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

义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1.区域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分类。

2.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分布差异。

3.学会利用各种统计图表比较分析区域的差异及发展变化特点。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含义

通常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区域的主要特征

界线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界线有的是明确的,也有的是模糊的

异同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特色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联系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1.概念

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3.主要类型

分为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

4.空间分布形式

区域农业交通线路城市和工业城市群和工业区

形式面状线状和网络状点状岛状

1.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产业内容

第一产业 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 指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1)含义: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1)主要表现????

?

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

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

(2)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区域

产业比重

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 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1)趋势: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结果: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总结深化]

1.理解区域特征

特征

作用

备 注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进行区域划分、确定

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 实 有的界线是明确的,如国界、省界等

虚 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如气候区、

植被区等 区域内部表现出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开发区域优势资源的

依据

不同区域之间也有相似性,区域内部也有差

异性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

特色和功能

确定区域发展方向的

依据

如矿区的矿产资源优势,旅游区的自然景观

和文化景观特色,中心商务区的商业和服务

功能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

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

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

关的地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

题,综合考虑不同区

域之间的联系,正确

评估区域发展对其他

区域的影响

一个区域的发展对其他区域既有有利影响,

也有不利影响区域的众多特征中,最重要的是整体性、差异性和开放性三大特征,形成分析如下:

[对点演练]

如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但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解析:1.D 2.D 第1题,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植被依次是常绿硬叶林、荒漠、

草原、雨林,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D对。四区域是按照植被单一指标划分的,A错。边界是虚的、模糊的,B错。四区域属于相同层次的区域,C错。第2题,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中,甲区域光照、热量充足,水源不足,雨热不同期,A错。乙区域降水少,季节变化小,B错。丙区域河流长,流量季节变化大,C错。丁区域为热带雨林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D对。

[总结深化]

1.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区域空间结构是由区域核心、网络系统和外围空间共同组成的。生产力是区域空间结构发展的原动力,劳动地域分工是形成区域空间结构的直接原因。区域空间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对点演练]

读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交通运输方式和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该区域城镇a、b、c三阶段发展特点。

(2)该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导致这些变化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解析:第(1)题,“从交通运输方式和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是关键词,说明应从交通运输方式和城市区域的规模两个角度归纳。第(2)题,可围绕“城市化水平提高”这一思路归纳;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内在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1)a:交通方式单一,线路较少,城市区域狭小。

b:交通方式和交通线路增加,城市区域扩大。

c:交通网络密集,线路四通八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2)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

[问题探究]

读教材P5图1-9,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1 湖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有何特点?

提示:湖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渐减少,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

探究2 湖南省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有何特点?

提示:湖南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加,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减小。

探究3 导致以上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提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总结深化]

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时期产业结构变化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格局

早期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一产业所占

比重最大

一、三、二或一、二、三

中期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二、一、三或二、三、一

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后期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服务业

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

产业

三、二、一

根据新、渝、黔、川人口及各部门产值占西部十省区比重表和图示资料,完成1~3题。

人口/%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新疆 6.7 10.4 10.5 10.3

重庆10.8 10.2 11.7 13.7

贵州12.3 9.8 6.9 7.1

四川29.1 33.8 30.7 28.9

1.第三产业产值最少的是( )

A.新B.渝C.黔D.川

2.人均第一产业产值最高的是( )

A.新B.渝C.黔D.川

3.对渝、黔、新三地产业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第一产业的比重均占末位

B.第二产业的比重均不低于第三产业

C.第二产业的比重均高于第三产业

D.第三产业的比重均超过1/3

解析:1.C 2.A 3.C 第1题,图中所示信息为“各部门产值占西部十省区比重表”,贵州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低,因此产值最少,C正确。第2题,用第一产业比重除以人口比重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经计算新疆人均第一产业产值最大,A正确。第3题,从三省区的产业统计图中找出相关信息即可判断A、B、D正确。渝(重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相当,因此C为错误描述。

读区域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圈的两个国家级改革试验区的建立,主要考虑的区域特征是( )

A.区域界线有的明确有的模糊

B.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C.自然地理环境决定区域发展水平

D.区域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2.有关区域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区域内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要素具有整体性的特征

B.区域不仅与其他区域有差异性,区域内部也有一定差异性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因此是独立存在并与其他区域无联系的

D.区域的差异性是区域划分的基础,也是区域联系的前提

解析:1.D 2.C 第1题,改革试验区的建立,主要考虑区域内的相似性和连续性。第2题,区域是按一定指标划分的特定地理空间,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和开放性的特性。差异性不仅存在于区域之间,区域内部也存在。由于差异性的存在,不同区域之间发生联系,形成开放性的特点。由以上分析可知,区域不是独立存在的,不同区域之间有联系。

3.下列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组合形式

B.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长期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C.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区域是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D.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一个区域的空间结构表现出比较稳定的特点

解析:选 D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组合形

式,是区域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长期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不是自然因素,而是人类活动。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解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和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4~6题。

