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

复习与思考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 =50-5P ,供给函数为Q s =-10+5P 。

(1)求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 =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 =-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1)将供求函数代入均衡条件Q s =Q d 中,得:-10+5P =50-5P

解得:P e =6,将其代入供给函数或需求函数,得:Q e =20。(P e ,Q e )=(6,20)

(2)将供求函数代入均衡条件Q s =Q d 中,得:-10+5P =60-5P 解得:P e =7,将其代入供给函数或需求函数,得:Q e =25。(P e ,Q e )=(7,25)

(3)将供求函数代入均衡条件Q s =Q d 中,得:-5+5P =50-5P

解得:P e =5.5,将其代入供给函数或需求函数,得:Q e =22.5。(P e ,Q e )=(5.5,22.5)

(4)结论:(1)中供求函数求得的均衡价格为静态分析,(2)、(3)为比较静态分析.

(5)结论:需求曲线由于收入水平提高而向右平移,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曲线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向右平移.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Q

20 O 25

2.假定表2-5是需求函数Q d=500-1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

表2—5 某商品的需求表

(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需求函数或需求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

解:(1)根据中点公式e d=△Q/△P?(P1+P2)/2/(Q1+Q2)/2

e d=200/2?(2+4)/2/(300+200)/2=1.5

(2)由于当P=2时,Q d=500-100×2=300,所以,有:

e d=-dQ/dP?P/Q=-(-100)?2/300=2/3

(3)根据需求函数图(略,自己画),在a点,即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

e d=GB/OG=200/300=2/3,或者e d=FO/AF=200/300=2/3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

3.假定表2-6是供给函数Q s=-2+2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

(1)求出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3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供给函数或供给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3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

解:(1)根据中点公式e s=△Q/△P?(P1+P2)/2/(Q1+Q2)/2

e s=(8-4)/(5-3)?(3+5)/2/(4+8)/2=4/3

(2)由于当P=3时,Q s=-2+2×3=4,所以,有:

e s=-dQ/dP?P/Q=2?4/3=1.5

(3)根据供给函数图(略,自己画),在a点,即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为:

e s=AB/DB=6/4=1.5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

4.图2-28中有三条线性的需求曲线AB、AC、

AD。

(1)比较a、b、c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大小。

(2)比较a、e、f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大小。

解:(1)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几何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三条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b、c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相等的,其理由在于,在这三点上,都有:e d=FO/AO。

(2)根据求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同样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三条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f、e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不相等的,且有e d a<e d f<e d e,在a点有:e d a=GB/OG,在f点有:e d f =GC/OG,在e点有:e d e=GD/OG,在以上三式中,GB <GC<GD,所以,e d a<e d f<e d e。

5.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与收入M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100Q2。

求:当收入M=6400时的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由已知条件可得:Q=(M/100)2,于是有:dQ/dM=1/2×(M/100)-1/2×1/100=0.5 又:当M=6400时,Q=8,

可得:e M= dQ/dM?M/Q=1/2×(6400/100)-1/2×1/100×6400/8=0.5

观察并分析以上计算过程及其结果,可以发现,当收入函数M=a Q2时,则无论收入M 为多少,响应的需求的收入点弹性恒等于0.5。

6.假定需求函数为Q=MP-N,其中M表示收入,P表示商品价格,N(N>0)为常数。

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由已知条件可得:e d= dQ/dp?p/Q=-M×(-N)P-N-1×P/MP-N=N

可得:e M= dQ/dM?M/Q=P-N×M/MP-N =1

由此,一般对于幂指数需求函数Q=MP-N而言,其需求的价格弹性总等于幂指数的绝对值N。而对于线性需求函数Q(M)= MP-N而言,其需求的收入点弹性总是等于1。

7.假定某商品市场上有100个消费者,其中,6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1/3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均为3;另外4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2/3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均为6。

求:按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是多少?

