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回收乙醇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回收乙醇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回收乙醇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回收乙醇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回收乙醇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制定回收乙醇操作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回收乙醇的操作、防止意外或事故的发生。

范围中药提取车间回收乙醇岗位。

责任人回收乙醇岗位操作人员、QA、车间工艺员、提取车间生产管理人员

内容

1. 生产前准备

1.1 生产操作人员按照《一般生产区人员更衣标准操作规程》(TG-Q75-061)进行更衣,进入生产操作间。

1.2 检查生产状态标志、设备状态标志、容器标签以及上一班的“清洁清场合格证”是否齐全,与现场检查情况是否相符。

1.3 检查本班生产所需的批生产记录、标签,是否已经准备齐全,容器、工具有无状态标志,设备、仪表、阀门、供气情况是否良好。

1.4 所需设备、工具:乙醇计量罐、提取液输送泵、提取液贮罐、球形真空浓缩罐、浓乙醇贮罐。

2. 生产操作

2.1 操作人员打开提取液贮罐阀门,用提取液输送泵将提取液输入球形浓缩罐内,按照《CRN8-30型提取液输送泵(防爆)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OP-SC-SC-012)、《TQ3A.0型静态提取罐使用标准操作规程》(TG-S61-043)进行操作。根据工艺要求进行乙醇回收,回收的浓乙醇输送到浓乙醇贮罐内,按照《QN-1000A.0型球形真空浓缩罐使用标准操作规程》(TG-S61-042)进行生产操作。

2.2 乙醇回收后,按照《QN-1000A.0型球形真空浓缩罐使用标准操作规程》(TG-S61-042)将药液浓缩至工艺要求的密度。

2.3 操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在浓乙醇贮罐上做好标签,标签内容包括品名、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人、复核人。

2.4 在操作过程中,详细填写生产记录,要求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记录应保持清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在更改处签字,并使原数据仍可辩认。

2.5 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异常时,按《生产过程偏差处理管理规程》(TG-Q72-011)处理。

3. 生产结束

3.1 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将使用后的工具、容器具按《一般生产区工具清洁规程》(TG-Q75-031)进行清洁。

3.2 由工序班长取下生产状态标志及设备运行状态标志,换上操作间“待清场”标志、设备“待清洁“标志,严格按照《一般生产区清洁规程》(TG-Q75-032)、《一般生产区地面清洁规程》(TG-Q7-022)、《QN-1000A.0型球形真空浓缩罐清洁规程》(TG-S61-042)、《CRN8-30型提取液输送泵(防爆)清洁规程》(SOP-SC-SQ-012)、《TQ3A.0型静态提取罐使用标准操作规程》(TG-S69-043)进行清洁。

3.3 工序班长检查合格后,取下“待清洁”标志,挂上“已清洁”标志,并注明有效期,由操作人员填写设备清洁记录。

3.4 设备运转正常挂上设备“完好”标志。

3.5 撤走与下批生产无关的所有文件。

3.6 本工序的物品定置摆放好。

3.7 工序班长检查合格后,取下“待清场”标志,挂上“已清场”标志,并注明有效期,由操作人员填写清场记录。

3.8 由QA员检查清场情况,确认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正副本,操作人员填写清场记录,由QA员签字,并将清场记录及清场合格证(正本)纳入本次批生产记录。

3.9 清场合格证(副本)插入操作间“已清场”标志牌上,留在生产现场,做为下次生产前检查凭证,并纳入下次批生产记录。

4. 重点操作的复核、复查:

4.1 所需回收乙醇的药液名称、数量与批生产指令上是否一致。

4.2 各阀门、管道是否连接紧密、无泄露现象。

4.3 复核操作时是否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4.4 复核各标示牌与物料是否一致。

4.5 复核交接班记录填写是否准确。

5. 安全和劳动保护:

5.1 检查各汽阀有无漏气现象。

5.2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此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

6. 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报告

6.1 生产过程中如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向工程部及车间主任汇报,正常后才能进行操作。

7. 岗位卫生

7.1 人员卫生

7.1.1 人员进入岗位,按《人员进入一般生产区标准规程》更衣、着装、洗手进入。

7.1.2 人员卫生符合《人员卫生管理规程》要求。

7.2 设备及器具按要求放置,并清洁。

7.3 地面清洁、门窗、玻璃、墙壁、天花板、照明等清洁完好。

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