4.图中区位指数在10~20的省级行政区中,正确的一组是( )

A.陕西、山西 B.甘肃、内蒙古

C.山西、河南 D.广西、贵州

5.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中关于其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交通便利②老工业基地,经济基础好③矿产资源丰富④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关于我国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的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的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

解析:4.A 5.B 6.C 第4题,由图可直接读出区位指数在10~20的省级行政区有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山西、陕西、宁夏、四川、云南、贵州、江西,所以A项正确。第5题,甲地区为广东省,区位指数大于40,是因为交通便利,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等,①④正确,选B。第6题,由图可知,我国区位指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A错;我国东部地区区位指数较高是因为交通、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社会指标具有优势,而资源相对不足,B错;丙地为我国江西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支离破碎,联系不便,另外河湖众多,水土流失较严重,所以区位指数较低,D错;乙地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环境恶劣,所以其区位指数小于10,故选C。

7.图甲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图乙是该地区1976~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以________地形为主。

(2)该地区城市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该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

(4)近20年来,该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试说明此变化。

解析:第(1)、(2)题,结合图甲分析即可。第(3)题,由图可知,该地区煤铁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且交通便利,适于工业发展。第(4)题,结合图乙分析即可。

答案:(1)平原

(2)沿河、沿海、沿公路、沿铁路分布(或沿交通线分布)

(3)煤铁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

(4)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明显,一直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如图为某区域,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特点是( )

A.河流、明确的B.湖泊、模糊的

C.交通线、模糊的 D.山脉、明确的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

A.化学工业 B.建材工业

C.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

解析:1.D 2.C 第1题,图示区域中的界线是县界,属于行政区的界线,是明确的。该界线基本与河流的分水岭一致,因此是依据海拔较高的山脉划分的。第2题,该区域存在高等院校,科技力量雄厚,加之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因此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关于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镇地域的范围通常比乡村地域大

B.城镇地域是乡村地域发展的依托

C.乡村地域对城镇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D.乡村地域与城镇地域的生产活动差别很大

解析:选D 乡村地域的范围通常比城镇地域大;乡村地域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城镇地域主要从事非农业活动;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依托,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如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完成 4~6 题。

4.原有工业区靠近铁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地理条件 B.城市化水平

C.区域的开放程度 D.区域的对外联系

5.从总体上看,该方案( )

①没有农业活动②以非农业活动为主③是周围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④可以带动周围乡村地域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从空间分布形式看,规划工业区表现为________状( )

A.面B.线

C.点 D.岛

解析:4.D 5.D 6.D 第4题,工业活动需要通过铁路线从其他区域运进原料、燃料,运出产品,体现了区域的联系性。第5题,规划方案只是以非农活动为主,也有农业活动,只是不占主要地位;乡村地域是城市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第6题,从空间的分布形式看,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读浙江和江苏工业结构变动对照表,完成7~8题。

A.优化升级进展相对迅速

B.优化升级进展相对缓慢

C.变化较大

D.相对合理

8.下列有关今后浙江工业发展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远离棉花主产区,应全面关停纺织企业

B.由于西电东送工程建设,应全面限制电力行业发展

C.应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服装产业的所有环节

D.应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和企业的科技投入标准

解析:7.B 8.D 第7题,与2000年相比,江苏2012年工业结构变化较大,通信设备一跃成为其比重最大的行业,纺织业比重排名从第一掉至第六。与2000年相比,浙江2012年工业比重排名前六位的行业,只有排名第二和第三、第五和第六的产业次序相互交换,因

此,浙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进展相对缓慢。第8题,目前浙江产业层次偏低,低端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因此,今后应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并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和升级工业结构。

读我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的比较(2008年)图,回答9~11题。

9.图中A、B分别为我国和美国第一产业的百分比,A、B的数值分别为( )

A.16.4 16 B.1.64 1.6

C.1.6 16.4 D.16.4 1.6

10.我国与美国相比,在产业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太大

B.第二产业比重太小

C.第三产业比重太小

D.第三产业比重太大

11.上述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了( )

A.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美国差距较大

B.我国发展商业和服务业的地理条件较差

C.我国的人口素质较美国低

D.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好,农业发达

解析:9.D 10.C 11.A 第9题,由图中数据计算,即用百分百分别减去两国其他产业的百分比即可。第10题,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只有33.4%,远低于美国的73.5%。第11题,产业活动是经济活动的表现,产业结构也能反映出经济的发展水平。

二、综合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秋八月,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出玉门(今甘肃玉门关)踏上了西游的征程。公元643年(唐贞观十七年),玄奘经阿富汗东北部、转东经今帕米尔高原西南的瓦罕地区回国,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回到长安。

(1)请将下列四幅景观图代表的景观按玄奘归程见到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6分)

(2)从现在保留下来的资料看,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为什么?这体现了区域的哪些特征?(12分)

