官的情节。而历史上,也确实有许多人宁愿自残身体,也不愿应选做官,因为在朱元璋时代做官的危险太大了,结果还是受到严惩。

但也可以找到相反的例子。《明史》陈遇传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授供奉司丞,辞”“除中书左丞,又辞。”“授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大学士,复辞。”“除太常少卿,固辞。强之,不可。”“最后除礼部尚书,又固辞。帝沉吟良久,从之。自是不复强以官。帝尝从容言欲官其子,遇曰:‘臣三子皆幼,学未成,请俟异日。’帝亦弗强也。”

“遇自开基之始,即侍帷幄。帝尝问保国安民至计,遇对:‘以不嗜杀人,薄敛,任贤,复先王礼乐为首务。’廷臣或有过被谴责,遇力为解,多得全释。其计画多秘不传,而宠礼之隆,勋戚大臣无与比者。数监幸其第,语必称‘先生’,或呼为‘君子’。命爵辄辞,终成其高。十七年卒,赐葬钟山。”

孟森对此评论说“遇死于洪武十七年,太祖屡官之而不受,卒成其高,又何尝以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之罪相坐。盖其有益于太祖者,在救民水火一切根本之计,其品驾乎刘基、宋濂等之上”

也就是对真正能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人品真正高洁,不贪权势,不想做官的人,朱元璋还是非常尊重的,并不会把自己意志强加给他。

除了以上所说的矛盾表现外,还有一个矛盾的现象也值得深思。众所公认,朱元璋统治时期,是高压专制,是极端严厉的独裁统治。按照常理,在这种极端严厉高压的统治之下,被选拔出来的官员应该都是唯唯诺诺,毫无自己意志,在暴力淫威下轻易屈服的软骨头;都是善于逢迎趋合,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钻营投机者,都是奴才才对。

但实际情况却恰恰截然相反,朱元璋给建文帝留的是一个充满硬骨头的官员群体,这里面许多人都可以说是铁骨铮铮,宁死不屈,宁折不弯,绝不在权势与暴力面前屈服改变自己意志的好汉!仅仅在明史中列出姓名的就有这么一大串:

方孝孺,景清,连楹,卓敬,练子宁,铁铉,暴昭,陈性善,王彬,宋忠,崇刚,陈迪,黄魁,颜伯玮,王省,胡闰,高翔,王度,戴德彝,谢升、丁志方,甘霖,董镛,陈继之、韩永、叶福,齐泰,黄子澄,王艮(高逊志)廖升(魏冕邹瑾龚泰)周是修程本立黄观王叔英(林英)黄钺(曾凤韶)王良陈思贤(龙溪六生台温二樵)程通,黄希范叶惠仲黄彦清蔡运石允常韩郁高贤宁王璡周缙牛景先,程济等

……

不能把这些人的行为简单目为忠君观念,他们更本质上说是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信念,无论暴力淫威残酷到什么程度,也决不屈服。这正是独立个性,自由

意志的体现。

仅仅是叔侄一家人之间争夺皇位,官员中就能涌现出这么多坚贞刚烈的人物,也确实让人有叹为观止之感。朱元璋给建文留下的这个官员群体中刚介梗直,正直高尚,才能出众者比例之高是今天的人也难以想象的。(建文之所以被赶下台,不是朱元璋给他留下的人才还不够好,实在是他自己太心慈手软了,如果不是他自己下令军队和燕军作战的时候不许伤害朱棣,朱棣早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永乐到宣德时期的那些辅政文官黄淮,胡广、金幼孜,以及号称三杨的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虽然被誉为一代名臣,但实际上已经是朱元璋时代培养成长起来的人才中的二流乃至三流人物了。

怎么来理解这些以上说的这些矛盾现象呢?

关键还是怎么来理解朱元璋这个人!朱元璋是从最底层的百姓一步步走上上来的,底层百姓的痛苦,他亲自经历过;底层百姓饱受地主官员压迫,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痛苦,他多次目睹过。在他心里深处,是刻下过难以磨灭的烙印的。

朱元璋自己在《大诰武臣序》就针对底层士兵的痛苦说过这么段话:“那小军每苦楚也,不如猪狗……我许大年纪,见了多,摆布发落了多,从小受了苦多,军马中,我曾做军了来,与军同受苦来,这等艰难,备细知道。”

在他看来,那些上层社会的人,那些地主,官员,文人遭受渲染的所谓痛苦和他经历过、看到过的底层百姓和士兵的痛苦比起来,从数量上和程度上不过如儿戏而已。从最朴素的情感来说他是希望能够以自己的作为来改善最底层百姓的痛苦处境的,也绝不能容忍自己建立的政权再施加给普通百姓以自己曾经遭受过的痛苦。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有自己的政治原则,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不是一个为当皇帝而当皇帝的人,更不是因为一时得失或一时毁誉而放弃自己的原则的人。他有自己的底线,不触动这个底线,什么都好说,但一触动底线,他就决不手软。他宁可矫枉过正,也绝不宽纵姑息。

正因为此,他在打仗的时候,可以三令五申,不许军队杀降,不许军队杀戮平民抢掠妇女。而一旦打下了天下,他又三令五申功臣勋贵不得仗势欺凌百姓,侵夺普通百姓利益。

他诛杀大量所谓功臣,主要还并不是担心这些功臣威胁皇位,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如果不采用严厉手段,这些功臣权贵侵夺民财,鱼肉普通百姓的行为根本无法真正得到遏止。

从一开始来看,朱元璋其实是愿意和这些当年立下赫赫战功的部属,共享太平,一起善终的。开国以后,他实际上和许多功臣都建立姻亲关系的。比如徐达

的三个女儿,一个是燕;王妃,也即后来明成祖的皇后,一个是代王妃,一个是安王妃;常遇春的女儿是太子妃;汤和的女儿是鲁王妃;冯胜的女儿是周王妃;傅有德儿子是驸马,尚寿春公主,女儿则是晋世子济熺妃;邓愈的女儿是秦王次妃。

很如果仅出于维护皇位的考虑,朱元璋用姻亲关系笼络住功臣就足够了,他一开始并没有要杀功臣的意思。真正让他起杀心的,还有其他因素。

明史中有一则这样的记载“二十五年,友德请怀远田千亩。帝不悦曰:‘禄赐不薄矣,复侵民利何居?尔不闻公仪休事耶?’寻副宋国公胜分行山西,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是冬再练军山西、河南。明年,偕召还。又明年赐死。以公主故,录其孙彦名为金吾卫千户。”

让朱元璋不悦的是傅有德请怀远田千亩,值得注意的是武将功臣请求赏赐田地,这在其他皇帝那里,不但不会不悦,反而会很高兴。因为这说明其贪恋财产,没有更大野心,不会对权力构成威胁。《史记》里就有这么一则记载“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赵匡胤的所谓杯酒释兵权也是用大量田地财产为筹码换取这些将领的主动退休,而田地财产当然不可能是凭空而来,自然是侵夺于普通老百姓了。

但在朱元璋这里,这种行为就成了自己找死,在朱元璋看来,他宁可忍受造反,也不会忍受这些权贵鱼肉欺凌百姓的行为。

胡惟庸,蓝玉二人之所以被朱元璋办成两件株连甚广的大案,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两人骄纵放肆,横行不法,欺凌百姓,让朱元璋对他们非常不满意,而朱元璋对他们的不满意,又反过来刺激了他们造反的欲望。

比如胡惟庸的情况是“吉安侯陆仲亨自陕西归,擅乘传。帝怒责之,曰:“中原兵燹之余,民始复业,籍户买马,艰苦殊甚。使皆效尔所为,民虽尽鬻子女,不能给也。”责捕盗于代县。平谅侯费聚奉命抚苏州军民,日嗜酒色。帝怒,责往西北招降蒙古,无功,又切责之。二人大惧。惟庸阴以权利胁诱二人,二人素戆勇,见惟庸用事,密相往来。尝过惟庸家饮,酒酣,惟庸屏左右言:“吾等所为多不法,一旦事觉,如何?”二人益惶惧,惟庸乃告以己意,令在外收集军马。”

“会惟庸子驰马于市,坠死车下,惟庸杀挽车者。帝怒,命偿其死。惟庸请以金帛给其家,不许。惟庸惧,乃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谋起事,阴告四方及武臣从己者。”

而蓝玉是“太祖遇之厚。浸骄蹇自恣,多蓄庄奴、假子,乘势暴横。尝佔东昌民田,御史按问,玉怒,逐御史。北征还,夜扣喜峰关。关吏不时纳,纵兵毁关入。帝闻之不乐。”蓝玉也因为朱元璋对他的谴责制约,而心生不满,这才起了谋反之念

而朱元璋顺水推舟先后利用这两个人的谋反,大事株连,把很大一批盘踞在百姓之上作威作福,普通官员难以制约,一般法律对他们无效的所谓功臣权贵及其家族来了一次大扫荡。

单纯从维护皇权的角度来说,他其实根本不必要把事情做的这么绝,这么得罪人,这么招骂,但从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角度来说,他这么做却有必然性。

吴晗的《朱元璋传》虽然对朱元璋攻击很厉害,他一边大骂朱元璋杀功臣,另一边也不得不承认如下事实:

朱元璋“命令工部制造铁榜,铸了申诫公侯的条令:

凡公侯之家强占官民山场、湖泊、茶园、芦荡及金、银铜场、铁冶;

凡功巨之家管庄人等,倚势在乡欺殴人民;