解:令在该市场上被100个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总量为Q,相应的市场价格为P,Q1和Q2分别为60个和40个消费者购买的数量,由题意得:

Q1=1/3Q,Q2=2/3Q

e d=-dQ1/dP?P/Q1=Q1′?P/Q1=3,于是,Q1′=3?Q1/P=Q/P

又:e d=-d Q2/dP?P/Q2= Q2′?P/Q2=3,于是,Q2′=6?Q2/ P= 4Q / P

由于Q′= Q1′+Q2′

所以,e d=-dQ/dP?P/Q= Q′?P/Q=(Q1′+Q2′)P/Q=(Q/P+4Q/P)=5

即,按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是5。

8.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 d=1.3,需求的收入弹性e M=2.2。

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5%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解:(1)由题意e d=1.3,又由e d=-△Q/Q?△P/P

得:△Q/Q =-e d?△P/P=(-1.3)?(-2%)=2.6%

即价格下降2%时,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2.6%

(2)由于e M=-△Q/ Q?△M/M,于是有:△Q/Q =-e M?△M/M =2.2?5%=11%

即消费者收入提高5%,使得需求量增加11%。

9.假定在某市场上A、B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的产品的竞争者;该市场对A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 A=200-Q A,对B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 B=300-0.5Q B;两厂商目前的销售量分别为

Q A=50,Q B产100。求:

(1)A、B两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 dA和e dB各是多少?

(2)如果B厂商降价后,使得B厂商的需求量增加为Q B′=160,同时使竞争对手A厂商的需求量减少为Q A′=40。那么,A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e AB是多少?

(3)如果B厂商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那么,你认为B厂商的降价是一个正确的行为选择吗?

解:(1)关于A厂商:由于P A=200-Q A=200-50=150,且A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QA =200- PA,于是,A厂商的需求价格弹性为:e A d=-dQ A/dP?P/Q A=-(-1)(150/50)=3

关于B厂商:由于P B=300-0.5Q B=300-50=250,且B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Q B =600- 2P B,于是,B厂商的需求价格弹性为:e B d=-dQ B/dP?P/Q B=-(-2)(250/100)=5

(2)令B厂商降价前后的价格分别为P B和P B′,且A厂商相应的需求量分别为Q A和Q A′,根据题意有:P B=300-0.5Q B=300-50=250,P B′=300-0.5Q B′=300-0.5×160=220,

Q A =50,Q A′=40

因此,A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为:E AB-△Q A/△P ?P B/ Q A=10/30?250/50=5/3

(3)由(1)可知,B厂商在P B=25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e B d=5,即富有弹性。由于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化,所以,B厂商将商品价格由250下降为220,将增加其销售难收入。

降价前,B厂商的销售收入TR B=P B?Q B=250×100=2500

降价后,B厂商的销售收入TR B′=P B′?Q B′=220×160=35200

很显然,降价后的销售收入比降价前的销售收入大,所以,对于B厂商的销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而言,它的降价行为是正确的。

10.假定肉肠和面包是完全互补品。人们通常以一根肉肠和一个面包卷为比率做一个热狗,并且已知一根肉肠的价格等于一个面包卷的价格。

(1)求肉肠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2)求面包卷对肉肠的需求的交叉弹性。

(3)如果肉肠的价格是面包卷的价格的两倍,那么,肉肠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和面包卷对肉肠的需求的交叉弹性各是多少?

解:(1)令肉肠为商品X ,面包卷为商品Y ,相应的价格为P X 、P Y ,且有P X =P Y 。 该题目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可以写为:

max U (X ,Y )=min {X ,Y }

s.t. P X ·X+P Y ·Y=M

解上述方程组有:

X=Y=Y

X P P M + 由此可得X 商品(即肉肠)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e dX =X P X ??-·

X

X P =- ????????+?+-Y X X 2Y X P P M P )P (P M =Y

X X P P P + 由于一根肉肠和一个面包卷的价格相等,所以,进一步有 e dX =Y X X P P P +=2

1

(2)Y 商品对X 商品(即面包卷对肉肠)的需求的交叉弹性为: e YX =X P Y ??-·Y P X =2Y X )P (P M +-·Y

X X P P M

P +=Y X X P P P +- 由于一根肉肠和一个面包卷的价格相等,所以,进一步有 e YX =Y X X P P P +-=2

1- (3)如果P X =2P Y ,则根据上面(1)、(2)的结果,可得X 商品(即肉肠)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e dX =X P X ??-·X P X =Y X X P P P +-=3