(3)目前,古那烂陀附近成为印度的主要城市群。从空间分布形式看,该城市群呈____________状;从区域经济活动的角度看,玄奘取经线路属于区域空间结构中的____________。(8分)

解析:第(1)题,“归程”是题眼,所见景观从印度的热带草原带开始,经过喜马拉雅山的雪山、塔里木盆地的荒漠带到达西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①~④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温带荒漠景观、热带草原景观和雪山。第(2)题,印度与敦煌造像材料的差异应从两地的气候差异和造像材质的差异上分析;从地理位置看,造像的形式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具有一致性,反映了区域的特色;从两地相同题材的内容、不同材质和形式看,反映了不同区域自然条件的区别,反映了差异性的特征;从石窟艺术由印度传入中国看,说明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反映了联系性的特征。第(3)题,在区域中,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形式表现为岛状;玄奘的取经路线属于交通线,属于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空间网络系统。

答案:(1)③④②①

(2)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气候湿热,泥塑或壁画往往因受潮而不易保存;敦煌莫高窟位于温带的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利于泥塑和壁画的保存;敦煌因岩质不适合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区域的

联系性。

(3)岛空间网络系统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

材料一据深圳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全市GDP增长9%左右,生产总值19 492.6亿元。下表为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产业结构的变化表。

求、支持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目标,根据《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计划》,同意建设深圳市轨道交通14号线。

(1)改革开放前,深圳还只是一个小渔村,那时的区域特征是(4分)( )

A.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B.对区域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强

C.区域的集聚作用加强

D.以非农活动为主

(2)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范围延伸至全市,它的扩容表明深圳的区域空间结构范围扩大,试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10分)

(3)结合材料一,分析深圳多年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8分)

(4)阅读材料二,从交通运输方式和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深圳目前的空间结构特点是什么?(8分)

解析:第(1)题,改革开放前,深圳还是一个渔村,说明其处于区域发展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第(2)题,深圳特区成立以后,凭借其区位和政策优势,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人口的聚集作用明显,城市地域迅速扩大。第(3)题,结合深圳的经济发展分析即可。第(4)题,材料二中,提出了交通网络一词,说明了交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密切联系。

答案:(1)A

(2)社会经济活动密度加大;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区域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对外联系日益密切。

(3)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结构由最初的“三、一、二”格局逐步转化为目前的“三、二、一”格局。

(4)交通网络密集,线路四通八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1.1《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湘教版)

1.1区域的基本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 (2)了解区域的空间结构的概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了解区域的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图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教材中相关探究活动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使学生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分析区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与人共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区域的主要特征; 2、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力; 3、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差异; 4、区域产业活动的划分及其演进。 教学难点 1、区域的基本含义; 2、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差异。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我们了解哪些区域。 【学生回答】国家、省、市、县等,还有气候区。 【教师提问】1)世界上的区域形形色色,区域的划分大致有几种情况? 【教师归纳】 A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区域界线十分明确,如国家、行政区等 B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界线模糊,如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等 C按人文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人文区域,如人口密度区、汉族区与少数民族区、吴语区与闽台语区等 D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具有一定吸引力或辐射范围区域。例如:经济区、贸易区等。 E区域内部有着共同职能的功能区。如城市中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2)从地域范围(空间尺度)来说,区域的划分可根据需要,或很大、或很小。大到大洲和大洋,小到一个具体的地方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

第十二讲第一课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枣庄一中东校高三 赵娟 【课型】复习课 【课时】1课时 【教学模式】探究总结、讲练结合 【教具】多媒体课件 复习过程考点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诱导点拨】:人地关系演变的“三”个阶段 采猎文明——崇拜自然; 农业文明——改造自然; 工业文明——征服自然。 【高考案例】

1、(1)图中A表示________,它是决定_____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 (1)土地农业文明 (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3)工业文明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 (4)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考点二: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①人类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___________。 ②人类活动的_______要排放到环境中。

【典型题目】 2、图 12-7 为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模式图,读图回答 题 (1).人地关系中“环境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社会”体现在图中 的( ) A .①箭头中 B .②箭头中 C .③箭头中 D .④箭头中 (2).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保持适度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符合()A .公 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D 公开性原则 考点三:环境问题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2课时) 班级___组号___姓名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掌握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 【自主学习】: 二、南方与北方 1、划分界线:东部季风区以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地区。 2、区域差异 南方和北方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发 三、西部大开发 1、目的:缩小_____________,加速西部地区的_____________发展。 2、范围:10+2+3。①西部地带的______个省(自治区、直辖市);②中部地带的__________自治区和东部地带的______________治区;③湖南_______土家族苗族、湖北_________土家族苗族和吉林________朝鲜族3个自治州。 3、开发条件 (1)优势:自然资源丰富,_________资源、________资源、________资源、_________资源等丰富,发展潜力大。 (2)劣势:______________落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匮乏;__________脆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4、措施:①抓好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建设;②加快_____________开发,发展