凡功臣之家屯田佃户、管庄干办、火者、奴仆,及其他亲属人等,倚势凌民,夺侵田产财物者;

凡公侯之家除赐定仪仗户及佃田人户,已有名额报籍在宫,敢有私托门下影蔽差徭者,

凡公侯之家,倚恃权豪,欺压良善,虚钱实契,侵夺人田地房屋革畜者;

凡功臣之家受诸人田土,及檬晚投献物业。

逐项规定了处罚和处刑的法律。其中公侯家人倚势凌人,夺侵田产财物,和私托门下,影蔽差徭都处斩罪。”

那些知趣识相,奉法自律的功臣还是能够得到善终的,比如汤和,按照《明史》记载“和晚年益为恭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媵妾百余,病后悉资遣之。所得赐多分遗乡曲,见布衣时故交遗老,欢如也。”

按照那些成天猜忌防范旁人威胁皇位的皇帝心理,把赏赐“分遗乡曲”,分送给乡人百姓,还有“见布衣时故交遗老,欢如也”,这些不都是笼络收买人心,说明其志不小的证据么?应该更加猜忌,让其不得善忠才对。

而到了朱元璋这里,却完全是相反的,你不贪图享受,能把皇帝赏赐的财富,

分给乡人百姓,能不依仗权势欺凌普通百姓,能平易近人,这才说明你不忘本,不会做违法害民的事情,才能让他满意高兴,他不但不会杀你。还会真心尊重你,给你更好的待遇。“当时公、侯诸宿将坐奸党,先后罹法,稀得免者,而和独享寿考,以功名终。”

再如吴晗的《朱元璋》传中说“曹国公李景隆、武定侯郭英归还庄田和佃户,洪武二十三年崇山侯李新建议:‘公侯家人和仪从户都有规定数目,超过的应该归还朝廷。’元璋正对这批贵族地主多占田地佃户极为不满,听了很高兴。下令叫把超过规定的人户都发凤阳为民。还叫礼部编一部稽制录,严禁公侯奢侈逾越。二十六年李景隆交还庄田六所,田地山塘池荡二百余顷。郭英交还佃户,依法纳税。这两人在洪武朝都没有出事。”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彻底消除功臣权贵依仗功劳势力欺凌侵害百姓利益的可能,防止一大批法律无法制约,普通官员无法抗衡的特权阶层的出现,才是朱元璋杀戮大批功臣的动机。至于说朱元璋是因为猜忌怕别人夺位子才杀功臣,那只是小人之心度之而已。

朱元璋对待所谓功臣是如此,对官员极尽严厉苛酷之能事也同样是如此。而这样做的目的同样不是所谓的为了维护皇权,或者是生性残酷,心胸狭隘,猜忌之类的理由。甚至可以说,朱元璋这么做,真只考虑皇帝自己本人的私利的话,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我过去写过一段话,对此进行了分析。这里引用一下

“毛佩琦很形象的描绘过当时的情形‘当时的官员们惴惴不安,经常是上班的时候,早上起来上班,要跟家里头妻子道别,说今天去了,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侥幸晚上回到家里,见了妻子的面儿说,今天又活了一天,明天还不知道怎么样。’”

“须知支撑皇帝的权力基础就是这些官僚阶层,权贵阶层,触犯了这个阶层的利益,就等于自己抽掉了自己统治的根基,没有哪一个皇帝会傻到这个地步。但惟独朱元璋是个异数,他敢于得罪全天下的官吏和权贵,强悍到这个地步,确实是绝无仅有的。要说在这样的统治下,那些功臣权贵官僚不想造反,才是见鬼了,换了我是那些权贵官僚,我也铁定造反。

“所以我说,换了任何一个别的皇帝,实行这样的政策,铁定要失败,铁定要被推翻,铁定要完蛋。实行这样的政策,还当皇帝,那就等于把自己放在火山口上。对别的皇帝来说,只要臣僚不造反,别的事情都好商量,贪污就贪污一点,侵占民田就侵占民田,生活奢侈就奢侈一点吧,不但不是坏事,反而说明臣僚没有政治的野心,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大家舒服,大家快活,何乐不为?”

“朱元璋不是那种为了当皇帝而当皇帝的人,只要能当上皇帝,其他都可以商量的人,相反他是一个有着明确政治理想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宁愿得罪天下所有的官僚,就算所有的官僚都起来造他的反,他也在所不惜。他

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这一点能够从胡大海在外边领兵打仗的时候,朱元璋就杀掉他犯法的儿子,并说出‘宁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的话得到证明,从理智的角度,这样的做法其实是相当危险的。任何别人如果效仿这种做法,最后的结果可能都是自取灭亡。”

“我常常觉得朱元璋之所以没有被推翻,没有失败,没有完蛋,实在不得不归功于他那超级强悍的个人能力,他等于在建立明朝以后又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发动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暴力革命,和所有的官员权贵地主阶层为敌,进行了利益的再分配。”

看了上面的分析之后,可以这么说,有些人的成功是可以模仿的,而有些人的成功是不能被模仿的,他的成功只是因为他的独一无二,而朱元璋正是如此!也正因为此,朱元璋在中国历代所有皇帝中,也是一个异数,无论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等在能力与心胸境界上都无法和他比肩。

正因为他是无法被模仿,正因为他的做法本身是把皇帝放在火山口上烤,所以他自己采用严刑峻法整治官吏,但却同时严厉禁止他的后代模仿他的做法,“以后嗣君统理天下,止守《律》与《大诰》,并不许用黥刺剕劓阉割之刑。臣下敢有奏用此刑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正因为他深知自己的做法只有他自己这样超级强悍的个人能力才可以应付,所以他一心一意培养的继承者是宽厚仁慈。性情温和的人,他要让自己的继承者和自己形成鲜明的对比,宁愿让自己得民心失官心,失文人心,而让自己继承者既得民心也得官心,得文人心。让自己的继承者当上皇帝以后,能得到官员群体衷心的爱戴拥护。而且从他内心最深处,他也确实喜欢,甚至偏爱宽厚仁慈,性情温和的人。

如果朱元璋是一个真正暴虐,或者某些人所谓心理变态的人,那他接连一手带大的两个继承者怎么可能都是品格端方,性格宽厚仁慈的人?一个真正残暴病态的人能接连培养出这样的儿子和这样的孙子吗?就算培养出来了,会愿意让这样的儿子,这样的孙子当自己的接班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而且之所以在朱元璋的时代,培养成长出来的人才群体,无论品格还是才能之高,都超出寻常情况下的数倍,刚介正直者的比例之高,在历朝历代中也少见,也是因为朱元璋时代在大节上给正人君子,刚正不屈者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对卑怯奴性的人来说,则窒息难行。

朱元璋时代对当官的人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恐怖时代(而在历史的大部分其他时候,总是当官相对更舒服一些,百姓受到的恐怖更多一些),如果实心办事,刚正不屈,能得到善终的机会还多一些;如果耍滑头,卑躬屈膝,靠奉承迎合,那就百分之百不得善终了。

在朱元璋统治下,真正想读书应举,想当官的人,不会是那些钻营投机,想发财享受的人,而是那些真正有自己理想有自己信念,想为国家百姓做事情的人。对前者说,还是宁愿当商人,甚至当普通农民相对风险更小一些,更划算一些,

想要依靠奉承迎合来取悦朱元璋难度实在太大了,而且好处半点没有,朱元璋既不会赏赐你大量财富让你挥霍享受,也不可能给你更大权力来飞扬跋扈,当官的成本高的可怕,利润一分都无,傻瓜才会去当官。只有后者,只有那些明知道有危险,明知道要受痛苦,仍然不动摇不妥协的人,才愿意在朱元璋统治下读书应举做官。因为他们知道,就算随时有杀头的危险,但朱元璋也确实会提供给他们发挥才能的空间,而且他们这种类型的人也才能真正扬眉吐气,不会因为极端的清廉正直,严守原则,而被世人当成怪物来看待,不会因恪受信念,饱受非议和嘲笑。

而事实上呈现的结果也正是如此,朱元璋统治的时代以任何标准来衡量都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中外历史上,社会风气最为淳朴方正,官员最为清正廉洁的时代。朱元璋时代说是查出许多贪污腐败的案件,但实际上按照后代的标准来看,许多事情都是后世司空见惯,被当成天经地义,根本不会被当成一回事,根本就不会被当成腐败贪污,或者坏法渎职。

许多人说朱元璋的严刑并没有真正遏止贪污腐败的风气,这是可以当笑话来看的。实际到目前为止的人类历史,古今中外,还没有哪一个时代哪一种政策,能比朱元璋的政策更有效的使官员清廉正直,而且保持的效力更长久。把整个明朝说成是中国历史上官员清廉比例最高的朝代也不过分。

孟森说“明初县令多能为民保障,触忤贵官,未尝非恃朝廷之能执法也”。《明史》循吏传120人,宣德以前60年在百人以上,以20%的时间占了人数比例的 80%以上。而且“治有善状,秩满九年,升秩加俸,而使再任,久者任一地至三十余年,其联一任至十八年,联两任至二十七年者尤多”

这里所谓“循吏”虽然名称普通,但实际上都是用最严厉最苛刻的标准选出来清正已极的地方官员,是已经接近某种极限了。明朝中晚期能够恪尽职守的清廉方正的地方官员依旧很多,就算一个皇帝时期下找出一百人来也并不困难,但实在和朱元璋时代那些达到了极限程度的清正官员相比还是逊色,所以相对选的才少。如果标准放宽一些,那恐怕只要是朱元璋时代当官的,都可以入选了。