2 Y 商品对X 商品(即面包卷对肉肠)的需求的交叉弹性为:

e YX =X P Y ??·Y

P X =Y X X P P P +-=32-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二章答案

第二章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 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4)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 件Q= d Q,有: s 50-5P=-10+5P 得:Pe=6 以均衡价格Pe=6代入需求函数Q=50-5p,得: d Qe=50-5620 或者,以均衡价格Pe=6代入供给函数Q=-10+5P,得: s Qe=-10+56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6,Qe=20..如 .图所示.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 数Q=60-5p和原供给函数 d 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60-5P=-10=5P 得Pe7 Q d=60-5p,得以均衡价格Pe7代入 Qe=60-5725 或者,以均衡价格Pe7代入Q s=-10+5P,得 Qe=-10+57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7 P,Qe25 e (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 s=-5+5p,代入均衡条件 供给函数Q Q d=Q s,有: 50-5P=-5+5P 得5.5 P e 以均衡价格P e5.5代入Q=50-5p,得 d Q e 5055.522.5 或者,以均衡价格5.5 P代入 e Q=-5+5P,得s Q e 555.5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5.5,Qe22.5.如图1-3所示. e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

15年北邮西方经济学第二次阶段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 1. 通货膨胀是()。 A. 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 货币贷款量超过货币存款量 C.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 以上都不是 2. 作为经济条件恶化的结果,政府开支中的某个项目增加,或者是从某项税 收中获得的收益下降。这称为()。 A. 伴随性货币政策 B. 自动稳定器 C. 平衡预算修正案 D. 平衡预算乘数 3. 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可以()。 A. 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 B. 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 C. 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 D. 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 4. 如果经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固定,()能使经济更接近于充 分就业。

A. 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 B. 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削减 C. 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 D. 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 5. 下列将计入当年GDP的一项是()。 A. 某人花10万元购买一辆二手汽车二手货不计入GDP B. 面包厂购买的面粉 C.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消费产品 D. 家庭妇女在家从事家务劳动 6. 以下现象属于市场失灵的是()。 A. 收入不平等 B. 自然垄断 C. 市场控制 D. 以上全是 7. 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 A. 等于零 B. 等于一 C. 小于零 D. 大于零小于一

8. 使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 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增加 B. 土地的供给不断减少,而需求不变 C. 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供给不变 D. 土地的需求的供给不断增加 9. 经济学家认为,工会的存在是:()。 A. 对劳动供给的垄断 B. 对劳动需求的垄断 C. 对劳动供求双方的垄断 D. 不能构成对任一方的垄断 10. 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A. 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 B. 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 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 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 劳动的供给量减少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第二章需求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 =-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50-5P=-10+5P 得P e=6 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 Q e=50-5×6=20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如图2—1所示。

图2—1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60-5P=-10+5P 得P e=7 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 Q e=60-5×7=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 Q e=-10+5×7=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如图2—2所示。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详解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价格 二、思考题 1.什么是需求和供给?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说明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及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区别。 3.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市场价格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如何理解弹性原理在价格机制理论中的作用? 5.运用供求原理解释“丰收悖论”(即丰收通常会降低农民的收入)。 6.什么是供求定理?结合现实经济生活的实例给予说明。 7.分析价格管制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 8.什么是恩格尔定律?分析该定律所具有的经济意义。 9.运用蛛网定理解释对农产品的支持价格政策。 三、计算题 1.根据统计研究结果,1998年美国小麦生产的供给曲线为:Q s=1944+207P。对美国生产的小麦的需求曲线为:Q D =3244—283P。式中,价格是以美元/蒲式耳为单位来计算的;数量是以百万蒲式耳/年为单位的。 (a)该年每蒲式耳小麦的均衡价格是多少?小麦的均衡数量是多少? (b)小麦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分别是多少? (c)假设干旱使小麦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导致小麦的价格上涨至每蒲式耳3美元,计算的需求量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是多少? 2. (a (b)计算价格在80元~100元之间和在100元~120元价格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 (c)计算价格在80~100元之间的供给价格弹性。 参考答案: 二、思考题 1.答:(1)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某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它以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为基础。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如该商品本身的价格高低,与该商品相关商品的价格高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市场流行的时尚和消费者的偏好,人口以及由此决定的市场范围,历史传统、民族风俗、社会风尚、地理气候、文化习惯、消费示范和攀比、广告的影响,等等。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商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多数商品来说,如果消费者的收入提高,即使价格不变,消费者也有能力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购买更多的商品。因此,收入提高将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然而,对某些商品来说,情况恰好相反。这些商品主要是穷人赖以为生的食品,如土豆、面包等等。收入水平提高后,对这些物品的需求量反而会下降,因为当穷人变得更有钱时,他们将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 =50-5P ,供给函数为Q s =-10+5p 。 (1) 求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2) 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 =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3) 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 =-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4) 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 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d Q = 50-5P 和供给函数s Q =-10+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 s Q ,有: 50- 5P= -10+5P 得: Pe=6 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需求函数 d Q =50-5p ,得: Qe=50-5206=? 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 s Q =-10+5P ,得: Qe=-10+5206=?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图略)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d Q =60-5p 和原供给函数s Q =-10+5P ,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60-5P=-10=5P 得7=Pe 以均衡价格 7=Pe 代入d Q =60-5p ,得 Qe=60-5257=? 或者,以均衡价格7=Pe 代入s Q =-10+5P , 得 Qe=-10+5257=? 所 以 ,均 衡 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7 =e P ,25=Qe (3) 将原需求函数d Q =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 =-5+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50-5P=-5+5P 得 5.5=e P Q d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作业