特色产业;③发展______________,积极推进科技创新;④扩大______________;⑤抓好产业结构的调整。 5、意义:①将西部的__________优势转化为_________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②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_________发展;③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______________,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④扩大国内______________; ⑤实施______________发展战略。 【学习过程】 活动1:完成教材P21活动题,对比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 活动2:完成教材P23 活动题。 【课堂练习】 ()1、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无干旱地区,北方无湿润地区 B. 南方地区农作物的生长期长于北方 C.南方冬季多雨,北方夏季多雨 D. 南方以粮食作物为主,北方以经济作物为主 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2~5题。 ()2、关于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 景观描述的连线,正确的是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3、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 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4、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5、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中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A.从①到②B.从②到④C.从③到⑤D.从⑤到⑥ 答案B D B C B

如何认识区域(教案)

《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 执教者临平三中周莉敏[课程标准] 1-2-8 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民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1-4-2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图文资料,了解南非的位置和范围,掌握南非及其他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描述方法。 2、通过地图、图表、照片和文字等资料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角度认识南非的自然环境特征。 3、初步了解、掌握一个地区自然特征的工具和方法。 4、能熟练地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区域的位置与范围、自然环境特征,提高利用地图、图表等的能力。 5、树立区域位置与范围决定该区域基本特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图表、照片、文字等工具认识南非的位置和范围、自然条件等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对南非案例的具体分析,归纳要说明一个区域的自然特征所用的工具和方法。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回顾第三单元的已学知识,提问: 1、在我们之前学习的这些区域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地方?你能简单的介绍一下吗? 2、在我们介绍一个区域的时候,通常首先介绍的是哪个方面? 二、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 活动探究一:请对南非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并完成书本上的探究题。想一想:你是通过哪些方法来描述?用到了哪些资料? 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地方的位置,可以从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来确定。 三、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

南非的地理位置特点,是否对当地的自然条件产生影响?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哪些内容? 活动探究二: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四个内容中的一个,合作完成相关题目。 1、地形特征 引导学生在探究的时候,注意观察《南非地形图》,利用分层设色法判断南非的地表起伏和地势特点。 2、气候特征 在对气候类型和特点分析后,指导学生观察各类型中的气温和降水的共同点,进一步归纳南非的气候特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影响。 3、主要河流 在图中找出南非的主要河流,并说出其流向,引导学生认识地势与河流流向之间的关系。 4、自然资源 由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影响,联系到南非自然资源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归纳认识区域的方法 经纬度位置 位置和范围(地图、地球仪等) 相对位置 地形 气候 自然条件河流(地图、图表、照片、文字等) 自然资源 五、区域位置大挑战 在课本附录《世界政区图》中,选择一个国家,挑选一位班上的同学,请他(她)说说这个国家的位置和范围。

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问题: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差异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而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经济空间组织,是人地相互作用在空间上的反映。 一、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 人类文明包括物质的文明和精神的文明。经济或者说财富属于物质的文明,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目的和方式的认识,对于财富的管理和分配的认识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人口政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际标准方面存在着差异,有许多方面来自于文化的差异。 二、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 人口规模是世界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人口的增长与人类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供养能力相联系,也是人地关系不断发展的产物。 人口分布遵循的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中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规律。自然条件方面主要是热量,水分和地形。当人口分布在克服恶劣自然条件下必须付出很高的成本(用于克服严寒的气候和干旱,用于平整土地等)的地方,人口分布稀少,反之密集。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或者地区具有很强的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能力,也会形成密集的人口。世界人口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旧大陆”的亚洲、欧洲和非洲,其中又以亚洲的人口密度最大。 人口增长有阶段性的“过渡”规律,总体来说,供养能力的提高会带来人口增长的加快,而当供养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类对人口数

