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 考题汇总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 考题汇总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 考题汇总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 考题汇总

46、师生关系在教学层面上的特点是(A )

A、授受关系

B、民主平等

C、相互促进

D、教学相长

64、下面选项中,直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B)

A.政治体制

B.生活环境

C.科技水平

D.生产力发展水平

65、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不包括(C)

A.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要求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C.要求尊重教师、孝敬父母

D.强调发展个性、培养创造精神

66、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这指的是德育工作的(A)

A.疏导原则

B. 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67、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不包括(A)

A.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B.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人才

C.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的舆论力量

D.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68、教育目的不具有(C)

A.导向作用

B.评价作用

C.巩固作用

D.激励作用

69、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活动

C.劳动

D.班主任工作

答案:

1—5 . CBBBC 6—10 . DCBDC 11—15 . ADCDB 16—20 . DDCAC

21—25. DADCD 26—30 . CADAB 31—35 . ACDCB 36—40 . DBCAB

41—45 . BACCA 46—50 . ACDBB 51—55 . ACBAD 56—60 . ABDBB 61—63 . AB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作用表现在(ACD)

A.导向

B.辅助C.评价 D.激励 E.督导

2.学生思想品德的心理结构要素有(ABCD)

A.道德认识B.道德行为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E.德育内容

3.下列描述中,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有(AC)

A.学不躐等

B.学而时习之

C.不凌节而施

D.“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E.“相观而善之”4.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ACD)

A.群众性活动B.自发活动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E.社会活动

5.我国的教学组织形式有(ABC)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C道尔顿制 D.现场教学E.复式教学

6.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BD)

A.培养专门人才

B.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C.培养特殊专长的职能

D.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E.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7.我国德育基本方法中的说服法包括(ABCDE)

A.讲解

B. 谈话

C. 报告

D.讨论

E.参观

8.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ACD)

A.教育理念

B.语言表达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E.组织能力

9.具有启发性意义的原则有(BC)

A.教学相长

B.不愤不启,不徘不发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D.学不躐等

E.因材施教

10.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是(ACD)

A.强制性

B.综合性

C.普遍性

D. 基础性E.特殊性

11.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ACD)

A.先进的教育理念

B.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C.教育教学能力

D.研究能力E.管理能力

12.体现循序渐进原则的有(ACD)

A.学不躐等 B.学而时习之C.不陵节而施 D.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E.因材施教

13.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可分为(ABD)

A.讲述B.讲解C.讲叙 D.讲演E.讲读

14、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ABCDE )

A.教学目的和任务B、课程性质与教材特点C.学生特点D、教学条件E.教师自身特点

15、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有(ADE )

A、系统性

B、全面性

C、强制性

D、普遍性

E、基础性

16.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BCDE)

A.差异性B.非正式性C.过渡性D.多样性E.互补性

17、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层次有(ABE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知活动

D、交往活动

E、社会实践活动

18、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ADE )

A、学习辅导

B、情感辅导

C、交往辅导

D、生活辅导

E、择业辅导

19、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ABDE )

A.德育

B.智育

C.教学

D.美育

E.劳动技术教育

20、教学的一般任务包括(BCDE)

A. 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

B.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野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E.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判断题

1、现代生产力的各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是生产力。(×)

2、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3、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教育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要逐步实行“先就业,后培训”的新型制度。(×)

4、教学大纲是由学校制定并颁发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和规定的重要文件。(×)

5.人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6.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性作用。(√)

7.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

8.社会上父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就是榜样教育法。(×)

9.现代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

10.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教育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要逐步推广“先就业,后培训”的新型制度。(×)

11.“多学近乎智,无知即无能”。说明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是同步的。(×)

12.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13.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专业定向性质的专门教育。(√)

14.社会主义教育有着统一的教育目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应该是一致的。(×)

15.“孟母三迁”的故事向我们证明,环境因素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16.“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说明了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7.“多学近乎智,无知即无能”。说明了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是同步的。(×)

18.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

19.因材施教的实质就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教材向学生施教。(×)

20.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独立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性。(√)

21.教学大纲就是由学校制定并颁布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的重要文件。(×)

22.现代生产力的诸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

2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24.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

25.一定的教育目的完全是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26.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班级领导核心。(×)

27.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28.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的基本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29.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美国的柯尔伯格提出来的。(×)

30.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

31.学和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和教师两大系统。(√)