第二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1、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按照一定的市场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 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2、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 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3、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就是当某种商品市场达到均衡,即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 等时对应的市场价格。 4、均衡数量:均衡数量就是当某种商品市场达到均衡,即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 等时对应的商品数量。 5、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支持 价格总是高于市场决定的均衡价格。 6、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过度上涨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或者为了抑制某些商品的生产而规定的这些商品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7、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的下 降而增加,这就是需求定理。 8、供给定理: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价格的下 降而减少,即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二、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何不同? 答:假定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由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我们称之为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现为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移动。 假定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如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从而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是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表示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或需求函数的变化。 三、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有何不同? 答: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某种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坐标中,它表现为商品价格与供给数量的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化。在坐标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习题 一、选择题 1.研究个别居民户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B ) A. 宏观经济学 B. 微观经济学 C. 实证经济学 D. 规范经济学 2.咖啡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 D ) A. 咖啡需求曲线右移 B. 咖啡伴侣等咖啡互补品需求增加 C. 茶等咖啡替代品需求减少 D. 茶等咖啡替代品需求增加 3.成功的商品广告会( C ) A. 使该商品需求曲线左移 B. 使该商品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C. 使该商品需求曲线右移 D. 使该商品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4.描述在不同价格水平上厂商出售的商品数量的曲线被称为( B ) A. 需求曲线 B. 供给曲线 C. 生产可能性曲线 D. 预算约束 5.技术进步一般会导致(A ) A. 供给曲线右移 B. 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减少 C. 一个人增加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的数量 D. 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增加 6. 任何低于均衡价格的价格水平 ( A ) A. 供给量小于需求量 B 卖者不能卖出他们供应出售的全部商品 C. 价格会下降 D. 消费者可以买到他们想买的全部商品 7. 如果一种商品富于价格弹性需求,商品价格上升5%将( C ) A. 增加需求量超过5% B. 增加需求量小于5% C. 减少需求量超过5% D. 减少需求量小于5% 8. 如果一个企业提高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收入下降,这意味着(D ) A. 商品需求缺乏价格弹性 B. 商品需求具有单位价格弹性 C. 商品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D. 商品需求富于价格弹性 9. 一种商品需要上交一种税,那么如果这种商品的需求越不富于价格弹性 ( A ) A. 消费者承担税收的比例也越大 B. 消费者和销售商平均分担税收的机会也越大 C. 税收带来的收入越少 D. 税收更有可能通过量的变化来体现,而不是通过价格的变化来体现 10. 假设一种货物的供给完全没有弹性,对该货物征收1美元的税收将导致价格上升(B ) A. 不足1美元 B. 1美元 C. 超过1美元 D. 0.5美元 11. 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限制将会是( C ) A. 产生短缺 B. 使价格上升 C. 产生过剩 D. 没有影响 12. 一种投入生产的要素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B ) A. 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减少 B. 供给曲线左移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供求、供给、价格 1、为什么欲望不同于需求? 答: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受和需要满足的愿望,其基本特点是无限性,即人的欲望永远没有完全得到满足的时候。 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成为需求。 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没有限制条件,而需求受到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制约,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欲望不同于需求。 1、有些企业在广告宣传中声称自己的产品是为“工薪阶级服务的”。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答: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企业宣传自己的产品是为工薪阶层服务,主要是指在价格上给予工薪阶层方便,通过降低价格,提供经济实惠又保质的产品,吸引消费者,让消费者有经济能力来购买产品。 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产品为工薪阶层服务,旨在强调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却忽略了其购买欲望。所以,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出租车行业越发达,服务越好,价格越低,买汽车的人越少,为什么? 答:替代品是指可以互相替代来满足同一种欲望的商品。出租车和汽车,皆可为人们提供出行便利服务,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是