许多其他朝代的所谓清官好官,到明朝,恐怕前一千名都排不进去,更不用说进循吏传了。

朱元璋并不是一个心胸狭隘,残暴病态的怪人,他只不过是一个有自己理想,并且能够以自己超人的意志和能力,将其贯彻落实一个人。

他也有正常人的感情,他也有健全的心理,甚至比一般人更健全。当然他也会有自私的一面,甚至利用自己的权力来满足自己的自私的一面。但相对来说,他已经能比大部分的普通人更能克制自己了。

他始终没有忘本,始终没有摆脱底层劳动者的淳朴是非观和道德感。他重视亲情,重视父子之情,所以有人非议分封的时候,他似乎表现出非理性的过度愤

怒;而太子死的时候会如此伤心,以至接着立太子的儿子为皇太孙(虽然从完全理智的角度上说,他还真是应该从儿子里再挑一位做太子,当然按他的喜好,肯定不会选朱棣)。重视夫妻之情,所以马皇后死的时候,他会那么伤心,以后不再立皇后,我相信,如果他象普通人一样只能有一个老婆的话,他绝对还是会选马皇后,而不会选其他更漂亮的女人做老婆的;重视兄弟之情,所以能把自己兄长的后代封王,即便侄子犯法受诛,他也会继续培养其后嗣接替其位置;他也念故旧之情,所以对不愿当官的陈遇始终如此尊重,“语必称‘先生’,或呼为‘君子’”,而不以皇位压人,所以晚年还召汤和进宫叙旧“诏以安车入觐,手拊摩之,与叙里闬故旧及兵兴艰难事甚悉。和不能对,稽首而已。帝为流涕”。

当然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否则他和大多数普通人也就没有区别了,那就是他拥有超人的才能,超人的意志,以及坚定不移的理想主义精神

朱元璋过人军事才能,统帅才能是不消说的,否则他也当不上皇帝,更让人惊异赞叹的是他在文化学习上的天才。出身贫苦,小时候自然是没有什么教育,而到起兵之后,与读书人不断接触,他自己也不断刻苦学习,文化水平的进步可以说突飞猛进,到当上皇帝以后,他的文化修养,阅读书籍的渊博程度,包括写文章的能力,都已经远在普通读书人之上。

关于写文章,史料记载说他“举笔立就,莫不雄深宏伟,言雅而旨远”“仰瞻挥洒之际,思若渊泉,顷刻之间,烟云盈纸,有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之势”,据说“文臣们不敢轻易改他的文章”,除了畏惧因素外,也和朱元璋的文章本身也确实写得很好得有关。保留至今得大明皇陵碑上的碑文就是朱元璋亲自写的,文采非常出众,叙事真切感人,抒情动人心魄,就是作为文学名篇,也毫无愧色。而且朱元璋能写诗,能作赋,能写骈体文,都写得不错,有独到魅力,这是对朱元璋有偏见的吴晗都不得不承认的。

朱元璋读书,不仅深入,如《汉书》,《宋史》,《春秋左传》《洪范九畴》都是边读边联系实际讨论,还能注意不同书传中的异同之处,“读《蔡氏书传》时,发现所说象纬运行和朱子书传不同,特地征召儒生订正”;而且还广而杂。当时解缙就公然上疏批评朱元璋读书太杂“臣见陛下好观《说苑》、《韵府》杂书与所谓《道德经》、《心经》者,臣窃谓甚非所宜也。《说苑》出于刘向,多战国纵横之论;《韵府》出元之阴氏,抄辑秽芜,略无可采。”

有记载说朱元璋还学习过天文推步测算,而且造诣颇深,“1358年(至正十八年)南下皖浙,在兰溪获精通天文的月庭和尚,在金华,朱元璋专门为他建造观星楼,并亲自登楼学习天文观测。……朱元璋学习天文星占几乎到了着迷的程度。据,他‘每夕膳后,自于禁中露坐,玩索天象有达旦不寐者。盖上兼善推测,于天心无不洞然也’”(《明代文化研究南京专辑》)

象朱元璋这样的人真可以算是文武双全了,和曹操不一样的是,他的文化都是在20多岁成年以后才学来的,小时侯后并无多少基础,这只能说他确实是天

才式的人物,天资过人,聪明异常。

如果说这个朱元璋,还有不足,还有缺憾,那就不是演员表演上的问题了,而是剧情上的缺陷造成的。

比如电视里有这么一段情节,大明将要开国之际,朱元璋派一个贴身侍卫去滁州把韩林儿接回应天,同时却又授意胡惟庸,让他示意该侍卫干掉韩林儿,并且让侍卫自己也一起死。但历史事实是,韩林儿是朱元璋派廖永忠去迎的,廖永忠确实中途把船翻了,淹死了韩林儿,但不是朱元璋授意他这么做,而是他自作聪明的决定。

孟森在《明清史讲义》对此事有一段议论还是很到位的“林儿本由太祖救安庆时拔回,置之滁州。二十六年,谴廖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林儿死。永忠本传言:‘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渝诸将曰:『永忠战鄱阳时,忘躯拒敌,可谓奇男子,然使所善儒生窥朕意,檄封爵,故只封侯而不公』’”,此可知永忠自希太祖旨,而太祖竟无意于此,特林儿本毫无可拥之騃竖,生死不足计,不以此正永忠之罪耳。太祖自始非受林儿丝毫庇荫,非借林儿丝毫权势,天下大定,若林儿不死,太祖必有以处之。如汉如夏,力屈来降,犹大封以侯爵;郭子兴则追封王爵;若封林儿亦必比于滁阳,及身而止,岂虑其尚有余焰复燃耶?廖永忠之步瓜沉舟,实为多事,然太祖若正其罪,反拟以名分归林儿。亦可不必,但心鄙之而已。后来儒生以太祖初用龙凤年号为失策,如《明通鉴》所论,所见与廖用忠相类。总之不足深论耶。”

作为历史学家的孟森这说得很清楚,“永忠自希太祖旨,而太祖竟无意于此,特林儿本毫无可拥之騃竖,生死不足计,不以此正永忠之罪耳”

朱元璋根本就没有意思要处死韩林儿,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个没有太大影响的小孩而已,是廖永忠自作聪明,之所以不因此降罪廖永忠,不过是这样一来,反倒真显得韩林儿似乎很重要了,反倒成了朱元璋自己心虚而在把廖永忠当替罪羊掩人耳目了。所以朱元璋宁愿替廖永忠背了这个黑锅,其实内心对他当然很不满意了。

孟森说的“如汉如夏,力屈来降,犹大封以侯爵;郭子兴则追封王爵”

汉指的是陈友谅建立的政权,夏指的是四川明玉珍建立的政权,朱元璋打败他们后,把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和明玉珍的儿子明升,都封了侯爵,而朱元璋曾经投靠的郭子兴则被封王。朱元璋对待自己敌人的儿子都能如此厚待,不仅让他们好好活着,还给他们封爵,根本不担心他们造反,对一个只有空名号,毫无实际势力党羽的小孩子韩林儿,又怎么可能因为担心而去杀掉呢,这是很可笑的想法,太小看朱元璋了。

按照朱元璋的想法,最多就是学习三国时期曹丕让献帝禅让帝位而已,汉帝是正统,禅让之后,汉献帝尚且能善终,死得比曹丕还要晚。韩林儿本来就和宋朝正统皇室没任何关系,连姓都没有改成赵,本身又毫无势力可言,命都是朱元

璋冒着危险救出来的,既无文人拥戴(那些文人根本就不屑于这个韩林儿),又无武将做党羽,就算举行禅让仪式,恐怕对此连半个有非议的人找不出来,就是韩林儿自己都会感激不尽的

那些认为朱元璋会因为忌惮这么个小孩而去杀他,真是可笑到极点。见识愚陋到极点。所以孟森说“后来儒生以太祖初用龙凤年号为失策,如《明通鉴》所论,所见与廖永忠相类。总之不足深论耶。”

还有朱元璋虚心纳谏的一面,这部电视剧表现得也很不充分。

比如,明史《周观政传》提到的“观政亦山阴人。以荐授九江教授,擢监察御史。尝监奉天门。有中使将女乐入,观政止之。中使曰:"有命",观政执不听。中使愠而入,顷之出报曰:"御史且休,女乐已罢不用。"观政又拒曰:"必面奉诏。"已而帝亲出宫,谓之曰:"宫中音乐废缺,欲使内家肄习耳。朕已悔之,御史言是也。"左右无不惊异者。观政累官江西按察使。”这是朱元璋亲自向臣下认错道歉。

再如严从简的《殊域周咨录》中提到的一件事情

“按洪武间,翰林应奉唐肃有应制《赋海东青》一鲍云:“雪翮能追万里风,坐令狐兔草间空。词臣不敢忘规谏,却忆当时魏郑公。”是日,上御奉天门外西鹰房观海东青,翰林学士宋濂因谏曰:“禽荒古所戒。”上曰:“朕聊玩云耳,不甚好也。”濂曰:“亦当防微杜渐。”上遂起。夫圣祖之虚纳,二臣之忠谠,一时盛事,实可赞述。”