32.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三科四学。(×)

33.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34.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专业定向性质的专门教育。(√)

35.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起核心作用。(√)

36.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7.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

38.义务教育就是大众教育。(√)

39.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人们视作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40.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41.上课时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它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

42.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瑞士的皮亚杰提出来的。(√)

43.教学是以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为中心,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44.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视作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45.锻炼法就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46.评价是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优缺点或价值做出的判断。(√)

47.安排课表应遵循整体性、稳定性和迁移性三大原则。(×)

48.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锻炼法。(×)

49.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50.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51.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去进行。(×)

5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5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心理活动。(×)

54.教学过程的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任务的需要与水平之间的矛盾。(√)

55.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科尔伯格创立的。(×)

56.中国近代第一个被实施的学制是壬寅学制。(×)

57.夸美纽斯主张“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

58.网络教育是指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

59.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

60.德育过程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是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6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62。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教学组织形式。(√)

63.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著作是(学记)。(×)

64.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65.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民主平等关系。(×)

67、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6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69、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

70、“平行影响”教育思想是指把表扬和批评结合起来。(×)

71、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

72、教学过程的内部动力是教学任务与学生的需要及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7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74、传统学校教育是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75、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76、在现代社会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越来越清晰。(×)

77、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78、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79、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80、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而教育对生产力也具有促进作用。(√)

8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82、在现代社会,教育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低。(×)

五、论述题

1.论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P52

2.论述教育如何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P46

3.论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这一德育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基本要求。P157

4.试用“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简评“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p116

5.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迎来了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其对教育具有根本性的影响。请问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将使教育发生哪些变革?P34

6.论述现代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条件。P80

7.对照传统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分析制度化教育的弊端。P35

8.对比分析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与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的特点。P17

9.试用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规律,评析“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主义”。P117

10.结合素质教育的本质含义,分析“应试教育”存在的缺陷。P67

11.试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其关系。P130

12. 如何理解和贯彻教学的直观性原则?P121

13.如何理解和运用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的德育方法?P162

14.试述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之间的辨证关系。P154

15、论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P24

16、论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P26

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2017年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 一、填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3、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育学)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尔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完整版(全)

三、教学 1. 教学的概念 1)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殊的认识活动。 2)教学的内涵: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A.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B. 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C.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 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 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3. 教学的任务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 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4. 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简答) A. 交往性: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交往活动过程 B. 认识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 C. 发展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过程。 D. 教育性:教学过程的教育性在任何时代、任何历史条件下都是一个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简答五点) 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学习简介经验必须要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间接经验要与直接基础相结合) 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辨析)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 3.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1)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岀的观点。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材料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题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5.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重要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习的推动力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有机结合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而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 环节。(单选) 2. 备课是教师根据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 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是上课的前提

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

河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A)使用范围: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取决于一定社会的 A.政治 B.经济 C.文化D,科技 2.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始于 A.18世纪前 B.19世纪初 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3.学位制的确立最早是在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4.以行政权力为主的高等学校管理模式是 A.美国模式 B.英国模式 C.亚洲模式 D.欧洲大陆模式 5.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色之一是 A.教学内容研究 B.教学方法研究 C.教育实践研 D.教育科学研究 6.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试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称为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法 7.在学习过程中,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 A,线性关系B.正弦曲线关系C.型曲线关系D.倒“U型曲线关系 8.问题解决的关键步骤是 A.发现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9.发散思维的基本特性是 A.广阔性、深刻性和逻辑性B,敏捷性、批判性和广阔性C.流畅性、灵活性和广阔性 D.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 10.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依次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A.认同、遵从和内化 B.遵从、认同和内化 C.遵从、内化和认同 D.内化、遵从和认同 11,高校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是 A.爱国守法 B.敬业爱生 C.服务社会 D.为人师表 12.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由于目标或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精神上愉快和满足的道德情感是 A.荣誉感B,自豪感C.正义感D.幸福慼 13,与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制度联系最密切的教育政策是【】 A.教育经费政策 B.教育体制政策 C.教育人事政策 D.教育质量政策 14.教育行政赔偿的主体是 A.公务人员 B.学校 C.国家 D.教师 15,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是 A,激发学生的情感B.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C.发展学生的智力D.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 16.课堂教学的灵魂是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学形式 17.通过合理地控制一定的条件,人为地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骏证假设,探讨 教学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行动研究法 D.实验法 18.受训者通过模拟备课以提高其教学技能水平的方法是 A,模拟教学法B.介入教学法C.书面作业法D.微格教学法 19教师运用一些醒目的文字、符号、色彩对比等对学生行为进行的强化是 A.语言强化 B.标志强化 C.动作强化 D.活动强化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 (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概念:广义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构成要素:①教育者: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 学校教师是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承担学习的责任,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③教育影响: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④三者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 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作用 的中介。 二、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 育的质的规定性。PS:“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社会属性:①永恒性: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具有 自己的特点。 ③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教育落后或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三、教育的起源学说 生物起源说: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机会均等)。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③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中国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夏有学校,周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春秋 私学兴起,孔孟百家争鸣。 ②封建社会:宋朝程朱理学兴起,主教四书五经;科举制兴起于隋唐,废除于清末, 清末学堂出现。 西方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古埃及,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希腊,斯巴达重军事、 产勇士,雅典重文学、产女神。 ②中世纪:教会学校传七艺;骑士学校教七技。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①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②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③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④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1