量的增长会产生控制,即控制能力的提高,此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将放慢。可以从“费用、效用”角度来加以理解。当人口的生产成本(即用于生育、居住、食物、教育、卫生、娱乐乃至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费用)低下,而他们所能产生的效益(效用,即劳动收入)高于上述费用时,人口有加快增长的要求;反之就有放慢速度的要求。从“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出发,人口需求的层次应该是不断上升的,也就是人口的“费用”是不断增加的。愈是经济发达,人口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与总支出的比值)就愈低。因此一方面看到我国城市人口和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但是另一方面一些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却遇到很多困难的现象。这也就是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世界人口的区域增长可以分为三个类型:①高出生与高死亡并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②高出生但是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③低出生、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第一种情况是历史上全世界人口增长的共同现象,原因是人类的供养能力和克服灾害与疾病的能力低下;第二种情况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即人类的供养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第三种情况出现在发达国家,表明人们在控制自己的增长。 城市是人类最适宜的居住地。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可以为各国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城市在住宅、公共设施(道路、电力、供水、通讯等)、信息传播、卫生、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先发展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城市居民在人际交往和避免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条件也要大大优于农村。无论是传统的工业经济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2)(1)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的: 1、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变化,学会动态地认识人地关系。 3、培养读图分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认识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的变化。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导入:阅读[探索]材料,思考问题: 1、墙壁厚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个案例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欧洲处于中高纬度,冬季寒冷,冬季气温自西向东递减,在没有普遍使用保温材料的时代,只能依靠增加墙壁厚度来防寒。这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对民居建筑的影响,说明了人类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新课讲授: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体有哪些影响呢? (在认识这种影响前首先认识两个概念:1、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2、区域地理环境:一定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总和。) ——区域地理环境是一成不变的吗? (区域地理环境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人类依赖于自然环境而生存,所以区域地理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对人类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分为两大方面,即陆地地理环境与海洋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板书: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各时期人地关系不同,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板书:1、采集和狩猎阶段:(读图1-2-2人类早期的采集和狩猎) ——影响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这一时期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少数气候温暖湿润、动植物资源丰盛的地区) ——这一时期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人类依赖自然、崇拜自然) 板书:2、农业社会阶段:(此时人类活动主要为农业生产) ——影响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因素有哪些呢?(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生产力)——读图1-2-3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回答:人类早期农业起源地区有哪些地区?这些地区具有哪些相近的地理特征?(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这些条件是农业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因此,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成为世界农业文明的发祥地。) 板书:3、工业社会阶段: ——这一时期,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环境因素又有哪些呢?(能源资源、金属资源、交通状况等。) (因此,在有丰富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往往形成重要的工业区。) ——世界上这样的工业区有哪些?(英国南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德国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 ——是否只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才能形成工业区呢?(不是,为什么?) (例如:日本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对矿产资源的地域依赖性,形成了太平洋沿岸的工业带。主要的五个工业区:京滨(东京与横滨)、名古屋、阪神(大阪与神户)、濑户内海(福山与广岛)、北九洲。主要的工业部门:钢铁、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电子电器等。) ——是否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就一定能形成工业区呢?(不是,为什么?) (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如果一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环境条件较差,那么这一区域的良性发展也较难实现。如我国西部很多地区自然资源很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却很低,这与西部的地理环境较差有着很大的关系。)板书:4、后工业化阶段:

地理《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湘教版必修)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的概念,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 (2)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3)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性。 (4)了解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对有关区域差异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3)通过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和高山地区的旅行,开展研究性活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和制作PPT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乡土知识教育,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 (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当小导游展示自已制作的PPT,分别介绍四个不同的区域(热带雨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高山地区),引入新课。 (二)、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区域介绍,归纳总结区域的特征。 1、区域主要特征 (1)具有一定的界线。 (2)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宁波?各派一名成员作总结介绍,教师评比给分。并总结归纳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区域,如: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交通、人口、文化水平)、历史的基础等。 (三)、区域空间结构 1、提问学生什么是区域空间结构?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有哪些影响因素? (学生回答为主,教师补充) 2、提问区域大致划分为哪两个?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为主) 3、通过让学生阅读宁波市轻轨发展规划图,讨论轻轨建设将给宁波的空间结构带来哪些变化?(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四)、区域产业结构 1、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以学生看书回答为主。 2、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采用比较法教学方法,让学生比较传统农业区、工业区、经济较达区的产业结构差异。 3、展示2006年我国、浙江省、宁波的三次产业比例图,让学生讨论这三外区域怎样优化产业结构?浙江省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水平如何?宁波的产业结构表明宁波在浙江省内的经济地位如何? 4、引导学生做课后活动1(P7页)

高二地理知识点: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

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①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 ②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①全球气候变暖—— ★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O3等。火山灰、植树造林能减弱气候变暖的趋势。 ★危害: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缩小。 ②酸雨(雾、雪)——“空中死神”: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危害:对水体,对土壤,对生物,对建筑物的影响。 ③臭氧层破坏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考点归纳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从图中可看出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内在联系。太阳辐射决定了各地热量和水分的分布:不同的热量和水分形成不同的气候;气候又影响植物、动物、土壤;反过来,植被与土壤又影响到气候(绿岛效应、反射率);气候影响水文,水文也影响 气候(湖泊效应);地形影响气候(“山高一尺,水冷三分”,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和河流(气候一水文特征,地形一水系特征),反过来,气候和河流又作为外力雕塑地表形态(流水地貌、风蚀地貌、冰蚀地貌),从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读图还可以看出,总体上看全球范围内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虚线方框内),如自然带(自然带本身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以及地形均不相同,必然引起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差异,从而引起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形成不同的自 然带(各自然带之间的差异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地域性差异。) 2.以图解与列表比较分析的方 法,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冰原气候冰原带 热带雨林气帳---------- 赤這热带雨林带 丸阳辐射 「韩痰检我海陆位耗 地球内能 ⑴将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模 式图进行对照,掌握全球性地域分异 规律 气候是形成自然带最重要的因 素,比较图可知,气候类型与自然带 在空间分布上有极大的相似性,因此 可以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状 苔原气候苔原带 ---ME ■■亚寒带针叶林带 带 风 候 遍 季 气 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 温 附 一 地 闫 热带沙模 气候 热带草原 带季 凤气 候 热带季瑰 气候 亚热芾 常绿阔 叶林带 £ 带 屈 叶 林 落 叶 亚 常 叶 —一北回归谨 热帯荒 热带草原带 I热带季雨林