这也是文官小题大做,而朱元璋却虚心接受的例子。

洪武十八年中进士练子宁,在殿试对策的时候,当廷对朱元璋猛烈抨击斥责说“天之生才有限,陛下忽以区区小故,纵无穷之诛,何以为治”,结果朱元璋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把他擢升为一甲二名

如果电视剧里如实表现这些情节,占据的戏份篇幅不会太大。但却能更完整反映朱元璋其人个性。现在完全忽略,则势必显得不全面。

中考历史知识点第二册复习攻略:明朝

一、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P78—81)<识记> 1、明朝的建立: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A、废行中书省(行省),设三司;B、废丞相,权分六部;C、设殿阁大学士,逐步形成内阁制度;D、设锦衣卫,由皇帝指挥。 2、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明太祖时设锦衣卫;明成祖时,设立特务机构——东厂,以宦官为统领,由皇帝直接控制;明朝中期,又设立西厂。 3、八股取士(加强思想统治):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实行八股取士。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文体是八股文(指南第7页)。对文化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二、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P88-92)<理解> 识图 1、郑和下西洋:☆(今年已经有600周年) (1)西洋: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即太平洋沿岸地区)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2)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 (3)时间及到达地点:1405年--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秋冬顺东北、西北季风出发,夏季顺西南、东南季风返回。(泉州灵山圣墓内的郑和行香碑上,记载了郑和第五次航行前来此处行香的史实。) (4)意义: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 (5)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③造船技术先进,指南针用于航海;④我国人民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⑤郑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难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等。 2、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戚继光率戚家军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1565年,东南沿海的日本倭寇基本肃清,保卫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3、西方传教士东来:欧洲天主教传教士,也在这时来到我国传教(最有影响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他也是第一个把孔子和儒家思想介绍给西方的人),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4、1553年,葡萄牙侵占澳门。(葡萄牙是最早侵略我国的西方殖民者)

论朱元璋的政治蓝图

一、明洪武年间的政制建设与朱元璋的主观主义 (1) (一)实行诸五分封,建立皇朝巩固的支柱。洪武一朝,明太祖先后只次分封诸子为 (2) (二)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建立布、按、都三权分立的多头地方行政体制。明.3 (三)罢中书省、废承相,由皇帝直接领导中央各行政部门。其实,由于朱元璋的独断.4 (4)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化军事统帅权。明初沿袭兀制,以发兵权归兵部,统 (5) (五)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创设六科给事中,建立按所辖地区、部门分工的分察制度,.5 (六)建立皇帝私人的侦缉队锦衣卫,加强秘密的政治控制。锦衣卫本为皇帝的一支内.6 (七)整顿内廷侍服系统,禁止后妃、宦官干政。明太祖对于政出宫闲及宦官干政给统.7 二、朱元璋政治蓝图的实质及其非现实主义 (9) 三、正统以后明朝政治的困境: (18) 四、结语 (23) 论朱元璋的政治蓝图 及其对明朝政治的影响 余兴安 一、明洪武年间的政制建设与朱元璋的主观主义 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极具转折意义的一年。这年正月,明朝 中央政府中书省的左承相胡惟庸以谋反罪伏诛,并连及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承涂节等人, 是为历史上著名的·胡惟庸党案”飞然而,这一政治事件的真实意义并不在于几个重要政治人

物、以及三万余名与之有关的或者根本就毫无关联的生灵的政治生命与自然生命的终结,而 在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明太祖朱元璋经过长期谋划与酝酿后的政制改革的到来。这一政治制 度变革的推行与完成实质上揭开了中国专制政制史上新的一页,中国传统的专制主义政治制 度至此已臻于登峰造极。 明洪武年间,由明太祖朱元璋设计并推动的、以废除承相制度、更定一六部官制为中心的 政制建设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实行诸五分封,建立皇朝巩固的支柱。洪武一朝,明太祖先后只次分封诸子为 王,除早死的赵王祀、韩王松外,共二十三位亲王,分驻全国各通都大邑、边睡要塞。显 然,从明朝诸王的分布来看,朋朝的藩王已不是如唐宋时只食禄、不临民的享乐王了。明太 祖说得明了:“天子有子,其嫡长者守邦以嗣大统,诸子各有茅土之封,藩屏王室,以安万 姓。”I1]因此,洪武时期,诸王被赋予相当大的权力,他们不单仅有天子一等的冕服车旗邸 等,有少者三千,多者一万九千人的护卫甲士;而且还可以过问地方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9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9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有人说中国古代的历史是乏味与无聊的,仅是朝代的兴盛到衰败,再到被其他朝代所取代。我原先也抱有同感。 可是,当一本叫做《明朝那些事儿》的书出现在我的书架上后,我对这些看法改变了。 的确,这本书很生动,很幽默。但这并不是重点。这本书告诉我,历史是有情感的,时间是公正的。书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他自己的情感,比如写朱元璋:当史料中告诉我们,每个开国皇帝是多么英明伟大时,《明朝那些事儿》告诉我:其实他们很普通。 朱元璋,仅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出生时其实啥事都没有,童年也很苦,按作者的说法,叫“在一间冬凉夏暖,四面通风,采光良好的破茅草屋里度过”的,那么,这样一个人怎么就当了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就是凭借着信念。这就是历史,有趣的,但又严肃的历史。如果有人只把《明朝那些事儿》当成小说看,那可能就错了,因为我们应去看历史的本质。 元末的统治是极其腐败的,元朝的统治阶级,任何时

候都可以找理由向人民要钱----尽管人民也没钱。元末了,黄河泛滥,淮河旱灾,元朝腐败的F眼中的人民百姓,像牲口一样,被使来唤去,无数人的父亲、母亲、哥哥、姐姐被饿死、累死,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人,一无所有,连做和尚都被欺负,但他活下来了,而且名垂千古----他有信念。 他亲眼见到了亲人被饿死,灾害的发生,他一无所有,只剩信念。他不再是牲口一样的人民,他是能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敢者,一个坚持不懈的斗士。长期困难、痛苦的生活可以改变一个人,朱元璋就被改变了,成功地被改变了,他经历过无数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灾难给予其信念。用三个词来形容一无所有的朱元璋:可怜、可悲、可叹。 这样一个可怜的人,用他充满悲哀的前半生,换来了无数的赞叹----他已经把那颗脆弱的心,变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的来源。书中有一名话也可形容那时的朱元璋:不要以为弱小的人,就没有力量,不要以为卑微的人,就没有尊严,弱者与强者的唯一区别,就是信念的坚定与否。我想,这就是历史想让我们学到的吧。于是,明朝出现了,让一个雄心壮志的农家孩子一手支起。 书中只写了这个吗?只告诉我们朱元璋的伟大经历吗?不,还有许多,明朝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无数伟大在这

朱元璋的功与过

朱元璋的功与过。 朱元璋的功与过(2009-02-2420:29:07) 转载标签:杂谈分类:闲来读史 近来明史又大热,借东风也发一篇。 现在许多人对朱元璋这位皇帝评价不高,主要原因倒不是他花费巨大为自己家造这个那个,而是认为他当了皇帝,但骨子里还是个农民,他强化了中国的封闭、保守、专制,而这时欧洲正在兴起文艺复兴运动,跟着就是地理大发现和科学大发现,朱元璋的农民局限性和劣根性使中国把这一切都错过了。以前农民虽然是中国发展的绊脚石,但还好,中国的控制权还在有文化有知识的皇帝和士大夫手里,如今这个地道贫农当了皇帝,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中国从此落后了。 讨论朱元璋这个有些小流氓习气的贫农配不配,特别是在中国历史发展关键时刻配不配当中国皇帝这个问题不重要,因为事实上他当了皇帝,我们只能心平气和地看待这段历史了。 由目不识丁而勤奋自学,到可以写大篇的报告稿,朱元璋仅在学文化这一方面的成绩就少有人能比得了。为了作个好皇帝,也为了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他刻苦钻研历史,认真分析现实,结果他得出了一套制度理念,这套理念我们现在看来那肯定是不对的,但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朱元璋为什么会得出这套理念,他又如何使自己事与愿违的。 朱元璋要进一步加强皇权专制,这一点不新奇,每个皇帝都想这样做,只是他们都没有朱元璋做到极致的能力,因为朱元璋是白手起家,他不用顾及权力来源,那都是他自己挣来的,没有家族背景,也没有群体背景,于是天下事他就有权一个人说了算,虽然明朝的疆域在历朝中不算大的,但在自己的疆域内,朱元璋是历代皇帝中权威性最强的,能制约他的因素是最少的。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并没有像秦始皇那样草菅人命,嘴上挂着抚恤黔首,手下以黔首为草芥。朱元璋对普天下百姓,主要是农民的态度接近于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认为他们需要更强的管制和教育,为此他自拟教育大纲。他对农民不仁厚,统治极为残酷。但每个人都会注意到,朱元璋杀起官来比杀农民要狠,杀的官吏人数似比杀农民的人数多,这或许是因为作为一名造反者,他本能地痛恨官逼民反的官,也因为他并不把自耕农一丝一毫地当作据说是他代表的地主阶级利益体的对方,而是完全视作他财产的一部分,整个天下只剩下了他一个自耕农,虽然不再亲自种地,但他的心在种地上,他不止一次向身边的人说,自己真实的愿望是想当个江南的小地主,他想过的是小地主那种田园生活。你可以说他这是扭捏作态,但他自觉