2016下半年河南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综合素质》(最新)

一、单选题 1.某校的校训是“卓越立于全面,广博产生精专”这体现的教育理念是( )。A.开拓创新 B.全面发展 C,自主发展 D.因材施教 2.图1中某些学校的做法( )。 A.抑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B.阻碍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C.提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 D.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初一学生小武想做一名科学家,班主任说:“你现在学数学那么吃力.以后学物理、化学肯定也学不好,一定不能把当科学家作为人生目标”。班主任的说法( )。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B.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C.忽视了学生创造性 D.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4.邱老师在工作日志中写道:“在今天的校研会上,我说做教研跟写论文的方法是一样的,居然没有得到认可。是我错了?还是大家不理解我?我得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这表明邱老师( )。 A.善于自我反思 B.缺乏探索精神 C.缺乏问题意识 D.辫于自我暗示

5.中学生王某上课玩手机,被班主任李某当场没收。王某课后向李某承认错误并要求归还其手机,被李某以王某违反校规为由拒绝。李某的做法( )。 A,正确,学校规章应该人人遵守 B.正确,教师有惩成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D. 不正确,应上交学校销毁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情形中,学校不能给予教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 A.故意旷课,损害教学的 B.体罚学生,屡犯不改的 C.穿戴不整,影响仪表的 D.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7、某中学上课时,高年级学生李某到教室外喊赵某,说有事让其出去一趟,班主任张某默许了。赵某走出教室后被李某殴打,导致右眼失明。对赵某所受伤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 A.李某 B.张某 C.学校 D.李某和学校 8、下列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C.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9、初中生钱某屡次在学校偷盗其他同学的财务。学校对钱某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 A.学校提出申请,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 B.扭送公安机关,依规开除钱某的学籍 C.劝说钱某退学 D.责令钱某转学

2021年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和答案

河南省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B) 一、单项选取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从活动性质上来说,课外活动具备(a) A.自愿性选取性 B.伸缩性多面性 C.灵活性多样性 D.独立性自主性 2.“通过创设良好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这是一种(c) A.德育基本规律 B.德育基本途径 C.德育重要办法 D.德育重要原则 3.教诲心理学研究核心内容是(a)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白: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a) A.倒U型关系 B.线性关系 C.正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5.会骑自行车人,有助于学习驾驶两轮摩托车。这种现象属于( c ) A.变式 B.定势 C.正迁移 D.负迁移 6.不同社会、不同阶级教师职业道德或多或少存在着某些相似或相似规范和规定,这阐明教师职业道德具备( c ) A.本质性 B.继承性 C.共同性 D.稳固性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阐明教师职业道德具备( b ) A.对教师工作增进功能 B.对教诲对象教诲功能 C.对学校文明示范功能 D.对教师修养引导功能

8.教诲行政复议机关做出行政复议决定期限是(d) A.15天 B.30天 C.45天 D.60天 9.下列解释属于非正式解释是(b) A.立法解释 B.学术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10.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语速控制在(b) A.每分钟100字如下 B.每分钟100-150字 C.每分钟150-200字 D.每分钟200字以上 11.掌握学科教材构造是指( d ) A.把握课本内容及其互有关系 B.把握课程原则(教学大纲)内容及其互有关系 C.在研究学生和教材基本上拟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D.把握特定阶段学科知识内容及其构成关系 12.一切组织教学办法都必要服务于(c) A.维护课堂秩序 B.执行课堂教学筹划 C.实现教诲目的 D.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3.学科教学目的是指(d) A.学科各章节教学目的总和 B.学科各知识点教学目的总和 C.学科课堂教学目的总和 D.学科教学总目的 14.抓住学生中普遍存在但愿独立做事体验成功“小大人”心理,让学生参加管理,做