高中地理必修三(湘教版)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教案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区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图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⑵、通过以教材中相关探究活动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使学生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⑶、通过模拟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和高山地区等地的旅行,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资料、撰写考察报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分析区域,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⑵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的意识和与人共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 区域的主要特征; 学时难点 区域的主要特征

教学活动 【讲授】 【导入新课】今天开始,我们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上,来学习必修三的区域地理。什么是区域呢?请先来看看四幅图。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请同学们说明这些景观所反映的环境特征,如果让你在地球上寻找图中的地方,你知道去哪里可以找到吗? (生):依次为 热带草原: 一年分为干、湿两季,湿季草木葱茏,生机盎然;干季草木枯黄,一片衰败的景象 热带雨林:终年高温多雨,水源充足,树木高大茂密,成层分布,四季常绿,动植物种类繁多 热带沙漠: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河流少,植被稀疏,沙漠广布,沙丘连绵 高山地区: 水热条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 可以在非洲找到它们。 师:同学们判断的非常正确。除了在非洲,其他大洲或大陆上能否看到这样的景观呢? 生:可以的。 师:这些景观在空间上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以非洲为例,我们看看有着怎样的分布规律?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末复习六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选择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的压力过大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大搞农田水利建设④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3.下列做法,不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 ) A.荷兰围海造田B.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限产 C.非洲国家进口粮食弥补口粮不足D.日本为保护本国森林大量进口木材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500亿元。据此回答4~6题:4.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土地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5.为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②生态建设以恢复自然植被为主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模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西部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B.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C.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7.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的是 ( ) A.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 B.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 C.1983年联合国成立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D.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 8.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生态服务的是( ) ①空气和水的净化②旱涝的缓解③土地荒漠化的加剧④臭氧的减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