试论秦始皇的功与过

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1卷1999年第3期(总第86期) 试论秦始皇的功与过 马植杰 (河北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51) 摘要:秦始皇之所以能统一中国,并非个人才能所致,不过是/续六世之余烈0而已。秦统一后,虽颁布了在全国推 行郡县制的政令,但面对当时中国仍保留着封建割据状态的现实,他没有采取与民休养生息和稳定政局的措施,而 是进行史无前例的大役使、大榨取、大刑杀、大巡游、大求仙等,致使民不聊生,百姓疾苦。秦始皇的骄奢淫暴、喜阿 谀奉承的品性与/雄才大略0、/千古一帝0之称的确不相符。所以,对他的评价不宜过高,还应当更低些。 关键词:秦始皇;功绩;过失 中图分类号:K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44(1999)03-0051-04 一关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贡献 众所周知,统一国家的出现,不是只凭个别英雄人物就能做到,它是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做基础的。秦中央集权封建皇朝的建立,正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春秋时期,由于铁工具的使用日益广泛,农业、手工业和交通相继发展起来,人民的经济生活自然也日益密切,这就为建立统一的国家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强,各国统治者争夺土地、人民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兼并战争因之日益剧烈地展开。春秋时,中国还有数以百计的诸侯国,另外,散居着不少的少数民族,可是进入战国时,就只有齐、楚、燕、赵、韩、魏、秦七个大国,而且在各国内部也大致消灭了旧日卿大夫专权世袭的局面,成为具有君主集权性质的新型王国。国家大了,战争规模也日益扩大,最后势必是由一个最为强大的国家统一中国,哪个国家具备统一中国的条件呢?秦国僻处西陲,经济、政治原来比较落后,可是它所受旧传统保守势力的阻碍较少。秦孝公时,商鞅变法的成功使秦建立了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君主专制政体,变法积极推行富国强兵的耕战政策,不仅奖励本国人民积极生产,并且招徕三晋人民到秦开垦荒地,还设立军功爵,鼓励战士杀敌立功。另外,秦也招揽国外有识之士担当国家重要职任,秦官吏比较忠于职守,结党营私的现象较少,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都较东方各国缓和,所以秦在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都居六国之前列。公元前246年嬴政即位时,秦的疆域已接近其他六国疆域的总和,连当时执政的丞相吕不韦都/欲以并天下0[1],公元前237年,嬴政亲政时,李斯建策说:/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0[2]。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也说:/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0[3]可见秦始皇之所以能够吞并六国,主要还是由于秦国长期以来积累的总体优势,并非秦始皇个人才能所致。 郭沫若早在1943年就对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事业作出论断:/中国自春秋以来,由十二诸侯而成七国,无论在政治上与思想上所走的都是趋向统一的路线,而始皇乘六世的余威,处于居高临下的战略地位,益之以六国诸侯的腐败,故他收到了水到渠成的大功。0[4]这个说法是极有见解的。历代创业国主如刘邦、刘秀、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等都善于用人驭将,身经百战,摧破强敌,平定天下。秦始皇则一直深居朝堂,从未参加过实际战斗,就此而论,秦始皇的统一中国不过与司马炎之灭吴相类似。就他在统一前的表现而论,他一直到22岁平定嫪毒之乱后,才开始亲自处理政务。由是以观,秦始皇早年表现并非突出,他亲政以后至统一前虽有些较好表现,如虚心纳谏,择善而从,谦恭下士,遇事能讲策略,分别缓急等,但很难就此说他有什么了不起,特别是他统一之后,把历代人民用血汗和泪以及先王艰苦创业换来的统一大业,全部说成是他自己的功德,将自己吹捧为旷古未有的超级皇帝,这种表现只能显示他器小识短。1995年白寿彝等主编的5中国通史6中说:/一般对秦始皇在统一上的作用,多推崇过高,秦 收稿日期:1999-04-20 作者简介:马植杰,男,1922年生,汉族,河北定洲人。研究员,从事秦汉三国史研究。 ) 51 )

电视剧《朱元璋》观后有感

电视剧《朱元璋》观后有感 历史故事片《朱元璋》,气势磅礴,其情节真实动人,扣人心弦,观后让人对近代皇帝历史有所了解,对历史英雄人物有一定认识;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位历史传奇人物。因为出身平民,放过牛、讨过饭、当过和尚,与百姓的生活贴近,使得关于他的传说异彩纷呈,而又充满了生活化和平民化。他大概是历代皇帝中民间故事最多的一个...... 一,放牛娃出身 朱元璋小名朱重八,儿时他在放牛的伙伴中,最精明,最能干。大伙都愿意听他的话。有一次,朱元璋与大家伙玩完朝廷早朝的游戏后,有人说,重八哥你是皇上能否给我们找点好吃的东西来,朱元璋沉思片刻,对大家说:“牛摔死了,回去后,财主肯定要打骂我们。我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牛皮剥了煮牛肉吃,怎么样?”大家本来都饿得饥肠辘辘,听朱元璋这么一说,都高兴得跳起来。于是,大伙七手八脚都忙乎开了。有的剥牛皮,有的拾柴禾,朱元璋则在千层石上凿个坑当锅,然后点火煮起牛肉来。 二,开国皇帝 剧中的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注重招贤纳士,严格治军,最终取得了抗元战争的胜利;他治国31年,整

肃吏治,严惩贪官,创立卫所,巩固边防,发展农业,对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他又大兴冤狱,诛杀功臣,尤其是胡惟庸和蓝玉两大案件,屠杀近四万人。设立锦衣卫,对官民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导致民不聊生,民乱纷起。在他统治期间,官吏们惶惶不得终日,以平安过一天为幸事。而在他惩处的贪官污吏中,也不乏诬告所致。这无疑使得后人对他施政的评价出现了褒贬不一的现象。 三,肃贪治吏 朱元璋他不像汉武帝那样心胸宽广,骄傲中带着大气;也不像唐太宗那样出身世族大家,清明、虚心,纳谏博得亘古第一,永远以一种正面形象出现;也不像康熙大帝那样出身高贵,威严、睿智,他特有的草莽气质使人们惊叹于英雄不问出身的传奇式的成功,他又多了几分我们凡人每个人身上都曾有过的弱点,又或许正因为此,我们不能以高山仰止的态度来评价他。他为政勤苦,他想励精图治,他想把贫民时所看到的贪暴之风一扫而光,换来的却是贪廉不辨的局面。而事实上,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登上皇位之后,他对人民便心怀仁善之心,不仅严禁扰民,实行屯兵制,大力发展农业,这与他贫苦的出身和当和尚、乞丐时切身的体验是分不开的。他亲眼目睹着百姓饥寒交迫、骨肉分离和家

评说朱元璋的功过是非

评说朱元璋的功过是非,是回避不了他的“恐怖政治”(吴晗语)的。如果说,明朝初期的“洪武四大案”在历史上尚有争议的话,那么发生在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则是一件彻头彻尾的冤案。 关于“南北榜案”的历史记载不少,本文选用王世贞的《弇山堂别集·科试考》,此文集是明代著名史学家王世贞记录明朝史事的私人著述,该书记载的明朝典故考订周详,被时人比之为一代实录。文集中的《科试考》卷记载了这桩冤案。 洪武三十年(1397),科举会试(丁丑科)在全国举行。朱元璋命令翰林院学士刘三吾﹑吉府纪善白信蹈为考试官,当时录取了宋琮等五十一人。经朱元璋当廷面试,赐闽县陈安(安阝)为第一名﹑吉安尹昌隆、会稽刘谔分别为第二、第三名。这五十一人中没有一个人是长江以北的人,于是,那些没有考取的北方人上书朱元璋,说刘三吾等考官都是南方人,只为他们各自的家乡,是营私行为。 朱元璋闻之大怒,命令儒臣们将那些落榜者中文理稍微强些的人再录取一部分,并指定侍读张信﹑侍讲戴彝﹑右赞善王俊华﹑司直郎张谦﹑司经局校书严叔载﹑正字董贯﹑长史黄章﹑纪善周衡、萧揖,以及刚刚经廷试取录的陈安﹑尹昌隆﹑刘谔,每人各批阅十份试卷。进过认真查阅考卷,北方举人确实没有一人能及格,全国科举会试是公正的。 但是,北方举人还是上书告状,说刘三吾﹑白信蹈指使张信等人只查不及格的卷子。朱元璋更是大发雷霆,亲自出题主考,录取了韩克忠﹑王恕﹑焦胜等六十一名原来不及格的北方人,并授予第一名韩克忠为翰林修撰,第二名王恕为编修,第三人焦胜为行人同副,进士陈性善为行人,陈诚为检讨。考官白信蹈等都被肢解处死,刘三吾以年老被发配边疆充军,只赦免了戴彝﹑尹昌隆、陈安、刘谔,任命他们为司宾司仪署丞,后来又遭诛杀。宋琮被任命御史,后以检讨掌助教官辞退。 另据史料,洪武三十年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指斥本次科举的主考刘三吾和副主考纪善、白信三人为“蓝玉余党”,尤其是抓住了刘三吾十多年前曾上书为胡惟庸鸣冤的旧账,认定刘三吾为“反贼”,结果涉案诸官员皆遭到严惩。刘三吾因年事过高,发派充军以老戍边。曾质疑刘三吾的张信更惨,因他被告发说曾得到刘三吾授意,与白信蹈以及同科试官二十多人落了个凌迟处死的下场。其余诸人也被发配流放,只有戴彝、尹昌隆二人免罪。此二人得免的原因,是他们在复核试卷后,开列出的中榜名单上有北方士子。刘三吾所选五十二名南方贡士全部罢黜,名列榜首的考生陈安以行贿罪问斩,至于受牵连者不下千人。六月份,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开出了一个更令人瞠目结舌的录取名单:五十一名中榜贡士,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无一名南方人。 洪武三十年发生的“南北榜案”又称“春夏榜案”(因为丁丑科二月会试,六月殿试,故称“春夏榜”),其实并不是一场科举舞弊与反舞弊事件。据后人分析,就主考官刘三吾来说,他徇私舞弊的可能性极小。当年正处在“蓝玉案”的非常时期,蓝玉案株连甚众,无数官员落马,此次科举结果无疑将对朝局产生微妙影响。正因其重要性,在主考官的选择上,朱元璋煞费苦心,经反复斟酌,