替代关系。 对于有替代关系的商品,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对其需求增加,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下降。当出租车行业发达,价格低廉,服务良好时,人们会增加对出租车的消费需求,从而减少对汽车的购买需求。 4、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旅馆、餐饮、交通、娱乐等行业的发展,为什么? 答:互补品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他们是相互补充的,旅游业与旅馆、餐饮、交通、娱乐等行业就是一种互补关系。两种互补品价格与需求呈反向变动,当旅游业发展,价格降低,消费者而对其互补的旅馆、餐饮、交通、娱乐等的需求就增加,从而带动其发展。 5、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汽车市场的需求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答:总体上来说会扩大对汽车市场的需求。首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消费者对汽车有了一定的购买力,其次,加入世贸组织使得汽车价格下架昂,对汽车的购买需求增多。再次,加入世贸组织使得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影响发展中国家,购买汽车会成为人们的偏好与心理欲望。最后,加入世贸组织,消费者对自己未来的收入与商品价格走势有所预期,这种预期也影响了购车的意愿和需求。综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会扩大汽车市场的需求。

大学西方经济学第2章习题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 1、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B ) A 可以替代的 B 完全替代的 C 互补的 D 互不相关的 2、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 A ) A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 不变 D 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3、已知消费者的收入是100元,商品X的价格是10元,商品Y的价格是3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和10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18。如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C ) A 停止购买 B 增购X,减少Y的购买量 C 减少X的购买量,增购Y D 同时增购X和Y 4、假定X和Y的价格Px和Py已定,当MRSxy> Px / Py,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 A ) A 增购X,减少Y B 减少X,增购Y C 同时增购X、Y D 同时减少X、Y 5、MRSxy递减,MUx和MUy必定( C ) A 递增 B 递减 C MUx递减,而MUy递增 D MUx递增,而MUy递减 6、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C ) 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D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7、当吉芬商品价格上升时,应该有(A(B) ) A 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作用小于后者 B 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作用小于后者 C 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作用大于后者 D 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作用大于后者 8、处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上的各种商品组合( A ) A 效用是不可能相等的 B 一般情况下,效用是不可能相等的,但在个别场合,有可能相等 C 效用是否相等或不相等要视情况而定 D 效用是可能相等的 9、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C ) A 消费者偏好 B 消费者收入 C 所购商品的价格 D 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10、下列哪种情况使总收益增加( A ) A 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B 价格下降,需求缺乏弹性 C 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 D 价格下降,需求单一弹性 11、假定生产某种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上升,则这种产品的( C ) A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D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12、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C )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

复习与思考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 =50-5P ,供给函数为Q s =-10+5P 。 (1)求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 =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 =-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1)将供求函数代入均衡条件Q s =Q d 中,得:-10+5P =50-5P 解得:P e =6,将其代入供给函数或需求函数,得:Q e =20。(P e ,Q e )=(6,20) (2)将供求函数代入均衡条件Q s =Q d 中,得:-10+5P =60-5P 解得:P e =7,将其代入供给函数或需求函数,得:Q e =25。(P e ,Q e )=(7,25) (3)将供求函数代入均衡条件Q s =Q d 中,得:-5+5P =50-5P 解得:P e =5.5,将其代入供给函数或需求函数,得:Q e =22.5。(P e ,Q e )=(5.5,22.5) (4)结论:(1)中供求函数求得的均衡价格为静态分析,(2)、(3)为比较静态分析. (5)结论:需求曲线由于收入水平提高而向右平移,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曲线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向右平移.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Q 20 O 25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二章答案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4)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d Q = 50-5P和供给函数s Q =-10+5P代入均衡条件d Q = s Q,有: 50- 5P= -10+5P 得: Pe=6 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需求函数d Q=50-5p ,得: Qe=50-520 ? 6= 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s Q =-10+5P ,得: Qe=-10+520 ? 6=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如图所示.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 数d Q=60-5p和原供给函数s Q=-10+5P, 代入均衡条件d Q=s Q ,有:

60-5P=-10=5P 得7=Pe 以均衡价格 7=Pe 代入d Q =60-5p ,得 Qe=60-5257=? 或者,以均衡价格7=Pe 代入s Q =-10+5P, 得 Qe=-10+5257=?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7=e P ,25=Qe (3)将原需求函数d Q =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 供给函数Q s =-5+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50-5P=-5+5P 得 5.5=e P 以均衡价格5.5=e P 代入d Q =50-5p ,得 5.225.5550=?-=e Q 或者,以均衡价格5.5=e P 代入s Q =-5+5P ,得 5.225.555=?+-=e Q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5.5=e P ,5.22=Qe .如图1-3所示.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中,均衡点E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 s Q =-10+5P 和需求函数d Q =50-5p 表示,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消费者偏好X商品甚于Y商品,原因是(D) A.商品X的价格最低B.商品X紧俏 C.商品X有多种用途D.对其而言,商品X的效用最大 2.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D)。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B.取决于它的价格 C.不可比较 D.可以比较 3.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 D)效用单位。 A.108个 B.100个 C.106个 D.6个 4.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C)。 A.实际所得 B.没有购买的部分 C.主观感受 D.消费剩余部分 5.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A)。 A.消费者偏好 B.消费者收入 C.所购商品的价格 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6.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B)。 A.可以替代的 B.完全替代的 C.互补的 D.互不相关的 7.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C)。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8.预算线反映了(A)。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 B.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人数 D.货币购买力 9.若消费者低于他的预算线消费,则消费者( A)。 A.没有完全用完预算支出 B.用完了全部预算支出 C.或许用完了全部预算支出 D.处于均衡状态 10.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D.不变动 11.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C)。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习题图文稿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习题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习题 一、判断正误题 1、如果苹果和橘子是替代品,苹果价格上升将使橘子的需求减少。() 2、如果高尔夫俱乐部和高尔夫球是互补品,高尔夫俱乐部价格上升将使高尔夫球的需求减少。() 3、如果消费者预期鞋的价格上升,今天鞋的需求增加。() 4、钢铁的价格上升将使汽车的供给向右移动。() 5、市场供给曲线是个别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 6、如果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替代品,可口可乐价格上升将引起百事可乐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上升。() 7、在商品过剩的情况下,卖者之间的竞争会压低价格;在商品短缺的情况下,买者之间的竞争会抬高价格。() 8、商品短缺所带来的价格变化,会进一步导致短缺数量的增加。() 9、假定供给不变,需求的减少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交易量的增加。() 10、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将引起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 二、单项选择题 1、如果牛仔裤价格上升引起网球鞋需求增加,那么,牛仔裤和网球鞋是() A、替代品 B、互补品 C、正常品 D、低档品 E、以上各项都不是

2、如果消费者收入增加引起野营设备需求减少,那么,野营设备是 A、互补品 B、替代品 C、正常品 D、低档品 E、以上各项都不是 3、下列哪一件事使手表需求向右移动 A、手表价格下降 B、如果手表是正常品,消费者收入减少 C、如果手表电池和手表是互补品,手表电池价格下降 D、手表价格上升 E、以上各项都不是 4、以下各项都使手表供给向右移动,除了 A、手表价格上升 B、用于制造手表的技术进步 C、用于制造手表的工人工资下降 D、制造商预期未来手表价格下降 5、如果一种物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A、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上升 B、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下降 C、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上升 D、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下降 E、需求量等于供给量,而且,价格保持不变 6、假设个人电脑的供给和需求都增加。在个人电脑市场上,我们可以预期 A、均衡数量增加,而均衡价格上升 B、均衡数量增加,而均衡价格下降 C、均衡数量增加,而均衡价格保持不变 D、均衡数量增加,而均衡价格的变动是无法确定的 E、均衡数量的变化是无法确定的,而均衡价格上升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章要点