河南省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精选)

河南省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使用范围: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 B.初生婴儿吸奶 C.成人学开车 D.木匠教徒弟手艺 2.“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华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3.下列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A.时教必有正业 B.君子之教.喻也 C.藏息相辅 D.不凌节而施 4.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 B.维果斯基 C.布鲁纳 D.皮亚杰 5.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是()。 A.廖世承 B.陶行知 C.蔡元培 D.潘菽 6.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称为()。 A.前摄促进 B.倒摄促进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7.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提出这个理论的是()。 A.布鲁纳 B.赞可夫 C.杜威 D.加德纳 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是()。 A.专门学校 B.职业学校 C.特殊学校 D.普通学校 9.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审定部门是()。 A.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B.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C.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10.()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 A.关心工作 B.依法执教 C.为人师表 D.自我监督 11.“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子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观点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 A.教学相长。相互尊重 B.乐教善教,讲究教法 C.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D.有教无类,教书育人 1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旁人可以插话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是()。A.介入教学 B.教育教学实习 C.微格教学 D.模拟教学 13.课堂教学中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是()。 A.直接导入 B.复习导入

2018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综合素质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概念:广义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构成要素:①教育者: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 学校教师是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承担学习的责任,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③教育影响: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④三者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 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作 用的中介。 二、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 育的质的规定性。PS:“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社会属性:①永恒性: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具有 自己的特点。 ③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教育落后或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三、教育的起源学说 ●生物起源说: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机会均等)。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③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中国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夏有学校,周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春秋 私学兴起,孔孟百家争鸣。 ②封建社会:宋朝程朱理学兴起,主教四书五经;科举制兴起于隋唐,废除于清末, 清末学堂出现。 ●西方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古埃及,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希腊,斯巴达重军事、 产勇士,雅典重文学、产女神。 ②中世纪:教会学校传七艺;骑士学校教七技。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①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②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③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④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⑤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简答(已考):学校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育学的活动。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了明显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 3、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专门的学校教育进行传递。 4、文字的产生,使人类文化有了书面记载,促进了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A卷

单选 1.高等教育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A.一般与特殊 B.抽象与具体 C.宏观与微观 D.基础与应用 2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主要体现为 A.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 B.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 C.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整合 D.知识与能力的整合 3高校教师职务设置的总体原则是 A.因人设岗 B.因事设岗 C.因学科设岗D,因专业设岗 4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是【】 A.政治教育 B.培养人才 C.完善政体 D.民主问题 5.权力分散型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典型国家是【】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6.具有不同办学条件、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校间的比例关系,称为高等教育的 A.水平结构 B.种类结构 C.形式结构 D.能级结构 7.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 行毕业设计或论文时的 A.启发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8,我国最早自编的《教育心理学》于1924年出版,该书的作者是【】 A.旁宗岳 B.廖世承 C.陆志韦 D.潘菽 9.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 A.需要 B.思维 C.世界观 D.想像 10.学生把自己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努力程度,这种归因属于【】 A.内部、稳定和不可控归因

B.内部、不稳定和可控归因 C.内部、稳定和可控归因 D.内部、不稳定和不可控归因 11.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逻辑性等特点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语义记忆 D.情绪记忆 12.研究表明,记忆效果最好的学习熟练程度为 A.50% B.100% C.l50% D.200% 13.教师讲课过程中的间隔和停顿是运用感知的 A.差异律 B.强度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1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集体主义 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忠于职守 15.教师职业的最基本活动是 A.班组管理活动 B.教育教学活动 C.第二课堂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16,实现教书育人的基本前提是 A.把握教材 B.把握教学大纲 C.把握学科的特殊性 D.把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17教师资格丧失的条件之一是 A.被剥夺政治权利 B.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C.受到行政处分 D.体罚学生 18.《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属于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规章 19,属于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教师 B.教室