中国故事富强篇(明)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佩琦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 中国故事富强篇(明) 盛世基业 公元1368年,朱元璋率领义军推翻元朝统治,登上皇位,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南京。经过多年战争,朱元璋终于赶跑了元朝统治者后,中原大地留给他的是一片凋敝。元朝末年的官场腐败、对各路起义军的整顿、中国大地尚未统一,都是朱元璋面临的问题。 朱元璋登基之后,首重农桑、学校,也就是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教育。此外,朱元璋还抓法制建设,在洪武年间形成了一部《大明律》,成为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法典。同时,朱元璋还建立各种职能部门,比如说在中央建立了中书省,在地方建立布政使司,还有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军队用卫所进行管理,土地用黄册来进行管理,每个居民发给户帖等。 澄清吏治也是朱元璋重点抓的一项工作。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没有固定的用人制度,一旦进入和平治国时期,随意选拔人才的办法就行不通了,必须要建立制度。人才从哪里得到呢?一个就是从学校培养得到,一个就是通过科举制度得到。在朱元璋登基的前一年,他就宣布国家开科取士,也就是开设科举,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朱元璋延用了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度,通过乡试、会试、殿试来选拔人才,充实国家的官僚队伍。朱元璋有一个绝活,就是让百姓监督官员。朱元璋下了一个指示,天下各个关口道路一律不得阻挡进京告状的,谁要阻挡,“以邀截实封论处”。也就是说谁要阻挡这些官员进京告状,就如同扣押给皇帝的奏章。朱元璋通过这些措施,来保证官员队伍的清廉。 同时,朱元璋还抓了一些大案和要案。例如洪武十九年的“郭桓案”,郭桓

是户部侍郎,勾结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贪污粮饷。这个案子的动静太大了,《明史·刑法志》和《明史·食货志》记载,经过这个案子的打击和整顿,“天下中等以上人家,破产大半”。因为他们都搅入到郭桓的案子里,有的直接是行贿受贿的参与者,有的窝藏嫌犯,有的通风报信,有的知情不报。朱元璋对这些参与到郭桓案子当中的人,一律实行了严厉打击。 朱元璋在完成统一战争的同时,要巩固内部的秩序,从而发生了“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胡惟庸案”中,朱元璋处死丞相胡惟庸,废除了中书省。“蓝玉案”中,朱元璋处死了蓝玉及其同党。这两个案子,杀了几万人之多。朱元璋采取了快刀斩乱麻的一系列手段,处死了很多曾经打天下的功臣宿将,换来了明朝初期的迅速安定。 虽然朱元璋治乱世用重典,但是他却也讲宽容。首先,对于被推翻的元朝宗室、官员,只要能支持、认可大明朝,朱元璋就不动他们。其次,朱元璋尽管鼓励百姓告官,但不鼓励百姓之间互相告状,在百姓之间,他提倡“相周相恤”,也就是互相要帮助。而且朱元璋很注重推行教化,一个办法是实行乡饮酒礼,也就是每年到秋收或者是到年初,地方长官召集本地的百姓吃一顿酒,年长者居上,依年龄、次序排座位。在这个场合,要让当地的学生或者是有文化的人来读《大诰》、读《律》,也就是宣讲国家的法令。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方式,让基层老百姓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同时,朱元璋还编制了一个“教民榜文”,贴在大街小巷,教民榜文当中有几句关键的话,要安排人走街串户,定期到处宣讲,这几句话是:“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业,不做非为。”也就是要孝顺父母,尊敬长上,邻里和睦,当父母的要把自己的孩子管好,不要做违法乱纪的事。这些手段深入基层,使民风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奠

朱元璋: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皇帝

朱元璋: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皇帝王亚南说,中国的二十四史,可谓贪污史,此言不虚。老百姓对贪官污吏充斥着仇恨,只要谁反贪官,谁的人气就特旺。所以,今天,仍有不少人推崇朱元璋式反腐。如果我说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皇帝,很多人可能不相信,甚至会有人打抱不平,因为朱元璋至少看起来是对腐败痛下杀手的。的确,鲜有人把朱元璋看成糟糕的皇帝,更不要说最糟糕的皇帝。要说最糟糕的皇帝(或君王),也该在桀、纣、秦二世、隋炀帝及朱元璋那些不肖子孙皇帝中遴选,何至于轮到朱元璋? 的确,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对腐败表现得最为痛恨的皇帝。之所以说是表现,是因为我们无法窥知其内心,而只能通过其反腐手段来猜测。朱元璋的反腐手段极其严酷和残忍,用流行的话说,可谓“零容忍”。贪污60两白银,就要枭首示众。甚至,剥掉贪官的人皮,在人皮内填装草料,以警示现任官员。不可否认,明朝的反腐手段是最为严厉的,但是,明朝却是最为腐败的王朝。这是对朱元璋的莫大嘲讽。同时,这也意味着,即便对非法、丑恶现象零容忍,但如果方法不当,也无法使其消失,甚至还会使其蔓延、扩大,千里之堤亦不免毁于蚁穴。 为何至此?因为朱元璋带头破坏了中国本来就极其稀薄的法治因素,致使明王朝的反腐是用一种只听令于具体权威(如皇帝)而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去反对另一种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这种反腐手段是彻底的人治。它必然导致这样的政治格局:反腐者最有权力;进而,反腐

者最腐败,比其他腐败者还腐败,并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腐败不可遏制,社会动乱、崩溃。 归结起来,朱元璋有几大不可饶恕之罪状。 第一,开创特务政治。从朱元璋开始,特务活动机构化、制度化,形成特务政治,从而导致中国政治和社会的特务化、黑社会化和恐怖主义化。 在明朝之前,中国政治中就有特务行为。例如,被视为明君贤主的唐太宗就用特务来监视下属的举动,但唐太宗的这种做法是隐蔽的、零星的。更重要的是,它是非机构化、非制度化的。但是,朱元璋将特务活动制度化、机构化、公开化了,利用东厂、西厂、锦衣卫、内行厂之类的特务机构来反腐,甚至处理政务,介入经济活动,对社会进行全面布控和渗透。 特务政治有几个特点。首先,一般地看,特务政治最重要的特点不是它具有暴力性(军队、警察的行为也有暴力性),而是其暴力不受国家常规法律的制约。其次,特务政治的运作没有稳定性和持续性。并不是说特务机构干的都是坏事,特务机构也会选择性地杀一些贪官,做一些好事,但由于其权力不受法律约束,导致其运作没有稳定性和持续性,进而导致滥用权力和腐败。其三,因为特务机构不受法律制约,导致其行为没有边界,进而不可预期。当然,这种不可预期也不是说特务政治完全没有内部的程序,而是说它不遵循国家常规法律所颁行的程序,从而导致其行为没有边界,人们不知道它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对哪些人采取暴力措施,进而不可预期,这种不可预期又造成

朱元璋论文

小论朱元璋 朱元璋,一代开国皇帝,却也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和一位颇有争议的守业者。终其一生,从农家子弟到开国皇帝的蜕变,又有什么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下面就此小述对此人的看法。 首先,他是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创业需要的坚韧、果断品质在其幼年的艰苦生活中得到磨练。他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让他开始学会独立照顾自己。入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为小沙弥,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重八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在云游的这几年,他见惯了黎民百姓的疾苦,也看惯了世上的尔虞我诈,让年轻的他既有对善良百姓的怜悯之心,又有对交往之人的严重猜忌之心,但就创业来说,让他历练出了识人任人的本领,结交了一群敢闯敢干的豪杰,有了创业的人脉基础。这就告诉我们:创业成功之首要条件,要有自身果断、坚强的性格和知人善任的本领,即内因。 创业要求天时地利人和,在当时元朝末年,社会混乱,民不聊生,时势造英雄,年轻的朱元璋正是看中这一点,果断离开皇觉寺,投奔红巾军,并在这时改名朱元璋,璋为一种利器,字国瑞,可见此人志向之远大,王者之气初现。此为创业成功之社会条件。这就要求身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要学会看准创业时机与机会。 接下来就是创业的物质基础了,在红巾军中出色的表现赢得了郭子兴的赏识,赏赐义女作为他的妻子,让他在身份上有