第二章 1、需求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主要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一般来说,商品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少。消费者收入水平越高,需求量越大,相关商品价格越高,若是替代品,则需求量上升,若是互补品,则需求量减少。消费者偏好增强,需求量就会增加。消费者对商品预期价格上升,则现期需求量上升,反之减少。 需求函数就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需求曲线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它们都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2、供给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的数量去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商品的自身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生产成本越高,商品供给量越小。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提供更多的产量。相关产品的价格对其也有影响。关于对生产者的预期,如果对未来预期看好,生产者会扩大生产,增加产量供给。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它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3、均衡 均衡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处于这样一种静止的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参与者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相互抵消。。 市场均衡可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是指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是指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上来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焦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攻击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状态。 4、均衡价格形成 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下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一般来说,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 练习题

第二章供求理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 A.右下方B.右上方 C.左下方D.左上方 2.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的是() A.药品的价格上涨,使药品质量得到了提高 B.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 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 D.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3.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是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 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 4.下列变化中,哪种变化不会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移() A人们的偏好和爱好 B产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收入D.相关产品的价格 5.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减少B.不变 C.增加D.难以确定 6.当咖啡价格急剧升高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 A.减少B.不变 C.增加D.难以确定 7.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 A.减少B.不变 C.增加D.难以确定 8.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A.都是由于一种原因引起的 B.需求的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 C.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一种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动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因素引起的D.是一回事 9.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 C.价格提高D.价格下降 10.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 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B.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 C.需求量的减少D.价格下降11.在同一条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 A.需求的变动B.收入的变动 C.偏好的改变D.需求量的变动 12.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原因是() A.因价格变动,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B.因供给曲线发生了位移,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西方经济学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 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 基本概念 一、解释概念 均衡价格需求需求函数 需求价格弹性比较静态分析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供给函数 二、计算题 1. 已知某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值Ed=,该 产品原销售量为Q d=1000件,单位 产品价格P =10元,若该产品价格上 调20%。计算该产品提价后销售收入 变动多少元

2. 试求需求曲线P=在价格P=4、P=6 时的点弹性 3. 某地牛奶产量为100吨,社会需求量为120吨,牛奶的需求弹性系数为,原价格为每吨500元,当价格上升为多少元时,才能使供给=需求 4. 已知需求函数Q d=14-3P,供给函数 Qs=2+6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Ed、Es。 5. 设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为,该商品现在的价格为2元,求商品价格上升为多少,才能使需求量减少15% 6. 某商品的价格由24元上升到30元后,需求量相应减少10%,问该商品的需求弹性是多少该商品价格变化对总收益有何影响 7. 求需求函数P = 8 - 在价格4--6元之间的弧弹性。 8. 已知某时期,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P=120 -3Q,供给函数为P=5Q,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三、简答题 1. 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数 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2.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3. 何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大 小与销售收入变动有何关系 四、论述题 1. 运用供求曲线和弹性理论,分析粮食产 量变动与农民收入变动的关系。依此分析, 你认为我国加入WTO后,短期内农民收入 是否会减少 2 . 运用供求曲线和弹性理论,分析粮食丰 收了为什么农民收入反而可能下降依此分 析,你认为政府应对农业实施怎样的保护 政策 第三章效用论 一、解释概念

2020国开西方经济学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参考

一、填空题 1、需求是消费者_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 a. 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 b. 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 2、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和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分别被称为___________。 a. 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 b. 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 3、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向右移动分别是需求____________。 a. 减少、增加 b. 增加、减少 4、供给是生产者_____________的统一。 a. 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 b. 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 5、供给曲线向____________倾斜,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__________变动。 a. 右下方反方向 b. 右上方同方向 6、决定供给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 a. 价格、生产要素的数量与价格、技术以及预期 b. 价格、收入、消费者嗜好和预期 7、在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分别表现为__________。 a. 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b. 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8、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向上方移动是供给量______,向下方移动是供给量______。 a. 增加减少 b. 减少增加 9、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是供给_________,向右移动是供给____________。 a. 增加减少 b. 减少增加 10、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________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________的变动。 a. 供给供给量 b. 供给量供给 11、均衡价格是某种商品的__________相等时的价格。 a. 供给量与需求量 b. 供给价格与需求数量 12、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a. 价格需求量 b. 需求量供给量 13、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方向变动。 a. 同 b. 反 14、需求增加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____________。 a. 下降、减少 b. 上升、增加 15、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__________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a. 反 b. 同 16、供给的减少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___________。 a. 下降、增加