河南教师资格证流程

河南教师资格证流程 导语: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以下是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一)现场报名。1月13日-16日、9月5日至8日等(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社会考生到户籍或工作所在地省辖市招办(考区)设立的现场报名点进行现场报名(各直管县的笔试报名等工作由其原属各省辖市招办统一负责管理),本科高校大三及以上在校生只能在校内的现场报名点报名,高等专科学校在校三年级学生到学校所在地省辖市招办设立的现场报名点报名(河南考区设置及现场报名点见附件一。现场报名流程: 1、材料审核 (1)社会考生笔试报名需递交的材料 ①本人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或户籍材料原件和复印件、户籍不在我省,但人事档案在我省的考生另需补充提供保管考生人事档案的单位证明、工作单位在职证明、企业劳动合同三种材料中的任何一种材料。 ②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学历认证报告原件和复印件或有效期内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chsi..申请打印)。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考生还应出具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的证书原件、复印件。(2)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笔试报名需递交的材料

①本人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或户籍材料原件和复 印件。 ②就读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格式与内容见 附件二)。 2.信息采集 审核材料通过后,现场采集考生的居民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 和图像信息。 3、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 完成信息采集后,将现场打印诚信考试承诺书,考生须认真阅 读并履行签字手续。诚信考试承诺书考生留存联交由考生妥善保管并作为入场验证证件之一。 (二)网上报名 9月9日至13日,现场报名完成的次日后,考生按照“诚信考试承诺书”上提示的网址、密码和本人身份证号,下载报名现场采集的照片,然后登录全国中小学教师,选择“河南”进行网上报名。考生登录后经过注册,按相关提示填写个人信息、上传本人在现场报名时采集的照片(未现场采集信息或上传照片为非现场采集者,审核将不予通过)、选择考试科目和考区(须与考生现场报名点所在考区一致),提交等待审核。 (三)网上缴费 9月9日至13日17:30,考生登录中小学教师,确认通过网上报名审核后,即可按照提示进行网上缴费(网上支付流程图见附件三),

最新版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

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2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它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3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 (判断)心里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里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人的心里除了意识之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10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特征。 11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气质和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 12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和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心理学有时也可以叫做行为科学。 26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和罗杰斯;以人为本,反对行为主义。 第二章 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27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教学课程、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 28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教学活动各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9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或称中间学科(前沿学科、综合学科)。 △30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1中国最早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是廖世(多选): 1客观性原则(本着是事求是的精神,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2发展性原则(青年大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在迅速发展);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研究为实践服务,课题源于实践,成果付诸实践);4教育性原则(符和教育方针和原则)。 △40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1

河南省历年(04-12)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打印版)

河南省2004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A)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体现了(B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C.提倡启发性教学 D.主张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2.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 ) A.现场教学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班级授课 3.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的要素有(C) A.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B. 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C.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D. 学生、教师、教学媒体、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 4.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D ) A.认知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5.对于不敢提出合理要求,不敢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也不敢表达自己不满的学生,比较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是(B) A.系统脱敏法 B.肯定性训练 C.全身松驰训练 D.示范法 6.推动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力量源泉是(A) A.热爱学生 B.团结协作 C.个人发展 D. 为人师表 7.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是(D ) A.操守 B.修养 C.内省 D.慎独 8.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A ) A.国家财政拨款 B.城乡教育费附加 C.社会集资捐资 D. 教育专项资金 9.在我国教育法律关系中,国家作为有权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主体主要指(C) A.国家立法机关 B.国家司法机关 C.各级政府 D. 各级党政机关 10. 在教师教学技能形成中起着动力和导向作用的素质是(A ) A.教师的职业心理倾向 B.教师的职业能力 C.教师的职业知识

河南省2017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生综合素质》真题

河南省2017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生综合素 质》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 2.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3.操行评定是德育方法中()的方式 A陶冶法B榜样法C说服法D品德评价法 4.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学技术 5.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6.”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 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家庭教育 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8.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叫()A教学内容B教学原则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过程

9.课程论侧重研究()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10.设计教学由()首创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斯宾塞 11.()被称为“现代教育测验之父”。 A.杜威 B.泰勒 C.桑代克 D.赖斯 12.”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A.国家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强制性原则 13.在具体的德育实践过程中,德育既具有顺序性,又具有() A 矛盾性B多端性C复杂性D一致性 14.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能动性 15.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义务教育 C、终身教育 D、建立学习型社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综合课程又称为。 2.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和。 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有:,,。 4.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和调节策略。