了初步的蜕变,在征战过程中,招募了一只属于自己的军队,并严加训练,让初步起程的朱元璋有了自己的“私有财产”随着郭子兴的去世,靠自己的才能逐步接管了其旗下军队,小明王的不公正待遇也无法阻挡朱元璋扩张的野心。这段史例就生动表明了朱元璋创业之循循有序,与掌控权利之果断。也告诉我们白手起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才能让自己创造物质基础。也让广大创业这明白,物质基础是创业之最大的根本。 有了人脉,时事,物质基础,让朱元璋在以后的几年里大展宏图,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布衣皇帝。 创业成功后的朱元璋,开始大费周章的守业,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猜疑之心,小农阶级的局限性让他开始亲手破坏大明王朝的根基,最终走向失败,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但却是一个不太成功的管理者。 第一步便是清洗功臣。因为怕自己的儿子生性懦弱,掌控不了强大的文武大臣团队。他不是着手培养自己的儿子,而是开始大肆屠杀功臣。这就是他封建思想的束缚下的失败之处,最终也给后来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制造了机会。此为对管理团队的管理失败,因害怕不好管理而毁坏团队。这就告诉我们:管理首先要从内因管起。 其次,设立特务机构,失去人心,让官员们每天诚惶诚恐;设立严刑酷法,诛十族等,大肆屠杀文人志士,给文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趁着胡惟庸案,废丞相职位,加强集权,给后来的内阁制埋下伏笔,也给后来的宦官专权创造了机会最终断送了明王朝。此为机制方面的改革弊端。这也启发我们:监察制度要适当,当过多的监察出现时,没有了信任的上下级之间,

朱元璋的功过_历史故事

朱元璋的功过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在基本肃清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在汲取了元朝末年,权臣作乱,贪污成患的铭心刻骨的教训之后,朱元璋励兵图志,精减税务,大举进行政治改革,以及经济建设,摒弃了元朝末路一些陈规陋习,使得大明王朝仅仅数年的功夫,便焕然一新,奠定了大明二百年基业的基业。 后来,大明天下初渐端倪,已呈现出一幅繁华昌盛的景象,百姓们个个安居乐业,对外敌觊觎之心的国家,善用其人,将大明天下的功勋们,比如一直追随起义的蓝玉,徐达,李善长等卓著功勋的人,封为公爵,侯爷,先抚慰其心后,便懿旨下达,驱除外敌,使得人尽善其长,而将一些文臣置放在自己身边,譬如拥有“后世诸葛亮”之称誉的刘伯温,李善长,还有后来居上的胡惟庸尽摆布在自己的龙架前,垂手听命,岂不闻伴君如伴虎,越是靠的近,那么危险的机会便多了一分,而武将却是天壤之别,因为他们均是九死一生的战场上,获得的崇高地位,自是大受宠爱,如此一来,可就滋长了武将们,嚣张跋扈的气焰,特别是淮西子弟,更有恃无恐,收敛百姓财帛,朱元璋坐镇南京,对于外界的诽言,略有耳闻,他平生多疑,等将军们个个春风得意的回到南京的时候,已处心积虑了一场不可避免的厮杀,只是需得一个万无一失的计划,方可全歼,以保证不受波及名声的影响。

要说这一天,春暖花开,一片迤逦,朱元璋像往日一般,游逛在水花相间的后花园,旁边站着正是刘伯温,眼看淮西子弟凯旋而归,朱元璋开口道:“伯温呀!你可知道我心中的忧虑。” 刘伯温正沉浸在鸟语花香的景象之中,被朱元璋如此一问,心中立刻警惕下来,便道:“殿下操劳国事,天天夙夜难眠,还在呕心沥血为大明江山批改奏章,必然心力交瘁,而现在好不容易大将们归来,殿下就越加对他们操心了,臣下能体会殿下的心情。” 朱元璋瞅了一眼刘伯温,只见他语言恭维,丝毫不见异常,又转过话题道:“伯温呀!说实话,这些文臣武将之中,我最看重的就是你,你不爱功名利禄,为了俺们的大明江山可算是费心竭虑,要说这李善长独自独揽大权,一人坐拥左丞相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按我对他的观察,他实在对我唯命是从,但是性子没有一些男儿的肝胆豪气,略微显得有些羸弱,我想了一晚上,还是你的性格比较适合,不知你怎么想呀?” 刘伯温冷汗直冒,诚惶诚恐道:“皇上,我刘伯温除了安心过晚年之外,并无所求,至于功名利禄,我更是不太感兴趣,况且臣下老矣,不敢当此咨重的地位,望殿下明鉴。” 朱元璋却笑了笑道:“好啦,你也不用如此惊慌失措,我方才只是乞求你的意见罢了,要是你愿意,我不会勉为其难的,哎,我昨天想了一晚,觉得胡惟庸,杨宪两人可堪大任,不知你意下如何?” 刘伯温心知肚明,朱元璋此句旨在试探自己的口风,他苦思冥想之下道:“不,皇上,胡惟庸性子暴烈,做个辅佐大臣适合,做一人

(最新)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的要求: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明朝前期,明太祖和明成祖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皇权,奠定了明朝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这些措施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如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思想专制的强化等,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隐患。国家统一、政局稳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明朝经济在前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此时期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好奇、好问的天性,喜欢直观有趣的史实。但是他们掌握的历史知识比较少,逻辑思维尚待发展。因此,他们难以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难以透过复杂的历史现象找寻历史发展的规律,更谈不上形成自己的观点结论。因此,在课堂上要贴近他们的实际状况,创设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情境,以吸引他们的目光,引导他们去探索历史的奥秘。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历史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道元朝灭亡、明朝建立的史实。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探讨其利弊,逐步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认识到朱元璋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一方面有利于皇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专制制度是明王朝政治腐败的根源,并最终导致明王朝的覆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朱元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难点:八股取士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小活动:猜猜他是谁? 出身贫农,从小就是一个放牛娃; 为了活命被迫剃度为僧; 因为闹饥荒,被迫云游化缘; 为了改善生活,参加起义军造反; 造反成功,当上了皇帝。 以小活动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和教学主题中。 (过渡)他就是朱元璋,从放牛娃到皇帝,朱元璋是如何华丽转身实现人生大逆袭呢? 讲授新课 (一)

从管理者角度分析朱元璋的统治

从管理者角度分析朱元璋的统治明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强化的一个封建王朝。开国君主明太祖朱元璋在元末腐败统治,农民起义四起的社会背景下,以一个贫农的身份加入农民起义军,领导并推翻了蒙古的统治,先后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建立大明王朝,完成中国历史又一次大一统。他不容置疑的是一位成功的领导者。 明朝建立伊始,中华大地经历了近二十年战乱的破坏,经济社会一片萧瑟狼藉。面对这种局面,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统治,采取与民休息、发展生产的政策,加大水利兴修与赈灾饥荒的措施,这无疑是有效的管理与统治,然在制度上与对待勋臣上的管理模式却有待讨论啦!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为强化专制主义皇权,推行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权政策,巩固政权。具体措施有以下:用胡蓝党案废除丞相制,设置六部;设都察院执掌纠察检举大权;废除大都督府,分化为五军都督府;将地方权力一分为三等。这无疑是将所有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朱元璋成为了这个管理体系中最高的管理者。这虽有利于皇权的巩固,然在这些管理方式上及朱元璋采取的一些屠戮功臣、分封置藩等措施上却存在着众多的弊病和管理缺陷。 首先,明太祖朱元璋作为一个最高管理者未明确认识自己的职能与任务。作为高级管理者是以制定组织总目标、总战略和建立一支良好运作的高层管理团队为主要任务,而不是事事躬亲。朱元璋将自己的中层管理者(丞相)抹掉,集大权于一身,什么事都由自己裁断,这无疑容易造成决策失当,很难高效率完成自己预期目标。 其次,明太祖朱元璋在管理技能上,由于个人生性多疑、焦虑猜忌、个人独断等性格上的缺陷,造成他忽视了人际技能在管理中的作用,处理事情时缺乏民主,未能集众人智慧制定出最佳的决策。明太祖朱元璋由于信子疑臣、猜忌功臣,推行子孙分封置藩制度,大肆屠戮功臣,以至其管理团体人心惶惶、不敢说出自己真实想法;明成祖朱棣在其死后发动政变,朝廷无人能挡,可以算是朱元璋自己种下的祸果,众叛亲离啊!

浅析朱元璋的功过是非

浅析朱元璋的功过是非 朱元璋即明太祖(1368年—1398年在位),字国瑞,原名重八,伟大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在建立明王朝,推行系列改革中做出众多举措,功过是非众说纷纭,本文试图对其在历史上的功过进行简要分析,与大家共同探讨。 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应从他处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等多方面入手,不能以当代人的尺度去衡量和评价他们,有失公允。就象不能想象朱元璋会变成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一样。那么想更多地了解朱元璋,就让我们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主要经历来入手吧。元末民族矛盾尖锐,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铤而走险。乱世出英雄的时代就此来临,如果不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朱元璋就会象他的爸爸朱五四,他的爷爷朱初一,太爷爷朱四九一样当个佃户,一辈子种地还债了。再看看他的主要经历:1328年-1344年主要工作放牛;1344年-1347年当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1347年-1352年当和尚,主要工作好些了是撞钟;1352年-1368年主要工作是造反;1368年-1398年主要工作是当皇帝。可以说他的一生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阶层从最低到最高走了个遍。这也注定了他的人生轨迹不可能是向着一个方向发展。从最初的憎恨地主剥削到最后的保护地主阶级,成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身份地位的变化,心态的变化都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这样的人注定要被千年评说的。 那么,我们就先看看朱大地主有什么功劳吧! 一、求贤纳士,从谏如流 采纳李善长的劝说,效法刘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并接受大儒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学习刘邦的做战思路,立稳根基,不当出头鸟;1360年,邀请刘基(刘伯温)做他的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议,被采纳。建立明王朝后,允许百姓扭送不法官吏,如果官吏在征收税粮以及摊派差役作弊曲法,百姓可以向上级官吏举报,也可以直接扭送。对于封建时代而言,完全打破了一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惯例。赋予百姓直接查送官吏的权力,是中国几千年法治史中破天荒的政治创举。 二、勤政廉政,一生操劳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据史书的记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朱元璋的节俭,在历代皇帝中也堪称登峰造极。称帝后,在应天修建宫室,只求坚固耐用,不求奇巧华丽,还让人在墙上画了许多历史故事,以提醒自己。朱元璋每天早饭,“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