区域教育学

区域教育学 一、概念界定 区域的基本含义是指地理学上的空间概念,通常指的是地球表面按自然地理特征而划分的地域单元,该地域单元在内部构成上总是具有均质性。 与“区域”有关的含义都要包括以下四点: 一是区域是按照同质性和内聚性,或按照某类特征来划分的;二是“区域”和“地区”是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三是区域发展所体现的是一种差异性;四是区域分析是一种空间分析。 与区域教育研究直接相关的划分概念是“文化区”。 “文化区”是指根据“文化型式”)的不同而区分的地域。同一文化区的不同地方尽管还会存在其他一些差异,但却具有大量共同的文化特质。一般来讲,文化区内部都有文化高峰,即文化特征最丰富的地方,强度较大的文化是那种文化特征清楚、制度和关系明确的文化。一种文化的高峰是该文化区内的中心,这个中心向四周释放影响,一直达到该区的边缘,而强度也逐步减弱。文化的强度可以通过计算社会群体中离散的文化要素的数目来测定,要素数量越多,强度越高;反之,则强度越低。 1、区域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发展的,按空间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国际教育、国民教育和区域教育三个层次。 国际教育是在世界教育资源的范围内,由各个国家分别实施和控制的教育。 国民教育是以一国的领土为界,一个主权国家对本国国民实施的教育。 区域教育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之内,各个区域在国家教育制度约束和中央政府干预之下对本区域实施的教育,或者是一定区域范围之内所形成的有着某种共同特征的教育。 在国民教育研究中,区域教育是一个个的质点。国民教育具有国家层面的教育利益和发展规律,并制约着区域教育的发展。 区域教育有着自身的特殊利益,独特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区域政府的特殊影响及其对上级政府的对策行为,有着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区域教育发展有自己的特殊规律。 区域教育与国民教育的关系:通过各个区域的教育发展来促进国民教育的发展;同时,把国民教育视为区域教育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调动区域发展教育的积极性。 作为教育制度化的一个代表,学校直接标志着教育发展的规范程度和水平。因此,学校的设立和分布状况,就可以成为评价特定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参照物,并且也是在不同区域之间进行比较的一项指标。 但当学校教育在制度的保障下推广于国家范围的时候,对教育区域分化所进行的研究就不能仅仅着眼于教育活动之形式上的设施(如学校的设置),而更要关注这种制度形式在该地区被推广时所受到的限制或影响。 区域教育的特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突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梯度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呈现明显不同的特点和模式,区域经济迅速形成和发展。受其制约和影响,教育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比如教育的结构和发展的规模、效益等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 差异分析是研究不同区域教育发展状况的核心。 各区域内部的教育发展也会存在差异。 因此“区域教育”研究在最初的区域划分上,就只能预先假定某些或某类特征较有可能显示和区分不同区域的教育发展,从而据以划分出一些研究领域。因此,区域教育研究就是以一定空间的区域教育为对象的研究。 目前,“区域教育”的界定主要基于以下一些因素的考虑: 一是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划的因素;二是学校网络覆盖范围的因素;三是地方政府对教育管理权限的因素; 四是东、中、西部的传统因素; 区域教育:以不同区域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为依据的、以一定行政区划为空间范围的有一定特色的地方教育。 区域教育存在两大矛盾运动。 一是区域内部的发展间题,即区域内教育与其它社会部门,如经济、政治等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内部矛盾运动可能推动区域内教育发展走向结构优化、规模扩张和效益提高。 二是区域外部矛盾运动。包括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以及国民教育与区域教育之间的对立统一。外部矛盾运动的可能导致区域教育差异化发展。 区域教育发展可以体现在时间、空间及区际三种维度。 ?在时间维度上,区域教育发展主要表现为区域教育规模或量的增长,这种增长是教育线性累积的过程; ?在空间维度上,区域教育发展主要体现为教育结构、教育功能质的提升,这种提升是中观教育结构与功能的空间优化过程; ?在变革动力的推动下,区域教育空间结构与功能不断衍化直至推动微观革新,形成有效的区域改革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产生漂移,从而在区域间形成吸引与辐射的交互作用。 二、区域教育研究的特征 1、整体性 从研究对象来说,区域教育研究是将某个区域的教育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并研究与之相关的要素。当今社会科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课前复习】 温故——会做了,学习新课才有保障 1.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产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2.商品农业是一种面向________的农业地域类型;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形式新颖的_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 3.________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扩大了________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4.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工业是德国鲁尔区经济的基础。 5.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模式是中小型企业集聚的___________,实现了___________经济生产。 6.是非判断。 (1)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力逐渐减弱。()(2)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和投入产出比。()(3)大牧场放牧业是自给自足的、粗放型的混合农业生产类型。()(4)经济、技术的发展,并不能改变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决定性影响。()(5)在山坡上修筑梯田,有利于扩大耕地,但不利于水土保持。()(6)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市场的影响却不断加强。()(7)瑞士的钟表工业既具有资金密集型特点,又具有技术密集型的特点。()(8)世界性钢铁过剩是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需求量下降的综合结果。()(9)由于工业集聚导致工业联系,从而促进了工业地域的形成。()(10)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其位置往往由核心工厂的区位因素而定。() 答案:1.地域季节周期 2.市场混合 3.交通运输市场 4.钢铁煤炭 5.工业小区规模 6.(1)√ (2)√ (3)× (4)× (5)×(6)√(7)√(8)√ (9)×(10)√ 知新——先看书,再来做一做 1.房屋的集合体就是聚落吗? 2.“聚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3.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有什么差异? 4.你能分析乡村聚落兴起的根本原因吗? 5.村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以从村落的形态上反映出来,你能举例说明吗? 6.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几乎同时出现的吗? 7.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城市的出现应具备哪两个基本条件? 8.为什么世界上的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一些大河的冲积平原上? 【学习目标】 1.通过历史线索的分析,了解乡村和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 2.通过阅读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图示,体会农业发展对于城市起源的重大历史作用,并领悟地形、水源、气候等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的: 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变化,学会动态地认识人地关系 培养在地图上分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因素 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探索活动,回答问题: 墙体厚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个案例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建筑保温材料没有普遍使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居民的墙体厚度逐渐增大,主要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欧洲处于中高纬度,冬季寒冷,冬季气温自西向东递减,在没有普遍使用保温材料的时代,只能依靠增加墙厚度来防寒。这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对居民建筑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具体有什么影响呢? 在认识这种影响前首先认识什么是概念, 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 区域地理环境:一定区域内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的总和。 问:区域地理环境是一成不变的吗? 区域地理环境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而人类依赖于自然环境而生存,所以区域地理环境的发展与变化会对人类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对人类的这种影响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分成两个方面:陆地地理环境与海洋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同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由于人地关系不同,所以,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1、采集和狩猎阶段:图1.2.2 问题:影响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 问题:当时有哪些主要的人类活动区域?少数动植物资源丰盛地区 问题: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程度如何?人类崇拜自然,人类与自然是依赖与恐惧的关系。 2、农业社会阶段:此时的主要人类活动为农业生产。 图1-2-3: 问题:人类早期农业起源地区包括哪些地区? 问题:这些地区具有哪些相近的地理特征? 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 以上几方面是影响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 问题:当时有哪些主要的人类活动区域?农业文明发祥地,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 例:古埃及。阅读“尼罗河的赠礼”。 尼罗河小麦:11种5月收,雨季(汛期:6至10月) 3、工业社会阶段:此时期的主要人类活动表现为工业生产。 问题:影响此时期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能源资源、金属资源、交通状况等。 问题:当时有哪些主要的人类活动区域(工业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 问题:世界上这样的工业区有哪些?传统工业区。 例:东营:不断“生长”的资源型城市 问题:是否只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才能形成此时的工业区? 例:日本: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对矿产资源的地域依赖性。