河南省教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

河南省教师资格考试历年多选题真题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作用表现在() A.导向 B.辅助 C.评价 D.激励 E.督导 2.学生思想品德的心理结构要素有() A.道德认识 B.道德行为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E.德育内容 3.下列描述中,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有() A.学不躐等 B.学而时习之 C.不凌节而施 D.“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E.“相观而善之” 4.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 A.群众性活动 B.自发活动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E.社会活动 5.我国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现场教学 E.复式教学 6.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 A.培养专门人才 B.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 C.培养特殊专长的职能 D.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 E.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7.我国德育基本方法中的说服法包括() A.讲解 B. 谈话 C. 报告 D.讨论

E.参观 8.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 A.教育理念 B.语言表达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 E.组织能力 9.具有启发性意义的原则有() A.教学相长 B.不愤不启,不徘不发 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E.因材施教 10.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是() A.强制性 B.综合性 C.普遍性 D. 基础性 E.特殊性 11.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 ) A.先进的教育理念 B.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C.教育教学能力 D.研究能力 E.管理能力 12.体现循序渐进原则的有() A.学不躐等 B.学而时习之 C.不陵节而施 D.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E.因材施教 13.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可分为() A.讲述 B.讲解 C.讲叙 D.讲演 E.讲读 14.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A.教学目的和任务 B.课程性质与教材特点 C.学生特点 D.教学条件 E.教师自身特点 15.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有()

历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河南省教师资格考试04-08年选择题试题及答案 判断题 1、现代生产力的各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是生产力。 2、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3、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教育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要逐步实行“先就业,后培训”的新型制度。() 4、教学大纲是由学校制定并颁发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和规定的重要文件 5.人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6.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性作用。() 7.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 8.社会上父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就是榜样教育法。() 9.现代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 10.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教育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要逐步推广“先就业,后培训”的新型制度。() 11.“多学近乎智,无知即无能”。说明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是同步的。() 12.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13.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专业定向性质的专门教育。() 14.社会主义教育有着统一的教育目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应该是一致的。() 15.“孟母三迁”的故事向我们证明,环境因素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16.“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说明了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7.“多学近乎智,无知即无能”。说明了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是同步的。() 18.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

河南教师资格证整理版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单选、判断部分) 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3.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5.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只是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6.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7.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8.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度状态 9.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10.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 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 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1.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 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 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 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生 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 种特殊形式 12. 人的学习是通过语言的 中介作用而进行的 13. 我国心理学家把学生的 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 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三类 14. 会区分巴普洛夫的经 典性条件作用论(被动)和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论(主动)P36—38 15. 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 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 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 过程或内部动力。它一般具 有以下三种功能:激活功 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16.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 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 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 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 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 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 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 机系统 17.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 关系并不是直接的 18.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 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 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 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 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 动机 19.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 Weiner)把归因分为三个维 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 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 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 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 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 (机遇)好坏、身心状态、 外界坏境等成就动因的 归因模式表P62 20.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 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 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1.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 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 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 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2.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 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 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 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23. 一方面,使学生产生最 大程度的迁移,这是有效教 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另一方 面,真正有效的教学又必须 依据迁移规律 24. 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 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理 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 质特征也内在联系,包括概 念和命题两种形式。陈述性 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 人能用语言进行直接陈述 的知识。 25. 知识学习主要包括知识 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 取三个阶段 26. 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 忆时间大约为0.25~2秒, 有一个相当大的容量;短时 记忆时间大约为5秒到2 分钟,它的容量相当有限, 大约为7±2个组块;长时 记忆时间大约为1分钟以

2020年新编04-10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简答)含答案名师精品资料

第一部分内部培训模拟题 【简答题】 1、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综合性。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加以考虑。 (2)可操作性。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也不是在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方案,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 (3)灵活性。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并将其组合起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以便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2、简述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3、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答案要点:教学过程内部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必然的联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的结合。 4、什么是讲授法?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要点: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基本要求是: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 5、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①发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 6、简述心智技能培养的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7、如何进行知识概括?(答案要点)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②正确运用变式③科学地进行比较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8、简述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的能力。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的知识的概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9、如何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见92页) 运用感知规律(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10、简述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b)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c)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d)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11、请简述一下同辈群体对于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答案要点:(1)同辈群体为学生的心理沟通构筑了平台(2)同辈群体为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体验(3)同辈群体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