旷世宰相张居正

自朱元璋立朝,有明一代,十六位皇帝手下的辅佐之臣盖不在少,如洪武时代的李善长(左相),虽然也曾一度大权独揽,但在阴鸷善谋且多疑的朱元璋手下却很难施展拳脚,且在洪武四年正月就告老引退了,继者汪广洋也只在洪武皇帝手下干了两年,胡惟庸,用刘伯温的话说,这是个绝不可驾辕拉车的“牛犊”,他凭着自己的小奸小滑爬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丞相位置,为所欲为,作威作福,还异想天开想过一把皇帝瘾,结果阴谋败露被处以“凌迟”,此人一生用今天的话说,还是很会“混”的,可惜心术不正,于国于民都实在找不出一条好处来,也只能是起于捣鬼死于捣鬼。 自胡惟庸造反一案之后,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所有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上。帝国的兴亡也就全看当皇帝的贤良与否,皇上个人的才智,胸怀,趣味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用人。朱元璋身后,成功的皇帝如朱棣(史称永乐皇帝),尽管朱棣身上的毛病不少,常常轻举妄动,但他在选任辅佐大臣这个问题上却表现得很有眼光,永乐皇帝全靠手下两个得力的尚书,才不至于在大明永乐晚期民穷财尽之时,皇帝没有走到身死国灭的那一步。这两个人是吏部尚书蹇义和户部尚书夏原吉。永乐皇帝那进的内阁大臣中也有圣恩宠眷的,如胡广、杨荣但他们仅仅有资格“参预机务(机密事务)”而没有“票似”的权力,这些入阁的大学士地位才正五品,而六部尚书是正三品,阁臣也就不可能凌驾于朝廷六部尚书之上;更谈不到有多大的权威。后来,要仁宗、宣宗时代的辅佐皇上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官为为尚书,职为大学士(内阁成员)也只是皇帝身边的顾问,介于师友之间,真正替皇帝拼死效力堵财政窟窿的还是三朝元老夏原吉。自英宗一朝国运开始急转直下,皇帝身边更是混蛋辈出,王振、徐有贞几乎成了以后各朝宦官乱政,奸相弄权的榜样宪宗皇帝朱见深时代竟出现“纸糊阁老”“泥塑尚书”,可见宦官乱政社祸害之烈:“只知有汪太监而不知有皇上”即出于此朝。 弘治朝虽说出了个稍为有些影响力的贤相徐溥、刘健、谢迁、李东阳和一大批能臣,但对于大明帝国档不住的衰微,也只能是用清末李鸿章自我调侃的话说:“只不过充当裱糊匠而已”。 明世宗登基后,起先还有一位忠臣良相杨廷和在帮他收拾武宗身后破烂朝政——除掉江彬的是他,主持迎奉世宗继位的也是他,斥逐武宗成百上千的番僧,寺僧戏子婊子,“快马船夫”罢“威武营团经营活练”,也都在他主持下。但在嘉靖三年正月间,杨廷和就请求退休,回家了。内心深处根本就无心当皇帝的朱厚熜,实际上也的确不值得杨廷和帮也白帮。他这一辈子在历史上这所以名气那么大,主要靠了三个人;一个是上疏詈骂了他的大清官海瑞,

朱元璋的治国思想及其影响

朱元璋的治国思想及其影响 摘要:在中国历代开国之君中,朱元璋是位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身寒微,亦无多少文化修养,且曾因生计所迫而入沙门。元末,社会大乱,群豪并起,他因图“自全”而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然而朱元璋竟在十余年时间里,力挫群雄,赶跑元顺帝,成就了一代帝王之业,创建了明王朝。朱元璋同时也是一位政绩显著的封建帝王。其对安邦定国的思考与实践,构成了他的社会控制思想体系,主要包括法治思想、民本思想、教化思想以及社会和谐思想。他着重从宏观上缓解社会矛盾,避免矛盾积聚的治安思路至今仍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关键词:朱元璋治国思想滥杀社会控制教化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传奇色彩但同时也最具有争议的帝王之一,朱元璋的许多治国之策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对其最为重要的几项政策进行分析。 一、重视民生 朱元璋起自社会底层,又亲身经历了元末战乱,对民间疾苦有深切体验,对元亡教训亦有清醒认识,故在争夺天下以至创建、巩固政权的过程中,始终把“安民”、“恤民”作为重要策略思想。他在战争期间奉行“克城以武,戡乱以仁”的原则,以严明的纪律约束部队。每逢征战,他总要明令禁绝滥杀,勿贪子女玉帛。即使对元廷宗戚,他也不许将士妄杀。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徐达率军北伐。行前,朱元璋谕曰:“元祖宗功德在人,其子孙罔恤民德,天厌弃之。君则有罪恶,民复何辜?前代革命之际,肆行屠戮,违天虐民,朕实不忍。诸将克城毋肆焚掠、妄杀人,元之宗戚咸俾保全,庶几上答天心,以副朕伐罪恶安民之意”。他统率的诸将领,亦多能注意这一点,如胡大海就曾说:“吾武人不知书,唯知三事而已: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正由于注重“安民”、“恤民”,朱元璋及其领导下的部队才能得到比较广泛的拥护,尤其得到地方士绅的支持,“人心日附”,势力迅速壮大。这乃是他在十余年时间里即能成就帝业的重要原因之一。称帝之后,朱元璋在治国方面依然秉承了之一思想。 具体来看,朱元璋的“重民”“安民”、“恤民”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施仁政 朱元璋认为“以仁义定天下,虽迟而长久”,舍弃仁义就无以治国。他说“仁义者养民之膏粮也,刑罚者惩民之药石也”、“为政者若舍仁义而专务刑罚,是以药石毒民,非善治也”。大明建初,朱元璋告诫诸将:“天下新定,百姓财力俱困,如鸟初飞,木初植,勿拔其羽,勿撼其根”。并说“人莫不好生恶死,当省刑罚、息干戈以保之;莫不厌贫喜富,当重农时,薄赋敛以厚之;莫不好佚恶劳,当简兴作、节徭役以安之”。对背仁政而行的贪官污吏及豪强不法行为,朱元璋力主重典惩治,着力打击官吏贪赃和豪强作恶。 (2)藏富于民 朱元璋极为关注农业生产,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一是鼓励垦荒。他颁布了许多鼓励垦荒的法令条文,并用免租的方式来吸引人们进行垦荒,规定“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田地,

朱元璋之死

朱元璋之死 一 朱元璋是个工作狂,很少娱乐和休息。经过二十多年的“剪伐斫削、藻绘粉饰”,大明天下这座大厦的外表终于接近了朱元璋的蓝图:天下太平,四方安定,民生恢复,基业稳固。最主要敌人蒙古已经被压制在了一隅,天下有实力挑战皇权的豪强势族已被消灭,经济迅速恢复,社会日渐稳定。洪武二十六年,户部呈上最新统计数字,全国的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五十万余顷,比史籍所载的北宋耕地的最高数字(宋真宗天禧五年,五百二十四万余顷)增加了三百二十六万顷。全国的人口六千零五十四万,超过了《元史》所载元代最高的人口数字(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五千九百八十四万)。全国的田赋收入仅米麦一项即多达三千二百七十八万余石,比元朝岁入一千一百一十一万余石增加了近两倍。 这些统计数字的代价是朱元璋那颗超级大脑长年的超负荷运转,不间断地紧张工作持续消耗着朱元璋的健康,而晚年两次亲人去世,又使朱元璋的精神遭遇重大打击:洪武十五年,五十一岁的马皇后病死,朱元璋十分悲痛。更大的打击是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的去世。六十五岁的老皇帝如同天塌一角,精神几近崩溃。史载朱标去世后第三天,朱元璋“御东角门,召廷臣谕之曰:…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于此,命也!?因之大哭不止。” 第二年朱元璋大病一场,虽然从死亡线上被抢救回来,却从此“病缠在身”,身体大不如前。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八,七十一岁的朱元璋再度病倒。一生好强的他开始还勉强撑着病体,“日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日”,以为能熬过去,不想百般治疗,病情始终未见好转。迁延月余,闰五月初十日,在西宫卧榻上停止了呼吸。驾崩之日,发布了早已准备好的遗诏: 朕受皇天之命,膺大任于世,定祸乱而偃兵,妥生民于市野。谨抚驭以膺天命,今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专志有益于民。奈何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智,好善恶恶,不及多矣。今年七十有一,筋力衰微。朝夕危惧,虑恐不终。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以勤民政。中外文武臣僚,同心辅佐,以福吾民。葬祭之仪,一如汉文勿异。布告天下,使知朕意。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所改。 朱元璋死后的第七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葬朱元璋于孝陵,上谥号曰“高皇帝”,庙号“太祖”。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又上谥号曰“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下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1538),明世宗改谥为“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