电大西方经济学-网上作业(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1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选择一项: A. 右上方 B. 右下方 C. 左下方 D. 左上方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右下方 题目2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 选择一项: A. A和C B. 买者按低价买到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C. 黑市交易 D. 大量积压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黑市交易 题目3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 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B. 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 C. 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D. 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题目4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选择一项: A. 销售收益下降 B. 销售收益增加

C. 销售收益不变 D. 销售收益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销售收益增加 题目5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关系是()。 选择一项: A.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B.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与价格弹性没有关系 C.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小,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D.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题目6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如果价格下降2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2%,则该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选择一项: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二章答案

第二章 1.教材54页第4题。 解:利用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求解可知: (1)由于a 、b 和c 三点的弹性都可以用AF OF 来表示,所以这三点的弹性值相等。 (2)由于a 、f 和e 三点的弹性分别可以用 OG BG 、OG CG 和OG DG 来表示,所以这三点的弹性值de df da e e e 。 2.教材55页第7题。 解:由已知条件-N MP Q =,可得: 1MP M P Q M dM dQ e N MP P P )N (M Q P dP dQ e N N m N 1N d =?=?==??-?-=?- =----- 3.教材55页第10题。 解:(1)对于A 厂商:15050200Q 200P A A =-=-=, 而且A 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A A P 200Q -=, 于是,A 厂商的需求价格弹性为350 150)1(Q P dP dQ e A A A A dA =?--=?-=。 对于B 厂商:2501005.03000.5Q -300P B B =?-==, 而且B 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B B 2P 600Q -=, 于是,B 厂商的需求价格弹性为5100 250)2(Q P dP dQ e B B B B dB =?--=?-=。 (2)令B 厂商降价前后的价格分别为B P 和'B P ,A 厂商相应的需求量分别为A Q 和' A Q , 据题意可得:2501005.03000.5Q -300P B B =?-==,2201605.03000.5Q'-300P'B B =?-==,50Q A =,40Q'A =。 因此,A 厂商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3 55025030-10-Q P P Q e A B B A AB =?=???=。 (3)由(1)可知,B 厂商在250P B =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5e dB =,即B 厂商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厂商的价格和销售收入呈反方向的变化,所以B 厂商的降价行为是正确的。

《西方经济学(微观)》课后作业答案19页word

第二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7题 7. 假定需求函数为Q =MP -N ,其中M 表示收入,P 表示商品价格,N(N >0)为常数。 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答:由已知条件Q =MP -N ,可得 e d =-d Q d P ·P Q =-M·(-N)·P -N -1·P MP -N =N e M =d Q d M ·M Q =P -N ·M MP -N =1 由此可见,一般地,对于幂指数需求函数Q(P)=MP -N 而言, 其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总等于幂指数的绝对值N 。而对于线性需求函数Q(M)=MP -N 而言,其需求的收入点弹性总是等于1。 第9题 9.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 d =1.3,需求的收入弹性e M =2.2。 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 5%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解答:(1)由于e d =P P Q Q ??- ,于是有 ΔQ Q =ed ×P P ?=-(1.3) ×(-2%)=2.6% 即商品价格下降2%使得需求数量增加2.6%. (2)由于e M = M M Q Q ?? ,于是有 ΔQ Q =e M ·ΔM M =2.2×5%=11%

即消费者收入提高5%使得需求数量增加11%。 第三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5题 5. 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1=20元和P 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 =3X 1X 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解答:根据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MU 1MU 2=P 1P 2 其中,由U =3X 1X 22可得 MU 1=d TU d X 1 =3X 22 MU 2=d TU d X 2 =6X 1X 2 于是,有 3X 226X 1X 2=2030 整理得 X 2=43 X 1 (1) 将式(1)代入预算约束条件20X 1+30X 2=540,得 20X 1+30·43 X 1=540 解得 X 1=9 将X 1=9代入式(1)得 X 2=12 将以上最优的商品组合代入效用函数,得 U *=3X *1(X *2)2=3× 9×122=3 888 它表明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购买组合给他带来的最大效用水平为3 888。 第3题 3.请画出以下各位消费者对两种商品(咖啡和热茶)的无差异曲线,同时请对(2)和(3)分别写出消费者B 和消费者C 的效用函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