教学设计区域的基本含义湘教

《区域的基本含义》 ◆教材分析 “区域”是地理学最常用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其历史与地理学的历史一样久远。本节是从“区域”的含义,区域的主要特征、空间结构及产液结构出发,让学生对区域的基本含义有一定的了解,并为学生学习第二部分内容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区域的概念,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 2、能举例说出区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3、通过相关资料,说明区域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4、了解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 读图分析法,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区域的空间结构、产、1.业结构等相关概念,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对有关区域差异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3、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高山地区等的旅行,描述在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分析区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区域的含义和主要特征;、区域空间结构及变化;2 区域产业结构的划分及其演进。、3 【教学难点】区域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 概念及其主要动力。 ◆课前准备 ◆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的生活与区域密切相关,我们在必修一和必修二我们分别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在必修三我们开始学习区域地理。通过观看“中国区域划分图”让学生思考: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是怎样划分的?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 板书:区域的基本含义 提问:过去我们在初中学过国家和地区、各种地形区和气候区、农业区和工业区等等,这些区域形形色色,大小不一,那么,什么是区域?区域通常是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的地域空间。那么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 板书:区域的主要特征. 提问: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区域的基本类型有哪些?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国家、行政区自然区域: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人文区域: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牧业区 结论: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 提问:区域的主要特征和含义是什么? 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必须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 差异性,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区域内的一致性只是相对的。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本区优势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如新疆长绒棉基地。 每个区域都有一定的优势、特色与功能,如北京的政治文化功能,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自然景观特色。 开放性,区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如我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 承转:了解了区域的含义及其主要特征,接下来我们看到课本第4页的活动1,请同学们从交通

区域的基本含义 教案

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教材分析:?“区域”就是地理学最常用得基本概念之一,也就是地理学得研究对象之一。 区域地理学就是地理学得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其历史与地理学得历史一样久远。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这一部分,不就是讲述具体得某一区域得地理环境特征,而就是从“区域”得含义,区域间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得差异,同一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与生活得影响,产业转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得影响等方面,概括区域地理研究得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并为学生学习第二部分内容打下基础. 探究目标 ?了解区域得含义.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得区域差异。??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得影响.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得影响。?课时安排 第一节区域得基本含义(2课时)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2课时)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4课时) 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4课时) 备课笔记: 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域得基本含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能举例说出区域得概念与基本特征;?2、通过相关资料,说明区域得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得概念及其影响因素。?(二)过程与方法?1、读图分析法,阅读与分析教材中得相关图表,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区域得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等相关概念。 2、角色扮演法,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高山地区等得旅行,描述在 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得主要地理景观与地理现象,说出到上述地区旅行应携带得主要生 活用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学校得地理环境与学生得生活实际来分析区域,培养学生得地理学习兴趣。 ?2、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得习惯,培养学生良好得合作意识与与人共事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区域得主要特征,区域空间结构及变化,区域产业结构得划分及其演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区域得主要特征 知识引导:过去我们在初中学过国家与地区、各种地形区与气候区、农业区与工业区等等,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思维导图与教案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思维导图与 教案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规律的研究,是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前提和理论依据,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思维导图有哪些的呢?本文是我整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思维导图的资料,仅供参考。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思维导图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为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首先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第一,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仅从地球本身来找原因,常常得不到正确、完整的结论,需要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来分析。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眼光投向太空,以拓展生存空间和资源来源。第三,宇宙空间可能还有像地球一样的星球上,生存着高智慧的生命——外星人。当然,适合外星人生存的星球也许有像地球一样的宇宙环境。 科学的自然观和宇宙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有关宇宙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地理学科来传授的。所以,地理学科讲有关地球宇宙环境的内容,肩负着知识教育和世界观教育的双重任务。宇宙是物质的,处在不断的运动和演化之中。地球是宇宙大家庭中的一员,其物质组成、运动规律,以及发生和演化,都与宇宙环境同源。认识宇宙环境,有利于科学认识自然世界和宇宙,破除封建迷信,反对邪 综上所述,"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成为学习地球宇宙环境的目标。为实现这一学习目标,课程标准

选取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内容。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并没有宽泛地要求了解宇宙,而是将视点放在与地理环境紧密相关的"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因为宇宙太大,地理课程没有必要关注与地球环境无关的宇宙部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课程标准以案例学习的思路,要求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因为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中,太阳是对地球影响最大的一个天体。 2.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无疑是高中地理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学习地球的运动,但要求比较低,其学习目标为"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只要求了解现象。高中阶段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深化,强调现象本身的规律性及其成因。 3.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观念 本模块内容设计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无论从整个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内容看,还是从本模块的内容看,学生学习首先需要明确地理学上所说的自然环境所包括的空间范围及其组成。自然环境主要指人类活动所涉及的主要空间范围,它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下至岩石软流层。为此,课程标准中安排了地球圈层结构的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